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生命的最高追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把人们不仅闹得身体上状;兄百出,而且精神上、心理上也是问题频频。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不由得大家不去关注。愈发严峻的现实迫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拾对养生的重视。
“养生”一词,首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所谓养,就是保养、培养、养护之意;生,即是指人体生长的过程、生存的状态以及生命的质量。养生,就是顺应生命的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以提升生命质量,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
养生,包括养神与养形两方面。养神,也称养性、养心,是从精神上进行一种修炼,是心智上的追求,再高一层就是慧的顿悟,是一种境界。养形则是通过一些方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身体进行保健,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养神和养形本是相辅相成的。可现在,人们养生时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重形不重意,学到一些方法,但没有得到养生的精髓。
历代先贤在养生的道路上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产生了很多名家大家。尽管不同流派之间对养生的模式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不论他们采取怎样的方法,都会对一个问题进行阐述。而这个问题恰是养生的核心,那就是养生之道。经过对经典的解析,我们就会发现,在养生之道的追求上,名家们的理念竟是殊途同归。
谈到养生,就不得不先提到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在养生方面道家主张“虚静”。老子认为“虚静”是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重要方法。《道经・十六章》提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才能观察到世间万物运动的情形,从而把握到其中的规律,也就是“道”。其实,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经局势,都需要人们保持虚、静,才能看清。回到养生,“虚”是一种空虚的精神状态,没有杂念、没有干扰,对自己才没有妨害。如果我们心里总惦记着今天股票涨了没有啊、这次人事变动的结果如何啊、那个人心里有没有我啊等等,那我们的心里就“实”了。中医讲“邪实”,就是指体内有了不该有的东西,过度的情感刺激也是一种邪气。如果我们心里天天想着这些,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养生方式都无法养好“生”。而“静”是一种清净、安定的心理状态,人心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随之起伏。这样,人的思维和判断才不会出错。对此,《管子・内业》中对静与道也做了概括“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做到了“虚静”,对万事万物都可以把握了,那还有什么能够伤害我们呢。
纵观《庄子》,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哲学即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他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庄子・杂篇让王》里尧让天下于子州支父,而子州支父认为自己的生命比天下更重要,故不受。可见,庄子认为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自由是比任何功名利禄都重要的。庄子养生体系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心斋”。《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假托颜回与他老师孔子对话的场景: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最后总结道“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就是说道只存在于空虚之处,可谓是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观。守住了心灵上的虚,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静。其实,即便是在当代,凡是有所作为的***商名流都绝非拘泥于小节之辈。他们内心可以对外界的风吹草动敏感,但不会因此产生巨大的波动。若非如此,难成大业。无论他们是否有意识在养生,他们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也是“唯道集虚”的一方面体现。
《黄帝内经》历来被人们奉为养生的圭臬。老、庄、黄一脉相承,古代《道藏》曾把《黄帝内经》做为道家经典收藏入内。相比《道德经》和《庄子》,《黄帝内经》在医学、包括养生方面阐述得更为具体化、系统化。经唐代医家王冰整理后,《上古天真论》成为现今《黄帝内经》通行版本的第一篇,其原因就是因为它重在养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即安静、坦然;淡,即朴素;虚,是清澈无物的样子;无,则不等同于虚,是富然莫测之意。既是无物,如何变化自然无法预测了。明代医家张介宾《类经》释为“恬淡者,泊然不愿乎其外;虚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这是指心境,实践上也描述得很具体:“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就是告诉人们吃得均衡就好,不求山珍海味;穿得朴素大方即可,无需锦绣华裳。现代社会信仰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所以,总会有一些与我们行为方式不一致的习惯。对种种社会上的风俗,我们要能容而不是忍。要提倡在社会中保持内心平和、淡然超脱的生活状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间,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德经・四十二章》)的状态绝非宣扬淡薄人情事理,而是尊重不同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的体现。
儒家强调积极进取,其养生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孔孟均是高寿之人。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论语・述而》),不仅是为了保全生命,也是为治国平天下所做的准备。
养生的实践都是入世的。对经典的解读是为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不是为了成为圣贤,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以及孔子养生养性的内容远远不止以上的简析。“内圣外王之道”(《庄子・杂篇・天下》)即是养生之道,而“内圣”,简言之,就是修身养性,“去甚、去奢、去泰”(《道经・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