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个人总结模板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1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新课标下,要学会用教材,理解课标,而不是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备教材备课标。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如何处理教材和补充哪些资料,才能教好。

3、备学生。两个班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别,一个易于组织课堂教学,另一个则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考虑到课堂的一些因素。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本学期结合以前的教学,采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不费功夫是很能达到的。以前本校要教好,多采用“抓”,“练”,在时间上抓紧和占用的同时,多增加练习,这提高成绩是很明显的,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也给其他科目造成作业无法认真的完成。所以本学期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更好的方法。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虽然学生已是高中生了,但思想和重点的学生是有较大的差别的,还很爱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学习不自觉,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2

本文为了分析简单起见,我们以下仅分析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大学(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4种受教育程度的比例,来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演进。

(一)小学

由表一可知。17个世居民族从1990年开始,其接受小学程度教育的人数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处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而在1982年接受小学程度教育的人数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低的原因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占的比例很大。最高的是瑶族占到了71.82%,最低的是毛南族也占到14.55%,这说明1982年少数民族教育非常落后,很多人都没有接受教育。

(二)初中

通过对表二和表三的观察,可知,17个世居民族接受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数和接受初中教育程度人数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增长的速度较快。这说明从1982年“三普”后,贵州省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年限在不断增加,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高中(中专)

通过对表四的观察可知,17个世居民族接受高中教育程度人数是不断增长的而且从1990―2010年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同时通过对表五的观察可知,17个世居民族接受高中教育程度所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也在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但是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小,只有壮族、羌族、满族这三个民族是超过10%的,这说明贵州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科学文化素质依然比较低。

(四)大学(大专、研究生)

随着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高等教育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上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为其提供保障。通过表六17个世居民族大学程度人数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17个世居民族大学人数不断增长。这说明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而且苗族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148597人。但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滞后性。由表七可知,占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82.09%的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和彝族的大学教育程度人数在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在4%―7%之间。虽然壮族、满族、羌族蒙古族的比例达到了10%以上,满族达到24.77%,但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总体上仍然十分落后。这将严重制约贵州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贵州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演进所带来的影响

(一)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是指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的55.95%,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越是低下,经济发展就越落后。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随着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2011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15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比全省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水平15.0%,高2.2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7.4%,民族自治地方的财***一般预算收入达155.85亿元,比上年增长56.9%,比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高12个百分点,财***总量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1.02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7%,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0.7∶35.0∶44.3,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提高了1.7个百分点,工业增幅最大,第一产业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民族自治地方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对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缓解人口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妇女生育水平是影响和决定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 而人口生育率又直接受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影响。一般说来,父母文化程度愈高,则生育率愈低;反之,生育率则愈高。凡经济发达、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妇女生育率较低,人口增长率则相应降低;凡经济落后、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妇女生育率较高,人口增长率相应偏高。由此可见,文化程度与生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从表八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总和生育率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的,同时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88025人,下降2.24%。这说明少数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

(三)少数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的科学素质提高就会从第一产业中***出来,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我们从表十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85.29%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63.7%;第二产业人员比重从1990年的5.37%上升到2008年的8.16%,有了小幅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990年的9.35%上升到2008年的28.75%,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人口已经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3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课,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们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学生们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也就是说,有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是无理数在生活中并不常见。那么无理数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呢?可以从生活中的小故事寻找。

据说有个姓张的市长,一生为***清廉,对钱财毫无兴趣,唯独偏爱数学。有个精明的商人听说后,就开了一张数额为π-2万元的支票寄给张市长,试***向张市长行贿。张市长看完支票后,在支票背面写了一个数字:π+2,又把支票寄给了商人。商人看完后心悦诚服地点头说:“张市长果然名不虚传,只爱数学不爱钱。”商人身旁的秘书完全看不懂支票前后那两个数字的意思,就请教商人,商人说:“π-2=1.14,我寄给张市长这个数额的支票,就是想告诉市长,这些钱只是我的‘一点意思’,张市长回复的π+2=5.14,就是在告诉我,我的这点小聪明‘没点意思’,让我老实本分做生意,别想邪门歪道。”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无理数的兴趣,让枯燥的数学课从没点意思变成了有点意思。

二、课中,从问题中学总结

课前在生活中找数学问题只是数学教学环节的一部分,通过课前的寻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要想全面掌握问题总结法,还得在数学课中接受系统地训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一课时,首先,老师以一个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问题的起始点:“同学们是不是都买过牛仔裤?老师现在的问题就与大家穿的牛仔裤有关。说有这样一家牛仔裤专卖店店主,当他以60元一条的价格卖牛仔裤时,一周可以卖360条。当他以59元的价格卖,一周可以卖380条。当他以61元的价格卖,一周可以卖350条。已知,每条牛仔裤的进价是40元,老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这家店的店主要想在一周内赚最多的钱,他对牛仔裤的定价应该是多少?是59元?60元?61元?还是其他的价格?”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们会因惯性思维,通过主观判断,店主的定价要么是59元,要么是61元,或者就是60元。这样的主观判断显然是错误的。

此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不能通过主观判断,必须从数学角度计算。然后带领学生们细致分析刚才的问题,发现刚才的问题太口语化,不利于列二元二次方程。因此,应该把问题转为数学语言,即:已知一条牛仔裤进价是40元,当以60元价格销售时,一周可以卖360条,当降价1元时,一周可以卖380条,当涨价1元时,一周可以卖350条,问如何定价,才能让牛仔裤的周利润最大?

这个问题的解答要分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根据题意,每涨价1元,牛仔裤就少卖10条,即360-350=10,每降价1元,就多卖20条,即380-360=20,故涨降价时的公式分别为:当涨价时,设每条牛仔裤涨价为x元,牛仔裤周利润y为:y=(60+x)(360-10x)-40(360-10x)。第二种情况,当降价时,设每条牛仔裤降价x元,牛仔裤的周利润y为:y=(60-x)(360+20x)-40(360+20x)。这两种情况分别列出二元二次方程,算出当y的值最大时,x分别为多少?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数学老师再举出一个类似的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按照刚才的解题步骤,自己找问题,自己解答,最后就遇到的问题写出总结,分享给同学。

三、课后,从总结中找出新问题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4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61-04

近 30年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区域经济不协调,毕业生就业率低等。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教高[2012]4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只有主动适应一定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拥有应有的地位。

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江苏经济也受到国际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对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探究根源,可以发现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并为江苏经济的提档升级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罗素在其《罗素论教育》一书中说:“大学乃是为了两个目的而存在:一方面,为某些职业训练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导向型很强的高等教育形式。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大多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上,均很好地发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显然还相对滞后,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二是相关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一波热潮。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有关注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也有以一个市或一所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依据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问题,近两年的研究开始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特点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江苏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比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产值行业分布见表1。

表1 2012年江苏省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一)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3372.5万吨,比上年增产64.7万吨,增长2%。大多数农(含林、牧、渔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棉花、花生和蚕茧的产量下降。

(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11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增长最快的六个产业见表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6559.4亿元,增长20.4%。其中,制造业投资15601.7亿元,增长1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059.0亿元,增长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5%。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717.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490.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92.0亿元,分别增长30.5%、38.6%、67.9%。

表2 2012年工业中增长最快的6个产业

(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367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生产稳健增长。铁路客运量完成1.2亿人次,增长10.9%;公路客运量25.5亿人次,增长8.4%;公路货运量15.4亿吨,增长9.2%;水路货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6%。2012年年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单位数有6524家;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招生状态分析

2012年,南京共有25所院校招收高职考生,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单位的近三分之一,这一群体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所院校共设置了207个专业(注:笔者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对有不同方向的专业进行了合并),共招生34794人。与2011年相比,出现了20个新专业,同时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招生总人数减少了4321人。

(一)专业及招生人数行业分布情况

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59个,占专业总数的28.50%,59个专业共招生111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1.90%。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有129个,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其他的19个专业没有明确的产业指向,共招生685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8.92%。

(二)新增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在宁高职院校招生新增专业20个,合计招生87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5%,详情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量为0个;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量为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20%,共计招生18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21.5%;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量为1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70%,共计招生63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72.9%;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专业2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10%,共计招生49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5.6%。

(三)停招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共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这15个专业在2011年共招生448人,平均每个专业招生约30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只招了1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招收了90人。在停招的15个专业中,有10个专业指向第二产业,其余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吻合度分析

由于在宁高职院校中没有涉农专业,而在江苏省的其他城市有专业的涉农高职院校,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暂不涉及。为了分析需要,本文将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19个专业,6854人,按产业比例分摊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数据处理之后,指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数为1454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1.8%,指向第三产业的招生数为1972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6.68%。

与地区产业生产总值相比,招生数向第三产业倾斜比例较高。即使结合区域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策,以及对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预期,这一比例关系依然预示着区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偏离。

(二)产业内分析

1.第二产业。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统计部分又分出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其产值分别占地区总产值的0.6%、41.4%、2.2%、6%。

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201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将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进行归类,并依据招生数计算出分行业招生占比、分行业产值比一起构成表3。

表3 第二产业产值与招生对比表

以招生占比和产值比为基础数据,绘制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见***1。

***1 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

散点***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的分行业产值比与分行业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偏离的一点是建筑业。

散点***给出了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大致的相关关系,但无法准确描述相关程度的大小。可使用EXCEL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其结果为0.8823,这一数据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为进一步确定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下面开展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只需要在散点***的基础上添加趋势线,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见***2。

由***2可知,趋势线的公式为:y=0.423x+0.0267,拟合优度为:R2=0.7785。回归公式中的斜率0.423,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较强,说明分行业产业产值比每增加1%,该指向该产业的高职教育招生占比就增加3%,R2=0.7785说明这个公式能够解释数据的77.85%,说明这个公式的解释力度较强。

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偏离较大的产业是建筑业,这和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建筑业繁荣有密切关系。

2.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又划分了14个产业开展统计。依据这14个产业的划分,将高职院校的招生的专业指向再次细分,得到表4。

表4 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对比表

为了看清在第三产业内的产值占比与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制作***3。

***3 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散点***与趋势线

***3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产值占比和专业招生占比呈现出的相关性较弱,趋势线反映出产值占比和招生占比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2=0.0976表明趋势线公式解释力度较弱。

分析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差。

五、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

分析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第三产业倾斜,且分布无序,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有129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在2012年这一不均衡进一步强化,在2012年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为0个,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4个,其中两个指向建筑业,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而在2012年取消的15个专业中,10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共招生945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医学文秘和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专业,只招了1个人,招生数超过100人的专业20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30人。指向第三产业的大多数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00人,从而专业也就无法做强,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差。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无序,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差。

2.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热点行业倾斜。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共招生17384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9.96%。

在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7个,共招生5697人,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2.8%在指向第二产业的7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指向产值只占6%的建筑业,合计招生2744人。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9个,共招生6322人,占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6.4%;其中有3个专业主要指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招生人数1833人;1个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多达2821人。

3.忽视基础性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均衡有强化的趋势。在统计的25所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招收直接指向农业的专业,而2012年农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6.3%,从业人口更高达989.98万人。而明确指向产值占区域经济总产值41.4%的制造业专业仅有43个,招生人数仅占招生总人数的19.44%。即使是在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第三产业中,产值占比10.6%的批发和零售业,明确指向该行业的招生占比仅为1.3%。

(二)优化专业结构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江苏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重新厘定***府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与地位。***府部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做好***策制定,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宏观职能,积极引导高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建立符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宏观指导,并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规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专业结构设置调整行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避免人才资源的过度生产。

2.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在专业设置中的导向作用。就业质量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就业的最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规模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建立课程适时调整机制,便于将企业对人才最新的能力需求加入到培养过程中,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上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3.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自主功能。应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自主功能,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院校―行业―企业互动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建设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一批与江苏省支柱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和调整要突出区域特点,关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优化专业结构统一起来,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罗素.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户小英.国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4]赵磊等.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30).

[5]周开俊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

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6]杨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3,(23).

[7]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

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资料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5

技工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教育。产业发展引发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必然引起技工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结构上的变化。因此,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来评价。根据目前广东产业和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我们选取代表产业结构方面的两个因素——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结构和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代表专业结构方面的两个因素——技工院校的专业开设结构和招生比例。目的是通过对两对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建立适应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的具有广东特色的技工院校专业结构的有效策略,为技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第一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逐渐下降,并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由***1可知,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只占5%~4.6%,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6.6%~5.7%,两者比较匹配;同时,广东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5%降低至4.6%,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由6.6%降低至5.7%,两者的发展趋势也是相适应的。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只占1.06%~1.21%,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2.2%~1.08%,两者是比较匹配的。但广东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1.06%增涨至1.21%,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却由2.2%降低至1.08%,其发展趋势相背离,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相背离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低利润以及轻农的传统思想有关,学生不愿报读涉农专业,导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困难。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一产业中主导产业是农业,其产值达到2444.70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9.4%,远超林、牧和渔业。在广东技工院校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中(详见表1),直接与主导产业农业相对应的专业仅有种植专业1个,招生人数仅114人,占计划招生总数的2%,而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现代林业技术、水产养殖等4个林业、牧业和渔业类专业,招生人数高达1415人,占计划招生总数的23%。可见涉农专业的招生数与其作为主导产业的不适应程度较高,其原因仍与农业利润较低及轻农的传统思想有很大关系。广东技工院校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大多集中于产后阶段,开设的10个专业中,有4个是直接服务于产后的服务与管理,招生比例高达76%。其中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660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7%,农村电气技术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561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5%,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462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4%。有2个专业是直接服务于城市绿化、美化,而种植和养殖专业仅有2个,招生比例仅有2%。可见广东技工院校的农业专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而是就业前景好、职业声望和收入较高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气技术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农业服务类专业。因此,广东技工院校应结合本地的特点,增设与农业主导产业相近的专业,为广东培养更多符合产业经济需要的人才,推进广东第一产业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48.7%~44.7%,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比重31.9%~40.65%,两者相适应。广东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48.7%降至44.7%,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比重由31.9%增至40.65%,虽然两者的发展趋势相背离,但两者的比重还是相适应的(见***2)。原因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导致生产总值降低,但产业的转型升级,刺激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致相关专业开设比重增加。广东第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占比50.54%~50.03%,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34.6%~27.49%,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广东第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50.54%降至50.03%,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由34.6%降至27.49%,两者发展趋势一致,但招生比例降幅较大(见***2)。分析其原因,首先与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有关。因为工业往往与较差的工作环境联系在一起,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在舒适的写字楼工作,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影响其对专业的选择。其次与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机械、建筑等大类专业在场地、设备和材料都需要高投入,缺乏相关硬件的学校无法开设此类专业,或虽开设此类专业,但招生数也偏少。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二产业以制造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主(见表2)。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以机械类和电子电子类专业为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高达120568人,占总招生数的79.7%(见表3),这与广东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相适应。从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的开设情况具体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比例最大,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高达25511人,占第二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16.86%,其次为数控加工和模具制造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分别为16970人和14758人,分别占第二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11.21%和9.75%(详见表9)。可见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招生最多的专业并非制造类专业。其原因,除学校的资金、场地不足之外,也与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往往倾向开设基础性强、通用性高的复合型专业有关。

三、第三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46.2%~50.8%,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开设比重61.5%~63.66%,两者较匹配。广东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46.2%增至50.8%,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开设比重由2013年的43.44%增至53.66%,两者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广东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占比48.39%~48.77%,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62.8%~71.43%,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广东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48.39%增至48.77%,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由52.8%增至71.43%,虽然两者发展趋势一致,但招生比例增幅较大(见***3)。其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目前广东正加快发展商务、物流和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管理咨询、法律、会计、广告、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融资咨询、产品设计、包装等商务服务。二是第三产业办学条件要求较低,教学投入较少,各校争相开设。三是第三产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较好,学生更愿意选择到第三产业相关岗位工作。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主要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广东技工院校第三产业专业以交通、财经商贸和信息类专业为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总数高达281283人,占第三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82.7%(见表4),两者较匹配。但从具体专业设置上看,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应用4个专业各校开设的重复率较高,开设学校在116所至143所(见表5)。专业开设重复率高,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教育资源的浪费。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工院校本身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追逐,二是主管部门缺乏对区域专业设置的合理规划。

四、广东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适应性的思考

1.***府层面:做好规划、服务指导和管理

(1)做好统筹规划,调整专业区域布局。***府部门应根据广东的产业分布和发展状况,立足各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实际,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按照集聚集约、做优做强的思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对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主干专业要加大投入;对于新兴产业的专业要及时增设;对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对经费投入要求大的同类专业在同一行***区域内尽量集中办到一所技工院校,提高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设施的集聚度,避免重复建设;对于专业设置跨度较大的学校,加强指导,帮助其发展优势特色专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有意识地引导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

(2)加强服务指导,提高专业适应性。***府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及时掌握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摸清主要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要进行人力资源调查,掌握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作好人才需求预测。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专业设置。一是制订专业设置标准。从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出发,按照技工教育规律,对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流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场地设施配置和师资队伍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二是定期开展专业督导评估。根据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工作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开展督导评估。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仪器设备、实训场地、教学实施、招生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检查,全面评估学校的实际办学质量。

2.学校层面:协调好三大关系

(1)协调好专业设置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专业教师的培养、实验设备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教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稳定性,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也难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品牌效应,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学校在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要根据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及工艺改进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中求生存。

(2)协调好专业设置时效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反映一般滞后于现实社会,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反映在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就要求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为人才需求做提前准备。这就要求学校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科技进步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作科学的预测与判断。

(3)协调好专业设置普适性和特色性的关系。普适性专业作应该是需求量较大、就业较为稳定的专业,一般面向大区域办学,具有普遍性。因此,普适性专业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相适应。特色专业应该是面向所在地市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各校的特长,在仪器设备、师资培养引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投入,逐步形成自己品牌专业。

作者:郑楚云 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6

关键词 ***大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 分析与研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对我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主要的因素,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校教育教学与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测试数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学2013-2014学年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其中男生5369人(汉族学生为3707人,民族学生为1662人),女生4998人(汉族学生为2740人,民族学生为2258人),共10367人。研究起止时间是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二)测试项目

我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了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米跑与80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6项指标作为测试项目。

(三)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过程中全部使用由***权威部门认定的无线电子测试仪器(尤西姆公司),软件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采集软件,测试过程为人工监控。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学及有关体质健康调研的论文和期刊,为本统计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测试法

对2012级、2013级学生进行体质指标测量,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机能指标(1000米跑和800米跑、肺活量)和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握力)。

3.统计分析法

将2012-2013学年度2012、2013年级本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分析

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见表1,结果分析如下:从总体平均分水平上看,2012级学生75.2分高于2013及学生73.5分,可以看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成下降趋势。同时,可以看出汉族学生女生平均分高于男生,而民族学生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在测试评价等级上,从统计结果可以看男生到是比女生要好,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好,但从总的等级评价的数据分布曲线上看,其合理性不够,达到优秀水平人数的百分比太小,尤其民族女生学生比例更是偏低。

(二)身体形态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最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营养状况。

身高标准体重总评价(见表2)统计结果如下:从2012、2013级中可以看出其总体平均值,我校男生和女生等级评价比较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然而,应该指出,从表5中可以看到男生的“肥胖”、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其中这两个比例汉族学生高于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等级的百分比也偏高,男生在正常体重范围的百分比相对偏少,还没达到50%。女生从表6中可以得出,身高标准体重总的等级水平分布要比男生合理,几乎全部达到了50%以上,但是“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

(三)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

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是以评价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的指标,既测试有氧耐力,也测试无氧耐力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是相对于体重的肺活量数,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优劣,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肺活量体重指数从总体平均水平上看,平均指数等级的总体水平,在“良好”的范围内,优秀比例低于男生,相比其他项目比例比较合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评价结果总体上看,2012级、2013级男生到是比女生要好,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好,但从总的等级评价的数据分布曲线上看,其合理性不够,达到优秀水平人数的百分比太小,尤其民族女生学生比例更是偏低。2012级、2013级男生、女生的总体水平正常,及格率分别为91.43%、94.43%。

2.从身高标准体重总评价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在校本科生其总体平均值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男生的“肥胖”等级的比例过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总的等级水平分布要比男生合理,但是“较低体重”等级的百分数比例过大,营养不良和肥胖的人数较多。男女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例偏少。

3.从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在校本科生总体平均水平上,都在“良好”的范围内,耐力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总体平均水平较好,其中男生的优秀率比较高。男生的肺活量体重的平均指数等级的总体水平比女生要好,是处在“及格”的水平上。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加强对体育与健康的宣传和引导,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自然地渗透到每位大学生的言行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增强对大三、大四体育选修课程的改进力度,尽可能的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体育选修课,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大二以后,继续以体育课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

3.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并把健康教育溶入到学校各项日常教育的工作中去。学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行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大的成效的。为此,学校不能只重视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建设,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而忽视对学生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投入。

4.建立体质健康档案制度,以学年为单位向学校和体育部提供体质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并将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汇总成分析表格或结论性的总结报告,以达到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每一学年度全校本科学生健康体质的基本情况,为学校能及时了解与关注全校学生身体健康的总体状况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服务。

基金项目: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XJU2013JGY27),***大学校园联合项目(XY110266)。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2012.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7

二、申报理由:本人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近12年,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任班主任5年,级组长7年。其中1991-1994年在广西平南大安高中任教,1994年起至今于南海区第一中学任教。1997年获得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同时被聘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

我忠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文选》,深入理解***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997-1998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1998-199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9-2006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2006-2006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7年主持南海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南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997-1998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1998-199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1999-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1998-199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2006-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2006-2006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2006-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广西教育》2006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1998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1999年已经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6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6年学习flash软件,2006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2006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9-200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优秀***员"受到南海市教育局***的表彰。2006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6年当选为南海区中共***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8

女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她们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还肩负着孕育和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她们的体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本文对湘西地区具有综合代表性的吉首大学的四个年级女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女生体质的变化规律,针对女大学生体质的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吉首大学(包括张家界校区)四个年级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女生为研究对象。测试时间为2010年11月份,数据来源于吉首大学公共体育部。2010年吉首大学(包括张家界校区)女生有9832人。大四女大学生有2679人,大三女生有2606人,大二女生有2386人,大一女生有2161人。我们随机从四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个院系,每个院系随机抽取一到四年级固定专业班(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城规学院的城规、物信学院的电子专业、法学院的法学、商学院的工商专业、***管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文学院的广告专业、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化工学院的化工专业)的女生10人,每个年级抽取100人,共400人,运用身高、体重、肺活量、800m指标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数理统计由Excel2007、SPSS17.0软件完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结果应用***样本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比较

1.身高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1]。2010年吉首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女生身高最高的是大四,值为158.23cm,最低是大三,值为156.4cm。女大学生身高均值年级总差值为1.09cm,总体呈递增形式(见表1)。经t检验,大一女生与大二、大三、大四的女生的身高均数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大二与大三女生的身高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三女生与大四女生的身高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

2.体重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重量的整体指标[2]。它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及内脏发育和充实的程度,是测量健康和体质的重要指标。比较分析吉首大学女生的体重指标,找出其体重变化、特点与规律,对指导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

2010年四个年级的女大学生体重研究,从体重均值看,总体来看是升―降―升。大二女生体重显著增加。从大一至大四,年级体重总差值为1.98 kg(见表1)。1-4年级女大学生体重均数,女生最高的是大学2年级,其值为51.27kg,最低是大学1年级女生,其值为48.95kg。大一女生与大二女生体重均数差值最大,值为2.32kg。经t检验,大一与大二、大四女生的体重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二、大三、大四女生的体重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二)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指数,也叫身体质量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它可以直接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的状况,是衡量是否肥胖和标准体重的重要指标[3]。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BMI指数<18.5为体重过轻,在18.5―23.9为正常,在24―27.9为超重,≥28的为肥胖。

2010年四个年级女生BMI指数横向研究,大一至大四女生BMI均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上升,四个年级的女学生BMI指数反映出体重都为正常。最高的BMI均数是大三女生,值为20.56。最低的BMI指数均均值为19.80。四个年级BMI差值最大的是大一与大二之间,值为0.73.四个年级BMI的均数总差值0.53。4个年级的BMI指数都在18.5~23.9之间,说明四个年级女生体质正常(见表1)。经t检验,大一女生与大二、大三女生的BMI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二、大三、大四女生的BMI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2)。

上述结果表明,2010年吉首大学四个年级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相对较好,大三女生的较差,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除受遗传、地域、环境的影响外,还与营养等因素有关。遗传方面,因吉首大学女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接近成人的年龄,所以身高变化不大。大一女生体重最轻,可能是高中时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生几乎没时间运动,导致整体体重较轻,经过大一比较舒适的生活,体重明显上升。大三、大四体重增加,可能与大学体育选修课结束,女生好静不喜欢运动有一定关系。目前女性广为流传的“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上吃少”观念有关,女生为了保持身材坚持吃早餐,这可能也是造成吉首大学女生体重正常的原因。另外,饮食结构对身高、体重、BMI均有一定的影响。

表1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及肺活量横向统计表

年级 身高(cm) 差值 体重(kg) 差值 BMI 差值 肺活量 差值

X(――)

S X(――)

S X(――)

S X(――)

S

大四 158.23 5.80 1.83 50.93 6.20 0.59 20.33 2.11 -0.23 2761.53 495.94 86.74

大三 156.40 5.08 -1.55 50.34 5.90 -0.93 20.56 2.07 0.03 2674.79 445.38 72.07

大二 157.95 5.33 0.81 51.27 6.32 2.32 20.53 2.10 0.73 2746.86 402.20 32.32

大一 157.14 4.77 48.95 6.55 19.80 2.27 2714.54 303.42

年级

总差值 1.09 1.98 0.53 46.99

注:1.“-”表示负增长值;2.差值=相邻两年级高年级-低年级;3.年度总差值=大四-大一(以下同)。

表2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及肺活量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

年度 身高 体重 BMI 肺活量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一 1.14 -1.06 1.46 2.55* 1.57 2.20* 2.34* 2.47* 1.69 0.64 -0.74 0.81

大二 -2.11* 0.36 -1.08 -0.38 0.13 -0.67 -1.20 0.23

大三 2.38* 0.70 -0.80 1.30

注:*P

(三)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身体机能比较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大小是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张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指标[4]。

2010年四个年级的女生肺活量研究,最高的是大四年级肺活量均数,值为2761.53 ml。最低的是大三女生的肺活量均数,值为2674.79 ml,年级总差值为46.99ml,差值最大的是大三女生与大二女生肺活量均数之间,值为86.74 ml(见表1)。经t检验,大一女生与大二、大三、大四女生的肺活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明四个年级女生的肺活量较稳定。

(四)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女子800 m是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的主要项目,是衡量速度耐力的重要指标。耐力速度是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中的最薄弱环节[5]。

2010年四个年级女生800米指标研究,最高的大四女生的800米,其值为253.67s。最低的是大一女生是351.50s。年级总差值为-79.63s,800米跑的均值变化很大。大一女生的成绩最差,大二女生800米跑迅速提高,与大二比较大四女生明显下降(见表3)。经t检验,大一女生与大二、三、四女生的800米跑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表3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800米指标横向统计表

年级 800米 差值

X(――)

S

大四 271.87 16.75 7.38

大三 264.49 27.59 10.82

大二 253.67 36.08 -97.83

大一 351.50 29.01

年级总差值 -79.63

表42010年吉首大学女大学生800米指标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

年度 800米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一 -21.13** -29.23** -35.71**

大二 -4.22** -5.48**

大三 -0.81

注:“-”表示速度提高。

上述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刚入学的前两年,耐力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而后两年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出现差异的原因:(1)与女大学生的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有关,女大学生缺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比如下雨等气候原因是阻止女大学生进行锻炼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在学校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喜欢的项目需要的场地不能得到满足,这势必影响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女生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健身娱乐的项目有健美操、广场舞和慢跑等,这可能是二年级时女生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的一个原因;(3)大一、大二年级开体育选修课,到了大三基本停止,外加外部的一些因素,如恋爱、考研、就业等使得女大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明显减少,女大学生的素质出现后期的下降,尤其是有氧能力水平表现的明显。

三、结论

(一)身体形态上,2010年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女生身高、体重及BMI的均数随年级的递增呈上升趋势,变化没有规律。大四女生明显瘦高,大三学生相对矮胖。

(二)身体机能上,四个年级女大学生肺活量变化不明显,肺活量较稳定。

(三)身体素质上,四个年级女生800m跑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大二女生素质最佳,明显优于其它年级,大四年级女生最差。

四、建议

(一)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努力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满意度低以及场地器材的不全面,使得女生喜欢锻炼项目受到一定的限制。学校要大力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尤其是室内场馆的建设,以便于下雪、雨季时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同时鼓励学生多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及学校周边自然环境进行锻炼,加强场馆器材的管理及课外体育锻炼指导。

(二)加强体质宣传和正确引导,切合实际的鼓励女生进行运动

对于部分女生身体状况差导致自信心不强,缺少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动力的情况,学校应加强体质方面的宣传,并通报学生体质状况,使学生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略高于全国水平,增强锻炼的信心。对于刚迈进大学***生活的新生,孤独感强,学校组织丰富的体育比赛和群体活动,使女生能从中锻炼身体,学会与人交往,有自己的伙伴。如:当前吉首大学“阳光健身操”活动的开展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的时间为1个小时以上,参与人群绝大多数是在校女生;活动内容为多种有氧的舞蹈结合,如:当前流行的广场舞和各种不同风格的体育舞蹈。对于没时间锻炼的女生,学校通过正确引导,女生学会自我调控、劳逸结合,达到学习、锻炼两不误。鼓励女大学生从事宿舍等室内运动,来解决气候因素造成的体育锻炼影响。

(三)安排学习课教授女生喜爱的有氧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女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差,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动作迟缓,运动能力降低,好静不好动,这可能是普遍女大学生锻炼次数少的原因之一。早上锻炼的人少,喜欢晚上锻炼的女生常参加徒手形式的有氧运动,对此,在体育选修课堂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女生喜爱的有氧运动的练习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氧运动的方法,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我锻炼的目的,进而满足其需求提高女大学整体的身体素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8):184-186.

[2] 教体艺[2006]3号.***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2010.10.

[3] 张天成.西部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M].吉林:吉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33.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9

一、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代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质量发展水平和数量结构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人力资本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即对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教育投资。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增加了人才数量,通过人才的频繁流动、互相接触、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和信息,就产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的外溢性和扩散作用,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新技术,掌握行业新动态,提高管理与生产效率从而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总之,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动,决定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动,有了相应的人力资本,才有了相应的产业[2]。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人力资本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过程中势必会对新增或可转移的劳动力要求具备新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教育训练水平和技术知识,而新的产业知识水平要求反作用于教育投资:要求学校加大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庞大、层次合理、种类齐全的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社会加大新技术的培训支出,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要求企业增加现职员工的培训投入,旨在转换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从而确保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以现有人力资本作为基础,而人力资本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也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相吻合。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结构分析

产业主要可分为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

(一)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分析

福建省总体产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从1997年的总从业人员数为1613.41万人发展到2009年2168.86万人,产业从业人员数增加了1.34倍,占福建省总人口数比例从49.16%上升到60.18%。通观这近些年的数据变动,我们可从表中得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持续地下降,由1997年的781.3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48.4%,随后逐年递减到2009年的638.6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9.5%;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平稳地上升,由1997年的398.6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4.7%,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75.6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5.8%;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在缓慢地上升,由1997年的433.3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26.9%,随后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754.5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4.8%。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近年来,福建省的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转移的速度相对较慢,步子还不是很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增加的速度发展得慢,截至2009年,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例结构分别为29.5%、35.8%和34.8%。

(二)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源质量结构分析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174%持续下降到2009年的0.107%,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80%;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从1997年的0.439%急速锐减到2009年的0.100%,以2009年为例,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仅占当年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3.54%;统观1997年至2009年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最高值出现在1999年的3.10%,随后也渐渐下降到2009年的2.61%,以2009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福建总专业技术人员数的92.65%。通过对福建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得出:从纵向来看,三大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例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表明福建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总量比例上是呈递减趋势的,显示福建省还只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而不是一个人才资源强省,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待于大幅度地提高;从横向来看,福建省的人才资源多集中在第三产业里,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极少,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之所以很高,主要是“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分别占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的66.83%和15.65%(以2009年为例),由此可见,福建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分布是缺乏效率的,行业内人力资源配置也是缺乏效率的。

三、福建省产业人力资本发展策略

经过对福建产业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福建省的人力资源是丰富的,但产业人力资源的分布无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战略布局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推动海西区的建设发展,人力资源集中还过多地集中在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支持;福建省人才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从业人员数在不断地增加,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三大产业的人数分布比例都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海西区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围绕建设海西区的战略构思,通过一定的***策措施来调整产业人力资源分布,促进人力的流动更加市场化,各产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能更加合理。

(一)加大第一产业剩余人力资源的迁移力度

福建省人口总量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以2007年为例,全省总人口数是3581万人,农村劳动者是1342.0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6.6%,其中从事农业人数为658.0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2.7%,这些数据都表明,目前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亟待转移,非农业化的进程还很漫长。首先应坚持农业基础产业的地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内部的转移,如从农业生产转入乡镇企业,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业技术服务等。通过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等工作。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实现转移,可保持农业的持续和稳定;其次在推进海西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大批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到城镇产业领域中去,充实到第二、三产业,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一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府主导加大社会培训项目的支出,如进行技术推广、掌握多种技能的培训等,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福建省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与发展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容纳足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容纳更多的人力资源就业

以2007年为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仅为649.8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32.2%。而海峡的对岸台湾在1988年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上已超过工业,当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已达3551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43.80%,尔后逐年增加到200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5543千人,占总就业人力的57.0%[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第三产业提升空间还是很大,需积极推动具有综合生产性和高度社会性的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对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换代。借助福建省区位优势是沿海,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先发展交通、金融、物流信息等基础性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促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传统型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方向发展[4]。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高素质人才行业配置趋向合理化和高效,改变福建省高素质人才高度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的现状,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只有发展了第三产业,才能为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也才能吻合福建省建设海西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例10

中***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5-0038-07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载体。科学设置专业、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端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只有专业布局、规模、质量等结构性要素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吻合,并保持动态适应性,才能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要主动探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规律,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时期,职业院校理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必须以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为国民经济发展输送质量合格、类型和数量相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鉴于此,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曾于2009年联合发文组织专家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历时3年多,于2011年底顺利完成了研究工作,并出版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开展第二轮研究,进一步深层次、多维度探讨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以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正值本研究开始之际,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这一要求既阐明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也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重要意义。

笔者继续负责的第二轮研究历时3年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的理论基础;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北、苏中、苏南)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结构变化对对应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13市产业结构变化对所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提出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优先发展”“稳定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的引导性建议。

二、研究数据采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国家,尤其是江苏省***府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二是通过较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对此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这里就问卷调查情况做以简要说明。

(一)调查对象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江苏省2011、2012、2013届毕业生;江苏省有关用人单位。

(二)问卷调查情况

1.样本抽取方式:

学校问卷是整群抽样,学生问卷、用人单位问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

2.抽样调查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人数是80393人,占江苏省2011届、2012届、2013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10%,超过了预期抽样目标5%的比例。

参加调查的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但包括五年制高职)256所,超过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80%,与预期抽样目标80%一致。

参加调查企业数有1939个,超预期抽样目标1000个企业。

3.问卷调查实施方式

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前,课题组对江苏省13市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了问卷测试培训,而后由各市组织对全体参加问卷调查的职业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前的培训,以确保顺利地、高质量完成问卷调查。

三、研究结果分析

由于本研究成果涉及到较为庞大的数据及相关分析,总文字量有65万字,所以,在本文中只就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江苏产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

“十二五”期间,江苏以“转变”破解制约、以“调整”寻求出路、以“转型”培植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经济总量接连跨过5万亿元、6万亿元两个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142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0116.4亿元,增长1.43倍。2011年至2015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2014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国第二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实现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由“江苏制造”迈向了“江苏创造”“江苏服务”。

1.三次产业结构特点

2010年以来,江苏三次产业总量逐年增长,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0.8%、17.7%;同时,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趋于稳定,第二产业比重下行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行发展。总体而言,2010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仍保持稳定的“二三一”产业发展序列,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7∶45.7∶48.6,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见表1。

2.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趋势

从中观上看,江苏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原则,在“稳”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调”的力度、加快“转”的步伐,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未来,江苏产业将沿着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

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

由表2可看出,2010年以来,江苏省从业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快速下降,到2013年达到最低,仅为0.01%,此后就维持在这个较低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与江苏省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关联;当然,与年生产总值增速相比,从业人员增速低于生产总值增速,也表明江苏省单位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产值在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效率在不断提高。

从江苏省从业人员结构看,与三次产业结构“三二一”有所区别,从业人员结构基本维持“二三一”状态,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要远高于其产值比重。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看,从2010年到2015年,第一产业共下降了3.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呈稳步上升趋势,上升近2.2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表明,在从业人员增长幅度趋缓的前提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在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前提下,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增加幅度。

2.不同性质企业从业人员变化趋势

据有关统计,在江苏省企业、机关、事业三种性质单位中,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占70%以上,且保持较高的用人年增长率,而在不同性质企业中,又以私营企业吸纳劳动力最多。表4表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50%左右,2015年达到最高占51.37%,而国有、集体等性质企业从业人员比例不足10%。不仅如此,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比重还在逐年增加,而其他性质的企业比重或在缓慢下降,或维持小幅波动。

(三)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职业学校毕业生供给比较分析。以2015年为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高中学历(含职高、中专、技校)的人数为60.4万人,占到需求总人数的26.7%,而当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含技工学校)仅为31.68万人,外省流入江苏与江苏流出到外省的毕业生相对增量人数为6.36万人,职业教育所能培养的技能人才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数,但考虑到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对省外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吸引力,即有相当一部分外省劳动力转移到江苏就业,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的不足。

从业人员以及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由表6可知,从2010年到2015年,尽管江苏从业人员增长幅度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却逐年下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综上所述,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并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与升级,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上,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相对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在绝对需求和绝对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三次产业专业毕业生供给结构比较分析。从2015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人数对比看,江苏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规模结构相当,均呈“三二一”分布,但需求的绝对量均高于当年毕业生人数,见表7,这表明江苏省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结构除了第一产业略有偏差外,其它两产业基本合理。

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产业专业在校生结构对比分析。以2014年为例,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类似,呈“二三一”状态,但在校学生结构呈“三二一”状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在校学生结构,第三产业在校W生结构又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和产值结构,因此,从业人员与在校学生结构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对比从业人员、生产总值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连年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为负值,且从业人员年负增长幅度要高于在校生,见表9。这表明:三次产业人均创造的产值在增加,生产效率在逐年提高;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供需结构的矛盾依然突出。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三大区域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学生结构对比分析。首先,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三次产业分布与所在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专业设置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见表10。其次,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受国家对涉农专业补贴***策的影响,近年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仍然是主要招生占比高的专业。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学历层次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共培养近3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由2010年的231人提高到2015年的616人;但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远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小于求,本专科人才培养规模远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大于求。

(2)人力资源市场学历层次以及职业资格需求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历与所获取职业资格层次结构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本专科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职业教育毕业生有中级及初级职业资格结构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占比趋向基本吻合,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结构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

3.职业教育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学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关注新职业,适应新需求,提高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专业招生(专业群开设、人才培养岗位群)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1)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的吻合度分析

2010年***C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所设专业(群)大类结构(数量)比32∶122∶167,与江苏当前“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相吻合。根据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原则分类,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204个专业中,19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三次产业开设的专业(群)数结构(45∶145∶213)与专业(岗位群)布点数结构(266∶1076∶1758)以及与当前三次产业“三二一”结构一致。这说明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2)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之间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开设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至2011年的“一二三”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2年至2015年的“一三二”结构。未来一产专业招生人数及专业群开设覆盖率将会有所下降。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三产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专业群开设覆盖率还应有所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岗位群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的“一三二”、2011年和2013年的“三一二”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4年至2015年的“三二一”结构,与近年来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相吻合。

从各专业群覆盖率来看,覆盖率最高的是土木水利类(58.1%),其次是交通运输类(53.8%)、石油化工类(46.7)、轻纺食品类(41.5%)、加工制造类(39.8%)。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医药卫生类、土木水利类专业为江苏省的主要招生专业,占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情况。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毕业生“出口”指标,即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一次性本地就业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含升学情况)达96%以上,平均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平均本地就业率达60%以上。通过对表16、表17数据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占比均稳中有升。就业率所占比率因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稳中微降,但是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学校所占比率分别是76.9%、74.7%、75.1%,稳中提升;平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学校占比分别是68.0%、69.9.%、84.2%,稳中微升。上述数据对比表明,当前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吻合,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在稳步逐年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情况。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岗位“比较满意”及“很满意”的占比为81.73%,说明近3年毕业生大部人都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对就业情况满意度高,在就业岗位上稳定性好,见表18。

近3年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率占比稳中微升,见表19,但占比还较低,表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在较高就业率基础上能够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增强职业幸福感。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模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模板

学习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学校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动态监控,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对学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如何主动参与全面...

学习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论文题目有哪些,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以人为本,团结合作,是现代教学管理的标志。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和***的人格。无论工作方法、观念及反映的表达方

学习

员工绩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绩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员工绩效管理论文怎么写,员工绩效管理论文题目。2.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产生正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主效应、缓冲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即心理资本对群体、个人和组

学习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文献综述。一、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在认识上就对绩效管理存在错误的观念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很容易将绩效管理看成是绩效考核,但是

学习

公司银行贷款申请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银行贷款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公司银行贷款申请模板,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申请书怎么写。因此,要继续抓住机遇,扩大商机,就需要扩大再生产。这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作后盾,就需要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本公司需贷款***万元,作为

学习

恋爱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恋爱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恋爱心理学论文,恋爱心理学十大技巧。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大学时期是人生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教育的现状,初高中拼命学习,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大学学习环境相

学习

医院绩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绩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医院绩效管理系统论文,医院绩效管理的论文。(二)加强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首先要改革预算管理具体工作,将传统的历史基础加弹性空间以及年度预算编制周期改为零基础预算编制模式以

学习

心理学博士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博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学博士最新学术论文,心理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从大学毕业时考研找工作两手准备,到幸运被复旦会计系录取,再到两年半后由硕转为攻博,最后三年半后博士毕业,进入不错的高校成为大学老师,我完成了由

学习

检查组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检查组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检查组来检查汇报材料怎么写,向检查组汇报材料结束语。二是***员模范作用发挥不足。作为一名支部***务管理员,除了正常处理支部***务工作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认真执行***章、***纪、***规

学习

护理绩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绩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绩效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及细则ppt。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制度,实验组采取绩效考核制度,具体如下。①相对固定护士的岗位。②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满分100分,具体评价内容:a.

学习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工程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论文怎么写。2.1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是做出优秀设计

学习

初中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生课堂教学管理论文,初中教学管理经验交流题目。1.建立生态取向的课堂氛围教室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以教育生态学的阿利氏定律为基础,初中英语教学的班级要符合一

学习

企业地址变更申请书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地址变更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公司变更地址申请书模板,企业地址变更报告范文。2.与所变更经营范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包括增减仓库)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复印件)、简历。3.与所变更经营范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

学习

新闻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闻心理学微论文题目,新闻类心理学论文2000字。1.1萌芽阶段此阶段的时间为1945—1978年,***到“***”期间。新闻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读者心理,其中代表作品为1956年王中编写的《新闻学原理大

学习

会长演讲稿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会长演讲稿模板,内容包括会长演讲稿,会长竞选演讲稿10分钟。而我之所以要参竞选实践部部长一职是因为,实践部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平台,让我为同学们服务,贡献一份力量,促进我系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发展。同时我想这也是一个塑造自我

学习

病理科科室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病理科科室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病理科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病理科医生的工作总结。三、参与口腔科病房各种手术及口腔科的急诊及会诊工作口腔科病房目前开房床位26张。我科病房分三组,分别为肿瘤组,创伤组及唾液腺组,我参与了三

学习

经济泡沫论文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泡沫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经济泡沫论文,世界经济论文模板范文。1985年1月17日在美国***举行的G5会议上,美国极不情愿地同意采取干预措施来纠正美元被高估的状况。[1]而当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英镑进一步下跌。里根***府

学习

医生第一季度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医生第一季度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医生工作计划万能模板,医生工作计划集合十篇。全年经营任务指标定为65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为150万元;第二季度为160万元;第三季度为160万元;第四季度为180万元。具体为:一季度(150万元)1月

学习

周测自我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周测自我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自我总结模板,周测成绩分析怎么写。学生开始测量、计算。学生汇报,教师填表。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一教学

学习

托福复习计划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托福复习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托福雅思快速复习方法,托福考试资料怎么复习。2.制作词汇学习卡学习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背单词方法。考生可在卡片的一面写英语单词,另一面写其中文释义、词性、重要的固定搭配及用法。考生可以一次

学习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模板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模板,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系统案例分析,绩效管理系统软件模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需要通过制定明确的经营战略不断为其顾客创造价值,并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明确的经营战略是

学习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模板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毕业论文,生产运营管理小论文题目。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汽车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