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卓越计划;软件技术专业;教改研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技术行业蓬勃发展,当前的软件工程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形势,为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职院校担任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端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我国***提出了“卓越技术”,它旨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面向技术工程、面向未来的各类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该项目的展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也相继展开一系列的教改活动,对提高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要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比较注重培养出符合软件产业发展,拥有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生,要求学生要以软件技术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实现软件技术能力。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往IT行业、研究机构、企业等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系统工作,而对于创新性能力和软件技术管理能力以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卓越计划”对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的中高端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软件技术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际技术的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软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软件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能力培养上的具体要求都综合了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而“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要求也更加贴切当前的行业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局限性

(一)软件企业资源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工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远离现实的技术教育。当前,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加具有独特的环节。卓越计划中就是需要将技术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中,能和企业有密切的合作模式,这是软件技术教学的关键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地理环境、外部资源、企业类型等因素的限制,可以真正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回归工程的企业资源实在太少了,软件技术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可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软件企业少之又少,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实施无法很好的完成。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能力不足,企业师资欠缺

教师是学生学习接触知识的指导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出高学历的人才,教师软件技术工程开发经历较少。所以,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开发软件课程,指导学生在实践和软件技术教学中改革,这些都需要具有丰富的软件技术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之前一毕业就踏入教师行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软件技术的实践工作,缺乏软件工程经验,这就直接约束了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

(三)完整的技术化过程尚未实际在生产中形成

软件技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处于国际化、标准化之下,大大的落后于世界。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软件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拥有较强的发展势力,但是国内的软件技术行业规模依然相对较少,部分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上也只能采用关键设计原则和软件技术思想,同大规模的大生产工业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学习中学习任务还是很单一。例如只能参与软件开发程序的某一环节,对整体软件开发根本不能全面理解,达成卓越计划中的软件技术工程师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基于卓越计划下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策略

(一)重视实践,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实施有效的校企合作

软件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所以,高职院校的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关注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了解未来软件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求跨学科的大平台合作,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良好的双向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要合理的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学会在优势专业中探寻软件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因地理环境而造成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校企合作资源匮乏现象。

(二)更新培养理念、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来支持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落后的培养教学方式,更新培养理念和目标,积极的寻求出适应卓越计划实施的科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不拘一格的把科研院所以及企业有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经验的人才招聘为教师,尤其是对于中高层软件技术管理人员,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教师能力,从而促进卓越技术的有效实施。

(三)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终形成以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为主线,以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教学方式,来提高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的教学改革。我国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大都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在之后教学中大量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案例分析,通过详细的软件过程分析,让学生在软件技术学习中可以完成软件整体设计学习,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卓越计划的实现。

四、结语

***提出的卓越计划促进了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出中高端软件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卓越计划实施的薄弱之处,才能有效的采取措施来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对于卓越计划的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陆鑫,胡旺,张宁.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09).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实践与探索

中***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83-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一、“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

概括说来,“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1]。由此“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应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确保“真刀真***”做毕业设计。

2.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应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4.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参与的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2]。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措施

1.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3]。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总结传统IT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学院提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和“三种精神”。 “六种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学校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和领域的需求,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等原则,科学制订了符合现代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学院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软件工程SSD系列10门课程,该系列课程采用了国际开发案例,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注重软件开发实践。学院将SSD系列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611”教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中,有6个学期安排课程教学,1个学期开展技术实训,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就业洽谈会和毕业设计前就已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开发能力与经验。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除了建立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网上评价系统和书面评价卡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外,还独创并实施了企业需求征集制度、实习基地遴选与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卡制度等,为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4]。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程序实践、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在满足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设置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着力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程序实践是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制订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BDP”程序实践三阶段训练模式,其中B代表系统编程基础训练阶段(BTS),D代表系统开发技术训练阶段(DTS),P代表项目开发训练阶段(PTS),以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

项目实训是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模拟开发训练,让他们感受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对“8个全真”(全真的企业机构、全真的开发环境、全真的项目案例、全真的开发过程、全真的团队关系、全真的工作压力 、全真的管理制度、全真的绩效奖惩)的体验和对“6个步骤”(项目熟悉和环境准备、项目分析设计与文档编写、项目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交付、项目总结)的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六种能力”。

企业实习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我们对原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习基地评价等环节,确保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双外语”,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强调“双语教”和“双语学”,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用英文讲解、用英文命题、用英文回答学生问题的“三英”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用英作业、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答卷的“三英”要求,在“双语教”和“双语学”的良好氛围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我院有超过70%的专业课使用外文优秀原版教材并实施了双语教学,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

应特别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以正常的英语课教学为基础。“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越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要确保正常“英语教学”不断线,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了IT职业英语,TOEFL、GRE辅导课程等,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在强化“英语教学”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结合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了既懂英语、又懂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每届学生中除30人左右学习韩语外,其余学生都学习日语。通过四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日语三级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技术+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培养面向日本、韩国软件企业和外包企业的优秀软件人才教育基地。

5.校企互动开放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为培养“过得硬”的软件人才,学院积极与国内外IT企业开展多途径合作,采取建立项目库、案例库以及聘请企业教师等方式引进企业的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输送学生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建立了一套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此,学院与IBM合作成立了东北大学—IBM联合创新研究院、IBM POWER SYSTEM教育中心,与东软集团等5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室。学院在IBM、阿里巴巴、淘宝、百度、东软集团、中软国际、达内、北京亚思晟、沈阳华信等20余家国内外软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另外,学院还与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13所大学、1个教育机构以及台湾成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了包括联合建立实验室、专业共建、师资培训、专家讲学、实习就业、联合培养、课程引进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郑妍. 对计算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2]***.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1-02-21.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策略;应用;软件工程;高职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的大***方针,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高职是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肩负着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使命。高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其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类应用型人才更侧重于理论的应用性,注重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多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始终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上述特点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尤为突出。

2高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系统学习,具备灵活就业的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高职软件工程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及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包括***地开发和设计小型应用软件,或在现代化软件产业中作为基层编程员按照规范从事软件生产的实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职软件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并能将此行业中的最新技术纳入其中,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

3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软件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高质量软件的学科,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它还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多处应用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可见,从理论知识方面来说,高职软件工程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侧重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软件设计、实现方法等。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能力方面而言,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在上述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并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计算机软件问题的综合能力。重点是在计算机软件的编程、实现、维护、管理、应用等方面。

无论是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只有应用才有意义。因此,将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依托、相互结合,应用于实际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指导高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思想。

4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4.1进行充分的就业市场调研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当前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而基于高职软件工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进行充分的就业市场调研,获得第一手的需求信息。通过调查,充分了解软件工程专业面临的职业岗位群,了解每种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确定每种岗位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能力形成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注重能力培养;通过调查,还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兴趣爱好以及不同发展潜能。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不仅具有学术性,还能具有现实针对性,人才培养才能贴近社会现实与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4.2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

高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立足于市场就业需求的教学计划;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是否建立了及时、准确、合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课程体系。只有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确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才能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

教学计划中关于专业课程的开设,应有明显的层次区别,分清每一学年的教学难度和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合理安排。

(1) 注重计算机软件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去向地实用的课程,突出应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专业办学特色,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

(3) 加强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对核心课程安排较多的学时,并有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

(4) 关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这些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所喜爱的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需求。

(5) 软件工程技术日新月异,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软件工程技术本身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正,讲授最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与时俱进,建立动态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应将相应的软件工程实践项目与课程并重。甚至因为在软件工程项目实施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甚至课程知识以外的知识、技能,所以软件工程实践项目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软件工程课程(或项目,下同)依层次从低到高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进一步学习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同时,软件工程课程又依其对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要求不同分为理论、实验、设计和技能四个不同的层次。

4.3理论教学的改进

理论授课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实行案例、开放、探究、互动、分组、讨论、对抗、合作等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少灌输、多启发,使教学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交流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思考、推理分析、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课后多给学生一些资料,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使得教学不光重视教,更注重了学。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和交互性、趣味性,同时注意转换角色,避免一味地讲授课件,使教学又回到了灌输式的课堂中。

4.4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和实践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又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始终坚持软件工程理论教学与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没有通过实践,学生就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精髓,不能真正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因此,高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而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

(1) 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前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注重培养软件操作的能力,后者注重培养软件设计能力和***工作能力。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通过比较完整的课程设计,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程的安排上,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科学确定理论、实验、课程设计之间的结构比例、时间顺序、结合方式等,有助于提高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效果。

(2) 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工作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需要学校加强与一些经营状况良好、信誉度高、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重点企业、特定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承担教育任务。

在企业创建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件工程实习平台,根据学生水平,模拟或实际承担企业软件工程项目的总体或部分,分多个项目小组组织学生完成,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以致用,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直接被公司录用为员工,抢占先机。同时,企业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可以帮助学校和毕业生较快地在社会中产生积极效应,增加高职软件工程专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确保高职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偏离市场的实际需要,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统一,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局面。

(3) 合理的实践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本的考核内容包括:吃苦耐劳作风、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成本意识、纪律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诚信观念以及专业认知程度、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等等。同时,建立全面的、操作性强的软件工程实践环节考核标准。对操作性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创造发挥完成考核内容。对于一些设计性强、项目较大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可适当放宽考核场地,指定一段时间让学生们分工协作课外完成。

通过确立各项指标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建立起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参与的评价形式,以发展的观点建立学生的评价档案,结合各分项指标综合给出指导性的评价和建议,指出不足与努力方向,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高尚的人生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做学问与做人协调发展。

5结束语

总之,牢牢把握高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设置合理可行的、软件工程实践项目与课程并重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进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全面的、操作性强的软件工程实践环节考核标准,对于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丹丹. 改进软件工程专业教学 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职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6(11):55-56,71.

[2] 王万良,王陆,杨卉. 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39-42.

[3] 张益新,曾庆尚,张立臣. 加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意义与建议[J]. 高教探索,2004(1):72-74.

[4] 周镭,刘素红,孙海长. 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J]. 经济管理,2006(7):57- 59.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陈荣(1963-),男,江苏大丰人,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6-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服务。

按照规划要求,“卓越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0年6月和2011年9月,国家***分别公布了第一、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盐城工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专业是第二批公布的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经信委公布了江苏省实施“软件类”专业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卓越计划。

本文根据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完善及具体实施情况交流实施卓越计划的做法、看法与体会。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专业培养方案是卓越计划培养具体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卓越计划能否正常实现的关键。自从被国家***确定为卓越计划实施的学校之后,学校便组织相关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成立专门从事卓越计划实施的教学管理机构“卓越学院”,组织学校、合作企业有关管理和专业人员组成卓越计划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卓越计划教学进行协调、研讨、指导。学校首先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联合各专业实施载体的企业人员到有关学校、企业进行调研,交流企业、行业对专业技能、学生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仔细研究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结合卓越计划的框架文本,以原来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与合作企业一起研究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培养方案。

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为使培养方案符合专业培养规范及合作企业(行业)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双方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给实施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以明确定位

我校是以工科为特色的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办学6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材、化工、机械等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材料及建材环保机械相关领域已经为地方培养了大量颇有建树的工程技术人员,并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进入21世纪,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办学定位仍然保持不变,仍然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原则和要求,结合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的专业基础以及联合培养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参与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从事专业化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既有较宽知识面,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

2.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本专业的专业培养规范,课程配置及教学内容需要涵盖本专业需要的知识点——校内培养方案的制订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国家***主持下,大多数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在一批热心于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专家教授研讨下编制了相关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以对各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给予指导、规范。各专业规范阐述了该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的最基本要求,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其办学定位、自身条件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卓越计划的加入正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造就一批致力于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运营工程师的基础上得以加强。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然应该在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上下功夫。

在进行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时,各专业均根据本专业培养规范对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进行约束。在满足专业培养规范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我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背景情况,考虑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的知识点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及课程知识点的前后关系进行整合,在满足专业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前提情况下着重研讨、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环节。

对于通识类课程,学校组织专家探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将部分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调整,通过灵活多样的调研、读书活动、群团活动等实施课程教学,并获得学分。将少数课程改成具有必须获得学分的自学课程,采用提交学结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些方法的采用有效压缩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保证了后续基础、专业课程的正常开展。

对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对照本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根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确定各知识点前后的衔接关系,编制课程体系拓扑***。经过课程整合,该两个专业原来在两年半内完成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被压缩在两年内完成,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充裕的时间。[1-3]

本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包含了许多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前两类课程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部分设计性实验,其课程的教学总时数均包含了课程实验教学课时数,采用实验室的开放保证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这些教学环节也大多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让学生课后有事做,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为专业课程实验大多容易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其实验性质基本为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这些实验部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部分结合校企合作在企业完成,或者结合企业特定生产过程完成课程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有一部分属于实验的教学内容在校内实施,有一部分在校外合作企业中实施。至此,完成了卓越计划校内培养方案的制定。

3.研究专业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的对接,使学生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对应的实习、实训机会和条件,保证到企业的实习时间——校外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合理制订卓越计划的校外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养规范,将合作企业中具有代表性、通识性的技术、工艺培训材料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并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一道,深入探讨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时间、内容、实施的方法、考核的要求等具体细节,以保证培养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由于我院的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不像有些专业那样具备强烈的行业背景和优越的企业人脉资源,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背景,考虑实施卓越计划学员的容量、地理位置、环境及后备支持等因素,以保证卓越计划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在与企业联合制订校外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合作培养的时间和培养项目载体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按照要求,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完成的教学总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针对企业培养时间的保证,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系统项目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甚至包括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系统项目实践、职业素养培训、企业岗位实践、企业开发实战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对于毕业设计,由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未必能保证到位,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实施教学,保证实际教学的时间,又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校外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需要考虑实施项目对专业的涉及面,让实施项目很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是专业从事示波器生产的厂家。大家知道,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检测、调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及其相关电子线路综合运用的电子设备,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可以承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许多的知识点。因此,本着以示波器生产为载体,从示波器的设计、分析、工艺流程到元器件的组织、插件、焊接、组装、调试、联调,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其中,学生通过参加示波器生产整个过程的实训参与,对本专业的目标、对象、就业的方向等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影像,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就业、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企业是面向电力、线缆、汽配等行业提供先进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的企业。根据校企双方协商,在企业实施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经过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细化分解,让学生分组进入到单元软件的编制过程中,使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企业方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现场讲课通盘了解工程软件的结构、需求分析、框架搭建、项目分解、项目协作等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综合训练,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

在校外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找准项目、找准现场教学的载体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结合专业的自身需求情况,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找到合适的工程项目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如果生产企业没有很合适的项目载体,也可以分解组合各个生产过程,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满足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将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插入到不同项目中,甚至是不同的企业中去。

4.保证实施卓越计划软硬件条件,包括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学师资、保证实施卓越计划的资金准备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校企合作双方在实验、实训基地上加大投入,以满足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一般情况下,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均已经具备,卓越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的部分予以强化,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上更多地考虑生产对象的需求,更多地考虑具体的实际生产过程。因此,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更多地借鉴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将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编制到实训环节中。实训项目的设置必须是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例企业的需要,以使学生毕业后的适应面比较广,就业门路通畅。

实施卓越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配备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创办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年轻教师的工程化培训。从2008年以来,对年轻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参与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实训,项目实施的周期不限。要求教师参与整个项目的调研、需求分析、软件架构、程序编制、软件测试、调试与运行的全过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必须参加以实际生产对象(电子装置)为依托的生产过程,参加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外协采购、工艺过程编制、项目的分解与组合,承担实际生产对象某个功能环节,完成该环节的设计、工艺、制作、调试,参加整个系统的联调、编制装置设计与调试报告。教师所参与的项目完成之后,要求编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包括该教师所完成的部分内容及其运行情况。请校外专家评阅,给出评阅结果,并作为教师获得年度考核等及获得校内津贴档次的主要依据。通过四年多的实际操作,我院的年轻教师均轮岗轮训一次,极大地丰富了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在教师轮训的过程中,为丰富教师资源,我院聘请企业里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理论水平、善于表达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校外兼职教师,以外聘兼职教师的编制管理,预先和他们交流教学环节、教学要求,使兼职教师顺利承担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充实卓越计划的教师资源,实施教学过程中引进了一些具备实践工程背景的教师加盟卓越计划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逐利的进一步强化,企业逐步失去原有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但是,卓越计划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需要企业承担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企业技术人员的额外投入,或多或少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行,需要学校对此工作有更大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保证卓越计划的实施。而***、教育厅在给予学校以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的“头衔”时,并没有额外给予高等学校以经费支持。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企业人员参与卓越计划教学过程的人员学校需要给予适当的报酬,以调动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学校针对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均给予了适当的经费支持,学院内部则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包括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企业所属产品的更新换代、装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或新产品开发等,增强学校实施卓越计划教学活动的造血功能,维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赢合作关系。

5.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多次反复,不断完善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后,经过校内、校外、企业专家评审这三个环节多个回合,吸纳校友及合作企业方的意见,修改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规范相抵触的教学内容,修改并筛选与专业培养规范不能很好吻合的实训教学内容,调整与企业运作不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环节,以使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得到校企双方的一致认可,保证卓越计划后续实施的可行性。[4]

卓越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校内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娴熟有加。校外的实践教学因为是企业的额外事务,需要校内、外教师的广泛沟通、深入交流教学环节的各个细节,甚至包含实践教学过程中每天的安排、学生的住宿、吃饭等生活的琐事均要考虑到,毕竟学生要离开原来有一批服务人员为其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环境,到一个相对陌生而又需要更多自理的场所中,进行一个比较新鲜教学过程。如果原计划的教学环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冲突,就需要校企双方探讨教学环节的调整及实施的调整方案,以保证教学环节的如期实施。

二、项目的实施及实践的意义

软件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于2012年秋学期如期实施。目前,两专业涉及到与校企双方合作进行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一些前期的基础项目,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软件工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等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尚不需要企业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实施的时间也比较短,项目的进展情况、考核情况良好。今年春学期,学校安排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业认识实习及2周的单元项目实习,安排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职业生涯规划和2周的课程实训。因为预先计划比较周密,学生在现场实习教学工作比较紧凑,工作量比较饱满,实习效果明显,学生收获颇丰,企业老师、学校老师评价及学生的反映良好。

目前正在规划今秋、明春两学期的校企合作培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与安排工作。随着合作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后续合作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间比较长,势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合作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承担并高质量地进行卓越计划教学过程,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卓越计划才实施了一年,后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协调,毕竟校企合作进行卓越计划培养涉及到两个***的体制、群体,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双方协调后才能进行,出现问题也需要校企双方坐下来交流才得以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合作给双方带来的一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不言而喻,具有在学校无法用黑板、多媒体传递的很多信息,对学生的专业规划、个人发展、价值观形成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的许多环节实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随后的合作教学过程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完善与提高。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丰富与发展,相关的教学配套措施还需要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建立,实践、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之,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逐步展开、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梁万用,江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5-86.

[2]谢东,.基于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80-83.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5

摘要:通过对游戏软件行业岗位设置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游戏软件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多专业协作的高职游戏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想,并从课程构成、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多专业协作;游戏软件;课程体系

0引言

根据《201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02.8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游戏销售收入569.6亿元、移动游戏销售收入32.4亿元、单机游戏销售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5.1%。伴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游戏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这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游戏研发。未来十年,该游戏领域及周边产业的人才需求量约在100万以上。

1游戏软件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

游戏软件按照研发流程,通常可以分为游戏策划、游戏美术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游戏测试、游戏运营与维护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岗位群。游戏程序设计部分就可以划分出游戏引擎程序员、网络程序员、人工智能程序员等多个岗位。根据不同的研发产品,又可以划分出手机游戏程序员、Flash游戏程序员、三维游戏程序员等。程序员的岗位常规要求是:能充分理解游戏策划方案,并按相关的开发规范进行游戏产品开发;能制定详细、周密的开发计划并尽力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能根据需要,与其他部门同事配合和沟通,确保游戏质量;能根据需要,移植现有游戏产品到新的平台或对原有游戏产品进行改进;能熟练使用游戏引擎及脚本语言进行游戏开发;能依据测试人员提出的缺陷报告或修改意见对游戏产品进行改进。

2游戏设计专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游戏软件研发是涉及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的综合性工作。一个优秀的游戏软件设计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还必须了解玩家的心理和游戏期望,使得游戏能够吸引玩家。所以游戏软件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将人文、艺术、计算机教育进行整合,开展多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根据对游戏程序员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游戏软件研发分工明确,应用性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具备较强的游戏程序设计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探索一条多专业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培养复合型游戏人才之路。

游戏软件开发人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相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占有较大优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性人才,教学模式具有周期短、实践性强,注重校企合作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游戏软件专业人才,既能突出人才专业知识系统化,也能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

3多专业协作的游戏专业课程体系

3.1建设思想

从游戏研发制作过程所运用的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游戏软件专业是多专业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它与计算机专业、艺术专业、管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哲学专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游戏软件专业的建设必须与其他专业联合,借鉴其他专业的优势为自己所用。采用专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尝试由计算机专业和人文艺术专业联合开设,由计算机系、人文艺术系联合工商管理系共同授课。

课程开发按照企业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要打破以往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循序渐进的理念,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排序,强调模块化、特色化,注重应用性。

3.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参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企业岗位需求,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艺术素质拓展课、管理营销素质拓展课五大模块。

课程体系以掌握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为核心,将通识教育、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等课程贯穿整个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识教育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重点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艺术素质拓展课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适度掌握一定的艺术设计方法;管理营销素质拓展课重点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项目管理能力、游戏运营与推广能力。通过此课程体系的培养,学生不仅对游戏软件开发所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从一个游戏构想到最终设计实现的整个开发过程,并且在艺术素养、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方面也有较大提高。

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核心课:游戏设计概论、计算机***形学、游戏引擎分析与应用、手机游戏设计、Flash游戏设计、游戏算法设计、游戏策划与架构设计等;专业实践课:游戏策划实训、游戏算法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手机游戏设计实训、Flash游戏设计实训、网页游戏设计实训等;艺术素质拓展课:素描与色彩、平面设计基础、游戏造型设计、游戏网站设计、创造力培养等;管理营销素质拓展课:营销学、游戏推广与运营、广告策划、游戏市场分析等。

3.3教学方法

按照课程体系的五大模块分类,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区别。通识教育课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必要、够用为原则,讲授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则应根据软件开发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开发能力,主要以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方法为主。艺术素质课和管理营销素质课则应按照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发挥专业所长,不拘泥于一种模式。真正体现多专业协作,发挥特长,共同促进游戏软件专业发展。

4结束语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游戏软件专业与计算机专业、艺术专业等多个专业关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要使多个专业的课程都能为游戏软件专业发挥其专业作用,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石.数字游戏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徐翔,黄敏,邹昆.***学院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6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takes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new concept of "excellence plan" launc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vides new thought and method for excellent digital media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卓越人才;数字媒体;实践教学

Key words: excellent talents;digital media;practice teaching

中***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58-02

0 引言

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该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15万左右。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许多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或传媒类院校等不同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截止2013年,国内本科教育中共有89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110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还有14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超过70%的院校授予工学学位。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02年,由于短暂的发展史,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许多高校在人才需求规格方面了解不够,以致于培养目标不准确,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和教材严重短缺等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人们发现很多毕业生只是学会了各种软件的简单使用方法,不具备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岗位适应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偏离了人才培养初衷,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

2010 年 6 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

1 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界定

卓越数字媒体人才是以数字媒体产业需求为依据,借鉴卓越人才培养理念而培养出的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平顶山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于2010年在已有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数字艺术方向)。该方向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出发来确定专业特色定位:区别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强调工程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计算机3D动画、特效、互动媒体设计、媒体数据组织和搜索等方面的能力;区别于数字媒体制作人才,强调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人文教育、艺术熏陶,培养学生“创造”而不是“制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从三年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本科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 平顶山学院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按照理工类招生的,学生几乎没有艺术功底,基础薄弱,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前三个学期开设了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专业必修课程。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师资方面以动画艺术专长的老师为主,这些老师在制定具体某门课程大纲时着力学生动画素养的培养。根据师资现状,将动画类课程确定为该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面向理工类招生的这些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有些吃力,对艺术基础课和动画类课程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也较差,误以为被当做艺术生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

而数字媒体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下设的方向,还开设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和艺术类必修课程互补性不是很强。为培养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该方向开设了Flas编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开发、动态网站开发、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比例和课时比例上,技术类专业选修课相对艺术类(动画课程和艺术基础课程)均不占优势。

2.2 学生工程实践环节薄弱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课内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截止目前,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还没有毕业生,实践教学方面还是以课内实验和课程实训为主。软件学院多媒体方向双师型老师紧缺,由于缺乏行业从业背景经验,教师所选实验内容较少的关注行业最新从业需求,多是来源于课程教材的案例资源或网络资源,实验内容不能很好的与最新行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由于我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方法缘故,实验课时系数偏低,以致于许多教师并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施实验教学,很多时候会将理论课上讲的案例搬迁到实验课上。虽然院系倡导实践教学以项目驱动法为主,由于缺乏行业背景,教师所实施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内容往往比较陈旧。

2.3 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 教师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自于工作后的科研积累、实践积累,与扎根基层的技术人员相比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得多,工程实际训练偏少,缺乏现代工程的创新设计思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软件学院多媒体教研室的老师都是这两年进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一毕业就到了工作岗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是有效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硬伤。由于我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2010年才开始办学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虽派有相关教师到企业考察,并没有派遣教师到企业从事锻炼。

3 卓越数字媒体本科人才培养

3.1 专业核心能力确定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兼顾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培养,之所以出现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该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面对这些几乎没有艺术功底的学生,想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动画创意的人才着实面临许多困难。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艺术素养而忽视技术素养的培养理念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人才培养规格了解不够。

艺术素养对数字媒体方向的学生固然重要,在本科教育有限的学时要求下,建议压缩艺术基础课程(色彩、素描、三大构成等)课时总数,按照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从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方式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明确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核心能力。这里,专业核心课程是那些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而确定的课程,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关键课程。学校可借鉴卓越数字媒体人才的行业标准来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3.2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从学生方面来说,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理念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前3学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1]。前3年注重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1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后1年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在企业学习,保证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衔接,提高了职业技能学习训练的针对性,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学生优质就业,满意就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前3年的校内学习,专业教师可采用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选中的项目要尽可能的以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来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后1年的企业学习可采用CDIO培养模式,CDIO培养方案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以研究工程领域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引领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挖掘学生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2]。

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让青年专职教师通过下厂挂职的方式增加其行业从业经验,到企业学习数字媒体方面的新科技、新工艺和新方法。青年专职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去企业请教经验丰富的数字媒体从业人员,从中引入思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提高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聘请数字媒体产业高级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可改善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局面,也能加强技能教学的针对性。

3.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为解决团队合作能力差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1-7课题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班级中每8个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其中有1个项目经理和7个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工作计划、负责项目小组的学习、培训、提高及项目间的竞争。项目团队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交流团队合作经验,凝聚团队协作力量,在彼此竞争机制推动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3.4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深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院系***策导向等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软件学院为提高学生数字媒体方面的创新能力,构建了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与素质拓展实训,在软件学院3+1培养模式(1-6学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7-8学期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职业素养、选修方向拓展、IT新技术报告、校企定单培养等培养,实现“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目标)下,达到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岗位适应能力三者的统一培养和提高,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索途径。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培养内涵在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和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3]。作为技艺结合的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是一个交叉新学科,在技术与艺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卓越计划”理念的适时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卓越计划必将引领我国新一轮高等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项目案例;实践教学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和软件本科专业最综合最系统的一门课程,在促进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及方法、理解软件工程实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高校特别是三本院校在软件工程课程讲授时理论脱离实际,片面地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过于抽象,在课程实验中,没有把握好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桥梁和作用,缺乏贯穿纵向知识体系和学科的整体理解和思想,往往只是本课程章节或课程的综合理论验证,采用虚拟的实验案例,甚至将其设计成为章节内容验证练习,而不是围绕着软件工程整本书的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实际开发项目。导致学生学完软件工程课程后还是不能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开发过程及相应方法,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学生难以很快融入现代IT企业的运作[1]。如何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就应当改变目前的局面,全面考虑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课程理论脱离实际,同时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一面,忽视了软件工程必须有实践项目还具有经验性、参与性、发展性的特点,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提供实践指导。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解决三本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教授中理论、实验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2 针对社会需求,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

(Formulate a reasonable teaching plan based on

the social needs)

教学计划是各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方案,合理的专业的教学计划能为教学顺利实施提供指导,也是教学过程质量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的纲领和实施蓝***[2],它规定了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限制了教学环节的进程及内容。具体在制定计划时应秉持以下几点:

(1)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在培养软件工程人才过程中要和一二本院校区别开来,我们应当以实际动手为主,培养适合企业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顺应IT业发展趋势,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突出技能培养,走应用型开放式道路。”的办学思路,通过吸收国内外的优质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技术开发应用等多种合作办学,提高办学活力及效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设置以市场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线由浅入深,技术的学习采用项目驱动、案例驱动的方式[3],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构建应用型培养系统工程

学生在学校对知识的储备与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如何契合的更好是学校应该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较大,软件工程专业可以和武汉软件外包单位合作,全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加一年实训。这种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他们进入企业后适应能力更强,上手会更快。在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专业可以构建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软件项目研发到软件项目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软件工程,建立试验―实训―综合设计―职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进、开发真实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项目开发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素质。

(3)引入企业,接轨市场需求

基于工程化培养理念建立一批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将一些行业内的企业而不单纯是培训单位引入校园,合作搭建项目开发平台,形成以研发项目促进学生实习实训,以研发项目带动师生科研发展的人才培养新途径,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3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The main

method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软件工程实践课,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3.1 实例教学

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传统方法过度的在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实际的工程项目的经验,根本无法理解软件工程课程里的内容,在软件工程课程理论课上教师要通过典型的软件项目实例来讲解理论知识,将实例贯穿于教学环节,模拟软件工程项目场景,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在项目案例讲解过程中抽象上升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又反过来指导项目案例。

3.2 实验教学

相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更强调实践性和工程性能力的培养,这都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因此实验与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软件工程专业可以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级实验体系[4],三级实验体系粒度从细到粗,从具体到综合。教师需要设置好实验环节的内容、形式,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时采用商业软件的开发模式,以实际项目和企业正常运作时人员的分工配合来进行实验教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将系列的实践课程提升到工程项目训练,实际软件工程项目贯穿同步理论课的知识,让学生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到项目交付和管理维护等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实践学习,这样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实践,亲身体验并进行反思,只有实际操刀了,学生才能理会并掌握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技术及软件开发方法。实验时以小组形式开展工作,四五个学生为一组,每组由组员推荐或自荐一位组长,负责协调、分工,组员在小组长的协作领导下完成项目的开发过程。项目驱动实验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软件开发认知模式并培养一定的软件工程素养[5]。在学生毕业前,开设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手段学生能比较真切地理解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并掌握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实验,掌握一个完整软件开发过程,及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方法、工具,并熟练使用一些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保证软件质量。通过集中性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训练,使学生逐步培养编程能力、算法分析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实现用户需求,形成产品意识而不是作业意识,培养团队交流协作能力、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工程素养。每一个阶段制定可衡量的、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毕业设计综合性锻炼,实现学生就业的平滑过渡。

在每一级实验过程中都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才有利于避免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耐性、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言传身教地引领、启发学生学习、动手实践,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欲望。教师需要动态地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意识到自己学得会,也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实验课教学效果。在每一次实验后要及时地对本次实验加以分析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实现了什么功能?还有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都要加以总结,并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利于日后开展实验课程的教学。

3.3 社会实践教学

一个软件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协作与配合,如财务人员、开发人员、配置管理员、质量保证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维护工程师、系统架构师、软件测试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学校里学生难以体会到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除编码测试人员之外的其他岗位的职责和特性,学生只有真正进入企业才能体会并有机会实践这些岗位。社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发展方向来自由选择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和公司导师给予引导。社会实践教学是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开始,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认识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软件开发的技能,深刻体会企业软件开发与学习过程中编写软件的不同、软件工程各阶段角色任务管理和开发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为早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时,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执行、考勤、日志、总结等实际工作环节,广泛使用协同开发平台,使学生规范化、有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4 结论(Conclusion)

通过对几年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总结,以及调研一些其他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提出了三本院校中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实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这些建议也可为其他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熊伟,洪玫.大学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

工高教研究,2010,(2):59-61.

[2] 晏立.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探索软件工程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

究,2008,(22):141-145.

[3] Roger S.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1,(8):32-68.

[4] 熊凡,李伟波.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电

力教育,2012,(2):77-79.

[5] 丁洁.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与技术信息,2009,

(9):555.

作者简介: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8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正以前所未有的时代需求承载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然而由于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创造能力低下,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软件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性核心产业,作为软件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既面临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院校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探索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培养出理论知识宽厚,实际操作技能高超,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学生,以满足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一、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高校普遍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目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存在巨大差异,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这种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能保证高中低端人才合理的搭配,形成软件产业内部生产的合理价值链。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由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素质的同质化严重,造成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与市场脱节,很难适应市场需求,更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知识体系亟待更新。一方面,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基本上按教学计划进行,多为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明确,存在大而化之的问题,不能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专业人才的体系。另一方面,教学计划缺少弹性,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突出了日新月异的特点,教学计划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弹性,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三,现行的课程设置多偏重专业理论课,忽视了基础学科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忽视基础课的学习,特别是数学基础,难以培养出具有潜力、创造力的人才。

3.双师型教师缺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计算机人才。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产业界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师的技术能力及认识问题的能力都与现实中的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不具备实际的IT研发能力,这样的师资难以培养出产业界需要的人才。

二、促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正确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和个性化,在构建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办学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的实际,详细设计和整合内容。在构建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时,应借鉴计算机发展较快国家的教育经验,根据自身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实际进行课程体系、内容设计上的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教育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前瞻性,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一个“新”字,把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吸收和引人课堂教学中来.为保证内容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每两、三年更新一次,始终保持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前瞻性.同时注意研究IT新技术发展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供新信息。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将是质量保证下的特色竞争,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应在特色上、优势上下功夫,把自身的“优势做精,强势做稳”。

2.加强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偏低,建设一支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有教学经验,又具有从事软件项目研发、管理的产业背景、并掌握IT关键技术的人员。要重视专业教师的实际IT研发能力及工程素养的培养,重视开发软件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让教师脱产到IT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IT行业的最新技术并将其带到教学中来。高校要大力推动和扶植学校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鼓励高校教师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又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此外,高等院校可聘用软件生产企业中具有教学能力的科技人员来校执教。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等院校要制定相关的学生科研条例,建立大学生科研挡案,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创造力的机会和平台。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小组开发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出严谨、踏实、实事求是作风。所有这些锻炼,都将为学生们在今后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专本协同;课程衔接;Java开发;职业教育

0.引言

为建立和完善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35号),经过学校申报及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了2014年开展23个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其中,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14项,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项目9项。

“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习并符合毕业条件,可获得普通高职毕业证书,再通过转段选拔考核进入对口本科院校试点专业学习两年并符合毕业条件,可再获得试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我国一个制造业强市,职业教育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东莞社会经济升级转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给才能落到实处。为此,2014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对口本科院校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开设了“3+2”试点项目。然而由于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均有相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灵活出口,试点专业衔接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仍然存在问题,其中课程体系衔接是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核心。

1.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承接关系的两个主体,专业教育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带。其中高职教育立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突出基层岗位操作技能;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培养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重在培养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能力,应用型本科课程是高职课程在横向上的扩展和纵向上的延伸与深化。

1.1东莞市用人单位Java开发方向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2013年和2014年东莞市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调查,东莞市用人单位招聘Java开发方向的主要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等。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用人单位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情况,8个岗位总需求人数为1416人,其中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3个岗位占8个岗位人才需求量总数的80%,如***1所示。

如***2所示,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2014年同比2013年用人单位的Java开发方向职位人才需求增长情况,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增长幅度都超过50%,然而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3个岗位人才需求量都呈负增长。

1.2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资料,上述8个工作岗位要求专科学历的有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开发与管理(DBA),要求本科学历的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标准化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

因此,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中小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的,能从事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网页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东莞区域,培养大中型信息技术类企业需要,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及软件设计模式,能从事系统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软件架构设计、手机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两个阶段教育的专业行动领域划分

根据上述两个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Java开发方向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取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划分出专业方向的行动领域。

2.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提供的用人单位的岗位描述确定相应典型工作任务,表1及表2分别列举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两个阶段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2.2划分行动领域

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组织以及要求进行分析,把相互联系的任务进行归类,将一个或多个相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为一个行动领域。表3为“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任务的分析表。

根据表3的分析方法,对表1及表2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相类似的任务对象或任务工作过程划分出表4中的10个行动领域,如“网页设计与制作”“Linux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3.专本协同课程衔接构建

3.1确定两个阶段的学习领域

分析完成上述10个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确定Java开发方向的专业学习领域。其中,行动领域“软件实现”对应有“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技术应用”4个学习领域,具体对应关系见表5。

3.2专本协同课程衔接

根据学习领域的难易程度及知识认知规律,可对表5的学习领域进行划分,表6为Java开发方向高职及本科学习领域划分及开课学期情况,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有10门课程,本科教育阶段有8门课程,从第1学期到第10学期学习领域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易到难,从而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10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出能够获得企业、市场认可的毕业生,已成为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作为重点面向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满足市场、企业对适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就必须解决好教育质量和特色的问题,使其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并着重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1 着眼新兴行业,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挂钩

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根本基础。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结构,橄榄中间就是本科毕业生,两头是高端开发人才和大批从事基础工作的低端技术人员。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处于热门时期,就业也相当不错,在各高校扩招计划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首选,从而形成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结构在今天呈现了所谓“橄榄型”,在各高校各个相关专业设置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基本雷同的情况下,这部分毕业生必然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随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对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使用1-2门外语的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日本少子化和“团块世代”接近退休年龄,优秀软件开发人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已经对日本的计算机和电子类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从而使日本软件开发企业将视线越发转向海外,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国际合作开发。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其中,仅只是对日软件外包服务产业分析,今后3-5年内,年增长率将保持在400%左右。而目前对日软件出口虽然占我国软件出口总额的60%左右,但我国企业所承担的项目在整个日本可承包项目中只占到1-2%。为了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熟练使用日语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更是成为企业争相追捧的人才。

正是认识到这一状况,以IT人才需求趋势为依据,由***批准,我校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学院以及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联合创办了以日语为第一外语,兼修英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专业,并在2000年招收了第一批计划内本科生,迄今为止已有六届毕业生。而2001年***批准36所高等院校成立软件学院,于次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可以说,我校是在全国的本科院校中率先开展了对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

2 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听取企业意见,促进教学改革

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环境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积极的听取企业意见和声音,这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有益处。

我院定期组织由院领导带队、教学负责人及专业老师参加的企业走访活动。先后走访了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用人单位。

并且,先后邀请了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人力资源部及技术部人员来校,通过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座谈,我们了解到,现阶段的我国软件人才培养方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软件外包产业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软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软件作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处理后,再通过计算机软硬件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具体表征,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现实事物的抽象化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确立。为此,具有上述两方面能力的人才是软件产业所急需的。然而现阶段的软件人才培养对上述能力的养成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因此通过以下两点来促进本专业的教学改革:第一、通过对从各企业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我们修改教学计划以及编制新教学计划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依据;第二、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现在我院实施的在专业教学中嵌入企业部分必要的培训课程,就是通过几年的办学中获取的用人单位意见以及在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今天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3 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

3.1 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校企双方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合作的,为了使合作规范化进行,特别是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2008年6月我院与天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暑期实习协议、联合培训协议;9月曹小红校长代表我校与日本TIS株式会社以及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在我院联合成立IT人才教育培训中心;12月我校承接的天津滨海新区与IBM“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计划”在我院正式开班。在这些协议中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2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在我校现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嵌入企业必要的实训课程,以及在企业进行培训实习,对学校部分专业课可进行学分抵免。

3.3 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

由我院提供场地、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提供教材、有实战经验的教师的派遣,以及实训基地的经费。充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3.4 公开选拔学生

本着公开、平等、自愿的原则,学校和企业共同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召开说明会,自愿报名,通过笔试、面试来择优录取参加校企联合实训课程的学生。

3.5 保障学生就业

在学生完成实训课程后,根据企业录用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

学习

评审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评审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评审期间工作成果总结,评审工作总结1000字。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二是自己***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

学习

质检工作总结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质检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质检工作总结个人参考8篇文章,质检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2015年我的工作重点就是立足本位,做好一名质检员的本职工作,并尽量帮助施工队去共同完成工程的进度及质量。立足自身对自己提出了四项基本意

学习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心得。一、行业特色优良传统奠定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坚实基础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习

库房管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库房管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库房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库房管理的工作思路。Abstract:Hastheplanmanagementaccurateforesighttothecoalenterprisestoragemanagementinnottobestrong,thematerial

学习

人才培养提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提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做,人才培养下阶段工作计划。一、“养虎计划”实施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商业连锁行业发展速度逐年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达到1.81万亿。伴随着各种投

学习

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10篇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院人才队伍发展建设实施方案,医院人才计划中的工作规划。1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不单是建筑实体建设过程的进度管理,还包含了项目立项、设计、招标

学习

做保险心得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做保险心得10篇,内容包括做保险成功分享心得体会,保险的心得及感悟。谁先死?上司介绍我看一本书《谁先死》,讲述夫妻之间所讨论的问题除了柴米油盐之外,也要讨论谁先死。万一先生(太太)先死了怎么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60年

学习

自我鉴定书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鉴定书10篇,内容包括政审自我鉴定书,自我鉴定书中专。想当年金华,忝作新生,虽已愚顽,尚属懵懂。不读专业之书,只做白日之梦。仅具双腿,不效跳梁之鼠;无有两翼,却羡高飞之鹏。不习数理之题,惟观圣贤之经。人皆为耻,己独为荣。不

学习

保险签单感言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签单感言10篇,内容包括保险签单分享感言范文,保险签单成功分享心得。不久前她代表山东分公司,奔赴南京参加了总公司举办的高峰会。获得了“2007全国高峰业务精英奖”,并上了总公司印制的“高峰英雄录”。接受《保险家》记

学习

培训保险总结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保险总结10篇,内容包括保险培训总结范文大全,保险学习培训课程。期:___________2021年保险理赔培训总结范文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锈的;本事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这话一点不

学习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10篇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拔尖人才个人年度工作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年度总结。第三条选拔市拔尖人才要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并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进行。在

学习

学习保险心得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保险心得10篇,内容包括新人保险培训心得,保险心得简短几句。四天来,我听了十几位老师的口传心授,他们把自己的实践的精华与理论的经典和盘托出,像招待贵宾一样,奉献给我们。端坐在教室中的课桌边,品尝每位老师展示的精品,我有

学习

保险销售知识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销售知识10篇,内容包括关于保险销售的技巧和方法的书,保险销售经验总结归纳。一、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定义从体育文化的广义和狭义两方来定义,涵盖了体育物质和体育精神层面的二元关系,既定为以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身体

学习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化学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化工岗位个人培训及发展计划。2010年,***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2011年,***又出台

学习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心得。一、行业特色优良传统奠定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坚实基础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习

库房管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库房管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库房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库房管理的工作思路。Abstract:Hastheplanmanagementaccurateforesighttothecoalenterprisestoragemanagementinnottobestrong,thematerial

学习

人才培养提升工作计划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提升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做,人才培养下阶段工作计划。一、“养虎计划”实施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商业连锁行业发展速度逐年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达到1.81万亿。伴随着各种投

学习

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10篇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院人才队伍发展建设实施方案,医院人才计划中的工作规划。1医院基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不单是建筑实体建设过程的进度管理,还包含了项目立项、设计、招标

学习

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人才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人才提升计划和培训工作的联系。二、遵循原则1.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根据集团事业发展的需要,把握新闻、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有计划、有

学习

社区人才培育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人才培育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社区社治人才培育计划,社区工作者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部门也组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家36个部委系统共计划实施人

学习

学生干部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干部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生干部工作计划,学生干部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二、部门的团结一个优秀的集体,必定是一个既和睦又团结的集体,而一项工作并不是哪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共同期待的目标,每一个成员都应为集体着

学习

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27)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科技人才规划申报书,科技人才个人工作计划。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部门也组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家36个部委系统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