中秋节日记怎么写10篇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策划该注意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和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文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喜欢阅读。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传统习俗尝月饼

三、主题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通过和弟弟妹妹一起过中秋,学习关心弟弟妹妹,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了解和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节日的街道

2、社会:《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3、语言:儿歌《味道好极了》(见大班上册主题活动设计)

4、社会:邀请小班弟弟妹妹一起吃月饼

5、美术:想象画《月亮的遐想》

6、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

7、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见大班教师参考用书)

8、美术:欣赏中秋节的贺卡和动画

9、美术:制作中秋节贺卡

五、主题开展时间:         9月16日至9月19日

六、幼儿活动片断纪录与分析:

片断之一 节日的街道

师:明天就是中秋节,我们一起看看节日的街道有什么变化吧。

幼:太好了!

(老师带着幼儿走出幼儿园,一起去参观节日的街道,孩子们路上边看边说,高兴极了。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指导。)

幼:那幢大楼上飘着两个大气球,还挂着彩带,彩带飘来飘去,很好看。幼:快看!那个黑板(某单位宣传栏)还写着“中秋快乐”。

幼:那是在祝贺大家节日快乐的。

幼:快看,那儿的红布条上也写着“祝大家节日快乐”,是丹凤居委写的。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而且认得许多汉字。

(街上的红布跳在风中微微地晃动,映着金色的阳光,显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息。)

幼:路上还挂着很多红布条,还有的写着“xx欢乐”。

幼:那些的是和家欢乐。

师:那是每个单位为庆祝中秋节写的标语。

(一路上,孩子们说个不停,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回来以后,他们把在路上看到的彩灯、标语、气球等用画、剪、贴、折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并展示在班级里。放学的时候,孩子们还邀请大人来看他们的参观记录,并生动地向大人讲述自己看到的一切。)

片断之二 讨论中秋节的庆祝方式

每年都有中秋节,在孩子印象中可能最多的就是吃月饼的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多方面地体验中秋节的快乐,对中秋节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为此我组织幼儿对中秋节的过法进行讨论。

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每年都有中秋节,还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我们是怎么庆祝的吗?

幼:面粉做月饼、吃月饼、橡皮泥捏月饼。

师:那今年你们打算怎么庆祝呢?有什么好主意?

幼:我还想自己做月饼。

幼:做得不好吃,还是买来的好吃。

幼:请大人到幼儿园和我们一起吃月饼吧!

幼:我爸爸妈妈要上班的,没空来的。

幼:那请爷爷奶奶来把.

师:不如我们去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到我们班级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吧!幼:好!好!(孩子们情绪高涨,纷纷嚷着要去邀请)

师:哇!这么多小朋友都想去邀请呀,你们真热情。不过去这么多人,会把小班的老师和弟弟妹妹吓一跳的。

幼:我去,老师让我去吧。(好多小朋友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还站起来,非常积极。)

幼:老师说人太多了,请几个小朋友去好了。

师:那怎么去邀请呢?邀请时该和小班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呢?

幼:就说请弟弟妹妹到我们班级去。

幼:要说是过中秋节的,不然老师怎么知道干什么。

师:我们小朋友去邀请弟弟妹妹,可能他们老师会不放心,我们该怎么做呢? 幼:跟他们老师说我们会小心的,走路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幼:上下楼梯会慢慢的。

师:那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一些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让小班的老师听了就明白我们要干什么,而且放心我们呢?

片断之三 去小甲班邀请弟弟妹妹

我共请了8位幼儿做为代表邀请,上来的时候,他们牵着弟弟妹妹的手慢慢地走进来,有的孩子一直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帮他们找到空座位,有的还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弟弟妹妹坐,非常的悉心周到。

(孩子们非常的礼貌,对弟弟妹妹的安全照顾得很仔细小心,完全一副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活动后与小甲班的老师交流,对孩子们的表现也评价很不错,几个大胆的幼儿邀请时语言表达很流畅清楚。)

片断之四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师:昨天,老师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电脑上找中秋节的知识,现在你们介绍一下,好吗?

幼:我妈妈说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很早很早以前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以后,大家都很想念她,于是就选择在月亮最圆的那天拜月亮。

幼:书上写农历8月15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月亮还要元,还要明亮呢。

幼:中秋那天,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

幼:中国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念儿歌):八月十五月正元,中秋月饼香又甜。

幼:(念儿歌)八月十五月儿高,月亮婆婆生日到。甜月饼红柿子,苹果石榴紫葡萄,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幼:我妈妈说还有吃水果。

(事先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家长很有心地把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欣赏的东西都打印出来,有的还特地教会孩子中秋节的儿歌或歌曲,因此很多孩子都对中秋节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谈话时孩子们的交流很积极投入,效果好。)

孩子们自由发言后,我给他们讲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来历,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电脑上找寻了很多有关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等艺术方面的东西给孩子们看,孩子们非常喜欢。

七、活动特点:

本次主题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立足生活,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以此活动为切入口,让幼儿全面、深入地了解关于中秋节的故事、童谣、民俗活动。孩子们对此类活动喜闻乐见,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2

一、“写什么”与“怎么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写什么”主要是就写作的内容而言,即文章用于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而“怎么写”是关于方法的,即把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文章并为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服务的方法。这两者在写作中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比如高中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劝学》为了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分别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三个问题的阐述是写作的内容,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而在写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时用了二十个比喻来阐述,比喻论证则是其组织论据的方法。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其中内容决定方法,方法对内容有促进作用。如《劝学》中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课文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接着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最后同理推论人只有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课文通过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例子来阐明问题,使得文章和谐统一。

再如写记叙文时选什么材料来写,怎样组织这些材料才有利于抒发感情,表现主题,我们可看看郁达夫《故都的秋》: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在描写这些内容时方法上又融情入景,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碜∽拧保“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郁达夫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所以其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是郁达夫眼中独特的秋景***。其内容与方法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写作教学在解决“写什么”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要先有写作的素材,然后从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从而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这个素材的来源是生活,但文章中写的东西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就要求写作者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对于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还是丰富的,但要写作文时,不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写进作文中,哪些东西不适合写进作文中。这就牵涉到题材的选择了,我们在作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作文的题材,即教会学生“发现美”。但“美”的评价是多元的,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学生童心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判断。这样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引导。比如写母亲,可以选择母亲每天对我关怀照顾的一些小事,如叮嘱我穿衣服、天天要我吃一个鸡蛋等;也可选择母亲给自己买鞋子五六百元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下了,而到书店买书却逛了一圈没买成一本书,都嫌书太贵。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方面她是母亲,有着天下母亲一样的爱子之心和节俭持家的美德;另一方面她是女人,也有天下女人一样的爱美之心。这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事件来写。现在学生中出现的情况大多是不懂哪些事可以写进作文中,所以就出现了无从下笔的窘境。作文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写进作文中。

三、在教学生“写什么”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

作文中不能只为了要写什么而写什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些的思考。作文课要把“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作文中所写的材料都是为抒感、表现主题服务的,而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思维的人,他们也看过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作文课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思考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比如笔者近日听了一节课是讲记叙文如何彰显人物的个性的,教学上有一个环节是要学生以彰显人物个性为目标扩写“他进门喝水”的句子。第一步要求学生“分解动作,精选动词”如“他走进门,抓过水就喝了”,其解释是“抓过水就喝”能突出其性急。第二步要求学生追问“怎么样”,添加修饰词,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抓过水,看都没看就喝了”,也是突出其急躁的个性。在这一步中还要求学生进一步追问“怎么抓”、“怎么喝”、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就喝干了。”接着还是进一步追问“怎么喝”、“干得怎么样”、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三步要求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如“他心急火燎地(比喻)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夸张),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四步要求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如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环境等,如“就要开会了,大家都正襟危坐,不敢大声说话,这时他心急火燎地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还大声喊道‘好水’。”在这样的课中虽然把5字通过四个步骤扩写到了68个字,但只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把句扩写得更长,而为什么要这样写则没有体现出来。学生没能真正地认识到“如何彰显个性”。要彰显的个性应该是作者要突出的个性,与情感主题有关的个性,而不能为了写人物所谓的个性而写。

其实,要彰显人物个性既可从正面描写入手,即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入手,也可用侧面烘托。在实际的作文课中不能只是教学生如何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而更应该要引导学生明白在正面描写肖像时要抓住什么特征,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征;如何进行语言描写,为什么要写的人物会说这些话;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可抓住哪些细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写作,也只有明白这些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作文课的教学内容除了“写什么”之外更应该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写”。比如: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对于中年闰土,作者鲁迅写到了脸色变化、脸上增加的皱纹、眼睛、衣着(其别突出其戴的破毡帽)、手等。脸黄、眼肿、手粗、衣单、帽破是中年闰土的肖像特征,作者抓住了这些特征写从而实现了“写什么”的目标,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鲁迅“为什么这样写”。其实此时的闰土是来见一位童年时的好朋友――迅哥儿。按中国农村的礼俗,说什么也得穿得新一些体面一点的,可是此时的中年闰土却穿的如此寒酸,为什么?因为穷,他没有更新更体面的衣物可穿戴,于作者而言则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也许这是一个特殊的安排。

另外语言上孔乙已说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孔乙已偷换了“偷”的概念,是一种诡辩,也只有像孔乙已这样迂腐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别的书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别的书生不要靠偷书换酒,而孔乙已既穷又懒,不会营生,又死要面子,所以其语言要掩饰内心的无助、心虚,这才说出了违背逻辑的话。

还有动作上朱自清的《背影》,父H过站台买橘子的情节用了一连串表示艰难的动作词语。这可能也是有特殊安排的:过站台艰难又危险,那么正常思维父亲可不要去,可是父亲去了,违背了常理,为何?因为心中有爱,爱的力量让父亲冒着危险克服困难爬过月台去买橘子。越是描写出父亲过月台艰难则越能表现父亲爱子之深。

以上的例子作者不仅抓住了“写什么”还回答了“为什么写”。所以作文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具体的,与情感、主题有特殊关系的材料来写进文章实现“写什么”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该写怎样的人、事、物,或是该写人、事、物的哪些方面才能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从而实现“为什么写”的教学目标。所以“写什么”的教学阶段应该包含“为什么写”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上达到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中完成了“写什么”之后至于“怎么写”那可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表现力,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说服力,怎么写才能更接近作者心中所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语言方面的能力。至于语言表达,因为到了高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也有一定的人生感受,他懂得用一些修辞,塑造一些情境,添加一些外物烘托等来抒感,表现主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先处理“写什么”,而不能一味地关注“怎么写”。

比如,让学生写自己家中的一个人,学生写了奶奶。大致文意是这样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总是让自己干活,时而洗碗、时而叠衣、时而收拾房间等等,于是孩子就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奶奶不爱自己。后来孩子去学校寄宿了,发现自己与同学相比,自理能力强很多,这才知道奶奶让自己干活是别有一番用心,是用另一种方式爱自己。对“爱”的理解是多元的,此文中学生为什么要写奶奶总让自己干活的事,为什么要写自己当时的错觉,这里有一个成人眼中的“爱”与小孩眼中的“爱”的碰撞。老师在指导其作文时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价值观回到成人眼中的“爱”的价值判断――“爱”不单是一种关心呵护更是一种培养锻炼。在这篇作文中老师不要先考虑“怎么写”即用什么样的语言修辞、用什么样的表达句式等,而更应该把目光放在要表现奶奶对“我”的爱可选择哪些事来写,“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事的问题上来。把握了这些学生就能饱含真情地写作,这个时候老师再作些语言表达技巧的指导,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3

中秋节在我国是春节之后的第二大节日,在中秋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以下是为大家准备了2021中秋节是怎么来的_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欢迎参阅。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宋时人们在中秋之夜吃瓜果、圆饼,这圆饼即月饼之始。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的诗句。南宋年间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竞放水灯,烛摇月白,尤呈奇观。后来,南京将放水灯移到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放水灯”。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每逢中秋,人们绘月宫***,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

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兔儿爷”,有纸绘、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举旗,十分别致。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这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从时令的角度来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的角度来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4

今夜,又是皓月千里,银光微漾.

我谨记你曾说:“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于是,独伫立草坪,凝望星空。

风袭过,吹得身后的梧桐叶“飒飒”作响。

天空,还是那一轮月,外加有几点欲坠的星子。

黑色笼罩着大地,只有那月光给人余温,让人相信长剑一定会划破黑夜。

风,再次袭来,稻谷跟着摇曳,其气势可与“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相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当时喝酒填词,怀念身在远方的弟弟,心中一定怀有“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风,把记忆的大门开启,思绪涌上心头。

若晴,近来好吗?我猜肯定是吧!你那么可爱,那么懂事,可真人见人爱呀,生活过得一定很好吧!

你还记得我们怎样认识的吗?就是在这,在这棵梧桐树下。那天,你一个人坐在树下看书。第一眼看到你,“漂亮”一词涌上心头。你有着让人羡慕的深邃的眸子,晶莹,好象随时都会有眼泪掉落。端正的樱桃鼻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巧嘴。总爱上身穿一件粉红色T恤,裤子是黑色休闲裤,一双脚上套有银色凉鞋。忘不了你那引人注目的辫子,发带缠得到处都是,“花姑娘”就诞生了。

可是,命运对你如此不公,你的父母老是吵架,而你,总躲在某个角落哭泣。

那年的中秋节,你爸妈又吵起来了,你哭着跑到我家,脸蛋上留满了泪痕。那天晚上,我们背靠背倚在这梧桐树下,我对你说:“哎,若晴,你放心,我永远是你的依靠,我的肩膀随时都能借你用。”你笑着说:“好啊,你的肩膀我包了哦!”

那天晚上,有皓月,星子,有你,有我。我们在草坪上打滚,跳舞,玩得不亦乐乎。

见到你那爽朗的笑声,我心里塌实多了,这才是真正的你!当时我真想对你说:月光下的你真美。

那天晚上,我们还在梧桐树下埋下了祝愿,我们把各自写的纸条放进玻璃瓶,埋在了梧桐树下,并且,约好要到下一年的中秋节再一起打开。

哦,忘了告诉你这个秘密,那天见你情绪不太好,我十分担心你,所以未遵守约定,第二天就把它看了,你不会埋怨我吧!我永远记得那张纸条:

天啊,我求您了,不要再让我爸妈吵架了,我想有个美好幸福的家!

--求您的若晴

若晴,上天会帮助你的。

可厄运老是缠着你,你的爸妈不能在一起生活,他们离婚了,你跟了你妈。从那以后,我很少见到你笑,以前那个自信乐观的女孩不见了,你总是以低头姿势出现在大家面前,“乐观,漂亮,自信还有淘气的若晴不见了,现在她总是沉默,话少,而且见到同学的父亲接送孩子,她感到特别敏感。”这是同学之间议论的焦点。

我再也忍不住了,把你拉到梧桐树下,牵着你的手,对你说:“哎,王若晴,你怎么回事啊!有事都不跟我说啊,我说过我是你最忠实的听众,还有,你不是包了我的肩膀吗?我现在把肩膀借你。”

你见了我的举动大哭起来,我不停为你拭去眼泪。你哭着说:“婷,我真的好痛苦。以前爸妈老吵架,屋子好不热闹!可是现在呢,屋子静得出奇,到处一片死寂。妈妈每天出去上班,我根本一天到晚难得见她一面。”你抽噎者,又哭着说:“我想爸爸,妈妈。”

那天,我像个小大人一样,抚摸着你的头,对你说:“哭吧,只不过,哭完后就不许哭了,风,会把你的伤心都带走的,你还是做以前的花姑娘比较好,有事就找我,听见没?不要总一个人承担,你看看你的肩膀,都给压跨了,我会帮你分担的,听见了吗?”

我们天天都在倒记时,离中秋还有多久。

总算,中秋到了,那天晚上,我们吃着月饼来到树下,把瓶子挖出,又把新的愿望埋下,希望它能尽早开花。那天晚上我总发觉你有点不对劲,你倚着我的肩膀,盯着皓月。“你不是不喜欢望月吗?你说月亮给人的感觉是孤寂,是离别。”我疑惑的问你。

“是啊!真的为嫦娥感到可怜,自己偷吃仙丹远离亲人,真可怜!她现在一定是在倚栏眺望爱人的到来吧!”你叹了口气,“后羿一定会责怪她。”

我没想到那竟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背靠背谈心。几天后,你妈妈因工作被调到衡阳,你也跟着去了,那么匆忙,你没来得及跟我说再见就走了。再你住过的屋子里,我找到了一个地址,我自认为是你新家的地址。

我一直以为你会回来看我的,可是,你这一去怎杳无音信呢?你怎么不给我写信呢?

去年中秋,我一个人来到树下,把埋下的祝愿瓶打开,只见你的字条上写着: 上天啊,真的必须得这样吗?我真的不想离开婷,上天,我们都要幸福哦!婷,也许你看到字条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你了,不要哭哦,妈妈要去赚钱,我们要生活。婷,你一定要记住我哦!我不会忘记你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永远!

眼泪模糊了视线。

少了你,生活就像一道风景少了山水;少了你,生活就像一被饮料少了味道;少了你,生活就像一幅漫画少了***片。

我写信给你,你收到了吗?也许没有吧!因为我不确定那地址是你家的。不然的话,你怎么不回信给我呢?

风,再次袭来。

望着月亮,嫦娥一定还在期盼后羿吧!不过,若晴,我一直相信:后羿不会责怪她的。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5

柏安芹,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实验小学教师。淮安市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先进个人。从教廿载有余,潜心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曾四次获得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送教省内外、执教观摩研讨公开教学课30余节。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站在学生的立场改进教学》《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改进小学生作文“批”“评”策略的心理浅析》等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出版了专著《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散文、随笔见于《小学语文》《淮安日报》等报刊。

我,一个草根教师,且行且思二十余载,不倦,不累。因为,一路走来,总有不一样的风景,给我同样的勇气与动力,虽偶有无奈,却也愈觉淡定与从容。

李吉林——教学灵性的启蒙导师

难忘,1989年暑期,南通纺博小园,我参加了江苏省教委组织的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动员大会,有幸成为全省首批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50个试点班之一的实验者,那年我19岁,工作才仅仅一年。

会议内容早已淡忘,一个细节却记忆犹新。会议当晚,我和同行的高晓丽老师,在入住的宾馆打开电视,刚好播放白天推广会议的新闻,又恰好是对准我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女孩,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自己,那份惊诧可想而知。诧异那似乎被磁铁吸引着的,充满渴求的眼神属于我自己!身边的高老师鼓励我,教学改革的明天属于你们年轻人。我信以为真。那一凝神的渴望,注定了我一生追寻的方向。

1989年的暑期,我聆听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的实验报告,认真研读了她的《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书,内容烂熟于心。情境教学的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中),创设情境的六个途径(生活展现、实物演示、***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这些内容,我像虔诚的信徒一样,日日念诵默想,期待用它们指导实践。

秋季开学,蒋忠校长采纳我的建议,按常规招生,随机编班,抽取一个做情境教学实验,鼓励我大胆地试、大胆地做,并给我制定了特殊***策——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免评,直接定为优秀。接下来的五度寒暑,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用学到的情境教学的理念指导实践。

从一招一式学起,我逐步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是情境教学实验的主要观点。在入学半学期后,实验班就开始了“每日一句”的观察写话练习。实验班开设了野外观察课,我按照李吉林老师指导的提示语,提示儿童课内外观察时动用多种感官,在观察过程中,贯穿语言实践: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样子(大小、颜色、形状、多少……),像什么,还像什么,好像对我说什么……通过实验,儿童的写话兴趣浓,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乐于表达。不到两年,骆可小朋友就写下了十几本(软皮面日记本),在当时低语教学中,堪称奇迹。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小四十年校庆时,实验班学生的日记还在校史陈列室中展出。孩子的写话内容丰富有趣,我忍不住选寄了两篇给《百家作文指导》,后来发表出来了。我和学生都很激动,我写信给李吉林老师,汇报我们实验的成功,并表示想替孩子们出一本优秀习作集。很快收到了李老师的回信,信是铅笔写的,不长,还有一两处修改。李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并鼓励我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做到的。

1991年的整个秋季,实验班按常规做了系列读写观察活动,我带学生阅读补充教材《秋叶飘飘》等儿歌,到丰收的田野假想照相,到附近的小树林观察秋天、捡秋叶……随后,我在市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上了一节二年级的观察说话课——《捡回秋姑娘的影子》。在上课的现场不仅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还有一幅巨大的秋景***(一位衣袂飘飘的秋姑娘随纷飞的落叶翩然起舞)架在黑板旁边。

师:同学们,前两天立冬了,但我们身边还有秋姑娘的身影,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礼物,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小黑板先后出示以下句式,变式练习。)

1.秋姑娘给我们留下了 。(说一种)

2.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有 ,有 ,

还有 。

3.(加在2的后面)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真多呀!

4.把2和3倒过来说。

5.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6. 、 、 和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7.把6和3连起来说。

师:(指着***画)同学们,秋姑娘留下的礼物真多呀!回想一下,整个秋天我们跟她一起游玩的情景吧,我们曾经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以下句式)

8.我们来到 。

9.我们看到 。

10.(将以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我们来到

,看到 。

11.(说到“来到树林,看到树叶”的时候相机出示)一阵风吹过来 。(练习说打比方的话。)

(背诵儿歌《秋叶飘飘》: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蝴蝶在舞蹈。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飞翔的小鸟。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丰收的喜报。)

师:秋姑娘伴着飘飘的落叶飞走了,我们唱一支《歌声与微笑》送送她。(课中操,音乐课上学习的歌舞《歌声与微笑》)

师:送走了秋姑娘,我们拿出她留给我们的礼物——秋叶,准备做一个纪念品,我们先来说说你有什么样的叶子。

12.我有一片 叶子。

(拼拼贴贴再展示说说)

13.我用捡回来的秋叶拼成 。

(阅读补充教材《秋天留在窗前》)

师:请同学们尝试把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连成一段话说说。

(学生说得精彩纷呈。)

师:秋姑娘悄悄飞走了,冬爷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和你要好的朋友到公园里、花园边、田野上、树林间、校园中寻找冬爷爷的足迹,捕捉冬爷爷的身影,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到时候我们再来说说冬爷爷。

这堂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诸多特点。课后,与会的领导与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研室主任潘煦源先生对我说:“好好努力,期待有一天江苏教坛传出——南有李吉林,北有柏安芹。”这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我用从南通借鉴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获得了小小的成功,带来了一片赞誉。但我知道,自己的教学还很欠火候。李吉林老师一心为儿童,一生为儿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后来,我自行设计的《小马过河》《跟着春姑娘去游玩》等公开课,虽有精彩之处,但大多反响平平。1992年,江苏省第三次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我校举办,在观摩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差距。

活动化——教学探索的蹒跚起步

五年的实验,为我的教学撒下了灵性的种子,打下了勤奋执着的精神底色。学吉林老师的创新精神,本着“着手基础,着眼发展”的教学原则,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招式解决一点教学中的问题。我申报了市级十五规划课题“低年级课堂教学活动化实验研究”。我带领课题组近20名年轻教师,在摸索中实践,碰撞出了难能可贵的智慧火花。这是在我工作的10年之后。

课题组针对幼儿园到小学的文化突变(即从游戏活动为主向上课学习为主的改变)给儿童带来的不适,造成的幼小衔接脱节现象,试***探索一套以优化的“活动”为载体的低语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低语教学内容单调、组织形式枯燥、管教方式强制、评价激励滞后等扼杀儿童灵性的现状。

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能动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真正的主体主动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之目的。语文学科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之外,主要指学科教学之中外显和内隐的活动,外显的活动包括儿童的操作活动、言语交流活动和感知活动,通过团体、小组、个别活动,为儿童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形成一种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的局面,促进内外活动的及时转化。内隐活动指由外显活动转化而来的观念活动,主要指通过各种外显活动,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儿童的智力活动,形成主动探索知识的目的。在活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儿童看重的是外显的活动,教师则同时看重活动内隐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共识,课题组创造了系列活动化的典型案例,拼音教学与复习课也变得有滋有味,就连考试都变成了令学生期待的“财富统计”。

拼音教学,我们以童话故事“漫游汉语拼音王国”为主题,贯穿始终。在拼音王国里,学生以“记住臣民的名字”“合影留念”“交朋友”等活动化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的读音、写法以及拼读的方法。学生对拼音学习乐此不疲,对语文课充满期待。拼音教学结束后,年级组织了“漫游拼音王国”活动化检测,教室黑板画上拼音王国城堡,布置出声母庄园、韵母庄园……儿童手拿游览券,打招呼赢积分。原本的考试,玩得跟过节似的。

复习课,我们把闯关、捉迷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改装成智力挑战活动,学生果然积极投入,屡试不爽。2004年,市教研室杨献荣老师来我校指导交流新课改工作,听了我们的实验介绍,表示第二天来听听家常课。因时间紧,又值期末复习,课题组一致推我这个主持人亲自上。晚上,我稍作准备,第二天上了主题为“勇闯智慧园,寻找乐乐猴”的活动化复习课。课后,杨老师夸我的复习课量大、趣味足、效率高,让我到市电教馆制成录像课,做暑期市级新课程培训班教材,并约我做相关的讲座。

这节复习课,是系列复习课之一。整堂课在一个活动情境之中进行:乐乐猴藏在智慧园里,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学生闯过乐乐猴留下的智慧关,才能找到它和它一起游戏。教师将有关字词句篇理解运用的复习内容,巧妙地串联在故事中。闯过六关:呼唤智慧果(认字)、对开智慧锁(选读音、填字词)、抢猜智慧画、快搭智慧桥(连线)、巧排智慧阵(乱词成句、乱句成段)、比读智慧文。这六关动静、长短结合。最后,屏幕上出现四季***画,儿童认出了夏季***,打开它,乐乐猴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在大家面前,并预告下次活动内容。

2004年底,这项实验在丁永真校长的支持下,如期结题。现场结题会结束,专家组鉴定,课题成果显著,同意结题,并建议在全市范围推广。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为人师的快乐,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年轻教师的友谊。这比任何显性成果更让人珍惜,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一根草的风景是有限的,只有扎根于一片草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互相依赖,彼此支持,才能形成蔚为壮观的草原风景!

班传写作——走进儿童的最佳路径

接下来,是连续多年的高年级段教学。起初,我试***把低年级活动化的理念引进来。但一个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向。班级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男孩,把英语老师奖励给他的面具悄悄放进了教室垃圾篓,恰巧又被英语老师发现了,老师有些不理解,以为这是对他的不敬,还找男孩谈了话。男孩很委屈地告诉我,他很喜欢英语课,但并不需要这些小玩具。

怎样走进儿童的内心,了解儿童的需求,根据儿童的需求调整教学?这成了我新的思考与探索的方向。我试着按儿童设计的课堂样式去教,从宏观与微观上综合理解“顺学而导”。根据实践,2008年,我写成了《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获江苏省“杏坛杯”素质教育案例征文一等奖,并摘要刊登在《江苏教育》上。此时,我工作已整整20年。

小小的尝试,我感受到儿童潜能的巨大,也深知自己离真正理解儿童还很远。我进一步开放心态,学期初总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我需要的语文老师、语文课、语文学习”等内容,并承诺只要有可能,老师就照着办!事实上,我真的照着办了,并且获益匪浅。

2011年春天,学期初,梳理六(2)班学生按照惯例给我提的建议和意见,发现孩子们很有创意。如,好多学生希望将大家的优秀作品,除了像往常一样,结成个人的作品集外,最好有集体的书,这样可以通过同学的作品,记住班级,记住童年,留作永久的纪念。杜昌浩则建议老师每周将同学的“每日读写”“课堂作文”“小小文学社接力创作”等各种形式的优秀作品,进行统计评比,评出周冠***,并公布每周排行榜,以调动大家坚持写作并努力写好的积极性。

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综合了以上两条建议,确定班级学期写作总目标——编写一本“班传”。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班传”呢?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叙写班级的人和事,描绘身边的景和物,以及同学们的阅读感悟、奇思妙想、献策建言,只要是当下发生的,能体现大家在这一时段的真实见闻与感受的文字,都可以入选。全班总动员,师生一个不能少!

按照大家的建议做,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起商量,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学期,全班上传佳作30余万字,按个人专栏、品读经典、故事连载、群星荟萃、母校记忆5个栏目,遴选编辑了22万字的初稿,分发给学生修改校对后汇总,同期向学生征集书名,以及封面设计方案,最后,交付印刷厂排版印刷,在毕业典礼上班传《紫藤花下》如期发到了学生手中。看着孩子们喜不自禁的样子,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紫藤花下》记下了儿童的流年岁月,是儿童的精神家园,饱含老师的包容、爱意与期待。班传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拨动儿童的情弦,慰藉儿童的心灵,滋养儿童的精神。我在班传序言中写道:大家笔下的文字是真诚的、鲜活的。也许“我”在你的笔下有点“脏”,但难掩“我”智慧的光芒,这叫不拘小节;也许“你”在“我”的笔下有些“疯”,但谁又不说这是童年的活力在迸发;也许“我”在你的眼中有些“差”,大器往往会晚成……不要介意“你”写过“我”什么,要永远心存感激——我曾是你笔下的“宠儿”。

亲朋好友的孩子来我家做客,捧起班传《紫藤花下》不肯放下,读着笑着,任你怎么叫他也充耳不闻。到了新的班级,我把《紫藤花下》给同学们看,他们竞相传阅,争抢不休(因只有一本)。他们表示,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玩的“书”。我知道,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2011年秋,我响应均衡教育的号召,交流调动到了淮安市实验小学,在实小执教的五年级、四年级分别尝试了这样的做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班传”一词是从“人物传记”化用过来的。人物传记的特点是兼具真实性与文学性。“班传”一词的灵感,来自两方面的启发:一是美国多样化文体教学中,二至四年级出现了“自传”写作。二是萧红的一部《呼兰河传》,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可各自***却又浑然一体。这样的体例,丰富了我们对传记的理解。班传写作教学,来自儿童的需要,遵循了我的十六字作文教学方针——“简化头绪、整合资源、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它将练功与运用融合起来,实施弹性标准,淡化形式,尊重内容与情感表达的真实,促进了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我根据实践撰写的《班传写作——关照儿童精神成长的习作教学策略探寻》一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6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只是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要怎么写才好呢?我们共同阅读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怎么写吧!下面是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2021年清明节放假时间2021年的清明节的假期为4月3日~4月5日,无调休,一共3天。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7

刘敬,安徽怀远人,现供职于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平日,喜读书,爱写作,迄今在《中国教育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书评等近三十万字,部分作品先后被数十家报刊、网站转载,入选《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等多部丛书,并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征文奖项。辅导学生作品数十篇,发表于《新民晚报》《芜湖日报》《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创作感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个人都有他活在世间的快乐理由,我的快乐,就在于笔落心田,敞开心扉,文为我思,记忆的碎片,生命的断章,岁月的印痕……在人们业已熟视无睹的世俗荒园中总有一枝两枝含苞带露的花儿入我眼底,然后流泻于笔端。

生于乡村,居于乡村,我热爱着乡村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纯朴、可爱的孩子们。我以生活为“圆心”,以感情为“半径”,记事抒怀,绘人描物,爱憎全凭他人说,我只乐得笔落心田勤耕耘!

我话我师

刘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从来不摆老师“范儿”。他以自己的满腹诗书引领我们遨游语文广博精深又奇妙的世界,令人敬服。

——八(1)班 方 莹

课上,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我们在笑声中增智长慧;课下,老师又像是一位“故交”,苦口婆心,刚柔刚柔相济,他的字,他的文,都是我们的典范。

——八(1)班 桂 芳

玉簪花开,秋风乍起。那令人慵懒如猫、百事荒芜的漫漫长夏,终于,还是走了,悄无声息地,就像一个闯下大祸而愧疚盈心的孩子,忽地转身跑远。无怪乎郁达夫先生会挥毫而赞: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是的,“***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新秋,总是招人喜欢的吧。

老杜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说蝉鸣高树,依然声嘶力竭如盛夏,但不管怎么听,都夹杂着丝丝缕缕大势已去的悲与哀,更像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再怎样的喧嚷叫嚣,也唤不回昔日的无限风光了。毕竟已是初秋,是“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的初秋。想想,酷暑炎夏,烈日熏蒸,又有多少人会贪之恋之?即便是那些丝裙曳地或短裙炫目的美眉靓妞,她们似亦更愿意在微凉的秋风中一展身姿,翩然而舞,却暗憎溽汗湿颊毁淡妆的无情之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窃以为,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实非初秋之写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虽有梧叶知秋先落,有繁花无奈早凋,但大多数的草木庄稼,却值繁茂生长的冲刺期。到田野里去看看吧:大豆结荚,粒粒丰满,不输新婚妇人;玉米抽雄吐丝,坚挺壮硕,赛过村夫力臂。棉桃颗颗绿意正浓,甘薯个个膨胀欲出,中稻片片扬花结实……哪里有半点凛冽萧瑟、摇落萎地的气态,分明是孕育希望、储蓄丰产的时节。最好还是来点雨吧。有道是“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淅淅沥沥,清清凉凉,滋润焦土,浇灌田园,那真是秋野人尽望,风雨皆有情啊!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8

??题记

萧瑟的秋风弹奏着一曲长恨歌,哀怨地长裙扫地,泪洒大地。无尽飘落的叶,旋转、飞舞,最后无奈地落地。

不知已几次这样品秋了。我似乎很欣赏文人墨客们的悲秋情怀,总是模仿着,一个人,走到楼梯口,用痴痴的双眸看鸿雁南飞,看秋风卷叶,心中也不免凄凉。尝试着,去感受所谓悲秋,让我对秋的认识有所不同。

秋在笔下似乎总是悲的,就像一条规律一样。我欣赏那不同的风骚,领略不同的秋韵。“银烛秋光冷画屏”的落寞,“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历史的轮回,在秋风中回荡,曾经的哭泣,欢笑,呐喊,远古的马蹄声,黄尘中的战斗,叹息,在秋风中远去,被几度春秋淹没,销声匿迹。

回忆小时侯,同是写秋,当时不懂怎么写,老师列举了一大片写秋的“经典”,当然是什么丰收,什么吃水果。当时,我“聪明的”随大流写了“农民伯伯高高兴兴的丰收”,结果一个A+还被当范文。童年的我幼稚的认为,这就是秋吧!

经历了十几回秋的我,在陌生的初中,又一次迎来了这个矛盾的季节。风,依然凛冽,雨,依然斜飞,叶,依然飘落,雁,依然南飞。不同的,是我,我不再是那个幼稚的男孩,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9

一、鼓励学生言由心声,情动而辞发

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心声的自由表达,保护他们的创造性,注重特色,鼓励多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如何让学生自由表达,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让他们的个性在文中尽情张扬,这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有一名学生在描写石榴成熟时,他写道:“秋天到了,石榴的脸就像被划破了似的,一道道伤痕,我看了觉得它真是可怜。”而他的语文老师却在一旁批语:此处不能这样写,应该写“秋天到了,石榴咧开嘴在笑哩!”

从这一学生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细腻与善良,感受到了童心、童真的弥足珍贵!细细想来,石榴经历春的孕育、夏的生长、秋的收获,这一路走来,它经历了风风雨雨,它的脸怎么不会留下岁月的痕迹呢,而老师偏偏扭曲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有一位二年级学生的作文《我是一棵小树》,作文如下:

我是一棵小树,不会飞,不会走,更不会跳,只能在原地站着。我站在大街上,看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我却没有自由。这时,我的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难受。终于,人们将我连根拔起。我就死了。

这篇作文引起很多老师的争议,有老师认为这篇作文写得视角独特、不落窠臼,并且言简意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但在有些语文老师看来:这个小孩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作文的主题怎么这么灰暗?这种颓废的作文在考试中如何得分?在很多老师看来,小学生的作文就应该写得喜气洋洋、积极向上。

孩子们怎么想难道应该被规定吗?我们该好好想想,孩子充满灵气的想象力是否被我们无形僵化的模式给扼杀了。

石榴不一定要咧开嘴笑,小树也不一定要积极成长,我们需要为学生松绑,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习作环境与空间。教师应走进儿童、走进童心、走进属于儿童的读写世界,让学生的心灵与精神得到完全彻底的***,让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其中写实日记是最好的途径。日记作为练笔,其表达的自由度和训练的长期性,也是其他练笔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是常用的一种写作能力训练手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乐意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如“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今天你真够倒霉的,希望明天能给你带来好运哦。”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学生也愿意向你吐露心声。只有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写日记,学生才能养成每天练笔的好习惯,才能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真实材料。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挖掘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经常在日常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用细腻的笔触贴近大自然,从而训练片断作文的能力。

1.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个大舞台,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大事小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例如,春天来了,可以让学生写春雨、校园里盛开的花;夏天来了,让学生写校园旁的小溪;秋天来了,写秋天的最后一次蝉鸣;也可以常常利用教学中的一些随机性的事件训练学生,如写一下自己下课前五分钟的所思所想,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课,“六一”节到了让他们抒发一下此刻激动愉悦的心情。我们要让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成为学生笔下最真实的素材。

2.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背景。社会中的一些新闻事件也可以在老师的要求下进入学生的片断作文训练中,如电视、广告中看到的新奇事件,如汶川大地震,隆重的奥运会开幕式。我们要引导学生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3.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位学生的家庭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如某位学生家长是开服装店的,可以训练学生设计一下服装广告词,或介绍一下服装的特色或样式。教师也可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来进行作文教学,如我们班有位孩子父母离异,因为太想念母亲,而经常偷偷哭泣,好几位同学知道后,告诉了老师。于是我叫学生们写了一封慰藉信,抚慰这个孩子受伤的心灵,学生们写得真实又打动人。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鼻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此,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

生活是多彩的、沸腾的。带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快乐,去感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去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去捕捉每一声爽朗的欢笑和痛苦的……让他们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灵敏的耳朵去听,用自己澄澈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灵性的笔去抒写吧!

参考文献:

[1]李振村.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篇10

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熟悉的诗歌又回荡在我的心田。

你知道这个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重阳节是什么来历吗?嘿嘿,告诉你吧,传说古代的时候,河里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青年桓景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仙人拜师。待他学成后,驾着仙鹤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妖魔受不了了,败下阵来,被少年一剑刺死了。后来,这天就被叫做重阳节,不少人家都有登山,赏菊等习俗。我今天也随了一把“潮流”——登山。

葱郁的树林间挂着一轮金光闪闪的太阳,下面是肥沃的土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这就是我。我在林间窜来窜去,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照下来,买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的印象中。鸟儿还在枝头欢迎我的到来呢,他的歌声随着丝丝阳光从树与树的缝隙间传下来,那么清脆,那么响亮。让我也想与他高歌一曲,表示我此刻的欢愉。花儿与我一起跳舞,无论风雨多么残酷,无论阳光多么刺眼,我们都用笑脸迎接他们。

跑累了,跳够了,也该做正事了。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山顶走去,山上的阳光越来越刺眼了,风越来越冷了,我只能咬紧双牙,默默忍受......

终于到了山顶!山顶上的植物都高兴的为我喝彩,我也乐得合不拢嘴,心中仿佛住着一万只“蜜蜂”,正为我酿出最甜蜜的“蜂蜜”。我兴奋地大喊:“我做到了!”全然不顾其他。心田里又回荡起那首歌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2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_,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3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记得上一次的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在路上,人们统统将目光投向我们,好像在看“新新人类”似的,他们纷纷议论,“这群孩子是去秋游?”“他们怎么不上学啊!”“这光吃水果怎么够啊,一个中午能吃饱不,这些孩子家长也真是的,秋游都不知道带点好的上。”我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难道没人知道是重阳节吗?这架势一看就是去看望老人的啊!唉,重阳节!人们都忘了吗?

《三字经》里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性格都是善良的,但渐渐地,后天的养成使人们差距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的好习惯都是由父母公婆养成的,但如今的社会,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这都是大家渐忘中华传统文化而造成的。

又一个九九重阳节来到,我去滨江路转悠了一圈,希望能看到和重阳节有关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可是没有。我大失所望,难道重阳节真的已被人们忘却了?正准备失望而归,没想到,惊喜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十岁的叔叔搀扶着一位老奶奶向我走来,“小朋友,帮我和我妈妈拍个照吧,谢谢!”我拿起手机,仔细认真的调整好角度,手机的方框里,一位叔叔和一位奶奶,扬起灿烂的笑容。我欣慰不已。

重阳节,是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不该淡忘!

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4

每当秋高气爽时,我就知道有一个节日要来了,那就是——农历的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有一首是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写思乡的,可今天要写的是尊老爱幼。

读小学时,到了重阳节,我么学校会组织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我去时会带一些水果给他们吃,还会和我的好朋友表演该节目给他们看。可现在读初中了,老师也不会带我们去敬老院,虽然不能去,但是我还是可以砸重阳节这天行动起来。我会帮爷爷奶奶做事,帮他们打洗脚水。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给小朋友或者是爷爷和奶奶。

今天我在街上走,突然下去了雨,幸好我带了伞,我把伞带来准备回家时,我无意中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带伞,我毫不犹豫的酒吧伞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说:“小朋友,你真善良,如果我把你的伞带走了,你怎么办呢?”我说没事儿,我家就在这附近。后来老奶奶走了,我淋着雨跑回了家。到家时我变成了一只落汤鸡。“你这是怎么搞的,一身湿湿的,快去洗个澡”,母亲说。洗完后,母亲问我为什么会是一身湿湿的。我回答“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应该尊老爱幼,我看一位老奶奶没有带伞,于是我就把伞给了她。”母亲听了后很高兴地说“我们家的孩子是越来越懂事了,但是要注意身体啊,谢天谢地,型号你没有感冒。”

晚上吃完饭后,我又出去玩了,我看见隔壁家的还在在哭,我就去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母亲不见了,我就对她说不要哭,姐姐带你回去好不好。他说好。于是,我把他送回了家,他为了感谢我就送了我一个大娃娃,我又准备出去玩的,可是天慢慢的变黑了,我只好回家了。

今天这个重阳节我完成了我的任务,我好高兴啊!砸床上回顾这今天发生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5

今天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十月秋高气爽,应该是登山的好日子。可是,今年的重阳,一直飘着毛毛细雨,太阳公公非常小气,也不露个脸笑一下。

唐代大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他独自一人重阳登高、思念远方家人的情感。听老师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我却暗暗想:我比他要幸运多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在我身边,每个人都爱着我。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秋节日记怎么写10篇

学习

小班每周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每周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小班第二个学期个人工作计划,2022小班班主任工作计划。树立学生的学习理想,明确人生价值;明确学习目的,面向全体,偏爱差生。严抓纪律,搞好班风。建设以班风促进学风;做好控流工作,培养负责、肯干的

学习

小学安全教育手抄报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安全教育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安全教育手抄报大全,小学生安全教育手抄报大全。初中法制教育手抄报***片(2)初中法制教育手抄报***片(3)初中法制教育手抄报***片(4)初中法制教育手抄报***片(5)初中法制教育手抄报的

学习

怎么收毛孔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收毛孔10篇,内容包括什么收毛孔最好,公认收毛孔的方法。(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高尚的故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高尚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十个高尚的故事,带有高尚品质的故事。生活纪律是***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涉及***员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关系***的形象。《条例》第十一章“对违反生活纪

学习

唐诗咏柳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唐诗咏柳10篇,内容包括唐诗三百首咏柳,唐诗咏柳讲解。2、宋词的挖掘收录在《全宋词》的词作近两万首,是宋代(包括南唐、北宋和南宋)1330多为词人的佳作。其中300首中提到植物的占216首,占72%。不过植物的季节变化、色相变化、

学习

幼师师德总结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幼师师德总结,内容包括幼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简短,幼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本学期感觉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如:卫生、责任心等。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把工作做好,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不缺勤,服从分配,团结同事。

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10篇,内容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全套,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题目11.Windows7是一种()的操作系统。选择一项:A.单用户B.单任务C.网络D.单用户/多任务题目22.在Windows7中,若要运行一个

学习

描写老师的语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老师的语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老师的精华语句,描写老师的精彩语句。3、不得不说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双面人”,真实的,她有一副和蔼的面孔,脸上虽然刻写着光阴的痕迹,却丝毫无法掩盖她的真实。当你发现她在微笑中绽露一个表情,

学习

宋濂的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宋濂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宋濂嗜学小古文的故事,宋濂的故事观后感。宋濂干得好,能力突出,自然在老朱脑海里加了不少“印象分”。老朱对宋濂优渥得很:每次在便殿朝见,老朱都要叫“国家小姐”给他上茶,还常常一道吃早饭。有次宋濂偶

学习

职业倾向测验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倾向测验10篇,内容包括职业倾向能力测验答题技巧,职业倾向测评120题。1.1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的介绍能力倾向(Aptitude)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被训练后,易使个人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并且能预测个体在将来的活动中成功或失

学习

血钻影评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血钻影评10篇,内容包括血钻影评100字,血钻的影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高血压脑出血发病近年来不断提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1]。而当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脑内血肿应及时清除,否则将会进一步诱

学习

核舟记原文朗读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核舟记原文朗读10篇,内容包括核舟记原文朗读,核舟记原文诵读及翻译。三、精美语段导入法。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

学习

学院教务处工作计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学院教务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教务处工作计划和思路,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博客。课题: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技工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路径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随着技工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数、

学习

怀恋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怀恋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怀念为题的优秀作文,怀念的作文高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学习

四年级作文观察日记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作文观察日记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观察日记10篇优秀作文,四年级的观察日记作文范文10篇。九月十九日星期二晴豆子变大了这天,我放学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豆子。我先把泡了的豆子和没有泡的豆子比了比,泡了水的豆子

学习

中秋节的意义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意义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意义简短10字以上,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和意义。吃午饭时,我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还回味着跳大绳带给我的喜悦,时不时想乐。今天跳大绳,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含义,无论

学习

泡豆子观察日记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泡豆子观察日记10篇,内容包括把豆子泡11天的变化观察日记,泡豆子观察日记4年级400字。中午,我去瞧了瞧,绿豆娃娃就成了绿豆老头儿,脸上满是皱纹,没有像大胖娃娃的身子光滑无比。下午放学,我的心咚咚直跳,三步并做两步地回到家,惊喜

学习

中秋节手抄报英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手抄报英语10篇,内容包括怎么画中秋节英语手抄报,中秋节的英语手抄报怎么画。ChinaancienttimessaystheNewYearsDayorYuanRi,yuanlong.yuantonewmoonandyuandynasty,specificdatinspringbefore

学习

中秋节诗词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诗词精选大全,中秋节诗词原创大全。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0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

学习

中秋节的谜语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谜语10篇,内容包括10个中秋节谜语,中秋节谜语大全及答案道客巴巴。桃花乱落如红雨(打一现代作家)谜底——朱自清干一行,精一行(打4字教育名词)谜底——职业中专今日得宽余(打3字数学名词)谜底——正无穷明年可成一把手(打一

学习

设计院实习日记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院实习日记10篇,内容包括设计院设计实习日记,电力设计院实习日志。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XXX学号03020203指导教师:XXX报告日期:2006年9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3级生产实习大纲1.1实习性质和

学习

过新年日记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过新年日记10篇,内容包括过新年的十篇日记,过新年日记。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已成定局,协会被迫离沪迁往武汉。1938年1月1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武汉分会正式成立。由于中央宣传部坚持让协会成为一个学术团体以避免所谓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