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京剧作为上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国剧”,其王者之风、大气之象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因此,探讨京剧艺术的直接渊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甚至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就带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如果没有汉剧艺术在西皮二黄声腔上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剧在语音、剧目和一代代汉剧表演艺术家的巨大贡献,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迅速崛起。
关键词:中国戏曲;楚调;汉戏;皮黄合流;徽汉融汇;京剧艺术;文化特征
中***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
1990年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甚至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就带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如果没有汉剧艺术在西皮二黄声腔上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剧在语音、剧目和一代代汉剧表演艺术家的巨大贡献,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迅速崛起。
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举办了五届之后,终于扶摇而返、寻根问祖,回到了其发源地之一的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届京剧节在伯牙子期的古琴台侧的剧院举办,高山流水觅知音,这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文化对接、艺术反哺的历史事件。
一般认为,拥有约400余年历史的汉剧,对于200年来京剧的形成与崛起有着直接的托举和较大的贡献。1990年底,由国家文化部牵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盛大活动,其深远影响波及海内外。但是如果事到如今,我们还不将汉剧艺术史上的西皮二黄会师和徽汉在京朝的成功合流,作为京剧发展的标志性文化节点来回顾、总结、认定并且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表彰的话,委实有几分数典忘祖的意味了。
一、楚调汉戏的历史背影
其实从熊绎立国荆楚开始,楚曲汉调,至少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传承。从古南音到楚辞,从刘邦、项羽都十分钟爱的楚歌,到汉唐以降持续风靡的楚调,都为西皮二黄在湖北的形成与合流提供了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基因。
作为中国戏曲的重镇,湖广武昌一直与元杂剧、明传奇的流播与发展息息相关。
夏庭芝《青楼集》云:“帘前秀,末泥任国恩之妻也,杂剧甚妙。武昌、湖广等处,多敬爱之。”“般般丑,姓马,字素卿,善词翰,达音律,驰名湖湘间。”
由此可见在湖广一带,戏曲观众们对杂剧表演艺术家门是何等抬爱;也只有能够在江汉流域、中原大地等处能够跑码头处处唱红的演员,才可能跻身天下驰名、青史可记的大演员之列。
元杂剧与湖广楚调的关系,恐怕还不仅仅在于北方原创的戏剧艺术之于荆楚地方戏曲的关系。如果没有湖北官员们对于元杂剧剧本的收录、抄写与保存,元杂剧的总体面貌极可能零落不全,星流云散。
正是有了汤显祖和王世贞的同僚朋友,先后曾任湖北荆州府学教授、夷陵(今湖北宜昌市)知县的臧懋循,是他从湖北麻城人刘延伯处借得三百多种剧本,这才有了百种《元曲选》的刊印。
《元曲选序》云:“顷过黄(按:指黄州所辖麻城),从刘延伯借得二百五十种,云录之御戏监,与今坊本不同,因为校订。”其《寄谢在杭书》再云:“还从麻城,于锦衣刘延伯家得抄本杂剧三百余种,世所称元人词尽是矣。其去取出汤义仍手……”
显而易见,元曲选的刊印者是臧懋循,但是抄录保存者,则要完全归功于刘延伯。如果刘延伯所藏所录的杂剧能够尽数出版,那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元曲三百》出啊。
入明之后,湖北成为皇室封藩的三王府所在地。武昌的楚王府,荆州的惠王府,安陆的兴王府各霸一方。1521年,年方15岁的少年朱厚熜在明武宗驾崩之后,就从钟祥赴京继位,是为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嘉靖皇帝。在湖北封地,帝王子孙们于王府戏台养心怡神、看戏明史,是最为寻常之事,所以嘉靖帝长期驻留的钟祥石牌镇,成为汉剧当之无愧的发源地之一。
外来剧种与作品在湖广地区,必须要融汇合流,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与流传。湖广戏剧文化一方面接纳元杂剧的扮演,另外一方面又与昆曲等江南剧种相结合,至迟在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初叶便有了楚调汉戏的规模化演出。著名的公安派首领之一之袁小修,便曾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日记中,描述他与王孙公子在荆州江头看戏的胜景:“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
这就是关于昆曲和楚调联合演出的状况。《金钗记》一戏,便是汉剧的传统剧目《碧明镜》,演苏州张定国携家藏碧明镜投***,立功封侯,后与父母以及原聘邱女凤姣团圆之事。外来剧种与本地剧种各擅其长,各臻其美,这才是湖广戏剧一向善于融汇与合流的戏剧盛况。以此剧作为标志性的楚调汉戏大剧目之一,表明早期的汉剧已经具备了改编演出大戏并且能够与昆曲分庭抗礼的较高艺术水平。
入清之后,汉戏先在湖北本地接地气,按照河道流域路线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大流派。其中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并且在此嫁接完成了著名的“襄阳调”,西皮腔由此发端。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荆河路子以荆州为中心,汉河路子分别为以汉口、黄冈、大冶等地为中心,流行于鄂东一带。
以本地的戏曲文化作为基本底子,汉调戏曲又朝着东西南北的不同方向自然传播,特别是当着皮黄合流之后,其演唱的声腔系统甚为完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昆曲的生存和发展。
正是因为汉剧的历史背影如此悠远,流播幅员又特别广阔,所以其拥有的别名大致有如下十种:
1.楚调(万历袁小修、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始所著《燕兰小谱》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
2.楚腔、楚曲(嘉庆间,汉口文雅堂、三元堂和文升堂刊行《新镌楚曲十种》)
3.汉调(清代习称)
4.黄腔、皮簧、皮黄调(清代文献中所常见之称)
5.罗罗腔(康熙元年吴伟业《致冒襄书》)
6.汉戏(湖南兴化、常德、广东等地民间俗称)
7.湖广调(广东汉乐、江西采茶戏多称湖广调)
8.二簧、二黄(鄂北谚语:“一清二黄三越调”)
9.乱弹、弹戏(鄂东熟语“一清二弹”)
10.汉剧(民国初年,1912年)
以上十种名称,每一种都是历史的名片,也都伴随着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阶层对于汉戏的不同侧面的认识。从此出发,汉剧不仅成为湖北省最为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而且还成为湖广地区的特大型剧种之一。在江汉流域与湘豫川陕赣冀京等广大的地区范围内,无不回响着楚调汉戏的声声弦歌。
二、皮黄合流的时尚气象
明末清初以来,楚调汉戏的影响遍及城乡,广播南北。这一楚调风靡的盛况甚至直接冲击到昆曲的主流地位,也得到了文人雅士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品评。所以吴伟业《致冒襄书》(康熙元年,公元1662)云:“方今大江南北风流儒雅,选新声而歌楚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楚调汉戏到京剧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