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梳理先锋小说思潮之源起,分析其创作观念及艺术特点,结合具体作品的进一步阐述其拓宽中国文学真实观、推进文学自律化进程的文学史意义,并对其衰落作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先锋文学;真实观;形式实验;审美突围
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思潮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变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这一思潮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是80年代诸种创作现象与流动中不可忽视的文学发展过程,也是80年代求新求变的文化诉求最典型的体现,因此对先锋小说思潮进行认真地梳理、分析与评判是不无意义的。
一、先锋文学之源起
在80年代初期,作家们被***治意识形态所推动和主张的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压抑得太久,对现有文学陈规的突破与反叛显得更加迫切,西方现代主义的引进带给作家们全新的艺术感受与体验,也为其寻求艺术创新提供了丰富且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的思想主题与刚刚经历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内心经验不谋而合,进而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靠拢。现代派和寻根派是最早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有限借鉴的艺术探索,并且企***有所反思和超越的现代主义创作,然而这种努力都是通过表现社会现实氛围来实现的,仍然没有摆脱过去的模式,在艺术形式的创新上并无太大的进步与突破。从文学内部的发展机制来说,文学的创新仅仅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文学本身,即艺术形式的创新。因此,不管是整体的创作实践,还是创作个体的发展需求,都要求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有突破和创新,这是现代性整体框架赋予当代文学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先锋文学思潮的出现就成为文学现代性反思的必然结果。
二、拓宽中国文学的真实观
80年代经典现实主义仍然占据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权威地位,它所主张的精神实质和创作方法仍然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小说中往往出现“现实”与“文学”之间的二元对立模式,即文学从现实经验中获取创作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加以整合、提纯,在艺术化的过程中,文学承担了发现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或思想导向的责任,而复杂的现实问题似乎只有通过文学的表现才得以理清和解决。在这个二元对立模式中,文学体现出对现实强大的介入作用,而现实反过来支撑文学中的思想内涵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这种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二元对立模式导致了文学“真实性”单一化和绝对化。
1986年鲁枢元发表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指出当代文学在80年代后期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以及创作主体个人的经验与记忆。西方现代主义对人的价值、本质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关注,为80年代的创作思想变革提供了延伸的可能性。受此影响,先锋小说更加强调叙事主体的个体性,他们认为“真实”是个体心灵所感受到的现实,是一种精神的真实。在先锋小说家看来,只有内心所感受到的现实才是真实的,只有这种真实才能够成为一个作家创作之本。不同的创作主体所感受到的真实各有不同,这种“真实”来源于不同的心灵和感受经验,它包涵了作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作家内心产生的意义。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描写日常生活中潜在的精神乖戾的现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敌视、冷漠、猜疑等种种非正常关系,创造了一个超离现实的幻想世界。这种对世界冷峻怪异地描画来源于残雪本人的内心真实,这种真实是创作主体与世界或现实生活接触时所发生的隐秘的情感体验,通过荒诞化的手法再现出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少年的视角展现生存环境的扭曲与世事的荒诞不经以及少年由此产生的怪异迷惑的心理意识,其背后隐含着余华对于生存环境与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是余华内心真实的体现。先锋小说拒绝再现具体却又混杂的生活经验,而是通过个体的心理机制将创作主体所体验到的、具有差异性的心灵真实进行提纯与哲理化,以此消解经典现实主义中确立的二元对立模式。先锋小说家以其独特的、前卫的创作实践拓宽并且深化了以往我们对于文学真实的认识与理解。先锋小说以其奇诡的想象力与独特的语言形式丰富了小说的创作内容,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观念和美学范式,孵化出现实的多种可能性,显示出先锋小说独特深刻的文学史意义。
三、推进文学的自律化
基于文学内部的发展机制,文学本身就有一种艺术形式创新的要求与变革的动力,这是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结果。“80年代前期,关于‘文学’***内涵的建构始终处在文学与***治的二元结构之中,‘文学性’始终是以‘反***治’或‘非***治’性作为其内涵的,文学的内涵由其所抗衡的***治主题的反面而决定。”80年代中后期“现代派”和“寻根派”已经显示出对***治意识形态反叛意识和创作思想上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和反叛性的延续与深化需要更加明确、新颖的载体。1984年翻译出版的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使得当代文学创作实践开始重视文学形式以及现代语言学方法的运用等观点和方法。基于诸种复杂的原因和历史语境,先锋小说思潮因其内在的现代性冲动出现在文学史上,转向“文学自身”、以大胆前卫的文体形式实验对***治意识形态之于文学的控制进行拆解和反叛,成为先锋者们的最佳选择和必然趋势。
马原的“叙述圈套”被视为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文体形式实验,《虚构》中人物、叙述者以及现实中的作者被混为一谈,将虚构与真实的界限进行模糊化处理,以此体现小说的故事性和虚构性,对一直阅读经典现实主义作品的读者们所形成的阅读思维惯式进行冲击,使其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孙甘露的《信使之函》没有人物,也不交代时间、地点、故事情节,只是将日常行为与作者极具超越性的、形而上的思想意趣进行融合,因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美学范式。小说的文本形式在先锋作家那里似乎成了一个可以随意蹂躏变形的面团,作家们根据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来塑造作品,内容与形式也融合为一、不可分割。
先锋小说思潮的极端形式实验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运动和求新求变的文化诉求在内在本质上拥有一致性。对文学主体性的复归使得先锋作家们获得了精神写作的空前自由,文学不再是教育和宣传的工具,而是一个包含创作主体的美学实践与艺术接受者的美学体验的自足体。先锋作家们带着自己“纯文学”的理想与追求,将对文学主体性的强调付诸于形式实验的创作实践,扩展文本的诗性空间的,创作主体也因此摆脱了以往文学规范的制约。因此先锋小说思潮最大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将文学视为一种纯粹的审美本体,以其形式技巧、哲理思考和诗性氛围对以往的文学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审美突围,进一步推进了文学的自律化进程。
四、先锋小说落潮之思
有些研究者以“失败”一词评价先锋小说思潮,分析原因时通常都指出其形式试验由于抽去了现实世界的意义,转向主体内在世界的情感与想象,最终走向对形式创新的刻意追求而变成毫无实际意义的文字游戏。更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指出,先锋小说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及西方文化的“移植”,认为先锋小说表现的不是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实况,而是“一种文化幻想”。笔者认为,“思潮”是一个历史性的时间概念,任何思潮都只能兴起、发展、产生影响,却不可能永远不走向衰落。要反思先锋小说的落潮,理解先锋小说的内在精神以及“先锋”的具体内涵尤为重要。先锋是根植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先锋意识和先锋精神,它意味着创新与突变。“先锋”不可能永远先锋,当它所取得的突破与成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加以利用时,它就不再被称之为先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先锋小说思潮的意义就是打破文学陈规,建立新的美学范式,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这一思潮的衰落就成为必然。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先锋小说以其华美的语言表达和繁复的形式主义策略,给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将渴望已久的艺术创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影响到后来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9.
[2]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张立群.先锋的魅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