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0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1

今天中国式的教育考试制度,就好比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盛行的科举制度,千***万马过独木桥,你追我赶,最终只有精英份子才能挤过桥,其余的纷纷逃脱不了当落水狗的下场。分数录取线就好比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的“一夫”,给理想丰满而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当头一棒,震得他们两眼无神,心神俱碎。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社会有没有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之道?

要说隋唐时期举行的科举制度,那无非是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而制定的选拔人才的方法,直至明朝这一刻靠制度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文字狱层出不穷,统治者只想把那些狭义的思想灌输给天下,好为自己博得”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功名,不得不引得一片唏嘘。其实现在的中国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中国,要求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国家以及人民寄予我们非常”高“的期望,他们认为中国的孩子具有非凡的天资,是聪慧的,有能力的,但是,却从没体恤学生本身的思想。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还得承受家长厚厚的期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望子成龙,而且绝大部分肯定的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够出人头地,无论是在思想上,语言上,动作上,都严格要求孩子,轻则说,重则打。读不好就是对自己的不孝,读得好皆大欢喜。我们真的应该反省,到底有没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经就有不少父母寄予孩子太大的厚望,因为孩子高考分数线差几分考不上重点大学就一味的责骂孩子,最终年纪轻轻的孩子因为承受不了父母的责怪以及舆论的压力,从楼上一跃而下,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的,分数固然重要,但学校到底教给了孩子些什么,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会教什么?他们毫无疑惑的认为读好书就是人才,人才就能帮助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就能实现中国的”复兴“之梦,可是我要说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学生逃课,旷课的人与日俱增,打架斗殴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学生因为鸡皮疙瘩点小事就将自己的老师直接刺死,我们应该反思。除了成绩,是不是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的培养。是不是不能再一味的追求重点高中或是其他的不是学生所喜爱的?我们是不是不能再:”己所欲,施于人“?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值得中国式的教育彻底反思一回的,是不是应当”因材施教“而不追求完美?人生来就会有瑕疵,但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优点所在,如果人们能够更善于并利用这一点,那我想中国的复兴之梦将更快实现。

初三:轩少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2

选文围绕先贤箴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展开论述。重点论述了这一箴言对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维持国际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提炼论点、理解论证过程及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期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道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到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策时,一再重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________,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2分)

2.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3分)

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简要说明。(4分)

你的思考:________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3

----题记

踏上幽幽古道,扶上老槐盘虬的根,心神被狠狠一震。仰头望去,参天古木,春时抽芽,夏时开花,秋时落叶,冬时秃枝,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百年,千年,屹立不倒。如同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永远以不朽的姿态供人瞻仰。

世事境迁,战国时百家争鸣。

墨家,法家,兵家,道家,儒家。

秦始皇逆天施道,焚书坑儒,不懂得体恤百姓,推己及人,终被武王灭国。

自汉武帝罢百家,尊儒术,儒家便以其高傲、俯视众生的姿态在中华文明史上巍然不倒。其“推己及人”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华五千年之泱泱大国,因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推上了“礼仪之邦”的宝座。对此,我中华儿女当之无愧!

春风化雨,小草只取一瓢饮;落红护花,古树执念一叶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周游百家,向着世人昭示着他的主张,无奈生不逢时,只来得及发出“泰山坏乎,墙柱催乎,哲人萎乎”的哀叹,便被历史淹没。

中华文化千年不倒,但仍有一些束缚人们思想的存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发扬光大。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其精华之精华,请务必记得,推己及人,把别人当成自己,奉献他人,快乐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4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创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创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这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观也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接受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5

一、学情分析

这次赛课的学校是柳州市重点高中――铁一中,据教科所老师介绍,该校学生基础好,知识面宽,阅读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都较强。因此,对本次课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字词句应该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设计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见研磨过程)

二、初品文本

本次赛课的课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广西新课改后首次编入高中教材的篇目,属选修课的内容。接到课题,研修团老师经过对教材的解读,拟出初步的教学设想:一、以“宅心仁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成功便成仁”作为问题导入,问学生怎样理解这个“仁”,引出课题。二、展示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①模拟课堂,分角色朗读。②5分钟时间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并做标记。③教师检查落实重点字、词、句。④布置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文中有几个人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些弟子的?什么是仁?怎样实施仁?实施仁后怎么样?⑤展示学生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深化什么是“仁”。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仁”。⑦课堂总结。⑧作业布置。

三、磨课

总共进行了四次集体研磨。第四次课后,研修团对龙老师的课进行了最后一次点评。有以下亮点:①善于引导,耐心启发,注意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在和谐平等氛围中推进。有启而发,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现课改精神和教育新理念。②能抓住文本特点,注重挖掘文本内涵,学生在读中思、思中品、品中悟,多角度敲击文本。龙老师在让学生理解课文时,通过模拟当年课堂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氛围浓。③教师语言清晰、标准、流畅,有着扎实教学基本功。教材处理恰当,文本切入正确,比较准确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流程清楚,教学整体结构完整有序。④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多样,富有激情。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具有生成问题时精当追问能力,做到教学方案烂熟于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孔子对“仁”的观点。

3.情感目标: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分析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分析孔子“仁”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以故事来导入新课: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了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的生命最后的闪电,把人间照亮。说的就是广西桂林的十二岁女孩何,在得知自己只剩下三个月生命的时候她说:“我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了,我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最后她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就是孔子“仁”思想的具体体现,那么孔子的“仁”还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讨“仁”的丰富内涵。

2.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3.检查预习:落实学案中的重点字词句,解决疑难问题。

4.模拟再现课堂:让学生加深对原文字词句的理解,初步体会“仁”的内涵。

5.分析课文: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什么是仁?(2)怎样实施仁?(3)施仁后的效果?然后联系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分析“仁”的深刻内涵。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的仁人仁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仁”的内涵。

7.布置作业: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六)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板书一

思考:1.什么是仁?2.怎样实施仁?3.施仁后的效果?

板书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6

关键词:“忠恕”思想;价值

中***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85-02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一直都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基督教的“黄金准则”――“我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被作为全球伦理准则之一确定下来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即“忠恕”思想被认为是这一准则的同义语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儒家“忠恕”思想含义的探讨

关于“忠恕”思想的理解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在众多观点中把“忠恕”看成整体,或并列的两个概念,仍然是两大主流观点。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儒家“忠恕”思想及其价值,我们就需要先了解这两种主要观点。

朱熹是第一种提法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也将二者分开来进行解释,但是其仍然是将“忠恕”作为统一的概念来理解的。

朱熹对“忠恕”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仅管朱熹对其作了区别解释,但是在其思想中“忠恕”不可分离。他在《朱子语类》卷六三中曰“因问‘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只是恕,何故子思将作忠恕说?’曰‘忠恕两个离不得,方忠时,未见得恕,及至恕时,忠行乎其间。’故曰‘无忠,做恕不出来。’”朱熹将“忠恕”作为“一件事”来解释,只是“忠恕”在层次上略有不同。“忠”为体,“恕”为用,其曾明确提出“忠是本根,恕是枝叶。非是别有枝叶,乃是本根中发出枝叶”的思想,“忠”中包含有“恕”,而“恕”只是“忠”的一个方面。“忠”是心之体,“恕”为心之有,二者共同统一于心这一理。

关于将“忠”与“恕”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来理解的代表人物便是冯友兰与杨伯峻。在他们的观点中,“忠”是仁的积极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仁的消极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曰:“‘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认为“忠”是积极的一面,“恕”是消极的一面,只是二者在所达到的道德层次上有所不同而已。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也写道:“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所谓的肯定与否定也就是积极与消极的意思。而他这一思想也与杨伯峻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于以上提到的对儒家“忠恕”思想的论述是两种主流的解释,也最为学者们所接受,但是这两种观点仍然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朱熹对于“忠”的解释“尽己”。关于“忠”《论语》中并未有过对其的明确定义,而且其对儒家“忠”的解释难免会带有理学特有的思想,其以理学来解释“忠恕”,显然不妥。其次关于将“忠恕”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来理解,对“忠”与“恕”的解释笔者是赞同的,关键在于“忠恕”是否可以分开,因为“忠”与“恕”作为达到仁的方法,尽管其本身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其二者又是统一在“仁”这一终极道之下。

关于儒家的“忠恕”思想现在仍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我们也并不要求所有的学者都形成一定的范式,笔者认为只要各学者在自己的框架内能够自圆其说,我们就可以认可他的思想。

二、儒家“忠恕”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要求回归传统文化的提出,其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忠恕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其有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忠恕”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

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受到人们的尊重,它为人们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道德标准,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份的“忠恕”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其对于维护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人们在很多方面没有达到共识,但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其所具有的重大的文化价值。

在现代社会,我们提出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号召,儒家文化的首要地位再次被广大学者所提起,尤其是世界宗教大会的召开,使“忠恕”思想作为基督教“黄金准则”的同义语成为了普世伦理的一条重要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忠恕”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其不仅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财富。

(二)“忠恕”思想的***治价值

当今世界并不安定,霸权主义仍在继续,不同的文化冲突更是随处可见,为了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国与国在涉及国家、领土方面的问题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还需要人们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相互理解与尊重,允许不同国家意识形态存在,不同文化传统存在,以及不同信仰宗教团体的存在,不能以本国的标准为标准,或者搞双重标准。有效的践行这一准则,便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实分相近。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们既要确保本国的合法利益,也要维护他国的合理利益,不把自己的意识思想强加于其它国家,不为了本国的利益牺牲其他国的利益。“忠恕”思想不仅有利于维护国际之间的和平与稳定,而且对于国际之间不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

(三)“忠恕”思想的经济价值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各国无可避免的卷入了一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经济竞争,如何在广泛的范围内维持经济的良性运转,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在这方面,儒家的“忠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资金、技术的限制,资源的分配不均等原因,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想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各经济主体充分合作外,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扶持,共同发展,也是保证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诚实、守信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忠恕”思想内涵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但这丝毫没有阻碍学者对它的热情,而这些也为现代学者研究“忠恕”思想提供了文化资源。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忠恕”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掀起回归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正规的渠道来帮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不只是儒家的“忠恕”思想及儒家文化,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传播,成为了学者们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李.论语高级解读[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6]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赵敦华.中国古代价值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2.

[9]王希.孔子忠恕思想浅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6(8).

[10]左亚文.儒家忠恕之道的语义分析与现代阐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1]张渝.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12]李存山.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J]2009.

[13]王志彦,于海英.维护国际和平寻求普世伦理――论“忠恕”之道与21世纪国际和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4]贾毅平.“忠恕之道”的市场意义[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6.

[15]卜师霞.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J].孔子研究,200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奋斗之心人皆有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谓之文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8

弟子新规圣人训,

首言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来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学文。

一以贯之以忠恕,

夫子处世本位固。

弟子新规人人学,

家睦邦安天下和。

孝悌:

父母呼唤应勿缓,

父母之命行勿懒。

父母教导须遵行,

父母诘责当顺承。

出门告知反必面,

嘘寒问暖惦康健。

家中之事勿擅为,

自作主张子道亏。

家中之物莫私藏,

私藏只让亲心伤。

父母过错不可怨

和颜悦色巧相劝。

父母年庚应记住,

一则以喜一则惧。

父母有疾伺候忙,

父母过世恸衷肠。

慎终追远念祖宗,

丧事尽礼祭如生。

兄道为友弟道恭,

父母称心孝在中。

钱轻物轻重亲情,

兄弟携手家业兴。

饮食坐走长者先,

幼者懂礼当知谦。

尊长不得直呼名,

务必谦虚莫逞能。

长者呼人即代叫,

其人不在速禀告。

路遇长者疾趋揖,

长者无言退恭立。

有问起对目不移,

怪力乱神切勿提。

同为长辈同为尊,

同为晚辈同相亲。

谨信:

早睡早起惜时光,

整理床单整衣裳。

早晚洗脸兼漱口,

如厕归来须净手。

衣冠贵洁不贵华,

合乎身份宜于家。

五谷蔬菜分季节,

不合时令亦当邪。

饮食节俭讲卫生,

暴饮暴食易伤身。

年方少时勿烟酒,

烟熏酒醉最丢丑。

***危害最无情,

害己害人害家庭。

远离爱生命,

和谐家园最安定。

步履从容立端正,

鞠躬握手当恭敬。

宽缓转弯莫触棱,

入室敲门或按铃。

大人问谁对以名,

回应吾我不分明。

用人之物须明求,

不问便拿即为偷。

借人之物及时还,

有借有还借不难。

人言为信信当先,

不行欺诈不为奸。

诚于内心信于人,

不自欺来不欺人。

声柔语晰出辞气,

待人展示亲和力。

话语多少视场合,

绝不花言弄巧舌。

市井之气莫沾习,

网络游戏更不迷。

劝君切记莫追星,

狂热浮躁嬉靡风。

信息未真勿轻传,

莫上媒体搅疑团。

力戒脏话不骂人,

虽曰未学亦有文。

恶语伤人一把刀,

伤痕易合恨难消。

见到人善即思齐,

纵然去远亦可及。

无心之过名为错,

有心之过名为恶。

闻过则怒闻誉喜,

无益有害损自己。

闻誉不安闻过欣,

顽石也能炼成金。

爱众亲仁:

天覆地载人相亲,

天地人和奏谐音。

勿谄富贵勿骄贫,

心系苍生自悲悯。

己有才能勿自私,

人有才能勿轻訾。

不厌故旧不喜新,

糟糠敝帚当自珍。

与人相交少计较,

不宜取多宜取少。

人不闲时勿事搅,

人不安时勿话扰。

一步之退是天空,

一种美德是宽容。

以势压人人难从,

以理服人人自平。

隐私莫议短莫揭,

流言蜚语应止歇。

别人有过若不规,

于人于己道两亏。

怨恨当消恩当报,

清心寡欲自观照。

严己宽人心自舒,

修身洁行德不孤。

道人之善即是善,

与人为善多点赞。

***者为正身贵端,

治安民慈而宽。

仁者爱人有仁心,

恒爱人者人人亲。

德才兼备人所敬,

自高自大人所病。

亲近仁者无限好,

嘉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者无限害,

小人狎昵百事坏。

里仁为美是君子,

择不处仁寡廉耻。

不媚低俗不逐流,

亲仁近义少忧愁。

学文:

学不力行易浮华,

力行不学难明达。

读书法则有三到,

心眼口到皆重要。

读书宽限紧用功,

功夫到时塞自通。

疑难困惑当札记,

勤学好问求确义。

经典贵在读通明,

莫作小池点水蜻。

怡情悦性养道心,

圣贤之书长慧根。

邪恶书网切勿视,

堕入歧途坏心志。

自怨自艾必自弃,

自信自强方自立。

心存善念求圣贤,

功德完满自然圆。

忠恕:

古人忠字非愚忠,

忠于大道是正宗。

一中一心不偏移,

心有二心自背离。

忠于家国忠于民,

立于天地立于心。

尽心尽力敬人事,

合道合德行忠字。

与人相处讲恕道,

推己及人最重要。

将心比心如其心,

恕之本义信其真。

夫子言恕依于仁,

己所不欲勿施人。

忠恕之道是精髓,

圣人则之不可违。

结语:

子承老者是为孝,

尊卑秩序讲悌道。

言行谨慎信于人,

诚实守信胜金银。

泛爱众者即亲民,

先忧后乐必亲仁。

美德践行欲立人,

余有精力则学文。

忠尽己心无二心,

恕推他心心比心。

忠恕二字是根本,

弟子新规须熟稔。

圣人之道是正道,

恺悌君子行此道。

圣人之道人人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9

关键词:《论语》 孔子;核心思想;礼;仁;中庸

中***分类号:B8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关于《论语》核心思想的解读,历来也是儒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主要在《论语》中得到集中表现,那么《论语》的核心思想必然也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体系。

(一)“礼”的思想

孔子关于礼的言论相当多,他拥护周礼,但他所说的礼,与西周是有所不同的:其一,孔子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尚书》的《金滕》、《洛诰》、《君》几篇中关于礼的文句,都只涉及成王、周公、殷先王以及诸侯,无一涉及庶人。《论语》则打破“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主张对于一切人“齐之以礼”(《论语・为***》)。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这里讲的是学习礼乐与做官先后的问题。孔子说有两种情况,没有世袭官位的人(“野人”),是先学习礼乐然后取得做官的资格;世袭贵族(“君子”),是先承袭爵位然后学习礼乐。如果要用人才,他主张选用先进于礼乐的“野人”。让“野人”学习礼乐,从中选用人才,是西周思想中没有的主张。孔子的学生中,有出身可考的只有南宫廷、司马牛二人是贵族,其余都是庶人子弟。而他的学生中不想从***的也只有个别,如闵子骞“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更多的是走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们都是先跟随孔子学习了礼乐,然后从***做官的。他们能以野人的身份而“先进于礼乐”,跻身于***治,这较之“礼不下庶人”的时代是一大变化。

其二,孔子所说的礼基本意思是礼仪、礼制,突出现实***治的含义,而崇敬鬼神的色彩淡化了。他重视礼,不仅要求学生们知道礼乐条规,更要求学生们理解礼乐精神的实质和现实作用。孔子时代,夏礼和殷礼都因为文献不足而无法具体考知了,夏裔杞国和殷裔宋国都是小国,所存的夏殷制度很少,不足为凭,而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论语・八佾》),就是说他能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他认为礼乐的作用是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统治者依礼行事,才能更容易的“使民”,并使统治阶级内部互不僭越,避免冲突;而士阶层依礼“事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二)“仁”的思想。

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颜渊》)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了仁爱的层次。首先,仁爱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为根本内容。孔子的弟子有若也曾经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以上《学而》)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可见仁的基点是家庭、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其次,仁爱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为主要原则。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的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度,克己复礼就是要用等级名分来约束自己,各安其位,不得僭越,以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的和谐状态。第三,仁爱要求体恤别人,奉行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从不可为的否定一面说的,即所谓“恕”。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至于忠,是从可为的肯定一面说的,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雍也》)这里不仅说明了“仁”的内涵中的忠的一面,而且说明了行仁的方法在于就近从自身体察,然后推及于人。忠和恕是仁的同一内涵的两面说法,所以孔子又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仁爱就是广济博施,泛爱大众。孔子认为,如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是超越“仁”,达到更高的层次“圣”,连尧、舜都不易做到。(《雍也》)

由此可见,孔子“仁”的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泛爱的成分。这互相矛盾的内容不是简单硬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当时现实矛盾的基础。孔子“仁”的思想的两面性,正是现实社会这种两面性的反应。

“仁”除了仁爱的含义之外,还包括“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内容,主要是要求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尤重实践。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了两面性,一方面具有维护贵族宗法等级制度的历史局限,另一方面他看到现实私有制社会人际关系的自私自利、压迫欺诈,极为忧虑,向往原始公有制社会人际关系的平等、民主、人道、和谐,珍惜美好传统的遗存,怀抱“大同”的理想,借助这些来针砭现实的弊病。

孔子的仁学实际是人学,他重视人,爱惜人才,强调人要自重自律,修养完美的人格;强调人要积极用世,追求充实的人生;强调推己及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积极的人道主义、人本思想,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

(三)“中庸”思想

孔子将“中”与“庸”联系起来,是其仁的方***,是实现“仁”的最高道德标准,它贯穿于各个方面。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它也属于最高层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在这里它提醒人们,要实现“仁”的理想,必须知道“中庸”,并坚定不移地走“中庸”之道。

在《论语》中,中庸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过犹不及”,其二是“和而不同”。孔子的“过犹不及”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他是坚决贯彻这一思想的:

***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雍也》)。又提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即以义为标准,过也不行,不及也不行。

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尧曰》)

文艺上,提倡“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

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宪问》)

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

“和而不同”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第二个方面。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和而不同的思想,孔子在各个方面也都是贯彻的:

***治上,则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

经济上,则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文学艺术上,则强调善美结合、尽善尽美。

总之,中庸思想的主题就是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论语》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所谈及的道德还包括:恭、敬、正、宽、忠、信、俭、惠、让、敏,以及礼、知、勇、善、命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论语》问世后的几千年,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从《论语》中学习安邦治国之道,故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参考文献:

[1]朱维铮.《论语》集结脞说[J].孔子研究,1986,(1).

[2]黄立振.《论语》的源流及其注释版本初探[J].孔子研究,1987,(2).

[3]杨朝明.上博竹书《从***》篇与《子思子》[J].孔子研究,2005,(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10

[关键词]《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0-01

九年级的《〈论语〉十则》,讲了多方面的内容,有为人处世的,有理想追求的,有艺术修养的,有亲近自然的,等等。执教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沐浴儒家文化的智慧甘露,让我们喜形于色。

反思其中,笔者觉得做得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成功的地方

1.学生积累了文言字词

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和讨论,并对照文下注释和使用字典来疏通文字。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在比较和思考中积累了文言知识。如“省”字是个多音字,通过查字典理解字义,才能真正掌握这个字的读音。还有“恕”和“怒”等字形体相似,意义不同,也需要查字典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意思,同时又避免了写错别字的问题。

2.学生获得了对经典的正确理解

这一点,需要对这些精辟的真理进行深入的阐述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把握。如讲到“吾日三省”,为什么要“三省”?为什么是这“三省”?我们有没有自己个人的“三省”?等等。这些都是对经典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阐述的思路。再如对“恕”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字面解释上,显然是片面的,显然是低估了孔圣人崇高和伟大的思想境界。当我们深入经典背后的含义后,让学生再次讨论得出,“恕”是建立在对对方真正的理解和需要的基础上的。基于此,我们总结出了对这句话的四种解释:己所欲,别人欲,施之;己所欲,别人不欲,勿施之;己所不欲,别人欲,施之;己所不欲,别人也不欲,勿施之。又如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笔者问:这里为何用反问句呢?为何对读书人作如此强调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会引起学生的深思,当我们把经典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研究后,发现经典是多么的活泼、灵动、深刻和丰富。

3.通过实践而收获经典的智慧

学完这几则论语后,学生兴味盎然,于是笔者趁机补充一些经典名句,尤其是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经典名句,写成日记或作文,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之后从学生作业发现,有学生说,这些经典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的深刻忠告和美好祝福,我们要深怀感恩之情并身体力行;也有学生说,从古代到今天,我们的社会和科技乃至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人性没有改变,这些经典历经数千年,仍然是我们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黄金法则,对经典我们要时刻牢记并恭敬接受和严格遵循。

二、问题反思

当然,在教学完本文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没有展现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没有采用视频材料和***片材料,没能更生动形象地诠释文本内容,从而让部分学生不能够深刻领会经典的含义。这从他们的日记和作文中反映了出来。笔者认为通过联系实际讲解,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一些学生也认为主要是为了方便考试,没必要学那么多、讲那么深,浪费时间。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被模式化的思维定式。

2.课堂上没有给出更多的时间展示学生的思考结果

在讨论问题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思想火花没有得到相互的照耀和碰撞,造成学生的思想空间不那么广阔,相应的收获就大为减少了。而过后他们在作业中的灵光闪现也没有时间整理和给予展示。这无疑又失去一次给学生相互学习、鼓励进步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0篇

学习

家长评价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评价10篇,内容包括家长评价100个字,家长评价大全。1.在德育方面,我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治课,我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有时,我还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

学习

读书之乐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之乐10篇,内容包括读书之乐美文大全,读书之乐的读书心得。每当我沉醉于一本书时,我常常为书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怒,如痴如狂;为书中那些人物的命运魂牵梦绕,柔肠百结。我像一条快乐的鱼儿在书海中畅游,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琼浆

学习

描写苏州的诗句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苏州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苏州的优美诗句,描写苏州最有名的诗句。诗文默写的题型没有太多变化,一般为根据诗词的上句或下句填空默写。近年来,默写的形式朝着“有理解、能运用、善归纳、融内外、多积累”的方向发展,因此

学习

关于龙的诗句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龙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龙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龙的诗句和名句。KeyWords:poetryintheTangDynasty;WangChangling;theTownofLong;Lulong1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学习

导游欢送词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导游欢送词10篇,内容包括导游欢送词,导游欢送词英语。导游其实就象演员一样,演员在台上演出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掌声,而我们导游也是希望得到各位嘉宾的认可,非常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出去旅游,我也有信心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学习

写荷花的诗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写荷花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荷花的诗句,写荷花的诗完整的。2、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3、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

学习

5的乘法口诀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5的乘法口诀10篇,内容包括5的乘法口诀特色作业,5的乘法口诀学习。二、新授课1.出示PPT2.一共有多好个福娃学生回答:五五二十五五个五个的数3.填在课本上的格子。4.师板书,用点子***表示1个5,那一个5的乘法算式吗?大家来编一编,孩

学习

就像造句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就像造句10篇,内容包括像造句一年级,就像造句10个字。3、我得到了机会上学,就像黑夜中得到了一盏灯。4、母亲就像明亮的太阳,让我看到了光明。5、三月的春风就像母亲的手一样轻拂我的脸颊。老师的话就像细雨一样滋润我的心田

学习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钢铁是怎样练成的10篇,内容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篇阅读笔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深刻的故事。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还需要一种等待,一种忍耐。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没有坚持再坚持的耐性,谁能担保自己能成才?哲学家曾经说过

学习

小学运动会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运动会作文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作文200字,小学运动会作文汇编15篇。运动会第二天上午,有我的强项,跳高比赛。在去年运动会中,我跳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次,我有点紧张,听说有几个班来了几位新同学,他们跳高都很厉害。紧

学习

形容工作态度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工作态度10篇,内容包括形容工作态度的句子,形容工作态度积极的成语。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绩,就不能画地自限,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5、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6、搞科学工作需要人

学习

描写雪的诗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雪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雪和梅的诗,描写雪的诗或词。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8、才见岭头云似盖

学习

日落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日落作文10篇,内容包括日落的作文精选,日落作文400个字。夕阳映照下,偶尔会飞过几群归剿的鸽子、小鸟。在鸟群飞过时,它们彩色或嫩白的羽毛,往往会变得金黄、通红甚至更加亮丽。作文我原本以为,这样温馨而又美好的场面,只有在恬

学习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保护环境作文1000字,保护环境的作文300字。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爱生命,保护环境。”记得有一个广告画面是这样的:一个由于过度采伐、工业、生活污染严重而被破坏殆尽

学习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学会感动,时刻感动,体验生活,珍惜生活。——题记进取的勇气往往来源于平凡的感动。——题记总是习惯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今天突然发觉身边的

学习

写植物的作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写植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一种植物的作文,植物的作文400字以上十篇。坐在车上,翘首望着山上那“万绿丛中一点红”,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渐渐地,那红点越来越大,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那片红色,唯恐从我眼底逃走。下了车,一片

学习

推荐一本书作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一本书作文10篇,内容包括推荐一本书作文范文简单,作文10篇推荐一本书。4、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没有放弃,非常努力刻苦。她在学习上比常人努力许多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最终成了一

学习

写动物的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写动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动物的作文十篇400字的,动物作文100字。2.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3.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

学习

象征手法的作文10篇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象征手法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象征手法的作文300字,象征手法写200字康乃馨的作文。二.深入浅出的意蕴象征是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有深入浅出的意蕴。王家新的《在山的那

学习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一件感动的事作文400字,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母爱作文。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学习

写景的作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写景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景的作文十篇优秀,写景的作文十篇650字。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点呢?除了要善于观察,充分调动我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外,亲身体验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有些景物,其特点会表现在形状、颜色、声响、气味

学习

优秀作文开头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作文开头10篇,内容包括10篇优秀作文开头,高考优秀作文开头。4、开头: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5、开头: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