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课堂篇1
利用网络教育工具辅助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场景,在练习中找到英语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教育手段实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网络教育;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生态课堂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在尝试将各种教学手段融入英语课堂,其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教学效果较好。
一、生态课堂简介
生态课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而让教师转型为课堂节奏的掌控者和知识传授的引导者。生态课堂的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诉求和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可塑性,不按照传统的教案或者应试教育模式限制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兴趣,是一种理想型的课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听不懂而产生厌烦,即便听懂课堂知识,学生也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快速融会贯通而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英语的学习就是背单词、背语法,很少能够将语言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全部掌握。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避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更容易让学生融入课堂,展现自我,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兴趣。
二、生态课堂与传统英语教学二者的矛盾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各级教育机构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教学过程中各种多媒体设备都是教育者可以利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的多元性,是一种硬件介入的教学模式。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与生态课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制约着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要想构建健康的英语生态课堂,首先就要正视这些矛盾,并加以解决。
1.核心理念的冲突
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必须要经历基础的字母、音标、单词、词组、语法等的学习,通过理解和记忆才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但是这种硬性的知识理论的学习是通过学生较为反感的背诵和记忆的方式进行的。而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知识诉求。这与学生普遍讨厌的繁琐的背诵和记忆是截然不同的,从根本的教育理念上来说二者是冲突的。
2.教师能力要求的冲突
传统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英语能力即可,重视板书教学或者知识灌输,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要求并不高。生态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体转变为教学节奏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教育能力,例如随机应变能力、节奏把握能力等。
3.教学时间分配的冲突
通常,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生读单词,教师讲课文、讲语法,然后就是课后学生知识背诵时间。生态课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对话等活动,这都会占据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
4.考核目标冲突
传统英语教学学生能力考核大多数集中在期中、期末,笔试是重要的考核方式。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会开展一定的实践环节,以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生态课堂考核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新型的生态课堂成绩淡化笔试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课堂参与度。
三、利用网络教育构建和优化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议
上述分析的英语教学和生态课堂构建的典型矛盾问题是推行英语生态课堂必须要攻克的难题。笔者近年来在高职英语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合理利用了网络教育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优化教案,重视学生
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首先应当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来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的制订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学方法通过网络筛选,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知识传授和教学工具。编制教案的过程中要合理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核心理念的冲突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等的记忆都是通过多读、多练来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的,而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获得标准的发音和语法知识,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实现读音的修正。另外,利用网络可以设计更丰富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英语场景,能够让英语教学摆脱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教师能力,转换教师角色
基于网络教育的英语生态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现代教师对计算机普遍不陌生,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也有专门的计算机培训课程,所以,教师能力方面的提升重点可以放在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得以实现。对部分英语课程可以利用网络***的优秀视频直接进行教学,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或延伸,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利用网络教育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教师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
3.加强师生交流,重视反馈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实现。通过相关软件,英语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一对一”的把握,避免传统高职英语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交流不足情况的出现。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堂随机弹窗小测的软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效果不错。在试点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段性的学生评价系统,让学生对教学工作中的建议和问题进行反馈。
4.加强情景模拟,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教育手段不断在互联网上寻求更好的英语运用场景,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很多具有专业色彩的英语模拟场景,例如外商采购、外商雇佣、旅游导游、机械修理、合同翻译,等等。这些具备一定专业色彩的英语场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与专业知识进行联系,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都能够提供较大的帮助。情景模拟是学生锻炼英语应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多种情景的不断转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感觉沉闷或者单一乏味,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虽然传统英语教育和生态课堂构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通过网络教学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将这些矛盾进行转化,解决网络教育环境下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构建中的障碍,所以基于网络教育环境构建英语生态课堂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式。
作者:姜琳丽 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课堂篇2
一、网络课堂的特点及优势
就成人在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特点而言,英语网络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诸多实际问题。
第一,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声、文、***、像于一体,以多维度、多方式渠道展现传送内容,实现了动静结合、声像皆备的效果。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缓解诸多客观因素给在职学习者造成的学习易疲劳、记忆难的缺陷。
另外,巨大的网络空间所提供的丰富新颖的英语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提供课内的语言学习内容,又可提供课外延伸或补充,为学习者训练语言技能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机会,有利于拓宽学习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第二,网络课堂不会出现因职业原因造成课堂缺席而导致的学习损失,不仅如此,由于交流中没有了视觉因素引起的诸如羞涩或尴尬等心理障碍,在职学习者参与语言学习的讨论和训练时会感到轻松自如,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与愿望。
第三,网络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因材施教的特色。由于网络学习受时空限制较小,这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和氛围。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Carr, 2000),吸引学生注册网络课堂学习的主要因素是:(1)网络学习不易与其繁忙的工作安排产生冲突,反而显得便利、灵活;(2)网络学习不会对其参与家庭活动和实现家庭责任带来障碍和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网络课堂体系是解决在职学员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庭矛盾的有效途径。
网络课堂还为师生间的充分沟通提供了便利。在虚拟课堂里,教师提供自己的教学内容,布置批改作业,通知,补充教学材料,了解学员学习动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学员也可随时随地与老师保持联系,寻求咨询与帮助。总之,网络课堂轻易地颠覆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缺乏互动的局面,实现了师生一对一的互动,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网络环境的自由与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责任感。网上学习对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更高,加之网络课程对知识选择的余地大而灵活,学习内容广泛多样,学习者会更愿意自觉地投入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来,学员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单纯地与学业或“学位”考试挂钩的功利学习态度自然会削弱,甚至消除,随之对语言素质的要求提高,一个良性的内在语言学习机制便得以产生。
更重要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虚拟课堂是一个由学习者参与选择和完善学习内容的过程。网上学习存在着对学习内容及策略的不断协商,在相当大程度上,它是一个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不断做出调整、修正的过程。另外,由于在职学员社会经验丰富,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演绎能力相对较强,网络课堂所需要的自主性能够使他们的***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彰显与加强。
第五,网络英语课堂能够强化和拓展学习者的已学知识,培养开放、友好、和谐的品质。网络课堂里,师生、学生彼此不见,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大胆地与人建立沟通,否则,学习中的困难无法克服,问题难以解决。相反,通过交流,学习者可以去帮助别人,或者得到别人的帮助。此外,在传达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之后,还可获得他人的真知灼见,这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强化与加深的过程。网络课堂创造的是一个和谐交流、相互促进的开放、友好的学习环境。
二、在职人员英语网络课堂的设置原则
网络教育课堂篇3
关键词:Intel(R)未来教育 网络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一、引言
Intel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性的课题学习,其基本思路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Intel未来教育通过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从获得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的目的从传授和掌握知识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地构成一种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Intel?未来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使网络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充分有效地整合。
二、“Intel(R)未来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
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各种教育思想日趋交融的背景,“Intel?未来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体”、“以人为本”的融合,注重运用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发挥的协作学习、创造情境学习、研究性学习、多元智力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先进教育方法,积极探索把先进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课堂教学中。
在Intel未来教育看来,教学技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BCT)将教学技术定义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可见,教学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教育”的问题,它的核心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如果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没有教学技术作中介,就不能顺利地作用于教学对象。因此,教学技术可以称为一座“桥”,它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
三、对“Intel(R)未来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分析
教学评价表由设计理念和方法(28%)、教师教学能力(28%)、学生学习情况(20%)课堂教学效果(24%)四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分值分配均衡,尤其是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表没有提及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学评价表相比较,这张评价表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将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入了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系统设计的发展。西尔斯和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的“序”中谈到教学设计的发展时指出:“建构主义的思路和新的技术支撑两者结合,创造了新的设计与传递教学的途径。”何克抗教授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其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
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关系。准备单元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备课的过程。为了备好课,教师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如搜集各类多媒体素材、建立辅助教学网站或教学演示文稿、制订学习评价标准等。“以学生为主体”和“学习过程评价与反思”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从教学网站中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学习”通过基本问题展开,教师讲得少,只是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去主动发现、探索、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Intel未来教育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对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有意义,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提倡课题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倡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规范资源引用行为”体现出对学术严肃性的尊重,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这一标准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根植于实践中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 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在对学生学习情况(20%)的评价标准上,强调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能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意见;能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学习的组织形式需灵活多变,学习过程需随意自然。“结对共享”、“作品观摩”、“教学研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们既是课堂的闪光点,也是一节课上最活跃的地方。但“灵活”不失严谨,“随意”不是放任。事实上,在这种灵活随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始终没变,教师必须具有严谨规范的治学作风和高超的课堂掌控能力,使教学计划中的所有内容都在控制之中,有序而富有节奏。
3.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指具有教育功能的所有资源。“网络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探讨的是如何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网上的教学软件、课件、文章、多媒体等资源既可以为学生学习、自学服务,也可以供教师上课使用。Intel未来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这一模式中,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时可以获得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出信息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渐进性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
(1) 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地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是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该层次是所有后续层次教学的基础。
(2) 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的能力。在该层次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重组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该层次可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如:让学生用word制作一份专题小报,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遨游,选择相关的素材,然后将文本、***形等进行重新加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精美的英文小报等等。
(3) 协作能力
和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等等因素的限制,常常使得教师有心无力。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竞争”一般在智能性较强的网络教学软件支持下进行: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学习者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也可选择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各自***地解决学习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伙伴”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找到与现实环境中相类似的伙伴,共同协作、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另一种伙伴形式是由智能计算机扮演伙伴角色,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在必要时给予忠告等。“角色扮演”指在用网络技术创设的与现实或历史相类似的情境中,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在角色中互相学习的过程。以上的学习模式中,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投入状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协作的范围,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
(4) 探索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让学生在各种真实、复杂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结语
Intel未来教育是基于活动学习理论,并将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利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教学模式。交互型、探究型、任务型的活动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得以成功实施。Intel未来教育理念给外语教学带来新的信息,同时也予以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极大的挑战,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是信息的组织者与处理者,既是技术员,又是教育家,只有具备一专多能才能胜任未来的教育事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张传燧.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
[3]林正范,贾群生,任顺元.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改变[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
[4]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5]谭荣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
网络教育课堂篇4
一、通过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催化剂。”很多老师平时讲课时,都是对学生讲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内容是什么?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听多了,就感觉历史课枯燥无味。如果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组合为一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体会到生动形象的情境,学生自然记忆得刻骨铭心,也就乐意去学习了,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通过电子白板来展示一些历史情景,把学生带到这种情景中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视频,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一门课时,要用心去感受,当你看到跟知识点有关的***片、音频、视频等资料时,就有利于你记住这部分内容,当再次出现这一内容时,相关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所以当你在课堂中合理应用的网络教育资源时,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恰当地应用网络教育资源,使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变短
学习历史可以为现实服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自己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息息相关,提高学生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时的判断分析能力,也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资源来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三、恰当运用网络教育资源,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网络教育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把我们的课堂已经从教师叙述、学生想象的这样一个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看到有声有色的画面、视频,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给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空间,使教师也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情境,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容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历史教材的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加工整理,最终形成一个知识链条,形成网络框架。
四、恰当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开阔教师视野
教师要多从网络教育资源库***一些资料,来充实自己,例如:首先可以从网络上学习本地区乃至全国优秀教师的课例,来充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来参加培训学习,拓展教师的知识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对于我们农村的教师,去外地考察学习,由于经费不足和其它一些原因,不太现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财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网络教育资源来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后学习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稍加引导就很快能够掌握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①使用网络的检索功能查找历史资源;②筛选整合与历史课程密切相关的信息;③运用真实有效的历史信息解决问题;④分享、分析、讨论网络信息,得出结论并客观地评价反思。
用这些方法,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一般性的作业,诸如对历史概念的阐释、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写历史小论文等,可以不用向以前学生那样抄笔记、抄课文,做简单的重复工作。在网络上有更多的“答案”,学生不但是有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动脑筋去选取、去判断,还要动手做出“最佳答案”,这样就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六、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网络教育课堂篇5
关键词:高校;传统思想***治教育;网络思想***治教育
21世纪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网络文化还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在网络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进行高校教育,是我们更加关心的一个话题。作为思想***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对如何利用好网络来促进思***学科的发展更加重视,为此,特将我们过去传统课堂上的思想***治教学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思想***治教学进行比较,进行二者的互补,创新思想***治教育教学模式与途径。
一、传统课堂上思想***治教育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传统课堂上教学的优势
1.信息优势:在传统课堂上思想***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教育者相较于受教育者掌握着大量全面、准确性很高的信息,教育者正是通过这种信息优势,使之在教育过程中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更加利于思想***治教育教学的展开。
2.高度情感交流: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通常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这种情形下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同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更好的适应集体环境,体验集体学习生活。所有这些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集体主义观念都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习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应该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合作,从而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3.内容精准:传统课堂上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内容都是经过处理,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信息,是相对于网络上更加精准与稳定的。
(二)传统课堂上教学的弊端
1.灌输教育:在传统思想***治教育过程中,通常是“一人、一书、一粉笔”,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掌握者通常通过单方面的灌输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常常会引起听课学生的逆反心理,信息传递不仅缓慢,而且容易失真,从而对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地位不平等:传统思想***治教育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而受教育者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教育关系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再加上受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影响,以及我***长期以来在群众心目中所树立的威信,部分教师往往将自己摆于优势和主导的位置,这种僵化、与人本精神相抵触的做法显然使思想***治教育走入了误区。
3.缺乏有效沟通:传统的思想***治教育常常体现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进行的灌输和说教,而忽略了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这样的教学常常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会出现教育者过于主观地将教育目标强加给受教育的群体,从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利于思想***治教学的完成。
二、网络文化影响下思想***治教育的利弊分析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拓展空间、增强时效性:传统课堂上的思想***治教育课仅仅局限于在课堂这狭小的空间,所获得的知识也只是从教师口中所听到的,而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提前备好课的,不具有时效性。而网络文化下的思想***治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学习。网络扩展了学习空间、时间和领域,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诸多特性增强了学生们对此学科的兴趣,将趣味性、知识性和***治性巧妙的融为了一体。
2、主体间地位的平等性:网络文化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两个平等的主体,这是与传统课堂上最大的区别。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网络信息具有选择性、平等性和去权威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主动性与积极性。网络世界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可以避免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模式。
3、学习意识的创新性:在网络文化影响下,思想***治教学由传统的灌输、说教转变成老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双向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高校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将所有信息摆到一起,通过自己的是非判断,筛选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来接受,而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受教育者的灌输,这是思想***治教育教学课程中的极大提高。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冗杂,影响正确“三观”的形成:网络是一个大熔炉,网上的信息繁多复杂,充斥着各种好的、坏的部分。而作为高校大学生,还没完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加之西方会凭借这一特点,不断地向我们输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观点,致使我国高校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对网络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这给我国高校思想***治教育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的思想***治教学中,教师作为信息的掌握者处于优势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权威,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而在网络的影响下,信息掌握具有了平等性,甚至在某些方面,高校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远远多于教师,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内外相结合原则,言传身教原则等失去了存活的土壤。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读背”、知识点纯粹讲解遭到了高校学生的吐槽,在网络文化下,信息丰富,环境轻松,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自由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们的猎奇心、好奇心。
3、对思想***治教育者素质的影响:传统思想***治教育都是靠教育者言传身教,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只负责将课本的知识研习透了就可以了。而随着互联网高速的发展,学生们更多的是在网络上寻找信息,在课堂上针对所感兴趣的信息对教师进行提问,这就对高校思想***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想***治教育者不仅要将书本知识备好课,还要能灵活的使用互联网,随时关注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具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三、将传统课堂与现代网络文化教育结合,寻找思想***治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一)以教师为主,以网络文化为辅
传统的课堂教育与网络文化下的思想***治教育具有互补性。传统课堂具有准确性、严肃性;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点。思想***治教育涉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关系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教学为主,尊重教师对于知识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以网络文化为辅,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丰富思想***治教育的课堂,把握网络思想***治教育的主动权,让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治教学的有利阵地。完整的课堂不再是老师自己的舞台,也是学生们的舞台,将网络引进课堂,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找寻自己感兴趣的观点,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树立学生们正确的观念。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思想***治教育课堂是显性教育,教师将所学要学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采取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学生的反对,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通常课堂上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是上课不听讲,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考试前一周再突击背诵,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在方法上产生了弊端,最终更无结果而言。隐形教育就是通过潜移默化、不用知识点的方式来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了低头族,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思想***治教育能否在此取得一块阵地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治教育应该在网络上开设自己的专栏,通过互联网的新形式,比如微博、微信公共号来进行思想***治教育的宣传,开辟新闻事实、经济与社会、思想碰撞等栏目,用最贴近大学生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既可以较少学生的排斥感,又能达到思想***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重.高校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2] 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网络教育课堂篇6
[论文关键词]网络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教育发展趋势呈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网络教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正显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网络资源的利用。
一、使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学校网络平台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充分赋予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自由,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语文学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打破了虚拟视听环境和真实多媒体世界之间的壁垒,而且学生可以现学现用,教师可以及时检验学习效果。生动形象的网络空间使置身其中的学生们兴致盎然,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在教学《三峡》,我带领学生一起去浏览“三峡旅游”网站,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三峡一幅一幅秀丽风光***画,就像置身于景色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文章中描写景物,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描写景物技巧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网络信息。促进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自主学习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行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自主学习语文的环境,我们学校校园网站链接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的语文学习网站、开辟了语文天地,包括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学校生活、节日集锦等板块,每一板块又包括概述、点评、看***说话、故事、练习等。将语文课的材料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包括文本、***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学生通过internet可以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构建知识。
在介绍朦胧诗时,学生对这并不熟悉,我向他们提出问:“朦胧诗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用搜索引擎很快从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电子报互相传阅,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平时我也经常上网寻找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应用于我的日常教学,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语文学习网站,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获得的广度。
三、发挥网络优势,优化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能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展,虚拟技术能有效模拟现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包括语言交际情境在内的信息素材。
网络教育课堂篇7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231400)
摘要: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快速发展和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平台,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重要变革。网络化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观念。本文探讨了在数字校园技术条件下,网络化课堂教学的意义建构学习模型和网络教学环境,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基于数字校园的网络化课堂教学应用形式和优缺点,有助于教师在数字校园环境中认识和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数字校园;网络化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库;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交互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67-0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网络教学(E-Learning)成为一种时尚,也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特别是近几年来,数字校园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托数字化校园的技术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化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可能。数字化教室和数字化学习已经被提上日程。数字化校园可以理解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校园的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正面临着网络化教学的挑战,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界定
网络教学(E-Learning)是一种崭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数字校园的关键应用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我们暂且将其称之为网络化课堂教学,即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在数字校园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化教学的基础平台。校园网站作为门户,离开了网络就谈不上网络化教学,所以网络化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构建网络平台,核心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计算机网络既是教学资源的载体,更是网络教学的手段,是实现教学交互的方式。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及综合处理等过程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操作能力,即在数字化校园技术支撑下,师生双方借助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要素分析
综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教育技术的进步总是带来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学手段的变革时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引入,课堂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促进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成为包括E-Learning在内的几乎一切用“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关注。从早期的电化教学、远程电视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MCAI)到计算机网络教学,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出现,我们正面临一个互为师生的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的创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对学习过程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进步。
网络化教学的引入和不断实践,让人们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网络化教学完全符合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教学情境)借助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认为是计算机教育应用和数字化学习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网络化课堂教学的意义建构如***1所示。
数字校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境,门户网站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学资源库是教学的实时支撑,校园网络是教学的根本工具。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讨论者。因此,在课堂网络化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位置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环境的构建者、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和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引导比讲授更重要,角色多元化是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教学时的重要特征。学生的主体位置更为突出,因为学习更多是个体和学习伙伴的多向互动,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意义建构和学习过程就没有办法有效实现。学习的过程既是意义建构的情境,更是知识学习的实现方式。教师在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准备上需要增加投入,网络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网络化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
网络教学资源是网络化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而言,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来源,更是知识学习的情境,决定着意义建构能否顺利实现。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对教师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复用。数字校园的提出,首先解决了网络平台问题,其次解决了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的难题。依靠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共建与共享,所有教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获取教学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决定取舍,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自主获得教学资源库的学习支持,自主学习和提高。社会学习者也能够从教学资源库中获益,实现学校教学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让学习真正成为个性化的选择,而不再是课堂上的教师灌输。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实质上延伸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空间和时间,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支撑,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数字化校园平台是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它担负着资源提供、教学情境创设、反馈交互、探究合作、教学控制等多项职责,既是教学的工具(手段),又是教学的载体。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如何熟练地使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探究合作、反馈交互是意义建构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因此,网络化教学对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数字化校园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教室及其软硬件环境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有网络机房的学校都可以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网络机房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上机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所有学科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在许多中等教育课堂中引入计算机也已成为可能。借助于数字化校园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上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网络开放式教学在未来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多选择。
学生是网络化教学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是网络化教学的特征,也是网络化教学的目的。网络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协作沟通是主要学习形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网络化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从***1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网络化课堂教学存在三种交互,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这三种交互得以顺利实现的三个要素为:教学情境(网络课堂环境、资源库、立体化教材等)、网上通信(网络平台)、互动参与(论坛、聊天室、网络课件、博客、留言板等)。网络化课堂教学当然也不排斥传统课堂教学的所有资源和交互形式,如黑板(白板)、课本(教材)、练习、提问等,教材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依据,立体化教材将教材展现的形式多样化和电子化,有经验的教师更应该把这些传统教学手段作为网络化教学的必要补充。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
网络化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变革是教学手段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教学观念上区别于传统的“以教促学”,以信息化手段创建教学情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自我探索,与教师和同学的协商、讨论及交互,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数字校园技术提供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学习环境和交互网络空间,教师引导和控制的目的是指导和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建构,去发现,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进行意义建构。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网络课程的设计者、网络课程本身(重点是教学资源库)和学生是三个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其中,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又包括网络课程的制作人员和主讲教师。在网络化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讲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网络平台的构建其实并不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去做,在数字校园已经构建的前提下,只要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机房),或者直接对现有普通教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就具备了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但以数字化教室或者按教室布局方式的网络机房更适合于网络化课堂教学,其一般布局如***2所示。
随着数字校园概念的普及和推广,数字化教室建设及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对于普通教室而言,数字化教室应具备网络访问及网络信息获取与数字化教学演示的功能;与传统的多媒体投影教室的区别在于教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演示设备可能还是投影系统,关键在于基于数字校园技术的数字化教室必须能实时获取网络信息或者教学资源库的教学支持(如***3所示),教师的教学并不一定完全依赖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或者PPT。正因为如此,在数字化教室的实现技术中,投影系统因为投入代价高,管理维护难,会逐渐被其他技术取代。
在数字化校园中,在校园网中利用服务器来构建教学网站,建立教学资源库,或者直接建设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外网支持的教学网站或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来开展网络化教学。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提供上可以更加开放、广阔,对于师生交互而言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QQ、BBS、留言板、E-Mail、博客、微博等多种方式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延伸。对于一个学科或一所学校而言,这种实现方式是开展网络化教学,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最佳选择和实现形式,并且可加以扩展实现网络远程教学或者网络***课堂,即网络教学或电子学习。对于网络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是最佳选择,网络资源库的易扩展性和超链接特性对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而言也易于实现;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学科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资源网站,从而在数字校园环境中为所有学科和教师的网络化课堂教学提供最佳支撑,实现校内甚至是校外网络资源的真正共建共享。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中,实现网络化课堂教学,网络平台是基础,但最重要的还是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区别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需要借助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正常实施和实时交互。因此,网络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网站是网络化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
在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化教学,教学手段的变换,让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模式产生了全新的变革。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网络化教学有许多明显的优点:(1)除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所有手段和要素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教学资源库的支撑下,提供各种非传统的教学素材,如音频、视频、动画、计算机虚拟、网络交互等,适合于构建各种教学情境。采用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式教学,节省时间,能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2)通过网络平台便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探究和协作活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课程整合。(3)通过网络平台可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多向互动,开放式教学使教师的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和辅导成为可能。(4)网络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延伸,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学生能有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时间,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网络,也会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比如网络的开放性会使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很好地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等。因此,黄荣怀教授提出了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①,值得教学设计者和学习组织者借鉴。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前景与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借助数字化校园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网络教学的特殊情境有其自身的教学适应性。就教育信息化和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言,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教室进行一般课程的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尝试,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是未来学校教学的改革方向,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网络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数字校园的广泛应用,为适应未来教学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是当务之急。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也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如果不能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效益,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注释:
①黄荣怀,等:《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19页
参考文献:
[1]吕少平.构建中职数字化校园规划与标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
[2]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3]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EB/QL].(2001-12-25).http://edu/20011225/3015160.shtml.
[4]李志民.互为师生的时代即将到来[EB/QL].(2011-07-11).http://edu/gd_6534/.
[5]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网络教育课堂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历史课堂;自主学习
【中***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8-02
当今教育领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改革的推行下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教学而言也发挥了相应的服务价值。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可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推动力。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媒体课件会出现不能够明晰展示历史学科特点、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盲目使用等情况。因此,如何能够确保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充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成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不仅决定着教育行业和学生的未来,同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于现代教育发展而言,不仅学校在广泛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计算机操作对于高中生而言更是得心应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中历史教师带来了触动,使得他们愿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融入网络技术。可以说,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上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它能够将历史教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就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它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培养。当今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将虚拟***书馆、虚拟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还能够促使学生受此教学环境氛围影响主动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进而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和模式。(2)可以将教学的协作性充分展现出来。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并不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讲授而实现的,虽然说其过程中需要依靠教师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才能够实现学习价值的最大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对知识主动进行构建的促进者。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的统治地位,增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效地体现和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性。(3)能够及时地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能够保障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之外,还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评测功能,及时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客观的意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电子题库,并且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来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学生提供具有促进作用的建设性意见,学生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
虽然说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理解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这并没有完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在多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将历史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延伸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补充,其表现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前准备的教学讲稿基本上与网上的教学内容一致,对学生而言,就相当于是将教室上课简单化。这样的网络教学模式既没有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以及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2)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所具备的协作性、探索性和交互性等特色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在大部分学校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认为传授知识是其课堂主要意义所在,以至于在应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仍然会忽视通过网络技术实施情境导入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仍旧只能采取被动接受的方式。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1. 充分利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可以运用的网络资源相当的丰富。在这一优势下,历史学科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任何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片、文字以及实物资料,除此之外,还拥有各种包含有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并且这些与历史相关的网络资源还会不断地补充更新。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等感官感受,还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例,从而通过自主探究对历史进行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实现的。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对教学内容理解学习。
2. 合理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应该是高中教师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前所设计的网络历史教学课件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所准备的学习资源能够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进而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对网络环境进行合理利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目标,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资料选择也要有利于ρ生学习环境的构建,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积极地讨论和交流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而实现在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同时,确保学生的个性特征被充分尊重。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的体现,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网络环境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面对面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沟通。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环境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并使其促进作用最大化发挥,是目前仍需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吴磊.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中学历史教学,2007(10).
吴家弊. 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课的设计思维与表达[M].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网络教育课堂篇9
关键词:任职教育;网络课程;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210-02
0引言
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使得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网络课程”成为现代先进教育的必然走向。
目前,全***各院校网络课程已处于全面建设和应用阶段。然而,与当前建设规模相比,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明显不足,“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作为初级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初级指挥干部培训不可或缺,分析该层次培训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种适当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实际意义。
1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网络课程教学需求与应用分析探索和把握初级指挥任职培养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是实现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和首要前提。经过几年的任职教育教学探索,总结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与以往学历教育的区别后,一些学院确定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人才教育质量提高。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其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1网络课程在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教学需求
(1)***队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院校教育适时性和超前性的高要求和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满足。近年来,部队建设转型,新装备、新战法不断涌现,使得对指挥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队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率先实现信息化,构建一个更新速度快、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建设是***队院校实现信息化教育工程的一部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学院向任职教育转型后,教学对象差异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个难度,亟需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来辅助教学。在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初级指挥专业的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学员结构复杂、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任职经历差异明显等成为新特点。然而,人才规格、教学安排完全相同,亟需一个自主学习平台,让学员了解任职岗位需求,补习专业基础。***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恰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在B/S模式下进行提问并获得解答,尽快转化和适应“学习角色”,也利于提升信息获取和综合处理能力。
(3)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亟需在部队和院校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实现岗位合格培训是任职教育的目标,在当前院校培训能力还不能满足岗位合格培训要求的情况下,推进岗位任职教育衔接是一种有效策略。岗位任职教育衔接将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纳入***事训练同一个大体系中,实现院校教学内容、训练项目、实施环节、考核认证方式等与部队训练一致,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做支撑,需要在院校和部队之间架设信息“高速路”,促进部队和院校之间的互动和发展。与地方远程教育形势相比,***队网络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在初级任职教育中应用网络课程遇到的问题
(1)封闭式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生命力不强。
(2)网络课程应用空间有限,效益不高。
用户即初级技术指挥学员在使用网络课程过程中受到两个限制:一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可用设备有限,应用有局限;二是对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生疏,缺乏学习技巧。
目前,网络课程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局面,需要在“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应用推广。因此,探索一条***队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意义深远。
2典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根据网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不同,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辅学式、自学式和协作式3种。
2.1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辅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辅学式,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应用网络课程系统平台,以教员讲授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下,师生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增加了学员的自主参与机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动态信息展示和海量信息资源搜索,改变了传统课堂学习环境,既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具有丰富的信息认知;二是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讲授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教材等素材重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便于学员自主学习。
辅学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全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员通过建立课程导学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场所和时间安排等,让学员完成知识准备和预习工作,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进入课堂;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此阶段不再是教学内容的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精讲,就学员提问进行讨论,注重增强学员的参与性;第三阶段是课后复习质疑阶段,此阶段主要对课堂遗留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专题训练、基于B/S模式的讨论交流、作业和考核等活动,是教学反馈的主要环节。
该教学模式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特点。教员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进度等进行灵活处置。
2.2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学教学模式简称自学式,是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师生之间不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员设计学习目标,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引导,学员展开主动的自主学习行为。
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进行: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学员搜集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提炼上升到理论阶段、对结论进行反思推敲阶段。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在国内远程教育中普遍采用。
2.3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
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是介于班级集体授课和学员个别化学习之间的教学模式,以具体任务为牵引,小组成员间可进行讨论学习,也可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求小组成员明确任务,有具体学习需求,如学位论文撰写、战术想定作业和模拟对抗作业等,适用于中级以上的任职培训。
3基于网络课程的初级任职教育教学探究
3.1初级任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模式适用性分析
初级任职教育学员来自不同的合训学历教育院校,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事职业素质,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开放的教学模式。但是,学员对专业技术了解不多,缺乏相关技能技术知识,学员需要在教员指导下进行专业课学习,较能适应网络课程辅学式的教学模式。
3.2初级任职教育辅学式网络课程教学操作要领
(1)做好课程顶层设计,细化教学目标。采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正确划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内容。网络课程不应是教案教程、课程多媒体和授课录像的重复。每一讲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部队需求。
(2)做好“导学”,查漏补缺。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员要帮助学员划分学习重点、难点,对学习难点提供学习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书目,并提供正确链接。引导学员围绕学习目标,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地解决主要问题。
(3)合理安排内容,多样化呈现。网络课程宜安排一些综合、新颖、可视和趣味性内容,需要在多媒体运用方面下工夫,并注意素材的通用性和规范性,增强网络课程内容的“可读性”。
(4)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网络课程。课堂中应用网络课程,不应局限于把***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当做电子资源的载体。涉及动态和虚拟教学内容应***应用,便于学员课后单独使用。在课堂上,要对B/S模式下反映出的倾向性、热点问题做解答,以进一步激发学员应用热情。课后,适当安排网络课程中的作业。
(5)及时管理和分析网络课程,动态调整。网络课程是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一条信息纽带。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提供了两种非***联系方式,即“讨论交流”和“答疑”。“答疑”栏牵涉到具体知识点,教员应及时作出回复。学员在“讨论交流”栏内发表个人观点,引发讨论,由于教员身份特殊,导向作用明显,不宜过早回复。此外,教员应根据学员在“作业”和“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查找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笔记本”中做好记录,利于后续的教学改进。
4结语
本文就***队院校网络课程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针对***队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分析了其对网络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在分析网络课程典型教学模式和***队初级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该层次教学中适用网络课程辅学式教学模式的观点,给出操作要领,为推广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潘玉田,耿仕信.***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俞建华.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9).
[3]王文清,汤志宏,郑磊.潜艇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探析[J].潜艇学术研究,2010(3).
网络教育课堂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公共体育;瑜伽课程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从2011年,在TED会议上SalmanKhan进行了“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的演讲后,引起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推广。
1公共体育课程翻转课堂的概念与实施条件
公共体育课程翻转课堂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课堂进行翻转,任课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体育课程授课知识的视频,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视频完成对体育课的技术技能的自主学习,利用原有的课堂学习时间根据学生自学后反馈的情况,进行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协作探究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1]。公共体育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第一,公共体育课程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要求师生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任课教师应具备设计和制作网络学习的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能力,熟练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和网上交流工具的基本网络管理能力;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的要非常熟悉,具备线上学习和交流的能力[2]。第二,课外学生要具备充足的课余时间,还要有非常强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同学间协同合作的能力进行线上学习。第三,要有比较成熟的教学信息数据库及线上讨论网络平台,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习知识的微视频建设,需要一定的网络平台技术支持[1]。
2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意义
2012年3月国家***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文件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优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在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使学生高度参与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程教学,使学生成为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堂的主角;能让学生主动掌控学习、增强瑜伽学习中的互动、互助和合作,最大化地掌握知识等优点,能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使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体育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向[4]。
3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步骤
3.1课前教师准备及学生自主学习
(1)任课教师根据瑜伽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划课前学习内容,录制教学视频,教学微视频的录制方法采用,摄像机/手机录像+后期编辑;视频剪辑软件采用,CamtasiaStudio软件,该软件可以使用户方便地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视频压缩和播放等;教学视频的时间15min左右,使学生能在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时学完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对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时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与视频的拍摄完美结合,穿插互动性元素,增添***小测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全面把控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体运动负荷能力,树立学生挑战学习难度的信心[5]。(2)引导学生课前进行瑜伽针对性练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统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完瑜伽课程的教学视频,多次观看教学视频,反复地跟视频练习巩固瑜伽课程内容。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先寻求自我解决方案,如不能解决,可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3)网络平台是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构建比较成熟的教学信息数据库及线上讨论网络平台,如瑜伽微信群、瑜伽QQ群、瑜伽课程论坛等网络沟通平台随时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利用沟通平台将学习困难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行师生同步或异步交流,方便任课教师在课堂知识内化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2课堂知识内化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课前视频学习反馈的具体情况,引导分小组进行瑜伽动作的探究式学习,实现知识内化。(1)首先任课教师设计每堂的重难点问题,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可以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课堂示范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课堂上教师设计部分难度较高的瑜伽动作,以区别于网上课前自主学习的普适性动作,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系统构建出瑜伽课程学习的知识体系。(3)教师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并对学生有层次地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在瑜伽课堂上共同协作学习。(4)课堂中学生分组进行瑜伽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采用分小组展示成果、小组间比赛来分享学习效果。
3.3课后交互总结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后的互动交流。利用教师创建的瑜伽学习论坛、瑜伽微信群、瑜伽QQ群等开展“翻转式学习”,使学生的课后交互总结变得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性。(2)瑜伽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打破由任课教师个人独裁的评价方式,聘请瑜伽专家、学生代表参与考核评价,把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课堂上提出疑问寻求解决方案情况、同学间在瑜伽课堂上共同协作表现、成果展示等方面列为考核的内容;任课老师以学生的反馈情况作为下一堂课教学的依据并做出及时调整。
4展望与思考
翻转课堂模式要想推广,还要从制度保障、师生角色调整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学校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生有充分自由的课外自我学习时间。其次,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通畅的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程翻转课堂的交流和教学平台,制作形式新颖的教学视频和PPT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最后,调整师生角色。对任课老师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任课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演”,而是整个学习环节的“编导和技术指导”。这个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心、非常娴熟的专业知识和多媒体制作技能。对学生而言,翻转课堂学生不再是课堂的“听众”,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翻转课堂开展的前提;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沟通技巧、探究精神等是决定翻转课堂完成质量的重要条件。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把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公共体育瑜伽选项课程,以调整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方式,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
作者:杨爱华 李良明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王玥.翻转课堂实证研究的总结与评价[J].郑州师范教育,2014,3(2):9-1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