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古诗篇1
古代文学论文横吹曲与边塞诗
汉横吹曲是李延年因胡曲而改造的新声。汉横吹曲魏晋以后有十八个曲调流传,它们是《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扬》、《望行人》、《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骢马》、《雨雪》、《刘生》。郭茂倩《乐府诗集》“汉横吹曲”部分收诗二百多首,其中边塞诗有近一百六十首,占到了总数的70%。若按曲调来算,十八个曲调中,《黄鹄》、《黄覃子》、《赤之扬》三曲无作品,《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刘生》四曲不关边塞,其余十多个题目都创作过边塞内容的诗歌。最早赋咏汉横吹曲题的诗歌是南北朝诗人所作,在南北朝诗人那里,赋咏的横吹乐府多与边塞有关,到了唐代,依然如此。《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部分收录的诗歌很多都是边塞诗,这些横吹乐府边塞诗有什么特点?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上问题值得探讨。
一、横吹乐府边塞诗与横吹乐的关系
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题解称:“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中之乐也。……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晋书·乐志》曰:‘……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得用之。’”[1](p309) 横吹曲是李延年据胡乐而改造的***乐,虽然没有古辞的流传,但是可以肯定其内容与征伐之事相关。试看这几个横吹曲的题目,《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关山月》、《紫骝马》、《骢马》、《雨雪》,从题面上就很容易与边塞联系在一起。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横吹乐府诗,在南北朝诗人手中横吹乐府诗多被创作成了以边塞题材为主的诗歌。其后唐代的横吹乐府在题材上基本是对南北朝的延续。南北朝时期赋咏横吹乐府诗,都是关于边塞内容的,之所以写边塞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古辞的流传,诗人依据题面的意思来创作,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出征作战的边塞内容。另一方面,虽然横吹曲古辞没有流传,但是横吹乐在南北朝时期仍然在流传,那么,横吹乐***乐的性质、胡乐的风格,也会对诗人创作出边塞内容的诗歌产生了一定的规定性。就拿《出塞》这个曲名来说,《出塞》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联系到出征作战的边塞内容,也可以联系到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内容。南北朝诗人如果只是单纯的据题面意思来创作,可供他们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但是南北朝的《出塞》诗都是写边塞的,而没有写其他内容,说明横吹乐本身对后来的横吹乐府创作是有影响的。
塞下曲古诗篇2
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是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除斯拉夫人外,还有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少数民族。在塞尔维亚的音乐文化中也有不少亚洲音乐的因素。
塞尔维亚的传统音乐以民歌为主,大致可分为劳动歌、节令歌、人生礼仪歌、史诗歌四类。劳动歌是伴随劳动演唱的歌曲,有春天唱的犁地歌、夏天唱的放牧歌、秋天唱的收获歌和冬天妇女们在室内一起干活时唱的劳作歌等。塞尔维亚的劳动歌和中国的劳动号子不同,它们并不配合劳动的动作和节奏,只是吐露劳动时的心境,有时也开个玩笑,以调节劳动的情绪。节令歌都和东正教的信仰以及古斯拉夫人的习惯有关,一年有许多节日,从圣诞节到夏至这段时间,更是一个节连着另一个节,每个节日都有与之相联系的民歌和舞蹈。新年期间,男人们戴着面具,在唢呐和大鼓的伴奏下,跳着“克落达”舞,唱着歌,挨家挨户的拜年。在5月6日的圣乔治节,人们要跳一种称为“琉宴节”的摇摆舞,据说这样可使大家身体健康并保证丰收。在棕榈节里,12到16岁的姑娘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到各家各户去唱歌、跳舞,据说可以免灾。有的地方为了保证家畜和家禽的平安,在这一天还要给鸡、鸭、牛、羊唱歌。人生礼仪歌包括诞生歌、婚礼歌和葬礼歌等,塞尔维亚人有为男孩剃头的习惯,剃头歌也是人生礼仪歌中的一种。这些礼仪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配合礼仪,有不同的歌曲。如在婚礼中新娘和新郎入洞房时,大家要唱歌祝福他们早生贵子并永远不受邪魔的侵扰。孩子出生后,邻居家的妇女都要前来表示祝贺,并唱诞生歌。过去人们相信这种歌具有魔力,能保护孩童免于超自然力的侵害。史诗歌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史诗歌见于1415年的记载。史诗歌多用一种独弦的拉弦乐器古斯拉琴伴奏,自拉自唱,所以唱史诗歌的歌手被称为“古斯拉其”,这是一个土耳其语的单词,意为演奏古斯拉琴的人。史诗歌的内容多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英雄故事。
塞尔维亚的民族乐器有吹管乐器竖笛、唢呐、风笛,弹拨乐器弹拨尔,打击乐器铃鼓、大***鼓以及伴奏史诗用的拉弦乐器古斯拉琴等。风笛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称为“盖得”(gajde),是古哥特语“gait”(山羊)的音转,到现在塞尔维亚的风笛还是用山羊皮做风箱,保持了古代的传统。弹拨尔是从中亚传去的乐器,和我国***族乐器弹拨尔形制近似,但琴杆没有***族的弹拨尔那样长。塞尔维亚的民间器乐曲很多源自民歌,大半是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采用变奏等手法改编而成的。
塞尔维亚包括多瑙河以北的伏依伏丁那、南部的科索沃和东部、西部四个不同的地区,这四个地区的民歌和其他民间音乐作品风格也不同。但从总的方面来看,塞尔维亚的民歌都采用七声音阶,也包括一些含有增二度音程的七声音阶,显然是受到土耳其音乐的影响。民歌经常采用混合节拍,还有用散板的。这种节拍形式在欧洲民族中并不多见,也是受到亚洲音乐影响的结果。塞尔维亚民歌多为独唱和齐唱,但在一些地区也流行两个声部的合唱,在合唱中,大二度被认为是协和音程,经常出现大二度音程的平行进行,有不少歌曲还终止在大二度音程上。
二战以后,塞尔维亚经历了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进程,民间音乐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许多民间艺人不再自制乐器,而采用乐器厂生产的乐器,风笛被手风琴所代替,古斯拉琴被小提琴所代替。许多民歌经过改编,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如在被改编的民歌中,传统的平行二度被平行三度所代替,一些经过改编的新曲调,代替了古老的曲调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如何在保存音乐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使民间音乐有所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塞尔维亚音乐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塞下曲古诗篇3
关键词:流行歌曲 古典诗词 传承 意象 意境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回味的。而随着历史的积淀,古典诗词以其冼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越来越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而进入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领域,使得古典诗词以一种清新并且优美的方式被流行歌曲加以传颂和传承。
众所周知,苏轼的《水调歌头》在现代被直接翻唱为《但愿人长久》,而李煜的《虞美人》也被大家广为传唱,我认为这是对古典佳句作出的最好的现代版的诠释。直接将现成诗词配乐,将歌词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大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远远胜出了单纯词的表现功能,这也恰好说明了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的积极影响。这两首都是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套用的典型。除此之外,有的流行歌曲并不是对古典诗词全文诗句的直接挪用,而是截取其中的标题或名句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直接传承,将诗词以音乐的形式继续流传人间,使得古典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时空的跳跃性,能够经久不衰。然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不仅具有直接性还有间接性,主要是指流行歌曲并不是直接套用古典诗词中的原句原词,而是将古典诗词中的某些突出的意境、意象、韵律及优美的辞藻化用到流行歌曲中,使得它们能够广为流传。
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间接传承性体现得最明显、最突出的就要属方文山所写的歌词了。他的作品亦诗亦词,亦词亦诗,将唯美的古典情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承传了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形式与语言,又用现代的创作技巧与思维对其进行了完美转化,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
一.对古朴唯美的意象的巧妙化用
古典风尚与潮流元素巧妙的融合,是方文山歌词的最重要特色。而古典化的意象,使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取古诗词中有特殊含义的事物为意象。如周杰伦唱的《娘子》中的歌词: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默默等着我/
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默默等着我/……/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的在人海中漂泊,心伤透
这首歌词,以现代语言塑造了一个痴痴等待、静静守望心上人的古代女子。在词的第一句就使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杨柳”,而早在《三辅黄***》中就有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①这就证明了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而在古典诗词中,“柳”是渲染离愁别绪不可或缺的“道具”。这首歌词中借“杨柳”来暗示离别,真正地将古典的浪漫情怀融入了现代的歌词写作,使人感觉迎面扑来的是一股穿越时空的风,在唯美的爱情中更流露出羁旅、迁逐、游子的情怀。而这样的例子在方文山的歌词中比比皆是。如古诗词中代表相思的“红豆”:“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地在人海中漂泊,心伤透”。(《娘子》);意味着比翼齐飞的蝴蝶:“蝴蝶自在飞,花也布满天,一朵一朵因你而香”(《星晴》);等等。
2.灵活运用古典诗词中的经典语句为意象。
早在唐宋,歌词领域就已经存在截取前人成句,或间接化用前人成句入词的先例。贺铸尝自云:“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②与他同时期的周邦彦亦是如此,所谓“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③古人还有“夺胎换骨”之说,这也是一种创作方法。“‘夺胎换骨’出于惠洪《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所谓‘夺胎换骨’,就是用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前人诗意,以前人诗歌内容作为创作材料。”
而这种“笔端驱使古人”的词学风尚和“夺胎换骨”的手法,在方文山的词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运用。再以《娘子》为例,“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瘦马”的意象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进行了巧妙的“夺胎换骨”;“天涯尽头满脸风霜落寞,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则化用了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在另一首作品《发如雪》中,“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化用了“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著名诗句;“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化用了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凝结成“发如雪”的意象;“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和苏轼《少年游》中的“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用“邀明月”这一意象渲染了凄美意境。
二.对意境的“生命律动”的独特把握
塞下曲古诗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开放性诗歌教学;探究
中***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86-1
不可否认的是,古典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在当下已经式微,并且因为远离当代文本写作体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往往遇到相当的困难。面对中学生这一独特的群体,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领会诗歌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形成一定的审美创造力,从而实现古典诗歌教学与美学合流的目标。
我认为诗歌教学应该呈现开放性的形态。何为古典诗歌开放性教学形态?这是相对架空分析的教学方法而言的,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古典诗歌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姻。这不是笔者的凭空臆造,而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中国古典诗歌从来就不仅仅是语言的精炼表述,更是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作者通过将多种艺术样式的融合营造意境,渲染感情,语言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载体。
那中国古典诗歌究竟呈现出哪些不同艺术形式融合所产生的特色呢?
(1)古典诗歌中的某些叙事诗往往呈现出极强的情节性。杜甫著名的叙事诗《石壕吏》便是这类诗歌的典范。《石壕吏》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官吏夜捉人这一基本情节,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仅120字,语言平易,也许一看便能了然,实际上,里面包含着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寄寓了作者深沉的爱憎。
(2)古典诗歌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巧妙融合催生了中国古典诗歌诗情与画意有机结合的这一艺术特色。
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一首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的典范。“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问侯骑,都护在燕然”,这首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歌,尤其是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将绘画艺术中的技巧巧妙地融入诗歌当中,整个诗句让人感受到浓烈的色彩,画面点线面不同层次的搭配,从而出营造阔大的意境。苏轼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是极恰当的。
(3)我国优秀的古代诗歌,用韵讲究、格律严谨、节奏整齐、富有音乐美。例如词这一诗歌样式,它本就是一种依照一定曲调配乐演唱的诗。
古典诗歌的画面感,情节性以及音乐性,使得诗歌开放性教学成为一种可能,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我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教授某些具有较强情节性的古典诗歌时,我通常会将诗歌转换成现代文学样式。正是它呈现的情节性强的特点,让我们可以对诗歌进行小说创作和课本剧创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过程。学习古典诗歌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智力参与因素。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使学生从凝练的语言中领会到诗歌深邃的思想和意境,就必须唤起学生的想象,把诗人描述的情景再现出来。有鉴于此,在教学《石壕吏》时,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唤起学生的想象上。如何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呢?我通过师生共同编写课本剧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古典诗歌音乐性的特征使得古典诗歌直接成为流行音乐的表现主题和内容,这就给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提供另一种思路——将音乐引入诗歌教学。
中国的古典诗歌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便于吟唱的诗歌,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当然所谱的曲应该最大限度地与诗歌力***营造的意境是相吻合的。我在教学苏轼《明月几时有》的这首词的时候选择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和张学友版本的《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两首歌曲在意境的表现上谁更接近诗人本意。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对词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改变了以往诗歌枯燥记诵的方式,采用唱的方式对诗歌进行记诵,学生既能享受到词诗歌本身的美感,同时也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塞下曲古诗篇5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诗风
俯瞰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全程,我们可以发现独树一帜的边塞诗,其皇冠遗落在大唐帝国的盛唐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则为高适和岑参所摘取。以这两人为主形成的著名边塞诗派,奏出了中国古代***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强音。因而,高岑二人的边塞诗歌就成为古代***事文学中的艺术珠宝,散发出夺目的光辉。其中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独特的诗风。我们试就此作一比较研究。
一.高岑的边塞诗都以***事爱国主义为主题,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透出矢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惧艰辛的乐观精神,诗风共具慷慨豪放、雄浑苍茫、悲壮遒劲的特征。
古人所称的“汉唐雄风”,其主要内涵是指中华民族强大时期的***事爱国主义精神风采,以高岑为主的边塞诗派所讴歌唱颂的正是这一精神风采。这一点是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绝难分开的。大唐王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兴盛繁荣、朝气蓬勃,国内相对安定统一,对外则是开拓疆土,国力强大,国威四慑。高岑二人生逢其时,必定激起爱国主义的雄心壮志,而唐朝边塞战事频繁、边防不宁,又使诗人忧国忧民,迸发出保卫边睡、建功立业的***事爱国主义热忱。在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他们不辞辛苦奔赴苍茫绝域,抛妻别子,肩起卫国重任,充溢他们诗章的正是这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事爱国主义最强音。将这些***事伦理精神注入雄伟的边塞生活、艰险的***旅人生、苍茫的西域风光,由此共同熔铸成高岑边塞诗慷慨豪放、雄浑苍茫、遵劲悲壮的艺术风格。请看以下诗句:“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长策须专用,男儿不顾身!”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二.高诗于豪放中寓含深沉的忧患,理性的思索,较为贴近于战争现实,既有对爱国将士的讴歌,又有对士卒的同情,思想深厚,气韵沉雄,苍凉悲壮,主要体现为现实主义精神风貌。
布封说过,风格如人。高岑二人的诗风在相同之外,更有不同,这与他们不同的经历有关。高适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因为高适早年出身寒门,生活困顿,始终在下层,后又仕途坎坷,虽落拓不遇,仍多次奔赴塞外,在四十多岁时,仕途基本顺利,成为一个颇有建树的***治***事人物,对现实有着自己***而较为正确的思考和认识。他曾三赴塞外,长期从***,因而他的作品就能比较深切地反映出盛唐时期尖锐复杂的边塞***事斗争生活。如“常怀惑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书写自己为国解除边患而愿贡献力量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塞下曲》真实再现了天宝十二年收复九曲战斗中唐爱国将士高昂的士气和所向无敌的气势:“万鼓雷殷动,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魂系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燕歌行》所写“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表达了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不幸的忧患。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高适)之诗悲壮,读之令人感慨。”这与他长期接触人民生活以及本人慷慨激昂率直豪放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从其美学特征分析,高诗常常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笔调粗犷,洗炼地勾画雄浑的意境,使其强烈的***事爱国主义胸臆得到最酣畅的抒发。
三.岑诗于豪放中突出雄奇,侧重于描写边塞活的丰富多彩,立意新颖,气势雄伟,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抒发其浓郁的***事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精神风貌。
塞下曲古诗篇6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理想;现实;壮志难酬
中***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7-01
一、理想——热血报国、建立功勋
王昌龄(约公元 690-756 年),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王昌龄的一生,终生也没有做过大官,都是些卑微的官职。这与诗人的才华显然不符,王昌龄以七绝闻名,被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观其早年的边塞漫游,不难看出诗人心怀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梦想。这在其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
还有表现其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诗作。如《从***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一种豪气冲天的气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这塞外疆场看做是他施展自身才华和抱负的舞台,要在这里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心中的热血和着塞外的雄风在呼呼地飞扬、沸腾,由此诞生了一首首昂扬奋发、雄浑豪放的诗歌。
二、现实——环境恶劣、战争残酷
诗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塞外边关,想要在这里大干一场,但恶劣的环境、***中的黑暗与残酷的战争,使他深刻感触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初来边塞,最惊奇的莫过于塞外的自然风貌,这里与关内有着明显的区别,“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塞下曲四首》其二)又“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从***行二首》其一)在这里河水冰冷,寒风似刀,浩瀚的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际。初到之时,自是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视野开阔,心中澎湃,但不过数日,只觉满目黄沙,不尽苍凉。此时的诗人才是真正体验到了边塞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难。
边塞的战争也充满了残酷性,一场大战下来,“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塞下曲四首》其三),令人触目惊心。同时,战争还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代扶风主人答》: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降匈奴,
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瘫。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从***边地的艰苦,行***征战的残酷以及久役归乡的悲凉,在诗中通通被表现出来。这就是塞外戍边***士的真实生活写照,充满了痛苦、苍凉和无奈。除却***旅行役的艰难和残酷,诗人还看到了塞外边疆的黑暗和不公,如《塞上曲》:
三、壮志难酬——理性反思、无奈归去
由于以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从以前的满腔热忱开始变得冷静理性。他不由得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行》其一)数年的风霜晨露,沙场征战,却没有半点的建树。这不禁使诗人懊恼抑郁,早知如此,还不如用心读书,博取功名。
不仅如此,诗人还开始对战争进行反思,“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二》)昔日的战场,气势如虹,如今已被黄沙掩埋,只有暴露在蓬蒿中的几具白骨还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仕途难登,抱负难展,冷静下来的诗人更加同情边地的士卒,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从***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听不尽的边愁,剪不断的思念,在秋月映照边城的背景下,愈显苍凉和悲壮。诗人那颗燃烧的心,被不尽的阻难缭乱了,使得他更加思念那曾经毅然离开的家乡和亲人。此时,也唯有这些才能抚慰诗人那颗充满忧愁的心。
漫游边塞数载,没有大的建树,一片忠心、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诗人王昌龄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默默离开了生活数载的边塞,回到了家乡,又开始了科举应试之路。可叹其后,只坐了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丞一类的小官,最后客死异乡,终生壮志难酬。
参考文献:
塞下曲古诗篇7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
诗歌是中国文化殿堂里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学会赏析诗歌是当代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境界。
一、重视想象,真正领悟诗歌意蕴
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离不开想象,同样,要想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也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沟通我们和古人思想的重要桥梁。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借助语言材料,选取典型意象,再造一幅合乎作者情感的画面或生活场景,进入诗人诗歌艺术境界,感受诗歌意蕴。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晏殊的一首词《破阵子》。词的上片选取燕子、梨花、碧苔、水池、黄鹂、柳絮这些清明前后的景物,我们通过想象,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就会在脑海中展现一幅明媚秀丽、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从而品赏到诗歌的画面意境之美;下片,作者选取“巧笑”“逢迎”“疑怪”几个动作,再用“女伴”“昨宵”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我们通过想象就能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一种生活情趣之美。
二、注重联想,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道出了联想这一思想活动的重要性。文化共融,情感相通,通过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体会,展开联想,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情感和哲理,是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范仲淹的一首词《渔家傲》。作者在这首词里,描写塞外寒风袭人,满目萧瑟荒凉的艰苦条件,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首词,除了要在头脑中再现塞外自然环境和战争生活场景外,还要借助联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即大多是父母在外务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很深很浓,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感受。
三、深谙术语,准确把握诗歌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既在表达人类共通的情理,也在展现精妙的表现艺术。学生如果熟悉各种艺术术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从适用的角度就可以做好各种中考诗歌鉴赏试题,从发展的角度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水平。要准确把握诗歌艺术,首先应通晓专业术语。例如,表达上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修辞如比喻、夸张、对偶、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衬托、象征等。这些术语要记住并理解透,并学会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例如,在古诗词背诵中有王观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中把水说成眼波横流、山是眉峰聚,比喻新奇;同时“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诗句以设问的形式并妙语双关,点出朋友的去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更富有想象,化抽象为具体,表达美好祝愿。该词多种艺术手法并用,很好地表情达意,且耐人寻味。
四、强化规范,彰显诗歌有效教学
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做题考试上,高效做题,考试有效得分,是检验古诗歌鉴赏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答题,有层次、有条理,在考试中凸显学生的鉴赏水平。我把它总结为三步答题法:第一步,概述内容或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文本分析;第三步,说出作用或意义。在教学中,我反复强调,回答问题要有这三步意识,看答案要找出这三步。
例如,下面这道中考试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请结合诗歌分析本诗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颔联使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听到曲子“折杨柳”,很容易就想起故乡的春色和亲人,可是眼前春色全无,亲人不见,但将士仍然积极参战,英勇杀敌。(第二步)有力地衬托出了边关将士忠勇爱国的精神(第三步)。
读懂诗歌是前提,上述三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读懂悟透内容,会做题是检验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手段,也是学生体现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上述四方面的重点努力,就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古诗歌鉴赏教学成效,当然也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考试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娅娟.浅谈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塞下曲古诗篇8
首先要明确古诗词鉴赏的考试规律和考试常出现的题型。它的考试规律是:为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分值3~6分,一般情况下是赏析一首诗,题目设置为一至两个。所考查古诗以课内居多,绝句为主。常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就赏析情况进行辨析;填空题,填写与诗词相关的内容,词句;简答题,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写作特色、字词句的赏析等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思考。
初三学生在中考备考过程中要对古诗词进行全方位复习和总结,全面掌握其主要包含的知识点。下面笔者就古诗词相关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和阐述:
一是明确古代诗歌的分类,按语言形式分为诗、词、曲等;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等,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按体裁内容分为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和送别诗等。
二是明确古诗词曲的内容分类,主要包括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或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和行旅诗等。
三是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方法,例如比喻、通感、对偶、双关、借代、设问和夸张等;表达方式,例如抒情和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白描工笔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赋、比、兴、象征、衬托、想象、联想,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直抒胸臆等。
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广东湛江中考试题来说明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塞下曲古诗篇9
一件有意义的事,却遭遇着儿童不在状态的尴尬,怎么办?让我们试着从儿童立场出发,对诵读积累重新改进。
一、积累目标:从步伐一致走向弹性调控
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常识。可是,我们常常忘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习惯于整齐划一地走。回归常识,我们就得理性地对待差异,实行分层、分阶段要求。
1.要允许每个人的积累目标不等。诵读积累,要允许差别存在。一是数量上要有弹性指标,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一方面要为有能力的孩子提供空间,鼓励他们多积累一些;另一方面要允许能力稍欠的孩子在保证课标要求的篇目达标后,对于有些篇目混个眼熟就行。总之,不要让孩子因背诵数量齐步走厌恶学习。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是诵读积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当下背诵篇目的多少。二是内容上要允许多样性。每个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对整齐短小的句式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对凝练的文言爱不释手。因此,在积累目标上不要以一种语言方式的材料来要求孩子,需要提供多样性的材料选择,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所长去挑选,并形成一定的积累习惯和能力。
2.要允许每个阶段的积累目标不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采取每周定量的方式推进诵读积累,其实,这样匀速的背诵节奏并不科学。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为例。二年级语文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语言各有风格。其中,七、八两个单元的课文文字优美,句式独特,均要积累背诵。课堂上留时间给孩子背自是没错,但,大部分孩子课后还是要花些时间巩固的。而三、四单元的一些教材均为故事叙述性文字,不必背诵。很显然,两个阶段的记忆任务不同,如果课外诵读积累的任务还是一致,势必要导致孩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均,而影响总体目标达成。因此,课外积累的步伐要和课内学习步伐相互关照,让孩子的整体学习节奏保持平衡。
二、积累内容:从不着边际走向科学规划
“生有涯,学无涯”,人们的记忆往往到此打住,岂不知后面还有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从古至今,从唐诗宋词到现代名篇,应该背、值得背的篇目不计其数。究竟从哪开始?如何对所要积累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一)关于课标中必背的75首古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推荐了小学阶段必背古诗75首。这75首如何推进,课标没有给出具体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回避。
1.对照整理中,科学规划背诵进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75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它们在各册教材中又是如何分布的?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统筹规划。于是,笔者把75首古诗与教材(以苏教版为参照)中的古诗进行了比对盘点。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已有44首分布在各册教材中,按照每学年6——9首的数量,由浅至深的内容编排向前推进。也就是说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生,按照六年自然进度学习,课标中的44首古诗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因此,这44首,没有必要急吼吼地挤在课外积累篇目中,只需按教材编排自然跟进就行。
2.经验对接中,合理分解背诵内容
课标中提到,教材中没出现的还有31首。按每学年5首分配,6年完成自然不难,问题是怎样分解更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们的背诵能拾级而上?我们不妨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两首为例,探寻分解策略。《塞下曲》,唐代诗人卢纶的一组边塞诗。其中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出现在课文《李广射虎》中,为了更好实现经验对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放在此处背诵顺理成章。再看《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依然是说李广,与故事《李广射虎》中李广神勇无比的形象正好勾连,因此,此诗放在学习这课前或课后背诵显得水到渠成。
相融则利。如此,课堂能时不时实现经验对接,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勾连、融通互补,孩子们的积累显得自然而然。要做到经验对接,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课内课外的对接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按照主题相关、内容相连或作者一致,再参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另外31首进行了以下分解:
课标中要求的75首古诗文保底篇目,按以上循序渐进、化整为零的原则推进,每学期只摊到5——6首,全体学生完成不算难事。
(二)关于75首以外,自主选择的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除了上面整理的必背古诗75首,其余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教材编者通过课文背诵来实现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我们语文老师自己选择。关于如何选择,“行走在农历天空下”的常丽华,“以童谣、民谣为主题”的周益民等教育先行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管是哪种做法,有一点是一致的:诵读积累的主题都努力在接近孩子的生活,并通过课程设置作系列化推进。看来,自主选择不是由着自己高兴,想哪做哪,它应该建立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长计议。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们特别爱听故事,就以文言小故事为蓝本,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带着孩子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不知不觉,《开天辟地》、《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10篇文言短篇连同一个个小故事落进了孩子的心里。
塞下曲古诗篇10
《春晓》中,旋律活泼、轻盈;鼓点由低鼓和***鼓敲击的均等的四分音符时值,简洁又富有朝气;低音用低沉的大贝司,为灵活的音乐打下坚固的堡垒;副旋律运用了多种乐器,有大号做低音填充,短笛、小提琴做高音旋律填充。副旋律运用在主旋律的长音处,正所谓“你走我停,你停我走”。像《春晓》这样热情洋溢的歌曲还有《咏鹅》《一字诗》《晓窗》《村居》《江南》等。当然除了欢快风格的曲子以外还有感人泪下的,如《游子吟》,此曲明显比《春晓》忧伤很多,由138拍的速度变为55拍,表达意境深远悠长。前奏以箫为主旋律,小提琴、古筝做副旋律,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既抓住了歌曲的意境又赋予了浓厚的民族风味。像《游子吟》这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歌曲使孩子们内心感情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词曲结合特色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其语言的自律美——音韵美;其内涵的他律美——意境美。首先看声调和音调:我们知道,中国人做律诗、律句等时,非常讲究音韵美,而汉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语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音韵美,而音韵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汉字有声调。古汉语的声调是四种:平、上(shǎng)、去、入,现代汉语也是四声:阴、阳、上、去。旧人以词作曲时,除了要求旋律的动听外,也要考虑词曲结合时的音韵美,因此,在作曲时,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考虑到,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必须是上声,去声、入声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依字行腔”。再次关于平长仄短,通俗讲,一声二声统称平,三声四声统称仄。古诗词文(尤其是律体诗)里强调的平平仄仄,是对汉字的两种最基本的划分。在古诗词里其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平长仄短,在通常语言中也是平声长仄声短,相应的在歌曲里写作中也需要考虑这种因素。比如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平起、首句入韵式,平生韵,下联上半联换韵处的仄声字“在”字四拍时值,与韵脚“关“还“山”三个字一样四拍时值,这与诗歌声律不符,没有考虑诗的语感和意境。但是整首诗还是基本遵循了平长仄短的规律,“月”比“明”时值长,“汉”比“时”的时值长,“度”比“阴”的时值长,而且曲风也符合了此诗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人们对飞将李广的思念之情。
伴奏与古诗词的意境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MIDI伴奏中,有民族乐器:古筝、萧、笛、琵琶等;西洋乐器:小提琴、大贝司等;流行乐器:吉他、架子鼓等综合乐器。既有古典风味又融合了现代的流行气息,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虽然乐器的多种多样使得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音乐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谷建芬老师却完美的将伴奏与古诗词意境相结合。比如像《游子吟》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伤感而又凄凉。伴奏中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声、还有那虚幻而又飘渺的小提琴声,紧扣古诗词的意境,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此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
谈到人文阐释就会提及到“母题[1]”这个新潮的音乐概念。音乐的“母题”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音乐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内容形式多样,《春晓》、《一字诗》、《出塞》、《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两声部作品,《七步诗》《静夜思》为三声部作品,《长行歌》为四声部作品外,其余都是单声部的,也就是齐唱型的。形式是音乐的外表,阐释是音乐的内在,究竟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一)“月”的母题
“月”是自然母题的一种。谷建芬古诗词歌曲《静夜思》《一字诗》《长相思》就是以“月”为母题的题材。此首诗借助皎洁的月光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借助月亮来抒发感情呢?这个问题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蕴。“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器乐中都可以看到以月为题材的乐曲。在古琴中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在琵琶中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等;二胡中有《二泉映月》《良宵》等;合奏中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月”在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是与她自身所含有的文化意蕴分不开的。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休息和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谷建芬创作的《静夜思》,恬静、优美、和谐、飘渺。不但符合了古诗词的意境,而且还突出了月之美的特点,做到了将音乐与文化相融合,避免了将音乐作为一种科学的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对待的弊端。
(二)“思念”母题
“思念”母题是情感母题的一种,主要指爱情思念和朋友思念。谷建芬创作的《相思》、《清明》《游子吟》《长相思》《赋得古原草离别》《明日歌》都有对恋人、友人、亲人的思念内涵。这些思念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谷建芬谱写的古诗词歌曲《清明》,描写了一个客居外地的人的思乡之情,但由于中国人对思念之情是含蓄、蕴籍、回环曲折的,所以此作品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自己多么的思念家乡,而是说想找个酒店,消消愁。借此来表达自己是多么思念家乡。词曲处理非常含蓄,有低回,缠绵的效果。
(三)“山水”的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