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篇1
一、理解儿童心理
文中这样描写放风筝的环境:“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画。最妙的是,“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把天上风筝和地上孩子融为一体,风筝于空中翻飞、翩舞,孩子于地上追逐、跳跃,故曰“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作者内心“物我交融”的愉悦和美好与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欣赏溢于字间。接着,笔调一转,对体弱多病、活泼可爱、“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的形象,白描式简笔勾勒,流露出深深同情和理解:“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因“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可以想象,如果拥有自己的风筝,弟弟会是多么地开心!可惜,那时那地,“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我”为什么不能理解弟弟心理?父亲死后,受封建礼教之“长兄如父”的深刻影响,“我”自觉践行起监督、管教弟弟的权力来。又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就自以为是,全然不管“我以为”之谬,不管弟弟“最喜欢风筝”,坚决禁放。可见,不能理解儿童,是成人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对待儿童的缘故。以成人为中心,往往无视儿童心理,认为无需理解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心理,不重视理解儿童,这为文中“我”的偏见所证明。而成人都由孩子长成,总是“忘却自己曾为孩子的情形”,“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看***识字》)。鲁迅曾回忆自己七岁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亲却要求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结果从清晨一直背到太阳升得很高(《五猖会》)。鉴于此经历,鲁迅绝不肯让海婴再尝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对于“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鲁迅说:“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可见鲁迅是很理解孩子的。
二、尊重儿童天性
不能理解就不能尊重。“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因“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能偷做。故乡的风筝时节,天上放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可是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用枯竹作翅骨,用小风轮作眼睛,用红纸条装饰,表现出儿童富于想象、创造的天性。对此,“我”不仅没有褒奖和鼓励,而且在弟弟“将要完工”之时,“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简单的一“折”一“掷”一“踏”,就将弟弟“苦心孤诣”的杰作毁坏,多么地粗暴!然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全然不顾他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痛苦!“我”如此“傲然”,是因为“我”是成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再者,有“长兄为父”的“尚方宝剑”,岂是弱小幼童敢甚或能与之对抗的?这简直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精神虐杀”!而小小弟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物被糟蹋,只能逆来顺受、忍受欺凌、忍受痛苦,别无他法!做风筝是童心、童趣、童性的真性情,毁风筝则是冷酷、是伤害、是摧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童心的无情压抑和刻意毁灭。从“我”的粗暴上,分明可见心理烙着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印记。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最正当的行为”的无端干涉,对于“儿童的天使”的粗暴践踏,不是对儿童天性的极大不尊又是什么?在此,作者分明表达了对粗暴阻止儿童游戏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应予以真诚尊重的“意思”。
过去,“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麻雀牌,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玩具》),可偏偏“为小不尊”——因为孩子小,就不尊重其游戏的天性。时至今日,“大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怎样尊重儿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本位”,用时尚话说即“以儿童为本”。的确,儿童应该保有童心,儿童应该保持童性,童心童性理应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的自由生活中充分展现。以儿童为本,就会最大限度避免对儿童天性的失尊,即使有失,也会及时纠正。“我”对自己扼杀弟弟天性的错误一直设法补过以求弟弟宽恕,虽然弟弟早已忘怀,但“我”却终日心重如铅,如此自责,不正体现了作者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正当行为和权利应真诚尊重的思想吗?
三、呵护儿童身心
不理解不尊重,后果必是伤害。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呵护他、强他身体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鼓励甚至陪同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他的“最爱”,可是“我”没有。小兄弟私做风筝被发现,他窘迫不堪:“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岂但只是因为胆小,更是其精神病态的外显。他偷做风筝,自以为非,被兄长发现才诚惶诚恐。“我”踏坏他“苦心孤诣”做的“即将完工”的风筝,他没有哭泣,没有怨恨,没有抗争,一个追求美与创造的幼小心灵痛苦无告,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多么地让人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疼!这被践踏的岂止是一只风筝,更是一颗本应受到呵护的稚嫩的心!“绝望”貌似对小兄弟表情神态的轻轻点染,外化的却是“莫大于心死”的至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极大,而且极远。中年后,当认识到对弟弟精神虐杀错误,“我”想到一个自以为“可行的”补过方法,“去讨他的宽恕”,他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回轮到“我”彻底“绝望”了——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让“我”求恕而不得。“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对于“精神虐杀”竟然“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多么可怕的忘却,多么骇人的麻木!但谁能否认,这麻木非当初“精神虐杀”所为?谁能否认,这不是对“施教者”(施虐者)精神的惩罚与教育方式的嘲弄?全然忘却,便没有痛苦,没有改变的要求,没有历史革新与进步;忘却,意味着“精神虐杀”将循环往复。这对全社会无疑都是永远的悲剧,令鲁迅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鲁迅的风筝篇2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
风 筝
鲁 迅
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选自《鲁迅全集·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拨
鲁迅是一位以笔为***的战士,他的文章冷峻、锐利,把社会上的种种黑暗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中隐藏着他的愤怒,也体现了他深深的无奈与悲哀。而在写到自己的亲人时,无论是保姆还是弟弟,鲁迅的风格依然保持着冷静和理智,叙述十分平实。虽然看似无情,但其实作者的情感早已巧妙地融入于字里行间,不轻易流淌出来,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的那份怀念、愧疚与刻骨铭心。
训练:
1. 鲁迅先生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鲁迅的风筝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 鲁迅 成长历程 思想核心
一、关注自身世界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三篇文章涉及了鲁迅的童年世界有关游戏、亲情、人性的事,尽管《风筝》一文主题争议颇多,有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中读出了“长兄为父”、“长者本位”等的民族文化心理。有人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这个角度进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像兄弟这样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封建教育牺牲品的同情,告诫人们,只有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也有的认为,《风筝》是围绕亲情来写,是基于对亲情的伤害与追悔,是一种无法释怀的亲情……但从《风筝》一文的课文导入“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来看,本文更侧重于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应该说,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最能温暖一个孩子的内心,所以,作为一个孩子,鲁迅的内心是温暖的;尽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存在争议。但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可以溜到后园捉苍蝇喂蚂蚁,还可以在课上用纸糊盔甲做戏,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游戏,向来是孩子的最爱,也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可以看出,鲁迅的生活是丰富的;《社戏》洋溢着浓郁淳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性美。这三篇课文共同塑造了一个本真的小鲁迅,他会认为自己是大哥哥,就要“管一管”小弟;但在百草园、平桥村里,他的活泼本性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即使在严肃的三味书屋,他也会抓紧时间玩耍。从中看出了鲁迅很关注自身的世界,也因为他对自身世界的关注,他才赢得了内心的温暖、童年世界的丰富、成长环境的温情。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本真的小鲁迅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二、关注身边的人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有能力关注身边的人事,才能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阿长与》、《藤野先生》、《雪》这三篇课文看似没有关联,实际它们共同记录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它可以往前追溯至鲁迅接触文学前后发生的故事,往后又深入鲁迅的心灵进行挖掘。阿长是鲁迅的保姆,藤野是鲁迅的老师,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阿长寻购并赠送给鲁迅的《山海经》,为鲁迅打开了文学启蒙的大门。不仅阿长满足了鲁迅的愿望,让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得到,也最为心爱的宝书,同时书籍更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的书”,“《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且更重要的是,《山海经》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学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足够的文学启蒙才为后来鲁迅踏上文学之路奠定基础。而在留学期间,鲁迅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大风波,最终促使他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他说:“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又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有了这样的“放弃”与“选择”,才使他以笔为***,与黑暗、腐败、愚昧、懦弱展开斗争。那注定是一条怎样的路呢?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写道:“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举起了投***,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救治人们的身体是容易的,那是技术活;但救治人们的思想,和愚昧懦弱作斗争却困难得多。鲁迅像走进了无物之阵,倍感孤独。鲁迅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憾有些隔膜。……所以我也只是适应了自己的觉察,孤独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眼里所经历的中国人生。”这就是鲁迅的选择,所以他“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藤野先生》),即选择了像朔方的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于是,鲁迅完成了他思想上的转变,确立了自己的思想核心:立人!
三、思考、质疑、批判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及《孔乙己》这三篇课文的批判性与战斗性都非常明显。此时的鲁迅已长大成人,学会观察、判断,他沿着自己所选择的文学路,把思想和笔墨当成匕首和投***,直接中国近代社会,剖析丑陋的国民性。联系《社戏》,那篇描写乡村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课文,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写《故乡》,既充满着直击乡村的愚昧和病态的勇气,同时也依恋乡村的质朴和诗意。即使转身离开,对未来也充满希望。鲁迅爱恨交织写《社戏》《故乡》的背后,是一种对故乡更深沉的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许多劳苦大众和有识之士正在与日寇浴血奋战,英雄血流成河,而这些躲在后面的没有民族气节的人却以偏概全,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某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们叫嚣亡国论,大肆渲染抗日前途悲观论,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鲁迅要用此文批驳“失掉自信”论,以鼓舞民族自信心,给大家带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孔乙己》写于1919年,乃是辛亥***后几年,尽管当时已改用民国纪年,但一日封建思想不变,封建制度不改,贫穷的依旧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鲁迅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文中的咸亨酒店在鲁镇,《故乡》中的平桥村也在鲁镇,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冷淡?鲁迅要讽刺的,不仅仅是孔乙己,还有一帮只会取笑和侮辱的“看客”笑声暴露了他们的麻木、残忍、冷漠。曾经,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那些闲看***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帮闲着的人也出现在咸亨酒店中,恣意地取笑可怜的人。孔乙己从站着喝酒沦落到坐着走路,到最后不知是生是死,本是他一个人的不幸;但酒店里的人从“每每发问”到“众人哄笑”,体现的是众人对一个落魄书生的围堵发难,是一个社会的不幸。从同情个人上升到批判社会的高度,看出了鲁迅的讽刺力度。从中看出了鲁迅新的成长:思考、质疑、批判,同时依然体现了他的思想核心:立人!
【参考文献】
[1]王世家,止庵.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迅的风筝篇4
论文摘要:鲁迅的儿童题材创作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儿童视角小说与散文在儿童形象塑造、童年生活的展现、孩子天性的体察和儿童与成人的感情色彩反差等方面具有鲜明独到的特色,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鲁迅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拓荒者。鲁迅儿童题材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乡》和《社戏》甚至可视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杰作。鲁迅的儿童视角小说与散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上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一、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的塑造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儿童形象。如在《故乡》中,作者以饱满热情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朴实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品里,“我”回到故乡时,由于母亲提到闰土,“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与闰土一起玩耍的情景。文中展示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它的胯下逃走了。”作品通过优美生动的画面描绘印象中的闰土,突出少年闰土的形象;接着写“我”与闰土认识的过程;然后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情。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出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少年闰土的眼里是一个鲜活的充满无限奇趣的纯真无比的自然世界,好像世界上的一切事在他眼里都是如此神奇如此快乐如此有趣,少年闰土内心的纯净与乐观亦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与后面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
再如《社戏》中,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天真率直、活泼可爱的形象。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偷罗汉豆”情节。当大家想从阿发和老六两家选一块偷时,阿发先是对比而后毫不犹豫地提出偷自己家,这个情节让阿发朴实大方、热情厚道的形象跃然纸上。《社戏》这部作品之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于在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中,这群孩子天真无邪、质朴坦诚的性格以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还有《风波》《长明灯》等作品中的农家孩子们,虽然着笔不多,但都表现出儿童们纯朴的精神世界和天真的内心活动。《朝花夕拾》和《野草》中,鲁迅借儿时生活的回忆,以饱蕴感情的笔触,描绘了儿童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总之,鲁迅塑造的儿童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乡土气息的童年生活的展现
鲁迅的儿童文学作品把绍兴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童年生活结合在一起。如《社戏》以江南为背景,展现出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它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淳朴气质,是“我”的一方“净土”,又是一方“乐土”。作者把众多的儿童形象如“我”、阿发、双喜、桂生等置身于这个充满泥土芬芳的江南水乡中。双喜,阿发等都是极可爱的孩子,他们和大多数劳动大众的孩子一样,“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然而自有他们的生活乐趣。
再如《百草园》中对故乡特有的描绘,其中写到“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百草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活动都是鲁迅笔下儿童在百草园里的专利。还有《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住,这是一年的好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是绍兴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至于《故乡》中的江南景色描写,表现儿童富有的天真、童趣,勾起鲁迅对儿童生活的向往,无不折射出故乡绍兴的特点。鲁迅在许多作品中把绍兴的浓郁乡土气息与儿童形象叠加在一起,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思乡情结和对儿童时代“真我”生活的向往。
三、喜怒哀乐的孩子天性的体察
鲁迅作品都是以儿童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儿童稚嫩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事物,反映生活,体现着鲜明的儿童视角,颇有代表性的当推《社戏》。文中月下出航一段,鲁迅运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深夜归航,又运用比喻描写行船的情景,极富有童话色彩。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孩子们的自由天性充分得到彰显,真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从社戏的内容来看并不精彩: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最愿意看的蛇精、跳老虎“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咿咿呀呀的唱”;小生却“很老”;老旦“是我最怕的东西”,在“我”看到他“将手一抬”,以为他“就要站起来”下场去的时候又“仍旧”唱;当晚“算得最好的一折”就是“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被鞭打了。并不精彩的社戏内容,在作者笔下原汁原味地一一道来,非常鲜明地反映着孩子的喜打斗、爱热闹、好玩的天性。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社戏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很小的:“疲倦了”只好喝豆浆来提神;双喜他们“破口喃喃的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终于“熬不住了”,在戏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回转船头,扬长而去。虽然嘴上骂着,但情绪丝毫不受影响,如同来时一样开心、欢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孩子率真和坦白的纯净心地一览无余。鲁迅先生能出神人化地把“看社戏”的过程写得精彩纷呈,同样还是运用了白描手法,把角色的表演、孩子的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看社戏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如文中这样的一句话:“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简洁而传神的文字把孩子的真实和幼稚生动地传达给读者,把作品中孩子的率直、坦诚甚至粗野(破口喃喃的骂)等多方面的天性特点展示出来。
鲁迅儿童作品中的也都渗透着儿童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天性。如《社戏》》中写“我”、双喜、阿发一行人看社戏回去在途中摘罗汉豆的事,其中写到“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劝大家偷他家的罗汉豆,可以看出阿发的大气与爽快,符合儿童的天真本性。鲁迅作品中的这种真实和大胆,反映的是孩子心里最真实的感受,完全是从儿童的直观感受出发,真实地袒露自我。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的语言并不多,儿童的语言没有成人的那种矫饰、含蓄,是纯真的,没有任何雕饰的,表现出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热爱新鲜事物的生动的心理状态。
四、反差色彩的儿童与成人的感情
鲁迅的风筝篇5
关键词:鲁迅;家庭教育;幼者本位;健全体格;丰盈精神
鲁迅从1909年结束日本留学生活回国到1927年被迫离开教学岗位,先后做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和生理学教员,做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学校的讲师,做过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教授,也担任过绍兴府中学堂教务长、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等职务。鲁迅在教育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了整整十九个春秋。虽然他本人并未留下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涉及教育的篇目多零零散散分布于他的众多作品当中,但蕴含于文学之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义却深刻博大。鲁迅把视野聚焦在家庭场域,关注长者和幼者、父母与孩童之间生活相处的初始状态和基础模式,构建了以遵守幼者本位道德为中心、健全幼者体格与丰盈幼者精神为两翼的和谐统一的家庭教育思想,为中国现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一个中心:
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让幼者成为幼者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因遵循的是一国一姓的***权法则,而家作为国的基础构成,也遵循着一家一姓的家族法则。国邦的权力金字塔建立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皇帝是一国之主,父亲则是一家之王。在国“君为臣纲”,在家“父为子纲”。家国同构这种稳定结构给君权和父权的统治和运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封建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绵延不败。在封建父权制家庭中,父与子双方呈现一种“父显子隐”的表征形态。一是在“孝”文化机制作用下,为父者与为子者分别自觉主动地站在了家庭权力的中心点和边缘地带;二是为子者必须寻求与为父者相一致的特征来达到思想和文化上的认同与传承。鲁迅生长于一个没落的封建旧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同样受到封建父权的干预和束缚。在《五猖会》一文中,鲁迅回忆起童年的一件事。自己满怀期待地等着看“五猖会”,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突然要求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虽然最终背出了书也看了“五猖会”,但其实兴致全无,没有什么大意思了。他在这篇散文的结尾处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与其说这是鲁迅成人以后的疑惑不解,倒不如说是不愉快的童年往事带给他难以磨灭的生活印记。
1919年38岁的鲁迅针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观喊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与封建父权思想公开叫板,义正词严地指出父母“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是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心。以长者为本位,幼者只能唯命是从,长者占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严,无论说什么都无所不可,而幼者压根不能有话,往往在没说之前就已经错了,长幼之间没有平等的相处地位和话语权力。同时,幼者的全部归长者所有,为长者牺牲,因为“父兮生我”就是最大的“恩”,长者对幼者理应责望报偿。这样看来,长者的利己思想和权利意识就很重,而义务思想和责任之心却很轻,导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成才不成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鲁迅向来怒斥这种以“长者本位”为中心的封建主义家庭教育剥夺幼者地位、抹杀孩童天性的罪行。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中国封建时代家庭教育把幼者视为“缩小的成人”,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去形塑幼者,从教育的始发点就着手复制出一代又一代“小老人”作为家族重担的因袭者和传承人。鲁迅认为,幼者不应该是家庭的附属物,更不应该是长者的牺牲品,应该是具有完全意义的人,让幼者成为幼者,就是让幼者拥有幼者的本能天性。幼者天生拥有独特的内在禀赋和鲜活的生命气象。“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想象和期待,这要求长者以幼者生长阶段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者。步入中年的鲁迅再来回忆自己年少时的生活经历,除了“五猖会”背书的不快,还有因阻挠小兄弟放风筝带来的深深自责。
在《风筝》中,作为兄长的鲁迅一开始就用封建传统观念作为标准判定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伸手抓起小兄弟用心制作、马上大功告成的蝴蝶风筝,折断翅骨,踏扁风轮,扬长而去。当他接触了近代科学儿童教育思想才清醒地意识到当年以错为对、以非毁是的做法,无奈此刻兄弟两人均步入中年,事过境迁,时不再来。“作者把这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封建儿童教育悲剧提供给社会人们,使他们头脑里注进一点近代科学儿童教育思想,以免重蹈自己当年虐杀儿童活泼精神的覆辙,而让下一代在精神和体质上得以自由健康地成长”。鲁迅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玩具》中他注意到,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大人用的玩具多,却没有工夫考虑孩子,直到江北人制造出适合幼者玩耍的机关***,才展现出民族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鲁迅以自身童年经验为例告诉长者们,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给幼者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健康生长的路径,不可过早地按照成人世界的设计来“规范”孩童,阻碍其更多可能性的显现。这源于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心,即让幼者成为幼者,就要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
二、两个侧翼:
健全体格与丰盈精神互存共在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这个中心思想贯彻落实于具体执行时,要依托两个侧翼的平衡,一是健全幼者的体格,一是丰盈幼者的精神,两者互存共在,才能去幼者之奴性,增幼者之人性,真正让幼者成为幼者。众所周知,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身体很差,患有水肿。身为长子的鲁迅为了给父亲治病,花了家里很多钱,最后凭靠典卖维持着周家生计,周父三十来岁便英年早逝了。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一段生活给予鲁迅以深刻的教训,使他从被损害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到体格健硕于己、于他、于战斗的重要性。他感叹地谈到自己所接触的青年们,“好的也常有,但不是经验少,就是身体不强健(因为生活大抵是苦的),这于战斗是有妨碍的”。青年鲁迅积极锻炼身体,练骑马,学柔道,以便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教员时,他大力倡导开展体育运动。并指出,体育运动“不徒能发达肌骨而已,且亦能盛大其代谢官能,令体长健,故当勉行”。他认为,“运动法中,以体操为最善,能锻炼全体之肌,而均齐其发达,不存偏颇”。
1923年夏,鲁迅全家从八道湾搬至砖塔胡同后,他耐心地教邻居姐妹做体操。据俞芳回忆,“此外大先生还告诉我们,步行、跑步、跳绳、踢毽子和拍皮球等等,都是很好的体育运动”。“大先生主张,每个人应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他说一个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读好书,做好工作。身体不好,将来会一事无成”。当了父亲后,鲁迅更是格外重视儿子周海婴的体格发育。住在上海时,他经常让保姆带着小海婴在郊外田野上快乐地奔跑,尽情地玩耍。鲁迅也知道日光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让孩童多“晒太阳,则皮肤可以结实,冬天不至于容易受寒了”。所以,他让小海婴“每日上午晒太阳约一点钟”。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让海婴相比大多数孩子更加健硕,“身体很好,很长,在同学中,要高出一个头”,“刚满六岁,别人都猜他是八九岁”。
健全幼者体格,是鲁迅实现爱国救民崇高理想的一个积极行动,他把幼者的身体健康与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鲁迅后来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不再医治国民身体转而疗救他们的精神。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文学是鲁迅丰盈幼者精神、改变国民心灵的一大利器。他非常重视文学读物的思想深度和教育功能,对于适合幼者的读物,更是看重本身的思想性、趣味性和科学性。鲁迅特别反感,并强烈抨击宣传落后思想、宣扬封建道德的幼儿读物。例如被誉为中国古代“孝子的教科书”的《二十四孝***》,尤其是其中无视人伦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本来劝孝的书却让他读后不想去做也不敢去做孝子。童年鲁迅喜欢《花镜》《尔雅音***》《毛诗品物***考》《点石斋丛画》《诗画舫》以及《山海经》这一类配有插***的读物,但他所接触的却是晦涩难读和枯燥乏味的开蒙读本。他回忆道:“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像《鉴略》开篇“粤自,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四句,鲁迅虽然后来也还记得,但在《五猖会》中明确说明自己儿时一字也没有看懂。
鲁迅针对当时社会缺乏适合幼者阅读的科学读本的现象,强烈呼吁出版界应为幼者组织发行通俗的科学杂志。他自己也从幼者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创作和翻译了《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一系列科幻作品,借文学形式传播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健全幼者体格从外在出发,强调幼者“身”的茁壮的基础性作用;丰盈幼者精神从内在出发,注重幼者“心”的康健的发展性作用。两个侧翼围绕着遵守幼者本位道德这个中心互存共在,促成幼者的完整性生成,这是家庭教育的本然旨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中国当代教育环境下为父为母的惯性企盼。一个普通家庭,一对平凡父母怎样做能够如愿诞出“龙”与“凤”?鲁迅给出了六字纲领性的实施意见——理解、指导、***。以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为中心,健全幼者体格与丰盈幼者精神为侧翼的“一心两翼”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点出发,鲁迅赢得伟大教育家的称誉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G]//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4.
[2]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4]鲁迅.且介亭杂文•看***识字[G]//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
[5]陈根生.鲁迅——伟大的教育家[M].乌鲁木齐:***大学出版社,1991:165.
[6]鲁迅.野草•风筝[G]//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3.
[7]鲁迅.呐喊•自序[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鲁迅.书信•341210致萧***、萧红[G]//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3.
[9]鲁迅.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下[M].唐弢,编.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2.
[10]俞芳.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G]//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7.
[11]鲁迅.书信•340425致母亲[G]//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6.
[12]鲁迅.书信•350717致母亲[G]//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的风筝篇6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文章开头.描述作者在路边偶见一棵果实累累的柚子树.这个场景生活气息浓郁,接下来,作者点明是第一次看到果子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喜悦,进而引出文章的核心话题:第一次真好.南一个具体的场景引出话题.让人“感同身受”,文章显得感性、生动、亲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鲁迅《风筝》)
文章开头描述北京冬季常见的场景,引出文章要写的核心事物“风筝”,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由眼前的风筝,写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文章的思路打开.引出一系列与风筝有关的人和事,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很喜欢《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的开头,这是个喜庆的毕业典礼场景.接下来.作者由夹竹桃花引出主要人物“爸爸”――病危的躺在医院的爸爸,开头这个场景里,蕴涵着浓烈的情感.悲喜交集,孩子在参加喜庆的毕业典礼.爸爸却病危躺在病床上.孩子的成长与爸爸的老病两相对比,没写一句直接抒情的话,一个场景即渲染出浓烈的感情氛围,为整篇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
窗外有悄悄的说话声,嘁嘁喳喳,我故作严厉.大声地问:“谁呀?”说话声顿止.突然又响起一阵哄笑,接着是一群人逃离时纷乱杂沓的脚步声,山村里,惊起几声响亮的犬吠,(王连明《有月亮的晚上》)
这个场景巾有些内容没有交代清楚.如窗外是什么人、他们要干什么等.形成小小的悬念,文章接下来才对这些内容予以说明,然后再接着开头的场景延续情节.文章内容的推进有了些波折,以某个场景开头.再对场景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补充说明,进而顺势展开思路.这种文章开头法.在写作实践中比较常用,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鲁迅《孔乙己》)
鲁迅的风筝篇7
听说,人教版语文教材里鲁迅的《风筝》被换掉了,理由是"偏深奥"。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钱理群先生不也说过,鲁迅不是"过去式"的作家,而是"现代正在进行式"的作家,他的表达是"预言式的表达",也就是说他说的话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说的话,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差不多横跨了一个世纪,我们还是不理解,或许,他的深奥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们,就连那些教材的编写者们,那些神圣的语文教授者们,应该也是不理解的,所以才会觉得深奥,觉得学生理解不了,觉得不适应再放在初一教材里。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悲哀,悲哀过后,却不由自主地想到鲁迅的《论睁了眼看》。本来孩子一出生,他就睁着眼睛看世界了,但是在中国,要真正落实到常识--睁了眼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社会采取的态度,常常是闭着眼看。所以,对于这些可爱的初中生们,对于这一轮轮初升的太阳,对于这一朵朵稚嫩的"花蕾",我们不要求他们去思考、去创新、去反省、去反抗,只需要他们闭着眼看,像阿Q一般沉入各式美妙的幻想,于是一切都很单纯很圆满。鲁迅说,闭了眼就可以"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所以,才会有老人倒地后无人肯扶的漠然;所以,才会有小悦悦被撞后反复被碾的惨况;所以,才会有"我爸是李刚"的盲目嚣张……
鲁迅的文章真的太深奥吗?诚然不是。就我个人来说,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充满童趣的温暖轻唤;《孔乙已》里辩论着读书人的事"叫窃不叫偷"的荒诞低喊;《祝福》里反复诉说着"我真傻"的愚昧低喃;《药》里争抢人血馒头时的疯狂嘶吼--这一切,都是铁屋子里的呐喊,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听得见;虽然听见了的人不一定都会跟着喊,但是,他起码用生动入骨的形象,引我们睁了眼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们一眼便看到尽头;也不能强求他们一眼看到真相;可是看不透澈,看不通透难道就一定要叫他们闭了眼不闻不问不思不想?连课文都要简单轻松好教好学好看好玩?
鲁迅的风筝篇8
放风筝的健身作用
* 增强体质。放风筝时要手牵引线,来回奔跑,要动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部位,使全身各部位肌肉得到有效锻炼。史书《续博物志》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
* 改善视力。放风筝时昂首翘望,极目远视,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视线随风筝远、近、高、低而动,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的疲劳,防治近视眼,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 健脑益智。风筝在高空随风飘忽,上下翻飞,左右摇曳,为使风筝保持稳定,大脑必须反应敏捷,正确判断,及时调整。此时此刻,其一切烦恼忧伤,可随风飘逝。难怪一些医学家又把放风筝的健身作用称为“风筝疗法”,并用以***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症。
* 防治颈椎病。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脊椎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强骨质代谢,增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放风筝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防治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法。
* 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看着自己及他人放飞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或翩翩飞舞,或追云逐鸟,或游弋嬉戏,必然悦目赏心,乐而忘忧,趣而忘返,神情陶然。清朝诗人轩治翁诗云:“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低鸳;杨柳轻拂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回到童年的感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仰观扶摇直上的风筝,还可催人奋发向上,意气风发。邓拓曾有首以放风筝抒发壮志豪情的诗:“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
放飞风筝的方法
起飞
在整个放飞风筝过程中,起飞比较艰难,其关键点有三处:一是要有合适的风力,二是要以逆风方式放飞风筝,三是要注意跑步和放线时机。应在有阵风吹来时赶紧放飞,如果风力不够强则必须耐心等候,否则有时难免遭受挫败。
对有经验的人,除巨大巨长的风筝以外,无论任何形态,都可不必请人帮忙而自行放飞,经验稍欠者,最好有一人帮忙高举风筝,并且拖长风筝线10米~20米之间,等待阵风一至,迅速招呼伙伴将风筝松开,施放者边跑看风筝起飞情形加控制,风筝稍升起后,如果场地宽敞,可边跑边放线,要徐徐奔跑,使风筝慢慢升起,直至风筝升起相当高度而无下坠趋向,起飞过程方告成功。但在风力强劲情况下,施放者无须在开始时奔跑数步风筝便可扶摇直上。
有时在风力弱的天气中施放风筝,在起飞时已奔跑至场地尽头的情况下,当风力不继必须频频快速用力向后扯线,给予人工加风,如感觉风筝线稍重即刻把握时机放线,如感觉减轻则应停止放线,如风筝有下降的趋势,有时尚须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至风筝能在天空托住不坠,起飞才算成功。
操纵
在风向及风力不稳定情况下需要注意随机操纵。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而倾斜度,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此时有两种控制方法,其一是迅速放线,其二是迅速向前奔跑数步,均可使危情缓和。当风力突然停顿风筝向下坠落时,却应该用相反的方式处理,即刻向后迅速奔跑,如果后退无,则可用迅速收线的方法处理。
收回
收回风筝要避免收线过急,因为当收线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呈角度愈来愈大,有向前俯冲跌落的危险。其次在收线时要尽量退至距离高大树木较远的地方,以免风筝降下挂在树梢。
特别提示
1. 判断风力及风向:不同体型大小的风筝所需风力不同,大型风筝在弱风中施放无法起飞,而小型风筝在强风中施放又有倾覆的危险。从普通风级标准显示,二级至四级风力适于一般风筝的升放。起飞前先要弄清风的方向,附近如有炊烟或旗帜视其飘浮方向即可知悉,否则随地拾起细土或枯草向空中出,亦可测出风正确方向。
2. 场地的选择:除适宜的风力外,尚须选择适宜的场地,原则上最主要的是宽阔,其次是远离高层建筑物、高压电线及高大的树木。最适宜的场地为大型运动场、海边沙滩、郊外草原等。
3. 防意外损伤:放风筝时,奔跑时要注意避免扭伤脚踝或摔跤造成损伤;最好戴上一副手套,以免在放飞时被线拉破手;阳光较强时最好戴上一副太阳镜以防紫外线伤害眼睛!
4. 做好准备活动:建议中老年人放风筝前先做5至10分钟的颈部准备活动,放风筝时应注意休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颈椎病者,放风筝时更要保持头颈部相对稳定,避免运动幅度过大和突然迅猛转头。
鲁迅的风筝篇9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语文课程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因为生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语文是一种语言,是对母语学习,是传递我国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换句话说生活四处都存在语文知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魔力,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魅力。学好语文,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文本中的故事、情感教导学生,使学生努力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具有操作性。为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必须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走入生活、走进社会,以发现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语文实践教学既重视学生的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学生的语文应用情况,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还具有开放性,摆脱传统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束缚,但并不是说毫无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主,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一)采用生活化阅读教学法
所谓生活化阅读教学法,是指阅读材料的生活化,更是指阅读生活、感悟生活。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情感丰富的科目,需要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只有用心体会生活的学生才能读懂语文阅读文本的思想感情,充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通过阅读文本获得感悟、陶冶情操。
实现阅读教学生活化,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会观察生活。阅读文本中许多内容都是从生活中得来,是将生活中的事物艺术化。当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这一事物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所描述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风筝》这一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风筝的构造,回忆过去放风筝的经历,还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放风筝比赛的活动。通过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了解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习鲁迅先生所传递出的自省精神。二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生活。例如教师在讲解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可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告诉学生所有的困难、悲伤都会随风而逝,而你所经历的苦难将成为财富,从而阅读文本教会学生人生道理,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在讲课中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并且促使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积极开展以“父亲”为话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讲述和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爱,并学会向父亲表达爱,明白父亲的苦心。
鲁迅的风筝篇10
一、返本回原:从“以长者为本位”到“以孩子为本位”
鲁迅认为应该洗净“长者本位”的谬误思想,他说:“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鲁迅大声疾呼:“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然而,“长者本位”的阴影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的崩溃而寿终正寝。
案例:“空考试”
一所学校生怕学生作弊,将各班的“后进生”集中在一个考场。这些“后进生”对英语一窍不通,就胡乱地把选择题填好,填写时连试题内容也没瞧一眼。至于其他试题类型,任其“开天窗”。学校规定不得提前交卷,这些“后进生”只得空坐在考场里。“乖孩子”就趴在桌子上酣然入睡;“调皮鬼”如坐针毡,有的眉来眼去,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玩耍橡皮……“空考试”90多分钟后,铃声总算响起。“后进生”抢着交掉试卷后,犹如脱笼之鸟,冲出考场。
鲁迅说:“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又是长者的延续。只有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完成了社会的进化。因而,管理的本位显然是孩子,而不是长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太阳,管理者是行星。学校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运转。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哪怕给学校带来再多麻烦,也不能退避三舍。学校“以孩子为本位”,就不能为了方便管理,随意套住学生。案例中,“后进生”在“空考试”中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学校却还把他们圈在考场里。尽管由教师看管,显得整齐划一,风平浪静,但高枕无忧的背后折射出教育管理的长者本位主义。
二、顺天致性:从“注重应试”到“注重游戏”
鲁迅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野草・风筝》)他不胜愤懑地指出:“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麻雀牌,《毛毛鱼》,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花边文学・玩具》)鲁迅在《野草・风筝》一文中曾回忆他使用暴力不让弟弟放风筝的事,发现弟弟在偷偷做风筝“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这使得鲁迅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深感内疚、悔恨。
案例:拆毁乒乓台
某校操场上建有八张露天乒乓台,供学生活动。开始时,学生午休或放学后打球,但后来发展到痴迷,哪怕是课间几分钟也要打。只要下课铃一响,“乒乓迷”们就像骏马似的冲向乒乓台。上课铃响后,“乒乓迷”还依依不舍,上课经常迟到。学校不耐烦了,认为“乒乓迷”荒废学业,只知贪玩。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决定把乒乓台拆毁。从此,“乒乓迷”要么埋头写作业,要么无所事事。
鲁迅对当时的应试教育痛心疾首,他说:“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如木偶人矣。”(《信・致蒋抑卮》)学校倘若注重应试,学生就会被迫在“题海战”中挣扎,身心疲惫不堪。倘若注重游戏,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促进智育发展。因而,学生喜欢游戏,应该尊重和宽容,决不能随意取缔。至于个别学生因痴迷而影响学业,应该通过教育疏导,而不应“一刀切”地因噎废食。好的管理是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并循循善诱地规范引导。鲁迅说:“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案例中,学校拆毁乒乓球台,对于管理者来说,是最省力的事,但暴露出管理的简单和霸道。
三、忘我施教:从“责望报偿”到“无求报恩”
鲁迅认为:“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他又说:“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却给与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鲁迅分析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喂猪’,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案例:变味的感恩教育
“教师每天住宿学校,24小时陪伴你们学习,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都是为了你们能考上一所名牌学校。为了保证晚自修后不挨饿,学校给你们蒸馒头送到教室。我们的老师废寝忘食,积劳成疾,去年王老师不幸去世,昨天张老师抱病上课,摔倒在讲台旁。”朱校长在初三中考动员会上激动地说。“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是中学生呢?跟我连喊三声:感谢学校,中考必胜!”朱校长振臂高呼着。台下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学生私下议论:“补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有什么好感恩的,还不是为了升学率!”
在钓钩上捻饵料,并不是爱鱼,而是钓住鱼;在夹子上挂肉食,并不是爱野兽,而是夹住野兽;学校无休止地补课,并不是爱学生,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学校的动机错位,学生怎么会发自内心地感恩呢!何况教育的真谛,不是施“恩”,而是施“爱”。 施“恩”,是交易,***谋学生回报;施“爱”,是奉献,期望学生发展。教师若能按规律办事,以无求报恩的心思教书育人,那么当学生成人成才时,还用得着强迫学生感恩吗?案例中,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看作是“施恩”, 责望感恩报偿,就是教育出发点偏差惹的祸。
四、浩然正气:从“兔子式教育”到“狮虎式教育”
鲁迅说:“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南腔北调集・论“赴难”与“逃难”》) 鲁迅认为:“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受到驯服,变得唯唯诺诺,有待大家考察。
案例:“都是学校训练好的”
“减负办”李科长刚跨入会议室,学生们就毕恭毕敬地站起来:“领导好!”李科长做报告:“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进行一次减负调研。减负工作是一项……”学生们正襟危坐地聆听着。会议将结束时,李科长问道:“在校时间超过七小时了吗?”“没有。”一位同学低垂着头说。“有没有补课现象?”“没有。”另一位同学嘴巴哆嗦着。“作业量多不多?”“不多。”又一位同学绵羊似的回答。当李科长离开时,学生们恭恭敬敬地说:“领导,再见!”会议确实开得井井有条,但学生都是俯首帖耳,毫无生气。事后几天,李科长微服私访,探明了原委:“都是学校训练好的。”
大雁教小雁飞翔,小雁就学会了飞翔;大猴教小猴爬树,小猴就学会了爬树。管理者教学生唯唯诺诺,学生就学会唯唯诺诺。唯唯诺诺的学生,阿谀奉承,随波逐流,毫无浩然正气。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里担忧地指出:对于那些“唯唯诺诺”的小孩,父母会“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不亢不卑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尊重领导,并不等于唯命是从和低眉顺眼。案例中,学校训化学生唯唯诺诺,扭曲了学生的人格,败坏了人才,贻害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