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课文篇1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2.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
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天窗课文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书香校园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应该用大量广泛地阅读充实校园生活,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个角落,用阅读滋润生命快乐健康成长。庆阳五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建立了学校课外快乐阅读课题小组,教师成立“五谷读书会”,课外阅读蔚然成风,读书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一.晨诵、午读、暮省――课外阅读的风景线
1.晨诵中华古诗文,用民族文化的血脉浸润心灵。
自古以来,“礼仪忠孝”“宁静致远”“俭以养德”等传统文化铸就中国人的风骨。学生每天早晨20分钟晨诵,或浅唱慢吟,或激情朗诵,每天坚持背诵一首唐诗宋词或先秦诸子散文片段,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能背诵80多首(篇)。诵读中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心灵的诗意化妆,学生在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趣,培育儒雅风度。
2.午读经典名著,吸纳多元文化,积淀人文素养。
每天下午安排30分钟师生共读中外名著活动。师生排除一切杂念纷扰,静下心来读“进”书中,享受心旷神怡的慢阅读乐趣。与鲁迅深邃的目光对视,与贝多芬激昂的旋律相融,与托尔斯泰高贵的思想切磋,与泰戈尔的唯美博爱相伴,在阅读中伴随着思想的飞扬,达到真正深入心灵的阅读。
3.暮省成长足迹,生命的底色更加绚烂。
每天坚持写二三百字的随笔,把读书所获变成文字。谈个人生活、谈老师同学、谈父母亲人、谈多彩校园、谈社会百态、谈国际风云......天天写一点,三年写成厚厚的沉甸甸的个人生命叙事――《青春纪念册》。读写结合,学生的知识丰厚起来了,思想越发成熟了,五彩斑斓的青春在抒写中焕发勃勃生机。
二.墙壁书架、流动书柜、阅读橱窗――触手可及的放大***书馆
学校生活是紧张忙碌的,课表排得满满的,怎样让阅读和学生如影相随?怎样像挤海绵的水一样“挤”出时间阅读?怎样解决书源紧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一种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的校园文化场所。
1.楼道墙壁书架,***书随时静静等待你。
学校楼道设计造型典雅的书架,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刊物杂志、童话故事书、科普小说等捐出来,以班级为单位收集起来,分类摆放在书架上供同学们自由阅读。学生只要有一点儿读书愿望,伸手就可以拿起一本书翻阅。课余零散阅读是大脑的另一种放松,可以随时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书香就这样弥漫开来,悄无声息。
2.班级流动书柜,***书源源不断走向你。
学校统一配发书柜,将学校***书馆的书分发给各班,丰富班级书柜。专门设班级***书管理员负责借阅登记,让***书在班内流动。学生可以在校内零散阅读,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集中阅读。班与班、年级组与年级组可以一个月、半学期或一学期进行一次书柜***书循环流动。丰富的***书供学生选择的范围更大,一个动态的放大的***书馆就在学生身边,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
3.校园阅读橱窗,文字赏心悦目映照你。
校园内设立风格迥阅读橱窗,吸引学生的眼球――触眼可读成为习惯。学生通过报刊橱窗了解时事***治、关心国内外大事等。“美文橱窗”品饮香茗,“时尚橱窗”美***奇闻趣事开怀消遣,“探索橱窗”让你时时感受科学之奥秘等。阅读橱窗也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文字与生命对语,让阅读伴你走遍校园,成长的足迹就是阅读的足迹。
三.哲理名言、好书推介、读书交流――课前三分钟的微课程推动大阅读
1.教室黑板右侧每天书写一则名人名言,朗读名人名言代替课前的问好,用名言励志升化读书。名言激励学生求知做人,可谓一箭多雕。这是把书本中的精华语句铭刻于学生心灵,顺手牵羊却受益终身。
天窗课文篇3
参赛学生:侯卿中学 陈苏姗
指导教师:邱琼霞老师
“铃铃铃”清脆的铃声在耳边响起,还在与周公下棋的我在模模糊糊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闹钟按掉,为的是再睡一会儿,一会儿就好……
刚刚起床的我眼睛始终没有睁开,我怕,怕见到刺眼的阳光直射进我的瞳孔;怕看见书桌上那成堆的书本和漫天漂洒过来把我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考卷;怕等一下妈妈进来的严厉的目光;更怕看见窗子外面那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我面前嬉闹的情景。想到这儿,我不禁自嘲起来:你认为你还有像他们一样玩耍的机会吗?不,你的机会早已被用来读书了,取得代之的只有分数、成绩和束缚。
才吃完早饭,我被在妈妈如老鹰般尖锐的目光下,呆在书桌旁,望着那些书本和考卷发呆,但却始终不明白为何要去做他们,周末不是应该用来放松的吗?怎么比上学还累啊!正当我发愁之际,耳边如往常一样,响起的是小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简直可以与百灵鸟相比。他们在玩过家家,我则伫立窗前,凝望着他们,心中萌生的是假如时光倒流,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过一个真正属于我的童年,既然已错过,那为何现在不开始摆脱呢?
我才发现,窗外的花骨朵已经含苞待放了,充满了生机,也终于,我不再是窗边里的那一个乖乖女了,我要摆脱这束缚着我的鸟笼,如同课文《囚绿记》中向往光明和自由的长春藤,从始至终,它不曾屈服,更不曾放弃。我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溜出去。妈妈这些天可能看我无精打彩,眼珠子始终在窗边转动,就允许了,这一次,我敞开心扉,心情地玩,直至太阳的最后一丝光辉散去,我才跳着回家。前脚刚踏房门,后边就又被盯着做作业,或许我还没玩够,被拿着那本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小人书,夹在课本中,看了起来……
忽然想起前两天看的报道,湖南一位无四肢女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在学走路,尽管她四肢全无,但她却努力着照顾弟弟,尽管她四肢全无,但她却想走出房间,看看窗外世界,看看窗外缤纷彩呈的万物。
想到这儿,我不禁憾然,她的努力,使世界看她的存在,而我的努力,却如一只小鸟,在做着默默的挣扎,无畏的抵抗。
太阳又照常升起,窗外的花都开好了。我仍坐在窗前研究数理化复杂的方程式,却一个劲地喊着“无解,无解”。又体验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窗里窗外,虽仅有一窗之隔,却天壤之别!
【点评】
天窗课文篇4
【关键词】偶发事件;作文教学;踏跳板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发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教师若处理不当,会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还可能失去师生之间的友情。若能恰当处理,会让你的课堂“柳暗花明”。本人结合在自己课堂中发生的两例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第一个案例
一天语文课,我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走进教室,正准备上新课,忽然,一位小组长站起来汇报:“老师,我们组的李静同学昨晚的家庭作业没有写。”我正想问一问李静是什么原因时,其他两个小组的组长也接连站起来,一个说:“老师,我们组的蒋存宝和姜瑞琴也没有写。”另一个说:“我们组的全都没有写!”我能感觉到微笑在我脸上瞬间凝固,平时,也就一两个“惯犯”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像今天这样集体“犯罪”的还是第一次。我强掩饰住心中的怒火,正要准备兴师问罪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有的抱着肚子笑、有的捂着嘴笑、有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呢。一个嘴快的女生说:“老师,今天是愚人节!”然后,同学们齐声喊:“祝老师愚人节快乐!”噢!噢!原来今天是愚人节,我灵机一动:“孩子们,和你们在一起真快乐,可快乐的时光不多了,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上周上完学区公开课,领导看我课讲的好,要把我调到定远小学去了。”“啊――”同学们都张大了嘴巴。“老师你别走,你别走。”有几个女生急得都快哭了。我再也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同学们这才感觉被愚弄了。嚷着:“老师骗我们,老师骗我们――”“愚人节快乐”我回敬。我们又一次在教室里笑做一团。我知道,这节课同学们再也静不下心来听我讲任何东西。我取消了原计划上的新课,说:“这节课,我们改为写作课,就以《愚人节》为题,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好不好?”同学们开心的鼓起掌来。纷纷拿出纸和笔,埋头写起来。很快,大家作文就写完了。连平时一写作文就头疼的蒋凯也跃跃欲试,要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我让同学们主动抢占讲台。同学们写到:
“……这时候,老师气得火冒三丈,头上的气一股一股的向上冒……我们班的同学都大笑不止……我们这才明白了老师的诡计。这时,老师却在讲台上笑得前仰后俯……愚人节是快乐的一天,是充满笑语的一天。我期盼下一个愚人节的到来。”
“我们上课骗骗语文老师吧!我们就说我们班同学作业全都没有写……老师听后,脸气得通红,嘴巴张的像个大鸡蛋一样……谁知老师向我们倒打一耙……我们听后半信半疑……虽然这一天会很快过去,但是我永远会将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记在心头,我期待着下一个愚人节。”
“今天是愚人节,听说愚人节就是捉弄人的节日。如果愚人节这天没有捉弄别人,自己会倒霉……不一会儿,我们就把班上的大傻瓜全部搞定。我们合在一起商量,一直糊弄同学,没意思。我们想骗骗大人物―老师……我们语文老师的头上正冒着一团熊熊的火焰……我们的嘴张得比鸡蛋还大……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一天,真有趣,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喜欢愚人节!”
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教学素材,就看我们能不能很好地利用。
第二个案例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给学生上辅导课,忽然窗外狂风大作,沙尘漫天,风刮得窗玻璃“框框”作响,我和学生赶紧关上了窗户,风刮得更猛了,窗外昏黄一片,学生们不由小声发出“啊吆”的声音。正要继续上课,却发现有几个学生伸长脖子往窗外看,有的在座位上坐卧不安,有的表现出想往外看又不敢看,眼睛注视着我,看我怎么控制眼前这个局面。别小看这些小家伙,人小事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再讲下去,显然是画蛇添足,何不借这次机会训练一下他们的写作。于是我慷慨地说,大家都到窗户边来看,认真观察,看完后,每个人都要写出你看到的情景。没想到孩子们快乐的像小鸟,边看边叽叽喳喳的交谈,十几分钟的沙尘终于结束了,孩子们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座位。下课时,每个人都按时交上了作文,不想他们描述的十分形象、真切。例如:①分不清天和地的界限②纸片和垃圾在空中飞舞③风像发怒了一样吼着④老天爷像一个魔术师⑤我希望沙尘再来一次……,看到这些句子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我兴奋极了,我又一次看到他们进步了。
课堂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偶发事件,利用好了,会成为你课堂的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要让她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就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这是任何书本和任何课程都无法给予的。
天窗课文篇5
《浏览***片》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20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ACDSee看***软件,因而要让学生掌握ACDSee程序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了解其界面,学会使用该软件浏览***片。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能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学会了“画***”、“浏览器”等软件窗口界面的操作,这为学生学习ACDSee这个全新的软件打好了基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要注意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ACDSee软件的界面,学会用ACDSee软件浏览***片。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学会用ACDSee软件浏览***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使用ACDSee浏览***片的便捷,进而培养学生学习ACDSee软件的兴趣。通过学习用ACDSee软件浏览***片,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ACDSee软件的操作界面,学会用ACDSee浏览***片,了解ACDSee软件中常用按钮的作用。
难点:认识文件夹树窗格,实现***片的自动播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羊羊们都邀请来了,他们就住在D盘的“羊村”文件夹里(板书:D:\羊村)。你能在“羊村”里找到喜羊羊吗?
学生查找“喜羊羊”***片。“羊村”文件夹中的***片是用数字命名的,学生一般会一张张地打开查找。
师:找到了吗?老师也想来找一找!老师在15秒内就能找到喜羊羊,大家信不信?(教师演示用ACDSee查找喜羊羊***片。)
师:老师找***的方式跟你们的一样吗?其实老师借助了一个很神奇的软件,它就是ACDSee。ACDSee是一款非常有名的看***软件,它的***标是一只绿色的大眼睛。想学这个软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它来浏览***片。(出示课题。)
设计意***:我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切入点,让学生查找喜爱的动画角色,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通过将不同找***方式相比较,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用ACDSee浏览***片的方便之处,产生学习ACDSee软件的兴趣。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1)启动ACDSee程序
师:请同学们先找找看,这只大眼睛在哪里呢?尝试把它打开来吧。
学生尝试启动程序。教师请学生演示讲解。
学生演示预案:如果学生能找到两种启动程序的方法,教师为找到的小组加上智慧星,并小结启动软件的一般方法。如果学生找不到,则进行提示。
(2)认识ACDSee查看窗口
师:窗口打开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ACDSee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课件相机出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路径栏、状态栏。
师:这些部分在其他窗口中也有。那这儿还有三个部分是做什么用的,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先来看左边这一块(教师用鼠标指着“文件夹树窗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显示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本地磁盘C、D、E,文件夹……
师:是的,这儿显示了电脑中所有的文件夹。假如我要看D盘中显示的内容,该怎么看呢?
学生尝试后交流。教师请学生再次尝试,查看D盘中有哪些文件夹。
师:如果我们要看D盘中的“动物”文件夹,该怎么看呢?
指名学生讲解,教师配合演示。
师:这些文件夹排列得非常有次序,就像一棵树一样。所以,我们就把这一部分叫做文件夹树窗格(板书名称)。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为什么这儿有的文件夹前面是“+”号,有的是“-”号,请同学们单击“+”号、“-”号,试试看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探究后交流,教师小结“+”号和“-”号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文件夹树窗格,这样就可以找到喜羊羊的家了,快去找一找“羊村”文件夹,到羊村里玩一玩吧。
任务一:去羊村做客。全部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自己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通过奖智慧星的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不仅能使合作学习更有效,还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操作情况,调动课堂气氛。
师:我们再来看这一个窗格(教师用鼠标指着“文件列表窗格”),这里显示的是什么内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里可以显示“羊村”文件夹里的所有***片文件,我们把它称为文件列表窗格(板书名称)。
教师选定“羊村”中的一幅***片后提问:“现在选定的是谁?在哪里可以看到?”
学生探究。
师:左下角可以显示选定***片的预览***,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预览窗格(板书名称)。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文件夹树窗格、文件列表窗格、预览窗格,它们都在ACDSee的查看窗口中。看到同学们来做客,羊羊们非常高兴,喜羊羊想邀请同学们去探险呢。
教师简单介绍森林探险游戏的玩法任务二:跟羊羊探险。全部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自己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对从未接触过资源管理器的学生来说,“文件夹树窗格”是较难理解的。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把名称抛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去操作、去体验,并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作用,学习操作方法,再揭示名称。这一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最后,我又通过游戏来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突破了教学难点。
(3)认识ACDSee浏览窗口
师:同学们,羊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村长交给喜羊羊一个特别任务,请同学们看村长和喜羊羊的对话***(如***4)。
学生发现在预览窗格中无法看清楚***中文字。
师:那如何看到大***呢?
学生尝试后交流。
师:原来双击就能打开另一个窗口,看到大***了。这个窗口是ACDSee的浏览窗口。
设计意***:打开浏览窗口较简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如果学生能发现不同方法的话,教师要进行表扬。
师:出了什么事呀?
生:村里有羊失踪了,村长请喜羊羊想办法来营救。
师:羊村中到底是谁失踪了呢?我们如何才能看到羊村中的其他***片呢?请同学们先来试一试。在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几件宝贝。(屏幕出示:“浏览”、“上一个”、“下一个”、“幻灯显示”四个按钮。)
设计意***:这里采用探究教学法,在学生探究前教师出示四个按钮是为了避免学生进行盲目探究,并使教学能紧紧围绕本课目标进行。
任务三:寻找失踪羊。教师提示学生:比一比哪组发现的方法最多,别忘了把新发现告诉小组里面的其他同学。
学生交流四个按钮的使用方法,重点学习“幻灯显示”按钮。
学生演示预案:如果学生除了这四个按钮以外,还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浏览***片,教师进行表扬。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研究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同学们再试一试你刚才没用过的方法。
师:到底谁失踪了呀?想知道喜羊羊是如何救沸羊羊的吗?这可是个秘密,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哦,喜羊羊把这个秘密写在了一棵大树上,快在大树***片中找一找。
学生演示如何用“放大”按钮来查看***中较小的文字,从而引出“放大”和“缩小”按钮的使用。
设计意***:常用按钮的使用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使用这些按钮,使学习更加有效。
师:秘密藏在哪儿呢?(出示:E:\故事\救沸羊羊。同学们,赶紧一睹为快吧!)
任务四:看羊羊连环画。请一学生演示如何浏览连环画,并用“幻灯显示”的方式浏览。
学生演示预案:如果学生浏览时没有运用“放大”、“缩小”按钮,则教师提示:这张太大了怎么办,看这儿红太狼与灰太狼在讲什么悄悄话……
设计意***:这一环节是巩固练习,连环画中的***有的太大,有的较小,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浏览,从而巩固新知。
3.自主运用,升化提高
师:同学们,连环画好看吗?在电脑里还有更多有趣的连环画!它们都在E盘的“童话城堡”中,还等什么,快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尽情地浏览吧!
设计意***: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多部精美的连环画,有《红太狼入侵》、《黑天鹅》等,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差异,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浏览,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呢?其实ACDSee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在它的窗口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同学们去探究呢!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研究。
设计意***:通过简单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拿到这个比赛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
第一,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教参把常用按钮的使用作为本课的难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只要稍加尝试,就能学会这几个按钮的使用方法。那么除此之外,难点在哪儿呢?再次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笔者把认识文件夹树窗格作为本课的难点。
第二,就是什么***片才能引起学生浏览的兴趣呢?一次,看到几个学生在津津有味地翻阅一本连环画,不由得眼前一亮,如果把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童话故事制作成连环画让学生浏览,学生一定会乐此不疲。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为主题情境,提供给学生多部精美、有趣的连环画***片,让学生整节课都兴趣盎然。
第三,如何有效地设计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呢?笔者对每个任务的设计也进行了反复思考,在设计时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操作体验,教学时先带领学生去操作、去体验,再交流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方法。我想学生以后再接触其他全新的软件时也不会害怕,而会主动去大胆尝试。
天窗课文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 光照条件 照度水平 实验调查
一、多媒体教室光照环境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育设备越来越完善,2001年,***又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指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兴建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因此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也日趋普遍化。而多媒体教学对教室光照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二、多媒体教室的光照环境的意义
据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60%至70%。近视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到了大学,大学生视力问题已日趋严重
教室的光照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视觉作业完成效果,良好的光照环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减少视觉疲劳。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多媒体教室内最适投影幕布的亮度随着环境光照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教室内的照度较强时,为了获得较好的投影幕布观看舒适度,所以科学合理的光环境设计对于他们视力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教室是教学空间中数量最多,功能要求最高的主要使用空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越有80%的时间是在各种教室中度过的,因此教室空间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多媒体教室的光照环境的要求
本文中所研究的是大学中的多媒体教室,其教室中包括有大屏幕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黑板、课桌这些基本设施。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节省了老师的备课时间,即让学生接触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对教室的光照条件提出了要求,要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光照条件也要满足同学们的阅读书写需要。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学校建筑照明标准值中,教室的课桌面的照明标准值为300lx,教室黑板面的照明标准值为500lx。
四、实测调查
在该调查中,我们对大学中上课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分析。为了解天然光照与可拉窗帘的条件下,室内多媒体教室中光照条件水平是否符合建筑照明标准、影响学生的视力健康。我们对南昌市某个高校教学楼分别进行了光照强度调查。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
⑴研究对象
该教室为矩形平面、北向侧窗采光,长8.7m、宽6.9m,面积为60.03m2,座位61个。灯具选用悬挂式荧光灯。教室内有3排灯,每排3盏灯,每盏灯由2根灯管组成。每排3盏灯为串联,3排灯为并联,分别有教室前后3个开关控制。教室内配置黑板、多媒体设备及课桌椅。吊灯高度为80cm,桌面高度为79cm。
⑵调查内容
测量被调查多媒体教室内有代表性各点的桌面的光照强度,与国际标准中的照度要求相比较(国家照度标准中教室的工作桌面照度标准不小于300lx)。并测量多媒体教室处于不同条件(是否拉窗帘)下各点相应的光照强度。
⑶调查器材与方案
器材:卷尺(用于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吊灯的高度及桌面的高度)
照度计(用于测量教室各个点的光照强度)
方案:
①测量教室中各代表点的室内自然采光(未拉窗帘)下的光照强度,照度计置于无遮挡桌面上进行测量
②在室内自然采光的情况下,开第1排灯,其余灯未开时,各点的光照强度有何影响
③在相同情况下,第1、2排灯,其余灯未开时,相应各点的光照强度
④在相同情况下,3排灯全开时,相应各点的光照强度
⑤考虑到如果在夜间,没有室外的自然光的射入,只有单一的灯光照射。为模拟夜间,则将教室内窗帘全部拉上,为遮挡外界的自然光线,防止其对实验的干扰。在拉上窗帘的条件下,再进行①②③步骤中其余内容
⑷调查结果
如下表所示:
表1 教室在自然采光(未拉窗帘)下各点的光照强度
表2 教室在黑暗(拉窗帘)下各点的光照强度
(1点位于靠窗一边的中间位置,2点位于与1点同排的教室中间位置,3点位于与1点同排的靠教室门一边的中间位置)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取样教室光照强度对比***
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角洲校区
⑴研究对象
该教室为矩形平面、南面窗采光,长13.5m、宽8.1m,面积为109.35m2,座位110个。灯具选用的是嵌入式格栅灯。教室内有6排灯,每排4盏灯,每盏灯由3根灯管组成。前面4排灯由4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1列灯具。后面2排灯由2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1排灯具。教室内配置黑板、多媒体设备及课桌椅。桌面高度为78.5cm。
⑵调查内容
与上述1中相同
⑶调查器材与方案
器材: 与上述1中相同
方案:①测量教室中各代表点的室内自然采光(未拉窗帘)下的光照强度,照度计置于无遮挡桌面上进行测量。由于教室比较长,后面两排灯对于代表点的光照强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则下述测试时,只有灯全开时,才将最后两排灯打开
②在室内自然采光的情况下,开靠窗的1列灯,其余灯未开时,各点的光照强度有何影响
③在相同情况下,靠窗1、2列灯,其余灯未开时,相应各点的光照强度
④在相同情况下,靠窗1、2、3列灯,其余灯未开时,相应各点的光照强度
⑤在相同情况下,4列灯全开,相应各点的光照强度
⑥考虑到如果在夜间,没有室外的自然光的射入,只有单一的灯光照射。为模拟夜间,则将教室内窗帘全部拉上,为遮挡外界的自然光线,防止其对实验的干扰。在拉上窗帘的条件下,再进行①②③④⑤步骤中其余内容
⑷调查结果
如下表所示:
表3 教室在自然采光(未拉窗帘)下各点的光照强度
表4 教室在黑暗(拉窗帘)下各点的光照强度
(1点位于靠窗一边的中间位置,2点位于与1点同排的教室中间位置,3点位于与1点同排的靠教室门一边的中间位置)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角洲校区取样教室光照强度对比***
五、调查结论
在我们调查的期间,天气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我们调查的结果。有时室内环境光照度过强且难以控制。在朝阳的房间内,如果是晴天则有室外的直射光,该教室的光照强度是十分好的。但如果是阴天则自然采光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在自然采光下辅助人工照明。在偏阴的房间内,即使是晴天也没有室外的直射光,有时也需辅助以人工照明。在调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差。例如,我们利用拉上窗帘来模拟夜晚的光照条件,但是有时候拉上窗帘也不可能使室内的光照强度为0lux。综上所述,尽管我们会充分运用足够大的外窗面积来增加自然采光,但合理的多媒体教室光照环境必须通过人工照明的配合,同时,照明灯具的规格参数、合理的灯具数量、合适的距高比值、以及合理的光源分布是有效光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振霞、沈天行,多媒体教室的光环境实测调查[N].照明工程学报,2009(20)
[2]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S] 2004
天窗课文篇7
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艺术教育要努力营造艺术能力的形成环境。按照生态式艺术教育观,任何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关系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之初,性本善”,我把孩子对动物、植物的关爱作为其情感的基点,以“爱”为切入点,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撤上“爱”的种子。
一、案例《触摸春天》
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课前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在大自然这个课堂中真实地感触春天。他们感受着暖暖的春风,倾听着欢快的鸟鸣……心情愉快而兴奋。突然,一阵吵闹声将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只见一个孩子站在小道上对着草坪上的孩子大叫:“不准踩小草!不可以踩死小花!”说着还跑到我面前来告状,看着他那因生气而涨红的小脸,我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生气呀?”“他们都踩着小草和花儿去抓蝴蝶,小草和小花都死了,蝴蝶去哪里呀?”我愣住了,孩子想得如此深刻是我始料不及的。为什么教学就一定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呢?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一棵小草,一粒沙子,一片树叶……都蕴含着多少着精彩纷呈啊!
二、窗台上的绿意浓浓
班级里的艺术环境创设,除了黑板报的布置外,我以“关爱”为主题,让学生亲手种植、培育花草。可是用什么做花盆呢?孩子们很聪明,他们想到了饮料瓶,本来一件废旧品到他们的手中却变得美观而实用了:剪了漂亮的花边。贴上鲜艳的彩带,画几条深海的鱼儿……花样各不相同,我夸奖他们做得比市场上卖的更美更有价值。而培植一株小草、小花的过程更是令他们倍感兴奋和自豪,碰碰香、含羞草、观音莲……除了这些可买的植物,他们还会把野外的不知名的花草移植过来,把妈妈买的菜籽、大豆撒在“花盆”里,在等待它们成活、发芽的过程又是如何地充满情趣呀!无论春夏秋冬,哪怕窗外落叶凋零,漫天飞舞,我们窗台的的绿色始终是最亮丽的风景!
三、张扬个性的窗口
天窗课文篇8
付老师在【文本感知】环节中,要求学生从靠近窗口或远离窗口的病人(以下称远窗或近窗病人)的角度,简述内容。其后引导:“为什么从两个角度叙述会有难易不同?因为作者写作的视角更多关注于远窗病人,因此,复述故事时要选好视角。”
作者写作关注的视角是什么?我们来看文中的一处虚写: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这样的美景是作者借助近窗病人之口传达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作者美好内心的外显。一个对生活没有热爱,心中无美的人是编织不出这样的场景的。编者将此文选入教材,想必也认为其暗合“以文化人”的精妙。显而易见,作者泰格特不会将写作的视角关注在远窗病人身上,对其描述也只是为了对比、凸显近窗病人。
我们复述故事时要选择怎样的视角?便于复述、易于理清文章脉络、可清晰概括故事梗概的视角当然是我们需要选择的,但却不一定是最佳的视角。复述故事内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理解中心、把握情感。复述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能达成目的的手段,无论难易,才是最佳手段。《窗》一文借助复述应该将学生的思想引向关注于近窗病人,还是远窗病人?付老师从复述的难易角度引导学生从远窗病人的角度入手,笔者建议当从近窗病人下笔,方能更好地体会其心理,把握其形象,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在【课堂探讨】中,付老师在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梳理概括远窗病人的内心变化过程环节耗时稍多。其间,付老师追问学生远窗病人内心变化的依据在哪里?并亲力范读关键性词句,领着学生体会远窗病人的内心一步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付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分析体会远窗病人的心理,着重展现其心灵之丑、体悟的是人性的恶念如何滋生、如何步步蚕食良知、乃至最终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见死不救的卑劣。
笔者认为,人性中的阴暗,授课中只应点到为止,不必深思之;细掂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向上向善思想的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孔子家语》以芝兰之室、鲍鱼之肆警戒君子慎其所处,笔者认为,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要慎其所教呢?
再看刘老师的一处教学片段:
师:从两位病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远窗病人是一个自私、心灵丑陋的的人。
师:我们用一个字来归纳。
生:恶。
师:我请同学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近窗病人身上。
生:近窗病人是善良的人。
生:乐观,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生:他不仅鼓舞自己,还鼓舞着病友。
师:我们也用一个字来归纳。
生:善。
师:是的,而且这种善应当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求回报的。我们每个人也当有一颗善心,一种纯粹、纯洁、纯净的善。
师:面对人性的两面,我们当如何抉择?
生:做一个好人。
生:对别人拥有善意。
师:假如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扶不扶?
生:(七嘴八舌)扶。
师:请不愿意扶的同学站起来。
几生起立。
师:你们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扶的不对,会影响这位奶奶。
师:你是认为没学过急救,万一搀扶不当,反而不利于这位老奶奶。凡和这位同学观点一致的,请坐。
一生仍站着。
师:你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被别人讹诈。
师:你很谨慎,下面有听课老师,你听取一下他们意见。
生拿话筒下位咨询。
听课老师:我认为应该立即去扶,人性中的善不应被泯灭,对吗,孩子?
师:老师作一假设,假如摔倒的人是你的奶奶,你希不希望别人扶?为什么我们可以扶起自己的奶奶却不能扶助别人的奶奶?
生思索,然后点头:老师,我以后遇到摔倒的奶奶一定扶。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为之拍案叫好。笔者认为,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导引,不正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所要求的吗?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泰格特写作此文的本意,又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向善的人文导向。生活中的一些热门话题,我们可以引来作为文本的外延,借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德行善。
天窗课文篇9
上个世纪70年代,8岁的我背着妈妈用手巾缝制的书包上学了。进入校门的第一天,我就和读三年级的哥哥在一个复式班里一起学习。
这一年暑假来临了。因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队劳动,我们几乎没有上课。老师只好利用暑假时间,给我们补识字课。
天气越来越热,教室在一场暴雨后坍塌了,我们只好暂住在一个年久失修的破旧庙里。在这座破破烂烂的房子里,挤挤巴巴地坐着我们二十几个学生。
老师每天要教三个年级的学生,常常是三年级上课时,我们做作业。我常常用牙咬铅笔杆头上那块橡皮,心不在焉地看老师写字。
老师每天走十几里的山路,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他总是来去匆匆。有时候,他因为农活儿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到了上课时,眼见老师还没来,哥哥就领着班级大小同学唱歌,或读书。我们那时每早必唱的歌曲是《学习***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一首叫《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唱歌都格外卖力,大家都齐刷刷地站起来,扯着嗓子大声地冲窗外喊。尽管唱着唱着就跑调儿了,可还是觉得很兴奋。
当时教室的窗子是老式的木窗棂,糊着厚厚的一层窗户纸,窗户纸遮挡了窗外的阳光,教室里常常很暗淡。我们就像小老鼠一样,在教室里做着各种小动作。老师匆匆从教室的后门走进来,我们还全然不知。
“你们干啥呢……”
听到这声音,我打了一个冷战。我们呆呆地望着老师,等着老师发落。
那时,学生半农半读,学校养了两只山羊,学生每天都要轮换着去放羊。
“周莲珊,正好你和董伯明不愿上课,你们俩去放羊吧……”
愿上课,你们俩去放羊吧……”
这天,老师刚说完,我的同桌董伯明,外号叫“大明白”的同学,像一只飞出笼的燕子,蹭地一下子跑出了教室。我也随后跟了出去。
我出去的时候,“大明白”董伯明已经把那山羊母子牵出了院子。我跟在“大明白”身后,脚底格外轻快。火辣辣的太阳照下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出了一身热汗。山羊母子一边“哞哞”对话,一边啃着路边的青草。
到了离学校不远的山坡上,“大明白”把山羊母子栓在了一棵小树上。我俩拽了一捆青草,扔在山羊母子的身边,然后顺着地势,躺在了山坡上。我们仰望蓝天上的白云,尽情地享受着。
偶尔有一阵热风刮过来,传来了教室里的琅琅书声: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
矿区吹起了春天的风;
安源山舞萍水唱,
出了个救星……”
我知道,这是老师领着三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在读课文《去安源》。
天越来越热。
“大明白”和我一拍即合,决定洗个澡。于是我俩把衣服脱下来,扔在草地上,匆匆地向不远的一条清澈小河跑去……“扑通、扑通”,我们两个一前一后跳到河里。
我和“大明白”在河里洗了一个凉爽澡。这里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俩把一切都忘掉了,也忘掉了栓在小树上的山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想起山羊的事,我慌忙爬出小河,匆匆向山边草地上跑去。
“大明白――大明白――山羊不见了!”
过了半天,“大明白”才反应过来,他急匆匆地跑过来。到了他拴山羊母子的地方,立时傻眼了!
“山羊呢?山羊怎么会不见了呢?”
我和“大明白”分两个方向开始寻找山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感到情况严重。穿在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
我们费尽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没有发现山羊母子。它们究竟跑到哪儿去了呢?
直到我们哭着跑回学校报告老师时,才知道:原来,山羊挣脱了“大明白”拴在树上的绳子,跑到了附近的老乡家,把人家春天栽种的槐树苗儿给啃个精光!
我们到学校的时候,老乡正在和老师发着脾气。老师说,只要把山羊还给我们,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就这样,送走老乡之后,我和“大明白”被老师狠狠地踢了几脚,哭了个一塌糊涂。
从这天开始,我和“大明白”都要早早地起来,去给山羊母子割一大捆青草,上学的时候顺便扛到学校来。
就这样,整整一个暑假,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我和“大明白”常常琢磨着:第二天到哪儿去给山羊割来一捆青草?
为了把失去的读书时间补回来,早晨给山羊母子割草时,我就抓紧时间背诵课文。一直到成年以后,我还十分清晰地记得当时背诵课文的情景。
天窗课文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后进生管理;期望效应;破窗效应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同的法则就是“差别”,只要有了教育,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后进生,它的存在对于教育活动而言是无法避免的,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所以,后进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界和心理界专家学者展开了非常广泛的研究。综合现有成果来看,很多学者界定后进生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自然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综合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以及“期望效应”展开小学阶段后进生管理工作以及转化工作的分析。
一、管理和转化后进生工作当中的“期望效应”
1.概述
“期望效应”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中,对人进行适当的期望和赞美、信任,会对对方形成一种无形的促进力,令其积极向上,更加自信,尽力去满足人们对他的期待,维持别人对他的信任和赞美。
2.应用分析
由本质上展开分析,任何人都会具备能够为人所肯定之处,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否调皮,从其心理上来说都想做一个被教师认可的好学生,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即使是后进生也一样。后进生对教师的认可和赞扬有很高的期待,他们都试***通过教师的认可来证明自己并非是“坏孩子”,也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期望效应”的相关理论,明确地告诉班级上的后进生,教师对他们是有较高的期待的。教师要将期待转变成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促使其主动寻找自己的努力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每个学生都想成为教师喜欢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赏。俗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平时,我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和赞美来鼓励学生。记得1998年8月,我刚毕业,被分配到稔村镇芦村小学任教,我勤于钻研业务,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关心每一个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叫小邓,他家境贫寒,父母离异,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亲在家务农。由于家庭贫穷,他很自卑,身上穿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书包又脏又破,成绩又跟不上,一些同学歧视他,下课后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无语。看到这个可怜的学生,我很揪心,心想一定要让这个学生找回自信。于是,我首先做同班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不能歧视小邓,要想办法帮助他。课间,我特意让几个学生叫他一起玩耍,我也常与他聊天、谈心,并且适时帮他补课。他渐渐恢复了自信,与学生融洽相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看到小邓的转变,我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也深深感受到: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服务者,让学生感受教师对他的期望,他会付诸行动,努力让自己改变。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
教师需要结合后进生的特征,寻找他们比较容易进行纠正的“后进之处”,从这些地方予以改进,对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期望,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真正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是非常真实的,并且鼓励他们努力成为被教师认可的好学生。
二、管理和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破窗效应”
1.概述
最早的“破窗效应”来自美国,一名心理学家将两辆汽车停靠在两个地方,其中一辆打破窗户,并摘掉车牌,当天这辆车就被偷走了,但是另外一辆完整的车却丝毫未动。之后不久,好的那辆车也被砸坏了,很快这辆车也不见了。由此学者认为,破窗给人们暗示了一种“纵容”,令犯罪行为更加猖獗,这就是“破窗效应”的由来。
“破窗效应”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某种不良现象不断地呈现出来的不良信息,这种信息如果不能被及时阻止,会导致其任意发展,最终形成效仿作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一道理。但是如果能够及时构建一种防范修复系统机制,就可以及时修复破损的“第一扇窗”,同时避免其他的“窗户破碎”,避免发生“破窗效应”。
2.应用分析
对于班集体来说,“破窗行为”基本上都是因后进生的顽皮捣蛋所造成的,他们带来的“破窗行为”经常发生,如课堂小动作、课下抄袭作业等,这些“破窗行为”是可以控制的,但是需要教师对此类事情有充分的认识,并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小杰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有礼貌、乖巧的学生,但他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差,甚至连乘法口诀都不能完整地背出来,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几名。我发现他老是低着头,声音很小,上课总是有意避开教师的眼神。他的小心翼翼让我很心疼,我想:这样的孩子,不可能要求他长大成为名人。他能快乐地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够了。于是,我轻声细语地与他谈话,鼓励他,表P他的每一次进步。他很快就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越发努力了。尽管成绩仍然不理想,但作业基本能完成。在课堂上,他终于敢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他,肯定他的努力。渐渐地,他露出了笑容,期末考试他考了70多分,虽然还是班上的倒数几名,我仍然表扬了他,因为他尽力了。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要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对于学生的“破窗行为”,教师首先要修复该学生的第一“窗”,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令其改变态度,避免“连续破窗”的现象发生;其次,对其他有“破窗”隐患的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令其不能继续进行“破窗行为”。
因此,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后进生可能会出现的“初次破窗”,并且及时予以帮助,令其得以修复,绝对不能出现松懈。小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教师需要随时注意其行为变化,加强日常规范教育。另外,教师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后进生,不要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勇气。教师必须要清楚,一旦自己放弃了某一位后进生,就会在之后对更多的学生丧失教育热情以及信心。
三、总结
从整体上来说,对后进生进行管理和转化工作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期望效应”“破窗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作用,简单分析了怎样借助这两种心理学效应实现后进生的适当转化和管理。就当前情况来看,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管理和转化后进生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亚磊.浅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1).
[2]齐聪,俞爱宗,蹇波.期望效应与破窗效应在小学后进生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4(10).
[3]刘秋霞.利用期望效应转化后进生[J].中小学德育,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