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可以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则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无法勾勒出“外貌”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他木然地说,……
搜罗《桥边的老人》里面“直接”写到老人(跟老人外貌相关联的),就是上面的这些句子。毫无疑问,“老人”是《桥边的老人》里的主角。但这个主角是啥模样,我们的确说不清楚。因为,他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冰山”。
我们只知道他“戴钢丝边眼镜”、“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老人的外貌是“模糊”的:
他只是“累”,只是“走不动”,只是“疲惫不堪”……
我们无法窥见他,也只是看到他偶尔“露出笑容”,以及“茫然”、“木然”……
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老人”,就是他的“名字”,这里,“老人”成了一个“符号”。
他是在那一场战争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人的一个“代表”,战争让所有的人都没了姓名。可不,《桥边的老人》中出现的“人”,他们只是叫着“男人、女人和孩子”、“一些士兵”、“农夫们”等等,包括“我”眼中的“敌人”,老人口中的“上尉”,何曾有名函?这就跟老人曾经照料的动物都只是叫着“山羊”、“猫”、“鸽子”一样,“人”就是他们的“共名”。战争,让所有的人失去了“身份”。
而《桥边的老人》正是写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这样一位不知是谁的老人,在“路旁”,一直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在原处”……“始终坐在那里”……“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没有向“大车、小车、男人、女人和小孩在涌过桥去”……
他太平常、太普通了:
“没家”――孤独;
“七十六岁了”――年迈;
“***治跟我不相干”――“单纯”。
这里的“***治”,该是当时(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共和***府***和***佛朗哥***之间的激战。
老人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他似乎与世无争,他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他只是“强调”,“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甚至也不愿离开“他的故乡”,他说“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但是,他“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因为他的孤独、年迈、“单纯”,而“善待”他,他就这样被无端的、无情的、无奈的“卷入”到战争(***治)之中,战争(***治)带给了老人巨大的痛苦。
老人与桥
文章这样写“桥”的:“河上搭一座浮桥”、“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探对岸的桥头堡……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我凝视着浮桥”,“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
处处与桥发生关联的,似乎只是“我”:“我的任务”、“我又从桥上”、“我凝视着”、“我问,边注视着”……而老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到过“桥边”,他倒是一直就在“路旁”。桥与老人,似乎并无关涉,他始终并没有关照过桥,也始终并没有走过桥去。
我们看这座桥,是“河上搭着一座浮桥”。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浮桥的字典意义),它通常是为某项紧迫任务而临时搭建。这里的浮桥,说不定正是为了这场战争而搭建起来的。它从根本上就不该跟老人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战争的逼近,老人才被逼到了桥边。
关于老人与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猜想:
老人要过桥去吗?过桥,就是避开战火,求生。“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这是求生欲望的驱使。老人之所以离开圣卡洛斯,则只是因为“那个上尉叫我走”、“人家叫我走”。而来到桥边的路旁,老人却“始终坐在那里”,他并没有走过桥去。
老人有过过桥的意愿吗?或许有一点点的。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走不动”,是不过桥去的显性“理由”,“待一会,然后再走”怕也是“托词”,“那边我没有熟人”,则是推脱、是明确地表明不过桥去的意思了。
老人会离开“桥边”,返回圣卡洛斯去照看他的动物吗?这恐怕倒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老人明知不过桥去的后果仍然不过桥去,他唯一惦念着的就是他的动物们。
过桥则有生之可能,不过桥则与死亡相伴。“桥”,是生死攸关的分界。
但是,最终老人没有过桥。
老人与动物
战争,能够摧毁、毁灭,所以叫“战乱”、“战祸”。《桥边的老人》,没有战争的直接描写,但从侧面,我们嗅到浓厚的战争的气息: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山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有的“人”都在求生,但是老人却没有,老人只惦念着他照看的动物。
一面是毁灭,包括“人”;一面是“照料”、“照看”,而且是动物。
看老人对动物:
“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
没有办法,“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对动物可能的“遭际”,“我简直不敢想”、“不想也罢”;
到最后“木然”,只是自言自语“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了……
动物,成了老人的唯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地呢?
“我”
不能不提“我”,“我”是“故事”(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角度叫做“有限视角”。曹文轩说:“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②。其实,这是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吻合的。
“我”除了是故事的叙述者以外,又是一个士兵、或者是一个下级***官。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我”怎样“过桥去”,怎样“完成任务”,怎样“回到原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是一个“称职”的侦察员。在完成任务后的时时刻刻,“我”的目光所及,也总在他侦察对象所在的方位:“凝视浮桥”、“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老人,发现了桥边的老人,才有了桥边的老人的故事。
《桥边的老人》课后“思考与实践”说,“***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不错,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方面“我”处处关照老人,时时提醒老人,须得离开桥边,这不可久留之地。
另一方面,文章最后,“我”说:“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一是战争还没“来得及”打响,二是老人的猫会照顾自己。“我”为老人庆幸,也在为老人祝福、祈祷。这同样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
注释:
①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②同上,第8页。
[作者通联:湖北省教研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冰山原则”下的《桥边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