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的诗10篇

描写竹的诗篇1

千万别请园艺师

我的枝叶如心情起伏重叠

你爱不爱看

或者爱不爱抚摸

都无所谓

错乱的神经搭上尖叫

你陈列诗行的窗前

谁把带刺的玫瑰摘除

千万别施舍沃土

我的根似思绪错综复杂

一身的绿荫

偶尔有一片枯黄

都无所谓

温柔的腰身摆好姿势

你卷帘咀嚼的心里

谁把空心的竹竿注意

诗歌二:竹林颂

黑压压的竹林

风动起来的那种声音

凄凉之下的唯美与动听

多安静的夜景

在这一刻,心灵如此的飘逸

烟花,那绚烂的华丽,短暂的停留

一时之间

也只遗留下那消散的痕印

听……这多么美妙的自然之音

风在静静独奏

竹林翩翩起舞

很荣幸

我是它们唯一的观众

灯光穿透

窗户外那淡淡的忧郁

调皮的影像

描画出这静静的一刻

我在思考,又或者是感官上在理会这眼前的一切

这究竟是竹林随风的摇荡

还是风起竹林的灿烂

相同的是事物的不变

不同的是事物的移换

而结果都是注定的没有选择权

看,我却用心在聆听

而听,我却用思绪在回荡

眼前的竹林

或许只有在晚上才是它真正的美丽和灿烂

它显得那么的神秘

可又如此的清晰

也许本来就是猜不透的一种猜测

感觉有点寒冷

心没有沸腾的跳动

感受不到丝毫的热的气息

唯一的也只有奄奄一息的挣扎的心跳声

窗户敞开着

灯光明亮的照着豪无知觉的眼前所有的一切

这多么遥远的距离

却只是仅仅一步之遥的隔离

夜深了

是时候关上窗户,灭掉灯光了

我想竹林是随风而动的

因为它摇曳的生命

已经注定

风决定着命运

诗歌三:竹海情

竹海星月暗销魂,

不知何引芳心乱,

欲把相思赋予谁?

一言句句难书愿!

梦里影影谁伤心,

醒来才知情厌倦,

一曲吵闹诉情怀,

描写竹的诗篇2

关键词:古诗词 筚篥艺术

筚篥,是我国古代西域流行的一种吹奏乐器。古诗词中有许多专门描写筚篥的诗作,对筚篥的名称、形制、音乐、演奏者等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我们从古诗词中可以管窥到古代筚篥艺术的一些情况。

一、筚篥的名称和形制

筚篥,最初叫“必栗”。宋何承天《纂文》云:“必栗者,羌胡乐器名也”。古人为使其部首相同于笛、箫、笙、笳等竹族吹奏乐器,故改为“筚篥”,也作“筚栗”。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胡笳”。宋陈旸《乐书》云:“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类胡笳九窍”。可知筚篥是西域龟兹人牧马时所用,是一种音调很高的吹奏乐器。筚篥最早为骨制,传入中原后改为竹制,管口插有芦苇制作的哨子,形制类似胡笳,有九个按孔。在文献中常被称作“悲篥”、“悲栗”、“笳管”等,在古诗词中常常称作“觱篥”、“觱栗”。如“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杨维桢《筚篥吟》)。“缪公无人宁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郑起《樵歌三首》)。“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润《和赵季文觱栗吟》)。古诗词中,对筚篥制作的材料、形制和产地都有具体描述。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云:“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贺《申胡子觱篥歌》云:“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云:“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这三句诗不仅点明了筚篥是从龟兹传来的,制作材料是芦竹,还点出了薛阳陶吹奏的筚篥形制是九孔的。当时,除有九孔管的筚篥外,还有六孔形制,明代之后便演变成了八孔形制。由于筚篥是竹管和芦苇制作而成,又类似笳,所以筚篥常被称作“笳管”、“芦管”。白居易有一首诗题目就叫《听芦管》,诗云:“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薛涛也有一首诗题目就叫《听僧吹芦管》,诗云:“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李涉、岑参、张祜的诗中对芦管演奏有精彩描写。李涉《牧童词》云:“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岑参《裴将***宅芦管歌》云:“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张祜《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云:“月落江城树绕鸦,一声芦管是天涯。分明西国人来说,赤佛堂西是汉家。”又由于筚篥在乐队中常作为领奏的乐器,因而又有“头管”之称。如“头管一声天外起,群仙俱上,有人殊丽”(王千秋《青玉案》)。“玉笛床头取次横,自吹头管按新声”(许及之《跋谏长画轴后五王按乐***》)。

隋唐时期的筚篥,除了竹制的以外,还有双管筚篥、银字筚篥、桃皮筚篥和漆筚篥等。双管筚篥,就是用两支管身连在一起,并排吹奏,吹奏时同发两个声部,声音淳厚柔美。古诗词中也有对双管筚篥的描写,如“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温庭筠《回中作》)。“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王建《田侍中宴席》)。在众多筚篥中,有一种筚篥用银丝在指孔上镶嵌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称作“银字筚篥”,古诗词中常常称作“银字管”。如“觱栗词清银字管,琵琶声亮紫檀槽”(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徐铉《梦游》)。“羯鼓更催银字管,等闲惊破一天寒”(陈造《次韵赵帅二首》)。“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直言《观元相公花饮》)。“可惜欢娱地,雨冷云昏,不见当时谱银字”(张炎《洞仙歌,观王碧山花外词集有感》)。与普通筚篥比,“银字管”管身细小,古诗中又称“细竹”、“细芦”。如“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细芦僧管夜沉沉,越鸟巴猿寄恨吟”(张祜《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诗中的“细竹”、“细芦”,即细管,就是银字管。“银字管”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发声悲烈,声音高亢宏亮。白居易在《南园试小乐》中描绘出了这种高调特点:“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白居易在《秋夜听高调凉州》中也描绘出了这一特点:“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张蠙在《钱塘夜宴留别郡守》诗中也有精彩描写:“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二、筚篥演奏名家

筚篥传入中原后,成为隋唐宫廷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唐代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高昌乐中都有筚篥。在唐代,筚篥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喜爱,无论是中原汉族艺人,还是西域来的少数民族艺人,他们经常演出交流,互相学习,筚篥音乐已相当普及,不仅世俗社会的庶民百姓喜爱,就连远离世俗社会的佛门僧人也喜爱这种乐器。薛涛写有一首题为《听僧吹芦管》的诗,对僧人吹奏筚篥作了描述,诗云:“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罢阅梵书聊一弄,散随金磬泥清秋”。张祜也写有一首题为《听简上人吹芦管三首》的诗,诗云“蜀国僧吹芦一枝,陇西游客泪先垂。至今留得新声在,却为中原人不知”。筚篥不仅男人喜欢吹奏,女人也特别喜欢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女人吹奏觱篥的描述。如“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张祜《觱篥》)。“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清弦翠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皓然纤指都揭血,日暖碧天无片云。含商嘴微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不尽长圆叠翠愁,柳风吹破澄潭月”(温庭筠《觱篥歌》)。

古诗词中描写的筚篥高手有很多,影响最大的是安万善与薛阳陶。安万善是唐代开元年间从西域安国来的少数民族乐师,他特别喜欢吹筚篥,在长安很有影响。一个除夕之夜,诗人李颀等五、六人围聚在一起饮酒,安万善为之吹筚篥助兴。李颀在听了安万善的筚篥演奏后,诗兴大发,当即挥毫,写下了—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云:“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诗里不仅写到了筚篥是由南山竹制作而成,而且还写到筚篥这种乐器是由龟兹传入中的。诗人夸赞安万善吹奏筚篥技艺高超,一般世俗之人只是听听声音而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妙,音乐徒自在风中飘散,但行家里手一旦仔细倾听,反复琢磨,就会发现安万善吹奏的音乐十分奇妙,时而象寒风吹拂古树,时而象雏凤鸣啾,时而象龙吟虎啸,时而象秋日流泉,,时而象黄云失色,漫天沙尘,时而象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可见安万善吹奏的筚篥音乐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瞬息万变,富有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词中描写较多的还有一位筚篥神童,名叫薛阳陶,是唐文宗和武宗两朝宰相李德裕的乐工。张祜《听薛阳陶吹芦管》云:“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可知他为江西紫清人士。据史料记载,有一次薛阳陶参加一个招待教坊乐工和艺术家的宴会。因年纪小,穿着又很破旧,大家都看不起他,但等他吹奏筚篥时,大家才大吃一惊,想不到一个十二岁的“小童”的筚篥吹奏技艺竟如此精湛。白居易特地写了首长诗《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诗中云:“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诗中不仅记录了三位筚篥吹奏高手关璀、李衮和薛阳陶的姓名,可知薛阳陶曾师从于李衮,十二岁就小有名气。诗中还着重描写了薛阳陶的吹奏技艺:“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从诗句中可见薛阳陶吹奏的筚篥,音乐婉转飘悠,时而细柔婉转,时而雄劲粗狂,时而轻风荡漾,时而倾天海啸。诗人对薛阳陶的吹奏技艺赞叹不已,大胆预言:“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在诗人看来,薛阳陶年纪轻轻就已技艺非凡,如果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必成大器,一定会超过关璀和李衮。薛阳陶的吹奏技艺不仅受到白居易的高度称赞,罗隐、刘禹锡、李德裕等诗人也有精彩描写。罗隐写有《薛阳陶觱篥歌》,诗云:“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刘禹锡写有《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诗云:“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李德裕还曾为薛阳陶作《句》诗一首,诗云:“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忽闻歌管吟朔风,精魂想在幽岩中”。可见薛阳陶不愧是长安筚篥演奏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此外,比较有名的筚篥演奏高手还有王麻奴、尉迟青、李龟年、关璀、李衮、董庭兰、李长史、张野狐等。

三、筚篥的音乐特点

唐杜佑《通典》云:“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筚篥这种乐器擅于演奏速度较慢、缠绵悱恻、哀伤动人的乐曲。管声凄厉悲凉,多抒发游子的思恋和怀乡之情。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云:“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多愁善感的吹奏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吹出了一段缠绵悱恻、悲凉哀婉的乐曲,离人听了因思念而落泪;灵鸟听了振翅欲舞;人们沉浸在乐曲美妙动人的境界中,忘记了现实中的一切,直至乐曲演奏完,听者如大梦初醒,这才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落满了寒霜。诗人抓住“声悲”这一特征,将筚篥的凄凉与作者心中的愁怨融合于诗句当中,呈现出一种愁肠欲断、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如“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白居易《听芦管》)。“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张祜《听薛阳陶吹芦管》)。“勿惜喑呜更一吹,与君共下难逢泪”(罗隐《薛阳陶觱篥歌》)。“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焱悲壮”(杜甫的《夜闻筚篥》)。“龟兹觱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刘商《胡笳十八拍》)。“白草黄羊外,空闻觱栗哀”(屈大钧《云州秋望》)。这些诗句写出了筚篥“声悲”的特点,哀怨切切,听后令人潸然泪下。

由于筚篥音色深沉、浑厚、凄怆,对表达悲愤情绪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常常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如“夜闻筚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响。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欻更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杜甫《夜闻筚篥》)。诗人在江上夜闻筚篥后,听曲伤怀,想起国家的动荡不安,面对“干戈满”的残酷社会现实,诗人发出了“行路难”的悲愤慨叹,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笔端。“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岑参《裴将***宅芦管歌》)。“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白居易《听芦管》)。“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读者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凄凉的画面。

两千多年来,筚篥在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筚篥以其旺盛的艺术生命活跃在中国乐坛,正放射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雪媚.筚篥的源流及其历史演变[J].民族艺术研究,2007,(01).

描写竹的诗篇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描写竹的诗篇4

关键词: 诗意素描 课件渲染 诗歌拓展 再现意境 原创练习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诗意素描则是一种新型的作文形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指导唐诗素描的关键是欣赏诵读唐诗,领悟诗情诗意,引导学生想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巧妙指导,形之成文。

一、诗意素描内涵

关于“素描”,《现代汉语词典》如此定义:(1)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2)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诗意素描是指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的作文形式。诗意素描的文字清新可爱,以全新的阐述方式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返朴归真的美。诗意素描这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已经引起人们尤其是教师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

二、课件渲染,未成曲调先有情

几乎所有中小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都能找到优美的课件,当课件中的美丽风光和悠扬音乐骤然在课堂响起,学生很容易陶醉其中,由于有兴趣,很容易展开灵动的思维、想象的双翼。***画与声音的完美配合,使学生感觉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音的完美配合,有声有色、古香古色,氤氲这唐诗宋词的美感。多媒体音乐与画面的渲染,为学生学习古诗及诗意素描进行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这些优美的文字中以作家曾冬的作品居多、唯美,如笔者用著名作家曾冬的素描《独坐敬亭山》配合优美的音乐范读导入:

寂静无声。几只流浪的鸟,飞出了守望的视线,不见踪迹。天空是深不可测的海吗?铺开蓝色的陷阱,诱捕了所有的翅膀。

一朵闲逛的白云,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在一块岩石上坐了坐,又走了。最后,不知是跑进了哪个湖里洗澡去了,还是被蹑手蹑脚的风收回了家中?

这个下午,寥廓的长空空旷得只剩下了孤独的阳光。比阳光更孤独的,是山峰;比山峰更孤独的,是独坐的诗人;比诗人更孤独的,是一颗心,沉默的灵魂……

三、诗歌拓展,轻拢慢捻抹复挑

当学生在诗歌较好的气氛中以各种方式诵读唐诗之后,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诗歌意境时,教师可以顺势进行诗歌拓展,以一些精美的唐诗素描的文字配上意境优美的动画,让学生进入想象拓展的画面。

如笔者的学生素描《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窗外月色迷茫,透着微弱的光线。那片世界在飘着朦胧的寒烟。抬头寻月,星辰稀依,月儿阴缺。岁月是命运齿轮上的流水,一朝踏入红尘,便从那头走入了这头。是月亮忘了我,或是我骗了世人,那是一个恍若隔世的梦,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梦,梦醒时亦是碎时。月儿低眉,微风亲抚。月光柔柔地洒满大地,花儿淡淡地开在枝头,人儿静静地立于月下。这花前月下,怎能不美。物还在,景依旧,心却未暖,已无言,影婆裟,独上西楼。投望眼,才觉清秋。那些风雪,已然不再。我只是被黑夜笼罩,永远看不见双眼,那些繁花似锦的往事被风吹落,折断了翼,枯黄了叶,无影无踪。

在这样美的文字和意境里,唐诗素描的文字变得更感人,诗意优美。这些唐诗素描的作品既可以让学生读,又可以由教师配乐范读。

四、低吟浅唱,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品无非是个例子,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现代作家能把唐诗素描得这么美丽空灵而深刻。笔者和学生思索、讨论后归纳:源于理解意境,进行多角度联想和想象。在素描中要注意:

1.明确诗歌要素,进行合理想象。如《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中有山,那么与山有关的景点就可以联想到山林、山花、鸟、僧人、樵夫等,让他们合理出现在素描的作文中。

2.抓住诗句或词句中景点的特点,丰富意象。如《竹里馆》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为竹林,那么晚上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色,这样的夜晚可以出现哪些事物?鸟?花?琴者?树影?学生的联想就不会混乱而不着边际,就能丰富作品中可能出现的意象。

3.定好感情基调,再现意境。作文时应“情动而辞发”。如素描马致远的《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感情基调应该为悲凉。当感情基调定好后,古道上的一棵树、一片叶子、一阵秋风、一匹马,凡此种种,无不渗透着悲凉感伤的情怀。

五、原创练习,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学生有了对诗歌的初步了解,对于作品也有一种很想表达的愿望时,笔者就顺势选取才上完的诗歌,布置学生练习唐诗素描。

一次学完《竹里馆》及介绍一些诗意素描作品后,某位学生的课后习作如下:

诗意素描《竹里馆》

别了尘世的几许繁华,迷上了眼、离醉、朦胧……两相望,泪断肠,淡了伊人妆。花开若相惜,花谢莫相离,西风古道,扯开了梦里思绪,清冷的月光……

辗转了几湾淙淙流水,是一帘幽远的竹林。苍劲的枝条随风飘扬,干枯的竹叶撒落了一地尘埃,松软而刷刷作响。你好像化为其中一枝,临风摇曳,散入云际,探人心海,偶尔成为那飞倦的鹭鸶鸟的栖身之所。

夜已把你笼罩。风悄悄乘行在指间。忧伤漫过星星夜,黑夜漫过了你独坐一时的黑境。几声鸟虫的窃窃私语,几转夹着寂静的瑟瑟风声,却未显荒凉、虚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你那略显淡泊的身影,陶醉了我。

看着这样优美而充满灵性的作品,怎不让人陶醉?学生的作品虽然稚嫩,但诗情、诗性却不逊于诗人,而且作品清新,读来令人爱不释手。由此可见,诗意素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又能增强他们对唐诗宋词和现代文的转化能力,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提高欣赏水平和文字能力。

诗意素描虽然只是一朵淡然绽放的小花,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乐意尝试,希望它能成为语文教育和文坛上的一朵灿烂艳丽的花朵。

诗意素描,快乐作文。

描写竹的诗篇5

古典诗词的形象鉴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3年来,高考对形象类进行直接考查的情况情为:2011年有6处,2012年有5处,2013年有4处。

下面拟就近几年高考真题来具体探究古诗词形象类鉴赏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鉴赏诗中某些意象

意象既可以理解为“意加象”,也可以理解为“意的象”。诗人艾青认为: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指诗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鉴赏某一意象,就是挖掘物象所蕴含的主观情感。所谓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鉴赏诗歌,通过跳动的意象去捕捉诗人的情感、思绪。可见,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中介与途径。

(一)提问方式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二)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答题句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耐,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二、分析诗词的意境

众多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但意境的内涵又超越意象。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答题步骤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②概括意境的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答题句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2012湖南卷第10题)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容的整肃,也暗含了***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三、分析诗词中人物形象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有塑造的人物形象(虚构的)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自我)两种。

1.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一)提问方式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二)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②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三)答题句式

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身份)。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①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①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描写竹的诗篇6

摘 要: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竹枝词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各地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巴蜀地区亦然。清代,巴蜀竹枝词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我们不能忽视唐宋时期出现的竹枝词对后来竹枝词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分析唐宋诗人所作巴蜀竹枝词在描写的主要内容、典型意象使用这两大方面的特点,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唐宋诗人;巴蜀;竹枝词

竹枝词又称竹枝歌、竹枝曲,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各地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巴蜀地区也一样。清代时期,巴蜀竹枝词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我们不能忽视唐宋时期出现的竹枝词对后来竹枝词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拟分析唐宋诗人所作巴蜀竹枝词在描写的主要内容、典型意象使用这两大方面的特点。

一、展现巴山蜀水的秀丽风光与巴蜀地区的民俗风情

巴蜀大地自古以来就孕育了秀丽的山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乐府诗集》有云:“《竹枝》本出于巴渝”[1]。巴蜀竹枝词也是此地文化特色的反映。先看宋代冉居常这首《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

青春恼人思M跹,女郎市酒趣数钱。

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

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

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荐殷勤。

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

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2]

这首竹枝词写上元节时成都城内的景象:卖酒数钱的女郎、学箫学鼓的少年群、热闹非凡的赛秋千等,透过诗人轻快的笔调似乎能领略到当时成都城内的佳节胜景,感受蜀地的风物人情。再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并引》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3]359

春日的江头雾气渐消,蜀客的船停在江边,想将一纸书信寄到万里桥。朴实简单的语句表现出纯粹的人情美。还有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3]359

同样是春日,江边两岸山花已开,家家户户备好了春酒,女伴们相邀踏青。这首竹枝词笔调轻快,也展现了春日巴蜀饮酒与踏青的风俗。

夔州作为巴渝地区的名城,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最能体现夔州风物人情的宋代竹枝词莫过于北宋诗人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九首》,先看其一: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4]220

这首描绘了端午佳节夔州云安赛船饮酒的热闹场面。其二写到: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4]220

描写了夔州物产丰饶,石榴花红遍山头,荔枝尚在成熟中。当然,夔州的人也独具特色,有虽不漂亮却自有人爱的“瘿妇”,如其四: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

行人莫笑女丑,儿郎自与买银钗。[4]220

有“白头老媪”与上山采茶的“黑头女娘”,如其五:

白头老媪d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4]220

还有唱着《竹枝歌》令客忘归的年轻姑娘,如其九:

当筵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4]220

峡谷深深、江流向远。“大昌盐船出巫峡”一句还展现了盐业在夔州的情况;而“十日溯流无信音”又表现了航运漫长、艰险未知的状况,这些都记载了当时巴蜀地区的真实情况。

二、以杜鹃和猿为主的典型意象

提到蜀地,人们会想到杜鹃鸟;提到巴山,人们又会想到猿啼。《华阳国志》有记载:“后有王曰杜宇……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5]杜鹃鸟鸣给蜀人带来的感受是一种化不开的哀愁,该意象用在竹枝词中使竹枝词有了别样情感。北宋黄庭坚《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就出现了杜鹃意象,其一写到:

一声望帝花片飞,万里明妃雪打围。

马上胡儿那解听,琵琶应道不如归。[6]422

其二诗云: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围山腰胡孙愁。

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6]423

其三又云:

命轻人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6]423

黄庭坚自云:“予既作《竹枝词》,夜宿歌罗驿,梦李白相见于山间,曰:‘予往谪夜郎,于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予细忆集中无有,请三诵乃得之。”[6]421-422其所作《竹枝词》,借梦见李白而抒发自己的迁谪之苦,尤其是“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一句,是诗人内心写照:杜鹃啼血血泪已尽,何时才能结束这迁谪之苦?

杜鹃鸟意象的使用主要是表达其叫声带来的感受,猿意象的使用也如此。在《水经注》中就写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猿啼是闻声抒情的媒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3]359

其中就有清猿啼叫,不过诗人直接指出是因为“个里愁人肠自断”,故而“由来不是此声悲”,使得全诗愁绪笼罩在巫峡的苍茫烟雨中。再看唐代顾况的《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9]2970

“肠断晓猿声渐稀”一句更是表现出猿啼声渐停而肝肠已寸断的悲伤。

还有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10]

本文仅作以上浅层探究,而竹枝词是值得永远体会的。唐宋诗人所作的巴蜀竹枝词流传了千年,在古典文学的世界里奏出动听的音乐,闪烁动人的光芒。(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z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z明{杨慎.全蜀艺文志[M].北京:线装书局,2003.

[3] z唐{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 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z晋{常璩.华阳国志校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z宋{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 z清{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描写竹的诗篇7

如描写“敬神”礼俗中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词》)。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Q》)。描写除夕夜通宵不寐,把烛迎新的有:“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杜审言《除夜有怀》)。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的有:“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杨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也写道:“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新年来临的场景,

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辟邪祈福,迎神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虽只短短四句,城镇乡村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的节日气氛已跃然纸上。

新年是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机会,人们会拜年致贺词,贴春联、“福”字、年画等。宋代王十朋在《元日》中写道:“元旦年年见,天涯意故长”“弟兄互拜处,归去顾成行”,描写出兄弟们互相拜年、共贺新岁的情景。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过年时,曾亲制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此后,这一形式便迅速在民间普及。宋代时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即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到了明、清时期,“飞帖拜年”非常流行,如明代文征明在《拜年》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唐代白居易在《除夜》中写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刘长卿在《新年作》中写道:“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这些诗都流露出诗人的思亲怀乡,渴望团聚的心情。

唐代孟浩然在辞旧岁时,祈祷明年五谷丰登,他在《田家元日》中写道:“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反映了农家的新年气象,也反映出诗人“无禄尚忧农”的读书人的高尚品格。唐代史青在《除夕》中写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勉励人们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好应做的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过去的一年所为,没做好的要在来年做好,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描写竹的诗篇8

古代诗歌的形象应该是由诗歌里面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大致说来,诗歌的形象分为两类,即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和白居易。景物形象又可分为景象和物象,景象如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等,物象如韦应物的《闻雁》中的雁等,这些形象都是诗人经过艺术概括和加玉创造出来的具体的生活***景。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所说的“意象”。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呢?

一、要知人论世

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如果了解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就不难把握《孤桐》中的孤桐形象,就是王安石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受到种种打击,但仍志存高远,正直不屈。再如2009年[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人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本词写作背景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可见侯蒙的幽默诙谐;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可见侯蒙的乐观自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可见侯蒙的志向高远。了解了本词的创作背景。不难解读侯蒙的形象了。

二、抓关键词语

例如标题、结句和一些关键的字就能透露一些信息,便于理解诗句,把握形象。如2009年天津卷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抓住“半含”“新梢”两词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抓住“凉”字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抓住“净”“香”两字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三、知意象寓意

描写竹的诗篇9

【关键词】鉴赏 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意象 意境 答题格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学科“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中有一个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本文拟结合古代诗歌鉴赏题讨论一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解题技巧。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意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身份+性格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

1.(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穷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的诗人形象。他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概括“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诗刻画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刻画了诗人隐士的形象。他年事已高,意态安闲,神态安逸、潇洒。

(二)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并非指第一人称的诗人自己,而是指诗歌中塑造的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人物形象。

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个远离尘嚣、率性自适的隐者形象。它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 江 月

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塑造了贾宝玉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贾宝玉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形象。他的所谓乖张不过是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罢了,寄予了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深刻批判和对保持美好天性的人的赞美之情。

二、鉴赏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的景或物(象)。

答题格式:象+意。

1.(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参考答案:“子规”即杜鹃,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定为一种悲鸟,一种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在本诗中它的含义是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参考答案: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凤凰饮甜泉,日落后栖息在山冈。一声高吭的鸣叫响彻九州,伸长脖子远望八荒。体现了凤凰高洁、志向远大的品性。

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极写竹子的可爱,盛赞竹子的高洁。

三、鉴赏意境

鉴赏意境本来不是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子考点,但由于许多人常把意象和意境混为一谈,所以在这里把二者辨别一下。意象的“象”指诗歌中的景或物,意象的“意”指诗歌中融入的诗人的主观感情。意象是具体的单个的词语。意境的“境”既指诗歌中的景或物,也指诗歌描绘的整幅画面,意境的“意”指诗歌中融入的诗人的主观情感。意境是针对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而言。鉴赏意境的提问方式常有二种,一是分析这首(句)诗的意境,二是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景象)。

答题格式:描画面(翻译)+点氛围(用双音节形容词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凄凉、雄浑、壮阔等)+析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的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辉,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这首诗精美如画,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流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词的上阙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描写竹的诗篇10

[宋]周 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冷②依萤③聚土塍④。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释:①筇(qión):本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竹杖。倚筇:扶杖。②:火,俗称鬼火。③萤:指萤火。④土塍(chén):田野里的土埂子。

作者简介: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济南(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乌令。宋亡不仕。其词与(梦窗)并称“二窗”。亦能书画。有《草窗词》、《齐东野语》等。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游子深夜归家的情景。

绝句开门见山。“夜深归客”四字,既点明了诗题“夜归”,又给人以悬念: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联系以下几句,我们可以推断:这大约是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外投宿多耽搁一夜,日夜兼程,摸黑赶路。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二句写村外荒野的景象:田野里的土埂子上,若隐若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归客”孤身夜行在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里是多么的凄凉。这样的描写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想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是村店。在昏暗的月色的衬托下,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是家吗?“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生风,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的缘由。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人都入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的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强烈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跋涉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长久在外以致家境贫寒的内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竹的诗10篇

学习

扶贫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总结,内容包括健康扶贫工作总结,扶贫活动情况总结范文。二、主要做法是:(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县是农业大县,以农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的整体经

学习

厨房规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厨房规划10篇,内容包括厨房收纳规划布局,厨房规划最佳方法。中国现有厨房建筑一般有农村独栋建筑、别墅、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厨房所处层次从一层到近百层;厨房面积从几个平方到几十个平方都有。而用于厨房排烟的设备一般都有

学习

六查六看剖析材料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六查六看剖析材料,内容包括六查六看剖析材料,六对照六反思剖析材料。3、差服务态度,看有无态度生硬、推诿扯皮等问题。能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的对待工作、服务群众。但在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缺乏突破条框的勇气,工

学习

员工竞聘上岗演讲稿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竞聘上岗演讲稿10篇,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竞聘上岗演讲稿,竞聘员工演讲稿范文集锦9篇。大家好!我叫__。在__,我所就读的专业是企业行***管理,而相关的主修科目有:企业行***管理总监行***关系实务、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

心爱之物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心爱之物作文10篇,内容包括心爱之物作文五年级,心爱之物作文片段范文。4、而他就是我的心爱之物。也是我生活中的万能工具箱。(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跨文化营销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跨文化营销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农产品营销论文模板,文化营销创新案例论文。2.价值观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农业社会寻求温饱的价值观;工业社会寻求物质成功的价值观;福利社会寻求自我表现的价

学习

芈月与秦始皇的关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芈月与秦始皇的关系10篇,内容包括秦始皇与宣太后芈月是什么关系,芈月的儿子嬴稷和秦始皇什么关系。(2)人物评价: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

学习

公司服务礼仪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服务礼仪,内容包括公司服务礼仪培训心得,员工服务礼仪培训方案范文。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保持身体清洁卫生,这不仅是健康的需要,更是文明的表现,有利于与人交往;头发梳理整齐、面部保持清

学习

可研究性报告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可研究性报告10篇,内容包括可研究性报告模板,环保研究性报告。2.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包括产品名称、规格与性能、市场需求情况,生产规模的方案论证,横向配套计划,产品国产化问题及销售方式、价格,内外销售比例等。3.主要技术与设备

学习

教师节给老师写的一封信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给老师写的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写给老师的一封信的格式,教师节要给老师写的一封信。您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导师,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教师。您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漂亮和最善良的。您是大多数教师中的极少数注重外

学习

欢乐一家人让父母享受快乐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欢乐一家人让父母享受快乐10篇,内容包括欢乐人生让父母享受快乐,欢乐一家人的感想。1.2早期阅读的重要性。1)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2)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3)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4)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

学习

学前教育实习生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教育实习生,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实习生每月计划,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日记。1.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岗前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培训内容2.1.1专业

学习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计划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内科护士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关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神经外科护士工作总结计划。二、按护理部及产科质量管理要求,负责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各班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

学习

难忘的教师节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难忘的教师节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随笔最新10篇,难忘的教师节作文。去年的教师节同学们觉得过的索然无味。只是装饰了教室,因为老师不让买彩喷,待老师进班时,同学们也只是齐声说:“老师,节日快乐。”老师非常开心,同学们虽然嘴上笑

学习

描写雷阵雨的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雷阵雨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雷阵雨的作文题目,描写雷阵雨的高级作文。一出家门,一阵热风(便)扑面而来。(我抬头一看,)只见天阴沉沉的,大块大块的乌云被(在)风(的“)指挥(”下,)的整整齐齐地向西北方向缓缓地移动。小鸟儿们预感到风

学习

描写友情的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友情的词10篇,内容包括描写友情好词和短句,关于友情的词10个。一、景物人格化与触景生情不同,景物人格化是指作者在创作签将情感投射到经物质上,将所写之景人格化,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二是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塑造景物,因此,在

学习

描写冬天雪景的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冬天雪景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句子,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秀作文。意趣:江南冬景之美。读本文感受之切,就是江南冬景充满诗的意境。这种诗的意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实写。且看:“到

学习

描写春天的诗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诗句大全,描写春天奋进的诗句。4、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6、池上碧苔三四点,

学习

顾城的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顾城的诗10篇,内容包括顾城的诗集大全及赏析,顾城的诗长篇。引言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以那首著名的《一代人》而一举成名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歌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风格,他以大睁着

学习

苏轼的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的诗10篇,内容包括苏轼的诗精选10首,苏轼最出名的十篇文章。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苏轼也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对中国食文化、酒文化

学习

描写雨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雨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雨的诗句三年级,描写雨和花的诗句。4、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濛濛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5、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唐

学习

陶渊明的诗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陶渊明的诗10篇,内容包括陶渊明纵浪全诗,陶渊明的诗节选。但一提到,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陶渊明,而谈到渊陶明,人们就会想到,两者似乎已成了一体。那么陶渊明与有何不解之缘呢?晋代诗人陶渊明善于在他的诗中使用意象,松、鸟、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