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范文精选

职业心理篇1

【摘要】职业心理素质伴随从业个体终身,护生完成全日制职业教育后,其职业心理素质优化的外在动力便由职业教育转至职业管理,职业管理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更具体、更持久。本文主要从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角度阐述职业管理问题。

【关键词】职业心理素质;管理原则;管理对策

护士的良好职业心理素质,加上科学化职业管理,是促进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士人才整体水平的“最佳组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水平的职业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成职业心理素质及职业效益的良性循环。护理管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护士身心健康为重要目标

护士作为人类“健康使者”,随人类健康需求迅速增长所承受的压力渐增,其身心状况不容乐观。除特殊职业性质、特定环境氛围可给护士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压力,我国相对于众多人口的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部分“健康使者”的健康水平下降,甚至罹患心身疾病。相关调查显示,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其工作量大小、工作紧张程度、个体的职业角色适应性等密切相关。如急诊科、外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科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相对较多;而其身心状况又对其工作对象具直接、重要影响。因此,以人(尤其是患病的人)为工作对象的更高层次的职业管理,只有高度关注本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把促进其身心健康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贯穿管理过程始终,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总体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即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开发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如运用管理的激励原则,较好把握“内激励因素”,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护士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在积极性、保持身心健康,更使职业管理事半功倍。

二、情理兼容方式为基本手段

深究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既有职业环境因素,也有个体人格因素。职业环境因素,主要指护士所面对的日常超负荷工作量、持续性紧张情境刺激、经常面对身心失衡和求医心切患者的某些冲动性言行等。个体人格因素,则指某些护士自身人格结构中所具有与职业角色的不协调成分,且其又是护士本人并未觉察的潜在影响因素。如情绪易激惹个体面对一系列职业紧张刺激时,常常欲冲动又因职业需要而自我抑制,久而久之可致身心状况不良。毕竟护士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尽管其常需为胜任职业角色而忍辱负重,但护士面对各种压力时,也有常人一样的情感体验甚至更剧烈的内心冲突、心理失衡。因此,对护士身心健康问题及其职业心理素质偏差,职业管理尤应注重“以人为本”、情理兼容。

三、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管理对策

与管理原则相比,管理对策更强调管理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建立心理档案、实施先进模式、注重“人-岗匹配”、强化岗前培训等。

(一)建立健全护士的心理档案

护士的心理档案,指运用心理测量等科学方法所获得、能较全面反映护士个体职业心理素质的各种客观资料和测评数据。 护士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可体现个体与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相关的各种心理测评结果,如个体的一般状况、成就动机水平、气质类型、性格倾向、人格特质、应激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身心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资料数据。 护士心理档案对职业管理的主要作用如下:

1.有助于全面、动态地掌握实情

护士的心理档案,应能从总体上全面、动态地反映某机构所属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概貌,如护士的心身疾病发病率及分布情况、发病的高峰年龄、区域及特征等资料,可协助管理者清晰掌握易发生心理失衡、职业心理偏差护士的身心状态,随时给予其必需的健康指导和帮助。

2.有益于实施因人而异的对策

护士的心理档案,还可为各层次管理者科学合理地管好、用好护士提供第一手资料。如根据护士的人格特质而采取针对性更强的管理方式,指导护士在职业行为模式中扬长避短,因人而异地分配护士的工作岗位。

(二)实施人才管理的先进模式

建立、健全护士的心理档案,旨在不断增强护士人才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具体可体现为护士人才管理模式的3个转变。

1.传统、经验型模式向“科学为主,经验为辅”的结合型模式转变

传统人才管理模式对人才的岗位选配,大多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如手术室护士长因看中某实习护生灵活、利索,就在其毕业分配时首选其到手术室工作的做法,即属于经验型选才模式。选用人才主要凭经验的做法,与伴随科学技术进步迅速提升的职业管理水平显然很不相称,人才管理模式必须随时展而更新,不断尝试理论到实践的积极探索。但强调科学的同时绝非排斥宝贵经验。如有言道:“经验诚可贵,科学价更高,优选好人才,二者结合牢”。

2.“先入为主”的印象型模式向客观、公平的鉴别型模式转变

护士的岗位选配,不仅关系选才准确与否、用人得当与否等,其效应更体现在对护士队伍整体建设的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型模式,指部分专家或管理者根据其对人才的熟悉、了解或赏识程度,凭直觉选拔骨干人才;客观、公平的鉴别型模式,则指使每个护士机会均等地参与骨干人才的选拔竞争。尽管实践证明某管理者经验丰富、选才准确率高,但不利于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应逐步摒弃。以“鉴别型模式”选才的更深远意义,在于形成人才的公平竞争机制,激励护士人才的健康成长。

3.注重人才的“人-岗匹配”

此“人-岗匹配”,主要指护士职业范围内具体岗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相对匹配性。即在护士个体人格与角色人格匹配的总体框架下,仍有个体对具体岗位的适应问题,如有人做内科护士“如鱼得水”,做外科护士却十分吃力等。“人-岗匹配”,对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潜能、帮助个体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等,具有连锁性积极效应。实施护士的“人-岗匹配”。个体的性格向性对“人-岗匹配”的指导作用,在以往的人才岗位分配中早有体现。如管理者特选做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的个体去外科、急诊科等岗位。但那仍是管理者根据个体表面、局部印象,经验判断为主的“人-岗匹配”。今后实施“人-岗匹配”,需以传承好传统为基础,加强人才选配的科学性,包括运用心理测评等手段,更深入、准确地掌握个体的性格特点,力求使每个护士都能在较适宜其性格倾向的岗位上“人尽其才”。

职业心理篇2

每种职业都会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对从事此工作的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创伤。但一些高危职业的从业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焦虑、厌烦、情绪低落,甚至失眠、噩梦连连时,就要警惕职业性心理创伤正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你。

职业心理创伤

一些特殊职业,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算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易春丽博士指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心理医生和进行灾难报道的记者及战地记者等,他们都是职业性心理创伤的易感人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心理高危职业。

比如警察、医护工作者、记者以及教师等高危职业人群,他们心理创伤级别较高,却往往最易被忽视。这些从业人员的心理创伤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慌、失眠多梦、胆小怕事、创造力丧失等。

在国外,警察是心理咨询的常客。在一般人看来,警察应该是最坚强的,几乎没有人想到他们也会受创伤。事实上,警察这个职业是最容易受伤的。

例如,在多佛偷渡案中,60名中国偷渡客被挤进一辆货车里,打算偷渡到英国。在途中,由于卡车惟一的通风口被关闭,最终导致58人窒息死亡。车上惟一的两名幸存者虽然存活下来,但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创者(称一级受创者),受害者的家属则是间接的受创者(称二级受创者),而所有目睹惨案现场的警察就是第三类受创者。这些边防警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经历惨案,在惨案后他们因此天天噩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这些心理创伤可能会被压抑下来,慢慢出现症状。因此,这些警察是绝对需要心理创伤辅导的。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的一位专家在一篇题为“警务人员心理健康评估与矫正”的文章中,列举了警察这一特殊行业影响心理健康的几大危险因素。例如,持久压力所导致警察处于“抑郁状态”,表现为认知力下降、疲倦失眠、兴趣减少等;自身安全威胁带来的“创伤失调”,如产生难以排遣的长期紧张、记忆失调、恐惧无助、噩梦连连等。经历的惊险刺激多,遇到的快乐少,所引发的“回避与情感麻木”;长期接触阴暗面,与歹徒搏斗,负伤致残造成的“人格障碍”等。

不久前,***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警方共有476名民警牺牲、6076名民警负伤,(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达212人,这个数据在牺牲的民警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同事一旦牺牲对身边的战友来说心理上会形成影响。受到心理创伤的人往往睡眠差,缺乏人际安全感,对人不信任,但他们自己却不明原因,甚至带着症状工作。

为此,***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强制休假”制度,定期体检制度、体育锻炼达标制度,和以维护人身安全为核心的教育训练制度,与相关部门洽谈建立民警因公伤亡保险制度。

小李在一所医院里做外科大夫,年轻有为,事业如目中天。他性格开朗、豁达,为人豪爽,在医院里颇受大家喜爱。但由于几年前在工作中的一次医疗纠纷,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年前,小李接诊了一位患有椎管肿瘤的病人。为了切除患者的肿瘤,让病人早日站起来,他查阅了许多书籍,详细地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后,他和家属期待着患者的病情能渐渐好转。然而,1个月、3个月漫长的等待过去了,病人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也没能站起来,未达到手术前预期的目的。小李开始变得焦虑起来,病人家属对他也从笑容可掬变成横眉冷对了,最终以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法庭。

虽然最终的鉴定是“无医疗问题”,但历时近1年的医疗纠纷,蚕食和折磨着小李的精神,渐渐改变了他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了他的性格和生活。他不像以前那样开朗了,对生活的热情也逐渐磨灭了,甚至还出现了失眠、易怒、焦虑、压抑,人也变得胆小怕事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职业带来的性格改变和心理受创的例子。医生一直以来塑造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形像,而往往被忽略了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面对患者时,不能有丝毫的闪失,这就使得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平时不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心理疏导,很难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心理不受到创伤。

一位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第一线工作过的外科大夫曾经说过,“地震虽然过去了,一时的喧嚣渐渐平静了下来,但是,全国医护人员的内心感受与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我们是复合性心理创伤一族,当前急需要接受心理创伤***。”对地震灾区现场的医护工作者来说,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死亡和染病的患者,他们的心理障碍很容易积淀下来,成为永远的心理创伤。因此,专门建立一个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职业性心理创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人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一篇名为《心理压力是海湾战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的文章,通过对参加过1990年8月-1991年4月海湾战争的美英士兵调查发现,由于受残酷战争的心理和精神困扰,加上化学武器、铀物质、吸入毗睫斯的明、传染病、混合***苗接种等因素影响,这些士兵大都患上了“海湾战争综合征”,战斗力下降,战后一直未愈,形成了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为此,美国培养了一批专职心理疏导员,建立了针对退役***人的功能社区,进行心理安抚***。

职业性心理创伤的防护

建立一种由专业心理医生组成的、针对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心理监测和及时的疏导制度,是体现人性、人文、健康生活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新理念,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国内在职业性心理健康创伤疏导方面显然做的还远远不够。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应先做好从业前的心理知识普及。可以通过心理专家讲课,了解怎样预防职业性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如何疏导,以及在工作中注意哪些事项等内容。如记者这个行业,应告之将来的从业者,可能会遇到哪些心理困惑,从哪里可以获得帮助,和能够获得哪些形式的心理辅导。

由于职业原因,从业人员面对工作压力、暴露于灾难现场时,如果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那么,这种“无阻感”会让他们的心理加倍受伤。如***人、警察、医生等特殊职业,长期处于高风险、强压力环境下,难免心理留下阴影,精神留下疾病,所以平时注意心理维护和预防十分必要。从业者只有在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时候,他呈现给别人的东西才更具人性。如果他们连自己都蔑视自己的生命,那么他们也很难对别人有善意和人性。”

因此,心理高危职业的从业者首先应想办法保护自己。从事高危职业的人员,应该训练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高危职业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篇3

如今,在网上有人公开招聘“陪睡”。“陪睡”是心理有问题,还是公开的“变态”行为。既然有人征“陪睡”,肯定就有“职业心理陪睡”,这种职业真的能催眠吗?让我们来揭开“职业心理陪睡”的神秘面纱。

事件回放 女白领深夜难眠征人“暗睡”,要求没有肌肤接触

2009年9月18日晚上10点07分,宁波市女网友“粉红色DE回忆”在当地一家论坛上发帖,帖子的标题叫“陪睡”:我想在这样的雨夜,无数人都是夜深了却难以入眠,痛不欲生……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多么想找个陪睡的人……不管如何,第二天醒来我总是有满满的幸福……有没有陪睡的人啊,看着我睡觉,陪着睡觉啊……她在最后还声明: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有陪睡的职业,没有肌肤接触的那种。

这个帖子的标题就足够让不少网友浮想联翩,点击量一路飙升到160多万次,10000多名网友回帖。不少应聘者跃跃欲试,有些还明码标价,纷纷留下自己的QQ号码,还有直接留下自己的***码。

网友“瑞瑞”在回帖中明确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份邀请:“我需要钱,不会有不良想法,第二天早起,还可以帮你去买早餐,本人23岁,身高1.74米,希望工资100元/晚。”网友“披着羊皮的狼”说:“我初级催眠师可以不?”还有一些厚道的网友表示担心,还善意提醒楼主注意保护自己。

不少网友说“让男人陪女人睡觉,怕把持不住”,“粉红色DE回忆”在跟帖中又做出澄清:职业陪睡是经过训练的,心理训练那关就更加强了。要求陪睡的人是坐着的,在睡觉的人睡之前讲点故事,或者读报纸等等,讲点快乐的事,或者只是安静的陪同。“我希望的就如火车卧铺那样的,旁边有人陪我就好,为的是那份安全感。”

记者和“粉红色DE回忆”进行了交流,她表示,自己是个外地人,一个人在宁波工作,晚上特别感到孤单,所以想找个人陪睡、讲故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她也希望动机不纯的网友不要再骚扰她。

网友豆豆认为陪睡是个人隐秘,不应在网上公开,对“粉红色DE回忆”的做法难以理解。

网友杨琪说,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发帖者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有的,无论应聘者出自什么样的心理,从社会舆论角度来说,都属于非正常的情况。虽然女孩限制了陪睡的方式,从某一角度来说,是对招聘陪睡这一尴尬话题的勉强辩解,但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到了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引狼入室,到时候后悔的可能是女孩本人!

无独有偶,9月20日,一个女孩也在网上发贴想找人陪睡,此贴一出,立刻引起轰动。有说她***荡的,也有说她想出名的,此事引起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我和你说”记者蒋维荣的关注。她通过电话采访了那个找人陪睡的女孩子,原来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人际关系及工作表现都挺好,只是最近室友搬走,父母又逼着她结婚,于是觉得既孤单又焦虑,就想找个人陪睡,就像小时候父母看着自己睡一样。

那这个女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呢?电视台就了解到的情况专程请心理专家李开作了分析。

李老师认为网友只是从“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并不一定正确,室友搬走,父母逼婚都是导致她发这个贴的一个诱因,但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希望找一个懂她爱她的人结婚罢了。

深度追踪 探秘职业心理陪睡

那么。职业心理陪睡有没有这一行业呢?职业心理陪睡真能治好患者的失眠吗?职业心理陪睡是科班出身,还是临时出场。这种神秘有没有给他们自己带来职业病?

“陪睡”成了真正的陪睡者,也深夜难眠

口述人:许晴,女,25岁,江西省九江市人。现在深圳市 采访整理:老九

大学毕业后,我四处找工作。但许多公司得知我主修心理学时,都觉得对他们公司派不上用场。就在我为工作焦头烂额之际,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说自己叫杨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看了我的简历,想约我到他家里面谈。

那晚,我如约来到杨期***的家里。他说自己压力很大,每天都无法入睡,严重影响工作。看到我的简历后,他突然想到,也许心理学催眠可以帮他,如果我能让他安然入睡,他会给我可观的报酬。

说实话,我的确从书本上学过一些催眠知识,但从未付诸实践。我只能硬着头皮,运用心理学知识和他聊天,不断给他暗示,要他放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柔和一些。但那天的催眠效果并不好,他很晚才入睡。

第二天,我为他制订了整套催眠计划。晚上10点,杨期***穿睡衣躺在床上,我搬来椅子,坐在他旁边。我多次给他暗示,但阻抗明显。有一次,他好不容易睡着了,片刻之间,身体又像触电一样,强烈地颤了一下。我听到他轻轻叹息一声,这次的催眠又失败了。

我非常焦急,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打电话询问大学教授。教授说催眠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有安全感。因为心理疾病患者大多不愿与外界沟通,对心理医生充满与生俱来的戒备。

教授的话,让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催眠时我坐在床边,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好像试***挖掘对方的秘密,他又怎能安然入睡呢?

可是,我该怎样消除杨期***心中的戒备呢?我用了整个下午研究教授给我的心理网站,发现上面有则新闻说德国有家心理诊所,为了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对方戒备,手牵手与患者在一张床上睡觉,他们把这项新业务取名为“陪睡”,据说效果出奇的好。

看到这则消息,我眼前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晚上,我羞怯地向杨期***说出“陪睡”方案,并提醒他,这只是工作,不能有非分之想。

杨期***心领神会,穿着睡衣,乖乖躺到床的一侧,我也和衣躺在床上。然后我缓慢握住他的手,和他聊天。我不是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为他催眠,而是单纯地聊天,我相信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果然,一个小时之后,杨期***响起均匀的鼾声。而我也在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已是清晨。我有些羞涩又有些甜蜜,毕竟,我从未和陌生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如果他***谋不轨,我只能束手就擒。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相信他,而且还睡得这样安稳。

这次催眠成功,让我信心大增。杨期***也对我赞不绝口,说他很长时间都没有这样安稳的睡眠了。短短几天时间,我们已亲密如旧日好友了。

有天晚上同睡在一张床上,杨期***的呼吸急促起来,当他的嘴唇凑上来的时候,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激情之后,我倾听着他沉稳的呼吸,心里却杂乱无章。我从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咨询师,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陪睡者。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赚取酬劳,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我出卖了身体,如果杨期***给我更多的钱,我该接受吗?

我不知该怎样面对杨期***了,但他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到了晚上,照样搂着我入睡,激情欢爱。一个星期后,他给我丰厚的薪水,我接过那些钱,觉得烫手,因为那些钱,不单单是我用专业知识换来的。

我想自己应该离开杨期***了,这段不算感情的感

情是不会有结果的。

离开杨期***,为了生存,我依然做着陪睡催眠的业务,只是我习惯性地伪装起来,让自己不受到伤害。

有一天,有一个患者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安稳入眠呢?我轻轻叹息一声,其实我自己,何尝又不是深夜难眠?

我的心理陪睡对象都是女的

口述人:莫云彩,28岁,湖北省仙桃市人。现在武汉市 采访整理:杨柳

我在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咨询中心的业务范畴中,催眠可谓是个重头戏。当患者需要心理陪睡时,我也会欣然前往,因为我的催眠对象都是女的。我丝毫不担心陪睡会出现什么骚扰,而且每次都很成功。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姓陈的女士,35岁,是某知名幼儿园的园长,有一个可爱的6岁男孩。她事业非常成功但婚姻却不美满,长久以来,夫妻性关系不和谐。除此之外,这位漂亮的园长在与异性接触时,常常拒人千里,尤其是面对身材高大的男性时更是感觉紧张和难受。对此,陈女士自己的解释是,可能与很多年前自己被抢劫的事情有关,因为那名劫匪刚好就是一名身材高大的男性。

陈女士多年来一直重复做同一个梦:自己处在一片空旷的荒野中,很想跑出去,但不知道向哪里跑。梦中感觉很紧张、无助和害怕。对自己不和谐的性关系和奇怪的梦,她一直感到很困惑。陈女士来找我咨询时,我对她说,心理困扰和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即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人们的潜意识储存一生中所有的经历记忆,如果潜意识储存了一些错误的指令或消极的情绪,必然要出错。平时,人的意识很难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但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可以引导来访者的意识直接与潜意识沟通。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心理陪睡催眠比较合适。征得她的同意后,她的丈夫趁机出差了。我住到她的家里,和她躺在床上,开始心理聊天。在催眠的状态下,陈女士闭着眼睛,头脑清醒,眼前就好像在放电影一样,看着过去的事情在眼前上演。陈女士说出了童年时的一段不幸经历――原来她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有一天放学后她一人在课室里,突然有个五年级的男生闯进课室并锁上门,这个“高大”的男生把她围堵在墙角,并做出了猥亵的动作。那时她很想跑出去但又跑不掉,极度紧张和害怕……这件事,足以让一个7岁的孩子在心里留下一个黑灰色的印记。时隔近30年了,陈女士也许对这些只留下零星的记忆,但留下潜意识里的消极情绪却一直存在,对异性,尤其是高大的异性关系都较为紧张,甚至厌恶。她与丈夫性关系不和谐亦缘于此。

当人们遇到一些不堪的经历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释放和安抚,这种痛苦的情绪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个心结。

因此,我用心理陪睡的方式帮助陈女士回到童年,打开心结,并改编“历史”,在催眠状态下,陈女士“痛打”了那名高大的男生,她说感觉自己很解气。

我用心理陪睡的方式解决了许多女性的失眠之苦,虽然心理陪睡让人浮想联翩,但我相信,关于类似“心理陪睡”的是非的争论,还会发生。有争论是好事,只有通过争论才能够明辨是非。不争论,只能够谬种流传。

专家观点 职业心理陪睡的出现,不足为怪

如今,社会上出现许多新鲜职业。职业心理陪睡上述个案来看,都是心理专业出身的人才选择做这很另类职业的。如果职业心理陪睡国家能允许的话,它应该是心理医生的分类。那么,国内心理咨询师市场整体现状如何呢?

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从学历教育开始设有心理专业,到2003年又开始出现职业资格培训和心理技能培训,它与传统学历教育不同,有固定的课时教材和时间,学生必须通过这个固定的课时上课、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够获得心理技能培训证书。国内实际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人并不多,心理咨询师的缺口大概有30万至40万人,真正从业的人员大概只有4万到5万人。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以医疗为主;再有是从事咨询类工作,直接在心理咨询中心做心理咨询工作;还有一类就比较广泛了,属于辅助类的,如做培训、人事工作的,他们学心理学,会对现有的工作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人们现在在物质方面已经发展得很好,但在心灵上面还是有空缺。从汶川地震来看,物质方面马上就可以得到满足,但是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上来说,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持续供给的过程,所以说心理这个行业的发展与培训还是被看好的。

据了解,广州各大医院心理门诊所接待的患者中至少90%存在失眠,甚至有些长期失眠患者自己乱服安眠药,加重了病情。而且,75%的失眠症患者存在“心理失眠”。这种失眠完全是由心理负担过重所致。在出现失眠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应激性事件,例如人际冲突、信任危机、缺乏社会支持、对他人的依赖得不到满足等,或一事在心,久拂不去,白天干扰多,晚上便涌上心头。对老人来讲,较多的是家庭冲突、夫妻吵架、子女不孝、邻里不和,或一个具体问题久未解决,如子女下岗,孙辈学习不好或面临考试、升学、转校,子女的婚姻或职业变动……老人心理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成为应激源,成为失眠的重要原因。

在失眠慢性化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对失眠的认识、睡眠行为起重要作用。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人都遭遇过短暂的失眠,最后形成长期失眠的只是少数。这部分人具有相同的个性特点:内向、敏感。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对自己的身体和工作能力缺乏自信,抗精神压力的能力不足,一有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就会影响睡眠。在对待失眠的问题上,过分关注周围环境。

职业心理陪睡的出现,也不足为怪。催眠,已成了都市人的“新药方”。古语云:“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正确的催眠就像一剂心灵的解药,能帮助患者找到隐藏在每天忙碌生活之下的病根,宣泄积聚的压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因此,职业心理陪睡只要正确让失眠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不掺任何私心,就能行得正,不怕任何打击。

大讨论 “职业心理陪睡”不接触肌肤也能赚钱,凭什么

职业心理陪睡被新闻媒体披露后,顿时引起轩然***。一些不明就里的市民打电话来说,这还了得,催眠居然成心理陪睡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都市人因各种原因独守空房,说话的人都没有,睁着眼盼天亮。为此,职业心理陪睡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出现。雇主想聊天就聊天,雇主想睡觉就陪雇主睡觉,第二天雇主起床服务结束,一个晚上一般200元左右。

作家肖琴则表示,作出一种新的尝试,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些,把坏事想在前头,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触犯法律,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当然,职业心理陪睡也有可能出现性骚扰、性侵犯或者***易。事实上,陪失眠者睡觉,是消除失眠者孤独和寂寞的有效良方,也是满足失眠者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

律师杨永说,某些低俗刊物出现“陪睡”广告,记得前些日子江苏扬州也有孤寡老人有偿应征异性陪

睡的新闻。但舆论认为,该职业未经国家工商部门核准,属违法职业。***门指责,异性陪睡带有“***”含义,为涉黄非法职业,应予以取缔。

记者就此事在网上与很多网友展开了讨论,支持心理陪睡的一方如是说――

扬子江: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应该说为许多学心理学的大学生解决了生活问题。现在每个人都有压力,有压力就会出现失眠。因此说,如果把这项业务做好,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情。但如果任意给其戴上“***易”的帽子,那无疑是一大棒子,会把“新生事物”给扼杀了。

许辉:几乎所以参与讨论的朋友都认为心理陪睡是比较疯狂的想法,心理陪睡也能赚钱?当我看完电视剧《谁懂我的心》之后,我认为,失眠患者需要的正是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不是简单地聊聊天就能赚钱,“陪睡”服务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供给的。

红红蝶恋花:“心理陪睡”招谁惹谁了?失眠者找个人陪着也好,把自己所经历的喜怒哀乐,开心也好,悲伤也好,说出来了就轻松了,因为旁边有一个人会跟你分享!不过找个女的陪睡要好些。

尽管有许多网友力挺“职业心理陪睡”,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许多反对的网友也谈了自己的想法――

林琪:心理陪睡如果陪的是一位异性的话,完全是欺人之谈。男女同居一室,人非草木,日久生情。网上有女网友征心理陪睡,纯属一厢情愿。现实生活中哪个男子真有“坐怀不乱”的心理定力,而且,春秋时代的君子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是在1000多年之后的元朝才被文人墨客编撰传播,是为其统治阶级的理学服务的,是否真有其人,无从考证,值得怀疑。

都市小芳:第一次听人讲出心理陪睡的词语,我甚感不解,哪里冒出来这个东西?一位专门在媒体做情感专版的朋友告诉我:“这是真的,有这么一个群体存在。”如果不是对这个朋友知根知底,深知她不说假话的性格,说实话,打死我,我也不相信这世界还真的有心理陪睡的角色,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中国传统称呼有侍女、丫环、偏房、姨太等,现在有称呼为二奶、情人、性伴侣等等。心理陪睡,这个词语包含有以上每个称呼中的一些含义,然而又与这些称呼很不相同,是一个含义颇为暧昧复杂而天难以定位的词语。现代社会中,身份的认同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没有身份的认同,那么这个群体当然就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香草依依:网上“心理陪睡”的帖子无疑如一颗重磅炸弹,让互联网使劲地震颤了几番。当年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钟点工》中,宋丹丹有句已经被奉为经典的台词,她说“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剧中宋丹丹的角色就是一个负责陪人聊天的钟点工。说实在的这个陪人聊天的工种已经接近“泛黄区”了,因为再往前跨出一步,就是所谓的“陪舞、陪酒、陪歌”的“***”了。好在赵本山和宋丹丹善于把握火候,到此噶然打住,实际上这句台词就是讽刺当时社会上日益泛滥的“***”之风的。如今社会上出现征“陪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尽管“职业心理陪睡”可能是个如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的真君子,但被陪睡的女孩今后还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认为职业心理陪睡能被人们需求吗?失眠者征人陪睡是不是一场闹剧或炒作?您对职业心理陪睡的看法如何呢

职业心理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职业心理范文精选

学习

马若特 “大师”是一种责任

阅读(26)

马若特,河北省曲阳县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系中国雕塑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粗犷朴实,内涵深厚,刻画细腻,曾多次赴京举办个展,并多次参赛获奖。他以独特的原生态的艺术题材、雕塑语言和艺术风格的作品,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

学习

关于范围经济的文献综述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范围经济的文献综述,内容包括经济合理区间文献综述,关于经济的文献综述范文。摘要:范围经济(economyofscope)不仅是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组织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微观主体进行经营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影

学习

13岁女孩成网络玩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13岁女孩成网络玩偶,内容包括13岁长期和玩偶说话,现在13岁小女孩喜欢什么玩偶。一句“很黄很暴力”让一个13岁女孩风靡网络,成为被恶搞和指责的对象

学习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内容包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由谁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恶果。摘要:中国为解决南海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议题备受国内与国际学界的争议。从现阶段的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

学习

整合营销传播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整合营销传播,内容包括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讲解。在20世纪80年代末,唐・舒尔茨教授和其他人合著的《整合营销传播》,放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其中提到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眼下风

学习

薪酬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薪酬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薪酬绩效工作计划,薪酬管理计划模板。薪酬管理工作计划篇1摘要:绩效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是国网公司实现“一强三优”的重要管理方法。实行绩效薪酬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综

学习

滑跃起飞&弹射起飞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滑跃起飞&弹射起飞,内容包括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滑跃起飞距离。滑跃起飛方式很实用

学习

产后保健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产后保健篇,内容包括产后调理篇,产后保健修复。生下孩子后,别以为就万事大吉,其实,一些疾病还会趁机而入。

学习

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北大荒的秋天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北大荒的秋天文章结构,北大荒的秋天读后感。北大荒的秋天篇1摘要:《北大荒的秋天》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内容。这是一篇文字兼美的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

学习

理智与情感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理智与情感,内容包括理智与情感全文阅读,理智与情感全文翻译。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两剧的比较,分析两者在情节冲突、人物形象和主旨等方面的异同点,同时把握其不同的艺术特质和时代特征。

学习

液氨泄漏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液氨泄漏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内容包括液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措施。液氨事故重在防患于未然

学习

梦圆飞天范文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梦圆飞天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梦圆飞天读后感1000字,千年梦圆在今朝的飞天历程。【关键词】飞天梦圆梦航天

学习

会计职业道德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全文。1.引言

学习

简里里简单心理

阅读(26)

坐在椅子上听来访者叨叨完自己的问题,然后扶着眼镜,悠悠地道出“人生葵花宝典一二三条”

学习

罪犯心理矫治的理论与方法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罪犯心理矫治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罪犯心理矫治的方法论文,罪犯逃避性心理矫治。【摘要】犯罪心理既是心理学的问题也是犯罪学的问题。如何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是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

学习

我国职业结构现状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职业结构现状,内容包括职业结构,网民职业结构。职业结构是就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职业配置状况。

学习

心理防线?整数关口?

阅读(20)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04亿美元,较前值2016年年末的30105.17亿美元,下降123.13亿美元,降幅为0.4%。对此,一些评论担心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了一个重要的心理防线,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不利影响。

学习

如何把握采访对象心理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把握采访对象心理,内容包括采访对象的最佳方法,如何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摘要]新媒体时代,各传媒之间竞争激烈。职业决定了记者要和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谁能与受众心与心相通,谁就能取得良好

学习

教师应具备五种职业精神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应具备五种职业精神,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精神,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心得体会。[摘要]职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决定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