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诗歌,对读诗,对女诗人陈敬容的创作,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重点赏析了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认为读陈敬容的诗对于我们思考“五四”,对于我们去思考女性的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诗 陈敬容 五四 寂寥的窗 假如你走来 现代诗歌
一、由诗歌与诗歌的阅读谈起
诗歌是各民族的心灵家园,是人类文明之树上最艳丽的花朵,是集体智慧的沉淀,又是每一个个体诗人精神风貌的展演。诗人们用诗句,也用他们的人生,诠释着生之意味。诗总是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走来,留存着一代代的记忆,昭示着未来,显现着个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
最好的人生,有诗相伴。当我们静静的和一首好诗相对,美便在这时光中无声地流淌。
二、陈敬容
(一)寂寥的窗
“那扇重帘遮住的窗”, “我寂寥的门窗”……每年的新年新诗会,都有陈敬容的诗,在朗诵者感情充沛的演绎中盛妆出场。
1939年她创作的《窗》,是一首出色的抒情诗,描绘了一种东方式温柔的恋情。在这首诗里,“窗”象征着诗人的一种生活选择和人生体验,它代表着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精神生活。《窗》被认为是她的代表作。
“窗”在古典诗歌中也是常见的意象,如果说华丽绮艳之窗是女性化的,那寒窗、暗窗则是男性化的,带着文人士子的伤感。现代诗人对窗的吟咏,与古典意象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脉联系,艾青和何其芳都写过《窗》,卞之琳的《断章》在意境的营造上也得益于窗,顾诚曾“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陈敬容富有诗的悟性,从个人和时代情绪的契合中寻找诗材,用具有普遍象征意义的***画来展现个人情绪。她通过具有沟通意味的“窗”的意象,将窗内与窗外、自己的窗与别人的窗缀连了起来。
“寂寥的窗”在陈敬容的诗里成为了代表性的意象,在这扇窗后是诗人美丽的心灵。
(二)从这几首诗谈起
窗外飞鸟,雨后丁香,自山海之间出发。
“你们带来的心灵的春天,/在我寂寥的窗上/横一幅初霁的蓝天。”《飞鸟》(1949)让我们看到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诗人放飞的心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幸福的飞鸟,拥抱蓝天。
《雨后》(1946)显示了那个战乱的年代里爱情的力量。《致白丁香》(1979)让我们看到春天重回,一切真善美的东西的生机勃勃。《山和海》(1979)让我们听到即便老去诗人心中波涛汹涌的力量。她的《出发》(1948)读来亲切,也在新年新诗会上被朗诵过,是在那黎明前的黑暗之中诗人发出的号召大家起而奋战的号角。
(三)足迹
陈敬容(1917.9.2-1989.11.8),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城,被称为是“中国现代最抒情的女诗人”,也被称为是“创作时间跨度最大,艺术生命最长的中国现代女诗人。”
她本名陈懿范,四岁开始读书,祖父是她的启蒙老师,读了《论语》等蒙学读物 ,12岁起她偷读了《聊斋志异》、《三国志》等古典小说。后来她考上了县立女中,逐渐接触到五四初期的作家的作品。另外她又接触到外国作家的作品。这期间,她在《清华周刊》发表了她在初二时的习作《幻灭》。
十四岁时,她曾反抗封建家庭,坐上大木船,从家里逃到万县,被父亲抓回,关了半年多。后来父亲终于退让,允许她到成都继续读书,她改名陈彬范。
1934年底,在曹葆华的鼓励下,陈敬容到了北京。受一批著名诗人影响,她开始正式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
1981年,她与其他八位现代诗人合编著名诗歌合集《九叶集》,从而成为中国著名现代诗派――“九叶诗派”成员之一。
(四)情怀
从陈懿范,到陈彬范,到陈敬容,我们看以看出她所经由的“五四”精神的洗礼。懿范,贤良淑德的典范,明显看出旧家庭对女儿的期望;而彬范的“彬”,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彬“,这个14岁的少女想要获得和男子平等的权利,让仁人君子的风范也可由女孩子来展现;而“敬容”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满怀敬意,对人生的一切困难与艰辛有最达观的宽容。
“五四精神”的滋养是她前进的动力,而她苦难的一生也正好是一种印证,印证了“五四”在打碎了旧式婚姻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之后,却至今也没给女子寻找到一条让她们可以更好地“回家”的路。
不再被“女子无才便是德”所禁锢,也就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有了婚恋的自由,却依然还需“相夫教子”……新女性们,她们的人生路充满了艰辛。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看到,以陈敬容为代表的新女性,她们不是在无谓地哀伤,她们是在更积极地面对。中华民族的女子们用她们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在男子们身后支撑着他们,共同铸就了一直以来这个民族的辉煌。
(五)假如你走来
在陈敬容的笔下,人生是甜美的,即使苦也苦得别具滋味,从诗中我们能充分领略新女性们面对人生的豁达与坚忍。看看这首写于1947年不起眼的小诗吧:
假如你走来
假如你走来;
在一个微温的夜晚,
轻轻地走来,
叩我寂寥的门窗;
假如你走来,
不说一句话,
将你战栗的肩膀,
依靠白色的墙。
我将从沉思的坐椅中
静静地立起
在书页中寻出来
一朵萎去的花
插在你的衣襟上。
我也将给你一个缄默,
一个最深的凝望;
而当你又踽踽地走去,
我将哭泣――
是因为幸福,
不是悲伤。
一目了然,这是一首爱情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诗意的营建始于“假如”二字:
假想的是――女诗人与爱人的一次会面,
会面地点――女诗人的书斋,
会面时间――“一个微温的夜晚”,
这次会面可以发生在任一时空中吧?而会面的初始是“你走来”,而且是“轻轻地走来”,为什么是“轻轻地”呢?显然是不想被人发觉――这爱,藏有酸辛?
而“轻轻地”是男子的选择,那是否就意味着他就不该走来呢?是世俗观念的不允许,还是别的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说,“你”来了,来“叩我寂寥的门窗”。
这“寂寥”,是爱的渴望中那份孤独吧,而这轻轻地“叩窗”将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你”走来了,本应是铁肩担道义的“你”的肩膀为什么在战栗?白色象征着纯洁,当你战栗的肩膀“依靠白色的墙”,这未免是一份强烈的反差!
而“我”呢?“我将从沉思的坐椅中/静静地立起/在书页中寻出来/一朵萎去的花/插在你的衣襟上。”“沉思”与“书页”向我们昭示了“我”知识女性的身份,“静静地”一切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夹在书页中萎去的这一朵花,定然是在它盛开之时,经由“我”的纤手将它摘下,被夹于“我”的书页之中。花是不幸的,于盛开之际被人摘取;花又何其幸运,得以永葆她的花色,其芬芳,也将在书页中长存。如今,这不会再“零落成泥辗作尘”的花,将在“你”的衣襟上了。插花的一瞬,是美定格的一瞬吗?而“我”和“你”的爱情呢?是爱情定格的一瞬吗? “我”和“你”爱情莫非也会如这花一般最后枯萎?
情深,无言……
诗的第四节,仍是无声的画面,读来如同看一场无声电影,一个片断,几幅画面,男主人公是著长衫,还披着“五四”的那种长围巾吗?女孩子梳着的是短发吧,而衣着又是如何呢?“缄默”,缄默中她在“凝望”,是“最深的凝望”,这静默中的凝望仿佛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场景,“此时无声胜有声”,“凝望”中,最后的时刻男子决然的转身,之后又是一个怎样“踽踽”远去的身影,这身影是如同《伤逝》中的涓生般瘦削吗?走去后,是走回旧式家庭的窠臼吗?人影会终于如拳,如豆,倏忽不见,而闪回的画面中是女人凝望的眼,眼中涌出的泪珠。
“我无泪的哭,/哭许诺的荒谬。” 这是俄罗斯女诗人吉皮乌斯的《歌》中的诗句,而陈敬容写到的这个“哭泣”迥乎不同,其内涵是“幸福”,而不是“悲伤”。“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是一种现代人对爱的理解。而“我将哭泣――/是因为幸福,/不是悲伤。” 这就是新女性对于幸福的理解,这斩钉截铁的宣言,将令天下扛不起肩上责任的男女如何地汗颜!
写这首小诗的那年,陈敬容30岁,下一年她将和他最后一任丈夫结婚。这最后的婚姻,将能够延续10年。在她41岁的时候,不得不又一次面对这男子的“转身”,而独自一人负起养育儿女的重担。从18岁到41岁,三次婚姻,几多流离,到晚年她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可诗人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永是不老的激情,对爱的信仰,对生活的希望……
陈敬容们是一群怎样的女子?“五四”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当泪水夺眶而出,她们心中记住的却是幸福。
岁月尽可以无限的残忍,她们有无尽的坚强来回应。
“爱就爱了”,不怕“你”无情的转身;“痛就痛了”,哪怕累累伤痕之后剩“我”孑然一身!
没有抱怨,也不去无谓的悲伤,既然已经砸碎了枷锁,挣脱了铁链,冲出了牢笼,在新生活中,纵使有再多的苦难,“我”也将会无畏地向前。 “告诉你吧,世界”,“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艺术手法上:
《假如你走来》在写作上虚实相生,诗人歌唱了自己想要歌唱的,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信仰。小诗对传统诗歌意象的运用翻出新意,“窗”是“寂寥的窗”,再配以“沉思的座椅、书页里萎去的花”,显现着美好的爱的情怀。且诗歌运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画面的写法,在有限和无限的交流中,小诗获得了她独有的生命。小诗应该也是深得新诗音韵上的堂奥的,最长的诗句刚好9个字,非常适合朗读,细细读来,耐心体味,能感觉到人感情的源流与诗歌的语流的契合一致。有人说直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诗的语言才走向成熟,陈敬容在这首小诗中语言的运用也不容忽视。
一首不起眼的小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具备了令人震撼的美学力量,足显诗人美的情怀,在强烈的抒情性中,也显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方面的成熟。
三、结语
“九叶诗派”在1981年《九叶集》出版之后,声名鹊起,“九叶诗人”都被认为是现代派诗人当中杰出的代表。“九叶诗人”当中, 陈敬容的诗歌记录了一个现代女性,从旧时代走出,如何在新时代展露生命的芳华上。当生活不断给她苦难,她拒绝沉沦,笔下是春天和黎明;雨后的清新,出发的喜悦,她是诗歌探索路上的先锋,又始终隐居平民之间;旧世界与新时代,人性和社会中对立的两极,都包容在她的作品中,组合起来,是大爱华章。
陈敬容的诗歌是一扇连着五四、今天与未来的“寂寥的窗”,晨曦中,阳光里,或者是夜晚的灯火中,静静品读,美丽无限。
参考文献:
[1]陈敬容 陈敬容诗文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蓝棣之 九叶派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3]马永波 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4]《诗刊》编辑部 中华诗歌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5]傅道彬 晚唐钟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赵松元《论窗的诗学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轻叩“寂寥的窗”――读陈敬容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