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散文篇1
一、双重文化身份的叙述视角
当下,文学走向商业化的倾向逐渐显现,行走散文、地理散文盛行。此类文体,作者往往采取外来者的叙述身份,走马观花似地叙写某地域的风情,界限化明显。李娟与此不同,李娟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她自觉地融入到异域异族文化中去,散文中的叙述视角是复杂多变的,并非单一地从他者的视角来叙写。我是在一个深处的地方,距离曾经很熟悉的那些生活那么遥远,离那些生活中的朋友们那么远,离童年那么远,离曾经很努力明白过来的那些事情那些道理,那么远……[3]辗转于四川与***,漂泊使她感觉自己没有归宿,永远都是一个文化边缘人,这些都影响着李娟的文化身份建构。李娟自小从外婆及老外婆那里所接受到的是汉文化的教育,远离故乡迁徙至阿勒泰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失去了自己的根,远离了汉文化,她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在这里无疑是“另类的”。对于故乡来说,李娟是一个游子。“我想到了故乡。又想起其实我没有故乡……我们这是闯入了谁的命运?陷入了谁的痛苦……”[4]对故土及往事情怀的回忆与书写,是农耕文明依恋土地所造就的乡土情怀,安土重迁意识鲜明。李娟散文中的很多篇章皆表露出浓郁的失根之痛及对故土之思。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草帽是外婆固执地排斥异域文化的一个标志,可草帽最终还是随风而去了,她们不得不融入到游牧文明中去。生活在***,李娟曾跟随哈萨克牧民转场,深入冬牧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对他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有着甚为深入的了解,这就使得她既能够消融自己汉人的身份,沉入到游牧民族中去,对他们的点滴进行细致入微的叙写。她诚恳地感受游牧文明,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待,积极地容身于其间,既是旁观哈萨克文化的“他者”,又是融入游牧文明的“自者”。这样的双重文化身份及视角,使她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大力进发,又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深切感悟游牧文明。她对游牧文明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又不得不接受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影响。李娟的文化身份与立场是复杂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文化身份与立场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使李娟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文学创作状态。
二、生态意识
马克斯•韦伯曾提出“世界的祛魅”的观点:随着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相信世界上存在着任何神秘、不可测知的力量,于是,自然失去了它神秘的魅力。现代文明逐渐蓬勃兴起,人们愈发确信依凭自身的力量可以改造并征服自然,陷入“人定胜天”的模式。而现今所渐次凸显出的环境问题,令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和改变此种不健全的自然观。当一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讳莫如深,人不能舒展地依偎大地、放飞心灵,那一定不是一个人性正常发育的时代,也不会是一个文学可以崔巍繁荣的时代。[5]李娟的散文,书写了人与自然的复杂状态,透露出明显的生态意识。久居于深山老林,看惯了平和舒坦的周遭,当细微的改变发生之时,便能敏感地知觉。“我从小在城市长大,至今仍然依赖城市生活。大约因为经验上的反差,才会对乡村生活有特别的体会。同样,也因为从小生活动荡,才更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意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于喜悦……”[6]城乡经验的反差,有利于李娟从城市文明中跳脱出来,客观公正地去看待乡村的自然环境,并意识到城市文明对乡村原生态的入侵与消解。《富蕴县的树》中,李娟细细地描绘了百年大树被砍倒的过程,绿绿的富蕴县被高楼大厦取代,现代化进程效果显著,而周遭的环境却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城市建设的进程夜以继日地进行,每进一次城,明明又修盖了许多建筑,却仍感觉又空了一片。走在宽阔空荡的大街上,浑身不自在,好像自己最隐秘的部分正在被曝光,却连个躲的地方都找不到。”
潜在的生态意识变成了现场的直接控诉,而遭到破坏的又岂止是树。一串串崭新闪光的钥匙成为无用的垃圾;山林因为人们不断地掠夺木耳、***参、虫草、石榴石等可以卖钱的东西,造成草翻泥涌、四处狼藉的景象,并引发大规模的瘟***;夏天蝗灾来临使用药物除杀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向着无忧无虑与浪费一步步靠近。我们真强大,命运都能控制住了。”此种不健全的自然观继续作为我们的主导观念,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自然界的宏大程序继续有条不紊地一步步推进,无可抗拒。尽管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感觉不到,只能以本能的敏感去逼真地体验些什么。只知道,‘更多的那些’不像蝗虫那样好打发了。”[9]我们在这片美丽的沼泽上搭建起的象征着栖身之处的房子,终将不负重荷地被毁坏,生存环境将失衡,而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所以即便“房子破了”,可我们仍然要生活下去,在艰难和痛苦中,因为我们还在这里。除却对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不良境况的反思,李娟还展现了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对游牧文明即将消失表示忧虑。李娟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反观游牧文明,被它的积极乐观所感染。“他们知道叹息无济于事,知道‘怜悯’更是可笑的事情——怜悯是居高临下的懦弱行为。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不得安宁。”生活在深山里的牧民,“这深山里的稀薄社会的确从没有过被明确监督着的秩序,一切全靠心灵的自我约束。那种人与人相互间、人与自然间的本能的相互需求所进行的制约是有限的,却也是足够的。可那些人不,那些人在有钢铁秩序的社会中尚无可躲避地遭受到了伤害,更别说‘没人管的地方’了。”
勤劳努力、自我约束的牧民,本分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这份安宁却随着现代文明的逐渐深入而遭受干扰,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随着科技的侵入,大量垃圾被制造,所生产及食用的物品不再那么安全可靠。人的欲望逐渐膨胀,环境逐步恶化,即便是存在已久的游牧方式,如今也岌岌可危,走向消逝。对于定居一事是否是好事,牧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毕竟“无论如何,生命需要保障,世人都需要平等地进入世界。一定要定居,羊群一定要停下来。不只是牧人,连大地也受不了了,羊多草少,超载过牧令脆弱的环境正在迅速恶化。”
定居更多的是因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而导致,牧民丢失了一种生存方式。李娟借由清新美好的文字,创造了一个纯粹明朗的世界。切实的现代文明经历和所生活的充满游牧气息的土地,造就了她的双重文化身份,她以此关照出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看法,传递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态观念。
作者:吴绍英 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李娟散文篇2
内容摘要:李娟是跋涉在游牧文明中的汉族作家,她用充满灵性的文字书写***牧区阿勒泰山区的点滴物事,记录了在中国境内即将消逝的游牧民族在一年四季到处迁徙的生存***景。其作品既是哈萨克民族特色的笔墨见证,也体现了作家作为游牧文明之外的个体的文化身份特征。她的笔触自然,幽默,充满了一种生存的自足感和对生活的感恩。
关键词:李娟散文 游牧文明 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李娟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有《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以及长篇散文“羊道”系列和《冬牧场》。《这世间所有的白》是她2012年11月最新出版的散文选集,入选的50多篇散文是作者在2001年到2012年间创作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她笔下的文字大多与阿勒泰山区的游牧生活有关。
一.哈萨克民族特色的笔墨见证
李娟,是一个在牧场跋涉的女子,是一个痴迷于个人所见所思的作家。在她的笔下,关于牧场,关于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描述随处可见。李娟的“羊道”系列包括《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三部作品,再加上《冬牧场》记录的就是作者深入牧民家庭,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跟从牧人们迁徙到不同牧场的生活。“给路过自家门口的驼队准备酸奶,是哈萨克牧民的传统礼性。黏糊糊的酸奶是牛奶的华美蜕变,又解渴又能充饥。对于辛苦行进在转场途中的人们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享受。”[1]9这段文字写的是在春牧场上扎克拜妈妈站在门口,给转场经过此地的驼队递上自家做的酸奶。尽管都是陌生的人们,可是牧民们之间却是互助友好的关系,而不是像都市生活中人们感知到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防备与冷漠,这既是一种民族礼性的延续,也是艰难的转场生活的应有之义。喝茶,是牧民们很重要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无论是平时繁重劳作的间歇还是客人到访时,都需要布茶,但是“喝茶不是直接摆上碗就喝的。还辅以种种食物和简单的程序。摆开矮桌(平时竖放在角落里),解开包着食物的餐布铺在桌上,摊平里面的旧馕块、包尔沙克和胡尔***。有客人在座的话会再取出新馕切一些添进去以示尊敬。再在食物中扒开点空隙,摆上盛黄油和白油(羊油脂肪)的小碟子”[2]66。在深山夏牧场上,到了六月,“大约因为天气凉快,牧草更加丰饶的原因,来到吾塞后,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地超过了冬库儿。每天早上三点半,卡西和妈妈就起床挤奶了。而我四点起来,劈柴生火烧开水,准备早茶”[3]212。而冬天一旦来临,牧人们就要赶着大批牲畜进入遥远、荒寂的“冬窝子”。他们要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中挖出地窝子,每天出去背雪回来作为平时的水源,要每天赶着牲畜去离地窝子较近的枯草地上放牧,还要每天清理牛圈羊圈。
作品中的李娟除了直接深入牧民家庭,跟着他们去转场放牧而记录下游牧民族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外,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同样有着关于牧区民族生活的表述。“但这时没人先动手,吃之前还得做‘巴塔’――当地***的仪式,即祈祷和祝福。很快,席间最受尊敬的一位长者被众人推举出来,双手手心朝上摊开,开始做‘巴塔’。所有人也跟着摊开手心,作索取的姿式向前伸开,直到等到最后的一句‘阿拉’,所有人跟着一起‘阿拉’仪式才算结束。”[4]39这段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在哈萨克民族村庄里的一场拖依上,人们在吃一顿香喷喷的抓肉前所举行的简单的仪式。除了这种为婚礼、生日、割礼等仪式而举行的宴席,弹唱会也是哈萨克民族聚会一种重要形式。“弹唱会,就是以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诗人)弹唱表演为主的哈萨克民间聚会活动。”[5]121李娟的文字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我们从中看到了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的生存***景。
二.游牧文明中的“外来客”身份
李娟在牧区的流转,是生活本身的一种需要与形式,她和牧民一起经历着牧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书写也正是来源于这种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在2011年李娟凭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此类散文的倡导者解释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敞亮的散文,本真的散文[6]”。她的作品由于这种清新自然而贴近生活的文风赢得了当下文坛的关注与追捧。然而,李娟毕竟是一个在汉文化圈子里长大的地地道道的汉族女子。李娟,祖籍四川遂宁,出生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因为外婆九十岁的养母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还在襁褓中的李娟就跟随七十岁的外婆回到了四川乐至的老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上高中之后,她和母亲、外婆一起从四川老家搬到了***,常年生活在阿勒泰山区,跟随着哈萨克牧民迁徙,做着一些小生意,这期间她也曾到过都市去打工。她是一个深受现代文明熏染又同时跋涉在游牧文明中的写作者,而她本人的写作既融入了当地的文化风情,也是游离在牧区的汉人写作。对于***,对于牧区,对于游牧文明而言,李娟都是一个外来客。所以,在李娟的作品中,尽管洋溢着一种“在场”的精神特色,却也渗透着一种“旁观”的文化心理。
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7]29牧民们一年四季有规律地迁徙,却是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时代中,境内的游牧民族逐渐定居,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境内游牧的哈萨克民族在***府的支持下加快了定居的步伐。李娟所在的阿勒泰山区的牧民也即将定居。当前来收购马匹的生意人告诉李娟顶多再过两年就不必这样经常搬家游牧了。李娟的回应是很吃惊,表示游牧的结束太快了。而那个生意人很生气地反问道“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7]30在常年靠天养畜而到处迁徙的哈萨克牧人眼里,天灾人祸带来的经济损失惨重而真切。同样地,在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在与现代都市文明的比较中是显而易见的。渴望安稳与充裕的生活,是这么多年来辛苦奔波的牧民们的心声。常年身在牧区的李娟当然能够体会到牧民们转场的艰辛,也认为“大地需要喘息,牧人需要公平地受用现代文明”[8]。而作为游牧文明之外的作家李娟同时也认为哈萨克牧民的定居会导致“游牧风景必然消失,与之对应的游牧传统也必然瓦解。从此再也没有哪种人类行为能与环境水***融,与自然息息相关,再也没有谁的心思能真正体谅这片大地”[8]的结果。她感受到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文明即将消逝的惋惜和荒凉感。这就是当局者与旁观者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上有着不同感受与思悟的结果。
三.朴素而幽默的文风
在当下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流价值标准依然是金钱、地位和荣誉。人们在紧张忙碌中苦苦追寻,难以获得悠然闲适的心态去细致地感受生活。如果说现代人的痛苦源于内心期望与现实生活的冲突,那么文本中的李娟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轻易地获得了快乐,亦是源于一种生存的自足感。李娟,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女子,在清贫、寂寞与漂泊中长大。成年之后的她做过裁缝,当过流水线工人。艰辛而枯燥的日子并没有泯灭她对生活与细节的感受力,“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景,抱持一种息息相通的感情,这也使得李娟的写作,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种亲切的素质――一种越来越少的可贵素质。”[9]与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的融合使她的文字充满了灵性、想象力和一种幽默感,苦难就这样轻易地消解在了轻松而有所隐忍的描述中。李娟有一年冬天在外地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甚至长达二十个小时,然而苛刻的老板提供的饭菜量少而缺乏营养,李娟总是不够吃,在这样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她还不忘了改诗打趣餐桌上的饭菜:浅浅一碟汤,疑是地上霜,举头叹口气,低头早已被抢光![4]136
“李娟所记录的大多是阿勒泰的角落里贫困的、艰辛的、平凡的、琐碎的平常事,而经营着这些平常事的平常人们,却自我愉悦,精神富有,在追求与满足之间,寻找到平衡的释放与快乐。”[10]长期生活在阿勒泰山区的李娟不仅忠实地记录了牧民转场的日常生活,而且深受哈萨克牧民善良、好客、坚强、幽默的民族性格的熏染。她很享受和牧人们一起转场放牧的日子,用自己略显年轻而无比真诚的笔记录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的种种情景,她也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还有和母亲一起去荒野散步的情形。“无论是关照世态人心,还是领略自然之美,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需要有各种环境中都安之若素的平和态度,有超乎功利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11]李娟就是用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去理解生活中的艰难,去和这个世界进行着坦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娟.羊道・春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娟.羊道・前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李娟.羊道・深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李娟.九篇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5]李娟.我的阿勒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6]卢一鸣.在场主义:一个民间文学奖的立场[J].信息时报,2010(11).
[7]李娟.冬牧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8]李娟.《羊道》繁体字版自序[N].文汇报,2013-12-01.
[9]刘志荣.大地与天空的辽阔与隐秘――李娟散文漫谈[J].文艺争鸣,2011.9
[10]李筱翎.向这个世界笔直走来――略论李娟的散文创作[J].剑南文学, 2012(11).
[11]文.一本需要用心细读的书:《阿勒泰的角落》[J]中国德育,2010(10).
(作者介绍:何萃,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李娟散文篇3
内容摘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李娟”这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然而,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从《羊道》系列到《冬牧场》,这个没有炒作、没有背景的女子行走在北疆草原,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阿勒泰”之风。她的作品,以一颗真诚纯净的心书写着自然和生命,勾勒出天山外哈萨克族聚居区的风情和文化,用一个平凡普通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她的生活和北疆,在散文中构筑了一个行走的世界。而其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描写和思考,则值得进行探究和解读。
关键词:李娟 散文 民族文化 行走
瓦雷里曾说,散文是行走式的。阅读李娟的散文,仿佛在参阅一部哈萨克民族文化风情卷,好像也跟着这个四川女孩游走在***广袤的土地,看着她随着母亲过着飘荡而满足的生活,一边成长一边记录着自己眼中的民族,生活和变迁。李娟自然地书写着阿勒泰地区的风俗事物,同时也感受着高速发展的社会浪潮给自己的第二故乡带来的冲击和震撼。而这些风物变迁在李娟的笔下就表现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和忧虑。这些并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描绘和“意义”的诉说,而是融入了作家本人的思想――它不是一次简单的“行路”,而是用心、用情所构筑的真正的世界,是一场心灵的无声的行走。
一.异族视角下的哈萨克文明
虽说自小跟随母亲从四川辗转***,李娟早已深谙少数民族风俗、融入了草原生活,但骨子里她仍是漂泊在草原上的汉族姑娘。对于感官敏锐、情感丰富的作家们而言,身份认同一直是一个容易带来困扰的问题。而这对于李娟来说,似乎在带来迷惘的同时也带来了便利――她可以更加自由地看待草原上的生活,更公正地评价哈萨克的文明。没有民族和宗教视野的限定,李娟记录下的民族文化能够用异族视角发掘更多价值。
首先,是异族视角带来的新鲜感。当李娟以汉人的身份闯入哈萨克人的生活圈时,所接触到的那些早已被少数民族看做习以为常的东西――不管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甚至平凡小事都带上了新鲜的色彩。牧民原生态的生活,扫雪、做饭、无线电视等细节在李娟笔下娓娓道来,无论是乖巧伶俐、以家务为乐的哈萨克小孩,还是严肃庄重、盛大欢快的哈萨克节庆,抑或是哈萨克牧民款待过路人的习俗,都被李娟信手拈来写入文中,她用自己的好奇和观察发现了原本被淹没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天山外的世界。
其次,异族视角也将带来客观性。作为受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影响较少的汉族人,李娟对于哈萨克民族文化和草原生活可以以旁观者身份做出更为客观的观察和判断。相较于生活在其中的当局者,李娟可以感受到民族传统的长(待人友善、尊重老人等)与短(重男轻女、婚姻干涉等),可以发现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震动和流失――牧民心态的变化和传统生活的瓦解。这种深入却客观的视角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研究资料。
然而,李娟散文不同于作家的采风类型文章,她带着一种“浸入”的方式融入到草原的游牧生活,“以一种渺小而卑微的视角进入并沉浸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怀有深刻的爱和理解,又因移民身份带来游离感和距离感,使得李娟散文的“行走”呈现多元化、多民族的融合型心态,带来全新的异族视角。
二.遗弃与消逝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文明,在当今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都免不了被剥离侵蚀。远离都市文化的内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震动。在外人看来,草原和游牧都是诗化的存在,就像张承志在《黑骏马》开头写的那样:这些只是一个误解。李娟和哈萨克牧民一起生活,并参加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而随一家牧民辗转冬牧场,深切地体会到发生于牧民日常生活中最切身的改变,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论题――在传统游牧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交锋中,如何看待古老民族文化的异化和消逝。
区分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特征便是民族心理和文化风俗。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便是同质化。古老的民族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了几千年,抵御了外部文明的冲击,却难以抗拒新式文明的软性渗透。追求简单方便的思潮使得牧民抛弃了许多传统生活细节和礼数,先进生产工具的引进令传统生产方式和技艺被束之高阁,都市的生活和繁荣吸引着年轻人,大批年轻人放弃牧区的游牧生活迁移到城里,带来了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承人的空缺和断层……李娟曾在《羊道》系列中用较大篇幅描述过自己对于传统逐渐弱化的现象的忧虑。
“更多更宽广更强烈的冲击,是再偏远的角落,再执拗的心灵也无从避免的。”传统世界被打开一个缺口,牧民们通过这个缺口平等地进入眼下的世界,传统在其中进进出出,每一次出入都有些许流失和替换。
而这也是所有古老民族在现代社会所遭遇到的大危机。李娟面对传统哈萨克在生活之河上的搁浅,产生了深深地忧虑的同时也看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最大的危险不在于传统和现实的交锋,而在于牧民们在丢失传统的时候却浑然不觉,甚至产生异化,他们的心灵闭上眼睛,而传统则以一种病态的方式继续延续下去。例如,李娟提到按照哈萨克习俗,牛是不被买卖的,哈萨克族以牛作为招待亲友和路人的礼物,而并非用其谋取利益。然而,商品经济的渗透带来了传统思想的变更,牛逐渐变成了商品,与之同步的是哈萨克好客待客习俗的淡漠和流失。除此之外,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哈萨克人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也越来越朝向商业化方向发展,甚至出现了使用化工制品生产干酪素等盲目追求利益的方式,这让李娟感到痛心――是的,外在力量固然蛮横,它带来的改变却不及心灵的缓慢闭上眼睛。但是谁也不能对此诟病: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更轻松愉快的东西又有什么错呢?而谁又能在奔腾的洪流之中停下前行的脚步呢?
可是,一个更大的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在前行和发展之中,在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改革的过程中,人类和文化该如何调和。传统很可能代表一种落后、不发达的文明形态,从人类学角度并不适宜人类长久生存;现代化将提供极大的便利,但从文化学角度上看,则是对多样文化――尤其是弱势文化的摧残。荒野被遗弃了,现代化生产方式带来了更稳固的居所和生活,但随着荒野被抛弃的是游牧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传统。如何调节如何选择太难权衡,这也对李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冬牧场》中,李娟见证了***策规划之下哈萨克游牧民族的最后一次转场搬家,但她的惊讶却遭到了哈萨克老人严厉的质问:“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得罪还不够吗?”然而,传统的过度、过快萎缩所带来的震动和影响则是在未来才能被缓慢发现,但到那时却再也难以找到补救方式,而这也是现代化和民族同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永恒议题。
这些问题以不能简单地从好与坏或愚昧上寻求解释,在生存和文明的搏斗中,心灵的醒悟永远滞后于头脑的选择。发现问题需要时间,而找到平衡点则需要更漫长的年月。李娟只是草原上一个普通的见证者,只能无力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见证着她所熟知的哈萨克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越行走,越寂静无声。
三.方向和未来
关于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在现代社会的方向和未来一直争议颇多。在散文中,李娟也以自己的观察和体悟描述了她所预见的哈萨克民族走向。不同于高高在上的论调和感情化的控诉,李娟显得颇为平静,也更客观:长期的共同生活令李娟发现了哈萨克民族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坚韧、沉默。草原的生活是单调、艰难的,然而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一直延续着它骨子里的特质,在贫瘠大地上的每一处褶皱都播撒下生命的种子,在这里“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冬牧场》)。但却正是这种默默无声,才有深入骨髓的坚定,这无声的力量在无数普通的牧民身上传承,也让焦虑的、不安的李娟看到了这个民族的未来――即便传统被冲刷,文明被挑战,哈萨克民族依然将顺着自己的轨道向前行驶,一些蕴含在血液最深处的东西已成为民族烙印,在每一代年轻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着。
所以,不要苛责年轻人的选择,不要诟病传统的遗弃,这些都是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必然要走的道路。怎样保护文明冲撞中的哈萨克新生代,怎样留存传统中的古老文明,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东西,而不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一味地开发这个民族的资源,却忽略他们精神的危机。
散文家韩小蕙曾说,散文“是作者用心血、用困境、用蹉跎的生命历程所换来的――沉甸甸的感悟、厚重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李娟就是用这样一颗经历磨难却依然坚强乐观的心,用真诚和热情书写***草原上哈萨克人的故事。她的文字清新质朴,单纯有力,拥有一种无声的力量。而正是这种无声却凝聚心血的观察和体悟,将这个默默无声的民族文明以一种亲近又深刻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而李娟的作品,也抵达了它作为散文的“意义”和“行走”的终点。
参考文献
1.《羊道・深山夏牧场》,李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2.《冬牧场》,李娟,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3.《让自然发言:李娟散文的生态伦理观及其意义》,齐红,《齐鲁学刊》,2013年第4期;
4.《“为天地立心”之一种――李娟散论》,申霞艳。
5.《移民文化与地方叙事――李娟作品的人类学分析》,潘年英,《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作者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