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旅行篇1
是啊,人生总是出人意料的演绎着酸甜苦辣,让我们时而处于幸福的巅峰,时而坠入痛苦的深渊。人们总是不停地想获得期望的,抓住拥有的,缅怀逝去的,在获得与失去之间反反复复,让心灵背上沉重的枷锁,疲惫不堪。面对生活的无奈,不要太刻意的追寻,人类相较于自然是多么的渺小啊!当你遇到快乐的时候好好的珍惜,遇到不幸福时抛开它,别太沉迷之中,给自己寻找另一条幸福之路。失去与获得都是相对的,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追寻幸福的路其实很简单,让我们放飞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吧!
当我们遇上生活的挫折心灵受伤时,不要绝望,去旅行吧!
巍峨的山脚下,看看溪流瀑布,听听寺庙禅声,把烦恼抛开,让大自然的美景去治愈心灵的伤口;
青青的山顶上,极目远眺,延绵的群山旷达无可,幽幽的苍绿延绵不绝,所有世俗的喧嚣与繁乱都消失的无踪无迹。
浩淼的自然中,人类的挫折是多么渺小啊!
当我们总是带着虚假面具在严重污染的城市中为生活疲惫不堪的奔波时,不要犹豫,去旅行吧!
浸在泥巴里,尽情感受泥土的亲切与自然,享受泥士的滑腻和清新,怀念儿时的童真与无邪。
泡在大海中,任海浪抚摸你几近机械的身体,让唇舌品味海水自然的味道,将自己释放在无拘无束之中。
让心灵去旅行篇2
源远流长,利群横空出世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对高档烟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各品牌卷烟轮翻上阵,中华,玉溪,芙蓉王等先后推出了高档烟,杭州卷烟厂也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新产品,通过产品的转型带动品牌和企业的转型,经过几次尝试,推出了一些新品牌,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企业的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必须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卷烟品牌。
利群品牌有着良好的历史渊源和传承。1949年,发出了“打过长江去,***全中国”的命令,当时一个负责部队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给的***需厂,随着渡江部队,冒着***林弹雨,一路硝烟滚滚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杭州,创建了后来的利群烟厂。取名“利群”具有部队为老百姓谋幸福之意。一段光荣的历史,使利群与其他中华老字号相比,更具有了他的特殊性……
利群品牌清新醇和的口感一直为消费者所喜爱。借鉴国内外“产品更新,品牌永恒”的品牌经营理念,经过一年的研发,1995年10月定位为高档卷烟的“利群”,经过老牌翻新后成功面世,风格独树一帜,赢得了极大的市场反响,新产品上市之初,消费者抱着怀旧感争相购买品吸,一时产品供不应求。
但是,国内烟草行业经过近年来“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战略整合,各大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已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于是利群品牌着力于品牌文化打造上下功夫。
适时而生,利群的“平和”文化
战略就是合适的时间,去干合适的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中产阶层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就需要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对品牌价值进行重新挖掘,探求品牌的发展方向。2003年,企业对利群品牌进行品牌专项策划,通过审阅原始基础资料、内部访谈和外部市场定性、定量调研,对利群品牌进行了探索。
利群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是:口感醇和、品质稳定,商标鲜明,包装挺括:利群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亲近的、稳重的:利群消费者购买行为感觉:愉快地、和谐的:消费者希望利群拥有的品牌特质是:理解我需要、领导地位、现代感,以及不断创新。利群品牌的产品和消费者所持有的特性,决定了利群品牌的个性一定是不张扬的,和淡的,高档而具有品质的。
要让消费者接受和享用品牌,品牌的核心价值体验非常重要,这也利于与竞品形成鲜明的区隔。江南水乡,秀美柔和,杭州西湖,人间天堂,利群品牌就成长于这样的地域文化上。基于半个多世纪发展和沉淀的企业文化,也基于利群品牌清新醇和的吸味风格,项目小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分析调研,确定利群品牌核心价值是“平和”。品牌的承诺是:“让每一个有利群的地方充满平和。”利群的“平和”拟人化的表现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代表着深厚的底蕴,开朗、宽容、自信、豁达,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状态,他成熟稳健,不急功近利,是充满爱心的成功者。
纵观中国目前的消费人群和消费结构,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人正好避开了那段***的历史,很多人都有机会凭能力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又赶上改革开放的良好时机,身处中国经济崛起和资讯全面开放的时期,有机会了解国际上最流行的资讯和生活方式,包括一些国外的文化,他们是中国时尚消费品领域里的主力***,也是时尚的推动者,他们最有能力购买高档商品。鉴于此,利群的消费者定位主要在30-50岁。
如何将利群的品牌核心价值传达给消费者,如何触动目标消费者的内心,广告是展现品牌个性的最佳途径。利群的广告片就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使命,充分围绕利群的品牌核心价值来展开,对品牌核心价值做了完美的体现与演绎,并进一步丰满和强化了品牌核心价值。
利群品牌的形象广告经历了“利群,永远利于群众”,到“永远利群,永远追求”阶段,它伴随着利群品牌的发展壮大。从2005年推出利群品牌新形象广告语:“利群――让心灵去旅行”,从消费者角度来感受品牌,在品牌内涵的挖掘上完成了从企业文化到消费者文化的转变,比较强烈地体现了利群品牌“平和”的核心价值――去触动消费者感情的按钮,撩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是吸烟的直接感受与精神感知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而且让消费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给受众带来一种和谐的思想引力。通过广告片的推广,利群已经超越了产品的范畴,传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意境和感受。
品牌传播,一场不显主角的赛事
烟草的品牌传播是带着镣铐跳舞。一方面是不得做广告的硬性法规,一方面又是基于国家与企业的利益需求,因此烟草的品牌传播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利群的品牌宣传以消费理念为主”的品牌传播策略确定之后,公益传播活动便成为企业传播品牌理念、塑造品牌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类活动开展宣传,选择与“利群”品牌内涵相符合的各类公益活动。浙江中烟从2001年起,已持续开展8年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不仅使利群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与利群品牌“平和”的核心价值也是一脉相承。
2001年,企业策划开展利群特别助学的活动,与浙江主流媒体《都市快报》开展密切合作,在当年就帮助100名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生活贫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顺利踏进大学校门。第二年活动正式命名为“利群阳光”。2003年,“利群阳光”也作为公益活动品牌,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证书,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第一只社会公益活动品牌。
随着利群阳光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各界的认同感、参与度不断提高。到2007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已连续开展7年,活动范围遍及十多个省市,参与合作的主流强势媒体达十多家。7年来已经直接资助优秀贫困生4800名,累计助学金费用达数千万元,通过活动带动的社会资助也有几千名。今年这一活动又将全面启动。
让心灵去旅行篇3
秦岳明,深圳市朗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他喜欢旅行,尤其钟情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极的冰山、北海道的美食,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这些景象变成了一种影像片段式的记亿,丰富着他的人生和视野。他认为人生中需要定期的让自己归零,归零,可以让人从压力和躁动中解脱出来,回到原始的状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发现、去创新,这对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旅行,是让心态、大脑归零的最好方式。
旅行在您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阅读与旅行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生,需要适时地把自己归零。定期的自我归零,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发现、去创新,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享受人生。而暂别现有环境,生活工作的旅行正是让心态、大脑归零的最好方式。
您有什么特殊的旅行嗜好吗?
除了喜欢吃,其他嗜好好像没有,每到一地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美食。至于目的地,更倾向于离开城市,去感受自然之美。
至今为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
南极之旅,地球上唯一个没被人类污染过的大陆。这块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大陆,总面积达1390万平方公里,人类能到达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范围。作为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最孤立的大陆,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不沾人间烟火的仙境、鬼斧神工的万年蓝冰,可爱群聚的企鹅、灵活凶猛的海豹、巨大的座头鲸,百年的沉船,真正给予你的,是对自然的感动与心灵的震撼。在这里,你会感知到真正的美。
去过的最有设计感的地方?
何谓设计感?如果用心,设计无处不在。
您有哪些设计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旅行的?
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灵感,更多的是期望能感受自然之鬼斧神工。喧嚣的城市之旅能让你知道何谓好好的设计好的建筑、好的环境,好的细节,而自然之旅则让你感受真正的美:是很多以一直在学习,在模仿,却无法超越的美。
您会推荐您的朋友到哪里来一次设计之旅?
去欧洲,认真品味柯布西耶的作品,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等等。去空间中感受每一个细节。你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先锋,时尚的设计,早在六七十年前,柯布就早已做到了。
安东
安东:安东红坊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旅行对你意味着什么?
旅行当然是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但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他的每一个毛孔随时都是张开的,他可以自然而然地吸收旅行中的每个细节,不仅是风景和建筑,地铁、车站、市场甚至街道上的石头都改变着一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并将这些大小细节存在头脑中,随时等待灵感的进发。
谈一谈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每次旅行都对我产生影响,同个地方每多去一次也会发现不同的趣味。每到一处我更喜欢去艺术感浓厚的地方,这与我的职业有关,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旅行习惯,博物馆、市场、餐厅和墓地是我必去的地方。这些有趣的地方可以帮助我迅速融入当地,感同身受当地的生活。
旅行是否会与“设计”发生联系?旅行途中的见闻是否会影响创作?
我喜欢住有当地特色的设计酒店或民居,你可以在这些小酒店里发现很多疯狂的东西,尤其跟店员或者主人聊天喝酒,那真是很不错的享受。我也会注意每个细节,比如我的客户总是不肯接受玻璃砖吊顶,在巴黎车站就有这样的吊顶,而且光线十分迷人。我设计的餐厅金香柚,那里巨大吊灯的灵感就来自威尼斯的老建筑。
去年我去了印度,我对那里的布料十分着迷。布在印度的室内环境中不仅作为窗帘和隔断使用,还有许多独特的使用方式。我现在正尝试着用布料来做墙面,并打算在近期的一个方案中实施。
推荐一个旅游目的地吧
我认为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美。但让我最震惊的地方是束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宫殿与自然融为一体,有些房间被树根紧紧包住,高大的树木垂直生长在屋顶之上,形成让人惊叹的奇观。这处宫殿无意中探讨着人与自然的绝妙关系,无论文明有多强大,只要人一离开,自然就会重新回来,人与自然共生且互相争夺的关系让人震撼。我也将这些理念应用在设计中,在一些家居空间的院子中,我在砖石之间留上一些缝隙,不久,小草会在这些砖缝中生长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这就是旅行给我的礼物之一。
洪约瑟
洪约瑟以香港为大本营,活跃在东南亚的室内建筑师。多个项目曾获有“室内奥斯卡奖“之称的Anarew Martin室内设计大奖。擅长灯光与室内氛围营造,因工作与个人爱好关系,常年在东南亚,中国内地及世界多个城市地区游历,并喜爱旅行摄影。
如何理解“旅行的意义”?
我喜欢旅行,但工作又太忙。于是对我来说,旅行更多的是种生活方式,是放松,是纯私人状态的休憩。
作为设计师,旅行是否会与“设计”发生联系?旅行途中的见闻是否会影响创作?
我不会刻意将工作或是“设计”这个元素考虑进我的旅程,这种纯私人状态的旅行目的更多是放松心情,开拓视野,体会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与丰富性。但是旅行中的见闻会成为知识累积的点滴,渗透到***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去,这种渗透是很微妙的,不是刻意地追求,而是因为一些条件而激发出来的。最重要的还是放开了视野,例如,在旅游目的地看到些奇特有趣的建筑与设计,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有如此奇妙的做法。这些文化差异和见闻吸收,会帮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接收很多新的想法,包括设计。旅行也会有一些别的收获,例如我去中东耶路撒冷和约旦,一路拍摄的风光照片,就可称为装饰作品放于我设计的一些酒店中,这不直接影响我的创作,但多少有一些帮助。
谈一谈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两年前跟随教会去的耶路撒冷和约旦,虽然是一次朝圣之旅,很个人,但途中给我的震撼却很大,主要是中东的风景、人文与我平时接触的亚洲文化极其不同。当地建筑也与我们日常所见极为不同,沙漠中米黄的石房子,很有异域风情。当然,去圣城一路的所见所司也让我更加坚持信仰,内心比以前更有力量。
推荐个旅游目的地吧。
约旦,与信仰无关。而是这里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景观,会让每个来此的人都赞叹大自然的奇妙。因为旅行,我更偏爱自然风光。
蒋朋
蒋朋:DARA品牌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自幼喜爱绘画与艺术,浸***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又深受西方文化之影响,遂创造了DARA东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独特风格和气质。
旅行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哪些会影响到您的设计?又是如何体现在您的设计中的?
当然,我非常爱去文化差异大的地方旅游,因为不同文化带给你的感觉永远震撼和深刻,我的设计风格这么多年一直以混合风格为特点,所以把旅游中的所感所得放入到设计中去,混合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请您推荐一处最适合寻找设计灵感
的旅行目的地。
泰国,因为她是亚洲的国家,文化上与中国有相似的地方,便于一个像我这样的中国设计师去了解和释放,但她的异域风格又很显著,往往这种既类似又会有所不同的旅游目的地,能带给你很多灵感碰撞,泰国是个我百去不厌的地方,从北部的清迈到南部的帕提亚,每一个地方,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灵感闪现,就像泰国旅游推广的广告语说的“Amazing Tailand”
请您推荐一些与旅行相关的好设计。
香港的Whowl,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并且又是国际大都市,香港有着她很多不同侧面可以发掘和欣赏,作为一间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奢华酒店品牌,香Sw hoteI无疑会给你的旅行带来一抹不可言语的彩虹,犹如夜店和高级俱乐部般的环境,高科技渗透的客房,奇思妙想的公共空间及细节设计都会让你觉得设计是一项多么伟大而又奇妙的事物,并且作为一间别具一格的奢华酒店,她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典范案例。
吴滨
吴滨:世尊软装集团品牌创始人,无间设计首席设计总监。1998年创立了STRONG CASA世尊家居品牌,2003年成立W.design香港无间建筑设计公司,2005年成立了w.GROUP地产装饰配套机构。
您平时有多少时间会用在旅行上?旅行列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每年2~3次国外的长途旅行,平均2~3月我会进行一次短途的旅行。旅游对我来说是一种自我放松,对于生活的反思以及灵感的采集。
哪一次的旅行令您印象深刻?
万塔之城――布拉格。那里有着时代留下未的痕迹,各种风格的建筑被风景秀丽乔木葱郁的环境环抱时,
缕阳光洒下,金灿灿的勾勒出不同建筑的外形,建筑与自然此时融为了体。你会发现她的美是如此惊艳之极。
还有一个是北海道山谷中国着白雾的温泉的清晨。当你身入其境,涌出的泉水腾意着暖暖的气息,宛如进入一种幻境。
旅行途中所见所司所感,哪些会影响到您的设计?又是如何体现在您的设计中的?
威尼斯有一家海上酒店,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因为它是木结构的,每天随着潮起潮落会发出一些不经意的声响,这种历史的声音让我记忆犹新。那种水与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让我对我的设计重新进行了审视,之后我的设计中就更注重细节的设计,包括设计与自然的联系。另外,还有威尼斯广场的服务生。服务和设计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Finedinnjng的餐厅,你能体会到服务生的无微不至。但是如果你去个小Pizza店,也许他们的服务就会很亲切和轻松。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生活是一切设计的根本。
请您推荐处最适合寻找设计灵感的旅行目的地。
迪拜的沙漠酒店。在那里,你能静下心来,看看地平线上的日起日落星云变换。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积淀。视野、心神、回忆、感恬,一切的一切都如漫天星辰幻化为一种意境。在这种意境下你会将以前所想的对各种艺术,文化产生联想,甚至是幻想,并进行融合。
杨明洁
杨明洁: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设计总监
旅行的意义,旅行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不断体验新事物的旅行,对于设计师而言更是如此,死亡或许是场终极的体验。在此之前,每一次旅行,我都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出发的,哪怕是故地重游,一切也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谈一谈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我不知道2001~2004在德国的学习与工作算不算是一次超长时间的旅行。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旅行。虽然之后的每一年中,我都会去到不同的国家,但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无法深入地与当地人交流,再也不可能像那一次那样,有直击心灵的喜悦与悲伤。通常的旅行大多是走马观花的,只是通过视觉,通过感官来获得对于旅行目的地的一种表面上的认识。但表象产生的理由只有通过与当地人的深入沟通才能了解。
旅行是否会与“设计”发生联系?旅行途中的见闻是否会影响创作?
出于职业的习惯,在旅行途中总是不自觉地会关注与设计相关的许多细节,如一面布满彩色塑料小人的酒店墙面,在斯德哥尔摩有着不同主题的地铁站,标准化,模块化程度很高的台北公交候车亭,一个有着心形排风扣的电吹风,瑞士街头的一座异形的加油站,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台北大剧院模型,以及洛杉矶集市上如鲜花般美丽的蔬菜与水果与德国机场洗手间里的苍蝇,细细琢磨,都是很有意思的设计。
推荐一个旅游目的地吧。
无论去到何处,最好是有一个当地的地陪,并且他的兴趣、审美是与你本人相近的。这样才能深入挖掘到当地独一无二的迷人之处。如法国的一位设计师朋友带我开车到一个葡萄园,然后便钻进山下一个二战时的防空洞,里面是巨大的酒窖,在这里喝上一坛的体验,我想是不可多得的。再比如去到柏林,我的建筑师朋友会带我去参加一场在深夜,一座废弃的建筑物里,一群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的秘密而盛大的聚会,直到警察出现。
周宇峰
周宇峰:Roche-Bobois(罗奇堡)家居中国地区总经理。多年的留法阅历,让他的生活充满法式艺术气息,而对于品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东西方文化的热爱,也让他在国内高端家居市场上不遗余力。生活中,细节与品质一直是周宇峰的追求,无论在家居,美食还是旅行中都无处不在。
关于旅行,它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种心灵的放松,灵魂的自赎。在自己平日的生活中,你是一个繁琐事务的处理者,而旅行是将你带入别人的生活之中,你成为一个观察者,一个交流者,一个思考者,这个过程很有趣,你可以观察交流到不同的人文环境,地理特征,艺术风格,并带来更多的感悟。
谈谈某次印象深刻的旅行经历
近年印象最深的经历是今年年初在泰国一个近柬埔寨边界20公里的小镇上。当时遇见了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德国人,他所有的行李除了个装简单衣物的背包外,还有一个可折叠的自行车和一个药物箱。闲聊中我了解到他是位医科毕业的金融投资人,每年有四个月在世界各地旅行,在到达主要目的地后,接下来的旅行工具就是他的那辆自行车。这次的目的地是泰国东南部及柬埔寨西北部,选择自行车是方便自由,同时健身,更是低碳环保;当我问及他的药物箱时,他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表情当地不少地区的居民缺少药品,如有需要我可为他们做些简单的诊断并提供些药品。这种旅行方式远远超出了我的思维,健体,低碳、理想、信仰……
推荐一些与旅行相关的好设计,它们有怎样的设计特色及故事。
罗奇堡的“旅行风格”系列是一种基于全球视野的各名族文化的探索和交融,用现代的设计和工艺表现出来。罗奇堡每年推出具有不同民族或地域文化特征的产品,设计师们将旅行中获取的灵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些设计师甚至会在当地体验生活多年,将当地的独有材料运用到产品中,如NaIrobi系列中的非洲紫檀及其手工***案,Trecia椅的南美洲竹丝。
让心灵去旅行篇4
喧嚣城市,碌碌生活,请给自己的思想一点独舞的空隙。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的工作也许很枯燥,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重复着的,但我们千万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我们不能没有动力生活,但也不能总习惯于伏在书桌前,埋头苦学;也不要总习惯与计较一寸光阴的得失,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去追求的事情,比如亲情、友情、比如初心。勤奋进取是可取的,但试蹭想过给自己留一些喘息的时间?没有纷扰,没有压力,在旅行中去寻找那个本真的自己。
也应该出去看看了,和朋友一起聊聊往事,和父母一起增进感情。我想,你也很多时候和父母吵架吧,放下那些曾经不愉快的事情,去向父母道个歉吧,我相信,也许我们会有意见上的冲突、行为上的分歧,但是父母不同意你的初心,都是为你好。我们应该去听一听赤壁的惊涛拍岸,去感受长白山的秀美迤逦,去看看北国雪夜的无垠,没有束缚,去感受这灵魂片刻的安静美好。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沉淀身心,敛去浮躁,让灵魂去远方旅行。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东西,当你面对他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当置身于那种情境中,心中的烦恼也会不由自主地消失,带着灵魂去旅行,你可以与大自然去倾诉心中的不快。最后,你会发现,他教会了你勇敢,教会你宽容,教会你爱与希望。他是你灵魂深处的声音,是支撑你,给予你信念的灵魂。
让心灵去旅行篇5
隐约中,我的“心灵”微笑着向我走来,她挥手向我问候:“朋友,你好!”“朋友?”我仔细打量着这个陌生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手,与她相握。
我满心疑惑:“我好象从未见过你啊!”
“心灵”莞尔一笑:“我也从未见过你呀,但成长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旅行中的某一站你注定会遇见我,因为我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成长旅途?”又触摸到一个新的概念,我心中充满惊喜。
“是的,不久之前,你的成长旅途是纯真无邪的童年,但从现在起,你要告别幼时的懵懂幼稚,去迎接青春的朝气蓬勃。你在旅途中不只看见清澈的溪水、艳丽的花朵、灿烂的阳光,也将遇到风雨雷电和崎岖不平的山路。你所面对的一切,都需要你不由自主地去探索他们。”
“太棒了!我就喜欢不由自主呢,我们出发吧!”我的眼中迸发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激情。
“不,出发之前,你得带上一些重要的东西,否则你就会误入歧途。”
我的“心灵”拉着我在一个角落坐下,平静地对我说:“你得带上‘回忆’。回忆过去能让你品位曾经经历过的时光,将忧愁释放,将快乐升华,它是成长旅途中最为忠实的伴侣。”
“还有‘真、善、美’。只有不停地追求真、善、美,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才能收获到别人的真诚,才能感到世间的美好。”
“当然,还有‘爱’。学会爱别人,才可能得到别人的爱,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你将体会到父亲诚挚的关爱,母亲细心的呵护,少男少女们纯洁如梦般的情怀……一旦拥有了爱,你的成长旅途就不会孤单。
我惊异地凝视着我的‘心灵’:“这些足够了吗?”
“不”,心灵微微一笑,“你还得为我代数点东西呢。首先是知识,没有了知识,你会变得空虚。你得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启心智,才能回味历史的沧桑,仰望未来的曙光。”
“还要再带上思想,没有了思想,空虚的形体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了思想,我将无法生存,而你也将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好了,让我们一同树立信心吧!希望成长的旅途中充满着美丽的风景,没有危险从生的森林,只有成功的喜悦陪伴在我们身边,没有失败,没有彷徨……”我说。
让心灵去旅行篇6
辞职的理由五花八门:怀才不遇;不做工作奴隶,不想禁锢在时间的牢笼;看不惯“世间险恶”,不想在污浊的社会里随波逐流……无论理由如何,旅行似乎成了逃避现状最好的借口,尤其是看到有人辞职后,在旅行中幸运地找到了理想的生活,就觉得自己也当如此。这样一来,他们更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耽误”自己,恨不得马上收拾行李,踏上旅途。
而时至今日,关于旅行的极端宣传也越来越多。大多都是煽动性的标语,比如“再不旅行,你就老了”、“放下包袱,心随身动”、“穷,能游遍世界”、“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这些话原本很有道理,但对于没有历练和事业的年轻人而言,却有了蛊惑的味道,蛊惑他们放弃事业、学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毕竟,远方那么神秘,神秘得让人充满遐想。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美化远方,乐观地认为那里才是自己的向往之地,只要走在路上,就能远离尘世的烦恼。
于是,一些受挫的年轻人开始以“旅行”的名义逃避,似乎只要身处同样的风景,就能收获与别人一样的情怀,可惜,眼中的景色因人而异,别人的体悟永远不属于自己。
我曾在大理的客栈中遇到过一对争执的男女,激烈的争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很快就知道了争执的缘由:他们是亲姐弟,弟弟上班没多久,就受不了工作的高压,想要效仿达人辞职去旅行。家人最初很支持他,希望他能散散心,可散了的心居然收不回来,外出两年再也没有归家,无论怎么劝,他都置若罔闻。姐姐无奈,只能亲自来找他,可是家人的关心并没有打动他,对他而言,旅行才是他的归宿。
我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他不过就是个生活的逃兵,再怎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掩饰不了懦弱的内心。旅行并没有多么华丽,不要把它当做逃避的外衣。你说看不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他们牺牲玩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你又有什么资格鄙视他们;你说想要梦想,想要自由,但是别忘了――旅行可以让你暂离烦恼,可你不会永远在路上。你抛弃责任、抛弃家庭、抛弃生活,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它们也都抛弃了你。
如果只是以一种逃避的态度东奔西走,那么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你也还是生活的囚徒,心灵永远得不到平静;如果你带着拒绝现实的心态去环游世界,不论到了哪里,都不过是在追逐一个虚幻的自己。
让心灵去旅行篇7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这些天,我看了一本精彩的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当时:看到书名时,我就想:尼尔斯是人还是啥?咋就可以骑鹅?我的好奇心就牵引着我读起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讲的是:有一个叫尼尔斯的男孩,14岁,很淘气,经常惊吓、捉弄熊动物们。在动物的眼里。它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孩子。有一天,它因捉弄小精灵,而被小精灵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儿。此时,它家里的饲养的鹅又要跟随大雁飞走,他想把鹅拉回来,没想到却被鹅带上了天。于是,他就只好骑着鹅开始了奇异而艰辛的旅行。在旅行途中,他一改以前的老毛病,变得温情而友好。他经常帮助他人,成为了一个让人喜欢的人。一路上,他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危险,但都被他的聪明、机智,化险为夷。后来小精灵给他回家变成正常人的条件:把鹅带回家,让他妈妈杀掉。但他明白要正直、正义,不能伤害这个他喜爱而朝夕相处的“鹅”朋友,所以没有接受这个条件。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坚持而不放弃”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小精灵,让他变成了人的正常模样。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教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同原来的尼尔斯淘气得差不多。但和旅行后的尼尔斯就有非常大的一段差距了。就拿生活中几件小事来说。一次,我和妈妈因为一个小矛盾,你来我往说了一个小时,都没有化解,后来我对妈妈居然有了“恨”的情绪。还有一次,因为早饭是我不爱吃的粥而和妈妈吵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有听谁的,我最后连早饭都没有吃就去上学了。直到无数次早饭后,我才主动同妈妈平息了这个事情。
在尼尔斯这个故事中,尼尔斯从一个懵懂的坏孩子变成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男子汉。我也应该向他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我想,只要我努力,一定就可以的。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有一个男孩,叫尼尔斯。他由于戏弄一个小精灵而变成小精灵后,他有了一个本领:能听懂任何一只动物说话。他爬上了围墙,一群大雁把雄鹅莫顿引去跟他们一起旅行,尼尔斯跳下来,抱住雄鹅,说:“你不能飞走!”可为时已晚,雄鹅把他带走了……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样,我读的废寝忘食,爱不释手,思绪随着尼尔斯在蓝天上飘扬。
我被小男孩的善良感动了,他帮助被关在笼子里的松鼠妈妈,找来了她幼小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感动了捕捉松鼠妈妈的人们,他们决定把松鼠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都放了。尼尔斯有救了被几个小孩捉走的雄鹅,他利用他的聪明和胆识,帮助雄鹅重新回到雁群。
我被尼尔斯的勇敢感动了,他在阿卡的帮助下找来了小口哨,把数量众多而又十分残暴的灰老鼠赶出了黑老鼠的地盘,帮助黑老鼠保住了最后一块地盘……
俗话说:“一本好书是一本好老师。”《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本好书,我为拥有这本书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对作者十分敬佩,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写一本好书,让更多的孩子吸取书中的营养。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暑假到了,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骑鹅旅行记,我本来不喜欢看这类书,妈妈告诉我这是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文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经典作品,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让心灵去旅行篇8
一直只钟情于软壳黑利群。它有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其隐义烟民们不要在乎烟领着他们去何种死亡的境地,只在乎抽烟时飘而欲仙的快感。尽管我也越来越反感于自己那烟的嗜好,但倒蛮喜欢它这语句,它恰似注释了某种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且单程,虽也交关希望像佛说的来个“轮回”,哪怕转世做猪,任人宰割,但终没有确凿的明证。
人哭着降临世间。历繁花、蝉鸣、垂柳、皑雪,于纷繁雾绕中渐渐历练,望阴晴圆缺中匆匆衰老,最末,化为堆泥、g土或尘埃,据说不带走一片云彩。非常之人,如帝王与将侯,死后的精致殉品或许应该也无法继续享用的,那金银铂充其量留给盗墓贼和当局作贩卖和摆设。当然有些书著思想、科艺遗迹和供像神龛倒还是可以传颂和顶礼膜拜。而至于富豪和普通的子民多半给自己的后代或多或少留点可遗用的动产和不动产,如此而已。看来平凡和非常,区别也只在于此。
人如这实体世界的过客,在旅行中拾掇感动,体验拥有,带着积极和欣赏的心态,去用心感受沿途的景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做过的事,吃过的饭,看过的戏。
当然,旅行而非赶路。景致或美不胜收或暗淡无奇,操之在己的选择旅行的每一足迹,带着坦然和勇气,信念和意志,走下去。
美丽胜景是人生的快乐,点亮性灵。崎岖阻隔是人生的悲伤,砺炼意志,但两者也仅仅是旅行的一个景点,仿佛骑骆驼路过荒漠与绿洲,重要的陶醉聆听驼铃的美好心情。
人生的旅行是短暂,两三万多天的时间,不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山野草夫、平民百姓遵循此规则,不论腰缠万贯,不可一世还是穷困潦倒、低贱卑微亦遵循此规则,这是芸芸众生中的普世事实和法则,亘古不变,除非时光倒流,乾坤逆转。所以,既然时间是这世间唯一公平的行当,自己终不想也不能去挥霍和散漫了它,带一份紧迫,带一份坦然和欣慰,可能明天就是自己的死忌。
旅途的景致是广袤的,有雾凇雪山,湍流静潭,奇花异草,名胜僻隅。人生的内涵是广泛的,学习生活、家庭事业、情感物用以及马洛斯所谓的人性和欲求。人生或喜或悲,或苦或乐,或好或坏,或痛楚或欢愉,有的刻骨铭心,有的浮光掠影。
人,无论男人女人,强者弱者,终要有一种旅行的心情,一种故意不去看破的痴迷和置身局外的清醒,不强求万事,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不宿命悲观,不忧郁沮丧、不虚荣势利、荣辱不惊,成败无悔,才不至于真的在虚空幻景中不可自拔,因为最后总要幻灭殆尽。所以何不在当下释放心灵,好好活,热爱命运,认真生活,珍惜一切,享受每天,不虚此行,因为以后会死的很长久。
末了,想起杜甫的《昔游》,“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自己虽没有杜先生的理想、才溢和忧念、惶惑的心境,却唯独飘泊相仿,夙愿有天没有什么事情要做的时候,可以带上EOS-1Ds Mark的光与影,背上行囊独自去旅行。
让心灵去旅行篇9
不知为何,说起旅行,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许巍。或许是那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所带来的印象太过深刻,连记忆都变得深远。每每回想,都会觉得心中那自由的世界里,好像真的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那般清澈高远。然而许巍的另一首歌《旅行》更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旅途的美好。“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有一群向西归鸟。”旅途中的清醒,身在其中,却置身其外。路过便曾拥有,念过即能相伴。心灵好像永远在流浪,却依然会流连路途中的美景。
每个人都有旅行的梦想,那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渴望。有时候它是一种自我放逐;有时候它又是一条治愈之路;有时候它是梦想的启程;有时候它是一种执着和无奈。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都不同,有时候它是淡然的生活;有时候它是黄昏的呐喊,暗夜的狂奔;有时候它是听着吉他声的异乡;有时候它是两个人的回忆;有时候它是一种告别;有时候它是一种前世今生的回眸;它可以是有多远走多远,也可以是心的释放。
旅游产业其实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而有一群人,用他们的谋略眼光开辟着一条条旅游的路线,以便让更多的人享受旅行的舒适和乐趣。当《旅游法》在搜索平台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们邀请了星城旅游界的资深人士们来分享旅行的感受和体验,推荐喜爱的旅行路线。这些嘉宾里有各大旅行社的行业大佬,有体验生活追寻梦想的旅游达人,也有介于旅行社和自由上路者之间的户外俱乐部负责人。这三股力量所带来的三种理念,让我们更加了解旅游产业的现状。
尽管《旅游法》出台引发的议论越来越多,旅行社的大佬们却好似没有被引发太多不安,反而十分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形出现,因为会让市场更加规范,让游客也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往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旅行社终于也能“沉冤得雪”,讨要个说法了。在这个层面而言,旅行似乎变得更加有迹可循,而内容也更加纯粹。当然,出去玩,就要度过最开心的日子。
在路上,可以跟着旅行社的团体感受邮轮的美妙,在美景与美食中沉醉;可以参加自由行得到更加划算的机票和酒店住宿,然后选择自由的活动范围;可以呆坐在碧海蓝天的沙滩享受海风的吹拂;可以历练自己参与户外的相约,试试逃票穿越的新鲜;也可以一个人背上行囊,说走就走,用梦想支撑现实的苦难,一步步克服困难,努力前行,走多远算多远……
在路上,寻找和发现美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拥有。喧嚣不再,熟悉的风景和人都不再,烦恼就此远离。你能体会到的最真切的感受,便是心灵每时每刻的放飞和静谧,这般美好的时刻,想必不用镜头,也会在记忆里存活一辈子。
让心灵去旅行篇10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旅者,三毛说每个人都应当去漂泊,经历不一样的世界,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多去一些地方,让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扎西拉姆。多多说过,这本书相信的人会相信,懂的人会懂。
是啊,要读懂一个走遍千山万水,以阅历执笔而写下生命的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是的,当我有了丰富的阅历,也许我也会和她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旅行,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脚下路永远不会停下,没有哪儿是真正的归宿,没有哪儿是不会舍弃的。就这样背上行囊行走,没有尽头,随时让自己的灵魂浸满自然的味道,身在其中,体味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天堂。
实际上,谁不想放下世俗的一切去旅行呢?可谁又曾真的放下过?
真正地旅行者会因为阳光射入云彩而幸福,会因为看到红鱼对蓝天的渴望而感到遗憾和伤感,会因看到骆驼在茫茫大漠中渴盼那游走于溪流中的红鱼而叹息。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自己的脚印已布满多少地方,而在于心的震撼,灵魂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