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1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回顾历史是更好地了解过去,“以史为鉴”,为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通过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学习,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历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且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形成。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化复杂为简单,渗透一种思想,这样的探讨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一、历史故事应用的价值所在

1.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口味

故事是一种口头传播的形式,在历史故事中也能传递民族的文化,在形式上与历史记载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讲,故事比书本上的记载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是初中生,这种教学方式也与他们的心理特点相协调,初中生求知欲旺盛,记忆能力也比较好,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相关的历史情节,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讲故事能化繁为简

通过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描述相关的历史细节,把一些复杂的历史关系线索变成简单的小故事,把不便于记忆的时间、地点等融入故事情节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从而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重现当初的场景,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二、历史故事的选取原则

1.符合历史事实

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之前,要认真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比对相关资料,尽量选取真实的历史故事,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伪造故事或篡改历史真相。对于一些野史,或者是真相还有待考证的传奇故事,一定要查阅文献,经过鉴定后才能使用,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故事的趣味,而对历史故事私自添加传奇色彩。

2.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历史故事

初中的历史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寻找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故事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如在北师大版教材《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中,就有关于嫦娥奔月、夏柴和商封、姜太公和周厉王的暴***引发***等四个故事。教师则舍去第一个故事,对后几个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即可,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

三、历史故事的应用策略

1.合理地处理故事情节

如果历史故事充满跌宕起伏的情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个情节还必须合理,符合历史事实。一般来说,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时,如果开头就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内容上也比较丰富,每一个情节都互相窜在一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该详细讲的地方就要铺开来讲,在故事结尾的时候,要与开头互相呼应,或者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对故事情节进行必要的处理。

2.通过故事引入新课

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就必须通过起伏的故事来导入新的课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成为世界上的封建强国作为开头,然后设置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秦始皇的学习上来。通过故事导入新课,并设置悬念,学生会对这个故事产生相关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程讲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也更容易把握历史知识的方向。

3.课末设置历史故事

一堂课要想完美收官,必须有好的结尾,这同样也适合于初中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临近课末的时候,通过设置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强化历史故事意识,为下节课埋下伏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对教师讲解的故事进行分析,也是对下一节课的预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注意历史故事的语言表述策略

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时,要考虑是否正确运用语言来表达,并要学会使用一些语气词来营造一种探讨的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在充分熟悉历史学科内容后,才能挥洒自如;其次,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精练,做到没有错误的用词,把一个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完;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气,有饱满的情感,为学生讲述有趣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故事来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北师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越来越理性化了,更加严谨,避开了一些主观上的认识,历史本来就是一种叙事思维,而通过讲解故事就能满足要求,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历史。另外,历史教师也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把历史故事讲好、讲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2

一、自我和他者:史学受众的两个面向

故事总是讲给人听的,史家讲故事有直接的听众,有间接的听众。他者是听众,自己又何尝不是听众,事实上自己才是故事的第一听众。这个第一听众有时候完全潜伏,完全没有自觉。特别是即兴抒发或完全沉浸和信服自己的言论时,可能没能意识到自己听故事,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但只要有反思,自己必然成为听众。自言自语也是一种说话和听话,自己说给自己听。有时候这个自我听众比较自醒自觉,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对话,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说服。这种情形在史家自身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异、转化时表现得更明显。这其实是史家主体性发挥的关键时刻,是艰难的智力探索过程。这个心灵旅程是史家与过去自我的对话,是史家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升华。史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自我确信,这成为其史学书写编撰的认识新起点。史家是其史学的作者,也是第一读者。史家是史学的制造者,也是史学的消费者。自我是史家的一个影子。史学有自我受众的面向。

史家讲故事不是自娱自乐,往往是娱乐他人,并在使他人娱乐的过程中慢慢说服目标对象接受某种历史意义和历史目的。史学编纂想着听众在有的人看来只是表面合理的建议,实质上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5]但实际上史学逃避不了受众牵引的命运,史家总是冀望与他人就某些东西达成一致,实现彼此的认同。所以问题不是要不要想着受众,而是怎么处理受众他者的议题。这个他者是个复杂的体系:有专业人士和普通常人的区分;有精英权贵和普罗大众的界限;有国际化追求与本土化情怀的碰撞;有普适价值意义与地方性知识的藩篱……所以关键所在就是史家的战略定位,对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握。突破“小众”转向“大众”是自然正常的战略,但从“大众”转向“小众”,从广度转向深度同样是可行的剑走偏锋,有时可以收获奇效。史家共同体之间需要一种分工协作。就史学现实而言,这是通识史和专业史的问题。日常通俗读物更有可能获得广泛读者的接受,“大众文化”的史学叙述可以收获“民众的发现”,[6]史学之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在于此精神。但史学小众化的发展也是一种取向,所以医学史学能够兴起、环境史学得以方兴未艾,并成为当代史学流派纷呈中异***突起的一股力量。[7]毕竟还有一些专业、有特殊要求的受众存在,少数派也不能忽视,要得到尊重。而且小数与多数也会发生转化,少数与多数的对话往往能凸显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这是推动史学更新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

自我受众有自觉的程度区别,而他者受众同样具有认同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受众是否真正成为史学的有效受众。即要从受众的立场、角度和态度看待史家编讲的故事的反应效果。历史故事的听众本身具有复杂性,有自愿听故事的,有被迫听故事的;有对故事持认可态度的,有对故事抱反对意见的,也有根本就不在意的。有效受众必须在接收到史家故事的价值意义体系时能够有反应,而且是要有意义的反应。如果听众虽然听了很久的故事,却根本没入心,这样的听众不是有效的史学受众。史学如果借助某种外在权势或其他条件征来大量听众却不能真正让其专心用心关心,那样的史学其实并没能造就多少有效受众,这样的故事讲述不能成为历史声音,纯粹只是机械的空气振动。真正的史学受众必须是能动的,有反应的,即使是不能与史家在某些方面甚至根本方面达成认同和一致。有这样的受众才会有交锋、有对话,史学才会发展,这样的听众才是真正的史学受众。当然,史学追求在对话中实现某种同一,因为史学要求真致用,这是史学的使命,但这种追求既要有大量认同者和追随者,也需要异议者和反对者。

二、求真与致用:史学受众的两个维度

史学受众呈现多重维度。把握史学受众要注意到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他者受众面向的问题复杂性。自我受众毕竟还可以划归史家主体性范畴,而史家与他者受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意味着史学的存在和效用。史家都会有针对性,有受众预设的进行史学创作。这样史家才能更好发挥主体能动性,讲好故事让历史喜闻乐见得到较好接受。所以历史编纂必然具有受众向度,但对受众的态度和立场会有区别,这种区别决定了史学受众观的对话意识水平和程度。换句话说,史家在说服中到底怎么看待他者听众,是把他者看做是被动的、沉默的,还是把听众看做是能动的、积极的,这实际上是了史学认识论批判的问题。西方历史哲学总的来说经历了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到分析与批判的历史哲学”的转向,史学对认识论批判达到了更高水平的自省。“在历史学中不首先认识历史认识的能力与性质就去奢谈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也正像是飞鸟要越过自己的影子>,!<,是一桩完全不可能的事。”[8]史家及其史学编纂等必然涉及史学认识论的意向。史学受众观是史学认识论的一个方面和维度,可以在一定程度折射史学认识论批判的意识和程度。

史学追求求真致用。史学认识论批判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问题。“真”与“用”之间具有内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从史学受众观出发,可以独特地把握到这对关系的独特方面和意涵。史家关注受众,可以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编纂以追求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受众虽然在史家的视野内,但与史实无关。史实的发现,那是史家的任务和使命,受众只是接受而已。史实在史家的历史编纂中已经完好的反映,这种史实可以原汁原味的传递到受众。史实传递的中介载体就是语言,史家和受众都处在这个语言中。“致用”层面的史学受众观之语言观是一种语言透明论,语言是一种反应机制,语言是通向实在的一个通道。这种语言观基础上的史学认识论是一种镜式反映论的认识论,这种史学认识论的史学真理观是一种“符合说”的真理观。[9]史学的求真致用是一种先后顺序,求真了,才能致用。“真”与“用”不在一个层次。这种史学受众观及其史学认识论大体属于现代性史学的范畴,隐含了透明语言观的预设。

无论史家有没有清醒自觉地看到其对历史故事的讲述只是语言中的讲述,其对史实的把握只是在语言中的把握,语言注定是历史认识不能逃避的命运。20世纪是语言哲学的世纪,“历史哲学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借助于后结构主义的力量,打出了‘语言学转向’的旗帜,从而在史学理论及其哲学反思领域开辟了后现代主义的视角。”[10]对史学认识论沿着语言的方向进行深刻彻底的批判是后现代主义的贡献,也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最大特征。奠定一种语言学转向,为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确立基石的是索绪尔。后现代的索绪尔主义者会认为,语言与实在是两 个个层面的,语言是一种建构机制,语言中的意义完全溢出了指称物,语言是个自我指涉的系统。历史实在和历史知识之间横亘着语言的鸿沟,语言不是透明的,“事实向来不过就是语言的存在”。[11]这种后现代主义史学观进而认为,受众也参与了意义的制造,史学的求真不是史家***承担的,受众也是有分担的。

这种史学受众观要求史学保持一种“对话”的立场和精神。这种对话是真正的对话,是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历史在对话的互为主体性之间敞开、呈现。历史文本是复数,作品只能是其中的一种,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要根据受众的反应和接受,不断修改、生成史学文本,在史家和受众之间追求互为主体间性的自洽。这个过程是史家的说服过程,需要史家的雄辩;这个过程也是受众的参与过程,受众也有话说。史家与受众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展开对话,进行互动。对话双方都并不占据绝对真理,都可以也应该不断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这种史学真理是史家和受众的一种展开状态,“展开状态是此在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唯当此在存在,存在者才是被揭示被展开的。”[12]这个意思就是说史学真理作为真理,总是与人(此在)的存在相关联,与人的揭示相关联。[13]也是就说史学真理与史家和受众的存在和揭示相关联。这种真理观是一种超越“符合说”走向“去蔽说”的史学真理观。[14]

三、外突、内进:教育史学发展的两方路向

教育史学是史学的一门子学科。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史面临着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教育史家的极大关注。国内也有这种学科危机的焦虑和心结。世纪之初,张斌贤就喊出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全面危机。[15]2004年中国教育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的综述主题是——“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16]2012年10月刚刚过去的第十三届教育史学术年会中,与会的代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是其他相关人员,都对教育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表达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关切。教育史学还没有摆脱危机,危机感始终缠绕在教育史学人身边。教育史学的危机在研究与教学多个方面和层次都有体现,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正视这种危机,以求解困之策。而从史学受众的视角看教育史学危机,可能会帮助我们看到一些立场盲角,获取一些独特的有益启示。因为,作为教育史学人,虽然关切教育史学,但有时这种自我关切,往往让我们过于专注自我专业诉求,而没有对教育史的接受群体给予必要、合理的地位。也就是说教育史学需要一种史学受众的立场和方法。从史学受众来看,教育史学的危机意味着教育史学失去了受众,或受众的支持减弱了。受众流失是教育史学科建设和发展、教育史研究和教学陷入危机的症结所在。

教育史学受众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职业取向的教育史学中,教师培训的接收群体自然是教育史的目标受众,而且是重要的受众。在传统教育史学的辉煌时代,他们还是有效的现实受众。他们不是简单、机械的教育史学接收人,是在认同的基础上接受教育史学。在教育史学面临危机后,在这些群体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受众流失。尽管他们可能还在接收教育史学,但其认同接受的程度存在问题,有时候也未必能够成为有效受众。这是传统教育史学视域和范畴下的受众问题,这个受众圈明显比较狭窄,在战后美国温和修正教育史学诞生后,这个受众的狭隘性问题更加凸显。以贝林(Bernard Bailyn)和克雷明(Lawrence A. Cremin)为代表的温和修正派,以拓宽美国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为特色。[17]他们都持一种广义的教育概念,教育走出了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的限制,教育走向了社会和文化。从宽泛意义上说,教育显然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发展方式。[18]教育史学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学校堡垒内,教育史学不能把目标市场限制在学校系统,整个社会都是教育史学有待开拓的市场。这是个巨大的市场!贝林和克雷明把教育史学变成了一种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教育史学,教育史学不止研究学校,而是研究一切具有教育性的机构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这种教育史学的受众群体定位是整个社会关注教育的有心人,而不仅仅是未来的教师职业从业者。如果这个市场被有效开发出来,教育史学的危机或许可以得到极大的解决。这种教育史学的雄心是何等的壮志凌云!贝林和克雷明的努力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更多受众的逐步理解和慢慢接受。不管结局如何,他们都开辟了一条教育史学发展的新道路。这条道路是要把教育史学从传统教育史学的狭隘空间***出来,教育史学要向外走,与历史学、与社会学、与文化学等其他学科交流对话。这是教育史学的外突路向。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3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在特定情况下,历史与故事具有非常的联系,从原始社会开始,历史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小故事保留下来,可以说故事是历史的另类传播载体,相较于故事,历史具有真实性,而故事的趣味性更加突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进而促进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优化地开展。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掌握历史知识,明确历史内涵,为其历史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的强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故事情节的构建策略

历史故事的趣味性依赖于故事情节的营造,良好的故事情节能够为故事本身增添色彩,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历史故事,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构造一个符合历史课程内容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和逻辑性的故事。故事的构成元素分为开头、内容和结尾,好的开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将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而充实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后续内容,有力的结尾能够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更加了解故事的内涵。在历史故事情节的构造中,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故事开头的构造

在构造历史故事开头方面,以“开元盛世”一课为例,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忆昔》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来描写开元的繁荣景象,教师可以借助《忆昔》作为故事的开头,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二)故事内容的营造

在营造历史故事内容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内容的明快性和简洁性,明确故事具有补充课程内容的作用,进而合理设计故事讲述时间,推动课程的进程。例如,在“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中,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对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进行讲述,进而使学生明确蒙古兴起的时间和重要人物,引出元朝建立的相关内容。

(三)故事结尾的编写

好的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明确故事内涵,使其对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发挥历史的启迪作用。例如,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赵一曼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告诉学生在战争中无数先烈顽强拼搏,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故事结尾,应该对这些英烈的抗争精神进行弘扬,促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培养,使其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故事的灵活运用策略

(一)历史故事运用的时机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时,教师应该掌握好运用的时机,进而发挥历史故事丰富课堂内容的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

1.课程导入阶段

在这个阶段运用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例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郑和下西洋来导入课程内容,为学生展现出一幅明朝经济实力雄厚、国家富强、百姓和乐的画卷。

2.课程补充阶段

在课程补充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将复杂难懂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及掌握。例如,在“君主集权的强化”课程中,明朝皇权高度集中内容涉及较多术语,比较难以理解,概念容易混淆。而通过“废丞相,设三司”等故事使学生了解各部门的职能,进而明确群众集权的表现。同时,关于“厂卫制度”和“八股取士”的故事也有很多,这些都可以丰富课程内容。

3.课程收尾阶段

这一阶段是启迪学生的重要环节,通过小故事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也可以设置教学悬念,为下节课做铺垫。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中,教师可以借助秦始皇相关的小故事来进行课程的收尾工作,同时,让学生根据这些故事对秦始皇进行评价,他是“发愤***强吞六国”的始皇帝,也是“苛***猛于虎,焚书又坑儒”的残暴统治者。

(二)历史故事运用的语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历史故事时,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作用和位置。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教师应该了解故事语言的艺术性,在丰富故事艺术魅力的同时,加入一些带有积极色彩的语言,使整体教学富有正能量。在讲述“明清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入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故事内容,可以选取一个小片段,如豹子头林冲的故事,表达了孤胆英雄的反抗精神以及当时统治阶级的昏庸无道,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使得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又如,与《水浒传》风格迥异的《红楼梦》,教师可以利用文中形容当时四大家族富丽堂皇的语言来反衬封建官僚阶级的腐朽。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的融入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同时还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显著提升,使其积极主动地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和探究,为其历史思维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使得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将历史故事教学方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能够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思维得到充分培养,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考文献:

[1]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19):59.

[2]李小玲.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3(6):165.

[3]王素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12):142,213.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4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故事”与“历史”本身之间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

1.历史故事的运用,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教学最好的老师,是主观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体倾向。它是促进学生主动走进课堂,参与教学的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历史故事因为其自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幽默活泼的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加以利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引导,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历史故事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重难点

历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其教学内容具有历史性、时序性,亘古不变。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的理解非常困难。而历史故事则通过形象生动的语句,塑造新的教学情境,以性格鲜明的人物特点,打破历史的陌生感,帮助学生重新理解,突破课本重难点。

3.历史故事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学生对历史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对书籍的分析、整理,把历史故事的各个环节再次进行整合、创造。

总之,历史故事被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对教学本身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恰当地借鉴相应的历史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陈述,能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简单的事物变得清晰。因为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娱乐性”,适当的运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走进课堂理解、识记。同时,通过历史故事的运用,可以降低知识难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德民.故事开发: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

[2]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从张元先生讲隋唐史说起[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5).

[3]何成刚,陈伟壁,沈为慧.“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虚拟故事中“虚”与“实”的思考札记[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5).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5

《初中课程新标准》要求初中生对历史的掌握层次较浅,初中阶段历史不是主科,因此,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没有高中和大学课程的专业化,但历史依然是考试科目,历史仍然影响着学生的升学概率。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办法就是‘背’,但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这种现象有所改变,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提出来历史微故事的应用,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对历史微故事应用的讨论。

一、历史微故事教学原则

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微故事不是随便建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每一个故事的引入都要有作用、有价值。因此,在引入历史微故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选取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教师在寻找教学用的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一颗好奇心。如果教师没有注意真实性这一点,或许会引来学生对教师不尊重。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之后,学生可能会去翻阅有关书籍,如果发现书上与教师讲的故事内容相悖,学生就会质疑教师的能力,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如果犯了知识上的错误,就会让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打折扣。因此,教师在选取故事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

趣味性原则。要想通过历史微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的故事一定要有趣味性。足够有趣的故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引入历史微故事的原则

历史微故事的引入应当要有针对性,换言之,插入的小故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如果讲一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不仅打断了教学思维,还使学生分心,使课堂脱节,反而影响了教学。

二、历史微故事教学策略

1.通过历史微故事导入课堂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应该在导入阶段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华夏之祖》时,华夏之祖讲的主要内容是黄帝炎帝与蚩尤三人,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可以讲一个黄帝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听完后产生一种还想听的想法,然后把学生带入主题。

2.利用历史微故事化解重难点知识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对女皇武则天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按照时间循序将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浓缩在一个故事里,使学生对武则天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3.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选取了历史故事之后,还要注意表达时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对吸引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其次是保证对故事的讲解真实准确,画蛇添足的效果就不能出现。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就驾驭不了好奇心强的初中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问很多个问题,如果教师答不上来,学生就会怀疑教师的能力。一个故事虽然有很多种讲解方式,但一定不能扭曲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都是对教学有作用的,如果故事内容扭曲了事实,就会误导学生。

三、历史微故事引入教学课堂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文中讲到,教师用故事导入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其他环节,教师也可以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觉得历史课堂乏味枯燥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2.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讲故事能把零散的书本知识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对知识以时间循序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更方便学生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甲午中日战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些内容都是在讲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历史,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将有关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讲故事还会涉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记忆。

3.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教学语言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five ones history teaching mode" effective use of the already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the histo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struc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of purpose. And can promote teachers to their own learn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help history class teaching levels rising.

Keyword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ituation,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建设幸福课堂,打造“五个一”历史教学模式》是柳州市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这“五个一”分别是:讲述一个历史故事,发出一阵笑声,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设置一个悬念,解决一个深层次问题。那么“五个一“历史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呢?以下是我的粗浅体会。

一、“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的选材、时机、主体。

1、选材——讲述“什么故事”?

讲“什么”就是所讲述的故事必须与要教材内容相吻合,故事内容对学

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有帮助,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编那些与实际史实不相符的故事,更不能者选择那些虽然与教材有关联但格调低俗的故事。一般来说,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是比较好的故事素材。

2、时机——什么时候讲述故事?

恰当的时候,讲恰当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的效率提高,那么什么时候讲述故事呢?

(1)开头,在一节课的开头讲一个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故事,一下子就能够把刚刚进入教室的学生带入充满魅力的故事天堂,

(2)插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的插入一个小故事,

也可以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信心。

(3)结尾,在课程准备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此时,讲一个小故事,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3、讲述故事的主体

(1)教师口述,讲述的故事由老师口述出来。

(2)学生讲述,在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学生经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课堂上讲演出来。这种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发出一阵笑声”主要来自教师生活化的、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

对繁杂、枯燥的史料知识比喻成我们身边所熟悉的人、事和物,并用生活化、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史料就可以化繁为简,化枯燥为趣味。学生课堂上那愉快学习的一阵笑声就会经常听到。所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生是否能“发出一阵笑声”主要看教师是否善于使用生活化的、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

案例:在讲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地主阶级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没有“船坚利炮”造成的,为了维护清***府的统治,这些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用企业和民办企业,但随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覆没,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求和,从这个结果说明,洋务运动失败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比不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封建统治者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是行不通的。

对于这“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的讲述中,由于学生对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这些抽象的理论不能理解,所以假如我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作这样的讲解:

师:清朝末年的时候,封建社会制度已经即将走到尽头,正如一个老态龙钟、拄着“拐棍”走路的90多岁的老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他们像青年小伙子一样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冲锋***”对老人实施抢劫,老人一次一次的被抢劫,还被打的遍体鳞伤,越来越虚弱的老人认为是自己手中的“拐棍”不如别人的“冲锋***”,于是拿了些银子也购买了AK_47“冲锋***”……

生:笑声……

师:结果老人在被新的一轮抢劫中,老人手中的“冲锋***”被打烂,老人跪地求饶,年轻人没有放过老人,老人一只腿被打断,身上的银子又被洗劫。

生:笑声……

师:为什么老人会被打败?是老人不会用AK_47“冲锋***”吗?

生:笑……不是,是老人已经老了没有力气拿,

师:老人手中的“冲锋***”被打烂,“冲锋***”是指什么?

生:北洋舰队全***覆没

师:“老人一只腿被打断,身上的银子又被洗劫”。是什么意思

生:台湾割让给日本,离开祖国的怀抱,还被赔款2亿两白银。

师:老人是谁?

生:落后的封建社会制度,落后的中国

师:年轻人是谁?

生:资本主义制度,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

师:老人被欺负、被打败的原因是落后的封建社会制度战胜不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

就这样,一段初中生比较难理解的历史史实被比喻成一段生活化的、幽默的教学语言,并牢牢的记入学生脑海,所以使用“生活化的、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解释历史史实,通常可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达到较好的认知效果,但比喻要恰当,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

三、利用编辑过的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类似史实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7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普及,达到增强课堂学习气氛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如下探讨。

1.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践,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应用成效的低下,因而在应用历史故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之前,教师必须精心选用历史故事,因而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原则。

1.1 根本性原则。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在应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时,必须确保所选历史故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生动和多样化的形式;二是具有明显的主题和清晰的思路;三是符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需要。以此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所选历史故事的根本性原则。

1.2 实践性原则。选取历史故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因而为了确保应用效果,就必须确保所选历史故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应尽可能地选用与历史真相相符的历史故事,提高故事的真实性,而对于传奇故事和野史等则应仔细鉴别,切勿为提高故事的趣味性而与历史真相不符,甚至胡乱改变历史故事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二是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的选取历史故事开展教学,以《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为例,教师在选取故事时,由于可选取的故事较多,例如,嫦娥奔月的故事、姜太公、周厉王暴******等故事,教师在选取故事时应尽可能地选用周厉王暴******这一历史故事,从而确保所选故事的针对性;三是结合事实选取历史故事,例如,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教学时,应选取丁汝昌宁死不降、精忠报国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日***的罪行,以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3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教学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必须科学,即对引用的故事都必须正确无误。但在实际教学中,违反科学性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把"文史不分家"片面化、绝对化,历史课上搬来小说、影视故事,把历史课搞成讲故事课,讲得天花乱坠,哄得学生一时满堂喝彩,到头来,文学虚构的故事就成了史实,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例如,讲三国史时,大谈黄盖的苦肉计等故事。这实际上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据《资治通鉴》《三国志》记载,只有黄盖诈降,并无苦肉计。

2.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原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应在严格按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将历史故事应用于教学之中,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如下探究性的分析。

2.1 以悬念为基点选用历史故事于新课导入教学之中。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首先就必须有一个精心的导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因而在新课导入教学中,就可以以悬念较大的历史故事将新课导入。以七年级上册的《伐无道 诛暴秦》教学为例,教师在进入新课学习之间,可以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出土和里耶秦简的出土等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秦始皇身上来,并在故事讲解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悬念,例如提出:"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教师讲解的故事和设置的悬念慢慢进入新课,并在新课学习中带着这一悬念去学习,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加深学生对秦始皇的理解和本文中所涉及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深刻。

2.2 应用小型历史故事阐释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难以有效的掌握,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将历史故事应用到教学重难点的学习之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人类的形成》进行教学时,一旦教师只按照课本中的概念来讲解,学生往往会感觉到人类形成过程的抽象,而使得很多学生对其难以进行有效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给学生讲解达尔文的《人物进化论》中的相关故事,从而使得学生对人类的形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出世视频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意识到人类的形成并非孙悟空出世那么简单,进而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学会辨别知识的真伪。

2.3 掌握语言魅力。

历史故事的叙述需要充分调动演讲者的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心理暗示,在讲述历史故事时的语言要生动。我们都知道,只有声情并茂地讲演才会给听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在讲历史故事时要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绪,在讲到历史英雄时,可以慷慨激昂,在讲到奸臣贼子时可表现得厌恶鄙视,这种情绪也能带动学生,让他们明白是非观,区分善恶,这对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应紧密结合新课改的需要,在坚持根本性和实践性的基本原则下应用历史故事开始初中历史教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历史故事的应用,从而为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8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选取的主要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故事,可以按照历史学研究的阶段分期分类;按照故事的中心内容分为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按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分为史实性、传说性、虚拟性故事。

1.趣味性原则

在选取历史故事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历史故事内容要生动,即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之感动、激动,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其所包含的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情节,能够说明某些道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阅历、经验,使所选择的历史故事符合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他们的学习欲望、认识水平、接受能力、个体差异以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学生的兴趣取向,这也是合理选择历史故事的前提条件。

2.目的性原则

由于历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也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求历史故事条理清晰、情节完整、主题明确,教师要能够对历史故事完整的描述。首先,历史故事要具有鲜明的主题,而且故事内容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故事的教育价值,以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其次,故事情节要条理清晰,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分层次地展开故事情节,而且故事还要拥有内在逻辑性,符合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使教学更严谨,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3.坚持教学目标的指向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所以必须按照历史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历史故事进行选择。使所选的历史故事不偏离课程标准的范围,即符合历史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历史故事要围绕突破教学重点展开,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历史故事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所以,在选择历史故事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切入点,选取那些与教学内容且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历史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情节建构策略

情节建构过程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要通过精彩的开关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导入历史故事,使其能够起到打动人心,引人入胜的作用;故事过程要求节奏清晰,教师要能够很好地把握故事节奏,并根据故事主要线索将故事情节进行逐层展开,在教学故事中教师要把好故事情节的主次关系,做到主次分明,能够很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故事情节内在的逻辑脉络,突出主要矛盾,使故事情节发展紧张且节奏明快;故事的也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结尾有所启迪和感悟,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明确故事的思想主题,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并能够对结尾产生新的感受或联想。

2.掌握好历史故事的运用时机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故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历史。历史故事并不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它可以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历史故事还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推动教学内容展开,使其起到过度教学内容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顺教学结构。同时,它也是化解教学难点的一种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保持饱满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3.讲究历史故事语言艺术策略的运用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9

部分初中生认为历史课程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因此,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然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使历史教学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能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历史内容和历史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 历史 历史故事

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有些教学部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历史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补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故事。本文笔者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师不能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教学。

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故事教学,但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导致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故事,而且讲不到课文中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历史故事影响带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而另一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总是把历史故事一概而过,当学生正兴致勃勃的听讲时,突然开始讲课了,这使得学生产生失落感,再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强,导致学生整节课都在想教师刚开始讲的历史故事。

2.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故事的应用。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知识点,因此,忽略了历史故事的应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形式,即使学生想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了解丰富的历史,也被教师阻挡了。历史的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历史教师对历史知识匮乏。

大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把课文知识讲授给学生后,就不再讲授其他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部分历史教师在完成授课后,就不再对自身加强历史文化的学习了,导致历史教师的历史文化知识匮乏,学生在提问的时候总是无法应对。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如果想拥有一节好的历史课,历史教师就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因此,历史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历史故事教学,使历史故事发挥其作用。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悬念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使引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历史故事中也可以设置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学习时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学生只有自身对历史故事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历史课程,在学习时也会主动的配合教师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历史教师也在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时,增加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好的历史素养。san

三、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历史故事提出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想要使历史故事在课堂上发挥效果,就要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在讲历史故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片,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感受教师所讲的历史故事的情感。例如:历史教师将要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华夏之组》,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将历史故事“大禹治水”穿插到教学中,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和音乐,使学生能够感觉身临其境,感受大禹治水的传统美德。教师通过“大禹治水”,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的精神。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历史故事发挥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好讲历史故事的时机。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盲目的引用历史故事教师,一节课有许多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结构,才能使历史课堂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故事不仅仅只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也可以把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故事中,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了,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把握好时机。

3.采用合适语言讲故事。

据调查,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比死板、无聊的语言表述更够吸引人的主要力,使人的心情愉悦。因此,历史教师在将历史故事语言要带有感彩,要生动、有活力,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在讲故事时也要层次分明,有条理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听懂教师所讲的故事内容。同时历史教师也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讲故事时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总结

总而言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泛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时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培养自身的情感,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教师也会提自身的历史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自身的知识能力,增强对学生的历史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作者:罗亚君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参考文献:

[1]魏杰.基于初中历史的创新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12-13.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篇10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故事选择

历史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过去人类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学习内容都是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和出现的人物,在课堂中我们无法还原历史,只能无限靠近历史,这时引入历史故事便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所谓的历史故事是指叙述过去发生过的,以人或事件为中心有连贯性能吸引人的事件。历史故事的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史籍、史料中所记载历史故事,还包括民间故事、文学故事等。历史故事分类若以时间为序可分为古代故事、近现代故事;按论证分类,可分为史实和传说;按中心分类,可分为人物故事和事件故事。故事化教学,就是以故事为主要教学素材,以史料、史籍的搜集、选择,历史经过的回顾、再现、分析、评价为主要环节等多个环节所组成的综合化的教学模式,它是历史学科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必然性和作用

历史故事是构成历史的主要内容,也是传播历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和历史故事,在很大程度上,相通相融。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分析,故事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大多以通史的模式展现,让学生通过最基础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感知历史、了解历史。初中教材***文并茂,有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故事性文字和故事性插***,可以说,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是基于教材的必然选择。

2.初中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学生很难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故事化教学是以讲述历史故事为主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很好地顺应学生的思维特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要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故事化教学除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良好的品格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优秀的人物事迹为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故事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故事化教学是多元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故事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历史故事的搜集、选择,历史故事的呈现,以及对于历史故事,或是历史故事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分析、评价三个基本环节,它是发展学生多元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1.历史故事的搜集

故事化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历史故事搜集、选择,教师要广泛搜集材料,应尽量查阅第一手史料,选择那些真实可靠、有凭有据的历史故事,清楚所选历史故事的来源和出处,做好一定的考证和筛选工作,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故事素材,增强这些历史故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当然,历史故事的真指相对意义上的真,有些历史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某段历史时期的基本历史面貌,比如史籍《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黄帝擒蚩尤,还有一些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创作而成的文学类故事,比如孟姜女哭长城等,这两类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大胆选用、采用。对一些完全杜撰和编造的历史故事,如野史乱史、穿越类故事,要把它们拒之门外。

学习历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因此,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充分注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此外,教师要积极开发口述性史料,如讲述《社会生活的变迁》中改革开放前后生活(衣、食、住、行、用)的变化这段历史,教师完全可以动员学生回家后,听长辈讲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这段历史对普通人的影响。

2.教师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

故事化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切忌把故事化教学变成机械式的朗读工作,要把故事讲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历史功底,精妙的语言艺术,以及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魅力,教学语言首先要准确简练,其次要富有感染力和教育力,有一定的幽默细胞,使用一定的体态语言。当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历史***景,学生会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指鹿为马、谋害扶苏等历史故事,把秦***局黑暗腐朽的史实以故事形式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故事。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用历史故事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正式的课文学习。教师在设置悬念的时候应注意尽量与教学内容有关,不要为了悬念而设置悬念,更不能故弄玄虚。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为什么***大典上,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28年的奋斗历程,这样就自然过渡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很好地完成了导课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特别是要在教学重难点处引入历史故事,把难点问题变成故事情节,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化为趣味故事,通过故事讲述,深入浅出、轻而易举地化解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讲授洋务运动的破产的根本原因的时候,如果仅仅指出洋务运动只是嫁接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这些抽象的理论,则八年级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插叙邓世昌的故事,透过邓世昌壮志未酬、壮烈殉国的活生生的个体认识那段历史,体会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形成相关的历史认知,这种故事化教学方式比起理论的讲述更具有说服力。

4.故事化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

故事化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化解学习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体教学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和适量原则。

教师要依据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了解学生倾向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本班学生的兴趣因地制宜地选择历史故事,选择那些有针对性,故事内容的深度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有效故事。如果对涉及教学内容的历史故事都不加选择地使用,那么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误导学生。

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故事化教学要讲究适量、适度,初中历史一星期最多只有两节课,如果故事插入太多,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违历史教学的目的。

总之,引用历史故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故事化教学有其优势和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用一种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要注意和其他教学方法并用,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

学习

单身宣言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单身宣言10篇,内容包括单身宣言范文大全,单身宣言文案。3、没有面包哪有爱情?4、更高、更快、更强。5、单身永远会有自己的面包,用面包去养活爱情吧!6、单身是一种解脱。7、不懂浪漫的男人,出局!8、光棍是我的必经之路,你是路的尽

学习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2.你觉得贾岛为什么去寻隐者而不约隐者,他的想法是什么?再读读诗想一想,学生又一次陷入沉思。有的学生说:贾岛对隐者生活心中充满好奇,想突然登门

学习

企业宣传部工作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宣传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企业宣传部月度工作总结,集团宣传部工作总结。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在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

学习

地球爷爷的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地球爷爷的手10篇,内容包括地球爷爷的手,地球爷爷的手的感想。地球爷爷说话了:“我有手,我的力气很大很大,能让抛到半空中的东西掉下来,我的手你们看不见的。因为我有地心引力。”说完又从树上掉下了几个桃子。

学习

父亲是草原母亲是河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是草原母亲是河10篇,内容包括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云飞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b自然小调感情基调的铺垫《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音乐结构工整,分为三段,以四句为一段,共38小节。歌曲采用6/8拍,既有传统内蒙民歌悠长、宽广

学习

宽容他人的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宽容他人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宽容他人的作文400字,关于宽容他人心态的作文。宽容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他的属下有一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

学习

青年之星事迹材料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之星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十佳之星事迹材料范文,学习之星简短优秀事迹材料。三、理顺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工作有效开展。为做好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他始终坚持从细微着手,不断建立和完善办公室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强化了每个人的

学习

给老师的一封感恩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给老师的一封感恩信10篇,内容包括给老师一封感恩信,写给老师的一封感恩信100字怎么写。“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想起那件事......也许您早已不记得了,就在几天前我和叶子发

学习

艺术学校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学校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艺术培训机构工作计划,艺术学校宣传计划表。二、新学期主要工作安排主要工作配合学生会做好迎新工作;宣传部招新,为我部发展储备新的人才,注入新的活力。上学期评优证书撰写发放;“新星杯”现场

学习

实习个人自我报告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个人自我报告,内容包括实习自我鉴定范文100字,实习报告自我鉴定怎么写。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我的品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塑造一个健康的我。只要自己努力,我相信在这里我的将来会有光辉灿烂的一天。

学习

五一促销活动方案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五一促销活动方案10篇,内容包括五一促销方案总结,五一大放送的促销方案。20xx年应推出部分新品,从而带动五一促销其它产品,以促销的角度为品牌注入新鲜力量。抢占市场先机,假日营销顺势促进终端销售,消化库存;继续树立箭牌卫浴在

学习

申请助学金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申请助学金10篇,内容包括助学金申请系统,助学金申请条件。但是,相比初中,高中,大学每年的学费成了天文数字。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全家的总收入,这让我们全家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忧虑。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

学习

儿童故事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故事集10篇,内容包括儿童故事集7-10岁,儿童故事集100篇目录。一、研究设计研究者尝试用两种不同的***片材料来考察3~6岁儿童的故事***式建构特点。实验采取3×2的二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三个年龄组,自变量2为两种类型的

学习

水利水电期刊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水电期刊论文,内容包括水利水电论文的参考文献,水利水电期刊论文名字。主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6-0081国内刊号:42-1142/TV邮发代号:38-110发行范围:国内外统

学习

雨的成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雨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雨成语大全,雨成语有哪些。4、雨]风u:谓风雨交相摧折。5、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6、盲风暴雨:指非常急骤的风雨。7、瘴雨蛮烟: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8、1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9、雨井烟垣:比喻

学习

带虎字的成语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带虎字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虎字的成语故事,虎字打头成语大全。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其他语言中均存在大量带有动物语素的成语,这些成语大部分都不单纯用来描述或者形容动物本身,如虎背熊腰、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狼心狗肺、马到

学习

表达心情的成语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心情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表达内心心情震撼的成语,表达旅游回来心情很好的成语。4、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5、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6、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7、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

学习

成语庖丁解牛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成语庖丁解牛10篇,内容包括庖丁解牛成语大全,庖丁解牛成语习题。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例句: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来源:文章

学习

成语谜语大全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成语谜语大全10篇,内容包括成人谜语打一成语,数字谜语成语大全。2、泵。(打一成语)(谜底:水落石出)3、乖。(打一成语)(谜底:乘人不备)4、龙。(打一成语)(谜底:充耳不闻)5、判。(打一成语)(谜底:一刀两断)6、扰。(打一成语)(谜底:半推半就)7、十。(打一

学习

带有目字的成语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带有目字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有目字旁的成语,目字开头的成语大全。英文:Theflowerneedswatering./Thedoorlockseasily.中文:过江隧道修好了。/他得到了支持。/这本字典是2000年出版的。二、英语、汉语被动句式之相异英语

学习

动物成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成语10篇,内容包括带动物的成语,动物成语大全及名称。【出自】:现代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3、马到成功【解释】:

学习

形容变化快的成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变化快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变化很大的成语及句子,形象变化快的成语。4、日新月异5、转瞬即逝6、变幻无穷7、风云变幻8、鬼出电入9、白驹过隙10、白云苍狗11、变化如神12、日异月更13、日异月殊14、大起大落15、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