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我国绘画、雕镟、文学、音乐、表演、光学等巧妙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它也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二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是我国唯一的平面造型戏曲艺术品种,世人称之为“平面傀儡”。 孝义市申福村老爷庙皮影木偶两用戏台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山西戏曲,使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晋剧、蒲剧、上***梆子、北路梆子为代表的四大梆子。由于山西南北气候以及各地方言土语纷杂不同,各地民情风俗各有不同,也逐渐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剧种。如流行于祁县、太谷一带的祁太秧歌,流行于汾阳、孝义一带的汾孝地秧歌,还有上***落子、碗碗腔、眉户等,可谓五彩纷呈。由于山西戏曲种类繁多,分布甚广,人才辈出,世代相传演戏成风,男女老幼看戏成瘾,村社集班、戏子丛生。村村都有乐楼,社社都闹秧歌。加之天灾人祸导致的人口流动,也带来了省外戏曲种类在山西生根发芽。如:碗碗腔、黄腔等。山西皮影戏也与山西的各大小剧种一样,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
孝义皮腔纸窗影戏是山西本土皮影的代表。它以独特的风格,与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根据笔者近二十年的研究考证:在金正隆年间,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已经形成并且相当成熟。清嘉庆、道光年间,陕西东部由于连年干旱,颗粒无收,导致了陕西灾民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将陕西的碗碗腔纱窗影戏带入山西,落地生根,逐步形成了与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不同的另一种皮影形式,即晋陕皮影,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碗碗腔纱影戏。从此,山西皮影形成了南北两派不同剧目,不同演出方式,不同雕刻技艺的皮影形式。
山西皮影主要以“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和“碗碗腔纱窗影戏”为主。概括地讲,山西皮影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三种风格。具体而言,一是属吹腔系统的“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二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由陕西传入山西,同宗共祖,南北不同风格的“孝义碗碗腔纱窗影戏”和“曲沃碗碗腔纱窗影戏”。
孝义皮腔纸窗影戏腔调优美,影人雕刻粗犷奔放,影窗视觉效果清晰。剧目繁多,方言土语琅琅上口,世代更迭,但始终为群众喜闻乐见。到清末民初,孝义境内竟有四十多个皮影戏班,从事其职业者达数百人。俗话说:“你是天上一尊神,我是地上一凡人。对你许下一台戏,七紧八慢九消停”。凡遇红白喜事、生日满月、得子续后都肯出钱唱台皮影小戏,显示喜气,喜庆。在孝义还有一种习俗,只有“灯影”是敬神戏,所以,每当某个地方盖了新寺庙,塑了新佛像,开光时,总是请一班灯影,唱上三天,表示对神的敬重。
碗碗腔,在晋中有“月调”“影调”“纱窗调”等叫法,在晋南有“阮儿腔”的别称。这两种碗碗腔,由于它们源于陕西,同出一脉,所以至今都保留了不少共同之点。
但是,随着它们流入晋地,分居南北,深受区域的影响,几百年来,广泛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和地方剧种的营养,比如所用之打击乐器,都随溶了当地。加之结合方言语调之特点,在音乐唱腔上产生了很大差异,形成了南北两路各自的风格特点,成为山西同腔不同调的两个剧种。
在晋南一带,以曲沃为源头,碗碗腔皮影戏先后传播到平阳、蒲州、侯马、解州等地。多少年来,和晋中一样,皮影在晋南也深受世人喜欢,不仅办喜事、过生日、做满月要请灯影班助兴庆贺,大富人家就连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班热闹两天。好像不这样做,就觉得不喜庆,渐而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
南北两路的皮影班社,在组织上均为半农半戏的临时班子。农忙种地,农闲唱戏,在人员配备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紧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七个人,虽说紧张,但勉强可以开戏;八个人正好;九个人就比较宽裕、消停。在活动形式上南北有所区别。南路皮影班内容单纯,只演皮影戏,而北路皮影班却是皮木同台,昼夜演出。白天表演中路梆子木偶戏,晚上表演皮腔和碗碗腔皮影戏。
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戏活动形式有别,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月影戏”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之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棍,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方便。而在晋中一带却不行,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时,戏台太小,难以行动。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围之。在孝义境内,早在清朝早期就有了皮影戏的专用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至今犹存,确为我国罕见之建筑。
山西皮影,主要活动在晋中和晋南。晋中一带的皮影班社甚多,数百年来,它以孝义为中心,先后在汾阳、文水、交城、清徐、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等县广为流传,并安家落户。不少大商号、大富人家出于吉庆之意,喜爱之情,拿出巨资,组建了皮影戏班社,显示自己生意兴隆、家业富有。有的养一班,有的养两班,甚至养三班。而且多数都起有“班名”,这也是山西晋中地区皮影戏的一大特点。班名来历有三:一是来自中国传统的吉祥用语,二是来自自己的商号名称,三是来自大富人家自家的堂名。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赁铺,养有三班皮影戏,班名就叫“增盛昌一班”“增盛昌二班”“增盛昌三班”。文水县徐家镇商号“园生合”,养有两班皮影戏,取班名“吉庆班”“成庆班”。不过这些班子的说戏师父大都是从孝义请过去的,如文水徐家镇影戏班“园生合”的说戏师父是孝义后营村的马登魁。文水于家堡影戏班的说戏师父是孝义那庄的庚世旺。号称“皮影之乡”的孝义境内的皮影班社,明嘉靖年间有“庆成园”,清顺治年间有“万和班”,后来有“二义园”“三义园”等。
山西皮影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历经一千余年,经久不衰,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精神愉悦。 《中国皮影》特种邮票
山西孝义皮影戏从宋金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几百年里,经过不断洗练,逐步形成了拥有自己独特唱腔、演出形式、班规等级、雕刻技艺、舞台等一系列完整体系的艺术形式。陕西皮影戏的传入,大大丰富了山西皮影的内涵,尤其是言情戏的出现,更贴近百姓生活,为人们所喜爱,使山西皮影无论从传播的广度还是速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晋南到晋中几乎到了县县均有班社,大家大户两班三班,人人都会唱两句、摆弄几下的地步。做满月,做寿,敬神,消夏纳凉,隔三差五,总要请灯影班唱皮影戏,以解看戏之瘾。
山西皮影戏从宋金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千年中,也遭受了封建统治者的歧视和战火的摧残,但从事皮影艺术的艺人们,每次都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将皮影艺术世代相传,使其免遭厄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的宣传工作的需要,加之舆论宣传工具和人们文化生活的缺乏,为了配合***和***府的中心工作,紧跟形势要求,皮影戏也以独特的宣传形式,发挥出了其积极的一面,为***和***府的舆论宣传工作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10月,由孝义县下栅乡坛果村老艺人那鹏飞为首,创建了“孝义县人民文化馆皮影木偶宣传第一组”。1950年1月成立了第二组、第三组。1951年1月又成立了第四、五、六、七、八、九组,从事皮影木偶工作者达百余人,先后编排了《农民泪》《血泪仇》《白毛女》等现代戏。1953年2月孝义县文化馆皮影木偶宣传一组代表孝义县参加了“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大会”,会演结束后,省文化管理部门将孝义县文化馆皮影木偶宣传一组留在太原,在酱园巷挂牌“山西省人民曲艺场”固定演出,皮影戏一时轰动省城。当年冬,有将皮影木偶宣传二组调往太原与第一组合班演出,1956年1月,省里将孝义皮影木偶宣传一组、二组移交太原市,成立了“太原市木偶皮影剧团”,后又改名为“太原市皮影剧团”。
1958年,孝义县重新组建了“孝义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先后排演了传统皮影戏《桃花计》《宝莲珠》《逼尘珠》《两世音》《收五毒》和时装皮影戏《白毛女》等。
1987年9月,由山西省选送的皮影戏《张羽煮海》在福建泉州参加中国艺术节调演,一举夺魁,荣获“金球奖”。1989年,又代表山西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1995年6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山西孝义市举行了建国以来的首次皮影特种邮票首发式。孝义明代・皮腔纸窗影人被列其中,并制作了精美的皮影纪念册,配套发行,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1987年在皮影木偶研究专家朱景义的倡导下,我国第一座集皮影木偶收藏、研究、展演为一体的“山西省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在孝义市建成。馆内共收藏了全国各地明、清皮影3000余件,以及与皮影相关的文物200余件,收集整理了皮影木偶剧本200余本,对我国皮影艺术的研究挖掘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发展中心经济研究所认定为“中华之最”之一。博物馆多年来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国和港、澳、台等地区的专家学者与游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等诸家媒体给予了宣传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从此,皮影事业又走向了一个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