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打招呼篇1
关键词:招呼语;告别语;礼貌;礼貌原则;中美
中***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46-04
引言
礼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存在于人类交际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礼貌的具体表现呈现多样性,常见的例如招呼语、恭维语、称呼语、自谦语、致谢语、委婉语、告别语等中的礼貌用语。本文通过对中美两部热播连续剧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分别进行收集、分类和比较,试***从中探究英汉礼貌差异。
一、中外礼貌语言原则的研究
礼貌原则自20世纪许多学者(R.Lakoff,1955;Brown&Levinson,1978;G.N.Leech,1983)提出后,各国学者对其或加引用、或加解读、或加扩充,但对于它的定义却莫衷一是。Leech(1983,P131)曾把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定义为指导礼貌行为的准则(Maxims dealing with Polite behavior)。国内学者徐盛桓(1992,P5)在指出刘润清(1987)似乎将礼貌行为的规范同礼貌语言的规范混淆时讲道:“按照我的理解,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课题,纯粹是从话语的运用来说的,而不是从行动来说的。”曹春春(1998)在“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一文中也指出:“礼貌准则就是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彭增安(1998)根据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并结合汉语语言现象的特殊性,归纳出礼貌原则的基本特征,依次为:得体性、谦恭性、亲密性、高雅性、策略性。综上所述,我们也倾向于认为礼貌原则是灵活运用语言的修辞观,而不是道德品质的检验标准。
R.Lakoff提出了礼貌三原则:(1)不要强加,即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2)提供选择,即让听话人自己做决定;(3)友好相待,即双方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祝畹瑾,1992)。Leech 对Grice合作原则作了补充和发展,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它们由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六个准则构成。(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少让别人受损,尽量多让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贬损自己;(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何自然,1988)。Leech的礼貌原则首先总结了礼貌语言要注意的六个方面,实质上是三个值得注意问题中的对立方面,依次为:言语行为中的受损受益问题、谈话中如何对己待人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求一致的心理适应问题。礼貌的程度和“他人”受损或“自身”受益成反比,这才是实质。另外,礼貌原则是以礼貌行为准则为基础,它阐述问题的出发点要高些,采取的是一种主动出击的策略,而不是消极补偿的做法,这样效果会更理想。最后,礼貌原则的构建注意自身、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更符合言语交际的本质,因为言语交际是一种由反馈调节的双向交流过程,参与者双方的理解和合作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植于文化,基于中国传统的“礼”,并加以适当的修正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称谓词、委婉语、敬语等的剖析解释上,如祝畹瑾的《社会语言学概论》对“称谓词”的研究,彭嘉强的《古代礼貌词与礼仪文化》,陈建民的《现代汉语礼仪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是借鉴他山之石,引进西方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如陈融的《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何自然的《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刘润清《关于Leech礼貌原则》,钱厚生的《礼貌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对前述国外礼貌问题研究进行了引进和探讨。目前,在国内把西方的语言理论与汉语相结合,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有顾曰国和徐盛桓两位学者。顾曰国的《现代汉语的礼貌现象》、《礼貌·语用·文化》和徐盛桓的《礼貌原则新拟》是其代表性的文章。其中顾曰国吸收与借鉴了Leech的六条礼貌准则,他对比分析了英汉礼貌现象,指出了英汉文化上的差异,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根据礼与礼貌的联系,也归纳了包含五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具体表达如下:(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切的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适切与否需要考虑亲属、非亲属、职务高低、性别、场合诸多因素。(3)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利益(可谓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可谓君子)。顾曰国(1987)的五条礼貌准则立足于本土文化,体现出中国式的礼貌特点,其独创性的确令世人瞩目。
二、对中美两部连续剧中招呼语和告别语的个案研究
招呼语和告别语作为开始和结束对话的标记存在于所有语言中,它们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呼语和告别语也是衡量说话者是否礼貌的重要标准,遇见认识的人而不打招呼或不辞而别都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当人们开始交谈或相遇时,通常会以招呼语作为开始或外加某些手势。尽管绝大部分人见面时都会使用招呼语,但是招呼语随着不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整个对话中另一个重要环节的告别语与招呼语形成呼应,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告别语并非只是简单的说“再见”或“Goodbye”,人们更多的是利用告别语来暗示将来的再次会面、表示邀约、给方送去美好祝福、表达感激之情或关心等。
笔者收集了中美两部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和《绝望的主妇》)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并根据说话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一)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
根据表1中的语料,对汉语中招呼语和告别语有如下分析:
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根据不同说话人之间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汉语日常对话中,陌生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和告别时,偏向于使用一些惯用语,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经常出现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有“你好!”“您好!”“再见!”“回见。”当社会地位不同的两个人相遇时,通常情况是辈分低的先向辈分高的打招呼,例如,孩子通常会先向父母打招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也常使用一些惯用语,例如,用“你好!”、“您好!”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但是,在家人之间,晚辈很少用这写惯用语,而是仅用亲属称谓词来直接打招呼,例如表1中的“大姨!”、“姥姥,姥爷!”
在汉语中,有些告别语远远超出了“告别”的单层意思,不仅表示礼貌,很多时候告别语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美好祝福,这类告别语常见的例如,主人在与客人告别时说:“您慢走!”这时客人会说:“您别送了!”除此之外还有“保重!”。这些蕴涵文化的惯用语在英语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的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将这些告别语翻译成“Walk slowly.”或“Be careful of walking.”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听了一定会感到迷惑和不高兴。
社会地位相同的人相遇时比较喜欢打听对方的去向、年龄等较隐私的事情,例如,“王儿,吃了吗?”“去哪儿了你?”尽管这些招呼语从形式上看是问题,但当人们在吃饭时间遇见而使用它们作为招呼语就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用“Hello!”或“Hi!”一样。在汉语中,这种招呼语对听话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也被视为是礼貌的,因为话语中表现出的是同事、家人或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但对英语国家的人们来说是怪异的,甚至是无礼的,因为这种招呼语被看做是对个人隐私的冒犯,而不是表示友好或关心。
在关系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中国人常用简单的“嗨!”和“拜!”来打招呼和道别,这在英语中也是常见的。当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见面或告别时,有时会使用一些听起来比较粗鲁的表达,例如,“傻瓜!”“滚吧!”事实上,在汉语中,这种招呼语和告别语正体现了说话人之间关系的亲密,也属于亲密朋友间礼貌的表达。
(二)英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
根据表2中的语料,笔者对英语招呼语和告别语有以下分析:
与汉语不同,当美国人和不同关系的人打招呼和告别时所使用的礼貌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正如表2中所显示,从整体看来,在美国,当人们见面打招呼时,有些招呼语是惯用语,例如,“Hello!”“Hi!”“What’s going on?”而对于告别语,常见的有“Bye.”“See you.”“Good luck!”、“Take care!”除了这些惯用语以外,美国人还喜欢通过谈论天气来打招呼,尤其在陌生人和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例如表2中,“Lovely day,isn’t it?”“Beautiful day,isn’t it?”
社会地位不同的美国人见面时,他们通常会使用惯用语,如“Hello!”、“Hi!”来表示礼貌。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在日常对话中,美国人常使用简短的语句打招呼,而不是很在乎双方的地位和等级关系,或许是因为使用简短、非正式的招呼语更能建立一种轻松、令人舒服的交谈氛围。从该部美国连续剧可以发现,当晚辈与长辈或下级与上级见面时,并非总是晚辈和下级先打招呼,相反,通常情况下是长辈和上级先打招呼。
无论说话人之间是否具有相同身份,美国人常使用“Take care!”“Good luck!”“Goodbye!”或“Bye.”等语句告别,即表示礼貌,也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美好祝福。当家人之间,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告别时,最常使用的是“Love you!”,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美国表达爱并不是件让人尴尬的事,而是表达礼貌的一种方式。
当亲密的朋友见面和告别时,美国人通常也会使用粗鲁的表达来表示朋友间关系的亲密,例如,“See you later,loser!”
从表2可以看出,在日常对话中,美国人在打招呼和告别时更趋向于使用非正式、简短的措辞表示礼貌,很多招呼语和告别语在不同社会关系的人见面和告别时都可以使用,没有很明显的差别。
(三)关于英汉招呼语和告别语的讨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英汉招呼语和告别语存在明显差别。
1.从所收集的语料可以看出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更依赖语境。说话人会根据所面对和自己不同关系的听话人选择不同的、适当的言辞,而在英语中,人们一般使用一些惯用语,不同社会关系的说话人之间所使用的招呼语和告别语之间并无太大区别。在美国日常对话中,人们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关系,他们在打招呼和告别时设法创造一种随意、亲切的谈话氛围;而中国人更倾向于通过表示尊敬和关系来表达礼貌。
这种差异的根源既在于历史的不同,也来自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更注重个人价值观念、自由、权利和个人的***,所以他们认为对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的尊重才是礼貌的表现,而对这些方面的忽视,甚至冒犯,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甚至是粗鲁的表现。个人隐私在西方文化中比在中国文化显得更加敏感和被重视。
相反,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更重视的则是集体价值和社会关系,而个人价值常常被淡化。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引导人们要遵从统治阶级,淡化人们的个人抱负和雄心,特别重视尊重和服从,并且封建社会占据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的整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这样,中国人认为对他人表示尊重和关心是礼貌的表现,询问他人隐私可以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这种文化负载在顾曰国的“贬己尊人准则”中也有所体现。
2.尽管在汉语日常对话中,一些传统的惯用法一直在使用,用来表达对他人的热忱和关心,但现在的中国人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慢慢有了保护隐私的意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遇见和自己同辈的人打招呼时都习惯使用如“嗨!你好!”“早!”等这些类似英语中“Hello!”“Good morning!”的表达,尤其是“嗨!”正是从英语中借来的招呼语。正如表中所列,“Bye-Bye!”或“Bye!”看起来已经成为年轻人之间经常使用的告别语。“Bye-bye!”已被当今的广大中国年轻人所接受,它不仅易于发音,而且给人一种友好、亲切的感觉;而汉语中的“再见”,相比之下显得有些正式。总而言之,当今中国人在招呼语和告别语的使用中,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也吸纳了许多英语中的表达。这种变化在顾曰国的礼貌准则中并未体现出来。从笔者收集的招呼语和告别语的汉语预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多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惯用法来表示礼貌,但是他们在打招呼和告别时并没有符合顾曰国礼貌原则中的贬低自己准则。
结论
礼貌现象是每个语言社团都有的现象,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在英汉文化的交流中,掌握正确的招呼语是良好交往的开端,也是保障交往得以继续的重要手段,而告别语则是为后续交往埋下伏笔。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英汉文化障碍,学会容忍和尊重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正确选择符合对方礼貌、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促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Gabriele Kasper.1996.Handbook of Pragmatics[M].Cambridge:CUP.
[2] Fraser.1990.Perspectives of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
[3] Leech,G.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4] 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J].外语学刊,1998,(2):69-73.
[5]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1-17.
[7] 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8,(4):83-86.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7-98.
[9]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 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42-46.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 王西成,曾涛.也谈礼貌原则[J].湖南大学学报,2000,(2):80-84.
[13] 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1-7.
英语打招呼篇2
关键词:英汉礼貌语 语用差异 产生原因
礼貌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与人之间消除抵触、融洽共处、平等合作的基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尽管每一个民族都提倡礼貌,但礼貌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带有明显的民族性。一个民族认为是“礼貌”的,另一个民族也许认为是“不礼貌”的。这在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本文旨在分析英汉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1.赞誉准则上的差异。
赞誉准则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在英语中,被赞誉人礼貌的做法就是遵循Leech的“一致原则”,迎合对方的赞誉,说声“Thanks!”或“Thank you!”,欣然接受恭维。而汉语重视贬己尊人准则。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比如:中国人送礼时会说“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I hope you like it.”或“I think it may be useful to you.”。
2.称呼语的差异。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英汉语言都视见面打招呼为礼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适的称呼语。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ciprocal/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非家庭成员的称呼通常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而且在英语称呼习惯表达上,关系越是亲密,越是习惯于直呼其名。中国人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和传统伦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
3.问候语的差异。
人们见面,为了表示礼貌,大多要使用问候语。在英语中,可用简单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和“Hello”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 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质的见面语。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Day, Good Night”等等。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天凉,小心感冒!”这在汉语中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
4.禁忌语和隐私语的差异。
禁忌语和隐私语涉及礼貌中的文雅原则,英语和汉语在雅语和秽语上都有对应的表达式。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中西方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诅咒和亵渎,甚至饮食方面,都有很多禁忌语的存在,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英语口语中称谓从正式到随便有很多方式,但如果像汉语那样只叫姓是错误的。英美语言重视和规避个人隐私,而汉语言则常将对隐私的询问作为一种亲密的标志。例如在中国熟人之间或初次见面的人可以随便问有关年龄、工资、体重、婚姻、宗教、***治倾向等私人话题,而英美人很忌讳谈论这些话题。
二、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产生原因
1.价值观念不同。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英美文化中,“我”要比“我们”、“你们”、“你”、“他”、“他们”的地位重要,英语是世界上唯一将“我”字大写的语言。东方传统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集体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重要。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是寻求个性化,而是要求个体符合群体要求,不提倡个人突出、不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制约性,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
2.伦理道德观念不同。
西方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是人与人的平等,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支配下,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英美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很少“拘礼”。即使熟人相见,不论辈分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美国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经常是直言不讳,非常坦率。中国人普遍实践的伦理是儒家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亲属关系的人们见了面也像家人之间那样热情问候,体现出东方式的人情味。
3.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
英美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表现出直率性,习惯于开门见山。比如打电话时先说出打电话的目的和要谈的正事,然后再细说和谈些其它的事。汉民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表现出委婉性。打电话通常开始都不谈自己的意***、目的,而总是谈些关心对方的话,最后才说出打电话的真正目的。由于此种差异,西方人往往觉得听中国人的话很费劲,觉得他们不知所云,难以理解,太罗嗦,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认为不太礼貌;而中国人又觉得西方人说话太直接,一点也不礼貌,有时让人难以接受。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认真了解汉英文化差异导致的礼貌语的语用差异,重视不同文化所特有的语言和习惯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礼貌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才能有效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敏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英语打招呼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策略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础英语教学五级目标描述中,要求学生“对目的语用语规范及其文化内容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八级目标描述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理解和便于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它需要建立和增强学习主体的跨文化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和传承的工具。而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又宽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的一切创造,即包括人类的认识、劳动和改造对象在内的自然界所有造物和创造活动;从狭义来说,文化则是专指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包括制度、习俗、思想、观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法律、宗教、信仰等。不同的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势必会影响交际的顺畅。因此,学习英语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才能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才能建立起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中学英语中常见的文化差异表现
1.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称呼语。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李院长”、“吴经理”;但在英语中,却是用“Rank/Post+name”的称呼方式,如“Principle Li”、“Manager wu”。在英国,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刘老师”为Mr./Ms. Liu.。许多英美人在非正式场合,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即使是上下级或师生之间也不例外,这样以表示双方关系融洽、友好和亲近。
(2)问候语。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了?”“你出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英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 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2.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私事与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土一样。对他人私事的干扰,就好比对一个国家主权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问以下问题: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私事”问题,而他们很重视 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称赞与谦虚。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3.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打电话。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英语打招呼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知识;文化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1-1
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英语教学的困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对知识的建构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境脉,个体的心理机能是内嵌在社会文化、历史与制度的情境脉络之中的。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文化,将知识从活生生的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目前,英语教学在中小学受到高度重视,与数学、语文并列为三大学科,学生在英语学方面所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但英语教学的质量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成绩的分化问题,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分化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二是学生所学的文本知识难以迁移至真实的情境,许多学生会读不会说。
为什么英语教学会面临如此的困境,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孕育知识的文化教学。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对英语这种语言的文化还没有相应的积淀,各种考试则蜂拥而至。县(市)统考,校际间的联考,校内的月考、周考等,考试的内容涉及单词的拼写、词语辨音、句型转换、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这种评价方式诱发了教师与学生进行“去文化”的知识训练。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英语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夸赞语。
夸赞语在中西社会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赞扬、夸赞来鼓励学生去做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如:“Well done,everyone,and congratulations to the winners.”在英美社会中夸赞也可以作为谈话的引子,在英语国家,夸赞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夸赞别人的外表时只夸赞他人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素质。在西方国家,地位高的人一般赞扬地位低的人的能力表现等;地位低的人一般赞扬地位高的人所拥有的财富等。这些都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差异。
2.感谢语。
在人际交往中,感谢语“Thank you.”在英语中是最常用的,它用来对许多事情表示感谢,例如接收礼物、接受邀请或对方主动提供的帮助、给予的夸奖等情况。如:―Happy Teachers Day, Miss Li! Here are som presents for you, with our best wishes.―What beautiful flowers! Oh,a diary, too. Thank you!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一般谦让一番,然后接受,而且先把礼物放起来并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盒。而在英语文化中,一般需要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答谢之后自然接受。另外,在中国,知己朋友、家庭成员彼此为对方提供了帮助之后,一般不说“谢谢”。而在西方国家,不管谁为谁提供了方便,都应以“Thank you!”回应。
3.招呼语。
人们见面时相互打招呼,在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大差异。在西方国家,见面时用于在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之间的问候语是有区别的。在不熟悉的人之间,偶尔碰到打声招呼,用Hi! Hello!或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即可。经别人介绍的,初次见面的人用“How do you do?”互相打招呼,熟人见面可以用“How are you?”,“Hello, Peter, hows life?”等。如果想多说几句,可以谈谈天气,交通情况等。西方人是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的,见面打招呼,忌讳问对方的婚姻、家庭、收入、年龄等问题;而在中国文化中就没有这么多的顾忌。
三、从分离走向融和:走出困境的策略
英语教学要摆脱质量偏低的困境,必须将“知识教学”融于“文化教学”之中。英语教学不能刻板地教授单词、语法规则等,而应通过比较的方法、情境教学的方法、活动体验的方法等将英语的知识教学融于英语文化教学之中。
1.比较的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悟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别。可以从打招呼、称呼、告别、做客、谦虚、赞扬或词语、句章等方面进行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当听到别人生病或遇到麻烦的事情时,一般说“Im sorry to hear that.”而在中国文化中就没这么说的习惯。再如,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的用法非常普遍且词义的变化也非常大,这与汉语词语的用法也有很大的差别。教学时应该注意进行比较。
2.专题活动
学校可以聘请中外有关专家或曾留学和访问过英美国家的校友、其他人士等来校进行专题报告,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通过英语电影、电视节目、视频等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西方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片等,然后再通过资料的分享拓展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渠道。
3.创设文化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所学的课文、对话等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不仅能体悟到西方文化的魅力,也能提升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听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诗歌,排练英文话剧等,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学习英语。
4.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反映了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要了解西方文化,就有必要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中学生的词汇量较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些文学作品简写本,帮助学生吸取文化信息。
英语是当今社会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但英语教学不能工具化。英语教学应将知识教学融于文化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英语打招呼篇5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coat looks nice.
B:Thank you.
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8.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打招呼篇6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语言的有效传递。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质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主要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如: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Give you a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等等。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0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句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vacy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方面的特长时,中国常用‘`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评价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和W.E.I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 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英汉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
1.“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
2.“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
3.“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5.“蓝***”,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例举。
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He is a wolf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很多,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理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的卡通形象,使老鼠为大众所喜爱,尤其在儿童心中,更是机敏、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 stubborn )”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样之兆,如“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我们可以把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际禁忌话题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a。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 R代表religion , M代表mam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间”:不间对方收人,不间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间“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一)Greetings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您上哪去?( 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上午则说:Good morning.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中国人打招呼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误解,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这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二)Addressing People称呼 中国学生常称呼其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等,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只是一种职业。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教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大学教师则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等。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等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
英美人称呼别人时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
l.Formal situation(正式场合):Title + surname(头衔+姓氏)。如:Tom Smith可被称为:Mr. Smith。
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场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头衔+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称为Miss Martin或James。
3.Informal situation / 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场合或关系比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如:Clare Harkey可被称为Clare。
(三)Parting告辞 到别人家做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开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树立文化意识,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英语打招呼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中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文化的差异可以直接体现在汉英礼貌原则对各自准则的内涵理解以及侧重选择上,并指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社交语用能力。
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部分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这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中美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在交往中必定存在障碍,语言学家称为语用失误。中美交往中出现过多的是社交语用失误。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很不合适的。
一、恭维与应答
恭维语作为一种社会言语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据调查,英语恭维语除表示欣赏以外,其主要功能是协同交往双方关系的一致性。而汉语恭维语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使对方感觉良好;欣赏;利用他人。西方人喜欢求新求异,因此常对某种“变化”、“新意”加以恭维。而中国人喜欢求同,因此“变化”和“差异”受恭维的程度远低于西方。在对恭维语的应答方面,中西文化也有较大差异。在汉语中,当受到别人赞赏时,人们常说:“过奖”、“惭愧”一类的自贬词语,以示礼貌。而在英美文化中,受赞扬者常说“thank you,”“iam adtohearthat”之类的话。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重要性,囚而英汉恭维语回答方式上采用不同的礼貌策略。英美人接受恭维是对对方的尊重并避免伤害对方的积极面子,而中国人贬低自己是向对方表示自谦和尊重。
二、问候语
见面打招呼时常说“你吃了吗”或“你上哪儿去”,它们在汉语交际中表示友好和关心,这是符合礼貌原则的。而这些友好的寒暄语在英美人听来不仅感到奇怪而且感到不快。当你对他们用“whereareyougoing”打招呼时,他们就会感到不高兴,以为你在打听他人私事。而当你用“haveyouhadlunch”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则会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英美熟人之间碰面,互道声“hi”或“hello”就表示打招呼了。
三、称呼语与礼貌
称呼语是用来指称自己和别人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际者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汉语中的称呼语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礼貌习惯,可以说称呼涉及礼貌,是汉语言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汉文化中的“称呼”准则是一条重要的礼貌准则,而在英语文化中它不足以成为礼貌准则之一。
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称呼系统远比西方复杂,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1)的称呼类型,称呼要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很少出现直呼其名的现象。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eiprocal/symmetrica1)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现今的美国社会,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和年龄相仿的父母辈亲属,一般都是直呼其名。非家庭成员的称呼更为简单,通常对人称呼时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这在英语民族看来是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表现,是体现朋友式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四、致谢语
英汉语中都有许多表示感谢的方式,但使用的场合和频率不同。英语中的“thankyou”和汉语中的“谢谢”都有极高的使用频率,但“thankyou”使用频率更高。在中国,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熟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不大言“谢”。但在英美国家,即使亲密无间的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在对方为自己做了些事情时也会真诚地致谢;而在中国,道谢的话一般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或者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使用。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对“谢谢”的回答也存在差异。当受到感谢时,中国人会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自己人,不必客气”之类的话。而英美人则会回答“youarewelcome.i’mgladtobeofhelp.”或“it’smypleasure.”试想,如果将汉语的答语直译为“nevermind,it’smyduty.”这种应答只能给英美人士带来不愉快。因为“it"smy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
英语打招呼篇8
1 学习英语文化背景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对英语初学者来说,教给他们: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联合国的日常工作语言之一。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英国(England)美国(America)加拿大(Canada)澳大利亚(Australia)和新西兰(New Zealand)等,共有近 4 亿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 10 人中就有1人讲英语。把英语作为***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的国家有 20 多个,共计约 8 亿人。也就是说,世界上差不多每5人中就有 1 人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全世界50%至60%的报刊杂志是用英语出版的。60%以上的广播节目是用英语播送的。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或用英语写信封地址。85%的科技资料是用英语发表的。此外英语还是世界上***治,***事,经济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里的常用交际语言。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深入,我们中国人接触,使用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不懂英语就很难和外界沟通,进行***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样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2 文化背景知识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自觉地传授文化知识。但外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仍是教学主体。输入文化知识是为了补充和完善外语教学,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恰当而得体地运用目的语进行和谐交际。
3 语言交际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3.1 谦虚 中国人认为谦虚是美德。常常以自贬表谦虚。听到别人的赞扬时,即使心里高兴,但嘴上却总是讲不行不行之类的话。一个中国女学者在美国宴会上听到别人赞扬她的衣服说: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 她不知答 Thank you. 却按汉语习惯谦卑的说,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 这使西方听者认为,她的话说明她连衣服的好坏都分不清。
3.2 禁忌语 不同语言的禁忌语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人们询问年龄,收入,婚姻,体重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国家,他们却把这些视为个人隐私,是尽力回避回答的。因为说英语的人,特别是女士,对体重和年龄是很敏感的。所以,当你问,How old are you? 时,一般外国人会回答,It's a secret.
3.3 称谓 在我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表示尊敬,熟人间称老张,老李是显得亲切自然。在西方人们认为老意味着风烛残年,所以都忌讳老字;Mr., Mrs., Miss, Ms 这些头衔可加在姓之前来称呼某人,还有少数头衔如Professor, Doctor, Captain等也可加在姓之前。西方人不喜欢正式的客套和正规的称呼,他们更喜欢别人叫他们的名字,可以显得两人距离小些。中国人喜欢只有自己比对方年纪大或职位高时才能直呼姓名,否则,认为不礼貌,但与西方人交谈时,就要按西方人的习惯称呼对方。
3.4 招呼 中国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往往都是一句你吃了吗?这是中国人之间在饭前饭后的常用语。相当于英语中的 Hello或 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 Have you eaten yet?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一起去吃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
英语打招呼篇9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课文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又如学生称“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感谢和答谢。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教材中 “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着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打招呼篇10
一、为什么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2.文化的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在英语教学中都存在哪些差异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 :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三、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适应这些文化差异
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 大多数中学生都很喜爱外语歌曲,同时,英语这一门学科由于它的特殊性又常常困扰着学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对英文歌曲的爱好发展成为改善学生英语学习途径和氛围是非常有意义的。
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周围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音乐。通过调查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虽然英语成绩差,但却非常喜欢听英语歌曲,同时也因为他们受发音及词汇量的限制,想学唱却唱不好,所以我想能否以英文歌曲欣赏作为突破口,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歌词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言简意赅却又充满诗意。而无论是学唱歌曲前对歌词的朗诵还是在歌唱过程中对于歌手的模仿都是训练语音语调的最佳时机。为了唱好一首英文歌,学生会认真模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语言的训练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