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10篇

5的乘法口诀篇1

一、导入

奥运会福娃

二、新授课

1.出示PPT

2.一共有多好个福娃

学生回答:五五二十五

五个五个的数

3.填在课本上的格子。

4.师板书,用点子***表示1个5,那一个5的乘法算式吗?大家来编一编,孩子在草稿纸上写。

生展示汇报:

一五得五

师:口诀里的一和五分表示什么?生:几个几相加

师引导:一五是我们乘法算式中的1和5,得五是乘法口诀中得=5

学生自己来说一遍意思。

生:尝试,不够大胆(和老师的提问有关系?启发性和针对性不够强?)

(为什么两个算式都可以用一五得五来计算?老师解释不够好。一个五可以写算式1×5也可以5×1,所以编出得口诀自然可以算两个算式。)

师引导:如何编口诀,步骤。生:复述,再说。

教学二五(注意教学ppt,和原来得一个5呈现一起,学生容易误会)

生说:点子***,算式并自主编

二五一十

师:老师也自己编了二五得十,指导孩子说说二五和一十或得十分别是什么思想

生:积

师:乘法口诀都是什么组成的。 生:都是乘数和积组成的

师:更顺口和习惯。

放手让孩子自己编后面的口诀

师:拿出自己的点子***摆一摆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探讨研究。

师:同桌说怎么摆怎么编怎么记口诀。

生汇报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同学们自己研究探讨编出口诀真了不起

生读口诀

记口诀

出视频(网络上背口诀很难,孩子被父母要求哭了)

师:小朋友觉得哪里困难(三五十五)哪位孩子有方法帮助他记住这个口诀

生:三个五相加(师没有利用好这个课堂生成,其实可引导观察二五,就可以突破了)

师:看邻居二五,谁还可以说看下面的邻居?

生:回答

师给孩子5秒自己记口诀

(本环节是否放手让孩子去发现和总结?)

玩游戏

对口令

师生对口诀

抢答(ppt大转盘)

算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

三、谈收获及总结提升

1.学生说收获

2.教师介绍古时候的九九歌

5的乘法口诀篇2

一、同步教学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上,各道例题的编写又各具特点,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升学习活动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中乘法口诀分两个模块编排,先教学1―6的乘法口诀,再教学7―9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根据具体的数学内容写出乘法算式,二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三是用乘法口诀得出乘法算式的积。如教学口诀“二五一十”,从***画里看到1把小伞要5根小棒(1个5),2把小伞要10根小棒(2个5),求2个5是多少?可以用2×5=10计算;2×5=10是2乘5得10可以说成一句口诀“二五一十”;同时也要告诉学生,2把小伞要几个小棒?也可以用5×2=10来计算。学习1―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教学时要先扶着学生走,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教师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教师要注意逐步让学生自编口诀。有了前面的学***验,在教学后面的7―9的乘法口诀时重点不是如何编出口诀内容是什么,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明白乘法口诀是意义感悟口诀的变化规律,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更重要。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也很重要,教师教学时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结合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

如第56页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这些式题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

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56页“做一做”第1题编排了一道乘加或乘减的式题,这道题起巩固“先算乘法”和练习口算的作用。这道乘加(也是乘减),有5个盘子,前4个盘,每盘3个桃,第5个盘放了2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可以理解成第5个盘吃掉了一个。可以这样列出算式:4×3+2、5×4-1、3×4+2、4×5-1。这些理解渗透了相邻乘法口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记忆乘法口诀。

三、组织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作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内容之一,有必要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这样的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为此,教师要安排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练习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记忆。比如:7的乘法口诀先算7×3+7,然后计算7×4和4×7,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计算7×4和4×7用同一句口诀,发现这一句口诀中的积就是前一句口诀中的积再加上7。再如: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可以安排一组练习:7×535÷7和35÷5,学生比较体会这3题都是用了同一句口诀。在教学时教师对学生容易混淆和记错的口诀也要经常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在低年级开展形式活泼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比如:对口令游戏,再如:猜数游戏教师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小兔子挡住了()里的数,你知道是多少吗?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边用边记,以记与用吸引学生充满情趣地练习和记忆乘法口诀。学生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到熟练记忆口诀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熟练程度。

四、活学活用估算,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因为前几节课才学习过估算,所以活学活用,结合乘法的意义培养估计能力。比如这样的题型:“不用计算,比一比就知道了!”有比较5×3和3×4的大小一题,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分别看作求3个5和3个4或者分别看作求5个3和4个3判断得数的大小。让学生明确不用计算,比一比,估一估就能知道了。教师教学时可以多借此题型有利于结合乘法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五、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乘法口诀的应用能力

生活中经常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应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能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乘法口诀的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其中的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据此列式计算。有些题的***画里能直接看到几个几相加,有些题要通过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加。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多说一说***意或题意,让学生在说一说中体会求这个数学问题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教师要慢慢尝试引导学生对乘法数量关系的分析,可以先安排直观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题目,再安排比较形象思维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题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比较乘法问题和加法问题,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如第20页第8、9题。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其中一小题的加数相同,既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另一小题的加数不同,只能用加法计算,不能用乘法计算。通过这些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5的乘法口诀篇3

【关键词】学法;画(点子***)列(算式)编(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53―5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归纳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表示的意思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关键:按学法自编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引入新课

1.开火车,对口令,复习5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3.看***填空

( )个( )是( ) ( )个( )是( )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仔细观***:(课件出示***)这是我们体育课上用的乒乓球拍。你知道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吗?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

(2)数形结合:画点子(代表球拍)并写出乘法算式,试着编口诀

乘法算式:2×1=2 1×2=2 口诀是一二得二

学生***完成 指名汇报 教师随机板书

(3)编制口诀:引导学生学习下一句口诀

思考:一副乒乓球拍有两个,两副球拍有几个呢?(课件出示两副球拍)

(先画*** 再列式 再编口诀)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2×2=4 口诀:二二得四

(4)总结学法:画(点子***)列(算式)编(口诀)

2.教学例3

(1)观察思考:(课件出示主题***)每束有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2)指名汇报:按学法汇报。(教师板书)

模式:一画 我用点子***画了3个点,表示有1个3

二列 乘法算式 3×1=3 1×3=3

三编 乘法口诀是 一三得三

(3)引导归纳:如果有2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束呢?(学生按画列编的方法完成三的乘法口诀)

(4)记忆口诀:采用同桌对口令方法验收。

【设计意***: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先由学生小组内编口诀,再到同桌之间,最后学生能***编口诀。2、3的乘法口诀涉及的连加求和简单,学生又有学过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时借助实物***引出乘法算式再引出乘法口诀,可以不出现加法算式。如果学生归纳乘法口诀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结合加法算式来想。】

3.自学例4

(1)提出要求 按照画(点子***)列(算式)编(口诀) 的方法自学4的乘法口诀

(2)尝试编写 学生按学法***完成编写4的乘法口诀。

(3)同桌交流 互说自己所编口诀。

(4)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5)发现规律 思考: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4的口诀,说特点(有几句?都有哪个字?下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多4……)。

(6)***解决:1×1=?表示1个1是1学生自编口诀:一一得一。

(7)记忆口诀 1)哪一句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熟记口诀。可采用同桌互相验收口诀。

【设计意***:放手让学生***解决,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让学生获得发展。在记忆口诀环节,让学生找出规律,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游戏,启动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去说,从而熟悉1、2、3、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三、分层练习 拓展应用

1.对口令,记口诀。验收方式:同桌对口令,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对口令练习。

2.填一填 完成口诀:一一()() ()()得四 一()得三

()()得六 三三()() 二四()()

验收方式:学生***完成 指名汇报。注意:口诀要大写

3.听口诀写算式。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

验收方式:教师说口诀学生写乘法算式 同桌互批 个别指导

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验收方式:指名计算说口诀 全班学生判断 纠正错因

5.实际应用: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4个人需要( )根筷子。

6.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3只青蛙呢?

【设计意***:精心设计习题,既提高了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口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的精神。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我们在学习有用的数学,激发学生终生学习愿望】。

四、梳理知识 总结升华

5的乘法口诀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并借助加法计算的和,编出7的乘法口诀,记忆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编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积累编乘法口诀的经验;培养记忆和应用口诀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编口诀,具有自主学习、***思考和互相交流的态度、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继续体会乘法口诀的结构和规律,感受乘法口诀在计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学例题

1.完成表格

师:看,今天老师把谁请到了我们的课堂?  (白雪公主)

不只呢,还有她的小伙伴们,是(七个小矮人)

对,7个小矮人,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小矮人录音:我和小伙伴们在做游戏,我摆了一只小船,你知道我用了多少个三角形吗?】

7个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摆一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

师:小矮人有问题了,听

【小矮人:咦,那摆两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

摆2只小船要14个三角形。

师:你怎么想的?

7+7=14

师:你的意思是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2只小船就用2个7相加,7+7=14,想的不错,听听小矮人怎么说?

【小矮人:那要摆3只、4只、5只、6只、7只这样的小船各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请你们帮我算一算吧!】

师: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一张表把这些信息整理下来,一起来看,

表的第一行表示什么?  1表示,2表示,4表示,7表示。

表的第二行表示什么?

竖着看,这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

师:(手指第二空)这里要填什么?

生:2只小船要用多少个三角形?

师:刚我们求出来是多少?

师:3只小船要用多少个三角形,你怎么想?

生1:3个7相加,7+7+7=21

生2:用前面求出的14+7=21

师:那接下来几个你会求吗?

书本打开70页,把书上的这张表填写完整。

生填写汇报

师:谁来说?

注意把话说完整(几只小船用多少个三角形)

生汇报:4只小船用28个三角形……7只小船用49个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再算这些结果的时候,总结一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几只小船,就有几个7相加,比如4只小船,4个7相加,7+7+7+7=28,或者是用前面求出来的得数21+7=28,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算的更快的方法呢?

生:乘法/乘法口诀

师: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用乘法口诀会算的更快一些,【板书:乘法口诀】

好,就让我们根据这些结果编一编乘法口诀。

2.编口诀

师: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就有几个7?  【板书:1个7】

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7=7】

你怎么知道1×7=7的?

生:因为一个7就是7

师:谁还能像他这样说一说,为什么1×7=7?

师:乘法口诀怎么编?  【板书:一七得七】

请你带领大家读一读。

师:2只小船用14个三角形,就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2个7相加】

乘法算式是 【板书:2×7=14】

我们给它编句口诀,谁来说? 【板书:二七十四】

师:3只小船用21个三角形,就有几个几相加了? 【板书:3个7相加】

(手指表)这有(4个7相加、5个7相加、6个7相加、7个7相加)

你会像冯老师这样根据几个几相加,先列乘法算式,再自己给它们编口诀吗?

师:好,书本打开70页,把下面这个,一边读一边把算式补充完整,一句一句试着编一编口诀,开始。

生自己填写

师:谁来把你编的最得意的一句口诀介绍给大家?

指名介绍

生: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

师:你怎么知道4×7=28的?

生自由回答

师:数一数,我们一共编了几句口诀?(7句)

师:对照黑板,看看你编的口诀和黑板上是不是一样的?不对的赶紧修改,好了的同学手指着口诀自己读一读。

3.记口诀

师:好,手指着书上的口诀,这些口诀可都是你们自己编自己写的,很了不起,让我们自豪的把这些口诀一起读一读,开始。

师:会动脑筋的孩子,读完之后就会有有一些发现,

观察这几句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口诀的第一个字依次多一;

师:看口诀的第一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依次多一。实际上是多了1个?(7)

生2: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七

师:那是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7的乘法口诀)  【板书:7的】

生3:口诀的结果依次多七

师:我们来看一下,结果是不是每次多七,7+7=14……42+7=49

师:有这么多发现,让我们带着这些规律,再一起把这些口诀读一读,你也可以试着记一记。

生齐读

师:你记住了吗?自己悄悄的背一背。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比较好记。

指名生自由回答

师:你觉得哪句比较难记?

要是忘记了这句口诀,你有什么好办法想起它?

师:有了这么多的规律和方法,应该不难背了吧,先试着背给同座位听一听。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会背的同学用手捂着眼睛,不会的小朋友可以偷偷看一眼,开始。

师:对口令

二、            教学想一想

师:学会了乘法口诀,我们还要好好利用它,下面我们就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板书:7×2=    7×1=      7×3=】

先想用哪句口诀,再算得数

完成70页想一想,补充:7×5=      7×7=      7×6=    7×4=

三、            练习巩固

1.教学71页第1题

师:这时候会思考的小朋友会想这三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呢?

请你选择一组说一说

指名生自由回答

2.第2题

师:小矮人说你们不仅会计算,而且能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他想考考你们,71页,手指第2题,齐读

师:6个7比5个7多几?你会算吗?比7个7少几?谁比7个7少几?(6个7)

好,请你们帮小矮人算一算

生汇报

4.第4题

师:刚才小矮人很开心,真是一群善于发现的好孩子,现在他想考验考验你们计算的本领了,准备好了吗?开始,比比谁算得对。

5.     第5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乘法?

6.      第6题

让一名学生读题,然后说出算式

7.      第7题

学生填()里的数

交流结果,说说先的哪句口诀。

三、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今天学习了什么?还知道7的乘法口诀怎样的出来的吗?

5的乘法口诀篇5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与数学的灵活性。

学生学习基础:

1.学生在前一段学习2~5的乘法口诀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编写口诀的经验。能熟记2~5的乘法口诀并加以运用。

2.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仍存在个体差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了(但不是建立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73页:有多少粘贴画。

教学目标:

1.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会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过程:

复习――摘苹果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师:请看大屏幕,看得数想口诀,如果回答对了,就能把苹果摘下来。

一、谈话引入

大家表现不错,我们继续学习新课,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瞧,谁来啦?

生:小青蛙。

师:喜欢小青蛙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能捉害虫.

师:对,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小青蛙看见我们二班的孩子这么可爱,还带来了很多青蛙贴画,你瞧。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每排有6张,有9排。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如:一共有多少只小青蛙?

二、合作探究,感受新知

1.填一填

师:一排有6张青蛙贴画,那2排,3排,4排……你能接着往下数吗?

师:请打开书本完成78页的表格,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看***,完成表格。组织汇报交流。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表格中我们看出:青蛙的贴画是连续加6。

师:那现在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青蛙贴画了吗?

生:54张。

2.编口诀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你们自己编口诀?敢挑战吗?

生:“敢”。

师:和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师:我们编口诀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请在小组内说说。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请你把书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生:学生尝试写算式,编口诀,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如果发现有错,要告诉同伴,由他自己订正.

师:一起把口诀读一读吧.

师:男生读口诀,女生读算式。

3.记口诀

师:你发现6的口诀有什么秘密?

生1:一共有9句,其中4句是我们已经学过的.

生2.每次差六。

师:如果老师,忘记了,六六三十六,怎么办?

生:先算五六三十,三十加六等于三十六。

师:老师这有两幅画,表示推算6×7的过程,你看懂了什么,和同桌说说。

生:先算五个六再加两个六,先算四个六再加三个六。

师:如果老师忘记了6×8=( ),你能在钉子***上推算一下吗?

师:组织交流。

4.多种形式记口诀

3分钟背口诀,请大家先择喜欢的方式背口诀。

三、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师:看到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掌握的这么好,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第一关:口诀算式对对碰。我说口诀,你们说算式。

第二关:我是小小神算手。

第三关:生活中的数学。

师:每本书六元,你想买几本,怎么付钱?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能用6的口诀来解决呢。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第四关:投骰子。

师:出示规则:4人一组投骰子,比如说投到数字2就说二六十二;投到数字7就说六七四十二,以抢答的方式速度最快的获胜。

5的乘法口诀篇6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乘法口诀的由来。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难点:

记忆口诀和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前几天,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小朋友进行了一次口算比赛,今天老师把口算题目也带到了咱们班。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师用课件依次出示题目,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回答)

2×55×4 3×6

6×54×4 4×3

6×16×3 2×4

3×26×6 1×1

2×63×3 2×3

5×52×4 6×2

6×41×62×2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既好又快,很不错!现在咱们回过头来看这些口算题,一共有多少道呢?

师:怎么这么快?谁来介绍一下经验?

生:每竖排有7道,一共有这样的3排,“三七二十一”嘛,一共就是21道。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刚才那位同学实际上用到了一句几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

生:(齐)7的乘法口诀。

师:看来大家对7的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除了“三七二十一”外,7的乘法口诀还有别的吗?

(生七嘴八舌地说:有!还有好几句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新课

1、整体猜想。

师:在正式开始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先请你猜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并说一说你猜的理由。

生:因为2的乘法口诀有2句,6的乘法口诀有6句,所以我想7的乘法口诀应该有7句。

生:因为我们老师以前说过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师:你们俩说得挺有道理。大家再想,7的乘法口诀里肯定少不了哪个字?这个字写在口诀中的什么位置?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七)

师:“七”字前面是哪些数?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表示7相加的个数。

师:那“七”字后面呢?

生:“七”字后面写几个7相加得到的和。

2、学生试编。

(1)教师引导。

师:在刚才完成的口算题中,除了有“三七二十一”,你还能发现7的其他几句乘法口诀吗?(学生脸上流露出困惑的表情)我看到大家都在思考,找到了吗?(学生仍是迷惑不解“瞧,我找到了一句(将口算题中的左边一列算式圈在一起)。现在你知道我发现的是7的哪一句乘法口诀了吗?

生:一七得七!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一竖排有7道题,1个7还是7,就能出现“一七得七”。生:老师,我还找到了“二七十四”。看两竖排,两竖排是2个7,2个7是14,就得到了“二七十四”。

师:(由衷地)你已经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谁能把他的意思重复一遍?

(生回答后,师小结:刚才我们用观察的方法编了3句7的乘法口诀,看一竖排就是1个7,知道了“一七得七”,看两竖排就是2个7,得到了“二七十四”,看三竖排就是3个7,得到了“三七二十一”)

(2)学生自编。

师:7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出了3句,剩下的4句你们是要老师一句一句地讲呢,还是靠自己的能力把它们编出来?

生:(齐)自己编。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继续编剩下的口诀呢?

(有的说用加7的方法算,有的用画***数,也有的提到用小棒摆)

师:注意,光写出口诀不算真本事,还要能在练习纸上把编的方法也表示出来。能行吗?如果有同学感觉难度太大,也可以参考课本第72页上的七巧板拼***来编。

(师穿梭于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适当反馈指导)

(3)全班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先请这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成果”。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成果”)

生:我每行画上7个三角形,一共画了4行,4个7是28,就编出了“四七二十八”。又画了一组5行的,5个7是35,就编出了“五七三十五”。

生:我每行画7个O,一次性画好了7行。看四行就编出了“四七二十八”,看五行就编出“五七三十五”,看六行就编出了“六七四十二”,看七行就编出了“七七四十九”。

师:这样一次性画完再编口诀,更省劲!这样的“偷懒”,值得提倡!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是先写出几个7相加的算式再编的。4个7相加的和是28,编出了“四七二十八”;5个7相加的和是35,编出了“五七三十五”;6个7相加的和是42,编出了“六七四十二”;7个7相加的和是49,编出了“七七四十九”。

3、记忆口诀。

师:同学们、确实不错,靠自己的力量把7的乘法口诀全编出来了。大家大声地读一遍吧!

(生大声朗读)

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学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处啊?

生:可以用来计算与7有关的乘法算式。

生:能提高口算乘法的速度。

师:现在请你挑一句口诀说说它可以帮我们计算的乘法算式。

(师根据生的回答在与口诀对应的位置板书13道乘法算式)

师:我发现前面每句口诀都写了两道算式,为什么“七七四十九”这里只写了一道算式呢?

生:因为两个因数都一样,交换之后还是7×7。

师:原来是这样。要计算7×4想哪句口诀就可以了?

生:四七二十八。

师:看来7的乘法口诀确实重要,赶紧花两分钟时间读一读、记一记吧。

师:都记熟了吗?咱们找一位同学背一背。谁来?

(一生闭上眼睛背口诀,背得十分流利)

师: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句容易记?

生: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

师:为什么?

生:感觉比较顺口。

师:哪几句难记一些?

生: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师:生活中人们常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做事很勇敢但是也很莽撞。《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呆了――

生:七七四十九天!

师:这些大家都熟悉的话可以帮我们记忆。刚才有同学提到有几句口诀挺难记的,谁还有好的记忆经验介绍给大家呢?

生:看“七”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

生:看“七”后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7。

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背的时候突然忘了“五七三十五”这一句,怎么办?

生:可能先想一想“四七二十八”,然后再在后面加上7就行了。

生:也可以想“六七四十二”,然后再减云7就行了。

师: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说明已经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看前面的数,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增加了1,而得数却是一个比一个多7。从下往下上看,得数是一个比一个少7,请同学们用找到的规律,再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更熟一些。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说口诀。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师点击出示一道算式,生说一句口诀)

⑦ ②

⑥ ③

⑤ ④

师:现在提高难度了!

①3×7+7=②4×7+7= ③5×7+7=

(先出示第一个,请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3×7等于21,然后再加上7就等于28。

生:老师,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3×7可以表示3个7,再加一1个7就是4个7,用口诀“四七二十八”一下子就算出来 了!

师:很巧妙的方法大家听明白了吗?

……

2、应用举例。

(1)古诗中的口诀。

师:大家表现得很出色,老师送一首诗表示祝贺。大家齐读一遍:

×××××××

师:你从这首诗中发现与7的乘法口诀有关的问题了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行是7个字,我想到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一句都是7个字,这样的古诗又称为七方诗。

(2)大自然中的口诀。

师:古诗中有7的乘法口诀,大自然中有没有呢?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一只七星瓢虫的***片,生饶有趣味地进行观察)

师:你发现这幅***片里的数学问题了吗?想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生: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一七得七。

师:那两只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用哪句口诀?

……

(3)生活中的口诀。

师:一个星期有几天?

生:7天。

师:那两个星期共有多少天呀?怎么列算式?可以用哪一句口诀计算?

生:2×7=14或者7×2=14,二七十四。

(生依次回答四个星期和六个星期各有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5的乘法口诀篇7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5×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2、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3、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5的乘法口诀篇8

关键词:复习课;思想渗透;经验积累;孕新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53-03

复习课主要任务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口诀的新知,并进行了练习课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学生对于乘法口诀比较熟练了,在此情况下,如何在复习过程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复习,需要在复习过程中重新思考,在复习形式上、内容设计上有所创新,来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生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双基”上,要在“四基”上做文章。

基于以上分析,我在设计时,没有简单的围绕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组织教学,而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围绕着“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进行设计,让学生在直观***的引导下,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使他们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体会新的内容、新的思想,与本内容比较紧密的是数形结合思想、乘法模型思想(表示几个几)、等积变形的基本经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本经验等。

一、教学片断:

1、动口:乘法口诀表的再梳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乘法口诀,请一位小朋友再来背一背。

生:……(教师课件跟进出示完整的口诀表)

师:今天,老师要把乘法口诀表变一变,口诀中的积用数学字出示,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口诀中的积,按从小到大背吗?(处理上表,只呈现积,让学生背)

生:(在表格数字的引导下尝试背)

师:积相等的口诀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把相应的口诀变成红色)

生1:一四得4和二二得4的积都是4。

生2:一六得6和二三得6的积都是6。

生3:一八得8和二四得8的积都是8。

2、动手

(一)摆一摆、画一画表示乘法口诀

师:请小朋友们同桌合作在桌上摆出“一四得4和二二得4”这两句口诀的意思(提供给学生的***形有多种形状)。

生(投影上展示):

师:那么积都是6、8、12、16呢?请你选一组,在练习本上画出口诀的意思,请小朋友们用画小正方形的方法表示。

生(投影上展示反馈):

师:刚才我们表示了这么多乘法口诀,请你说一说乘法口诀表示的意思。

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4个2用“4×2”, 4个3用“4×3”,(课件出示)那如果是求“4个 ”、 “3个 ”、 “5个( )”呢?

生:“4× ”、“ 3× ”、“ 5×( )”。

师:( )里可以填什么?

生:任何数;任何***形;任何符号;任何字母。……

(二)在方格纸上涂一涂乘法口诀

师:通过摆、画等方法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的乘法意义。接下来说同学们在方格纸上涂一涂乘法口诀“二六12和三四12”、“二八16和四四16”。(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方格的纸)生(投影上展示反馈):

师:①和②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生:积没有变,形状变了。

师:如果积是还是12,你觉得形状还可以怎么变?

生:涂一排12个,(写成乘法算式会吗),“1×12或12×1”(在前面***形的基础上课件跟进呈现下***)

(③和④采用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操作方法:在前面***形的基础上课件跟进呈现下***)

3、动脑: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初步感知

师:(出示下***)如果把下面的长方形都画成小方格,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小方格吗?怎么想的?(跟进问题:用到哪句乘法口诀?)

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边格子数乘起来就是总格子数。

二、观点呈现:

1、促进“数形结合”

义务教育程标准通过修改后(2011年改版),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改版,进一步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后继学习力。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中都是一项重要思想方法,新版数学教材的编排在六年级上册进行明确,单列编排了一块内容:“数学广角――数与形”(六上P107),这是提得最明确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把***形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形性质问题。通过‘以数解形’或‘以形助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兼取了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两方面的长处。”

在教学中,当学生梳理完乘法口诀表后,先让学生用***形来摆一摆“一四得4和二二得4”这两句口诀的意思,接着用画一画方法表示积是6、8、12、16的乘法口诀;当学生归纳出乘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把其中的一个数字变成一个“ 或 ”等;再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涂一涂乘法口诀,根据长方形的长边与宽边格子数来得出总格数,再引出乘法口诀。这一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把乘法口诀与***形一一对应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多层的互化,做到“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把口诀进行充分的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

2、渗透“建模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演绎、模型等”。在学生的思维中建立数学模型,是思维的较高层级。有关资料关于数学模型的定义是:“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这种数学结构是借助于数学符号刻划出来的某种系统的纯关系结构。”

从本节课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析,需要学生建立的“关系结构”是“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只凭一节课、一种方式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需要多种形式进行实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摆一摆“一四得4和二二得4”这两句口诀,反馈时,呈现在学生眼前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1个4或4个1”和“2个2”,也有方向的变化,摆法的变化,但本质没变的是“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当学生归纳得出这一数学结构后,教师追问:“4个2用“4×2”, 4个3用“4×3”,那如果是求“4个 ”、 “3个 ”、 “5个( )”呢?”学生回答:“4× ”、“ 3× ”、“ 5×( )”。老师再追问:( )里可以填什么?学生说:任何数;任何***形;任何符号;任何字母。……到此,学生的模型已经真正建立起来了,“不管是几个***形的和、几个符号的和、几个字母的和、几个数的和……,只要是求几个几的和都用乘法。”

3、积累“活动经验”

关于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到目前为止,大家各有各的说法,而朱国荣老师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界定为: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2]。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思考过,那么他们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活动经验是不同的,在这一内容教学中,需要学生亲历什么样的过程、积累哪些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什么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两点:

(一)“长方形面积计算”活动经验的积累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平面***形面积的起始,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经验,给学生不断的思维积淀,才能水到渠成。

在本节课教学中,分三个层次进行积累。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画一画表示“二三得6”的乘法口诀时,跟进呈现(如***):

可以初步感知到“每行3个,2行一共几个”、“ 每行2个,3行一共几个”都可以用“2×3或3×2”来求总数,这里的格子数是分开放置的。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涂一涂,比如根据口诀“三四12”请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呈现***形(如下***):

并呈现算式“4×3”,这时给学生的感知是直观的长方形(与上面区别是格子已经靠在一起了),总个数的求法是两边的个数乘起来。第三个层次是反向操作:“如果

把下面的长方形都画成小方格,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小方格吗?”***例:

这时有些学生可能还停留在画一画的思维层次上,有些学生就直接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三五15”,跟进出示乘法算式“3×5=15”。通过上面三个层次的操作,学生是在不断经历、充分体验的活动过程中积累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活动经验。

(二)“等积变形”活动经验的积累

“等积变形”可以直观的理解为:积相等,形状发生变化。是学生数学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从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寻觅到它的踪影),也是生活实际应用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表示乘法口诀”时,“一四得4和二二得4”这两句口诀的积都是4,但形状可以是________与________,“积是6、8、12、16”的口诀

变化就更多了,比如积是6,形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涂一涂乘法口诀”时,呈现给学生直观的感知***是:

在这一整个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摆一摆、画一画表示乘法口诀”,到“在方格纸涂一涂表示乘法口诀”,学生体验的既有“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___、___、___等”又有摆放形状的各种变化,以及到方格纸上长方形的形状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不变的是乘法口诀中的积。利用这些变化与不变信息,引导学生不断的积累“等积变形”的活动经验,加深对这一思想方法的理解。

参考文献:

5的乘法口诀篇9

   乘法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正确列式解答,学生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有时与加法应用题混淆不清。因此,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一道题里两个已知条件的关系,也就是看题目中的问题是不是求几个几相加。为此,我采用了充分利用小学生较熟悉的实物或事例进行教学,并从乘法口诀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再到变式练习。让学生一步一步由感知到理解再到灵活应用掌握应用题。一、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渗透乘法应用题的教学。      从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开始,抓好学生语言表达为乘法应用题教学打下基础,通过学生摆学具,初步认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并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意,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相加。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画自已喜欢的5个相同***形,知道1个5,算式是5×1=5,口诀“一五得五”。逐步编出5的所有乘法口诀。通过训练,学生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其来源。学生在完整叙述口诀来源的基础上,对乘法意义有了初步认识,为乘法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二、通过***画应用题,进一步感知乘法应用题的结构。      出示:         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意,(1)每行有5个苹果,4行有几个苹果?(2)一列有4个苹果,5列有几个苹果?由具体到抽象过渡,学生通过语叙述对乘法应用题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达到顺利学习文字应用题的目的。三、引导学生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乘法应用题。正式教学乘法应用题时,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用笔画***,学生通过前面的感知和***画应用题的学习之后,很快就能画出应用题的***来。通过这一系列训练之后,学生很快明白要求3个人浇多少棵树,就要算3个4棵是多少,这样学生对乘法应用题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习乘法应用题      学生学习乘法应用题之后,还应能灵活解答乘法应用题。在巩固学习中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达到让学生灵活应用的目的。1、        及时训练,反馈信息       在教学乘法应用题之后,让学生及时做书上的练习(并说明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2、        教学中,加强与加法应用题的对照练习      出示“有2瓶花,每瓶5朵,一共有几朵花?”和“有2瓶花,一瓶有5朵,另一瓶有4朵,一共有几朵花?”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这样算?然后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3、        增加开放性题的训练      为了达到能灵活应用知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增加了开放性题的训练。比如:出示             ,每班出5张画,二年级一共展出多少张画?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而又出示2个数字,编出一道加法和乘法应用题,进一步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巩固了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正确区分这两种应用题。      通过以上的训练,逐步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法与乘法之间,乘法的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学生较牢固掌握了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5的乘法口诀篇10

    一、变“分散教学”为“集中教学”,变“注入式”教学为

    “启发式”教学

    1988年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分散教学”的常规教法。即按目前义务教材的编排形式(原现行教材与 此基本相同),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一)(有2—6的乘法 口诀求商)与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进行教学。据我们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 明,这种“分散教学”的常规教法,对大面积提高表内乘除法口算教学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88年以后,我们开始采取“集中教学”的非常规教法,并对两种教法作比较研究,逐步形成了有自 己特色的口算训练方法与理论。在“集中教学”中,我们对教材作了调整与组合,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 与表内除法两块进行教学,并以表内乘法的教学为重点。即把乘法口诀集中起来教学,将乘法与除法划分开来 教学,突出重点,以“乘”促“除”。由于表内除法是从表内乘法运算的可逆联想着手进行的,它利用一句乘 法口诀逆算的正迁移来口算同一被除数的一组除法。例如,18÷2=?,想:二( )十八,商是几;18 ÷9=?,想( )九十八,商是几。在掌握同一被除数的一组除法后,同样的方法又有利于迁移到另一组除 法运算中去。因此,以乘法九九口诀作为表内乘除法运算的主体结构,以“乘”促“除”,其心理学的依据就 在于此。我们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按“分散教学”形式进行表内乘除法教学约需60课时,而按“集中教学 ”形式进行教学只需35课时,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且又可进一步提高表内乘除法口算教学的质量。

    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教法是:根据乘法算式,由教师把乘法口诀编写出来,再让学生反复读 ,仅从现象上揭示了编口诀的规律,割裂了乘法意义与编口诀规律的内在联系,加重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应该 说这是“注入式”的教学。

    我们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实质上揭示编口诀的规律。例如,根据6×3=18编口诀,先让学生 思考:“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告诉学生:“为了很快地记住这个算式的结果,我们来编句口诀,因 为这个算式表示‘三个六相加得十八’,所以它可简化为‘三个六,十八’,再简化一点,就是‘三六十八’ 。”这样揭示,把乘法算式的意义与编口诀的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在教学乘法口诀 前,我们预先在每个教室里挂出一张乘法口诀表(未学部分用纸盖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教师教一组口诀,揭开一组;学生学一组口诀,填写一组;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并使学生较快地对口诀表形成 完整的认识。在教学2—4的乘法口诀时,我们重点使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推导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各组口 诀的编排特点,如每组口诀句数的特点,每组口诀中被乘数、乘数、积变化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口诀的 编写方法。在教学5—9的乘法口诀时,开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编乘法口诀。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又 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并调动了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针对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特征组织练习

    学生表内乘除法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能正确地以口诀为中介抽象地 进行口算,能按照口算方法一步一步清晰地进行思考。口算的准确度,联想思考方法的清晰度,是这个阶段口 算能力的主要特征。第二阶段是降低意识口诀的清晰度,即减少想口诀所用的时间,提高口算的速度。能否简 缩联想,提高口算速度,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征。第三阶段是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使口算自动化。 学生感知算式后,不再想口诀,就立即说出或写出得数。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 征。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一阶段时,口算练习不宜多,口算速度要放慢,以确保口算的准确度,以及口算 思考过程的清晰度。可多采用一些口算口答的形式,多让学生讲讲口算思考的过程,务必使每个学生意识到算 什么,怎么算以及为什么这么算。只有让学生有了对口算方法清晰的联想,才能为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基础。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时,应适当增加口算练习量,逐步提出限量口算的要求,并针对错误频率 高的算式进行重点练习。可多采用一些口算笔答的形式,多采用如听算、口算表、口算练习册等形式,还可以 让每个学生自制表内乘除法口算卡片,尽可能使人人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逐步使学生建立起算式与得 数之间的直接联系。

    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处于第三阶段的前期时,这是从意识到口诀口算进入到不用意识到口诀口算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口算的练习形式、口算的练习量、口算的练习次数、练习的时间等设计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短 期集中训练”的方法(本文第三单元将作具体介绍)极为有效,它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较快地达到口算自动化的 程度。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只需坚持每天一两分钟的口算基本训练,或针对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采用分布练 习法,先是隔日练习,再是隔周练习等等,直至学习多位数乘除法。这样遗忘可以减少,已形成的口算能力也 得到了巩固。

    三、消除口算能力形成中“高原现象”的实验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表内乘除法单元结束时,学生的口算能力基本上都能进入第二阶段,各班 的口算口答平均水平在每分钟20题左右,口算笔答的平均水平在17题左右。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几乎大部分班级的口算水平提高不快,甚至在期末结束时,较多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未能进入熟练阶段,未能实 现口算的自动化,出现了教学心理学中所谓的“高原现象”。怎样消除表内乘除法口算能力形成中的“高原现 象”?我们的研究表明:应该实施“短期集中训练”的方法。“短期集中训练”,是指在短期内集中一定的时 间,设计一定量的口算练习,以完成对学生口算训练的强化过程。下面是1994年的实验概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5的乘法口诀10篇

学习

新的起点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新的起点10篇,内容包括新的起点第一篇,新的起点美文。如果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风平浪静。如果你选择了奋斗,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挫折,他会伴你一生。如果你奋斗,他就会是垫脚石,祝你登峰造极;如果你堕落,他则会使拦路石,让你止

学习

我的阅读故事10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阅读故事10篇,内容包括我的阅读故事及感悟,中国历史故事阅读。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从上幼儿园中班起,我就喜欢书中的故事,可惜,不认识字,只能看看***,再后来,我就死缠硬磨妈妈,要妈妈给我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

学习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学会感动,时刻感动,体验生活,珍惜生活。——题记进取的勇气往往来源于平凡的感动。——题记总是习惯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今天突然发觉身边的

学习

那一刻我长大了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那一刻我长大了10篇,内容包括那一刻我长大了十篇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十篇作文400字。小时候,我一直盼望着长大,因为我烦透了母亲那唠叨声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绝对不麻烦别人,比如洗小手绢了一次去陪

学习

读书改变命运10篇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改变命运10篇,内容包括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读书改变命运的观点。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错!田要细耕,书要精读,只有读书,才能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干一番事业。书,能让我们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给我们带

学习

写植物的作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写植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一种植物的作文,植物的作文400字以上十篇。坐在车上,翘首望着山上那“万绿丛中一点红”,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渐渐地,那红点越来越大,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那片红色,唯恐从我眼底逃走。下了车,一片

学习

英文读后感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英文读后感的模板,英文读后感大全。However,wecan”thelpwantingtoask,onlythisstepcanbeindependentIthinkIwon”t.Afterall,women”sindependenceisalong-te

学习

写荷花的诗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写荷花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荷花的诗句,写荷花的诗完整的。2、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3、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

学习

导游欢送词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导游欢送词10篇,内容包括导游欢送词,导游欢送词英语。导游其实就象演员一样,演员在台上演出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掌声,而我们导游也是希望得到各位嘉宾的认可,非常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出去旅游,我也有信心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学习

关于龙的诗句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龙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龙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龙的诗句和名句。KeyWords:poetryintheTangDynasty;WangChangling;theTownofLong;Lulong1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学习

描写苏州的诗句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苏州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苏州的优美诗句,描写苏州最有名的诗句。诗文默写的题型没有太多变化,一般为根据诗词的上句或下句填空默写。近年来,默写的形式朝着“有理解、能运用、善归纳、融内外、多积累”的方向发展,因此

学习

读书之乐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之乐10篇,内容包括读书之乐美文大全,读书之乐的读书心得。每当我沉醉于一本书时,我常常为书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怒,如痴如狂;为书中那些人物的命运魂牵梦绕,柔肠百结。我像一条快乐的鱼儿在书海中畅游,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琼浆

学习

家长评价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评价10篇,内容包括家长评价100个字,家长评价大全。1.在德育方面,我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治课,我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有时,我还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

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800字左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值得中国式的教育彻底反思一回的,是不是应当因材施教而不追求完美?人生来就会有瑕疵,但每个人都有他

学习

巧用口诀,所以精彩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巧用口诀,所以精彩,内容包括怎么巧用乘法口诀,巧用口诀妙处多。[摘要]新课改启迪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巧编

学习

生物教学中的“口诀记忆法”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教学中的“口诀记忆法”,内容包括生物口诀记忆法,生物知识记忆方法。生物教学中,运用口诀记忆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编纂口诀,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关键词:口诀记忆法;学

学习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记忆口诀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记忆口诀,内容包括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要点和口诀,氧化还原顺序表口诀。【摘要】化学课程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于认识和理解的,学生若能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将为后续学习奠定良

学习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要点口诀

阅读(184)

本文为您介绍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要点口诀,内容包括五禽戏动作要领及口诀,五禽戏的口诀顺序。起势调息调整呼吸神内敛,头身正直顺自然,胸腹放松膝微屈,诱导入静排杂念;提吸按呼沉肩肘,柔和均匀意绵绵,心静神凝气机动,神不外驰守丹田。虎举撑掌

学习

浅谈“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乘法分配律”的证明,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00道,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方法。“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乘法分配律的核心本质是乘法的意义,

学习

“九九乘法表”不为人知的一面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九九乘法表”不为人知的一面,内容包括九九乘法表口诀最全,九九乘法表口诀背诵文字。“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我相信每位薯条都会背“九九乘法表”。光会背可不算彻底认识它哟,你知道乘法表到底是由谁发明的吗?它到底有多少

学习

管理中的乘法法则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中的乘法法则,内容包括管理中的加减法,管理上的减法法则。1946年,索尼公司还是一个只有20多人的小企业,但老板盛田昭夫却预料到了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科技。于是,他盛邀电子技术专家井深为合伙人兼技术顾问,由他全权负责新

学习

判断借贷方向的“口诀法”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判断借贷方向的“口诀法”,内容包括借贷方向口诀,会计借贷方向口诀。[摘要]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困难和难以把握的是关于如何判断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一套“口诀法”,既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