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1
[关键词]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影响;对策
企业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关键的环节。我国《标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现代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驱动下,积极主动优化企业采购管理,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供应链中,采购使得供应链的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对于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供应链模式对企业采购的影响
1.企业由为库存采购转变成为订单采购。在以往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仅仅是执行生产部门确定的采购任务,目的也只是为了及时补充库存,防止库存缺货,而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生产、销售,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甚至丧失市场机会。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企业采购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企业从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打破了原有的竞争界限,从内部采购管理开始向外部资源的管理转变,建立了一种新的、不同层次的、精而优的供应商网络管理体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逐步优化网络结构,更多地参与到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协调供应商计划,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从而保证供应链的正常供应关系,维护企业的利益。
3.企业从采购商品管理转变为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共赢。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企业战略联盟。采购商、供应商不再是单一的买卖关系,而是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库存的数据信息,有效地降低库存积压成本,解决处理产品成本与质量等有关问题,同心协力降低采购成本。
4.企业采购从单一的计算机运用转变为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给物资采购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扩大了采购渠道,制约了采购风险。采购工作已经不是单纯的采购,而是基于完整的、健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多重采购系统,大大提高了采购管理的效率。
二、供应链模式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对策
1.实施战略采购。战略采购是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目的是指导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提高企业能力开展,以实现企业的远景计划。实施战略采购是企业适应环境的必然,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因而企业应当在供应链模式下进一步充实完善企业采购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有效配置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加快采购信息化建设。采购信息化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采购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要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积极尝试应用电子商务和ERP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搭建起采购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对企业采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帮助供求双方实现信息共享,完成采购行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以适时生产订单驱动采购。随着供大于求的市场变化,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为订单而采购,减少库存。适时生产的订单驱动方式将使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同步进行,各个工序实现同步化生产,采购原材料直接配送到制造部门,减少采购部门的成本费用与库存积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同时企业要让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共享制造部门的信息,提高供应商的响应速度,在订货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反馈,修正订货计划,使订货与需求有机协调配合起来,最终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4.建立战略联盟。企业要与供应商之间保持长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通过给供应商提供需求信息、反馈物资使用情况、加强对供应商的业务培训,共同制定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促使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让供应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简化采购流程,降低交易费用和采购风险,真正实现以“双赢”为目的的战略联盟。
供应链管理模式督促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库存,从而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运作,以取得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采购管理要适应供应链环境的要求,不断优化采购模式,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康贤刚.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模式
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2010,(6).
[2]叶志阳,谢林海.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
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2011,(2).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2
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物资采购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作用重要,分析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现状,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是当今企业必须关心的一个紧迫话题。
【关键词】
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
1 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与2001年4月,有效填补了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空缺,但目前仍存在研究缺乏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手段落后,很多企业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没有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等问题。
2 现代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经历了将竞争焦点集中于生产领域,通过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 “第一利润源泉”;通过提高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的发展过程。70年代后,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通活动以及有关信息活动,出现了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单个企业依靠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美日等国企业纷纷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强化核心能力,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而将其它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的主动权。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成为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实现互惠互利,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方面
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达到成本的降低。构造高效供应链应具备的关键点有:
3.1 以顾客为中心,供应链管理发点和落脚点是市场需求
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即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客户服务应对市场细分,分析服务成本,进行销售收入管理。需求传递,即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指企业把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的销售渠道组合,这一环节对成本有直接影响。合理预测分析并制定计划是重要的职能。采购战略,即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采购战略决定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
3.2 注重核心竟争力
在供应链管理中,其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将之在供应链上准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别的企业无法模仿(它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企业文化)、资源市场上买不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互补性不可分、资源具有组织性不因个体或局部原因而丧失等特点。
3.3 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
传统的企业供销之间互不相干,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关系。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企业间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合作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但有双赢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理念形态落实到操作实务上,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集成化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
3.4 优化信息流程
信息流程是企业内员工、客户和供货商的沟通过程,信息系统只是支持业务过程的工具,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着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为了优化供应链管理,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信息,须从与生产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设计业务流程,使各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形成贯穿供应链的数据库信息,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达到共享重要信息。
3.5 整合内部物流降低采购成本
企业的物耗占产品成本的一半以上,控制采购成本对经营绩效至关重要。采购成本控制是物流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耗用资金多,容易失控的环节。据测算悉降低1%的采购成本可以使利润提高5%~10%。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企业的采购价格;定额科学的采购量;及时、全面、准确地物流信息;准确、安全、经济的运送和储备方式;具有预见性和灵活的采购策略;良好员工的素质等都是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成本控制的6个方面有:(1)制订采购预算与计划。对采购资金理性的规划,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控制成本的。(2)采购价格的确定中要弱化个人行为,注重调查和收集信息,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采购价格。(3)利用采购环境。充分利用供应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市场信息机制,使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减少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4)择优供应商管理。给所有符合条件的应商均等的机会,基于长期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强化供应商的管理。(6)储备管理。使库存在能满足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7)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也是控制采购的重要环节。
总之,企业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整合内部物流,建立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采用高科技物流设备,在物流运作中广泛采用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形成系统和网络,提高物流综合效益。同时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引入竞争机制,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来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一体化物流既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力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2]田会。从转型对企业动力系统的影响看国有企业改革[J]。管理世界,2009(9)。
[3]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中国教师()
[4]浅析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中国教师()
[5]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及发展战略。中国教师()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3
【论文摘要】钢铁行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本钢集团如何通过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以持续提高集团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产能迅速扩大,年产钢量从2000年的1.29亿吨,跃升至2010年的6.27亿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本钢集团采购库存管理现状、供应商选择、业务流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集成化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库存管理战略实施、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为着眼点,为本钢集团改进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1.本钢集团采购与库存管理现状
1.1 采购管理现状
本钢集团采购中心作为实施专业化采购管理的机构,负责大宗原燃料、辅料、消耗性资材、工程设备、备件、合金件和服务性物资的采购。本钢集团采购物料按采购种类可分为战略性采购和服务性采购。战略性采购是指大宗原燃料、资材、工程设备和备件等的采购;服务性采购主要指办公器材、劳保品等的采购。其中,战略性采购占股份公司总采购资金的82%左右,服务性采购占18%。
1.2 库存管理现状
本钢集团的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焦炭、煤、废钢、各种合金、辅助材料和备件,分布在物流中心、焦化、原料、二铁、特钢等单位。其中大宗原燃料由采购中心下设的煤焦采购室、废钢采购室、合金料采购室、工矿一室负责采购,并与物流中心联合负责日常管理,其他单位的原材料为从物流中心领用后未完全使用剩余及各单位零星采购形成。上述原材料、燃料和废钢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周转快。
辅助材料主要是油脂、五金电器等,其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少、价值低,周转快。其库存主要由物流中心和一二级库负责管理。
备品备件主要包括设备备件、机修备件和大型工具等,其库存主要由物流中心、一二级库和生产使用单位负责管理。
本钢集团主要产品为棒材、线材、生铁、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球磨铸管和特殊钢产品,库存分为原材料、材料采购、委托加工物资、产成品。全集团每年要耗费20%—40%的利润来维持其所有的库存,其中原料库存占据了总库存量的绝大部分。
2.本钢集团采购与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本钢集团的供应商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比较规范,但与供应商管理的先进实践来比还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钢集团供应商的评估只是集中在一定期限内与本钢集团有业务往来的少数供应商身上,而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能得到评估。(2)本钢集团尽管有供应商评估标准,却没有统一的,只是手工打分操作,没有建立标准的自动化进程。(3)对供应商分类较粗糙,没有针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和协作计划,这些都应该得到改进。(4)信息的不透明、不共享。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不透明。企业与上游供应商没有信息共享,与下游的客户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换缓慢,不能及时收集客户需求信息,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2.2 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库房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和法人,使用单位很难及时了解整个库存状况,库存采购计划和实际消耗存在一定差距;(2)库存信息无法共享,一级库无法确切知道二级库的库存现有量,库存台帐和财务帐存在一定的差异,制约了采购决策能力和监控只能的有效发挥;(3)大宗原燃料的出入库计量标准不一致,造成库存账面数据和实际数据的人为差异,难以对库存数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基于供应链的本钢集团采购与库存管理对策研究
我们认为本钢集团应认识到其作为钢铁供应链上的一环,必须从整个钢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与上下游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树立共同的战略目标确立长期合作策略,将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上游铁矿、煤矿供应商,下游造船、汽车、房地产等企业的经营情况综合考虑,构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型;以联合库存管理来解决本钢集团原材料采购不均衡、库存与生产不同步的问题;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与上游的供应商建立供需协调机制,协调双方利益,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论是在本钢集团的内部还是外部,都要强调信息的共享,在集团内部可以通过公司的SAP系统以及OA(Office Automation)网,实现各种信息在各部门间的无障碍流转。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本钢集团则可借助Internet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渠道,以建立公共的网站等方式搭建起信息集成的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甚至还可将双方的协议条件、享受的权利、承担的风险和义务、业务操作流程、资金结算、纠纷仲裁和责任追究等问题以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固化于网络中。这样既可以安全快速的获得信息,又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和加强客户联系,并提高本钢集团供应链运行能力。
通过上述本钢集团供应链的构建,以及相应管理策略的实施,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消除本钢集团采购、库存管理信息不同步、滞后现象,达到产、供、销的同步稳定运行,提高本钢集团乃至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筱.简析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的整合[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02):24-25.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4
[关键词]采购供应链;电子商务;企业管理
[中***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71-01
1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
1.1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以采购产品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定点、定价和订货流程,建立企业产品需求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供应商群体,并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企业的采购,从而达到降低采购产品价格、提高采购产品质量和提高供应商服务质量的目的。企业采购供应链是企业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关键。建立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首先需要将涉及企业采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系统中,保证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1.2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通过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建立协配件的供应商、事业部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供应商群体,在保证公司协作产品集中采购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达到规范采购过程、优化供应商群体、共享采购信息、监督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信息化水平、任务分工与业绩考核和与供应商共赢的目标。建立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业务流程的改变,企业需要将自己原有的业务迁移至Internet上,这往往涉及到经营观念、人事管理、业务处理过程和工作流的重新定义等,主要是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
1.3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
从业务角度来看,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一般包括三个流程,即新产品定点流程、产品定价流程和产品订货流程;三个管理,即采购产品信息管理、产品需方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三个接口,即MRPII/ERP系统接口、PMD系统接口和财务系统接口;决策分析系统(包括综合查询)和系统维护。故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为:建立采购产品信息库;建立供应商信息库;明确新产品定点流程;明确产品定价流程:如何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产品竞价;明确产品订货流程:如何向供应商下订单,并对产品的实际价格进行监督;建立P-SCM与ERP、财务,MRPII等系统的接口。
2 企业对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疑虑和对策
1)企业已经有很多供应商,还有必要增加更多的供应商吗?其实企业确实有很多供应商,但不知道现有的供应商中有多少是全国最优秀的供应商。信息网建立后,可吸收全国优秀的供应商来为本企业供货,并通过对供应商的优化,保持每类产品有2~3个供应商。所以企业的供应商数量在信息网建立后是一个由现在的少变成很多,然后再变少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达到优化供应商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了宣传企业的目的。
2)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在信息网中,可以从财务方面、生产设备、产品质量认证和开发能力几个方面来对供应商进行评审,通过实际考察后,评审信息进入采购供应链系统。
3)在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实现招投标?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在第四季度完成下一年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业购招投标任务,在信息网中招投标的过程与现有的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每个过程(标书生成、标书、投标、开标等)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4)企业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是否可以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过程?是的。特别是在投标和评标过程中,因为标书时,只对信息网中的供应商,并且只有标书范围内的供应商才能投标;在开标后,各供应商的报价都是公开的,评标的结果保存在信息网中,便于以后核查,这样就避免了供应商通过各种关系进入招投标。
5)要求供应商通过Intemet投标,供应商是否有这个能力?供应商必须具备这个能力,其实采购信息网对供应商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1台可以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如果供应商连这个能力都不具备,就更谈不上成为本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6)MRP/II和ERP系统中有采购系统,有必要再建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吗?不错,企业现有的MRP/II和ERP系统中确实有采购系统,但这个系统只是对采购的事后管理,如对供应商的管理,对价格的管理等;而不是对采购过程的管理,如对供应商的优化,对采购的监控等。而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是对MRP/II和ERP系统强有力的补充,是对采购过程更深层次的管理,同时又与MRP/II和ERP系统相辅相成,比如采购量、采购时间可由MRP系统根据产品的BOM和生产计划自动触发,为生产提供及时到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所以企业采购信息网是对企业采购过程完整的管理。
7)现在的采购管理很好,有必要建立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吗?建立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除了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就像企业目前建立的ERP系统一样,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
3 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现状和未来
对于国内的大型制造企业,尤其是民营和私营企业,在十几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中,都在供应链管理上有所推进。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对整体供应链的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整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更多侧重于营销系统和内部制造计划体系的建设;
2)不够重视供应链后端,即供应管理体系的建设;
3)不够重视从供应链全局角度和业务合作伙伴的联盟建设;
4)较少借助先进的信息系统来整合供应链信息流;
5)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和价值流(财务、资金及成本管理)松弛结合,导致无法从企业整体运作指标对供应链进行准确监控和改进决策。对于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仅仅局限于基本的产、供、销,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由于相关的业务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较少,业务较为单纯,很少考虑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的规模。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就面临国外大企业严峻的竞争,这种竞争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国的企业在没有大规模建立海外供应链网络时,必须最大程度地联合国内的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的扩展供应链体系,通过群体结合的优势和跨国企业竞争。对于中小企业,需要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入到相关的扩展供应链体系中,提高竞争力,更快地成长起来,不被强大的市场所淘汰。基于扩展供应链的协同商务运作将是未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模式,只有借助于协同商务模式,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安,刘鲁,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挑战[J]系统工程学报,2000,15(2):179-186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5
关键词:合作 双赢 JIT采购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层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舍贱求贵、以次求好、收受回扣等。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采购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成本,对其成本控制经常是束手无策。而实际上企业如果实行供应链管理则可以很好的控制采购成本,使其成本大大降低,管理效益大幅上升。据统计,如果一个大型工业企业能够将采购成本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那么他的效益就能提升五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加强对采购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物流管理中包括着采购管理,于是从整个物流过程中来看待采购管理,就能有效的解决传统上的采购管理中的问题。采购作为企业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间的一座桥梁,沟通着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间的联系。供应链上企业间的高效链接,有效合作,同步运作,都需要采购活动的更高水平的管理做为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采购管理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虽然是在传统的采购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两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别。
一、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原理和特点
供应链采购不同于传统采购,它主要是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一条供应链,在这条链条上的企业间的采购。这条链上的企业之间不是单一竞争关系,而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因此,链上企业间的采购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友好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采购的观念和采购的操作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认为供应链采购是一种更先进的,更有效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采购方式。但是若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供应链采购,企业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可以说,相对于传统采购,供应链采购发生了***性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对采购的理解上还是在具体的操作上,都与以往大大不同。具体说来,要实现几个转变。
1.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
在过去的采购活动中,采购部门依据以前制定的采购计划并根据仓库管理部门提供的库存变化情况,向供应商提出采购需求,采购的物品交由仓库部门后,采购活动完成。这样的采购活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的真实需求,可以说,采购活动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相脱离的,于是非常容易造成无效的采购,采购的物资被大量积压,而企业急需的物资却没有。而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采购部门不再依据库存的变化进行采购,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取得的订单所需要的物资计划进行采购,通过订单驱动供应商,这样一来供应商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提高了供应的针对性,从而更快速的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库存,提高资产的周转速度,提升竞争力。
2.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企业应把采购活动转变为对企业的外部资源进行管理,要实现这种转变,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企业应与各个供应商建立互惠双赢,信息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与供应商有关系的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对方;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与供应商共同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培育长久合作的供应商关系并尽可能的减少供应商的数量提高合作的质量。
3.从买方主动向卖方主动型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是由有需求的企业主动提出并组织人员进行采购,因此耗费了大量成本。而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供应商主动提供给我们货物,无需我们主动进行。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采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供应商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实现了企业间的合作共赢。
二、供应链采购实施的基础建设
1.信息基础建设
要实现供应链采购,企业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应满足企业对日常数据处理的要求,并能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相连接,以便实现信息共享,例如POS系统、EDI系统或其他数据传输系统,各种编码系统等。
2.供应链系统基础建设
我们要与相关联的企业建立起供应链系统,加强供应链上企业间的沟通,实现链上企业将的信息共享,建立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利益的关系。
3.物流基础建设
企业内部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物流基础建设应该到位,以满足企业间的物流的需求。比如说,运输设备的选择,运输线路的规划,仓库的布局,还包括一些物流技术,如条码系统、自动识别、计量技术、标准化技术等。
4.采购基础建设
企业加强采购基础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替供应商管理库存降低成本,实行供应商自动补货避免企业库存,建立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即时结算,建立采购效益评估系统,形成一定的规范形成一个系统,实现供应链采购。
实施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地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耀球,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王元月.《跟我学做采购主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6
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采购工作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对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转变的研究更成为众多学者热议的课题。本文阐述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采购活动中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员、计划与预算、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采购模式科学、稳定发展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采购模式;双赢;建议
一、绪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核心思想是使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并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竞争优势,最终达成共赢。其中,采购环节处于整条供应链的上游阶段,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采购作业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以及接下来的生产、销售活动。因此,加强企业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
(一)从普通的交易关系转变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只是普通的交易关系,双方在谈判中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压低对方价格,最后只保证了其中一方的利润,这样的交易关系只会是短暂的,甚至是一次性的。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方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多种标准,例如质量、交货期、对方信用情况等,双方建立的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供应链上信息的共享来提高流通速度,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最后达成采购活动的双赢。
(二)由下游客户的需求订单来驱动本企业的采购活动
传统采购模式下,库存管理显得比较盲目,仓库中一般都要求库存量要始终保持在安全库存值以上,从而缓冲市场需求的实时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在库存不足时马上进行物资采购,来防止缺货而引起的一系列损失。而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由下游客户(生产商或销售商)的订单来驱动的,接收到客户的订单后才会启动本企业的采购活动,采购完成后直接配送到生产或销售部门,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积压,甚至达到0库存,进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从企业内部向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转移
传统采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跟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也缺少对客户需求及时做出积极的响应[1],采购各流程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审批、协助来进行采购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加大经营成本,缺乏与供应商(上游)、需求客户(下游)的良好沟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更要注重对外部市场的及时反应,采购活动逐渐从本企业内部向外部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进行转移,根据外部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调整,构建双赢的发展模式。
三、现阶段转变采购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几年来,许多企业转变了管理理念,在发展中慢慢接受供应链管理这样的新模式,然而对部分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目前还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管理状态,企业的采购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计划和预算,以及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采购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
在采购组织结构方面,传统的企业组织层级相对鲜明,机构较臃肿,尤其是大型生产、销售企业,一般都采取职能部门化的模式,该模式运作迟缓,并且采购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较差,采购作业效率低下,容易造成采购活动与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脱节,无法有效地配合其他经营活动,沟通成本高。在采购人员方面,采购活动对于采购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其能力、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控制好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还要维护好与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另外,在传统的管理中,由于采购工作的特殊性,采购活动一般都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亲信或朋友来承担,这些采购人员大部分不具备采购活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仅凭借个人经验做决策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的构建[2]。
(二)对采购活动没有科学地设置计划与预算
有些企业的采购模式比较守旧,对将要采购的物资没有明确的分类,采购执行前也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计划,例如一些企业没有对采购物资进行市场预估,没有对现行市场价格进行科学对比,没有注意规避市场风险,种种情况使得无法有效控制采购的成本。另外还有些企业的高层直接指定了合作的供应商,或者签订了长期的供应合同,使采购价格与当前市场严重脱离。
(三)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方式不当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处于采购企业的上游,其所提供物资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采购方的利益,因此,对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采购作业成功与否。但目前有些采购企业不重视对供应商的科学管理与准确定位,使得采购与供应双方关系混乱。例如企业没有稳定的供应商群,而经常在物资短缺时急于搜寻、选择供应商;又如有的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大部分依靠采购人员的人为经验,缺乏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和指标体系;再如有的采购方毫无合作共赢理念,把供应商当作自身的竞争对手,谈判和交易中只注重自身利益,利用大量的竞价手段得到最低价,这样既影响了企业对供应商的可选择性,最终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企业对供应商的控制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实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与经营能力,不能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进行动态的质量监督[3]。
四、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才成立的,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采购管理水平比较低下,本文就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一)转变理念,构建双赢采购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相对低下,采购活动还局限于从本企业的角度出发,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只是松散不稳定的交易关系,缺乏合作共赢的理念,无法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高效流通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值。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供应链管理、运作思想的学习,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认识本企业的采购工作,建立供应链上供需双赢的最佳模式。这样对采购方而言,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数量和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取得更好的产品设计,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作出实时的反应。而对供应方而言,与采购方的长期合作就保证了稳定的物资输出,另外还能更好地依据采购方的具体需求来改善自身产品的生产流程,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利润。
(二)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来划分的,这种模式导致各部门都过分考虑自身利益,却不能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也不利于跨部门的协作交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供应链大背景下的采购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要实现无缝衔接,在外部要与供应商以及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做到跨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和关键信息实时共享。这要求企业必须打破现有传统的划职能组织模式,实现各分部门间的协力合作,从而达成各部门间采购信息快速传递。采购团队中的人员设置,可以大部分是采购部门的人员,但也必须同时吸纳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跨职能的综合战略采购小组,主要处理货源找寻,价格商议,与供应商的协作等相关问题[4]。采购活动要渗透到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要求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集中、协调,另外,企业内部要塑造高层管理者大力推动、全体员工参与的文化氛围,鼓励每位员工积极参与采购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实现“上下互动”的决策过程。只有全员积极参与企业统一的采购目标,协调有序地参与活动、共享信息,才能确保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5]。
(三)加强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往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供应商科学选择和管理。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不能只凭借采购人员的人为经验来判断,而要制订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并设置系统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购重要物资时尽可能派专门的采购小组前往供应商内部进行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等方面的实地考察,建立物料管理档案,并定期组织考核评估。新形势下选择供应商时,除考虑物资的价格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到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供应商的能力与本企业的互补性等各方面,这都是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重要指标。采购部门要结合企业制订的定位发展战略,挖掘优质的潜在供应商,为长期战略发展打下基础。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除了挖掘新的供应商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和维护与已有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实施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不仅是采购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定期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估,运用科学化、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进行供应商绩效考核,激励优秀的供应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进行管理。
(四)加快企业采购的信息化建设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往往涉及到四流: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但信息流在目前的生产、生活中却依旧相当薄弱。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在企业内部跨部门甚至跨企业的传递、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采购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寻合适的供应商及相关采购信息,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各种软件工具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目前,许多大型企业使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采购管理,而中小型企业可以科学借鉴ERP的管理,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商平台,并将采购、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4]。这样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传递,也可以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成除了信息流以外其他三流的集成和共享,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
(五)运用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
在以供应链管理为大背景的经济发展下,摈弃原有的传统采购模式,向新型采购管理方式转变将是大势所趋。
1.现代JIT采购。在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可以有效参与采购企业的内部作业,在采购提前期或紧急采购时,及时订立条款,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在现代JIT采购模式下,通过客户需求的订单驱动采购活动,有效地进行库存控制,大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使得企业在供应链上不断优化整合资源,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采购业务外包。目前一些企业对采购业务重视不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人员精力有限,采购流程运作效率低下,导致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支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要在更加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促进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企业把采购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能力上,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专业的采购公司采用的是专业化的操作,无论硬件设施、操作流程还是整体服务上都更具优势,也能更好地掌握物资的采购信息,有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改善采购质量,提高利润率。
3.精益化库存管理。在传统的采购中,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防止因缺货而造成的损失,库存是必须存在的,而采购活动就是为了补充库存,但是库存的积压也大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影响到企业利益。实施精益化采购,把物料的采购需求与产品的信息联系起来(物料清单,BOM),利用计算机系统制订相关采购计划,使库存在不影响下阶段作业的前提下尽可能达到最小值,有效控制成本。采购方与供应商双方建立“无缝”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可以根据采购方的实时需求主动安排物资,提高双方的流通效率,也能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和运送计划,实现供需双赢。
五、结论
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现阶段已有的采购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转变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以及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建议,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保证了供应链的顺利构建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濡萌.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38:91-92.
[2]李圣状,韩伟,李晓霞.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采购发展浅析[J].商business,2013,17:30.
[3]张炳涛,石荣宗,张建文,等.浅谈完善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的途径[J].中国市场,2014,30:37-38.
[4]金燕波,王小迪.供应链管理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2:43-48.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7
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采购管理一直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念,其中采购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模式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前企业形势提出了几点采购策略,从而实现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供应链;采购管理;变化;策略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形成集体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水平。
1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分析
1.1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原来的企业采购过程中只是与供应商形成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改变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了共同利益,其关系也更加的可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的采购方式,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实现分散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数据库信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企业采购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2企业采购驱动发生了变化
企业以往的采购活动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仓库缺货。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生产订单需要为主。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形成了订单生产模式。企业根据生产订单合理确定订单需求,并且以此作为采购的驱动力,正式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减低采购部门的成本支出。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工作与客户需求相联系,提高了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减低采购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购管理重点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对供应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无法快速做出回应。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采购工作以“适时需要”为准则,改变了过去“为库存而采购”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采购工作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这种采购模式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供应商的利益要求,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供应链下,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将企业需求反馈给供应商,提高采购产品质量,也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以及质量。
1.4采购流程发生变化
在企业以往的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采购流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这种采购流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采购流程过于烦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购流程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许多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性不强,信息流通能力较差,会影响采购管理的畅通性,提高采购管理成本。但是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了采购审批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对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应链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或是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有助于提升供应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效率,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生产加工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库存管理发生变化
受传统采购方式的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的买卖双方,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与供应商都会保证一定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大的库存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与市场终端、企业生产、供应商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适时存储,在保证企业正产生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2.1供应链条件下扩展采购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采购结构。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特点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中“大而全”的采购局面,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结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活动,实施采购低成本策略,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确立基本的采购准则。采购准则的设立是企业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础。企业需要日常采购中吸取经验,逐步将采购过程中的权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采购工作都责任到人,采购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与监督。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优秀的采购人员,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撑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分析、沟通、协调、决策层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业要建立跨职能的采购团队,一批高素质的采购人员是采购组织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业需重视对采购人员入职前的选择和入职后的持续培训。最后,采取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理念。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能否在企业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的突破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先进的采购模式很难在企业实施。企业可利用电子载体,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采购活动顺利执行。通过电子信息的应用,抛开过去传统的采购流程,增加有价值的电子化沟通,通过电子化采购流程的应用,优化供应链重要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对保证企业生产,降低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产品价格、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企业的供应商。在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时,可以依据供应物资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为了降低采购工作的风险,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直接排除;其次,还要进一步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技能、生产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将最终评判结果作为企业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含单个的生产企业,还涉及供货公司、运输体系以及市场终端的管理,供应链上拥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数据与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库存点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及时地通过信息系统表现出来。同时,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体现市场终端的生产需求,将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市场有机联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实行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采购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实现供应链下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作者:欧阳丰瑞 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8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府采购 成本控制
一、供应链管理与***府采购
英国格连菲尔德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z)的著名物流学教授马丁·克里斯托弗(martin christopher)认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管理企业的上游与下游关系,以整个供应链最低总成本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价值。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管理、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需求管理。供应链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客户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保持对上游供应商的交付程序与下游客户的购买程序的协调一致;平衡生产与采购以实现柔性、高效的运营;通过客户驱动的绩效指标引导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为实现共同目标协同行动。
***府采购是以***府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采购。***府采购包括***府机关采购、公共事业单位采购、社会团体采购和***事采购。***府采购与其他主体的采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府采购实质上是社会公众的采购,是一种社会公众行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强调***府的成本——效益问题,所以研究***府的采购成本问题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府采购成本控制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实现降低***府采购成本的目标。WwW.133229.CoM
二、***府采购成本控制:一个可能的路径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消费者、原材料供应商和生产者之间建立起无缝隙的信息流来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总成本。20世纪90年代,很多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上,包括价值链上零售商与其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双赢,特别是基于降低采购成本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在于销售,而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采购。消费品采购是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前提和核心,在整个经营决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采购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后勤管理活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采购的基本要求是适时、适量地采购到企业经营所需要的产品,尽可能地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我们也可以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分析***府的运作。***府出于建设效率型***府的考虑就必须追求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策产出,如果把提供公共消费品看作***府部门的“销售”行为,那么有效降低***府采购成本就成为***府“经营”效益提高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分析***府成本的控制问题,完全可以把***府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纳入供应链进行系统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府采购过程(如***所示)。在企业原有供应链中,***府采购部门的位置应该是销售商,现在我们把***府作为一个“企业组织”,这本身就减少了原有供应链中销售商利润给***府采购所增加的成本。
***府采购部门作为整个供应链中的主体部分,需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把公共产品消费者的需求集中起来;二是与制造商交流产品和需求的信息。我们知道,***府采购部门在原有运作模式下的基本工作就是集中公共产品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这部分需求是基本不需要采购部门来引导和开发的,所以现在***府采购部门主要的工作就是与制造商交流产品和需求的信息。原有企业供应链中销售商负责公共产品的供给,现有供应链中这项业务就变成由制造商承担,制造商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进而按照***府采购部门提供的需求信息组织生产相对较低价格的公共产品。而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谈判是原有供应链中的基本环节,所以现在制造商主要的业务就是与***府采购部门交流产品和需求的信息。这样看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府采购过程的核心环节就是***府采购部门与制造商之间的产品和需求信息的交流。基于节约采购成本的考虑,现代信息交流一定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网络互动。制造商为***府采购部门设计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提供产品生产进展和价格等信息;***府采购部门则在自己的网站上采购公告,或者直接登录已经建立良好关系的制造商网站登记需求信息;***府采购部门与制造商之间的有效沟通取决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平台设计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府采购部门在整个供应链中始终是掌握主动权的,因为某一制造商如果不为其考虑成本问题,必将为自己的竞争者提供市场机会。那么,出于把握市场机会的考虑,制造商必然会通过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降低生产成本,并为***府采购部门提供优价的商品。所以把***府采购部门作为原企业供应链中的销售商来看待,将其纳入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必然会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降低***府采购成本。
三、简要总结与展望
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财***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府采购成本称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更应该积极探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可行路径。本文所论述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府采购成本分析正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发展方向。当然,这里的分析仅仅是总体思路上的一个探索性思考,具体完善的、可行的运作方式还有待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9
【关键词】酒店 供应链 采购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酒店行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自身不断完善,以求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采购是酒店管理薄弱环节,却是经营关键环节,应当引起酒店服务业重视。酒店采购不仅是订单开出,也含需求确定、供应商选择等。有人认为采购为简单工作,认为采购人员只需有伦理道德观,不需要有专门化能力。其实,采购工作的复杂性远较其他管理工作高,良好的采购不仅可免许多不必要的经营麻烦,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达成既定目标。分析酒店采购管理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酒店行业是一个传统的服务行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总体不是很高,餐饮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比客房消耗品的采购成本高。20世纪80年代末期,酒店业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以及各种税收方面的优惠***策,使得酒店业发展初期由于利润水平较高,酒店业经营者的成本意识还不是很强烈。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酒店由于各类费用的增加和投资者的大量涌入使行业利润水平持续降低,直到1998年出现全酒店行业的亏损,使酒店业经营者开始由从前只关注产品形态的创新到开始关注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和物资流通运转。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和供应链整体效益和效率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基本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则和控制,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最大效益。
1.酒店行业下的供应链
酒店行业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酒店,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它可以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酒店带来收益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对酒店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速度,服务态度的要求都很高。
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1.1物资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由于长期以来酒店管理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目前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物资流通是酒店经营的物质保障,资金的流通牵动着物资的流通,并影响一系列的反
1.2商业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在日趋多元化的生活中,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上的商业流通逐渐成为主流,加快了商业流通,和信息传播。
1.3信息流通
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所以造成了存货或是供货不足,导致酒店的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酒店的形象。
1.4资金流通
这个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酒店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酒店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资金的流通是一个企业关键的环节,没有资金任何活动都受到牵制和影响。
2.供应链管理对当前酒店采购的作用
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酒店角度来看,是指酒店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酒店的竞争优势。
2.2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具体表现
2.2.1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一、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是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最终目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一切方式方法,供应链的历史发展是朝向这个目标而努力的,这个目标同时也是酒店赖以生存的根本。客户是上帝,满足客户需求是经营的根本目标,所有的追求都是为此打基础。
第二、提高酒店管理水平。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重要内容就是流程上的再造与设计,这对提高酒店管理水平和管理流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随着酒店供应链流程的推进和实施、应用,酒店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将会有极大的改进,这些都有助于酒店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约交易成本。结合电子商务整合供应链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并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四、降低存货水平: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因此酒店已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水平,就可以达到供应需要。
第五、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
2.2.2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酒店可以达到一下多方面的效益:总供应链管理成本降低、酒店准时交货率提高、库存降低、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酒店净利润提升。
3.酒店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运作思路
酒店行业没有过复杂的生产管理过程,所以在此环节中,它较制造业好管理。但是在资源整合进行大量集中采购,从而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和成本优势则是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毕竟采购成本是酒店行业中成本占有最大的部分。
故酒店行业的供应管理,其重点将投在供应商引入、供应商绩效和供应商采购方面。
酒店行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酒店有业主所有,但委托给某个酒店管理公司来进行经营管理,业主的资本和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管理结合成一个竞争力最佳的商业共同体,由于酒店管理公司所获得的报酬与酒店的业绩直接挂钩,所以决定了业主和管理公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共同关注。
我们都知道对于采购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物料短缺的次数考核,特别是像酒店这样对库存周转要求很高的领域。正因为如此,采购员几乎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进货上,原因就是,只要不缺库存他们就没问题。就这样。供应商的及时交货就成了他们的工作重点。只要下了订单的,不管时间是否到,不管需不需要,都要交货,库存自然就高,相对库存成本大,这样进快出慢得库存管理,会让财务付款的压力增大,当财务付款付不出去时,供应商的交货速度也就降低了,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积极的甚至按时的交货的,等到想要的东西有需求时,由于资金的周转问题,不能马上付给供应商钱,那么就会造成供货不足,困村还积压的现象。还有一个可能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财务工作者的本身工作性质造成的,由于财务本身的安全心理就人为的破坏了与供应商的交易规则,财务部给资金,弄得采购员无所适从,最终在供应商处失信,造成此类结果,恶性循环。
4.酒店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
酒店采购管理工作是酒店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采购工作虽然不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但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酒店向顾客的服务质量,因此对酒店采购工作的管理至关重要。酒店刚也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对采购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准确的采购,还需要及时,一些生冷、保质期短的食品采购,一些应季食品的采购,一些有季节变化的食品采购等等,故要做好采购工作的管理与控制,采购经理必须抓好一下一个方面工作:供应商的管理;合理控制库存,以保证销售降低成本;严格要求并指导采购员学习与掌握必要商品知识及采购方式方法和相关技能;重视采购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谋私利;多方努力控制食品价格与监测食品质量;学会对公斤货品价格的整体控制,有宏观思想;建立良好的采购工作程序,按程序控制好整个采购系统;对采购计划和购货合同同时执行控制;熟悉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总结:
人们都知道,酒店经营管理的目的总是以降低成本、多创利润为前提,成本越低则利润越高,反之,酒店经营的最终目的就很难达到。而降低成本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进货关。换句话说,把好原料物品采购关是饭店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在酒店的采购管理过程中,不难发现,一直在追求的一个平衡关系就是成本与效益的平衡。酒店的供应链管理中要倡导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双赢”模式,这样才能协调的长期运作下去。我们酒店经常会说一句话“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当然是希望销售部门广开渠道,拓展客源市场,而节流当然我们就要首当其冲,因为采购直接影响到酒店各项成本,而成本增加必然导致利润减少,成本降低则会使利润提高。因此对于酒店来说,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但在酒店日常的采购中都会不经意间碰到这样一种现象:由于酒店采购经理在采购过程中为了追求成本的控制,而忽略了质量,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这一点需要避免。 酒店采购,如何在开源与节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酒店首先有一个经营定位,那么采购就要在这个经营定位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是走高档路线的话用料当然也要在高档的水平,如果走中档路线,那么在采购过程中就要寻求中档的用料,当然前提都是要保证质量并且下压价格,无论如何,都要以质量放在第一位,以酒店的服务保障为前提。
酒店采购看似简单,但要做好,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科。要卖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除了要采购经理的谈判水平外,还需要对其的眼光、对商品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为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并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采购管理。从企业层面的供应商重要性出发,对供应商的选择,以及管理中两种模式的比较,也就是采购中的博弈吧。
参考文献:
[1]童德利,田娟,谢琪,陈世福.基于B/S模式的构件式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3.4.1-4
[2]张亚东.酒店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信息系统, 2000.9:45249
[3]彭伟民.基于需求的酒店管理系统的建模与实现.微机发展,2005.10.1-6
[4]刘学明.饭店客房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10.1-6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篇10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竞争优势
采购管理就是对采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做到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从外部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采购管理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具有保障生产的基本职能外,还是企业了解市场动态信息,获取外部知识,与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的桥头堡。供应链的大潮在当今的企业界势不可挡,现代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抗衡。
一、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的新特性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采购方式,其呈现出以下的新特点。
(一)采购信息的公开性。供应链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时代的产物,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资源的集成为前提,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公开化。采购业务的实现,是通过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采用有效的信息而建立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信息化的采购扩展了企业的采购面,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采购信息化及采购信息的网络化获取,极大的丰富了企业信息的获取数量和信息的获取质量,降低了获取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供应商管理信息化则是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将供应商信息与采购信息连接起来,通过信息畅通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二)采购程序的透明性。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是一个相对标准的程序,在当前竞争的社会,采购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重视,采购程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流程,整个采购程序对企业来讲是透明的,是一个必需接受监督的过程。
(三)采购选择的广泛性。供应链环境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商的选择具有更广阔的范围,由于信息获取的公开性,使得有更多的供应商可供选择,根据需要采购的物资,既可直达源头,寻找生产商,又可根据费用情况,选择经销商,采购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以总成本最优为原则进行考虑即可。
(四)采购过程的延展性。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以采购的过程为管理对象,通过对采购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控制,以达到采购过程总成本最优的目的。这里采购过程的管理已经不是企业自身采购过程的管理,而是延伸到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产品,是对整条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二、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整条供应链的作用,必需保证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是高效运作的。因此,我们必需根据供应链的要求来进行采购管理,做好采购的基础工作,进行有效的采购管理,发挥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最大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一)帮助企业控制采购成本。采购成本的杠杆作用显而易见,采购是成本控制中最有效的部分。许多管理者在控制成本时,常常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管理费用上,这样会带来人员素质下降、管理水平降低等副作用。相对而言,在采购成本中下功夫,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进新的供应商参加竞标,寻求替代原料等都是常用的降低进料成本的有效方法。
(二)帮助企业缩短市场反应的响应时间。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提高企业市场反应的灵敏度。物料的加速流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企业对市场反应的响应时间,能够及时的向客户交货,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而让客户对企业更有信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让供应商提供及时有效、保证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推动整个企业流程的加速。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同时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三)帮助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重心之一就是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积极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会对公司的经营方式产生很大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把主要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而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来承担,这样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质量,缩短交货时间,提高竞争力。此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取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服务,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占领和扩大市场,取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通过有效的采购管理方法来减少库存,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真正做到增收节支。企业也逐步由库存采购转向订单采购,有被动采购转变为主动采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赋予采购应有的权力。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采购职能部门具体负责采购工作,赋予采购应有的权力,采购职能部门由公司领导直接负责,其他部门只能提出需求计划,不能插手采购事务。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队伍对实施高效采购至关重要。采购职能部门有权根据要求决定货源、价格及协作关系等事宜。建立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优选,动态管理供应商。另外,定期接受企业其他部门对采购的评价和合理化建议,进行自我改进。
(二)确保采购计划的严密性。只有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才能确保订单采购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流程需要,利用abc分类法对不同产品进行分类,制定出不通产品的相应采购计划。并对采购计划的严密性进行跟踪,对不够严密的采购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所以,必需重视采购计划的制定。
(三)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订单采购要求供应商要少而精,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仅仅获得潜在供应商的名单是不够的。必需要广泛收集有关的信息,以充分了解供应商,并进一步根据本企业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管理能力、规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估。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供货商剔除,对剩下的供货商进行进一步了解,确定符合本企业要求的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进行最后的竞争性谈判,选定最终供应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