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评篇1
来自国家***、环保部、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华社等近20位***府有关主管部门代表、业内知名专家,经过充分讨论、研究,最终从20条遴选新闻事件中严谨、公正的投票评选出2011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十大最具影响新闻事件。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首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彰显出再生资源行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国办下发《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70%;明确了对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加大***策、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完善土地支持等优惠***策。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目前,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每年淘汰量数以千万台计,采用落后方式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电路板,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2011年1月1日起,《条例》的实施加强了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对于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影响深远。
四、《“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出台
到2015年,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其中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和70%。《指导意见》通过强化宏观引导和***策扶持、加强制度建设、实施重点工程、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和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等***策措施有效促成以上目标,基本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要求。
五、环境保护等五部委联合《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
《办法》对进口固体废物的国外供货、装运前检验、国内收货、口岸检验、海关监管、进口许可、利用企业监管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九项“禁止”,既可以完善进口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又可以有力维护我国的环境安全。合理利用境外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对补充我国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将发挥积极作用。
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面铺开
2011年商务部、国家***和***纷纷出台***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面铺开。4月7日至8日,商务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现场会议,与10个试点城市***府主管领导及20个回收利用基地省级商务部门主管领导签订责任书;6月,商务部启动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推广自2006年以来的试点经验。发展改革委、***确定两批共22家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商务部安排财***专项资金7.5亿元支持10个城市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和20个省份的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所有这些,将为探索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提供较大的支持。
七、多部委部署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作
我国报废汽车的拆解和再生利用将迈上新台阶。2011年商务部确定在10个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并对相关示范工程给予最高为项目总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9月,国家***决定扩大再制造试点范围,包括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范围,继续组织开展再制造试点,为建立再制造相关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流通监管体系等提供经验。将在全国选择部分有代表性、具备再制造基础的企业进行试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试点单位重点工程、技术研发、旧件逆向回收体系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对纳入国家试点单位的再制造企业,给予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多元化信贷支持,并优先将成熟的再制造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纳入国家鼓励的相关名录。
八、一系列废旧产品回收利用国家标准
为有效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12月正式《GB/T27610—2011废弃产品分类与代码》、《GB/T27611—2011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通用要求及标识》和《GB/T27873-2011废弃产品处理企业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明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急需的国家标准项目,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标准化支持,引导并规范再生资源产业的有序发展,也为我国即将建立“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
九、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增值税***策调整引发争议
2011年,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实行再生资源增值税“全额征收,只征不退”,以往的退税优惠全面取消,这一***策的实施使得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税负大幅增加。专家呼吁:为了有利于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作为纳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新型、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使其承担其他行业所没有的16.12%的高额税负,在没有相关扶持***策的前提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策应当调整完善。11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策的通知》,销售以废塑料等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策,为再生资源的利用带来了新转机、新出路,将对回收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十、一些地方再生塑料污染问题引起公众极大关注
最新影评篇2
先从一个数据谈起。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与新浪网联手,作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6小时,读书只有1小时,看电视不足半小时。也就是说,他们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网络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最重要的形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络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下最为强大和便捷的信息平台。在传统的电影批评面临集体失语之时,网络上的电影批评却在虚拟世界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一种崭新的影评方式——“网络影评”应运而生。而随着博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影评博客也由此勃发,构筑起一个如火如荼、炫彩夺目的网络影评世界。
网络影评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它以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真实性、便捷性和实时性,吸引了大量“草根”参与,成为新的大众影评传播的前沿阵地。与此不对称的是,理论界和批评界对它的关注并不热烈,甚至可以用“视而不见”“集体遗忘”来形容。两年前,笔者写的《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一书,曾将这种“冷遇”归纳成三个方面:一是业界的“轻视”,二是理论界的“漠视”,三是批评家的“坐视”。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传统“精英文化”对于“草根文化”的睥睨和轻慢。电影和电影文化从来不是象牙之塔,按照列宁的说法,“在所有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艺术”,因为它是所有文艺样式中最接近人民群众和最受大众欢迎的样式。在***战争年代是这样,在和平建设时期同样如此,我们必须摒弃陈腐的观念,放下身段,亲近和走进“草根”大众共乐的舞台。
单有关切,其实还是不够的。网络文化方兴未艾,网络影评数量与日俱增,但挥洒空间还相当逼仄,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力十分有限,社会各界给予一些实实在在的扶持是必要且重要的。比如,鼓励民间打造若干凸显影评功能的品牌电影网站,积极在一些***(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网站、各艺术高校及文化研究机构网站、各电影集团和发行院线网站等)上开办网络影评栏目,敦促主流平面媒体定期或不定期转载优秀网络影评,每年评选一批优秀影评网站和优秀网络影评作品,主动关心和扶持一批网络影评新人……诸如此类,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也很琐细,甚至有些繁难。如果说其他的机构和组织都可以推诿搪塞,***府的主管部门,行业的协会、学会是万万不可置身事外的。2012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起的“首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在国家互联网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和***思想***治工作司的指导下,由《文汇报》、人民网、中国大学生***等主办的“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以及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都是新的有益的探索。评论和创作形影相随,它同样需要关切和支撑;且由于它的覆盖面宽,涉及面广,参与者众,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扶持。
那么,有了关切和扶持,网络影评的发展就一定能一帆风顺、遂心如愿吗?非也!谢飞导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到:“网络是个好平台,现在大家看了电影在网络上发表感慨太多了,我常常在网上看那些评论,又专业,又有思想,我觉得懂电影的人不在电影学院,在网上。”谢飞导演的这个看法完全跳出了“精英文化”的羁绊,非常令人赞赏,但笔者认为不完全符合事实。正如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可能充满曲折一样,近年来网络影评自身发展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网络影评面临种种困惑:首先是数量与质量严重失衡,影评质量总体欠佳,良莠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次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常常失却影评应有的客观立场;第三是话语暴力倾向日益彰显,无端指责、恶搞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亦时有发生——显露出“草根”文化的肆意、无序。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网络影评的健康生长,如果不加以引导,放任自流,很可能葬送网络影评的前程。如是,引导和校正就成为当务之急。这种引导,既是关切的自然延伸,也是扶持的具体体现;既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更是关乎长远的谋划。因此,这种引导,既要有主动性,也要有前瞻性,还要有针对性和持续性。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网络话语暴力有所遏制,但是网络正能量的提升,单靠这些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才有既自由活泼、畅所欲言,又各自尊重、和谐共鸣的网络影评的“伊甸园”。我们离这个要求还差很远,我们还有许多基础的工作要做。观念的革新和实际的举措需要同行,强制的规范与贴心的引导应该相伴。
总之,网络时代的电影面临大变局。网络影评呼唤关切,需要扶持,重在引导。无端的冷落和轻视并不明智,一味的欢呼雀跃极易失范,深入的研究、适时的引导才是坦途正道。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然,***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负有重要责任,专家学者和影评人同样难辞其责。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携手共进,才有网络影评的持久春天!
最新影评篇3
2004―2008年,《星库》杂志社联合搜狐娱乐频道、新浪娱乐频道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四届“中国百名影视星锐榜”评选活动,顾长卫、张纪中、赵宝刚、黄建中、徐静蕾、陆川、沈好放、高希希、翟俊杰、郑晓龙等国内一流的导演、制片人均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著名导演郑晓龙、田壮壮、胡玫、孙周更分别应邀担任了历届评委会***。
而由《星库》杂志社编辑的《中国影视100星锐榜》也已连续三年出版发行;数百万名网友通过网上投票、留言等对活动予以了热情支持;近300名影视业内人士和60多家媒体莅临颁奖活动现场,盛况空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日渐强大的影响力。
2004年中国影视新星榜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4年,由《星库》杂志联合OO影视资源网共同发起,编辑出版的《2004“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创办了一种权威的可持续性的新人推荐方式。《2004“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是国内第一部影视行业的年鉴类专业参考书籍,它收录了2004年度制作或播映的影视作品中涌现出的100名新人,推荐给影视公司、摄制组、导演、制片人,在新的一年中重点考虑使用。因此,它将成为影视文化行业的一本具有重要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工具书,同时也会是吸引大众眼光的观赏性***书。本次活动采用“主创推荐、演员报名、编委筛选”的方式选录和推荐新人,对于报名演员,不收任何费用,完全排除作秀性的商业性质。
2004年12月28日晚,“2004•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揭榜联谊晚会在北京棕榈泉国际俱乐部举行,近百名导演、制片人和上榜新星演员应邀出席。张纪中、黄健中、顾长卫、英达、陆川、徐静蕾等86位导演、制片人纷纷以亲笔签名,向主办单位推荐了156名新星演员,包括新锐演员牛萌萌、高一玮等117名演员被编入《2004•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中。
郑晓龙 星锐榜是在做实事
作为本次活动编委会主任的郑晓龙,在回顾起当年活动之初时还记忆犹新。“《星库》杂志社来找我,提出举办‘2004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活动。当时我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年选‘新人’、评‘秀’名堂层出不穷,早就不新鲜了,还能有人搭理你们吗?他们说,这次不一样。我们想请导演们把他用过的、戏好的、逐渐崭露头角的演员,推荐给我们,印成书,别的导演再选演员,可以先从这里面挑,不就省事儿了吗?这么一说,我就同意了。因为我觉得他们不是要“作秀”,而是在“做事”,确实抓住了影视行业的一个问题,想了一个好办法。”
作为导演的郑晓龙早就遇到了创建剧组时选演员的问题,“每个剧组,‘领衔主演’这一块,演员很多,了解得不多,所以经常为了找一个角色,要见几十、上百个演员,非常费劲。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导演、剧组当然就方便多了。同时,戏好的演员机会也就多了,再去剧组应试的时候,你拿上这本书就相当于导演的推荐函。这么一想,确实是件好事,于是我先响应,推荐了在我戏里表现不错的三个演员。同时我也提了三点建议,就是:纯民间、全透明、求实效。让我没想到的是,最后会有近百位导演、制片人参与了这次活动。他们以专业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和激励新人成才的热望推荐了150多名表现出色的年轻演员。有这么多导演、制片人共同为推新人尽心出力,这在中国影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说明这项活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我认为,我们大家一起为影视行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届评委会***:郑晓龙
本届活动评委:张纪中、高希希、翟俊杰、夏钢等。
2004中国影视新星获奖名单
最具人气女演员:任笑霏
最具潜力女演员:周显欣
最具人气男演员:李致铎
最具潜力男演员:高天
最受媒体欢迎:赵雪莹、邹 爽
百名新星:闫勤、孟瑶、林园、刘芸、牛萌萌、曹曦文、代乐乐、温峥嵘、任斯璐、黄小蕾、黄志忠、于小伟、矢野浩二、段奕宏、于震、林永健、王玉宁、马路、吴超、刘惠、付强、高亮、徐松岩、高亚麟等。
2005年中国影视新星榜积攒经验越做越好
根据创办“中国影视百名新星榜”时持续举办的规划,呼应影视行业对新人日益强烈的需求,《星库》杂志社决定在总结经验和不断改进的基础上,举办“2005中国影视新星榜”评选活动。此后,“新星榜”的评选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遵循“纯民间、全透明、专业化”的原则,并由编委会以纯专业眼光和更权威的标准,评选出本年度在中国大陆首播和上映的国产影视作品中表现杰出的“年度中国影视十佳新星”和“年度中国影视100新星榜”,将他们推荐给影视行业优先选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从而把《新星榜》打造成为最具前景、最具资源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影视行业新人第一榜”。
为使本次活动在推荐新人上更能取得实效,本届《新星榜》在已形成的品牌效应、整合效应的基础上,全面发动国内的主流娱乐媒体对活动深入报道,持续性地扩展活动的影响力。组委会向入选“2005年中国影视十佳新星演员”和获得“最具人气奖”的演员颁发奖杯和证书,并通过报纸、杂志和网络将获奖人名单及资料等向全社会。在《星库》杂志中,辟出《2005年中国影视新星榜》专版,介绍入选的演员,并出版专刊杂志,在搜狐网建立该活动专题页面,长期展出活动有关的***文资料和视频片花,供网友浏览和评选。搜狐网也在颁奖活动当晚独家现场视频直播了联谊会盛况。
本届评委会***:田壮壮
本届活动评委:穆德远、尤小刚
2005年影视新星榜获奖名单
2005年度影视新星榜十佳演员:石小群、孙逸飞、刘冠翔、张佳蓓、李奕娴、张铎、张歆艺、贺丹丹、贾乃亮、黄渤
最佳人气男女演员:贾乃亮、钟小丹
百名新星:陈司翰、杜淳、龚洁、宫哲、胡明、林苑、吕夏、马浴柯、牛清峰、孙大川、杨渝渝、郑罗茜、李俊峰、王雅捷等。
2006年中国影视星锐榜 更名出新再出发
2004年――2005年,《星库》杂志社联合诸多媒体共同举办的“中国百名影视新星榜”评选活动,吸引了国内一流的导演、制片人,本届评委会***由胡玫导演担任。
《星库》杂志社编辑的《中国影视百名新星榜》已连续两年出版发行;数百万名网友通过网上投票、留言等对获得予以了热情支持;近300名影视业内人士和60多家媒体莅临颁奖活动现场,盛况空前。该项活动以“立足专业、服务行业、公正推选、注重实效”为宗旨,《新星榜》一书已成为各制作公司、导演挑选演员的必备书目。为呼应影视行业对新人日益强烈的需求,体现本活动“专业、前卫、服务”的精神,《星库》杂志社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基础上,决定将活动更名为《年度中国影视星锐榜》,举办“第3届年度影视星锐榜”评选活动。
胡玫 希望更多明星从“星库”升起
2006年度中国影视星锐榜评委会***、著名导演胡玫在采访中对此活动的意义有自己的看法。“《星库》是一个好平台,在行业内有广泛的影响力,是新星和明星的储备资源库。我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明星从《星库》升起。也期待将来同《星库》升起的新星们有合作的机会。”
而以一个导演的标准来看演员,胡玫也对我们目前影视新人的整体水平发表了看法。“我一向认为,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演员表现差,是由于导演没尽到责任。演员经验不足,读不读《红楼梦》并不重要。因为演员所面对的只是一个一个具体的表演细节,要演员做出什么样的表现,以及如何把握整体精神,根本上都是导演的责任。演员素质好,导演工作会轻松。演员素质较差,导演工作会较累,如此而已。”
本届评委会***:胡玫
本届活动评委:陈凯歌、冯小刚、顾长卫、霍建起、康洪雷、陆川等。
2006中国影视星锐榜获奖名单
第三届中国影视星锐榜10佳:杨幂、张峻宁、周一围、齐芳、高露、姜鸿、刑宇飞、吕玉来、杨悯娜、龚洁
100星锐:唐嫣、朱雨辰、何琢言、雷诺儿、张国强、邓家佳、熊乃瑾、王泊文、马克、梅丽娜等。
2008中国影视100星锐榜专业权威四连贯
继2004、2005和2006年活动的成功举办和良好的业内影响,由《星库》杂志社编辑的《中国影视100星锐榜》也已连续三年出版发行。
为呼应影视行业对新人日益强烈的需求,体现本活动“专业、前卫、服务”的精神,《星库》杂志社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基础上,于2008年举办“第4届年度影视星锐榜”评选活动。活动由评委会以纯专业眼光和更权威的标准,评选出本年度在中国大陆首播和上映的国产影视作品中表现杰出的“中国影视十佳新星”和“中国影视100星锐榜”,将他们推荐给影视行业优先选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从而把《星锐榜》打造成为最具前景、最具资源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影视行新人第一榜。
本次评选在融合了以往3届活动中的经验,每个演员都由所参演剧目的导演(包括副导演)、制片人推荐参赛,并附有《推荐函》说明推荐理由。该活动由2008年6月18日全面启动,收到报名资料后,《2008中国影视100星锐榜》编委会审核材料,资料合格者将获得正式提名。从当年12月1日起,主办单位邀请影视行业内的权威人士组成评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入选的100名新人中评选出了“2008中国影视十佳星锐”。评选过程和结果经公证后,正式对外。
本届评委会***:孙周
本届活动评委:张建栋、娄乃明、尚敬、章家瑞、陶玲玲、吴玉华、阎大可、郝一平
最新影评篇4
前不久当尼尔森宣布收购SocialGuide的时候,业界产生质疑:社交电视媒体的统计数字已逐渐成为网络评估电视节目的一项重要指标了,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兄弟媒体—电影呢?
这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至少从表面上看如此。试映公告不停地这样的信息: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的智能手机应该是设为静音而且保持黑屏的。当然,有些人遵守,有些人没有。但社交网络上总是不乏关于电影的评论。根据一个由IBM公司与南加州大学Annenberg创新实验室合作开发的项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电影目标观众的方法。
在一次主题为“电影幕后的故事”专家研讨会上,Annenberg创新实验室主任Jonathan Taplin教授推荐一套全新评估体系并介绍:“过去,电影的票房表明了电影的成功与否。而现在,采用全新的分析技术,电影制片人可以实时地分析大众对某部电影的评论。”
从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对于电影的影响,甚至会比电视更加显著。因为一档电视节目在一集集播出的过程中,不断地冲击着每个电视屏幕,直到节目完全播放结束;而一部电影的票房如果开始就不理想,随后的上映率就会缩水。上映初期,来自积极的社交媒体评价至关重要,这必然会大大地鼓励发行商和分销商的信心,为一部电影保留更多的成长周期,绝不能仅仅依靠首映周专业影评人员的评价。
以上仅仅是社交媒体评价指标用于电影业的一个例子,其他指标则在电影正式上映前就会有所收获,映前声音可以反映很多信息,比如哪条广告或预告片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兴奋。
当然,广告商及媒体的炒作也会明显地影响社交网络媒体。但如果你看到过由IBM公司和Annenberg共同的关于“好莱坞大型感恩节长周末”的评估指标体系,你就会发现,如果这些评价理解正确,电影一旦上映,评价的影响力就会被转移到观众手中,你就会看到这样的分析:
尽管相对于《007天幕杀机》70万粉丝来说,《暮光之城》拥有425万忠实的影迷,但对《暮光之城》的积极评价已经从上映前的90%滑坡降到一周后的75%。某些网评还只有负面的—不一定要等到电影放映周期结束,其实大多数常看电影的人已经看出来这部电影的生命力是暗淡的。
《007天幕杀机》的评价比例为9:1,正面评价一直相对稳定,与新上映的《血色黎明》(96%积极评价)、《少年Pi的奇幻漂流》(91%)以及正值上升趋势的《守护者联盟》(99%)不相上下。
在《暮光之城》上映当天就获得了超过百万的评价,其中78%是积极的。大多数评价集中在观众对电影中催人泪下的瞬间的个人感受—这倒不算是负面评价。
根据Box Office Mojo这一系统型计算电影票房的网站提供的以上这些评价,《暮光之城》和《007天幕杀机》两部电影近日的评价最高,那么《守护者联盟》表现如何呢?
根据Mojo的评价,《守护者联盟》在上映后的第一个周末,仅仅赢得了区区2380万美元的票房,连同随后5天的票房一起,最终仅仅实现了3230万美元的收入。这与2011年上映的《芝麻街》所创造的4150万美元或2010年的《魔发奇缘》的6870万美元相比,逊色很多。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在最初开局的5天内票房很低,比任何一部自2006年《大冒险》以后梦工厂的动画大片在其最初3天内所取得的票房都要低。
最新影评篇5
文学(传播学)博士,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推介部主任,高级编辑并首席***片市场分析师。198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进入新华社。1995年,她的摄影作品《学京剧的孩子们》获得法国昂热国际独家新闻节文化新闻***片奖。1997年-1999年常驻德国两年做摄影记者,于1999年3-5月参加科索沃战争报道,2000年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个人战地摄影集《标靶》,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茶特奖学金,任菜尔与科瑞恩・尼尔森国际新闻研究员。2006、2007年两任“荷赛”评委。
2007年应邀担任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所有道路摄影项目”顾问和美国阿里克西亚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委员。2008年2月赴美国担任年度***片国际比赛(POYi)评委。自2005年起担任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委员会执行秘书。
2006年和2007年,我曾连续两次赴荷兰阿姆斯特丹担任荷赛评委,尽管那两届比赛中先后有5位中国摄影师得奖,但新华社照片令人遗憾地与奖项无缘。之后的2008年,摄影部费茂华以一组《2007运动瞬间》夺得第51届荷赛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实现新华社记者在该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2009年,吴晓凌更以《血染赛场》夺得第52届荷赛体育特写类单幅一等奖,成为新华社荷赛夺金第一人。
荷赛评选过程概况
从数万张照片中评奖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评选时一张照片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最短一秒钟,最长五秒钟。
与国内摄影比赛不同,荷赛第一轮评委和第二轮评委的第一轮评选是不许看***片说明的,这使摄影水平在荷赛中得到突出强调。
荷赛全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5年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评选。在我之前曾有三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评委,第一位是中国日报的老***片编辑郁隽明女士,第二位是中国日报前副总编辑冯锡良先生,第三位是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记者夏道陵,我是第四位,也是唯一连续两年担任荷赛评委的中国人。
经过50多年发展,荷赛逐步走向国际化,影响越来越大,每年的评选和获奖作品都成为世界新闻摄影界热议的话题。2009年,参加荷赛的作品数已逾9.6万幅,参赛摄影师超过5500人。
从数万张照片中评奖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评选时一张照片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最短1秒钟,最长5秒钟,如果是组照,一组照片大约20秒就过完了。多数摄影师辛辛苦苦送来的照片,两秒钟就要说再见。每年评选,数万幅参赛作品中超过八成无法进入第二轮,根本不会被第二轮评委看到。即便这样,第二轮9个评委还是要连续一周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看照片、讨论甚至争吵,以便选出获奖作品。
与国内摄影比赛不同,荷赛第一轮评委和第二轮评委的第一轮评选是不许看***片说明的,这使摄影水平在荷赛中得到突出强调。入围作品首先在影像上要有高水平,然后从所有好摄影作品中挑好新闻。
进入第二轮的照片中,好照片约占全部参赛照片的3%―5%,有数千张。但得奖的只是其中的1/10左右。也就是说,尽管得奖的基本上都是好照片,但好照片不一定都能得奖。当然,比赛中也存在比较另类照片得奖的情况,人们在解读这些获奖作品时很难达成共识,这在近几年的荷赛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由于评奖过程是一群评委价值观念交锋的过程,而获奖作品是大家彼此斗争妥协的结果,因此,不妨把比赛看作一群***片编辑对照片的一次选择、编辑和发表过程。评奖是一种放大,一个褒奖,一个鼓励,同样的照片如果遇到另一组评委,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分析中国摄影师在2009年荷赛的获奖
现场新闻摄影比赛是最经典的新闻摄影比赛,也最考验摄影师的新闻采集能力、观察能力、敏锐度和运气。
单幅照片获奖的重要元素是画面是否属于“决定性瞬间”,成组照片则不仅考验摄影师,也考验***片编辑。
中国人在2009年荷赛中的获奖是创纪录的。7位中国摄影师同时获奖,而且获奖类别、作品性质、探索方向截然不同,特别值得分析。
在此届荷赛中,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级大新闻,两个题材都有作品获奖,且奖项都被中国摄影师获得,令人振奋。
首先,中国人第一次在荷赛现场新闻类比赛中获奖,而且在单幅和组照中各有斩获,一个是单幅一等奖,另一个是组照二等奖。现场新闻摄影比赛是最经典的新闻摄影比赛,也最考验摄影师的新闻采集能力、观察能力、敏锐度和运气。2009年单幅一等奖给了杭州日报陈庆港,他是位视觉书写能力非常强的优秀摄影记者。不过,他的获奖照片在中国一部分摄影师中没有得到认同,有人认为这不是地震中看到的最优秀影像。
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评委团从国际化语境中看待中国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时,要选择的是他们头脑中认为最能反映这个新闻事件的瞬间:灾难,幸存者、死者、受伤者、抢救者,简陋而艰苦的现场环境,现场人物的紧张感或人物之间情感上的碰撞。他们从大量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照片中选择了这张,尽管这个过程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如果看过陈庆港选送的整组作品《走出北川》(***1),就会体会到一个成熟摄影记者面对重大题材时稳定、均衡的水平发挥和整组照片风格与影像的一致性,这在我们看到的中国摄影师成组照片中并不多见。
单幅照片获奖的重要元素是画面是否属于“决定性瞬间”,成组照片则不仅考验摄影师,也考验***片编辑。获奖组照《5・12汶川大地震》的拍摄者是来自四川的中国业余摄影爱好者、绵阳摄影家协会的景长观。摄影师作为当地人,由于身处第一现场,获得了宝贵的拍摄时间和最鲜活的影像。发稿新闻单位帮他做了一次再编辑参加荷赛,最终获得现场新闻类组照二等奖。
这组照片震撼人心,摄影师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到场,拍下城镇的废墟、救援者的努力、受难者的不幸以及现场的简陋。而从摄影师拍摄的大量画面中做出如此选择,***片编辑下了很大功夫。
新华社摄影记者在抗震救灾期间拍摄的大量照片中有很多优秀作品,作为单个摄影记者,我们的同事可能拿不出这么系统的一组,所以在组照选择中不占优势。但如果把新华社照片作为一个总体拿出去,我相信他们是一流的。
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大)拍摄的《汶川大地震幸存者》(***2)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它表现的是灾区的一对夫妇在自己已经被彻底震烂的家里埋锅做饭。照片体现出一种人类尊严――在遭遇灭顶之灾的环境中,人们尽力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坚强地活下去。
体育动作和体育特写两个类别的比赛每年都是摄影记者争奇斗艳的竞技场。新华社摄影部吴晓凌的获奖作品《血染赛场》体现了技术所能实现的惊人的瞬间捕捉力:血滴流下,溅到地上激出皇冠的瞬间被摄影者捕捉到,而且如此完美,成为中国体育摄影上的一个重要突破。首先,摄影者取景于对事件局部的观察,而没有去拍整个场景,使故事细节被放大,并引发读者对完整场景和故事的想象;其次,摄影器材技术的力量使这张照片的表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008年费茂华和2009年吴晓凌的获奖作品虽然都是体育摄影,但分属两个不同的比赛类别。吴晓凌的作品在体育特写类,更倾向于讲述体育运动中的故事,读者在看了照片后,想知道背后的故事,了解画面的全貌;费茂华在体育动作类,更多的是捕捉体育动作形态和光影。
与吴晓凌不同,费茂华照片的特点是基本上不讲故事,而都是美丽的运动瞬间。他的作品是写意的,没有具体的人,即便有人物的出现也多是他使用的符号,是他的影像工具,用于营造一个个精彩画面,所以他的照片特别适合参加动作类的比赛。
《西湖边的一棵树》(***3)是杭州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花了近两年时间在西湖边拍摄完成的。同一个被摄对象、同一个角度、同一个距离、同一个场景、同一台相机、同一个镜头,先后拍了1000多张照片,最后作者从中挑选9张,最初参加了日常生活类组照的比赛。
拍新闻照片的大忌是重复,但这组照片却像拍电影一样,用固定影像表现了时间的流动。作者带着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质朴而幽默,编辑角度独特。如果把9张拆分开,每一个单幅照片再好,最多也就是一张小品照片,而且任何一张都不足以支撑作者的观点。但把它们放在一起,整个组照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评价:日复一日,简单而平凡,细腻却耐人寻味。最后,评委将它从日常生活类挪到自然类参赛,授予二等奖。它的获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荷赛的突破。
相对于《西湖边的一棵树》,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赵青(小)拍摄的《荧屏上的北京奥运会》(***4)走得更远一些。作者通过拍摄不同场景下转播奥运会比赛实况的电视机屏幕,表达出作者的评价:奥运会虽然在北京举办,但能到现场去看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
小赵青跟傅拥***不一样,傅拥***的照片拍得投入,一看就是个杭州人,爱杭州、爱西湖,很执着地追逐某个瞬间。小赵青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旁观者的幽默和冷静。这组获得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的作品,令人感觉很别致。他的切入角度别致而独特,在平静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到摄影师从新闻现场后退一步,表现他对这场视觉盛宴、体育盛宴、世界盛事的安静思考和评价,同时打开想象空间,把照片解读权交给读者。
李洁***是广州新快报的副总编辑,他的照片是7件中国获奖作品中最“前卫”的一组,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如同手雷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引起一些同行的强烈异议。
作品的中文标题叫《复制战争》,英文标题直译为《战争摄影偶像》。最初,作者专门复制历史上著名的战地新闻摄影作品,后来发展到自己想象构思战争场面并进行创作性拍摄。他用玩偶设置场景,使用专业灯光、道具、场景、烟火,拍摄过程与拍电影剧照基本一样。
李洁***坦然承认这是一次实验摄影行为,因为他觉得新闻摄影的表达能力已达到极限,希望用再现方式加入更多主观主义色彩。我个人把它作为摄影师颠覆人们心目中关于世界历史上战争经典记忆和约定俗成共识的尝试,其行为已经大大超越新闻摄影范畴,具有相当强的社会学意味。
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的评委多是世界新闻摄影主流话语平台上的权威者,他们决定给这种照片奖赏,肯定有所用心。他们希望通过获奖作品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即世界新闻摄影正面临重要转型。
了解经典新闻摄影理念 把握世界影像发展趋势
影像具有很强的现场记录功能,经典新闻摄影理念首先强调新闻现场。
在近几年荷赛评选中出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一批极端个人化的作品相继获奖,从中可以看出世界新闻摄影行业发生的某些重大变化。
影像具有很强的现场记录功能,经典新闻摄影理念首先强调新闻现场。在荷赛评选中,现场新闻类比赛的评选至今严格遵循着这一规律。第二,经典新闻摄影特别强调情感张力和戏剧性。第三,经典新闻摄影作品特别注重***片的影像价值,***像要表现体现新闻实质和瞬间精华的决定性瞬间,要符合大家已经形成规范的影像审美规律。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连续两年担任荷赛评委的中国人,我对自己2006年和2007年的两度评选之行感触颇深。因为这两个年度的评选结果恰恰体现出荷赛作为一个世界最高级别新闻摄影比赛在方向上的转变,可以说,2006年和2007年恰恰是这个比赛处于十字路口之年。如果说2006年的荷赛还是经典新闻摄影作品占上风的一次评选的话,那么2007年的获奖作品则以其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多年形成的关于荷赛的基础印象。
在近几年荷赛评选中出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一批极端个人化的作品相继获奖,从中可以看出世界新闻摄影行业发生的某些重大变化。
首先是表现对象的变化。像2007年荷赛肖像类组照一等奖《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全部拍摄尼亚佐夫的各种塑像、画像,照片表现出旁观者对个人崇拜的冷静批判,是德国瑞士派新纪实主义的代表作。
再如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获得2007年荷赛当代热点问题组照三等奖,10张照片全部是夜景帐篷,没有人物,显示出一种令人几乎难以容忍的枯燥性,而且拍摄似乎没有难度。
新闻摄影行业的第二个变化潮流是摄影语法的变化。在这方面,欧美摄影师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像马格南***片社的意大利籍摄影师佩里格林,他在2006年荷赛中获得两个奖项,一个是表现《保罗二世教皇信徒》的经典现场人物肖像,获得肖像类组照金奖;另一个是艺术类组照三等奖《纽约时装周》。前者表现了作者扎实的经典新闻摄影基本功,后者则完全离经叛道,基本上修改了新闻摄影遵从的摄影语法,地平线倾斜,画面昏暗,有的画面只剩半张虚脸。摄影者实际上是在摄影语法上挑衅人们已经建立多年的关于新闻摄影的传统观念――清晰、平稳、完美构***、典型瞬间等等,代之以空洞虚无感。
像2007年的获奖作品《足球的面孔》,就是12张球星的标准像式肖像,看上去仿佛摄影店里随意拍摄的两寸证件照,结果是把足球明星请下神坛,让他们看上去好像邻家男孩,局促仓惶。
另一位法国摄影师的《巴黎街舞者》更加过分,他那组获得2007年艺术娱乐类组照一等奖的照片,全部12张画面中被摄者都跳起来,身体横在空中,很多观众看罢觉得不知所云。这组照片的表现手法其实已在挑衅观众的视觉承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判断。它们把决定瞬间、影像价值、情感张力等理念全部颠覆,以不同表现手法呈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世界,无视观者能否体会和把握其中玄机。
第三是摄影工具的变化。像移轴相机的大量使用,拍出的照片画面上只有一点是实的,其他区域都在焦点以外,虚成一片。另外,上海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使用国产霍尔加塑料照相机和过期的彩色胶卷拍摄的《中国动物园》,获得2007年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他使用的工具与其表现的气氛情调高度吻合,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
最后,摄影作品的出路发生变化。摄影师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照片的机会越来越少,开始到博物馆、画廊、收藏者那里寻找买家。亦因此,非客观、非报道的“越界”新闻摄影盛极一时。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视频、因特网、手机等电子化新型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其滚动播出给传统平面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
新型媒体无所不在的采集能力和手机摄影等中低端摄影器材的普及,让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都敢自称摄影师。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大爆炸时,路透社、美联社不约而同地播发手机照片,让新闻现场当事人直接抢专业摄影记者“饭碗”;今天,越来越多的杂志和报纸为降低成本,不愿雇佣摄影记者,转而考虑在第一时间花最少的钱拿到相关照片,这更给专业摄影师沉重一击。现实环境逼迫新闻摄影工作者在主观性上下功夫,并寻找更多谋生之路。尽管上述照片中的一部分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全球摄影工作者面对严峻挑战时的左冲右突。
最新影评篇6
[关键词]电影评论;问题;对策
就艺术评论的本义而言,其至少强调评论者与评论本身的专业性,相对于其他诸如文学评论、美术评论等体现出较强专业特性的评论而言,电影评论的文化特性更加大众化、娱乐化,相应的其评论也体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而随着网络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电影处于一个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时代,这也是一个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因此,当代的电影评论也处于一个既无法指导电影创作,也无法引导观众欣赏的两难境地。
一、电影评论概述
当代社会文化中,电影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必不可少的文化现象,而电影评论作为对电影作品理性思考的表现形式,又是电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电影文化的发展。电影评论的创造性使其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在形成特定的电影文化中,其作用无可取代。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评论,属于电影学的范畴,其与电影理论、电影史论等理论是平等并行的,但是电影评论既针对现实,又具有创作的分析色彩,因此构成其特定的界限。由此可见,电影评论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其理论结合实际、学术色彩中又体现大众要求。现阶段的电影评论属于涵盖更大外延的述语,普通影评、狭义的批评性文本均属于电影评论的范畴,因此其概念相对宽泛。
二、当代电影评论的迷失
(一)理论的困惑
从某种程度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文艺评论就开始进入一个泛文化批评时期,其实正是这种评论在整体上造成了批评本体的失落与批评对象的迷失,而对于当代电影艺术而言,这种游离于实际电影创作之外的泛文化电影评论也造成了电影评论本身的整体失落。在电影评论现实语境中,有人突然发现西方电影界通过评奖的方法超越了中国的电影理论家与批评家,而中国电影评论家们长期以来运用的都是西方理论话语进行电影评论,于是他们的评论逐渐成为语焉不详的内心独白,更有甚者逐渐三缄其口,于是对于电影评论家而言,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式的文本细读都成了昙花一现的理论;而针对更深层次的心理批评,比如精神分析,电影评论家也只是浅尝辄止。基于电影本体意义而言,电影与电影评论家中间还隔着一道专业意识的高墙,即当下电影评论家对电影创作过程缺乏必要的了解,而电影创作者对电影评论家的喧哗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信息社会,现实文化语境中不乏新闻炒作,却鲜有真正的、专业的电影评论,反倒是职业批评家越来越多,这些所谓“职业批评家”以影评为职业,他们以“红包”的厚度作为评价电影的“标准”,这种标准使得他们做出“失真”的电影评论,失去自立的品性,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再谈审美的知觉,甚至无***及起码的道德知觉,可以说正是这种“职业评论家”践踏了评论的纯洁性,抹杀了评论的纯粹性。
(二)文本的消失
基于艺术形式本体论而言,电影艺术的存在本体与文学艺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式,电影通过视听的审美直接诉诸接受主体的感知,其审美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直接;而文学的形式本体是基于抽象的书写凝固成一种文本表达式;此外,电影创作与文学创作无论是在方***、操作意识方面,还是在科技含量与集群制作方法,其差异性都是十分明显的。如果用文学现象讲解电影现象,是对电影及其审美性在形式本体论上的降解,也是对电影在艺术门类界分上的降解。但是通过批评意识、批评话语的文学性降解电影意识,或者对电影的电影性进行淡化,也是电影评论的一大误区,其实无论是电影意识、文学意识,还是电影思维、文学思维,抑或电影语言、文学语言,基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其审美形态均是截然不同的。不能将电影视为文学,同样,文学也不能作为电影。如果电影评论体现出过于明显的文学化特征,在话语权力时,是一种门类的批评话语替换了另一种批评话语;而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电影人或许由于制作电影档期过满,其反抗形式只有沉默。而现在中国电影是否真正进入后殖民、后现代语境,在学术界领域还未得出一个绝对肯定的结果,但是这类泛文化的批评终究会导致电影本体研究的整体失落。
(三)价值取向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而言,大众之所以对当代电影评论充满了质疑、指责与批判,主要是由于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对评论主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评论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现象时,表现出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现代中国一些旧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由于“不合时宜”而被弃于一边,而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完善,值此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电影评论家面临着是选择坚守批评阵地、发扬批评精神,还是选择随波逐流淹没在世俗的大潮中的两难境地。但实际上,多元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对更多的电影评论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促使其丧失了应用的价值立场,摒弃基本的价值尺度与起码的价值评判,而选择了相对更加轻松的后者。向大众媒介妥协、迎合庸俗、时沿的文艺倾向、抛弃应有的价值立场与道德规范,在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文艺潮流中载浮载沉,漫无目标,更有甚者还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相应的电影评论的对象也开始转为娱乐新闻、明星的隐私;于是电影评论的市场可悲的充斥着肤浅的、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
三、当代电影评论的重新构建
(一)加强评论主体的批评意识
由于当下电影评论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淡薄,所以社会大众对电影评论的质疑声也越来越高,而在整个电影评论行为中,评论家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评论家本身也要清醒、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而职业评论家就要以其专业能力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引导大众、振衰除弊的责任,所以对于传统学院派评论家而言,必须从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两方面进行自我重建,要求评论家不仅要保持自我、自我、***的批判精神,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理批评,建立起良好的批评信誉。现代社会中媒体评论风头正劲,其对文艺舆论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媒体评论要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思想文化立场,包含更加严谨、理性的批判精神,表达更加真诚的批评态度,拉近影评与大众的距离,在社会大众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度,最终达到提升大众鉴赏能力的目标。对于媒体评论要保持其鲜活性,以此为基础采取适当的引导,将其改造为理性能力更明显的文化公众,将媒体影评引向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多层面的电影评论平台,无论是专业的评论家还是媒体评论,均要对自身的地位、责任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互相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共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时代文化环境中,在建立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过程中、开创产业化发展道路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建立适用可行的批评标准
文艺评论家要更好地适应某个时代、某个阶级、某个文艺发展阶段,就需要制定一个适用性强、可行性强的评论标准,标准中要将某种群体的意志明确体现出来,评论家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文艺作品的艺术质量进行判断与衡量。文艺评论标准体系体现出一定的多层次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最高层次的评论标准要体现出哲学方法的意义,即文艺评论中整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评论标准要体现出同一性、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最高标准对文艺评论而言,不仅具备宏观指导作用,而且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针对电影评论来说,评论标准要参考电影自身的特性以保证其科学性,评判尺度则更加侧重于影片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在诸多理论中,与电影特性艺术科学标准最相符的观点即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张文学是且最终是人类生活现实的整体反映,以此为基础对电影作品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好坏程度进行考察,此为历史观点评价;一方面则是利用审美的方法、基于审美的角度对电影作品本身的得失成败进行考察与分析,此为美学本体评价。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才“全面地涵盖了人类在评价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不能舍弃的艺术本体维度与历史人文维度”。这种批评标准具有宏观视野,并且体现出更强的科学性,因此可以作为电影评论标准体系中的主要标准与最高标准。由此可见,基于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指导,当代电影评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机的、多元性的、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标准体系。
(三)提高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有机联系
别林斯基曾说过,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其观点也表达了批评类似于工具的本性,其存在于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品格之中,且要通过实践彰显出来。但是当前我国电影评论与电影的创作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电影评论未真正融入当前的电影创作实践中,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表达得丰富多彩,但是具体的评论实践中却显得苍白且不具说服力,评论无所指、评论无内容,评论渐渐成为评论家的自言自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中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与国际化、传统化与现代化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再加之各种思潮、观念的涌入,出现各种后现代思潮,相应的后现代电影也开始应起,〖JP+2〗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传统理论与创作的哲学观与价值观。此外,在电影艺术中还融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元素,丰富其表现形式,带动新一轮的电影技术***。比如电影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电影在定义、本质等问题上进行重新的审视与修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传统的电影评论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会遇到某种障碍,电影评论只有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四、结 语
总之,我们讨论电影评论的问题,是要恢复或重建电影评论权威话语的位置,在真正的意义上调整电影评论的状态,使电影评论更加贴近市场,更能影响电影的制作,使电影评论能指引观众,更贴近学术,更关注艺术创作,更关注文化价值。我们应该让电影评论的声音重新发出来,并且相信电影评论在广义上的加强一定会对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梨,陈竹,金纯峰.商业时代电影批评的价值与话语重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2] 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J].艺术百家,2008(05).
[3] 孙桂荣.文学电影化与电影批评的文学化——电影与文学的两种“错位”纠结[J].文艺评论,2012(03).
[4] 周星.现代传播背景中的电影评论现状问题剖析[J].现代传播,2009(12).
最新影评篇7
“国际化”一直是举办华赛的重点所在。本届华赛的参赛作品有28000多张,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通讯社、***片社和平面媒体。“所有的参赛作品中,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占到30%。而在13位评委当中,国外评委占了7位。”评委会***徐祖根介绍说。
国际化的另一个内涵是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届华赛第一次实行申办制度。作为总承办方,北京航线廿一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耀波透露,本届华赛找到了荷赛的赞助商之一佳能公司赞助,在未来的几年内,希望能成立华赛基金会来运作华赛。而荷赛正是由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柯达公司和佳能公司等赞助的荷赛基金会来维持的。
今年3月,13位评委完成了进入复赛的11000多张***片的评选。本届华赛的国际评委当中,包括来自全球最大的***片社盖蒂***片社、德国《明星》杂志和日本共同社的评委,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荷赛基金会总经理米歇尔・蒙内克。在已经举办的3届华赛中,每届都会有来自荷赛的评委。
照片的力量
意大利摄影师马克・安德鲁・迪・劳罗关于以色列与黎巴嫩冲突的作品《空袭之后》,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年度最佳***片奖。“这幅照片中每个人的表隋都不同,有棺材和痛哭的女人两个亮点,它的视觉线索不见得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读解,有复杂的视觉元素,有层次感,每看一次都能读出新东西。更可贵的是,被拍摄者并没有被拍摄行为所干涉。”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评价说。
陈庆港是为数不多的获得2个奖项的参赛者之一,他的《灰度空间――抑郁症》和《第8号强台风》分别获得了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和战争灾难类组照优秀奖。除此以外,陈庆港曾经凭借《中国***》赢得过首届华赛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
《灰度空间――抑郁症》拍摄于2006年4月,拍摄难度最大之处在于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并赢得他们的信任。拍摄过程中让他记忆很深的,是其中一位病人甚至主动向他描述自己的濒死体验:“看着自己身里流出的血,就希望它快点流干。在死亡越来越近的那刹那间,自己好像终于获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安祥……”。几乎所有的评委都一致认为,这组照片捕捉到了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的痛苦。
2006年8月初,“桑美”台风登陆中国。陈庆港接到消息后,直扑台风的第一登陆点,温州霞关镇码头。当他赶到时,海岸边排满了等待认领的尸体,浓重的尸臭味让他戴的两层洒满白酒的口罩都失去了作用。码头上“人山人海”,站满了等待亲人归来的人们。在一片混乱的场面中,他凭借自己的职业敏感,迅速确立了一条从海岸到避风港再到村庄的叙事线索,用台风为村民带来的心理创伤来体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力和脆弱。
被误读的荷赛样板
张文波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的硕士研究生,他曾撰文分析过华赛与荷赛“作品评价的趋同性”。2006年的第49届荷赛和第2届华赛都设有“突发性新闻”的奖项,在非突发性新闻中,荷赛叫作“一般新闻类”,而华赛的奖项名为“非突发性重大新闻”。根据张文波的统计,荷赛的12幅(组)突发性新闻和一般新闻类中,全部都是展现战争、犯罪、冲突等负面内容,而在华赛,这个比例高达83%。
而今年的第3届,尽管主办方专门为负面题材的作品设置了“战争灾难类”奖项,但在6幅(组)“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获奖作品中,葬礼、抗议、游行题材仍占到5幅(组)。
摄影评论家鲍昆认为,这与中国摄影界对视觉冲击力的片面理解有关。“他们理解的是画面的冲击力,更准确的说是构***的冲击力,认为画面的张力越大说明冲击力越大。但更多的应该是影像所表达出来的内在问题,最后打动人的绝对不是使用了何种能夸张的镜头和拍摄的技巧,而是照片所能表达的非同寻常的情感以及社会历史之下的各种命运冲突。”
今年华赛的5个评奖标准中,第4条是“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个概念来自1988年荷赛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新闻摄影展。鲍昆说,从那次以后,直到1995年新华社与荷赛合作举办的大型新闻摄影交流活动,荷赛的摄影风格对中国新闻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由于对“Visual Impact”概念的误读让他们过于强调照片的画面、构***,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存在一种过分追求炫技的倾向,而忽视了新闻摄影应该是用视觉语言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新闻本体的要求。
参加过荷赛大师班的黄文曾经请教美国联系***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为什么中国摄影师很少在荷赛中获奖”,普雷基回答说,“你们的作品有时在追求完美,总是希望有完美的构***、用光,主人公要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瞬间也得是完美的。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要求照片表现的比这个世界更完美。”
不仅仅是照片问题
在2006年的第2届华赛中,一个细节曾引起过争议。贺延光拍摄的中共中央***与中国***连战的《历史性的握手》,在13位评委中只得到4票而未能获奖。当时身在评奖现场的网友“斯坦尼”描述说:“评选中,我看到众评委从该片子前匆匆走过,一刻都没有停留,只是一个特别关注中国的日本评委(来自日发行量800万份的《朝日新闻》)熟悉地对我说,是胡桑和连桑啊。(投了一票)” 这种事件不是个例。在同一年的第49届荷赛中,担任评委的黄文也发现,一些表现手法朴素、最初颇为引人注目的中国题材照片,由于外国评委缺乏对相关事件社会背景的最起码了解,同样在较后轮次的激烈竞争之中被淘汰出局。“例如几幅表现湖北农民工小学学生在课桌上午睡和在楼顶上做操的照片,最终没能进入更后轮次的竞争。”对此,西格玛***片社的创始人、法国华榭集团驻美国公司***片总监艾丽昂妮・拉芳女士对她解释说:“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些照片,但是中国的这些事情需要让世界知道,不然,你很难得到足够的票数,因为这里的人们对这些了解得实在太少了。”
最新影评篇8
【摘 要 题】观点与流派
【关 键 词】电影评价系统/评价主体/评价导向/评价环节
【正 文】
本文尝试探究我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所涉及的范畴如影片审查、发行宣传、电影批评、媒体舆论、票房上座、电影评奖等等,此前都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将所有这些因素纳入电影评价体系展开全方位、整合性的考察与研究,尚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值得强调的是,引发笔者进行探究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受到近年来我国影坛诸多现象的触动,仅举以下三个现象为例:
现象之一,张艺谋导演的两部大片《英雄》与《十面埋伏》,在海内外赢得巨额票房的同时,却遭致国内媒体舆论一片骂声与苛求,对其评价明显存在偏颇,不利于国产片在入世的严峻挑战下理直气壮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现象之二,全国性文艺评奖活动(包括电影)出现较大幅度的整改,中央主管部门最近颁布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着手纠正设奖、评奖过多过滥带来的负效应,借以提高评奖活动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现象之三,面临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以及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曾经数度辉煌的中国影评界陷入“集体失语”的困境,现已引起有关人士的诘问:“在电影产业化链条上,电影批评这个重要环节为何失落?”
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电影评价体系亟待建构与完善。
一、评价因素分解
美国学者帕姆·库克指出,电影“不仅仅通过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而存在,同样通过为它提供文化语境而使其从中汲取营养的评论圈而存在”;评论圈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亚工业”。(注: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受此启发,笔者进一步将“评论圈”扩展为电影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电影评价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究电影评价体系多元性制约与互动的深层关系。
电影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大众化艺术,投资方、制片方追求功利性可谓天经地义。业内人士曾概括出“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不叫好”的说法,任何一部影片面世以后,必然会从上述四种结局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广义地说,“叫好”与“叫座”构成电影评价系统的两大基准。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实际上并不存在评价影片的划一的、静态的标准,而是非常庞杂的互动系统,包含了意识形态、艺术审美、市场运作、媒体导向、受众趣味、评奖激励等错综复杂的合力因素。
观赏电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事实上,观众在观看某一部影片之前会受到外界各种讯息的干扰影响,难免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个人的价值判断。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评价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必定要通过评价才能被掌握。价值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定向。同时,评价当然不是价值的消极的派生物。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评价活动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性。”(注: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为此,笔者将我国电影评价机制分解为下述构成因素:
(一)基于评价主体,划分为领导部门、新闻媒体、影评人、普通观众四类。其中前三类主体手中掌握着话语权,能通过各种手段去影响受众。但受众不全然是被动的,最终以是否进电影院消费的实际行动,以及诉诸口碑或文字的褒贬意见反馈给电影业。
(二)基于评价导向,划分为舆论导向、观影消费导向、专业学术导向三类。它们构成不同意义的“叫好”或“不叫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某部影片是否“叫座”。但此中存在着变数,取决于受众的逆反心理。
(三)基于评价载体,划分为印刷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等三种。当今值得关注的是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使网民观众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渠道。网上影评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参与随意性、匿名性、褒贬极端性等特征。
(四)基于评价环节,划分为预评价、映期评价、后续评价三个阶段。预评价主要指电影审查、发行准入和媒体炒作,意味着一部新片在公映之前,即已获得某种价值评定,无形中能诱导受众的期待视野;映期评价包括媒体评价、票房上座率和影评舆论,贯穿整个上映时段,后续评价的时效性不强,而以学术深度取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评奖等等。
二、强势话语
根据笔者观察,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了某一种强势话语,在电影评价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影评最辉煌的时期,其特征是“影评人说了算”,在电影创作者及广大观众中形成令人信服的权威性。韦彧(夏衍)在《电影批评的机能》一文中提出左翼影评追求的目标:“电影批评不仅对观众以一个注释家、解剖者、警告者、启蒙人的姿态而完成帮助电影作家创造理解艺术的观众的任务;同时还要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的所有者和实际制作过程理解者的姿态,来成为一个电影作家的有益的诤友和向导。”郑正秋当年由衷地感叹:“靠着前进批评家的努力,便造成了新的环境的需要,它这种力量,好比是新思潮里伸出一只时代的大手掌,把向后转的中国电影抓回头,再推向前去。”张石川亦坦陈:“当我导演的影片出映后,第二天我就得细心的读一遍人家给予我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我可以得到不少的益处。”左翼影评的力量于此可见一斑,这一宝贵传统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和国家极度重视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强势话语转到了***权机关,其特征演变为“领导人说了算”。建国初期,席卷全国的第一场***治运动是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入手的,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出自******手笔,由此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用钟惦棐的话来说:“在中国,能够真正对电影发表评论的不是电影评论家,而是***治家和行***长官。”(注:钟惦棐《论社会观念与电影观念的更新》,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2期。)有心人曾翻阅1949—1976年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当时95%以上的影评都是纯粹谈论***治问题的,评价结果通常只有两个:或作***治上的肯定,或作***治上的否定。到了“***”后期,“四人帮”一伙蓄意围攻《创业》,在仗义之士富有***治智慧的策动下,《创业》编剧张天民斗胆给***写申诉信。1975年7月25日,***对《创业》作了亲笔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内的文艺***策。”***一锤定音,这一震动全国的***治事件方得以暂时平息。电影界老领导陈荒煤晚年反思道:“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简单片面地强调文艺从属于***治,为***治服务,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地造成了创作人员的心态: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治无过。大家都怕犯***治错误,结果都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视或否定艺术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注:转引自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影抓住历史机遇重新起飞,老片复映、新片献映、外片开映,全国人民踊跃进电影院观赏,也迎来了电影评论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普及层面,群众性影评生机勃勃,据统计全国约有两万多个影评学会或社团常年开展活动,在专业层面,专家学者压抑已久的学术激情空前焕发,加上吸收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华,一批理论含量很高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其特征是“学术说了算”。例如白景晟的《丢掉戏剧的拐杖》、张暖忻与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钟惦棐的《谢晋电影十思》等文章,均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前期,在评论界推崇纪实美学及巴赞“长镜头”理论的促动下,韩小磊、丁荫楠、郭宝昌等几位中青年导演活学活用“打擂台”,结果郭宝昌导演的《雾界》(1984)后发制人,硬是超过《他在特区》和《见习律师》,以全片168个镜头数创出中国影坛长镜头新纪录。
第四个时期即当今所处的媒体时代,特征是“媒体说了算”。信息社会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报刊业近年一再扩版娱乐影视版面,迅速集结起一个“娱乐记者”职业群。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素来是中国电影的软肋,既缺营销意识也缺营销手段,可一旦明白“酒香只怕巷子深”的道理之后,也开始使劲吆喝。投资方计入营销成本的宣传费首先投向娱乐媒体,配合着新片首映式、观众见面会、新闻会等商业性活动,“炒作一把”的做法在业内盛行开来。然而,炒作的出发点毕竟是谋求商业利益和小团体名利、个人名利的最大化,在电影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乃是具有排他性的“观影消费导向”。有识之士指出,娱记们现在并不满足于传播信息,而热衷于“生产信息”,他们拥有进行炒作的版面优势,凭借自己掌握的话语权,“能吸引无数不明真相的观众轻易相信媒体所作出的结论”。(注:陆绍阳《媒体炒作时代的电影批评建设》,载《电视·电影·文学》2001年第3期。)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来媒体对国产电影的报道总量不能算少,竭力满足人们对影片拍摄幕后花絮、明星名导花边新闻的阅读需求。应该说,只要趣味不低俗不出格,娱乐新闻自有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个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媒体停留于浅层次“热炒”,媒体持论不能受到公众的信赖,将导致公众仅仅从纸媒了解电影的“讯息”,可就是缺乏走进电影院观赏的欲望,那岂不成为“纸上看片”了吗?近年备受媒体“围剿”的张艺谋为此大声呼吁:“中国电影发展需要健康的电影评论,需要有一支有力量的、有权威性的影评队伍。到今天中国哪里有影评队伍?主要是媒体一些记者们自己的观点。”语虽偏激,不啻是一帖清醒剂,透出电影艺术家对健康舆论导向的热切期待。
三、评价环节
(一)预评价
“预评价”意指一部新片正式公映之前获得的相关评价,未必诉诸于公众,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影片的命运。
1. 来自领导部门的评价
中国电影业目前纵向或横向的管理层涉及、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近十个中央部委。况且,国产片送审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出品单位习惯于将制作完成的样片按题材归属(尤其现实题材),对口送达有关领导部门审查,如体育题材送体委、教育题材送***、警匪片送***审查等等。电影人潜意识中有着浓重的“红头文件”情结,指望在新片发行放映时获得中央部委的认可与支持。因而,领导部门对具体影片作评价在所难免。其实这种做法利弊互见,有利之处在于某些影片(尤其主旋律影片)确实符合当下形势需要,能获得“红头文件”撑腰组织公费包场;弊处在于电影毕竟是艺术品而非宣传品,部门或行业痕迹太重反而不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再则,“婆婆”多了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时让人无所适从。汤晓丹导演曾回忆当年执导《红日》犹如“走钢丝”,为的是在***与文化部相左的审查意见中寻找平衡点。(注:参阅蓝为洁《〈红日〉拍摄内幕》,载《上海滩》2005年第6期。)有必要强调,******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典范,他的忠告是:“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不是******主义的,就许可存在,没有权力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注:转引自《***与电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2. 来自发行部门的评价
影片发行属于发行部门的一项常规业务,其决策者客观上处于市场“把门人”的特殊地位,这道“准入”门槛实质上也起到预评价的作用,因为发行公司的取舍标准直接影响到影片能否同观众见面。在“一夫当关”式的态势下,即便获得审查通过甚至已经在电影节捧奖的片子,照样会吃闭门羹或者仅开一丝门缝。例如,《三毛从***记》的导演张建亚就抱怨在发行上遭遇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发行公司经理们承认这片子老少咸宜,但只因片名听上去是‘儿童片’,就不敢多订拷贝!”又如,今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奖而归的《青红》在本土备受冷遇,四川成都院线便对该片“婉言谢绝”,因顾忌艺术片没有票房。可见,这种一叶障目的草率判断,事实上已介入评价体系,其后果立竿见影。期待发行部门不单纯以票房预测作为评价准绳,因为电影毕竟是文化产品,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剥夺了偏爱欣赏艺术电影的那部分观众的权利。
(二)映期评价
顾名思义,映期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叫好叫座”,此时不叫,更待何时?
1. 来自媒体的评价
媒体对影片的公开评价往往引人注目,其功利目标是引导“讯息受众”接受媒体记者做出的褒贬。目前,媒体评价多以新闻报道“本报讯”形式出现,娱记行文则采用“夹叙夹议”的文体,随意性较强,个人观点亦很鲜明,时常呈现“捧杀”或“封杀”某人某片的倾向。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去年众多媒体肆意“伏击”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惹得制片人张伟平怒斥:“给那些心态不健康的媒体记者提个醒!应该有职业道德,不能通过媒体去哗众取宠、误导观众!”后来还惊动国家电影局局长召集媒体见面会,“呼吁大家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国产电影,给国产电影提供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注:参阅新华社2004年8月14日北京电讯《给国产电影好的舆论环境》。)这里不妨摘抄媒体记者两段文字体味一下,其一属主观武断型:“在《英雄》概念化主题遭到几乎众口一词的痛批之后,张艺谋看来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十面埋伏》里你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其二貌似客观报道:“双休日看过影片的观众大多以‘恶俗’、‘老土’、‘弱智’、‘无厘头’等字眼,对影片给出了直感式的点评。”须知这些文字均见诸于首映当日的报纸,对《十面埋伏》显然起了负面宣传作用。不过,由于受众存在逆反心理,最终《十面埋伏》仍拔得票房头筹。
2. 来自票房的评价
票房不足以全面承担对影片的价值做出公正的、终极的评价,但至少能从市场角度去验证一部影片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票房营收及上座率可视作观众通过消费方式对影片的选择性评价,通过全国影院计算机售票终端系统每周公布的“票房排行榜”,能即时反馈给影片的投资方、制作方与发行方。叫座是硬指标,叫好有弹性。不同的观众群体常因不同民族文化、地域背景以及年龄、性别、学历等等形成审美趣味的差异,也可因上映档期是否“天时地利人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不少必然或偶然因素制约观众进电影院。例如2004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烈火雄心》在美国十分叫座,不料在中国票房表现不佳,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原因是美国观众基于“9·11”情结踊跃观看此片,而中国观众的感应度相对不那么强烈,仅视作一般的消防行业故事。再如山西电影制片厂近年推出的“暖”系列通俗煽情三部曲,在内地的票房表现远远高过沿海城市。
3. 口碑
长期以来,我们对依靠人际传播的口碑评价缺乏跟踪研究。事实上,正如海外学者戴安娜·克兰所言:“一部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一座城市公映之后马上出现的口耳相传的荐举。”观众的口碑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但最终结果是会体现出来的,而且力度大、底气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新案例是2004年6月发行的好莱坞大片《后天》,上映之时恰逢举办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档期并不理想,媒体也没留出多少版面给这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灾难片。岂料此匹黑马后劲十足,倚仗观众的口碑成为2004年度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在电视剧领域,由于电视深入千家万户的收视特点,观众的口碑效应比起电影更容易辐射放大。例如近期在央视8套创出上半年收视率第一的家庭伦理剧《错爱一生》,在首播前几乎没经过什么炒作,完全依靠观众自发的欣赏热情,收视率节节攀升,促使央视8套破例在新剧播出后仅一个月便安排重播,可见老百姓口碑的威力!
(三)后续评价
电影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影片短命夭折,舆论来不及反应;有些影片昙花一现,舆论任其自生自灭;也有些影片生命力顽强,即便过了上映档期许久,依旧招来舆论说长道短,构成了后续评价。
1. 总结式
这种类型的评价绝非急就章,一般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具备学术性和深度感,对电影文化的积累大有裨益。试举《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为例,该文作者从宏观上着眼,评价广东影视作品弘扬主旋律持续达20余年的特色,归纳为“广东立场”的文化态度,即“广东影视文本是出于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衷心拥护和切身体验而讴歌主旋律的,是为自己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价值辩护”;概括出“一个是宽容,一个是进取,构成了广东影视剧人物的普遍性格;对财富和都市时尚的表现,构成了广东影视剧的美学特色”;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主旋律创作在对人民选择的尊重下构建起对人民的引导。”(注:罗宏《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载2005年7月12日《文艺报》。)
这种总结式评价超越了就事论事、就片论片的局限性,给人以启迪。
2. 秋后算账式
目前我国影坛流行此风。2004年岁末,有一家《艺术评论》杂志召开“张艺谋和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会议名称将张艺谋个人姓氏与整个国家的电影艺术尊列一起,会议传出的信息却似瞄准张艺谋的一次“集体开火”,替他开列了“六宗罪”。针对在美国赚得盆满钵满的《英雄》与《十面埋伏》,有位知名作家以不屑一顾的口气发难:“不要认为张艺谋在美国成功就怎么怎么样,美国那些观众是什么观众?一个大胖子坐在那里嚼着爆米花,你飞来飞去,打来打去,他觉得挺好看。我们不要为这些东西过分的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有自尊,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光凭一句发挥形象思维的推论,就轻轻抹煞了国产片首次走向世界的成功之举。在中美两国电影交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美国片大批量地在华倾销(***前有两个年头分别达到350部左右,几乎每天有一部好莱坞新片登陆上海)。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特别是通过市场渠道一举占领美国主流院线2000多块银幕,《英雄》堪称先锋,更难能可贵的是连续两周夺得北美地区票房周冠***。长久以来,国人期待中国影片早日走向世界,但当这一天不期而至时,部分人士却显出叶公好龙的模样,故作惊人之语,对《英雄》、《十面埋伏》这样成功运作的商业大片冷讽热嘲。
传播界认同这样的规律,即10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等于零,9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约为10%,而批判性写作(负面报道)的接受效果倒反强烈。曾几何时,坊间冒出黑色肃杀封面的《10导演批判书》,在著者笔下,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吴宇森、李安等华语电影一线导演被刻薄地称作“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而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另有一书取名《野调无腔:中国当代影视文化另类批评》,扉页内推介本书“更像是一块为专门打碎中国当代影视文化梦境而造的‘砖头’”;作者在《自序》中用的动词是“我决定开始‘抡’了”,摆开了“愤青”对“失宠的贵妇”(指中国电影)和“乱妆的娇娘”(指中国电视)大动干戈的架势。在当今以酷评为时髦的舆论生态环境下,看来导演们要练就经得起恶骂的心理承受力。
3. 评奖式
电影评奖是具有权威性、荣誉性、商机性的评价方式,对获奖影片能带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效应,对影人的激励亦非同小可。例如查理兹·塞隆荣获第76届奥斯卡影后,南非总统姆贝基特致电祝贺:“继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后,南非又诞生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塞隆的胜利证明了南非是一个可以培育出最佳人才的国家。”总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电影评奖历来喜欢“多多益善”,评出的最佳影片通常不是“唯一”而是多部并列,激励作用随之大打折扣。按理说,凡评奖必有一套游戏规则,但前些年曾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某些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影片,实际上是观众很少、票房很低的片子,更有甚者系尚未公映的“样片”,完全背离了“百花奖”奖励广大观众最喜爱影片的初衷。难怪有人拍案而起,批评影坛上上下下一年四季都在忙评奖,结果“离评委近了,离观众远了;离奖杯近了,离市场远了”。
鉴于“入世”后中国影片参与国际电影节赛事的机会日渐增多,有必要辩证看待国际电影节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效果。不少第六代导演频繁接触海外电影节,他们的创作走向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西方评委的口味牵着走,忽视了本土观众的欣赏口味与评价反馈,结果造成“墙外开花墙里不香”的尴尬结局。
4. 传承式
最新影评篇9
[关键词]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竞争力模糊评价
近年来由于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从更宽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体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服务意识以及经营环境等差异,餐饮企业仍然存在产品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水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国餐饮企业的进入和中国本土餐饮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竞争日趋激烈。餐饮企业作为一种“永远的朝阳行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防范随时发生的各种风险,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产品创新对餐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影响
1.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市场的角度将产品创新定义为:为给产品用户提供新的或更好的服务而发生的产品技术变化。国内学者的观点有的集中在产品的某一方面,有的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来定义。归纳起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创新,包括对产品的原料、烹饪工艺以及盛放炊具等创新;
(2)服务创新,包括对顾客提供标准服务、个和细节服务等;
(3)理念创新,包括企业文化、产品定位和产品文化等。
2.餐饮企业的竞争力的来源
餐饮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受到其经营的硬件设施、产品以及经营风格、理念对顾客的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影响餐饮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1)餐饮产品本身的价值,即它在顾客心目中体现出来的产品效用或产品性价比;
(2)餐饮产品附加价值,例如产品的适用性、用餐环境等;
(3)购买、消费产品所需付出的货币以外的成本,如时间、精力成本等。
3.产品创新对餐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影响
餐饮企业的产品创新,首先可以通过增加餐饮产品本身的价值,或改变产品的烹饪工艺等手段,提高消费者心目中的性价比,让消费者通过比较,达到“物有所值”的效果。另外,通过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的适用性,改善或提供良好的、个性的用餐环境,使消费者感觉耳目一新,提高餐饮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规范服务标准,或提供细节化的服务,充分体现“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节省消费者货币以外的时间或精力成本。
二、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模糊综合评价。
1.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总体上看,以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涵为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由于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涉及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从影响餐饮企业竞争力的创新因素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国内学者和国外比较通用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表1中的三大因素。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实施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三大影响因素的具体内涵,表1中一级指标具体分解为各自的二级指标。
2.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模糊评价方法
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各评价要素人为确定评价等级的界限没有严格的标准,另外评价的结果往往和评价者本身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采用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通常的方法是根据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涵确定评价要素和内容,列出“优、良、中、差”评判等级以及相应的评判标准,然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判打分,在分析研究各要素对创新竞争力影响大小的基础上确定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的评价模型进行产品创新竞争力的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因素集,这里评价因素集为餐饮企业竞争力评价各级相关指标的集合,X=(X1,X2,…,Xn)。
(2)专家讨论、确定餐饮企业竞争力各影响制约因素的权重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递进的层次结构,宜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权重,设指标的权重分别为A1,A2,…,An,有∑Ai=1,则权重集为A=(A1,A2,…,An)。
(3)建立评价等级集。评价等级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即r=(r1,r2,…,rn),这里r=(优,良,中,差)。
(4)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5)进行模糊关系综合评价:对于一个2层次的餐饮企业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先请专家组进行二级指标评价,其评价结果相对于一级指标构成一个模糊评价矩阵,然后与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相乘(即A·R)并进行归一化计算,最后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
3.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模糊评价
根据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涵,选取几个最主要的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创新指标作为评价要素进行模糊评价。先确定表1中各二级指标的“优、良、中、差”的具体标准,然后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根据标准进行打分,集体讨论,综合考虑各专家的意见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
表中专家对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构成该餐饮企业创新模糊评价矩阵R。对于一级指标X1,有二级指标R1。
,A1(a1a2a3)=(0.40.40.2)。
根据S=A·R,即,j=(1,2,3),
得S1=(0.420.280.240.06),以此类推,可以根据R2、R3以及指标权重A2、A3,求得S2和S3。
S2=(0.50.30.220.04),S3=(0.310.40.230.06),由S1、S2、S3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其中一级指标权重集A=(0.40.30.3),
由S=A·R计算得:S=(0.4110.1330.2080.054),进行归一化处理,
S=(0.510.170.260.06)。
这个结果表明,该参饮企业的创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优”的比例为51%,“良”和“中”的比例分别为17%和26%,“差”的比例仅为6%。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该餐饮企业的创新的竞争力为优。
餐饮企业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数学模型与其它数学模型相比具有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便于应用等特点,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餐饮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于餐饮企业创新竞争力的考核评估,进行竞争对手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并能为企业创新进行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圣果:餐饮企业创新四要素[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戈衡:创新——餐饮企业成功的秘密[J].商业研究,2003,(1)
最新影评篇10
关键词:社科类学术期刊;策略;学术影响力
中***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69-02
社科类学术期刊通常刊登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进行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平台,承载着学术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研究成果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因此,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综合科研创新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高低。那么制约社科类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又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力呢?本文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公布的权威社科类学术期刊为分析对象,对影响社科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社科期刊W术影响力的策略。
一、社科类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依据主办单位的不同,社科类学术期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由社科院所主办的专业期刊,如《社会学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第二类是各知名大学主办的学报或者与国家各部委合办的学术期刊,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第三类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各出版企业主办的新闻类学术期刊,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新闻记者》等等,在发行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上以前两种为主。这些期刊在办刊之初的选材、办刊目的和针对的读者人群以及征稿等都有明显的差别,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对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大高等院校学报的发展壮大,对投稿作者、读者人群、刊物栏目以及对稿件的要求等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小,总体来说都是在为繁荣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贡献力量[1]。
学术影响力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范畴。在文献计量学上要对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或者定义,大多是借助数学工具,如概率论、矩阵或网络分析对期刊的发行量、被引用的次数进行特定的分析,来综合评价或者评估该期刊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对当前学术创新、科研进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术影响力指的是该期刊在专业领域的地位。常见的评价指标含有影响因子、被引用次数、引文率等等。这些指标从不同的方向反映出学术期刊在推动科学文化创新和学术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必须要指出的是,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数学工具并不能完全对期刊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进行测量。社科类学术期刊作为承载学术繁荣、交流文化思想的载体,应以坚持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以繁荣特定的文化、沉淀文化、促进文化传播和成果转化为办刊目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其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术性期刊只有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不断地扩大和提升其影响力。
二、社科类学术期刊提高学术影响力的策略
(一)提升社科类学术期刊质量的策略
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反映在期刊上所刊登论文的学术价值,必须要保证原创且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样才能获得学术界的关注,期刊的质量与其受到的关注度是相辅相成的。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是其获得影响力的前提,要积极谋划、用心经营,努力维护期刊的良好信誉和声誉,积极扩大学术影响力。
1.创新办刊理念,改进办刊方法
社科类学术期刊包含有社会学、哲学、教育等多种学科,这就要求既要为学术服务又要为***治服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内容大多数是反映哲学、历史、***治等方面的内容。要保证文章有创新性就要求作者必须针对本领域的学术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其学术性。社科类学术期刊作为一个成果展示、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及我***思想宣传的阵地,必须要求对繁荣祖国文化和社会和谐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其研究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治、历史、经济等比较敏感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一定会带有一定的***治倾向。学术和***治是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两大天然属性,其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统一既能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也能起到维护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在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基本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直接监管或者直接领导的,重复办刊,缺少精品一直是一大硬伤。所以在办刊上不能仅仅靠市场来运行,也不能用经济效益来度量期刊的好坏。在办刊理念上要大胆创新,不能墨守成规,要培育学术氛围,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通过承办大型学术交流或者研讨会的形式扩大学术影响,对领域内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约稿或者公开征稿[2]。
2.精心策划选题,比肩行业水准
提升社科类学术期刊质量必须进行精心的选题策划,对于选题价值的评估或评价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其标准往往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学术价值、现实意义或者***治标准等,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将评价标准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选题评分系统。在选题的策划上既要能反映出当前学术研究有前瞻性的方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也要能代表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提供参考或者借鉴。社科类学术期刊依据办刊的主旨、面对的读者人群以及掌握的资源与人脉进行有创意的选题策划,要体现出期刊主体的创新思维,凭借精心的选题策划,对实事问题和研发热点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热点问题追踪,探索未知领域,把握研发方向,提升学术期刊质量,扩大行业影响力。
3.开创专家专栏,引领行业发展
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创新能力既是期刊生存的需要,也是扩大学术影响力的前提。在目前学术期刊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开创有特色的专栏进行专题研究,一定能吸引一大批专家和学者的目光,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通过特色栏目的设置,每一期针对有特色的研究方向_设专栏,以专题的形式向行业某一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向有自己独特思路和见解的知名专家约稿,对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课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凭借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学术影响力,一定能吸引一大批青年学者的关注,促进学术的创新和争鸣,优秀的稿件自然源源不断,为期刊的长远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以打造专家专栏作为出发点,专心于栏目建设和专题研究,在吸引行业青年学者和专家关注的同时,也扩大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既有利于推动学术交流与创新,也能提高青年学者的钻研兴趣,有利于促进学术的健康、良性发展[3]。
(二)提升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策略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一定的指标为评价标准来评判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影响因子。最初采用两年一评,为了尽量减少年份的波动影响评价结果,后来采用五年一评。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越大,引用率是评价影响因子的一个指标,但这个引用率要排除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的数量。相比较而言,影响因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是较客观和公正的。用于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最主要的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社科院信息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南大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国内数字出版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网把影响因子之外的其他一些评价指标纳入其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总被引频次、质量因子、高被引论文、文献半衰期、即年引用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论文作者机构分布、论文机构分布等等。中国知网提出了期刊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公开的期刊评价指标统计标准――《数据统计规范》,于2010年首次推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致力于建设“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探索更为全面地评价一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社科类学术期刊都很重视期刊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每四年评选一次,出版纸质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每年评选一次,出版纸质目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评价的期刊学科范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相似,重复率较高;“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每年评选一次。这些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各异,拥有各自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各评价体系每一次更新评价结果都会惹得几家欢喜几家愁,评价结果对学术期刊的价值被不断强化、放大,背后潜藏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利益则加剧了这一现象。社科学术期刊要掌握上述评价体系的特点,遵从相应评价指标的指引,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优化相关指标。各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评价指标选择等方面还有所不同[4-5]。
追踪指标体系的变化,深入剖析、准确把握指标内涵,分析影响评价指标的因素,并进而对这些影响评价指标的因素施以不同的策略予以改进,最终获得较为满意的评价指标。比如,针对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可以采取适度控制期刊总数的方法,在被引用总次数保持不变的假设下即可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如果总被引次数有所提升,那么影响因子这一指标的提升就相当可观。在众多的指标中,被引频次是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
综上所述,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研究内容和收录的稿件并不仅仅是决定期刊影响力的决定因素。要想获得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必须对期刊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创新内容有清晰准确的定位。获得高引用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有高水平的作者,像《Nature》和《Science》这样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之所以能长期吸引世人目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其次,高水平的审稿专家也能引领期刊向深层次发展。再次,合适的宣传手段,如组织、参加或者承办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等。总之,需要通过漫长的积累、不懈的努力,才能提升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轶.中国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分析――以40种权威社科期刊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4):118-125.
[2]王***.社科学术期刊提高学术影响力的策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6):118-121.
[3]金华.内蒙古社科类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和提升策略研究[J].前沿,2013(2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