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排行榜篇1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②。
注释:
①诗题一作《赤壁怀古》。 ② “东风”二句:感慨当年赤壁之战中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二乔也会成为铜雀台中的俘虏。铜雀,即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造的铜雀台,是曹操的享乐之处和建安邺下文人的活动中心,因楼顶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孙策,称大乔,一嫁周瑜,称小乔。
上榜理由:
武宗会昌二年(842)四月,杜牧出任黄州刺史,游赤壁(黄冈的赤鼻矶,因耸立江边,山岩呈赭红色,所以称“赤壁”,并非曹操与孙刘联***赤壁大战之处),感汉末战事,遂作此诗。
同是怀古,杜牧此诗的写法却又与刘禹锡以上二首不同。这首《赤壁》不重叙事、不重描写,也不营造意境。全诗用语平平淡淡,仅以一件残戟做引,一句议论点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只是这一点题,就像一石投湖,激起涟漪万千,全诗也顿时鲜活起来。同时也激起了历代诗评家的关注。宋人许认为赤壁之战这样严肃的历史事件,不该落脚到两个女人的命运上,评价此诗:“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也认为杜牧的议论是“轻薄少年语”。
相较而言,反对许论断的声音更多一点。宋明之际已有人为此诗辩护,到了清代更是拥护如潮,吴乔评赏此诗“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贺贻孙称赞它“风华蕴藉,增人百感,正风人巧于立言处”。到了近代,刘永济的点评更加清晰明了:“大抵诗人每喜以一琐细事来指点大事。即如此诗,二乔不曾被捉去,固是一小事,然而孙氏霸权,决于此战,正与此小事有关。家国不保,二乔又何能安然无恙?二乔未被捉去,则家国巩固可知。写二乔正是写国家大事。且以二乔立意,可以增加诗之情趣。”
(编选自《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版)
唐诗排行榜篇2
在乡、会、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解元”、“会元”、“状元”者,称为“连中三元”。据有实据可查的资料,自有科举制度至其消亡,连中二元的仅有13人,他们是: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蟾宫折桂’’
“蟾宫折桂”典故见于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据《晋书·郄诜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就是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即月亮之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
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金榜题名
“金榜”是封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排名榜,因为它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又因为它是由皇帝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的大印,所以金榜又称皇榜。后来,人们因其用纸的颜色,就美其名曰“金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确实是捧上了金饭碗,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这样,人们自然就称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为“金榜题名”了。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科举四宴
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是科举制度形成后渐成成规的四宴。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所以取名鹿鸣宴。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开封)城西,宋徽宗***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通称为“琼林宴”,后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发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发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
唐诗排行榜篇3
那么,这座佛塔缘何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呢?这固然与其气势磅礴雄浑,又是玄奘译经之地有关,更重要原因还在于它记载了唐朝新科进士放榜时的盛况,见证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兴盛。科举制度,使唐***权的大门向民间开放。虽然只是窄窄的一条缝隙,但却让处于社会下层的士人有了用武之地,而唐王朝也因此扩大了统治基础。
隋唐开科举取士之先河,科举。即分科考选人才。唐朝科举主要是常举,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和明算(算学科)等科目。武则天时还增加了武举和殿试。殿试即由皇帝在殿上亲自考选士人。在众多科目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尤其是进士科,到后来一枝独秀,几乎成了科举的代名词。在唐朝,进士及第者(经吏部“试选”通过后),往往得以平步青云,晋升为朝廷显贵,自然更使得士人趋之若鹜。据统计,唐朝369名宰相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进士出身。若是士人一旦蟾宫折桂,其扬眉吐气、欣喜得意之情是难以掩饰的。
有诗为证: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第后》)
[注]①龌龊:指处境的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意指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和“放达”义近。
孟郊(751―814),中唐诗人,字东野,浙江武康人。他家境贫寒,多次赴京应试,皆落榜而归。从浙江武康到长安。有几千里之遥。可以想见诗人往返于两地。要遭受多少凄风冷雨,饱受多少艰难困苦。现在(诗人现已46岁)居然金榜题名了,诗人满怀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过去的穷困潦倒和局促不安不值得一提了,如今蟾宫折桂,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里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在春风中,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一日之间和同榜的进士们将长安花看尽。孟郊的这种真切感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新进士们的心态。
诗一开篇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诗人多次进京赶考,皆无功而返,这次居然高中进士,颇出意料。诗人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解脱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一片光明坦荡,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按唐制,进士考试每年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的春天。此时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杏花盛开,晴空万里。大唐皇帝要亲自在长安东南隅的风景胜地曲江池赐宴。之后新科进士要到慈恩寺塔题名留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大会”和“雁塔题名”。长安城真是万人空巷,百姓都汇聚于此来一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此时诗人身为其中一员,其心花怒放、春风得意之情,自然要喜形于色。因人山人海,诗人于长安道上策马奔驰,一日之内要将长安花看尽,似乎不妥,然而,联想一下诗人此时惬意、超爽之心情,这样的夸张自然在情理之中了。此外,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在唐朝,进士科极为难考,每年各地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者常有上千人之多,得中者却不过二三十人。当时有谚语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进士远比明经难考,30岁考中明经已经算老的了,50岁考中进士却还算是年轻的呢!难怪白居易29岁中进士时,还得意地吟道“十七人中最少年”。
然而,有金榜题名者,必定就有名落孙山者。张继、黄巢等人就曾有过如此坎坷的经历,两人的诗作《枫桥夜泊》和《》就是落第之后的心声。现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来阐述其落榜后的失望、落寞、愁苦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可见,此诗当作于753年之前。《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半夜时分),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清廖的景色,让这位落第的异乡客子,不仅没有缓解愁苦,却更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愁绪和落寞,整诗意境清幽深远。
“月落乌啼霜满天”写了三种紧密相关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时分,月亮已悄悄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栖息树上的乌鸦因月落时分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寒意不时地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泊舟江面的诗人敏锐地感到身外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霜满天”并不符合自然景观实际,却是诗人真切的感受。诗的起句就为全篇定下了幽寂、清冷的调子,这和诗人失落、愁闷的情绪不无瓜葛。
“江枫渔火对愁眠”仍接着描绘“抵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枫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在周遭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令人遐想。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客子。“愁眠”当指怀着愁苦躺在船上的诗人。这落第的孤孑客子,伴着船外幽清、寂寥的夜色(霜夜江枫渔火的清冷景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叫他怎能不郁郁满怀?此时的情与此时的景,已融为一体。
相比诗前半篇布景密度之大(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后半篇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夜半时分,人的听觉对外界事物景象的感受已升居为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人的印象自然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出了夜的深永和清廖,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愁苦、落寞、不得志的郁郁情怀),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至此,前文所提到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都是为这夜半钟声的到来作铺垫,只有它才能将此诗的神韵传达出来。
寒山寺,中国佛教寺院,在苏州市西枫桥镇。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朝寒山、拾得两僧曾居此,遂改今名。今寺为清末重建。寒山寺悠扬的钟声。不仅给《枫桥夜泊》增添了历史感,还让诗人郁结的愁绪穿透历史重重的迷雾,来到了我们周遭,引人共鸣。张继“诗体清迥”“比兴深矣”(高仲武语),确是中肯之语。
孟郊登第后的春风得意,张继落榜后的愁苦落寞,还是反映出了唐代士人科考后的普遍心态。然而,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特例,但那毕竟不具代表性。唐昭宗龙纪年间进士韩(844-923)的登第诗这样写道:清寒着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日旧滋味,漫垂鞭袖过街西。
唐诗排行榜篇4
古代也有“复读”吗?
现在高考考点很多,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在古代,科举的第一轮考试“乡试”,一个省或大片地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更高级别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考场设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 “进京赶考”。所以,好多考生(举子)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种现象,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尤其明显。
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这种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的考生有舟车乘坐,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府或是当地富人资助下才得以成行,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行卷”是怎么回事?
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这就是“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行卷”。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诗人顾况。顾况听罢笑称,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青睐。
“行卷”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乃科举腐败,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或怀才不遇的学子,只要有可能都会找门路“行卷”。
“古代高考”是否有“照顾分”?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相当于现代的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的机制,存在“加分”、“特招”这类现象。以宋朝为例,考中者中便有“正奏名”、“特奏名”的区别,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正取生”与“特招生”。
所谓“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解试中榜而进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在参加若干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三级。所谓“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唐宋时期通过解试的考生称“贡士”,明清叫“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作“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状元”。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当年,***就没通过乡试。***首次参加当地官府组织的“童子试”,虽然顺利地考取到了“秀才”,但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
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对这部分参考决心很大、“屡考屡不中”的考生有所照顾。其中,宋代的照顾办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 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实际上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因为不是正取,年纪又大,社会上对“老榜生”的评价较低。
除了“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入学指标的学生。
古代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多少岁?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奋志科名”,因而 “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
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入考场的灯笼上写了“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由曾孙为之引导入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
唐诗排行榜篇5
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洋诗篇中,道出缕缕酒魂,令人叹为观止。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比喻得实在是绝妙。而品着这些酒诗的醇香,想象着曲觞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比不得下面排行榜中这些酒兴诗人,千杯不醉。
唐诗排行榜篇6
看古装穿越剧,穿越的大多是女主角,广大男同学不免会想:假如有一天,我穿越到了古代,好歹自小读书也算个青年才俊,有没有可能遇到微服私访的皇上,来一段治国阔论,说得皇上频频点头,就此当上大官,走上人生巅峰?醒一醒吧,少年!谋官之路的历史真相可“残酷”得多。
中国古代在隋朝以前,各朝各代有不同的官员选拔制度:先秦时期官爵世袭;到了秦汉时期,官位世袭的“任子”“赀选”与举荐、招贤的“察举征召”并行;而魏晋南北朝则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德才将士人划分为九等,按等级授予官职。由于士族阶层把持选举,因此到后期官爵几乎为世家大族所垄断,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选拔官员不再有身份地位的限制,寒门百姓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有了可以做官的机会。所以你要是穿越到隋朝以前,除非生在士族大家庭里,不然当官的希望非常渺茫。
当然了,科举考试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知道会穿越到哪个朝代的前提下,了解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穿越的时候就有备无患了。
唐朝: 科目众多乱人眼
隋唐时期,科举初立,最大的特点就是科目繁多。唐朝科举分为两类,一曰“常举”,一曰“制举”。
“常举”是每年举行的。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算一算,竟然有十二科之多!不同科目考试内容也不同,比如,“明算”考数学,“明字”考书法,“明法”考律法。你可以根据自身所长,任选一科报考,考上就给功名。但每科的内容和通过率大不相同,比如主要考查对经书的记忆的明经科,通过率在10%左右;而进士科的通过率仅1%。如果你自诩神童、天才,在不足十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报考童子科。童子科实行“2+X”的模式,只要精通《论语》《孝经》加上任意一本经典,便可通过。
这么多科目难免让人眼花缭乱,好在后来渐渐集中于“明经”与“进士”两科。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明经一科还是比较重要的,许多名臣如裴行俭、狄仁杰等都是明经科出身,而在唐玄宗时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明经科逐渐衰落,进士科一科独大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早期集中于“策论”,类似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论述题,谈谈对时务的对策;到唐朝天宝年间开始以“诗赋”为主。所以,虽然你知晓数理化,但若不懂当时社会的时事热点、不会赋诗,想考上科举也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好嘛,听了我的介绍,你努力了解唐朝各个时期的重大时事,并且也强化训练了诗词歌赋,终于在穿越到唐朝后一举登科,这下总能当上大官了吧?不,这只算通过了笔试,获得做官资格,真正要当上官,还要通过吏部铨选才行。
“铨选”人称“释褐试”,“释”是“解下”的意思,“褐”是指百姓穿的粗布衣服,就是说通过铨选这最后一道程序,就不再是平民而进入官员行列了。铨选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部分,即看你长得是否够帅、文笔是否够好、书法是否够棒、思维逻辑是否够清晰。
宋朝: 多管齐下防作弊
看到这儿你觉得太麻烦了,隋唐时期有没有考一次就能直接当官的机会呢?有,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制举。
制举,即由皇帝临时决定考查科目、为国家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不仅面向无官职的学子,也面向在职的官员。科目亦是繁多,包括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等百余种。一旦考中,无官者立时选用,有官者转瞬高升。前面说了,制举是由皇帝临时决定的,考试的时间与科目都不确定,只能凭运气看遇不遇得上了。
或者,你把穿越的时间往后挪。宋朝时,***府认识到唐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的弊端,于是自王安石变法开始简化、改革科举制度:科目只留进士一科,其余皆废除,考试内容由诗赋开始向儒家经典转型。更让人开心的是,宋朝省去了吏部铨选的环节,只要考中,就授予官职。
并且宋朝的科举考试更公平,为什么这么说?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是谁考生是事先知道的,且试卷不封姓名,有关系的人常常会在考前拜谒主考官求照顾,因此非常容易滋生舞弊。宋朝为解决这一问题,决定试卷收上来以后统一封住姓名,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试卷进行誊写,来保证阅卷人无法通过字体辨别考生。
看到这儿也许你会问,电视剧里面,科举考试不都考四书五经吗?那你注意到这些电视剧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明、清两朝吗?北宋初期经义考试范围还是比较广的,王安石变法后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策论和经义,经义以王安石编订的《三经新义》为标准,所谓“三经”是指《诗》《书》《周礼》。“四书五经”是南宋时期的朱熹最早编订的,虽然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但尚未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元代的统治者不甚重视文化教育,因此科举考试举行得很少。从明代开始,才正式确定“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顺带一提,元朝科举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民族上的区别对待: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各族人、西域以至欧洲各族人的统称)为一榜,汉人(原金人治下的汉人)、南人(一般是指淮河以南原南宋境内的百姓)为一榜。因为统治阶层为蒙古人,其民族不以读书作赋见长,所以蒙古人、色目人这一榜只考经义与策论两场;而出于统治及日常公务的需要,汉人、南人这一榜在经义与策论的基础上,还要加一场古赋诏诰表,就是用汉字起草公务文件。而且,当时的状元只能在蒙古人和色目人中产生,汉人和南人即使学问再好也没戏。
明清: 过关斩将得功名
如果你打定主意穿越到明清时期,要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必须经过五步。
第一步,通过县试,成为童生。童生虽然需要经过考试,但并不难,可以说类似咱们今天的“小升初”,有成绩差些的,但没有升学失败的。
第二步,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秀才属于士大夫阶层中的最底层,考中秀才并不能做官。还记得“范进中举”的故事吗?范进就是到了五十岁还只是个秀才,未能考中举人。
第三步,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从这里开始才算进入明清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科举流程。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当年八月于各省省城举行,因正值秋天,故又称“秋闱”。考中的人即为举人,头名称“解元”。
第四步,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在当年的二三月于京城贡院举行,因正值春天,故也称“春闱”。考中即为贡士,头名称“会元”,并拥有参加殿试的资格。因为殿试是只排名不淘汰的,所以只要会试通过,前途就一片光明了。
第五步,通过殿试,成为进士。进士分为三榜(就是三个批次),头榜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二、三榜人数不定,分别称为“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
至于你穿越到明清,究竟能考到哪个阶段,我只想劝你心宽。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说清朝大才子纪晓岚“连中三元”,其实这是编剧在扯谎。纪昀,他唯一中的就是乡试头名“解元”,再之后的会试和殿试,虽然通过了,但没有拿到头名,“会元”与“状元”与他无缘。所以如果你只能考个秀才也别郁闷,毕竟大才子纪晓岚也只能在乡试中考到第一!
唐诗排行榜篇7
【关键词】 沈德潜 五言排律 风格 应试诗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选诗家,乾隆中期的诗坛宗主。他编选的《唐诗别裁集》被奉为诗坛圭臬。诗集按体裁,编选梳理了各类诗歌的发展史,对每类诗体所特有的审美风貌,代表诗人、诗作的艺术价值、创作得失,及在诗史地位进行了细致精审的评述。沈氏以“宗旨”、“风格”、“音节”、“神韵”为“准的”,对诗歌进行锱铢称量,筛选品评。他从具体的诗人、诗作入手,字斟句酌、剖析毫芒,以批评实践为基础构建自己的诗学体系,独到精深,中肯博洽。《唐诗别裁集》对五言排律的收录情况如下:
高棅云:“排律之作其源自颜、谢诸人。古诗之变,首尾排句,联对精密,梁、陈以还,俪句尤切,唐兴始专此体。”[1]618这里他指出六朝颜延之、谢灵运诸人发排律之端,随着古诗律化的进程,梁、陈之际,诗歌偶俪精工,属对稳切,至唐代而遂有排律之体。沈德潜概括排律的发展历程:
长律所尚,在气局严整,属对工切,段落分明,而其要在开阖相生,不露铺叙、转折、过接之迹,使语排而忘其为排,斯能事矣。唐初应制,赠送诸篇,王、杨、卢、骆,陈、杜、沈、宋,燕、许、曲江,并皆佳妙。少陵出而瑰奇鸿丽,一变故方,后此无能为役。元、白滔滔百韵,俱能工稳,但流易有馀,镕裁未足,每为浅率家效颦。温、李以下,又无论已。七言长律,少陵开出,然《清明》等篇,已不能佳,何况学步馀子? [2]218(《说诗晬语》)
他强调排律的文体风格,并以此为标准品评诸家。
体制已备,风格健举的宋之问
排律至沈佺期、宋之问而体制已备,且创作极工。胡应麟从写作技法轩轾二人:
沈、宋本自並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沈排律工者不过三数篇,宋则遍集中无不工者,且篇篇平正典重,赡丽精严。[3]76(《诗薮》)
这里不难看出,胡应麟尤推宋之问,“延清排律,如《登粤王台》、《虚氏村》、《禹穴》、《韶州清远峡》、《法华寺》等篇,叙状景物,皆极天下之工。且繁而不乱,绮而不冗,可与谢灵运游览诸作並驰,古今排律绝唱也。”[3]76胡氏列宋之问山水游览诸篇,推崇备至。此外,宋之问还创作大量应制诗,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为代表,沈佺期亦有此诗,沈德潜引上官婉儿语评沈、宋诗,“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词气已竭,宋犹健举耳”[4]550,也就是说宋诗风格高于沈诗。《唐诗别裁集》选宋之问4首:《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登粤王台》。两首应制诗,两首山水游览诗皆为宋氏代表名篇。
古笔为律,逸气难舒的李白
胡应麟云:“排律,沈、宋二氏,藻赡精工;太白,右丞,明秀高爽。然皆不过十韵,且体在绳墨之中,调非畦径之外。惟杜陵大篇钜什,雄伟神奇。如《谒蜀庙》、《赠歌舒》等作,阖辟驰骤,如飞龙行云,鳞鬣爪甲,自中矩度;又如淮阴用兵百万,掌握变化无方。虽时有险朴,无害大家。”[3]60又云:“盛唐排律,杜外,右丞为冠,太白次之。”[3]77从上表可以看出,沈德潜选杜甫、王维、李白五言排律的情况与胡应麟的评价相吻合。沈氏评李白《送储邕之武昌》:“以古风起法,运作长律,太白天才,不拘绳墨乃尔!”[4]564又评其《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入手高超,能以古笔为律体。”[4]565可见,太白以古风运入五言排律,笔力英挺,风格高古。但近体诗讲求声律对偶,格制谨严,李白豪放天纵,酣畅淋漓,一旦受限于声律格式,则逸气难抒。“大家全力多于古诗见之。就近体而论,太白便不肯如子美之加意布置”[5]2(《唐宋诗醇》)。李白五言排律风格虽高,但“不拘绳墨”,“以古笔为律体”,就尊体和创变而言,不及王维、杜甫。
“气象光昌”[4]566的杜甫与“颓然自放”[4]567的元白
沈德潜云:“五言长律,陈、杜、沈、宋简老为宗,燕、许、曲江诣崇典硕,老杜出而推扩之,精力团聚,气象光昌,极人间之伟观,后有作者,莫能为役。”[4]566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杜甫的《投赠歌舒开府翰二十韵》:“有气象,有神力,开合变化,自中规矩。长律以少陵为至,元、白动成百韵,颓然自放矣。”[4]567沈氏将杜甫排律成就推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对元稹、白居易排律则嫌其“流易有余,变化不足”[4]3,为防止“浅率家效颦”,故宁舍之不选。高棅的《唐诗品汇》、李攀龙《古今诗删》和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十卷本)都未选录元、白长律。但是沈氏重订时增白居易七言排律2首,元稹五言排律1首。陆时雍评元白诗:“元、白以潦倒成家,意必尽言,言必尽兴,然其力足以达之。微之多深着色,乐天多浅着趣。趣近自然,而色亦非貌取也。总皆降格为之,凡意欲其近,体欲其轻,其妍,声欲其脆:此数者,格之所由降也。元、白偷快意,则纵肆为之矣。”[6]1422(《诗镜总论》)这里他指出元白体率易轻浅,风格自降。故标榜“高格”的高棅、李攀龙和沈德潜皆不录入。然赵翼与诸家观点相反,评白居易五言排律:“或百韵,或数十韵,皆研炼精切,语工而词赡,气劲而神完,虽千言亦沛然有馀,无一懈笔。当时元、白唱和,雄视万代者正在此。”[7]38(《瓯北诗话》)平心而论,赵氏对元白排律的评价又失之过高。那么应如何看待元、白排律呢?纪昀曰:“一意衍至千言,虽李、杜亦不能力馀于词。但首尾妥帖,即是难事,勿概以‘元轻白俗’忽之。……长篇作古体,方翕张如意,限以声病,但有修词工夫矣。此种只备诗家一体,无烦专意为之。”[8]303(《删正二冯评阅》)他认为元、白长律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不可完全忽视,但也不必刻意为之,聊备一体而已。应该说纪昀所论较为允当。
命题限韵,“绝少排奡”[9]929的应试诗
唐应制诗以五言排律和七言律诗为主。五言排律经过发展定型,被格式化,成为唐代科举取士的一项考试内容——试帖诗。沈德潜为适应科举之需,于重订时加入试帖诗,概括该诗体云:
此体凡六韵:起联点题,次联写题意,不用说尽;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五联题后推开;六联收束。略似后代贴括体式,合格者入彀。当时才士,每细心揣摩,降格为之。李、杜二公不能降格,终不遇也。唐人中佳者寥寥,兹取气骨近高,辞章近雅者,为学诗人导以先路,一切祈请卑屈者斥之。至于增加多韵,变化方板,巧心浚发者自能之,无烦覙缕为也。”[4]584(《唐诗别裁集》)
试帖诗适用于唐代科举,首先,它要确立一套有规则可依的范式,其平仄对偶,黏连声韵皆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其次,试帖诗除命题限韵外,应试者患得患失,揣摸主司好恶,迎合谀美,不能自如挥发,故试帖诗大多风骨不振。换言之,试帖诗的内容与形式皆有重重限制,应试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皆兢兢守定绳尺,绝少排奡生动者”[9]929(《贞一斋诗话》)。沈德潜对应制诗和应试诗评价皆不高,云:“唐时五言以试士,七言以应制。限以声律,而又得失谀美之念先存于中,揣摩主司之好尚,迎合君上之意旨,宜其言之难工也。钱起《湘灵鼓瑟》、王维《奉和圣制雨中春望》外,杰作寥寥,略观可矣。”[2]251-252沈氏对应制与应试诗皆不欲多取,仅取其“风骨近高”者。十卷本中选录五言排律115首,应试诗4首,应制诗17首,共21首,约占18.3%。而重订本中共收录五言排律145首,其中应制诗16首,应试诗35首,共51首,约占35.2%,比重明显增大。一方面唐代确实创作了大量的应制诗和应试诗;另一方面说明沈德潜选诗观念,前、后发生变化。他前期编诗重诗教,倡唐风,动机比较单纯,而后期位列卿贰,倾心为***教科举服务,选本的功利性明显增强。
《唐诗别裁集》排律之选受当时科考之风的影响较为显著,沈德潜言:“五言试帖,前选略见,今为制科所需,检择佳篇,垂示准则,为入春秋闱者导夫先路也。”[4]3
参考文献:
[1](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清)沈德潜.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清)爱新觉罗·弘历. 唐宋诗醇[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6](明)陆时雍.诗镜总论[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97.
[7](清)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8](清)纪昀.删正二冯评阅[A].陈友琴.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唐诗排行榜篇8
一、崔笠的生平
朝鲜中世的社会是一个排他的社会,即比起个人的能力,大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家门和出身为了探明崔笠汉诗的美学特征,我们先来看看崔丟的生平崔笠字立之,号体诗子东皋简易,籍贯为韩国通川其父自阳是成均馆的进士,考为i善大夫兵曹参判兼义禁府事,祖父世瀛为通***大夫承***院左承旨,曾祖父湘为通训大夫宗薄寺正自阳的配位是茂松尹氏掌乐主薄芸弼的女儿,世瀛的配位是光州卢氏别检彦谦的女儿,湘的配位是全州李氏县令础的女儿崔笠的高祖父有池作为成均的生员做过承仕郎,配位是原州的元氏五代祖父老虽然是布衣出身,但由于其精通书法,受到世祖的知遇,官至折卫将***的官阶和上护***的官职。
崔丟死后当代的名家没有一个人为他的去世作哀悼的挽词或墓志铭等这些更足以证明崔笠庶孽(非正室,妾所m的出身崔笠身份的束缚正是由于其庶孽的出身所制约。
崔笠1554年(16岁)的时候参加监试,两场都合格了,这说明当时崔里的身份已经可以参加科举了这个时期崔峑的学问和文章在汉阳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栗谷都曾经为了见崔峑而翘首苦盼1559年春,崔笠受命免除初试和复试直接参加殿试,并且在殿试中作了一首《银台十二咏》,令举座皆惊,但却落榜了通常能受到直赴k试的恩命6勺话,十有八九会考中,但崔笠却由于庶孽出身而落榜了在1561年10月考中文科状元后也总是被任命为外职即使是在1586年10月作为护***在吏文庭试中考得第一的时候,宣祖按照规定欲将其加资为嘉善大夫,但因为两司的四次改正奏请被取消了加资的机会,最终只被任命为掌隶院判决事。
崔笠乖戾的性格,以及其对自己诗文的自负感不得不说是他对自己卑贱出身所受挫折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拥有出众的才华却因为卑贱的出身而在仕途屡屡受挫的崔笠,更加埋头于诗文的修炼,他希望靠诗文的自负来慰藉自己。
二、崔笠汉诗受江西诗派的影响
在李安讷许筠等追求盛唐风的诗人的领导下,崔丟生存时代的骚坛唐风已经占了主流从高丽末,就开始风靡崇尚宋诗风的汉诗,由于过分追求繁细的声律和险僻的修辞,因此到了海东江西诗派活跃期,对这种诗风的批判越来越强烈同时受到崔庆昌白光动李达等三唐诗人的推动,唐诗风开始成为新的诗风领了圭角另外高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旗帜,拒绝晦涩难解的江西诗派诗风的明朝前后七子,在推崇唐风中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但是这一时期的崔豈却走在衰败之路的江西诗派诗风的远长线上进行着他的创作。
许筠认为崔笠的诗承袭了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风,并不看重唐风的古朴之美这也再次印证了崔笠的诗作与体现宋诗风的江西诗派是一脉相承的崔笠的诗习得了作为江西诗派代表的黄庭坚和陈师道的诗风朝鲜前期追崇唐风的诗模拟性较强,缺乏个性,但是江西诗旅的诗却不沿袭前代的东西,强调追求自己的创新和奇特追崇唐风的诗在音声和意境层面气势较弱,萎弱是其缺陷但是追崇宋风的诗却有着强健的音律感和宏阔的规模气魄因此追崇崭新和奇健的崔峑便选择了宋风,特别是江西诗风崔笠之所以选择正在走向没落的江西诗派的诗风,是因为唐风汉诗所受到的制约,以及崔笠自身豪放豁达的气质所决定的就像栗谷所评价的一样,崔笠宽广的内心世界,以及气质使得他选择了追崇强健的诗风同时又加之崔笠庶孽出身的卑贱门第,决定了其通过在诗文中的造诣来慰藉自己命运的强大内心同时卑贱的出身也使崔峑在宦路上崎岖不平,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崔笠选择追崇以崭新和矫健为特征的江西诗派的诗风崔笠作诗喜欢对字句反复进行推敲和锤炼,这种诗癖也为其精深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从这点上来看柔弱模拟性强的唐风,明显不足以表达追求崭新强健的崔笠的豪放豁达的内心世界因此追崇强健的江西诗派诗风的崔笠不仅在诗的美感上,而且在创造强健的音律上也不得不说是成功的金昌协曾评价崔峑汉诗的音律为“声响铿然若出金石”,就是对崔峑汉诗音律锋利强烈的赞美。
这种奇健之美的诗风和海东江西诗派,以及中国江西诗派的作品风格类似而申钦则将崔笠归类为郑士龙卢守慎等海东江西诗派,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作的诗“险瑰奇健”金万重评价说崔笠的诗有时甚至超过卢守慎黄廷或,可见当时已经将崔笠划分为海东江西诗派的范畴了。
三、崔笠汉诗的奇健精深之美
“奇健,,一词由“奇,,和“健,,双重含义所谓的“奇,,就是“不拘泥于陈旧的规定,追求创新”崔笠就强烈主张回避使用一些陈腐的词汇因此崔笠的作品体现出崭新的诗风就成了必然“崭新”“Rlj健”“精深,,这三种美学范畴都与崔笠豪放豁达的内心tf界,以及'其对诗作反复推敲修改的诗癖密不可分同时这三种美学范畴又与诗的修辞和形式不无关联。
1、崭新的诗风
例如,《次台韵通録》(六首中的第三首)(崔《简易集》,卷D 、
大夫不去东击贼
千里胡为西入关
假使逾兵一带水
安能措国四维山
终南渭水如常见
武德开元得再攀
忧在大臣知更别
未应料理得东还
这首诗是崔笠1594年作为甲午行使经义州去往鞍山的途中所作此次出使的目的是向明朝报告朝鲜的情况,并请求明朝的-兵首联中用自问的形式点明了发生战争之时自己不去击敌而去京城的原因以一种悲壮豪迈之情作为诗的开始颔联中对首联中的自尚进行了说明,反复思考自己所负重任假设和其结果这样的连绵句的活用可以快速地展开内容,極诗顿生强健紧张之势同时假使,和”安能”这样助词精巧的对仗,使人能够如临其境并产生豪迈之情这里助词怡到好处的使用,正反映了宋诗散文化的特征&也是崔峑所追崇的江西诗派的创作特征特别是颈联更是被赞为“奇语”“古雅典重”用对明朝的讴歌来凸显朝鲜形式的危急颇备分量的地名和具有典重感的年号相对照,给人以崭新古雅之美感,同时也确保了诗内容的具体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拘泥于陈腐的表达方式,被申钦称赞为超起海东江西诗派代表人物卢守慎黄廷或之作尾联中写到如果明朝不派援兵的话,自己绝本回国的的反复活用,以及颔联中助词等的运用都与江西诗派的创作特征相一致崔丟通过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打造了其崭新的诗风。
2、刚健的美感
崔峑对于唐风的柔弱嗤之以鼻,批评其“无骨”,致力于作强劲有力之诗崔笠的诗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诗风是由于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气质所决定的这与其对文章的自负感也不无干系
例如,《十七朝》(崔S,《简易集》,卷9
玉宇迢迢落月东
沧波万顷忽翻红
蜿蜿百怪皆御火
送出金轮黄道中整首诗用了崭新强健的笔锋描写了崔笠在1603年8月在赴任杆城郡守时,游览向往已久的金刚山在洛山寺观看日出的场景月亮东落,万顷沧波上突然变成了红色,这里“忽翻红”这_充满生气的表达给人以强劲之印象,同时预告紧接着将要发生的壮观场面,给人以紧张感神奇的光线和被称之为“百怪”的太阳周围的气晕,最终率领着红色的火光将其送上了黄道诗中将这些自然规律拟人化,特别是“御”“送出”这样的刼词的运用,生动地表达出了日出的壮观首诗在诗语或意境的运用中处处展现了刻意慎思的痕迹同时叠字的运用又增加了诗的生动感和活力,特别是“蜿蜿”一词以瞬息万变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太阳周围的变化无常在读这首诗的同时像亲眼目睹了洛山寺的日出另外这首诗是在8月的时候所作玉宇”正是“8月太阳,,之意再加上“玉宇”“百怪”“金轮,,和“黄道”这样的诗语新奇和1宏大的空间气给整音诗平添了巨大的气场张维评价这首诗是古今吟咏日出的诗歌之最3精深的诗风。
崔笠这种经过极度的锤炼而作出的精深的诗作,只有细致的分析方可体会到其中精细的美感诗中所谓的精深”之处可分为用意的精深和词语的精深强调用意之深的崔峑非常排斥那些一眼见底的浅薄诗作,他总是通过冥思苦想反复斟酌来完成自己的诗作因此崔笠的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体现了其精深的诗风。
例如,《灵熙卷韵$(崔《简易集》,卷S
白云涵影古溪寒
和月时时上石坛
诗在山中自奇绝
枉寻岐路太漫漫
这首诗是崔笠1605年从杆城还朝以后写给妙香山僧人灵熙的诗卷的作品起句和承句将山寺脱俗的景致描写的像一幅画卷初夜白云的影子映照在寒冷的溪水上,厌倦了世俗的旅人彳半随着明月登上石坛因为与世上的风尘隔绝,因此作的诗也自然“奇绝”但是由于旅人知道自己必须要回到世俗的风波中,因此心中一片茫然之所以称这首诗“精深”是由于其脱俗的美感诗中虽不见字句的锤炼,但诗人用自己缜密的观察力捕捉了一个脱俗的画面,可谓诗风之“精深,,因此栗谷评价说这首诗能使人感受到一种微隐之美,用意然精深。
四、结语
唐诗排行榜篇9
关键词:孟浩然;隐居;出仕
中***分类号:I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185-02
孟浩然,今湖北襄阳人,盛唐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人称“孟襄阳”。 他主要生活在开元时代,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儒道释游侠等多元思想的融合,使得文人们无不豪情万丈,满怀着盛世诗人的自信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几乎都希望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一展报国之志。边塞诗派的高适《三君咏》“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分别赞扬了魏征、郭震、狄仁杰,暗含了自以他们为榜样建功立业的决心;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示了盛唐文人特有的雄壮豪迈和宽广胸襟;杜甫虽然生活困顿,但是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争先效仿的榜样。即使思想倾向于佛家,显示出闲适、退隐情绪的王维,也没有布衣一身,而是一方面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诸多诗人中唯有孟浩然终生未正式出仕,难怪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悲叹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的确,孟浩然为什么甘愿隐居田野做一个真正的隐者?究其原因,浅析如下。
一、应试不第无奈隐居
孟浩然的一生以应试为界,他年轻的时候心中对成就一番伟大的抱负充满着渴望。他的《长安早春》:“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表达了对功名的深深渴望,但是事实上,孟浩然在科举考试中竟然失利了。他的《陪卢明府泛舟回作》:“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表达了对失利的深深遗憾。那么,孟浩然为什么名落孙山?旧唐书 《文苑列传》中有关孟浩然的部分异常简略,仅仅写下“不达而卒”四个字。其他的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诗人的命运不济。比如:白居易《与元九书》“况诗人多蹇……李白、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 杜甫《遣兴五首》“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等等不胜枚举。
我们先从王维的应举来看下唐代科举成功的条件。《唐才子传》在对王维及第前的事迹有如下记载: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后来与孟浩然相隔一百多年的李商隐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因为没有人提携,在开始的科举中没有成功,后来得到牛***官员令狐及和他儿子令狐的帮助,才榜上有名。
由此说明,唐朝的荐举、请托之风极为盛行,并且由于推荐者意在荐贤,掌贡举者意在得人,大家并不把这种推荐与提拔当作舞弊来看待,一些擢第的人选甚至在进士考试举行之前就已确定下来。所以,士子能否在应试前获得当权者的赏识,甚至比考试本身更加重要。而孟浩然出身并不显赫,也无人可以推荐,于“进士科取人颇少”的激烈竞争中自然不免落于下风。
后来孟浩然在短暂的求官经历中,也让他认清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后主动倾向于归隐。他的《京还赠张淮》“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及对隐居的向往。
二、性情淡泊无意官场
孟浩然生性好爽率真,喜欢结交朋友,他并不是没有出仕的机会,在他的好友中张九龄贵为宰相,王维也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然而他直到40岁时才出游京师,参加科举。《唐摭言》记载了孟浩然获得过接近皇帝的机会:维待诏金孪殿,一旦,召之(孟浩然)商较风雅。忽遇上(玄宗)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召见。上即命咏。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此事是否真实,尚待查阅,但是从孟浩然后来一试落第即永不再考可以看出,他本身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乃至后来襄阳刺史韩朝宗仰慕孟浩然的诗名,为他才华折服,主动要帮他到朝廷延誉,为他谋求官职。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任官时喜欢提拔后进,曾经推荐崔宗之、严武与蒋等人于朝廷,受到当时其他人的尊敬。当时人有语:“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曾经写《与韩荆州书》,渴望得到韩朝宗的举荐。延誉指的是在皇帝和大臣们面前为有才华或者品行高洁的人播扬声誉,传扬好名声。在这样一个机会面前,孟浩然开始还欣然地找出很多史书慢慢研读,为推荐做准备,可是在出发的时候竟然用喝醉来婉拒韩刺史的美意,可见孟浩然的矛盾和抉择。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认为“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即孟浩然文不为仕、行不为饰、游不为利,这种自由任性的本性使得他一方面难以接受官场上的束缚,另一方面出于对功业的渴求,使得他想通过仕途一展抱负。《李少府与杨九再来》“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何如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诗人既羡慕朋友早达,又以纵情行乐为怀。所以这种矛盾纠缠了孟浩然一生,也促使他永远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徘徊。
三、追随先贤渴望归隐
诗人的故乡襄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居胜地,而当时的荆楚之地,隐逸之风盛行,智绝诸葛亮、高士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山简、孟嘉、远公等,都对孟浩然向往山林隐逸,追求清高淡远的思想性格,形成了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先生说过:“我们简直不能想象一部《襄阳耆旧传》对少年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诗人在他的很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都反映出对庞得公等先辈的敬仰之情,他一度隐居鹿门山也正是表示自己先辈的追随。
《夜归鹿门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写的是孟浩然从襄阳渡口回鹿门山时的情形。夜幕四合,诗人内心充满孤寂,而庞公栖隐处让孟浩然精神为之一振。类似于庄周和蝴蝶,孟浩然走在寂寥清净的路上,心中满怀对庞德的景仰,已经分辨不清自己是庞德公还是孟浩然了。庞德公,襄阳人,民间高士。荆州刺史刘表数次邀请其为己所用,庞公都拒绝了,刘表说:“你难道只想保全自己,不想保全天下?”庞公说:“鸿鹄的鸟巢在山林的高处,晚上回来栖息;鼋鼍的窝在万丈深渊,傍晚回来得以宿眠。房子是人之巢穴。处所不同,不是不保天下。”刘表又问:“先生你甘愿在这荒山野岭,以后拿什么留给子孙?”庞公说:“我留给孩子耕读传家,只是所留的不一样罢了。”庞公携妻子采药不再回来。这种淡泊豁达的人格是孟浩然所仰慕的,因此他觉得“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毫无疑问,庞公隐居之处已经成为了他的精神家园,冥冥之中给徘徊的他一个答案。闻一多先生评价:“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而这个默契的对象,无疑便是庞德公了。
四、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无法放弃仕途
中国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盛唐时期的每一个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几乎成了每个儒者的座右铭。而出仕最典型的形态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学而优则仕”。四十岁以前主要在家乡隐居苦读,为进京出仕做准备。《旧唐书》说他“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他和盛唐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他在《书怀贻京邑同好》中说:
维先自邹鲁, 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
昼夜恒自强, 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 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 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 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 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 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 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 翻飞何日同?
此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渴望出仕施展抱负的愿望。先叙述自己的身世,再写自己成年后命运不济,渴望故人援引。他的言行是“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昼夜恒自强, 词翰颇亦工”为迎接美好的仕途做准备。
然而在好友王昌龄考上进士后,他信心百倍地去参加考试,失利后,仍然到处拜谒,结果仍然是失望。心里的无奈没有让他完全放弃求仕。他在漫游吴越时写道:“魏阙心恒在, 金门诏不忘”,表达了身在江湖,始终不忘朝廷。
在无奈的隐居中,他写道《与诸子登岘山》“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在羊公堕泪碑前想起前人建立的不朽功业,想着自己岁月蹉跎毫无建树不禁“泪沾襟”了。
正是这几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在49岁时做了张九龄的幕僚,一年多后他就去世了。此前他的拜谒诗杰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含蓄地表达了渴望得到张丞相提携踏出仕途的意愿。可见近花甲之年的孟浩然仍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尚犹怜不涸者,白首未登科”的不甘隐沦和“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的自由始终让他无法取舍,最终在奔波求仕时遑遑不定其意和隐逸幽栖时难以排遣孤独失意之间的摇摆中度过了一生。
参考文献:
[1]孙延辉.儒家思想与孟浩然的出仕情结[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唐诗排行榜篇10
1、值日班长
本着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的原则,每天由两位同学合作担任值日班长,负责处理班级中的一切事务,特别是检查眼保健操状和维持课间纪律。赶赴专用教室上课时,正班长在前带队,副班长在后,保证队伍的整齐。放学时写好班长日志,对一天的工作总结,交班主任过目。
2、自主晨会
值日班长每天按规范的仪式抽出每日一句。班主任老师根据签条的提示作出解读,并联系班级实际情况,提醒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周三时,值日班长抽出签条后,在自主晨会记载本上写出按照老师的惯例解释意思,联系实际情况解读。晨会课上讨论辨析后,作好记载。
3、课间值日
班级内公开设立工作岗位,标出劳作酬劳,由各人根据自身特长竞聘上岗。响应学校开展的“给废纸安个家,给桌椅排个队”的主题活动,班级中收集废纸所得酬劳以十倍转成薪酬均分。突出贡献者另外奖励,倡导低碳生活。
4、书香班级
以“绿书香”***书馆为基础,开展“从列兵到将***”的读书晋级活动。***书馆管理员做好***书的推荐和借阅登记工作。“上尉”以上读书***衔,照规则奖励。学期评选“供书英雄”、“读书英雄”。绿书香组织征文活动一次。
一个学期开展精读一本书活动,本学期初定书目为《小王子》。
5、单项竞赛
本班不定期开展学科单项竞赛,视班级整体学风而定。按照惯例讲进行:10分钟写字速度赛,背诵古诗50计时赛,作文竞赛,诗朗诵比赛,10分钟口算赛、10分钟看拼音写词语赛……应时不定。至少组织十项以上,评出优胜者。
6、守护天使
历史传承,每两周抽出五位同学担任本班守护天使。天使挂牌上岗,和善友好,守护班级,守护每一位后进的同学,在功德本上写下天使心语,分享快乐和成长。
7、生日诵诗
根据每位生日学生的不同特点,赠送一首生日祝福的诗歌。诵诗中用***片对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作一个回顾,同学们的祝福和诗歌一起复印两份,一份班级公示,一份学生珍藏。
二、特色课程
1、晨诵课程
承接“诗歌开启闪亮一天”后,2011年的晨诵主题为“2011,聆听清晨的问候”。二月份诵读诗人顾城,三月份诵读诗人泰戈尔,四月份诵读诗人海子,五月份诵读诗人惠特曼,六月份回顾唐人的离愁别恨。
晨诵为减轻学习压力,分享文学喜悦而努力,在音与画的配合下,共同编织美好的学校生活。
2、电影课程
根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开展电影观赏综合活动:第一单元“春光无限”,观赏《暖春》和《天空之城》;第二单元“科技之光”,观赏《火星任务》和《第六日》;第三单元“有志竟成”,观赏《阿甘正传》和《海伦·凯勒的故事》;第四单元“世界各地”,观赏《博物馆奇妙夜》和《莫扎特传》;第五单元“亲情依依”,观赏《飞跃巅峰》和《草房子》;第六单元“八一壮歌”,观赏《惊涛骇浪》和《惊天动地》;第七单元“人与自然”,观赏《大白鲨的长途冒险》和《可可西里》。
3、养蚕课程
养蚕课程进入第三年。在“养出一条金蚕来”的基础上,设定主题为“飞吧,蚕宝宝”。观察自然,枯枝时节辨认桑树;分组养蚕,认识遗传改良蚕种;贴心喂养,观蚕画蚕说蚕童话;寻根问底,探讨丝绸文化底蕴。
桑出养蚕,温习桑蚕诗词,成就班级文化。
三、学期庆典
1、编排文艺节目
根据本学期中所学,编排文艺节目,准备六一庆典。中队活动时,进行文艺节目选拔,确定庆典节目后,重点排练。
2、表彰榜样同学
推荐表彰各科学习活动中的榜样同学;表彰单项竞赛中的优胜同学;表彰班级活动中的优秀同学。其他卓越同学。
3、家校亲情汇演
(待定)邀请家长参加学期庆典,展示一学期来的学科学习成绩和各方面健康成长的情况。
四、深度关注
1、学校春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