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练习题10篇

马说练习题篇1

尽管早已备受关注,但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显然因2014年、2015年的“跨越”系列演习而成为中国陆***训练新的风向标。

随着新一轮***事训练改革的推开,朱日和模式正在各地复制:各战区都在扩建和新建陆***训练基地。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因骑兵消失而沉寂的***马场,正好用来解决土地缺乏的问题。

如今可以称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之一。在***费保障的基础上,尝试20多年的实兵交战模拟系统正在得到推广。在总参***训部副部长马开平少将看来,朱日和基地的硬件设施和运行框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总参***训部是负责全***训练的职能部门。马开平少将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事训练工作,他亲眼目睹了中国***队的窘迫年代,以及曾经起伏波折的发展岁月。

终于,在中央***和总部首长的支持下,朱日和以及基地化训练“将把训练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样总结。

脑子里没有敌情,眼睛里没有敌人

《t望东方周刊》:“跨越・朱日和”系列演习进行到了第二年,从已经结束的十几场演习看,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马开平:部队毕竟30多年不打仗了,虽然一进演习场就强调敌情观念,但心里终究觉得这不是打仗,不符合实战的动作不自觉地就显露出来。

比如机动中有课目是敌机来轰炸,按条令要求选择有利地形伪装、隐蔽。但部队知道你是在考核我,只要我做出动作来就可以,就在马路上不下来。动作做完了,这个分还是要给他,但敌情观念的分数要减。事实上,这个科目,如果没有敌情观念,其实就是失败了。

应该说,很多指挥员还是满足于训练和考核,有分就行。多年不打仗,会觉得战争很遥远。但练兵就怕脑子里没有敌情,眼睛里没有敌人。如何带着敌情去练兵,这是实战化的大问题。

再比如,很多指挥员为了通联方便,喜欢用民用对讲机,有的旅长面前摆了一大堆对讲机。因为电台要用密语,不像对讲机那么方便。而这在战场上会带来灭顶之灾。

《t望东方周刊》:“跨越・朱日和”系列***演可以称得上是实战化吗?

马开平:通过朱日和两年的“跨越”系列演习,可以说我们实战化的导向更鲜明了,实战化的标准更严了。过去营区的“和平积习”,营区化、操场化的动作基本得到了改观,演习不拿***、带***柜、搭大帐篷列队喊口号,这些2015年都没有了。我们正在向纵深发展,查找和解决实战化训练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不敢说这就是实战,但可以说近似实战。目前世界陆***强国都是这样的训练方式。

不过,朱日和在中国只有一个,假如有10个朱日和,实战化水平肯定大大迈进。到过朱日和的指挥员都说,太受锻炼了,但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现在提到朱日和,人们立刻想到的关键词就是:对抗、难度、强度、检讨、实战,单方演习已基本放弃了。

哨子主导的对抗演习

《t望东方周刊》:为什么***队一定要搞“跨越・朱日和”这样的对抗性演习?

马开平:大约是在1996年,当时我们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单方演习不行。那时我们管单方演习叫“跑战术”,就是部队到了自己的位置就行。为了这个架势好看,要做很多预演、彩排,但一到战场就不行了,因为战争不会按照你的彩排走。

《t望东方周刊》:那么为什么不早在全***搞对抗性演习?

马开平:我在训练场上干了30多年,最早我们连单方演习都组织不起来,因为缺乏经费,师旅级的部队拉出去,油料、弹药、摩托小时等消耗都保障不了。上世纪80年代,要组织一个师的单方演习都要下很大决心。后来有点钱,整师、整旅可以出去演习,好一点的应急作战部队一年搞一次,其他部队两三年搞一次,也觉得不错了,火炮、车辆、装备能找到地方摆开。

1996年在第23集团***开了全***训法现场会,提出对抗训练的问题,全***开始研究。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兵交战模拟系统。这怎么办呢?全靠调理员的哨子,比如15秒没有卧倒就算被敌人击中。当时都知道要往这个方向走,但毕竟成本太高,说到底还是没条件。

应该说是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防工业、技术装备发展到这个程度,对抗才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2015年朱日和基地有9000多套实兵交战模拟系统,这在全世界的***事训练基地里是最多的,应该说我们的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个系统成本很高,一个营的装备就要上千万元,一场旅规模的战斗仅火工品的消耗也要几十万元。

没有技术、装备支持,过去搞对抗演习只能由演习导演部“制造”麻烦,比如空***轰炸,就是一个文书过来说几点几分有飞机过来,其实没有。为什么说过去演习像“演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抗不起来。现在技术、装备可以使双方对抗起来,实现自主对抗,导演部的角色自然就不那么突出了。

基地化训练才能解决实战化

《t望东方周刊》:***事演习为何最好要在朱日和这样的基地展开?

马开平:对于基地化训练,过去还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在营区找个地方练练就可以了。但是过去我们一个旅就几门炮、几辆坦克,需要的空间不大。现在讲究体系作战,不是只有陆***的地面力量,还有陆航、空***等等,这么大的力量就要有大的空间,只有训练基地才能满足。

对于基地化训练,要坚定信念、坚持推进,成为常态化模式,尽管未来要启动编制体制改革,但我想这条路还会坚定地走下去,并且不断完善。

说到底,在地下爬一爬、扔两个手榴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化。

《t望东方周刊》:“跨越・朱日和”演习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专业蓝***,你如何评价这支部队?

马开平:对于一支***队来说,模拟蓝***的强弱是训练是否贴近实战的重要标志。我***第一支专业化模拟蓝***部队2014年6胜1负、2015年至今7战7胜,打破了传统演习“红***必胜”的虚幻模式,带来训练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支部队在模拟蓝***建设上还处于研究探索的初级阶段。我认为,参训部队不要挖空心思研究蓝***旅战术之外的短板弱项,更不必指责埋怨,要瞄准未来强敌,研究制胜之策、打赢招法。而蓝***旅则要把磨砺红***作为本职所在,切实当好红***的“陪练员”、部队战斗力的“磨刀石”。

马说练习题篇2

一、精读理解第5自然段

1.同学们,第5自然段主要写香港的夜晚,是怎样的夜晚呢?各自读一读。作者用什么结构的段式写这三句话?(总分结构的段式)

2.学习第一句,齐读。(1)“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这句主要写夜晚香港什么的?用一个字表示。(灯)。那么夜晚整个香港的灯多不多,怎样的多?(灯的海洋)

(2)同学们,这一句在第5自然段中很重要,因为它要引领下面的分句围绕“灯的海洋”来写。所以,这样的句子就叫——(总起句)

(3)我们在学总分结构段式时,首先要搞清楚总起句要求我们写什么,即明确目标,下面的分句就可有的放矢地围绕要求去写。如果目标不明,好比走路没了方向,分句内容不符合总起句要求,习作就“跑题”了。所以首先要明确总起句要求写什么,这就叫“审题”。(板书:审题)习作前,审题至关重要,这是把握习作方向的关键。那下面的分句,作者围绕总起句,怎样把“灯的海洋”写具体的呢?

3.学习第二句的分述。各自读。

(1)理解前半句。第二句写了什么地方的灯?怎样的灯光?

(2)理解后半句。港湾里的灯多不多,美不美?怎样的又多又美呢?(映示焰火视频)A.看,焰火从空中纷纷落下,像什么?(天女散花)这五颜六色的焰火对应前半句什么词语?(闪耀的灯光)B.各自读后半句。作者用什么句式写出那么多那么美的港湾里闪耀的灯光的呢?(比喻句)

(3)齐读第二句。

4.学习第三句的分述。各自读。

(1)理解前半句。第三句写了什么地方的灯?怎样的灯光?

(2)理解后半句。马路上的车灯多不多,美不美,怎样的又多又美呢?(映示车灯视频)A.为什么说“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长河”指什么?B.各自读后半句。看看作者用什么句式把马路上的车灯写得那么多,那么美?(比喻句)

(3)小结:两句分述:一写港湾里闪耀的灯光;二写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这样,“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符合审题时总起句的要求吗?(符合)所以,围绕总起句要求,具体写港湾里的灯与马路上的车灯,这就叫“选材”。(板书:选材)选材很重要,一定要符合审题的要求,习作才不会跑题。而运用恰当的比喻句就能更好地展现出香港夜晚的靓丽——成了灯的海洋。

【评析】三年级学生起步习作是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模仿的。文本中的总分结构段式是学生学习片段仿写的范文,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抓好总起句中的关键词,明确目标和所写的范围。其次,审题后怎样着手写?要教会学生根据审题要求选材,组织材料,发挥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景象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使所写内容不枯燥无味。所以,审题和选材是习作中两个重要的基础知识。审题是第一位的,明确习作目标不跑题;选材是第二位的,围绕审题要求选材才能有的放矢。这就是第5自然段总分结构段式的写作方法,务要落实到位。

二、围绕习作方法引导朗读

1.同学们,第5自然段是总分结构的段式,第一句是总起句。我们首先要审题,明确总起句要求写“灯的海洋”,使下面的分述不跑题。

2.按总起句要求,那下面的分述怎样围绕要求写呢?这就要注意选材:

(1)看第二句的分述,作者选了什么地方的灯,用什么句式把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写具体的呢?

(2)看第三句的分述,作者又选了什么地方的灯,用什么句式把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写具体的呢?

3.小结:同学们,审题和选材是第3自然段总分结构段式的写作要领,须牢牢记住。

【评析】第3自然段的教学定位为作前指导,把文本教学与作前指导结合起来。因此,朗读要围绕习作方法,边设问边提示写作要点进行导读。学生按教师指导的要点依次朗读各句,使其进一步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领悟,从而内化习作基础知识,这就为课后习题4的片段仿写作好铺垫。

三、指导仿写,落实“双基”

1.同学们,通过第5自然段我们初步学了习作中的部分基础知识——审题与选材。但要真正掌握还须实践运用。看课后习题4,各自读一读。

2.课后习题4要求我们“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这样的作业就叫“片段仿写”。(板书:片段仿写)

(1)“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是什么写法?(总分结构的写法)所以,习题4的片段仿写一定要写成总分结构的段式。

(2)再看习题4:“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这是总分结构中的什么句?(总起句)那习作前先做什么?怎么把握习作目标不跑题呢?(审题)A.审题:习题4中的总起句要求写什么?关键词是——(热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休假日,街上)B.通过审题明确要求。接下来做什么?(选材)选什么材料才能写出休假日街上的热闹呢?

(3)今天是第一次学片段仿写,老师提供一段录像,供你们选材参考。(播放录像:市中心石梅广场文艺演出)

A.你们看到了什么?相互交流。B.根据审题要求,同学们从录像中选了两个镜头:人多、车多。选材恰当,符合总起句要求。但运用什么句式写,大家要积极动脑,把两个分句中的“热闹”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

3.说写结合,互动练说。(1)各自练说;(2)同桌对话练说;(3)个别演示说。

4.在说的基础上,练笔仿写,交流。

生: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石梅广场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像大海里的朵朵浪花。汽车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马路上。

生: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广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潮水般涌来。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像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在马路上慢慢地游动。

马说练习题篇3

在现今教育体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语言类课程占据大量课时,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书面轻口头,因此,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自如地表达的人总是凤毛麟角。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士主动地到戏剧院校寻求帮助,学习表演、主持或演讲方面的课程,或请表演老师进行个人专门辅导,希望借助艺术表演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本文中,我将以公诉人和高级饭店服务人员为例,讨论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训练。

一、表达形式的培训

1、培训方案设计

每一种成熟的职业都会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包括社会功能、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社会表演规范等,这是开展表达培训前首先需要了解的背景材料。在为上海市某区检察院的公诉人进行培训前,我们专门请教了该院主管培训的负责人,得知公诉人的职业素养包括:①正确的***观念;②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较广的知识面;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考、应变能力;④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前两项属于专业范畴,第三项与表达间接相关,第四项与表达直接有关,其具体要求是:“公诉人需要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发表公诉意见,并与被告人、辩护人展开辩论。案件的处理结果虽然不是由公诉人的语言表达所决定,但出庭公诉的效果往往与公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关系,法庭辩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公诉意见能否被人民检察院采纳。公诉人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性强,还要善于运用各种发问、辩论和演讲技巧,才能在法庭上占据上风。”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学员在表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这是培训课程的关键,找到了问题,培训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反复分析庭审视频记录以及到法庭观看公诉人的现场表达,我们了解到,公诉人作为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并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依法进行监督,他们的职业形象是严肃的、公正的、权威的,绝大部分公诉人在法庭上都能保持这种形象,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严肃有余,自然不足;逻辑有余,情感不足。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能够以理服人,但在以情感人方面做得不够,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声音、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陈述或辩论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导致他们的表达显得比较单调,在某些雄辩的当事人律师面前,他们有时占不了上风。有的公诉人可能因为过分严肃,导致呼吸和发声器官产生了过多的压力和紧张,说话时间长了,声音就容易嘶哑。有的女公诉人音量过轻,气息不够,即使用了麦克风,有时也无法让法庭上的所有人听清楚她的陈述。

根据第一、二步的调查研究,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我们主要引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即兴表达的一些训练方法,如“口头写生”等练习,训练他们的边看边想边说的即兴表达能力,运用“抓点互动”等练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抓点以提高辩论能力。实践证明,这些基础练习对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针对某些学员的个别问题,如气息不够、音量过轻的女公诉人,我们重点训练她的呼吸和共鸣,以增强气息和音量;而那位声音发紧、容易嘶哑的公诉人则重点练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培训实施过程

人们的表达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要想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实现,因此,培训需要一个周期,一个连续的培训课程,而不是一次性的。课程的开展应采用体验式培训的模式,根据体验式学习的原理循环进行,在行动和体验中学习和提升。同时,培训的全过程都需要结合多媒体录放技术,随时为学员提供反馈,既要考虑团体的普遍问题,也要照顾、解决个人的问题。具体过程可归纳为“三到”:看到悟到做到。

① 看到:摄录、回放、分析表演

生活中我们需要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得体。在表达培训中,我们需要摄像机和投影仪,来帮助学员清楚看到自己的行动过程。大多数人一般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在行动,很少去留意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自己说话时习惯的语调、重音和节奏中存在哪些问题。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培训前借助录像分析和判断学员存在的问题,在培训的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也要与学员们一起观看和分析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个清晰的意识,尽管他们还不能马上改正过来,但这种对表达主动关注的意识能帮助他们从自然的状态上升到自觉的状态。

作为社会表演的培训师,我们培养他们对社会表演的兴趣,在帮助他们指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创造宽松的、包容的良好氛围,保护职业人士的自尊。尤其是在内训时,受训的学员彼此间既是同事,有时也是竞争对手,而且,现场还可能会有领导观摩,这样的影像回放和分析过程,有点像当众“揭丑”,把他们的问题清楚地摆在众人面前,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时,我们要更多地讨论共性的、普遍具有的问题,以鼓励为主。当然,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团体性的培训可推动他们努力完善自己的表达,让他们彼此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彼此的表演。

②悟到:边练边悟,学会控制

人们在生活中的大多数动作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如走路时根本不用思考如何去迈腿,但是,在表演时,无论是舞台上的专业表演,还是在工作中的社会表演,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和组织,维持形象的完整。

要让学员掌握对自身动作的控制,学会运用气息、声音、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传播途径来增强社会表演的效果,我们应从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的地方入手,给他们做示范,由易到难、由分解训练到综合训练,一边练习,一边细细地体验和感悟,逐渐找到身体内部和外部控制的感觉。这个阶段的练习,也应进行同步录像,当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感觉和方法时,可以立即回放给他们自己看,帮助他们确立和巩固这种感觉,同时,能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兴趣和自信。一次课程结束后,可要求学员将上课的影像材料带回去复习,彼此观摩,相互学习。

③做到:摄录现实中的表演,通过反馈与练习提升技术

经过反复练习,学员在培训课堂上的表演意识和控制能力通常会有所提升,但这只完成了训练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正像运动员在训练场上成绩再好也没有用,关键是在真实的比赛上能取得好成绩。检验他们应用效果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借助录像,可让学员自己录音或找人暗中将自己工作中的实况拍摄下来,为后续的培训或回课提供素材。回课,是艺术表演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表演的培训,是巩固技能、架起培训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桥梁。表达培训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带领学员反复操练,掌握表达的基本方法,而且,还应对学员在现实环境里的表达做出评价和反馈,提供进一步的练习和提升方案,帮助他们将所学的方法与现实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实际的效果。

二、表达内容的培训

在国内的商务演讲培训体系中,《说服: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一书非常受欢迎,该书的英文原名是presenting to win: the art of telling your story,照字面翻译应该是“赢在表达:如何说好你的故事”。2008年,我曾电话采访过该书作者杰瑞-魏斯曼(jerry weissman)。他认为,在各种商务演讲中,演讲者的目的在于表达和说服,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演讲者能否讲清楚他的故事。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远远比各种技巧更为重要。他说:“如果故事本身乱成一团,不管演讲者声音如何美妙,口才如何花哨,肢体语言如何活跃,都于事无补。相反,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能让他在演讲中思路清晰、坦然自若。”在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他不是在否定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只是把这些训练放在最后。他首先要帮助演讲者做的事情是“把故事理清楚”(getting your story right),与演讲者一起把要讲的内容全部梳理一遍,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与现场观众的利益密切关系,哪些关键信息必须要表达,哪些信息是次要的或多余的;然后,去芜存精,对所有重点和关键信息进行重组,形成一个逻辑清楚、自然连贯、首尾呼应的故事;接着,让演讲者练习讲述这样的故事。由于故事条理清楚了,演讲者成竹在胸,表达时更多地关注所讲的内容而不去考虑技巧,因而显得自信而有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毫不费力地跟随演讲者的话语去理解他所说的内容,心悦诚服地认同他的结论。

他的理念和方法很值得我们的借鉴。表达培训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和技巧,同时也要关注到表达的内容和重点,让表达者紧紧围绕“我讲的内容对你们有什么帮助?”(英文是wiify,what’s in it for you?),从观众/听众的兴趣、需要和接受心理出发,通过讲故事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表达的最大效果。

上海衡山集团马勒别墅饭店的管理者很早就意识到社会表演训练对提升员工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请我们去为员工开展了表达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包括声音、语言和形体动作等方面。如今,我们正在共同探索表达内容的构建和训练,双方不约而同地把目标集中在“讲故事”。

马勒别墅饭店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上,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eric moller)建造,耗时9年建成,主建筑是三层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梦幻城堡”。2001年,国有企业上海衡山集团入主马勒住宅,把这座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打造成兼具餐饮和住宿的五星级饭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

最初,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认为,身处这样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城堡和精品酒店里面,马勒员工应该熟悉本店的历史和文化,以便较好地回答客人的问题,满足客人的好奇心。他们一开始还没有想到要对员工进行讲故事训练,员工们也只是被动地回答客人的提问,讲述一些与马勒建筑风格、时代背景等有关的趣闻轶事。后来,员工们发现,客人对于他们在服务过程中不经意讲述的这些故事越来越有兴趣,有时在宴请宾朋时还主动提出要服务人员给众人讲故事。这个现象让管理者意识到,马勒饭店其实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一样,是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缩影。来这里请客吃饭的人,所期望的不仅是享受精致的菜肴和优质的服务,还希望获得历史的、文化的体验。讲故事将是马勒饭店形成服务特色、提升服务品位和产品附加值的最佳实践点,因此,他们在2010年启动了“马勒人讲马勒故事”的系列培训活动。

《全新思维》的作者平克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的价值下降了。谁能讲故事,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其具有引领个人和组织继续前行的意义,并有情感地表达出来,谁将赢得这个时代。”这段话对于马勒的员工而言,意义非同小可。在同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是否有故事可讲?能否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将成为区分他们服务水平高低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众人对讲故事的培训活动非常重视。

要讲好故事,首先要有故事可讲,需要选编素材,形成故事。马勒别墅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因此,他们有自己的资料室,上海市档案馆也有与其相关的一些历史资料。2002年饭店开业时,他们还曾请***前马勒住宅的管家和工人们的后代为员工讲故事、作介绍,让尘封的历史往事变得鲜活起来。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整理、加工,饭店就有了一套基本的故事版本。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要求员工熟悉这些故事版本,但不能死记硬背。经过我们组织的一系列社会表演训练,马勒员工上下都充分理解了“好的社会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的原则,因此,他们努力让自己与这些故事建立真切的联系,记录下那些最让自己感动的场景或事件,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去自由发挥。在消化那些故事素材的基础上,他们写出了自己想讲的故事,先在班组里练习;然后,各班组挑选出比较好的员工到饭店层面进行交流,向全体员工讲述。这样的训练方法既保证了故事讲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又充分调动了员工个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个人特有的表达风格。

随着讲故事活动的不断深入,员工们在完成了基本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之后,开始主动去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素材,张大眼睛去发现马勒建筑中不为人注意的某些部分,琢磨其中的含义,发挥想象编创故事,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饭店里的故事因而越来越丰富多样。

马勒别墅饭店毕竟是一家服务型企业,以创造产值和利润为主要目标,因此,他们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起来,员工的讲故事必须融于每日的服务之中,目的是将饭店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吸引、留住更多的客人,形成稳定的、忠实的客户群。因此,在员工能够把规定必讲的故事和自己发现创作的故事讲好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训练他们能够“到哪座山,唱哪首歌”,让他们学会根据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客人,迅速地在头脑的故事库中找到与客人联系更紧密、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段子讲给客人听。同时,客人来到马勒别墅饭店,主要的需求还是餐饮或住宿,讲故事的时机把握、时间长短也很有讲究,这些也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三、结论

马说练习题篇4

当困难。所以我比较注重应用题的教学。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误字少,抽象思维差,根据这些特点,必须抓好应用题启蒙教学。启蒙教学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应用题的答构解答等基础知识,这阶段主要在一年级上学期。

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学习应用题,对应用题“解答”、“条件”“问题”“答句”等用词及“一共”“还剩”等词语的意义,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引导他们从所熟悉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学中的有关概念和规律。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去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这个启蒙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和今后的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启蒙教学应注意抓好下列几点:

1 说好“一句话”培养说出应用题一个条件的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从认数写字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的。在认识“了”

以后,教材出现加法。它是以看***列式,计算来进行启蒙教

学的。在读写1、2、3时,就应帮助学生看***认数,并逐步

教会他们正确完整地用单位名称说明数量,说好“一句话”,

例如:我有3个苹果,帑爷家有2只鸡,小红有3张邮票等。为学习应用题时,摘录条件和应用题叙述作准备。

2 说好“三句话”接触应用题目的初胚,在学习“了”

以后开始学习加法,学习了“5”以后开始学减法。这时教

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和教材的实物***,讲清加法、减法的意义,

例如:指导学生看***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3朵花,要把左右

两边的共合起来有多少朵求总数,用加法计算,使学生初步

接触到应用题的初胚。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看***,说好

“两句话”(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在教师指导下,提出

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说好“三句话”应用题的表述形式过渡。

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共”“还剩”等词语的意义,

并能正确运用加法、减法的概念去分析、判断什么样的问题

用加法计算,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计算。这里的“三句话”

也就是认识应用题的雏形。

3 提高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和口述完整的应用题。

我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口述两道加法应用题和两道减法应用

题,学生听完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要注意培养学生口述

答案的能力。使学生对解应用题的步骤逐步了解。这时要特

别注意学生对答案中单位名称的正确迭取。如,答:有12马。

学生要明确马的计数单位用“匹”,而答“马”。要随时纠正。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奶奶家有8只公鸡,4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鸡?我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

4 适当进行一些练习。

a)培养学生观察***形,认识***形顺序的读题能力

的练习。

b)补充应用题的条件的练习。

c)补充应用题的问题的练习。

d)鉴别什么样的提问恰当,什么样的提问不恰当,

例如:已知条件是:爷爷家有8只公鸡.5只母

鸡,问题是爷爷家有多少只公鸡?这样的问对

不对?强调,已知条件已经知道的。问题就不

能再问了,只能根据已知条件提问。

e) “找朋友”的练习,把几适应匿题的条件和问

题拆开,打乱后排列起来,让学生用线段连接

其中能组成应用题的句子。

f)进行口编应用题的训练。

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同化,

马说练习题篇5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36-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设计是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使用却差强人意:有的老师将练习题作为例题进行讲解,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拖堂,老师累,学生更累;还有的老师直接将习题舍去,节约时间让学生直接开展题海战术。这两种情况显然都属于极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可取。那作为数学教师,面对练习,该“舍”还是“不舍”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的学科特质,舍去繁重的内容、华丽的形式,但要保留数学的本质,掌控知识间“表里”“疏密”的关系。

一、表与里

教材呈现的练习都是外在的,显性的,但在练习的背后都藏着隐性的价值,教师要做的就是透过表象看到内里,把练习题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1.“表”透着“里”

(1)挖掘表象背后的知识技能。新课标虽然把“双基”修改为“四基”,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仍然是教学的重点,面对练习时,首先要考虑的依然是习题的知识价值。教材安排的习题是为了延伸例题,也是拓展补充,教学时要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材安排试一试,让学生利用横截面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如果只是让学生算一算,那就丧失了这道题目的价值。我们不妨组织学生思考:两种求体积的方法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明白,横截面就相当于底面,为了解题的方便,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都可以作底面。

(2)认识表象背后的思想策略。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题目稍一变化,就有学生无法解答,这就说明学生仅掌握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得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策略,所以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策略。小学阶段涉及的思想主要有演绎和归纳,当面对问题时,能在思想的引领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这就是策略,只有注重思想策略的教学,才能将知识讲透。苏教版教材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但都在中高年级,其实策略教学在低年级就可以渗透。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时,例1主要教学倍的认识,例2主要教学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跨度有点大,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于是教学的时候我就加以改编,先让学生摆一摆,同时追问:“6里面有几个3,几倍?”再延伸第二行摆12根,12里面有几个3,又是几倍?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倍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当问到如果第二行摆30根,又会是几倍时学生就能很快反应出可以用除法计算。原本一道单调的操作题,却变成连接例1和例2的桥梁,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归纳的思想和倍的建模过程。

2.“里”依偎“表”

小学生喜欢形象厌恶抽象,如果抽象的数学知识讲究外在形式,就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1)换个包装。练习可以改变以往严肃的作业形式,如:判断题可以包装成“我是小法官”,选择题可以包装成“火眼金睛”,作业的开头和结尾也可以换个包装,“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作业的时候要看清题目,认真思考呦!”“这么快就做完了,可别忘记检查一遍呦!”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会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完成作业的心情,同时还能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变点花样。教材的练习是一道一道呈现的,如果教师直接简单出示,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时教师可以变点花样,以“游玩”“比赛”“闯关”“口答”等情境串起练习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用积极的心态完成练习。

二、疏与密

绘画作品讲究留白的艺术,数学练习也要注意疏与密,所谓疏就是题目少,空闲时间多,速度慢,给人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密则是题目多,没有多余时间,讲究速度,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1.设计上的密

要学好数学离不开多练,因此练习的设计上要密,不同的知识点要练习到位,不同的形式要练习到位,可以说教师的练习设计越密,学生的练习效果就越好。教师课前要充分钻研,广泛搜集,找到练习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练习形式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过程中的疏

密不透风的设计在课堂执行阶段却要讲究疏:首先是安排的题量要恰当,注意留白;其次要舍得花时间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认识小数》时,练习中出现了3个数轴,分别标有“0、1、2……”“0、0.1、0.2……”“0、0.01、0.02……”数与数之间都平均分成了10分,我指定点让学生填数,他们很快填出了对应的小数,但我并没有急着出示下一题,而是给学生留出空间,追问:“为什么用不同的小数表示?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引导学生对小数的内涵展开系统化的认知。

马说练习题篇6

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这是新课改以来江苏高考历史卷中对重点问题、主干知识——“罗马法”的第三次考查了,前两次分别是:

(2008·江苏历史·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江苏历史·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五年三题,2008年从罗马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方面进行的考查,2010年从引用法律原文揭示法律原则的角度进行的考查,今年则引用《罗马史纲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的一段评价,考查考生对《十二铜表法》地位的理解。可以说,五年中,相同的考点,不同的精彩。

从2008年到2012年,对“罗马法”知识点的考查给我们今后学习有哪些启示呢?

一、立足基础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建立教材相关知识的严密体系。如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两个时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两个阶段,“成文法”又经历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几个阶段,再理解了每个阶段相应法律形成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及评价,在解答2008年与2012年的两道“罗马法”题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二、着眼能力

首先是着力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层次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也是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第一个目标与要求。新课改背景下,江苏卷所有高考题都是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大家的,因此,把“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在学习中是必须的。实践中如何操作呢?下面以“罗马法”为例,谈三点思考:

1.选材构建(这项工作通常由老师来完成,稍作介绍旨在让大家更清晰了解历史题目构建中的玄机)。史料浩如烟海,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紧扣教材,服务于教学是选材的基本原则。命题老师一般从一些史学方面的经典名著里节选能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如可以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杨共乐的《罗马史纲要》等史学著作里去选择所需的材料,找准材料后进行合理构建以追求效果的最优化。

2.有效引用。高三复习时更通常的做法是对成题的引用,鉴于高考题的正规与科学,对各地高考题的引用是首选。今年高考中考查“罗马法”知识点的除江苏历史卷外,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与安徽文综卷中的两道题也出得甚为精辟,值得引用。

(2012·安徽文综·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构建新题或引用原题使我们有了锻炼的机会。题目的功效能否发挥最佳还在于析题水平。

3.科学析题。新课改以来,高考试卷文综单科题量不大,具体到某个知识点的题量更是有限,因此,用好每道高考题显得十分重要。充分用好高考题的第一要素是在完成练习后应进行科学析题,析题时应点明考查的知识及要求。下面以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4题为例试作说明。

其次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更高层次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目标,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把它阐释为“‘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目标与要求。这种能力在实践中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还以“罗马法”为例谈两点感悟:

1.辨析理解。所谓辨析理解,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结论。如我们通过练习2009年高考辽宁文综卷“罗马法”题来具体阐明。

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辨析材料提供的“罗马法”四段原文,即不告不究;非判无罪;判前自辨;重视证据。综合理解,我们能得到“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是唯一正确的结论。经过这样的训练再来解答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4题时,答案一目了然。

马说练习题篇7

1.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语文课是从识字、组词开始的,到理解字、词的意思,再到掌握运用字、词进行造句,进而连句成段,结段成篇。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说话、创作。故此,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是在教学中着重抓好字、词、句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找词划句”的训练,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以字带词,以词带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句,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意思和运用,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巧妙运用,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我先是着重抓住“穷苦”一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四个具体表现马克思生活“穷苦”的字:当、赊、欠、借。再以“马克思的生活为什么这么穷”这样的思考题引出前半段的内容,又用追问法让学生找出具体写原因的三个词:流亡、迫害、奠基。通过这四个字和三个词带动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的内容。这个问题又为下一内容“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作了铺垫。顺利过渡后,我抓住“竭尽全力”这一词,让学生找具体表现恩格斯“竭尽全力”的有关词语:宁愿、十分厌恶、连续不断。学生充分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样以字带词、以词带句、以句带段,层层深入,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对文章的内容层次也十分清楚,对课文内容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同时,学生也从中学到了品词析句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若能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精辟的词语进行造句,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运用词语,则更是一举多得。在课堂练习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题,删空课堂上要学生找的那些关键词语,对找词划句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2. 重视思考练习题的设计

思考题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教者的引领,通过每个段落的思考题,便可对学生进行本段内容的教学,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对学生的引领,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初步了解到本段的课文内容。思考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对本段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要有提示性和挖掘作用。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二段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本段的思考题的:(1)马克思的生活过得怎样?(穷苦)(2)穷到什么程度?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并找出最能表现这一内容的四个字。(当、赊、欠、借)(3)马克思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穷?(流亡-迫害-奠基)(4)他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毫不在意、坚定的***信念)(5)恩格斯怎样帮助马克思?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的一个成语来。(竭尽全力)(6)“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恩格斯是竭尽全力的?(宁愿、十分厌恶、连续不断)(7)恩格斯为什么能够这样做?说明了什么?(友谊的伟大)这样设计思考题,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就能轻松理解、掌握了这段课文的内容。

马说练习题篇8

【关键词】导练相融 学习单 预学 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练习往往放在课后进行。这样的练习功能单一,目的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巩固、积累语文知识。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实践运用”,构建“导练相融”的语文课堂成为热点,学习单也就应运而生了。从时间上来说,学习单可分为课前预学单、课中导学单和课后拓展单。从功能上来说,检查反馈不再是学习单唯一的功能,它还有指导学习、展示思维、拓展延伸、仿写迁移等作用。学习单探寻了“练”的时机,丰富了“练”的形式,挖掘了“练”的多种用途。

一、立足预学需求,先练后导

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会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的任务。传统的预习要求有: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新词,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具体指导,学生也出于应付,收效甚微。其实预学不等于预热,预学要有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预学要立足于反馈,暴露学生认知的盲点,发现了问题,才能了解学情,才能解决问题,这属于“先练后导”。

一份好的预学单,内容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面面俱到。预学单既要关注文本特点,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学有挑战”。下面就预学单的功能来谈谈几个不同的形式。

(一)指导式预学

有些文章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生涩难懂,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资料等。这类文章的预学单设计就要关注文本特点。部分略读课文的“资料袋”,可以提前使用,因为这些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自读的效果。当然,如果课文后没有附相关资料,学生也可以自行上网搜索。这些资料可以更好地为阅读学习作铺垫。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的预学单。

[《最后一分钟》预学单

1.走进琅琅书屋。

读了( )次课文,朗读星级( )

2.走进字词世界。

会读的生字新词:

难读的生字新词:

3.百度搜索:香港的屈辱史,浏览有关香港被割让的历史资料。]

这份预学单的第三条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自己搜索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大致了解香港的屈辱史,为进一步感受国耻打下了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又补充了完整的相关条约,播放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认识到香港被割让是一种耻辱。因为耻辱感悟之深,所以耻辱雪洗后的那种欢跃,学生就体验得更深刻。

(二)反馈式预学

预学单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反馈。反馈式预学单的设计首先要有目标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要易于操作,便于z查反馈。其次要体现层次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学力的学生。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预学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学单

1.我会读。

踊跃 肇事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我认为难读的词语还有:

2.我会写:嚷 惩

我认为难写的字还有:

3.我会画停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我把文中的四字词语找出来,抄一抄,然后积累下来。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份预学单目标明确,关注了新词的读音和书写、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展示容易掌握的知识,暴露预习过程中的障碍难点。例如,预学单改变一成不变的固定式练习模式,给学生开设“自助餐”式的开放练习。“我认为难读的词语”“我认为难写的字”,就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而“我会画停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条预习任务暴露了朗读的难点,学生画的停顿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它原是学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引起的。因此在学生理解了意思后,朗读的停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M中华之崛起M而读书。

(三)积累式预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预学就要关注其语言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用价值,从而实现积累、内化、运用的目的。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的预学单。

[《火烧云》预学单

1.走进琅琅书屋。

我读了( )遍课文,朗读星级( )。

2.走进词语天地。

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我要记下来,并且还能仿写几个。

红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红

3.走进语句世界。

在文中画出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

4.走进拓展积累(气象谚语)。

(1)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早晨棉絮云,午后必淋雨。]

上述这份预学单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关注语言的积累:词语句子拓展。“走进词语天地”不仅仅停留在寻找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还要分析词语的构词特色,才能仿写。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走进语句世界”以诵读为基础,实现经典文学名篇名段的积累,从而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走进拓展积累”,注重课外拓展,以谚语的渗入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使学生的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二、立足语言文字,边练边导

课堂中使用的学习单,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用来代替教师的“讲”,引导学生的“学”。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立足文本的语言文字,选择语言训练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或点拨学生理解文本,或启发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或引导学生实践运用,这属于“边练边导”。

(一)词语导学型

词语虽然是语言构成的最小单位,但是语文的教学离不开品词析句。也只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才能让他们真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品析,足以起到以点带面、牵一“词”而动全“篇”的功效。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关于“发明”和“发现”的导学单。

出示导学单: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单

1.我会区别。

“发现”的意思 “发明”的意思

2.我会填空。

发明 发现

(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

(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3.我还会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发明”和“发现”。]

(1)大屏幕出示句子,朗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完成以上学习单。

(3)交流。

生:“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生:“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生:“发明”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师出示课件,明确意思:“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4) 课文第四自然段里提到的事物,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5)交流“我会填空”,说说为什么这么填。

(6)你还能举例说说现实生活中的发明和发现吗?

上面这张导学单关注词语的辨析运用。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先通过讨论理解词义;然后进一步辨别文中第四自然段的“发明”“发现”,活用文本内容,巩固词语辨析,又以词语的辨析带动了语段的学习;接着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最后扩散思维,举例说明,让语文回归到生活实践运用。

(二)内容提炼型

这种学习单关注文本内容,反复采用一种形式的“练”,有助于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学生以导学单为载体,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学习,在“练”和“导”中理解文章内容。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的导学单。

出示导学单:

]

(1)默x课文第2~7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什么地方,有哪些设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那里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小组交流、讨论,填写以上表格。

(2)借助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3)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加深理解,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电脑住宅中的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上述导学单利用表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另外,让学生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鼓励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进行介绍。

(三)关注形式型

这种学习单在课堂上的使用并不是单向的,它聚焦语言形式,反复运用、练习,而且层层推进,促使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感悟,提升语文素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的学习单。

出示学习单:

《秦兵马俑》学习单

[兵马俑的类型 个性特点(重点词句) 我发现了写法:( ) + ( )

我也学着写: ]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分别描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各自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完成上面的学习单后,讨论、交流、朗读。

(2)课文带领我们欣赏了类型众多、各具特点的秦兵马俑,作者用什么方法把秦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从课文中发现一些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写法吗?

(归纳写法,板书:看到+联想)

(3)在表格中用“ ”画出看到的,用“_ _ _ _ ”画出联想部分。

(4)学生扮演小导游,借助表格,生动地介绍一类兵马俑。

(5)欣赏其他兵马俑,迁移仿写。

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让我们参照作者的写法,再发挥自己的想象,选择其中一个类型的兵马俑,也来描绘一番。

从上面的三“用”导学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运用表格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特点,借助于“练”的活动,找出关键语句;运用关键语句,通过“小导游介绍”的方式,内化文本语言,使先前的“练”不再孤立,和“导”融会贯通;归纳语言表达形式(看到+联想),进行仿写迁移,这是高一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导”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学生在“练”的途中,理解了内容,发现了写法,习得了运用方法。

马说练习题篇9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纵横要”三结合 复习方法

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从2000年开始,我一直担任无锡市旅游商贸专修学校自考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马哲一年自考两次,是我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生若不及格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一年两度的考试牵动着上千考生、教师和家长的心。为了既能减轻考生的学业负担,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复习切实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在帮学生复习时以《考试大纲》为依托,以自考真题为蓝本,总结了一个“纵横要”三结合的复习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为依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命题的制约(自考命题不得超越或违背《考试大纲》),又是对广大自考师生公布的最可信的,透明度最高的命题“信息”。它规定了本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考的性质、能力要求、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它的“题型示例”可以让师生准确把握测试内容、能力层次要求及题型,准确抓住《考试大纲》的前后变化,从中摸索出命题趋向。如2006年《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题型及试卷结构上与前几年相比,作了一些调整,在减少识记内容的同时,加大了对马哲常识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并且增加了“三个代表”的时***内容。明乎此,在备考中才不致于走弯路。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真题为蓝本

1.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真题

要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真题,包括它的总体设计、个体的考查目的、设问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的思路等,对于“稳定性”试题应特别关注,认真地探索。稳定性试题指的是年年都要考的试题,它既有良好的检测功能,同时又具有训练的价值。如: 很多人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真题,往往对其中的新题、偏题津津乐道,其实,新题、偏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新题偏题在试卷中不会占太大的比重,在今后的命题中往往不会再现,如果重复出现岂不成了陈题拙题?

2.有效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真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是题库出卷,研究自考试题,旨在为师所用。原题照搬原题照考,甚至学习一开始就以考题来“压”学生、“吓”学生,是极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过早丧失信心,我们是复习,是训练,不是重复式的考试,要讲究训练的效率。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我们用了多种方法改造和使用自考真题。

(1)拆开法。将自考真题化整为零,每一阶段“只取一瓢”,其它试题留待以后训练。

(2)归类组合法。将近年来同一考查内容的试题加以分类,再由易到难,由同一到相近题型到有所变化的题型,相对集中起来训练。这样讲规律更具体,讲方法更实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3)微变法。将原题加以变化,改造为更适合于训练的题目。如选择题,可改造为选某项,并在括号内说出选某项,不选某项的依据,减少猜测的几率。对自考真题,我根据对象进行了选择,舍弃了那些过难、过偏题;争议交难题,难于讲评题,选择的标准是难度适宜,便于讲清规律,学生容易接受。

3.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要提高讲评质量及针对性,对于学生而言要重视讲评,做到一练有一得,在教师指导下提高自评自学能力。首先,讲清试题的测试点,即本题主旨和目标,以《考试大纲》为据,讲清它是“大纲”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

其次,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下面我以题型来谈:

(1)单选题。做单选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掌握的概念去筛选备选答案的过程,这里最麻烦的是模棱两可的选项。我们必须牢记,单选题不选对的答案而是选择最对的答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是有两个答案都对,一般是两个都不选而是选这两个答案相加后的答案。这里就要用上阅读能力和逻辑能力了。

(2)多选题。考生一般不忌惮单选题而忌惮多选题。但是,我要说,多选题比单选题更容易。单选题是选最对的,多选题则是沾边就选。但是为什么考生的错误率比单选题要高呢?因为一般没有注意这两个因素:一是阅读不够详细,题意分析不够到位;二是没有注意逻辑关系,这个命题虽然正确,但是却是不符合题意的。考生只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多选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了。

(3)简答题。一般这样的题目都是概念或概念对比、概念特点、性质、作用和意义题目。这样的题目要求大家对概念有明确的把握和理解。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可按先概念后题意的顺序进行。

(4)论述题。和简答题一样,要结合题意进行比较详尽的阐释,有时进行正反论证,最后要总结,不结合实际要扣分的(尤其是社会主义部分)。

最后,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哪些学生错,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改正,从而掌握避免差错改正错误的规律。

4.根据自考真题归纳同类型问答题

(1)问答题归类总结

①作用题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交往的作用。

②意义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认识度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

③原因题(根源)

马哲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为什么马哲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哲为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意识的起源。

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和活的灵魂、精髓?

为什么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真理为什么是客观的?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外部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为什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历史过程?

④关系题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介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马哲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内外因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国体和***体的关系。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国家的***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⑤区别题

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和区别。

区分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人与动物的区别。

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

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

三、“纵横要”三结合的复习方法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总结了一个“纵横要”三结合的复习方法。

所谓纵向复习,是指按照考试的复习范围,对每部分的内容,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这种复习方法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性。全方位地复习,不可有侥幸心理,认为有的地方可能不考,所以不复习。第二,细致性。细致不等于繁琐。所谓细致是指知识点方面要全,层次条理要清。第三,补漏性。复习时,针对自己的弱点缺点进行复习,有意识地查漏补缺。

所谓横向复习,是指在知识范围内,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横向联系进行复习,注重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这种复习方法有三个特点:第一,系统性。通过学习,形成知识的正确框架体系。第二,深刻性。在横向复习中,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现象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认识,即规律性地认识。第三,矛盾性。用矛盾分析来分析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要点复习,是指在纵向复习和横向复习的基础上,把握大纲中的重点,即要点。要点复习有三个特点:第一,必然性。抓要点与押题的本质区别。第二,关键性。在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把握事物和问题的中心和本质。第三,应用性。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敢于正视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复习本是痛苦的历练,但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尝到了甜头,在轻松快乐中顺利通过了考试。

参考文献:

马说练习题篇10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学;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一、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高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就职业而言,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学生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他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其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大任。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从教师的想法上看,认为“说得太多”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践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培养,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成长到“能说会道”甚至到“能言善辩”的。

三、培养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语法、修辞等范围,而应突破框框,扩大语言教学内涵,增强语言教学应用性,并和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我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来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分析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

(三)国情乡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不固定,可酌情选择。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宿舍里对着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考虑演讲姿势、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不断提高演讲水平。

(五)口试活动。几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环节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考试。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说练习题10篇

学习

小学生素质教育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包括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心得,小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笔记。素质教育步履维艰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刻刻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素质的小

学习

易经入门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易经入门学10篇,内容包括易经基础入门十讲,易经入门知识100条。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主要与该生所受的专业教育内容密切相关,但由于个人、社会、家庭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

学习

大草原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草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大草原的诗句,大草原的诗句有哪些。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

学习

年会节目策划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年会节目策划10篇,内容包括年会节目策划方案有哪些,年会节目策划合集9篇。20__年1月末二、活动地点公司大会议室、__餐厅、___KTV三、参加人数公司全员四、所需时间总计7小时五、年会主题扬帆起航辉煌20__年六、年会安排1、

学习

昆虫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昆虫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昆虫的作文,关于昆虫的作文10篇。这本书是法国的法布尔写的,讲述了他观察昆虫的经历和他做的各种实验。第一次捧起《昆虫记》阅读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这本书就牢牢地吸引着我,我也就深深地爱上了它,从

学习

美术实习生个人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实习生个人总结,内容包括美术教育实习个人总结2000字,美术网络研修个人研修总结。1.2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计划生育***策在我国的实施,使得当前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也因此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感,不熟悉甚至排

学习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怎样渗透德育内容,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论文。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学习

三句话情书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三句话情书10篇,内容包括30句情书,完美情书三句话。段的训练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由句向篇过渡的桥梁。教材对段的训练要求是: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段。学会分析理解自然段,并懂得一些基本常见的段式。要注重练习写片

学习

三八妇女节快乐祝福语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三八妇女节快乐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三八妇女节给妈妈的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送给老师。4.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妈妈,是勤劳勇敢的伟大女性。远方的我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学习

志愿者团课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志愿者团课总结,内容包括团课总结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志愿者团课感悟。2、志愿者积极开展***建带团建活动,协助团总支带领团员学生开展重阳敬老、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团总支各项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志愿开展

学习

大熊猫可爱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熊猫可爱10篇,内容包括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大熊猫可爱吃货。熊猫是哺***动物,能直立行走,也能攀登树木,熊猫走起路来非常可爱,摇摇晃晃地,好像站不稳似的。熊猫喜欢吃竹叶,竹笋。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要好好保

学习

英语四级考试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四级考试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四级英语考试作文大全,英语四级作文范文40篇全。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输入更多的是模仿和储存,而输出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的是英语教学模

学习

最有创意的年会节目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最有创意的年会节目10篇,内容包括10个年会创意节目帮到你,最有创意的年会节目。我们来看看世界电视创意创新的发电站英国的数据,也就是新节目的数量和创新的成功率。英国第四频道(C4)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持续创新力的频道之一。几

学习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内容包括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内容怎么填写。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临床、口腔和公卫类别执业医师,在本市行***区域内2个以上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

学习

分式练习题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分式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化简分式练习题,分式典型练习题。一、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通^类比形成方法“巧编”自然突出“巧”字,突出题目与课堂知识点的联系以及题目的变化,并在练习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

学习

病句练习题及答案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病句练习题及答案10篇,内容包括病句练习题及答案小学,四年级病句练习题及答案。我们把S1改换成S2:“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孩子们一读,就觉察到S2缺了点什么,有问题。语感敏锐的孩子很快就想出这个句子,S3:“中国是世界上人

学习

修改病句练习题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修改病句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十句修改病句练习题,修改病句1道练习题。1、始终艰苦生活。2、在课堂上认真听讲。3、开展学***,学赖宁活动。4、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5、班主任组织大家参加。(二)前后矛盾:1、这次春游,同学们

学习

标点符号练习题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标点符号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标点符号练习题附答案,标点符号的练习题。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B.古人赏梅,

学习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数学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四升五数学暑假练习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

学习

小数除法练习题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小数除法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小学小数除法练习题,小数除法补零练习题。分数:例:92÷30=1、30÷10=2、64÷30=3、85÷40=4、93÷30=5、620÷20=例:140÷30=6、150÷20=7、565÷80=8、312÷60=9、364÷70=10、352÷50=例:

学习

马说韩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马说韩愈10篇,内容包括马说韩愈朗读,马说韩愈全文及翻译。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离开宣城,来到长安应考。到长安期间,兄长死于唐王朝与吐蕃订盟之变,只得投靠兄长生前好友马燧,幸得马燧收留,韩愈安心在马家苦读,一年后参加考试,可

学习

对数函数练习题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对数函数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对数函数十大经典题,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练习题和答案。2研究方法关于函数比较研究的文章较多,各有不同的比较维度.如文[2]作者从知识结构、知识的呈现过程与方式、数学文化的传承、数学与现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