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1
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五年级
我喜欢《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后,我真的被感染。文中三位名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都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当我读完课文的题目时,我不禁惊奇地说“水滴那么微不足道的力量竟然把石块滴穿了!”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取得成功。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有一道简便计算。我苦思冥想,终于想着一个方法,于是我就算下去。可是算到最后,发现我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不一样。我想:我的这个方法肯定的行不通的。但我没有重新算一遍,就写下一题了。其实,是我在计算中出了错,我的方法是正确的。我没有像文中的李时珍等坚持不懈,一遇到困难就被打倒。我下决心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半途而废。
从这篇课文中,我铭记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有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400字
在这个星期里,我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被岩缝中滴落下来的水滴给滴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采取的成功的:李时珍翻山越岭,尝药草,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历尽千辛万苦;爱迪生从小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毫不气馁,最后成为美国着名的科学家;现代书画家齐白石爷爷在自己的书房挂上“不教一日闲过”的条幅,用来勉励自已,他到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3幅。
我的爸爸妈妈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进了舞蹈班,可因为压腿很疼,学了两年,我便不肯去了;想学小提琴,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去学小提琴,开始因为好奇,我学的很带劲,可渐渐地,老师总要求我弹同一首曲子,我很烦,不好好练,结果到了现在,当初和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都考级了,而我只能羡慕的看着她们,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知道了在人生的道路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只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因为绝望的顶端就是希望的起点,放弃,只会让希望再次离我而去,我再也不会放弃了。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400字
自从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后,我就深深记住了一句话: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李时珍每天访医采药,翻山越岭,写成了药学巨着《本草钢目》;爱迪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白石老人不管年老体弱,勤奋练画,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诺贝尔不顾生命安危,不断试验,发明了爆炸力很大的炸药……他们人人都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生活中,许多人做事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不知道需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会儿说要学习街舞,一会儿又要学习素描。没有专一的目标,最终必定一事无成。而有些人学习自行车,屡屡摔跤,最终因为怕疼而放弃了。他们不懂持之以恒,结果只有失败。但如果坚持不懈、一心一意,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2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五(4)班 刘哓靖
指导:黄惠娟 邮编:215523
电话:0512-51891960
今天,我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 ,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读完这篇课文,我想到了浪花能把毛毛棱梭的礁石碰撞成圆石头,它也具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信,你想想,浪花日日夜夜、年年月月,永不停息地前进,也在不分日夜地冲击礁石、浸蚀礁石、啃噬礁石,它最终能不让礁石的棱角变小、变平吗?
课文中的李时珍就是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准确的医药巨著,所以他就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了。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还要亲自到各地采集药草,可他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永不放弃,终于写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为祖国医学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像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还有许多,如:王羲之、爱迪生、齐白石、欧阳修……真是举不胜举,数不胜数呀!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3
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给予我的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理想。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德国着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虽然双耳失聪,但是,他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夜晚,一位客住在一间简陋的店里,欣赏着从楼上传来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乐曲,似流水拂过,优美至极。突然,几滴水从房顶的裂缝中滴落下来,正好滴在了这名客的脸上。客大惊,便上楼去看。楼上住的竟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只见他身边摆了一盆水。原来,是他练琴的时间太久了,手指练得都发烫了,需要用水来冷却一下。由于太匆忙,水不小心被他打翻了。贝多芬就是凭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最终摘取了音乐巅峰上的贵冠的!
我还想到我在四年级时学滑板的事情。因为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所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滑板。我得到这个滑板,心里兴奋极了,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滑板下楼练习。我先用双手扶着墙,站在滑板上面一点一点往前滑,渐渐地,我已经掌握了平衡,可以扶着墙快速地滑起来了,然后,我试着慢慢的把手从墙壁上拿开往前滑,可是刚刚松开手我就重重地摔在地上。但是,这点小挫折并没有使我半途而废,我从地上爬起来继续练。经过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滑滑板。我就是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取得成功的。
通过了这两件事,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带给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六年级:叶子雅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4
《新华词典》解释:“灵魂,喻指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精神因素。”之所以称感悟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是因为不突显感悟教学,学生就难以自主阅读,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一、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同样,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我曾随机抽取我镇五年级10个班的学生,就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做过问卷调查。其中,认为只要掌握字词句就是学好语文的占90%,喜欢有感情朗读的占67%,认为读透课文需靠老师讲清讲细的占72%,害怕阅读分析的占94.5%。由此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还很滞后。我认为感悟教学是农村阅读教学的灵魂。
二、容错理念是实施农村感悟教学的关键
我们指导阅读教学允许“误读”,提倡“创读”,鼓励“研读”。应努力从尊重个性化阅读的差异上,挖掘出美丽的“错误”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将“错误”的感悟,生成更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例如我教学苏教版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用了猜画谜的教学方法。在预习的基础上,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滴水穿石”。话音刚落,脑子挺灵的王翔冒出一词“水滴石穿”。我抓住感悟美丽错误的契机,说道:“王翔,给我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成语‘滴水穿石’为什么不写成‘水滴穿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讨论后,争相发表意见。
生甲:滴水,像我家的自来水关不紧时,一滴一滴的水往下滴,时间不多长,泥地上砸个小小的凹坑,所以说“滴水穿石”好。
生乙:水滴,像夏天荷叶上、麦苗上的露水珠,风一吹还颤动呢,而滴水,像屋檐下的流水,缓时一颗一颗,急时成……
没等生乙说完,王翔迫不及待地说:“洗衣裳时,溅到身上的是水滴,给病人打盐水是滴水。”(全班同学笑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富有想象力,体味出了‘水滴’与‘滴水’的细微差别,‘滴水穿石’,准确具体,有动感,又蕴含成因:水滴不断地往下滴,日久天长就能滴穿石头。‘滴水穿石’比喻:做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成功。所以,成语不可随意更改、调换。”
这则由错误生成的课例片段,我抓住“滴水”“水滴”词序颠倒,创设情境,由学生体验感悟出语意的异同,从而为认识“滴水穿石”的精神,感悟本课的思想情感奠定了基础。
三、吟咏背诵是实施农村感悟教学的途径
诵读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唯一途径。背诵是感悟言语的语文学习方式。人的智能素养,正是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
1.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以“循文明象”
例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让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提问:你怎么认识“滴水穿石”?感受体验最深的是哪件事?
生1:“滴水穿石”原来是真的,不是夸张的,真想不到呀!
生2:滴水的力量那么微不足道,却靠韧劲、恒心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使我很感动。
生3: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编著《本草纲目》,大发明家爱迪生勇于实验,发明了很多东西,还有齐白石坚持不懈的画画。他们都有目标,有毅力,才有很大的成绩。我喜欢“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要把它当成我的座右铭。
初步感知,抓住“滴水穿石”这个关键词,理解含义,体验成因,获得精神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古今史上的三个事例,给人鲜明的启示。
这种创设问题情境,品读关键词,形成鲜明的表象,使道理“形象化”,启发自然化的做法,能收到“循文明象”、感悟题旨的效果。
2.体悟语言的意境,以“循象明意”
这是精读阶段。再品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穿越时空,拜访小水滴和三个中外古今人物,再以“我是……”为题先说体会,后悟读,他们读出发自内心的惊奇,以一种虔诚敬服的心情读出了三个人物的事例,似乎与真人真事面对面,获取深刻的体验,收到“循象明意”的作用。
3.揣摩言语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循路明法”
如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后,给了我们不少启示:由“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作者深有感触地联想到人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启发,请你按照“感悟事理,举例说明,深受启发”的顺序,说说你感悟到的东西。
生1: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历经十几年终于取得真经。他们具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到达目的地。
生2:学了这课,我感到我缺少滴水穿石的精神,各门功课都不理想。我要定下目标,锲而不舍,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3:像我们班王菊,她学习目标专一,而且先认真做好作业再玩,从不偷懒,养成了习惯,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始终第一。
学生在欢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感悟认识到滴水穿石的精神是学习好所必需的,这样即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提高了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5
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被小水滴那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
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李时珍翻山越岭,尝药草,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历尽千辛万苦。爱迪生曾经被恩格尔称为低能儿、笨蛋。他从小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毫不气馁,所以最后却成为大科学家。他的发明多达2000多项,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现代书画家齐白石晚年时在自己的书房挂上不教一日闲过的条幅,用来勉励自已,他到晚年也仍然每天作画3幅。
我在学习中也遇到过“顽石”。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作业中有一道思考题,没有耐心的我怎么也写不出答案来。最后,我便去请教“数学高手”爸爸。其实,这块“顽石”并不大,但是我却没有滴水石穿的精神,怎么能战胜困难呢?微不足道的小水滴都能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如果我们连水滴都不如,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自如吗?当我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让我恍然大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只要我们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能冲破层层关卡和生活中的困难。
五年级:苏瑞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6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石头,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滴下来,正是因为小水滴有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滴穿了石块……
我从李时珍的身上感受到他具备着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李时珍走遍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和编写《本草纲目》都是通过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做到的,我还感受到他通往成功的背后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勤奋,是这两个字让他获得成功的果实,取得辉煌的成就。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去上书法兴趣班,书法老师让我们写一个“清”字,听了老师的话我在心里暗暗得意:哈哈,这么简单的字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小菜一碟呀!于是,我便提起笔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写了一个“清”字。谁知,当我拿给老师看时,老师看了我的字后,脸上立刻晴转多云,驼铃大的双眼瞪着我说:“章璇,你一向写字很好的,怎么今天……”接受完老师的暴风雨后,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来到座位旁重写。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好这个字。想罢,我便埋头写了起来……过了好久,豆大的汗水在我的背上流淌着,手臂也早已酸的发麻了,但我仍不放弃……终于,我把这本本子给写完了,便去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7
略阳县东关小学五(5)班:张思怡
今天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对这篇文章深有感触。那一块状如卧兔石头里的小洞,是岩缝里的水目标专一,接连不断下来形成的。那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的。的确,一两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千万滴水滴在一个位置时,有多大的洞也不足为奇。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有水滴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还会有什么“顽石”不能被我们“滴”穿呢?著名科学家诺贝尔从小立志要发明可以一下子劈开大山的东西,从那时他心中就已经有一个信念:发明炸药,为人类造福。长大后,他不就是靠着儿时的梦想才成了科学家的吗?明朝史学家谈迁,也是自幼立志编明史,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一次巨大的煎熬,最终名垂青史。
有志者千方百计,无知者千难万难,他们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战胜了别人,战胜了自己的人。小时候,出于好奇,我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班。“玩”了一两个月后,觉得没意思了,看到邻居整天都在玩,而自己还要跳舞,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动作,干脆不上了。我向本来就不是很赞同我跳舞的奶奶说了我的想法。于是,奶奶做主,结束了我的跳舞学业。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年龄的问题不是借口了,我远不如那小小的水滴。水滴能做到的事,我竟然做不到,我内心无比惭愧。半途而废打破了我儿时的梦想,现在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也许已是幻想了。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8
关键词: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4
1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0分钟的有限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在我们研究的“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中,从阅读教学策略上,我们探索了群文阅读、单元整组、课文整合等方式,从备课方面首先进行研究,践行“备课备课,不备一课”的指导思想,对整个教材的体系进行分析,找准内容分布和知识训练点,实践点,拓展点,使我们对阅读教学有全局意识,并根据课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作出教学顺序的合理整合,补充,延伸,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真正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2 教材分析
《寓言两则》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这两则寓言是由“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两个成语故事组成,课文短小精辟,寓意深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生动有趣,浅显明白,是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的好教材。
通常教师的教学程序是两个成语故事分别占一个课时,各自在先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寓意,最后将成语与生活联系加以运用。然而,引起笔者关注的是编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两个寓言故事编排在一起,两则寓言有没有联系点?如果有,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需要有怎样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反复地解读教材中,这些疑问逐一豁然开朗。两则寓言虽然各有各自深刻的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在内容上又有一些关联:“水滴石穿”中的小水滴凭借着持之以恒,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可同样是定好目标(“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撞死在这里”),“守株待兔”中持之以恒“天天坐在大树旁等待”的农夫确是一无所获,这是为什么?抓住两则寓言的矛盾处设疑,推动学生自疑,自思,自悟,让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对比中、感悟中产生碰撞,进而读懂寓言。
3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由低段升入中段学习,从知识的衔接来说,学生们在二年级接触过寓言,同时由于学生们通过媒体电视,书刊等也有阅读过寓言的经验,他们很喜欢听、看、说寓言故事,有的同学已经阅读过这两则,因此,对故事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体会到寓言的表层意思,只要联系重点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能明白两个故事的深意。
4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嫌”“只是”“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竟”“天天”等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运用被字句、把字句的句式概括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③在读、疑、议、思、悟的过程中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5 教学重难点
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读训练。
②联系两则寓言的关联点,结合故事的内容谈自己的疑、议、思、悟,在同与不同中深入理解寓意。
6 教学过程
6.1 激趣导入
①成语猜猜猜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益智游戏“成语猜猜猜”。老师会出示一些词语,看看哪些同学能根据这些提示词迅速猜出相应的成语,好吗?(依次出示“耳朵”“铃声”“掩住”“被捉”等词语,看那些同学在最少的词语提示下猜出“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可以进行三、四个这样的成语游戏。)
②除了刚才游戏中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呢?(请生相互交流,师相机点拨成语的形成是来自神话传说还是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
【设计意***:通过游戏的导入,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展示积累的成语,获得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成就感,同时在老师的顺势点拨中,扩大学生对成语形成途径的一个了解。】
6.2 揭示课题
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成语,很多来自寓言故事,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大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 寓言两则(板书课题)
6.3 学习《水滴石穿》
6.3.1 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第一则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被”字句试着来说吗?谁又能用“把”字句来说说?
②谁还能用更短的四字词来概括吗?――“水滴石穿”(也可以是“滴水穿石”)
③瞧!短短的四个字中包含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水滴、石阶,还能看到故事的经过与结果。成语的意思我们一目了然,可它蕴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要揭开这个答案,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
【设计意***:借助概括课文内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掌握“被”字句、“把”字句的运用方法及成语的表层意思,在具体的概括中使学生得意。】
6.3.2 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①请同学们把描写水滴和石阶的语言用笔勾画出来,读一读,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石阶?什么样的水滴?(生自读勾画)
②交流体会
抽生谈看到了什么样的石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从哪些语句中看到的?(指导读石阶说的两处语言来谈体会。)
你能读出石阶说这话的心态、神态吗?
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水滴呢?(自信、有目标)
读水滴说的话,边读边体会水滴的自信。
水滴成功了吗?她是怎样成功的?(抓住“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分角色朗读“石阶”和“水滴”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精神。
【设计意***:通过读文、勾画、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贯穿于学文中,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并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把书上的文字读出味,读出境,并有机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法得能。】
6.3.3 拓展延伸,小结课文
①有目标,有自信的小水滴凭着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终获成功,由此也引出了一句富有哲理的歇后语: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到这里,你们明白“水滴石穿”真正的意思了吗?说说吧!
②在我们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具有水滴精神的人!(举例)结合他们的故事,你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吗?(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设计意***:扩展了解关于水滴石穿的歇后语,一是知识的延伸,二是丰富学生词句的积累;交流感受,既是对整个故事寓意的理解,也是对学生读文有感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学生通过延伸积累,积淀语言、语感,并将之内化为,做到脱口而出的表达,这一过程实现学生得言。】
6.4 学习《守株待兔》
可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也有目标,也持之以恒,最终却一无所获,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守株待兔》。(板书)
①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守株待兔”,你能找到并勾出来吗?(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等待……)
“他”指的是谁?(农夫)他守在哪儿?(树桩旁――“株”)为什么守?(希望野兔撞死在这里)为了这个目标,农夫是怎样做的?(天天守在这里)
这天天守不容易呀:烈日下,农夫头顶着骄阳的炙烤等待着;大雨中,农夫在雨水的浸泡中等待着;别的农夫插秧种田时,他等待在树桩旁,别的农夫施肥除草时,他还坐在树桩旁等待,别的农夫喜获丰收时,可怜的农夫却一无所获。
②农夫究竟错在哪里呢?联系以下内容评一评:
*可以联系文中的语句谈谈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可以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谈谈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自己的认识,相互启发。在联系文中语句谈时抓住“竟”体会兔子的死是意外,农夫的心理活动“一点力气没花”体会农夫的“不劳而获”心态,从而认识到农夫的心态错了。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天上不会掉馅饼,坐享其成的想法错了。
――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干好农活,但他却丢下锄头,寻思等野兔,目标定位错了,目标错了,哪怕再花功夫,也只能与目标越来越远。
……
【设计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多个角度学会思考,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理解寓意。】
6.5 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两个故事学完了,“水滴石穿”的故事成为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千古佳话,而只想“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农夫成为了千古笑谈,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升华思想认识,使学生明理更深刻,行为取向具有生活意义。】
聪明的你们,会学习谁呢?
7 板书设计
[ 23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 守株待兔
持之以恒 不劳而获
千古佳话 千古笑谈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9
学完《滴水穿石的启示》,我感受匪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李时珍为了写药学巨着——《本草纲目》,不畏艰辛,访名医,尝草药,终于在第二十年是完成了《本草纲目》。而我呢?干事总是半途而废。记得那一次,我在下写数学作业时,由于不想动脑筋,所以一道很简单的思考题我还去问家长,父母让我自己想,我便把他丢下来了,结果老师一说,我才知道很简单。
当我读到齐白石爷爷在画室里挂一张字面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即使到了晚年,也仍作画三幅,我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再想一想自己,我却不能这样。在一到英语题不会坐视,我是不会想很长时间的,应为我怕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面,结果,这道题就漏写了。从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会想起这件事,一想起这件事,我都会细心的检查试卷,生怕白丢了分。
经过我的反复朗读,知道了: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浦厂小学五年级:王静雯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10
【关键词】预设 交流 拓展
一、预设,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向,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可以利用解题质疑的方法来激发兴趣:“《小草和大树》中,‘小草’指什么?‘大树’又指什么?为什么会用‘小草和大树’来命题?”这一个个问号在学生脑海中刻上了烙印,达到了开“窗”窥“室”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优美抒情的乐曲,富有启发的谈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心灵,拨动心弦,激发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语文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我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看看课文中所例举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成功事例跟“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方式,摒弃了对课文的繁琐分析,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明白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这要比让学生一味扑在书本上啃出来的启示要金贵得多。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大多情文并茂,选材范围广泛,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各式文体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样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老师教学前必须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情感基点,激荡情感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其人文特点。
二、交流,铺设情感交融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是师生、生生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价值观等各方面得以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探究、发现、交流的平等互助关系。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当读到老天鹅冲天而起,积聚力量砸向冰面时,一位学生说:“老天鹅怎么这么笨呀,用自己的身体去破冰?” “老天鹅到底笨不笨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去砸厚厚的冰面,太傻了。”有的则说:“老天鹅在当时只能用身体做武器来砸开厚厚的冰面。”还有的说:“老天鹅这样突然开始行动,是想快点砸开冰面,减少损失。” ……等学生把理由一一陈述完,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寻求答案:“老天鹅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大家不妨读读下文,用事实来说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地读起书来。等读完文章,学生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天鹅这样做的用意,并对它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后来这只勇敢的老天鹅怎样了呢?”文章中并没有交代,它是牺牲了呢?还是受伤了呢……文章的留白之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因老天鹅的壮举而带来的震撼,情感得到了又一次升华。
三、拓展,延伸情感释放的触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用心揣摩,不难发现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有多处“留白”,这些“留白”或在文首、或在文中、或在文后,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巧妙的方式,善加利用,为学生营造一方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回忆、品味、体验、感悟,从而激起创造的火花,点燃个性的火把,语文课堂就能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如在教学《滥竽充数》后,我利用文章结尾的“留白”处,请学生以“南郭先生逃走之后……”为题进行续写。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真是精彩纷呈,有的写道:“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向家乡走去,不知不觉来到江边,看着滚滚江水,他心想:我有何脸面回去呀?一定会被人笑话。难道我真的不行吗?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决定拜师学艺……” 有的写道:“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再找个好地方混吃混喝继续过幸福的日子。南郭先生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四处吹嘘自己的吹竽本领。后来还真被南郭先生找到一个乐坊,他故技重演混进乐师队伍,每天摇头晃脑地装吹竽……”这样的续写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