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雪景的句子10篇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1

我常陶醉于记叙文叙事的妙趣;我常着迷于散文写景的美丽;我更深情于小说人物的鲜活;我还折服于议论文论述的精辟。然而最让我忘情而不能自拔的要算是古代诗歌所蕴涵的各种幽邃而深沉的意境了。

说道诗歌意境,其实就是诗歌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就是人们常说的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精心挑选和认真判定而写入的,所以附着着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不再是现实中普通形象了,故称之“意象”。正因为有了这种依赖于作品意象的出现,才产生了意境。当然,意境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我认为体会诗歌的意境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对诗歌的欣赏中得来;一种是从对字词的欣赏中得来。先说如何从诗句的分析而得到诗句的意境。在品读诗歌时是需要读者通过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再创作,也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诗歌所描写的景象,即把文字变成画面,这时的读者就要有着画家所具备的特有的审视能力和绘画功底。甚至这种绘画功夫还要超出画家,因为画家是在实物(画纸、画布、墙壁)上作出有形的画像。而诗歌的品赏者则是要在大脑中绘出一幅没有纸、布等物的虚境。但是二者所体会出来的都能让人陶醉其中。这也许就是读者把诗人对当时的一切景观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还原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读者的二度创作。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是诗人王维奉旨出塞察访敌情途中,当他第一次看到茫茫的漠北地带,远处的一户人家造饭时腾于天宇荒漠之间一缕炊烟,这天又是晴好天气,虽然傍晚但无一丝风云,这缕孤烟便轻摇直上,冲向了云霄。再看那绵绵的长河尽头,一轮又大又圆的夕阳映红了半边天空,正徐徐地落入河底。好一幅壮丽而奇特的塞外风光啊。可以想见诗人当时看到这种壮丽的景色一定是情不自禁,纵情高吟成诵这千古流传绝唱佳句的。如果我们读者,不能把诗人当时的景象重新在自己的脑海中情景再现的话,我想是不会体悟到吟诵此句时的心境。这就是诗歌中的诗句所呈现出来的意境。

以上所述是指读者通过对整首诗歌的品读后所产生的意境。当然,意境的产生不仅仅是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才能产生的。对诗文中的某些字词的深入分析和品赏,也同样会产生出意境的。

古代诗歌,除了诗句中呈现出来的意境外,很多的诗歌多从它所练就的字词上,也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的。因为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上,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的纠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古代诗人对用字的推敲与考究了。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欣赏时,除了对诗文进行赏析外,对诗句中某些关键字词也得有所关注。因为,别看它就一个字或一个词,但那些都是诗人经过千锤百炼,精磨细琢而练达出来的。诗人就是想通过这些个字词,来表现与诗句一样的艺术效果,也就是用这些字词来表现一个个鲜活而深远的意境。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这首绝句中,有几个字词不得不去关注:“日暮”、“苍山远”、“白屋”、“贫”、“柴门”、“归人”。“日暮”点明时值傍晚,是下山回家的时候了。“苍山远”道出了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迫切心情。“白屋”既点明了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又暗合诗题中“逢雪”中的雪盖寒屋的情景,更表现在这寒冬瑞雪中,这样的破屋尤显寒酸贫穷了。“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那种独特的感受。“柴门”更进一步说明在人家境的凄贫。“归人”一词用的最好。此“归人”非指主人家人夜归,而是“我”,即诗人夜归。明明是夜晚投宿于芙蓉山人家里,也就是说诗人是寄宿于他人家中,怎么能用“归人”一词呢?我说它秒就妙在这个“归”字,暗含着“我”虽说是寄宿,但主人家对“我”甚是热情,一点也不把“我”当作外人,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按理说诗人在风雪之夜,小扣柴门,夜宿他家,对屋主人能在雪夜里留宿应该是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啊,至少一句谢谢是要说的吧。但整篇诗句中没有一处表达对屋主人感谢的句子,然而一个“归人”就含蓄而深沉地把这份感情表达得尽真尽美。诗人以满腔的热情由衷表达了对屋主人的热情留宿,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由此观之,古代诗歌中的字词欣赏对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所孕育的意境是很有帮助的。有时它们更能体现诗歌的意境。

因此,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与技巧。那么读诗、赏诗、评诗都离不开对诗歌的意境的理解和体悟。赏析古代诗歌不去品味诗歌里所包含的意境,是无法真正欣赏诗歌,感悟诗韵的。

参考文献: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影视欣赏舞蹈欣赏

语文教学和艺术欣赏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语文教学折射艺术信息,艺术欣赏拓宽了语文课的天地,也升华了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悟性和联想,有益于中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需要。

艺术欣赏能通过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的提升,使学生的知、情、意达到协调发展。语文学科本身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欣赏正体现了生活和语文的一致性。而艺术欣赏的多元教育目标的核心恰恰就指向语文,艺术作品也是生活的反映,而语文所强调的也是从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寓教于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较高的教育境界,

此外,中职生每天的校园活动范围相对狭窄,生活规律的单调和内容的贫乏、不仅泯灭了学生天真与好奇的天性,更无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天赋中的创造力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又由于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使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从而造成中职学生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看问题过于肤浅与简单,不善于与人沟通。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拓宽学科教育的渠道,其与艺术欣赏有相通之处,藉以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确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语文教学与音乐欣赏

文学与音乐是艺术世界里的一对孪生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好音乐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音乐欣赏相得益彰。

例如在上老舍的《我的母亲》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我播放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着唱,音乐放完了,我就势引出母爱的主题,导入课文。有了前面歌曲的酝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又如,在上《永远的蝴蝶》一课时,先向学生讲述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然后播放经典音乐《梁祝》,要学生闭上眼睛,跟随美妙的小提琴旋律,梁祝的故事在学生脑子里像放电影,情不自禁地,学生进入了清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意境。

其实,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到唐诗到唐诗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诗词本身要求的节奏感和声律美就是具有音乐性的,而音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事实再一次证实:在恰当的时候,播放一首能与课文高度匹配的乐曲,常常能对语文教学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二、语文教学与美术欣赏

在实践中,通过展示***片和播放视频的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增强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如在教《我的空中楼阁》一课时,展示了很多不同的小屋,有海边的,有山里的,有城市中的,草原上的……激起了同学们对心中梦想的小屋的无限暇想,以***导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文***的衔接点让学生拓开思路,获取新知识。因此在学习课文时能更好的体会李乐薇对理想的小屋的喜爱之情。又如在讲《好雪片片》一课时,结合“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一句,制作了漫天大雪飞扬的flash,以文带***,引导学生由文字意境进入绘画***景,再回到文字中以加深理解。这不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唯美的场景让学生很好地感悟了这句话当中的哲理。

中国古代有诗画同源之说,特别是题画诗的兴起,显然是派生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在讲解这些诗作时,展示被题诗的画,就大大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冕的《墨梅》等。在教《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结合课后问题布置了一个课堂小活动:“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能画出来吗?”这时一个同学上来画,用一支蓝色的粉笔在黑板上迅速地勾勒大海和随风起浮的海浪,然后用白色粉笔在浩翰的大海上画出帆船,然后在天空画出一轮圆日。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又响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朗读声。不难看出,同学们已从画面上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内容。

三、语文教学与影视欣赏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影视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影响着广大中学生,语文教学和影视欣赏之间正在发生着大规模的碰撞与融合,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将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文化载体与信息化社会产物之一的影视艺术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体会作家笔下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片断,对于文中的“髻——钗——圈——佩——袄——褂——裙”“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通过影像的欣赏,直观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对古代的打扮、着装、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做了铺垫。又如在讲《项链》一课时,讲完课文后播放情景短剧《项链》,是对教学内容形象化的再理解的小结,让学生进行探究、比较、区别,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出文本之美,大事以到影视作品带来的视觉的美感。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先播放北京发生沙尘暴的画面,要求学生观看后说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可以使学生真实地了解沙尘暴的可怕,也可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语文教学与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指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音乐、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而且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渗透舞蹈欣赏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与课文内容、主人公、文章主旨产生共鸣甚至是融入,使语文教学的情感感悟更能酣畅淋漓。比如在教《雪山上的红盖头》一课时,播放文中小雪为之动容甚而献出生命的舞蹈《红盖头》,让学生在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所制造的“意境美”中感受***人爱情的伟大,体会小雪的感受。

舞蹈与诗歌早在艺术萌生的最早阶段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与歌舞结合,使观众在视觉上直观感受到诗歌的内蕴。比如舞蹈《爱莲说》以古典舞为形式,轻盈的步伐,柔和的动作加上飘逸的水袖,不禁让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如果在讲授《爱莲说》的语文课堂上播放这一段舞蹈,相信更能震撼学生的内心,加深他们对莲花高尚品质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课本中,包罗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方面的艺术知识。以艺术欣赏融入和滋养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的介入,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落实“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审美能力”的目的时,不能只注重从课文本身中去发掘美育因素,还要善于发现其它艺术形式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找准结合点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加艺术所带来的美感体验,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途径来学习,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并结合学科实际,探讨一条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德琴《谈美术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王钦韶《略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点》,语文教学与研究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3

诗歌赏析应体现在两个层面:欣赏和鉴赏。它们的差别在于:欣赏的层次低一些――读一首诗歌觉得写得好,知道好在哪里;鉴赏的层次高一些――不只是觉得好,还能说出为什么好,即所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先谈诗歌欣赏。

如何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整体阅读,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立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在。我们欣赏诗歌,首先就要弄懂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如何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者说这么多的诗歌我们怎么分得清、记得住哪些有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呢?综合运用以下方法,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

1.看诗歌标题,初探诗人的情感表现。

不少诗歌的题目就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题中含有“送别”字样的,往往表现依恋、珍重、别愁等感情。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有些诗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表现何种情感。比如《春夜喜雨》中,一个“喜”字就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露无疑。再如《钱塘湖春行》,在春天里游湖踏青,能不欣喜?所以,读诗先得好好读诗题,这有助于你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人个性,深入理解诗人的情志抒发。

我们都懂“诗言志”,“志”是什么?“志”是指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抱负、志向、理想、情怀等等,这个“志”更多的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虽然同一个诗歌流派里的诗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是,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甚至于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等,都是有其个人特点的,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而这正是我们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的参考点。比如陶渊明崇尚自然,向往自由,不想受拘束,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甘愿过隐居生活。《归园田居》、《饮酒》就是反映了这种心态。同属豪放派诗人的苏轼和辛弃疾,也不可能只是一个“豪放”之词就能概括的。李清照南渡前后的思想感情,也有很大差别。

3.巧借关键词,分类理解记忆。

诗歌众多,思想感情复杂,给我们记忆带来不便。我们可借助关键词进行概括,将表达相似情感的诗歌归为一类。比如:

关键词:

忧国忧民――《泊秦淮》、《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理想壮志――《行路难》、《望岳》、《登飞来峰》、《观沧海》、《己亥杂诗》等。

喜悦赞美――《钱塘湖春行》、《西江月》、《秋词》、《如梦令》等。

离愁思乡――《相见欢》、《夜雨寄北》、《秋思》、《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等。

友情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揭露同情――《石壕吏》、《卖炭翁》、《山坡羊》、《观刈麦》等。

悲愤凄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

用一些简短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后,理解记忆也就不难了。在回答具体问题时,只要围绕关键词语组织语言就行了。

二、熟悉类别,感知诗歌的内容

欣赏诗歌起码要读懂诗歌写些什么内容,诗歌的内容又由于诗歌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所以,准确感知诗歌内容就要熟悉诗歌的类别。

叙事诗要知道所写的是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看懂所写之事和诗人情感抒发之间的关系。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叙写了一件以烧炭谋生的老人被宫市掠夺的事。通过烧炭老人这一形象,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老人的同情,对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的痛恨与批判。而《琵琶行》一诗中,虽然叙述的是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但也有对作者自己命运的联想,有对妇女的同情,对社会的控诉,更有同病相怜的感伤。

咏史类诗要知道诗中所涉及到的历史。诗人咏史一方面往往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抒写个人的情怀;另一方面也是借古伤今,对现实表示不满。咏史诗内容一般比较深刻,初中阅读材料涉及不多,只是个别诗作有相关内容。比如杜牧的《江南村绝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实际上却蕴含诗人怀古讽今的情怀――风景依旧,寺院尚存,而笃信佛教的南朝统治早已灭亡,同样信佛的唐王朝是不是应该吸取点教训呢?诗人在怀古中含蓄地表达了忧国之情。诗人的另一首《泊秦淮》也是这样,借商女唱亡国之音,怀古伤时,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送别诗常在写景中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依恋之情。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来衬托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们看到的雪越大,天越冷,越能感知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不舍之情。

写景类诗歌要明白诗人借景抒情的特点,这样的诗歌很多。生活中花花草草这样的小景,往往是愉悦欣喜情感的抒发;高山大海这样的巍峨壮阔之景,通常是诗人理想志向的寄托。比如杜甫的《望岳》,泰山的高大神秀,正是为诗人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作陪衬。

诗歌的分类并不绝对,我们只要基本熟悉其类别特点,对帮助我们感知诗歌内容就有作用。

三、理解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

欣赏诗歌,不能一点不懂意象。何谓意象?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个人感情不是直接流露的,诗人也不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读者(可能没哪个诗人在吟诗时先要考虑别人怎么理解自己的感情)。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讲究的都是含蓄。

以下几种常见意象的含义应该记住:

夕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念思乡之深切。所以,诗歌中夕阳往往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比如《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就是如此。

月――思乡的代名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这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月”还表现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比如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坚强的品性(傲霜),清高的气质,隐逸、不随流俗。比如陶渊明的诗。

梧桐树――凄凉、悲伤、愁苦。比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

所以,只有熟悉诗歌中的意象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倾向。

四、体会意境,描述画面的内容

意境是诗人截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歌,尤其是抒情诗,一般都会借助景物描写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景美而情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而美妙。我们欣赏一首诗歌,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将一个个具体的景物构成一幅画来看,临其境,感其情。二要能将意境所构成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就应试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不少地方的考试,就将学生能否看懂画面作为考点,要求学生用语言描写或描述诗歌中层现的画面。比如:

山居秋螟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本诗所描绘的画面很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画线句子的画面内容作描述。

这种考题的目的就是看看学生有没有看懂诗人所写之景,有没有立体地欣赏诗歌画面的能力,去感受画面之美,进而感受诗人的情。我们如果没有这种欣赏能力,那就很可能将画面描述做成了诗歌句子的翻译,那么诗歌的美也就无从说起了。

在画面的描述上,要注意画面的色彩、景物的层次,甚至还能听到景物发出的声响。比如例诗中的“清泉石上流”一句,在体会意境时,就仿佛听到水流动时潺潺的声音,这样描述起来才切合诗歌的意境。

五、认识修辞,正确理解诗意

从语言的层面来看,欣赏诗歌,还必须认识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一般的修辞方法,比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诗歌中也是常用的,我们认识这类修辞问题不大。但有些修辞如果不认识,就会带来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偏差。比如“互文”这种修辞方法。

互文,又称互言、互见、错举等。其特征是上下文(句)的文义互相呼应,互文见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说来,就是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上下文句里(有些同一个句中也有),上文省去了下文要出现的内容或词语。比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林寒涧肃。”――《三峡》

例①中“物喜”与“己悲”互文。意为“物喜物悲,己喜己悲”。例②中“寒”与“肃”互文。意为“山林山涧清冷寂静”。

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互文,能使文句精炼含蓄、节奏明快,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我们欣赏诗歌,如果不辨互文,就会对内容理解错误,甚至闹笑话。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能理解为“秦朝时的月亮照着汉朝的关隘”。

如何认识互文?一要掌握特征,二要多看多积累,三要在阅读具体诗歌时,出现内容上不好理解,或对具体的对象理解出现矛盾时,或感觉在叙事写景中分述太明显或分工太细时,要有意识地用互文对照,这样对诗意的理解才准确。比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如果不用互文理解,就会对具体对象的理解产生矛盾――开了东厢房的门,却要跑到西厢房里去坐,难道东厢房无凳可坐?又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分工太细,如果不用互文,则无法理解――难道寒水有烟笼罩,月光只笼罩沙地?再如:

“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观刈麦》

“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运用修辞特别是互文的修辞,对欣赏诗歌、理解诗意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鉴赏诗歌,虽然这不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但是,懂得一些简单的鉴赏方法,无论对欣赏诗歌,还是应答诗歌阅读考题,都有好处。

如何鉴赏?下面仅以写景诗为例,作简单介绍。

写景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是借景来抒情。看出“借”的技巧,看出“借”的方法,鉴赏诗歌才能有所依据。我们可从以下角度来鉴赏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技巧:

一、抓住特征刻画

诗人写景,必须写出景物的特征来,特征越明显,情感的抒发也就越发的真切,情和景也才能达到交融。所以鉴赏一首好诗,如果能从景物的特征人手,诗歌的妙处也就能看出来。比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借秋天之景,写出“红枫叶”这一特征,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动静结合描绘

绘画从色,是静态的艺术;音乐从声,是流动的艺术。能绘声绘色才是妙笔。诗人写景动静结合正是这样的妙笔。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鉴赏诗人的写景之法,更能体会到所写之景的生动与形象。比如,刘的《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好一方“明镜”,好一个“万点声”。雨后池塘水平如镜,湖光山色尽映镜中,静谧得如同仙境。春风忽起,杨柳似有知,欣喜中乘风起舞。身上雨珠纷纷抖落,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之声。动景和静景相结合,构成了,幅绝妙的有声有色的雨后春景***,诗人的喜爱之情自不待言了。

三、虚实结合点染

眼中所见为实景,想象之像为虚景。诗人写景由眼前所见之景铺开,以想象之景点染,虚实结合,使得景物更为美丽,画面更为开阔,意境更为深远。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眼前的春雨,已令诗人欣喜不已,而天晓之后沾满春雨的红花姿态,那又该是如何的迷人呢?

四、多方衬托

衬托是诗人写景常用之法,艺术效果强烈。比如:

1.以声衬静。比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采用以动显静的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院的幽静,从而以动映静,给人以静的感受,收到“鸟鸣山更幽”般的强烈艺术效果。

2.以乐衬悲。以美景衬悲情,比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见到这些景物本应是愉悦而欣喜的。但因感时恨别,所以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因为国都沦陷,山河破败,昔日的繁华景象被一片荒凉所替代,诗人见到如此美景反而顿生悲情。这种以乐景衬悲情的手法,就使悲情更悲了。

3.以悲衬悲。以悲景衬悲情,比如马志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短短28字,以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衬托得淋漓尽致。

五、修饰语言

体现在两个方面:

1.巧用修辞。

上文说过,写景诗几乎都要用到修辞方法。限于能力,初中学生鉴赏修辞,主要放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上。诗歌中这些修辞的作用和在散文中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借鉴对散文修辞手法运用作用的分析方法,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运用。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水的多情有义。

2.推敲词语。

贾岛为了到底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揣摩了很长时间,后人便有了运用词语的“推敲”之说。诗人推敲词语是狠下一番工夫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鉴赏诗歌,不能放过对词语的分析,最好抓住最具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来分析。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言美 画面美 音韵美 感情美

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瑰宝。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音韵美、感情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 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2 诗与画都讲究意境美

诗与绘画都讲究意境美。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相融的产物。清代书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宗白华说:“艺术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他们都道出了意境的真谛。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诗意与画境实际上在欣赏者的审美感知活动中最后才得以实现的。李可染画的《漓江雨》题词是:“雨中泛舟漓江,山水空蒙,如置身水晶宫中。”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心中对漓江的感受,才形成了这幅画的意境。王维的《雪溪***》描写江边雪景,江中有船夫撑船前行,江岸有茅屋数间,屋内有人在赏雪,屋外几人踏雪急行,是宁静的雪景中增加一摸生气,笔墨雄厚,充满了诗一样的意境。于是我们便能在诗与画中发现更深的景,更深的意境。

3 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历经几千年一直在华夏大地上萦绕。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得益于我们的汉语,汉语音律优美,韵律和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话语言。单音节发音的汉语,节奏感比任何一种发音长度不一的拼音语言都强很多。中国古代诗人赋诗,似乎是在用汉字为音符作曲。无怪乎连外国人都为之感叹。日本学者石川忠久就曾说过:“汉诗是高级的语言艺术,无疑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所以我们欣赏汉语诗歌,一定要充分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在诗歌的音韵美的欣赏中,得到艺术和心灵的享受。古体诗的用韵比较灵活,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双句用韵,一韵到底;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转韵;通韵。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用韵非常普遍而又灵活、协调,用韵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句未用韵、句中用韵、一章中一韵到底、逐句押韵、隔句押韵。

格律是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使用使得诗词不但歌唱时优美动听,还使得在朗读时一样拥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格律的格式就是音韵在诗体中的格式化运用。一字一句都有固定的格式,一板一眼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绝句、词的格律要求都很严格,而古风,宫体诗、古绝就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欣赏诗歌的音韵美,一定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要领略诗歌的节奏之感,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五言诗一般是每句三顿,七言诗是每句四顿。超过七言或少于五言的句子,也要掌握其节奏变化,这个并不难,只要心中有节奏,口中出节奏,就能体会和欣赏其动感的音韵美了。中国的古诗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就是因为讲究押韵的缘故,像儿歌一样易读,又像散文一样深刻。所以说,音韵之美也是鉴赏的一个方面。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能力;文化素养;生长点;发散点;联想点

中***分类号:G421;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66-0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听觉训练。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切入点紧密地围绕着听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教学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才能让音乐欣赏“娱其心,动其情”。

一、善于寻找生长点

模仿,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创造能力就是从模仿中生长起来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并且愿意模仿。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相关的实例进行启发引导。例如,在欣赏《三只小猪》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中盖房子的主题旋律,听听小猪心情怎么样,听完直接唱“LA”。教师要指出高兴还不足以形容小猪的心情,它们的情绪很兴奋,所以第一个音就是一个高音。再顺势引导学生看看这段主题旋律有几个乐句,明确后,教师提议:我们和小猪一起盖房子吧。师生起立律动盖房子,教师在音乐中提醒:先盖草房子,再盖木房子,最后盖砖房子,房子盖好了,大家一起来庆祝吧,一起来欢呼吧。律动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盖房子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接着让学生模仿盖房子的主题旋律。教师在引导学生模仿的过程中让学生重点欣赏小猪盖房子的音乐,这样能加强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学生演唱主题、反复聆听主题,能基本准确地合着节拍进行演唱。

二、精心选择发散点

选择思维的发散点,可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一旦思维有了变通性,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寻求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寻找这个点,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还要找准题眼,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在欣赏《溜冰圆舞曲》时,教师可设计“听猜唱跳画”的体验环节,细细品味乐曲中的她是如何在冰上舞蹈的。乐曲首先展示的是一个序(老师贴序)迷人的法国小号把人们带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一是聆听序曲。结合雪景听(课件出示美丽的冬景变化画面)听完学生交流。师问:法国的冬天很冷,白雪皑皑,一望无边,空气清新,冬天的雪景真美呀!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人们的心情怎样?(舒畅)你们听,心情舒畅的人们开始跳起了冰上芭蕾。请听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曲,他们跳出了怎样的舞姿?(流畅、舒展)你们能学一学吗?(前后左右摆动)请两位同学试试。这么富有动感的音乐,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哼一哼,唱一唱。老师出示主题曲谱,学生用“la”音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二是分乐句。两个乐句(加换气记号),找出A主题重复两次,让学生选一选哪种线条更能表现这个舞步。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这个线条一起来画一画,要做到舒展、连贯、优美。在听、猜、唱、跳、画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精心选择发散点,让学生感知旋律、节拍、速度及音乐风格,体会这些音乐要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掌握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能哼唱、听辨出乐曲中第一圆舞曲主题。

三、巧妙设计联想点

任何事物,总会有联系,或是简单的联系,或是复杂的联系,运用联想,可以沟通知识内在的联系,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如果缺乏了想象,就如同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精心引导,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记,使他们的头脑尽量储存多种多样的表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欣赏《微笑波尔卡》主题B时,教师要让学生聆听和联想,感受音乐的特点。一是听一听和主题A相比,音乐有什么样的变化。(流畅、舒展、前松后紧)二是在联想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变化,舒展音乐――画半圆,紧凑音乐――按节奏拍手。三是运用联想表现主题。方式一,用小乐器演奏。舒展音乐――串铃,紧凑音乐――响板。方式二,老师填词演唱。学生在不断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识别并记住反复出现的乐段主题,感受《微笑波尔卡》的段落结构,并创造性地用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感和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思维活动为主要目的。只有多听才能增强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力。学生要熟记作品的名称、内容、作者、音乐主题及所用的表现手法,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并引起联想。想象力的培养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境界,并使之深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点,才能让音乐欣赏“娱其心,动其情”。

参考文献:

[1]付玉洁.浅谈音乐欣赏的作用及加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1(11).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6

对于课堂而言,响铃后学生第一个审视的就是讲台上的教师。课堂伊始,教师如果像心理医生一样,让学生放松下来,学生就将处于良好的、松弛的上课状态。我认为可以在这个阶段将教学主题内容在舒缓的课堂节奏、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作点滴渗透,为后面的教学作好层层铺垫。例如教学音乐欣赏《雪橇》时,我便为学生安排了课间欣赏活动: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冬天的***片。2.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冬天里有什么令人兴奋的运动吗?生:打雪仗、溜冰、滑雪、堆雪人、冬泳……3.从学生熟悉的冬季运动自然过渡到本课音乐所要描绘的“雪橇”。4.师:你能模仿一下坐在雪橇上的动作吗?生:跟随老师一起模仿一下雪橇滑雪的情景。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我通过与学生进行关于“冬”的亲切交谈,让学生在学习之前熟悉教学内容,然后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自然地转到冬季运动“滑雪”的话题上。另外,为了让学生感受滑雪是非常有意思的冬季活动,接下来的环节让学生模仿坐在雪橇上滑雪的动作,让他们于律动中真实地感受音乐的欢快。这种冬季运动的情境创设虽无痕,但有意,感觉清新自然。

二、入境提倡“幽默教学”

音乐课堂的入境同样需要丰盛的“鱼饵”,最直接的莫过于语言。幽默教学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它是教师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教学中的创新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让为数不多的语言闪烁智慧、幽默的光芒,那么学生将被紧紧吸引,跟随老师一起进入高雅而不失幽默的音乐殿堂,这样,入境将变得理所当然、轻而易举。下面为大家呈现一个课前小插曲: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不知道议论什么事情,叽叽喳喳,安静不下来。教师坐在一边默不作声,悄悄观察、耐心等待。终于有学生发现异常,马上提醒其他学生闭上嘴巴……等教室完全安静下来,老师微笑着站起来说:“同学们真是料事如神,知道今天我们要进行每周一次的‘练声曲’发声练习,刚才大家进行的是自由发声练习,接下来我们就用统一、和谐的声音一起唱唱黑板上的练声曲吧。”学生用意外的眼神相互交流了一下,跟着教师认真地唱起来。课后有学生悄悄说:老师真可爱。听了这样的话,我们莞尔。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却能黏住学生。这样的老师,这样的音乐课,学生怎会不乐意亲近呢?

三、入境提倡找寻“乐眼”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7

古人推崇忠孝节义,礼尚往来,法道行天下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度统治的2000多年中,几乎没有突破这座篱墙。像新桃旧符年年看更,内容没有改变。选拔人才的标准也遵循这一原则。多少人才在制度的磨损下自然消耗了,多少新观念新思维被扼杀在腐朽里。无法抗衡的渺小心理,只能用手中的笔寄语理想,实现心理上的暂时补缺。可是有一个人用实践来体现自己的理想,在等级森严的礼教中,简直是个奇迹,这个人叫柳宗元。

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他写的散文句句体现着真情实感,散发着博大深厚的爱心。我认识他,是从欣赏他的《捕蛇者说》知道的,这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看到百姓的苦难和毒害,他心如刀搅。中学课本一直把它列为必读古文,从小对他记得相当真切。因为没有读过他的诗,对他理解的局限性,在以后的阅读中常常抱愧仰望。今天用他的一首诗来凭吊这位散文大师,我心中的感动又像看到新的风景呈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大师所有的诗句中我最为欣赏的一首。从绝景意化,也许会把他的思维与姜太公钓鱼那种情景联想。孤独专注,避世清高,有洗脱红尘的寂傲。从字面理解,我们似乎看到了大雪弥漫的峭仞江边,鸟与人早已退隐匿迹,只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孤舟上,一竿在手,独钓于江雪之中。这是他的向往和追求?还是大师另有所指?大雪纷飞,他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空寂悯人,他在等待什么。形立江中,思游天外,渐渐江河被雪覆盖,他融入了洁白的世界里。那种畅想和境界,他向雪中的鱼儿倾诉?还是默默向上帝祈祷?独钓寒江雪,外边的变化已经不能影响到他的专注深情,他手中的竿子和孤舟雪影,正好是悠然安然的姿态,遗世***的精神。立于自然,在向往的纯洁里融入自然。从清晰到模糊,从模糊到最后隐匿,正好归结到生命的曲线,一点一点走向静态。

这首诗的背景应该是唐朝的前中期,***治由明转暗。他希望国家强盛,***治清明,人民安居落业。与好友刘禹锡一起组成了革新派。没想到一腔热血被达官显贵扼杀了,他被流放到永州,继而又流放到柳州。我们从大散文家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得知,他在永州被衡湘学子尊为导师;在柳州时,他制定的州法,解救上千妇女回家。就在他得知刘禹锡被流放到播州时,他含泪上书,要求皇上改派自己去,因为那里的条件不适合好友去,好友有一位古稀多病的母亲,他要好友去永州。不过,他上书中皇上知情已经改派。就这样一位大师,默默在柳州为百性服务,终老在那里,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专修《柳侯祠》让后人凭吊。

雪里呼唤千百遍,心犹未老难留连。多少志士仁人孤饮雪魂,独赏天岚,随风而去。用张志和的《渔歌子》作为对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种不同的风景,两种忘世的情怀,给我们以多种启发的方向。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8

关键词: 新课改 古诗词 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欣赏古诗词,就需从诗词意境入手,“真正领略‘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阅读境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何为意境?简言之,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丰富的想象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达到主观(意)与客观(境)的审美统一,现以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为《白雪歌》)为例,进行赏析阅读。

《白雪歌》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叹边塞奇异的雪景,表现送友惜别深情的歌行体诗作。诗歌前十句咏白雪,后八句述别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飞雪,风卷草折,声声入耳,历历在目。内地还是秋高气爽,边地已是鹅毛飘飘,劲风,南来诗人的惊异之情不言而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人因地制宜,随物赋形,信手撷取了边塞常见的冬雪压枝之意象,发挥奇特的想象,以大写意手法,将朔方冬雪比作南国春花,比喻新颖贴切。这冬雪压枝的奇景恰似梨花盛开的自然景观,描摹出了塞外风光的壮美俊丽特色,给予人无限新奇之感。使塞外严寒透露出融融春意,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真可谓“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颇富浪漫色彩。这是盛唐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盛唐之音的充分透射。正因为这样,诗人才会以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将严寒的大雪描绘成春天遍野的梨花,萧瑟的冬日才会幻化成一片温馨的春光,审美对象(满树雪花)的壮美俊丽与审美主体(诗人自己)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高度融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毕竟是异域送客东归,对在内地很少见到这样的雪景,又对遍野梨花习以为常的关中诗人来说,不能不勾起他对往昔生活的忆念和对故乡生活的眷顾,咏颂雪景中寄托着诗人送客东归而引起的对家乡故土和家中亲人的思念,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诗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的评价可谓一言中的。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散”、“湿”从细处着笔,体物入微,场景也由帐外移到了帐内,风吹雪落,冷寒潜袭。“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在“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高度不平等之下,将***、都护身穿狐裘,夜拥锦衾尚且冷得“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那翘首盼望征袍的广大士兵,他们身受的酷寒自然不言而喻。这从侧面写出边塞雪野的酷寒,但这还不止表现自然威力的美和伟大,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反衬人们在与自然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中,最终征服和掌握其所表现出的伟大力量,在卫国战争中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从而反映出盛唐时代中华民族的雄大魄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阅雪景的美好心境很快就变成了对难以抗拒的自然力的着意刻画:浩瀚的沙漠浓云密布,冰天雪地。放眼望去根本分辨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给人一种苍凉厚重的感觉。夸张的笔墨,互文的手法,“愁”、“惨”又语带双关,既点明了送别的环境,又使我们体味到了离愁别绪。“天犹如此,人何以堪”?

正是在这阴云密布、寒入肌骨的氛围中响起了音乐声,诗歌自然由咏雪转向送别。“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置办酒宴,饯别归客,自然少不了音乐。“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并举,而不谈音乐本身,借代手法告诉读者,入目的全是胡器,入耳的尽是胡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于离别之外另有一番滋味,“越鸟巢南,狐死首丘”,更何况诗人是一个家中还有***妻儿的活生生的人。描写音乐堪称武侠小说中的“重、拙、大”之至高境界。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客至辕门,时已黄昏,看到的除了矗立在***营中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外,就全是飘飘扬扬的大雪和白茫茫的一片雪漠,给人一种清冷死寂的感觉。唯一能给人带来一丝亮色、一点暖意的,就是那冰天雪地中的一面红旗,但它却在吹折白草的劲风中硬硬地垂落着,丝毫也不能翻动。可想而知,旗帜上的冰凌是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酷寒。雪中之红更构成凄美的情调。朋友却要在这样的冰雪天地中连夜赶路,“长路关山何时尽”,朋友能平安到家吗?绵绵情思正如那茫茫白雪一样,言有尽而意无穷。但诗人毕竟是豪放不羁、意气勃发的盛唐人的杰出代表,他以盛唐人特有的豪壮气概,在冰天雪地的离愁别绪中寄激情和热烈于玉砌世界一点红中,在凄冷境界中加入了一点暖意,使送别的愁苦中蕴含一丝喜悦,真可谓妙手回春。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难舍,但“送君千里,终需一别”,然而大雪封山,朋友旅途会顺利吗?惜别中暗含着对朋友的隐忧和关照之情,不言情而情深义重。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辽阔的背景中,峰回路转,朋友已消失在视线之外,而诗人仍然呆呆地凝望着面前留下的一串串马蹄印,若有所思,若有所失。他在想些什么呢?有可能是为朋友“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担忧,也有可能是为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漂泊无定、归期未卜而感慨,也许是为送别友人后“相见时难别亦难”而惆怅,也许是念叨着家中“母老家贫子幼”的艰辛,还有可能是怨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瘠苦。悠悠情思正如那一头乱发一样,“剪不断,理还乱”。这句与李太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总之,此诗咏雪中送别,感怀中咏雪,把塞外的雪景描绘得壮美俊丽,同时抒发了因送友进京而产生的无限愁情,苍茫边塞雪野雄浑的背景又使诗作不失旷达和豪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9

冬,一个银装素裹的季节,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季节,提起冬,我就不由地想起了那令人舒畅而又朴实无华的交响会,欣赏它,就像欣赏着一部部乐曲,而雪花就是着曲中的音符,是它把北国之冬装饰得更加妖娆。当北国第一片雪花落地时,这部神圣的交响乐便拉开了帷幕。

序曲——第一场雪

今年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但又显得分外妖娆。天,静静地,没有一丝风,雪娃娃每人撑起一把降落伞,飘飘忽忽地落下来,好象也被这雪景陶醉其中。房顶上,树梢上,地面上……全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到处都是雪白的,白得发亮,看不到边际。

第一乐章——雪的游戏

看到这么美的雪景,没有一个人能呆得住了,大人带着孩子,孩子拉着大人,都欢天喜地地跑了出来,堆雪人,打雪仗,这恬静的雪此刻又变得活泼可爱起来了。暖融融的阳光下,留下了人们欢快的脚印;留下了“雪战”后的“残垣断壁”;留下了各式各样的雪娃娃在风中微笑。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雪天又一部欢快的乐章。

第二乐章——雪的味道

中国历来享有“美食城”的誉称,中国北方的冬天,也有一种最受人喜爱的美食,尤其小朋友的钟爱,一个个山楂串成一串,外面裹上一层糖衣。人们形象地叫它“糖葫芦”。鲜红鲜红的山楂是酸的,晶莹剔透的糖衣是甜的,酸酸甜甜也正是音乐的味道。

尾声——春的信息

欣赏雪景的句子篇10

张岱就是这样一位仁智者: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他一改古代的游记表面写景抒情,其实却多怀古讽今的风格,他的回忆西湖美景的散文 《湖心亭看雪》:景,只在西湖;情,只为景生。全文简短,仅仅一二百字,却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情趣。

世人都晓得西湖美,却很少欣赏西湖冬景之美。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写到:“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就把西湖的冬景写绝了。作者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大雪飘飞之状;仔细倾听,却不闻往日人鸟欢声;虽未亲临,却也能感觉寒气逼人。一个“绝”字,传达出西湖的万籁无声、冰天雪地的幽静美。

接下来,张岱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了了数字,生动的描写了西湖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上下浑然一体的雪后景象。接着,作者另辟蹊径,变换角度,化为一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落笔眼前:“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其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语巧妙,三个“一”,一个“两三”,四个量词“痕”“点”“芥”“粒”,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西湖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清晰地把一种独特的模糊美和深沉美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写景更为抒情。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作者那种“沧海一粟的渺小感”,也体察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作者移步换景,又开出一个新的境界: 奇遇两知音,盛情强饮酒,借船夫抒感慨。“痴”字似贬实褒,写出了舟子的大惑不解,写透了作者的得意和感慨。情为景增添了又抹上了一层的淡淡的悲凉美。

欣赏西湖的人很多,但知晓西湖美丽的人,更多。分析原因,你会突然发现我们从小是背着古诗,阅读着美文,循着古人的足迹,来欣赏西湖美丽。

回顾历史,岁月流转。时年36岁的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离京到杭。这一天他和朋友们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作者凭绝世的天才,写下了杭州风景诗中传诵最广的绝唱之一:“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的另一番景象――雨中美丽,凭借苏诗,传遍了大江南北。

仿佛穿越时空, 我们看到了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虽然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纵马驰骋在西湖湖堤上,挥笔写下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千古名句,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满腔热情的同时;也向世人生动地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美。

星转斗移,为官清正廉洁、反对屈膝投降的诗人林子方,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看到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诗人挽起衣袖,挥笔留下了千古名篇:“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他为世人展示了西湖娇媚的夏荷美。

……

历代王朝,不管强秦、大汉,还是盛唐,他们的都城都在北方。因为历代的王朝更替,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生离死别和苦难。那些饱经战火的人们来到这里,尤其那些***治上不得意,遭到贬谪来到杭州的文人墨客,目睹了如仙境般的西湖,看到如此幽静的湖光山色,抒发“人间仙境”的心声,也就一点不足为奇了。

西湖的美景成就了古代的仁者们、智者们,这些仁者们、智者们又为西湖的美丽涂抹了湿漉漉的人文色彩。在文人的笔墨中,除了西湖的天然美,还涂抹了一层人文的喜和悲。纯净的天然美吸引了文人墨客,文人墨客又使西湖名声四扬。也许正因为二者的交融,才使自然的西湖有了人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欣赏雪景的句子10篇

学习

高考补录学校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补录学校10篇,内容包括如何查看高考补录学校,高职高考有补录吗。参加湛江市今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统一录取、未被任何普通高中学校录取且中考成绩在350分以上的在库考生,可参加普通高中补录。已被市教育局按志愿投档

学习

大学生团员自我评议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团员自我评议,内容包括团员自我评议大学1000字,团员自我评议不足和努力方向。转眼间我已当了一个学期的团员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并不长,但我的感触并不少。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中国***的预备***,更要紧随**

学习

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医生个人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医生个人对口帮扶工作总结,医生个人工作总结不足之处。1234563、完善了院长代表接待日制度。在门诊部一楼大厅设立了院长代表接待处,听取社会各界群众、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意见、建议,协调各部门的

学习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中秋节古诗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一年级句子,中秋节的作文一年级。知识与能力: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大意。3.培养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自

学习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10篇,内容包括猜字谜一年级下册课文谜底是什么,小学一年级下册猜字谜大全。一、运用猜谜,引导学生趣味识字字词是读与写的基础,但若要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积极主动的识字,教师就需要运用他们所熟悉

学习

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二年级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反思。班会地点:教室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

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语文个人工作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培优辅差工作总结。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

学习

交通安全月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安全月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月工作总结,交通安全日活动总结。(一)紧扣主题,强化宣传。从县局到各基层单位先后都召开了活动动员会议,进行深入发动,把安全xx行的活动主题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县局于xx月xx日联合交

学习

什么的中秋节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的中秋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作文10篇,小学生写中秋节的作文。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主题目标

学习

元宵花灯制作方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花灯制作方法10篇,内容包括元宵花灯制作美篇,元宵花灯手工制作小学。年龄段主要目标小班(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班(1

学习

妇女节给妈妈的祝福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妇女节给妈妈的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祝妈妈妇女节快乐的祝福语,3.8妇女节给妈妈祝福语。2.妈妈,女儿在此对您深表歉意,我有时会惹您生气,有时会做些不对的事,有时会因过分任性伤您的心,有时会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让您操心3.妈妈,我想

学习

分子影像学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分子影像学模板,内容包括分子影像学的设计流程,分子影像学的技术方法。分子影像技术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

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1-8单元,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语文园地。姓名:成绩:注意:把诗句补充完整,答案详见教材。1.空山不见人,。,不肯过江东。可怜九月初三夜,。,骚人搁笔费评章。2.一道残阳铺水中,。,只缘

学习

学籍卡自我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学籍卡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学籍表个人总结范文,学籍卡自我总结。2.2017年我省已经全部撤销高校和中专学校考点,原高校和中专学校考点考生由当地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安排在全日制中学标准化考点进行考试,这项工作已经落实,请各地区和

学习

关于父亲节的句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父亲节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亲家互祝父亲节的句子,父亲节风趣的幽默句子。3.父亲的白发,闪亮不尽永恒的牵挂,父亲的皱纹,承受所有关怀的年轮,父亲的爱心,跳动不断呵护的声音,父亲节,把祝福送给最伟大的父亲。4.您用慈爱,温暖我们

学习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秋天苹果的优美句子,秋天登高望远的优美句子。3、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

学习

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10篇,内容包括心态自然快乐的句子,希望你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4、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5、别总是抱怨生活不够幸运,是你欠生活一份努力。未来美不美,取决于你现

学习

早上好的句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早上好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早上好高情商句子,早上好最暖心句子。4.有时候我真的好想把心掏出来然后一把甩出去,然后说:你疼啥疼?没出息的东西。5.走进沙漠水最珍重;沉沉夜幕灯火最珍重;茫茫人海友谊最珍重;愉悦生活健康最珍重;愿您

学习

描写清晨的句子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清晨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清晨的优美句子10字,关于写清晨的句子大全。3、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巨大的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4、山村的黎明,在鸡笼

学习

第一场雪的经典句子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第一场雪的经典句子10篇,内容包括下第一场雪的简短句子精选140句,写第一场雪的语录。小雪时节寒风凛,冰天雪地白茫景。添衣保暖踏雪花,锻炼身体溜滑冰。祝君健康迎风傲,愿你如意冰雪洁。一生幸福终身享,来世一回潇洒度。小雪快

学习

最伤感的句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最伤感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人去楼空伤感句子,伤感句子100篇。3、一个女人若是在你面前装模做样,就表示她已经喜欢你了。4、你若爱过一个人,恨她的时候会恨的更深。这种仇恨远比人类所有感情都强烈。5、天之此端为天涯,海之彼端

学习

描写颜色的句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颜色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颜色的优美句子,描写海水颜色的句子。3、望着色彩艳丽的一大片樱花,我真怀疑是九天仙女把撕碎的彩缎撒向人间。4、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5、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