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10篇

地理科学专业篇1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5岁(1986年1月1日)

居住地:重庆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公 司: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行 业:房地产开发

职 位:市场/营销/拓展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地理科学

学 校:重庆邮电大学

自我评价

从事房地产工作多年,前后任职过多个岗位,例如:前期调研、景观设计、销售管理等,对于房地产开发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擅长项目预决算、项目招标、工程管理等岗位。熟练了解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开发流程,具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工作能力出色,曾多次活动优秀员工称号,组织和沟通能力强,能够领导团队完成指标。相信自己可以帮助公司取得良好的业绩。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房地产开发

目标地点: 重庆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市场/营销/拓展经理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年]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经营部 市场/营销/拓展经理

1、负责对公司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拟定项目发展计划,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策划;

2、负责撰写项目的营销策划书,并跟进和监督后续的实施情况;

3、负责与***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合作中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4、负责对项目每个阶段实施监管和指导,保证完成营销指标;

5、负责制定部门守则,领导下属员工完成工作。

---------------------------------------------------------------------

2008/7--2010 /7: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营销部 销售经理/主管

1、负责营销过程中的市场调查,为项目提供客户、产品供求、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负责公司项目营销方案的制定与监督执行;

3、负责维护媒体关系,保证广告按时;

4、负责与公司进行协调,并对相关的项目进行监督;

5、负责客户关系管理和投诉处理。

教育经历

2004/9--2008 /7 重庆邮电大学 地理科学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地理科学专业篇2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

高校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地理学科专业的改革也在持续当中,要求将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作为教学重点。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列举地理案例,让学生在了解地理案例发生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地理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1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主要内容

根据地理教学的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教学内容保持较大的关联,要能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全面反映。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解,知晓各个概念、章节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案例资料,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将资料印刷后交给学生。此类案例通常以视频、漫画、***表等方式。依据地理理论选择案例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设置思考题,让学生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开展讨论。教师要认真安排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案例后能得到问题的答案。每次教学完毕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得出带有规律的结论[1]。

2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偏差

2.1忽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

科研对教学活动意义重大,教学则能传递科研活动的成果。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仅将重点集中在理论之上,没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寻找的教学案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较小,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无法达到教学目的[2]。

2.2应用的新技术较少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教学活动也要随之变化,适当引进高新技术,以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但很多高校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没有注重引进新技术,这种情况在全国比较普遍。地理科学的基础课程教学更是得不到应有的技术支持。教学方式和手段受到较大限制,很多教学方法都无法实现,案例的补充不也不充分。

2.3教师观念依旧受到束缚

很多教师依旧未注意到学生地位变化的事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成果的影响很大,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就要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3]。但教师在案例教学当中给学生留下的讨论时间较短,也没有认真倾听学生们的讨论,导致案例讨论存在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

3改进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3.1利用科研案例教学方法

科研活动是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会传播科研成果。教师要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因此,要趁着教学改革的机会,对教学内容实施改进,尽快将科研成果体现到教学内容中。比如,将某市植被覆盖情况的动态研究成果、某市城市与乡村土地利用的演变等科研案例引入到教材当中。在讲解“红外线热感”时,教师将某市某城区的热红外影像展示给学生观看,在此影像的支持下,对“城市的热岛效应”的强弱与监测成果进行演示。让所学的地理科学理论实际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具备更强先进性,能反映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学生在而接受此种教学后,对教材的理论知识会有深刻的认知,在进行科研活动的时也会热情高涨。

3.2将网络技术应用在案例教学中

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收集并整理教学的材料,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利用GoogleEarth提供的免费服务对全世界各地的高清地理***像进行观看,从一些免费网站上收集TM、MODIS等方面的遥感影像,利用这些资源辅助案例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安排课余的学习任务,要让各种教学案例集中在一起,形成案例资料库,依靠互联网的强大信息搜索能力,让资料库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也可以在网络上创建专门的课余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在有问题时在随时在网络上向教师提问。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在网络上回答问题,可以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增加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交流机会。利用网路技术增强了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方式突破以往的限制,从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后互动越来越方便,让传统教学方法得到改进。

3.3教师要认清时展潮流

教师要适当放宽对学生的管制,让学生能以更高的自由度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动物地理学”时,可以在课前设置与动物同源性、动物种群和分布规律等方面问题,寻找有关的教学案例,与动物地理学有关的记录片均可作为教学的题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案例后,让学生以分组等形式讨论,共同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出学习的***性。教师承担启示的任务,在学生进入思维误区时及时提醒,尽快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

4结语

地理科学专业的改革活动正在进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面临新的形势。在此方面的案例教学中,教师未对自己的地位有清晰认知,没有学生留下充足的讨论时间。当前网络技术十分发达,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让案例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活动有实际价值。

作者:邝敦闯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福,梁欣,梅晓丹等.专业认证驱动下的自然地理教学案例开发[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3):54~57.

地理科学专业篇3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1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状

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冲突,各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好,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相违背,等等。不同高校在师资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1.2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2.1机械的灌输知识,忽视素质教育传统的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即使高分,遇到问题后也不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1.2.2注重专业课,忽视基础课传统的课程注重专业课,以培养出专业人才为目标,把专业课放在首位,对基础课不够重视。近年,地理科学研究越加深入,涉及的基础学科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作和应用中,很多人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基础课程缺失造成的。1.2.3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传统的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后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动手能力薄弱,就业后很难胜任工作。1.2.4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通过实验获取知识。课程体系中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导致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脱节。

2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依据

2.1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则:A.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完美结合;B.在重视地理科学的同时要考虑资源环境;C.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就业并给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D.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实践、素质全面发展;E.促进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F.提高实践课的比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2.2.1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科学发展日趋成熟,地理科学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大,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现在科技发达,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2.2.2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某些职业需要专门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求从业者要有稳固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从业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教育质量的评定标准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还应重视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2.2.3地理学发展的需要地理学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地理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同时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只有这样,地理工作者才能更好的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实验、研究。

3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3.1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应分阶段逐级推进和因材施教,还要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构建地理科学专业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统一。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与特点,再结合社会需求,采用个性化课程,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分阶段教学是根据不同年级设计安排不同的课程,比如第一学年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二、三年级主要开设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第四年级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2课程体系建设的项目

3.2.1优化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在教学中不仅要开展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还要添加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3.2.2完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层次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课程可以弥补理论课程上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2.3丰富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实地勘查、实验、走访等活动,丰富课程形式。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无论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使各门课程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质量。

3.3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3.3.1地理科学类专业具有综合性地理科学类专业涉及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同时还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有关联。所以,构建课程体系应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和测量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学科组成、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有综合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3.3.2充分考虑专业特性和发展需求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同属于地理科学类,但它们又各自有独特的特点。GIS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而规划专业则与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3.3.3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在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应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发展需要,再学习相应的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3.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地理工作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技能。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实践技能,还要开设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学等综合实践课程。

4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观念做指导,还需要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做支撑。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为国家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志忠.关于大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6,(04):53-55.

[2]孙根年,黄春长,马耀峰,等.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01):114-118.

[3]周启星,孙顺江.应用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16,13(07):879-884.

地理科学专业篇4

一、备课

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方便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在展示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照片的选择上要注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

板书,虽然多媒体技术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书还是不可缺少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弥补多媒体一闪而过的缺憾;

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注意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注意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要“严加看管”。

四、学习总结

总结是对以前所学能容的重现与再认识。总结做得好,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还有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学习总结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实践体会

地理科学专业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地理科学;GIS技能;四维一体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69-02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测绘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以及的技术和工具,受到广泛的重视,发展迅速。GIS技能的培养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掌握现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地理学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对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和构建高等教育职教体系的战略部署,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结合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由单一的传统类师范院校向多科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作为传统师范类专业的地理科学专业,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地理科学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发展所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传统地方高师类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GIS技能培养教学改革,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地理科学专业GIS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与其他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一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自1990年开始筹建,1993年开办地理教育专科专业,2006年开办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本科办学时间短,其中负责GIS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两人,且均为中级职称,由于我校地理科学专业一直致力为地方培养地理教育工作者,对于GIS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掌握GIS技能,解决地理学相关问题的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

2.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85%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另有10%左右来自贵州省其他地州市。由于毕节地处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教育较为薄弱,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水平较低。而GIS技能的培养依托计算机应用能力,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又打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短板制约了学生GIS技能的提高。

3.教学仪器设备不足,课程体系不够完整。目前我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教学设备主要是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软件。其中2010年得到中央财***支持新购置实验用计算机45台,其他如工程扫描仪、绘***仪、全站仪等设备均购置于2003年前后,设备较为老旧,部分已不能使用。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来说,GIS课程一般开设于第五学期,作为GIS的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大部分以选修课形式开出,部分学生避难就易,导致GIS课程不能很好地与其他课程形成良好的学科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学习了GIS基础课程,不能很好地将其应用于解决地理科学问题。

4.考核机制不健全,与社会应用相脱节,无法学以致用。GIS课程考核在2009、2011版教学大纲中,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提问、考勤等)×10%+期中测试(一般采取开卷考核方式)×20%+期末闭卷考试×70%组成。由于考试形式的限制,闭卷考试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同时期中测试多采取开卷考核方式进行,期中测试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相差较大,部分学生也只是临近期末考试前突击背诵,导致出现考完即忘、无法深入理解的情况。

5.课程实验教材使用不合理,缺乏合适的实验素材。GIS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GIS实践能力是GIS技能培养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是决定GIS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采用的是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该教程版本较为陈旧,实验内容不太适应于当今GIS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多以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与实际生产中GIS应用相脱节。由于缺乏较为实用的实验教程,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教程掌握相关实践知识和能力。

三、GIS技能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我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转型发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地理科学人才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全国GIS技能大赛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构建了“理论+实验+实践+应用”的四维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以GIS技能培养为目标,从GIS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旨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素质培养相结合的“GIS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即“理论+实验+实践+应用”的课程体系下多层次、多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GIS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是基础、实验是保障、实践是重点、应用是根本的地理类高素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课堂教学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采取了讲解、演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互助式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论,使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理论指导实验,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的目的。在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项目,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全国GIS技能大赛等方式,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加深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GIS理论课程通过设计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辅以***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可以直观获取专业知识。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及时将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给教师。授课过程中积极将本学科相关实际应用、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问题穿插于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止学习了书本知识,还了解了其具体应用和发展的情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课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GIS教学中选择较为权威、优良的理论教材的同时,注重实验教材的选取。实验课教学,以理论课程中的有关内容为主线,时间安排也一般与理论课教学穿行,目的是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方法,并熟悉GIS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等。

4.综合运用多渠道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将几个专业网站、论坛与学生一起分享,及时将本专业、本学科相关新闻和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

5.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为科学反映教学的效果,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与最终考试挂钩,将理论和实验考核相结合。学习过程中的考查主要以学生出勤率、课后作业为主、课程笔记、读书笔记、科技论文等为主;期末考试命题改变了以往只考查理论部分,现在的考试过程中增加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以及学科发展方向、研究热点问题的考核。

四、结语

本文从传统地方高师类院校转型发展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地理科学专业自身特点,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的GIS技能培养以及为进行GIS技能培养所进行的相关教学改革。以“四维一体教学模式”为核心,加以教学及考核方式的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GIS技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广实.地理专业本科GIS课程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75-77.

[2]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地球信息科学,2005,7(2):65-69.

[3]龙毅,汤国安,闾国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GIS部级精品课程建设[J].测绘通报,2006,(12):69-72.

[4]杨武年,简季,何***伟,等.“大地学”背景下的GIS本科专业课改思路[J].测绘信息工程,2010,35(4):49-50.

[5]盛业华,郭达志,杜培***,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42.

[6]郑朝洪.高校GIS教育方向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5):221-228.

地理科学专业篇6

一、备课

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方便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在展示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照片的选择上要注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

板书,虽然多媒体技术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书还是不可缺少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弥补多媒体一闪而过的缺憾;

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注意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注意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要“严加看管”。

四、学习总结

总结是对以前所学能容的重现与再认识。总结做得好,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还有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学习总结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实践体会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掌握了一定学科知识,但是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无限的想象力,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为将来走向教学岗位后,能更好地和学生交流。

地理科学专业篇7

    论文摘要:根据目前地方工科高等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专业建设及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并就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学校硬件设施与内涵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应用物理学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多种技术学科的支柱,在很多领域内对其它学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包括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与环境科学等,所以在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然而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人才培养, 不仅要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 还要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笔者所在学校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高等院校,然而其理科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在符合学校协调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同时,建设好应用物理学专业是我们数理学院目前最大的挑战,本文将从笔者所在院校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体验,就安阳工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确立和专业建设及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工科高等院校应用物理专业建设及改革现状

    应用物理学是以应用为目的的物理学专业,是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来研究其在生产及实践当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物理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反过来推动理论物理的进步。这个专业的特点使目前开设有这个专业的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就业问题

    就业是现在各个高校各个专业所关心的最大问题。对于应用物理学专业,很容易出现重物理学基础知识教育而轻工程科学知识的教育,重知识的讲授,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造成“理论知识比理科专业差,工科知识又比工科专业差”的尬尴境地,对学生毕业以后的竞争力造成了不良影响。据麦克思2010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失业率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的应用物理学失业率高居第三位。在目前“就业难”这个问题上,应用物理学专业显得特别突出。

    2.生源问题

    一般来说,很多学生选择应用物理学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深造,考研或者出国,然而作为地方性高校,无论在硬件条件上,还是在师资上,却很难提供这个平台,无法与清华、北大等名牌院校相比。学生在选择地方性高校时,更多的是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对选择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造成这个专业在地方高校的生源量不足,因此对专业建设的发展蒙上阴影。

    3. 条件不足

    地方性高校大多是由地方出资建设的高校,其建设资金来源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就给一些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带来资金问题。就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安阳虽说是一个工业城市,但其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在一百名左右,并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经济情况决定其仅能为我校提供教师基本工资,或者是在土地方面提供便利。再者,我校是一个新升本高校,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这些不足,给新开设专业建设带来很多不利。

    二、办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确立和专业建设及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专业建设时,提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参考现有名牌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成功办学模式,积极对专业建设进行探索和改革,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和硬件设施以及内涵方面建设。

    1.办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学是一个应用型而非学术型、复合型而非单一型的专业, 人才的培养介于物理学基础性人才和工科技术人才专业之间, 兼取两头的优点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存在着不同学科的渗透和交叉,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趋势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在应用物理学的培养方向上,应着力于培养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并且依托地方经济特色,制定出适合地方发展兼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专业方向。例如,我校所在安阳市为新型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光伏材料为新一代环保节能型材料,非常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需求。然而其材料生产的高成本、低转换率强调企业要不断革新,这就需要光伏材料类高等层次人才。那么我校就可以建设以光电材料为主要方向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有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试验技能, 并能到相关厂家进行工程技术基本训练, 又能从事应用科学研究和新产品研制与开发, 以及现代高新科技综合管理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性人才。

    2.加强校内和校外合作

    硬件设施的不足将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向学校申请积极建设的同时,应加强与校内各单位和校外各企业、学校单位的合作。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协调利用校内相近专业的实验室。同时,要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促进校内科研,加强校企合作,两条腿走路,以科研带动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促进科研。通过重要科研项目的成果,促进校内产、学、研的结合,争取在本行业取得技术领先,并以科研成果为契机,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和特色以及办学水平,因此在新专业建设中,师资建设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首先,要加大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士来校工作, 充实师资队伍; 第二, 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策, 稳定师资队伍; 最后,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通过学历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及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和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此外,还应充分开拓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给专业师资队伍以有力的补充。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大体为两个方面:一是兄弟院校同专业的教师,有利于学术交流的开展及共同提高; 二是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和社会团体,在这些单位中,高水平的学者专家比比皆是,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做学术报告,承担教学工作,指导毕业设计等等,会给高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 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办学”等方面其意义不可估量。

    4.优化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能否达到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其重要因素就是依赖于课程内容是否先进,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 就应有自己***的课程体系。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确定课程的设置及实践环节的安排, 根据专业基本要求特色及学校的定位与特色,深入研究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的目的,明确其对实现培养目标的实际意义; 其次, 将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实践环节当中去,进而确定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基本教学要求,在每门课程的衔接过程中不能有断层和冗余, 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上要遵循教育规律,并具一定的前瞻性;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新专业申报程序予以监控;加强新专业内涵建设,构建专业特色,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这样才可确保应用物理学专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健康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周丽霞,王殿生,门福殿,闫向宏,方建会,姚海田.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1,(1).

地理科学专业篇8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校;专业教育

一、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1.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地理教育基本上是沿用欧美的教育模式,学生没划分明确的专业,以综合性发展为主,开设课程丰富,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专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按照前苏联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各自发展,打破了统一地理学的框架,本科生按照专业划分进行培养,加强了数理化基础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自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地理类专业招生按照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进行招生。2012年又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细化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2.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地理专业规模持续增长。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地理专业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始地理科学专业,160余所高校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各高校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部分组织。其中,专业基础课通常采用7+X的形式,即地理科学类专业均开设7门基础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学、遥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再根据不同专业开设X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学科基础有所削弱。应用方向研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淡化。过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忽视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需要更新。目前,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大致落后欧美发达国家20年,对当前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同时,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重视应用,忽视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地理学思想、方法和认识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高校地理学科教师重视科研,对教学的投入不足,使目前的地理教学内容更新不足,在以科研数量为导向的职称评定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教材建设的热情明显不足,很多教材还是10年或15年前成形的,教材更新严重滞后。

二、对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建议

1.拓宽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高校地理学本科教育要实行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门特长的综合人才。使学生在加强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特长。

2.改进课程体系结构。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借鉴吸收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传统,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在地理学专业课方面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概论、导论形式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有一定专题性、交叉性的课程较少。

3.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现在高校地理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以授课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承,知识的积累和形象的记忆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4.积极应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已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

三、应对时代的发展,地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作为承载学科知识传播、促进学科发展、体现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载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地理类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重理论、轻应用,教材理论性强,但应用案例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度不高,接受度不强;②内容体系更新速度慢,很多教材自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尚未推出新版本,亦或是推出的新版本,更新力度弱,反映学科进展情况的信息较少;③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教材建设必须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优秀教学成果和最新科研成果;注重体系完整性,并逐步向立体化和数字化教材转型,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相应技术手段升级的发展趋势;注重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编写及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因此,地理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几点

1.嵌入案例或应用实例。根据地理学科偏理论、多现象,实际应用中规划在不改变现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将对应知识点或问题的案例或应用实例引入教材。案例来源于实践,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改编,还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系统性和真实性。案例描述后,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并在教材中的相应位置列出或利用二维码等新技术链接网络数字资源,以提高学生拓展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对应部分知识点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案例应根据需要安排在章节中的合适位置。

2.精选内文配***。为适应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其学习效率,教材编写应从单纯的“文字叙述”向“***文并茂”转变。教材插***尽量选择能够贴合知识点叙述的,使相关知识的呈现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吸收,增强可读性。

3.完善章后习题设计。针对重要知识点,每章后均提供选择题、简答题和拓展思考题,对于需要设计总体方案的,应提供方案设计要点和基本要求,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供技能。

4.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本系列教材配套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中的案例解析、教材试题库、推荐参考阅读网站、相关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等。对于部分重点难点知识,提供对应教学短视频,结合MOOC技术,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学科编辑,有责任、有义务为地理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上就是我对地理学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 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10).

地理科学专业篇9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2-3]。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模式选取的时候,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基础、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专业的特殊性来酌情选择与制定。集宁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主张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地理科学与城镇规划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将人文地理的人文、经济要素,自然地理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与规划设计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应用性强,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新型快速城镇化对综合性、跨学科专业人才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人才培养理念

集宁师范学院近几年经历了从师范类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探索之路,新增了许多非师范类专业,初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要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2 人才培养目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既能在相关规划管理和企事业部门谋职,又能在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内发展。特别是能为规划行业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大数据时代规划工作方法的改变和新的技术要求。

1.3 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该校专业建设基础,围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向,直面设计类单位以及相关的规划管理部门对人才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需求,力求培养学生成为掌握人文地理以及城?l规划理论及技能的交叉学科型人才。为此,学校构建了“3+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3年的基础课程实践加1年的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其中,3年的基础课程实践内容包括各个规划课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操作(手绘制***、电脑制***、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等)以及地理课程的实验内容和野外实习内容,同时安排短期的集中实习(每学年两周)。毕业综合实践安排学生到设计类单位或相关的规划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习(1个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实践性内容占总比60%以上,即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实践类论文,理论研究类论文占比较少。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4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实践内容深度的提高,将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并且促进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真正达到专业的实践培养目标。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措施

集宁师范学院在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与改进专业课程规划建设的同时,学院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会有所转变,如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上,具体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就是既可以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城市交通设计规划、市***规划等工作,又有能力制定相关法律度,同时还可以从区域环境、人文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以更高的视角来从事行业工作,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1 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模式

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得到了一系列调整:将城乡规划理论与实操技术并重,不断加强计算机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完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平台;需要在校外进行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课程调研、综合实习、专业实习等),为学生在校外调研、实习创造优良条件,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创新。

2.2 科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问题解决型、自主研究型和案例研究型等教学方法[4],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在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调研勘探,通过告知调研对象、范围及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实地调研―遇到问题―现场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编写实习调研报告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竞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2.3 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

依托学校在当地进行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加强与规划部门、国土资源管理等***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校企共同探讨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接。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已与当地的规划设计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将该院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方面接触实际项目,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深化专业知识。

地理科学专业篇10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4-02

陕西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近年来,学校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需求,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特色的前提下,新开设了不少非师范专业和学科。为了处理、协调好各专业发展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以“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基本原则,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通过对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以及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分析,对新的形势下建立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良性循环系统进行了探讨。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1.专业素质。这是学生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专业技能,包括运用知识的技能、获取专业知识能力,还包括分析判断、创新的能力,即对各种问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能提出***见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今天科技的发展,师范院校的学生也要学科学知识,用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同时,随着条件的变化,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对待世界,就应有人文精神。

3.教育教学素质。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于师范的特色,应具备相关的教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二、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按照“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坚持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实现宽口径大类培养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建设“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通识模块。通识模块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共1134学时,63学分,占总学分的34.52%,占理论教学学时的39.75%。其中必修部分包括: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大学语文、C程序设计、形势与***策等12门;公共限定选修课(含当代世界经济与***治)、公共任意选修课合计共12学分。

2.学科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含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部分内容,共531学时,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6.16%,占理论教学学时的18.61%。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部分包括:高等数学、环境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本学科基础课包括:人文地理学、地球概论、地理科学引论、地理信息系统和测量与地***。

3.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含必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地理科学系列与地理理论系列)、专业任意选修课,共882学时,4分,占总学分的26.85%,占理论教学学时的30.91%。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质地貌系统、土壤植物系统、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经济地理学(双语教学)、地理野外方法与论文写作和环境变迁等9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中地理科学系列含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区域经济、城乡规划、地理微格教学、地理课件制作、地理教材分析等7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中地理理论系列含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自然灾害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城乡规划、专题地***制***、计量地理等8门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包括: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环境变迁、文化地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美学等32门课程。

4.教师教育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306学时,17学分,占总学分的9.32%,占理论教学学时的10.73%。其中必修课程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教师口语等6门课程;选修课程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技能、考试命题及统计分析与测量、家庭教育学等29门课程。

5.实践模块。实践模块全部为必修课程,共6个周,24学分,占总学分的13.37%,包括:***事理论与训练、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必读书目阅读、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含测量与地***学实习、地质地貌系统实习、土壤植物系统实习、水文与水资源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中国地理实习、人文地理学实习)以及大学生课外8学分(包括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社会综合实践、科研训练、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活动、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等6个方面)。

三、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自身教学良性循环的系统

1.构建创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子系统。该子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见表1),使学生具有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积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使其不仅可以承担地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可以承担相关综合的工作。

2.构建高素质的师资群体与导师制子系统。地理类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需要来自地理、测绘、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教师。要着力培养年轻教师,根据人才的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3.构建先进的教学内容和学术研究子系统。课程确定以后,教学内容一定要尽可能地反映出地理科学的新近发展,根据前沿发展的变化情况选准内容,在教授先进科学知识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建立促进学生成长的知识、能力和动手等实践工作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4.构建多层次的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努力建设多层次的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系统,而高校实验条件、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地理科学本身实践性极强,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实践、实习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实习和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有时间了解、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提供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以便学校能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形势和需求。

5.构建合理有序的综合素质训练子系统。教育教学系统是个综合的大系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和《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8学分实施办法》的制度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地理科学本身发展来教育学生,强化地理教学和科研的训练,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习和调查等来提升专业素质。

6.构建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子系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培养中,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在一门课中按照要求分几大模块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兴趣选择不同模块;考核可包含笔试、机试、口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地理科学专业10篇

学习

学生会文娱部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文娱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学校文娱部门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学生会期末工作总结文娱部。(一)部门常规工作1、文件归档整理。进一步对往年的文件进行系统的归档整理,一是方便日后工作需要时查阅,二是保存文娱部历史,让每一个新

学习

项目阶段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阶段总结,内容包括项目阶段总结模板,项目总结及感悟。(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保障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县区和基地园纷纷成立了以分管局长或幼儿园园长为组长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园本研究

学习

初二地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地理10篇,内容包括地理初二上册,初二地理试题。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初二6个班共有学生307人,由于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础又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泉州市质检

学习

高一地理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地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一地理总结范例6篇,高一地理总结大全11篇。高中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必须重视地***,识***、用***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

学习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0篇,内容包括供销合作社章程全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合作协议合同。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供销社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县委、县***府提出的“四大目标”和省、市

学习

数字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10篇,内容包括数字化用户论文十篇,数字化知识大全。在电影诞生百年后的今天,数字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电影的制作领域中,为人们创造了如痴如梦般的视听奇观,以其超凡的想像力丰富了观众的幻梦天堂。在当今的电影

学习

公关重点工作计划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公关重点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公关工作计划万能模板,关于公关部门工作计划。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制定出台《通辽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激励暂行办法》。经多次研究讨论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办法》,促使金

学习

人大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人大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人大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人大宣传工作汇报。1建立人大日常工作宣传报道制度。抓好闭会期间人大***检查、代表视察、述职评议、个案监督、受理人大群众来信来访、与外地人大交往等等工作,进行新闻挖掘

学习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10篇,内容包括哪些大学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教材。1概述送电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全面掌握送电专业运行数据,基本整合送电专业各种信息系统孤岛,在GIS平台上深入挖掘送电专业数据信息,将送

学习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写作培训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写作技巧及培训心得体会,写作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我在文秘工作岗位上干了好几年,但是一提到写公文仍然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就其原因,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尽管工作中常常在写,但是都没有多大的

学习

商业秘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商业秘密10篇,内容包括商业秘密罪名,商业秘密特性。??(一)依据民法保护制度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对外经济交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交往,就不能进行交易,企业作为营利组织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企业与其他企

学习

工程专业论文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专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模板,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专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技能,能熟练使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解决皮革服装企业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把握皮革服装服

学习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武术协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武术协会活动计划范文,武术协会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三、改变对新人的培养方法.针对新入会的会员要从武德讲起,讲解学武的宗旨和目的(以及学校的校纪校规),再进行专业训练.四、协助院、系各个部门工

学习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10篇,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法,关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其实,“心中愤怒不如休,何需经县又动州,纵然费得千般计,赢得猫来输掉牛”(范仲淹语)。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学习

初二地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地理10篇,内容包括地理初二上册,初二地理试题。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初二6个班共有学生307人,由于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础又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泉州市质检

学习

高一地理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地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一地理总结范例6篇,高一地理总结大全11篇。高中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必须重视地***,识***、用***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

学习

区域地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区域地理10篇,内容包括区域地理讲解,四大地理区域。首先,将经纬网和重要的地理事物相结合进行综合定位。单一依靠经纬网定位,记忆难度大且遗忘率高。若将经纬网与河流、湖泊、山脉、大陆轮廓、岛屿、海峡、特殊城市等联合起来

学习

地理标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标志10篇,内容包括地理标志的十大特征,地理标志100个。陕西“铜川大樱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前,“铜川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铜川处于渭北北方水果最佳适生区,适宜樱桃

学习

八年级地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10篇,内容包括八年级地理资料推荐,八上地理知识点。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A.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C.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D.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2.***自古以来就是

学习

经济地理学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地理学10篇,内容包括经济地理学及现实生活案例,经济地理学热点话题。1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

学习

地理位置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位置10篇,内容包括地理常识大全之人文篇,地理中国八篇文字记录。华山简介: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文章

学习

高中地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地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中地理10分钟范例完整版,高中地理必考100篇。传统地理课堂存在的教学诟病,是教师习惯运用凭空讲解或者纯粹讲述,将知识枯燥化,尤其是地理知识中一些复杂而抽象的观点、概念和规律,很多学生会“沦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