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10篇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1

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唐代王维

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唐代王绩

4、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唐代刘禹锡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2

一、考查描写的内容

即:描写了什么?

如: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问: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前两句即“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两句。将这两句的内容铺述开,所描写的情景就是: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可见,对于考查描写内容的题目,我们只要理解诗句,将诗句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形象描绘出来就可以。

二、考查描写的技巧、方式、角度及其效果

即:如何描写的?妙处何在?

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问: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若将问法稍作修改,变成“这首词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那么,我们需要回答景物自身的特点,比如静谧、比如有着鲜明的色彩等。现在问的是“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那就要考虑运用了什么手法,采用什么顺序,是否绘形、绘声、绘色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梳理出本题答题要点:①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②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③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总的来说,对于考查描写的技巧、方式、角度及其效果的题目,我们应在读背景、联诗文、重注解的前提下,明确所用手法、角度等,先总的直接答出,再结合诗文进行具体分析。通常,我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内外、俯仰等;二是考虑是否用了白描或五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觉)结合来绘形、绘声、绘色;三是考虑是否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或正反衬托等。

三、考查描写的原因、目的、作用

即:为什么这样写?

如: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助我们对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积累,我们知道,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这也就是作者描写杜鹃啼叫声的用意所在。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3

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见到这样一类问题:(一)你认为这首诗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二)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三)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四)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等等。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都是要求对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可从以下角度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在鉴赏诗歌时,读出这些角度,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一)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如,周德清的《〔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散曲一句一景: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的一条白色绸带,淮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接下来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景物的描写转到后三句的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的描写。

(二)色彩角度。

诗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的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如,王维的《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三)感觉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第一句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写出雪夜的宁静。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手法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如,元代倪瓒的小令《小桃红 秋江》:“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这首小令,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浩白如绢,属静景描写,最后三句“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则显出动景,首尾动静呼应,和谐统一。这首小令描绘了意境幽远的秋水景色,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写景诗句中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的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4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努力学习,争做一个文化人。下面就是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秋风破屋***(2)群童抱茅***(3)屋漏无干***(4)遥想广厦***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铺垫。

3、“归来倚杖自叹息”,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之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反映了这件事?

安史之乱。《春望》《闻官***收河南河北》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

二是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或悲凉、凄凉、悲哀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的?

诗人从个人的痛苦,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发出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9、通过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以写实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的诗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二、《观刈麦》

1、本诗从格律上,这是五言律诗。

从表达方式上,这是一首叙事诗。

2、白居易的叙事诗善于刻画人物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悖于常情的心情,请从本诗中摘出这样的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虽说烈日炎炎,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人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只想着抓紧夏天白昼长多干点活。这里人物的心理跟环境是对立的,这样的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

3、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一句所展现的劳动场景。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顶着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赤裸脊背,被灼热太阳光烧烤得油黑发亮。

4、赏析“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这段议论抒情句,通过官吏舒适富裕与农民辛苦贫困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诗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描写母子给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7、描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而换来的丰收的句子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8、“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处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三、《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四、《渔家傲·秋思》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所作。

词的上阕重在描写边塞秋色,下阕抒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浓郁。

2、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

3、本词所写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白天,黄昏,夜晚。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力量薄弱,***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5、“塞下秋来风景异”,紧扣“异”字,具体描绘了三幅画面:衡阳雁去,边声四起,孤城落日。

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

6、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提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浊酒一杯家万里”是引发征夫愁思的直接原因,“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是“归无计”的心理外观。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8、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9、“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0、词的上片,重在一个“异”字,试分析“异”字的表达作用。

一个“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内地景色迥然不同。

五、《游山西村》

1、本诗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抒情诗,从形式上看是七言律诗。

2.本诗的线索是游踪,全诗句句紧扣“游”字来写,层次分明。

3、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从该诗中产生的两个成语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6、从炼字角度说出“足鸡豚”的“足”字好在哪里?

“足”字既写出了农家的丰收景象,又表达出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请自选角度,谈一谈你的理解。

例1:这两句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树茂花艳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喜悦心情。例2:富含哲理,比喻人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努力一番波折,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你认为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两句诗?

1、描绘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可描绘出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景。

2、面对困难时。

蕴含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出路,进入新天地。

8、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山西村恋恋不舍,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6、“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科举而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出焦虑不安的心情,巧妙、新奇,一语双关;兵败后的惶恐,被俘后的孤苦伶仃正好与地名暗合,突出反映了诗人极其巧妙的艺术构思。

8、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

9、解词: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战争汗青:特指史书

10、本诗以死言志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颈联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

1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13、请你在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李清照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请再写一句你喜欢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的名句。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诗中运用双关,既表明形式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名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运用比喻表明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1、此曲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

表现了一个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

3、原句填写

①曲中描写主人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②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故云“兴,百姓苦”。

5、从炼字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此二字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6、赏析名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两句道出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对以往的历史作了精准的概括和批评,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7、联系全曲说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暗示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有何表达作用?

“聚”、“怒”赋予河山人格化的动感特征,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抒发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八、《己亥杂诗》龚自珍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3、诗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离愁,像这样以黄昏落日衬托愁绪的诗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和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这首诗中“离愁”一词直接点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心境,“浩荡”一词则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

5、你以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也有回归的轻松愉快。

6、说说诗句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是什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7、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比喻年老辞官的自己;

“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国家。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里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全诗共写了哪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熟练背诵及默写会25、30课、课外古诗词、22、24、26、27重点古文。

3、文言文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重点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复习措施: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2、24、26、27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初中单元测试》的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3、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4、进行四次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每次只需15——20分钟,及时批改与讲评,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在19周一进行一次综合基础知识测试,进行复习知识的查缺补漏。

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学习辅导》上的练习进行。

四、复习资料:

1、《初中单元测试》上的文段阅读训练、古文练习。

2、《学习辅导》.

3、《语文天地——期末复习大盘点》

4、综合性学习:课本P42、P89、P120、P159、P184、P210。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5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译文。

6、结合***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6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按原文填空。

(1)诗中描写战争形势危急的诗句是:

(2)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战争激烈的诗句是: 。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指( )

A.人名 B.玉做的龙

C.玉色的龙 D.宝剑

3.“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借代和比喻 B.夸张和借代

C.比喻和夸张 D.夸张和双关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其好处。

3.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情又似乎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襟蓄势。

2.就主题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举出一例。(古今例子均可)

3.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请对这“雨脚如麻未断绝” 进行简要赏析。

6.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第一联作者通过“ ”和“ ”这些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

之情。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3.本诗艺术特色突出:诗情起伏跌宕,于

中见 ;语言精练,“闻笛赋”“烂柯人” 贴切,是酬答诗中的优秀代表,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 ,首、颔、颈、尾四联内容层层递进,不仅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也给友人以 。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作者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 ,成语的含义是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韩 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五月榴花照眼明”这句诗的艺术效果。

2.诗歌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石榴花“丹葩结秀”曾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激情,留下了许多咏石榴花的佳句,请你试写出一句。

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有人说诗中的“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意境 朗读 想象 背诵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古诗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多数是优美的绝句,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寓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诗篇,可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对照***画,感知诗意

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这些***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让学生观察***,猜猜诗人站在哪里,***上画的什么景色,诗中又写了什么景色。

二、想象意境,诱发诗情

在古诗教学中,再现意境是关键。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教给学生以分析景物入手再现意境的方法,使之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画,再逐步去品诗情,理解诗中深刻的内涵。

1.启发学生想象诗所反映的生活***景。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描写了春天雨后早晨的景象,画面优美。诗人写景不总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写眼中所见之物,而是通过耳中所闻、脑中所想去描绘,颇有新意。诗的第一句“不觉”二字就需要引导学生好好思考,因为这一句说明诗人夜里睡得很酣畅,醒来不觉天已破晓。

2.启发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想象的。诗人在反映事物时,往往运用形象的思考,把想象中的事物拿来比喻所要反映的事物。因此,讲比喻时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讲比喻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四句描写了瀑布的奇特、壮美的气势。第四句则借助艺术想象,用新颖的比喻,描写瀑布凌空而下,半洒云天,“隐若白虹”“忽如飞电”的壮观。要理解瀑布倒流似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就需要想象。从三千尺高处猛然笔直地奔泻而下的瀑布和从天的最高处流落到人间的银河,不仅外形相似,而且都具有壮美的特点。诗人用一个“疑”字,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写得十分传神。

3.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创设诗歌所表现的艺术情境,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意境。如《赠汪伦》、《小儿垂钓》等。

古诗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文学遗产、语言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使学生弄懂诗句的意思,而且要使学生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走进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引导巧背,实现“量”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人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1.据意背。这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学生背起“花”的诗,有《题》、《海棠》、《卜算子・咏梅》等;背起“言志”诗,有《石灰吟》、《无题》等;背起“写景诗”,有《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后》等;背起“送别”诗,有《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还有劝勉诗《劝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使他们分类清,背诵多。

2.据时背。这是根据古诗反映的时间,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在四年级古诗文背诵时,我就采用据时背的形式。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草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月》、《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四、指导朗读,尝音乐美

1.通过朗读,需要芳香的音韵来传扬美的旋律。没有哪首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古诗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现诗中自然节奏和生活节奏。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写夫妻之间的无奈与期盼,用巴山、夜、雨、秋池几个不定性的意象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在夜深人静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辩用语感,掌握顿挫,抓住“池、时”的韵律和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诵读时宜用思念悲伤的心情和柔和的节奏的节奏。

2.放声朗读,使内容在情感中具化。“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需要学生大声朗读。

五、引导感悟,受到教育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李绅的《锄禾》,首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夏日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给禾苗锄草、松土,明为叙事,实则抒感,寄情于事,使学生知道农民种田是非常辛苦的。第二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明白,由于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辛苦劳动,才有这“盘中”香喷喷的饭,农民流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粒粒”宝贵的粮食。从而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8

【关键词】:古诗鉴赏 答题方法 型 形象 意境 炼字

中***分类号:G6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08-02

高考古诗鉴赏题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为使学生有“法”可依,有例可援,进而提高古诗鉴赏的水平。下面举例谈谈高考古诗鉴赏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一、鉴赏形象型

第四桥

宋•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答题步骤:

1、体味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和其中的关键字词;

2、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3、指出形象描绘的作用或效果;

4、综合概括,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心境,虽然是孤独一人,却并没有茕茕孑立的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二、鉴赏意境型

梦回

宋•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1、描述诗中展现的***景画面;

2、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情境氛围特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综合概括,形成答案:诗歌开篇如愁云乍起,“荒馆”、“月笼秋”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象,阵阵捣衣声更是触发起无限的愁肠。尚未入睡的鸥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正是诗人愁肠百结、彻夜不眠的诗人的自况。景物描写营造出凄凉悲怆的氛围,从而抒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离愁别恨。

三、鉴赏炼字型

溪亭

宋•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1、表明自己的看法。

2、准确阐释二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3、具体分析这二字所描绘的景象;

4、说说这两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综合概括,形成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迈上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寂静。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亭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四、鉴赏诗眼型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正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1、指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2、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综合概括,形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名“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五、鉴赏语言风格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

答题步骤:

1、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分析作者的感情;

4、综合概括,形成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饰,烘托出一个素朴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六、鉴赏表达技巧型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在这首小令的上阕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析。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曲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2、结合全曲说说这个手法所表现的内容;

3、分析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表现出怎样旨趣;

4、综合概括,形成答案:作者在上阕中主要运用的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抒情方式。远景的遥山、远水,勾起女子无尽的回忆和思念,不堪面对;而眼前杨柳、桃花也同样撩起她深沉的愁绪;柳绵滚滚使她想起离人的漂泊,桃花灼灼亦使她自伤红颜薄命。外面的景物虽美,却易触发别情,而黄昏的雨滴又送来一声声凄清冷寂的况味,一景一物,无不触发女主人公离别的联想,不言愁而愁意自见。

七、理解诗句意义型

看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诗的最后一句“绿影扶疏意味长”中的“意味长”包含哪两层意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答题步骤:

1、明确诗句的表层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义;

2、分析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

3、综合概括,形成答案:“意味长”,一是说这种错落有致、忽明忽暗的闲雅的景致多么意味深长;一是说,绿叶不像花那样生命短暂,它给人的美感是长久的。通过这一饱含哲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和不趋附众人的审美趣味。

八、评价观点态度型

霜天晓角•梅

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有人说本词是“咏梅之作”,有人说本词是“怀人之作”。请简要说明自己鉴赏后的见解。

答题步骤:

1、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2、从诗中找能佐证观点的材料;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9

(浙江省瑞安中学,325200)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句法严谨,语言锤炼,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语)。备课时,可以“悲哀”与“登台”这两个词为抓手,探寻该诗语言锤炼之奥秘。

老年多病,秋日登台,眼中即使是美景,心中依然无限悲哀。

于是,诗人已经找到一个情感的凝聚点,一切都围绕“哀”来组合。要知道,杜甫是诗人,无时无刻,都在要求自己:“我要写一首诗”、“写出一首惊人的诗”。

现在,“哀”已经在杜甫心中凝结,那么,作为组合为诗的必要元素的字,便在杜甫心中旋转。以哪一种线索旋转?是“哀”所引起的韵。

根据可靠的说法,《广韵》基本上保留了“唐韵”的面貌。《广韵》上平声卷一第十六“哈”部,在“哀”字下的字就是“台”。再隔两个字,就是“来”。

“悲哀与登台”、“登台与悲哀”,很可能是最先萦绕于杜甫心中的两个词组。就是在这两个词组旋转的同时,一首诗的旋律已经生成,杜甫不必携带韵谱,这个韵部最通用最常用的几个字,会很快出现在1、2、4、6、8行诗句的位置上。

“哀”从登台而来。登台这一动作的主语是一个老年的、多病的人,很自然就有了“百年多病独登台”,而登台的背景是作客异乡。杜甫在四川辗转多难,已经十几年,一个“常”,实在是很平常的表述。异乡之客的秋天,也只能用来“悲”了,对于常年身处异乡的“客”来说,其悲秋的程度大可以用“万里”来形容了,更何况,秋天一定是万里的,哪一年、哪一处的秋天不是万里的呢。

杜甫纯粹地写实。

“台”字,有了诗人作主语;“来”字,有了“长江”作主语。

“哀”的主语和“登台”的主语本来是一个人,但是,如果处理成一个人的话,就不是杜甫了。《春望》中的“感”、“恨”都应该是人。但是杜甫一定要把它转化成物——动物或植物。看眼前有鸟,鸟在打转。想象山坡密林中一定有猿,猿声悲切,正和“哀”是一个固定的搭配。于是“哀”给了“猿声”,那么,上平声第十五“灰”部的第四个例字“回”,正好可以用在鸟身上。“回”给了“鸟飞”。

因为是“哀”的主导情感,“风”便是“急”,这样的话,其他景物尽管是中性的描述,(杜甫并不想改变眼前的现实),所以天之高、渚之清、沙之白也跟着“萧瑟”起来。在“急”、“哀”、“回”的词义的牵引下,中心词也偏离了。

什么东西可以“来”?“鸟”可以,“风”可以,“秋”可以,“悲”可以,“江水”也可以。如果“江水”能“来”,那么,用什么和“江水”对仗呢?下一个神思才是杜甫:用“落叶”对“江水”。但是,“落叶”和“江水”,又不对称,而且“水”是仄声,不工。调整一下,“江”便移在后边,前面修饰一个“长”字,恰好和“落叶”对称。但是,“落叶”又不很准确,秋风之下,枝叶纷纷而下,所以统而称之为“木”。“落木下”、“长江来”,是一个很好的对仗。如果是三言诗,已经相当有气魄了。但是,七言诗的好处,就是可以进一步把一个物的情状描绘出来,把这个物的动态刻画出来,至于哪一种情状的“落木”,哪一种情状的“长江”,哪一种态势的“下”,哪一种“态势的来”,就都很容易描述了。千古名句,大概就是这样心物交融而成的。

到这里,一首七律只剩下两句了。

“灰”和“哈”的韵脚还有很多字可供杜甫选择的,杜甫选择了“杯”,线索还在“哀”上。登高、赏菊、饮酒,这本来是重阳节的舒心事。如果有亲朋簇拥,如果有歌姬陪伴,如果有暖裘丝服披在身上,如果有钱,如果有权,重阳节必定是一个很温馨的时刻。但是,所有这些“如果”,客身羁绊在夔州的杜甫一概没有,甚至酒也没有,甚至连最便宜的浊酒也没有!有人说,是因为有病,所以杜甫戒酒,这是按当今的养生术来理解古人。杜甫之所以停下酒杯,是最近几天(新)根本就没有酒了。人之潦倒竟到了连浊酒也没有的地步。缺酒、断酒,常常是杜甫表示穷困程度的一种尺度。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篇10

知识技能: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过程方法:1.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词语积累。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3.通过诵读悟诗情。

教学难点:1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意。2.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PPT

过程设计   

一.淡话导课。

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在这个季节最容易激发文人墨客的诗兴,古人给我们留下好多诗篇。你们知道哪些写秋天的古诗?快打开记忆的闸门找一找。(《山行》,《赠刘景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秋天的古诗,希望孩子们喜欢。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和作者

1.解诗题。

书:写    所见:(诗人)所看见的

诗人把夜晚所看见的景物写下来。

2.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吗?让他穿越时空来给我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三.三读诗歌。

(一)一读解字词

1.初读古诗,用笔圈出诗中的生字、词语,并画出诗歌的节奏。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生字:萧、梧、促。   

词语:书、见、萧萧、寒声、动客情、知、挑促织、篱落。

节奏划分:2/2/3

(二)二读绘意境

1.孩子们,诗歌的文字高度凝练,一字、一词、一句话就会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请孩子们再读诗歌,边读边想,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试用“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是从诗中---------读出来的”句式说话。读完同桌之间交流。

2.抽学生班上交流,师生作评价。

(三)三读悟情感

好诗我们要反复朗读,理解诗意,才能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齐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抽生讲述诗意。

3.男女生互读,思考: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指导背诵

1.读一首好诗如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读一首好诗如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读一首好诗如与诗人促膝交谈。好诗就让我们把它背下来,珍藏在记忆深处。孩子们,快快背下来吧,看看谁是最强大脑!

2.教师巡视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10篇

学习

引领潮流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引领潮流10篇,内容包括移动引领潮流,数学引领潮流。作为百乐门饮食集团董事总经理的李国雄先生在致辞中对各界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正是由於这些支持才令百乐门饮食集团餐饮名店开了一间又一间。由2007年6月於九龙湾M

学习

英文简历模版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简历模版10篇,内容包括英文简历自我介绍,2021优秀英文简历模板5篇。Strongleadershipqualities;abletoscheduleprioritiesandperform/delegateaccordinglytoeffectivelyaccomplisht

学习

跳橡皮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跳橡皮筋10篇,内容包括跳橡皮筋歌曲,跳橡皮筋随笔。先是另一队跳,有我和另一位队员拿绳。我看的一清二楚,开始对比交起另一队队员的水平:那两个乡村女孩儿十分熟练认真,只有几次踩错了绳;显月和兰兰笨手笨脚一点也不熟练。但一直

学习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10篇,内容包括大自然风光的优美语句,走进大自然的优美语句。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

学习

长天一色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长天一色10篇,内容包括长天一色寓意,长天一色屈原。(二)东道主当听到代斯勒再次受伤的消息时,我不禁感到一丝悲哀,为小代,也为整个德国足球和欧洲足球。作为德国足坛近十年来最有天赋和灵气的中场自由人,小代又一次让球迷失望了

学习

教学艺术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欣赏模板。①.信息分析层,学员可以相互分享各种信息、观点,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描述;②.深化认识层,学员发现和分析在各种思想、概念或者描述中不致的地方,深化对问题的认

学习

草虫的村落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草虫的村落10篇,内容包括草虫的村落朗读,对草虫的村落的感悟。

学习

关于端午节的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关于端午节的诗书法。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

学习

泡豆子观察日记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泡豆子观察日记10篇,内容包括把豆子泡11天的变化观察日记,泡豆子观察日记4年级400字。中午,我去瞧了瞧,绿豆娃娃就成了绿豆老头儿,脸上满是皱纹,没有像大胖娃娃的身子光滑无比。下午放学,我的心咚咚直跳,三步并做两步地回到家,惊喜

学习

采购岗位工作计划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采购岗位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采购岗位的工作计划,采购工作后期具体工作计划。1采购计划人员轮岗的必要性根据本人对轮岗工作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1通过岗位轮换,实现人员储备由于物资计划采购岗位的特殊性,需要从事该岗

学习

爱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爱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0篇,内容包括爱让生活变得美好作文十篇,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作文500字。当时那惨不忍睹的景象仍记忆犹新,人们在哭喊,大地在咆哮!昔日里繁华的四川变成一片废墟,快乐的四川成为痛苦的深渊。重重灾难压在汶川

学习

赤壁怀古苏轼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赤壁怀古苏轼10篇,内容包括苏轼20首经典诗词赤壁怀古,赤壁怀古苏轼简介。明代张綖称:“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又据《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中说:“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

学习

塞下曲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塞下曲古诗10篇,内容包括塞下曲古诗朗读,塞下曲古诗。一、横吹乐府边塞诗与横吹乐的关系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题解称:“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中之乐也。……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中,马上所奏者是也。

学习

竹子的精神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竹子的精神10篇,内容包括竹子的品质和精神,竹子的寓意和精神。4、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郑谷《竹》(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10篇,内容包括大自然风光的优美语句,走进大自然的优美语句。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

学习

描写春节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节的诗句三年级,描写春节习俗的诗句。3、春节是我们一切感情的归宿,春节是我们所有哲学的基础。有了春节,生活不再乏味,人生有了意义。有了春节,回家有了理由,喝酒有了主题。4、城市人叫过春节

学习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洞庭湖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君山与洞庭湖相互映衬的诗句,关于洞庭湖的诗句100句。2、学会本课生字。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

大雪节气古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大雪节气古诗10篇,内容包括生日巧遇大雪节气古诗,大雪节气古诗书法。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

学习

清明古诗配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古诗配画10篇,内容包括清明古诗配画手抄报,清明古诗配画儿童。(1)找趁手碗筷――自主识字。古诗中的识字教学,先要从最基本的读准字音开始。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自行解决,教师只需检查反馈即可。接着便是识记字形了,让学

学习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古诗10篇,内容包括诗中有春天的古诗,春天月亮的诗句古诗。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羁鸟恋

学习

赞美教师的古诗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教师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赞美教师的十首古诗,赞美教师的古诗十首。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认识美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苏、

学习

描写送别的古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送别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我能写出古诗中描写送别的名句,描写送别的古诗二年级。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6、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