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力篇1
摘要:
阐述我校的中医专业特点,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培养高尚医德,树立“仁者之心”;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医学实践技能;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就业心理素质的调整与完善;拓展就业思路,提高就业成功率;以期为中医院校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就业竞争力;中医专业;方法与对策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在校大学生,需要对自身就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或判定,以便为将来面临解决就业问题之时提供自我衡量和自我改善的依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主要体现在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优势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脱颖而出,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1]。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掌握“主动权”,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的关键问题。对于医学行业来说,就业竞争力应包含优良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开拓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的求职技巧等诸多方面[2]。综合考虑到中医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有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培养高尚医德,树立“仁者之心”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了形成中医药特色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以及中医药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中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因此,作为一名合格而有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兼备医者的高尚的医德修养,本着医生所必备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才能最终成就为医之道。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毕业生的核心素质,也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素质。高等中医院校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要任务,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所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理应沉浸在“以人为本”“人命至重”“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等中医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中,使医学生们在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时刻警示自己,怀着一颗“仁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3]。因此,自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该开始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与熏陶,灌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宽容大度等优良医德医风,帮助他们稳定专业思想,深化专业认同感,端正学习态度,使之贯穿学生们的整个大学生涯,并嘱其作为医者一生所受用的行医和为人准则。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2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医学实践技能
毕业生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就业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首要的要素。提升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中医院校学生在1~3年级期间,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通过主动而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保证毕业前修满学分,为后期进入实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在校期间,还应该鼓励学生获取医学专业各种资格和能力证书,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这对于提升专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中医院校学生进入4~5年级时,将有大约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实习或见习工作。对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们来说,就业前都会获得一些临床实习体验,但是,由于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在掌握精准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临床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具有较高标准和要求,因此,毕业实习期间的实操训练远远不够,不足以让医学生们获得熟练而自信的操作技能。所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势在必行之举。我校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校现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18个,其中医学类实习基地70个(包括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34所,西医临床教学基地11个);中药及药学类实习基地43个;非医药学类专业实习基地5个。对于我校毕业生来说,毕业实习就是接触社会,锻炼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最好途径。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获得更多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把在校获得的专业基础知识付诸于实践。在这一点上,毋容置疑,不仅是中医类毕业生,几乎所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均具有较其他非医疗专业更具优势的就业竞争力,我校学生亦不例外。近年,我校陆续开展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以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良性互动、互利共生。我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无缝对接,提高了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对那些在导师带领下有机会能参与到其中部分研究活动的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其他未有此经历的同届毕业生相比较而言,相应地在其就业竞争力上增添了砝码。另外,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改进实践课程的安排,增加临床技能培训的课程,合理调整学生阶段实习课时,合理调整和安排毕业实习的内容计划,致力于增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我校已开展了各种就业指导,如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积极组织校际职业规划大赛并参加校外院校组织的职业规划大赛活动等,提高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但由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影响和高校自身教学改革的约束,导致从毕业生长远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方面不足。通过跟踪采访发现,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少部分毕业生虽然完成了临时、短期的就业,但却没有将就业与择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工作单位变动性较大,甚至频繁辞职、失业。针对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3.1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健全主管就业工作领导的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增加就业指导中心常务管理人员的设置,让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更多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使就业工作队伍体现出既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特点。
3.2高度关注国家有关的促进就业的***策宣传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使用海报、***表等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将国家最新促进就业创业的***策措施宣传到位。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需求,及时为其解读有关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入伍、困难帮扶等***策措施,提高***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延伸分析就业形势,协助就业定位,正确把握就业方向,让学生具备应时而动的心态。
3.3合理设置和增加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不定期开设专场职业创业指导讲座: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并可邀请他(她)们担任兼职导师,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创业方案。
3.4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
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同时,帮助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以及时调整符合自身条件的就业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5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就业环节中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父母的期望性职业以及价值观等都会深刻影响到其子女的择业观。因此,在毕业之际,学校应该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支持。通过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使家长也成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者,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4就业心理素质的调整与完善
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就业定位。在应聘过程中,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兴趣特长、未来发展的方向,选择相应的应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水待遇,不过高要求一次性成功的就业预期,以免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由此可能丧失许多擦身而过的就业机会。毕业生应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认识到在应聘时碰壁是正常现象,拥有足够的自信,力争好好把握下一次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寻找机会参与各类就业应聘会。
5拓展就业思路,提高就业成功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目标不能仅限于专业对口单位,而是要拓展就业思路,选择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选择到社区、单位基层和偏远农村锻炼成长、建功立业,鼓励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推荐学生参与国家和省级的项目就业,选择踊跃响应国家***策应征入伍等。此外,我院每年均有约10%~20%毕业生积极参与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以适应医学学科专业不断变化更新特征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新推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渠道、新形态。在需求就业的道路上,要勇于尝试,把握机会,决不放弃,以寻求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5]。通过切合实际地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就业择业指导,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使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得到稳步提高,从而提高我校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建波,李海滨,徐挺,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究[J].电子制作,2013(18):223-224.
[2]何殷,舒彤,黄亮,等.加强医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提升就业率[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456-457,507.
[3]省格丽,蒋洁,孙湛.以中医药文化提升医学生的竞争力[J].***中医药,2014,32(4):81-83.
[4]杨春华,杨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29(5):39-45.
就业竞争力篇2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中***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07
1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从此被引入至世界各个领域,其概念也被引申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就大学生而言,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拥有的、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就业市场中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优秀的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大方面。其中,职业素质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延。
1.1 优秀的职业素质
指的是正确的***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等等。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关系必备的品质。一个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提高,但职业素质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培训可以塑造。因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经常会把应聘者的职业素质放在第一位。优秀的职业素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敲门砖。
1.2 优秀的职业知识技能
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职业技能是指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它是大学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大学生职业技能不足,突出表现在: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术有待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差,理论和实际不能相结合,发现、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欠缺。
1.3 优秀的职业能力
这是指大学生能快速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注重学生在校参加各种活动、社会实践和实习等经历,考察的就是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领导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它成为衡量大学生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其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重要因素。其中独特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保持就业竞争优势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2 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做现代职业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 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院校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积聚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认真上好思想***治理论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做一名思想的职业人。
2.2 大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大学生首先要掌握牢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日后其他的学习中有所发展。另外,大学更多的是主动学习,自觉接受,所以在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上要注意改进。可以先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职业生涯的目标。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一旦目标确定,就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其次,持续学习,获得动力源泉。广泛利用网络、***书馆等各种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在专业知识的领域里做一名出色的职业人。
2.3 大学生要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有两大实践环节也很重要。第一,就是做人。当你成为一名职业人的时候,就不能像在大学那样娇气或者有自己的小脾气,而需要学会关爱他人,团结互助,唯此才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事业,从而达到事业的顶峰。第二,就是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包括所谓的兼职打工,以及毕业设计都可算是实践的环节,也都是你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的好机会。当别的同学在大学里恋爱、玩网游时,而你在参加实践,这就是比别人多一份自信与成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学会学习,学会管理,做一名知行合一的职业人。
2.4 大学生要调整好就业心理,做到身心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心态。首先,要做到身体的健康,确保思维清晰,行动灵敏,保证自身能量释放最大化、最优化。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团队的和谐。比如善于调适自我情绪,化解人际矛盾,有强大的抗压能力,胜不骄败不馁,坚定意志,愉快地与人合作等等。唯此才能做到个人持续发展,做一名健康的职业人。
2.5 大学生要保持鲜明个性,勇于创新
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鲜明突出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同时,个性突出的人创新创造能力就很强,敢于标新立异,敢想、敢说、敢做。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培养和塑造,使创新成为自身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那么创新能力愈发增强,创新成果就愈加显著。试想,这样的人才又有哪个单位不想要呢?因此,大学生要做一名创新的职业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和学校竞争力。高校应进一步对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策、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每一名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大学生只有把握住个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与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做一名优秀的现代职业人。
参考文献:
[1]赖德生,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2]张晓洪等.论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理念[J].中国电力教育,2002,(1).
[3]林永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2007,(6).
就业竞争力篇3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90-02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从2013年起至今,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屡次突破700万,就业成了高校毕业生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此,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开展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解析
从直观分析层面解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为综合素质能力;其二为隐性素质能力。其中,显性的综合素质能力包含的内容有自我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方面的能力体现。隐性的素质能力包含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能够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被感知,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以及相处才会被用人单位察觉。另外,从职业能力这一视角进行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包含的内容有适应性、功能性以及可迁移性等方面的内容。功能性能力指的是从事某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适应性能力指的是能否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好自我调节以及适应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可迁移性能力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自身知识运用到不同的岗位上,能否实现跨领域或者是跨行业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例如信息收集以及其他领域知识的获取能力等。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缺乏自身定位、现实缺位化现象严重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依然对当今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多大学生已然将自身定位在“天之骄子”的位置,对现实职业的要求呈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尤其是在求职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不合理、不现实的择业观,眼高手低的现象尤为明显。根据最新网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70%的毕业生有意向到***府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任职,而只有3%的高校毕业生希望选择到西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从事工作,这就导致了就业区域化问题愈发严重,东部沿海城市人满为患,而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则显得十分短缺。
(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同步
选择就业方向以及职业发展对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的“90后”学生多是家里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家长为其安排事情,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主性和***性,有的学生甚至连大学专业都是父母选择的,自身对于所学专业并没有兴趣,无法将自身拥有的特长及优势发挥出来,也不清楚未来应该从事某项职业,以及从事某项职业应该具备何种技能。由于学生在大学阶段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及设计,因此难以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三)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每个用人单位都想招收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育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并未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功底十分薄弱。大部分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较为差劲,无法将大学阶段学习所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更加无法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对大学生开展入学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毕业生的就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就业方向,已经从以往的计划分配制逐渐走向了市场选择制,因此需要毕业生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及趋势进行就业价值观的调整。学校和社会也要引导学生追求正确的就业观和个人价值观。就业观的树立包含了近期以及远期目标,并且要求做到二者统一,保障就业定位科学、合理,就业定位能够和预期相贴近。高校可以开展就业辅导课,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现实状况做好自我定位。引导学生从自身性格、价值取向还有技术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二)强化职业竞争能力的培养,培育毕业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
拥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这是作为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最为关键的先决条件,也是毕业生不同能力的一个集合体现。因此,多种就业能力的集合往往包含了就业中必须包含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才干,还有关键能力。具体能力具体是指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中做到自如转换,而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专业才干指的是毕业生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含的内容不仅需要对工作技能做到熟练掌握,更需要运用各种外部技术技能完成工作目标达到熟练的水平,对于专项性要求比较高。关键能力指的是实现知识的可迁移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岗位要求施展自身才华,无论岗位如何变化都能够胜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门技能难以走遍天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青睐。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重点抓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周期。有调查统计显示,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适应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岗位,有效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就业实践能力;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需求之间的零距离结合。针对此,高校可以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教学,并向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够让企业人员加入到大学生培养的计划中,把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以及管理,还有服务等诸多环节中积累已久的工作经验融入到课堂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于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企业用人的需求方向成长。
(四)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就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提升教学质量,更应该创建并且持续健全高校教学和学生就业的评估以及激励机制。例如,高校可以选取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岗位适应力还有毕业生对于高校的教育满意率等内容纳入到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创建一套健全的高校办学评估、发展规划以及教师考核和学生就业考核等内容相融合的评价考核机制,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基本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用人需要。
(五)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意见进行追踪和反馈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也反映出我国的国民素质,为了切实提升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可以对往届学生开展跟踪调查,对高校的办学效果以及质量还有社会认可度做一定的了解。比如,每一个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到社会,从事某一项工作在一定时间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感悟作为毕业生进入到社会从事某项工作之后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用下获得的成功。而且,往届的毕业生对于高校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以及管理方式等都会给出有效的建议,因此高校需要积极采纳已毕业学生的建议以及意见,根据反馈情况做出及时调整,适时改善高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效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从而逐步地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陶新南.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56-59.
[2]王丽.试论深化校企合作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4,(35):116-117.
[3]康渝生.关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40-41.
On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NG Run-sheng
(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Guangxi 537000,China)
就业竞争力篇4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医院招不到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的两难局面。对于医学生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当前,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较低,具体体现在:医学理论功底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不强、人文素养薄弱、求职能力欠缺等方面。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2004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之后医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医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密集期。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08万人左右。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末位,其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133229.CoM
有关资料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专科生则下降明显。从福瑞医生网的注册用户来看,研究生以上占39%,并且多数医院目前想要研究生,至于本科生,只有一些麻醉、影像、检验等医技方面的可以接收,其余的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基本上很难被接受。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给医学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又增加了难度。
二、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高校内部支撑力、生存力和发展力的一种体现,其竞争力水平和内在各项要素的组合也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由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态度、就业环境等构成。
1.就业核心竞争力。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综合能力等。目前医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只掌握书本知识,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中来,不能根据医学发展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同时,一些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很多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达不到职业要求。
2.就业态度。就业态度主要是指医学生的求职期望、求职努力以及面试技巧等。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但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医学生大都青睐于大型综合医院,不愿意去基层医院,有些甚至连县级医院都不愿意去。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和限制,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欠缺,使得大部分医学生在面试技巧和面试策略上明显弱于其他专业学生,很多医学毕业生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但往往由于面试不能通过而失去就业机会。
3.就业环境。就业环境主要包括市场供需和家庭、社会条件等。目前医疗行业的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结构的不平衡。最突出的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与实际就业人群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距,用人单位青睐学历和临床实践经验,比如获得临床执业资格。本科生学历不是很高,并且绝大部分都没有获得医师资格证,存在就业瓶颈。此外,目前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和“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影响较为明显,许多单位在用人过程中“照顾关系”“任人为亲”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升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毕业生的合理充分就业,除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巧和技能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就业竞争力。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更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适应环境等基础性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预测,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际操作课的时间比例等。
2.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通过各级***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比如,临床技能竞赛、法医推理竞赛、门诊小品赛等。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着眼于社会需求,加强和社会的互动,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明确于社会的需求,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对文字、表达、管理、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基层医院其实也是可以有所大为的,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积极推动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
3.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目前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一个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还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此外,就业过程中的地域、学校、专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影响着就业的公平性,人为地造成了就业困难。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方式不相称的,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导致就业中不良现象恶性循环。为此,全社会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市场的同时,应通过公开、公平等手段弱化外部环境竞争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
[1]张艳清,杜长林,张旭平.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8,(1):65.
[2]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就业竞争力篇5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近几年迫于就业形势,提高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工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特色办学的理念,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口径、搭建培养平台、打造双师队伍等一系列改革,力***改变传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提升理工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协同创新;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机制
一、引言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多主体、多因素之间围绕创新目标,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及配合协作。高校协同创新,从国内外多年实践看,有外部协同创新和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和地方***府等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内部协同创新是指在高校内部形成知识分享机制;就业竞争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竞争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应聘市场上,具有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才能发挥、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岗位、以及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机制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构建一整套能力素质模型、培养、测评及综合评价的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实,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优势就是改变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理工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同创新、特色办学的理念
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全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之中,在协同创新机制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校内“协同创新”中寻找办学特色,突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在与校外“协同创新”中寻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机制障碍和壁垒,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及高质量就业的多口径平台。
三、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两能”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特色”即依托理工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应用复合型科技法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的细化和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活动日渐频繁,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多重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在特定的领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理工科院校培养法学特色人才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专业实力。这些学校的法律专业可以突出学校的理工科学科优势,依托于学校的工程优势专业,将科技法作为法学专业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作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计中,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又兼顾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并实施多学科联合授课。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符相合;这样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了理工院校现有的优势资源,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目前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四、校内外协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
第一,校内外协同,共同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积极与校外市场资源协作,在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时,主动将用人单位请入学校,请他们参与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主动让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来检验共同订制的专业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实行联合授课,开设科技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从而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创造直接有利的就业途径。
第二,设置专业、学科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以提升法律职业专业化层次为目标,以面向社会、面向职业、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设置突破专业与学科壁垒、为学生储备更为宽广的知识基础的开放型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设置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法律职业素质和执业技能的实务型课程体系,开设法律诊所、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实践实训课程。
第三,根据就业意向分模块培养。针对法学专业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干部考试等任务,在教学计划中可增加考研模块、创业模块、就业模块和出国模块等选修课,同时将考研指辅导、司法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讲座、应聘技巧辅导等教学活动纳入到相应模块中,学生可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选修不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第四,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重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念和科技法律意识;二、三年级,推广适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方法;三、四年级,指导学生参与真实案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执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增设现代礼仪和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有益的基础知识储备。
第五,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积极汲取国外注重素质教育、实践环节和职业素养等法律人才培养经验,突出法务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全面革新校内校外实践实训环节,校内,通过法律诊所教育、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程课程完成基础技能培训,然后以法律诊所为平台,从事真实法律业务;校外,积极与法律业务部门协作,切实实施“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专业实习,实施“分站式”实习模式,组织学生分别在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及其他实务部门进行“分站式”专业实习;岗位实习,设法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仲裁委、***府部门、企业、和社区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实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府工作、企业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培养适合从事企业法务、村镇社区法务、******机关法务等领域的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
五、教学模式协同创新,推进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
第一,综合运用丰富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局限,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积极研究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第二,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采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手段,并合理有序地安排多种实践环节:其一,观摩审判,将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其二,充分发挥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的实训效能,通过模拟审判,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责任感;通过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参与的案件来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并感知法律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同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无偿的法律服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基层民众的法律需求,也能够在学习适用法律中锻炼和培养社会公益心、法律执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其三,开设案例教学,与律师事务所、法院和检察院建立长期的教学合作,邀请资深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进入课堂,为学生开设真实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视角分析案件,从事实需要出发,思考法律热点问题和评论法律焦点问题;其四,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将法学专业与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挂钩,建立长期稳定的法学教学与实践相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认同所学的专业、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从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感知职业操守、执业纪律和职业素质对法律职业人的重要性。
六、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第一,拓宽就业口径、分类设计、分类培养。针对法学专业就业面狭窄的问题,有意识地拓宽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口径,打破公检法部门的局限性,将就业口径拓宽到非司法系统的律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各类可就业的单位,并与尽可能多的法律实务部门共建实习基地,构建“宽口径、复合型”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不同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分类设计、分类培养。
第二,创新法学院系与社会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我国各地区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的外部条件和对法律人才需求的侧重不同,极具地方特色,各地区支柱产业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法律意识差异也比较大,因而,理工类院校培养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应坚持“服务地方”为根本、“引领地方”为目标的理念:第一,以“服务地方”为根本,以法律诊所为平台,找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按需生产,迎合区域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第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律人才培养与的良性对接,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三,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将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和司法实务部门三方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大力开发法学实践实训区和校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三,通过“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相互促进。所谓“五进互动”,就是通过“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法官、检察官进课堂”、及“法庭进校园”的“五进互动”路径,重塑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从事法律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锻炼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使教师在实务岗位上提升了自我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法官、检察官进课堂”使具有深厚司法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法官、检察官走入课堂,走近学生,为学生讲解典型案例,让学校师生及时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以及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态“;法庭进校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校园里就能感知真实的法庭审判,并使之常态化。“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是适合理工院校法学强化实践教学的新路径“,五进互动”教学模式促使校内外实践基地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必将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第四,打造“双师型”法学专业教学队伍。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有一支具有法律实务经历的视野开阔的高水平“双师型”专兼职法学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应该:第一,加强各院校本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选聘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法律实务及其他社会实务活动,且将法学与工科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二,在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一支稳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来自于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的实践专家导师队伍;第三,努力建立“校内专业教师授课”和“校外实务导师授课”联合授课的长效机制,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行“校内学术导师指导”校外实务导师指导”和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
第五,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创建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是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再好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宽严适度的考评机制十分重要。适应法律诊所教育,应构建“诊所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对象,以法律职业人评价为标准,改革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素养、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及文化素质积淀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与手段。
第六,为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构建多平台选择机制。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法学专业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并构建法学本科教育多平台选择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兴趣、条件以及潜质进行选择:其一,跨学位、跨专业机制。跨学位、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拓展其知识结构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使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到法学教育的同时,还能学到理工类院校的相关优势学科的知识,实现了理工类院校的法学特色和多学科知识的融通渗透,既满足了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增强了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综合的就业竞争力;其二,国内名校和国境外名校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跨学校培养和跨国家培养、跨国家交流,开拓国内和国际视野,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其三,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开展法学论坛、能力竞赛、系列讲座、各类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弘扬“法治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鼓励、引导、支持学生组建了法律诊所、大学生创业实践团、自强社等学生社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升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底蕴,以高品位、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活动覆盖校园;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以校外社会实践为延伸,组织社会实践队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意识,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七、构建协同创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来自各方面力量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因此,必须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构建系统的纵横交错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应将考研指导、司法考试培训、就业指导及公务员考试指导培训工作列入教学内容,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并将这些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秋华.从就业形势的变化谈法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1:76-77.
[2]张宏标,尹宗毅.工科院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67+80.
[3]赵美珍.论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89-93.
就业竞争力篇6
1.保险专业就业竞争力问题之所在及其原因分析
受中国就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校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范围、就业潜质不甚乐观。笔者在某省属财经类院校担任保险专业学生辅导员多年,一直积极思考和认真梳理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1.1行业内部原因
1.1.1保险同行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导致社会形象较差。一方面保险业较快的发展趋势导致行业内部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但却出现了“需求短视”的现象。各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其自身利益经常相互之间“挖墙脚”,造成了自我人才培养储备差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过低的进入门槛,导致了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外勤员工、基层业务员的粗放式营销理念,致使人们“谈保色变”,对商业保险评价不高,行业形象大打折扣。
1.1.2各大保险机构缺乏切实有效地人才培养机制和晋升体系。保险专业学生在通过求职进入保险行业时,起初都是抱着学有所成、施展拳脚、有所作为而来。可实际情况却是,不论学历高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工作,这使得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学历优势,反而只有心理劣势。再者,大多数保险机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业绩考核晋升体系。但据调查显示,如果一名大学生从营销员做起的话,4-6年内很少会有机会转到内勤岗位或中高层次的管理岗位。
1.2学生自身原因
1.2.1毕业生对保险行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保险专业学生就职保险公司就是去卖保险。殊不知,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务中一小部分工作,其他岗位诸如组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等,不仅人才需求大,而且工作体面,待遇优厚。在当前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下,保险业不光需要吃苦耐劳的营销人员,更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创新意识的本科层次以上的专业人才。
1.2.2不少学生误认为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只能是保险公司。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及保险相关事物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同时也是金融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除了专门的保险行业外,还有金融业、证券业、考编考公、国有企业、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途径、就业面反而更广。
1.2.3多数保险专业毕业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走出校门寻找实习机会来有效地提高保险营销能力。比如,许多同学所学的保险产品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缺少实际操作的营销技能,对保险合同分析、保单设计、理赔实务的处理力不从心等等。
1.3教育体制原因
1.3.1学科相对弱势。保险专业是许多高校近年来才开办的新兴学科,虽然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和部门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保险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养工作,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而言,保险学科的教学培养工作还非常落后。
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相对于其他老牌学科,保险学科的力量较为薄弱,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上通常处于劣势地位。学校对校内实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相关软件无法及时更新换代,也就难以模拟最新理念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误导。
二是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落后。保险学作为一门多触角的边缘性学科,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体现出极强的实务操作性。因此,保险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当前多数高校普遍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以教学为本位,通过课堂的讲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毕业求职时无法短时间内适应保险业的岗位要求。
1.3.2师资力量不强。因为保险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高校从事保险专业并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老师少之又少。
一是各高校在师资招聘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些高校更看重具有高学历且属于热门专业背景的人才,而忽视了像保险等边缘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这导致了许多高校热门专业人才济济,相对冷门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二是保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但绝大多数保险专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经验,导致了当前难以有效开展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即便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相近专业教师,但却对保险学科的发展规律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和探索,所以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2.提升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当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作为一名保险专业学生的辅导员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在求职、就业道路上更加勇敢、坚定,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所担负的责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思考:
2.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就业目标
诚然,保险行业间的不规范竞争,导致了人们对保险业的看法有失偏颇。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在就业时选择保险这一朝阳产业将会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客观来讲,保险业在世界上已经发展了170多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据粗略估计,我国现在平均每十个人才有1张保单,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一人就拥有7张保单。所以说现在的中国保险业最缺乏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正好与保险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形成正比关系。
2.2以多元择业为抓手,拓宽就业渠道
学保险专业并不意味着毕业时只能选择进保险公司这一种行业,因为保险学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同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学生在择业时可以有多种职业选择。通过鼓励出国深造与跨专业考研相结合,省内就业与省外就业相结合,本专业就业与跨专业就业相结合,网络求职与现场应聘相结合,考编考职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等方式,形成一种立体化、多元化的就业模式。
2.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高求职能力
企业招聘时最不喜欢看到的不是没有专业水平的学生,而是那些随性而为,态度有问题的学生。大学生入职前,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软素质,如一个人的执行力、学习力、创造能力、有主见、团队协作、乐观自信、能承受压力、控制好情绪等,这些对于毕业生的求职甚至未来的事业打拼都至关重要。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尤其是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改变消极的心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战训练帮助自己克服恐惧心理,成功应聘,进入自己的事业轨道。
2.4以考级考证为手段,完善求职简历
虽然人们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类等级考试、资格证考试争议纷纭,但学生如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考试,对于大学学习过程来说,既是一种自我督促也是一种自我鼓励的明智之举。一般来讲,保险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于那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考试科目,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保险从业资格考试、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师等等。这些等级证书的获得可以很好地充实到毕业生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中,为他们的求职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2.5以实践教育为契机,增加求职砝码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所涉及到的各类实习、实践创新活动,如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数学建模大赛等,并将这些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将实践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便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就是多渠道、多手段、多模式加强与保险行业间的合作,突出校企合作地位。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培训基地等,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独特优势,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实践中获取的经验方法有效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为毕业求职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业竞争力篇7
民办高校 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乏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作为劳动力市场***策分析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就业竞争力做了不同的定义。如C.Overtoon从横、纵切面的视角认为它与所有行业、职位相关;CBC,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从雇主和客户的视角把它定义为品质和能力;J.Hillage和E.Pollard从就业时间的视角把它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总体上看,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国家从就业指导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已比较成熟。
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学者多从就业竞争力的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就业指导等经验层面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同类研究中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理论引领下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显得较为薄弱。
2.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更为薄弱
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私立高等学校均与公立高等学校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与之相比,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
二、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性问题。2011年2月22日,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他指出:“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学院就业率较低”。相比之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
2.理论价值
有关学者指出,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智力能力的提升,不太重视人的非智力因素。这几年来,许多学者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多数还停留在对策层面的经验总结。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三、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1.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在学习中,他们大多存在底子薄、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在思想上,他们大多自卑感强,学习情绪不稳定;在生活中,他们***适应能力不足,自我约束力较弱。表现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有的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较差;有的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自卑和失望心理的作用而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好而存在就业依赖和侥幸心理。
2.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在和用人单位的双项选择中踏入社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来看,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表现基本满意,但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在大学生供给数量越来越大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IBM在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几个方面要求:第一,是服务意识,即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第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沟通的能力;第四,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这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市场化的,市场更关注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
3.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以人本理念为重心,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体现为三个“力”即逻辑思考力、人际沟通力、综合执行力。逻辑思考力以求“真”为本质,是探究各种业态的运营规律进行业态创新的基本能力层次;人际沟通力以“和谐”为取向,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需具备的重要能力,沟通要在复杂的博弈中求得平衡,在学习、实践中都可得到锻炼;综合执行力以“实”为特征,要求行知合一,干实事、出成效,在社会大课堂中独挡一面地执行任务,解决问题。
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坚持“能力导向”、“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为依托,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1.基于逻辑思考力培养的专业学习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能顺利从事相关工作的前提。民办高校学生,应在学习中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扩大课外阅读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在思考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基于人际沟通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丰富第二课堂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开展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各项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开展班会、讲座、集体活动等,使班级中的每位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活动中增强了沟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社团活动,如构建公关关系社团、学术型社团、志愿服务社团等,社团的这种广泛性使不同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文体艺术活动,文体活动能使学生提高审美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励学生对美的向往,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
3.基于综合执行力培养的社会实践
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有学科考察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实践、订单式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升华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次尝试、切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促其情感和信念的产生与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设计综合执行力提升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辟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模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未来就业作充分准备。
五、结论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底子薄,自卑感强,做很多事情都缺乏自信,这些状况自然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难题。同时,“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研究。在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7.
[2]Overtan,C.Employability Skills:An Update[EB,0L].
[3]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Employability Skills 2000[EB/OL].2008-02-22.
[4]]Hillage J&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n RR85.1998.
[5]Departmem of Education and Skills.Higher Education Carees Services.2003.
[6]Kazushi Nishida.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I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Ministry 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Japan.2002.
[7]Mazzeo C,Rab S Y,&Alssid J L Building Bridge8 to College and Carees:Contextualized Basic Skills Programs at Community Colleges.The Workforce Strategy Center,2003.
[8]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PESOs strengthen Their Labor-matching Role.Japan Labor Bulletin,2003,42,(04).
[9]Val Butcher.HE Carees Advisory Senrices in the UK: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s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2.
[10]Watts A G&Van Esbroek R.New Skills for New Futures:Higher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Brussels:VUB Press,1998.
[11]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1.
[12]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祈[J].江苏高教,2010,(2):102-103.
[13]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14]柯羽.反思・扬弃・超越――从“就业率评价”到“就业竞争力评价”[J].江苏高教,2004,(5):33-35.
[15]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64-67.
[16]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1-83.
[17]河洋.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科教文汇,2009,(1):120-124.
[18]于美来.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J].高教观察,2007,(10):52-53
[19]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4.
基金项目:
就业竞争力篇8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思考;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发现,其中家庭较为贫困的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更加令人堪忧,贫困大学生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些,他们的就业压力更为突显。同时,由于贫困大学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部分,因而我国各大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一)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认识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毕业后就能找到高收入的好工作。在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下,贫困大学生也渐渐滋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于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对自身专业或兴趣行业、职业发展、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的及时了解。许多贫困大学生只知道一味的读死书,而没有针对性、规划性的注重培养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经济上的制约,很多贫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个人学费、日常生活开销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因课余时间被大量打工、兼职的事情所占据,造成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自主充电学习,影响着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扩展、储备。于是,在就业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贫困大学生往往因综合素质不足而处在就业竞争的弱势下,屡遭就业失败的挫折。
(三)就业心理素质差
根据心理素质调查显示,许多贫困大学生因受到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尤其是在经济条件好、能力强的同学面前他们的自卑感会逐渐增强,长期以往这些贫困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而,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的过程中,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就业心理素质过差而无法适当展现自身优点,加之来自家庭、经济等过高的期望,这些都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若贫困大学生不能及时疏导和自我调节,那么他们对就业容易缺乏信心和勇气,更谈不上表现出什么就业竞争优势。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学校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有机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由于贫困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所以高校可以针对性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及时了解市场就业形势及需求,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兴趣来科学、理性进行职业定位,培养贫困大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引导贫困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输导等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二是,有机结合经济帮扶和专业技能培训。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丰富贫困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提高对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高校可以将经济帮扶策略和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如建立相关的经济资助体系、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开设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班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扰,又能培养与锻炼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和企业强强联手,建立订单就业的培养模式,让企业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就读,高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毕业后的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再到企业工作,以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生方面
要想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关键还在于贫困大学生自身。因此,在学生方面也需要从两点出发来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目标:一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综合素质的水平如何决定了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所以贫困大学生应首先重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等的培养、其他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等等。同时,贫困大学生应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贫困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来正确认识及评价自我,摆正就业心态,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切勿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应树立艰苦奋斗的先就业观念。
二是贫困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贫困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其需要调整好自我的就业心态,不要过于自卑,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实践能力,从成功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进而肯定自我。同时,当贫困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心理和精神压力时,其可以主动和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舒缓压力。或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来实现心理疏导和压力调节。贫困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积极的就业心态才能战胜就业竞争困难,良好发挥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来说会较弱一些,其的就业问题也更加突显。但是,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高校重视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本文就分别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了一些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志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09-110
就业竞争力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竞争力 培养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3-01
一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要得到扩张,更要在质量上得到提高,特别是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使他们能得到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为出发点,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大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竞争优势,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提高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认可度,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的应对
第一,在就业过程中,要有科学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期望值,珍惜就业机会,把握机遇,大胆竞争。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自傲和浮躁等心理,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更应该放平心态,放低身段,树立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的意识,不断地努力进取,追求卓越。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知识经济时代既要求大学生必须构建科学实用的知识体系。又要求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往往那些专业精深、技术性较强的学生才会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外,大学生还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补充、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力争将自己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第三,勇于实践,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应该借助一切机会,不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以及决策能力、适应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以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高职院校的应对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高职生就业的方向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强化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要做到全员动员,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就业指导方法,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提升服务保障,健全全员参与的长效就业机制。其次,加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企业对用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用工数量却逐渐减少,失业成了一种必然,创业就成了大学生的一种渴望和必然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培养其创业意识,有了一定的创业意识,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最后,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方面。自主创业是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前提的,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其创业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第二,高职院校继续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高职学生竞争力。实现“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将教学与产业全过程地融合,它是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对高职院校来讲,产学结合就是要把高职院校与产业建立成血缘关系,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有固定的服务企业,又要有潜在的服务企业;既要有短期的合作企业,又要长期的合作企业。产学结合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1)专业与产业结合,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专业的设置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家在当地产业***策相适应,要突出四个层面团服务:一是要掌握当地的产业重点;二是要掌握当地龙头企业;三是要掌握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四是要掌握当地***府的产业因策。(2)教学与产业结合。要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不断拓展教学与产业的合作范围。从深度上来讲,使教学与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将专业见习与企业的培训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企业核心价值,从而增强专业见习的针对性、实践性。从广度上来讲,不断扩大合作的领域,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教学为产业服务的领域要有所突破;二是产业为教学服务的领域要有所突破;三是双方共同合作共创新的项目,达到双赢的结果。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快速的反馈机制,及时洞察市场、洞察产业,使培养的学生更专业,质量更高,更能让企业满意,这样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会更强。
参考文献
[1]邹积英、杨树成.关于提升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学校***建与思想***治教育,2013(2)
就业竞争力篇10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培育
伴随着高校扩招,师范类大学生人数也随之不断地增加,加上国家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视,使得这几年师范专业变得热门,很多非师范的大学生也瞄准了教师这一职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由于适龄人口锐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地区特别农村学校面临着招生困难,难以维持的局面,不得不整合重组,教师队伍趋于饱和。在这样严峻的就形势下,师范类大学生要想实现成功就业,必须将目标转向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上来。
一、培育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的适当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是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以及应试技巧和技能等等。而这些能力是由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来培养和提升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个人的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得就业机会、赢得欣赏和认可的能力。
师范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任教后教育质量的好坏。综合素质是竞争力的基础,而就业竞争力是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力的一种体现,也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地方学校师资需求的日益减少,给师范类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由于受到社会和自身教育改革的约束,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学校层面仅侧重于眼前的或局部的利益,很少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对毕业生就业的长效作用不是非常明显。相当一部分师范类大学生只是完成了暂时的、短期的就业,没有将就业与择业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工作变动频繁。因此对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合理、全面、系统地分析,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定位,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当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 师范生个人素质不强
师范生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选聘教师的重要标准,也是直接决定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好坏的重要要素。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上好自己所教的课程,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会做学生的日常思想工作,友好地与同事、学生家长打交道,还要有处理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冲突的能力。这些都要求师范生必须要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而作为刚刚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成长,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在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经验缺乏,很难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和突发性事件。
2 师范生基本功不扎实
师范生基本功是师范类大学生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的主要能力,也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多数师范类大学生的师范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和牢靠。虽然学校层面在低年级的时候对师范类大学生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态度上不端正,只是应付性地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作业,也只有在师范生基本功考试前突击训练—下,没有将师范生技能的训练长期坚持,作为自己的一项必备的能力去锻炼。具体体现在专业基本功方面,对本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知识面不宽。在教师基本功方面,三字一画水平差,口头表达能力差,课堂控制力差等。由于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导致很多师范类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知识传授方面存在困难,而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更难活跃课堂的氛围。
3 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仅仅是体现在师范生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上,更体现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拥有较高的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乃至一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首先,在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不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业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更没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第二,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念。盲目地只盯准教师编制,一直忙于各地方教育局招考,一次不行再考一次,一年不行再考一年,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选择私立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就算在私立的机构工作也只是抱着暂时的态度,不用心、不认真对待工作,缺乏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三、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1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育改革,突出师范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师范类大学生的要求也不断地改变,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情况,更能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馈,从而有利于高校适时地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培养师范类大学生的方案,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向着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师范类高校应该努力将就业能力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就业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一般课程的教学中,比如通过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使师范类大学生掌握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师范类大学生掌握教学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所有能力的培养都是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的调整,从而有利于师范生核心竞争力的养成。
2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范类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高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首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与师范专业相关的特色活动,拓宽师范类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其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可加强校外合作,在地方中小学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使师范类大学生在暑期或实习期内能参加教学实习,积累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提升师范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再次,学校要将教育实习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年级不同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师范类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基础教育实际,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从实践中体会并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及实践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技能。
3 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实施全程化职业指导
高校在进行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准确了解社会对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师范类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要重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建成具有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应根据师范类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实现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尽早为师范类大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在每学期定期开展职业认知教育,促进其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有机结合,使师范类大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每个阶段应做的事情、应掌握的技能等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个人与职业间的关系,培养其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红霞,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7)
[2]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