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两剧的比较,分析两者在情节冲突、人物形象和主旨等方面的异同点,同时把握其不同的艺术特质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熙德》 爱情 理智 情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是两部在欧洲文学中堪称经典的爱情剧作,分别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主主义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作家高乃依笔下。两部作品以彼时彼地的生活为背景,却都以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为题材,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本文旨在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并探寻其中的艺术和思想内涵。
首先,《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在题材的选择上十分相似:男女主人公都因为家族间的仇恨,相爱而难成眷属。除此之外,两剧在戏剧情节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能够更充分地展示这种矛盾冲突的深刻、激烈,两位作家在戏剧情节的发展中不约而同地使男主人公成为杀死其情人亲属的凶手――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哥哥提伯尔特,罗狄克为父报仇在决斗中结果了施曼娜父亲的性命。这样,原先仅仅是父辈的仇恨与子辈的爱情的矛盾进展为子辈本身的怨恨和爱情的矛盾。旧恨新仇使他们的爱情受到了更加严峻的考验。随着剧情的发展,两部戏剧又相应地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中间引入了第三者。《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为因杀人而被放逐的罗密欧日夜悲泣之时,她的父母却自作主张地替她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帕里斯,并指令她立即成婚。《熙德》中贵族青年唐・桑士始终追求施曼娜,屡遭拒绝而不舍。《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不明真相的帕里斯为悼念朱丽叶,深夜来到假死的朱丽叶墓前散花致哀,并勇敢地与罗密欧相拼而最终丧命。《熙德》中,唐・桑士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为施曼娜决斗。他们同是痴心善良的好青年,然而都不是女主人公所钟爱的对象。他们的出现,不仅造成了紧张的气氛,而且为主人公性格的塑造作了极好的铺垫。
虽然莎士比亚和高乃依同样表现爱与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在情节的发展上也有相同之处,但高乃依的戏剧在冲突的程度上远不能与莎剧抗衡。罗密欧和朱丽叶是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发起的第一场猛烈的攻击。新兴的资产阶级在行动上如初生牛犊,勇猛顽强、聪颖睿智,所以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都无视家族的仇怨。在他们的心目中,阻碍他们结合的只是那徒有虚名的姓氏。“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1]P41在月夜阳台上,天真的朱丽叶曾发自内心地感叹道:“罗密欧啊,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2]P42而直率的罗密欧则表示了更为激烈的态度:“你只要叫我,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3]P42爱情,使他们变得这样的勇敢无畏。朱丽叶不顾父母的责怪公开抗议:“你们不能勉强我喜欢一个我对他没有好感的人。”[4]P87甚至背着双方的父母到劳伦斯神父那里秘密结婚。他们在争取爱情自由和个人幸福的过程中具有坚强的决心;彼此的爱情既强烈又坚贞。这样的爱情,具有鲜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它表明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希望突破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追求个性***、爱情自由的理想。不仅如此,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把爱情看得比生命更可贵,最后不惜以死殉情,双方的家族也因此宿怨顿消,就这样谱写了一曲彰显爱情伟大和神妙的颂歌。爱能冲破一切,爱能战胜一切,以此对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
《熙德》则创作于法国路易十三统治之时,那时国王是资产阶级和封建、教会势力之间的调停人。古典主义戏剧就是以这种“持恒”为特征的。正因为如此,罗狄克与施曼娜在与旧势力的冲突中,甚至在自身的矛盾斗争中都希冀国王参与调停,而自己却无法从爱情、义务和社会舆论的矛盾中解脱。罗狄克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在决定杀死唐・高迈斯之前内心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他们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最甜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5]P19施曼娜得知父亲被杀后,她的内心陷于矛盾:“如果罗狄克不杀死自己的父亲,那么他就是一个不要荣誉,失去理智,只喜欢女人美貌的懦夫;正因为他报了仇,才显出他勇敢,所以他才值得我爱。”按照这一逻辑,她又认为:“你杀死了我的父亲,显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出我也配得上你。”[6]P49因此,施曼娜也要求国王处罚“罪犯”。全剧处处充满着这样的焦灼和痛苦。“爱情仅仅是一种欢乐,荣誉却是一种义务”。[7]P61但就在“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作者突然巧妙地安排了敌人进犯,罗狄克卫国杀敌立功,被尊为“熙德”的情节,并以此作为矛盾转折的契机,为主人公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幸福结局。高乃依一直“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王的权力高于一切的原则”[8]P107的前提下,赐予了他的主人公以真正的人间幸福,表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既歌颂了专制国家国王,颂扬了大一统的国家***治,又颂扬了理性,以理智克服感情,还让国王充当了爱与恨的调解人。它表现着一种与文艺复兴时期迥异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在思想上通过男女主人公在荣誉、义务与爱情的冲突中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表现了理性一定战胜情感的鲜明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分析两剧主人公在性格上的差别。同样是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他们身上丰富的浪漫气质,使得爱情很罗曼蒂克。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无视家长的权威,也不避讳世仇兵戈的障碍而秘密结婚。两个金像的团圆,消融了刀***棍棒甚至国王的权威都无法消融的坚冰,弥合了家族间的沟壑。他们是以浪漫式的反抗,以既成事实的婚姻与封建家长和封建道德抗争的。罗狄克与施曼娜则不敢这样。他们虽重感情,但不浪漫;内心有爱,却不敢直面相陈。他们的爱情是有所顾忌的,感情是被理性束缚着的,所以罗狄克不得不在决斗中杀死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不得不违心地去叫喊报仇。他们都希望消除仇恨,却不敢向封建道德和社会习俗势力公开挑战。他们内心渴望着爱情圆满,又不得不让表面上的义务责任把自己推向爱河彼岸。所以,就追求爱情自由,反抗封建家长和道德习俗的成果而言,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浪漫型的,罗狄克和施曼娜则是理性型的。罗密欧、朱丽叶的性格是丰富多样的,是一对天真、顽强而勇敢的战士,其性格的表现是自然的。罗狄克和施曼娜则是思考型的,行动上时常犹豫不决。他们过早成熟,青年的个性已被社会性淡化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性化人物,罗狄克与施曼娜则是典型的类型化人物――前者是“这一个”,后者是“这一类”,是某种共同观念诠释。
此外,两剧展开冲突的方法也很不一样。在展开剧情的过程中,莎士比亚多用偶然机遇。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产生的伊始都是由一系列偶然的因素造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婚后马上就发生决斗流血事件,罗密欧又被流放。悲剧由初始到发展、转化,都由这些偶然事件引导。高乃依的《熙德》则多悬念、转机,常把人们置于对未来事物的惦念之中,每事不料其然而必其然:施曼娜怕选太傅给爱情带来障碍,两位父亲就真的发生争吵;她害怕罗狄克性急去找她父亲报仇雪恨,很快就传来父亲在决斗中被罗狄克杀死的凶讯。我们说,生活本来就是由众多偶然事件组合而成的,必然的真理就寓于无数的偶然之中,但生活不一定常给人以“悬念”。“悬念”只是作家创作的手段,是由作家构想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比《熙德》更符合生活的逻辑,而后者则更具有戏剧性。
爱情是快乐的,同时也是严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虽风波叠起,但始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息,富于喜剧色彩。流血也好,放逐也好,逼嫁也好,朱丽叶都机智勇敢地迎上去,因为她有坚定的信念、爱的力量和生活的理想。结局不幸,看着他们双双躺在坟场上的情景,能不引起人们的悲悯与同情吗?能不产生对迫害者的愤恨吗?罗狄克和施曼娜则把爱与恨严肃地掺杂在一起,如同寒光闪烁的刀尖,时时令人不安。爱情经过种种磨难终于如愿以偿,于是在曲终之时他们突然哈哈大笑,使人惊愕不已。何以如此?为了突现君主的英明伟大,就必须得让他调解矛盾并获得成功。故此,《罗密欧与朱丽叶》喜于过程而悲于结尾,《熙德》悲于过程而喜于结尾。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结局是不幸的,但他们是胜利者。他们所得到的精神上的团圆,是更高意义上的团圆。罗狄克和施曼娜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他们是不幸的。他们的团圆尽管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但那是一个外在的光明的尾巴,其表现也是不大自然的。这大概就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高于古典主义文学成就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2][3][4]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6][7]高乃依著.张秋红,马振骋译.高乃依戏剧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2.
[8]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