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赏析论文10篇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1

关键词 高职院 公共艺术课 舞蹈鉴赏教学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在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自主创新意识的强烈刺激,迫切需要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对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摇篮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课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舞蹈鉴赏》教学有效性开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现实意义

培养舞蹈素养。舞蹈素养可以理解为有效鉴赏舞蹈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舞蹈是一种直观的肢体语言,没有旁白,需具备一定的舞蹈素养,才能解读作品。高职院开设《舞蹈鉴赏》教学,普及舞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舞蹈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的欣赏过程中去,感受舞蹈艺术多元文化集成的美妙。

提升职业素质。有学者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划分为职业理想与道德、职业文化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等数个模块,数模块的和谐发展,构成了高职学生完备的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舞蹈活动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文化因素,《舞蹈鉴赏》教学对提升学生职业文化素养与职业审美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有效性制度保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规定了《舞蹈鉴赏》等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修1门并通过考核,与此同时展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估。从制度上强制高职院必须将公共艺术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同时以评估为手段,促进高职院公共艺术教育水平上一台阶。

二、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功能体现

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舞蹈鉴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认识舞蹈作品,通过观察解读舞蹈作品,发挥个人想象空间,获得审美情感满足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把经验贮存于脑中,而是最终要将所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的各种不同情境中去,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舞蹈鉴赏》教学中的这种观察习惯的养成与观察力的提升是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的催化剂。

获得情感满足。情感外显于表情与动作,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看秧歌》,设计表演了喜看、惊看、羞看、怒看四种情绪的“看”,演员惊恐地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的表情,上身扭曲、两手绕扯手绢、双脚内八字的姿态,都是将日常的表情动作极度夸张变形后外化出来,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身份与真实观众形成了双重情感传递空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职学生在多次鉴赏舞蹈作品后,能唤醒内心潜在的丰富情感,获得审美的情感满足。

直观性宣传教化作用。《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天子八佾,诸侯四佾,所以别尊卑”,孔子愤慨于鲁国大夫季桓子在自已的庭院里演出了天子方能享用的“八佾之舞”,春秋时这种所谓的“礼崩乐坏”,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当时宣传教化民众,民众思想被固化的结果。舞蹈鉴赏给人以直观的心理感受,音乐、动作、表情、舞美,直接刺激学生大脑神经,触动内心情感的联想与波动,引发思维联动,起到直观性的宣传教化功能。

三、高职院《舞蹈赏析》教学价值体现

扩大视野。从“舞蹈纹彩陶盆”、“盘鼓舞”到敦煌飞天舞,从夏启之舞、《大武》舞到《云门》乐舞,舞蹈活动作为人类最早创造的肢体语言符号,行使着与自然界对话、与神灵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使命。《舞蹈赏析》教学带领学生徜徉在中华文化的海洋,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想象力。

获得心灵自由。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舞蹈赏析》的审美过程也是学生心灵自由与精神***的过程,审美活动给予的心灵自由与精神***,赋予他们更多生命的意义与创造的灵感。

提升审美能力。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艺术)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了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了主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接受艺术教育来提升,而具有审美能力是欣赏美,创造美的关键。《舞蹈鉴赏》教学以大量的舞蹈作品为依托,通过观看,讲解,讨论,实践等途径,传授舞蹈动作表情、节奏、构***、风格流派等相关知识,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几大模块

理论讲授做铺垫。高等职业院校《舞蹈鉴赏》教学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普及型教学,以一般性知识为主,再配合作品鉴赏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讲解。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做到***文并茂、生动有趣、引人深思,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景,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作品鉴赏为主体。舞蹈作品鉴赏环节涉及到具体的舞蹈作品,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一是梳理舞蹈类型,以民族舞蹈文化为主线,外来经典舞种为补充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二是浏览大量舞蹈作品,选取典型性与代表性,独具时代特征与一定教育意义的作品为鉴赏对象;三是对选取的舞蹈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与剖析,了解舞蹈创造背景,分析舞蹈动作、形象、构***等理论知识。

课堂讨论交流为手段。《舞蹈鉴赏》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交流环节,是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将课堂讨论交流放在整个课程的尾声阶段,要求是每个学生课下选取自已喜爱的舞蹈作品进行鉴赏,截取三分钟视频片段于课上以教师的身份脱稿讲解,并讨论交流舞蹈鉴赏心得体会,由教师进行总结。

参与文献:

[1]黄爱民,胡俊.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大家,2010(7):192-193.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125.

[3]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73.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2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鉴赏;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2-02

一、对《舞蹈鉴赏》课程问题的提出

《舞蹈鉴赏》课程,以其新颖的课程内容受到广大高等学校学生的欢迎,并对高校大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特有功能,我们对辽宁省5所高等医学院校目前《舞蹈鉴赏》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舞蹈鉴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推进《舞蹈鉴赏》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

二、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1.***策力度执行不够,课程开设不足且随意。在所调查的5所医学院校中,仅有2所学校开设了《舞蹈鉴赏》课,且学时设置最多的是20学时,最少的为6学时。而且,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间或周末,如果遇到考试或者学校有大型活动,鉴赏课就要另行安排或者干脆废置;另外3所学校虽然拥有舞蹈教师,却选择开设了形体训练、民族舞、拉丁舞等舞蹈实践课程。因而,从课程开设的情况上来看,远没有达到文件中对所谓《舞蹈鉴赏》的艺术要求,同时学校存在着缺少对艺术课程的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不足等现象严重。

2.教学内容繁多杂乱,不能满足医学院校学生内心对舞蹈的憧憬与期待。《舞蹈鉴赏》课程中的内容包括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爵士舞、国标舞、踢踏舞、外国民间舞等,种类庞多,杂乱不清,讲授的内容多为舞蹈的起源、舞蹈的代表人物、舞蹈经典作品的欣赏等。在对学生“课程满意程度”问卷调查中显示,不满意的占29.7%。学生反馈的理由是:其一,认为自己不是学舞蹈专业的,对以史为线的讲解缺乏兴趣;其二,老师授课不要泛泛介绍各个时期的作品,应对经典的作品进行透彻分析和鉴赏;其三,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没有任何舞蹈基础,对各种舞蹈的体会不深,鉴赏课中应增加一些舞蹈技术的传授,进而增加对舞蹈的切身体验。

3.教学方法手段简单,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对学生的问卷中,94.96%同学赞成课堂教学应采取互动的形式,对互动教学的要求不只是简单地谈一些老师自己的看法,而是要有学生切身的充分参与,让学生深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全情投入到课程当中。另外,学生希望增加实践部分,希望课上向学生简单介绍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切身体会舞蹈的机会,感受舞蹈的意义。

4.教师对鉴赏课的内涵专研不够。从访谈中得知,舞蹈教师在鉴赏课程中也偏重于舞蹈基本知识技术的讲解,对作品的精神内涵及舞蹈文化的理论阐释较少,而非舞蹈专业的教师对舞蹈的发展、各个时期的舞蹈代表人物讲解较多,这样就会形成学生所认为的讲解不深刻、不透彻现象。教师不顾学生的需求,将自己认为经典的作品给学生播放的现象;不顾课程的系统性,另外,有一些教师,一味满足学生的直观兴趣,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民族舞蹈因学生缺乏兴趣而被删除。

三、医学院校《舞蹈鉴赏》课程存在问题反思性分析

1.缺乏对课程的理解与重视。艺术教育目标需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但目前,部分领导和教师缺乏对舞蹈鉴赏课程的理解与重视,没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致使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效果不明。另外,缺乏与普通高校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其他课程的渗透和协调,更没有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2.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与需求各异。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自各级城市、乡镇,所受艺术教育的背景、学***历不同,对舞蹈课程的理解与期待各异,同时舞蹈鉴赏课是选修课,课程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对教学、教师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同学抱着了解和观望的态度,另一些同学怀着缓解学***张、放松娱乐的目的,还有是为了学分而选课。

3.舞蹈教师的文化内涵欠缺。在现有的舞蹈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学历、职称偏低现象。教学中缺乏对舞蹈文化含义的规律探索和理论的阐释。另外,一些舞蹈教师,相对其他学科的教师文化功底薄弱,又缺乏刻苦学习与专研精神,缺少系统的有关教育、心理、人文等理论知识,所以,面对大学生有些底气不足。

四、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是以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为基础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舞蹈艺术的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在提高艺术文化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在情感、道德情操、意志、创造精神、责任心以及促进不同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2.注重课程特色与内涵的设计及各学科的融合。就学校教学整体来看,学科之间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门学科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的综合化功能。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不仅将文化、历史、审美、艺术批评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知识进行相互渗透,使艺术课程是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补充,促使学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发挥艺术的功能。

3.课程模式的创新。由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和需求参差不齐,教师应改变平铺直叙按章节讲述舞蹈艺术的起源、种类特征等使学生感觉枯燥的教学方法,选择文化价值较高的经典作品,直接从欣赏入手,让学生谈看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致,倾听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与感受,然后教师再引导与介绍那个时代的特征,进而用作品说明那个时代的精神。总之,课程模式既要创新,又要注重课程的系统与严谨性。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如今网络教学比较普及,舞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有利资源,选择精美的舞蹈视频在微博或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舞蹈认知和学习的自觉性,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互动和沟通,增进学生对舞蹈知识的了解,提高欣赏的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姚毓华.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反思[J].舞蹈,2011,(2):52-54.

[3]朱兮.普通高校舞蹈赏析课的几点反思[J].舞蹈,2012,(4):54-56.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3

1、明确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舞蹈是表演性艺术,其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舞蹈教学使以严格、严禁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而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向使得其舞蹈教学更多的侧重于学生舞蹈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培养终身性艺术爱好奠定基础。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以此实现第二课堂学生舞蹈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作为非专业性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第一课堂的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将学生兴趣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的。

2、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

2.1以舞蹈赏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的目标与目的,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中应以舞蹈赏析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舞蹈表演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的舞蹈赏析。利用多媒体技术舞蹈播放中的慢近、暂停等功能对舞蹈表演进行分解讲解,以此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题材、内容、中心思想以及表现形式的了解与理解。另外,在舞蹈赏析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第二课堂学生缺乏舞蹈基础的现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舞蹈表演形式、基础技能、基础知识等教学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艺术审美培养奠定基础。

2.2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实现舞蹈审美能力培养目的。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需求,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从文化知识积累、舞蹈理论基础以及舞蹈作品基本特征、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舞蹈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舞蹈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美感的体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舞蹈艺术表现特点了解舞蹈艺术与舞蹈背景的关联,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舞蹈的赏析。例如:通过芭蕾舞、朝鲜舞、***舞等舞蹈形式的表现特点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赏析过程中,通过舞蹈特点、音乐特点了解舞蹈表现内容,提高舞蹈审美能力。

2.3以优秀作品观赏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优秀的舞蹈作品是创作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体会、社会背景理解等为基础而创作的作品。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代表其创作历时期的人文文化、能够体现舞蹈形式的民族与文化。在舞蹈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舞蹈教室应加强优秀舞蹈作品、名品的赏析教学。通过优秀舞蹈作品的教学使学生提高观赏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舞蹈美学的兴趣。

2.4c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通过基础动作的训练、单一动作美与艺术的结合等使学生在镜面内观察自身动作、体会音乐与动作的关联,进而实现学生舞蹈美感的理解。通过基础训练、音乐与动作的联系等体会舞蹈艺术形式空间运动美感与音乐美感的结合,实现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舞蹈审美与兴趣的培养。

3、关于舞蹈第二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

在舞蹈第二课堂的教学中,以学生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注重其教学的注意事项,以此避免舞蹈基础动作训练枯燥影响学生舞蹈兴趣的培养。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非专业性教学的性质,以舞蹈赏析为基础、以舞蹈基础动作训练方式的改进为重点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与兴趣、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实现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的。针对第二课堂舞蹈“赏析教学”与“美感训练”的重要性,舞蹈教室还要加强学生舞蹈意识的培养。从舞蹈美的认识、理解入手,将舞蹈美感的把握与表现作为培养重点,注重非专业性舞蹈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兴趣培养与审美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舞蹈教学工作,实现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为了避免舞蹈基础训练过于枯燥对学生舞蹈兴趣的影响,在基础动作训练中,舞蹈教室应注重训练方式的改革。以兴趣培养为中心的动作训练方式为中心开展基础训练,实现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标。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4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特殊性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一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一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一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一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四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在教学内容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一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一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现代舞是一种观点,一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②“在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③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舞“晦涩难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2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小五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

3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一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三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特点。“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④欣赏一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其次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而更重要的是挖掘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对于文理科大学生来说,创造能力不是指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将舞蹈欣赏作为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学科里发挥创造力。在人们的眼里似乎科学与艺术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道教授很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中国舞蹈教育理论家吕艺生在《舞论》中也说到:“实际上,我们每个跳舞的人,几乎无不天天使用90°、180°、720°等数字概念,天天生活在“一八零”的几何***形中。”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共同的目标都是认识客观世界,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巧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成功所必须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⑥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提高文理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舞蹈种类风格的特点,还对舞蹈形成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专业特别有帮助。一位外语系的学生写道“对于外语系的同学来说,舞蹈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芭蕾舞等多种经典舞蹈都起源于国外,对我们了解外国文化,促进外国文化的普及,对于开拓视野,以及对外国文明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文科的学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文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历史上无数的文学家和艺术有很深的联系。艺术给文学创造带来灵感和动力,文学给艺术主题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课程中对各种舞蹈作品的欣赏,使我们加深了对艺术的认识,对我们在文学方面的认识也增加了更新的材料。”“我的专业是数学,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数学符号能如音符般跳动,思维能力如舞步般流畅,其实音乐与舞蹈与数学是交融的……”这是一位理科学生的体会。从学生们的心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今天,舞蹈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的颁布,使《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凸现。我们相信《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在高校已不再是“点缀门面”“附庸风雅”,它将在探索和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并将会建立***的舞蹈学科体系,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③《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④《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5

关键词:舞蹈作品;肢体语言;舞蹈欣赏

中***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17-02

一、舞蹈是一种艺术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早在人类语言、音乐产生之前,舞蹈就被用来表达各种信息与情感、思想的交流。而发展至今的舞蹈,内容更加的丰富,现代的舞蹈结合了音乐、动作,甚至是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为表现形式,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艺术,并且舞蹈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与文化。

不同文化下,孕育出不同的舞蹈,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中,五十六个不同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民族舞蹈。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与古时候的巫师酬神的活动有关,壮族舞蹈以师公舞、铜锣舞、绣球舞等著名;***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其舞蹈风格受宗教、阿拉伯舞蹈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古西域乐舞,形成了具有多种形式特殊风格的舞蹈;傣族舞蹈,是一种具有中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民族舞蹈,在云南西双版纳特别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藏族舞蹈,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情景,自由、热情、豪迈,配上马头琴的音乐,更加展示出了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舞蹈欣赏是一种艺术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观察舞蹈所表现的人物、动作、表情等来感受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内涵等。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因此,舞蹈欣赏也是一种集形态、情感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准确而完整的舞蹈欣赏需要做到感觉、理解、想象等的分析、综合以此来感受某个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全部精神内涵,才能较好地把握舞蹈及对其的审美过程。

一个舞蹈作品,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必定要经过千千万万人的欣赏,才能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舞蹈鉴赏作为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是舞蹈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依托,只有舞蹈欣赏才能使舞蹈实现净化心灵,教育社会的功能。

三、舞蹈欣赏的内涵

有位舞蹈大师曾说过,舞蹈的魅力在于,它揭示的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情景。因此,舞蹈欣赏不单单是“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对舞蹈作品中的人与物、情景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因此舞蹈欣赏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舞种

当我们欣赏一个舞蹈作品时,最先可以辨别出这个舞蹈的类型,舞蹈主要分为生活舞蹈、艺术舞蹈、民间舞蹈等等。不同的舞蹈类型,欣赏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生活舞蹈(或者民族舞),其表现的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舞蹈活动,往往能体现一方的独特文化。而艺术舞蹈则大有不同,艺术舞蹈是由专业的舞蹈家,通过对生活、社会、人性等的体会与领悟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其作品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丰富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艺术作品的夸张与放大的特质,一般由较少名的舞者来表现,而且,该舞者具有较高的舞蹈专业性。而对舞蹈欣赏者来说,对这类舞蹈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要懂得舞者表演所要传达的思想,因此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

(二)作品的题材与主题

每部舞蹈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舞蹈主题是舞蹈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等思想的反映。舞蹈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素材,进行加工、改编后成为舞蹈的内容,一个舞蹈作品必定有其突出的主题。

观众在欣赏舞蹈时,知道了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了解该部作品的主题与题材后,能较好的欣赏舞蹈,才能有所领会,明白舞蹈作者创作的目的。

(三)理解与把握情节

舞蹈的情节通过舞剧与情节舞表现出来,舞蹈情节将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其中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正确把握舞蹈的情节是观众能否看懂舞蹈作品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编舞人员对故事的编排与演绎。

(四)其他客观因素

一部舞蹈作品,除了舞者的演绎之外,灯光、背景音乐、服饰等的设计与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客观因素如果做好了,那么则会给舞蹈锦上添花,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例如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给观众创造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完美效果。音乐在符合舞蹈情节的发展下,为舞蹈的表演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营造意境,推动情节的高潮。

(五)舞蹈的构***

舞蹈构***又称舞蹈画面,是舞蹈的呈现方式,是舞者在整个舞台的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舞蹈类型对舞蹈构***有不同,主要的构***类型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

四、舞蹈欣赏的特点

舞蹈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肢体动作性

舞蹈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肢体动作的表现,利用人体动作语言来表达艺术的思想。

(二)节奏性

舞蹈是由各种人体动作语言贯穿在一起的,这些动作不是毫无章法随意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根据舞蹈艺术的运动规律来进行的,及根据节奏来进行舞蹈表演。

(三)抒情性

舞蹈表演利用人的肢体语言,直观、充分的表达了舞蹈所要传达的复杂的情感。

(四)直接性

舞蹈中所要呈现与说明的事物,都直接地通过人物、情节形象并且直接的表达出来,富有直接性。

(五)造型性

舞蹈表演中的造型指的是舞蹈在进行过程中的瞬间的停顿,一种静止的画面,是舞句、情节的结束点。为人们所熟知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其炫丽的画面,几十双手在舞动的过程中,那些恰到好处的停顿,为整个表演的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综合性

舞蹈是一种结合视觉、听觉的艺术,它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艺术。

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对我们更好的、全面的欣赏舞蹈这一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如何欣赏舞蹈

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个舞蹈作品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原因在于,舞蹈欣赏是一种主观的欣赏,欣赏者的认识、观念、性格等都影响了其对舞蹈的欣赏与评价。

舞蹈欣赏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舞蹈作品最先呈现给观众的人体形象、动作感觉;其次是随着舞蹈的进行,舞蹈演员的动作诠释,渐渐进入舞蹈所营造的氛围而产生的情感,并融入了观众自己的想象与理解;最后,在观看整个舞蹈作品后,整部舞蹈所带来的画面触动观众的心灵后在内心产生的体会与领悟。

六、培养欣赏舞蹈的能力

面对现今纷繁复杂、风格迥异的舞蹈,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们,那么无疑是一种对艺术的浪费。但人的欣赏能力并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培养渐渐获得的。提高我们的欣赏舞蹈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一)联系社会实际

舞蹈的创作是来源与社会,取材于生活,是一种将生活提炼、美化的艺术,其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对自身生活有体会、领悟的人,对社会有一定的阅历的人必能联系到社会实际,体会与理解舞蹈的内涵。

(二)综合的提高欣赏素质

若要做到享受舞蹈这一门艺术,那么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修养,要了解舞蹈艺术的一般知识,了解该舞蹈的类型、特点等,这样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舞蹈。如果想要深入领会舞蹈艺术,则要对该舞蹈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的意***等都要有所了解,甚至是了解一些对该作品已有的评论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领会创作者的创作意***与思想情感。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提高舞蹈欣赏能力的方法都要付诸于实践,即欣赏舞蹈作品,大量的欣赏舞蹈作品。只有在大量的欣赏舞蹈作品中,我们才能渐渐地领会舞蹈这一门艺术,才能培养我们欣赏舞蹈的能力,才可以在舞蹈欣赏中愉悦我们的精神,陶冶我们的情操,领悟生活,感受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七、总结

舞蹈艺术是世界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同样也需要归于生活。因此,舞蹈艺术不该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应该是普通大众所能够接受的生活艺术。如果说舞蹈只能被部分所谓的有艺术修养的人群所接受,那么它便会越来越脱离生活,越来越孤独,同时也将失去舞蹈最本质的目的。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本质是达到舞者与观众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舞蹈的最高境界也是让每一名观众看懂它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并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产生心灵的震撼。舞蹈是一门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的艺术,一首感人的内蒙民族曲子甚至可以让骆驼流泪,唤起母骆驼对小骆驼的母爱。如果说,一部舞蹈让观众看不懂,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众水平的欠缺,而是舞蹈本身与实际生活的脱离。作为一名舞蹈创作者,用心去创作;作为一名舞者,用心去演绎;作为一名观众,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达到舞蹈这门艺术的最佳效果,舞蹈这门艺术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赵峥.浅谈舞蹈欣赏[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5):113-113.

[2]沈玉国.舞蹈欣赏艺术探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6):9-11.

[3]王玉.浅析舞蹈欣赏[J].现代交际.2012(10) :11-15.

[4]姚亚琼,刘娟.探讨舞蹈欣赏与审美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1):28-30.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6

鉴赏课的特点在于以一种感性的方式,通过艺术的感官形象给人一种直观体验,同学们感兴趣,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但缺点在于,由于直观感受作为主要方式,容易缺少系统分析和理论导向。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只注重感觉、兴趣、爱好,而忽略了艺术中的思想内涵、理性知识及审美意蕴。对于鉴赏课,同学们常常是抱着“轻松解乏,娱乐至上”的心情走进教室的,因此,上好这门课首先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目的及定位。本文在向大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意义时,开宗明义地申明艺术赏析不仅需要感性和直觉,同时也需要理性与思辨,在严肃的环境下运用想象和进行欣赏。这种引导,首先来自于教师自身的认识及审美观念的确立。

1.从技术层面到身体语言的理解

艺术是对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经验的表达,而不是流于纯粹形式的把玩。因此,技艺的模仿和学习不应是高职艺术课堂的重点,而更好地理解艺术本真的意义才是我们课程学习的目标。

在当今多数同学眼中,观看舞蹈,特别是舞蹈表演性舞蹈,主要是看其技术技巧。有此观点并不奇怪,很多舞蹈作品中超人的“跳转翻”能力和惊人的“柔术”炫技,吸引了很多外行人的眼球。然而在一阵掌声和欢呼过后,除了惊叹大家并未留下更深的印象。教师在上课时,有时为了吸引学生也步入了误区,课堂的焦点和兴奋点都放到了舞蹈炫技的展示上,以为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同学们对舞蹈发生兴趣。但其实,这样的行为诋毁了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败坏了同学们的审美趣味,降低了他们的艺术眼光,这样的“鉴赏”与高职艺术教育的目标南辕北辙。高职的艺术教育除了要注重感性,更需要注重理性思辨。高职艺术课程虽说是以普及和通识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普及并不代表肤浅和简单。

梅洛?庞蒂告诉我们:“身体是我们能拥有的世界的总的媒介。”舞蹈是一门身体语言,肢体表现性的魅力是巨大的,而舞蹈的语言魅力与杂技的极致和体操的力量是有区别的。“舞者的身体应该是文化与审美记忆的载体。”舞蹈技术除了有其自身严谨的规范外,更重要的是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身体语言的表达,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舞蹈技术的高层次是艺术表达,而不是技术本身。在课堂上要让同学们了解什么,对艺术应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囫囵吞枣一带而过或是一味迎合。在对舞蹈作品的鉴赏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和讲解的方向应更多地放在舞蹈的历史流变、身体语言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技术技巧作为身体语言表达的内涵和作用上。

2.以符号性的形态分析舞蹈本体

学生们经常会在课堂上问:“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那段舞蹈在表现什么?就动作讲动作,对于舞蹈老师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而分析舞蹈语言之中的奥妙才是舞蹈鉴赏课的真正意义。舞蹈语言是“有意味的形式”,当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观赏作品时,要从对事物的模仿、借物抒情,上升到把舞蹈看作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因为舞蹈的“形式”――人体姿态及其连接、运动,其实是社会生活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这种以人体动作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是高度抽象、写意的。舞蹈语言的流变发展,作为一种文化显现以及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情感方式、习俗特点和审美判断。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语言乃存在的家园。”舞蹈语言正是以特殊的形式显现着这个世界。

舞蹈语言的符号功能极强,可以通过一个动作概括一个民族的什么倾向和文化性格。每每言及这些,同学们的眼神中无不透露出好奇和疑问,于是教师就将敦煌“飞天”的形态和芭蕾中的“阿拉贝斯”造型对照展示,让同学们从动作的不同形态、线条质感和走向当中寻找其内在的答案。从这些极具典型性的身体符号当中,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体悟了东方舞蹈语言之“拧倾圆曲”的审美内涵和西方舞蹈语言“开绷直立”的不同文化魅力。在“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的舞蹈语言中,感受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意蕴。

3.以科学的视角走进舞蹈文化

在舞蹈鉴赏课中,作品的介绍必不可少。教同学们“怎么看、看什么”是此环节的关键,如何让同学们在赏析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和思考,需要授课教师反复思量。有几种课堂现象值得反思:一是“盲目观看”。有的老师认为鉴赏课就是观看,便从头至尾的播放舞蹈剧目,同学们在没有文本知识的辅垫下浑然不知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看的昏昏欲睡;二是“跳跃式观看”。有的老师只为课堂内容好看,全然不顾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学生上课只为看热闹;三是“孤芳自赏”。有些老师认为作品是经典,经典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于是观看之后不提问、不讨论、不做任何点评,同学们看了没机会说,不明白的也不敢发言。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7

而舞蹈鉴赏正是在这种心灵与舞蹈作品的交谈中,夹杂着更多的身体记忆和身体运用,建立在一种对人的行动方式的调用和感受之中。比如说,一个表现中国书画精神的舞蹈作品,在欣赏者的脑海中,自然与舞者一起浮现出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气度和品格的追念,那放浪笑傲不拘缛节的纵情挥洒,那浪漫抒怀独与天地相往来的从容淡定,那拂袖捻须对月当歌的怡然自得……因此,如同那些对线条和色彩尤其敏感的人对绘画会有较为细腻的感受力一样,对动态和行为尤其敏感的人对舞蹈的身姿、弹跳、柔韧、速度以及由此所传递和体现出的内心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将产生丰富而细腻的体悟。当然,从根本上讲,比起技术技巧因素,艺术因其塑造灵魂表达生命而以体现生命真实为第一功能;因此,鉴赏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化积淀、人生阅历、性格品行,将是影响和制约艺术鉴赏效果的第一要素,而舞蹈鉴赏所呼唤的动觉敏感,则是可以在长期的舞蹈知识储备中积累的。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其蕴涵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可以增强欣赏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使之得到心灵的震撼,升华内在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充分发展欣赏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感受力。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使鉴赏者在紧张的学习中释放压力,情感得到充分宣泄,令精神获得放松和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被称为审美快乐。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对欣赏者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同时挖掘欣赏者的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下面简要介绍各舞种的鉴赏特点:

舞蹈按照风格特征可分为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和民间舞。对待不同种类的舞蹈,鉴赏方法各不相同。

1.美轮美奂的芭蕾舞

芭蕾舞是一门世界公认的经典艺术,是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它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西方的观众欣赏芭蕾舞表演通常需要提前半小时着正装进入剧场,演出进行中不允许发出声音及随意走动,只有在每一幕结束时才能鼓掌。

芭蕾舞剧《天鹅湖》以其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对比鲜明的舞剧结构、如梦如幻的舞蹈段落、洁白无瑕的天鹅短裙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芭蕾舞剧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该剧用芭蕾舞语言塑造了天鹅少女的形象。无论是美丽善良的白天鹅奥杰塔、稚气十足的四只小天鹅,还是整齐划一、典雅高贵的群鹅们,舞台形象栩栩如生。该舞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音乐最为杰出的大师,其音乐性格鲜明,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使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2.别具一格的现代舞

现代舞是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向往原始的淳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人们在欣赏现代舞的时候都会觉得“看不懂”,现代舞使用的工具既是人的身体,又是人的大脑,观众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需要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现代舞对人性的观照,进而对其反传统的、叛逆的表达方式进行结构,注重情感交换,即观众与编导和演员之间的一种交流。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认为:现代舞所揭示的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景,而是人类灵魂深入的景象。现代舞演出的节目单上,通常不会借助于太多的文字去叙述编导的观念和思想,编导们不愿让有限的“文字语言”窒息了观众对舞蹈这种“非文字语言”艺术的无限遐想。因此,在欣赏现代舞作品的时候,观众往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出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舞蹈内涵,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

3.形神兼备的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特别是古典舞,能让人接受,必定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以著名古典舞《踏歌》为例,踏歌是一种边歌边舞的表现形式,其舞蹈动作根据出土的汉砖造型及汉画像女性舞姿来捕捉厚重、粗拙但充满活力的特征,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生气盎然的汉魏时期少女,是对当时社会***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巧妙地满足了今天人们的审美理想。从舞蹈形态来看,动作呈现了开与收、放与合、相对与相顺的几种对比。这种在动势上的矛盾统一更是体现了当时各民族杂居而又较为稳定融合的社会形态。

4.风情万种的民间舞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8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称:高师声乐课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古典音乐,即中世界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一种承载厚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而现今的乐界,古典音乐多用来特指1750-1820年这段时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创作出来的欧洲主流音乐,是一个***的音乐流派,艺术手法考究。

古典音乐,在乐界,因其主要体现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被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所谓的“严肃音乐”。[1]在我国,80后、90后这些从出身就带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个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义音乐上,逐步远离了带有强烈“严肃”色彩的古典音乐。因此,在自由主义蔓延的当代,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年轻的音乐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音乐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而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通过对古典音乐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文学赏析课程

1750-1820年的欧洲,恰逢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巴洛克文学的兴起,无不体现当时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随即出现了昌盛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于当时文化科技繁荣的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封建贵族在***治上妥协的产物。它和古典音乐的特点类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课程赏析,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对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背后诠释的文化的融会贯通。往往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复原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大时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再对比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自我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创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华,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舞蹈赏析课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间内用身体为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人体的运动来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乐伴奏,用形体的动作更加丰富地诠释音乐的力量。舞蹈赏析是通过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伴有自我思维的升华过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情感特点、舞者对于生活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全方位多人共同参与表达的艺术形态。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芭蕾作为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流行并逐渐职业化。芭蕾在发展过程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要求女演员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脚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剧的赏析课程上,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重现18世纪的场景。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尽量模拟18世纪的欧洲剧场,前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舞剧简介,对接下来赏析的舞剧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接着通过对《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的赏析,有一个全面直观丰富的体验。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通过简短的讨论和提问来对比古典舞蹈配乐和整个舞台效果与真实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差异,理解所谓的欧洲现实生活和欧洲当时理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轻松地理解所谓古典音乐严肃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来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问题不当堂解决,留为下一节课程的授课中心,学生和老师共同准备下一堂的教学内容。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绘画赏析课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绘画称为“猴子的艺术”,指的是人类如同猴子一样通过绘画的方式模仿人类活动,因此绘画是一种临摹自然的艺术,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独特性,绘画里面通过夹杂了画者不同的自我风格,而体现不同的意识流。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加入对理性主义的“拉斐尔前派”作品的赏析,因为这个学派往往取材于神话、宗教传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通过画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达出来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当时西方很多的神话、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的画家对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文化时代的意义,也理解到所谓“严肃”音乐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何“严肃”的原因。[3]

只要音乐教育者肯下功夫,结合时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古典音乐也必将冲破“严肃”音乐的局限性,被年轻的音乐人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佳毅.浅谈中国古典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j].声乐舞蹈,2012,09:119.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9

关键词:成教学生 舞蹈素质 情感 审美

舞蹈素质的培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成教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人才培养工具化的观念与模式受到了质疑,所谓的逐级“攀登”的功利性“成才”教育,已不能继续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要求。他们希望除专业学习以外有新的选择空间,能够有艺术等其他类教育为自己充电。成教学生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第一,80%的学生都经历过 2—3年的社会实践锻炼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在学习中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第二,年龄偏大,已经失去了舞蹈训练的最佳时期。第三,一些学生感到理论知识贫乏,专业技能低下。他们求知迫切、志向远大、热情高、能吃苦。这些都是成教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现将基本方法作以概述。

一、开设作品赏析课,提高学生兴趣,陶冶性情

舞蹈艺术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每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堆积,而是在反映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内涵,展示艺术美的魅力。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应广泛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和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掌握舞蹈作品欣赏的方法。要想达到通过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实现增强其舞蹈素质目的,课程开设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舞蹈产生、发展的过程制作成课件,进行简要概述,并讲解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第二,赏析课应结合在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可以在不同的作品和课时里,分别介绍关于舞蹈的各个相关概念。还可以介绍每节课所欣赏舞蹈作品的主题和主题动作,讲解这些动作在该舞蹈作品当中的主要含义。另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还应对作品的编导者、创作背景、舞蹈风格和特征以及主要表演者尽可能予以简要介绍。第三,舞蹈赏析课应结合老师对作品分析点评及学生谈体会来进行。

作品欣赏满足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性情陶冶的需求。比如,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舞者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具深厚表现力的肢体完成了这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舞蹈《萋萋长亭》没有“因”的铺陈,也不见“果”的延续,而是聚焦“长亭”,浓墨重彩地向观众细诉“自古伤心多别离”的那一送别场面。 二、开设舞蹈训练课,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学习舞蹈对成教学生来说是较为艰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减低难度。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局部动作开始进行教学,再到肢体的动作,当学到全身动作时,就可以完成一个组合或一个舞蹈了。考虑到成教学生身体已经定性,应尽量缩小其舞蹈基本功强度和开度的训练,适当简化训练当中基本功及技巧要求过高的动作,注重和强调基本形体姿态、呼吸、表情及舞蹈感觉的训练以保持其积极性。待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后,可酌情教授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带有舞蹈道具的民间舞及古典舞基本身韵的优美简洁的动作组合。同时还要强调舞蹈学习过程中要点的掌握,比如,舞蹈当中的身体重心呼吸、表情等问题,鼓励他们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要将训练的状态和舞蹈的感觉结合起来,注重美的、规范的动作及表现力。开设舞蹈训练课,使成教学生参与、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美,经过舞蹈训练的成教学生在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协调灵活得多,气质也更优雅大方和自信。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过: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让人感到生命的情感张力,让人肃然起敬地凝视它。在舞蹈素质的培养中,以客观理性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传递式教学,由于情感功能较弱,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以技术技能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操练式教学。由于操作的要求大于情感需求,亦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麻木感。艺术所体现的情感是具有提升性和持续性的美感的力量。艺术就普遍性意义而言乃是体现情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就是要透过具体的形象,把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喜怒哀乐诸情感引发出来,掌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及其意义,并用美的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情感普遍带有情境的性质。在艺术作品中,包括着人物特殊的处境所引起的情感的变化,从而一方面显示了角***感的个性,另一方面呈现了角色所处情境的个性。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情境与情感,产生共鸣,进入一种审美化的情感状态。

5·12四川大地震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在这次地震中出现了很多的感人的人和事。在教学中不妨设计这样的情感体验情境:在一个“楼房坍塌”情境中,让学生们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体验那种伤亡的痛。在那一瞬间,在心理极度紧张的时刻,内在的情感得以激起和迸发。可以看到,许多学生会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伤的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救死扶伤,真情互助。这一用情感激发实施的舞蹈体验,气氛庄重而神圣,既有助于情感的提升,又有助于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的增强。这样的艺术教育,由现实到体验再到理解,可促使学生更自觉地用心灵去感悟人生。

总之,关于成教学生舞蹈素质培养的程序、方法,就像艺术本身一样,是多样、多变的,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供普遍遵循。上述所列举的若干方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每位教师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撷取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样,接受艺术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在参与艺术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创造新模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弋 .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篇10

关键词:成教学生 舞蹈素质 情感 审美

舞蹈素质的培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成教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人才培养工具化的观念与模式受到了质疑,所谓的逐级“攀登”的功利性“成才”教育,已不能继续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要求。他们希望除专业学习以外有新的选择空间,能够有艺术等其他类教育为自己充电。成教学生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第一,80%的学生都经历过 2—3年的社会实践锻炼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在学习中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第二,年龄偏大,已经失去了舞蹈训练的最佳时期。第三,一些学生感到理论知识贫乏,专业技能低下。他们求知迫切、志向远大、热情高、能吃苦。这些都是成教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现将基本方法作以概述。

一、开设作品赏析课,提高学生兴趣,陶冶性情

舞蹈艺术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每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堆积,而是在反映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内涵,展示艺术美的魅力。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应广泛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和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掌握舞蹈作品欣赏的方法。lw881要想达到通过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实现增强其舞蹈素质目的,课程开设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舞蹈产生、发展的过程制作成课件,进行简要概述,并讲解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第二,赏析课应结合在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可以在不同的作品和课时里,分别介绍关于舞蹈的各个相关概念。还可以介绍每节课所欣赏舞蹈作品的主题和主题动作,讲解这些动作在该舞蹈作品当中的主要含义。另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还应对作品的编导者、创作背景、舞蹈风格和特征以及主要表演者尽可能予以简要介绍。第三,舞蹈赏析课应结合老师对作品分析点评及学生谈体会来进行。

作品欣赏满足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性情陶冶的需求。比如,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舞者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具深厚表现力的肢体完成了这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舞蹈《萋萋长亭》没有“因”的铺陈,也不见“果”的延续,而是聚焦“长亭”,浓墨重彩地向观众细诉“自古伤心多别离”的那一送别场面。 二、开设舞蹈训练课,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学习舞蹈对成教学生来说是较为艰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减低难度。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局部动作开始进行教学,再到肢体的动作,当学到全身动作时,就可以完成一个组合或一个舞蹈了。考虑到成教学生身体已经定性,应尽量缩小其舞蹈基本功强度和开度的训练,适当简化训练当中基本功及技巧要求过高的动作,注重和强调基本形体姿态、呼吸、表情及舞蹈感觉的训练以保持其积极性。待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后,可酌情教授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带有舞蹈道具的民间舞及古典舞基本身韵的优美简洁的动作组合。同时还要强调舞蹈学习过程中要点的掌握,比如,舞蹈当中的身体重心呼吸、表情等问题,鼓励他们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要将训练的状态和舞蹈的感觉结合起来,注重美的、规范的动作及表现力。开设舞蹈训练课,使成教学生参与、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美,经过舞蹈训练的成教学生在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协调灵活得多,气质也更优雅大方和自信。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过: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让人感到生命的情感张力,让人肃然起敬地凝视它。在舞蹈素质的培养中,以客观理性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传递式教学,由于情感功能较弱,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以技术技能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操练式教学。由于操作的要求大于情感需求,亦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麻木感。艺术所体现的情感是具有提升性和持续性的美感的力量。艺术就普遍性意义而言乃是体现情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就是要透过具体的形象,把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喜怒哀乐诸情感引发出来,掌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及其意义,并用美的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情感普遍带有情境的性质。在艺术作品中,包括着人物特殊的处境所引起的情感的变化,从而一方面显示了角***感的个性,另一方面呈现了角色所处情境的个性。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情境与情感,产生共鸣,进入一种审美化的情感状态。

5·12四川大地震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在这次地震中出现了很多的感人的人和事。在教学中不妨设计这样的情感体验情境:在一个“楼房坍塌”情境中,让学生们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体验那种伤亡的痛。在那一瞬间,在心理极度紧张的时刻,内在的情感得以激起和迸发。可以看到,许多学生会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伤的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救死扶伤,真情互助。这一用情感激发实施的舞蹈体验,气氛庄重而神圣,既有助于情感的提升,又有助于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的增强。这样的艺术教育,由现实到体验再到理解,可促使学生更自觉地用心灵去感悟人生。

总之,关于成教学生舞蹈素质培养的程序、方法,就像艺术本身一样,是多样、多变的,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供普遍遵循。上述所列举的若干方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每位教师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撷取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样,接受艺术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在参与艺术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创造新模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弋 .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10篇

学习

专业舞蹈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论文范文,专业舞蹈论文题目大全。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

学习

大学舞蹈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舞蹈论文,大学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舞蹈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

学习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舞蹈赛事鉴赏论文1000字,体育舞蹈专业论文题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增强学

学习

舞蹈欣赏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欣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舞蹈论文罗列10篇。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通过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分析、辨别促进舞蹈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适合时代需要、更符合人们

学习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鉴赏大学论文,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

学习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题目。【keywords】musiceducationmusicculturetastingexperience【中***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105x(2005)03-0135-02

学习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西方音乐差异1000字论文,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写论文。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

学习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院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通用六篇,音乐学院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具体体现(一)丰富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

学习

舞蹈编导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编导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编导论文,舞蹈编导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首先是选材。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适

学习

舞蹈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舞蹈毕业论文题目大全,舞蹈毕业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长江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四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找出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开展现状的缺失、师资现状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本科毕

学习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毕业论文题目,舞蹈芭蕾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

学习

舞蹈毕业总结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毕业总结10篇,内容包括舞蹈毕业总结题目怎么写,舞蹈毕业汇报篇章。时间飞逝,又一个学期接近尾声了,回顾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感触很多。在领导的信任与指导下,我接任了舞蹈教研室主任工作,接任这个工作的第一天起感觉肩上多了

学习

少儿舞蹈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少儿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少儿舞蹈论文,少儿舞蹈论文题目大全。(二)打好良好的身体体态习惯无论基于以上那种类型的孩子,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孩子的舞蹈基本体态。1.从舞蹈的视觉效果出发。基本体态是所有舞蹈的根基,例如

学习

舞蹈鉴赏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鉴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鉴赏论文及答案,舞蹈鉴赏心得体会。舞蹈鉴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美的

学习

专业舞蹈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论文范文,专业舞蹈论文题目大全。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

学习

大学舞蹈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舞蹈论文,大学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舞蹈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

学习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体育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舞蹈赛事鉴赏论文1000字,体育舞蹈专业论文题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增强学

学习

舞蹈欣赏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欣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舞蹈鉴赏论文1000字,舞蹈论文罗列10篇。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通过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分析、辨别促进舞蹈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适合时代需要、更符合人们

学习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鉴赏大学论文,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

学习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题目。【keywords】musiceducationmusicculturetastingexperience【中***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105x(2005)03-0135-02

学习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音乐差异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西方音乐差异1000字论文,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写论文。一、多元文化语境的内涵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相对于“单线进化论”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单线进化论”在音乐界泛化而来一种文化霸

学习

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方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