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10篇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语文;小学;教学;阅读

一、明确“读什么”

阅读课文,首先当然是扫除文字障碍,准确理解词语,基本能读懂读通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三个方面――“文章写了什么?篇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去设题、阅读、分析、品味、解答,阅读教学才不致于漫无边际,信马由缰,教学效果才会落到实处。

以《窃读记》教学为例,我的教学思路是:

首先,我指导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接下来,我就围绕三个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去读去品去悟。

1.写了什么。我出示的问题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和写作顺序各是什么?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即初读课文,概括大意。

2.怎么写的。①写作方法。我简要介绍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指出《窃读记》中最突出的描法就是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分别找出这两种描写方法的句子,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在我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下,学生读思结合,很快找到了答案。

②精美句子品析。我先举例:“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后分析:“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一页贪婪的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接着,我让学生在文中画出4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结合全文分析,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和深刻含义。

3.为什么这样写。本文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事,为什么其中又要插入“我”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呢?

我循序引导:“我”在“窃读”中收获了知识和智慧,心情……;而插入两个场景,表现“窃读”……,体现出“窃读”……的复杂感受。

二、指导“怎么读”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读”,但指导学生“怎么读”那是一门艺术。我的做法是:

1.阅读教学的问题始终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方面,紧扣课文重点难点和特点来设计,牢牢把握阅读的目标和范围。 “怎么写的”是重点,包括结构、表达、语言等,我就重点训练。而“为什么这样写”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一是尽可能少设计此类问题,二是设计此类问题时做到由易到难,减缓坡度,循序渐进,防止难度太大而挫伤学生阅读兴趣。

2.强化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和表达的技巧。带着问题阅读理清文章思路,联系语境分析词语和句子,抓住关键品味表达手法和作用,纵观全文评析事件、人物或情感,从字里行间真正读懂读通读透文章深层涵义,这就是走进文本――学会阅读。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概括文章大意,精要分析文章构思和语言特色,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体会。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做到言之有据,全面准确,这就是走出文本――学会表达。

3.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我重点上好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我多举例、多提问、多启发、多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给学生一个个范例。而自读课文我则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阅读,自主解答,合作交流,我只适当点拨,总结点评,在“放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近年来,我坚持以上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学生阅读能力明显增强,语文成绩稳步提升,对语文阅读更加喜爱。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2

一、有效提问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有启迪性

老师首先要选择发问的时机。老师的提问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必须经过一翻思考才能回答。教授《窃读记》一文时,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品味窃读那又快乐又惧怕的滋味后,在引导学生体会窃读的意义这一环节,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窃读’算偷吗?”发问后,我留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在思考的时候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觉得应该算偷,因书上这样写道“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不购买的,恐怕没有”;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分析,觉得不算偷,因为作者只是看了书,收获了知识,对书店没有任何损失……在学生热烈的辩论中,充分体会到《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饱含了辛酸。这样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锻炼。

二、有效提问要注重“生成”,启迪智慧

老师的提问在书本中,在已学的内容中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而是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或者是刚学的知识,自己进行组织回答解决。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那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离开外祖父时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但在她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多疑问,你能知道她都有什么疑问吗?”这个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组织后得出答案,概括出作者小时候和外祖父在一起的几件事。在找出作者小时候的疑惑后紧接着提出“回想起记忆中的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吗?她读懂了老人一颗怎样的心?”“终于懂了,可是读懂的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啊,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必须经过细致的思考,经过多种方法的综合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回答的问题具有生成性。这样得出的答案,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回答是一个学习的成果,学生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收获。

三、有效问题的设计要切中关键,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

做任何事都需要目标,无目标就找不到行动方向。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也要考虑如何把问题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七册的《塔石》一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接着就直接抛出问题:“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美丽的画面: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到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美的画面。由一个问题直奔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就大大提高了。所以设计问题时要找寻关键。但如何找寻文章中的关键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文章的标题、开篇、篇末;文章中带强烈感情的词语;文章中有深度的特别是议论抒情的地方,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处;文章画龙点睛处,能触发学生想象联想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等的地方。

四、有效提问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笔者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饰演文中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我,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乘学生情绪高亢时,执教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父亲的话说得对吗?你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顿时,台下同学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生1:我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他在赞美花生时,其实也在说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做像花生一样对别人有用的人。

生2:我觉得父亲的话不全对。为什么不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这些水果不但外表漂亮,果实好吃,而且还有营养。

生3:我觉得我们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讲体面,又具有花生品质的人。

……

总之,在打造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发挥探究性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我们的课堂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3

一、依据“导疑”激趣体现个性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学贵有疑”,在“导疑”案例中,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各种疑问都要给予肯定,体现个性。

例如在《窃读记》中,我一出示课题,学生就窃窃私语,有的同学说“窃读”是不是偷书,有的说读书怎么能算偷呢?孔乙己“窃”的是书,而这里却是窃读,为什么呢?是啊,到底窃读是什么滋味呢?“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什么感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更是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打开文本,如饥似渴地朗读文本。

二、注重“导学”过程,训练求异思维,培养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导学”这个过程中,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一个问题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学生的求异思维,体现了他们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好好开发便成了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机遇。

如:精读课文《落花生》,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议论花生的好处时,父亲把它同石榴、苹果、桃子对比,高度赞扬了花生果实的可贵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学生在解读时就悄悄地说,难道苹果、石榴、桃子就不好吗?我既有他们的外在美,又有花生的内心美,岂不更好?我在教学时,把握分寸,紧紧攥住这稍纵即逝的思维的火花,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人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当然,既外表好看又有用,更让人敬佩。学生们如释重担,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的精髓。

三、导练点睛,多元评价,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完成导练达标后,老师应建立多元的、综合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学生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学生知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但大部分同学喜欢的还是母亲慈祥鼓励的爱。在这个问题上,我创设了一个平台,让同学们评价班委,一位位热情高涨,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让班长听到的大部分是责备,批评等,让学习委员听到的大部分是赞扬声。而后,我又让班长、学习委员发表感慨。学生们就此事写成作文,深切体会到评价的多元性、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实践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去大生活中去学语文。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在“小练笔”中孩子的情感世界时极富有个性的。

如:学生们学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们被调动情绪后,踊跃发言,有的说,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有的说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有的说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甚至有的还谈到了现在的“”问题,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内外结合,实践个性。

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飞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创作,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如:《珍珠鸟》这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作者最后写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这句话的含义后,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如小鸟会说话,会说些什么?假如它的母亲把它带走,它还会回来吗?同学们放飞思维,大胆想象,张扬个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之,在三导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4

一、巧设悬念

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和求知的欲望。可见,认知的内驱力是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习的根本力量。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新的课文时,应首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这就需要巧设悬念,启迪思维。“看题目,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设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窃读记》一课,学生看到题目后问:“窃”是什么意思?谁在窃读?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学有方向,而且这些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兴趣。抓住课题,巧设悬念,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认识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趣味

提问的高明,还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就是指所设置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的心理,尽可能地使他们感到有趣,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的提问,能够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悦,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学。比如,在教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时,老师就可以先给他们讲这样一个小笑话:鸡妈妈带鸡宝宝们在花园散步,来了一只野猫,鸡宝宝

们吓得乱跑。眼看鸡宝宝们就要被野猫抓住了,鸡妈妈急中生智,学狗“汪―――汪”叫了两声。野猫被吓跑了,鸡宝宝们得救了,鸡妈妈借机给鸡宝宝们上课:“现在,你们都该知道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听完笑话,同学们捧腹大笑,老师因势引导学生:“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你们的宠物有什么趣事呢?”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发言。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故事或者创设一个情景,但一?l民间谚语、一句顺口溜的提出,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三、针对重点

首先,要针对教材。即提出问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问到关键之处。重点难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就落实了。设计问题应从教学目的出发,以教学的关键为主线,把问题串在这一主线上,真正起到“牵一问而动全篇”之效。同时,也只有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问,才能使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课本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针对学生。也就是说,提问要紧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等。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所能够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程度、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等方方面面,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反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四、启发引导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语文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打开其联想的闸门,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平时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特别注意利用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发扬学生的创造潜力。整个问题的设计呈现出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的趋势。教者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语,然后以“撞”这一训练点切入,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体会“撞”与“磕、碰”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撞”中所蕴含的“勇敢”品质。在此基础上,教者设问:“那么,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呢?”针对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围绕各自观点热烈争辩。如此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争辩能力、表达能力。

五、质疑问难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举措。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5

一、入馆须知

(一)凭借书证或工作证等有关证件进馆。

(二)讲文明礼貌,请用文明语言。

(三)保持安静,禁止喧哗。

(四)讲究卫生,禁止在馆内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和乱扔脏物。

(五)爱护书刊、设备等公共财物,严禁损害室内设施或涂损墙壁、地面及门窗。

(六)衣着整洁,不准穿拖鞋、背心入馆,在馆内相互间不准勾肩搭背。

(七)注意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入馆。

(八)自觉遵守***书馆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二、借书规则

(一)为适应本院教学和科研需要,充分发挥本馆藏书的作用,根据方便读者借阅,有利***书管理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则。

(二)凡申领借书证的本院教职工,需凭人事处通知,学生和进修生需凭新生名册或教务处证明并交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流通部办理领证手续。

(三)借书证、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涂改。因转借而发生遗失、污损***书等情况,均由原领证人负责赔偿。如发现转借,本馆有权拒借,并扣下其借书证、卡,并按有关规定处罚。发现涂改借书证、卡,将暂停其借书权利,本人须作出书面检查,并交罚款伍元。

(四)借书证、卡应妥善保管,因遗失而发生冒借***书等情况,均由原领证人负责。

(五)借书证、卡如有遗失,应书面提出申请,经***书馆同意,方能补发。借书证(带照片)随时补发。借书卡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办理,每张交工本费两元,严禁冒补,否则一经发现,须作出书面检查并罚款五元。如原证卡找到,应立即交回补证、补卡,否则按冒补处理。

(六)借书期限。教职工借期三个月,学生一个月。期满如需要续借,应持原书和本人借书证到借书处办理续借手续,续借只限一次。小说不得续借。寒暑假借期连续计算,假期中间到期***书,开学后一周内必须归还,否则按超期处理。

(七)读者借书必须如期归还,逾期不还者,每天罚款壹角。还书时,读者如丢失期限表,须交手续费三角。

(八)凡借书者,须先查目录,填写索书单位交工作人员取书。查目录时,不得将目录卡片往外抽提,不得把目录盒抽出乱放。

(九)读者借书,凭本人借书证,每卡借书一册。借书时必须主动出示借书证。

(十)读者借书时,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污损情况,立即向工作人员声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间,以分清责任,否则由本人负责。

(十一)读者借书应妥加爱护和保管,如有污损、遗失等情况,按《遗失、损坏***书赔偿规则》处理。

(十二)读者急用***书,库内已借完时,可以预约借书。预约***书到馆后通知预约读者,五天后不来取书,则预约作废。

(十三)本馆出借***书以普通***书为限,库藏本及工具仅供室内查阅,概不借出馆外。

(十四)确因教学、科研特殊需要,借阅本馆缺藏的***书文献,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借用省高校***书馆通用借书证并遵守对方***书馆的代阅规则。

(十五)读者离校时,应先将所借书刊全部还清,并向本馆退还借书证、卡,每缺一张,交款一元,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三、开架书库借阅规则

(一)读者凭本人机读证,领取代书板入库自选***书。

(二)读者入库时,不得穿大衣、风衣;不得将书包、提包及个人的私物带入库内;在库内不得大声喧哗。

(三)读者选书时,要充分利用代书板,将代书板插入所选***书位置,如选中该书,则抽出代书板,整理好该排***书,方可离开;如未选中将该***书放回插板处,抽出代书板另选其它***书。

(四)选好***书到借书***理借书手续,还回代书板,到借书台外取书。

(五)读者办理完借书手续后,应当面检查所借***书是否有污损、缺页、书的内容与书目不符等现象。如有当即声明,经工作人员检查批准后,方可是加盖污损章;否则责任自负。

(六)本人借书证不得转借。如有转借一经发现者,扣留其证并按有关条例处罚。

(七)每证借书量:学生读者每证最多可借4册,研究生10册。教师讲师以上10册,职工5册。

(八)借书期限:学生读者为30天,教工读者为90天,到期未看完者可办理续借手续,仅限一次,续期30天,逾期不还按超期处理(文艺书不能续借)。所有***书一经借出,7天内不得归还。

(九)读者如未办理借阅手续将书带出书库者,按偷窃论处。

(十)读者还书时,应持本人证到还书***理还书手续,不得人替别人还书。

(十一)还书时,如经工作人员检查发现有新的污损、破裂、撕页、偷梁换柱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十二)读者要爱护所借***书的条型码,如有损坏或仪器不识码者,由本人负责。

(十三)读者如多选***书又无允借权限者,要将***书送还原处。

(十四)读者在书库选书时,要保持书库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不得乱动仪器设备等,违者将对其批评教育及经济处罚。

(十五)读者应按期归还***书,超期一天,罚款壹角。四、艺术书库借阅规则

为加强艺术书库管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特制定以下规则:

1.本书库***书仅供设计系师生借阅。中文***书借阅对象为该系师生(50元以上的***书对学生不外借),外文***书借阅对象为该系教师(200元以下允许外借,200元以上仅供室内阅览)。

2.借期:教师2个月,学生1个月,允许续借一次。超期一天,书款50元(含50元)以内罚款5分,50元以上罚款1角,望广大师生按时归***书。

3.借书时,读者要认真检查(贵重***书须逐页检查),如发现有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声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记。否则,将按以下规定处理:

(1)在书上勾画、涂抹等情况,能清理干净者,赔款1元;无法清理、污损较严重者按***书原价赔偿,***书归本馆所有;无法清理、污损严重者,原则上赔偿新书,如买不到新书,按丢书办法赔偿。

(2)撕页、挖剪者,视为窃书处理。本人须作出书面检查,***书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书价10倍罚款,原书归***书馆所有。

(3)缺页者,视具体情况给以书价的2——10倍罚款,原书归***书馆所有。

4.几项收费标准:

(1)外文***书拍照,收费1元/张,外单位5元/张;

(2)外文***书及贵重中文***书复印收费1元/册;

(3)外单位查阅资料收费2元/册。

5.丢书按本馆《遗失、损坏***书赔偿规则》赔偿。

五、外文***书借阅规则

1.本馆外文***书仅供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三年级以上)借阅。

2.教师凭本人借书证换取代书版,入库借阅。学生须先查目录,然后填写索书单,交工作人员取书,方能借阅。

3.外文***书借期二个月,特殊情况可续借一个月,逾期不还,每天罚款一角。

4.教师凭5、6号证借阅,学生凭4号证借阅。

5.工具书、原版书只供室内查阅,概不外借。

6.读者借阅***书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污损等情况,应向工作人员说明并在污损处加盖印章,以分清责任。

7.对窃书者,除追回原书外,按《轻工学院关于偷损书刊的处罚暂行规定》处理。

六、代书板的使用方法

代书板即书位板,用以标记***书在书架上的位置。使用代书板的目的是防止***书借位乱架、难以查找。使用代书板的要求和方法如下:

一、读者入库选书时,凡从书架上取下***书,须将代书板横插在原书的位置上,以板代书。

二、如果所取***书不中意应将***书放回原处,抽出代书板另行挑选。

三、凡所取***书被选中者则抽出代书板连同***书一起拿到借书处办理外借手续。

七、读者机读证管理办法

(一)办证资格和方法

1.凡申领借书证的本院教职工,需凭人事处通知,学生凭教务处新生名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到流通部办理。办证时,每人须交工本费10元(其他人员按临时借书证管理办法办理),并提供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2.借书证由申办单位自行填写,粘贴照片。填写时必须做到字迹工整,人名与照片相符。

(二)借书证使用管理规定:

1.借书证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如在转借使用当中出现问题,由借书证所有者自行承担。

2.读者持借书证在开架书库享有借阅权利,读者借阅***书权限:教师读者副教授以上15册,讲师10册,期限150天;职工及研究生读者5册,期限150元;学生读者可借4册,期限30天,借书超期每册每天按0.10元罚款。教师、学生一视同仁。

3.读者要爱护借书证,不得对其进行撕、折、水浸,如因保护不当损坏借书证,修改时按补证对待。

4.借书证如有丢失,读者需马上到***书馆流通部办理挂失,如因不及时挂失而冒借的***书由丢证者自负,已借***书须先归还,方可办理补证。

5.学生入库选书时,需持借书证换取代书板,借书时交还代书板,持借书证到借书处办理借书手续。

6.因丢失而需补证时,要出具证明到流通部证件室申请补办,补办新借书证时,除交一张照片外还要收取工本费。

(三)退证办法

1.学生退学、休学,毕业生离校前及教职工调离时须在本馆流通部办理退证手续。退证前须还清所借***书,学生退证以个人为单位办理。

2.借书证如有丢失须交丢证罚款10元。

3.学生复学及专科升本科的读者要出具有关证明重新办理新证。

八、***书借阅违章处罚条例

对违犯***书借阅规则者,除批评教育外,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入库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污物、库内吸烟、脚踏墙壁、书架、乱动仪器、微机者,每项罚款5元。

(二)借用他人书证者,除扣留其书证外,罚款10元。证主领时按补证处理。

(三)选书时不用代书板;未将选后不借的***书放回原处;将书拉倒、拉乱,未主动排好造成乱架者,每项罚款2元。

(四)丢失代书板者,罚款5元;借书超期每册每天罚款1角。

(五)损坏***书,如圈点、批注、油渍、墨迹,按书价的40%——60%赔偿;撕、挖、剪坏***书,造成破损、缺页,除将原书仍交***书馆外,按原书价的2——3倍赔偿。

(六)丢失或损坏书标、条码、类号,每项罚款2元。丢失磁条罚款25元。

(七)丢书按《遗失损坏***书赔偿规则》处罚。

(八)丢失***书后,若在一个月内买到的同版***书顶替者,每册交加工费2元;

(九)未经办理借书手续,将书带出书库者,一律按偷窃***书论处。对偷窃***书者,除按原书价的10倍罚款外,写出书面检查,存入读者档案,通知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相应处分。

(十)丢失机读证要及时挂失,否则责任自负,补证时交补办费10元。

(十一)对无理取闹、不服从管理、不听劝阻者,除通知所在单位教育处理外,视情节轻重罚款5——20元,并扣留其借书证两个月。

(十二)所有罚款,一律交公,工作人员不得截留。

九、遗失、损坏***书赔偿规则

(一)读者借阅***书必须注意爱护,妥善保管,如有污损、遗失等情况,除立即归还污损***书外,应负赔偿责任。

(二)读者污损***书(如圈画、批注、涂改、撕页、剪裁、折叠等)不影响内容完整和阅读者,根据污损程度和认错态度好坏,分别按原价的1/5、1/3、1/2罚款。

(三)读者污损***书程度严重,影响内容完整和阅读,或遗失***书,应以原书的相同版本或经本馆同意的新版本赔偿,并交手续费五角。否则下列规定现赔偿金:

甲、中文***书

1.丢失文艺小说一般照原价的二至三倍赔偿。

2.丢失教学参考用书,复本多,视其出版时间按原价的三至五倍赔偿。

3.丢失教学参考用书,复本少,视其出版时间按原价的五至十倍赔偿。

4.丢失多卷集***书中的一册,如复本较多按丢失***书的五倍赔偿。如系贵重***书,复本又少,按全套书价赔偿。

5.丢失本标价***书,由本馆根据版本、复本量、使用价值酌情定价赔偿。

乙、外文***书

1.丢失国外出版的原版书按原价的二至五倍赔偿。

2.丢失国内发生出版的***书按原价的三至十倍赔偿。

(四)遗失***书赔偿后,两个月内找到原书可持原书及收据办理退款手续,并交手续费三角。

十、阅览室文明守则

(一)遵守阅览规则,做文明读者。

(二)爱护书刊、不撕页、不圈划、不将书刊携出室外。

(三)爱护室内设施,不乱拉桌椅。离开阅览室时,将坐椅轻轻放在桌下。

(四)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说话,不勾肩搭背,不谈笑打闹。

(五)自觉维护室内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六)服从管理,尊重工作人员。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十一、现期报刊阅规则

1.读者进入阅览室,不准携带书包,期刊和***书。

2.本院师生员工凭借书证入室阅览,陈列的所有报刊、杂志,只限在室内阅览,不准携出室外。

3.读者入室选刊时,必须注意刊物整齐、对号,不得乱插、乱放,选刊后应就座阅览。

4.读者要爱护报刊资料,不准涂抹、圈点、污损或撕页取面,如发现上述情况,按规定赔偿。

5.凡盗窃刊物者,除追回原刊物外,按规定予以罚款,并给予行***处分。

6.爱护室内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与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等脏物。不准大声喧哗,禁止吸烟。

十二、外文期刊、中文过刊阅览规则

1.读者进入阅览室不准携带书包、期刊和***书。

2.本院师生员工凭借书证入室阅览。陈列的所有报刊、杂志只限在室内阅览,不准携带室外。

3.读者入室选刊时,必须注意刊物整齐、对号,不得乱插、乱放,不得在刊架前长时间逗留。

4.读者要爱护报刊资料,不准涂抹、圈点、污损或撕页取面,如发现上述情况,按规定赔偿。

5.凡盗窃刊物者除追回原刊物外,按规定予以罚款,并给予行***处分。

6.爱护室内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与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等脏物,不准大声喧哗。

十三、情报教育室管理规则

1.情报教育室主要收藏中外文检索工具书。

2.教育室供本院读者进行文献检索和检索实习。

3.室内陈列的书刊资料一般不外借。

4.读者进室检索,应先登记,书刊用毕应放回原处。

5.要保护室内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大声喧哗等。

十四、轻工学院关于偷损学校书刊的处罚暂行规定

鲁轻院字(1991)第45号

我院***书馆馆藏文献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国家财产,全院师生员工既有借阅的权利,也有爱护的义务。但有的读者不按正常手续借阅,任意偷窃或撕毁书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对国家财产的侵犯。这不仅使馆藏文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也直接损害了广大读者的利益,必须予以反对和制止。为此,特做好暂行规定。

一、全院读者应以爱护学校书刊为已责,反对和检举偷损书刊的行为。

二、凡偷损学校书刊者,除给予所偷损书刊的十倍罚款外,还要按书刊价值给予以下处分:

1.价值50元以下(含50元)者,给予记过处分。

2.价值50元以上、80元以下(含80元)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3.价值80元以上或多次作案者,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6

一、阅读要“以读为本”,理解感悟文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把课堂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读书,默读,朗读,浏览读等多种方法去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从而理解语言的内涵。如小学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儿》。在初读了解内容,把握画面后可让学生阅读思考:1.小女孩每一次是如何擦火柴的?为什么这么擦?2擦燃火柴后为何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画面?3.火柴熄灭后的情景如何?为什么?通过读中思考:学生则明白:小女孩第一次下定决心擦火柴说明她冷得厉害,为了取暖,什么也顾不了了,在第二至第五次那样急切地擦火柴,是因为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神奇的东西,而火柴一灭就什么也不见了,为了留住那美好的画面,所以是那样急切。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她非常寒冷,盼望得到温暖。看到烤鹅是因为她非常饥饿,盼望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她非常痛苦,盼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她非常孤独,盼望得到,每一次火柴熄灭后,什么都消失了,而最后一次小女孩被奶奶带走了,这些都说明小女孩所看到的画面是美好,但这些都是她幻想,在当时只有资本主义国家里才有的,这样读思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了文本。

二、阅读依靠的是文本本身的语言力量。

小学生按照顺序阅读课文,有助于思维的逐层深入,逐步感悟,学生的***阅读更多的是依靠文本逐渐展现的线索。丰富语境,让语言引领读者入情入境,要求学生阅读,阅读能够教会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每一个语文优秀的学生,每一个出色的文人,没有一个不是博览群书的。通过阅读学生无形中可以学到学习的方法。如六年级的学生读《窃读记》第一自然段开始,作者就让文字自己说话,语言就自然展现出魅力,表面看不是字字珠玑,细读之后才知词词动情。第一句:“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从“我放慢了脚步”读出“我”一放学就迅速收拾学具,跑出班级,引起学生共鸣,没有一个学生不是这样的。那香味自然也激发学生的兴奋,以为作者真的和自己一样好吃,童心无二,童趣无异,词意变诗意成活力。正如《窃读记》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窃”的动作,依次出现“跨进”,“踮起”,“钻进去”,“挤到”,“寻找”,“再找一遍”,再现浓缩的“窃读”真实场景。作者从外面匆匆赶来,“跨进”门口,因为人多不能直接到书架,所以“踮起”,成人正在阅读腋下有空间,所以“钻进去”而要到书架前却更加困难,所以只能“挤过去”……词汇本身就富有节奏变化,所以阅读依靠文本本身的语言力量。

三、比较朗读,培养语言感染。

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对蔺相如竟要与壁同归于尽大或不解,教师可出示一则材料:“爸爸给弟弟买了一双新鞋,但弟弟哭着马上就要穿上,这时爸爸伸手把鞋扔了,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凭着生活经验,学生对蔺相如的举动恍然大悟。再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感情脉络。

四、阅读要突出巧“引”妙“导”.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口若悬河的演讲者,不是智慧的给予者。教师应该精到点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由不对到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会到会,从而不断完善。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说的最多的话是启发的话、点拨的话、引导的话、激励的话、以让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如教学《长征》一课时,我对“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的理解与朗读是这样设计的:1、理解“只等闲”,思考:“文中谁把什么看得很平常”?2、诗句说明红***具有什么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万水千山只等闲”。学生凭着一种直觉,读时语调上扬,“只等闲”三字尤其突出。这时并未急于评价学生的朗读或直接告诉他们“战士们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听了同学的朗读,我觉得战士们把‘万水千山’看得太重了。学生们心领神会,改变了原来的读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阅读要注重互动生成。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7

拿到七年级上册的这本部编语文教材,用“惊喜”、“有趣”四个字来形容心情,最为贴切而真实。

静下心来细细的翻看这套教材,发现与之前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大有不同,最令我高兴的是,课文总量减少了,但这并不是说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减少了,相反,老师们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咀嚼课文,要让学生“一课一得”,要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以往在教学中我的困扰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淡化语文要素的教学?缺乏这些,许多孩子学习语文越来越迷茫,抓不住语文的学习规律,语文学习变得愈加“缥缈”,令我欣喜若狂的是,部编本教材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给予了老师们详细的指导,语文知识教学得到重视。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随文教读,化整为零,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对写作和理解都是极大的推进。人教版语文在某些方面还有些滞后,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漠视和淡化,造成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上进步很缓慢,部编语文教材增加语法修辞的实用性,不以掌握知识而目标,而以灵活的运用为目标。以第一单元为例,《春》之后附设“比喻”,正好该篇课文采取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借此机会引入比喻,则能化繁为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修辞法运用的精妙。《济南的冬天》之后附设“比拟”。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之后附设“词义和语境”,《世说新语》二则附设“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地”;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之后附设“动词”,《窃读记》之后附设“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拿到七年级上册的这本部编语文教材,用“惊喜”、“有趣”四个字来形容心情,最为贴切而真实。先谈点初步的阅读感受:

一是选文的整体数量降低了,每单元只有4篇课文。七年级上册只有24篇课文,从人教版旧版教材少了6篇课文。总量少了,便于教师们从容教学,不用急着追赶教学进度。教师们可以把每篇课文的深度和厚度挖掘出来,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多练笔,多实践,多诵读,积累拓展,赏析品读,阅读和写作的时间会增加。

二是课文的类型改变了名称,从以前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改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名称有了变化,意味着对选文的定位、功能、教法的改变。这个方面,需要关注。

三是每篇课文后面增加了有梯度、渐进的作业设计,有的是四个板块,有的是三个板块。如“思考探究”、“拓展积累”、“读读写写”、“小边框里的语法修辞渗透”,分别从文本解读(阅读)、语言积累(识字与写字)、汉字书写(识字与写字)、语法修辞学习(阅读)等方面进行加强,回归语文教学正道。特意对部分的疑难字词进行归类强调,以此来扭转初中学段不重视字词教学的弊端,真正聚集语言文字的运用。

四是语文知识教学得到重视。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随文教读,化整为零,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对写作和理解都是极大的推进。这本教材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理念的深入落实。人教版语文在某些方面还有些滞后,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漠视和淡化,造成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上进步很缓慢,也与教材的编排体系有关。部编语文教材增加语法修辞的实用性,不以掌握知识而目标,而以灵活的运用为目标。以第一单元为例,《春》之后附设“比喻”,更好该篇课文采取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借此机会引入比喻,则能化繁为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修辞法运用的精妙。。《济南的冬天》之后附设“比拟”。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之后附设“词义和语境”,《世说新语》二则附设“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地”;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之后附设“动词”,《窃读记》之后附设“词语的感情色彩”;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之后附设“同义词”,《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附设“形容词”。第五单元《猫》之后附设“数词和量词”,《鸟》之后附设“代词”。

五是课文的编排顺序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删掉了以往那些枯燥、乏味的选文,以清新质朴、文质优美的散文来增加语文教材的魅力。尤其是《窃读记》,文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特别有趣,让学生从中反思自我的阅读经历,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很有现实的启迪意义;还有《雨的四季》,更是清新明快。《诫子书》、《纪念白求恩》、《植物的牧羊人》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传递精神正能量。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是古文,但言简意赅,立意深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于当下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纪念白求恩》是特殊历史时代的文章,但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也能够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力争成为一个有益与社会的人。《植树的牧羊人》表面看是环保问题,深入看则是意志力、信念、守望希望,在贫瘠之地播种绿色,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布道精神,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是我们物质膨胀时代里,精神的稀缺品。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窃听丑闻 价值伦理 权利伦理 技术伦理

自2010年2月新闻集团的《世界新闻报》曝出窃听丑闻,到2011年7月8日詹姆斯·默多克宣布关闭《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并未因此告一段落。随着一批媒体高管和警察被英国警方调查,其他报纸也被指控存在窃听嫌疑。其中,以英国《每日镜报》可能存在窃听行为最为引人注目。对于新闻界的窃听丑闻,英国首相卡梅伦抨击窃听行为“可耻”,提议成立一个比“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更***的机构来处理今后类似的问题。"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是个媒体自律的行业性机构,依然没有及早避免媒体窃听丑闻的蔓延,这本身就很值得反思。

窃听的过失边界比较模糊,既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个伦理问题。窃听丑闻的司法调查还在进行当中,窃听的伦理问题虽有所涉及,但多限于媒体从业者职业操守的讨论。应该说,窃听丑闻还隐藏着更为深刻的伦理问题,对这些伦理问题的解读,有利于更好地反思窃听丑闻发生的根源。

媒体窃听的伦理问题,依照其内在的逻辑顺序,表现在价值伦理、权利伦理和技术伦理三个方面。

一、价值伦理的缺失

不同的机构,同样的行为所服务的目标未必相同。以信息搜集为例,国家情报部门的信息搜集旨在维护国家安全,新闻媒体的信息搜集旨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信息搜集的途径很多,既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窃听属于信息采集的特殊途径,这种信息搜集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情报部门的窃听符合其职业伦理,却未必符合被窃听方所在国家的法律。媒体的窃听,不论这种窃听的目的被宣扬得如何高尚,都为法律所禁止。个别媒体为保持受众对自己的信息依赖,主要靠窃取***要名流和娱乐圈人士的电话、邮箱等,以截取他们认为能产生轰动性效应的信息,这涉及到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理论教科书上,将新闻价值定义为受众在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新闻的有用性即价值,作为概念界定没错,只是这个界定相当笼统,在新闻实践中容易引起误解。一则新闻是否“有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受众的意见趋于一致,这种“有用”也未必就值得媒体去提供服务。要厘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价值”进行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讲,“价值”被定义为在人的选择和公共行为中一再显露出来的强烈偏好。正如赖金良先生所说:“价值就是人类所赞赏、所希望、所追求、所期待的东西。”#在法国伦理学家涂尔干看来,“价值取决于意见,是意见的产物”。这意味着,公众的信息消费偏好,在媒体从业者看来就是新闻价值的基本标准。

对新闻价值的这种理解没错,但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价值的选择并不这么简单。除了价值的有用性之外,还应有个伦理标准。价值的目的和结果,须符合伦理规范。伦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善与恶,目的善的东西,效果未必善;效果善的东西,目的也未必善。就新闻价值来说,其目的善和效果善即便相统一,还有个行为善与恶的问题。假如新闻价值获取的手段失当,纵然一则新闻的价值含量很高,受众也很认可,并且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良和社会的进步,这样的新闻价值仍不符合伦理准则。《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正是价值伦理缺失造成的恶果。

价值伦理规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在于价值的目的、行为和结果是否符合伦理规范。社会的商品化程度越高,社会所受到功利观念侵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功利主义有个观点:“效用原则或有益原则是正当、错误和义务唯一的终极标准,更严格地说,在我们所有的行为中,要寻求的目的是善超过恶的最大可能的差额(或恶超过善的最少可能的差额)。%用加减法,只要结果为正就意味着善,这使得功利主义者强调结果本身,只要结果能满足欲求,人们对价值实现的过程并不在意多少。功利主义有句颇为流行的世俗表达:吃鸡蛋没必要去问这是哪只鸡下的蛋,这同样适合于公众对新闻的消费。阅读一则轰动性的新闻,很少有人去问记者是如何得到这则消息的,新闻获取的途径是否合法,我们对这则新闻的消费是否会伤害被采访对象的权益。多年来,新闻业界对爆料多的记者赞赏有加,对能爆猛料的记者更是投以赞许的目光。至于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价值的伦理问题,似乎是个多余的话题。新闻界受功利主义思潮熏陶久了,功利主义弥漫在编辑部内外,盘踞在媒体从业者的灵魂里,他们的新闻活动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渐渐地放弃了对媒体人人格完善的起码坚守和追求。

价值伦理的缺失,混淆了媒体从业者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监测环境也是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职责。受众对名人逸闻趣事感兴趣,对***治家的私人空间感兴趣,这是某些媒体的价值偏好,也是他们的新闻价值观。这种新闻价值取向本身并不为过,前提是媒体对名人逸闻趣事和私人信息的获得必须合法,必须符合道德善的原则。如果为引起轰动而做新闻,媒体从业者对这种特殊信息的搜集势必走向极端。自1963年以来,英国《世界新闻报》披露的最具冲击力的十大丑闻,涉及多位***要名流的桃色事件和球队的内幕交易。以桃色新闻为价值取向,以揭内幕为主业,是《世界新闻报》这家小报闻名于世的“法宝”。世界上的桃色事件每天都有,内幕每天都在产生,但不是所有的当事人都在泄露这些秘闻。既然这些秘闻不会轻易自行泄露,媒体和公众即便想了解也只能停留在渴望的层面。只有那些丧失了新闻价值伦理的媒体,才可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通过特殊手段窃取名人消息。《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布鲁克斯在接受质询时承认,雇侦探是英媒体惯常做法。侦探不是记者,他们参与新闻信息的采集,自然喜欢用侦探的方式,通过秘密渠道获得信息。媒体雇佣侦探搜集名人的桃色新闻,追求的是媒体的商业利益和知名度,而不是新闻价值本身,这是价值伦理缺失的必然反映。

价值伦理的缺失只是窃听丑闻的前奏,窃听从潜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与媒体从业者的权利伦理错位相关。

二、权利伦理的错位

人能够意识到自身,这是人超越其他生命体的最显著的标志。意识到自身的人类,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客观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人的权利意识越来越浓厚,权利,已经成为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权利,指人有做什么的自由和享有得到哪些利益的资格。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的权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个人在获得劳动的权利后,具体的工作职责赋予其具体的权利。以新闻记者为例,记者的劳动权利表现为新闻采访权、写稿权和发稿权,等等。这些权利丝丝相扣,缺少任何一种权利,都会肢解记者的劳动权。在缺乏新闻自由的地方,记者的工作权利往往遭到变相的压制,因为除法律以外,还有行***指令性的禁区,且这种禁区不是抽象的,因而也不具有普遍性,属于临时性禁令。记者为此抱怨,公众的知情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新闻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渴望,首先是采访权的自由行使,报道权的不受干涉。

自然的权利,如人的生命权,通常不需要受到外部的约束;那些后天派生出来的权利,如若不受约束,可能导致对权利的滥用。譬如,不少人分不清“权利”和“权力”。的确,这两个概念容易相混淆。一般而言,权力,是指有资格命令他人做什么,或者说,一个资格或对某物的主张。“权利”和“权力”的界限并不绝对,有时二者可以转换。也正因为“权利”和“权力”的边界并不绝对固定,容易导致内在的“权利”和外在的“权力”发生错位。对权利来说,“权利”也并不绝对,权利的行使不当,其危害同样显而易见。这涉及权利的伦理问题。

伦理框架下的权利,需要重新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否则,在现实世界里就会造成许多麻烦。在康德看来,“什么是权利——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法律认为唯一正确的东西是什么”&。康德定义的权利,将法律作为评判权利的尺度,其弊端在于,法律不是万能的,再具有普遍性的法律规定,也无法涵盖现实生活中构成“权利”的所有要素。既然权利的要素无法完全置于法律的规定之下,自然无法界定那些游离于法律之外的权利要素。这样,权利的合法性也就存在某种悬疑。

新闻记者拥有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相应地具有采访的自由,这早已成为一个共识。法律直接或间接地赋予了媒体及其从业者采集信息的资格,却无法详尽告诉记者什么样的采访才是合法的,或者说记者运用什么样的手段采访是合法的,什么样的采访手段非法。当然,对于颁布了新闻法的国家,可以规定某些形式的采访为法律所禁止,但法律无法采取列举法完全列举非法形式的采访。这样,采访权必然存在模糊地带。《世界新闻报》以窃听的形式截获他人的私密信息,在报纸上以新闻形式披露这些名人私密信息时,向公众隐瞒了它们是以何种途径获得的,就连被报道对象也一无所知。这样,媒体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听来的信息,以记者合法“采访”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报纸赢得公信力的手段。

窃听被引入到新闻采访活动,究竟是促进了记者的采访权还是损害了其采访权,不能从采访权自身找到答案。权利是多重的,也是多样的。不同的主体(这里指人)之间,许多权利是一样的。不同主体同样的权利,要求权利的主张以不损害他人为底线。假如一个人所主张的权利损害到他人的权利,必然有一方的权利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畴,同时也有悖于权利的伦理准则。更普遍的是,不同主体之间,权利也不同,依然存在某一方的权利受到外来权利侵扰的可能。比如,记者的采访权与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就属于这种情况。记者的采访活动,被视作代表背后的受众进行提问。这表明,除非特殊环境,采访主要以问答形式进行,因而采访属于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信息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除非记者有意窥探被采访对象的隐私,一般很少能侵害到其隐私。窃听不是采访,而是监听,靠的是偷听来记录被窃听对象的言行。监听属于司法部门的秘密侦查手段,其运用也有专门的规定,监听谁、监听的范围、时间和地点,均需要申请,得到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即便如此,有些监听依然面临诸多争议。举例来说,2006年8月17日,美国底特律市联邦法官泰勒对《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起诉美国安全部门的境内窃听计划侵犯民权一案作出裁决,认定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授权国家安全局在未经法庭批准情况下,对境内居民的国际通讯进行窃听,侵犯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利,违反了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规定,要求***府立即停止这种窃听活动。虽然这个案件后来在美国最高法院被翻案,法院认定***府为反恐窃听不需法庭授权,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府部门的监听只能用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特殊领域,而不具有普适性。

警方和安全部门的监听,是这些部门的特殊权力。这种权力,从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其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有严格的限制,属于有限的权利。过去,在西方,新闻界被誉为“第四权力”,将媒体***于立法、行***、司法之外。现在,这种观念早已被确认错误,但在某些新闻机构看来,媒体的监督权既是权利更是“权力”。这种观念,在英国的007系列影片《明日帝国》里,反映得淋漓尽致。媒体不满足于报道新闻,还在制造新闻,进而创造他们想要的“世界历史”。这样,采访权从权利错位成权力,无需任何机构授权,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随意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进行长期的窃听。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谁是《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主谋,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谁下令窃听英国三千多***治、娱乐名人的个人电话和信箱,下令者和执行者显然并不以为这样的做法有何不妥。这显然已经是超出了法律层面的问题,而是属于伦理层面的问题。媒体采访权被滥用,乃权利伦理错位所致,因为媒体从业者自认为他们有权干预社会问题,有义务把那些正在潜伏期的腐败问题和其他明星的丑闻公之于众。这种权利观将媒体的社会责任抬高到与司法部门平行的地位,抹煞了媒体权利和司法权力的界限,若不得以纠正,新闻媒体真的将成为***的“第四权力”。

由此可见,权利意识的浓厚并不等于权利意识的成熟。恰恰相反,对权利认识的偏颇,不仅无助于权利的行使,反而可能导致权利的滥用。窃听丑闻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以新闻采访为名进行的窃听,只具备目的善的外表,从采访目的、采访手段到采访效果,都有悖于真正的权利伦理精神。权利的主张必须合法,权利不能以牺牲其他权利为代价。《世界新闻报》的窃听,牺牲的是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有了窃听,任何人的隐私权均受到威胁。受到威胁的隐私,也就失去了隐私本身。诚如哲学家弗里德所说:“当且仅当一个人能控制关于自己的信息时,它才拥有隐私。”'真正的权利,需要权利主张者能为自身提供获得其合法利益所需求的一切。隐私是公民正当的基本权利之一,即便是可能存在违法嫌疑的隐私活动,也只能由法定的机构进行监控。显然,新闻媒体并不属于这样的法定机构。

权利伦理的规范,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法律来禁止。法律修订的滞后性,客观上要求行业性的机构从职业伦理的层面进行规范。步《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后尘的《每日镜报》,已于2011年7月25日宣布即日起对报纸内部展开为期6周的自查行动。调查的目标不仅包括《每日镜报》,还包括涉嫌卷入窃听丑闻的《星期日镜报》,此外,镜报集团下属的《人民报》和《每日记录报》等将同时进行自查。(至于自查的结果如何,是否能杜绝媒体窃听现象,还有待观察。

价值伦理和权利伦理,属于记者的意识形态,窃听丑闻的最终发生,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将讨论转向窃听的技术伦理。

三、技术伦理的异化

反思新闻界的窃听丑闻,无法绕过技术伦理这道门槛。现代世界,是一个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王国。任何行业,离开技术的支撑,这个行业就无法立足。何谓技术?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造福自身的辅助性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是物态的产品,也可以是机械的运动。技术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哲学上的技术决定论,正是基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特殊贡献,强调技术的作用。新闻界同样是技术的受益者,即便是传统的报纸和期刊,从纸张生产、排版、印刷到发行,无不凝聚着技术的贡献。至于传统纸媒向电子报过渡,离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就技术对纸媒的硬件贡献而言的,事实上,技术还改变着新闻的采集、写作和阅读方式。仍以报刊记者的新闻采访为例,录音笔的问世,极大减轻了记者采访的劳动量,并且还大大提高了采访记录的精确性。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技术的侵犯问题。照相机在公众场合拍摄,可能违背他人的意志。当然,这种技术的侵犯属于无意的,其后果通常也无伤大雅。但是,信息采集的设备在不断更新换代,这些设备既有成像的也有记录音频的,更有远距离监听的。技术门槛和设备成本的降低,早已使得窃听设备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设备,在市场上可以轻易买到。技术设备的普及,为技术设备的滥用提供了便利。

窃听设备的问世,源于人类之间信任感的不足,这在客观上至少造成一方对另一方私密信息感兴趣。有的人对不信任者信息的渴求,超出了“兴趣”本身,为的是趋利避害。所以,技术本身并无伦理可谈,即便是一把利剑,既可以用于自卫,也可以用于袭击他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把剑,要看持剑人与被袭击者之间当下的关系如何。所以,技术伦理不能就技术来谈技术,必须置于伦理的视阈之下。用法国技术学家舍普的话说:“赋予技术产品以道德价值,在我看来就意味着不应借口与社会关系已经无关而将物品排除在我们的审美判断——或者道德判断之外。”)

可见,技术伦理涉及的常常是原则问题而不是技术本身。新闻媒体购置采访类的技术设备,如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话筒,这些技术装备只能满足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窃听涉及被窃听者的隐私和尊严,只有司法部门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可以使用。对新闻媒体来说,拥有窃听设备和使用窃听设备根本不是一回事。窃听设备的生产,生产商的目的可能是善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些购置窃听设备的人,目的也未必都属于恶,也存在目的善的可能。窃听设备不具有自主工作的特性,最终使用离不开人工操作。《每日镜报》卷入准窃听丑闻,系由该报原记者詹姆斯·希普韦尔2011年7与23日揭发所致。根据希普韦尔的描述,《每日镜报》不少记者窃听技术颇为“老练”:他们会先用一部电话打给某位名人,电话接通后立即挂断,随即用另一部电话“入侵”名人的语音信箱,然后破解信箱密码,继而实施窃听。对这类做法,希普韦尔自称“见多了”。按照他的说法,窃听不限于《每日镜报》,涉及镜报集团旗下多家报纸,包括《人民报》。*

技术伦理拷问的是媒体采访手段的禁忌和这类采访所造成的后果,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不意味着操作层面的合法性。新闻采访离开了技术伦理的规范,窃听技术的扩张迟早会进入新闻界。在法律阙如之下,新闻媒体使用窃听技术获取信息,采访失去价值伦理和权利伦理的制约,信息新闻价值越大,新闻媒体对这类信息的占有欲就越强烈,进而导致公众对这类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强烈。这样,窃听形式的“新闻采访”,可能终将扩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此,对窃听产生恐惧感的可能不仅仅限于***治家和体育娱乐明星以及其他社会名流,甚至波及社会大众。窃听丑闻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表明窃听的后果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这种践踏的“罪魁祸首”虽然是窃听设备,归根结底却还是媒体从业者技术伦理异化的结果。如果新闻界拥有技术危机意识,慎言慎行,新闻采访活动弃用窃听设备,技术伦理的机制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窃听丑闻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从《世界新闻报》到《每日镜报》,窃听丑闻促使新闻界重视技术伦理的特殊作用,以免因为技术的原因让新闻道德濒临破产的边缘。

价值伦理的回归,权利伦理的正当施行,技术伦理的矫正,有助于媒体的自律。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只有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新闻价值才是符合伦理准则的,什么样的权利才是正当的,什么样的技术应该是禁忌的,新闻媒体提供的信息才是干净的,同时也是对受众负责的。在这方面,需要所有的新闻媒体和全体新闻从业者形成共识,同时辅之以相应的新闻伦理自律机构和法律规范,新闻媒体的良性发展才成为可能。

注释:

邢斯嘉:《英国窃听丑闻新进展舆论焦点转向首相卡梅伦,news.163/11/0717/19/796H8UP900014***5.html

王玉梁主编:《价值与发展》第35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第1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第10、1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第39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乐:《英国镜报集团宣布自查窃听丑闻》,《新京报》2011年7月27日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9

一、培养朗读兴趣,感知多彩语言

大家都知道,于永正老师是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他有一句教育格言:“对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录像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海底世界瑰丽神奇的景象。当学生听到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时,就会联想到“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他们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情境下,学生就会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深切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注重技巧指导,深入朗读文本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没有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感读出来。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抓住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先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然后引导:

师: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这句话,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自由练读)

生1:我从“第一条”、“一定”体会到修好这条铁路的重要性和詹天佑对修好这条铁路的信念。

生2:我从“不但……还会……”体会到修不好这条铁路的严重后果。

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些词含义深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好。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强调读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表达出来了。

只有在学生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才能起到引路作用,让学生用朗读更好地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丰富朗读形式,形成特色朗读

一道菜吃久了也会令人厌倦,更何况朗读。单一的朗读形式(教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丰富的朗读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以及分角色配声音、配动作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例如,在学习《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这样指导孩子们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自读课文,现在老师要开火车检查,看同学们是否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不唱读。

(学生纷纷举手,老师安排开火车读)

师:同学们将课文读得正确,也流利,没有听到唱歌的声音。我相信学习课文后会读得更棒。读得棒的同学将会被评为“朗读小星星”。(学生们兴趣高涨)

生:我知道该怎样读了,要在读中理解,理解中美读,并想象画面。

师:说对了!请这位同学上来读,其他同学请闭上眼睛,想象夏夜究竟有多美,待会儿请说出你看到的景象,说得好的我会为他颁发“想象小星星”奖。

学生闭着眼睛微笑着听完朗读,非常投入,说得很精彩。教室里掌声不停,学生兴致勃勃,掀起了朗读的高潮。

四、多参与性朗读,多鼓励性评价

不可能每个学生一开始就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表扬要具有真实性、代表性,不可一概而论。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因评价而获得提升。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读第一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破了。一连读了七遍,学生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这一教例中,于老师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激励这位学生,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期刊阅览;现状;对策

1 高职院校期刊阅览服务的现状

本世纪初,全国大量中专掀起了升级高职院校的热潮。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经费缺乏,学院领导重视度不高,使得我省高职院校***书馆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尤其和本科院校差距明显。

作为***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的期刊阅览工作还是不令人满意。以我馆为例,由于建院时间较短,资金投入不高,期刊阅览管理呈现硬件、软件均欠缺的情况。

硬件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过刊装订效率低,期刊滞留时间长。二是报刊错架、偷窃、污损、撕页现象明显, 偷窃期刊、对期刊的人为污损和撕页破坏现象也很常见。

软件上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馆员服务方式被动、陈旧,应积极做好从“传统被动咨询型转变为主动引导型、从辅助型服务转变为综合”的转变。

二是读者导读服务还需要加强,张丽君认为,对读者开展导读工作的意义重大。它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具体体现,而且衡量读者服务工作的尺子。导读工作开展的好,既能方便读者利用书刊资料,又能使一批潜在的读者转化成现实读者。读者的数量和书刊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读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2 解决方式

2.1 合理布局,科学排架

我馆采取的是开放式阅览,刊随书走的方式。就根据期刊的专业类别分为3个期刊阅览室,即过刊、过报纸阅览区、文娱、人文社科、自然期刊阅览区和专业期刊阅览区。这三个阅览区分别置于密集书库、综合书库和专业书库的中庭,这样把读者分流到几个阅览区,每个阅览区的人数就相对少了,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

科学处理乱架现象,根据刊物性质把刊物分成几大类,如文学类、社科类、影视类、娱乐生活类、摄影类、体育类等,再根据刊物类型按总架号、分架号进行排架。这样读者就很容易把阅后的杂志对号入座,归入原架,既降低了乱架率,也便于馆员整理和新刊上架。

2.2 做好软硬件措施的配套建设

在采取现代化的监控措施方面,我馆投入了大量经费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偷窃行为的发生,给***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方便。但完全依赖电子仪器还是不够的,毕竟仪器的灵敏度有限,也不能保证不出故障,所以要随时检查仪器是否有效,***书杂志内的磁条是否完好无损。采取登记制度,制定了外来人员入馆登记表,定时统计。 提高期刊装订效率方面,采取外包装订期刊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过刊装订率。

2.3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依托***管会青年志愿队,经常主动巡视、严格管理,对未带卡的读者实行入馆登记,另外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举报才给予表彰、鼓励,对破坏者给予一定处罚。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管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撕页率。

2.4 合理安排读者阅览时间

读者对阅览时间的要求很高,根据读者要求,我馆在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三班倒的方式合理安排人手,期刊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达到开放时间内天均十个半小时,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九点之间全天开放。

2.5 注重开展读者导读工作

期刊阅览室的读者大都是在校大学生,其导读工作做得出色的话,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信息素质等方面的是有很大益处的。我馆依托***管会下属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进行了大量导读工作,对未刷卡的读者进行登记,对新推出的资源进行推介,定期发放读者调查表等等,指导读者阅览期刊,帮助读者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阅读范围,帮助读者选择健康有益的期刊,从而使得读者正确理解其内容,在评价和鉴别能力上更上一个台阶。

2.6 深化咨询服务

期刊的数字化,使得***书馆的服务工作重心转到参考咨询服务,提供文献检索方法等技术服务:做好导读工作,利用期刊紧跟教学科研动态,专业性强的资源优势,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如开发专题信息资料、研究报告、学科发展动态等期刊信息提示和提学科研究的核心期刊信息资源,增加期刊阅览室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本馆已经推出学科馆员服务,专人负责对读者的信息咨询服务。

2.7 实行人性化服务

期刊阅览管理要实现“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贯彻执行“首问负责“的服务理念,工作人员对读者的真诚和爱心要体现在每个服务细节。通过各种措施,摈除掉人们对***书馆冷冰冰的、呆板的印象,打造温暖、个性化、友好的***书馆氛围。

参考文献

[1]郝海燕.高校期刊阅览室的违规现象和防范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0).

[2]张丽君.更新读者工作观念,提升导读水平[J].中华医学读书情报杂志,1996.03.

[3]吴艳红.浅议高校期刊阅览室管理与服务[J].科技致富向导 2012.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窃读记教学设计10篇

学习

工作汇报提纲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汇报提纲,内容包括工作汇报提纲范文大全,工作汇报材料提纲。1.基层***组织人员老龄化。由于村和社区的***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员思想意识淡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个别基层***组织书记抓***建的业务不熟悉,有待培

学习

深圳元宵节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深圳元宵节10篇,内容包括元宵节民俗10篇,元宵节深圳周边传统民俗。看花灯元宵节又称花灯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看花灯,花灯的品种很多,有的是加菲猫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红色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一打开开关,加菲猫中的风车呼的一声,

学习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芙蓉楼送辛渐作者10篇,内容包括芙蓉楼送辛渐古诗大全1000首,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翻译文字版。

学习

这样一个麻烦10篇

阅读(24)

他告诉我,感情都是麻烦出来的,这刚好是一次增进感情的机会。我将信将疑,胆怯地拿着请假条去找领导。领导看着假条,盖了章,然后念了一遍请假人的名字:李尚龙。我赶紧回答,是我。就这样,因为一次“麻烦”,我们认识了。我曾经写过一句话:等价的交...

学习

解释词语意思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解释词语意思10篇,内容包括词语意思解释大全,解释词语意思***。2、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3、风和日丽:指天气温暖和润;4、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5、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6、温暖:指亲切体贴的

学习

联欢会串词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联欢会串词10篇,内容包括联欢会串词100字,小学联欢会串词。B:各位深圳*局的家属们:共同:大家晚上好!A:踏着圣诞宁静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B:满怀喜悦的心情,我们即将迎来生机勃勃的鸡年。(现场征询关于鸡的成语或典故,

学习

天气转凉短信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天气转凉短信10篇,内容包括天气转凉的短信文案,天气变冷的温馨短信。4、深秋至,天转寒;早与晚,要添衣;多饮水,常排毒;勤锻炼,强体质;食清淡,勿盲补;少熬夜,养心肝;谈笑间,身放松;爱自己,要健康!5、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

学习

张小娴作品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张小娴作品10篇,内容包括张小娴十部经典作品,张小娴作品集有哪些。一、作品的标题意境不同亦舒与张小娴的作品名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唯美,像是一幅画,很有意境,不像内地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名称,像《桃花灿烂》、《活着》之类

学习

流星无悔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流星无悔10篇,内容包括流星无悔完整版,流星无悔主题曲。对着流星许愿默默的念上三遍你的愿望就会实现年少轻狂的我怀疑着这个美丽的传说为了证实这只是个美丽的谎言我对着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许了一个对于那时的我荒谬而又奢

学习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0篇,内容包括薏米的功效和作用和禁忌,炒熟的薏仁米和赤小豆的功效。(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学习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负荆请罪的主人公10篇,内容包括负荆请罪的故事主人公,负荆请罪故事长篇大论。内容:刘员外家“刘员外,这就是你说的人,可以对认。”李逵。“不是。”刘员外仔细端详说道“之前那两个,一个是高个、青眼,一个是秃顶、稀发,跟眼前这两

学习

经济专业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专业论文,内容包括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数字经济形势***策论文。本研究试***将这些纯理论教学或大篇理论教学的模式用任务驱动方法进行替代,进而详细分析任务驱动法与经济类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的适用性与实效性以及如

学习

街头的错别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街头的错别字10篇,内容包括街头错别字100个字,街头上的错别字资料整理。调查地点:XXX路调查目的:xxx调查人员:xx行走在街头上,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字等等。通过调

学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10篇,内容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习题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教学重点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教学难点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2.灵活运

学习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完成情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学习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公开课。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

学习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优秀教案,和时间赛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15小节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

学习

詹天佑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詹天佑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詹天佑教案设计10分钟,詹天佑教案范文合集5篇。3.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2.理解开凿隧道方法的

学习

秋思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秋思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秋思教学设计,秋思的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三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

学习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剪纸教案教学设计10篇简单。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

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模板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总结归纳教学设计,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总结参考模板。一些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层次,专业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信

学习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何捷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荷叶圆圆教学设计点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的欢乐。3、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