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资本10篇

风险投资资本篇1

(一)从民间资本的存在的形式上看

我国的民间资本大量的以储蓄形式存入银行,这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收入水平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说明我国民间资本大量存在于银行当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因此,使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从民间资本闲置资金总量上看是有可能的。

(二)从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上看

我国多年来的居民储蓄存款居高不下,近些年来虽然央行几次调低了银行存款利率,但靠“吃利息”的传统储蓄依然是大部分居民理财的首选。这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现阶段我国的民间资本主要是存入银行、买保险、买国债。在股票方面由于近年来上市公司只是进行“圈钱”,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却很少;再加上频频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蒸发”的消息传出,这使得投资者不愿投资于资本市场。所以在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引导居民将风险投资作为理财的另一个投资方向,使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成为可能。

(三)从人文思想观念的转变上看

在过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滞后和居民理财观念的保守,风险投资理念不被认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居民的理财意识已经觉醒,居民投资理财的欲望非常强烈。这正好与风险投资的特征相符合。因此,将自己手中的钱投入风险投资市场对目前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不是不可能的。

(四)从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经验上看

将风险投资作为民间资本的一个重要渠道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将民间资本引导到风险投资市场,他们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将民间资本的65%引入了风险投资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风险投资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民间资本的支持。这些成熟经验也证明了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是可行的。

二、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对民间资本的需求

虽然风险投资在中国出现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但其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一些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资金的高效益还不明显。如我国中关村的风险投资成功率不足10%,而国际风险投资界普遍认为风险投资企业成功率的正常水平应在20%左右。由于在我国风险投资的主体以***府为多,形成了风险投资的高度市场化与***府机构的计划性相互矛盾,这就决定了***府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性、稳定性,不得不时时地加大对风险投资资金的管理,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行***干预。而当民间投资者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的时候,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做的最好的国家,美国对投资于风险企业的标准是这样计算的:一个风险企业的投资5000万美元,平均每个阶段需要1250万美元。若按美国的标准计算,以目前的100亿左右的资金总量只能对6个企业进行风险投资。这样的结果是:近年来我国每年有近7万项科研成果、近3万项省部级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产品,现在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5%,而美国这一比率为20~30%。虽然中国与美国相比国情不同不能同日而语,但风险企业的成功率高低是以投资大量资金为前提的,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就不能将众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当然也就谈不上科技兴国的伟业了。

三、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打造投资环境

(一)实行差别税收,体现***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与鼓励

所谓的差别税收是指国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支持的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上的优惠。在遵守WTO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如降低高科技企业所得税税率等优惠。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就是因为在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府给予民营投资公司的特殊的税收优惠***策,这对推动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风险投资要想顺利的发展,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是关键。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都比较滞后。在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公司法》有些对风险投资不利的规定,如公司设立时必须实缴注册资本,而风险企业往往是逐步的资本投入,投资公司一时间也拿不出过多的资金,风险公司一时间也用不了那么多的资金,因此,限制了某些风险企业的发展;如《公司法》要求发起人要在5人以上,这使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力有所下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立法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如果立法先行,再出台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中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比如贷款优惠方面的***策,将会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

(三)健全风险投资的管理环境,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资本篇2

风险资本一般在新兴产业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前较早阶段投资,所以面临着较高的管理风险、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市场风险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在投资新兴产业企业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创新、市场高风险和企业质量、创业团队能力等信息不对称,发达国家风险资本一般会在投资前通过事前的合同治理,事中的增值服务和董事会治理三种投资治理方式构建有效的创业团队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力促进新兴产业创业孵化和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其股权投资的增值。复杂的投资环境使风险资本投资上市前创业板企业的治理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和严峻。北美和欧洲实证研究表明,风险资本能显著的改善被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被投资企业的价值。下面主要按照风险资本的三种主要治理机制进行风险投资治理的文献归纳。

1.风险资本的合同治理研究。在风险资本合同治理中有影响的学者主要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研究分阶段投资在风险资本治理中的效率。认为分阶段投资是风险资本控制投资项目最好的办法。发现分阶段投资对风险资本具有项目质量的学习效应。的研究则发现分阶段投资是解决投资后风险资本被创业团队套牢的有效机制。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相对于事前的一次性投资,分阶段投资能解决事后风险资本被创业团队套牢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分阶段投资可能导致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风险资本事后套牢创业团队的问题)。部分学者研究风险资本使用投资工具的投资治理作用。发现美国风险资本大量使用可转换优先股等可转换证券。由于在风险资本投资中,投资合同签订后投资双方付出的努力对风险资本投资的成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少学者发现通过合理的转换比例、转换条件设计,可转换优先股能解决风险资本和创业团队事后投资过程中投入不足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还有部分学者利用规范分析研究投资合同中关键决策控制权分配在风险资本治理中的作用。认为,由于创业团队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在创业中的重要性,赋予风险资本关键决策控制权可以解决风险资本投资后被创业团队套牢的道德风险问题。发现具有控制权的风险资本,在创业团队管理层不能胜任的情况下,能付出最优的努力搜寻职业经理人并用职业经理人替换创业团队管理层。不少学者研究关键控制权在风险资本和创业企业管理层之间的调整。如等发现风险资本会拥有对投资企业关键决策(资产处置,项目退出方式,管理层替换)的控制权,尤其是在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变的比较糟糕的情况下。论证了当创业企业业绩高度相关的指标变差时应该由风险资本控制;在业绩指标中等的情况下,应该由双方共同控制;而在业绩指标非常好时则由创业团队继续控制。

2.风险资本增值服务治理研究。投资后,风险资本一般会通过增值服务提升创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取创业过程中稀缺的人力资源和外部资源———融资、供应商关系、客户等。近年来,学者倾向从企业风险特征、风险资本特征来研究风险资本提供增值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认为影响风险资本提供增值服务的因素主要有项目的风险(创业团队管理水平)、商业风险、项目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资本管理人的经验。证实德国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偏好与所投企业特征(市场增长率、是否作为沉默合伙人)显著影响风险资本对所投企业咨询类的增值服务(研发咨询、制造决策、销售决策以及融资决策)的选择和频率。等(2008)发现具有商业经验合伙人的风险投资公司会更积极的帮助被投资企业招募管理人员,董事,协助后续融资,并保持与被投资公司积极的联系。同时***型风险投资公司比附属型风险投资公司更积极支持被投资公司等(2010)发现相对于***型风险资本,公司型风险资本向创业型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增值服务功能。另一些学者研究风险资本提供增值服务的类型及对其投资企业业绩的影响,主要有如下的研究成果:(1996)研究表明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荷兰等国风险资本比较注重的增值方式是战略咨询、人际往来、以及帮助企业建立与其他公司和专业机构的网络服务。(2002)证实风险资本通过在战略层面(董事会建议,帮助融资,商业建议)、教练服务以及网络服务(合同资源,管理层招募)等增值服务帮助比利时高科技企业提升价值。等(2010)研究表明,相比***型风险资本,公司型风险资本能显著的提高与母公司战略一致的创业型企业的IPO估值和并购溢价。

3.风险资本董事会治理研究。国外关于风险资本对参股企业董事会的投资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部分学者研究风险资本对创业型企业董事会结构———董事会***性、规模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的影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风险资本的进入能显著增加被投资企业董事会的***性,主要体现在:接受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的董事会构成中有更多的具有行业经验的***董事;董事长与总经理一般是分别任命的;接受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具有更大的董事会。另一方面,在公开上市时,接受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的创业团队持股比例更低,创业团队更可能被替换)。另一部份学者研究影响风险资本董事会治理的关键因素。学者们研究发现,风险资本联合投资、风险资本投资股权比例、风险资本类型(***型,公司型)以及风险资本声誉(能力)等都是影响风险资本改善董事会治理的关键因素,主要结论有:联合投资、风险资本声誉以及风险资本股权投资比例与风险资本参股企业的董事会***性正相关。此外,证实公司型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董事会和薪酬委员会中具有更多的外部董事;同时会出现更高比例的强制性CEO轮换。还有少部分学者研究风险资本董事会治理的效率。证实风险资本能提高其投资企业董事会***性,并显著的降低公开上市后公司失败率。发现风险资本能力对参股企业上市后董事会***性以及财务报表的质量有积极影响。

4.国内相关研究介绍。国内关于风险资本对参股企业投资治理的研究大多还处于总结发达国家风险资本的典型合同治理机制,并对之进行规范或定性分析。一些学者通过定性分析或规范分析研究分阶段投资在风险资本投资治理中的作用。劳剑东等(2001)发现分阶段投资情况下,风险资本相当于获得了在后续阶段放弃投资或重新评估企业并继续投资的期权。陈灏康(2006)认为分期注入资金是风险投资家所能运用的重要监控机制。曹国华,潘蓉(2007)认为在分阶段投资下,创业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得企业所需的后续资金,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运作企业并投入有效的努力。另一些学者研究投资形式在风险资本投资治理中的作用。唐伟(2005)认为在风险资本家与创业企业管理层的联合努力能提高项目收益,双方的努力程度与投入正相关,且在风险资本投入比例低的条件下,风险资本应该获得普通股。李建***、费方域(2010)发现可转换优先股是风险资本实施事前获得控制权的有效机制。还有一些学者对风险投资治理中的控制权分配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为了减少创业企业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为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风险资本通常会以适当的方式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张晓晴,2006)。李建***,费一文(2008)研究发现,在风险资本和创业企业管理层关于退出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条件控制相对单边控制能更好的解决合同不完全情况下事后退出方式和时机的有效选择问题。总体来说,国内风险资本投资治理研究还处于从国外典型问题出发,总结国外主要研究成果的阶段;还非常缺乏中国转型经济和关系文化特征背景下的风险投资治理问题研究,尤其缺乏中国市场背景下,结合中国风险资本自身禀赋特征、所投资企业风险特征的风险资本投资治理模式和效率的实证研究。

二、现有研究总结

1.目前关于风险资本投资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同治理、增值服务以及董事会治理的模式与增值服务的作用上,缺乏对风险资本选择的各种投资治理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缺乏风险资本组织结构特征、、风险资本人力资本特征、风险资本投资风格以及所投企业的风险特征等关键因素对风险资本选择合同治理、增值服务治理以及董事会治理等治理方式影响的研究。忽略风险资本投资环境(风险资本禀赋特征,所投企业风险特征),单纯地研究风险资本投资治理机制的作用是不符合管理学中情景管理理论的,这样的研究对风险资本投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2.目前研究缺乏关于风险资本投资治理对企业持续增长影响机理的深入实证研究。风险资本对所投资企业创新能力与长期业绩的提升是风险资本投资成功的关键。关于合同治理的研究缺乏关于包含分阶段投资、投资工具、关键决策分配权(管理层替换权,优先清算权等)以及反稀释条款等合同治理模式对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盈余管理和长期业绩影响的效率分析。增值服务治理效率的分析相对较多,但大多集中在增值服务对风险资本参股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缺乏关于增值服务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影响的深入研究。最后,关于风险资本如何影响被投资企业董事会治理效率的研究就更少。关于风险资本投资治理与绩效之间的研究可能还需要调整研究视角,从一个更完整的治理组合角度研究投资治理的效率(王华、黄之骏,2006;)。

3.目前的研究缺乏对于风险资本治理机制之间内相互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从治理机制内生关系(替代或互补)的角度研究治理组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缺乏关于合同治理、增值服务治理以及董事会治理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就很难指导风险资本投资治理组合的选择,也更难以深入分析风险资本治理组合与创业型企业技术创新、长期业绩之间的关系。

4.缺乏转型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背景下的风险资本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西方发达市场。过去由于风险资本投资数据的缺乏,还缺少对中国风险资本治理微观机制的黑箱进行深入解剖和系统研究,以梳理我国风险资本治理机制特征,揭示我国风险资本治理机制的形成机理、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治理机制组合对所投资企业创新能力和长期增长的影响。,将限制风险资金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孵化和推动,不利于我国产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三、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和对中国的意义

风险投资资本篇3

摘要:风险资本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在投资过程中,风险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如垄断投资、混合投资、辛迪加投资和联合投资,并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由于财富约束、风险分担和增值服务的需要,风险资本家经常共同对创业企业投资,因此,传统的委托理论分析已不能解释风险投资行为,共同投入和分享产出的团队生产分析对此提供了更好的解释,而且多重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重复博弈也成为风险资本投资研究的核心问题。

中***分类号:F830.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1)05-0073-08

一、引言

风险投资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挑战,随着对风险投资活动认识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也从运用传统委托理论分析各种成本问题,逐渐发展为分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企业家共同投入和分享产出的团队生产问题分析。以往文献多从融资角度展开,假设创业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但由于创业企业家受财富约束,风险资本家实际承担更大的风险,同时他们也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所以风险资本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实践中,风险资本家会采取各种投资策略以解决风险投资中的激励问题,如选择垄断或独自投资(Solo-investment)、混合投资(MixedInvestment)、组成辛迪加(Syndication)或共同投资(Co―investment)、联合风险投资(Joint Venture)等。

与国外相比较,我国风险投资理论研究和市场发展都比较滞后:理论研究基本追寻国外的研究路线,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风险资本家投资策略比较单一,很少对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更多关注财务目标等。而国外研究显示,风险资本家选择不同投资策略进行投入对企业产出有重要影响,而且企业家也更喜欢能增加企业价值的投资者。因此,以风险资本家作为研究起点对风险投资策略进行全面梳理,对深入理解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完整的投资过程应包括项目选择、投资及退出三个程序,因大多数文献集中于投资行为,因此本文主要对风险投资过程中投资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而对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和退出另做陈述。但应注意,投资策略和投资选择与退出并不是完全分离的。

二、垄断风险投资

当其是创业企业的唯一资本提供者时,风险资本家经常采用分阶段投资以有效缓解成本问题。分阶段投资主要有两种类型,设定投资目标或里程碑(Milestone Investment)和无目标或循环(Round Investment)的分阶段投资。在第一种类型中,双方设定分阶段目标,并在最初契约中约定总投资额以排除再谈判的可能。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获得较高的事前灵活性,一旦创业企业家的努力或业绩未满足预定目标(如获得新专利,生产出最终产品或可预见的产品市场销售额等),风险资本家有权放弃项目。而无目标分阶段投资则给予风险资本家更大事后灵活性,在初始契约中不设定总投资额,在上阶段投资完成后,双方就下阶段投资进行谈判。

通过分阶段投资的理论分析,学者们认为风险资本家选择分阶段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有效激励创业企业家以及缓解创业企业家的再谈判承诺问题。

当企业家仅投入无成本的人力资本时,一旦风险资本家做出投资,创业企业家不能承诺不对投资者的要求权进行再谈判,分阶段投资能有效减轻承诺问题。Neher忽略风险资本家的承诺及分阶段投资对创业者的激励问题,认为通过在投资契约中设定可明确衡量的投资标准,分阶段投资将企业家人力资本逐渐嵌入到实物资产中,增加风险投资的抵押价值。因此,对无形资产较少的企业,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增加,每阶段投资数量增加且最优融资阶段数量减少,待企业家人力资本全部嵌入到实物资产中,即是企业家被更换之时。

分阶段投资给风险资本家带来事前(后)投资灵活性,但投资灵活性价值随创业企业家的外部选择权变化。相比而言,设定目标分阶段投资增加了风险资本家事前的分阶段选择权价值,并随企业家外部选择权的减少而递增。通过给予投资者更高的要求权,减少缔约成本,提高契约的可执行性,Cuny和Talmor对设定目标分阶段投资的理论分析获得了经验证据的支持,但结果对参数变化非常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不确定性下降,风险资本家会投资更多,分阶段投资对投资者而言具有期权价值;期权是可以用来衡量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工具,但需将期权价值嵌入双方的博弈过程。Cossin、Leleux和Saliasi构造包含多变量的案例模型,认为分阶段风险投资比一次性投资期权价值更高,Young Li则依据实物期权观点,考虑了两种具体不确定性:项目特有的不确定性和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自利或机会主义行为)。分阶段投资是在保留当前投资期权和现在投资以获取后续投资期权之间选择。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了保留当前投资期权的价值,致使投资延迟,并增加未来投资成本,甚至会使该期权价值完全丧失;市场竞争也增加等待的机会成本,促使风险资本家尽早投资,实证分析表明投资前期主要是项目特有的不确定性起主要作用。

虽然分阶段投资能有效激励风险资本家投资,提高投资效率,但与此同时,分阶段投资也带来一定成本。好的项目可能不能获得足够投资,产生投资不足问题以及投资者机会主义行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牺牲企业长期利益的窗饰行为),因此,最优投资决策应是权衡分阶段投资收益与成本的结果。垄断投资分析忽略了风险资本家的财富约束,以及组合投资的风险分散作用,更重要的是,未考虑风险资本家提供的增值服务,风险资本家被假设成仅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的消极资本提供者。

三、混合风险投资

由于风险资本家的财富约束或为了获取增值服务,如获得其他投资者对项目的再评价,风险投资企业可能存在多个投资者。此时,风险资本家会采取混合投资方式:在投资后续阶段引入新投资者,但投资者之间并无明显联系。先前投资者通过监管创业项目,对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未来前景有更多的信息,被称为内部投资者。在与外部(后续)投资者的缔约中,存在内部投资者道德风险以及与创业企业家合谋的可能性。内部投资者可能以外部投资者为代价获取私人收益,因此,存在过度投资的倾向。

内部投资者的存在也能减少过度投资。考虑内部投资者在后续证券定价中存在道德风险,证券的选择可以揭示内部投资者私人信息,防止投资过度。但是,当且仅当内部投资者持有固定比例契约(总是收到项目收益和支付未来投资的固定比例),其支付***于新发行证券价格时,其他投资者才能做出最优投资决策。Fluck、Garrision和

Myers就认为,考虑内生的努力投入时,接近固定比例契约规则才能确保揭示真实信息。原因是固定比例契约消除了后续融资中证券错误定价的激励:新证券发行价格仅影响企业家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剩余分配。对于给定信息的估价,如果新证券定价过高,企业家获益,反之则外部投资者获益。与此不同,Bigus考虑内部投资者通过前期经历了解创业者能力信息,而外部投资者接触不到此信息,其投资契约反映了创业者平均能力。如果创业者能力较强,在下轮融资前,内部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份额能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有用信息。

当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获得项目成功概率的私人信息时,存在双方为确保项目继续进行合谋的可能性。事前,风险资本家不实施监管(节省监管成本),创业企业家选择无效率投资项目;事后,当双方获得项目成功概率的私人信息时,合谋以确保项目继续进行,即便此时项目清算更有价值。Dessi认为最优防合谋合约可采取非常简单的形式:将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配置给作为金融中介的其他投资者,可以对项目继续和再投资做出正确决策。但研究结果依赖于两个假设:金融中介(其他投资者)的监管及风险资本家技能和专业知识是相对稀缺的,存在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以其他投资者为代价合谋的可能性。

混合风险投资中,通过内部投资者的信息显示和控制权安排解决过度投资或合谋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1)内部投资者不是企业收益的唯一所有者,在参与企业投资决策时可能做出次优决定,产生高昂的成本。(2)内部投资者通过监管项目获取信息,增加了在随后投资中的谈判力,可能增加企业家融资成本,当创业者转向外部投资者成本更高时,他将“粘住”内部投资者,导致垄断投资不足。(3)声誉的惩罚作用和重复博弈不能对内部投资者与创业者合谋形成完全的约束。(4)外部投资者的信息劣势可能导致次优投资决定。

四、辛迪加风险投资

辛迪加或共同投资是指风险资本家群体在不确定环境中必须做出共同决策,随后分享产出。主导式辛迪加投资通常是一个主要投资者(LeadInvestor)(贡献大部分资金并监督创业者)和不知情的共同投资者(贡献较少资金)的组合。辛迪加风险投资中,共同投资者比外部投资者有更好的信息,通过主要投资者更容易制裁机会主义行为,这也是辛迪加投资优于混合投资的原因。Kaiser和Lauterbach总结了辛迪加投资的组建动机,除筹集资金外,组建辛迪加投资可以分担风险,获得投资项目的再评价、专业知识互补、经验的多样化、管理咨询、未来的互惠要约、降低敲竹杠的激励、减少窗饰行为、降低交易成本,以及获得更多网络资源。总体上,以上组建辛迪加的动机可以分为融资动机和资源动机。在实践中,辛迪加投资方式非常普遍。

风险资本家的个体特征,如投资者经验水平或对投资项目的评价能力等会影响辛迪加组建决策。Lemer与Casamatta和Haritchabalet都分析了共同投资时后续投资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考虑投资者经验水平的影响,前者认为辛迪加投资要权衡投资机会准确信息的收集和保持垄断收益的需要,而后者认为要权衡项目再评价的收益和分享辛迪加租金的成本。

Lerner认为组建辛迪加会发生两类成本:辛迪加组建不能引致有效学习(1earning)的成本;强迫两个投资者分享公司所有权,减少投入努力激励的成本。两类成本分别与初始风险资本家的经验递增和递减。而Casamatta和Haritchabalet认为组建辛迪加的激励成本来自于后续风险资本家可能在项目评价后的投资机会偷窃(排他性的对项目投资并成为潜在竞争者),投资机会被偷窃的潜在威胁迫使先期风险资本家签订辛迪加合约。

由于私人信号的可操纵性和不可证实性,当具有项目盈利私人信息的先期风险资本家寻求投资伙伴准备共同投资时,存在双边信息不对称,因此,最优合约安排应激励双方报告真实信息。组建辛迪加的激励成本(后续投资者的租金)随风险资本家的专业鉴定水平(对投资项目的评价能力)而变化。当后续投资者的专业鉴定水平增加时,辛迪加的激励成本相当大;如果其专业鉴定水平不是特别高时,辛迪加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后续投资者专业鉴定水平随先期投资者递增,这与Casamatta和Haritchabalet的结论相似。

经验或对投资项目的评价能力还导致努力水平投入的差异:当发现组建辛迪加成本太高时,非常有经验的风险资本家不能收集足够信息,基于已知信息,他们会提供过多努力;中等经验水平投资者不去收集足够信息,由于评价不准确,他们不会施加足够努力;如果存在决定风险资本家努力水平的道德风险,对非常无经验的投资者来说,组建辛迪加的成本会改变他们的激励条件,无经验的风险资本家提供低努力。因此,该结论的启示是:有经验的风险资本家相互组建辛迪加,而非常有经验的风险资本家不愿参加辛迪加,辛迪加更多出现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初期。

出于资源动机考虑,风险资本家组建辛迪加并共同决策,减少了混合投资的低效率,因此,风险资本家个体特征对辛迪加网络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风险资本家组合的问题仍然存在,可通过主要投资者与共同投资者角色轮换提供的互惠要约得以缓解。近年来,辛迪加投资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除关注风险资本家的个体特征作用外,研究者利用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等跨学科知识解释辛迪加投资行为和辛迪加网络的结构特征,为辛迪加风险投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辛迪加网络的演化和治理仍处于探索之中。

辛迪加投资具有集中于某些行业或地域接近企业的趋势,从经济地理学、经济社会学角度来看,有关潜在投资机会的信息在地域和行业范围内流动,辛迪加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相互信任,将信息扩散到边界之外,扩展了交易空间半径。在某些行业的投资网络中,处于轴心位置的风险资本家会更多地投资偏远企业,市场结构中角色位置的差异似乎可以区分风险资本家克服交易边界的能力。交易范围扩大不是因为投资偏好改变,因此,不同网络受限制的可靠信息流动解释了风险投资交换关系的形成,投资行业或企业的制度环境改善将增加投资。Sorenson和Stuart进一步检验了影响交易范围扩大的被投资企业环境因素。

适应性网络构建理论(Adapting the NetworkFormation Theories)认为经济人的网络位置或连接会显著影响他的经济和社会行为。Zheng发现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占据着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的位置,凸现了网络中心参与人(风险资本家)的经纪人作用。Han利用Jackson―van den Nouweland双向网络构建规则,运用非合作博弈分析,考虑了人类型和合伙人具体特征异质的成本和价值。

其分析显示,发起人为中心星状网络是局部网络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网络结构,即:一个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处于局部网络中心,所有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处于边缘,边缘风险投资公司只通过处于中心位置的风险投资公司间接联系。该分析的局限在于仅考虑一个区域内的投资网络,未考虑跨区域辛迪加网络的形成机制。

五、联合风险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联合投资成为许多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投资方式。风险资本家与当地企业联合投资的组织成本低,但监管成本高。对于联合风险投资的研究,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认为,垂直联合风险投资使成本内部化,可以有效减轻治理问题,但不创造协同收益;协同收益分享观点认为,由于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水平联合风险投资可以产生协同财富利得;而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通过控制权的安排可以减少敲竹杠风险和承诺问题,但联合所有权不可能达到最优。

对交易成本理论和战略理论的检验中,Houston和Johnson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的股价反应分析,显示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联合风险投资比简单契约治理更优。当企业家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声誉较差、监管困难时,垂直联合(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仅使创业企业获得非正常财富,水平联合(风险资本家之间)风险投资则能提供双边协同财富收益,减少成本。由此可以推论,资源动机通常是联合投资的主要动因,公司治理和当地社会基础结构对风险投资效率有重要影响。

从产权观点来看,当交易一方投入专有性资本时,联合所有权不能达到最优,但考虑总量投资,即双方投资是完全替代的(双方投入实物资产),产权观点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假设控制权分配随时间变化的有限博弈,当双方有第二次投资机会时,第一阶段投资可能达到最优,即联合所有权是最优产权结构。原因是给定完美替资,联合所有权不是唯一决定的,两阶段的多重均衡可被用以惩罚或奖励第一阶段的投资行为,所以最优投资得以保持。但对于创业企业,企业家投入与风险资本家的投人通常不是完全可替代的,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承诺问题被忽视。

当考虑事后侵占(价值再分配行为)的影响,联合控制与单边控制可能一样最优。综合收益分享契约的产权与交易成本理论,Bai、Tao和Wu建立团队生产模型,利用中国200个联合风险投资契约(FDI投资)的经验证据显示,收益分享权和控制权安排支持了产权理论的自我投资模型,拒绝了合作投资的模型凹,并发现交易成本理论不能解释经验数据,但分析依赖于具体投资模型类型和事后有效谈判的假设。产权理论分析中的事前投资激励是重要的,在自我投资模型中,事后无效决策本身(无再谈判时)或事后再谈判(来自于无效决策的威胁)对事前投资激励有害的。如果价值再分配行为占优于帕累托改进行为,则联合控制是最优的。在合作投资模型中,存在有效再谈判时,如果价值再分配行为占优于帕累托改进行为,事后再谈判从事前投资激励中获益,则单边控制最优。因此,控制权和收益分享权应是替代的,如果在单边控制方发现为了自身利益必须采取价值再分配行为时,联合控制是最优的。

此外,联合风险投资企业及其所在的环境对投资效率有重要影响。如Folta分析发现联合风险投资有利于减少创业成本,增加国外投资成功的机会,因为当地(中国)投资伙伴有一定的优势,如可获得中央和地方***府的支持、品牌声誉、土地、特许权、营销网络和供应商网络;Bai、Tao和Wu发现,联合控制的程度随时间及当地法律环境的改进、文化的类同(风险资本家之间)及联合风险投资行业的竞争性递减,随侵占问题敏感性增加,外国控制权和收益份额随合约中任务的数量和行业技术熟练性而增加,随整个行业销售量递减。

六、结论

风险投资研究从利用传统的委托理论,到共同投入和分享产出的团队生产分析,风险资本家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风险资本家的投资策略选择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也是应对风险资本市场不确定性的反应。区分风险投资的四种投资策略:垄断风险投资、混合风险投资、辛迪加风险投资和联合风险投资,为深入理解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市场提供了重要启示:

(1)风险资本家在投资中选择不同投资策略,对投资双方的行为和投资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如、垄断投资仅考虑风险资本家的激励条件,混合投资则需向外部投资者揭示真实信息,辛迪加投资解释了风险资本家组合的形成动机,联合风险投资可以创造协同收益和减少侵占行为。不同投资策略的激励机制不同,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也不同,因此,区分不同的投资策略可以加深我们对风险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解。

(2)风险投资市场是复杂的,建立单一模型似乎不可能全面理解风险投资行为。从最初的委托框架下分析对人的激励,到从团队生产研究共同投人、分享产出的有效激励,考虑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敲竹杠、窗饰行为、控制权等各种现实问题,都为研究我国风险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参考。但这些研究技术还未完全用来检验我国风险资本投资行为,在应用时必须考虑制度环境的差异。

(3)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检验是相互促进的,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应从实践检验中发掘线索。如随着发现风险资本家的增值服务广泛存在,传统委托理论的研究框架已不合适。此外,理论分析应从理论工具的发展中汲取养分,如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但应关注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交易成本难以衡量,不完全契约的完全理性假设缺陷,社会网络的动态刻画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理论的解释能力。

(4)目前风险投资的经验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问卷、访谈、案例、契约内容的计量分析等。调查方法存在内生的误差,应试者回答与实际行为是否一致难以检验,而案例分析制约了结论的一般性,契约分析不可避免地产生测量误差问题。但是,这些经验分析加深了我们对风险投资行为的理解。

(5)实践表明,风险资本家的增值服务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外风险资本家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和监管中,提供的增值服务对创业企业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但国内风险资本家显然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如何提高国内风险资本家的增值服务能力,改变其关注单一财务目标和短视行为,改善社会基础结构对投资参与者提供有效激励,都将是发展健康的风险资本市场不能回避的问题。

风险投资资本篇4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资本 来源 结构

一、中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出现频率也日渐提高,中国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也努力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府风险投资资本、国内企业风险投资资本、外资机构风险投资资本、金融机构风险投资资本和其他类型风险投资资本。见表1。

注:国内企业资本指国内非国有独资公司资本。

资料来源:李爱民,2002,第52页;《2003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第14页;《2005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第8页。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主要是***府资本、国内企业资本,以及外资资本。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更深入地参与世界贸易,企业对***府资本的依赖逐渐减小,但***府资本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国内非国有独资公司资本跃升为第二大资本来源。并且由于国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建立,他们更频繁地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使得我国对外资资本的依赖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金融机构资本所占比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表1中的其他资本是指除以上类型的风险投资资本以外的来源,这一来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到了2004年,其比重已接近于金融机构资本。

二、美国资本来源分析

风险投资是美国经济链条中很有特色和魅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美国经济的运行做出了巨大的推动,像苹果、微软和英特尔公司都是借助于风险资金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表2列出了美国近十年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的风险投资中养老金占的比重虽然整体有一个下降趋势,但相对于其他资本来源,仍然居于绝对优势。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作用除个别年份外都在不断加强,成为美国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司资本主要是指大型企业基金,它们在风险投资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1997年达到25%后就呈现出逐年下降,到了2003年只占到了2%,但它们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来说,仍然是获得风险投资资本的重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个人和家庭的投资比重逐渐下降,1993年~2003年期间基本稳定在10%左右。

注:1995年~2003年的数据统计中没有包括国外资本来源。

资料来源:1993年~1994年的数据来源于Paul.A.Gompers(1999);1995~2003年的数据来源于Venture Economics Investors Services 2006。

三、中美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及结构对比

由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早,且由于美国***府资本的强大支持,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本世纪初,美国***府资本让位于民间资本,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更具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的资本来源渠道,资本总量非常庞大,同时抗风险能力也很强,可以长期投资于需要长期资本的风险投资业和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业的特征相符。

而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因此与美国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出转轨经济时期独有的产业特点,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比较单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属于***府主导型,***府资本和金融机构资本占到了40%以上,而外资资本所占比重不升反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活力。由于更多的采用直接投资的形式,民间资本没有被充分地吸引到这一领域,且中国目前尚未出现特定的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渠道的单一严重影响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风险投资资本篇5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人将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也开始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根据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原则,企业在享受因人力资本投资成功带来的丰厚回报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因人力资本投资失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作为理性投资者在全面了解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从中找出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以达到最大限度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风险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法。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及特征

人力资本,引用著名经济学家舒而茨的定义就是: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人力资本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只有经过培训,才能真正成为资本。而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对人力资本进行一定的投入,使其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提高,并期望这种提高能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主体对人力资本投入结果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主要由***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组成,我们仅就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展开论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府、个人有以下几个特征: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的投资收益,较其他两个投资主体具有更明确的盈利性质;投资范围主要集中于培训以及部分用于卫生保健,范围较小;投资一般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约束机制,制约性更强。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不容乐观,投资严重不足。我国规定企业必须按工资总额的1.5%用作培训经费,但事实上这项规定并没有得到落实。据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等的调查,我国国有企业中30%以上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以下。这和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如IBM,摩托罗拉等用于培训的经费占工资总额的5%—10%;在德国,培训工作费用每人能达到六七万马克。

既然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都如此欠缺,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如此被动,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投资风险的风范意识不强,而且非常缺乏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片面地夸大投资失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而没有从自身加强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管理。

因此希望通过对风险成因及规避方法的分析,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并懂得如何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从而能够积极大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原因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外部环境的影响

国家***治倾向的变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改过去闭关自守的***策,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治、文化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导致对跨国型人才需求大大增加,而我国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却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求。

国家产业结构的***策调整

现今知识经济兴起,信息产业异***突起,我国重工业比重相对下降,导致企业过去投资的重工业方面人力资本部分闲置,而新兴的产业却缺乏所需人才的局面。

国家有关法律条款及制度的完善程度

在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是由于劳动合同制执行时期较短,有关法律条款还很不完善,相关制度也不健全,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市场需求的转变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结果就很可能造成投资的失误。

科技创新带来的人力资本生命周期缩短

企业为开发某项技术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此时如果遇到外界科技创新使这项技术变得落后、陈旧,则为此投资的人力资本将贬值甚至毫无价值。过去一个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用16年,现在却很难超过4年,可见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内部因素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对象选择风险

由于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生产能力和手段,因此投资对象选择的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结果的好坏,企业应对此加以慎重考虑。另外,投资对象选择风险还表现在由于突发性事故致使投资对象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而引致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可抗力风险。

人员与职位的匹配风险

每个职位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的岗位要求,所以特定的岗位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员工的工作岗位应该和他的专业、兴趣、特长、经历等相匹配。

激励制度的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投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意志。如果企业激励制度不科学,会导致人力资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投资者与收益者不完全一致造成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性导致投资者未必是收益者,事实上投资对象才是直接收益人。投资对象通过培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为投资企业带来预计的收益就跳槽到其他企业,给原投资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在我国,许多企业虽然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员工的培养工作上,但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因而投资对象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不明确,很多投资对象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投向了其他企业的“怀抱”,最终导致投资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造成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我国许多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因此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易造成人员流失,从而使企业投资受损。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方法

针对上述分析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规避风险的方法也可以从内外两方面着手:

风险投资资本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人将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也开始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根据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原则,企业在享受因人力资本投资成功带来的丰厚回报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因人力资本投资失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作为理性投资者在全面了解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从中找出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以达到最大限度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风险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法。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及特征

人力资本,引用著名经济学家舒而茨的定义就是: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人力资本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只有经过培训,才能真正成为资本。而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对人力资本进行一定的投入,使其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提高,并期望这种提高能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主体对人力资本投入结果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主要由***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组成,我们仅就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展开论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府、个人有以下几个特征: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的投资收益,较其他两个投资主体具有更明确的盈利性质;投资范围主要集中于培训以及部分用于卫生保健,范围较小;投资一般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约束机制,制约性更强。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不容乐观,投资严重不足。我国规定企业必须按工资总额的1.5%用作培训经费,但事实上这项规定并没有得到落实。据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等的调查,我国国有企业中30%以上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以下。这和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如IBM,摩托罗拉等用于培训的经费占工资总额的5%―10%;在德国,培训工作费用每人能达到六七万马克。

既然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都如此欠缺,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如此被动,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投资风险的风范意识不强,而且非常缺乏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片面地夸大投资失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而没有从自身加强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管理。

因此希望通过对风险成因及规避方法的分析,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并懂得如何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从而能够积极大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原因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外部环境的影响

国家***治倾向的变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改过去闭关自守的***策,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治、文化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导致对跨国型人才需求大大增加,而我国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却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求。

国家产业结构的***策调整

现今知识经济兴起,信息产业异***突起,我国重工业比重相对下降,导致企业过去投资的重工业方面人力资本部分闲置,而新兴的产业却缺乏所需人才的局面。

国家有关法律条款及制度的完善程度

在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是由于劳动合同制执行时期较短,有关法律条款还很不完善,相关制度也不健全,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市场需求的转变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结果就很可能造成投资的失误。

科技创新带来的人力资本生命周期缩短

企业为开发某项技术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此时如果遇到外界科技创新使这项技术变得落后、陈旧,则为此投资的人力资本将贬值甚至毫无价值。过去一个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用16年,现在却很难超过4年,可见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内部因素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对象选择风险

由于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生产能力和手段,因此投资对象选择的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结果的好坏,企业应对此加以慎重考虑。另外,投资对象选择风险还表现在由于突发性事故致使投资对象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而引致的风险,这是一种不可抗力风险。

人员与职位的匹配风险

每个职位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的岗位要求,所以特定的岗位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员工的工作岗位应该和他的专业、兴趣、特长、经历等相匹配。

激励制度的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投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意志。如果企业激励制度不科学,会导致人力资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投资者与收益者不完全一致造成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性导致投资者未必是收益者,事实上投资对象才是直接收益人。投资对象通过培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为投资企业带来预计的收益就跳槽到其他企业,给原投资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在我国,许多企业虽然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员工的培养工作上,但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因而投资对象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不明确,很多投资对象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投向了其他企业的“怀抱”,最终导致投资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造成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我国许多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因此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易造成人员流失,从而使企业投资受损。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方法

针对上述分析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规避风险的方法也可以从内外两方面着手:

针对外部环境因素不确定性的规避

企业应该加强对***府施***行为、法律法规的研究和把握能力,并懂得如何积极运用现有的法律制度来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对本行业科技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尽量避免因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盲目性而造成的风险。

针对内部因素的影响的规避方法

慎重选择投资对象,尽量避免因选择不当造成的损失

人力资本的投资对象应当适合公司文化和具体工作岗位的特定要求,因此企业在选择时不仅要考察其专业能力而且还应全面了解其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成长性。

做好工作分析努力使人员与职位能够合理匹配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项基础工作,它是一项用来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与性质的程序。做好工作分析可以避免由于职位分析出现偏差导致的聘用失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加强企业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实行工效与奖励挂钩,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其他激励方式,如晋升、加薪、上级鼓励和表扬等形式,从各方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减少人员的流失。

树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

针对投资者与收益者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企业可以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之前,与投资对象签订协议,规定培训后投资对象应服务的年限以及意外离职应承担的责任,尽量减少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

注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能起到企业群体的黏合剂、企业成员的剂、企业活力的激发剂的积极作用。如果企业树立了受到员工认可的经营理念,营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环境氛围,必然可以使员工融入企业当中,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

借鉴经济管理上的投资组合多元化的原则,用于人力资本投资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测、预警、会计核算、效益评估等机制

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还没完全确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投资前的预测工作,投资中的效益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投资后的总结分析工作,尽可能的使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得到合理的量化。

参考资料:

⒈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⒉ 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⒊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⒋ 熊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J],人才开发,2002年11月

⒌ 程承坪、王飞***、黄小平,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探讨[J],人才开发,2001年2月

风险投资资本篇7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是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们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时就已经初步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虽不系统深入,但仍富有启发意义。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

首先,指出了教育是一项具有风险性的投资。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1年《高等教育的成就》一文中,指出了由于个人在评价其先天禀赋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教育投资的风险本质,他说:“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每项投资,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是超前的、长期的、对未来承担义务的,因此都被某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困扰。”而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1975)也在其《人力资本》一书中指出:“以上的讨论正好说明了,高等教育上的投资经受着相当大的风险,而且很明显这种投资是相当不易改变的。”舒尔茨还指出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都具有收益不确定即存在风险的特点:“教育投资的这些收益的确难以确定,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也并非是它所独有的特点,因为其它方面的投资之收益也很容易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指出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来源。1964年,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讨论教育费用时指出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三个来源:对自身才能的不确定、就业的不确定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他说:“学生一般只晓得自己在上学,而不知自己的学习才能如何,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投资能在四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期为他们服务,这笔动产的价值就一个人整个一生来说还是未定之数;他们很难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会有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很难肯定当他们一完成学校教育即有职业和收入……即使学生确信他们具有必要的才能,相信将来收入可以保证他们在更多的学校进行投资,他们又会发现,把资金贷给学生的资本市场很不完善。特别在贷金既包括学费又包括学生放弃的收入情况下,这种资本市场就更显得糟糕。”

贝克尔也指出:“人力资本的实际收益围绕着预期收益变动,这是因为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寿命的长短总是不确定的,这是决定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也不能确定他们的能力,特别是对进行了大量投资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外,一个年龄与能力既定的人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因为还有许多无法预料的事情。”贝克尔还指出,信息的缺乏是导致存在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原因,他说:“增加了预期高等教育收益的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种收入要在非常长的时期内才能收回来。较长的报酬支付期增加了风险,它与收益之间的低联系一起降低了投资时得到的信息的价值。”“得到一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要很长时间,这就减少了可获得的知识,因为在能得到收益的条件下才要求获得知识,而且投资与收益之间的平均时期越长,所能得到的这种知识就越少。”

此外,还指出了在风险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加里·S.贝克尔(1976)批评了当时流行的把教育投资当作安全资产的观点[见Glick&Miller(1956),Morgan&David],指出:“从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应该与具有同样大的风险和不可转移特征的投资中所获得的收益相当。”

他们并没有完整系统地论述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只是作为经济学家,他们的敏锐直觉使他们意识到了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问题。因此,其缺陷是明显的:其一,对影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诸因素缺乏具体化、数量化分析,内容显得较为单薄;其二,虽然已经指出了风险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但对其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机理的认识却显得不够;其三,这时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在收益完全可以预测的假设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建立一个把风险内生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二、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研究的深入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有关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论文,大大拓展了前人的研究。他们通过把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不确定性予以内生化,从而使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从简单的感性认识阶段发展到了理性认识阶段,同时也克服了前人研究的一些缺陷。这一时期,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有赖武海瑞和韦斯、斯诺、罗纳德·瓦闰和约瑟夫·威廉姆斯(A.Snow、RonaldS.Warren、JosephP.Williams)等。他们主要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起源、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和如何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1.赖武海瑞和韦斯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1974年,赖武海瑞和韦斯(D.Levhari&Y.Weiss)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一文。在这篇文章中,赖武海瑞和韦斯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把风险内生化的两时期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在其中讨论了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影响。

赖武海瑞和韦斯假设只有两个时期:当前和未来。个人计划包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规模决策。我们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时间消费型的(比如,教育),而且0<λ<1是第一期花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时间比例;第一期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比例是1-λ。效用仅仅依赖于当前和未来的消费;因此,在下一阶段(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全说是外生的。

赖武海瑞和韦斯(1974)通过这个两时期模型,他们得出了人力资本的期望边际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期望边际收益率,从而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赖武海瑞和韦斯(1974)研究还指出,在存在风险下最优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期望边际收益率一定相等。

此外,赖武海瑞和韦斯(1974)还考察了初始财富增加、市场利率上升、风险增加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在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和递增风险的假设下,赖武海瑞和韦斯(1974)的研究表明,初始财富的增加会鼓励人力资本投资;当个体在投资期间是一个净借贷者时,利率的上升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下降;当他是一个净储蓄者时,利率的上升会导致正好相反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结果是不确定的;而当风险从零上升到一个正的水平时,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减少。

而对于如何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赖武海瑞和韦斯(1974)在其开创性的文章中指出:“为了分散他的人力资本,个体必须获得通用性教育,并且放弃专业化的好处。”

2.威廉姆斯、斯诺等人对赖武海瑞—韦斯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威廉姆斯(1978)考察了在风险人力资本投资与可出售的资产投资之间的联系,指出他们都具有风险收益的特点。他也发现不确定性增加会导致教育投资的减少。威廉姆斯(1979)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连续时间模型中,不确定性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威廉姆斯(1979)考察了当一个人面对几种影响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来源时,劳动、闲暇和教育投资在生命周期中的最优时间分配问题。然而按照其他的研究,比如,考德(1986)指出,不确定性对教育需求的影响不可能明确地予以确定,而是依赖其在收入函数中引入的方式。威廉姆斯(1978、1979)还指出,应该利用资产组合投资来分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1990年斯诺和瓦闰发表了《不确定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供给》。在文章中,他们通过把劳动供给作为一个选择变量从而扩展了赖武海瑞-韦斯(1974)模型。他们指出,不确定性会使人们增加相对于未来的现阶段的劳动供给。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如果这种投资是一种次要的活动,且个体表现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偏好,那么,作为对收益风险增大的反应,人力资本投资会下降。然而,如果投资是正常的,那么,风险增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一定的假设下,斯诺、瓦闰和赖武海瑞、韦斯的分析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比如,不确定性增加对教育投资具有消极的影响。

约瑟夫·阿尔托内(JosephG.Altonji,1991)、韦森特·豪根和吉恩·沃克(VincentHogan&JanWalker,2001)研究了不确定下的教育选择问题。约瑟夫·阿尔托内(1991)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考察了能力、教育偏好、高校课程、家庭背景等对教育投资决策及收益的影响。在把教育作为一种选择和个体一旦离开学校就无法返回的假设下,韦森特·豪根和吉恩·沃克(2001)应用选择理论的技术研究了教育收益不确定时的教育决策问题,指出风险的增大将导致个体推迟离开学校,即个体将更多地投资于人力资本。

3.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的最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亚历山大·瑞勒斯(AlexandraRillaers,1998)在前人工作(Michel,1993;delaCroix,1996)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交叠世代模型用以说明不确定性在个人教育投资决策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作用。在这个模型中,人力资本积累通过一个在物质资本中规模收益不变的技术解释了内生增长。亚历山大·瑞勒斯在个体水平上把不确定性纳入到人力资本积累函数中:个体决定教育努力的水平但并不知道它的事后收益。假设每个个体在人力资本形成中拥有不同的利用教育努力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事前无法观察到,将在个体决定他的教育努力后反映出来。结果,同样的教育水平并不一定会提供给每个个体以同样的人力资本水平。

亚历山大·瑞勒斯研究后也发现,不确定性对个人教育努力和经济增长具有消极影响。然而,在一般均衡框架内,亚历山大·瑞勒斯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斯诺和瓦闰(1990)的研究,指出一个面对严重不确定性而又无法予以保险的个体会减少其在教育上的投资。起初,经济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物质资本积累而使人力资本变得相对稀缺。这种开始的消极反映部分会由价格和资源稀缺的影响所弥补。一方面,工资上升利率下降,从而提供给个体在下一阶段以更多地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激励;另一方面,物质资本积累将创造新的来源来提高储蓄,降低利率。结果会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直至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当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时,教育投资又会趋于下降。

亚历山大·瑞勒斯(1998)还从***府的角度提出了减少不确定性的***策建议:首先,帮助个人准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其次,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如失业保障或基本收入保障;最后,通过提供补助金或奖学金来减少个人教育的成本以吸引个人投资于教育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肯尼斯·扎德(1997)指出,人力资本投资不像资产组合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经常是个性化的,而且人力资本是一种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金融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作为对新情况和不断变化的目标的反应,一个人可以改变金融投资,而教育和培训一旦进行则很难改变。而且还由于,第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风险与投资的规模不成比例,而且个人无法使其人力资本投资多样化。例如,一个人不能部分投资于中学教育,部分投资于高等教育。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常常带来个性化的不变的风险。所以,肯尼斯·扎德指出,我们不能应用来自金融方面的最简单的论述,他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本资产价格模型(HCAPM),把非线性假设、劳动供给、风险金融资产等纳入到模型之中,阐述了最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肯尼斯·扎德(1997)也指出,应该利用资产组合投资来分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戴恩·安德博格、弗瑞锥克·安德森(DanAnderberg,FredrikAndersson,2000)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风险的反作用。按照传统的观点(如明塞尔,1974),教育似乎是与上升的收入波动相联系的。然而,他们指出,得出收入波动的结论似乎是与所考察的时间单位相关的,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他们研究证明,教育可以帮助一个人避免低收入或低报酬的工作。有许多证据支持教育在帮助人们避免低收入落入陷阱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很少会失业,因此,教育可以降低失业风险;此外,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三、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文献的评论

西方学者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总体思路是: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求人力资本投资主体风险与给定偏好的约束下预期收益最大化。

具体来说,在研究方法上首先是建立了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Levhari和Weiss(1974)等),即人力资本投资供求均衡,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建立起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亚历山大·瑞勒斯(1998)等),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供求均衡。

在一个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内,赖武海瑞和韦斯(Levhari&Weiss,1974)在假设存在一项无风险的金融资产与人力资本投资时,最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确定。而威廉姆斯(1978)则考察了具有一种风险资产与人力资本资产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决定;而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肯尼斯·扎德(1997)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本资产价格模型(HCAPM)来说明了当具有两种风险金融资产与人力资本时最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决定;亚历山大·瑞勒斯(1998)在前人工作(Michel,1993;delaCroix,1996)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交叠世代模型用以说明不确定性在个人教育投资决策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作用。

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但在肯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西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中一个很大的局限是:它是建立在期望效用理论基础之上的,即分析是以个体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而现实中的个体投资决策考虑的主要不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是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涉及到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但我们在西方现有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中尚未看到有行为经济学的影子;而且虽然西方在阐述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原因时提到了信息不完全,但是分析的还远远不够;此外,与对物质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相比,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研究仍较薄弱,还缺乏动态分析。

为推进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借鉴物质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特别是金融投资风险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因为目前金融投资风险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还应积极引入新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如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在研究内容上要继续深化和扩展,加强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生成机制的研究,以此来推进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3][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Levhari,D.andY.Weiss.“Theeffectofriskontheinvestmentinhumancapital”.AmericanEconomicsRiview,1974,64(6):950-963.

[5]Williams,J.T.“Risk,humancapital,andtheinvestor’sportfolio”.JournalofBusiness,1978,51(1):65-89.

[6]Williams,J.T.“Uncertaintyandtheaccumulationofhumancapitaloverthelifecycle”.JournalofBusiness,1978,52(4):521-548.

[7]Kodde,D.A.“Uncertaintyandthedemandforeducation”.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86,68:460-467.

[8]Snow,A.andR.S.Warren.“Humancapitalinvestmentandlaborsupplyunderuncertainty”.InternationalEconomicsReview:1990,195-205.

[9]Campbell,J.Y.UnderstandingRiskandRetur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6,104:298-345.

[10]Shaw,KathrynL.Life-CycleLaborSupplywithHumanCapitalAccumulation.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1989,30:431-456.

[11]KennethL.Judd.IsEducationasGoodasGold?APortflioAnalysisofHumanCapitalInvestment.HooverInstitutionStanford,LA94305andNBERMay,2000.

[12]AlexandraRillaers.GrowthandHumanCapitalAccumulationunderUncertainty.61.144.25.119/gate/big5/www-edocs.unimaas.nl

风险投资资本篇8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投资风险;风险防范

1 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素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人力资本,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企业经营结果与经营目标偏离的潜在可能性,即企业在未来若干年的投资收益无法补偿投资成本而使得经营后果不确定的现象。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为人力资本投资总额,Et为第t年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i为贴现率。

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在其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企业决策上的正确与否,都可能会出现投资失败,给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带来风险,这些风险蕴含于人力资本管理的各个环节。

1.1 外部环境风险

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外部环境如法律环境健全与否、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国家劳动力***策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等都有可能给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造成一定的风险。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向,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和规模,从而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使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1.2 人力资本流失风险

人力资本流失风险是指由于人才的外流或伤亡而导致的人力资本不能再被企业所使用而造成的风险。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机制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突出。人才流失的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人员的离职,致使企业的人力资本激励无法收回,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二是由于人员进入到竞争企业,利用积累的人力资本增强了对手的竞争力,给原企业带来间接的损失。

1.3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其投资决策的水平。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由于投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投资难以回收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及使用不当、投资类型和投资规模不合理都会给投资回收带来困难。

1.4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人职匹配,即员工的工作岗位应该和他的专业、兴趣、特长、经历等相匹配。一旦出现人职不匹配的现象,则意味企业在招聘、工资、培训、社保、福利等各方面的投入都宣告失败。如果企业继续任用不称职的员工,将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如果企业将员工调离岗位或予以辞退,则还须承担转岗培训或经济补偿等费用。人职匹配风险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干扰和成本负担。

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5 人力资本贬值风险

人力资本的存量会随着时间发生折旧,当折旧额大于净投资额时,资本存量贬值就造成投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生理及心理因素而生疏、遗忘所造成的知识技能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由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原有的知识技术变得相对落后。当这些人力资本损耗大于追加投资时,资本存量下降,致使人力资本贬值,造成人力资本贬值风险。

2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

人力资本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和存亡,企业要正确认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采取防范措施,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实力、实现更大的发展。预防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2.1 增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意识

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树立投资的风险意识,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避投资风险。企业管理者树立风险意识,要做到:第一,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来规划、管理;第二,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在投资前、投资中和投资后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预防措施,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防范的限度内,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第三,除管理者要树立风险意识之外,企业员工也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风险。员工要认识到投资不单单是投入,还有产出和回报,更有风险。

2.2 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和价值

把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按经验的人才作为资本来认识和配置,而不能简单地作为劳动力来使用,更不能把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等同看待,这对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人才的作用与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本地获取和使用才能成为现实。

重视人力资本,企业还应该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薪酬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等。为了减少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企业应加强安全和卫生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加快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增加企业经营与工作透明度,营造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人与人之间轻松愉快的沟通交流,要让各种人才都有充分施展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3 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

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诊断企业现有人力资本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力资本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确定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与结构,根据这些数据与标准,进行企业内部盘点,淘汰或转移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引进或开发企业缺少的人力资本,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招聘工作是确保企业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招聘和录用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企业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第一,工作分析要详细,明确各职位的责、权、利、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第二,选择适当的招聘时机和合适的招聘渠道,搜寻优秀的人才;第三,利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和方法,考察求职人员是否具备与任职要求相符的能力和条件;第四,加强工作指导和培训,尽快让任职者熟悉环境,进入工作状态;第五,要加强动态考核,一旦出现人职不匹配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减少损失。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投资行为,在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宏观环境、技术、市场和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本投入,投入包括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点上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提高人力资本的增量就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段时期中对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需要的增加能够满足。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关键就是员工培训。

2.4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规避人力资本流失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发展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用人方面,企业对人才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企业用人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鼓励创新的用人机制。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员工融入企业当中,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

现阶段,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仍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完善激励和薪酬制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不仅注重员工的经济报酬,更要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需要。企业应加大激励力度,多种激励方式结合使用,营造出团结协作、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从各方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5 健全企业人力资本约束机制

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约束机制,从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健全劳动人事规章制度、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利用完善的制度性约束来减少人员流失。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职业道德约束,并结合社会舆论约束和社会团体约束,促使人力资本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1)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公司制度是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有力手段,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于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劳动纪律、休假、薪酬福利、绩效考核、晋升、培训、淘汰、奖惩、职业安全与卫生等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

(2)合同约束。《劳动法》颁布实施后,要求企业与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员工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3)职业道德约束。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要求所产生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履行本职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手段。通过道德约束来加强人力资本的自我修养,可以从总量上减少制度运行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等社会成本。

(4)社会约束。社会约束是由一系列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挥监督约束作用,从而对企业中人力资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不同的社会约束方式的作用机制不同。社会约束包括:劳动力市场约束、媒体约束和社会团体约束。劳动力市场约束是指外部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具有选择机制,从而通过选择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媒体约束一般是通过报纸、刊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对企业及企业家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和揭露,使违反道德及法律的人不能得逞或受到惩处;社会团体约束是通过社会团体来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本,达到约束和规范人力资本的目的,这里的社会团体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专业协会,如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师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约束和媒体约束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发挥对人力资本的社会约束作用,促使人力资本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

2.6 创建学习型企业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通过营造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学习型企业中,主动学习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学习更具目的性、主动性和适应性,学习是员工主动寻求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途径,这种环境下的员工学习不仅会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管理费用,也会大大减少投资后的企业人力资本无法应用而不创造效益的风险,还会减少企业投资的人力资本不在本企业应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风险投资资本篇9

关键词:民间资本;投资风险;风险控制

课题项目: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资助项目(编号:YXM2015046)

中***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4日

一、引言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资金瓶颈”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资金干涸”现象仍然突出。2010年5月,***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大促进了民间资本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民间资本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鉴于甘肃省近几年民间投资的现状,对甘肃省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进行甄别和防范,对于甘肃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甘肃省民间资本发展概述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民间资本是相对于国有资本而存在的,也就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从***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定义统计口径下,2008~2014年间,甘肃省民间资本的规模与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受外部经济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加之甘肃省民间资本的总量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低,使得民间资本在经济市场中变量的突发变动时,应对能力较差。(***1)

另一方面,甘肃省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者来看,也存在着劣势。从***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的经营管理者中,大专以上的人数只占了10%,而大多数的经营者仅仅具有高中和中专水平这样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70%多,这种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造成错误的决断,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较倾向于对员工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2)

三、甘肃省民间资本投资风险分析

(一)盲目的趋利避害。趋利避害可以说是所有资本的本性,同时也是甘肃省民间资本的本性。但是,与国有资本投资的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不同,甘肃省民间资本是以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和国家***策背道而驰。当民间资本面对回报率不高的领域时,往往就会避而远之。反之,如果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高且风险较低时,民间资本就会大量的向其集中,大部分跟进投资的资本往往都难以逃脱亏本的结局。

(二)民间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甘肃省民间资本投资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涉足较少。产业分布上,全省的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行业,以及这些行业中的低附加值工序和低档次产品方面。然而,第一产业在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等方面的特性,加剧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

(三)民间资本的经营管理风险。与国有资本不同的是,民间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人,资本所有者拥有对资本的绝对经营权。这避免了国有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委托问题。但是,资本所有者的资质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大大加剧。与东部省份相比,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部,人才缺乏,具有科技和金融两大学科知识和丰富金融阅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民间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相关法律缺失,监管难度大。由于民间资本的隐蔽性和运作方式的不规范致使***府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目前,我国涉及到民间资本投资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和《信托法》等。但是,这些法律中的条款对民间资本投资的限制十分严格,这种简单的“禁止”使得民间资本的运作从地上转入地下,民间资本游离在国家监管和统计范畴之外,结果反而导致不到危机爆发难以把握其行踪,给调查、取证、监督、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四、甘肃省民间资本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府的引导作用。尽快制定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的核心法律《风险投资法》和《风险投资基金法》。《风险投资法》的宗旨是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甘肃省竞争力。而《风险投资基金法》应从法律上规定风险投资基金的发起、募集、设立和运作全过程的相关内容,为民间资本发展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的合理流动、科学投资。加强对非法集资等经济行为的侦察和防范,确保在发现违法经济行为时能够第一时间控制涉案人员。

(二)成立专门的民间资本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组织,负责对民间资本的投融资进行审批和监管,建立检测指标体系,对民间资本流向和规模进行全面监控,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管和防范;另一方面要建立非***的行业自律组织,制定民间资本的自律规则。督促民间金融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策。加强与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及其他***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金融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在全省范围内普及民间资本的投资知识,营造鼓励冒险、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民间资本投资家创造一种宽松的投资环境;二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尽快造就出一批高水平的民间资本投资家。甘肃省依托兰州大学等重点高校,教育设施完善,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是通过各种税收制度***策,吸引东部和中部的高素质人才来甘肃省从事民间资本的投资事业。

(四)建立与民间资本挂钩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披露信用不良的黑名单,提高失信成本,减少民间资本投融资中的道德风险,以保证民间资本的良性发展。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要以明晰的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该体系应该是由完善的个人与***府信用体系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组成。完善对民间资本主体资信审查制度,必要时需要对民间资本主体进行适度监管。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平.我国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的现实意义与挑战[J].武汉金融,2010.8.

风险投资资本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本;风险;激励机制

1.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的来源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对人力资本的各种投资过程中,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性质认识不足,利用和引导不到位,加之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外部环境变动而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投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归根结底,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只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间接性

人力资本投资相比于其他的物质资本投资,是一种间接投,它并不直接运用于生产过程中,更不会直接产生物质财富,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以生产劳动的方式作用于生产过程中进而创造经济或着社会效益。在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中,人力资源投资具有特殊性,它的使用价值并不会全部表现出来,其投资的收益也不仅仅是经济收益,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在非经济收益。例如,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提高劳动效率等。

1.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滞后性

人力资本投资投入与收益之间的周期性或者说是时间的间隔性较其他物质投资的时间间隔较长。劳动者作为投资的对象,有接受投资的过程更需要一个消化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有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要到投资全部完成后会收到收益,更有些企业投资的收益并不明显即仅有投资的成本。然而对其他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资本的投入与收益时间较短,有些一年半载就可见到明显成效,更长的或者三年五、载就可以到获得收益。

1.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载体的能动性

人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最根本的的特征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同,接受同样的投资也未必会产生同样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外界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能否被有效的提高,关键在于企业员工个人的收益是否有企业整体效益相一致,个人的付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回报等。这些因素都会带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容

2.1 人职匹配风险

企业中的每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不同的职位要求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工作能力。能力较强的员工用于日常的工作琐事上,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更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带来得不偿失的风险。同样能力不足的人在高效高职的位子上,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的损失。

2.2 人才外流风险

人才外流是目前社会中大多数企业都普遍面临的现象,无论是做为模范的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人才外流的风险都是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不相容的激励机制等等,都会导致企业员工外流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失效。

2.3激励风险

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承载者的意志和外部的激励。企业激励制度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怠懈甚至另谋高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努力工作、积极付出的成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回报。企业缺乏相应激励制度,个人效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不相容都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发挥,从而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失败。

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治理***策

3.1 制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规划

做好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规划是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有效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人力资源战略需求。因此企业应在充分分析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的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分析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规划方案,使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达到最适宜的状态。

3.2 做好人职匹配工作

学习上讲究因才施教,同样工作中也应坚持因才适用的原则,这也是实现企业人职匹配最有效地方法。在有些中小型企业,由于人员、资金不足等原因,存在一人身兼数职、员工工作无重点等分工不明现象,更有甚者工作范围不明确,造成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要做到员工能力与企业职位相匹配,重点要做好职位分析、人员测评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因此,企业首先对于职业规划不同的员工,根据其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职位,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减少人职不匹配带来的风险。

3.3 强化约束机制,转嫁风险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机制,是企业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另一重要举措。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无薪酬培训。规定在企业员工的培训期间无薪酬或者低薪酬,更有甚者,直接由受训员工缴纳全部或部分培训费用,通过这种方法降低企业成本并转嫁部分投资风险。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会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或反竞争协议,对于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或重要情报的工作人员给予严格规定,禁止辞职后创业与其有相关的技术性职业或到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已达到保护企业核心技术或情报的作用,这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非常必要的。

3.4 完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投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投资对象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不一致时,犹如向不同方向拉同一匹马,结果可想而知。只有当员工个人的利益与企业效益一致时,才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真正做到齐心协力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因此健全的激励机制企业建立相容的目标利益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激励机制包括很多方面,坚持物质激励为基础,精神激励为支撑,并辅以情感激励的激励机制才能够涉及到员工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企业与员工共进退。另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应注意分析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针对性的给予奖励,以更好的达到激的作用。

3.5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更代表这个企业的软实力。它是企业员工在工作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健康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对企业拥有归属感,不仅能够留住人才,也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同时,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首先企业应理解并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其次建立健全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度,并认真贯彻与执行。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才流失,进而有效的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令锋. 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当代经济科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风险投资资本10篇

学习

住宅成本控制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住宅成本控制10篇,内容包括住宅的成本在哪个阶段才能确定,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十篇。房地产业在我国已经快速发展了近20年,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带动了3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地位不容忽视。但在房地

学习

内部控制研究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控制研究10篇,内容包括内部控制报告经典案例,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财务会计和审计角度一直是内控研究的主要逻辑起点。阎达五、杨有红(2001)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理论的嬗变过程,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方红星(2002)则

学习

安全风险控制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风险控制10篇,内容包括安全风险控制与预防心得体会,安全风险评估总结方法。1电网调度存在的安全风险1.1调度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规程不认真执行,换班时未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调度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知半解,某些情况下判断

学习

护理风险评估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风险评估10篇,内容包括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护理五项风险评估简讯。2结果2.1两组抢救情况比较。***组急诊至手术时间(6.72±4.37)min,检查时间(10.43±1.73)min、及急诊停留时间(6.99±4.7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

学习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会计核算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会计核算的论文,企业会计核算论文集锦9篇。企业集团往往相对规模较大,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会计核算通常存在着一些差别,若是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标准规定,那么必然将造成子公司财务监督的缺失,所以,会

学习

信用风险评估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信用风险评估10篇,内容包括信用风险真实案例分析,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二、加强长沙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建设(一)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长沙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和设计结

学习

内部控制目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控制目标10篇,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目标重新界定,内部控制计划方案。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恶性管理舞弊,都要求企业完善和发展

学习

项目成本核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成本核算10篇,内容包括项目成本核算的万能五步法,项目人工成本核算表。对于成本,不同学术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我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

学习

成本核算控制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核算控制10篇,内容包括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成本核算的具体案例。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

学习

出纳工作总结和计划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出纳工作总结和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出纳工作总结10篇word,医院出纳工作总结及计划。0引言所谓纳税筹划就是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策的原则下,综合应用会计、税法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的税收成

学习

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总结,培训机构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二:协助采购前期工作筹备过程中的必要物品。前期未招生阶段,经过和同事的交流,各抒己见,在本着合理利用每一分钱的原则基础上协助采购相关必

学习

预应力技术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预应力技术论文,内容包括预应力钢管论文,预应力技术大全。(一)房屋建筑中的预应力砼技术发展历史五十年代初,大量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需要兴建,而结构材料,特别是型钢和木材奇缺,由于难以解决厂房钢结构屋盖与钢吊车梁的型钢用料,迫

学习

春季财务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春季财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适合财务的工作计划ppt,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计划。3、做好2013年春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省财***厅赣财教指[2012]140号,按照《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规定,与***门做好学校

学习

高校内部控制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内部控制10篇,内容包括高校内部控制,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目标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与欺诈行为

学习

风险投资项目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项目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风险数据分析报告,项目风险投资协议。所谓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人们的主观行为,使各行为主体通过对某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适宜的防范控制

学习

证券风险投资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证券风险投资10篇,内容包括证券投资风险类型大全,证券的收益与风险投资学。

学习

资本结构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结构10篇,内容包括资本结构的理论大全,资本结构分析的摘要。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总是针对某一特定财务目标而言的,由于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治背景、历史发展的沿革及现实等方面情况不同,企业所追求的资本结构优化目标

学习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信托公司净资本与业务关系,新发布的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一、净资本管理起源自1979年我国信托行业的诞生以来,我国信托行业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整顿的坎坷历程。直到2001年《信托法》的

学习

多层次资本市场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多层次资本市场,内容包括最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针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资本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

学习

人力资本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人力资本论文,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的论文,人力资本论文怎么写。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

学习

资本运营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运营,内容包括资本运营入门实务,资本运营最新方法。

学习

券商风险投资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券商风险投资,内容包括券商操作风险案例,券商投资风险。风险投资的操作流程投资银行的作用1、筹集资本融资顾问,选择融资方式建立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基金2、选择投资项目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投资项目评估筛选、识别、挑选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