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诗歌篇1
关键词:雪莱 爱伦·坡 影响
雪莱和爱伦·坡(下文简称坡)有很多相似性,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对美、想象力、死亡、灵魂等有着相似的看法。雪莱的死亡比较蹊跷,而坡的死亡至今也仍是一个谜。评论界对他们的文学地位生后和生前都出现过褒贬不一的现象,雪莱被人误解是由于他的和所谓道德观念,坡却是因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异质性而屡遭误解甚至讥斥。坡虽因其小说而极富盛名,但事实上坡的诗歌创作先于其小说创作,其诗歌生涯肇始于对雪莱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模仿。坡与雪莱年龄上的差距,使得这种模仿关系成为可能。1809年坡出生时,雪莱刚好十七岁,正在牛津大学求学;而雪莱1822年遇难时,坡是十三岁的少年,正值阅读雪莱作品的年龄。从坡的诗歌和诗论可以看出,坡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艺术自主理论和施莱格尔的哥特风格,另一方面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细读其诗行不难发现,坡一直以雪莱为老师,模仿和学习雪莱。坡受雪莱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从坡对雪莱诗歌的评论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另一方面可以在坡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挖掘出雪莱的印迹。
一、“战斧手”笔下的雪莱:爱·伦坡对雪莱的评论
“战斧手”是坡19世纪30年代任职《南方文学信使》期间因其笔调犀利而赢得的别号。对雪莱诗歌的众多评论有力地证明了雪莱对这名“战斧手”有着持续的影响。1833年,坡在《谜》中所说的那位诗行才华横溢但不为当局所接受的吟游诗人正是雪莱。1836年4月坡在《南方信使报》的评论文章中论及了雪莱的《含羞草》一诗中的理想,将其和济慈的《夜莺》中的理想称为最纯粹的理想之典范,把他们与埃斯库罗斯、但丁、塞万提斯、弥尔顿、彭斯以及柯勒律治等古今文学大师相提并论,由此可以见雪莱在他心目中的影响力。1844年7月,在写给评论家洛威尔的一封信中,坡表达了自己对诗的音乐性的迷恋,并坦承了自己对雪莱、丁尼生、济慈、柯勒律治等诗人诗作的欣赏,并称他们是“the sole poets”,意思是唯有他们才配称作诗人。后来,坡在《民主评论》月刊再次高度赞扬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坡在1845年对伊丽莎白·巴雷特的《流亡戏剧及其他诗歌》的评论中,不仅指出了雪莱的天才,而且还认识到了雪莱对于丁尼生的影响。1846年坡在《诗歌原理》引用并评论了雪莱的《小夜曲》,称其是一首“精致可爱的”小诗,并热烈赞扬了诗中“热烈但又不失优雅和缥缈的想象”。
二、栖息在黑暗中的夜莺:坡对雪莱诗歌理想的践行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论述何谓诗人时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坡无疑是这一理想最忠实的践行者。坡特立独行的评论、惊悚诡异的题材,还有那追求至善至美的“为诗而诗”的诗学理论回应着雪莱对于诗人的定义。坡的诗歌创作生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可以见出雪莱的影子。第一个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帖木尔与其他诗选集》和《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这两部诗集中有几首明显受《***的普罗米修斯》的影响;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阶段主要有1831年的《诗集》第二版。坡在这一阶段受雪莱的影响稍弱一些,而受拜伦、济慈、柯勒律治等人的影响较大;第三阶段是从1833年到1840年,即从坡的《罗马圆形大剧场》获奖,并由《游客报》刊登到美国出版雪莱的抒情作品。这一阶段主要是雪莱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坡对于雪莱的《为诗辩护》的熟悉以及把关于美的诗学理论应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并以1945年创作《乌鸦》一诗为结尾。这一阶段坡的诗主要收在《乌鸦与其他诗选集》中。
第一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雪莱长诗《普罗米修斯的***》对坡的影响是一而再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坡1829年的《仙乡》的部分诗行使人联想起《普罗米修斯的***》第二幕“永生不死形体的强光,笼罩着爱的
辉煌”的诗行等特点。坡用《仙乡》中的那轮使所有星光都“黯然失色”的月亮回应着雪莱《为诗辩护》的“诗掀开了帐幔,显露出世间隐藏着的美”;坡在诗中模仿雪莱的手法,借用了“高山”“大海”“山崖”“光”等意象凸显了大自然的伟力,与“昏昏欲睡的生灵”“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在“下降——下降——下降——”的短促而重复的音律中强化了这一对比的效果。坡的早期作品中对雪莱诗歌的这种主题和意象上的借用,还突出表现在“火”“光”“灵魂”“痛
苦”“永恒”等关键词中。如在1829年出版的坡第二本诗集《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中的第一部分诗句与雪莱《普罗米修斯的***》的第二幕产生了这种主题上的呼应与共鸣。“火”成为两位诗人探讨灵魂与永恒的共同话题。
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坡逐渐摆脱了对浪漫主义诗歌主题和内容上的一味模仿,开始对诗歌的音律审美与诗歌的画面感产生了兴趣,创作了一批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律优美、画面清新的诗作,其中以《致海伦》和《以色拉费》最为突出。前者中诗人借天使以色拉费的琴声歌颂了爱情中“燃烧的韵律”和“美的神韵”。诗人在结尾处清亮的用词和狂放不羁的联想,如“可一支更狂放的将会飞
出,/从我的竖琴飞上天堂”等诗行回应着雪莱的论断:“诗人是一柄闪着电光的剑,永远没有剑鞘,因为电光会把藏剑的鞘焚毁。”这两首诗是坡诗歌中罕有的清
新之作,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与雪莱的部分短诗(以《印度小夜曲》代表)及其相似,证明这一时期坡对于雪莱的想象和音律美的诗论已经有所了解并有所实践。 第三阶段是从1832年到1840年,这一阶段雪莱对坡的影响力逐渐衰减,坡原创的东西在增多,并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罗马圆形竞技场》是坡的诗歌走向成熟的标志。雪莱诗歌中的冰火两重天的对峙,在作品中被放大并得以提升。英勇、激情、狂放不再与青春、清纯、美丽、光明、火相伴,而与庄严、阴郁、沉寂、苍凉、混沌幽冷的黑夜相生。这首诗能见出坡早期《帖木儿》一诗气势磅礴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后来《闹鬼的宫殿》一诗中所体现的浮华不再、萧肃凄清的空洞感。雪莱笔下那“傲然不顾,壁垒森严的暴风雨在逼近”的“雄鹰”在坡的笔下变成了“曾闪闪发光”的“镀金的雄鹰”。
这一时期的坡在阴郁、恐怖中找到了自我,与雪莱正面迎对风雨的阳刚之气不同的是,坡另辟蹊径开始更多地从“令人销魂”的神秘中汲取阴柔之力,并由此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在此后的诗歌创作中坡一直延续了这种惊悚恐怖与优雅美丽对峙共存的叙事风格。不同的是到了这一时期的后半段,随着生活的历练和年龄的增长,他的作品中开始多了几分沉重的哲思。以1839年的《闹鬼的宫殿》为例,该诗既有直接来自雪莱的影响,在结尾处也反映出济慈和柯勒律治的影响。诗中诗人追忆往昔天使的宫殿,曾经何其光彩夺目,如同雪莱笔下的那位“万王之王”奥西曼迭斯的伟业一般,一切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古今的强烈落差折射出诗人对于浮华易逝的感伤情怀,同时也道出了人世普存的真理。此诗复现了雪莱名诗《奥西曼迭斯》所传达的哲思和韵味。但坡的《闹鬼的宫殿》并非对雪莱的《奥西曼迭斯》纯粹的模仿。首先,他打破了十四行诗的限制,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意象更为饱满。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的诗行中,坡用极具哥特式的意象为自己的诗歌烙上了独有的印迹。虽然同样极具画面感,但是与《奥西曼迭斯》中“寂寞、荒凉、无边的平沙伸向远方”的单调枯燥和萧索沧桑相比,坡的“鲜红的窗口”“苍白阴森的宫门”“影子般的怪物”和“不见笑
颜——只闻笑声”的《闹鬼的宫殿》创造出的孤寂空洞却更加强烈而鲜明。坡的这种哲性思考在1840年的《十四行诗——静》中得到进一步发挥:“有某些质——某些无形体的东西,/具有双重生命,就这样被造成/一种孪生的实体,实体从物质/和光中涌出,在实和虚中证明。/有一种双重的静——大海和海岸——/灵与肉。”这首具有哲理气质的诗歌明显是在尝试回应雪莱在《普罗米修的***》中表达的诗学理论:以永恒的艺术咏叹瞬息即逝的个体生命。
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年龄上的成熟、生活的打击、婚姻中的不幸、事业上的颠簸、文学评论生涯的经验,加上酒精和的刺激,促使坡用一种另类而极端的方
式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阐悟。诗中阴郁、死亡、恐怖、荒诞等假丑恶的典型成为坡表现至善至美至真的方程式,最后随着死亡的真实临近,一切幻化成为绝望与虚无。在这种背景下,雪莱《致夜》中“编织了欢悦与惊惧”的“梦”在坡1844年《梦境》中被改造写成了“凄清而死寂”“忧伤而冰凉”“裹着尸衣的过去的记忆”,成为“对于那充满悲哀的心/那地方有一种安慰和宁静/对于走在阴影中的灵魂/那是——哦,那是个理想的仙境”。1845年的《乌鸦》是作为诗人的坡最后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对生命无常重复的咏叹是雪莱诗歌的一个特色,坡继承了这一点。1845年的《乌鸦》中“永不复还”共重复了十一次,可以看出雪莱的某种虚无情调在坡那里得到了发挥和改造。在雪莱的《哀歌》和坡的《乌鸦》中,尽管表述方式不一样,但在内涵上两位诗人表现出空前的一致性,都将苦难升华为诗歌艺术,把人生的苦难融入了诗歌。不同的是雪莱对苦难所表达出的是愤懑与隐晦,坡则沉醉于苦难并感受这种经验。坡在《乌鸦》用梦魇里乌鸦的回答“永不复还”接续着雪莱的“永远不再”的不断回响,回应着雪莱反复喟叹的血流遍体的苦难世界。
这一阶段,雪莱的《为诗辩护》及其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深远,在模仿雪莱的《哀歌》创作了《乌鸦》之后,坡进一步认识到了诗歌创作的***性。1946年《创作的哲学》的发表标志着坡逐渐摆脱了雪莱的影响,他不再需要这位老师了。但不管怎么说,坡对雪莱的研究和借鉴功不可没,虽然他的诗歌从来都没有达到雪莱的高度。事实上,坡直到写《诗歌原理》时才意识到自己对雪莱的诗歌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借鉴。他认为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雪莱纯粹的理念对坡最直接的影响是他写了至少三篇文章来谈论美的原理,坡的《诗歌原理》与雪莱的《为诗辩护》平行。很容易观察到,两篇论文非常相似,坡在论述中不仅运用了雪莱的思想,而且用同样的顺序安排了它们。
结语
作为雪莱诗歌理想的忠实践行者,坡无论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还是在诗学理论的建构中都表现出了对这位前辈大师的尊崇之情。总体上,坡经历了从模仿到借用再到气质性转变的过程;模仿主要见之于风格、借用主要体现于主题,而气质性转变主要是指坡在批判性地接受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和审美观后所形成的自成一体的诗歌美学,这其中有继承、有升华,也有背叛。坡一方面通过借用、戏拟、互文等手段直接模仿着雪莱的诗歌,另一方面通过对雪莱诗歌中的阴郁、恐怖、神秘、空洞、死亡、灵魂等主题的放大,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坡受雪莱启发所关注的诗的音乐性和“为诗而诗”的诗歌目的论,涉及到了诗歌审美的领域,拓宽了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领域。同时,坡继承发扬雪莱的纯粹诗论,形成了独到的纯诗效果论,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和启发表现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雪莱不愧是坡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坡也无愧是雪莱笔下那位犹如黑暗中独自唱歌的夜莺的诗人。
参考文献:
[1] julia power. shelley in ame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his relation to american critical thought and his influence[m]. new york: gordian press,1969.
[2] 刘晓春.灵魂对肉身的消解:雪莱《含羞草》的隐喻之谜[j].国外文学,2011(1).
[3] [美]帕蒂克·f·奎恩编.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 曹明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关于雪的诗歌篇2
摘要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使用白色的意象,如白色的雏菊,白色的霜冻,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等。诗人以这些白色意象象征爱情和死亡,从而深化了她的诗歌主题。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白色意象
中***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生前默默无闻,终老独身,死后被发现留下了近两千首诗歌和一千多封信件,后来陆续结集出版,倍受评论界好评。狄金森终身未婚,从30岁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她永远都身穿一袭白裙。女诗人对白色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白色的鲜花、白色的霜冻、白雪、一身洁白的新娘等白色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狄金森却从未向世人袒露心曲,评论家们为此各执一辞,但却未能达到共识。著名评论家查尔斯・安德森在他的专著《惊奇的台阶》一书中曾说:
“白色对狄金森的重要性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白色渗透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具有多层含义:有时她用白色喻指死神,‘白色的掠夺者’,有时喻指上帝,‘白色的造物主’,在她写了那首‘白色拣选’的诗歌后不久,她从此直到去世的最后二十年的日子里只穿白裙,这其中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是与死亡,爱情,自然等主题紧紧相连的,本文试***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来解读她的诗歌主题。
一 白色的雏菊
狄金森喜欢鲜花,也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在她的诗歌中,提到的鲜花种类不下20种,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有5种,即玫瑰,雏菊,三叶草,水仙花,百合。而她本人又较为偏爱白色的花,如雏菊和百合。
在美国传统文化中,雏菊一直是纯洁无邪的象征。雏菊的白色花瓣使人联想到纯洁的少女。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狄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狄西与雏菊同名,她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最后成为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长眠于开满了雏菊的墓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也和墓地等死亡场景同时出现,因为雏菊是狄金森家园附近最常见的野花。而每年春天,教堂的墓地周围满眼都是白色的雏菊,所以,诗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雏菊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狄金森喜爱雏菊,在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提到这种花。在她1858年―1861年期间的三封写给一位她暗恋的“导师”的信中,她将自己称为“雏菊”:
“如果我一身洁白地向你走来,你该怎么对待我呢?雏菊会让你失望吗?不,不会!也许不该告诉你,你并没有来,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不来。”
这些信似乎是失恋的诗人在诉说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天堂里碰碰运气”,“请宽恕……在进入坟墓之前”这些字眼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爱情已经绝望,寄望在死后与心爱的人团聚。
在狄金森四首关于“雏菊与导师”的诗歌中,都隐含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死亡之意。在这些诗中,狄金森的心中情人“导师”经常以红日形象出现,灿烂夺目,富有男子气,而她的女性叙述者雏菊则静静地绽放洁白的花蕾,表现出谦卑柔弱的女性气质,翘首等待他的垂青。“太阳――雏菊”这个比喻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的爱恋,变成一朵雏菊,或是一株向日葵,以便时时受到阳光的沐浴和爱抚。在第106首诗中,诗人说: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女性温柔的品性和对于甜蜜爱情的渴盼。而在诗人另一首“雏菊与导师”的诗中,已经去世的“导师”被埋葬在墓地,当冬日的大雪覆盖了墓地,诗人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白色的雏菊来陪伴逝者。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静静绽放着白色的花蕾,它既是生者的好友,也是逝者的伴侣。它既象征了狄金森心中理想的爱情,也和死亡的脚步一起来到人间。白色的雏菊消减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平静地接受死亡。
二 白色的霜冻
比起白色的雏菊,在自然界中,霜冻是最不受欢迎的。秋日里,每当霜冻来临,花草便枯萎凋零,失去了生机。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就是死神的使者,它将冷漠,恐惧和灾难带给人间。在写于1884年的一首诗中,诗人将霜冻拟人化地形容为“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
显然毫不意外
对于任何无忧的花朵
正嬉戏时被霜冻砍了头
偶然的力量
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经过
太阳无动于衷地前行
又过了一天
上帝同意了
在这首诗中,“无忧的花朵”和“无动于衷的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界中残酷的杀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是太阳却极其冷漠,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就连上帝都默许这样残忍的事件发生。
霜冻不仅给自然界中的花草带来了死亡,在狄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中,霜冻也和人间的死亡息息相关。在第509首诗歌中,狄金森回忆一位去世的好朋友,她的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她清楚地记得朋友走路的姿势,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时她穿的衣服,她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但是她伸出手时,摸到的却是朋友那冰冷的尸体,和被冰霜冻住的永恒的笑脸。无论亲人怎样呼唤,逝者却再也不会醒过来。
1861年底,狄金森的家乡阿默斯特镇上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前线。1861年12月,狄金森听说邻居亚当夫人的两个儿子在安那波里战争中受伤相继死亡的消息,她非常震惊和难过。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流露出她的担忧,“仁慈的耶稣啊,请不要带回一具冰冷霜冻的尸体”,她担心哥哥的好友弗雷泽的安危。结果一语成谶。三个月后,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提到了弗雷泽的死讯。另一首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歌“胜利来的太晚”也提到了冰霜覆盖的嘴唇的意象,诗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感到痛惜,他们未曾品尝过胜利的喜悦就阵亡了。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是死神的使者,是死亡的冰冷的外衣。白色的霜冻的意象出现,总会直接或间接和死亡有关。
三 白雪
冬日的白雪也是狄金森的家乡最寻常的风景之一。在她的笔下,白雪也和死亡紧紧相连。1882年,当狄金森的母亲去世,她写信给表姐:
“她从我的手指尖滑落,就像一片雪花被风带走了,她去了那个永恒的地方。”
在这封信里,狄金森用飘落的雪花形容母亲的离世,她的悲伤溢于言表。在她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中,她也用雪花形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们,“他们像雪片般纷纷飘落”。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时白雪只是像一块毯子,静静地覆盖在大地上;而有时,巨大的雪毯却带给人们一丝恐惧,因为它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死永隔。如第411首诗:
坟墓的颜色是白色――
我是说――外面的坟墓――
从飘扬的雪花中你无法知晓――
在冬日里――直到日出――
融化了狭长的墓穴――
高出地面――
每个突起的小房子里――
留下了一位朋友
坟墓里的颜色――
我想――完全一样
不是所有的雪都把它变成白色
不是所有的夏天――绿色
在这首诗中,白雪覆盖了墓地,乍看和落在每个地方的雪是一样的。但是,太阳很快会融化墓穴上的雪花,裸露的墓碑会提醒人们,墓穴里长眠着一位诗人深爱的朋友。死亡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是冬日的白雪还是夏季的绿茵都无法换回逝去的友人。在这些诗歌中,白雪的意象即象征着死亡。
四 一身洁白的新娘
说到白色意象,不能不提到狄金森诗歌中出现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狄金森的诗歌中有12首直接出现了“新娘”的字眼。这些有关新娘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求婚,尘世的婚姻;第二类是关于死神在寻求自己的新娘;第三类是和宗教有关,神圣的婚姻,关于天堂里的结合。如在第1496首诗中,关于尘世的婚姻,新娘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我所做的一切
是回顾
他迷人的心灵
我熟悉他的眼睛
我曾探索过的地方
已紧紧地推向身后
没有港湾
没有飞翔
而他主宰那里
无所不在,躺在那里等待,
她变成新娘
在这首诗的开头,叙事者以“我”的身份讲述她即将跨入婚姻殿堂时的心情,然而到了结尾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成了被动的“她”,人称代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最初的自信渐渐消失,因为她知道,在婚姻生活中,他将“主宰”一切,而她则将失去熟悉的“港湾”和“飞翔”的翅膀,除了无望的等待,她别无选择。这首诗也反映了狄金森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向往爱情,渴望有一天能身穿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另一方面,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又心生恐惧,生怕婚姻是一副枷锁,从此失去自由。在她另一首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诗歌中,新娘在等待新郎的同时,也在等待死神的降临。
黎明时分我将成为――妻子――
日出――你能否给我一面旗子?
午夜――我还是少女――
刹那间便成为新娘――
于是――午夜――我从你那里
走向东方,胜利――
午夜――晚安!我听见她们在呼喊,
天使们在大厅喧闹――
我的未来轻轻拾级而上
我搜索儿时的祈祷
转瞬已不再是孩童――
永恒,我来了――先生,
救世主――我见过那面容――以前!
在这首诗中,年轻的女孩在等待“未来”,她的内心既充满了担忧,又带着胜利的期待。诗歌表达出新娘渴望在午夜时分完成人生的神圣转折,经历从少女变为妻子的过程。但是和一般诗歌不同的是,新娘听到一群天使的呼唤。她们似乎在为新娘指引方向,护送她进入永恒的天堂。一身洁白的新娘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娘,而且是神圣的新娘,将和耶稣结合,是天国的新娘。这其中的宗教含义不言而喻。
五 结语
狄金森其人其诗都是一个谜,吸引了无数的评论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诗歌中大量白色的意象出现,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当她失去了爱情并从此隐居后,她以只穿白色衣服隐含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但是白色也是死亡的颜色,无论是白色的雏菊,还是白雪和霜冻总是与死神一起来到人间。因此,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白色既象征了爱情,也象征了死亡。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为SK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Anderson,Charles.Emily Dickinson’s poetry:Stairway of Surpris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2.
[2] Dickinson,Emily.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Letters.Ed.Thomas H.Johnson. Cambridge:Harvard UP,2002.
[3] Dickinson,Emily.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Thomas H.Johns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0.
[4] Wolosky,Shira.“Public and Private in Dickinson’s War Poetry.”A historical guide to Emily Dickinson.Ed.Vivian Polla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Dandrand, Karen,“New Dickinson Civil War Publications.”American Literature 56 (1984):18-27.
[6] Leyda,Jay.The Years and Hours of Emily Dickinson.United States:Archon Books, 1970.
[7] Miller,Cristanne.Emily Dickinson:A Poet’s Gramma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关于雪的诗歌篇3
【关键词】雪莱 《西风颂》 浪漫主义
一、 引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频繁,社会***。***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让人们认识到法国大***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王国”那样美好,人们在深深失望之余,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则是诗歌。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上涌现出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他们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使诗歌创作脱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的轨迹。而后崛起的拜伦、雪莱等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潮,为英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对《西风颂》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解读
浪漫主义诗歌以对自然地生动刻画和丰富的想象为特点,作者往往将个人的情感和想象置于首位,常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热衷于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呈现出很强的主观性。这一点在《西风颂》中有鲜明而具体的体现。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乐于亲近、观察大自然,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善于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出来。在《西风颂》这首颂歌中,雪莱为我们树立了自然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成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该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歌共分五节,前三节咏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西风在陆地、天空、大海上的凛凛威风写得酣畅淋漓。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咏物转而抒情,将“我”引入诗中,在后两节中抒发了自己愿随西风而舞、与西风合而为一的澎湃激情,表达了诗人对***的迫切向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无论是前三节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还是后两节的直抒胸臆,都充满了主观性。诗人对西风破坏威力的感叹,对西风保护者的讴歌,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诗人的***乐观主义,他不仅看到了西风席卷落叶的破坏威力,也看到了它吹送种子的建设作用,雪莱将自己作为一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西风颂》这首颂歌里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向往,在诗人的笔下,自然被人格化了。第一节既写了秋之呼吸的西风,也写了春天“碧空的姐妹”――春风;既写了鬼魅似的落叶,也写了“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诗人既用“重染***疠”等词语来诅咒垂死的秋叶,同时也瞻望春天“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诗歌中对现实的不满和鞭挞,对未来的幻想,也即是诗人对西风破坏旧的,催生新的双重作用的讴歌,使诗歌主题思想中这两个部分通过对比描写,不断地在交叉中发展,矛盾又统一,从而为后面几节诗的发展提供了中心线索,更为诗篇结尾的著名预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埋下伏笔。在诗的第二小节诗人除了继续描写为“频死的一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风的威力以外,还从上节诗中枯叶的形象联想到天上的流云,二者的联系密切而又自然,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的第三小节,诗人又带领我们进入惊涛骇浪的海洋,雪莱着力描绘被秋风唤醒的波涛汹涌的蓝色地中海,西风的威力进一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向两边劈开”,为西风让路;深植海底的花木被西风“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至此,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书写了西风扫落叶、席卷流云、翻江倒海掀起巨浪三种自然景象,这些想象中都融进了诗人最真切的感情,诗人正是借西风这一生动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激情和愿望。浪漫主义笔法的使用不仅没有破坏诗歌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反而使诗歌的意境更为宽广,让读者于视野的转换中充分感受到西风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更为完美地反映了现实。这与诗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是离不开的,就连落叶因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细节都被诗人捕捉到了并在诗歌里表现出来: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这些对自然地着力描写体现出雪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结语
《西风颂》中,西风具有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上天入地的神力,这与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的结果。西风的威武形象贯穿全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诗歌的各个小节诗人分别使用了丰富的想象来扩展诗的艺术效果,与全诗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相呼应。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关于雪的诗歌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要求学生学习这些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在教授本单元的时候,我依据单元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努力突出重点,“大而化之”,避免以往教学中的恨不得在一首诗中把诗歌知识全都涉及的面面俱到的心理,从而导致诗歌讲解零零碎碎的情况。《雨说》教学设计,我力求化繁就简,突出两个重点,即反复诵读和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充分感受现代诗歌的自由特质和美感。
2.培养学生解读现代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基本能力。
3.迁移运用,巩固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诵理解诗意,感受春雨的爱心和美好。
2.理解意象意境,感受作者饱含的深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步步为营,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2.迁移运用法。指导学生开展知识迁移,运用提高的方法,以体会诗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引入课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的伤感不能阻止千帆竞发的豪情,病树的不幸无法遮掩万木春天的欣喜。同样,中国的十年浩劫终将退去,生机与繁荣已经到来,作者在万分欣喜之余,借“雨”这个精灵的深情倾诉,表达了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的关心和祝福。
2.作者简介,解义释题
郑愁予,童年时跟随当***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被称为“浪子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
《雨说》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不久,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他的这首爱之歌,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3.反复诵读,感知理解
(1)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给词语中的加点字正音:田圃、禁锢、喑哑、襁褓。
学生解释词语:喧嚷、洗礼、蓑衣、温声细语、润如油膏。
(2)听读这首诗,要求学生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请学生模仿朗读,其他学生试做点评。示例: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3)默读这首诗,读懂内容,学会概括。学生各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具体内容。例如:第一节: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第二节:雨带着爱心轻轻地来。
(4)速读这首诗,理清结构层次。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做好小结,以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明确的认识。(第1节春雨到来前大地的情景;第2节春雨的特点;第3-5节春雨亲近孩子们,带孩子们去迎接春天;第6-8节春雨的使命;第9节赞颂春雨的奉献精神,祝福孩子们有幸福的生活。)
(5)自由朗读质疑,学生增强阅读体验,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用“读――我(不)知道――我想说――”的方式质疑。
(6)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进一步感知诗意、诗情。朗读指导:如第1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2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5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8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9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4.分析意象,揣摩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学习诗歌不得不提的两个术语,那究竟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意象通常是指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实现。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就是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出的寂寥悲凉的气氛就是意境了。
引导学生分析《雨说》的意象: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乐观、爱笑的雨……
感知、明确《雨说》的意境:全诗抓住“雨”的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 “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一首《雨说》,就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5.课外延伸,知识运用
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关于意象和意境的知识,阅读郑愁予的现代诗《错误》。
(1)学生熟读诗歌,自己分析意象和意境,教师指导。
①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自然物象):莲花、东风、柳絮、跫音、春帷、马蹄。
②教师指导分析诗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意境:莲花――女子倦守空闺,娇美的面容因等待而憔悴。东风、柳絮――她的等待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孤独,如同枯木。跫音、春帷――她的等待的心是“小小的窗戾紧掩”,心扉紧掩,好像死水。马蹄――深深的思念和无期的等待。
③学生总结体会本诗的意境(境界情调):女子日夜的思念,痴痴的深情换来了漫长的、寂寞的又百般无聊的、欲说还休的等待。
(2)思考:为什么我的马蹄是美丽的,又是错误的?(联系背景:诗人父亲从***,母亲带着他流浪江南,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和牵挂是显而易见的。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归人”该归,达达的马蹄声是希望所在,对她而言是无限美丽的,然而,“归人”没归,只不过是过路罢了,对她而言自然是无言的错误。
(3)学生诵读此诗,加深理解。
6.知识巩固,锻炼技能
《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气磅礴的北国雪景。
意象(物):大雪、北国大地。意境(情):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鲁迅的散文诗《雪》,江南雪特点 ;北方雪特征 ,各自象征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的名句:1 2 ,渲染的感情是 。
张岱《湖心亭看雪》,雪景名段是 ,特点 ,表达感情是 。
7.课堂整理,增强能力
(1)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学生在自由背诵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背,推荐有感情同学领背、齐背,以致全班共同背诵。
(2)积累。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关于雪的诗歌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按照“读――译――品――背――悟――迁移”的顺序精讲多读,读品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雪,洁白、纯洁、美丽。冬天雪花飘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如: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③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让学生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引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学生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创作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
二、 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播放语音资料,聆听感受。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二)整体把握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预设:咏雪、送别。)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预设:从“中***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10句着重咏雪,后8句着重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1. 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预设: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盖上锦衾也觉得单薄。将***和都护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
2. 赏析诗句。(从诗的内容、意境、抒发的情感、用词的精妙、句子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来赏析。)
(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为什么?小组研讨,合作探究。(预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词精妙:一个“忽”字,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特点,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心情。千树万树,突出雪景的壮观,写出雪铺天盖地。比喻新颖:以梨花喻雪,以春天比冬天,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同时体现了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2)诗的首句写了什么?(预设:写了风猛雪早。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下雪的时间早。)
(3)“飞”字可不可以换成“下”或“飘”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因为“飞”字不但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还暗指风猛。)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雪天奇寒?(预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这种严寒叫人难以忍受。)
(5)有人评论这几句,认为只写***中的上层人物,没有写到普通士兵。你怎样看待?(“将***”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画了怎样的雪景,起了怎样的作用?(预设: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冰封。描绘了万里雪飘,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点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艰辛。“愁”,并非云愁而是作者对离别作了暗示,为后面朋友“行路难”的无比艰辛而忧愁。)
3.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寒北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预设: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4.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预设: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具体略。)
(四)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送别武判官归京的情形?
(预设: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中主帅所居住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京的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武判官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武判官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
2.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预设:依依不舍。)
3.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预设:①“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给边塞的***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与学过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空”字把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10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8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揣摩,领悟
1.一般的送别诗大多写有对朋友劝慰、关爱的话语,设想一下作者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预设:对朋友归京,他感到高兴。因为对戍边将士来说,能和家人团聚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在杯来盏去中,仿佛可以听见诗人由衷地祝贺:“来,为你归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轮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这一分手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依依惜别之情仍然袭上心头:“千里冰封,朋友这一路可会顺利?今日我送君,何时人送我?”“雪上空留马行处”,那一行马蹄印啊,将“我”的牵挂和惆怅一直延伸到长安。 )
2.这首诗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将送别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送别的心情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预设:雪是洁白的,朋友的情是纯真的;雪会融化的,而朋友的情谊是永恒的等。)
五、对比阅读,迁移生成
1.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常常一别多年无法相见。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送别诗。教师出示4幅***,具体情境是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让学生根据写景的特点和送别的场面咏出诗句?(展示***画。具体略。)
关于雪的诗歌篇6
关键词:布莱诗歌 面具 心理世界
从心理学角度,人的精神分为两个层面――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本文以意识层面的面具为切入点来探讨布莱诗歌的心理世界。荣格说面具是介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套复杂的关系体系,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留给他人确定的印象;其二,掩饰个人真实的本性。布莱在其所涉足的文学领域扮演了种种角色,然终而归结为两种:其一为隐遁的面具,其二为公众的面具。一样诗人性情,两种彰显方式。
一、隐遁的面具
罗伯特・布莱(1926-)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美国最负盛名超现实主义诗人。他勤于笔耕,著述颇丰。在《雪地里的宁静》中,布莱是位孤独的隐者,独赏白雪,独斟岑寂。在提及其诗歌创作阶段的生活时,布莱如是强调孤独的重要性:“我一直渴望深刻……在孤独中沉潜,是孤独引导我捕捉心灵的呼唤。”布莱认为孤独是诗人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体悟孤独,化生心境,遁入洪荒,以期顿悟,这与王维“乐往山林,志求寂静”“默语无际。不言言也”之妙悟不谋而合。心境乃诗歌境界之根本。禅宗认为:“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对佛学而言,其本意是要揭示境之虚妄,以破除人们对外境的执著;而诗家所谓境是对诗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内心感受及意识对象化的呈现。诗禅固异,然“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观照宇宙变迁,万物兴衰,必省禅意;寄兴流觞曲水,茂林修竹,必生诗情。遁迹自然,托意山水,不近尘嚣,不起世虑,任性无往。了然澄澈。“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所以诗禅结合。既是必需,又是必然。中国自唐宋以来,不乏诗禅妙合之佳作。诵读布莱诗歌,不仅可体昧丝丝孤独况味,还可参得缕缕禅寂清韵。黄宗羲道:“诗为至清之物,僧中之诗,人境俱夺,能得其至清者。”人境俱夺之清,也即禅境之空寂。布莱固不为僧,却颇有归隐之风。“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僧,以僧为诗,无可无不可也”。瑞士哲学家M・皮卡德在其作品《岑寂世界》中如是说:“岑寂无始无终,它似源于万物之初,莹澈无尘;大象无形,永无止境。”此话亦合适于评价布莱诗歌中那绵延无尽的岑寂,以及岑寂之后那袅袅不绝的天籁之声。“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此“静”非如松风不动,林鸟未鸣之静,乃谓意中之静:此“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之远,乃谓意中之远。其诗集《雪地里的宁静》深得此静此远之妙。静而得境。倏然以清;慧而遣辞,粹然以丽。另外,其诗之岑寂也象征着一种无形无象却无处不在的无意识的力量,潜藏在那片皑皑的雪地之下。那是片厚重的岑寂,因为在那片厚重的岑寂中潜藏着诗人厚重的心灵。《劳作归兮》是首极好的展示静中之声、远中之韵尽在诗人意中的佳作:“月华满虚室,抚树若有声/冰下水,塔上铃,梵乐袅袅,聋儿且听。”(自译)在这首诗中,布莱即景起兴,搜求于象,心人于境,神会于物,心与境谐,因心而得。
诗缘情,诗言志;见象起兴,立象尽意。然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有可闻而不可见,有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有义贯众象而无定质。所以,若要尽此情志,必要由象而意,由实而虚,由有形而无形,由有限而无限。《雪地里的宁静》亦如此:白雪黄昏桔梗车辙。然而在这萧疏而宁静的景致之外,却叉融动着无限诗人情志的暗自涌。且看诗篇“三种乐趣”:电线杆在天际缓缓跳动,黑暗如白雪般飘落,暮色四合,万家灯火,夜色在灯火后愈加凝重,树干在夜色中愈加凸显……夜色也包裹住了诗人,而诗思却在夜色中伸展开来。诗人处身于境,纳境于心,心穿其境,境由心生。物境了然于胸中;诗境油然而生成。状溢目前,情在词外。这是向心灵的趋近,这是对生命的自觉。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为隐士的布莱,他有着浓浓的田园情愫和归隐风范。处江湖之远。他热爱的是“被冰雪和酷暑所风化的(逝者如斯)几场故交之谊,几次初露微曦/几回草丛之瞥/几度解缆别离”。纵非处庙堂之高,他仍旧心忧天下。他不能无视越南战争,他不能无视战火带给越南人民的深重灾难,也不能无视战争带给国人心灵的无形伤害,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山林野泉之美,让布莱成为一名且行且吟的隐士;而忧国忧民之心,又让布莱成为一名摇旗呐喊的斗士。而这正是第二部分所提及的布莱的公众的面具。
二、公众的面具
作为隐士,布莱可以恬然自得,怡然自乐:但作为斗士,布莱不能坐视不顾,独善其身。周旋于隐士与斗士双重角色之间,布莱自身也在矛盾、斗争。诗歌《一个男人写给部分自己的信》通过丈夫与妻子的分离暗喻诗人内心的***。诗中丈夫是位诗人,生活着城市中。他如是描述自己“笑声中/赴约频频”,而实际上却是单调而冷漠:深夜,他回到“贫瘠的居所,家徒四壁,蜷缩于空空的瓢盆间/没有暖气”。‘骥子寄身于远方的洞穴之中,“食不果腹。无人照料……她弓着身躯,将谷物打理”。表面看来,丈夫人生得意,炙手可热,而实际上却穷困潦倒,困顿孤寂。被忽视的妻子饥寒交迫,却是洞穴、谷物乃至雨水的看守者,是衣食、生活乃至生命的维系者。这首诗歌是诗人不同面具的极好写照:表面的与私下的,公众的与隐遁的。虽然伴随寂寞与孤独,诗人在其私下的隐遁的面具之下,却能够深刻地感受生活、生命,收获澹静与启示,从而走向他所期冀的“内在深刻”。
布莱是时代风云的有力见证者,是时代变革所引起的诗歌转向的大力践行者。他是如此不遗余力地人世用世,却又那样不亦乐乎地超世出世。布莱自己也意识到其诗歌所呈现出的这两面性。他把那些关注天人、物我关系的诗歌称为亲和之诗,把那些关注时局、***事的诗歌称为判断之诗。布莱说,孤独中,我们观风雨博施,阴阳大化;尘嚣中。我们要么在黑暗里沉沦,要么在觉醒中净化。如果说梭罗把我们带回大自然,那么布莱则把我们带进心灵里。在通向这个未知而神秘的世界的道路上,再也没有重重恐惧,再也没有层层关隘,没有克己复礼,也没有欲言又止。那里有梅妻鹤子式的孤独,也有野鹤闲云般的飘逸:有心忧天下的赤子之情,也有振臂一呼的凌云壮志。
布莱是个多产的诗人,纵览时代背景变迁,追溯诗人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在不同的时期展示给我们的不同面具:在《雪地里的宁静》中,我们看到的是世外桃源里的隐士;在《身体周围的光》中,我们看到的是摇旗呐喊的斗士;在《睡者携手》中,他是漫漫长夜里的歌者;在《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中,他又是人间烟火里的食客……正如布莱在《冬天的诗》中所说:“当我们藏起伤口,我们从一个人/退缩到一个带壳的生命。”壳抑或面具,不是用来隐藏,而是用来展示:展示明尼苏达的宁静,越南战争的残酷,寂寂暗夜里的星光,世俗情感中的爱恨,更是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从而探寻诗人的心路历程。
注释:
selected Poems.P21.
②silenceintheSnowyFields.P51.
③sjlenee in the Snowy Fields.P56.
④silence in the Snowy Fields.P36.
参考文献:
[1]Blv Robert.Selected Poems.New York:Harper andRow,1986.
[2]Silence in the Snowy Fields.Connecticut:WesleyanUniversiW Press:Middletows Connecticut,1973.
关于雪的诗歌篇7
自然主题的创作动因
弗罗斯特创作的绝大多数诗歌是关于自然的,这与他的生活背景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和写诗,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诗人的才华。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从哈佛大学退学,回到祖父为他买下的农场生活。在这块拥有农田园林、溪池鸟语的“德里农庄”里,他一边工作一边写诗。他的妻子伊莉诺・怀特是位聪慧贤淑、很有诗才的女性,她自己也写诗,但为了弗罗斯特的发展,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专心致志地在家相夫教子,当弗罗斯特创作时,她就在一旁给孩子们读书或者是飞针走线给孩子们做衣服。弗罗斯特创作的每一首诗她都先睹为快。白天,弗罗斯特在农场里劳作,有时去清理牧场的泉流,耙开漂于水面的落叶,等着看泉水变清,有时照看牧场里的牛羊,他们饭后则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去散步,观看太阳落山,倾听小鸟入睡,闻草地散发出的清香。弗罗斯特生活的德里农庄可以说是他从事创作生涯的起点,是成功开启他创作生涯、汲取灵感,收集素材的“福地”。农场里的一草一木和一人一事都为他提供了临摹的范本。他的诗歌生活气息浓郁,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寓意深远。他认为诗歌应该“以欢乐开始,以智慧终结”。虽然颇受美国作家爱默生和梭罗以及诗人狄金森的影响,但他的生活环境却是决定他的诗风的主要因素。他以隐喻和象征手法在非人的自然界开拓了新的诗歌天地,其中的树木、花草、家禽、野兽均富于情感和灵性,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奇异与玄妙被他描绘得生机勃勃。他诗歌中的自然不仅充满着人性而且也充满着神性。他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赞美自然的歌手
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弗罗斯特诗歌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从自然对人类积极影响方面来探讨和表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他当之无愧为自然的歌手。在他眼里处处是自然,从早上的朝阳到傍晚的落日,从天上的星星月亮到地上的山川湖泊,从四季的风霜雪雨,到林中的花木鸟虫,就连大街上的尘土卵石都成了他咏歌的主题。比如:“疲倦的夕阳将余晖抛向云霄/然后似火球燃烧着沉入海湾。”初春季节“大自然的新绿珍贵如金”,“它们定将被抽芽的花茎顶穿/簇拥在跳跃起舞的野花跟前。携雨一道来吧,喧嚣的西南风!/带来唱歌的鸟,送来筑巢的蜂;/为枯死的花儿带来一场,/让冰封雪凝的河川流淌。炎热的夏季里,“太阳烤热的山坡使我的脸发烧,/我的呼吸像微风使野花摇头,/我可以闻闻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可以从蚁穴洞口看里面的蚂蚁。”。到了连绵的雨季,“身外的雨同饮下的酒一样浓烈,/像阳光触摸肌肤一般奇妙动人。”深秋时节,诗人漫步于阔叶林中,发现自然界中的落叶“像有野兔在逃窜,/像有野鹿在逃循。”。“在雨后晴朗的冬天早晨负载着冰凌/当微风升起时,它们自己身上发出卡塔声,/表面的珐琅也出现了裂纹,变的色彩斑斓。”就连沼泽地里盛开的野花在他眼里“每一种都像一张少女的脸”。牧场里不起眼的一块小小的卵石也能使他怦然心动,精神振奋,“我经营着一片遍地卵石的牧场,/卵石像满满一篮鸡蛋使人动心”。有一次他和母亲在城里散步的时候发现大自然中飞扬的尘土竟然也有一些金子般的特质,他甚至认为其中有一些就是金子。于是写下了“所有被大风高高扬起的灰尘/在落日余辉中显得都像黄金”。
在弗罗斯特看来,自然既能用宁静和朴素的美打动人们,也能产生一种力量给人以启迪,使人们快乐。有诗为证:“树林里的一泓春池,/把整个天空倒影得特别绚丽/好似岸边料峭的花朵,/但它们并不流入河溪,/只浸润着树根,促长绿枝。/树木自有它蕴含着的生机,/夏日的绿色自会染遍天地。/掘池的人们哟!须三思:/白雪消融,仅在昨日,/这些永远傍着的涟漪,/何用一旦毁弃!”
表面看来,这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诗,诗人赞美林中偶遇的一个池塘。但细细品味就会发觉它的意蕴又决不止于写景,而是隐含着更深的寓意。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思想内涵的,往往人生哲理的闪光就寓于意象之中。本诗第一节一开始弗罗斯特就运用了两个意象:树林和池塘,接下来便揭示了这一泓春水和树林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树林因有了这一泓池水的滋润得以生长,变得郁郁葱葱;而这一池清澈的春水也因映出蓝天碧宇的花草树木而显得更加美丽,二者互为依存。直到诗的第二节里弗罗斯特才自然地道出他的警句式的结论:告诫“挖池的人”要三思,不要轻易地毁坏这平静清澈的一池春水,破坏这和谐的自然美景。因为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又何尝不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呢?这首诗其实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与自然界的万物是密不可分的,离开自然,人类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弗罗斯特的生态观念是超越时代的。再比如:“铁杉树上/一只乌鸦/抖落雪尘/撒我一身/我的心情/因此变化/一天的懊丧/已不再留下”诗人以一幅静物写生的手法,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雪地乌鸦的***画。乌鸦和雪可谓是一对相得益彰的搭档,一个彻底的黑,一个极端的白。茫茫雪域,万物封冻,只有站在铁树上的乌鸦,皑皑之中不断转动着黑亮的眼睛。一般来讲,在意象上诗人往往用雪象征纯洁、纯净,用乌鸦象征厄运。其实,雪和乌鸦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在欧洲人眼中,乌鸦代表着战争、死亡和厄运;在日本,乌鸦被叫做“追日鸟”,却是一种执著精神的象征,而生活在美国的乌鸦则以谷物和昆虫为食,因此它的象征意义却是出人意料的美好,有时甚至是英雄的化身。在弗罗斯特的笔下,乌鸦就代表着一种美好、向上的力量,而雪却代表着一种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弗罗斯特从整体上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很诗化的意境。诗中的主人公“我”身处大自然之中却心情郁闷,无意欣赏漆黑的乌鸦和皑皑的白雪形成的亮丽风景,但目睹了乌鸦“抖落雪尘”的壮举后,才发现眼前的美,豁然开朗,使“一天的懊丧”像 “雪尘”一样被抖落。为此“我”对乌鸦心怀感激,是它清扫了“我”心中的阴霾,给“我”带来欢欣、希望,使“我”精神振奋。
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弗罗斯特创作高峰过后的自画像,是在他的诗歌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的心情的自我写照。乌鸦面临重重的寒雪包围,临危不惧,勇敢地抖落雪尘,展翅高飞。乌鸦的启示使他重拾信心。虽然诗歌只有一句话,读者读起来却倍感清新自然,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情景如画。大自然中取之不尽的美和给人以积极的启示意义也由此充分展现出来。
捍卫自然的战士
关于雪的诗歌篇8
我是一个画画的姑娘,同时,又深深热爱着诗歌。曾经有朋友问我:“唯啊,如果你不画画,会如何?”“那会死掉吧!”又问:“那不写诗呢?”“哈哈,那大概也会死。”是的,这两者,在我生命中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像血液一样贯穿着我的生命,让我的灵魂得以升华,且在流淌中与灵魂深处的自己相遇;又如我精心孕育的婴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过程。
关于诗歌的创作,我认为写作这个过程完全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在此,已不再是所说的词语,它要胜过一切语言,而并非是“口是心非”的对接。同时,诗歌的创作又离不开生活,又与哲学、佛学、绘画等一切姊妹艺术紧紧相连接,如影随形。在一些意象的背后,去挖掘更深处的东西。这就像创作一幅画,画画之时,并不是在单纯的画画,而是一个创作者在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激发出的灵感与自身思想的交汇,得以在纸上体现出更为深刻,而又具有灵魂与生命情感色彩的作品。
由于自己是画画之人,又出生于北方太行山脉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这些年又学习国画,所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古代画家的影响,骨子里透着对山水的热爱,深深地爱着尘世间的一草一木。自从画画以来,背着画夹走过了祖国的一些山山水水,在山水间,往往被造化所感动。我感叹巍峨的高山,山崖上古老的松柏;也感受过雪山的圣洁,倾听过雪山上白雪融化的声音;感受过雪山之顶的放眼空旷,感受过曲水的静静流淌;也感受过深谷的幽静。前不久,游历了西南地区,在九寨沟,我被彻底地融化,把自己完全放逐给了山水,并好奇那里美妙的景致,那些一个接一个的海子,放佛从天上降落,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上,我观望到九寨沟最大的海子,当站在它的边上时,我与远处雪山上的雪,一起融化。在静谧的原始森林,鸟儿们在树与树之间雀跃,小松鼠和蓝马鸡蹿来蹿去,有阳光从树缝间照下来,同时,还伴有松果降落,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啊!在诺日朗瀑布下,我感到生命微小的经不起风尘。在西岭雪山上,看到空旷的美,和蓝天下藏民的村落,村落远处的牦牛,等等。每走一个地方,我这眼里就盈满了泪,感动这世间所有的美,总是让我遇到。得以这些,《一条路,向上串起的海子》《长海印象》《原始森林》《诺日朗瀑布》《在西岭雪山》等诗歌诞生。这些是我创作这几首诗歌时的前提感悟吧,至于其它的诗歌,我想都是相通的,就不再多说。
另外,在诗歌创作的形式、主题方面,我是没有概念的,完全是感觉,我感觉怎样舒服就怎样写。其次就是创作题材,也是什么打动了我就写什么。从不刻意,顺其自然。当然,在表达诗歌的深度与广阔性上,我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读书,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关于雪的诗歌篇9
1.1导入激趣,启迪思维
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能唤起读者的丰富的想象力。一首好诗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美好的,让人产生想象,使人深思的艺术世界。透过这个小小的世界抑或这真实的情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指导学生领会《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时笔者设置了这几个问题:Whydidthewriterchoosetheroadlesstraveledby?Whatcanyoulearnfromthispoem?在经过学生讨论之后笔者不失时机地加以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作出选择。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在生活中成败很难判定,生活的乐趣在于在所谓的失败中去寻找成功。罗伯特的《雪尘》只有八句。学生认识诗中的每个单词,也通晓它的内容,可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作者的心情呢?笔者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在西方古老的传说中乌鸦、铁杉的含义及雪尘的象征意义。通过查阅分析,学生找出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义:乌鸦是地狱的使者,是负责引领亡魂幽灵通往死亡国度,到达安眠魂归之处,顺利投胎转世的夜明灯。虽然乌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可终究是不祥之物。而铁杉属有毒植物,自然也是不吉利的东西。“crow”(乌鸦)和“hemlock”(铁杉)自然可以代表生活中的霉运,同时也暗示作者当时正被消极情绪所笼罩;而白雪圣洁高贵,显然就象征着生活中的好运,同时也代表着正面情绪。因为作者喜欢雪,在撞见乌鸦和铁杉这类晦气的东西后,喜逢白雪飘落肩头,宛如风雨后见彩虹,心情自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了解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从而透彻把握诗歌内涵。同时也了解了一些西方文化知识。
1.2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描景状物,抒情言志,赞美讽喻。学生在阅读赏析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砺,情操得以陶冶和升华,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及道德修养。当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表现出为难甚至知难而退的情绪时笔者会在教学中穿插一首《HoldFasttoDreams》。教师引用这首诗是来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教育学生永远不要放弃梦想,正如诗中所说:Forifdreamsdie/Lifeisabroken-wingedbird/Thatcannotfly.又如在2012年学生都在热议地球是否会毁灭,笔者巧妙引用美国作家RobertFrost的《FireandIce》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原诗如下:Somesaytheworldwillendinfire,/Somesayinice/FromwhatI’vetastedofdesire,/Iholdthosewhofavorfire.在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下列问题来引导学生:(1)Whatarethesymbolicmeaningsoffireandiceinthispoem?(2)Whatisyouropinionaboutfireandice?Whichoneismoredestructive?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不会毁于自然灾害,能将人类真正毁灭的是人的欲望、仇恨和战争等。所以我们应为建设一个没有偏见,没有战争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2.用诗歌辅助英语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无疑诗歌是极富潜力的可用于辅助教学的宝贵资源。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用诗歌来辅助英语教学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2.1教师需精心挑选诗歌
首先教师所选诗歌具有针对性,即所选诗歌要与新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达到强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其次,所选诗歌具有适宜性,即所学诗歌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背景不太陌生,思想不太复杂抽象,便于学生理解、模仿。最重要的是所选诗歌要具有启发性,即所选英语诗歌应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能对中学生人格的完善,思想意识的提高,人文情怀的培养起到启发作用。
2.2教师应具备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师在引用诗歌时应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文化及历史背景信息,并且要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写作技巧以及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渲染的感情。这样教师在引用诗歌进行教学时才能做得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2.3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以多媒体为辅助来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用诗意的***片构筑诗歌的视觉美,用诗化的文句展现诗歌语言美,再配以优美的音乐来诵读以渲染诗歌的音乐美。
3.结语
关于雪的诗歌篇10
雪马:好的,谢谢,我们可以随便简单聊聊。
张靖旋:第一,你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雪马:我很庆幸《我的祖国》的诞生,它是一个偶然的杰作。在写作《我的祖国》之前的好长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间我忘了,当时我是看了外国一个诗人写自己祖国的一个作品,写得非常棒,感人至深,触人心魄,我当时就想哪个时候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对祖国的杰作呢。可是遗憾的是,那个诗歌的名字我现在忘了,因为我从来读书都是读感觉,很少记得作品具体名字和内容的。后来,2007年9月15日,也许应该说是上苍给我了一个机缘,让我还了我一生最想还的心愿。那天,我是去火车站等一个文化出版公司的老总,他叫周艺文,我们约好在那里碰面,结果等了他一阵子,他因自己车跟别人车相撞出了点问题,迟迟未来,我就找了家火车站附近的肯德基,坐在里面点了杯饮料继续等他。在等的过程中,我就一边翻阅一本杂志一边在想能不能写首诗呢。我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写诗了,内心空空的,好像有一股强烈要写诗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以前的心愿,结果想了一阵子,突然灵感来了,就拿起笔写了起来,写得很快,不到一分钟就写好了。我写诗是很快的,只要灵感来了,不到一分钟我就可以把诗写好。诗写好后,自己一看,非常满意,也非常兴奋,激动的心情现在也难以言表。后来,周来电话说对不起不能来了,因为他还要到交警队去处理事情,时间也很晚了,已经黄昏了,但我当时没一点生气,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从某一方面我还得感谢他哦。接完电话,我就兴高采烈揣着这首诗坐车回家了。不过,这首诗的最后定稿还是在我回去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定的,因为第二天晚上我又拿出这个作品出来瞧瞧,感觉前面非常棒,但觉得结尾不太好,不太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就又想了一阵子,灵感又来了,写出了一锤定音的结尾句子:如果你硬要拆开/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最初的结尾不是这样子的,具体我也不太记得了,不过现在这不重要了,关键是作品最后的成形。在这里,我还想对《我的祖国》说几点:一、《我的祖国》的诗眼是诗句“甚至嚎叫”中的“嚎叫”,因为“嚎叫”这一词隐喻了“自由”,一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应该有权利表达热爱和批评祖国的声音,只要他不背叛祖国就可以了。二、“拆开”是这首诗写作的切入口,它切入得非常巧妙,切入了实,也切入了虚,切入了人的内心,构成这首诗的技巧所在。三、最后诗句中的“鲜血”,不是单纯的鲜血,它的蕴意是苦难,苦难不是单方面的,苦难对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是相互的,也是共同的。至于《我的祖国》的具体感悟和解读,千人有千悟,万人有万解,就交给亲爱的读者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批评和肯定它。
张靖旋:第二,你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雪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祖国,我想表达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情感。只不过我写出的《我的祖国》,也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我的祖国》,它在情感、艺术上和每一个中国人产生了共鸣,哪怕是外国人我想他们看了也会有共鸣的,他们也会因《我的祖国》而想起自己的祖国。一面镜子可以照鉴自己,也可以照鉴别人,何况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所以它一诞生出来,反响很不错,最初我把它在我的博客上,后来在网络上不断和流传,也在***和民间的许多刊物上发表了,获得了不少好评。我想好诗歌应该让它在不同的平台去传播,让更多的人去读到它,产生好诗歌的价值。也许,对于《我的祖国》的写作地点,读者会奇怪,我竟然在外国人开的肯德基里,写热爱祖国的诗,这里面也许充满了奇妙和悖论,但热爱祖国我想是不分地点和时间的。真正的爱国不是盲目的和疯狂的,是人在祖国处于危难和困境的时候,从内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它流淌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另外,我想要说的是,祖国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可以没有国家概念,但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祖国,不管自己的祖国是贫穷还是富强。祖国是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情感容器,只要这个地球存在民族,就会有祖国。一个心中没有祖国的人,是没有精神血液的人,注定终生流亡。国家是一个***治概念,是一个***体运转的机器。机器运转得好,就会国泰民安,否则只会走向可怕的反面。谈论国家需要自由,谈论祖国只要是人。对于优秀的诗人来说,要想写出杰作,经得起读者和时间的考验,就必须把自己的诗心沉入自己的时代,写出情感和艺术上超越时代的作品。至于《我的祖国》是否做到了,我就把它继续交给读者和时间来评判吧。
张靖旋:另外,你的诗歌属于什么流派吗?
雪马:我做为一个诗人是不属于任何流派的,一个流派是不能概括我的写作的,也根本不是我的梦想,但我在我个人的诗歌里提出了“简单主义”写作,我的一部分诗歌很好的印证了这种写作。“简单主义”就是最简单的简单,但绝不是简单的简单,而是简单后面藏有力量。我的“简单主义”和武术里的“四两拨千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面充满了哲学的悖论,要充分理解它需要去慢慢体悟。我对80年出生以后的人,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新一代”,具体内容可以参看我的文论《新一代:一场拯救80后的诗歌命名》,我希望这个群体在这个旗帜鼓舞下能集体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新一代诗人的诗歌历史,托起一代新人的诗歌梦想。另外,也说说我的文学观:在传统里复活,在先锋里死亡,这是我一生写作追求的梦想,可能遥远,但让我活着踏实。具体到写作,我发现简单主义就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是最简单的简单,但绝不是简单的简单,而是简单后面藏有力量。说到性的话,我认为,性不是写作的全部,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我希望,诗人们,在诗歌面前没有朋友和敌人!
张靖旋:你能告诉我当代诗坛的流派,或是其它有关情况吗,越简单越好。
雪马:当代诗坛初期,有很多流派,80年代初有朦胧派,这是当代诗歌的源头,也是诗歌的黄金时期;80年代末有他们、非非、莽汉、撒娇等,它们统称在“第三代诗歌运动”之下,诗歌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推进;到了90年代便没有流派了,只有群体,有“70后诗群”、“中间代诗群”等,所谓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只不过是诗人们话语权之争和阵地的大分化;90年代末至现在,中国诗歌走向了多元化,也更个体化了,给写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这也许更让诗歌具有了多种可能和向度,多种可能和向度正是中国诗歌的未来。21世纪,对于“新一代”,它不是一个流派,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让一代新人在诗坛再次崛起的旗帜。诗人崛起后的写作,只能属于每个诗人自己。
附雪马作品:《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2007/9/15
于长沙火车站肯德基
雪马简介:雪马,本名孙进***,80年出生于湖南涟源白马湖畔,毕业于***文学院,发表诗文若干,现居长沙。创办和主编《艺术村》杂志,并创立“艺术村网”网站,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雪马的诗》,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7月30日由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办,在椰树下文学网举办了首届全球华语网络文学虚拟研讨会——雪马诗歌研讨会,并在全国一直备受争议,被人称道为一个中国独特的雪马诗歌事件,是中国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2006年6月9日应邀出席了在省会长沙举行的“首届麓山·新世纪诗歌名家峰会”。2007年1月,“诗人雪马征处女模特搞行为艺术”在全国网络、报纸、电视上广受关注和争议,成为2007年首个中国年度诗歌事件。代表作《我想抱着女人睡觉》《我的祖国》《光头雪马》《***房开花》《妈妈》《我可以再进去吗》《我梦到了马》《手***三部曲》《天黑下来》《月亮吃人》《骨头会烂的》《牙齿总想咬点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