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论文10篇

大学舞蹈论文篇1

(一)舞蹈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舞蹈教学需要保持自身的***性,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部门,能够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专门研究,不断提升舞蹈教学水平。但是,部分大学在舞蹈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行***力量未能发挥出实效,影响了体系的建设,突出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教学深度不够,缺乏层次性与系统性。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舞蹈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获得舞蹈中的独特美感。但是,当前在大学舞蹈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学方式单一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僵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进一步降低的舞蹈的教学质量。

(三)忽视了舞蹈教学育人功能表达

舞蹈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舞蹈动作的同时,需要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从而使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质量,过于注重学生舞蹈动作或是考试成绩,忽视了在舞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将舞蹈专业功能与育人功能分离是大学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指导,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较为严重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学习舞蹈目的不明确

大学舞蹈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多学生舞蹈基础薄弱,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舞蹈,由于其年龄、骨骼等方面的因素,舞蹈水平的提升尤为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舞蹈教学并不重视,仅仅关注于其在身体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对于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表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舞蹈训练是一项极为艰苦的过程,很多学生学生思想浮动,表现浮躁,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长期得不到有效改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大学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大学生情感丰富,性格多样,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不同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适应性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不同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也不相类似。舞蹈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在教师实践中,充分结合学生情况,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整体舞蹈水平。舞蹈本身具有较强的个性,是舞蹈家对自然、人文、社会以及自身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

(二)完善大学舞蹈教学体系,推进大学舞蹈教学理论研究进度

大学舞蹈教学体系要充分保证自身的***性,减少***治干预,通过加强自身教学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在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成立专业的教学理论研究小组,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教学内容,适应本校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舞蹈教学体系的建设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保证体系的系统化与层次性,从而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学体系要具有足够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学科衔接,在辅导性的学科上提高教学时间,例如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以及艺术哲学方面,加强对教学的辅导功能,从而提升整个教学实践效果。

(三)增强大学舞蹈育人功能,丰富大学舞蹈教学方式

大学舞蹈不仅仅应该关注于学生在舞蹈动作以及基本素质的提高上,更应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是一种实践美学,尤其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舞蹈,在美感表达上独具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舞蹈中的民俗典故以及主题思想,达到舞蹈教学的育人目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舞蹈教学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鉴定基础。

三、结语

大学舞蹈论文篇2

近年来,一些艺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艺术家和在艺术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想象力和直觉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想象、空间关系、欣赏、情绪(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等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和想象;而属于左脑管辖的是书写、阅读、数学运算、言语、逻辑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左脑是智力的中枢,右脑是创造力的核心。与此同时,右脑也是艺术的中枢,因此进行艺术创作和开展艺术教育都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度地开发左脑,而忽略右脑的培育,其结果就是人们过度地偏执与个人的成败得失,缺少创新,缺乏整体意识。美育的培养,能够使人获得平和、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爱因斯坦就是先用右脑,后用左脑。我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同时开发人的左右脑,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应该只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该接触艺术、舞蹈等活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开展舞蹈美育,就能够激发右脑的潜能,活跃大脑的智力基因。

2.舞蹈美育的智育功能。

开发了右脑功能就能够大大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右脑功能的开发少不了艺术教育或美育,这些是张秀华的《开发右脑,智力倍增》一书中提到的。智力的基础是活动和动作,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是智育的内容和目的,因此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可以从舞蹈方面入手。我们可以认为,舞蹈动作和活动来是可以提高智力和创造力的。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欲望,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创新和创造,然而创新包括知识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我们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达到不可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是强调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要把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融合起来,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认真开发右脑提高创新能力。

3.舞蹈美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的一次智力测验方法是非智力因素来源。1528名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被托尔曼选拔,且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这些儿童都进入老年后,托尔曼发现: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到中年或是老年以后,大多数人是有所成就的,其中有成就的人数比社会上人选的同龄人占的比例要多得多。这足以说明,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缺少不了智力的。与此同时,研究也发现,也有20%的人的成就没有超过一般人,同时说明,智力又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和充分条件。同样拥有高智商,但也有没有成就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在于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同。成功的一组人普遍拥有谨慎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而这些就构成了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戴维斯指出:具有创造力的人,自信心强,***性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理想抱负,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于复杂奇怪的事物会感受到一种魅力,而且,富有创造性的人一般都具有艺术上审美观和幽默感……。所有这些与智力无关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非智力因素。

4.舞蹈美育与身心健康。

从人类文明发端的远古时代,舞蹈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始文化生活中,身、心、神是合一的;工作、娱乐和艺术是同道的,舞蹈在当时可以说就是生命。舞蹈被用于庆典、恋爱、教育、人际沟通、医疗实践、精神与宗教仪式,以及人生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从古代起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如李璞珉在《心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道,舞蹈能够唤起人心中的美感,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对于舞蹈者来说,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出现的非平衡现象,在舞蹈过程中的动作会与自然的地心吸引力之间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刺激着舞者的感官,并有大脑反映出各种符号,落实在舞者身上就是优美而又神奇的舞姿,让这些动作给人以美的意识。

大学舞蹈论文篇3

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 3个主要部分。

舞蹈理论 重点研究舞蹈艺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的不同。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工具是人的身体,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简单的模拟再现,到复杂的概括表现,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进程。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是舞蹈艺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舞蹈家们为了扩大表现生活题材的范围和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逐步形成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予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舞蹈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交谊、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论的研究又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主要门类。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论主要研究舞蹈演员如何以自己身体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使观众在舞蹈的审美活动中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净化;以及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舞蹈教育理论主要研究训练和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各种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等,通过对各种舞蹈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在继承、保存、创造、发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人研究方法和侧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论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科目。如从社会学(包括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研究,就形成和发展起舞蹈社会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生理学等一些新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舞蹈理论家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学术论着,目前仍处于开创建设阶段。

舞蹈历史 这门学科既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又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规律,并对历史上促进舞蹈艺术前进和发展的一些着名舞蹈家和舞蹈作品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任何时代的舞蹈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其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还受其社会***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识、文化艺术思潮等的影响。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舞蹈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和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以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也是舞蹈历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舞蹈历史,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从舞蹈的历史现象出发,理出舞蹈的历史发展线索,展示出舞蹈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舞蹈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求通过舞蹈历史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探索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其作出理论的说明,从而达到历史的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过去舞蹈艺术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今天舞蹈发展的现状,并从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预示出未来舞蹈艺术发展的方向。舞蹈艺术是人类极为丰富多样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研究它的历史,必须分类来进行。如以国家和地区来划分,就有国家、地区和整个世界的舞蹈史。例如中国舞蹈史、欧洲舞蹈史;世界舞蹈史等。如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和体裁来划分,就有中国舞剧史、中国民间舞蹈史、世界芭蕾史、欧美现代派舞蹈史等。如以时代来划分,就有舞蹈通史、舞蹈断代史;中国舞蹈史则可分为中国舞蹈通史、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等;再细分,中国古代舞蹈史还可分为唐代舞蹈史、宋代舞蹈史等。

舞蹈鉴赏 是舞蹈学中最活跃、最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一个方面,是研究舞蹈欣赏、舞蹈评论和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强其社会效果的一门科学,它和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的创作、表演以及广大群众舞蹈审美艺术实践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舞蹈欣赏主要研究舞蹈欣赏的性质和作用,舞蹈欣赏和舞蹈创作、舞蹈评论的关系,舞蹈欣赏活动所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舞蹈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以及心理特征等。舞蹈评论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的评价活动。它的研究对象虽然应当以当代舞蹈艺术实践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对过去的舞蹈艺术给予历史的评价,总结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给以理论上的说明。每个时代的舞蹈评论,都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舞蹈历史观和舞蹈审美趣味的制约,因此舞蹈评论活动必然以一定的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为基础,同时舞蹈评论又反过来影响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的发展。舞蹈评论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某个作品、几个性质相同或近似的作品、某个舞蹈家创作和表演的作品等)进行思想和艺术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成就与不足,从而影响 观众,提高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同时又反映出观众的要求和呼声,使舞蹈编导和演员了解观众的爱憎、好恶、重视客观的社会效果,对以后的舞蹈艺术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舞蹈评论是舞蹈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发展和繁荣舞蹈创作重要的一环。

大学舞蹈论文篇4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舞蹈训练及排演 舞情 节奏 方式 方法

听障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大学生的一个分支,是特殊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在语言文字文化逐渐发展并主导世界的今天,他们有着更加贴近非语言文字文化的优势。在形式上,他们的手语同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舞蹈艺术“手舞足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内容上同样起着传情达意的情感功效。舞蹈在诗歌、乐器、绘画等其它艺术之前,便率先使用人体动作的优势作为渲情叙事的手段而被称为“艺术之母”,到今天,舞蹈仍旧在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同样,舞蹈也丰富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特别是对于听障大学生而言更有着“取长补短”、调节身心、健康向上、团结合作、排除孤僻的功能。听障大学生虽有着先天接近舞蹈的优势,但舞蹈毕竟是一种视听艺术,跨越时空两界的四维空间。明代科学家、舞蹈理论家曾强调过音乐对于舞蹈的意义,由此可见,除了舞蹈本体之外,音乐与舞蹈之间关系的密切性与重要性。从这一点来看,舞蹈音乐是听障大学生在舞蹈训练和排演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如何解决阻碍以及阻碍所带来的各种训练上的困难与问题,是当前残疾人舞蹈艺术需要探究和思索的问题。

《千手观音》从2005年春晚开始便家喻户晓,遍地开花,该作品的编导张继刚充分发挥了聋人手部灵活的特点,并结合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量身打造的敦煌舞经典之作。这一“讨巧”之创提升了整个中国残疾人舞蹈艺术水平,拓宽了残疾人舞蹈的表演领域,同时也使舞蹈编导、舞蹈教师开始思索听障者科学的舞蹈训练及排演方式与方法。

一、舞蹈作品创作的背景――内心情感的高度契合

很多舞蹈教师在给听障学生编创或教授舞蹈时,直接将动作一一地教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没有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就很难做到对这个作品贴切的表达,进而就形成了机械的运动,舞蹈变得中性而冷漠。舞蹈根据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表现内容有着不同的情感类型,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作品往往是以单一的直线型的情感呈现给观众,而现代舞的情感往往比较复杂多变,并且与现代的很多精神甚至社会情况相结合,故不同的舞蹈体现着不同的思想内涵与感彩。吴晓邦先生曾提出过舞蹈的三要素:舞情、舞律和构***,其中,他把舞情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且让舞情替代了力量,他认为舞情是由舞蹈动作的强弱、急缓变化的高度体现,由此可以看出舞情对于整个舞蹈作品动作质感的展现以及对舞蹈整体把握的重要性。《毛诗序》中言:“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舞蹈是情感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和最直接的体现。皮娜・包希曾经也说过:“我关注的是人为何而舞,而不是如何舞”。学生们想表演的使观众感动,那么,首先要使自己动情,若非动情便是过往云烟。故舞蹈教师在开始教授听障学生舞蹈时务必要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为学生讲授舞蹈创作的背景、舞蹈内容、舞蹈情感的转变以及适度的舞蹈表达。《心中的歌》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张伟为北京联合大学残疾人艺术团而编创的现代舞蹈作品,现代舞蹈不同于民间、古典的特殊舞蹈的肢体语言使学生极不适应其含义。开始,编导以动作先行性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使学生所做动作与教师再相似,但是面部表情却是一脸茫然或者表达错误。学生与编导进一步沟通以后,编导将舞蹈的整体构思,每一组动作背后的舞动意义向学生们表述之后,对同学们的动作做到了画龙点睛,使舞蹈作品顿然有了“魂”。

二、水之于植物――节奏之于特殊舞者的特殊意义

舞蹈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节奏就不成其为舞蹈。宇宙万物始终存在无比丰富的自然节奏,舞蹈节奏最早来源于社会劳动生活的自然节奏,一个舞蹈可以没有旋律,但是不能没有节奏,即使在舞蹈音乐伴奏的舞蹈中,节奏、节拍也是他们的基础,是舞蹈存在的基本要素。

节奏对于听不到任何旋律的听障者更是可以进行舞蹈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只有在不同的节奏、节拍中表现不同的动感,体现不同的情感。《千手观音》节奏主要是以ABA的形式体现的,舞蹈第一部分的节奏以缓和、稳重为主,这无疑契合了这个舞蹈作品的仁爱、和善的主题。舞者的手臂就像盛开的莲花,领舞者邰丽华那面色祥和、心若止水,千手观音的安详端庄、纯净肃穆,以及关爱天下苍生的宗教情怀,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神圣感与崇高感。几声鼓点把舞蹈带入第二部分,节奏由慢渐快,动感而富于变化,音舞形象均鲜明动人,演员们敏捷的动作、炯炯的目光、飞扬的神采,与适才柔和安详的动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舞蹈进入第三部分,随着男女合唱声响起,舞蹈动态及节奏再次转为平和,相比于第一段,却于安详之外增添了一份大气,舞者排成纵向的三行,变换出各种造型,最后在纵贯舞台一列的由低及高的千手观音的造型中结束,更加突显了辉煌的气势和神韵。整个舞蹈的节奏体现了“静――动――静”的动态变化,突出了节奏对于听障舞者的重要意义。

不同节奏的特殊训练贯穿舞蹈教师舞蹈训练及编排的始终,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学生节奏的准确性,注重处理不同节奏变化与连接,由此才可以为表现动作背后最深层的情感服务。

三、强弱徐疾的准确把握――与舞蹈指挥的默契配合

舞蹈指挥对于听障舞者跳舞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是学生舞蹈的第一指挥者,从宏观角度看,教师的指挥对于舞蹈训练及排练的进度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教师的指挥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每一动作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于情感的处理和掌控。娴熟的手语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做最直接的交流,舞蹈作为非语言文字文化,与语言文字文化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舞蹈教师必须要亲自示范,更要直接用身体语言与学生沟通与对话。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教师的手指甚至姿态表达是学生舞蹈的一切,从这一点来看,舞蹈指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舞蹈指挥教师必须要有指挥一切的“霸气”体现,先知般的引领学生,而不是反被学生引领;

(二)舞蹈指挥教师必须要对舞蹈的音乐有着准确的理解,指挥要依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快速传递给听障同学;

(三)舞蹈指挥教师指挥的幅度、力度、速度、面部表情、身体全态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作幅度、调度位置、队形变化,故默契的配合必须要在日常训练时就体现出来,而不是简单附加于作品之上。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舞蹈指挥教师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数节奏、合节奏,更重要的是调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以最积极的状态,最激动的表情、最昂扬的霸气来引领与调动听障舞者。

四、舞蹈基础理论的了解――从理论的高度更好为实践服务

听障大学生学习舞蹈,并不能仅仅在舞蹈肢体层面搁浅,作为大学生群体应更好的从理论深度来了解舞蹈从而更好地表现舞蹈。舞蹈基础理论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学导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评论、舞蹈欣赏、舞蹈心理学、舞蹈人体科学等多个学科各个层面。也许有些人会想这样是否过于夸张,其实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两张皮这样的问题是当下中国的舞蹈届普遍存在的现象。试问如果演员不懂汉代舞蹈的基本发展状况以及汉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就去跳所谓的“汉代舞蹈”,那么演员是否会以情带动?试问如果不懂藏族舞蹈的文化发展以及藏族人民的宗教观念,那么是否藏族人民会对这样的舞蹈买单?各种各样的问题冲击着现在那些只追求“外在美”而缺乏“内在真”的舞者。

介于以上情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从舞蹈理论的角度,让听障舞者去真正的认识舞蹈,她们与健全人又着同样的能力与权力去了解自己所热爱的舞蹈的本质是什么。北京舞蹈学院刘建教授出版的《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中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到了听障者与舞蹈的关系,总结了舞蹈语言如果从动物体语发展而来、舞蹈空间与舞台空间如何划分、不同的肢体部分(头、躯干、四肢)的表达与表现以及道具的运用等多个方面给予听障舞者以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从事听障舞者训练的教师应从舞蹈理论方面让学生去了解舞蹈史、舞蹈文化、舞蹈构***与调度、舞蹈赏析、舞蹈身体语言、舞蹈运动规律……

当代的残疾人大学生更需要以艺术来调节身心平衡,从艺术的真善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以及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舞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能展现听障者心声的艺术,与他们有着最天然的联系。他们渴望舞蹈,渴望表现,渴望成功,渴望被人赞扬……这篇文章作为对于听障大学生舞蹈训练及排演方式与方法的初探,有着很多需要补充的和继续探讨的地方,文章在此呼吁更多的教师一起多关注残疾人的舞蹈事业,在残疾人舞蹈的编创、舞蹈训练、舞蹈排演、舞蹈理论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更好的发展中国残疾人的舞蹈事业。

参考文献:

[1]刘建. 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民族出版社

[2]袁禾.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

[3]吕艺生. 舞蹈学导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4]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舞蹈论文篇5

“艺术发生学”中曾有过一个精辟命题:舞蹈是艺术之母。艺术史的研究者发现,原始人最初的“乐”,是他们跳舞时的伴奏,人类祖先最初的“诗”,只是一些使人愉悦的声音的组合与反复,并不包括明确清晰的词意,而同时出现的手势和动作才更能说明问题。就连那些意义含混的“词”,也是为了舞蹈的需要逐渐增加进去的。无法遏止、无以表达的感情冲动使人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舞蹈一方面充当了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另一方面填补了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模糊地带,舞蹈还引发了其他艺术:乐、歌、诗、戏。故而称舞蹈为“艺术的母体”。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是微妙和显而易见的。关于艺术的分化被苏联学者莫・卡岗称为“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在其巨著《艺术形态学》中有详细论述。

所以,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我们熟悉的德裔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在其经典之作《艺术问题》中便不厌其烦地拿舞蹈来说明一般艺术学中的一般规律。她从哲学角度对舞蹈艺术的探讨具有方***价值,比如她说:“演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的东西,而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却是一种虚的实体。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肌肉控制以及若干辅助设施(如灯光音响道具)等,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全都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物就越少……所有这一切都是组成创造性形象的要素,它们本身不是天然的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创造出来的。”这些论述不但适用于舞蹈,而且适用于一切“纯粹的艺术”。

舞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类通过开发身心资源创造艺术作品的典型范例,这种创造力还恰当的延伸至周边事物,进而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样式,这在卡岗的《艺术形态学》中被称为“人类艺术才能不满足于直接赋予人的那些可能性(不满足于人的自然语言――音响语言、口头语言和哑剧语言),而寻求认识和模拟精神生活的间接途径,这些途径能够以人造符号系统的中介形式,体现人本身固有的自然手段所不能够表现的主客体联系的那些方面”。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如出一辙,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自然性以及自然性的延伸形式(声乐延伸至器乐),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而从未间断过。它们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注脚。在2011年最新公布的学科目录中,将音乐与舞蹈合并为一个一级学科的做法不无道理。当前中国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总体特点是:

第一,源流清晰。和其他艺术学科明显区别的一点是,舞蹈学的学科机构设置比较单一,学科传承源流清晰。众所周知,美术学科有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美院,音乐学科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众多布点。但舞蹈学只有北京舞蹈学院一家独大,其余综合性艺术院校尽管也有舞蹈专业,但基本上是以专业教学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研究基地,现实情况是: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有着紧密的协作关系,中国舞蹈学研究的肇始者和传承者如吴晓邦、董锡玖、王克芬、彭松、资华筠、冯双白、罗斌、于平、欧建平、高历霆、谢长、宋今为等均出自这两个机构,他们引领着中国舞蹈学的学科发展趋势。

第二,视角多元。从事舞蹈研究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从舞蹈实践入手的,他们大多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对身体语言、艺术表现有着自身独特的解读。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者的研究才能做到“力从地起,由艺入学”,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一般范式。如冯双白从事中国古代乐舞思想史、近现代舞蹈史、当代舞蹈史及艺术思潮、舞蹈应用理论的研究;资华筠对舞蹈生态学、舞蹈编导学的研究;欧建平对舞蹈美学、中外舞蹈史、舞蹈批评学的研究;吕艺生对舞蹈哲学、舞蹈符号学、舞蹈接受美学的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视角多元、思想深邃、方法独特,对我国舞蹈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术强学弱。相比于其他比较成熟的艺术门类之学科,舞蹈学给人感觉总是在舞蹈技法、舞蹈编导等实践领域有较大优势,但在学术研究上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文化中心,音乐剧、舞剧、芭蕾舞、现代舞演出接连不断,群众对舞蹈的热情持续高涨,但舞蹈教育始终停留在技法教育的水平,即使是一些专家、学者立足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领域所开展的舞蹈学学术开拓,这些成果与实际的舞蹈教学仍然是“两张皮”,舞蹈批评文章在各大媒体的艺术板块占比较低,舞蹈学术研究缺乏与舞蹈创作严密的学理过渡。

学科基础:艺术之母 民族之魂

20世纪50年代我国舞蹈学开始建立,这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下,以学科“分科”的思想而划分和界定的,中国舞蹈学的创建人吴晓邦先生,立足把舞蹈史研究作为舞蹈创作的一种素材来源,注重舞蹈史研究对于舞台创作的直接关系,更是由于30年代舞蹈界多受西方舞蹈的传入,受到芭蕾舞、现代舞的影响,热衷舞蹈向剧场艺术上的专门化发展,把舞与歌、与乐分家,将舞蹈从历史对象中的整体和综合形态中抽离进行较为单一和孤立地看待。从积极意义看舞蹈本体的价值得到发展,随着艺术分工的发展,“乐舞”逐渐分化并成为今天***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在我国艺术学门类中,舞蹈学是较为规范的一个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纯粹化”的艺术特征,使舞蹈学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学科有多种含义,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指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由于舞蹈学的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舞蹈学知识结构的分科性较强,但跨科性较弱。这一点从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到。其本科招生计划只有四个专业,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但在进入学校后却分科为古典舞系、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和艺术传播系。在硕士阶段尽管分工细化,有30个专业方向,但这30个专业方向在学科分类上是明显的四大分区,舞蹈史分区为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学创建发展史研究;理论分区为舞蹈美学、古典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古典舞道具服饰理论研究、民间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等;应用理论分区为古典舞创作理论研究、舞蹈身体语言研究、舞蹈人体科学与训练学民间舞表演理论研究、欧洲宫廷舞和性格舞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等;跨学科分区为民间舞蹈文化、舞蹈与宗教、舞蹈心理学、舞蹈文献研究等。

第一,快速发展的中国舞蹈学学科呼唤更加科学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学科发展环境。中国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舞蹈学学科善于在中西对比中完善自己,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优越的发展环境使舞蹈学的理论研究不断突破固有藩篱,实现新的突破,例如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舞蹈符号学、舞蹈语言学、舞蹈心理学等许多交叉学科的出现都对舞蹈学学科产生重要推动力。另外,还有一些跨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如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从不同学科原有的范式整合、创新下全面地了解一个主题,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扩展重要方法之一。比如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舞蹈,我们对舞蹈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直观形态的认识。现代社会日趋***治经济全球化,与此同时也滋生了文化、经济霸权主义,因此当今学界很多人呼吁要包容文化的差异性。对于舞蹈学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就要认同舞蹈的差异性、多元性,无论是“中心”的还是“边缘”的舞蹈都应该被认同。

第二,要进一步融入学科融合的知识潮流中去。学科发展其实质就是学科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而学科文化的背后是不同的科学范式和知识潮流,有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成熟的学科都是经过历次交叉派生而实现知识的更迭和创新。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舞蹈学的研究就应该以舞蹈为主体,注重学科融合互通。比如,现代舞蹈教育所遵循的原理就是身心和谐的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原理。因此,在舞蹈教育学上就涉及心理学。舞蹈学科视角多元化就应该跨学科研究,建立新的学科体系。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提倡文化平等、多元,建立本土舞蹈学科课程是现代舞蹈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人以西方舞蹈界的评判标准维系着全球舞蹈文化的标准。这种文化中心主义和普世价值是建立舞蹈学科多元的极端,不是从西方“拿来”就是多元。无论是对于舞蹈鉴赏还是创作,我们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与本土的结合。舞蹈教育课程伴随着学科的多元化走上了综合教育的道路,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有交叉,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基础舞蹈课的教育课堂。对于高等的舞蹈课程安排就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上述的那些基础课程,还包括除了艺术学和美学之外的与之相关的学科。

第三,舞蹈学学科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培养。在教育改革前,我国高等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决定因素,以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和深浅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实行精英教育,加强理论型、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舞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拓宽学科基础、扩大专业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舞蹈学实际的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距,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实践课程也就变成了理论课程的附庸,没有专门的实践理论课程的成熟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低、社会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足。如杨云就认为,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同质化。地方院校在设置舞蹈课程时,往往趋同,不外乎舞蹈史等课程,没有体现各个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只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课程为标准。二是专业设置模式化。这个专业设置是否必须按照***要求去做,不得而知。但就目前各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来看,大都是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舞蹈编导方向,没有体现地域性或民族性,使得舞蹈教育雷同化,因而在创作方面也是雷同化。三是教学内容标准化。艺术是很难用标准来衡量的,舞蹈专业的设置同样要根据不同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回族地区的舞蹈、塔吉克族的“鹰舞”都是该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应该作为地方的艺术专业继续传承下去。中国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舞蹈艺术方面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发展。

大学舞蹈论文篇6

 

我国一直坚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目的是使民族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被保存下来,使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族舞蹈。我国大学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其中的舞蹈教育教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形势,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探讨的重要课题。要持续不断地对大学民族舞蹈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究,以期形成国内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一、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非常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族舞蹈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学中开设民族舞蹈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舞蹈影响力的扩大和民族舞蹈的普及。做好民族舞蹈的教育、教学探究是保护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良好的文化观念是推进大学民族舞蹈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创新的理论保障。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中要树立良好的文化观念。

 

舞蹈是艺术的一部分,是艺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舞蹈在技巧和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能够表达出舞者深层面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任何舞者都有责任将能够表述自己感觉、感情的舞蹈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国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使我国民族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对民族舞蹈重视程度的加深,大学开设了民族舞蹈课程。目前,我国民族舞蹈专业只限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学民族舞蹈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输送表演人才,职业导向较固定,培养的目的和培养的方式也过于僵化和反复;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实际教学中以舞蹈技巧训练为主,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就业方向受限。在教育理论中,其虽然已经完成转型升级,以期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提升舞蹈技能的同时提升实际教育理论的高度,但是它仍然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和对民族舞蹈的引导和普及意识。

 

三、当前大学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在舞蹈的众多种类中,民族舞蹈的特殊性不言而喻。我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有***策上的支持,并且我国民族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大放异彩。大学民族舞蹈是为当下舞蹈发展和未来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对大学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在当前的大学民族舞蹈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单元式教学法

 

单元式教学法按照民族舞蹈的不同性来进行划分,再根据舞蹈的共通性进行归纳和练习。单元式教学能保持民族舞蹈的***性,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我国大学的民族舞蹈教学。我国民族舞蹈种类多,归纳特点的过程复杂而且繁琐。通过单元式教学法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编排方式、训练方式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以此为基点,创办了不同学校的民族舞蹈办学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学风。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独特的见解和讲解、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普及民族舞蹈的知识,在为社会输送众多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的同时使丰富的民族舞蹈文化能传承下去。

 

(二)在大学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中,要继续坚持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传统理念上的“传道”和“授业”已不适用于民族舞蹈教学。虽然在应用于舞蹈教学之初言传身教法受到的评价参差不齐,但是在实际的民族舞蹈教学中,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言传身教是素质教育基础培养阶段的良好方法。大学的民族舞蹈教学应该把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探讨的基础。单纯地依靠理论不能解决在实际大学民族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也不能在纯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对舞蹈技巧的掌控。而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能够直面民族舞蹈的教学冲击,感受舞蹈的魅力,正视舞蹈技巧中的细节问题。言传身教的舞蹈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弥补在书籍上不能体现的知识和技巧。例如,舞蹈教师在教授我国傣族传统舞蹈《孔雀舞》时,可以通过言传来讲述理论部分的知识,在学生理解了《孔雀舞》表述的舞蹈含义和涉及的舞蹈技巧后,教师可以通过身教的具体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舞蹈的动作技巧。关于《孔雀舞》中各种含有寓意的手形、舞蹈中通过眼睛表达的情感、脸部表情的调节等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两种方式共同进行。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音乐的影响下,更好地理解《孔雀舞》中的精髓与内涵。

 

(三)在大学民族舞蹈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学生情况和不同舞蹈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方法的运用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能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对民族舞蹈精髓的领悟和学习。教师应在对所教舞蹈有深层领会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法,并且在不同的舞蹈教学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对所学舞蹈的领悟程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不同,舞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民族气息以及通过各自的舞蹈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各不相同。民族舞蹈种类众多的情况加大了大学民族舞蹈教学的难度,无论是在舞蹈教学的开发、巩固训练还是能力提高阶段都要注重民族舞蹈内涵,这是开展舞蹈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舞蹈要最终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工作、讲解舞蹈动作与技巧、分组练习等方式开展教学,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教学来选择舞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舞蹈功底和教学经验对学生难以掌握的舞蹈难点和重点着重讲解和示范,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要领,加深体会。

 

总之,在民族舞蹈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到我国民族舞蹈的特殊内涵和舞蹈精髓。大学民族舞蹈的教学要在实践中调整具体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一切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的提高和优化,都是为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和实际能力。要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为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基础。兴趣是学生内在能动性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只有以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参加到教学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舞蹈的学习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民族舞蹈的动作、风格、表现手法、舞蹈内涵等,对民族舞蹈的精髓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民族舞蹈中情感表达的方式,舞蹈不只动作技巧的熟练,也是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的体现。学好民族舞蹈要兼顾对舞蹈技巧和动作的巩固,也要注意到舞蹈细腻情感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

 

四、结语

 

民族舞蹈是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注重对民族舞蹈的教育教学与传承。我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这对保持和提高我国文化领域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国际性至关重要。我国大学民族舞蹈教学处于徐徐上升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加大对舞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民族舞蹈教学的优化,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具实际能力的舞蹈人才。

大学舞蹈论文篇7

民间舞蹈历久弥新,乃是民族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民间舞蹈,探索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将民族舞蹈发扬光大乃是舞蹈教学的重要使命。文章对民间舞蹈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一作了分析,提出从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空间、自我总结两个方面提出了实践的途径,为开展民间舞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时期;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价值探究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舞蹈则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和精粹。民间舞蹈根植于最广泛的社会基层,在传递民间风气、彰显民族特色上具有显著的作用。新形势下,传承民间舞蹈、研究民间舞蹈,将民间舞蹈发扬光大,则是整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探索了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认为开展民间舞蹈具有可行性。

一、民间舞蹈的渊源与发展

民间舞蹈,被誉为“艺术舞蹈之母”,由于其历史渊源绵长,与原始舞蹈联系紧密,是人类早期劳作与生活的写照。而民族舞蹈的出现,则标志着一个民族审美价值观基本形成和升华[1]。自产生以来,民间舞蹈便不断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内容逐渐丰富,内涵逐步升华,逐渐成为地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形式和门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舞蹈与科技、文化、社会同步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民间舞蹈,不能单单依靠“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古老形式,而要提炼民间舞蹈的精华,研究其是否具备教学实践价值,使民间舞蹈走进课堂,得到更多年轻学生的喜爱。在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承和发扬民间舞蹈,需要不断研究总结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根据民间舞蹈形式不同,形成民间舞蹈标识,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二、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分析

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展民间舞蹈教学,可丰富教育体系,因为民间舞蹈上升到艺术形式和门类,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民间舞蹈的发展,需要继续根植于基层社会,但同时也受到诸多限制,为了更好发展民间舞蹈需不断创新[2]。同时,民间舞蹈传承自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底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断发展民舞舞蹈,对于满足基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有重要意义。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民间舞蹈教学是传统意义教学的延伸。民间舞蹈与其他舞蹈专业教学类似,为了培养更多的民间舞蹈专业人才,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基本形式、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等[4]。因此,民间舞蹈教学是传统意义教学的延伸。二是民间舞蹈教学可提升专业说服力,让学生印象深刻。民间舞蹈的功能、价值,发挥三尺讲台的作用还不够,尚需为学生提供切身体验的平台和空间,让学生印象深刻,进而掌握民间舞蹈的精髓。比如蒙古族舞蹈,鸿雁展翅舞蹈姿势,学生难以表现的入木三分,而原因在于,学生仅仅“观看”难以领会表演的要领。而如果给学生提供机会允许他们去蒙古族驻地实地参与舞蹈表演,则其舞蹈水平肯定会大增,表演也将更加具有感染力。二是民间舞蹈教学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民间舞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是教学的价值之一。而实现两者的结合,不但要通过分析实践,找出理论的偏差与误区,还要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开展,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在实践教学中,既注重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实践提高学生表演实力。另外,民间舞蹈教学也可陶冶学生情操。民间舞蹈所体现的价值、审美,所营造的艺术情景,对陶冶学生情操很有帮助。学生融入到民间舞蹈中,身临其境,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学生学习民间舞蹈过程中,身心完全沉浸在舞蹈中,自会感受到民间舞蹈的魅力,

三、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

开展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不可盲目而行,而要科学规划,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考勤制度等,做好教学实践的准备工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本文认为开展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开展民间舞蹈教学实践,首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空间。在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面对可能要“二次学习”的问题,给学生充足时间的进行实践。而在空间上,可与当地的舞蹈协会、艺术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提供场地[4]。其次,要硬性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毕业前,汇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成绩,要求学生在毕业环节中总结实践心得,提高实践效果;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做出公平的评价与指导。再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弱化自身角色和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为学生学习民间舞蹈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舞蹈艺术的重要形式,新时期继承和发扬民间舞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本文对我国民间舞蹈的起源、发展做了阐述,指出了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并提出了开展教学实践的三条途径,为民间舞蹈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依据。

作者:张雅妹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文畅.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探索[J].大众文艺,2014,03:215-216.

[2]徐梅.云南彝族舞蹈教学体系实践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2:6-9.

大学舞蹈论文篇8

[关健词]理性思考 训练科学 辩证关系 舞蹈比赛

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2期第71—74页,读研了温柔老师的《对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学术论文后,兴奋异常,感受万千。我们舞蹈界学者们再次将舞蹈人体训练科学与舞蹈训练科学化提出,说明充分认识它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对于舞蹈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厦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舞者们身体机能所表现出来令人惊叹的舞蹈运动能力与他们在超负荷情况下“代谢”的状况,使笔者再次认识到由舞蹈比赛刺激起来的人体训练科学,要求舞蹈研究者、编导、教师必须尽快为舞蹈者从生 理学 、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心理学……诸方面建立一个科学理论新模式,并全面、系统、客观地看待我们舞蹈自身的生存、进化和发展。正如温柔老师所说的那样:“舞蹈训练科学化是舞蹈训练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舞蹈训练的科学化,一直是舞蹈界重要的课题。舞蹈科学训练科学化的实现,有赖于舞蹈人体科学的理论指导,舞蹈人体科学是实现舞蹈训练科学化的理论基础。”

抛***外舞蹈大师对舞蹈人体训练科学性的重要阐释。让我们回到现实训练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急需搞清楚的问题,就会使我们迫切渴望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的及时切入。例如:过渡的韧带动、静力拉伸为什么会对爆发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在进行较长时间超负荷爆发性跳跃训练之后,为什么第二天再训练时我们的韧带那么难以拉开?对于舞蹈比赛,在组委会给予的定量时间内,舞蹈者的身体机能究竟能承受多大强度的舞蹈运动负荷?人体跟骨高度、跟腱长度与跳跃能力之间有着怎样的遗传关联?……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舞蹈科学系统理论的支撑。尽管温柔老师在她的学术论文中 总结 出:“北京舞蹈学院科研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也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具有较高水平与价值的研究成果,如‘百分复试法’、‘骨龄自动判读系统的研制’、‘舞蹈学员体成分的研究’、‘舞蹈动作的机电分析与研究’、‘舞蹈学员的营养与配餐’、‘芭蕾舞演员的能量代谢’、‘舞蹈学员的体重控制与减肥’、‘舞蹈演员的损伤的预防与 *** ’,等诸多研究课题。这些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为日后舞蹈人体科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舞蹈人近几十年在舞蹈人体科学训练方面所取得的屈指可数的研究成果与成果的“含金量”,笔者觉得这些形成不了舞蹈训练科学化的系统基本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这些成果的价值与实际用途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知道舞蹈肯定是实践在先而理论在后,理论源于实践。这样的流程使我们感悟到舞蹈实践与理论之间存在一个转化过程,即从实践转化到理论再从理论转化到实践的过程。我们在研究舞蹈理论前首先要研究的便是舞蹈理论是怎样从实践转化而来,还要了解它又怎样作用与舞蹈”。吕艺生教授上述对舞蹈从实践上升理论再从理论转化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学说,为我们指明了要善于从实践中 总结 舞蹈人体训练 科学 基本原理,要尊重科学 发展 规律 ,只有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高水平舞蹈人体训练科学研究成果。舞蹈训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证明,对于它的研究需要由实践经验丰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担当。我们的舞蹈人体训练科学研究之所以滞后于其它学科,关键原因是我们的 教育 方针、教育思维、教育方法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半个世纪的舞蹈教育历程记载着我们对于舞蹈人才文化的培养不足,至少说我们没能大量造就出高质量具有丰富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吕艺生教授在他的《新世纪舞蹈教育前瞻》中有着权威性论述。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 艺术 ,肢体语言是以舞者的生 理学 基础为本源的。因此,有关人体的解剖学结构、生理、生化、心理学……基础知识构成了舞蹈训练科学的基石。

透析厦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创作一二等作品,可以说是智能型、研究型、创造型、思维型……最终多学科复合型的编导主宰了这个时期舞蹈发展方向。从作品的形式、结构、智慧含量、创新程度看,他们对人体舞蹈潜力、舞蹈运动极限的了解、探索、挖掘、运用比较到位。充分体现出舞者机体在组委会给予的定量比赛时间内的满负荷性、高超的技巧性、快速的变化性等审美特征。尤其是从获一等奖作品中我们就会有趣地发现,创作与表演是相辅相乘、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例如:《鸟仔》、《枫叶红时》、《七步》、《兄弟们》、《鼓舞声声》、《岁月如歌》、《俏花旦》等,他们既是创作一等奖,又是表演一等奖,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优秀舞蹈作品的产生是多维度、全方位、复合型的,它的成功仅靠编导的反常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闪跳性思维、灵感性思维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由舞蹈人体训练科学为他们塑造出来的优秀舞者们,舞者们身体舞蹈运动极限能力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讲,决定着优秀作品的质量。譬如:《鸟仔》的成功就与陈凤辉、史记的极限舞蹈运动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鱼水关系,二位舞者的神经—肌肉抗疲劳能力在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正是由于舞蹈人体训练科学造就出来的优秀舞者们,将比赛作品的超负荷性、难美性、科学编排性、具象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从多种意义上讲人体训练科学主导着舞蹈自我进化的进程,这也印证了温柔老师所说的“舞蹈训练科学化是舞蹈训练的最高境界”这句话是正确的。

大学舞蹈论文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 舞蹈专业 舞蹈表现力 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也在快速发展。舞蹈属于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其在我们的心路历程中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舞蹈艺术的广泛普及,不管是专业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职校和普通高中,亦或者是社会群体、投资商业教学等,促使我国舞蹈行业的不断发展扩大。许多人喜欢舞蹈优美的舞姿,然后把舞蹈当做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用生命去演绎不同的舞蹈人生。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除了高超的艺术技能外,还需要感染人的舞台表现能力。而现在许多院校并不注重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而仅仅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舞蹈技能上,缺乏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并不能真正领悟舞蹈的魅力。

1.舞蹈的意义

舞蹈的意义是利用肢体语言传达各种情感或者事物。舞蹈并不是浅义的认为仅仅是动作的拼接和罗列,更不是专属于舞台的高超技艺的炫耀。舞蹈是人们从生产生活发展至今的历史活动,其不仅是美的化身,更是舞者的情感纽带,通过肢体语言的展示,表达人的情感和内心,代表着一个个艺术品的内涵和精神。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道:“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来感染人呢?一般来说,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舞者需将自己带入到所演绎的角色之中,经过自己去理解和领悟其中的乐趣,然后进行创造性的去刻画形象,然后利用准确的肢体语言传达,进而去影响观众的内心[1]。

2.舞蹈表现力

舞蹈表现力是考核一个舞者综合能力的表现,其并不仅仅为一个单纯的动作和表情,汇聚了人内心的情感和艺术的升华。其涵盖着舞蹈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针对舞蹈创作者的意***和理解,然后进行二次创作,演绎更加丰富的舞蹈精神。

3.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

3.1有效的课堂指导

教师于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为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该为学生人生道路的支持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指导学生的个人舞蹈技巧的同时,讲述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告知学生肢体语言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动作的指导和内心世界的讲述,促使学生能否理解和明白其中的意境。有效的课堂指导,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

3.2培养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会一味的追求与老师教师相像,缺乏自我开动脑筋研究其动作的意义,忽视了自身的创造性,导致舞蹈表现仅是机械的、苍白的和无感染力的动作表现。学生缺少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剖析;缺乏细微的揣摩;缺少内心世界的感情;缺少体味音乐的能力,从而忽略了舞蹈真正的内在美,该为学生“会跳舞不会表演”的主要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自主的去想象和创造,才能感知人物的内心,锻炼个性语言。每一个舞蹈者都是带着枷锁的灵魂,由于外界因素的束缚,而内心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教师于课堂教学时,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针对性的个人辅导,向学生抛出一个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自我探索和发现答案[3]。

3.3加强舞蹈理论的教导

舞蹈相关理论于舞蹈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其帮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提升自我的高度。许多普通高校针对学生的舞蹈知识理论并不重视,认为理论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时间,只注重舞蹈的表演,忽略了舞蹈表演为理论点作为强大的支撑。于常理而言,理论属于现实生活中实践的结果,反过来同时指导着实践的进行,没有理论作为舞蹈实践,学生同样于舞蹈中找不到感觉或者方向。舞蹈历史和文学知识对舞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学理论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减少忧愁和解除顿悟,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多姿多彩,舞蹈艺术属于一个人动作的诠释和内心的表达。倘若舞者的内心无法领会理论上的内容,缺乏内心的感受而舞蹈,那势必是没有灵魂的舞蹈,更加没有意义。

著名舞蹈家***曾说:“舞蹈演员的心中应当有一个意象的仓库,无论是生活的情景,还是大自然的景色,或是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象……有了这个意象的仓库,我的内心就会酝酿成最大的激情和冲动,可以自由的索取、创作。”该意象即为舞蹈表演的内在中心点,所以加强舞蹈的理论指导非常重要。

3.4丰富面部表情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道出了眼睛作为人的一个视角的同时,也是人表达情感的所在点,所以于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非常重要。正所谓“眉目传情”,人的内心想法均有面部表情展示出现,舞蹈表演中的喜、怒、哀、乐,均由人的面部表情传达,是感情传达最直接与最重要的窗口[4]。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舞蹈表现力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给予舞蹈专业的学生一些参考,然后将舞蹈专业的舞蹈表现力重视起来,进而从各方面充实自我。细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体味生活,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感怀这个世界,然后将这些感受和经历融入到舞蹈当中,针对新作品和旧作品均勇敢的去尝试创新的表达,去体会其中的要领。

参考文献:

[1]李美虹.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03):163.

[2]李菁.普通高校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培养[J].艺术教Art,2012(09):98-99.

大学舞蹈论文篇10

关键词:朝鲜族;舞蹈;教育

一、前言

19世纪末,作为朝鲜人体文化的民族舞蹈也被带入中国,从此中国朝鲜族舞蹈在这片土地开始新的里程。民间流传的朝鲜族舞蹈文化作为历史基础。迄今尚在中国朝鲜族中传承的民问舞蹈约有四十余种,其中一大部分是从朝鲜半岛带入的。在这些民间舞中,有的原本即为传承于民众的民俗舞,如《刀舞》 《鹤舞》等;此外另有原属妓房舞蹈的,如《僧舞》 《萨儿普里》等。这些本貌煌系统、存在空间有异、功能有别的乐舞,传人中国后,均落根于民间。其中,附着于民俗活动,且易为民众掌握的舞蹈,由民众传承;而记忆颇高,较难习得的舞蹈则为艺人保存下来,

延边朝鲜族自治洲成为中国朝鲜族艺术文化中心,义勇***宣传队的艺术骨干成为中国朝鲜族艺术事业的中坚力量,在造就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朝鲜族近代艺术文化的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重要位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孜孜不倦的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形成了如今既是整体中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朝鲜民族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中国朝鲜族艺术文化,不仅为今后的中国朝鲜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为中国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舞蹈艺术文化基础。

二、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以延边大学为例,学院舞蹈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较合理,学院1998年升本以来,坚持不懈地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教师,增加教师数量,一方面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形成了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目前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在编教师21人、外聘代课教师2人,舞蹈专业在校生共362人,其中中专250入、本科102人、硕士10人。师生比为(含代课教师)1:15。7,趋于合理。

学院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分别为35岁以下6人,占28,606:35-50岁9人,占42,9%;50岁以上6人,占28,6%。中青年教师比例几年来保持着稳定并略有增长的态势,呈现了年富力强的特点。

在职称结构中,有教授2人,占9,5%;副教授8人,占38,1%;讲师9人,占42,9%;助教2人,占9,5%。从职称结构整体看,通过外引内培等措施。高级职称比例与以往相比保持较高,达到47,6%,师资队伍总体数量稳中有升,职称结构总体合理,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

学位结构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学位结构明显改善,虽有待提高,但发展趋势良好,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占9,5%;具有硕士学位的8人,占s8。l%;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47,6%。

教师队伍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及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水平和素质在外界得到肯定和好评。如李爱顺被选为***艺术类音乐舞蹈家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第二批八件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才,向开明被评为吉林省教学名师。金英花被评为全国巾帼岗位明星、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 三、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培养方案; 中专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可以满足艺术团体所需要的专业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设有芭蕾、朝鲜民族舞蹈、中国民间舞、教学剧目、编舞技法、毯子功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踢踏舞、国标舞、拉丁舞、现代舞、长骨节奏等非主课程,并设置舞蹈理论课程舞蹈欣赏、舞蹈简史、音乐基础理论20等。使单一的教学内容逐步丰富多样化使学生舞蹈视野更加广泛,并且积累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

本科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具有扎实的舞蹈表现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能在艺术、教育、文化等领域从事舞蹈教学、创作、表演、辅导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际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基础课程为艺术概论、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朝鲜民族舞蹈史、舞蹈解刨学、舞蹈欣赏、音乐理论、长骨节奏课程。专业课程中必修课为学校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芭蕾、现代舞、朝鲜民族舞蹈、钢琴、中国民间舞、教学剧目、编舞技法。选修课为朝鲜民族舞蹈教学法、民歌、舞蹈美学、社交礼仪、芭蕾教学法、健美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化妆、外国代表性舞蹈、舞蹈评论、速写、合唱指挥等课程。把重点放在注重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原理的同时开发舞蹈思维与意识,并且可以看出本科舞蹈教育科目类型广泛,其教学有着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也迎合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发展方向,

四、关于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师资队伍及研究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定期聘请有名的国内外教授、学者到我校进行讲座、教学,使学生与教师们接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舞蹈艺术教育信息与舞蹈相关知识。虽然学校在聘请国内外著名教师到我校进行过短期的培训,但是聘请外教的次数远远达不到学校学生所需要的次数。如东北师范大学虽然舞蹈教育的建设远不及我校但在作品创作方面连连获得国内大奖,笔者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受培训时体会到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学生与我校舞蹈系学生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舞蹈的技能性而是在于对舞蹈的意识性与创作性。其原因在于学校不惜重金从北京、上海、美国等国内外著名的大学聘请教授、学者进行讲座、培训。通过这些讲座与培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舞蹈教学及舞蹈信息。其结果自然会在最终的舞蹈作品及舞蹈人才中表现出来,

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专业舞蹈教育的层次学校,应建立一个以大学为中心教授、博士、硕士为主的舞蹈研究团队,并不断壮大建设成在国内外舞蹈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水准的舞蹈研究团队,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舞蹈艺术理论体系,开发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边缘学科与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兴学科,创造出可促进具有中国朝鲜族舞蹈艺术特征的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

五、关于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

大学舞蹈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舞蹈论文10篇

学习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舞蹈赛事鉴赏论文1000字,体育舞蹈专业论文题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增强学

学习

舞蹈欣赏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欣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舞蹈论文罗列10篇。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通过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分析、辨别促进舞蹈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适合时代需要、更符合人们

学习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鉴赏大学论文,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

学习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题目。【keywords】musiceducationmusicculturetastingexperience【中***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105x(2005)03-0135-02

学习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西方音乐差异1000字论文,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写论文。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

学习

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

学习

音乐学毕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毕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毕业论文选题,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

学习

专业舞蹈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论文范文,专业舞蹈论文题目大全。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

学习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作品赏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作品赏析论文,舞蹈论文选题方向。一、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现实意义培养舞蹈素养。舞蹈素养可以理解为有效鉴赏舞蹈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舞蹈是一种直观的肢体语言,没有旁白,需具备一定的舞

学习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院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通用六篇,音乐学院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具体体现(一)丰富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

学习

舞蹈编导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编导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编导论文,舞蹈编导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首先是选材。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适

学习

舞蹈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舞蹈毕业论文题目大全,舞蹈毕业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长江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四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找出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开展现状的缺失、师资现状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本科毕

学习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毕业论文题目,舞蹈芭蕾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

学习

舞蹈毕业总结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毕业总结10篇,内容包括舞蹈毕业总结题目怎么写,舞蹈毕业汇报篇章。时间飞逝,又一个学期接近尾声了,回顾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感触很多。在领导的信任与指导下,我接任了舞蹈教研室主任工作,接任这个工作的第一天起感觉肩上多了

学习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舞蹈赛事鉴赏论文1000字,体育舞蹈专业论文题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增强学

学习

舞蹈欣赏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欣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舞蹈论文罗列10篇。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通过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分析、辨别促进舞蹈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适合时代需要、更符合人们

学习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鉴赏大学论文,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

学习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题目。【keywords】musiceducationmusicculturetastingexperience【中***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105x(2005)03-0135-02

学习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西方音乐差异1000字论文,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写论文。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

学习

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

学习

音乐学毕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毕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毕业论文选题,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

学习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院学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音乐学院学位论文。一、历史背景专业音乐教育在香港最初是以业余兼时形式出现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些***员音乐工作者于1947年4月初在香港成立“中华音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