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系列10篇

人与动物系列篇1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选修系列1——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加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高中课改物理课程设置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

选修课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有两本书,适用于文科学生选修,第二个模块有三本书,适用于技术类学生,第三个模块有五本书,适用于理工类的学生。

新课改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一个变化是所有的物理学名词后面都标有英文专业术语,体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第二个变化是教材编著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如新教材将“运动的描述”作为高中必修物理的第一章,把原来教材中的第一章“力”放到第三章,还有必修2中第七章的10节内容顺序发生变化等,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第三个变化是教材里面的实验新颖,比如必修2中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方向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总结接受知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个变化是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小实验中轻松地获取了物理知识。

三、个性的“饮食”特色

选修系列1的内容编排特色: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1)特别关注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2)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3)特别注重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本系列中选择了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等的学习方式,了解其原理、结构、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等。

又如,同样是学习能源知识,本系列首先从“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切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社会“第一次工业***”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系列的学习,学生会真正感受到“物理学是有用的”。

选修系列2的内容编排特色:本系列选择内容的特点是“学生要了解一些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知识”以及“认识一些用科学知识解释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

例如,同样学习电视机的相关内容,除了其原理结构外,本系列更强调让学生了解“高清晰度电视与普通电视在技术处理上的主要区别”。在热机的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内燃机、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在核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知道χ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在生物、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别的系列是没有这样的要求的。

如果系列1是“有用的物理”的话,系列2可以称得上是“聪明的物理”,通过它的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选修系列3的内容编排特色:本系列除了学习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外,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物理的简洁、和谐及高度抽象、概括、逻辑之美,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之本质所在。本系列是高考中理工类考生所考内容,因为它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物理能力。

四、全面的“营养”搭配

除对知识的学习提出要求以外,物理课程通过大量的行为动词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具体全面的学习要求。

例如,第12页中:“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第13页中:“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第14页中:“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第15页中:“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第16页中:“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五、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并不算错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观,自己的头脑,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也只有通过自己器官的运用才能增进自己器官的功能。“体验、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努力追求的。

人与动物系列篇2

死亡及其他

“一千年”是Damien Hirst的首件动物装置作品。他将一个封闭的玻璃柜分成两半,一边是盒子,从里面孵化的苍蝇通过小洞飞出;另一边躺着牛头,在从盒子中飞出来的苍蝇的叮咬下已然面目全非,牛头上还悬挂着盏灭虫灯。当这件作品出现在1990年Hirst与他的两个朋友Carl Freedman及Billes Sellman其同策划的、位于伦敦Bermondsey废弃的饼干厂的展览上时,到场的Charles Saatchi顿时目瞪口呆,后来他买下了这件作品。而画家Lucian Freud看了这件作品后则说,大概Hirst是从最后一幕开始创作的。尽管在Freud看来这是“最后一幕”,事实上“一千年”可以视为Hirst创作的开端,随后他开始了“自然历史”系列的创作。

“自然历史”大概是Hirst众多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系列。其所有作品都是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柜里的动物尸体装置。同Hans Ulrich Obrist对谈曾提到,他喜欢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系列展现。这其中既有Robert Motherwell的影响,也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元素带来的某种安全感。就像一个人将某句话说上两三遍会显得这句话更有说服力似的。同时重复也是关于无限的暗示,一种理论上逃离死亡的方式。在此系列中,最著名的有这么几件:1991年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是一条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柜里的虎鲨,从澳大利亚捕获,共花费6000英镑;1993年“母子分离”,被剖成两半的母牛和它的小牛分别被保存,这件作品首次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到了94年“远离羊群”是一只保存在玻璃柜里的绵羊,在画廊展出期间牛津艺术家Mark Bridger把墨汁倒入柜中,并将其改名“黑羊”,Bridger随后遭到Hirst,被判缓刑两年,此作后来花费1000英镑得以修复。同系列的其他作品还使用了牛头、公牛的心脏、鱼、鸽子等各种材料。

Hirst受画家Francis Bacon影响颇深。在画作“折叠床上的肖像研究”中,Bacon用线条将位于画面中央的人物围起,看似无形的笼子将人物罩住,而这启发了Hirst使用玻璃柜的灵感。玻璃亦是Hirst十分喜欢的材料。它的种种特质相互矛盾却又能自圆其说。玻璃作为隔离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一道屏障,坚固且危险。它又是透明的,作品就在观者眼前,甚至还带有一种邀请观者进入作品的意味,然而这种邀请只可见不可触。Hirst也喜欢水(液体),关于玻璃和水之间的关系,他说当玻璃放在水里它便消失了。此外,无论是作品中仅有的三种元素――动物尸体、玻璃柜及甲醛溶液,还是将玻璃柜排列在一起的效果,都容易联想到Donald Judd、CarlAndre等一批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

从“一千年”开始,Hirst便以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深入探究生与死的奥秘。不过,同随后的“自然历史”系列相比,不断孵化出来的苍蝇围绕着腐烂牛头嗡嗡飞舞的慑人的肮脏、混乱又恶心的场面使得“一干年”看上去太像典型的cult电影,而这些苍蝇随时可能被灭虫灯杀死使得cult的味道更浓。尽管死亡充斥着“一千年”,不过幸存下来的苍蝇点缀其中,同时不断有生命从盒子中诞生,有如一幅末日场景;“自然历史”系列则可以视为末日之后的世界,除去死亡与无机体别无其他,充满天蓝色甲醛的漂亮玻璃柜干净整洁,其中装着鲨鱼、牛、绵羊等死物。看来Hirst大学毕业后在医院太平间的工作经历对日后创作颇有影响。这一系列仍在继续,年代较近的作品中,柜子里的死物被摆布得越来越精致,如07年作品“圣塞巴斯蒂安,精致的疼痛”,一头被缚在白柱子上的公牛,周身插满彩色的箭。在一系列不断地反复之中,死亡被玩弄得愈发精巧复杂,似乎它已经不再是一件可怖可畏的事,而是一系列精致当然始终有些疹人的玩意儿。“自然历史”有点像Peter Greenaway的电影(比如“动物园”),布景精美,内容骇人。有趣的是,Hirst将“自然历史”设想成由一堆死去的动物组成的动物园,而“动物园”恰巧是关于某个动物园中一系列动物死亡事件。此外,两人作品中另一个相似点便是某种对死亡的迷恋。但不得不说这种迷恋有些病态。

归档

装置“药房”是Hirst的另外一件著名早期作品,最早在1992年于纽约Cohen画廊展示。展厅的几面墙是药橱,另一端摆着一张相当于药房收银台的桌子,上面放着几件充满彩色液体的玻璃管,同时天花板上还挂着一盏灭虫灯。这件作品跟“药橱”系列相关,该系列将各种药品陈列在药房橱柜里,展现了Hirst对于科学,尤其是医学的兴趣。“自然历史”系列同样也展现了某种“科学性”,一尘不染的展厅充满了实验室的冰冷氛围,甚至可以将玻璃柜想象成档案盒,浸泡在甲醛中的死物则是实验室里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标本。“自然历史”这个标题本身也带有明显的科学色彩,还充满着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感觉。

18世纪“有用”的科学与“无用”的艺术分离,不过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逐渐或明或暗地关联起来,前者的代表是结合科学与艺术的众多新媒体作品,技术在这一类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些不带有明显科技含量作品,则用档案作为表现方式。档案是一种古老的记录方式,严谨、客观甚至因为乏味而变得可信,而这同样是科学的特质。不过比起真正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或者科学实验室,Hirst的作品个人化,并以一种富有戏剧性的方式陈列。尽管这些作品带有科学式的冷静或者冷漠,其中并无多少情感的余地,正如Hirst所言,他有时候试***让自己变成一台机器,但它们绝非意在揭示客观真理。它们看似严谨,但背后并无一套完整的逻辑。甚至,在冰冷严肃外表下死物各种夸张的戏剧化的造型还有种微妙的对理性的嘲讽。Hirst还认为博物馆是提供教育的场所,同时它还具有娱乐性,因此,以一种类似博物馆的形式展出的系列作品同样也提供了某种显然属于科学以外教育,同样还在不断出产的这系列作品带有波普艺术式的娱乐色彩。此外,Hirst雇用大量助手的创作方式与Andy Warhol的“工厂”也十分相似。

人与动物系列篇3

在工业领域,以油田开采为例,通过在井场、站库等现场安装数据自动采集、监控装置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实时采集各项生产数据和工业视频信号,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信号传输到后方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或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管控,应用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综合处理与分析,提供生产指挥决策支持,达到生产操作自动化、生产运行可视化、管理决策系统化的目的。

在民用领域,以智能家居为例,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

在商用领域,以未来商店为例,采用RFID技术,在智能化管理商品的入库、上架、支付、防盗等环节,实时感知商品的位置与状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商品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

国产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在各个领域内迈开步伐。浙江网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新智能)通过提供以高性能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为核心和以标签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已取得在高速列车智能化产业的突破性进展,并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运船舶、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科技地产等方向稳步拓展。

乘产业激流勇进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物联网大会上,网新智能的身影也活跃于其中,与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行业问题,向业界展示了其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型产品,为物联网行业提供设备、系统集成、维护服务等全方位综合解决方案,借此契机努力推动公司发展以及国内物联网行业的进步。

网新智能技术总监金静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物联网受***府主导的情况居多,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的创新与成熟,物联网已逐渐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

据介绍,网新智能是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与网新中央创新研究院共同投资下创建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引擎和产业化阵地。基于传感器技术、传感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网新智能致力于成为优秀的行业高端设备供应商和行业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多元化经营格局形成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金静阳透露,公司在工业应用方面,希望走较高端路线,主要以大型企业以及***府客户为主要渠道进行开拓;在民用物联网领域,则是以大规模可复制化的系统模式来推广解决方案。物联网涉及面较广,虽然业务范围可以做面上的分拆,但是其中也是点面结合,环环相扣。紧抓物联网这条主线,公司现已形成了包括IT服务、机电总包、城市建设服务等三大业务单元的多元化经营格局。金静阳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网新智能的优势专长以及代表性解决方案。

智能列车解决方案

浙大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筹建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并主体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以新一代CRH380AL,CRH380BL,CRH380CL三列样车为载体,构建了以高速列车为核心,以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以信息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并提供数据通信、服务资讯、电子票务等个性化服务。

作为国家提升中国高速列车安全、品质、效率一大创举,智能列车系统在整合列车现有数字化资源基础上,构建了适应列车动态信息获取的传感、物联、车载传输网“三网融合”的车载感知网络,并通过自主开发的铁路专用标签及适宜于列车特有工况(震动、电磁干扰、电源波动、高温差、高湿度等)温度、压力、应力、电流、电压、加速度等新型智能传感器,对列车走行系统、动力系统、承载系统进行动态监测控制(见***1)。

截止2013年3月,智能列车系统各类设备已通过铁路系统各类产品认证,在京沪线初步完成了30万公里(10万公里空载,20万公里载客)正线试验,三列样车的列装和运行评估预期将在年底完成。

智慧油田

网新智能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三优一减”,即: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过程监控,降低安全风险;优化管理方式,简化组织层级,实现扁平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控制用工总量,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金静阳介绍,该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是面向生产操作过程的数字化,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紧紧围绕生产运行管理,提高生产操作每个单元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生产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同时为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并能根据生产管理特点,按流程建立劳动组织架构,优化一线员工布局,从而把人和机器的效率发挥到最佳水平(见***2)。

物联网实验室

在取得了高铁和油田两大工业行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网新智能又专注于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室配套教育建设。

面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三无”的尴尬困境,金静阳进一步说到:“以前的物联网实验室建设,一般是以推广物联网实验箱为主,但是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系统解决方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现在在基础试验箱的基础上,去推广应用系统的教学性试验设计。”

正是看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在公司建设及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网新智能提出了深化基础、结合实践、把握趋势、创新应用四大物联网实验室特色,通过各种基础实验课程,使学生深入掌握包括RFID、Zigbee、传感器、软件中间件等等在内的各种物联网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物联网技术的最新应用的模式时,参与到系统开发设计的互动过程中;并通过电子竞赛、论坛交流、参观产业化基地、公司实习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把握(见***3)。网新智能希望通过为新兴的物联网相关专业提供专业、可靠、紧跟趋势的实验室系统和配套教材,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外,在智慧化的交通、家居、出行、***书馆、商店、楼宇等领域,网新智能均已收获不少的成功经验,稳抓战略主线,多元化齐头并进,遍地开花。

人与动物系列篇4

当列宁在19世纪末踏上俄国***的***治舞台之际,正是国际上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泛滥,俄国民粹派(注:民粹派是俄国***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派别,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当时他们主张发动农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统治,他们以人民的“精粹”和农民的代表自称,着农民装到农村去发动民众,民粹派由此而得名。民粹派不承认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无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否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通过农民村社而过渡到社会主义。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民粹派发生分化,一些人与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合流,成为自由主义民粹派,他们以“人民之友”自居,提出一些违背历史规律的“社会改造”计划,祈求沙皇***府来实行。自由民粹派代表着富农阶级的利益,主张与沙皇***府妥协,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时期。为了反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无产阶级新型******和完成资产阶级民主***的迫切任务,必须扫除各种思想障碍,尤其是清除民粹主义在人民群众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和部分工人群众中的错误影响。民粹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体系,它包含以下三个特点:(1)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衰落、退步;(2)认为整个俄国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3)忽视“知识分子”和全国法律***治制度与一定社会阶级的物质利益有联系。(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04~405页。)为了批判民粹主义的错误观点,列宁写下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我们拒绝什么遗产?》等著作,着重揭露了民粹派的唯心史观——主观社会学,同时阐发了法律的社会基础,从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思想。

社会是活动着发展着的有机体

列宁说:“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59页。)社会有机体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是对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物质体系的总概括,是指由各种社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活动着和发展着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在列宁看来,社会有机体有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亦即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同自然界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客观物质体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6页。),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发展史“是与生物学其他领域的发展史相类似的现象”。(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6页。)因此,法律的出发点不是观念,而只能是外部客观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把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物理学定律和化学规律相提并论”。(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6页。)因为,“更深刻的分析表明,各种社会机体和各种动植物机体一样,彼此有很大的不同”。(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6页。)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它的作用,又要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体现出来。

第二,整体性,即社会有机体是由各种社会要素所构成,其中的各个要素和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5页。)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社会要素,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可划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各个领域,它包括社会的物质技术关系、经济关系、***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和思想关系;一类是社会生活中人的领域,它包括个人以及由个人以特定的关系和纽带联系起来的人群共同体,如氏族、部落、家庭、民族、阶级、******、国家等等。这两大类型的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层次复杂结构的有机体。劳动把人同自然界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力;同时也把人同他人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其他社会关系,派生出社会的思想和***治的上层建筑;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又产生出阶级,以及与阶级和阶级斗争相联系的国家与法。列宁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比作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和“血肉”,(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11页。)把人和人由特定关系和纽带结成的人群共同体则比作社会的“器官”和“组织”,从而揭示出社会有机体是“活生生的形态”(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11页。)。

第三,辩证性,即社会有机体是一个运动着的有规律的辩证过程。列宁认为,社会有机体既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那么,它的运行和演进就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的最伟大贡献就在于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05页。)“主观主义虽然承认历史现象的规律性,但不能把这些现象的演进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为,“他们只限于指出人的社会思想和目的,而不善于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10页。)马克思不是这样,他从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即从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揭示了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了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列宁指出,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意义在于阐明了“调节这个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这一机体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历史规律)”(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36页。)。

法律关系是社会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

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是马克思全部法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对法的现象的分析,是从对法的现象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的考察入手的。(注:公丕祥:《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他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校正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家庭、市民社会同国家与法的关系,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作是观念矛盾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是伦理精神丧失了直接的统一,进行分化,而达于相对性的观点,它作为个人、诸家庭的聚集,是作为特殊性与差别性的阶段;国家是伦理精神或实体充分实现、完成并且回复到它自身的辩证统一,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所以,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力量。这样,黑格尔就完全颠倒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与法当作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而把社会的经济关系当作由上层建筑派生的东西。在他那里,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而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观进行了批判,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马克思明确提出:“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0~251页。)如果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国家就不可能存在。由于当时的马克思还不具备丰富的***治经济学知识,无法更深入地解剖市民社会内部的奥秘,还没有把市民社会同社会物质生活直接联系起来考察。为此,马克思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治经济学。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研究***治经济学所得到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样的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确定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解决的那些法律的、***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9页。)

列宁在大段地引用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著名的唯物史观的公式(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07~108页。)之后,指出:第一,法律关系是由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法律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因为“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1页。)这就是说,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物质生活关系)决定的,它的产生、本质、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即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对***治法律形式的说明要在‘物质生活关系’中去寻找”,而不能从思想关系中去寻找。这就说明虽然法律不像经济规律那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虽然它是按照人们的意志自觉制定出来的,但这种意志归根到底则是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的社会关系才是法律的真正本原。

第二,法律关系的变更是由物质的社会关系引起的。既然法律关系是由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的,那么,法律关系的变更就必须是由物质的社会关系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08页。)列宁对此评价道:“达尔文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继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样,马克思也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府意志,反正都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11~112页。)至此,列宁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既唯物又辩证地阐释了法的运动规律及其变化、发展的物质动因。

第三,法律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社会意识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主观的。法律作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也具有鲜明的主观特征。不过,法律表现形式的主观性,除了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共同表现方式之外,还具有其特有的表征。其一,法律是一种意志,是一种国家意志,实际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掌握着国家***权的那个阶级的共同意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驳斥资产阶级所鼓吹的超阶级的法律观时所指出的那样:“你们的法不过是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页。)但是,“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页。)这就表明,法律的本质,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是一种意志,它具有主观表现形式;但就其内容来讲,它却是客观的,因为决定这一意志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客观的,是不以哪个个人或哪个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说,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看,法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意志化形式,它的内容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其二,法律的制定和产生是由当时人类某种思想产生的,(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09页。)即由掌握国家***权的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程序,使“国家意志”固定化,使剥削阶级的统治“合法化”。这也就是说,统治阶级借助国家***权的力量,通过法律的制定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这一方面是说,法律的选择和制定确实如列宁所说是由“某种思想产生的”。然而,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律而不是那样的法律,既不是由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意志”,更不是个别人的“任性”所决定,而是由统治阶级的整体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所决定的。诚如马克思在青年阶段早就指出的那样:“凡是在法曾给私人利益制定法律的地方,它都让私人利益给法制定法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9页。)在法与利益的关系中,利益总是占法的上风。可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法学家“不善于往下探究像生产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引者注)这样简单和这样原始的关系,而直接着手探讨和研究***治法律形式,一碰到这些形式由当时人类某种产生的事实,就停了下来”,这就难免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因此,列宁强调:“必须到俄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物质利益中去寻找对于社会思想流派和法律***治制度的解释。”(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385页。)

第四,遗产制度以私有制为前提,而私有制则是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粹派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法学观,竭力否认法律的社会经济基础,批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的理论,认为“人自身的生产”即“子女生产是非经济因素”,(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0页。)“有它本身的生理根源和心理根源”,力***证明“不仅法律关系,就是经济关系本身也是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上层建筑”。(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1页。)他以遗产制度为例,认为“遗产制度是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上层建筑”,(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2页。)“因为没有子女生产就不可能有遗产制。”(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2页。)总之,在米氏看来,遗产制度同子女教育,同子女生产心理等等相联系,“是永恒的、必要的和神圣的”。列宁批判了民粹派的这一错误观点,指出:“其实,遗产制度以私有制为前提,而私有制则是随着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已经处在萌芽状态的社会劳动的专业化和产品在市场上的转让是私有制的基础。”(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3页。)列宁强调,无论私有制或遗产,都是单独的小家庭(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已经形成和交换已在开始发展的那个社会制度的范畴,而不是永恒的范畴。因此,米海洛夫斯基的观点是资产阶级的庸俗见解。“其所以是庸俗见解,是因为他用子女生产及其心理来解释遗产制度,而用氏族联系来解释民族;其所以是资产阶级的,是因为他把历史上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范畴和上层建筑,当作同子女教育和‘直接’两性关系一样普遍的和永恒的范畴。”(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24~125页。)版权所有

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规律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驱动,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有机体内部的各个要素、各大领域相互作用,绘制了一幅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历史画卷。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批判民粹派否认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相互关联及其规律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1861年2月19日(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迫于沙皇***府在***事上的失败、***府的财***困难和农民反对农奴制的起义不断高涨的压力,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宣言,颁布了改革的法令。(注:关于1861年俄国的农民改革的有关资料,参见《列宁全集》第2卷,第497~498页注85。)这次改革共“***”了2,250万农奴,但是封建土地占有制仍然保存了下来;它使旧的徭役制经济受到破坏,但没有消灭,使得大多数农民还像以前一样,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尽量如此,这次改革仍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倒退。

而民粹派分子宣布这种发展是一种衰落,退步,因此主张“遏止”、“阻止”、“制止”资本主义“破坏”俄国的历史基石——村社制度。在他们看来,俄国的农民村社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好的东西,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是偏离了为民族全部历史生活所规定的道路。对此,列宁批判道,民粹派对农村村社制度的理想化和粉饰,实质上是“宁肯停滞,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进步”(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09页。),他们“宁肯让农民继续停留在他们因循守旧的宗法式的生活方式中,也不要在农村中给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0页。)。在思想方法上,他们总是“从自己浪漫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出发同资本主义作战,便把任何历史现实主义都抛弃了,总是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同对前资本主义制度的虚构加以比较。”(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08页。)他们漠视农民村社的等级制闭塞状态、连环保、禁止出卖土地和抛弃份地与现代经济现实、与现代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及其发展处于最尖锐的矛盾中的“法律状况与经济现实”,“竟对警察禁止农民出卖土地的措施表示欢迎。”(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0页。)

对于民粹派分子这种“浪漫主义的梦想”,列宁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一种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摧毁农民村社的等级制闭塞状态,日益成为农村无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无产者的“定居生活”,逐渐地以自由雇佣来排斥地主的盘剥。列宁用赞同的观点引用了“遗产”派(注:指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参见《列宁全集》第2卷,第498页注88。)代表之一维·伊万诺夫对民粹派的精彩的批判。伊万诺夫认为,民粹派与“经济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笔者注)争论的实质就在于:我们在这里所保存下来的旧法规残余,据民粹派分子看来,可以作为法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民粹派分子所以看不到这种旧法规是不堪忍受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以为“农民的灵魂”正在向法规方面“进化”,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信“知识界”、“社会”或“领导阶级”已经具备或定将具备完美的道德。他们责备“经济唯物主义者”不去偏爱“法规”,而相反地去偏爱以没有法规为基础的西欧***治法律制度。而经济唯物主义者则断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旧法规残余,在一个已经转入货币经济的国家里,变得日益“不堪忍受”,因为货币经济(即商品经济——笔者注)无论在全国各个居民阶级的实际状况方面,还是在它们的智力和道德方面,都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因此他们确信:产生国家经济生活中有益的新“法规”所必需的条件,不可能从适合于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的法规残余中发展起来,而只能在西欧和美洲先进国家那样广泛和普遍地没有这种旧法规的环境中发展起来。(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3页。)列宁对此评价道:“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来,‘学生们’同60年代的‘传统’和‘遗产’要比民粹派分子接近得多。”(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3页。)

在此基础上,列宁论及了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规律性:

第一,法律进步是与社会发展的轨迹同步的。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它们一直活动其中的现存生产关系或作为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的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些矛盾充分发展”(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5页。)到一定阶段,社会***的时代就会到来了。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会改变旧的法律制度,从而实现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就俄国而言,反映市场经济的对“国家经济生活有益的”新法律,不可能从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以及“适合于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的法规残余中发展起来”,而只能在像欧美先进国家所具有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中发展起来”。(注:《列宁全集》第2卷,第413页。)

人与动物系列篇5

关键词:列宁;唯物辩证法;《列宁专题文集》

中***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5-0049-05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列宁专题文集》哲学卷(《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选列宁著作14篇,相关重要论述23条,内容丰富翔实,为我们集中学习、研究列宁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读本。通过该卷的研读,我们可以清晰地体味到列宁哲学思想的突出特色,那就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视、阐发和运用。

一、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视及其原因

列宁一向高度评价辩证法的重要性及其决定性理论地位。早在专门研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之前,列宁就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称辩证法为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宝贵成果”[1]334。后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系统阐发中,进一步明确了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根本的理论基础”[1]341,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1]34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在哲学、经济学、***治学等诸多领域实现***性变革,关键就在于改造并运用了黑格尔体系的主要成果――辩证法。“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治经济学,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治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关注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作出的最重要、最新的贡献的领域,这就是他们在***思想史上迈出的天才的一步。”[1]335

列宁之所以如此重视辩证法,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为了寻求一系列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的哲学回答。在列宁生活的20世纪初,时展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在社会领域,从自由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西方酝酿着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二是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科学危机与***。”[2]在此情况下,列宁面临着一系列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帝国主义时代的性质特征,国际修正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根源,俄国无产阶级的***道路,自然科学***的哲学总结,等等。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是深入剖析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其二,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完善的内在逻辑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完成了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和实践基础的奠定;同时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创建并系统阐发了科学的唯物史观、***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而作为学说“灵魂”的唯物辩证法则只是贯穿渗透于其中。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对唯物辩证法做出全面系统的论证说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但同时这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留下了发展的契机。列宁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致力于系统研究和阐发作为哲学科学的辩证法。

二、列宁对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综观《列宁专题文集》哲学卷,列宁对辩证法主要做了如下七次界定:

第一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0年12月所著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1]341。

第二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3年3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认识是相对的。”[1]334

第三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4年11月所著的《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辩证法是“内容更丰富的(与通常的相比)发展学说”[1]342。在原文中,列宁还引用了马恩的阐释――“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3]11,进一步阐明了辩证法内容的丰富性。针对以往哲学将辩证法仅局限于“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他还特别指出辩证法包括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同样应当历史地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概括认识的起源和发展,从不知到知的转化。”[3]12

第四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4年9月至12月所著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存在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1]132

第五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4年9月至12月所著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本质论)。列宁指出“黑格尔主义的实质”,也即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运动和变化的思想”,而这种运动是以对立统一为源泉的“自己运动”[1]133。

第六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4年9月至12月所写的《辩证法的要素》。列宁将辩证法简明扼要地界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1]141。

第七次界定见于列宁在1915年所著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1]148

以上七次界定是列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给出的,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大体反映出了列宁对辩证法理解的逐步深入。概括起来讲,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界定主要昭示了以下几点:

第一,辩证法作为一种学说,其研究对象是“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辩证法因其研究对象的普遍性而具有丰富、全面而深刻的内容,既包括对外部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也包括对认识和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

第三,辩证法的实质性内容,也即“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核心内容,在于对事物对立面统一的揭示说明。

三、列宁对唯物辩证法内容的具体阐发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内容的具体阐发主要见于《唯批》、《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和《哲学笔记》。《唯批》在力***实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与辩证法相结合的过程中,初步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围绕发展的主题,简要列举了辩证法的若干特征。《哲学笔记》则结合对黑格尔哲学及整个哲学史的研读,深入探讨了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理论性质和功能等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围绕对立统一而展开的,包括诸多范畴、规律等在内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雏形。

(一)列宁建构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主体结构

我们可以把这一结构简要概括为两个普遍原则、一个核心、若干规律和范畴群。

“两个普遍原则”即“发展的普遍原则”和“统一的普遍原则”[1]142。发展的普遍原则要求着眼于包括客观世界、主体活动、人的概念等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发展,以揭示不断发展中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统一的普遍原则要求着眼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多种多样的、普遍的联系,以揭示世界多样性发展中的统一性、整体性。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揭示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使辩证法真正成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发展的学说。

“一个核心”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也就是对立统一,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1]148。前者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对立统一,由此展开的是客观辩证法或物质辩证法,具体内容涉及对立面存在的客观普遍性,对立面的斗争、统一和过渡,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因等。后者是指对对立统一之客观规律的主观反映,主要体现为主观辩证法或认识辩证法,具体内容涉及“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135,“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1]140,也即从相对真理无限地接近绝对真理的曲折发展过程,真理的具体性及真理的实践检验标准的确定与不确定等。相对于我们仅就前者而言的通常理解,列宁的这一概括无疑深刻得多。因为仅承认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并非难事,但还只是停留在朴素辩证法的层面上。而作为哲学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其关键在于“从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关系中去理解发展观”[4],也就是实现对对立统一之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解及概念表达。

“若干规律和范畴群”主要是指根源于对立统一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为了阐发此规律而形成的众多范畴。列宁虽没有明确列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三大基本规律”,但他把对立统一称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1]148,强调了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并深入探讨了其丰富内容:事物的发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统一所导致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过渡、转化;事物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的具体形式,以及“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1]140-141的,螺旋式上升的“圆圈”运动态势。为了深入阐释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列宁还形成并论及了密切联系的几大范畴群。其中围绕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而探讨的范畴有发展与运动,联系与转化,时间与空间,运动的间断性与非间断性等;围绕对立统一而探讨的范畴有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对立面的依存与转化,绝对与相对等;围绕否定之否定而探讨的范畴有肯定与否定,否定之否定,重复与前进等;围绕量与质的转化而探讨的范畴有量与质,渐进与中断、飞跃等;围绕主观辩证法及辩证法的叙述方式而探讨的范畴有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反映与创造,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客观真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分析与综合,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等。

(二)列宁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原则,从而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和功能

在列宁那里,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论断有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开始时主要讲三者间的相互渗透与包含,如在《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中,列宁指出,辩证法本身包括认识论的内容。后来逐渐从整体的高度讲三者一体。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认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1]131这句话其实肯定了逻辑就是辩证法,就是认识论。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列宁明确提出,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1]145。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再次强调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1]151。

为什么说三者同一呢?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有这样一段话,“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等等(思维、科学=‘逻辑观念’)有条件地近似地把握永恒运动着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在这里的确客观上是三项:(1)自然界;(2)人的认识=人脑(就是同一个自然界的最高产物);(3)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1]136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揭示“永恒运动着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这就需要将自然界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人与自然界之间建立起反映与被反映的主客体关系,此即认识活动。而认识内容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反映形式”,尤其是诸如概念、范畴等抽象的理性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也就产生了概念的逻辑运动。可见,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其实包括三个方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活动的发展规律及概念的逻辑运动规律。认识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同样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究其根本,不管是辩证法,还是认识论、逻辑学,都是要用概念的运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运动,以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三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都是根本一致的,所以说三者同一。

列宁从三者同一的原则出发,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和功能。从理论性质上看,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论、逻辑学,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而不是关于运动发展的各种现象或实例的总和。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停留在直观的朴素辩证法的层次上,不能领悟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功能也因三位一体而“一身三任”,既具有辩证法的世界观功能,又具有认识论功能,还具有科学思维的逻辑和方***功能。

(三)列宁初步阐发了作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统一之基础的实践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通常认为,列宁只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讲实践的重要性。事实上,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随着对黑格尔《逻辑学》研读的逐步深入,列宁明确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实践辩证法的思想最终得以确立[5]。《列宁专题文集》哲学卷向我们清晰展现了列宁实践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基本主张。

列宁开始较系统地阐发实践观是在《唯批》中,主要强调了实践的客观性及其对认识客观性的验证,并将实践确立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1]44。列宁在评论资产阶级哲学家莱维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的解读时说:“当阿・莱维说马克思认为同人类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的是‘物的活动’,即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1]27在此,列宁虽也承认实践的“现象的意义”并肯定实践的“能动力”,但出于批判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需要,主要强调了实践作为人的物质活动所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而客观的实践正是验证认识客观性的标准。“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1]46这也就意味着实践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1]46。“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1]46列宁由强调实践的客观性及其对于认识论的基础地位,坚定地捍卫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性质。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49

列宁对实践的第二次集中论述是在《哲学笔记》中。随着对辩证法问题及黑格尔哲学的系统研究的深入,列宁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统一的中介。“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不同的逻辑的式,以便这些式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1]137人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逻辑结构(“式”)的形成,并不是直接对应于外部客体结构,而是必须要以实践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的亿万次重复才能实现。“认识向客体的运动从来只能辩证地进行:为了更准确地前进而后退――为了更好的跃进(认识?)而后退。相合线和相离线:彼此相交的圆圈。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1]144人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真实反映,特别是逻辑结构(“式”)的形成,并不是直接映射外部客体,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达到,而只能通过某种中介、“交错点”间接地逐步地实现。这个中介就是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实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139实践能够“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渗透着认识活动的自觉活动,能够把主观的认识、目的变成客观的现实,此即主体的客体化。而另一方面,自在之物经由实践而变成为我之物,原有的现实经由实践变成更合乎人的目的的新的现实,此即客体的主体化。“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为来改变世界。”[1]138“为自己绘制客观世界***景的人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变更它的这些或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掉了它的外观、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客观真实的)。”[1]139列宁充分肯定了实践所特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深刻揭示了实践本身的辩证法。正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所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能动关系,构成了人与世界的最本质的关系。

四、列宁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实际运用

如前所述,列宁重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对时代课题的哲学回应,这也就决定了其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色,即着眼于辩证法的实际运用。他坚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战争的关系等重大社会问题;坚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认识、评价诸如赫尔岑、狄慈根等历史人物。即便是对于马赫主义、唯心主义等各种错误的哲学社会思潮,列宁在进行唯物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合理之处,具体分析了其错误的根源。马赫主义承认了“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泉源”,“但是搞乱了第二个重要前提: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客观实在,或者说客观实在是人的感觉的泉源。从感觉出发,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也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马赫主义就属于前者。哲学唯心主义更有着相对于旧唯物主义的聪明之处、深刻之处。列宁在深刻揭示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基础上,最终给出了一个经典的评价。哲学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颗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1]152

列宁反复强调在辩证法的实际运用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求,并依此制定切实有效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可谓成功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1]269“我们不否认一般的原则,但是我们要求对具体运用这些一般原则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1]338在《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中,针对尤尼乌斯所讲的“阶级斗争是对付入侵的最好手段”,列宁指出,这一说法“无论对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或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来说,都是正确的。”但是,“正因为这对任何阶级压迫来说都是正确的,所以这太一般化,因而用在目前这种特殊的场合就不够了。”[1]269无产阶级***的***治任务的提出、斗争形式的确定,必须具体考察各种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在经济演进的各个不同时期,由于***治、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条件各不相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提到首位,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而各种次要的附带的斗争形式,也就随之发生变化。”[1]339至于斗争的具体策略,更是如此。1920年列宁曾就英国工***领袖的提问,专门论述了“拥护无产阶级***的人是否可以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阶级妥协”[1]298的问题。他指出,“由于所处的情况,有时甚至连最***的阶级的最***的******也不得不妥协,问题在于要善于通过一切妥协来保持、巩固、锻炼、发展工人阶级及其有组织的先锋队即***的***策略、***组织、***意识、决心和素养。”[1]299笼统地否定妥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荒谬的,必须在坚持无产阶级***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具体的历史情况做具体的分析。“一切要看达成的是什么协议,是在什么情况下达成的。”[1]299

列宁在辩证法的实际运用中,还特别强调了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折中主义诡辩论的本质区分。“辩证法曾不止一次地被用做通向诡辩论的桥梁”[1]262。表面看来,相对主义、折中主义的诡辩论与辩证法有相似之处。相对主义强调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可变性;折中主义强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但事实上,二者均背离了辩证法。“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1]149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对相对性的辩证理解。如马赫主义之所以由承认认识的相对性而走向相对主义、绝对怀疑论,就是因为把事物的相对性无条件地绝对化了,没有看到辩证法虽然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1]43辩证法与折中主义的本质区别则主要在于是否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这种灵活性=折中主义与诡辩论。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性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1]132。1921年针对布哈林在***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列宁指出,布哈林“所犯错误的理论实质,就在于他用折中主义偷换了***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的关系。”[1]310表面看来,他讲“既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似乎很辩证。事实上,他只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主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搬弄一些纯粹的抽象概念”[1]315,而没有对事物和问题本身做任何的具体研究。所以,他的议论只能是“僵死的空洞的折中主义”,以至最终将***治和经济割裂并对立起来。在辩证法的实际运用中,必须时刻注意防止由辩证法滑向相对主义、折中主义等各种诡辩论。

从《列宁专题文集》哲学卷,我们能够看到,列宁虽未能系统阐发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但他为此所做的贡献、创新是不容低估的。列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实验室”仍是值得后人进一步挖掘的思想宝库。

参考文献:

[1] 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东.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464.

[3]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2.

[5] 张一兵.以实践为本质的唯物辩证法――列宁“伯尔尼笔记”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

Re-Discussion on Lenin’s Materialist Dialectics

――studying Selections of Lenin Essays Volume of Philosophy

YU xi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人与动物系列篇6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30=60分,答案填在第3页答题区)1.下列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2.在天空飞翔的蝙蝠和老鹰,它们A.都是哺***类动物 B.都是鸟类 C.都是恒温动物 D.都是胎生3.下列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A.门 B.纲 C.目 D.科4.下列原生动物中能使人生病的是A.草履虫 B.眼虫 C.疟原虫 D.变形虫5.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下列哪个阶段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6.下列各项中,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A.花、果实、种子 B.根、茎、叶 C.根、花、果实 D.茎、叶、种子7.在人人重视环保的今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8.下列生物中个体最小的一类是: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草履虫9.下列有关动物归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 B.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C.蛔虫属于线虫动物 D.蜈蚣属于环节动物10.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A中国 B 瑞士 C 加拿大 D美国11.哺***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征为A.体腔内有膈 B.卵生、哺***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1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13.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的比较,下列植物中等的是 14.与人类最相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猕猴 B.大猩猩 C.黑猩猩 D.长臂猿15.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拉玛古猿 B.森林古猿 C.南方古猿 D.类人猿16.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A.数量越多 B.越简单、越低等C.种类越丰富 D.越复杂、越高等17.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A.界、属 B.门、种 C.界、种 D.纲、目18.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A.计划生育 B.尊老爱幼 C.拾金不昧 D.明礼诚信19.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A.克隆 B.沼气 C.甜味剂 D.啤酒20.通过对古代生物化石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生物进化的那些事实A.生物的生存年代和环境 B.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C.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结果 D.以上都是2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类分别是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类、被子植物 D.鱼类、苔藓22.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A.黑色蛾繁殖能力强 B.浅色蛾没有进化C.环境的定向选择的结果 D.桦尺蛾产生了黑色的变异23.所有藻类的细胞里都含有的色素是A.叶绿素、藻黄素 B.藻黄素、类胡萝卜素C.叶绿素、藻红素 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24.蛇和龟都属于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哺***动物 D.节肢动物25.下列实例中,哪一项受光的影响A、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 B、药用植物人参在阴暗处生长得好C、在温暖地带的森林中,阔叶林较多 D、香蕉、凤梨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26.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分解者27.为增加粮食产量,下列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的措施是A.实行作物轮作 B.长期使用化肥 C.使用农家肥 D.作物秸秆还田28.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充分利用光能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 D.适应潮湿环境29.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我国水域辽阔 D 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30. 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DDT含量最多的是A 牧草 B 兔 C 狐 D 狼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40分) 31.请将下列植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植物类别的括号内。1葫芦藓 2芒箕 3满江红 4苏铁 5银杉 6大豆 7玉米 8萝卜 9银杏 10竹子A苔藓植物( ) B蕨类植物( )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E双子叶植物( ) F单子叶植物( )32.证明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是 ;科学家经过考证,推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 ,由水生到 。人类进化分为 、 、 、 等阶段。33.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 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和 。34.如***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请分析回答: (1)***1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在颈长上存在着长颈和短颈的 。***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3说明: 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2)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 , 的过程。 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 和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5.下***是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位于第三营养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2)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中其他因素,下列***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注:── 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 (3)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B.请写出兔、草、狐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________(填两项),等等。36. 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 动物,身体有两层细胞结构的是 动物,身体有外套膜的是 动物,种类最多、数量、分布最广的是 动物;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 类,等的脊椎动物是 类。一、单选题(2×30=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A C C A B C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A C B D C A A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D A B B B A B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6分)A( 1 ) B( 2、3、4 ) C( 5、9 )D(6、7、8、10 ) E(6、8 ) F( 7、10 )32.(8分)生物化石、复杂、高等、陆生、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33.(3分)微生物和动植物 传统发酵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34.(9分).(1)变异 长颈 长颈 短颈 (3)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 生存竞争 多样性 适应性35.(8分) (1) 4 食虫鸟、肉食性昆虫和青蛙(2) A(3) 简单的无机物(或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4)生产者 生物圈 草兔狐 阳光、空气(和水)36.(6分)原生 腔肠 软体 节肢 鱼 哺***

人与动物系列篇7

关键词:中华 农业 展览 筹备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博物馆,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3年7月经***批准筹建,1986年9月13日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宾客,是农业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中华农业文明展览,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其展出面积4850平方米,占全部室内展览、陈列面积的70%以上,文物展品1000多件套。展览陈列内容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线,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突出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我国农业文化和科技的核心价值。承担着农业科普、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的重任,多年来接待了几十万中小学生、大批外国***府及农业访问团,为宣传中国农业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近30年,见证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特别是其传统展览、陈列的兴衰。工作中长期与展览、陈列打交道,闲暇之际,也常流连于展览、陈列、室外展园之间,对其历史、展品、资料、展览陈列现状进行了详细考察,也与多位长期从事博物馆筹备工作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广大观众的心声。总的来看,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中华农业文明推出四年多了,观众反映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实现了“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最初目标。用普通观众的语言表述是“挺有意思、挺好玩、值得看”;用专业人士的语言表述是“高雅不渊深、平和不庸俗、轻松不浅薄”;用领导的语言表述是“钱没白花、有点水平、有点功夫’’。作为农博人听到这些议论,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农博人的工作是成功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遗憾的是有些精彩亮点没有实现,有一些缺失。作为博物馆人无论是直接参与或者是承担辅助工作,能经历这样一个陈列项目,一生也遇不到几回,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任何人都会格外珍惜,倍加努力。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创意没有技术支撑,或现有技术条件实现不了创意要求,只能是望洋兴叹,多少有点“即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为了博物馆陈列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完成的陈列作一番梳理是有必要的,有马后炮的作用,尤其是筹展结束几年之后评述会客观些,如果评述能为同行道友提供几点可借鉴的经验,那更是一种奖赏和安慰。于是将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的来龙去脉、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展现给大家,分享博物馆人的成功愉悦心情,也为今后博物馆陈列的推陈出新提供一点参考。

一、展览筹备背景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的同志亲自审定,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在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人使用,被列为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是国内唯——个大型的园林式展览馆。

后来的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开馆,最初陈列展览由“古代农业科技史陈列”、“自然资源区划展”、“水产养殖展览”、“农村能源展’’和“百草园”构成。室内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室外3000平方米。1996年之后进行调整,陈列展览体系由“新中国农业科技展”、“陆生动物陈列”、“水生动物陈列”、“淡水养殖馆”和“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构成。室内总面积3600平方米。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展陈日益显露出老化、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改陈呼声越来越高。1998年时任农业部长陈耀邦正式提出改造博物馆的动议,并致函时任***副***的,请求予以支持。温副***在信函上批复,请国家***研究解决。2002年9月,经***同意,农业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立项。2006年3月,国家***批复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投资1.903亿元,主要用于原有场馆改造修缮、配套库房以及馆区基础设施等土建工程。项目于2006年初全面动工。2006年博物馆陈列改造工程立项,并由部长孙***才致函***副***,请求支持。回副***批复,请***予以支持。2007年***拨付陈列布展经费7500万元,陈列改造项目全面展开。

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馆,2002年馆领导就提出了创办“国内一流专业博物馆”的目标,并为此提出若干标准,即“独具特色、功能齐备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具备专业素质和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吸引观众的精品陈列,集中国农业、历史、科技于一体的,能够展示中国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型专业博物馆”。2003年再次提出了“建设一座与具有近万年农业文明古国地位相适应的,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专业性博物馆”,更明确地提出,“中国国家农业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化以及当代农业相关成果的代表性、记忆性的物质见证物和资料为核心,集民族性、科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为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做出重要贡献。”在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今后五年发展的思路,即“以博物馆改扩建为契机,全面改善文博事业发展的硬件资源;以基本陈列改造为龙头,逐步建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体系;以多渠道丰富馆藏为基础,不断丰富文物标本收藏的数量和质量;以多学科学术研究为指导,全方位提高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以优质高效宣传教育为支撑,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市场适应性;以特色化文化产业为扶助,努力增强事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关于展览陈列工作,《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树立精品意识,提高陈列水平,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建立内容丰富、主题独特、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体系”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一是作为国家农业博物馆,要建立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纵向的历史、横向的“三农”问题与***策。在陈列展览形式上,应充分发挥本馆的环境资源优势,室内与室外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相结合。二是改造完善基本陈列,与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同步,完成《中华农业文明》等陈列内容的策划、设计和安装布展等工作,改善参观环境。三是树立精品意识,勇于开拓创新。农业博物馆改扩建以后的各项陈列,要力求从内容编排、艺术设计、表现手段、陈列创意等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创新,广泛吸引各界观众,营造和提升博物馆高雅而不深奥、平和而不庸俗、轻松而不浅薄的氛围,体现全国一流博物馆的陈列水平。四是加强与国内外交流,开拓合作展览的新领域。要在现有基础上,深挖细化展览合作的选题,扩大联系面,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在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国外优秀展览,实现双向交流。中国农业博物馆总体规划与近中期重点发展领域,决定了其陈列体系的建立。

二、展览陈列体系的建立

农业博物馆与历史和艺术类博物馆相比较本身就有特点,但也有存在先天不足。怎样发挥自身特点弥补先天不足,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博物馆,这是追求的目标。立项之初,领导就明确地要求,未来的陈列要做到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要求听起来似乎简单,实则难度相当大。如何做到呢?经过思考与反复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未来的陈列要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轻松和谐。通过文物展品和多种展示形式的结合,对观众产生心灵震撼和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引发、满足观众好奇心,摆脱单调、静止的展陈方式,使展品“活”起来,使观众“动”起来,既是博物馆实现双向交流、人文关怀的需要,也是当今博物馆满足观众需求的重要标志。

农业文物与农业展品比起历史类博物馆的重器和艺术类博物馆传世珍品确实缺乏观赏性和艺术性,但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却丰富多彩引人人胜,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把观众带回到似曾相识的过去。目的就是弘扬祖国农业文明,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传播现代科技,开展科普教育,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力求做到:主题与观众需求的统一、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心灵感受与动手体验的统一、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统一、室内陈列与室外环境的统一。实现从陈列内容、形式以及满足观众需求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利用丰富的文物、展品、资料、档案,以最直观的途径展现历史,揭示辉煌农业文明背后蕴涵的伟大智慧,从而更好地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陈列旨在讲述一个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充满神奇、充满智慧,有敬畏、有骄傲、有自豪的故事;打开一个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窗口;建设一个弘扬祖国农业文明、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构建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人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农业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打造一个内容、设计、制作完美结合,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工程。

陈列形式上运用“散文式的抒情”为展览审美风格,运用“诗化”的空间环境展示理念,运用“展示语言”,烘托内容的文化“韵味”。情调是古朴、自然的,具有返璞归真般的天然,它的绵延和传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基本概念在设计的审美方面起到统摄作用,从而使展览在审美方面达到一种富有个性的和谐。陈列形式设计坚持“四化”,将传统陈列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静止的文物实物展示与流动的电脑动画结合、大型的场景复原与精美的展示道具结合,形象深刻地揭示展览的主题和内涵。

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行业特点、馆址风格、现有文物藏品的构成,陈列展览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面积7000平方米。中华农业文明陈列4850平方米;“中国土壤”陈列400平方米;“中国传统农具”陈列400平方米;“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陈列300平方米;“青少年农业科普”馆650平方米;“二十四节气”三幕影院400平方米。室外展园8000平方米。

三、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成功与不足

从陈列效果看“中华农业文明”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内容安排是得当的,展示手段是可行的,陈列效果是好的。回望整个过程,有几个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保证陈列效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列坚持选取上万年农业历史中的文明点纵向延伸,而不是用通史手法

横向展开,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漫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因朝代的变迁而前进或停止。以历史朝代横向展开,无法清晰地展现农业发展变化的脉络,且文物本身也不是随着朝代而出现,对应起来会多有重复;现有的文物、展品也支撑不起来这样一个规模的通史陈列,墙上书的时代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陈列首先要反映先人是如何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纵向延伸可以清楚地反映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主题明确、个性鲜明、通俗易懂,给观众以完整的概念;纵向延伸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物展品的作用,辅以新颖的设计、先进的手段,能满足观众了解悠久农业历史与现实的渴求。通过悠悠千载的文物和充满智慧的展品,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不仅有骄傲,也有敬畏。

如何实现呢?只有抓住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才能清楚地向观众表述中国农业的光荣与辉煌。梳理万年农业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物候的利用,二是作物育种,三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这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紧紧扣住中国农业的核心价值,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序厅、农业文明的演进、农具的发明与传承、水利工程与水力利用、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西学东渐与实验农学、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每个部分以专题作为基本结构,集中体现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贡献。

2 坚持以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说明事件、人物、技术特点等,避免墙上书。在农业历史上有诸多情况无法用文物来表述,如耕作制度、耕作技术,一些人物事件有文字记载,“物”是缺失的,即使有相关“物”也不能准确表达,夹生饭的展示观众很难接受,导致敬而远之。从观众角度讲,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与己毫无关系的内容是不具吸引力的。只有准确地揭示其内涵、清楚地表明其作用、体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引起关注形成对话,才能体现出陈列的魅力。

以往展示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等内容使用的手段,主要是文字表述或***画描绘,这种办法有效但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我们采取了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三者的联系,把只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以立体形态的方式展示出来。农业文明的演进部分,用8个场景串联起来,使观众对中国古代农业成就有一个基本概念。场景依次为稻作文明场景一河姆渡、粟作文明场景一半坡、商代农耕场景一协田、汉代农耕场景一二牛抬杠、汉代社会场景一墓室复原、魏晋农业场景一果树嫁接、唐宋农耕场景一水田耕作、明清生态农业场景一农、桑、鱼、牧。场景为三个层次,文物展品、人物造型、背景画,用物、人、景相结合的方式,使观众对悠久而又厚重的传统农业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还会有心灵体验和震撼。

这种实物场景的一体化改变了只有文物陈列展柜的单一展出模式,将背景、实物与人物活动有机组合,营造立体感,多侧面、全方位展示意蕴深厚的历史原状,使已经不存在的历史情景再现于观众眼前,为观众撩开历史的帷幕,直接与历史对话,亲身体验,赏心悦目,出奇制胜。

3 坚持文物展品展示简洁明了,以自身的变化说明其发生、发展的始末,避免杂乱而无章。一些博物馆对于展品的陈列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出发点很好,未必效果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在有限的区间摆放太多的陈列物,引不起观众的兴趣,甚至会造成视觉疲劳,导致心理烦躁。因此,展品数量要适中,目的性要强。博物馆的陈列不是展览,它不需要一时的冲击力,它需要的是沉思、欣赏。要为观众营造相应的氛围,通过展品的陈列,使观众感受到展品的历史、看到展品的发展、看到展品的变化,从而感悟先人的智慧,体验先人的发明创造。

农具的发明与传承部分展示中,没有全面展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只选取了犁、锄、镰、磨四种。犁是耕种工具、锄是中耕工具、镰是收获工具、磨是加工工具,四种工具大体上概括了农业生产的主要方面。展示的农具,以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陈列。以犁为例,依次为骨耜、石耜、破土器、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和适用不同地区的旱地耕作犁、水田耕作犁、山地耕作犁以及其他环境生产的犁。展示基本反映了犁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为了弥补农具展示的不足,以触摸平台作为补充,通过触摸平台可以看到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各类传统农具、出土文物以及珍贵近代农具,即解决了基本陈列展线不足的问题,又发挥了辅助展示设备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

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部分展示中,将桑织与棉织分别展示,桑织从采桑、饲养、缫丝、丝纺到各代丝织品进行展示,观众不仅看到养殖、丝织的工具,还可以看到稀见珍贵的丝织品,如唐代对鹿纹上衣、清代蟒袍等,从而体验中华民族蚕织技术的悠久历史和为世人称道的光荣。棉纺展示了一套完整工具,棉籽器、纺车、纬车、经车、经床、上经器、经框、梭子和织机。这套工具来自一个侗族村寨,这里的侗民至今仍在使用这种工具纺纱织布。展台以清代乾隆棉花***为背景,观众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纺织工具,还可以通过工具和背景***,了解纺织全过程,感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农业文明。

4 坚持大场面大景观,表现先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改变以往出现的内容深刻,表现形式过于简单的状况,做到既有知识又有体验。中国人在水的治理与利用上有突出的贡献,世界千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个水利工程,而留存至今且仍发挥着作用的无坝式水利工程只有三个,都江堰、坎儿井和大运河,它们都在中国(伊朗认为是他们发明了坎儿井,这难以令人信服。从坎儿井挖掘的技术方法上说,它来源于中国的汉代,龙首渠的挖掘就是使用的这种技术。这种技术随着丝绸之路传到***地区,进而传播到伊朗高原。)。如何用博物馆的语言表述这辉煌的文明,并且能让观众体验到设计者的智慧和修造者的艰辛。以沙盘、模型的形式可以讲清原理,但无法实现震撼;以文字、***片的形式制作方便简单,但无法感受文明的悠久和历史的自豪。经过反复研究,采取大场面大景观制作的手法,使观众不仅有骄傲、有自豪,还有些敬畏。以都江堰为例,展示以153平方米的大型油画为背景,以115平方米鱼嘴地形为场景,制作李冰父子和水工们的仿真像,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背景画的水动起来,利用“4D”技术使观众感受到“风”和“雨”。由于展示馆是50年代的建筑,场景中有无法避开的柱子,我们因地制宜,做了一个屏幕与场景同步,在场景演示的时候,屏幕介绍都江堰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工程特点,两者相伴有如珠联璧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先天缺陷,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景观模型的动态化,旨在运动中揭示深藏背后的科学原理。“都江堰场景”凸现岷江分流的情景,利用声光电模拟工程的壮观,利用多媒体演示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原理,使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两千多年前的先人是如何使桀骜不逊的滔滔江水,驯服地服务于人类,并直到今天还造福于人民的水利工程,从而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

陈列还分别在不同的内容当中,利用环境和条件使用大背景画的手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在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部分育种一节,有长近13米的通道,利用通道墙面制作了一幅近80平方米的黄河流经***,把黄河流经的9个省市自治区的主产作物,以黄河形态展示出来,场面很大,营造出了中华农业历史的悠久和厚重,以及当今的自信与壮观。

5 坚持展示方法科技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历史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渊源,避免认识上的割裂。科技手段的合理应用对增强陈列的观赏性,增强陈列的动态感以及展品与观众的互动,是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提升陈列展览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是陈列形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场景、景观、模型中以虚拟技术为核心,利用幻影成像技术、背景画投影技术、多维动画技术、多幕相结合的技术,再现先人的聪明与智慧,揭示科学原理。

在伯乐相马的场景中充分运用了高科技,伯乐见到马额首点头,马见到伯乐突然跃起仰嘶长鸣。这里高科技运用恰到好处,这样精彩的场面到底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呢?“伯乐相马”系列高仿真表演机器人,包括高仿真表演机器马一匹,高仿真表演机器人一尊,将超写实主义艺术、机器人机械传动、高精度微动控制以及自动探测等技术整合在一起,目前仍不多见。高仿真表演机器马“千里马”由人工肌肉以及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全身共有12个活动关节,再通过嵌入式单片机的微动控制,使得“千里马”可完成跃起、嘶鸣、甩尾巴等高仿真动作。高仿真表演机器人“伯乐”由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通过机械传动,有1个活动关节,使“伯乐”可完成点头致意、抬头仰视等高仿真动作。

“三幕影院”是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项目之一,是目前国内独有的影视平台,也是自有专利的核心播放引擎平台。影院运用科技手段将穹幕、环幕、地幕三幕集合一体,采用多幕投影系统相结合的技术,以高清晰度的画面,全面包围观众的视野。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环绕立体声效,为观众带来极强沉浸感、体验感,观众犹如置身于影片之中,以一种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视角走进现实中无法“到达”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古时代和未来时空。在15分钟的时间里,表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和科学内涵,向观众普及农业知识,简明阐述农历二十四节气与天象的关系。通过观看影片使人们了古代人们是如何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体验不同节气生产生活的变化。影片带领观者遨游宇宙空间,使观者在感受宇宙的磅礴之余,直观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

在表现二十四节气的起因以及事物的微观联系的时候,影片把观众融为大地中的一杯泥土,用微观的视角向观众展现蒙蒙细雨中一粒种籽发芽破土的过程,感同身受地了解作物生长、成熟的过程。在表现宏观事物上,如行星的运转,四季的交替等情节中,以充满现代感的运动镜头为主,辅以气势恢宏的音乐,突出影片的宏大叙事。

影片包容现代与古典,运动与静止等对比强烈的画面风格。以古典的叙事镜头为主,试***向观者传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表达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引起观赏者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兴趣。为达到体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目的,在观众脚下,有与穹环幕画面联动的地面投影,可以根据情节需要实现雨雪落地、春花秋叶的飘舞等视觉效果。

6 坚持多种陈列手段的运用,不盲目追求或轻易放弃,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方法,使老办法出新意。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序厅采用的是传统手法,由于运用得当,给观众以现代感和新鲜感。序厅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穹顶是232平方米布满曙光的苍穹,周边是270平方米陶砖制成的壁画,中间是五位传说人物的雕塑,地面是五色土构成的二十四节气***案。这里所采用的手段全部是传统的,但“天、地、人”的结合,不同艺术形式的搭配,色彩与材料的应用,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感受。

雕塑由五位传说中的人物组成,他们是教民六畜的伏羲氏、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执掌天文历算的黄帝、教民植桑养蚕的嫘祖和治水领袖大禹。雕塑采用抽象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塑造人物的形象于神人之间,既有传说中的神秘感,又与观众的欣赏习惯相吻合。陶砖壁画描绘出与五位人物相关的传说故事,质朴沧桑,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感。苍穹、雕塑、壁画、地面构***给人以深沉、凝重,体现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源动力,展现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中华农业文明根据场馆的条件和内容的需要,大量运用了油画、丙烯画、喷涂画和陶制壁画。这些传统手段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贯穿起来,它有记事、传技之效,有舒畅情怀之功,有大气磅礴之势,形成了陈列的一个特色,也是陈列中的亮点。背景绘画和***饰的使用,可以活跃展示气氛,丰富展示内容,这种立体化展示营造了统一和谐,但要适度,否则会喧宾夺主。

7 陈列中的不足。在中华农业文明陈列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些是成功的,但也有明显不足。

其一,模型制作考虑展台的面积不充分,尤其是展台的高度,忽视了模型与展台的比例关系,没有充分考虑6米的高度与6:1农机模型的比例,展品与展台环境失调,展示没有冲击力,虽然在“空中”做了一架蜜蜂三号农用飞机模型进行补救,依然是个遗憾。2013年在此增加了六件展品,展示效果明显改观。场地与展品的比例关系非常重要。

人与动物系列篇8

一  

我们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思想科学体系,根据在于它是世界哲学史上新产生的独一无二的哲学体系,并且为中国人民***和建设具体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真理。  

***新哲学思想体系是由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两大层级系统构成的有机体系。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一个层级系统是深层结构的元哲学理论系统。第二个层级系统是表层结构的应用哲学思想系统。最基本的原则“一以贯之”,从而把两大层级系统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  

***元哲学理论系统,是由***的立场论、观点论和方***这“三大论”合成的深层结构。***的立场论,是***提出的人们在思想、言论、行动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理论。它是由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思想立场,自觉的无产阶级的***治立场和坚定的***自主的行动立场三个层次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的观点论,是***提出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观点,即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它是由实事求是的一元观和知行统一的认识观、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人民大众的历史观这四大观点构成的完整世界观。***的方***,是***提出的思想和工作的方法和办法的理论,即***的学习方法、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历史方法和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理论。它是由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调查研究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的思想方法、阶级分析的历史方法、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五类方法理论构成的系统。***元哲学理论思想系统里立场论是前提、观点论是核心、方***是工具,这“三大论”既有相对***性,又互相依赖,成为有严密逻辑结构的深层哲学系统。  

***应用哲学思想系统,是由***的***治哲学思想、***事哲学思想、经济哲学思想、文化哲学思想、道德哲学思想等众多分支应用哲学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表层结构特点的庞大系统。***的***治哲学思想,包括中国***的逻辑,中国***的特殊道路,新民主主义论哲学基础,民主与专***的辩证法,人民民主专***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执******的建设等。***的***事哲学思想包括战争的认识论,战争的唯物史观,战争的辩证法及战略和战术等。***的经济哲学思想包括中国经济建设的逻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分配原则,***自主、向外国学习的原则等。***的文化哲学思想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化美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文化工作的辩证法等。***的道德哲学思想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和严于律已、自我批评的道德修养原则等。  

***提出的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基本的原则,贯穿于***哲学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和自始至终,是***哲学思想体系里的活的灵魂。正是这个“一以贯之”的最基本的原则,把***哲学思想深层结构的元哲学系统与表层结构的应用哲学系统联结为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元哲学思想系统的立场论、观点论和方***的三大理论是***应用哲学思想深层的本元、根基和前提。***应用哲学思想是***的立场论、观点论、方***这些深层的元哲学理论在中国***和建设的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和体现。所有这些,使***哲学思想体系成为既有骨胳又有血肉的交相生辉生动活泼的新哲学体系。  

二  

***新哲学思想体系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精华,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上,***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概括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第一人。固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早已为马克思和列宁所提出,可是,他们的论述散见于他们的全部著作中,他们既未把“立场”、“观点”和“方法”三者并列提出,也未全面系统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里,才第一次把马列零散的论述集中概括起来,加以提炼抽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者并列提出,并且明确指出它们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很显然,这本身就是对马列主义哲学独特的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人类哲学史上创造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体系。他不仅提出了这个新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而且重点探讨和阐明了他发现的唯物史观,打破了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大一统的局面,实现了伟大的哲学***。列宁继马克思之后,重点探讨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辩证的认识方***,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列宁主义哲学的新阶段。***直接从列宁出发,重点探讨和阐明了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用以解决中国***和建设具体实践问题中的方***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元哲学和一系列应用哲学相结合的历史的唯物的辩证方***的***哲学思想体系新的特质,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推进到***哲学思想的新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促进、深化、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再到***的历史的唯物的辩证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50年的历史发展逻辑。  

应当指出,列宁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多学派的局面,影响最大者有斯大林的哲学、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思想三大家。斯大林首先扛起了保卫列宁主义的大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体系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在落后的俄国建成了社会主义。但是,斯大林有严重的形而上学,扼杀了马列哲学思想中辩证法这个活的灵魂,其哲学思想的理论水平比列宁后退了许多。以卢卡奇、柯尔斯、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打起了反列宁主义反映论的旗帜,强调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原则、辩证法原则和主体人性原则,提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发人深省的新问题,但是他们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往往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唯心主义同流合污。***哲学思想也与列宁哲学有关,但***是直接继承和发挥列宁的反映论的,他不仅坚持了列宁认识论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而且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认识论的实践论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不仅如此,***还大大扩展了马列主义哲学的外延,丰富了马列主义哲学的内涵,从而把马列主义哲学推进到新阶段,使社会主义在落后的中国建立并巩固起来。可以说,列宁之后,马列主义哲学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即斯大林的“正题”,本文新马克思主义的“反题”,***的“合题”。可见,列宁之后真正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展方向的,既不是斯大林,也不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中国的***。  

三  

***新哲学体系是地道的中国哲学,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对中国哲学实现了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当代取得的最大成果。  

***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为此,***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国哲学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继承了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哲学在内容方面包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的宇宙观和社会道德论的优良传统。在表现形式方面更有独特的中华民族形式,那就是文章短小精悍,文字言简意赅,表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格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不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形式中去了,而且把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提高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水平,从而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具体化为中国的哲学,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化,收到双重效果。  

***不仅吸取了中国哲学的精华,而且剔除了中国哲学中的糟粕。中国古代哲学是封建时代的哲学,自然带有封建性的内容。中国现代哲学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自然有许多是***的东西。***不仅剔除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封建性的东西,而且同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国家主义、唯生论、民生哲学、力行哲学等***学派进行了无情地不懈地斗争,并在同它们的斗争中成熟发展起来。  

中国的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大一统;按其阶级属性讲,是封建地主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的哲学,为封建地主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工农大众服务。***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尖锐武器打破了中国哲学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大一统局面,坚定地站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不仅提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实践是哲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丰富源泉,而且力主哲学为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践服务,使哲学成为人民大众锐利的思想武器,从而对中国哲学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正是在***倡导下,哲学走到人民群众中间来了,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亿万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伟大壮举。***创造的新哲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大众的哲学体系,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当代取得的最大成果。  

四  

***新哲学体系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实现了哲学与实际的统一,哲学实际化,实际哲学化,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尖锐的思想武器,对中国***和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普遍的指导意义。  

***哲学思想的命运和中国***领导的中国***实践的命运紧密地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幼年的中国***领导人把马列主义当圣经顶礼膜拜,只知照抄照搬马列主义,***内盛行把马列主义教条化,主观主义,无的放矢,理论脱离实际,致使中国***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惨败,几乎陷入绝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大无畏精神,勇敢地同***内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一个在***内举起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明确地在《〈***人〉发刊词》里提出了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之统一”作为***的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并对这个原则作了系统深刻的阐发。***强调在贯彻这个原则时,既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形式相结合,更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具体内容的特殊性相结合。由于***实现了马列主义哲学的实际化,从而克服了***内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使中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在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统一起来时,不仅善于运用和应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尤其重视对中国***具体实践经验教训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以实现实际的哲学化。他多次讲他的理论主要是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教育***内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理论,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使之升华为新的科学理论,克服盲目实践的经验主义。由于中国***人重视理论学习,善于把实际哲学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的理论水平,这是中国***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  

人与动物系列篇9

七夕活动方案策划一

一、促销目的

通过浪漫七夕夜这一主题,紧紧抓住围绕有情人这一心理,展开商品促销和活动促销,以吸引客流,提高知名度,达到销售的目的。大力推出降价风暴的降价促销活动,让消费者感到真正的降价优惠。

2017商场七夕活动策划方案

二、促销时间

20XX年8月16日8月20日

三、宣传档期

20XX年8月15日8月20日

四、促销主题

1.示爱有道降价有理

2.备足礼物让爱情公告全世界

五、商品促销

七夕情人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是有情人赠送礼品的节日,因此商品促销应以情物礼品为主题,饰物礼品、定情信物、鲜花、精品系列等。

各店应做好商品的创意陈列和突出重点陈列,以保证节日商品达到最高销售。

1、商品特价

情人节期间,对于店内积压商品整理归类,设立特价区,此部分产品可借此次活动之势,保本销售,让销费者感到真正实惠。

2、主题陈列:8月16日8月20日

各店于正门口显眼位置做情人节系列商品主题陈列,可以充分利用厨窗摆放,如没有厨窗的店面可陈列醒目位置。

要求:

a、情人节主题陈列,以店内精美饰品为主要陈列对象

b、各店必须包装至少11份以上的饰品套系用于主题陈列

六、浓情头饰花束

1、以头饰为主,现价按原有价位6-7折出售,美术笔手写醒目价签,凡购买饰品80元以上的顾客均赠鲜花一支。

2、制作浓情头饰花束售价表

提前准备包装盒,包装纸,做好包装工作。

3、免费送货服务,要求饰品超过100元,送货范围不超过2公里。

七、活动促销:

1情人气球对对碰

制作100-200个,气球用于门店情人节气氛布置及购物赠送(门店自行安排)。

费用0.155元/套。

2、会员卡赠送

凡购买情人节系列商品(不限金额),即可赠送会员卡一张。(时间:2月1014日)

注意做好会员卡资料登记工作。

八、宣传

为加强活动的影响力,要做好相关宣传,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积极的参与到节日促销当中来。加盟店可在当地自由选择媒体。例:晚报、电视台字幕、DM投递等等。

七夕活动方案策划二

促销口号

浓情xxy月 hold我所爱

二、促销时间

xxx 年xx月 8日 xx月 14日(情人节)

三、宣传档期

xxx 年 2月 8日 2月 19日( 14天)

四、促销主题

1 . 示爱有道 降价有理

2 . 备足礼物 让爱情公告全世界

五、商品促销

情人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是有情人赠送礼品的节日,因此商品促销应以情物礼品为主题,饰物礼品、定情信物、鲜花、精品系列等。

各店应做好商品的创意陈列和突出重点陈列,以保证节日商品达到最高销售。

1 、 商品特价

情人节期间,对于店内积压商品整理归类,设立特价区,此部分产品可借此次活动之势,保本销售,让销费者感到真正实惠。

2 、主题陈列: 2月 8日 2月 14日

各店于正门口显眼位置做情人节系列商品主题陈列,可以充分利用厨窗摆放,如没有厨窗的店面可陈列醒目位置。

要求:

a 、情人节主题陈列,以店内精美饰品为主要陈列对象

b 、各店必须包装至少 11份以上的饰品套系用于主题陈列

六、浓情头饰花束

推广时间: 2月 8日 2月 14日

1 、以头饰为主,现价按原有价位 6-7折出售,美术笔手写醒目价签,凡购买饰品 80元以上的顾客均赠鲜花一支。

2 、制作浓情头饰花束售价表

名 称 数量 原价 现价

只有你 饰品一个送鲜花一支 元 元

一心一意 套系 +送鲜花一支元 元

提前准备包装盒,包装纸,做好包装工作。

3 、免费送货服务,要求饰品超过 100元,送货范围不超过 2公里。

七、活动促销

1 、 情人气球对对碰

制作 100-200个,气球用于门店情人节气氛布置及购物赠送(门店自行安排)。

费用: 0.155元 /套。

2 、 会员卡赠送

凡购买情人节系列商品(不限金额),即可赠送会员卡一张。(时间: 2月 10 14日)

注意做好会员卡资料登记工作。

八、宣传

为加强活动的影响力,要做好相关宣传,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积极的参与到节日促销当中来。加盟店可在当地自由选择媒体。例:晚报、电视台字幕、 dm投递等等。

1、宣传广告语

色彩跳跃的haface饰品

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做工,来自韩国的设计。情人节期间,这样的饰物会不会再兴起一股流行风?快来看看这些高贵、可爱漂亮的饰品吧!

与众不同的情人节

送什么才是与众不同的,送什么礼物才能博美女一笑?又省钱又体面的礼物,请看haface推荐的宝贝饰品吧......

九、店内布置

1、备足礼物 让爱情公告全世界 门前写真招帖。

a. 店门口美术笔手写招贴(含优惠策略的具体内容);

b. 彩色横幅一条:内容为示爱有道!降价有理之降价风暴

c. 购买或租用心形气球做店面装饰;

2、柜台和店面内外的卫生:要整洁,门窗玻璃一定要干净,一尘不染。

3、在这里还是要特别提到服务质量一定要切实提高。

十、联合经营

与当地鲜花店达成合作协议,相互提供商品,以增加双方销售量。

如购买xxx元鲜花,赠由haface提供的饰品一份或会员卡;

在haface购xxx元饰品,赠由xxx鲜花店提供的鲜花或优惠卡。

1、 情人气球对对碰

制作100-200个,气球用于门 店情人节气氛布置及购物赠送(门店自行安排)。

人与动物系列篇10

圣诞将近,不论男女都在为自己心爱的人准备别出心裁的礼物,让情人知己与挚爱亲朋在如此佳节同样感受到温馨暖意!周生生于如此普天同庆的日子,为您悉心打造四个各具特色的钻饰系列,包括 The Love Diamond 安特卫普钻石博物馆系列、Cefalù赛梵洛铂金钻饰系列、Diamond in Motion炫动钻饰系列以及稀有珍贵的克拉美钻系列,送上一份弥足珍贵的心意,让他/她在如此寒冬从心底感受对方的暖意。

The Love Diamond 安特卫普钻石博物馆系列

传承一份完美承诺

情侣间往往有赖一份相互的承诺让彼此的心意紧紧相连,一枚设计独特的钻戒更足以印证爱情的存在,周生生特别打造The Love Diamond安特卫普钻石博物馆系列,灵感源自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博物馆内的珍贵典藏,糅合经典与现代手法呈现出不一样的欧洲情怀,采用超完美切割的The Love Diamond,让整个系列犹如一件耀目四射的艺术品,由钻石切割,到精细镶工,更见闪烁夺目,为承诺更添一圈光环,为心动一刻更具纪念价值。

炫目美钻 Dazzling Diamond系列

一份与众不同的真情表达

于阵阵悠扬音乐下,一个浪漫非凡的圣诞夜为情人营造绝佳的谈情时刻,分秒珍贵,此时此地,周生生为您呈献一系列克拉美钻。每一颗克拉美钻都是与众不同,同样珍贵难求,配合华丽典雅的设计和非凡精湛的工艺,送给耀目的她,分享珍贵情感,拥抱愉悦时刻。

Cefalù赛梵洛铂金钻饰系列

一份以爱成就的真情

周生生特别打造Cefalù赛梵洛铂金钻饰,创作意念源自女生对孩提时代的回忆,小至心爱的小玩偶、家中的小猫以及一场甜美的梦,就可让简单率真的女生陶醉于这美好的一切;周生生特别选用纯净珍贵、永不褪色的铂金,体现少女的纯洁回忆,以雨滴和小花的形状为主题,向挚友表达彼此亲厚关系,一同回味儿时的趣味片刻,情感凝聚交融,友爱由心而生。

The Diamond in Motion 炫动钻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与动物系列10篇

学习

英语小谜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小谜语10篇,内容包括英语小谜语及答案大全,100条英语谜语大全。小学生乐于表演是天性,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表演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领悟英语知识技巧,掌握英语知识本领。例如,击

学习

草原课文内容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草原课文内容10篇,内容包括草原课文内容20个字,草原整篇课文的内容。【中***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9-01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烟草企业对烟草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烟草

学习

甜蜜再恋续写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甜蜜再恋续写10篇,内容包括甜蜜再恋续写,甜蜜再恋续写湘琴失明。3、纵无彩凤双飞翼,却有思念绕心头;纵无南国俏红豆,却有眷恋爱心田;纵无一笑倾城之貌,却有真爱永绵绵。白***人节到了,愿我们的爱情甜蜜到永远。4、你是我的那曲

学习

丰碑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丰碑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丰碑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教学设计。设计目的:直奔重点段,意在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将***“吃惊――内疚――感动――崇敬”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将***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对

学习

生技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生技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工厂技工实习经历怎么写,生技主管项目经验。(1)自我性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2)回顾性这

学习

小学生日记中秋节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日记中秋节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小学生日记10篇,中秋节小学生日记大全。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

学习

昆明小学踩踏事故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昆明小学踩踏事故10篇,内容包括昆明学校踩踏事故判决,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昆明学生踩踏事故、上海外滩广场拥挤踩踏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拥挤甚至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遭遇拥挤环

学习

纠结的句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纠结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纠结的经典语句,纠结的心情的句子。3、如果某一天,你耳边不再有人说烦,讨厌;不再有人炫耀自己聪明。4、你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撑多久。5、纠结到不能纠结了,就这样郁闷着吧。6、感情泛滥的世界还有我的存在

学习

幼时记趣教案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时记趣教案10篇,内容包括幼时记趣的教学实录,童年趣事的日记教案。幼儿园的球类游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准备丰富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满足幼儿自己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幼儿园球类游

学习

短歌行陈乃荣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短歌行陈乃荣10篇,内容包括陈乃荣短歌行原版,陈乃荣短歌行。扔得比较彻底的,还有陈晓旭,事业、房子、亿万家产,全都不要了,她现在是“释妙真”,“身无分文”,评论十分精短:“黛玉?妙玉!”拥有得越多,扔得越彻底,“回家”前后的对比越

学习

申请的格式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申请的格式10篇,内容包括关于申请的格式及范文,申请报告最新10篇。3.正文:写明离职的原因,辞去什么职务,什么工作。4.结语:在正文后面写表示歉意的语句。5.署名、日期:在正文右下方写上离职人的姓名,在署名下面写具体的年、月、日

学习

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电影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电影10篇,内容包括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电影完整版,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播放。女人们只想赶快让姐妹们笑起来,却很少想该怎么让她们清醒。事实是,也许他只是不想找你。电影说,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喜欢你,他会动

学习

中行面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行面试10篇,内容包括中行面试流程及注意事项,中行面试完整版。关于简历筛选:中行面试官会根据你的简历分类:比如金融,经济,管理,技术还有乱七八糟的分在综合类等等。关于面试:所有面试都是好几个人群殴的!不过并不可怕。第一轮:了

学习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三项行动10篇,内容包括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指什么,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五个清单。二、工作目标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纠正不正确的经营行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秩序和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

学习

动物的作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动物作文三年级,有关动物的作文。【Ihaveacat】Ihaveacat.ItsnameisMimi.Itsverylovey.Myfamilyalllikeit.Italwaysplayswithmeeveryday.Ithasblackandwhit

学习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10篇,内容包括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作文。我躺在床上,想象着……突然,一只白鸽落在我的肩上,我似乎变小了许多,白鸽载着我飞向天空。我抬头仰望,啊?我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怎

学习

保护野生动物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野生动物10篇,内容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内容大全,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同学们,下一个,在下一个倒下的是那种动物。虽然,有些凶恶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但它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呀。难道我们没有一点同情心吗?有,我们是有同情心。我们确实应

学习

关于动物的故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动物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动物故事长篇完整版,关于小动物的故事10篇。3、《小狐狸买手套》,作者:新美南吉。4、《苏和的白马》,作者:大塚勇三。5、《狗和人的故事》,作者:鱼非子。6、《字母B里的家》,作者:唐·弗里曼。7、《一生

学习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0篇,内容包括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十个经典句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歌曲。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白骨,只带回了残破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人们怎样看待这场斗争呢?有人说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了的

学习

保护动物的广告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动物的广告10篇,内容包括保护动物的广告词大全,保护动物的广告语和。动物和咱是一家保护动物靠大家。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笼网夹子等应果断拆毁。尽量用无磷洗衣粉减轻水质污染。不***,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动物。动物也有尊

学习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10篇,内容包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哪些,关于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范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动物还能帮助人类。比如海豚,它经过人类训练后,还能救助落水者。再打个比方,世界上有一种天牛非常凶狠,专门毁坏树木

学习

可爱的小动物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可爱的小动物10篇,内容包括可爱的小动物100种,有趣的动物20篇。小白兔活动都在草坪上,它有时候会在草坪上跳来跳去,我可喜欢了。小白兔吃的食物有红红的胡萝卜和绿油油的青菜,它可喜欢这两种食物了。我和小白兔也经常发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