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1
一、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大事做不来,小事要赶快做,要从做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您的孩子上学已经两周了,每天下午回家,如果晚饭还没有做好,孩子在等做晚饭的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A、看电视 B、玩玩具 C、吃零食 D、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E、看书 F、玩电脑 G、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D和E的占少数。选择A、B、F的是主流。看,孩子一开学,家长已经给孩子种下了不同的“豆”。孩子的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他以后回家,饭做不熟,他的肚子吃不饱,他是不会去学习的。试想,要是做饭的时间较长呢?要是家长有事耽误了做饭呢?要是他今天的家庭作业较多呢?记得我当初是这样对刚上学的女儿说的:“宝贝儿,回家以后,我们一起洗手,洗完手,妈妈去做饭,宝宝去学习。因为做饭是妈妈的责任,那宝宝的责任就是——”“学习!”女儿不假思索地说。看,她自己说出来了,她就知道了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了,也是她以后最主要的事。一定要让孩子一开始就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责任。在这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把学习当成是给父母考个好成绩,给老师考个好名次,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的,或者是给老师学的。这是孩子对学习目的的迷失,更是我们成人对孩子太重教学结果而造成的恶性后果。
二、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在每一个学习细节中去
孩子学习要养成的习惯要当目标去追求。要在每一次的学习环节当中去追求。孩子这才刚上学,对学校还有许多的好奇,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处于一种很热烈的状态。可是随着他们学业的加多,加难,有些孩子就不能坚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家长也将被孩子五花八门的小毛小病弄得焦头烂额。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家长都会头疼。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请一定要冷静,静心分析孩子,心平气和地蹲下来与孩子沟通,虚心找老师沟通,找出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策略。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能否把孩子最终培养成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习惯。对于刚入学的新同学,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他们学习时每一个环节中的习惯培养。比如:在家写作业前,先上完厕所,喝完水,写作业要有固定的房间,书桌,写作业时桌子上只摆放当下要用的书本学具。作业过程不要时常问家长问题,遇到不会的留到作业结束以后再请教父母。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好多孩子写作业时经常借喝水和上厕所磨叽,还有边写边玩玩具,边写边啃铅笔头,边写问问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学习效率提不高,更多是因为这些小毛病伴随着他。要针对不同的孩子在家制定不同的约束条例,让孩子在一开始就知道做事时应该如何,不应该做什么。
我和女儿一起经常制定“作业进行时”条例。遵守这些条例我女儿坚持了五年。如:作业进行时
A、 写作业时,书桌上只躺着当前作业所需用品。
B、 保持正确的写作姿势,可以使我的身材更婀娜。
C、 写作业时要远离小动作,不偷看课外书。
D、 书写要整洁干净。
E、 做数学时,手边一定要有草稿纸哟,不作小懒虫。
F、 每科作业要在自己预计的时间内完成。
G、 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整理书包和书桌。
H、 完成第一项作业后要去爬十层楼梯,锻炼我的体魄。
注:每天作业前大声宣读以上八条。作业结束后对自己的执行情况以自己喜欢的***案填表总结(***案自定,但要前后保持一致),并请爸爸、妈妈公证。
以上每一条都是针对我孩子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制定这些条例时,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感觉到民主,孩子认同,这样孩子才愿意执行。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养成的,好习惯的养成说白了就是个坚持。一个好习惯坚持一天,一周,一月容易,可是一年呢?五年呢?千万不要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
三、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在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的培养上
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包括丰富的学习生活、玩转题型,培养孩子提问的习惯。教了十几年学,发现现在的孩子很少来办公室问老师学业上的问题,告状的到不少。我想一来是小学的学业相对容易,老师在教学中讲授过细。二来是家长在家也可以很轻易帮孩子解决这些疑难杂症。但是我要强调:学习千万不要包办!
以下是发生我学生中的真实案例。
小欣是个很帅气的孩子,刚上学时,他阳光帅气的外形给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没过多久,我发现他好多事情都不能自主的去完成。有一天周五放学,他作业没有写完,留在教室写,他母亲来接他。看他没写完就坐旁边陪他。我发现,他妈妈总是在孩子思考的时候给孩子出说孩子要写的内容。于是我请这位母亲到办公室里聊天。问她为什么给孩子说作业内容,她说:我家小欣写作业慢,总是磨叽,我看着着急。
她这一着急,每次写作业都在旁边给孩子指指点点,后来这孩子遇到学习难题就停笔不写,也不懂的思考解决。孩子的成绩大家可想而知。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宝贝得不得了,大多数的家长从小就事事包办,我相信每个家长身上都存在对孩子生活上的包办,所以我们的孩子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可是,学习上可千万不可以再包办。这样日积月累你会把孩子给害了。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2
——罗吉尔·培根
内容提要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二、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三、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的习惯;四、培养孩子养成***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五、培养孩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六、培养孩子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七、培养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八、培养孩子***完成作业的习惯;九、培养孩子养成每天抄作业的习惯;十、培养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习惯的基点;二、要使学生看到学习的进步—好习惯取得成绩;三、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四、因材施教—让孩子人人都有好习惯;五、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保证。每一个在学习中遭遇失败的孩子,其最根本,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的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不光是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地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该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启发,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如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孩子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其实预习就是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新的知识的吸引,对于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或者获取他人的帮助等方式争取自己学会。只有这样让孩子自己参与进去了,才能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孩子预习的程度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优劣。这种习惯的养成则要靠孩子,家长,教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孩子要自觉,家长要督促,老师要检查。
二、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大门堵塞,信息输入就会受阻。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时,既要为孩子创造集中注意听课的良好情境,也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在不理想的情境中也能专心听讲的意志力。要告诉孩子,上课必须跟着教师的教学走,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现代心理学也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听课效果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如何才能养成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呢?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成熟时,要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依靠学生自己长期主观努力,特别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教具,并注意演示,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们才能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去行动或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看到进步。当一个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或工作。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如此。凡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行为习惯好的或者是有进步,改正缺点快的都应采用戴小红花、上光荣榜等多种形式及时给予表扬。
三、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孩子学会了的东西,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降低遗忘率,并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当天讲课内容,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一是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二是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但许多孩子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
四、培养孩子养成***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
古代有句名言叫“学源于思”,就是说学习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习中的***思考,就是不等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现在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学问就是既“学”又“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善于提问的能力,不能操之过急。
五、培养孩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教学中经常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多种途径,能为孩子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六、培养孩子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著作中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孩子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古诗词等。
七、培养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
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另外,老师上课是可以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
八、培养孩子***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完成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孩子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孩子依靠自己能力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要过问,老师要检查,让孩子补做没按时完成的作业,决不能因为孩子说他没带作业而算了。家长,老师要了解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懒惰而不完成作业,从而促使孩子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九、培养孩子养成每天抄作业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一年级孩子学会了抄作业,既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又可以让家长督促那些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完成作业。
十、培养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会从中得到熏陶。规范书写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一项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呢?首先,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师自身也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拘,教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老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孩子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定期选一些学生书写美观和书写有进步的学生作品举办学生书法作品展。
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主动地学,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综合素质也势必得到全面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启发,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习惯的基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习惯,当这种兴趣已经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兴趣的强烈吸引下,从小就沉浸在某个知识领域,从而成为终生的志向。做出非凡的成就。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依靠学生自己长期主观努力,特别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教具,并注意演示,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们才能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去行动或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要使学生看到学习的进步—好习惯取得成绩;
当一个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取得成绩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和工作。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都给戴上小红花,上光荣榜,及时给予表扬。
三、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
四、因材施教—让孩子人人都有好习惯;
学生刚入学,好奇、好动、贪玩、自尊心强,不习惯学校生活,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任性、散漫。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来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去重复曾经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发扬这些优点。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低年级段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差异。因此,低年级教师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的机会。
五、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
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要过问,老师要检查,让孩子补做没按时完成的作业,决不能因为孩子说他没带作业而算了。家长、老师要了解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懒惰而不完成作业,从而促使孩子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参考文献:
[1] 《杰出小学生的30个学习习惯 》耿宇霖
[2]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奚华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3
关键词:幼儿园 良好学习习惯 日常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句话道出了幼儿期是培养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果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如何才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幼儿教育的“圣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明确了目标,找准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下面就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专注的学习习惯
幼儿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长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但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很难专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经常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这种“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比如:让孩子养成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要认真完成一件作品,做到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在孩子专注搭积木时时不要无意义的干扰孩子,让他专注完成这项工作。同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幼儿在活动中一定要用心听倾听,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久而久之幼儿专注力就会有所提升。
二.培养幼儿***思考的学习习惯
培养***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在遇到陌生环境或问题时,能更好地应对、解决。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开放、宽容,民主,尊重的氛围:其次要讲究提问的策略,并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同伴间讨论以拓宽思路。比如在阅读绘本《最好吃的蛋糕》时老鼠兄弟要用大饼做蛋糕,我就会让幼儿思考“如果你有一个大饼你用什么方法把它变成蛋糕?”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把巧克力融化后放在上面,再用水果等进行装饰。”还可以请幼儿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做蛋糕呢?”通过这样的方法即培养了幼儿***思考的学习习惯又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三.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学习习惯
“读书破万卷”,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昵?首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我们班创设了舒适的阅读区,在里面摆放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书籍,他们喜欢的靠垫,地垫努力营造有趣味的阅读环境。其次***书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内容丰富,画面优美,文字简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其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积极性,组织幼儿“演一演”“讲一讲”“画一画”;在每周周末我还会要求幼儿给家长讲述故事,并请家长将内容记录到卡片上并配上幼儿自己的绘画,制成我们的班级自制***书。并且我园投放了大量与我们主题活动有关的绘本,还开展了“启蒙阅读”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了班级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主动读书的意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命运,幼儿是一张白纸,你引导他画上什么,就是什么。让我们用自己的爱浇灌这些幼苗,鼓励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保护他们,让他们养成受用一生的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山东教育》赵攀,杜长娥.2000(18)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3]《幼儿@工作规程》[Z].2016.
此论文是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GS[2014]GHB0815)研究成果。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 从生活习惯入手良好的学习习惯 探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无疑都具有一些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塑造了他们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形成和完善个性,对于学生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注重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内涵非常广泛,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但包括早晨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生活细节,也包括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合作、珍惜时间等对人生有重大意义的习惯。个体的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不自觉的演变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对于小学生,其生活习惯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点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二、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对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做作业时吃东西、上课时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会起着阻碍作用;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乐于动手积极思考等良好的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活动效果。
三、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系
现在有很多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的家长说因为孩子在学习上实在太忙了,所以不想让孩子在生活上自己动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并不是孤立的,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升华。
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的促进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般情况下,生活习惯一塌糊涂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生活习惯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此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都会向学习习惯方面迁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外部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自我品德内化和行为塑造养成的过程。.
四、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首先我认为应该从时间观念入手,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家长和老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时间安排抓起。如上学要准时到校,上课不能迟到,集体活动时要服从安排等。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结合学生、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长短结合,不但每天、每周、每月要有计划,每学期、每学年也要有计划。
其次小学生养成规律的学习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家庭和学校要帮助他们形成每天按时休息,早睡早起;每日三餐,定时定量的良好生活习惯。上课前要做好上课准备,拿出书本、文具等必要的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上课发言一定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许可才能发言。放学后,回到家要及时完成作业。每天还必须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包括外语单词、语文字词、数学公式等内容。
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们还应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观察家中的桌子、椅子、柜子、杯子、炒锅等生活用品的形状,认识点、直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形;通过观察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培养学生的数量概念。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观察社会现象,还可以初步建立学生的是非观念,这对于提高他们实事求是作风和适应社会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5
一、课内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学习是学习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可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就取决于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努力使孩子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或者同伴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思考课堂中老师的每个问题,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2.培养孩子***阅读课本的习惯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年级确实不好教,一年级老师很辛苦。为什么呢?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不认识汉字,语文老师从汉语拼音a,o,e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拼音教学全部教完,然后从简单汉字开始教起,而数学老师上课就很头疼,经常在黑板上抄题目时,必须得和数学书上或者补充习题作业中抄得完全一样,而且排版得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课本上拐弯,我抄得就要拐弯,课本上每行有几个括号,我就得有几个括号。即使这样做了,还是经常有孩子把答案填乱了,作为老师真是哭笑不得,都是不识字惹得祸呀!
针对以上这些普遍现象,我有一点质疑和一点看法。
质疑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以及所有教辅用书全都是拼音版的,而为什么数学教材和所有数学教辅用书全都没有拼音了呢?如果改成拼音版的以后,孩子可以***自主地阅读数学课本,而且有了拼音,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适当指导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觉拼读音节,这样和语文拼音教学不是“相辅相成”了吗?
看法 培养孩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应从孩子刚入学抓起。
课本,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孩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刚入学的孩子,为了尽早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集中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方法。老师把书上的插***放大,讲完后打开书看看,刚才讲的是哪道题,插***画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写等等。使他们看到,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在课本上的什么地方,从而逐步教会他们从上往下一步一步的去阅读课本。这种做法应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尽快养成。
3.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孩子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孩子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4.培养孩子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孩子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竞争习惯,又能促进组与组之间、孩子之间的比、学、赶、超。
二、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而且接触时间远远超过学校教师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更要积极配合学校,积极配合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课内作业,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自然有老师督促指导,而课外作业则必须有家长承担其责任。作为家长也应与教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认真对待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应做到以下两点: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家长应教给孩子读题方法,刚开始要带着孩子,用手边指边读,弄懂每道题每幅***的意思后,强调他们再说给家长听,然后再让孩子去填写答案。家长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题目,可以请教老师,千万不要随便猜测,造成孩子对你失信,家长如果能坚持这样做,也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规范书写。从写数字开始,要求书写格式正确、整齐、美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差一些,家长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再慢慢指导纠正。
2.回家与家长互动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自己很难***完成复习任务,这又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数学课上老师都讲了什么知识?”、“今天课上你有没有发现比较有意思的题目,能不能说给我听听?”……以达到唤起孩子回忆、复习的目的。或是在家里,做作业之前进行一些小游戏,如让孩子扮演小老师,把今天新学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就要慢慢放手,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了。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6
关键词:幼小衔接;良好习惯;重要意义
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是幼儿形成好习惯的关键。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以方便其适应小学教育,成为幼儿教育中教师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包括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包括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包括作息时间以及课间十分钟的安排,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只有生活有规律,形成一定的生物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教育孩子早睡早起、按时进餐,在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时,一定要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叠衣服、叠被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幼儿与小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幼儿时刻处于教师的看护之中,而小学生则相对更加自由。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增设课间十分钟,让幼儿自行安排,教师只在暗中观察,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升入小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养成正确的坐姿以及书写习惯。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们去感知、去表达,在书写前要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坐姿以及书写习惯,提醒孩子们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对于做得好的孩子要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们的信心。教师还要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孩子刚接触作业时会出现边写边玩的现象,打打闹闹中作业就写不下去了。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保持专心的孩子要给予鼓励和奖品,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做作业。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教师要注意对作业的检查和督促,教师布置完作业之后要进行及时检查,有些孩子会因为贪玩而忘记写作业,教师的检查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促使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总之,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加以保持。
二、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也是要讲究一定方法的,幼儿在年龄小时的习惯既容易建立又容易巩固,不良的习惯也易于纠正。所以,教师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如,有的幼儿在课上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就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幼儿下定决心改掉不良的习惯,做到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布置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如在进行科学活动“聪明宝宝寻宝”之前先给孩子们布置任务,让大家准备一些电池和电线等,通过幼儿帮助教师准备教具来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意识,对于那些并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要适当进行教育,教师与幼儿认真负责,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幼儿的思想单纯,对世界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而教师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举止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他们会对教师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模仿,所以,教师应该做好表率、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教师看到书本掉在了地上,而一旁的孩子正在玩耍,教师就可以走过去将书本捡起来放到书架上,然后告诉小朋友看到书本掉了应该捡起来,不然下次再看就是脏了的书本。这样,下次再有书本掉在地上,小朋友们就会争相捡起来了。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还应该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和信箱,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育儿知识,鼓励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逐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该从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指导,从小处抓起,循序渐进,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孩子责任感的建立,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7
1.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如:儿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没有人督促他,他会很自觉地坐在学习桌边掏出自己的书本,一笔一划地写作业,这就是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放学一回家,他就会做这件事。
2.怎样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呢?
孙云晓教授指出: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鸡明天画一只小虫,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爱动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写作业10分钟还行,10分钟过后,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一个小时不到儿子就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阅读不感兴趣、观察事物粗心、记忆力差等情况,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
2.1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2.1.1 增强孩子学习的成功感。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家长要尽可能一开始就让孩子学简单易懂的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1.2 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2.1.3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家长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2 养成读书的习惯。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书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如每晚睡觉前,看书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双休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书馆看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经常捧起书来看,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2.3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更不要跟在孩子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2.4 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可以用以下游戏:辨颜色、找物品 、看***说话以上讲了这么多都是组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因素以及具体的一些方法,家长在训练或者培养时,要注意的是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总之,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是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的,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请家长朋友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学习习惯左右孩子的成败,学习习惯改变孩子的一生!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篇8
关键词 管理 学习 兴趣 方法
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成才,是每位做父母的心愿,有效学习又是成才的关键。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是当前做父母的必修课。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
一、培养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喜悦
孩子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持久地学习。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孩子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此时,家长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探索,去提问,去讨论问题。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2.发挥孩子的特长。很多家长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多学点,但是,孩子是否喜欢学呢?一些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学得非常辛苦、无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做父母的责任,并不在于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顺应孩子的喜好和意愿,发挥孩子的特长,因势利导,引导孩子沿着自己的优势成长。
3.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是最能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喜欢被肯定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这就需要父母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适当给予夸奖。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在大目标下为他们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孩子觉得能够做到,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兴趣就会得以保持。
二、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以目标为导向,帮助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使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要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经常检查,及时表扬,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之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制订学习程序,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在训练过程中要勤检查,勤督促;赏罚分明,及时表扬好的方面。发现问题,要立即给予提醒与暗示,提出批评和要求。刚开始每个程序都要检查,以后每天要检查,再以后每周要检查,及时巩固和提高,直至内化为自觉行为。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创设成功机会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1.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家长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试***让孩子以此学习他人的优点。这种做法却让孩子产生不如他人的感觉,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其他孩子学习的欲望,也常会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其他孩子的复制品,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最终丧失自信心。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只有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个性,不盲目攀比。家长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循序渐进,多鼓励孩子的强项,使孩子获得自信。
2.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孩子作为发展中的人,心智都还不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这时他们最需要家长的安慰、理解、支持与鼓励。家长首先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与孩子共同找出失败的原因;其次,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一个人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过程;再次,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因此,在孩子遇到挫折失败时,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会加强其自信,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3.感受成功,使孩子获得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体验是相关联的。成功的体验越多,其自信心也就越强。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且都渴望有展示自身特长的机会。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愿望,为孩子发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生长点、发展点,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握一切教育时机,创造条件,施以良性刺激,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孩子的内在潜能,并提供展示其长处和感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树立自信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