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原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1页)因此被人们说成“悬起来的念头”。在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中,“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同上)于是,“悬念”便成为编剧学一大技巧,其内涵也变为引起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情节发展变化的关注、期待心情的手法。
对一部戏剧、影视作品来说,“悬念”十分重要,它是吸引观众的磁石,是提高剧作艺术质量的法宝,是提高卖座率与收视率的有效手段。因此,美国剧作家贝克说:“引起戏剧兴趣的主要因素是依靠悬念。”(《戏剧技巧》)另一位剧作家享脱也说:“悬念是戏剧中抓住观众的最大的魔力。”(《现代剧》)我国的李渔也说:“戏剧无真假,戏文无工拙,只是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好戏文。”(《闲情偶寄》)谭霈生先生也说:“善于造成正确的悬念,善于让观众由始至终处于有所期待的心情之中,这是剧作家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技巧。”(《论戏剧性》)英国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擅用“悬念”,被誉为“悬念大师”,他导演的影片《吕贝卡》(一译《蝴蝶梦》)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享誉全球,至今仍为经典。他拍摄的50余部影片中,堪称悬念丛生,高潮迭起,令人拍案叫绝。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回目之后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也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悬念”,当然,那是在情节或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卖下“关子”,留下“扣子”。由此可见“悬念”之重要,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要对“悬念”进行理性分析,则“悬念”大体上可分三种类型:其一是全保密型,即观众一无所知。如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杀人凶手究竟是什么人?观众无从得知,一下子就被吸引住,欲知究竟。又如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一开场,钦差刘统勋刚一上任,就发现朝廷下发的救济灾民的赈粮颗粒皆无,究竟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侵吞了朝廷的赈粮?朝廷又为什么全然不知?刘统勋能否查得出来?查出来又会怎么样?一连串的“悬念”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其二是半保密型,即观众知道一点儿,希望知道得更多。电视连续剧《一村之长》中村长郝运来迫于无奈,亲自开汽车把香油运出村,并答应由他挨家挨户送到县里各位“官员”家中,这是观众知道的;可是,郝运来真的会这样么?真这么办他还算是什么“好村长”?不这么办结局又会怎样?这些都是观众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其三是不保密型,即观众知道很多或全然知道,但用欣赏或担心的态度期待事态的进展。艺术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不交底”的“全保密型”悬念效果好,有时“交底”的“不保密型”悬念效果好,这就要因人而异、因戏而异了。希区柯克曾举过一个例子:四个人围坐桌边闲谈,桌子底下有一颗定时炸弹,五分钟内就要爆炸。是“交底”有戏剧性?还是不“交底”有戏剧性?答案显然是前者――观众完全知情,而剧中人又完全不知情,在知与不知之间,构成了强烈的戏剧性。我国的传统戏曲,多采用“不保密型”。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装的秘密,观众完全知道,就是男主人公梁山伯不知道,等到他知道时,已为时晚矣。
设置“悬念”,有两大先决条件:一是前提必须交待清楚;二是必须赢得观众兴趣。仍如前例:祝英台女扮男装的前提是为了出外读书,而且居然骗过反对她出门的老父。她求学路上,巧遇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欲望:梁山伯会不会发现这个秘密?这一对青年男女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一切都真正成了“悬起来的念头。”
设置“悬念”,要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不同的悬念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后一个悬念要比前一个悬念更有力;解开一个悬念时,要预示新悬念因素,适时吸引观众;解开悬念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要富于变化。在这一点上,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可称是成功的范例:康熙捕鳌拜、削三藩、收台湾、平准噶尔,悬念一个牵一个,结成“悬念链”,而且前铺后垫,交映生辉,手法多变,跌宕多姿,层层递进,直至高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戏剧悬念的作用与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