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理财名言篇1
在现代社会财富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终止都要与钱打交道;因为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人的生活无法割舍钱的参与。我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和处理着钱财。
下面范文 先生网为大家分享李嘉诚的12句理财名言:
李嘉诚的经典理财名言
1、世界上并非每一件事情,都是金钱可以解决的,但是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金钱才能解决。
解读:在现代社会财富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终止都要与钱打交道;因为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人的生活无法割舍钱的参与。我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和处理着钱财。
2、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解读:天上不会掉馅饼,财富来之不易。要想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财富,付出的也要比别人更多。
3、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解读:理财应是融入日常生活中去,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想起来的时候就理,忘记的时候就不理了。
4、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解读:时间就是财富,理财要尽早,否则财富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流失。
5、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解读:在现代社会,信用极为重要,要重视良好信用记录的建设。没有信用你的投资理财之路将寸步难行。
6、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
解读:理财要讲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理财产品组合中要寻求激进与稳健的平衡,做到在风险可控下的收益最大化。
7、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解读:财富源于机会与眼光,作为一个优秀的理财之人,要独具慧眼去发现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投资机会,以成就财富。
8、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解读:投资不能过于贪心,否则将有“1%的贪婪毁坏了99%的努力”。
9、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解读:投资不能“跟风”,不能“人投亦投”,否则将可能是血本无归。
10、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解读:投资要有理智,在投资机遇面前应有足够的清醒来防范风险。
11、一个人除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
解读: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投资,没有身体万万不能,因此任何时候都别忘记健康投资。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2
去年7月,宝能增持万科公司股份第一次达到5%举牌线后,宝能又持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公司股票,引发了万科管理层的不安。去年12月,王石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做万科第一大股东。此后,围绕着万科的股权之争,博弈各方合纵连横,局势发展跌宕起伏,愈演愈烈。直至今年7月监管部门介入,当事各方才稍有克制,但股权的争夺战仍在继续。
1978年,港股市场也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九龙仓股权争夺事件。当年实力正处上升期的李嘉诚大胆出手购买英资主盘的九龙仓股票引起了控股股东怡和洋行的强烈抵制。此后围绕着九龙仓股权的争夺,李嘉诚纵横捭阖,进退有度,最终将九龙仓购并事件演绎为 “和为贵”的典范。
得九龙仓者得香港水运物流业
“九龙仓”原是一家英资企业,由凯瑟克家族创立,并在香港上市。在资本结构上隶属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与香港置地并称为“怡和双翼”。 当年,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由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资产雄厚,九龙仓成了众多投资者窥测的对象。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在怡和系的执掌下,九龙仓虽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物业,但在经营方式上却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着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的理念,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缓慢,使得集团陷入财务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包括怡和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并不看好九龙仓的发展前景。到1976年12月底,怡和只持有约5%的九龙仓股份,达到了历史最低比率。
但李嘉诚相反。他认为,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如果合理开发,未来价值不菲。于是,李嘉诚开始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吸纳了近2000万九龙仓股。
但毕竟李嘉诚持有九龙仓尚不足2000万股,距离控股股东还稍有一定距离。按照《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当时九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要想增持到51%的水平,已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
而此时九龙仓的老板已经在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实际上,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怡和也只得向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而汇丰银行同时是李嘉诚和怡和洋行收购和反收购资金的债主。虽然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已合作多时,双方关系良好。但汇丰银行与怡和洋行的战略关系似乎更加紧密,这使李嘉诚的进一步增持九龙仓陷入了困境。
以退为进 一石三鸟
正当李嘉诚与怡和正在为控股九龙仓暗中较量之时,有着“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亦正在积极争夺九龙仓。
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导致越来越多的油船闲置,包玉刚不得不考虑“减船登陆”,准备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而他瞄准的产业正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无疑,九龙仓最被包玉刚看好:九龙仓码头货仓,有利于发展海上航运;而它的地面物业,可为未来“减船登陆”施展拳脚。但当包玉刚真正将收购的目标锁定在九龙仓时,他才发现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
对包玉刚而言,从李嘉诚手中接受了九龙仓的1000万股股票,再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包玉刚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购。如果收购成功,包玉刚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而从自身而言,李嘉诚以10-30港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股票,并以30多港元脱手给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港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更多和记黄埔的股票,为未来将和记黄埔收于囊中奠定基础。
1978年8月底,李嘉诚秘密约见了包玉刚,秘密地订下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协议: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3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则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
在对九龙仓的收购中,李嘉诚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通过一退一进,一石三鸟,真正成为了九龙仓并购大战中最大的赢家:通过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5900万港元;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退出九龙仓并购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使其日后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宝能能否步李嘉诚后尘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3
香港社会没有贵族,假如说一众富豪充当了“贵族”角色,那么李嘉诚一家几乎可以用“王室”形容,李家不但富可敌国,而且李嘉诚个人操守也符合市民理想,堪当道德楷模。因此之故,李氏父子一言一行都备受舆论关注,分家更不在话下。除了作为财经资讯和八卦谈资之外,我相信人们还希望李嘉诚的分家方案,能垂范香港豪门。
促使李嘉诚作出了断的压力来自家族之外,何家、霍家等接踵而至的豪门争产案,令香港上流社会颜面尽失,尤其新鸿基大股东家族兄弟内讧惹来官非,扰动股价,非同小可。“长和系”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8500亿港元,长实与和黄同为成分股,一涨一跌波及整个香港经济,这使得李嘉诚家族财产安排具有了公共性。
多数香港富商学习欧美家族企业的做法,透过家族基金间接控制家族企业。设立家族基金,可令家族成员共享分红,又防止投票权分散,使家族对企业失去控制力,但是近来几起豪门争产,恰恰是家族成员绕过家族合议,以对簿公堂的手段对家族基金发起挑战,间接争夺企业控制权,使得设立家族基金的意义被削弱。家族基金失去隔离内部纷争的功能,令公开市场的投资者担心控制权之争会伤害企业经营能力,如新鸿基地产那样股价受挫。
为了消弭投资者的担忧,李嘉诚的最新分家方案事实上取消了家族基金的财富集合功能,变成长子一人独大,从而根除未来兄弟相争对家族企业的影响。消息甫出,“长和系”股价应声上涨,显示股民乐见其成。当事人之一的李泽楷却未见公开表态,或许在等老爸兑现承诺。他付出了家族基金里1000多亿真金白银,不容易从其他地方得到充分补偿,暂且以外人之心测度他,或许有些愤愤不平。果真如此,则李嘉诚将安抚股东,看得比父子亲、兄弟和还要重。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4
关键词:李嘉诚;多元化;经营战略;保守
著名学者咸平曾说,企业不能进行多元化经营,中国的企业更不能做大做强,盲目扩张只会导致企业失败。但他同时也指出,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却是成功的。为什么同样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失败了,而李嘉诚却很成功?
一、李嘉诚本人兼具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双重特征
李嘉诚本人靠经营塑胶花起家,凭自己的胆略和才能做生意,到建立长江实业集团,再到收购和记黄埔发展为“长和系”,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企业家。他将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一个著名的企业集团,这是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他的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方法也广为外人所称道。
李嘉诚不仅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同时,他还是个成功的投资者。他对行业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并对未来趋势判断非常准确。港交所的资料显示,李嘉诚不仅在2007年的高位将手中的多只中资股套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损失,而且在2008年内多次增持旗下公司股份,略微摊低了持股成本。他采用实业投资和股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其投资策略与巴菲特很相似。只不过巴菲特是购买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的公司股票,以期在未来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和派发的股利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而李嘉诚在实业投资方面是通过与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直接进入该行业合资经营以获取收益,在股票投资方面,他同样是购买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通过股票增值来获取收益。
2007年3月以来,李嘉诚在长实的控股比例从39.03%提高到40%。与2007年初李嘉诚持有长实约875亿港元的市值相比,2007年7月李嘉诚对长实的最近一次增持以后,其持有的市值高达1022多亿港元,增值约147亿港元。
2007年9月25日至12月24日期间,李嘉诚旗下信托基金及“长和系”10次减持东方航空,套现约17.02亿港元;共6次减持中国远洋1.8亿股,套现约51.72亿港元;李嘉诚5次减持中海集运共5.56亿股,套现约20亿港元。减持之后,这三只股票的市值在一年内都跌去了近90%,李嘉诚因此避免了近百亿港元的损失。
李嘉诚对于所投资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在他的投资行为中,彻底贯彻了高估低买的原则。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会上,李嘉诚都提醒大家谨慎投资。2007年5月,他直言对内地的炒股热很是担心,认为内地股市已经出现泡沫,提醒股民要量力而为。在股票从高位跌下后,2008年3月27日,李嘉诚表示港股仍未调整到合理水平,建议内地投资者要量力而行。
他说:“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也许,这才是真正投资大家的风范。
而中国内地的大部分企业家都是纯粹的企业经营者,他们经营企业很成功,能够把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企业集团,但是他们却不如李嘉诚善长投资。他们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因此,李嘉诚既具备像比尔·盖茨一样的企业家能力,又具有像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才能。这是他能够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二、李嘉诚一直采取“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一直奉行“低负债”的财务***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负债越低,风险也就越小。而这也是李嘉诚之所以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仍能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香港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李嘉诚却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财报显示,以地产开发为收入主要来源的长实在这一年大幅降低了长期贷款,提高资产周转率,使流动资产足以覆盖全部负债,而并未像新鸿基地产等开发商一样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1996年,香港经济再度上扬,房价和股市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行情,长实的流动资产净值大幅增长,长期负债却保持着原有的线性增长速度,从而在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流动资产仍然大于全部负债。这样,无论地产价格跌幅多大,都不至于对长实有致命的打击。
中国内地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融资能力较强,信誉度很高,借债相对容易,因而他们也愿意高负债经营。这样通过财务杠杆可以提高每股收益,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一旦出现行业危机或者经济危机,这些企业必然会因资不抵债而成为牺牲品。所以举债要量力而行。资料显示,长江实业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6.63%。与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高达70%多的资产负债率相比,长江实业的资产状况可以说是非常优良。
“现金为王”是李嘉诚经营成功的又一主要理念,长江实业在任何时候都保有大量现金。我们可以用金融学理论来解释,李嘉诚持有的大量现金可以看作是他购买的一个没有期限的看涨期权,其所持有现金的利息就是期权费。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机会,他就继续持有现金。而一旦出现特别好的投资机会,比如说经济危机后资产大幅贬值,他就会立刻进行投资并大赚一笔。
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李嘉诚就聚集大量现金。随后的金融危机使香港股市和楼市受到重大打击,股市一年时间跌幅超六成,而楼市也大幅下跌。1998年香港房地产进入低潮期,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李嘉诚随即行使了“现金期权”。长实在这一时期抓住竞争者减少的机会,成为竞标拿地的大赢家。他用手中现金以低价大举购入土地,用超低的成本建造房产,待香港经济复苏之后再以高价卖掉。这就是李嘉诚手中时刻保有大量现金的理由,这种策略既使他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不错过绝佳的投资机会。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和黄就开始采取静观待变的态度,积聚现金。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和黄的对外投资明显减少。比如,港口部门在收购新港口方面明显不如前几年活跃。同样,零售部门也在收缩。2000-2005年,和黄在欧洲收购零售业资产的活动非常频繁,但是,2007年之后没有任何收购。和黄地产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与2004-2006年相比,2007年在国内收购土地的活动明显减少,并且只是集中于一些重点区域,比如上海浦东、武汉和重庆。和黄董事总经理表示,和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现存资产的盈利能力上。也许,李嘉诚是在积聚现金,等待另一个像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绝佳投资机会。
三、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采取只与行业中业绩优良的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共同经营的策略
在李嘉诚投资经营的众多行业中,他主要都是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合作,以共同控制的方式进行投资或者个人进行少量投资。这样做既可以分享该公司的权益增长收益,又不会因该公司出现问题而增加“长和系”的财务风险。
“长和系”1996-1997年就开始投资互联网行业。1999年1月,长实、和黄与李泽楷合资设立tom;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李嘉诚还钟情中医药行业。1998年,李嘉诚就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联手打造香港“中药港”,2000年,和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2003年12月,和黄通过附属公司和记中药,与同仁堂集团总部成立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同仁堂与和记各占49%股份。合资公司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如内地开设药店、药品或药材生产以及同仁堂海外开店。2004年5月底,和黄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通过这种与龙头企业合资经营的形式,“长和系”利用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为自己的成功经营铺平了道路,降低了独自经营的风险。这也是李嘉诚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地方。
四、李嘉诚通过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李嘉诚是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风险理论的忠实实践者,他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都是经营地产,港口,零售,能源,投资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充分分散了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
“长和系”有众多经营不同行业的子公司。从集团架构来看,长江实业是整个“长和系”最上层的公司。截至2008年10月,李嘉诚旗下信托基金持有长实40.24%股份,长实持有和黄49.9%的股份,而和黄持有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84.6%的股份,长江基建持有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38.9%的股份。同时,长实分别持有44.3%的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14.6%的tom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和黄则持有59.3%的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71.5%的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及29.35%的tom股权。此外,“长和系”旗下还有多家公司在国外上市,如和黄持有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赫斯基能源34.6%股份和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和记电讯澳洲公司52.03%股份,和记电讯国际持有在纳斯达克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artner电讯等等。
长江基建控股港灯,不仅二者业务性质相关较低,而且港灯可以为长江基建提供稳定而连续的现金流,解决了长江基建回报期长、业绩波动大的问题,可以使其降低盈利波动幅度从而平滑盈利。这种交叉持股的好处是不但可以使“长和系”分散地产行业经营风险,而且它将业务发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可以分散香港地区的经营风险。
中国大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通常都是由于不熟悉该行业,也不与行业中龙头企业联合经营,而是受到其他行业高速发展或者增值的引诱,直接进入相关行业进行投资生产。这样一旦行业不景气或者因为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就会出现亏损,从而导致多元化失败,比较典型的有“德隆系”的倒塌等等。
综上所述,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的基础是他本人兼具领导企业发展壮大的企业家和成功投资者的特性。其“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只与龙头企业合作的经营方式及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降低风险的经营理念,使得“长江实业集团”整体能保持平稳的收入和盈利之余,亦能不断增长。策略性保持稳健财务状况,不但降低财务风险,而且保持充裕实力,有助准备随时抓住收购的机会,故能在收购上取得好价钱及最后胜利。最后当一切都准备就绪,集团以“保守”的策略寻找较佳切入点以降低失败的风险,增加成功的机会。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内地企业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郞咸平:“李嘉诚如何思考大策略”,郞咸平中文网,2005年8月9日.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5
其一:成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谁都期待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敬。然而,要使梦想成真,就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我17岁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1945年他结束了打零工的生涯,在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工作3年后,在他20岁那年被提拔为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所有的积蓄7000元的港币拿出来创业,设立一家小型的塑胶厂,叫作“长江实业公司”,就是今天香港第一大集团长江实业的前身。
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光靠着生产塑胶花的李嘉诚,是如何跨出他成为首富的第一步?1958年因为长江厂房的房东要提高租金,于是李嘉诚在北角买了一块地,自盖厂房。1967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即趁机低价大肆收购土地。1972年香港股市大涨,长江实业上市并趁机吸收大众的资金购买土地。从他在1958年盖好的第一栋厂房后的10年间,他持有的房地产面积达到59.4万平方米以上,增加了50倍。现在长江的土地以楼面面积计算总计约有148万平方米。
其二:成功来源于对知识的追求与运用。李嘉诚说:“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青年时代的李嘉诚在香港生活,要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要克服广州话和英语这两个语言关。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苦练不止,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即便在茶楼打工、中南公司当学徒,在每天1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仍从不间断地坚持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功夫不负苦心人,李嘉诚凭着刻苦学习的毅力,几年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李嘉诚曾这样形容过自己“人家求学,我是在抢学问。”他认为,善于“抢学问”,就是在抢财富,抢未来。
李嘉诚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人们:“知识改变命运。”他坚信:“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这是李嘉诚积几十年从商历程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从清贫困苦的学徒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从商界的超人到知识经济的巨擘,从行业的至尊到现代高科技的急先锋……李嘉诚一路走来,几乎都能占得先机,发出时代的新声,争得巨大的财富。他一生勤奋学习,博览群书,靠知识引导前行,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未曾涉猎的领域,并屡有丰厚的斩获。他的每一次战略抉择,既能适应产业、行业趋势的变迁,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三:成功来源于对失败的挑战。做事业,追求成功,既要经历失败的磨难,还要有直面失败,把失败转变为人生财富的勇气。诚如李嘉诚说:“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6
5月26日,现年83岁的“亚洲第一富豪”李嘉诚终于为他的完美人生埋下最后伏笔,将价值约250亿美元的财富帝国分属两子,延续李氏家族的二代财富传奇。
围绕李嘉诚分家的讨论,再次牵扯出超级富豪们的“心病”:以“亿”做计量单位的家产该如何分割?家族的财富如何能够顺利传承?能不能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还有在庞大资产面前显得薄弱的亲情,能否经历住考验?
首富李嘉诚家族
分家看点:长子承父!幼子走新路
李嘉诚到底有多少钱?
根据《福布斯》2012年初公布的信息,李嘉诚的身家多达255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九,连续多年稳居华人首富宝座。
按照李嘉诚的分配方案,长子李泽钜获得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权。这三大资产是李氏帝国的财富核心。
现年48岁的李泽钜“继位”毫无争议。毕业后,李泽钜加入长江实业,顺从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这一身份,是李嘉诚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也是李氏家族收购加航的前提条件。因为根据加拿大法律,非加拿大籍人士不可持有加航超过25%的股份。
1996年他分拆长江基建上市,并获25倍认购额的功绩。李嘉诚曾表示,李泽钜该次的表现有90多分,如果李泽钜不是他的孩子,更会给他100分。同时,李泽钜还控制着欧洲第三代移动电话网和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业。2009年,李泽钜又下注加拿大航空公司,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并拿下素有“暴利奶牛”之称的石油巨头赫斯基。
相比之下,次子李泽楷则对应了电视剧中“豪门逆子”的形象。他的一系列行为曾经被称为是“气死爸爸工程”。
外界盛传李泽楷甚至还没有完成学业就在加拿大工作,还一声不响地把当年李嘉诚为他在银行账户里存的所有钱连同利息还给了父亲。1990年母亲病逝,李泽楷勉强答应留在香港帮父亲打理家族产业,1994年,李泽楷还是“出走”。但是李泽楷“小超人”的名号不是自得的。他自立门户打造3亿元变600亿元的高科技概念股,并空手套得亿万地产。
所以此次分家,李泽楷将得到李嘉诚的现金资产,用于并购他喜欢的公司。
长子承父业,幼子走新路,李嘉诚家族所涉及的255亿美元财产分配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赌王何鸿檠家族
分家看点:一波三折,扑朔迷离
澳门人把何鸿梁称作“无冕澳督”和“米饭班主”。何鸿梁控制的资产达5000亿港元之巨,个人财富有700亿港元(约90亿美元),他所控制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主宰澳门业长达40年之久,是澳门史上权势最大、获利最多、名气最响、在位最长的赌王。
赌王一生艳遇不断,仅他公开承认的情人就多达数十位,娶回家的四房太太也个个貌美如花,精明能干。这也为日后赌王的家庭纠葛、财产纠纷埋下伏笔。
2010年底,90岁的赌王因身体原因屡报病危,分家终于被提上日程。
澳娱是赌王的核心资产,何鸿柒通过公司持有澳娱26.8%的股份,并以个人名义持有澳娱4.8%的股份,为澳娱最大单一股东,这意味着谁拿到了澳娱最多的股份,谁就是新一代赌王。
2011年1月24日,澳娱控制的澳博公告称,何鸿梁手上31.66%的澳娱股权,将转移到“二房”五名子女与“三房”控制的空壳公司名下。第二天,何鸿柒私人律师Gordon Oldham却代表何鸿柒“二房”与“三房”成员。
此后两个月,何鸿梁的三房妻子(大房已去世),17个子女都纷纷卷入战争,纷纷出示证据,外界将此次曲折反转的赌王争产风波喻为“现实版《宫心计》”。
最终在2011年3月,各方达成和解,但财产分配方案始终成谜。何家人曾对外宣称,家产四房平分。
现今,何鸿梁的各房太太及其子女在地产、运输、业均有建树,均身家不菲。特别是四房梁安琪生意多元化,涉足饮食及房产等业务,包括在内地、香港、澳门开设茶餐厅、桑拿浴室、证券行、高尔夫球场等,同时亦持有多间物业。身为澳博执行董事的梁安琪,还持有澳娱7.63%的股份,应是目前赌王家族的大赢家。
“经营之神”王永庆家族
分家看点:“经营之神”管不了身后事
王永庆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
1954年,王永庆白手起家,50年后,他创办的台塑公司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9家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在海外经营投资多家大公司。
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视察途中,92岁的王永庆突发心脏衰竭辞世。王永庆身后留下千亿家财——3300亿新台币(约113亿美元)、两房太太,以及9个儿女。由于王永庆未立遗嘱,王氏家族开始出现异动。
作为王永庆的长子,王文洋(二房廖娇所生)原本是台塑集团最有希望的接班人。1995年,已婚的王文洋由于与明星吕安妮相恋,令王永庆勃然大怒,对当时在南亚塑胶和台塑集团任职的王文洋进行停薪留职。王文洋因此离开了台塑,此事曾震惊台岛。从此,台塑继承人一位一直悬而未决。
王永庆曾精心设计,将大笔公司股权变为信托基金,挂在“七人决策小组”名下,并强调只有共同经营权,没有个人拥有权。“七人决策小组”则包括王永庆的女儿王瑞华、王瑞瑜,王永庆的两个侄子及三位企业高管。
但精心安排抵挡不住财富的诱惑,在王永庆过世后,曾被驱逐的王文洋重返王家,代表大房利益,指责三房隐匿财产。这一次风波本于2009年12月31日暂时平息:王永庆的12名继承人达成和解,王永庆台湾遗产595.84亿新台币,三名配偶基于“夫妻财产共有制”继承一半约297.92亿台币,另一半扣除50%遗产税后,由3名配偶及9子女均分。
眼看尘埃落定,半路又杀出三个私生子。2009年,罗文源三姐弟向法院提起“生父死亡后认领”诉讼,经DNA检验,罗文源三姐弟确为王永庆所生。
刚刚达成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同时王永庆海外资产仍未被完全清理,经营之神的身后事还远不能落下帷幕。商业奇才霍英东家族分家看点:冷暖寓言
1年卖出100多幢楼、坐拥香港70%建筑生意、发明分期付款和按揭供房、10年前麾下资本帝国即有300亿港元身家……这些是属于知名实业家霍英东生前的传奇与荣耀。在他谢世5年零2个月之际,霍氏家族成员为争夺遗产对簿公堂却为这位商界奇才续写了残酷的冷暖寓言。
为了防止家庭内斗,霍英东在55岁便安排好遗嘱,并指定长房三个儿子接手家族事业。香港媒体披露的内容显示,霍家庶出子孙“不得从商”,其余两房子女均成为律师、医生和工程师等专业人士。长房三子,也都各有分工。
长子霍震霆继续投入体育事业,如支持香港举办东亚运动会,并积极申请亚运会主办权;二子霍震寰早年即加入霍英东集团,父亲逝世后成为其商业王国的主要接班人,挑家族事业大梁,担任霍英东集团董事及总经理,掌管霍兴业堂、有荣有限公司及立信置业有限公司等家族业务;三子霍震宇则主力接班霍英东晚年在广州南沙投入数十亿之的多个开发项目,并施展其在科技和互联网方面的专才。
看似铁板钉钉的事情仍在2011年被撕开口子。长房三弟霍震宇指责二哥霍震寰侵占超过14亿港元的遗产、霍英东家族控股公司350股普通股股份、四家离岸公司和资产、以及四个保险箱和价值至少9000万港元的珠宝,要求撤换父亲霍英东遗嘱执行人,并要求交代具体账目。
遥想当年,无论是长子霍震霆,还是二子霍震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皆言家业的继承已被“妥善安排”。而今兄弟公然内讧,却让霍氏家族内部矛盾公开化,显得当初的“兄弟同心”无比讽刺。
兄弟争产也引发众人对霍氏家族到底有多少家产的猜测。《福布斯》杂志曾在2008年估计,霍英东家族资产约45亿美元即350亿港元。至于准确数字,正如四个存放在瑞士日内瓦的神秘保险箱,霍英东家族的财富状况由于未有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一直是个谜。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的隐私。通常招股书或者公司财报E显示的只有信托的成立人和受托人,除非信托受益人在董事会或者高管名单中,否则受益人的信息不会出现在财报中。
以上述SOHO中国为例,公司财报中显示张欣是信托受益人,但是这只信托是否还有其他受益人以及收益比例如何则无从得知。
在香港上市的许多内地民营企业都选择了信托持股,例如永达汽车、宝信汽车、阿里巴巴等。
信托实现股权激励
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也是通过信托持股,同时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是通过信托实现。上市之前,公司高管,房晟陶、邵明晓等人通过LongFaithTrust持有公司股权,受托人也是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市之后,吴亚***给公司约550名员工设计了股权激励计划,这—部分股权转入一只名为FitAllTrust的信托之中。
遗产信托
并不是-只有企业家才能选择家族信托的方式来传承财富,对于一般高净值人群来说,信托亦是遗产传承的方式之一,只是这种方式在大陆尚不多见。
已经逝世的香港明星沈殿霞在去世前,将约一亿元港币的资产交给信托管理人打理,避免刚刚二十出头的女儿不善打理庞大资产的状况的出现。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7
浮想联翩头脑灵
李嘉诚是正宗的广东人,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从小当学徒、做推销员、担任CEO,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经营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李嘉诚创办的企业举世闻名,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他是广东籍的世界华人首富。
创业初期,李嘉诚凭借商业头脑,“待人以诚,执事以信”,发了几笔小财。不久之后,惨淡经营,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险情。他过于自信,急于扩大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工厂亏损严重,承接订单过多,加上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李嘉诚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仓库里堆满了因质量问题、交货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企业濒临破产境地。
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不断上门威逼他的原料商,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不断上门拖家带口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满怀希望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初尝成功喜悦,面临灭顶之灾。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保持清醒头脑。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功课,像平日一样随手翻阅杂志,发现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大利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从生意中生出主意。他发现:欧洲人最喜欢塑胶花。在北欧、南欧,人们喜欢用塑胶花装饰庭院和房间。在美洲,汽车里、工作场所,都会摆上一束塑胶花。在苏联,人们喜欢扫墓时把它献给亡灵者,意味着生命早已结束,留下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长青。
李嘉诚马上浮想联翩: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满足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种植鲜活花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争分夺秒的人们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塑胶花可以达到价廉物美,美观大方之目的,能够很好地方便美化人们的生活。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李嘉诚利用高品质的塑胶花产品,全方位地争取到了海外买家的长期合约,业务得以迅速增长。庞大的塑胶花市场,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江工业公司的塑胶花和李嘉诚本人,也愈来愈受到塑胶界的注目。“长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基地,李嘉诚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出国偷艺赚大钱
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登上国际航班去意大利考察。他在一家小旅社刚安下身,就急不可待地去寻访世界上首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公司,但走到门口却不由得止步。
他想,厂家对新产品、新技术也许要求他购买技术专利。但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对方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对方塑胶厂正在招聘工人,他佯装打工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料定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挺身控告。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有机会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两只眼睛恨不得把生产流程,一幕一幕印入脑海。每天收工之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都熟悉了,属于保密技术的关键环节还是不得而知。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谎称打算到其他工厂应聘技术工人。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李嘉诚满载而归,返回香港,随机带回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回到长江塑胶厂,他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塑胶花成为全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他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按理说,物以稀为贵,高价出售理所当然。李嘉诚明察秋毫,认为塑胶花工艺简单,技术含金量低,容易被人跟着模仿。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第一时间,以适中价位迅速占领香港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赚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从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大量地销往欧美市场,赢得了海外厂商的一片赞誉,大批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年利润也从几万上升到1000多万港元。
笃学智慧搏人生
在塑胶花红红火火之际,善于从生意中生出主意的李嘉诚意识到: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谢的生意,他将目光投向了地产。50年代末,涉足地产界,在香港购地,建了一座12层高的工业大厦。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1964年,塑胶花真的“凋谢”了,许多厂商面对困境,都在叫苦连天,他却脱身赢得新天地。
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先于人前捕捉商机,认为用不了多少年,香港地价肯定猛涨,决定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
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猛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到70年代初,他拥有楼宇630万平方米。李嘉诚抓紧时机,发展大型住宅,不仅表现出对香港的坚定信心,事实上也带来数以百亿计的庞大利润。
粤商李嘉诚的成功之道:肯用心思去思考未来,善从生意中生出主意。每一个白手兴家的大富豪,都不是靠运气发财。李嘉诚创业时,每天工作16小时,他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却认为吸收知识非常重要,从未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读书习惯依旧未改。
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发现、洞察世事人性的作用,能够找到为己所用的知识、机会,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宝贵的经验上起步。能够主动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的人,通常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洞察世事,靠头脑不断亮出新路;学做生意,就是从生意生出主意。
古人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想要做好事情,离不开“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这八个字,特别是对于立志经商的年轻人来说,不断地从生意中生出主意,生意也会越做越红火。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8
李兆基是香港著名的商界巨头,被人称为“亚洲股神”。在香港这个营商之都,先后创造两次传奇。第一次是1958年开始投资香港房地产,1965年发生银行挤提及倒闭风潮,社会动荡,很多地产商缺乏信心,李兆基反而趁低吸纳,在香港买入大量地皮,成功打造恒基集团这个房地产王国。而若干年之后,这个78岁的老人,还能成功“转行”,把500亿港元变成1200亿元,荣膺“亚洲股神”。
1997年,李兆基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是当时世界十大富豪之四,这个也是迄今为止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名次最靠前的华人首富。
地产和股市,一样被视为最有魅力,同时又最凶险的领域,而李兆基却可以从容进退,其胆识与智慧,历来为人称道。
猛龙过江
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当时其父在顺德开了家经营金银业的小铺,李兆基的孩童时代就是在这个小铺子里度过的。三十年代中,李兆基的父亲从顺德来到广州,开了一家银庄。小学刚毕业的李兆基也随父亲来到广州,在父亲的银庄里打杂,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国内地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之时。李兆基在银庄里每日接触大量钱财,他亲眼看见有的人几天前还拥有几捆钞票,几天后便随钞票剧烈贬值而一文不名。年轻的李兆基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钞票只是浮财,而拥有物业才是真正的恒产。
1948年,李兆基怀揣一千元钱,只身来到香港,躲避战乱。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当时正值***战争之时,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第一块基石。
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转行做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生意十分顺手。然而,尽管钞票源源不断地赚进,李兆基的心里仍不踏实,广州的经历令他终身难忘,他决心另择生意行当。从过去的经验里,他今次选择了一个可靠的行当――从事地产业。 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于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地产,走上了一条日后为他带来无量前途的实业之路。
善借他人之力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公司开办后,他们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民,一改过去地产业经营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与冯、郭两人甩掉其他五位股东,另组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兼公司总经理。三人联手,在地产界声名遐迩,博得“三剑客”之名。这是李兆基第一次借他人之力。
新鸿基公司看准香港经济起飞和人口急速增长的时机,大力兴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楼宇,发展得十分顺手。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5000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1972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李兆基为副***。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也是运数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捞一把之后,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时手里握着巨额现金,他看准机会,大肆压价购进土地和旧楼。
1955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1900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在李兆基经营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长。至1979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9亿多元,拥有20余个楼盘。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75%。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70%的股票,因此,他无意将永泰再扩大。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1.5亿元,楼盘20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决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他采取的方法是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这些旧楼由于绝大部分在市区,故发展潜力十分惊人。
借胡宝星之力,李兆基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飞跃。从此彻底***发展。
楼字制造工厂
李兆基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这一招,不仅方便了那些华侨,也使得李兆基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最优化的效益。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他会想方设法陆续买下全楼,然后再逐渐买下周围楼宇,无声无息地扩充着。在收购后期时,即使价格较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因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竞投合算。李兆基以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10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地度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时的低潮期,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业又上一层楼。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恒基发展又宣布发行12亿新股。由于该公司拥有28.7%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26.4%的中华煤气股权,更显得实力雄厚。拥有恒基兆业地产和恒基兆业发展这两个实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
至此,李兆基精心设计的收购、吞并战终于实现了完满的结局,李兆基通过完全吞并原来实力比他强的胡宝星,达到了利用别人发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壳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购、吞并战术,至今仍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范例,成为香港的经济学教授课堂上经常引用的著名例证。
准确把握“转折点”
在李兆基78岁时,他突然转型,把兆基财经企业公司的500亿资产变成1200亿元,荣膺“亚洲股神”。
曾几何时,这位“亚洲股神”最讨厌炒股票,十几年前他便曾以恒基集团***的身份,向当时的国家***投诉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炒得过热。他所言非虚,当时受追捧的红筹股,绝大部分没有盈利支持,乱炒一通,最后接火棒的还是一众散户,然而,正是这个当初讨厌股市的人,最后却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平台,将他拥有的巨额财富,变成更巨额的财富。
巴菲特说:“只有潮退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在李嘉诚、郑裕彤等香港富豪“赚到一倍就套现”纷纷上岸之际,唯有李兆基敢于继续在泡沫中不亦乐乎,他相信“泡沫不一定就非得马上要破”。
有时也难免“踩空”,在其唱高20000点的时候,港股应声失守,旗下爱股几乎全***覆没,私人基金兆基财经资产总值也由高峰期的2000亿港元缩水至1500亿港元,损失约1/4,但李兆基对股市依旧有信心,仍然看好大型国企、能源、金融股。
就其投资手法而言,“一路看高”难言其对“转折点”的准确把握能力,但是对于这位有半个世纪从商经验的人来说,其在泡沫潜伏的股市中的“另类”投资风格,又岂是某个时段、某个城池的得失以论成败?相较于李嘉诚的谨慎,李兆基的乐观与平和的投资心态亦是一种打法,而以1476亿港元位身家居2009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位则是证明。
二李斗法
香港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李兆基分居榜单冠亚。他们虽然都是香港股市及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但投资风格却大相径庭。
“如果炒股票就能赚大钱,大家就都不用这么辛苦地坐在这里了。”李嘉诚在2009年8月的长江实业中期业绩上炮轰香港股民的投机心理。对于李嘉诚这个实业家而言,唯有“市盈率低且股息高的”股票和熟悉的“基金定投”才能吸引他。
此刻,李兆基却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肆圈地,这位数次“救市于危难之间”的香港股神扬言在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神华等龙头股上会长线持有。
李兆基从不吝惜公开自己的投资计划,正所谓利益均沾,不夹杂K线***的复杂术语,不进行标的基本面的分析罗列,甚至连街道的老太太都对其港腔十足的持股名单随口即来。
“香港人是太过娇生惯养,从未见过世面,从未受过困难。”对于经济危机下香港投资者面对股市与楼市重挫的恐慌,李兆基如此批评。相较于李嘉诚的谨慎,李兆基更为乐观。
而相对于李嘉诚的稳健,李兆基提倡“见利勿忘”,即有钱赚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
2009年11月,迪拜房地产泡沫轰然破碎,李嘉诚认为“泡沫尚未挤干,暴露只是冰山一角”的观点甚嚣尘上。李兆基则反其道而行之,相中了位于惠东亚婆角的东部湾区,投资不少于300亿元人民币,准备将这个纯净的湾区打造成为中国的“迪拜”。
而李兆基之所以有这种胆识,在于他既是投资家,又不反对投机,同时,他还是一个实业家,有实业的庞大资金为底气,才可以从容进退。这也是很多内地的投资者难以复制他的投资理念的原因,本钱不一样,同样的玩法,结果肯定不一样。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9
曾经,宗庆后目标是做“杭州的李嘉诚”,并声称15年就做出李20年的成绩,
今年,他以一个非上市公司董事长800亿元的财富问鼎内地首富。
一旦娃哈哈部分资产上市,他的身家将接近华人首富李嘉诚。
目前饮料是占据98%份额的主业,但他的多元化战略正在展开。
最近,中国的“饮料大王”宗庆后再次掀起波澜,时隔两年,他重新夺回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
根据9月的《2012胡润百富榜》,宗庆后家族以800亿成为中国首富,而在随后10月的《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宗庆后又以630亿元的净资产成为今年中国的双料首富。
在房地产、IT、制造业富豪辈出的榜单中,宗庆后是个异类。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今年近500位富豪财富缩水,其中身家遭腰斩的有37人之多。李嘉诚的财富较去年也缩水20亿美元,而宗庆后财富较去年却增加了35亿美元。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开始创业,从3个人、14万元借款白手起家,娃哈哈经过25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饮料巨头。宗庆后的“饮料帝国”名副其实,其产品涉及含***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婴儿奶粉、童装等十大类150多个品种。
这个庞大的帝国网络遍及中国,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66个生产基地、拥有170家子公司及近3万名员工。即使在经济形势严峻的2011年,全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仍为678.55亿元,同比增长23.65%,实现利税123.34亿,同比增长10.54%。
所有这一切都是宗庆后独揽大权,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从未设副总。但让人惊讶的是,至今娃哈哈现金流十分充沛,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
今年67岁的宗庆后依然雄心勃勃,他为娃哈哈勾画了新的蓝***。
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
“李嘉诚前20年的成绩,还没有我宗庆后15年做的大。”
在所有的企业家中,宗庆后最敬佩的是李嘉诚,他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对此,他曾信心十足地说,“李嘉诚前20年的成绩,还没有我宗庆后15年做的大。”
只不过,造化弄人,42岁才开始起跑的宗庆后,比李足足晚了23年。
宗庆后与李嘉诚,这两个中国的超级富豪有很多共同点:白手起家、多元化经营、工作狂。与84岁的李嘉诚相比,67岁的宗庆后似乎“正当壮年”。
他们最大的不同是:李嘉诚拥有8家上市公司,而宗庆后却没有一家。
排行榜上,李嘉诚稳居中国首富,但若论真金白银,也许宗庆后才是中国真正的首富,毕竟,资本市场上有太多的“纸上富贵”。
粗略地算一笔账:李嘉诚名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囊括了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多项业务。
这些上市公司包括长实(0001)、和黄(0013)、电能(0006)、长江基建(1038)、和电香港(0215)、长江生科(0775)及和记港陆(0715)。其市盈率分别为6.03、5.95、15.3、13.7、14.88、48.85、63.35,即平均市盈率达到10倍以上,意味着李嘉诚的财富放大了10倍杠杆。根据胡润最新统计,李嘉诚拥有240亿美元财富。
宗庆后拥有的娃哈哈集团业务包括饮料、童装、奶粉三大板块,但娃哈哈发言人单启宁透露,娃哈哈的主业还是饮料,占据98%以上的份额,去年营业额为678亿元,而童装只有2个多亿的销售额。
与李嘉诚的多元化相比,宗庆后好像是小巫见大巫。
但假如娃哈哈部分资产上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10倍的市盈率绝对不是问题,这就意味着宗庆后的财富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接近李嘉诚。
对内专制,对外共赢
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亲切问候,宗庆后深谙“中国式领导”的精髓。
娃哈哈为何不上市?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疑问。
“因为它不需要钱,它的银行里面现金很多,就像苹果一样,现金流非常充足。他是让经销商提前打钱给他,而且需要付押金。这也是他有底气和达能掰掉的原因,因为他控制了供应商的钱。他能排到富豪榜第一,跟与达能分手也有一定的关系,原来跟达能是合资公司,现在是全资,股份比例在统计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位曾研究过娃哈哈的业内人士称。
25年来,当蒙牛、伊利等食品饮料行业安全问题频出,娃哈哈却能保持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张,这与宗庆后独特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
出生于四十年代的宗庆后,受影响很深。宗庆后曾说:“你去看看中国现在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而且是专制的。”
所以娃哈哈的专制也是出了名的:娃哈哈集团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甚至业内也盛传“买一把扫把都要宗庆后签字”。
同样为杭州的企业家,宗庆后与绿城的宋卫平年龄相仿,而他们这种专制也颇为相似,内部员工把他们的指示似乎当作圣旨,在文件上会出现“根据您的指示”等字眼。
但这并没有妨碍娃哈哈员工的忠诚性,因为宗庆后虽然专制,却很讲情义,从未辞退过一个员工,一年中甚至有一半时间和员工奋战在一线,有时也会与员工一起过节。
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亲切问候,宗庆后深谙“中国式领导”的精髓。
最让对手难以企及的是娃哈哈对渠道的强势控制,这也是宗庆后管理经销商的精明之处。
娃哈哈的近5万个经销商遍布全国,如何管理这个至关重要的终端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娃哈哈成败的关键。宗庆后的解决之道是创立了“联销体”,即编织了一张遍布全国各地6000多个一级批发商以及三四万个二级、三级批发商和销售终端营销网,与经销商结成利益同盟体,变一家企业在市场上与人竞争为几千家企业合力一起与人竞争。
如何让经销商与娃哈哈拧成一条绳不变心,宗庆后制定了严格的经销商制度,一方面让经销商有钱赚,另外一方面充分保证了娃哈哈的利益不受侵犯。
如果想成为娃哈哈的经销商,以下三条必须遵守:一是始终采取保证金制度,坚持先款后货的原则;二是要求经销商专心一意做娃哈哈,不得做别的同类品牌;三是经销商之间划区而治,互不串货,违反者会遭严厉处罚,甚至取消经销商资格。
双方各得所需,经销商没有理由放弃娃哈哈这棵摇钱树。前几年,达能与娃哈哈的纷争闹得沸沸扬扬,所有的经销商都铁了心一致拥护宗庆后,支持其与达能决裂就是最好的明证。
人和万事兴,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都捆在一条船上后,宗庆后就可以底气十足地与对手作战了,而这种战术经常能看到的影子,比如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采取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率先进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尚未进入的农村市场,迅速取得突破,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逐渐进***两乐所在市场,正面交锋,与两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直至非常可乐进***美国市场,大大提升了娃哈哈的国际知名度。
进***商业地产
更让他垂涎的,是在贵阳布局他的商业地产,进***零售行业。
浙商身上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谨慎与“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谨慎了几十年的宗庆后也开始稍微开拓了。
10月23日,宗庆后带领娃哈哈一行远赴贵阳,拟增资4000万美元扩建娃哈哈生产基地。此举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更让他垂涎的,是在贵阳布局他的商业地产,进***零售行业。
以前,宗庆后曾自信地说“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去考虑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但近两年动作连连的他考虑的不只是明天的事了。
2010年宗庆后高调宣布娃哈哈将在5年内建100家购物中心,但时至今日,购物中心未见开业。
“据我了解,他多元化的想法是很多的,不靠谱的也有很多,比如说石油,但实际上他又非常谨慎,基本上不碰。宗庆后的性格不会做任何跟他主业无关的东西。他做奶粉、奶牛养殖等跟他主业有关的可以理解,但做商业地产这种跨度比较大的他不一定能玩得了。”上述业内人士称。
商业地产运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远高于饮料行业,尤其是对于宗庆后这个专制的门外汉来说。不过,今年他开始改变策略,转而做起欧洲品牌在华总,并要在国内主要城市开设欧洲精品商场。
“我们计划在3~5年内开设100家精品商场。”今年9月,宗庆后向媒体描述了这一蓝***,而运作模式则是租赁与自建相结合,这意味着宗庆后将后期商业资源的整合和运营作为娃哈哈商业地产的重头戏。
据传,首个项目即是10月在钱江新城CBD开业的第一个购物中心WAOW PLAZA广场:5层,共30000平方米,定位就是欧洲精品商场。但眼看就要到11月了,此商场未见开业。而此时,娃哈哈整个集团正忙得不可开交——筹备25周年厂庆。
不过,宗庆后可没闲着,他一直在为精品商场的事情东奔西跑。今年6月份宗庆后就亲自率队到欧洲挑选品牌,此次的欧洲品牌是从300多家企业中挑选出来的,包括服装、箱包、鞋子、童装、化妆品、首饰等。
引入欧洲品牌
这种更具国际化的设想或许得益于其有留学背景的女儿宗馥莉。
早在2002年,宗庆后就曾意识到多元化是保持娃哈哈龙头地位的重要出路,并开始进***童装和奶粉行业。
可惜的是,原预计年销售额很快能达10亿,并能借势进入休闲装、男装和女装领域,但到2003年,童装公司产值仅1.73亿。10年过去了,至今童装的销售额才2亿多。
同样过于乐观估计的还有奶粉产业,2010年,当国产奶粉问题频发、遭遇一系列信任危机的时候,宗庆后抓住时机,强势进***奶粉市场,推出“娃哈哈爱迪生奶粉”。为了与国产奶粉划清界线,娃哈哈奶粉全部由荷兰贴牌生产,高调启用“洋代工”。在宣传策略上,娃哈哈强调“100%原装进口”。但激进的营销策略引起了网友的强烈炮轰,适得其反。宗庆后显然对爱迪生寄予厚望,当时预计是三年成为全国第一,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但即将到来的三年,销售额才达10亿元的爱迪生似乎还未成气候。
眼看饮料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在两次尝试都未能如愿的情况下,深谙制造业之苦的宗庆后想转型做零售终端的愿望也在情理之中。
此次欧洲品牌,宗庆后就是冲着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宗庆后认为,2011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919亿元,同比增长了17.1%,到2020年中国极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且中国消费者对欧洲商品很有兴趣,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还主要是一线奢侈品牌,实际上许多欧洲二三线品牌,同样有着上乘质量和良好声誉,这些商品性价比更高,更符合中国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宗庆后的设想,未来精品零售商场将通过两种业态开展经营,一是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开设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场,吸引欧洲厂商直接进驻开设专卖店;二是由娃哈哈作为欧洲品牌在华的总,吸引全国范围内的加盟商在各个城市设立加盟店。
李嘉诚理财名言篇10
——观《李嘉诚传》有感
文/朱炯明
《李嘉诚传》已是我第二次看了,每次看完我都深受启发。李嘉诚先生是华人世界中最优秀的企业家,他的一生不平凡,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可以让我们一瞥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下面,我将为大家娓娓道来。
抢学问来弥补痛失教育的童年
民国十七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穷困家庭,父亲是教书先生。李嘉诚早年并没接受过很多教育,因为家庭条件的不允许。但是,年轻的李嘉诚知道学问的重要性,真的是去抢学问。他去买二手书,自修,买的都是高中课本,于童年李嘉诚来说晦涩难懂,但是他坚持,刻苦,努力。
李嘉诚回忆中说道:"我年轻时表面谦虚,其实内心骄傲,因为我每天都在提高学问,每天都在上进,而我身边的同龄人学问上却没有什么变化。"
时至今日,有一件事李嘉诚回忆起来都聊以自慰。在他童年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拿着一本英文课本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其实学英文也不是很难,不信我背给你听。"父亲一言不发,低着头。父亲知道儿子喜欢读书,自己却无能为力。
战火纷飞,踏足社会
1938年,日本人轰炸潮州,年仅十岁的李嘉诚和父亲迁移到香港,从此在大英帝国殖民下的香港踏足社会,为生活四处奔波。然而,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也沦为日本的侵略地。在为生活奔波的过程中,年轻的李嘉诚看透了世间百态,悟出了人生道理,比同龄人表现的更加成熟。
年轻创业,有自己的营商之道
22岁的时候,李嘉诚开始创业。1957年,李嘉诚创办了一家塑胶花厂,取名长江,因为他说"长江不择细流",意思就是长江塑胶花厂会越做越大。
李嘉诚先生说:"做生意,讲求关系,讲求信任。一件看起来吃亏的事,往往有利。"
有这么一件事。有一年,向长江塑胶花厂下订单的贸易商突然取消订单,李嘉诚没有要求对方赔偿。不知何时,有一个外国商人找到李嘉诚,向他下塑胶花订单。外国商人说他是一个港商介绍过来的,说长江塑胶花厂是全港最大的塑胶花厂。李嘉诚说当时他的厂也不是一件大厂,只是那个港商帮李嘉诚忙而已。这也许就是信任罢了。
有一次,李嘉诚被评为香港年度经济风云人物,记者采访他时,他如是说:"我不否认时势造英雄,到创业初期靠不了运气。"
富有远见和目标
从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香港从一穷二白到彻底摆脱贫穷,除了维多利亚港,还有勤奋上进的香港人,香港也从战时三十万人暴增到四百万人。
李嘉诚敏锐地嗅觉到,香港地少人多,地产业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于是,他把投资从工业转向地产业。历史证明,地产业为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以后的投资积累了资本。除了地产业,李嘉诚也大量投资了服务业,包括港口、酒店、通讯、零售等。多元化的投资,并且是成功的投资使他的财富与日俱增。
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也不用看得太坏
李嘉诚有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他说:"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也不用看的太坏。"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李嘉诚往往加大投资,除了看社会是否和谐、社会***策和社会结构是否有变,时间掌握也很重要,宜速战速决。危机,既是危,也是机,因而在危机中扩大投资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知人善用,重员工关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员工也越来越多,李嘉诚有自己的管理观念。他知人善用,注重搞好员工关系,让员工在企业工作有归属感。
90年代,李嘉诚看到了香港的产业趋于饱和,于是开始向海外投资,否则公司发展会受阻碍。在收购外国企业的时候,李嘉诚一般都会留下企业本来的员工,让他们继续为公司工作。在开高层会议上,他一般都会征询各位高管的意见,然后私下跟他们谈看法,在知道诸位的看法好,李嘉诚综合自己的意见,最终使每位高管都心悦诚服。
金钱之道
李嘉诚认为:"事业上应该多挣钱,在钱用得上的时候才有机会。金钱的价值,在于用得其所。钱可以用,但不能浪费。"
有一次,李嘉诚掉了一个两块的coin,这枚coin恰好掉到了车胎缝中,旁边是下水道,要是车开动,那枚银币肯定掉到水沟里了。正当李嘉诚蹲下要捡起那枚coin的时候,旁边一个印度人走来,帮李嘉诚捡起了那枚coin,李嘉诚随手掏出了100块给那位印度人。李嘉诚事后回忆说:"那枚2快的coin如果掉到水沟里,就真的在世界上消失了,而我把那100快给印度人,却不会在世界上消失。"
金钱以外的思想
1978年,李嘉诚回到大陆,登上了万里长城,看到百废待兴的中国,感慨万千。
他从***老先生口中看到了国家将要开放、将要发展,而自己又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呢?
或许是因为早年痛失教育的经历和感触医疗的落后,李嘉诚在教育和医疗做了很大的投入。迄今为止,他已经为汕头大学资助了约80亿港元,为家乡汕头、潮州的医疗建设做了很大投入。
李嘉诚说:"对于一个国家,教育最重要。办教育和做生意不同,永不灰心。即使有一天,汕头大学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被夷为平地,我也要重新把它建起来。"
从2002年道2016年,十五年来,每次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它都会如约而至。
工作至老去
有记者问李嘉诚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一直工作。李嘉诚说:"工作对我来说,一是挑战,二是作为集团***,我有义务为股东赚钱,三是赚钱,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用的上。有意义的事,无论大小,我都会继续做。"
宁静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嘉诚理财名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