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的诗篇1
关键词: 张咏 李白 古体诗 狂放
张咏(公元946―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人,是宋初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大臣。他早年时曾四处游历,不拘小节,颇有侠气。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张咏登进士乙科,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后历任著作佐郎、秘书丞、虞部郎中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一生***绩卓著,尤以治蜀著称。北宋两朝定策元勋韩琦评张咏曰:“张公以魁奇豪杰之材,逢时自奋,智略神出,勋业赫赫,震暴当世,诚一代之伟人也。”北宋仁宗时期,士大夫们甚至将他与赵普、寇准并列,认为他们是宋兴以来功绩最大的三位名臣。
后人多论及张咏传奇的剑侠经历和卓著的***绩,对其文学上的成就却关注甚少。宋人郭森卿《乖崖先生文集序》言:“天下诵其事业,而鲜有知其文者。”事实上,宋人对张咏诗文评价甚高,其在宋初文坛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宋祁说他“雅好著文,深切警迈”,“尤善诗笔,必情理”。王禹则说他“秉笔为文,落落有三代风”。
据张其凡先生《张乖崖集》统计,张咏诗现存149首,其中包括古诗31首、律诗65首、绝句53首。张咏生活于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这时期各派诗歌纷起,其因性格复杂,交友广泛,故诗歌受到了不同诗风的影响,他的诗不能简单归于某一诗派,而是融合了诸多诗派的特色。我们在探究张咏和其诗风时,发现张咏性情、诗风均颇有李白神韵,张咏诗尤其是古体诗较多学白,与李诗有着较深的渊源。郭森卿《乖崖先生文集序》云:“读其歌诗,有古乐府风气,律句得唐人体,若声赋之作,又其杰然雄伟者。”
一、张咏古体诗对李白的学习继承
古体诗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是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李白那些带给我们强烈心理震憾的名篇,如《蜀道难》、《将进酒》、《上李邕》、《行路难》等乐府歌行都属古体诗。那些灵活的句式、强烈奔放的情感、奇特的意象使读者赞不绝口并为之倾倒。李白古诗具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后世文人从各方面探索学习。张咏学李,学其神情狂放,学其不事雕琢,并直接沿袭李诗中的诸多意象,直接化用其诗句,等等,总体表现出豪迈奔放的风格。
张咏天赋异禀,文武全才,志向远大,他一生也颇以自己的才干自居,认为自己非寻常人。他常以大鹏自比,诗曰:“繁花不染君子道,大鹏自有飞鸣时。”(《淮西叙别》)“海鹏一飞一万里,三尺微风何足谓。”(《酬所知》)“运海抟风当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大鹏亦是李白诗中常用的意象,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济。”在李白和张咏那里,大鹏的意象都寄托着诗人高远的理想与抱负,大鹏被赋予了遏绝云端、气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此外,张咏还常歌咏凤凰,借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如《师凤谣》歌咏凤凰的仁义:“仁于不杀,义于知时。”借以批评当时小人“曾不知仁义之所为”,诗末表达了自己当以凤为师的高洁志向。
张咏学李颇得李白诗歌的狂放神情,读张咏诗,我们随处可见一个疏狂洒脱、卓而不群的诗人形象。诸如:“不如转海为花饮为幄,赢取青春片时乐。”(《劝酒惜别》)“高阳狂客夜敲门,清谈大笑倾金尊。”(《淮西叙别》)“手扶大白口谈天,得意相欢不知老。”(《寄程说传逸人》)我们以《与进士宋严话别》一诗为例:
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
凌山跨陆不道远,蹑峙褰@聪嘌啊
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
几度微言似惬心,投杯着地推案叫。
此事置之无复言,且须举乐催金船。
人生通塞未可保,莫将闲事索心田。
兴尽忽告去,挑灯夜如何。
弹琴起双舞,拍手聊长歌。
我辈本无流俗态,不教离恨上眉多。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言送别,却写得气势高昂,毫无离别之伤,尽见张咏性情为人。张咏认为,与人相交应知心,然后才能“心通道气”,情谊深厚。为了相送知己,诗人翻山越岭不辞劳苦。二人相见甚欢,另有一番畅快。把酒谈心,心心相惜,说到高兴处,将酒杯掷地,拍案叫好。友人即将离去,二人随着琴声起舞欢歌,只求兴尽,不用作那离恨愁别之流俗态。此诗尽显诗人之豪放不羁,起舞欢歌,兴尽便去,颇见其潇洒自在之名士风流。
李白诗极重自我主观感情的表达,其诗显现出鲜明的诗人自我形象,表现在诗歌语言上最典型的是“我”字在李诗中的经常使用。和李白一样,张咏诗也极注重张扬自我,抒发自我。其诗也常用“我”字,如:“我欲为君舞长剑,剑歌苦悲人苦厌。我欲为君弹瑶琴,淳风死去无回心。”(《劝酒惜别》)“人看小英心不足,我看小英心本足。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尔新翻曲。”(《筵上赠小英》),而《解嘲》全篇则以“我“字起句,统领全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
词锋即日未见试,壮年束手来穷途。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来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鸾凰鸡犬非朋侪。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宁作鸾凤饥,不为鸡犬肥。
君不见,淮阴汉将未逢时,市人颇解相轻欺。
又不闻,宣尼孜孜救乱治,厄宋围陈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耻。
休夸捷给饶声光,莫以柔滑胜刚方。
我爱前贤似松柏,肯随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尧禹,岂要常徒论可否。
兴来转脚上青云,何必羸驴苦相侮。
此诗写于诗人初试未仕之时,诗人心中郁郁,但胸中豪气不减,诗人以鸾凤、蛟龙自比,认为自己并非“池中物”,只是时机未到,心中志向又岂是普通“鸡犬”“愚下”可知;然后又以前贤作比,安慰自己不在乎凡俗无知者眼光,相信自己必有“兴来转脚上青云”之时。此诗以“我”字起句,突兀而来,统领全篇,一意贯通,表现出诗人强烈的自我确认意识。这与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起句“我本楚狂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全篇抒写诗人的凌云志向,刻画出一个孤高自傲不随流俗的诗人形象。
李白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管是激情豪迈的壮美诗篇,还是清逸宁静的优美之作,自然率性的李白,对胸中情感不加任何修饰,任其自然抒发,体现在语言上,表现出浅易自然、灵动活泼、不事雕琢的特点。而张咏诗歌的语言也继承了这种浅易自然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二别集类五)评其诗曰:“特其光明俊伟,发于自然,故真气流露,无雕章琢句之态。”钱易《张公墓志铭》称其“著文不雕饰,咸摭实事”。
此外,张咏学李白,还体现在对李白诗歌意象的沿袭,除了前文提到的大鹏、凤凰等意象,还有明月、青天、青云、剑舞等。在诗歌用句上,张咏对于李白的诗句也多有化用或借用。
二、张咏推举李白古体诗的原因
1.时代精神对诗风的影响
时代精神影响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见证时代变迁。一个朝代各个阶段的不同精神风貌直接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和诗风的形成。李白和张咏都处于自己所属朝代的上升阶段,社会安定繁荣,一片欣欣向荣之气,士人们昂扬进取,意气风发,意欲有所作为。反映到诗歌创作上来,二人诗歌则都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格、阔大的胸怀。王运熙先生讲道:“盛唐时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庶和在时代精神孕育下形成的他的豪迈的性格、炽热奔放的感情、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负和对***治和生活理想的热烈追求是他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这充分肯定了盛唐时代风貌是李白昂扬精神形成的基础。可见时代精神与文学创作息息相关。
2.二人相似的经历和性情
相似的经历和性情,往往使得诗人作品风格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张咏、李白二人都极富游侠精神,都有过游侠经历,有着相似的刚毅自负、率性洒脱、不畏权贵、重友重义等性情,这些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一一体现,使二人的诗歌都呈现出豪迈昂扬的气格。
李白一生极富游侠作风,好剑术,青少年时做过一些尚侠之事。其少年时的形象是:“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老年时则是:“袖中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相如。”而张咏亦是自幼学剑,且剑术精好,无敌于两河间,多行侠仗义。《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倦游录》记载,张咏独用一短剑,杀死了开黑店劫掠旅客财物的店主父子三人。张咏自己诗文里也多论及用剑,如:“狂来拔剑舞,踏破青苔地。”(《赠刘吉》)
李、张二人均狂傲自负,如前所述二人都自比大鹏,李白以“谪仙人”自居,张咏亦相信自己是“非池中物”。李白率性洒脱,不畏权贵,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又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张咏一生刚毅正直,嫉恶如仇,亦从不向权贵低腰,有自己***的人格。李白对朋友非常重情重义:“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V服痛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继之以血。”张咏对朋友则云:“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凌山跨陆不道远,蹑峙褰@聪嘌啊!(《与进士宋严话别》)
三、张咏学李白古体诗的得失与意义
李白古体诗飘逸奔放,意象跳跃,形象凝练,句式张弛有度。正所谓:“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与李白诗歌的跌宕起伏、纵横开阖比较,张咏古体诗有李白的豪放自然却无李白的飘逸灵动,以文句入诗,更加舒缓,更加直白浅淡,平铺直叙。
虽然宋代很多诗人们没有标榜学白,甚至对其有微词。但张咏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学习继承,把李白诗的因子化入自己的诗歌,后代人在探索学习其诗歌路子时,必然在有意无意间也融入了李白的诗歌血液。因此,张咏对李白诗歌的继承对后世宋诗独特面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张其凡.张乖崖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王运熙,李宝均.李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继的诗篇2
【关键词】枫桥夜泊;夜半钟声;考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径苏州寒山寺时写下的诗《枫桥夜泊》。在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同时也将自己的羁旅之思、身处乱世无归宿的顾虑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来,意境清美,情味隽永,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都有将此诗选入。尤其耐以寻味的是,在此诗流传的千年时光里,历代文人对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钟声”是有是无,存有争论,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史上的“公案”。笔者以下主要就两宋文人对“夜半钟声”的有无观点,做梳理考证举要。
对“夜半钟声”的有无,两宋文人展开了考证举要。
第一种观点,夜半无钟声。
宋人欧阳修认为:“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1他有所嘲笑唐人张继作诗并不严谨,为了贪求佳句,明明没有听见钟声而硬写钟声。
宋人魏庆之承袭欧阳修的观点,认为“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句好而理不通”,因“三更不是撞钟时”。2
笔者按:持“夜半无钟声”这一观点的评论者不多,而且考证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即夜半三更不是打钟的时间。
第二种观点,夜半钟属实。
宋人计敏夫认为“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认为语病,非也。”3他反驳欧阳修的观点,力挺张继作诗的可信度,确认唐代苏州有夜半钟,也称之为“无常钟”。
宋人陈岩肖也对欧阳修的观点提出异议,他拿亲身经历举证,称“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中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又举例称“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再举皇甫冉、陈羽的诗为例,“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4陈岩肖认为除张继外,另有五位唐人写下“半夜钟”的诗句,证明“半夜钟”并非张继的专利。
宋人王在《野客丛书》卷二十六中也认为唐诗中写到“半夜钟”的很多,不只限于鹄、白乐天、温庭筠的诗句。他又加举如司空文明“杳杳E钟发,中宵独听时”,王建“未卧尝闻半夜钟”,陈羽“隔水悠扬半夜钟”,许浑“月照千山半夜钟”,且考证许浑作此诗正在苏州的华严寺,即苏州“半夜钟”确实可信。王又举例“《江南野h》载李c受禅之初,忽夜半一僧撞钟,满州皆惊,召将斩之,曰‘偶得月诗’云云,遂释之”,据此进一步考证“所谓半夜钟,盖有处有之,有处无之,非谓吴中皆如此也”。王认为寒山寺有“夜半钟”,只是不独有,“夜半钟”也不是苏州地区皆有。
宋人王直方在《兰台诗话》中举例于鹄、白居易、温庭筠三位唐人诗中的“半夜钟”,说明唐代“半夜钟”常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三“辨误”中称“王直方《兰台诗话》亦尝辨论第所引,与予不同”,他先引陈正敏《q斋闲览》:“尝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问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惟姑苏有之。”因陈正敏称“半夜钟”在苏州又名“分夜钟”,而其它地区没有听说,仅苏州有。吴曾认为陈正敏的说法不准确,他举了唐人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诗为证:“昔闻元庆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皇甫冉在会稽也听到“半夜钟”,说明此钟声不只苏州一地有。吴曾进一步举例,唐人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中有“隔水悠扬半夜钟”,以此论“会稽钟声亦鸣于半夜,乃知张继诗不为误,欧公(按指欧阳修)不察,而‘半夜钟’亦不止于姑苏”,且“乃知唐人多如此”,说明唐人笔下多写有“半夜钟”,张继并不拥有专利权。5
宋人陆游也认为陈正敏的说法不准确,即“夜半钟”并不只苏州一地有。他举例于邺《褒中即事》诗云“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皇甫冉《秋夜宿?稽严维宅》诗云“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两例唐诗中的“半夜钟”都不在苏州。陆游臆断“唐时僧寺自有夜半钟”,称“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况僧寺夜半钟乎?”6陆游认为唐钟到宋已不传,宋人不知“夜半钟”实属正常。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称“欧公尝病其半夜非打钟时,盖未尝至吴中”,他推测欧阳修没在苏州亲闻“夜半钟声”,因此才讥笑张继的“夜半钟”,他考证“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宋人王观国在《学林新编》中举例:“《南史・文学传》‘丘仲孚,吴兴乌程人,少好学,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然则半夜钟固有之矣。”又称温庭筠“言姑苏城外寺,则半夜钟乃吴中旧事也”。
宋人范温在《诗眼》中考证:唐以前,《南史》中已有记载“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五更钟,丘仲孚读书以中宵钟为限,阮景仲为吴兴守、禁半夜钟”。到唐代,“诗人如于鹄、白乐天、温庭筠尤多言之”。到自己生活的宋代,“佛宫一夜鸣铃,俗谓之定夜钟。”范温不清楚唐人所谓“半夜钟”,是南朝齐景阳三更钟,还是宋代的定夜钟。不过在范温看来,“半夜钟”到底属什么类别的钟,这对解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没有实质的意义,但他至少认为唐代“半夜钟”确实存在。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中分别摘引了同朝王直方、叶梦得、王观国及范温的观点,表示认同。
宋人张邦基认为唐代张继的“夜半钟”并非来自南朝齐武帝景阳楼的三更五更钟。“夜半钟”既然属“姑苏城外寒山寺”所有,也是苏州地区确实存在。他还称“平江城中从旧承天寺鸣钟,乃半夜后也。余寺闻承天钟罢,乃相继而鸣,迨今如是,以此知自唐而然。枫桥去城数里,距诸山皆不远,书其实也。”7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中认为欧阳修的论断“姑苏寺钟多鸣于半夜”不甚准确,应是“姑苏寺钟唯承天寺至夜半则鸣,其它皆五更钟也”。若按此说法,寒山寺钟的夜鸣,并非“夜半”时鸣,而是“五更”时鸣。
笔者按:宋人持“夜半钟属实”这一观点的评论居多。虽认定“夜半钟属实”,但彼此间仍有争论――对“夜半钟”的考证角度不同,信息量也有差异。有以唐证唐,称唐诗中多有“半夜钟”,张继笔下的“半夜钟”当属实;有考证以唐前的“半夜钟”作为唐代的源,以宋代“半夜钟”作为唐代的流,证明唐代的“半夜钟”属实;有考证寒山寺有“半夜钟”,只是并非寒山寺独有,苏州其它寺庙也有,也并非苏州皆有、苏州一地有;还有考证寒山寺钟并非“夜半钟”,而是“五更钟”,清人吴景旭认为宋人龚明之在《中吴纪闻》的“五更钟”观点“最核实可信”8。
笔者的观点:不必拘泥于钟声之有无
宋人追根究底,争论“半夜钟声是有还是无”,提供给后人许多考证信息,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而之后的明清两朝文人中,多数认为“不必拘泥于钟声之有无”,如明人胡应麟称“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9清人高士奇认为“霜夜客中愁寂,故怨钟声之太早也。夜半者,状其太早而甚怨之,之辞说者,不解诗人活语。乃以为实。半夜故多曲说,而不知首句‘月落乌啼’乃欲曙之侯矣,岂真半夜乎?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斯得之矣。”10不无道理。其实早在宋人范温看来,“半夜钟”的类属问题,对解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没有实质的意义;“半夜钟”的有无,明清两朝文人认为这并不是解读张继《枫桥夜泊》的关键点。作为今之读者,能感受江南水乡秋夜之幽静、体味旅人的愁绪才是品读此诗的要旨。
参考文献
1.z清{永、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影印本
2.《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作者简介:
金苏琪,女,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文学
注释:
1 z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8册,第252页
2 z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1册,第172页
3 z宋{计敏夫《唐诗纪事》卷二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9册,第531页
4 z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9册,第62页
5 z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第545页
6 z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第85页
7 z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89页
8 z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3册,第480页
张继的诗篇3
人们知道“岳家***”,还知道岳飞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屈死在风波亭。关于戚继光,人们知道他横扫倭寇,却不知道他也曾驻守京北蓟镇十六载,拱卫大明都城,只打得蒙古朵颜部发誓永不入犯。
岳飞与戚继光,一个在事业鼎盛时做了屈死鬼,一个却立下了一个个奇功。原因何在?一个朝中无人,一个后台很硬。
岳飞生在南宋初年,朝中主和派当权,难得有知己。生性耿直,不太会处理与朝廷当权派的关系。有一次,秦桧宴请百官,诗兴大发,要求每人做一首诗,诗佳者坐上座。也许,文学功底深厚的秦桧想借此自我展示,但岳飞却不给他这个面子,昂昂然自顾坐到上席,吟诗一首:“自幼从***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光我独知。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公去赋诗。”这样的诗句,让秦桧和宴上百官,都觉得颜面扫地。朝中也有主战派,但是岳飞嫉恶如仇的个性,让人很难接近。
而戚继光建功蓟镇,如果没有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不可能如此顺利。当时,只要有人敢找戚继光的麻烦,张居正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动声色把此人调离或贬职,为戚继光在蓟镇大张旗鼓训练士卒、建立新***、修筑长城、更新装备等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然,张居正对戚继光的支持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一方面是张居正为国选才,器重戚继光的***事才能;另一方面,也在于戚继光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为了报答张居正的知遇之恩,他曾给张送过重礼,并在张回乡葬父时,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护卫南行。更为甚者,戚继光每次给张居正写信,都谦卑地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一个堂堂大将面对朝臣居然如此卑躬屈膝,张居正能不视戚继光为自己的亲信,能不放手用他,让他建功立业吗?
岳飞不会送礼,更不会自称“门下走狗”。
从传统的道德来看,戚继光的操行确实不如岳飞,但细读史书,会发现戚继光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戚继光初调蓟镇,原想大有作为,上书朝廷,要求拨十万兵员,想训练一支北方的“戚家***”,以平定边患。但朝中反对声一片,指责他“求望太过,志意太侈”。面对朝中的反对之声,戚继光很快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朝中权要的支持,否则,空有爱国热情,到头来处处碰壁,一事无成。于是,在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期间,朝中换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任首辅,戚继光都与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又有谁知道,戚继光为了国家的安宁,在这简简单单的“关系”二字背后,是怎样的忍辱负重,是怎样的费尽心机?这一切都是岳飞不曾想到做到的,所以他不曾被权贵重用,含冤抱死。
张继的诗篇4
张继想起自己寒窗苦读十年,只待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谁知这么多年来只见自己的同窗好友一个个金榜题名,唯独自己名落孙山。他觉得自己已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心情失落地离开京城,孤身一人来到了苏州。苏州这江南水乡的风光真是胜似天堂。可是这良辰美景却没能排遣他心头的郁闷之情。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却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夜深了,张继伸展了一下冰冷僵硬的身体,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在这孤寂的秋夜,也许只有睡觉才能使自己忘记愁绪吧。他弯腰钻进船舱,躺在摇摆的船中,多么希望这摇篮般的水波能把自己带进梦乡啊。可是往事却一幕幕袭上心头: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自己的失意落寞、亲人的期盼……张继翻来覆去,夜愈深,他愈清醒。一阵烦躁的辗转反侧之后,张继索性披衣起床,再次走出船舱。他怕惊动了已经酣睡的老船工,只是静静地继续伫立船头。寂静的夜晚,只听到汩汩的流水声,河面上渔火星星点点,想必点燃渔火的船家都已进入梦乡了吧!张继抬眼看看夜空,刚才还皎洁如水的月亮,此时已经挂在枫树枝头,渐渐黯淡下去。在这萧瑟的枫树枝头上,突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在寂静的夜里让人觉得格外凄凉。一阵夜风吹来,张继禁不住裹了裹披在身上的衣服,心想:在这寂寥的秋夜里,只有这只乌鸦还没有入眠,我是因为愁肠百结,这小小的乌鸦是为了什么呢?正想到这里,突然一阵钟声传来,打断了张继的思绪。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吧!钟声在这静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悠扬,萦绕于耳,久久不能散去。张继觉得这钟声就像敲在自己的心头一般,家乡也有古寺,古寺中每天也有悠扬的钟声,如果是在家里,每天也会有暮鼓晨钟伴随自己。只是现在自己独自在异乡,只能在深夜聆听这异乡钟声,自己何时才能衣锦还乡,再次聆听家乡熟悉的乡音啊!
张继站在船头,月亮西下,周围一片黑暗,远处的渔火也渐渐黯淡下去。夜风更大了,吹起披在身上的外衣,寒气侵入身体,张继不禁打了个寒战。在这寂静的夜里,有谁能解自己的愁绪?张继只有将这满腹的心绪寄托于诗,于是脱口吟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00多年后的今天,《枫桥夜泊》已经成为一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传世佳作。至于张继落榜那年,考中状元的是谁,已经无人问津了。正是落榜成全了张继,使得我们有幸读到《枫桥夜泊》。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张继一样勇敢地面对挫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古诗填空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3000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不同的意境之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古诗来反映不同的感受。
试想孤苦伶仃之时,张继看到年迈的母亲为自己连夜赶制御寒的衣服,想起了母亲拉着自己的双手千叮万嘱的话语。他吟起了孟郊《游子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继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渔火,想起自己的孩子可能正趴在自家小院里捉蟋蟀的情景,不禁泪滑眼角。他吟起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继的诗篇5
1、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4、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5、游仙诗: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二、论述题
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张继的诗篇6
2、变换角度,抓改写。
3、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
4、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继当时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张继只身坐船来到江南,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漫天霜华,寒气袭人,他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灯火,听着乌鸦凄惨的叫声和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肯定是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张继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内心话说出来吗?
张继的诗篇7
关键词: “初唐四杰” 雄壮刚健 诗歌风格
“初唐四杰”生活于唐太宗贞观末年至武周证圣元年的近七十年的时间里,而他们的文学创作高潮则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的二圣时期。在此之前的太宗朝,诗人队伍主要是唐太宗和围绕在其身边的宫廷文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内容比较狭窄。以“四杰”为代表的下层知识分子走上诗坛以后,彻底改变了诗人队伍由宫廷文人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诗歌创作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1],并以自己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开启了富有雄壮刚健骨气的唐诗之音,为大唐诗歌盛世的到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注重诗歌的风骨
“四杰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就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2]“四杰”所提倡的刚健骨气实际上已经开启了唐人风骨论的先河。“风骨”一词最初并不是用来品评文学艺术作品的,它作为文学批评的专门概念来提出,始于南朝齐梁的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对风骨的阐释奠定了风骨在中国古典文艺学和美学中的地位,涵盖了对文学艺术语言形式和思想感情的两方面要求,而且涉及时代的风貌特征。在文学史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即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创作的诗歌以其厚实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体现出来的。建安时期的诗人大多***治理想高涨,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另外,当时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疾役流行,人多短寿,也使他们产生了人生苦短的哀叹。所以他们的诗作在体现刚健骨气的同时,也难免会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气。唐诗的风骨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展。“四杰”在这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3]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而扬弃了建安风骨中感慨悲凉的成分。在同上官体的斗争中,“四杰”已将唐初史家蕴涵着唐诗风骨论萌芽因素的“气质”、“贞刚”说发展成为以“刚健”、“雄壮”、“宏博”为内涵的“骨气”说,从而开始形成唐诗的风骨论,指出唐诗革新的方向和道路。“四杰”的美学追求不仅与建安诗人在主体精神上是一脉相通的,而且直接开启了陈子昂的风骨论。从“四杰”始,经陈子昂,风骨美就成为盛唐诗人努力追求的艺术目标。
二、文质并重
唐诗风骨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文质兼美。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文、质”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刘勰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学思想到了初唐,得到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文人的继承和发扬。“四杰”毫无疑问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继承前人,走南北文风融合的道路,便是他们这种追求的集中体现。“四杰”无论是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中,都自觉继承了这一做法。罗宗强同志指出:“四杰在此的主要价值在于扑捉住了强大的盛唐社会将要要求于文学反映出来的那种精神风貌特质,把初唐***治家提出的文质并重的一般原则,变为具体的可感的美学要求。”[4]“四杰”在艺术形式上的继承与创新也同样坚持了文质并重的原则。他们对齐梁诗风理论上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在实践中却并未完全否定,而是于继承中有所创新,基本上遵循了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对文质的顾此失彼,在文学史上造成了文学的畸形发展。有的形式过于华美但无深刻的思想内容,有的内容充实形式却过于捉襟见肘,这都是不可取的。“四杰”继承并发展了文质并重的传统。他们注意到了情与物事的内在联系,并从情的生发特征着眼,强调文学的抒情功能,使文章内容不至于失真且形象生动,语言的优美更是如虎添翼。王勃从感悟起兴的角度探讨了诗歌的抒情性;骆宾王经历曲折,求仕、赋闲、入幕、从***、起义,复杂的人生遭遇使他对人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对于诗歌的抒情特质体会尤深。“四杰”从感物起兴的角度论述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质,正是陈子昂“兴寄”论的先河,因此陈子昂的风骨论与兴寄论正是对“四杰”诗论的向前发展。
三、以赋为诗
“初唐四杰”追求雄壮、刚健的审美风格在诗的形式创新方面就表现为以赋为诗。闻一多对“四杰”以赋为诗的原因作了精彩的论述:“他们都曾经是两京和成都市中的轻薄子,他们的使命是以市井的放纵改造宫廷的堕落,以大胆代替羞怯,以自由代替局缩,所以他们的歌声需要大开大阖的节奏,他们必须以赋为诗。”[5]这是一种审美传达的需要,改造旧制的需要。他们要用市井意识取代宫廷意识,这种内容的要求就必然需要采用相适应的形式机制。大、壮、长,正是赋作为形式的特征。“四杰”是一批才子,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情感冲决机制,诗歌内容突破形式,改变诗的一般手法,转用赋体。以赋为诗,形成壮大磅礴的审美境遇,改变诗的小家风范,形成大家之气,这正具有诗的美学史意义。
四、对雄壮、刚健审美风格追求的体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人把在寻常诗人笔下使人黯然伤神的送别诗写得大气磅礴、令人振奋。诗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三秦”、“五津”来代指送别地和被送人将要宦游之地,为诗的感情抒发定了基调。两地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却用“风烟”中之“望”使之连接起来。紧接着,“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点出诗人和被送行者的关系,使诗人感情的抒发有了着落。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组成意境和谐、珠联璧合的有机统一。第三联的出现,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首联中之所以要把送别地和被送人将要离别之地笼统地写为“三秦”、“五津”的匠心所在。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壮大物象的简单再现的话,那么,第三联则是雄壮刚健的宏大气势的艺术显现。由于感情有所寄托,因此,第一联的壮大物象也成了诗人感情抒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二联作为首联的桥梁不可少,因为有“同是宦游人”的感情基础,才使得距离的“远”变化为心理的“近”成为可能。尾联以劝慰作结,点明题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出诗人从容潇洒的精神风貌。在这首诗里,诗人对雄壮刚健的宏大气势的美学追求,显示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诗人突破了上官仪、许敬宗们狭窄的视野,走出了缠绵悱恻的个人生活的小圈子。
总之,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的气象激励了“初唐四杰”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些豪情壮志注入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之中,就使得他们的诗作显得有血有肉、内容充实,骨气刚健,从而形成了雄壮刚建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三)[M].北京:三联书店,1982:7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2.
[3]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78.
张继的诗篇8
一、 诵读涵泳,体验情感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诵读涵泳就是一种感性的直观教学方式。而且,古诗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学生只有在诵读涵泳中才能感受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体会作品的情感,与作者内心产生共鸣。古诗教学必须重视诵读涵泳。
诵读涵泳可以分为高声朗读和密咏恬吟两种形式。高声朗读是声音占主要地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气势、节奏。而密咏恬吟是曾国藩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是更为自由的、自然的低声吟咏,让学生在低吟中咀嚼品味,进入诗歌意境。这是一种更具个性化的吟咏方式,也更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情感。
笔者认为这两种诵读形式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功效,应交替使用,相辅相成。如笔者在教学《春雨》一诗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全诗,做到字正腔圆,音韵流畅。同时,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体会诗的节奏、韵律,并初步感受全诗的情感基调:夸赞春雨是好雨。然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这一问题密咏恬吟,反复低吟,触摸诗歌语言,与作者心灵对话。有的学生从“知时节”中感受到春雨好像通人性,有的学生抓住“细”“无声”等字词感受到春雨小而轻的特点,有的学生从“润”字中感受到春雨默默滋润万物又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可见,学生已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体会到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学生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接着,让学生带着情感再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呈螺旋式上升。
二、 再造意象,体验情感
意象就是作品中一个个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景物,是诗人情思的物化形式。古人作诗往往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可以这样说,诗句的每一个文字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学生学习古诗,只有再造意象,才能体察到诗人的情思,才能更好地体验作品的情感。何谓再造意象?就是让学生抓住意象的特点,通过大脑的加工,把古诗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立体的、灵动的情景或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如教学《绝句》一诗,笔者就引导学生再造意象,描绘画面,练习表达,体验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初读古诗后展开如下教学)
师:诗中有物。诗人杜甫站在窗前看到了很多景物,请你读读诗,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生自由读,思考)
生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生2:西岭上的雪。
生3:船。
师:诗中有画。人们常说,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请你再读读诗,联系景物特点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先自己想想说说。
(在学生充分想象、充分表达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教师相机以简笔形式将学生描述的情景画下来,并相机指导学生说具体,说生动)
生1:两只黄鹂站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天空。
师(画):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把特点说具体,这画面就美了。
生2:两只可爱的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蔚蓝的天空。
师(画):这画有了颜色,美多了。还有谁也来说说?
生3:碧绿的柳树上,有两只小巧玲珑的黄鹂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一群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晶晶的天空。
生4:春天的景色真美!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他们的歌声多动听呀。一行白鹭向碧蓝碧蓝的天空飞去,远远望去,像个“一”字。
……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大胆描述,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诗中的画面越来越丰富,色彩越来越明丽,动静结合,充满生趣,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喜爱春天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意象展开想象,描述诗中画面,不仅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与诗人内心产生了共鸣,易于体验作品情感。
三、 置身情境,体验情感
学生体验诗歌情感,就是与文本对话,进入诗歌情境,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然后以自己的感觉去揣摩作品的情感。古诗寄托着诗人丰富深厚的情感,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又有限,影响了对作品情感的深度体验。此时,需要教师创设与古诗情感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激活头脑中的表象,活跃想象,拉近与古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体验作品情感。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营造氛围,渲染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情感。如教学《山行》一诗,可以边播放山中美景***,边播放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宁静、悠远的意境中,去感受秋景的迷人。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可以播放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视觉、听觉受到震撼,从而身临其境,体会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
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体验情感。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特殊功能,教师声情并茂地采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创设情境,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想象,从而更好地体验诗歌情感。如教学《枫桥夜泊》一诗,三年级学生与父母、亲人分别的经历较少,对诗人张继的乡愁体验只停留在表面文字上,如何引起学生与诗人的共鸣?笔者在教学时,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将学生带入愁思中。
(在学生已读懂前两行诗,已想象出了江边美景的基础上,展开如下教学)
师(以低沉缓慢的声音):此时,夜已经很深了,诗人张继为什么还不睡?诗中有一个字道出了原因,请小朋友再读读诗,找一找。
(生默读全诗,思考)
多生(脱口而出):愁。
师(入情入境地):是的。诗人在发愁,在忧愁,所以他睡不着。看着月亮落下去,他愁呀;看到满天白霜,他愁呀;看到江边摇曳的枫树,他愁呀;看到渔船上忽明忽暗的灯火,他愁呀。带着这份愁,再读读一二两行诗。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在学生诵读后两行诗,已了解到张继独自一人在外后,展开如下教学)
师(忧伤地):张继独自一人坐在船上,夜色朦胧,万籁俱寂,可张继不能入睡。看着满天白霜,看着枫树摇曳,听着远处的钟声,张继最希望什么?
生1:希望有朋友和他聊天。
生2:希望和朋友一起在船上看夜景。
生3:希望父母和他一起聊聊天。
生4:希望回到家乡,和朋友们一起吟诗作画。
生5:希望回家,能睡在自己舒服的床上。
……
师(满怀忧伤地):是啊,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相伴、聊天。可现在他只能孤独地坐在船上,陪伴他的只有远处悠扬的钟声,只有那声声乌鸦叫,只有那霜天残月,只有那江枫渔火,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也不能对人倾诉,你能用一个字来表达张继的内心吗?
多生(异口同声地):愁!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无法表达的愁思读读后两句诗。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读诗)
上一片段中,教师首先通过一连串短句渲染情境,学生受到感染,读得抑扬顿挫。然后再次用语言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触摸诗人内心,揣摩诗人的想法。学生心中的那根情弦被触动了,体验到了诗人难以言说的如轻烟般的愁思,读得声情并茂,忧伤布满脸庞。由此可见,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渲染情境,以满怀的真情打动学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慢慢地,学生就能沉潜于诗句中,就能更好地体验其中情感。
张继的诗篇9
2011年,张慧芳已年逾八旬,没想到的是,她为了继承老伴遗产和3个儿女们打了一场官司。和她打官司的儿女岁数也不小了,大儿子63岁、二女儿56岁,连小儿子也49岁了。
张慧芳和老伴宋正直因为拆迁得到一套住房,该处房产产权证上产权人署名为宋正直。
宋正直生前喜欢舞文弄墨,他立下一份诗歌遗嘱交给老伴保管,该遗嘱内容是:“本人已年过七旬,一旦病危莫抢救;人老病死本常事,古今无人寿长久;老伴子女莫悲愁,安乐停药助我休;不搞正吊不奏乐,免得干扰邻和友;遗体器官若能用,解剖赠送我乐求;病体弱器无处要,育树肥花环境秀;我的一半财产权,交由老伴可拥有;上述遗愿能实现,我在地下乐悠悠。”
宋正直于2003年7月份因病去世。在处理完老伴宋正直的后事后,张慧芳凭该遗嘱到房管部门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要求3个子女到场签字时,却遭到3个孩子的拒绝。张慧芳便拿出了遗嘱,说:“这份遗嘱上写明了,你父亲将财产权留给了我。”3个子女都大吃一惊,如果按照母亲所讲的意思,他们将分不到任何财产。大儿子说:“我认为父亲遗嘱只是说将他一半的财产归我母亲所有,并未说全部。我们对母亲都很孝顺,不能将我们的继承权给剥夺了啊。”
张慧芳想:“明明是老伴留给我的房产,他们凭什么阻挠?”因为子女硬要分房子,她告上法庭,请求法院依据遗嘱内容确认自己取得全部房产所有权。
新沂市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告所持遗嘱系被继承人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被继承人遗产应按照遗嘱来处分。该遗嘱中关于遗产处分内容――“我的一半财产权,交由老伴可拥有”,不能把这两句话分开来解释,应该连起来理解,这样才符合这份遗嘱的本意。结合被继承人立遗嘱时身体状况、遗嘱全文、老夫妻感情深厚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抛开纯粹的咬文嚼字,从老人遗嘱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真实意***是将其所有财产留给老伴。据此,2011年年底,法院将那套房产判归原告张慧芳所有。
一场纠纷就此画上句号。宋正直本意是为了避免麻烦而立下遗嘱,然而由于他的疏忽和书写上的不规范,却引发了家人对簿公堂。
专家提醒:目前,我国法律立遗嘱还没有固定的表现模式,人们在立遗嘱时的表现方式也非常多,有口头形式的遗嘱、便条形式的遗嘱、诗歌形式的遗嘱等。我国目前关于遗嘱解释的法律理论研究非常欠缺,继承法对此也只字未提。因为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立遗嘱,遗嘱的内容都要明确、具体,不要为了追求形式而使内容含混,甚至出现歧义。
张继的诗篇10
,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历史远去了刀光剑影,时间销蚀着一切繁华,盛唐气象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华美的诗句闪烁着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诗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兴衰哀乐。在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选一个古典的黄昏或浪漫的春夜,独处僻静之隅,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马驿坡下的长恨歌中哀悼,在成都草堂的茅草上飘扬,在长安酒家的杯盏中出售豪情,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中漫步,在床前的明月光中结成细细的霜……唐诗是历史火化后珍贵的舍利子,闪放着那一时代的强光。没有唐诗就没有盛唐,就没有中华诗词最亮丽的瑰宝。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淡泊索然;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痛彻心扉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伤感;没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今夜的月光将失去动人的想象;同样,若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和“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的欣喜,今朝的美酒就只是酒精与水的混合;若没有了杜甫颠沛流离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草堂就失去了广阔的胸襟和沉郁顿挫的风韵。唐诗是诗化的中国,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一次穿越时空的绿色交流,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真谛。
世事沧桑,时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诗香的漫延。张继的寒山寺虽然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感受到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秦淮河在诗人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是歌舞升平中掩盖不住的时事哀怨,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心灵的伤痛,但今天的人们在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秦淮河里,依然承继着关于繁华与衰亡的忧患与思考,耳畔依然有千年不散的后庭花在缠绵;走进草堂,就走进了唐朝最伟大而贫寒的殿堂,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一颗伟大的胸襟,一声震撼千年的“呜呼……”,在今天依然哺育着文化的成长。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寒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
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唐诗是酒。边塞诗是白酒,田园诗是米酒,爱情诗是香槟,婉约诗是茅台,豪放诗是六十度的老白干,送别诗是五粮液、写景诗是啤酒、咏史诗是二锅头、咏物诗是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