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合流篇1
【关键词】浊度;其他水质;指示;影响
一、传统净水方法概述
传统净水工艺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滤过水浊度标准为不得超过3NTU,特殊情况不超过 5NTU。最新研究表明,净水厂出水浊度标准在1NTU至3NTU之间时,水中还含有一些微生物和有机物,这些微生物和有机物会随浊度下降而有所减少。
天然水的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细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浮游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所造成。引起水中浊度的颗粒大小介于1nm到1mm之间。可分为三类:粘土颗粒,最大直径约O.002mm;由植物和动物残骸分解而成的有机颗粒;纤维状颗粒・如石棉。大多数天然水体悬浮物的主要成分是地表侵蚀产生的土壤颗粒。大量微生物积聚形成浑浊水,之口地表水夏季水华,藻类残骸以及管网中铁细菌的碎屑。管网水的化学不稳定性及生物弋稳定性导致管道腐蚀.会使管网水浊度增加.屋顶水箱污染也可能使浊度增加。国内一个城市资料统计.管网水浊度较出厂水平均增加0.2~0.3度。所有天然水都浑浊,地表水一般较地下水浑浊。简单过滤或絮凝,沉淀和过滤工艺能有效去除浊度。供水浊度高的原因可能是处理不充分或配水管网系统中沉淀泛起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某些地下水中存在的无机颗粒造成。浊度与饮用水水质密切相关。例如原水或过滤水的浊度高与表观、色度、味嗅相关联.据报道50%的色度是腐殖质的“胶体组分”造成的,这部分不是真色,真色是除浊后所遗留的色度。
二、浊度对其他水质的影响
浊度对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它干扰细菌和病毒的测定,更重要的是浊度会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因为营养物质吸附在颗粒的表面上,因而使附着的细菌较那些游离的细菌生长繁殖更快。浊度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影响消毒,削弱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高浊度能保护微生物不受消毒作用的影响),增加需氯量与需氧量。游离氯为0.1~0.5mg/L.接触至少30min的4NTU和84NTU的水中曾发现大肠杆菌。余氯为0.35mg/L。以上的浑浊水中,发现艾氏大肠杆菌的存在。
某些悬浮颗粒的吸附容量导致水中出现有害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这方面最主要的是浊度的有机或腐殖质组分,例如:除草剂2~4滴,对草快、敌草快吸附在粘土――腐殖颗粒上,此种吸附很大程度受到腐殖质上金属阳离子的影响。此外,浊度组分中金属――腐殖酸盐的配合物上的键力可能对天然水中痕量金属的测定带来麻烦,使测定结果偏低。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贯串着不同大小的孔洞,可以捕获或固定有机物如烷烃、脂酸酸、苯二甲酯,还可能有碳水化合物,缩氨酸和农药以及无机化合物,金属离子和氧化物。也有报导,在 水处理过程中,随水的浊度的降低,有机物含量及Ames致突变试验的致突变率MR值也随之降低。
贾弟氏虫及隐性孢子虫的去除靠降低浊度。降低水的浊度也有助于去除水中的病毒。天津市自来水公司与天津市医科大学合作的试验表明,滦河的水经处理后把浊度降到1NTU以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降低50%,半挥发性有机物降低30%~70%,Ames试验致实变活性下降42.9%~47.8%。致温血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活性下降27%~40%,对降低致癌和可致癌物质也有相当效果。
高浊度可保护病原微生物免受消毒剂的影响,促进管网系统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增加需氯量。有报导滤后水浊度与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肝炎和小儿***症)有很好的相关性,有资料证明降低浊度对去除水中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变形虫孢囊、贾弟氏虫孢囊、隐孢子虫等的作用。由于水厂几乎不可能通过常规加氯消毒杀灭隐孢子虫,所以通过控制浊度去除隐孢子虫成为最有效及切实可行的方法。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进行的研究表明,如果滤后水浊度低于O.3NTu,则隐孢子虫的去除率至少在99%以上。即使浊度很低的饮用水,也不能确保其中不存在一定数量的原生动物病原体。
吸附在形成浊度颗粒上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有毒有害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而且包括腐殖质在内的有机物又为消毒副产物(DBP。)的前体,增加饮用者的健康风险。
三、试验清水回流新工艺的方法
1.混凝剂投加方式试验
试验水样为地表原水,对不同含沙量的水样,做下列3种工况下的混凝试验:
HPAM一次投加试验,即投药后10s内上下搅动3次;HPAM分步投加,即第一次投加HPAM后1min内上下搅拌20次,然后再投加HPAM,第二次搅拌采用10s内上下搅动3次;PAC+HPAM联合投加,搅拌方式同工况。每种工况经过加药搅拌后,静沉14min,吸取上清液测定浊度。经试验结果得出:PAC+HPAM联合投加的去浊效果最好。
2.清水回流新工艺动态试验
清水回流新工艺的试验工艺,试验装置是集该工艺于一体的澄清池模型。
①无回流水时,把HPAM投加在池进水管中;
②有回流水时,把HPAM投加在回流水中;
③PAC+HPAM联合投加时,将PAC投加在池进水管中,HPAM投加在回流清水中,PAC投在HPAM之前1min。
在水温10.5℃,原水含沙量42kg/m3,HPAM用量4.6mg/L,PAC用量20mg/L的条件下,进行动态试验,观察到澄清池中浑液面的高程:工况①最高,工况②次之,工况③最低。澄清池中三种工况的悬浮物浓度变化和出水水质说明了用清水回流稀释HPAM的工况显著地优于无清水回流,而有清水回流、且PAC+HPAM联合投加又优于有清水回流的单独投加HPAM的工况,特别从悬浮层的泥沙浓度看,有清水回流稀释HPAM比无清水回流要增加20%,而清水回流和PAC+HPAM联合投加时增加悬浮层的泥沙浓度为56%。
3.试验结果
浑浊度对比:每次试验时控制两个沉淀池进出水量、排泥量基本相同。原工艺对比池投加0.1%浓度的HPAM0.5mg/L;新工艺采用PAC+HPAM联合投加,PAC的浓度为0.8%,投量为0.3mg/L,在PAC投入1min后的管道中投入浓度为0.1%的HPAM0.5mg/L,其清水回流量保持在沉淀池出水量的5%。表4为现场生产试验新旧工艺对比,结果证明,新处理工艺对高浊度微污染地表水的除浊效果显著。
CODMn对比:在高浊度水中,浊度与有机物的含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若出水浊度越高,有机物的含量也越高,新工艺降低了出水浊度,同时也降低了水中的CODMn含量。新旧工艺去除CODMn NH3-N对比试验说明采用清水回流和PAC+HPAM联合投加也可使氨氮含量下降。
从数据分析,水厂原工艺对原水致突变性有所改善;新工艺的出水水样,在水样剂量为5L/皿的条件下,致突变率MR值略大于2,证明该出水水质突变活性有明显的改善。地表原水和水厂原工艺出水,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率在水样剂量为1~2L/皿时,MR值出现大于2,且有剂量反应关系,致突变反应呈阳性,新工艺致突反应呈阴性,说明地表水和原工艺出水中还含有碱基置换型直接致突变物,使水的致突变活性增高。原水水样高剂量组产生抑菌现象,说明原水有细胞毒性,经处理后基本消除。
结束语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低分子混凝剂联合投加相结合,在大型生产试验的条件下,可以取得好的除浊效果,并可以去除原水中有机物,降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明显改善原水致突变活性,使水厂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有威,方,聂建校.高浊度水的高效絮凝沉淀(澄清)工艺及其装置的研究[R].西安: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院.1988.
清浊合流篇2
从来历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中原、冀鲁等官话方言与《中原音韵》平分阴阳的分化条件都是清浊两分:古清声母平声字今归阴平,古全浊、次浊声母平声字今归阳平———即次浊归全浊。胶东方言古清声母、全浊声母平声字虽然也是清浊两分,但古次浊声母平声字今音无规律地分化为阴阳两类———即次浊归全浊与次浊归清两个演变方向共存,其中少数字今音有阴阳两读,或变读为上、去声。(按:烟台、海阳等3调区阳平字已与去声合并。)次浊平声字阴阳两分虽然并无规律,但从几个方言点的统计情况看,常用字主体部分在各地基本一致。(材料据殷焕先、钱曾怡等[1],高文达[2],王淑霞[3],徐明轩、朴炯春[4],连疆[5])从地理分布来看,次浊平声字阴阳两分的演变规律仅限于艾山—牙山—海莱山区(地处蓬莱、黄县、莱阳、海阳境内)及其以东地带。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西接内陆中原官话区和冀鲁官话区,位于半岛东部的艾山—牙山—海莱山区南北纵贯,阻断交通,可能同时也迟滞了平声字次浊归全浊演变方向东向传播的进程。从古代***区来看,次浊平声字阴阳两分仅限于东部古登州府辖区,西部古莱州府辖区则与《中原音韵》相同。
可以看出,受地理环境影响,东侵的强势方言只能以***区为单位逐步浸染覆盖。登州府辖区内有四个方言点例外:成山卫、靖海卫、蓬莱和黄县与《中原音韵》相同。成山卫、靖海卫是明代抗倭驻***指挥中心,蓬莱是府治,它们很可能都是受了强势方言的影响。黄县的情况比较特殊,考虑到它处于莱州和蓬莱两大府治之间的地理位置,说它也是为强势方言所覆盖,大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从文献看,胶东方言里部分古次浊声母平声字今音读阳平、上声或去声,可能是后起的现象。有明以来,兰茂《韵略易通》(1442)在山东广为传布,“二东人士,家购而户颂之”,其后胶东掖县人毕拱宸又据该书编辑而成《韵略汇通》(1642),二书与《中原音韵》的平分阴阳基本一致。据张玉来[8]9-10,[9]19-21考证:二书都属于“存雅求正”的书面语语音系统,实为官话共同语的反映。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再加上沿海地区明代抗倭驻***(一种强制性移民)[10]65的接触浸染,胶东方言不可能不受到官话共同语的影响,胶东方言部分古次浊声母平声字今音转读阳平的现象就不难找到其历史根源。方言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也能证明这一点。
王淑霞指出:“在75个单字调固定为阳平的字中,有19个字在口语词中有阴平的读法”,例如,“①鸣:在口语‘鸡打鸣’中读阴平;在比较书面化的词语‘鸣叫、鸣***、鸣笛、鸡鸣狗盗’中仍读阳平。②营:地名用字如‘文登营’读阴平;在‘***营、营房、国营、营建’中仍读阳平。……”“中古平声字按声母清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时,荣成一带的次浊平声是同清声母一起读阴平的,后来这一部分字又逐渐向阳平转化。目前不规则分化是一种过渡状态,说明这种转向尚未完成。”[3]15-17很多文献材料表明:古声调的分化有一定的先后次序,一般的看法是:语音史上的古上声、平声先分化,去声、入声的分化则是较晚才有的现象。中土文献中成系统出现的以清浊为分化条件的“平分阴阳”现象,首见于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中的十二音。周祖谟指出:“今邵氏以仄声之近揆与见母相配,以平声之乾虬与溪母相配,盖全浊之仄声已读同全清,全浊之平声已读同次清矣。此与今日北方语音正合。”[11]591其次见于《中原音韵》,分化条件是:清浊两分(次浊归全浊)。成系统的平声次浊归阴平现象(次浊归清)的文献记载仅见于日传《悉昙藏》(880):“表(表信公)则平声直低,有轻(清音)有重(全浊)……平中怒声(次浊)与重无别……。(正法师)平有轻重,轻亦轻重,轻之重者,金怒声也。”这表明八世纪中叶以前,古四声分化为八调的初期,古汉语里的“平分阴阳”,除了“次浊归全浊”(表信公)之外,还有“次浊归清”(正法师)的演变方式。中土文献则未见成系统的“次浊归清”的记载,仅在《韵略易通》中可以见到一点蛛丝马迹。张玉来指出:“全书共有‘阴阳’对立的小韵178组,其中明显为阴平、阳平之分的有168组,只有十组情况特别”。其中次浊声母字有三组:“农脓侬(冬一)浓禾农哝(钟三);龙隆窿癃(钟三)聋笼拢胧(冬一);囊(唐开一)哝(江开二)。”[9]45按:这三组次浊声母字中的常用字所表现出来的对立,恰好与胶东方言的表现相符。张玉来又指出:“在吴允中刻本里有多个是其他各本没有的,也许这10组里的有些是误刻的。”[9]45《韵略易通》今传世刻本多为山东人所刊刻,那么这些误刻,很可能是受刊刻者方音的影响,否则,何以解释如此巧合的现象?很多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字也以次浊归清的方式演变。各方言点的清、次浊入声字虽然今音归调不同,但从演变类型上看,都是次浊归清。这些方言点散布于各官话方言区中,从分布区域的广度来看,这些次浊归清现象,似应有深层的历史来源。 看来,胶东方言较古阶段平分阴阳的方式可能是次浊归清,很多现代山东方言的次浊归全浊是强势方言东向浸染覆盖的结果。艾山—牙山—海莱山区则迟滞了强势方言入侵的进程,导致了山区以东地带次浊平声字无规则阴阳两分现象的出现。
二、入派三声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清入归上、次浊入归去、全浊入归阳平”,胶东方言清入归上与此相同,已为学界所公认,这里不再讨论。《中原音韵》“次浊入归去、全浊入归阳平”的演变规律在胶东方言里不像“清入归上”那样整齐。从地理分布来看,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以西,演变规律与《中原音韵》相同;以东的古宁海州(辖区约相当于今牟平、文登、荣成、威海和***山)则有不同的特征:古宁海州多数方言点,古全浊入声字今调无规律地上声、阳平、去声三分(阳平与去声合并的方言点则二分)。其中靖海卫比较独特,全部归上声;古次浊入声字今调无规律地上声、去声(或阴平)二分,古次浊入声字的这种特点还沿着北部沿海向西一直延伸到莱州一带。各调所辖字数虽然多寡不同,但都有一些共有词汇演变方向相同,表明这种无规则分化大约是胶东方言的区域性特征。 这种演变现象,大致与胶东地区近代以来的复杂移民文化背景相符,杂居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方言接触、融合可能是造成无规则分化的重要动因。“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以古宁海州为例,其人口由金代的61933户锐减到元代的5713户(折合人口仅15743人),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13]92-93明初“岛寇倭夷……时出剽掠,扰滨海之民”[14]840,以致山东沿海地区村寨焚毁,十室九空,几无噍类。明***府采用***移民(在内地“三丁抽一丁”)和自由移民方式来充实东部沿海地区,移民或领地开垦,或购地耕种。如《莱阳市志》[15]100指出,莱阳居民有先世明初由“小云南”(山西省云岗、云阳、云泉以南地区)迁入者,先至者领地开垦,谓之“占山户”,后至者购地耕种,谓之“买山户”,土著遗民则谓之“漏户”。成山卫、靖海卫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平倭以后,明清两代胶东半岛一直处于和平时期,抗倭驻***及其眷属永久隶籍当地,靖海卫于雍正十三年与威海卫同时“卫裁***废”;成山卫则于雍正十二年升为登州水师营东汛,乾隆元年又增设成山营守备,后一直沿袭至清末。如此,成山卫的方言特征与共同语完全相同,就不难理解了。靖海卫的方言特征在汉语方言里是相当独特的:清入声与全浊入声合并为一类,今读上声;次浊入声另为一类,今读去声。靖海卫的这种特征至少可能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是驻***移民的来源成分与其他卫所如威海卫、成山卫等有较大的不同,靖海卫“地处海滨,迭经兵燹,茕茕苍黎,不为流离者几希矣”(《康熙靖海卫志》“户口”卷三),而“威海姓氏比较单一,脉络清楚,多数已递传至十六到二十一代之间”[4]13,移民原操方言在融合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不同演变方向;二是方言发展的速度(如浊音清化)与其他地域不同,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如次浊单列为怒声之类的现象),导致了新的演变方向的出现。
清浊合流篇3
关键词:网格反应池 斜管沉淀池 V型滤池 水力条件
英文:
Introduces the water supply company sometime during the river factory factory water high turbidity, adjusting dosage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measures are still cannot reduce turbidity, then through hydraulic conditions improve, increase the reaction of the design load traps, sediment basins, ponds effluent turbidity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d to the process of water CODMn removal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中***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供水公司仙河水厂于1988年11月25日成立,原设计供水能力10万m3,处理工艺为脉冲澄清池+虹吸滤池。2003年9月,仙河水厂进行了工艺改造,东组工艺停用,西组工艺采用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设计供水能力5万m3,实际供水量为2.5-3万m3,仅为设计水量的50-60%。服务人口5万人,服务居民户数12946户。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日益关注水质安全,提高水处理技术就愈加重要,因此,优化生产运行,提升水质指标,成为水厂的当务之急。
供水公司以优质供水为目标,以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CJ/T20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为基础,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供水公司水质管理规范》,出厂水对于浑浊度的要求由国标的1NTU降低为0.3NTU,这就给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带来更高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中间制水环节质量控制目标,以确保出厂水水质达到0.3NTU以内。
1、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2.0NTU以下。
2、进一步提高滤池浊质的去除率,确保85%去浊率,以便把滤池的出水浊度控制在0.3NTU 以内。
2003年改造以来,仙河水厂现有水处理工艺的设计目标值为: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5.0NTU,滤池的出水浊度1.0NTU,而我们制定的目标值提高了一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没有深度处理工艺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来实现。目前采用的处理工艺如下***:
1、改善水力条件运行方案的提出
进入6月份以来,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居高不下,甚至超出限定值3NTU,造成滤池负担较重,滤池除浊率持续下降。采用上述处理工艺仍达不能满足水质要求,直接影响到公司内定的0.3NTU浊度的保持。为达到水质指标,沿用上述处理工艺流程及加大投药量对处理效果的改善有限。
由此看出,连续几天,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V型滤池出水水质。如不采取措施,必然会影响到清水泵房出厂水水质。
针对这种情况,仙河水厂充分挖掘现有工艺潜力,不断探索提高水处理能力的优化工艺措施,围绕如何提高水厂水处理能力进行分析试验,考虑到影响絮凝效果的各项因素,挖掘改善潜力。通常,在水厂水处理构筑物不变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到从水力条件上对混凝效果进行改善,实际上改变思路,通过调整提升水泵流量,就可以增大反应池入口处的水流流速,因此,从改善水力条件入手来强化混凝效果是可行的。通过经验目测法、烧杯试验与生产试运行相结合,确定了反应沉淀池单双池交替运行、PPC预氧化与助滤剂联用的工艺运行措施,以确保达到公司对于生活饮用水浑浊度指标的要求。
2、工作机理:
由混凝动力学可知:流动水体的水力作用对加速颗粒絮凝起主导作用。因此混合需要快速剧烈。正是基于上述机理,为调整混合与絮凝反应的时间,使药剂充分发挥作用,考虑从水力条件上改进,单双池交替运行时,相应提高进水流量,以使原水与混凝剂混合最初阶段保持较大流速,进一步改善G值,尽量接近最佳GT值,提高单位体积内的胶体颗粒有效碰撞系数,促使颗粒与混凝剂的水解聚合反应达到最优,为形成良好絮凝体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进而提高沉淀池的浊质去除率。
通过投入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氧化分解有机物,有效的改变了胶体颗粒的表面特性,从而使其更易脱稳,形成的余浊,在聚合硫酸铁铝助滤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其在穿透滤池前,再一次产生絮凝,形成较大的更易被滤池截留的絮体颗粒,进一步提高了滤池的浊质去除率。不仅提高了后续工艺加氯消毒效果,降低了加氯量,而且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均有较好作用。
3、实施措施
清水池水位较低为2.6m时,将两组反应沉淀池进水流量调高;清水池水位上升至3.4m较高时,采用单组反应沉淀池运行,同时保持单池1000m3/h的进水流量。
具体运行方案的制定:
1、反应沉淀池采用单池与双池交替运行,相应调整进水流量,以保证反应池入口处的水流始终保持较大流速。
2、采用经验目测法与烧杯实验法合理确定投加药剂量。
3、采取助滤措施,提高滤池对于浊度的去除率。
4、采取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前加氯措施实现氧化原水中的有机
物、降低胶体颗粒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氧化助凝的作用。
4、实施后分析对比
通过实际生产运行,采用反应沉淀池单双池交替运行来改善水力条件,同时PPC预氧化与助滤剂联用的工艺运行措施后,反应池出口出的矾花由絮状变为片状,泥水分离更为清晰,沉淀池出水浊度得到明显改善,滤池的截污能力大大提高。
1、浊度去除对比
由表3、表4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方案前后,在原水浊度相近,水温相近的情况下,从原水到出厂水的CODMn的去除率由45.4%、43.6%分别提高到51.2%、57.1%。
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有给水处理设施的情况下,通过改善构筑物的水力条件,进一步改善混凝剂与胶体颗粒之间的混凝条件,采取反应沉淀池单双池交替运行、PPC预氧化与滤前助滤剂联用工艺运行措施,与常规水处理流程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沉淀池、V型滤池出水浊度、提高CODMn的去除率。
5、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反应沉淀池单池运行时,进水流量增大,沉淀区上升流速增加,沉淀池矾花增加,池底泥渣多,仍需进一步寻找最佳GT值。
6、结束语
清浊合流篇4
关键词;高密度澄清池 污泥回流斜管沉淀 浊度 矾花
一. 概述
该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为雪山融水,日设计产水量20万m3。原水的主要特性为低温低浊(水温在4℃以下持续半年左右,冬季浊度在10个NTU以下)低浊度水的产生主要是由胶体颗粒引起。胶体由于颗粒细小,长期静置不会下沉。只有投加合适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才可使其降沉,而由于低温对于水的混凝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低温条件下,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粒小且松散,沉降速度降低,即使混凝剂投加量增大,絮凝效果也不是很好。基于以上原水低温低浊水特性,水厂处理工艺采用法国得利满公司的高密澄清工艺(采用斜管沉淀及污泥回流技术)及V型滤池,整个水厂的工艺流程如下:
二、主要工艺介绍
(一)高密度澄清池
高密度澄清池合理的利用了机械搅拌、加药助凝、污泥回流、斜管澄清等技术对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占地面积小,水流条件好,反应效率高,耗药量少,可以节约投资资金。
高密度澄清池基于以下原理设计:混凝絮凝机理;采用合成的有机絮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推流式反应区至沉淀区之间慢速传送,使矾花保持完整不易破坏,矾花沉淀速度快;污泥循环系统提高水体的污泥浓度增加水体的凝结中心,从而使得矾花紧密,加大沉淀速度:斜管沉淀机理。系统简述如下:
1.混合区 原水经过格栅后至混合配水构筑物,混合配水构筑物对原水进行均匀分配,在此处设有一混凝剂投加点,通过快速搅拌器进行快速混合,使得药剂快速均匀的扩散于水中,以利于混凝剂快速的水解、聚合、颗粒脱稳并有助于布朗运动进行异向絮凝。因此混合快速剧烈,通常在10~30s内完成至多不超过2min完成搅拌器采用浆叶搅拌,搅拌不能过于剧烈,否则会使整个水流与浆板共同旋转,水流紊流不足,影响混合效果。
2.反应区
反应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快速机械搅拌反应区,另一部分为慢速推流式反应区。
预混凝的原水引入快速反应区底板中央,在该区设快速搅拌器,反应区主要依靠机械搅拌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凝聚,故属同向絮凝阶段,该区以机械搅拌为主。在该区设有一高分子助凝剂投加点,采用环行不锈钢管投加聚丙稀酰胺提高低温水的混凝效果,通过加药间计量泵投加。该机械反应池不同的是装有一套钢制反应室及导流板,通过涡轮搅拌使聚合物和水充分混合并提供聚合电解质所需的能量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通过浓缩污泥(主要来自污泥浓缩区)的外部在循环系统使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物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以此来确保悬浮物的沉淀方式。最佳的沉淀方式为成层沉淀。然后进入推流式反应池
慢速推流式反应池的其作用通过慢速输送水流,使混凝反应进行的更加完全,并使矾花颗粒不断的增大,即可获得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使得沉淀区速度加快。
3.斜管沉淀及污泥浓缩区
由于矾花从预沉区进入澄清区速度缓慢,矾花不会破坏或产生漩涡,使得大量的矾花在该区沉淀。沉淀方式有两种:一是斜管下部深层阻碍沉淀,另一种是浅层斜管沉淀。矾花在澄清池的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逆流式斜管将剩余矾花沉淀。澄清水通过集水槽回收后进入V型滤池,运行情况表明澄清水浊度在10NTU左右(冬季一般在2个NTU左右)。
经沉淀的矾花形成活性污泥具有相当的接触絮凝活性,因此采用污泥循环系统使活性污泥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又可以增加低温低浊水的絮凝中心,提高处理效率。污泥层分两层:上层排泥斗上部为再循环污泥浓缩区,污泥在该区间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污泥斗内,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水负荷不同或水流速不同可调整再循环区高度,以便适应实际的运行情况。循环区污泥由污泥循环泵打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处;下层产生大量浓缩污泥,污泥浓度一般大于20g/l,通过中心悬挂式刮泥机将沉积的泥刮入泥槽,由排泥泵抽至排污管网。
综上所述高密澄清池是即混合、反应和分离为一体的综合性工艺构筑物,各部分相互牵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运行的参数,自动化控制方面要求非常高,必须经过运行积累相当的经验和数据,才能达到最合理的运行效果。
(二)、V型滤池
V型滤池80年代引入我国,在我国各大中型水厂已得到普遍应用。本水厂中滤池水位的控制仪表为液位变送器和压差变送器,这两种仪表输出4~20mA信号至PLC控制,然后PLC输出4~20mAPID控制信号至滤池清水出口阀门。PID控制根据液位的变化平稳的调节清水出口阀从而使得滤池水位保持恒定。这种水位控制能够对每一个细小的流量变化自动调节,实现滤池的等水头过滤。V型滤池采用气水反冲,表面扫洗,因其反冲洗强度小,滤料不会膨胀。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粒径比较均匀,不会发生水力分级各,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强,过滤周期长,冲洗水量较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
另外,还有消毒技术,主要采用液氯消毒,在本厂有两处加药点,一是滤前预氯化,二是氯后加氯消毒。
三、运行效果
从水厂近年的运行试运行效果来看,
1. 冬季低温低浊水的情况下,通过此工艺处理后水质100%达到1NTU以下,满足国家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由此可见此工艺对于低温低浊水 来说比较适宜。
2. 夏季原水受环境影响较大上,原水浊度会骤然增至5000NTU(最高增至1万NTU左右)采用减水及人工排泥,在高浊度短时间持续的情况下,高密池及滤池的的性能良较稳定,能够生产述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但存在安全隐患,不宜长时间运行。后期应对此改造。
3. 在正常情况下,水浊度一般在30~500NTU,水处理工艺稳定,形成的矾花密实,用药量合理,出水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清浊合流篇5
关键词:海水淡化预处理;水质变化;加药;反应;沉淀;排泥
1 概述
浙江是一个淡水资源非常缺乏的省份,特别是温州沿海地区,水资源更为紧缺,沿海电厂利用从海水中制取淡水已成为滨海电厂解决淡水需求的重要手段,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盐的浓度从几万mg/l降至500mg/l以下。温州某电厂采用海水淡化制取淡水,海水淡化工艺为反渗透法。海水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气体、硬度、藻类等会影响海水淡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为防止海水淡化装置堵塞,海水原水进入海水淡化装置前需进行预处理,去除海水原水中的有害物质。
2 海水原水取水
由于反渗透膜法处理其脱盐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最佳温度范围为20℃~25℃),根据工程特点,利用经过凝汽器后循环冷却水的温升(一般温升9℃左右),海水原水取水从循环水进水压力管和排水虹吸井的堰上水室各引一路进入海水原水池,两路水掺混,不仅可保证取水水温,还能利用虹吸井平衡原水池水位,使供水流量稳定。海水淡化系统中可不设加热装置,减少抽取海水的设备、土建投资费和能耗。
3 海水预处理
3.1 海水水质条件
根据电厂海域夏冬两季水文测验资料,在厂区前沿海域,夏季涨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在0.011kg/m3~0.376kg/m3之间,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在0.008kg/m3~0.336kg/m3之间;冬季涨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在0.050kg/m3~0.440kg/m3之间,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在0.054kg/m3~0.438kg/m3之间;最大测点含沙量1.550kg/m3。浊度瞬时变化较大,可以在一小时内由50NTU变成4000NTU,引起悬浮物变化的主要物质是悬浮的粉砂质粘土(占95%以上),不易沉降。海水平均盐度28.6‰,最大盐度34.4‰,海水密度约1026kg/m3。
3.2 海水预处理工艺
3.2.1 试验
由于海水水质条件复杂,密度大,与淡水水质有较大差异,为了给设计提供依据,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采用出力30m3/h絮凝反应斜板沉淀池,混凝剂采用聚合铁(FeCl3・xH2O)。
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出水浊度在10NTU~15NTU,设备实际出力范围为26t/h~34t/h,最佳加药量为12ppm,可根据实际水质在6ppm~25ppm范围内调整。当海水浊度不高于2000NTU时,只要合理调整加药量,调整处理出力,可以保证出水浊度在10NTU以下;试验前期当海水浊度急剧升高并高于4000NTU时,出水浊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混凝剂的加药量由人工控制,存在着滞后,试验设备泥斗太小,排泥不畅,试验后期,通过提前调整加药量,加大排泥,出水浊度能满足要求。
3.2.2 海水预处理工艺
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澄清池或斜板沉淀池,澄清池主要通过泥渣回流循环工艺,回流比按进水浊度调整,进水浊度瞬息变化时,回流比很难瞬时调整,澄清池适合于稳定的工况,特别是对低浊度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反应沉淀池由絮凝反应池和斜板沉淀组成,不需回流,只要加大排泥,可适应水质变化,因此海水预处理采用絮凝反映斜板沉淀池工艺较合适。
海水淡化原水水质、水温受海域涨落潮、台风等影响,同时又受发电机组负荷变化的影响,原水浊度、密度、水温瞬息万变,瞬时还会出现高浊现象,沉淀池中水流会产生异重流,沉淀池前端易产生翻池现象,因此需提高沉淀池进水区高度,增加停留时间,加大排泥斗容积。
(1)海水预处理流程。海水原水池原水升压加药混合消毒翼片隔板反应池接触絮凝斜板沉淀池海水清水池
(2)加药、加氯系统。混凝剂选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铁混凝剂生成的矾花大、密度高,适应于海水水质。混凝剂投加采用自动加药装置,通过***流量计及进出口浊度计等检测到的信号来自动控制计量泵的加药量,使混凝剂加药量能瞬时满足水质变化,保证沉淀池出水水质稳定。在海水原水池及海水清水池均设置投氯点,可有效的海生物生长及降低有机物含量。制氯采用电解海水淡化排放的浓盐水,根据进水流量连续自动投加。
(3)混合。混合器管式采用列管式静态混合器,安装在进水管上。列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利用水流通过列管产生高频涡流,使数种物料得到充分混合,混合时间3s,水头损失0.5m,混合效果好,安装、维护简单,节省投药量20%~30%,运行费用低。
(4)反应池。反应采用翼片隔板反应池,水力分级为三级,一级流速0.12m/s,二级流速0.09m/s,三级流速0.06m/s,停留时间12min。翼片隔板反应池,是折板反应和隔板反应的加强,在反应池中顺着水流方向设置隔板,垂直水流方向设置翼片,使水流产生高频谱涡旋,为药剂与水中的颗粒充分接触提供微水动力学条件,产生密实的矾花。设计按照反应要求进行水力分级和流态控制,因此可得到较理想的反应效果,反应时间短,絮凝效果稳定,安装方便,管理维护简单,对海水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反应池排泥采用斗式重力式自动排泥。
(5)接触絮凝斜板沉淀池。沉淀采用接触絮凝斜板沉淀池,在斜板沉淀池中,设置整流段,在斜板区和整流段内形成絮体粒子动态悬浮区,利用接触絮凝和沉淀原理去除水中固体颗粒,斜板材质采用乙丙共聚,表面光滑利于排泥,上升流速采用2.3mm/s,具有表面负荷高,沉淀效果好等特点,提高了斜板沉淀池沉淀效率。为减少沉淀池中异重流的干扰,斜板下的进水区加高至2m,停留时间延长至30min。为适应短时高浊度进水,排泥采用多斗式排泥,加大排泥斗容积,可增加排泥浓度,提高处理出力,排泥采用自动排泥方式,根据泥位计测量的泥位高度自动开闭气动排泥阀,可及时控制泥位,防止翻池。运行情况表明,沉淀池出水浊度正常情况可降至6NTU,最不利工况也能满足海水淡化运行要求。
3.3 防腐
反应沉淀池内无机械传动部件,无金属构件,絮凝装置、斜板采用乙丙共聚工程塑料,斜板支架、集水槽采用玻璃钢,排泥管采用增强塑料管,所有部件与池壁、柱、梁连接均通过孔、槽固定,没有金属紧固件,抗海水腐蚀性能优越。
4 结束语
从适应浊度、水温急剧变化的情况看,絮凝反应沉淀池工艺较适合于这种条件,且不需要传动装置和金属构件,抗腐性能较好,运行维护方便。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与海水原水水质、水温条件、出水水质要求关系密切,因此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保证出水水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必要时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参考文献
清浊合流篇6
摘要:介绍了用电凝聚法去除珊瑚岛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极板间距为5 mm、电流密度为20A/m2、停留时间为100 s左右时,处理后出水的色度<10倍、浊度<2.8 NTU;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板形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折板形电极板优于平板形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电凝聚 珊瑚岛地下水 折板形电极板
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是珊瑚岛宝贵的地下淡水资源。我国西沙群岛由30多个珊瑚岛礁组成,有较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因受枯枝、烂叶的污染,地下水富含腐殖质等有机物。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岛水的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绝大多数在饮用水水质要求范围内,但色度严重超标、有异味,不能直接饮用[1]。
处理岛水的关键是脱色、除臭,传统的加药混凝方法较难去除溶解性有机物产生的色度和气味,且投药量特别大。电凝聚法作为一种新的凝聚法有着比化学凝聚法更好的处理效果,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同时,不需投加药剂,省去了混凝剂的运输、储存、溶解、配制、计量、投加等一系列的工序和设备,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且不会增加水中额外阴离子(如SO42-、Cl-)的残留和积累[2]。
在分析、观察常规电凝聚器的电极板(一般采用平板)后发现,由于极板间的水流为层流状态(水流扰动不强烈),因此电解产物与水混合不充分、水解反应不完全,致使处理效果较差。为改变水流状态,提出将常规的平板电极改为折板电极。试验研究了电极板间距(d)、电流密度(IF)、水在电极板间的停留时间(T)对岛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折板和平板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 试验内容及方法 1.1 原水水质
水源水为西沙永兴岛大口井水,经检测原水浊度约为4 NTU、色度约为45倍、有异味,该水源在岛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试验装置和仪器
试验的主要装置和仪器:电凝聚器、搅拌机、潜水泵、GDS—3型光电式浊度仪、比色管等,其中电凝聚器主要由电解槽、电极板和交直流变电柜组成。电极板阳极采用纯铝板,厚为3 mm、弯折角度为90°、弯折边长为20 mm;阴极采用不锈钢板,厚为0.8 mm,每块有效面积为0.55m2。
1.3 试验方法
在不同d、IF、T的工况条件下,岛水流经电凝聚器,出水用可变速搅拌机搅拌后沉淀15 min,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色度、pH值,试验工艺流程见***1。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主要影响因素
在采用电凝聚法时,原水的pH值、温度、浊度、色度、水流在电极板表面的流动速度及停留时间、电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压等因素都对净化效果有很大影响。下面重点分析电极板间距、停留时间、电流密度3个主要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选定上述3个控制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做9组试验,制成正交试验表L9(33)见表1,结果分析见表2。
表1 正交试验数据表 序号 工况d/T/IF(mm/s/A·m-2) 电压(V) 浊度(NTU) 色度(倍) 1 5/60/10 2.0 7.8 20 2 5/75/20 3.8 3.8 10 3 5/90/30 4.1 0.4 5 4 10/60/20 3.8 7.0 17 5 10/75/30 4.1 5.0 10 6 10/90/10 2.2 6.0 15 7 15/60/30 5.8 6.5 20 8 15/75/10 3.2 5.2 15 9 15/90/20 4.0 3.8 12 表2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表 Kij d T IF 浊度 色度 浊度 色度 浊度 色度 K1j 12 35 23.3 37 19 50 K2j 18 42 16 35 14.6 39 K3j 15.5 49 11.2 32 11.9 35 K1j 4 11.7 7.8 19 6.3 16.7 K2j 6 14 4.3 11.7 4.9 13 K3j 5.2 16.3 3.7 10.7 3.6 11.7 Rj2 2 4.6 4.1 8.3 2.6 5
表2中,Kij表示第j列中对应水平i的试验数据之和(i=1,2,3),Kij=13·∑Kij,i=1,2,3;极差Rj=max(K1j,K2j,K3j)-min(K1j,K2j,K3j),Rj越大 表明相应的因子对试验效果影响越大,也越重要。由表1、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由Rj值的大小知各因子的重要性依次为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电极板间距。
② 因为试验要求浊度、色度越低越好,由最小K1j、K2 j、K3j的相应的各因子水平得出最优工艺条件:
a.d为5 mm。当d=15 mm时,出水浊度相差不大,但色度相差较大;当d<5 mm时,该装置加工困难且易堵塞,所以最优电极板间距为5 mm。
b.T为90 s。此时出水浊度、色度都明显低于前两个水平,但T=90 s在试验的边界点上。为寻求最佳的停留时间,需扩大试验范围(见2.2节)。
c.IF为20A/m2。当IF=30A/m2时的出水浊度、色度都低于IF=20 A/m2的水平,但效果相差不大。当电流密度增大时耗电量增大,而电费是电凝聚法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有时可达50%以上[3]。另外,当电流密度增大时,电极板易结垢,影响电凝聚的正常运行。
当d=5 mm、T=90 s、IF=20A/m2时,原水经电凝聚法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2.8 NTU、色度为10倍。
2.2 T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由正交试验的结果知T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当d=5 mm、IF=20A/m2时,不同停留时间的上清液浊度、色度情况见***2。
由***2可知,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上清液的浊度、色度逐渐减小,但T>120s时,上清液的浊度及色度的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处理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时(此时T约为100 s),过分地延长停留时间则会降低电凝聚器的处理表面负荷,因此最佳停留时间应为100 s左右。
2.3 不同形式电极板的对比试验
将电极板由平板改为折板,当其他参数不变且d为5 mm、IF分别为20、30A/m2时,在不同停留时间下的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形式电极板的对比试验结果 IF(A/m2) T(s) 折板 平板 浊度(NTU) 色度(倍) 浊度(NTU) 色度(倍) 20 60 5.4 20 6.8 24 75 3.8 10 6.7 20 90 2.4 7 3.6 13 30 60 1.9 10 4.8 17 75 1.0 7 3.2 12 90 0.4 5 2.3 10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折板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平板。这是由于采用折板时增加了电解槽极板间水流的扰动,速度梯度增大,有利于电解产物与水均匀混合而发生水解反应,提高了电凝聚的效果。
3 结论
① 电凝聚法能有效去除珊瑚岛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处理后水的色度和浊度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② 影响电凝聚效果的主要因素中,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水流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电极板间距。在电极板间距为5 mm、停留时间为100 s左右、电流密度为20A/m2时,试验效果最优,出水的色度<10倍、浊度<2.8 NTU。
③ 在相同运行参数的条件下,岛水经折板式电凝聚器处理后,出水的浊度和色度均优于平板式电凝聚器。 参考文献:
[1]马颖,周从直,梁恒国,等.珊瑚岛礁地下淡水有机物去除实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0,(3):1-5.
清浊合流篇7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系统 清洗预膜
1.0 前言
为保证公司合成氨及尿素两套循环冷却水系统年度大修开车后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常州精科霞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对该两套系统进行了清洗预膜工作。合成氨系统循环水量2500t/h,保有水量1000-1300t,主要供合成氨及复合肥生产冷却用水,用水设备以碳钢为主。尿素系统循环水量1500t/h,保有水量750t左右,主要供尿素生产冷却用水,用水设备以不锈钢为主。
在公司总站、中化室、合成氨及尿素循环水泵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清洗、预膜工作,在此,对提供帮助的各部门深表感谢!对清洗、预膜的过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2.0 清洗过程
2.1 水冲洗
在化学清洗前,于9月18日8:00开始先对两套系统进行水冲洗,循环水打通后,浊度显著上升,下午13:00开始第一次排水置换,清池,等水池注满开泵开始进行化学清洗。
2.2 除油清洗
合成氨及尿素两套系统同步运行,于9月18日18:00开始投加JC-164除油清洗剂,当水池产生大量泡沫时投加JC-863消泡剂。投药后合成氨系统浊度从34.02mg/L升至53.24mg/L,尿素系统从31.06 mg/L升至72.47mg/L。
2.3 粘泥剥离清洗
两套系统于9月18日21:30开始投加XF-950杀菌灭藻剂,半小时后投加XF-990杀菌灭藻剂,当水池产生大量泡沫时投加JC-863消泡剂。投药后合成氨系统浊度最高升至78.39mg/L,尿素系统浊度未见显著上升。运行24小时,当两系统浊度不再明显上升时,开始第二次排水置换,排空系统和水池水,清池。水池补满水后开泵循环并边排边补至浊度基本合格,于9月20日9:45和8:50分别于合成及尿素系统投加JC-961剥离剂,投药后水池表面产生大量泡沫。由于分析浊度大都从泵上取样,而水中大量粘泥状脏物都被泡沫携带至表面,因此测得浊度都是不升反降,但从合成系统冷却塔水池表面取样消泡后分析,浊度高达106mg/L。整个剥离期间,从水质分析及清池时直观观察,剥离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的。
2.4 除锈垢、水垢清洗
由于泵送出水浊度合格,因此没有进行大量换水,只对合成系统补水至溢流3小时,于9月21日14:00开始投加JC-161除锈除垢清洗剂,并于15:00挂入检测挂片。清洗期间用JC-161调节PH在2-4之间,运行15小时以后,再投加JC-162螯合清洗剂,继续运行6小时后进行第三次排水置换,排空系统和水池水,清池。
清洗过程中,合成系统总铁由0.58mg/L最高上升至123.7mg/L,Ca2+分析由于干扰大,不同人员每次分析误差较大,可取中间值,即由27.73mg/L最高上升至281.5mg/L。以保有水量1100t计,约清洗下Fe2O3铁锈387kg,CaCO3水垢279kg。
清洗过程中,合成系统总铁由0.58mg/L最高上升至123.7mg/L,Ca2+分析由于干扰大,各人每次分析误差较大,可取中间值,即由27.73mg/L最高上升至281.5mg/L。以保有水量1100t计,约清洗下Fe2O3铁锈387kg,CaCO3水垢279kg。
清洗过程中,尿素系统总铁由0.38mg/L最高上升至22.79mg/L,Ca2+由36.21mg/L最高上升至413.4mg/L。以保有水量750t计,约清洗下Fe2O3铁锈48kg,CaCO3水垢283kg。
从清洗时Ca2+、总铁、浊度的前后变化情况可看出。此次清洗效果明显。
清浊合流篇8
近半数男性曾受前列腺炎“骚扰”
西医认为,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的刺激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及由此造成的患者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有分泌物等临床表现。其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并发症多,易反复发作,给男性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统计,接近半数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到前列腺炎的“骚扰”。
药物“被屏障”,药效难发挥
为何前列腺炎的***如此棘手?这是由前列腺特殊的解剖结构决定的。前列腺外膜及上皮的屏障作用,使药物很难进入前列腺组织内。脂溶性差的药物在前列腺内不易扩散,难以发挥抗菌消炎的作用。目前主要的***手段还是给予长疗程的广谱抗菌药,但抗菌药只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而细菌性前列腺炎只占前列腺炎的5%~10%,频繁使用抗菌药不仅意义不大,且经济上造成较大的浪费和耐药性的传播。手术虽有一定效果,但有其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方法。专家建议,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中,中医有其可取之处。
久治不愈,试试中药
中医学上,前列腺炎属淋浊、淋证、白***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若病延日久,湿热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瘀,可致腺体脉络瘀阻,腺管排泄不畅,引起尿频、尿急及下腹会胀痛等症状。临床上以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多见,***以清热,活血通络,补虚扶正为主。
萆分清丸是纯天然中药制剂,由粉萆、甘草、石菖蒲、乌药、益智仁等组方而成。可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气不化、清浊不分导致的白浊,小便频数。其中粉萆利湿化浊,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乌药温肾化气,石菖蒲化浊通窍利小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分清化浊,温肾利湿之效。
尤其是萆,味苦,性平,归肾、胃经,擅利湿去浊,前人有萆“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次”之说。现代有专家认为,萆之功,长于祛风湿,故临床多用萆辅助其他中药***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湿腰痛等证,临床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之尿末滴白,余沥不尽等,有一定的效果。
清浊合流篇9
关键词:浊度粘泥沉积 腐蚀 循环水系统
中***分类号:TG375+2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钢铁厂是用水大户,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制氧、冷轧等单元均有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系统复杂、用户多、水量大、循环水介质种类多等特点。各循环冷却水系统就像主工艺生产的生命线,对于正常的生产和设备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钢铁厂灰尘多,杀菌难度大和系统没有旁滤器等原因导致沉积物增多,影响换热效果甚至造成系统堵塞,沉积物也会引起垢下腐蚀。因此控制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工作对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循环水系统沉积物的分类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物质沉积在换热设备的表面。这些物质统称为沉积物。他们主要由水垢、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物构成。通常把后三种统称为污垢。
2.1水垢
水垢一般由无机盐组成,通常换热器表面上形成的水垢以碳酸钙为主。
2.2污垢
污垢一般由颗粒较小的泥沙、尘土、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片、腐蚀产物、油污、特别是菌藻的尸体及其黏性分泌物等组成。
3、悬浮物对粘泥沉积的影响
悬浮物是指103-105 ℃烘干的不可过滤残渣,通俗的说就是悬浮在水中但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大于0.1μm,主要是泥土和砂石的微粒以及有机物和水藻类等。下面根据钢厂2个系统的情况说明其影响。
系统一、高炉系统
某钢铁厂高炉系统投产初期,环境灰尘大,系统没有设计旁滤器,投产期间未按要求进行水冲洗,导致半个月内冷却水浊度在100NTU以上运行,这类物质沉积在水流慢的部位,如热风阀下部。检修期间,发现热风阀有大量沉积物,经过我公司实验室分析:沉积因子(550℃ 灼烧减重+酸不溶物+氧化铝)占了垢样组份的55%,说明主要成分为酸不溶物,同时含有氧化铁颗粒、腐蚀产物。
污泥垢样分析结果:
原因分析:
设计方面:该系统未设计安装旁滤器。高炉净环水处理是关键部位,负责水冷壁,热风阀等高温部位的冷却,正常应采用闭路软水,或开路设计,配备旁滤器。旁滤器是日常清除悬浮物必备的设备,高炉的处理环境存在的粉尘量很大,污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要做好设备配套,旁滤器就起到日常分离悬浮物的作用。
操作运行方面:循环水运行初期先运行,没有采用水处理药剂进行防护,由于开始时的浊度很高,有时达到150NTU,很多天在50NTU以上,并且没有及时排水置换,系统中已经形成的污垢在日常情况下很难再清除,并且影响传热效果,严重时导致腐蚀和结垢的发生。
粘泥因存留在流速较低的部位,沉积就很难靠药剂除去,建议如下:
加强日常循环水浊度的监测,发现浊度高时要及时排水;
水处理配方中增加分散剂成分;
在负荷较低或检修期间,通过***局部定期通压缩空气吹除的方法,清洗关键部位。
***1:检修打开的热风阀
系统二:轧钢系统
某钢厂轧钢净环系统运行3年左右,检修时打开某些管道底部有黄褐色粘泥,厚度在3-4cm左右,水冲洗不能清除,取样分析如下:
1)沉积物分析数据表
2)结果分析
以上垢样分析结果表明:
(1)三氧化二铁(Fe2O3)占了整个垢样的28.91%,因其和粘泥混合在一起,不是沉淀在管道表面,说明不是腐蚀产物,而是来源与水中,应是空气中的氧化铁颗粒被冷却塔吸入水中,在流速缓慢处沉淀下来。
(2)结垢因子(CaO+ MgO+ P2O5+950℃ 灼烧减重)占了整个垢样组份的4.31%,占的比例很低,自然状态的粘泥含有微量的钙镁属于正常范围,说明基本没有结垢情况存在。
(3)沉积因子(550℃ 灼烧减重+酸不溶物+氧化铝)占了垢样组份的71%,说明主要成分为酸不溶物,同时含有少量的微生物粘泥。酸不溶物一般认为是硅酸盐等物质, 自然界中的泥沙和粘土均属于此类物质, 应该是水中的泥沙沉积在管道流速较低的部位,。
轧钢厂循环水的水质一直控制良好, 应排除人为控制不当导致的沉积. 从以往的数据看, 主要是因为2次补充水的水质恶劣导致了粘泥的沉积:
在2008年8月22至9月5日由于夏季暴雨导致河水倒灌,长达2周的时间存在补充水含有大量泥沙带入系统的情况, 这应是管道沉积的主要原因。
在2007年6-9月份,因为用水紧张,各个分厂都打井并使用井水,但井水的水质恶劣,含有的泥沙量较多,如2007年6月27日数据:
泥沙沉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我们对现场的了解和沉积物分析的结果看,粘泥粘性很大,几乎没有流动性,沉积的部位也很稳定,冲洗的水流也不足以清除,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如下:
1,水处理配方中增加分散剂的含量,尽量在日常运行中逐渐减少粘泥的沉积量。
2,加强日常的浊度控制,如发现浊度偏高的情况应马上采取置换,不能等待否则会有更多的粘泥沉积。
3,关注相关设备的热交換效率,如发现换热不良应及时进行人工清洗。
4,因为粘泥的成分大部分为酸不溶物,且粘度很大,化学药剂均不能清除,如关键部位存在问题,只能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清除。
补充水浊度变化曲线
***2:2007年2次补充水浊度严重超标
循环水浊度变化曲线
***3:2008年9月暴雨导致河水倒灌导致循环水浊度升高
4、粘泥沉积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
4.1粘泥沉积的形成
循环水处理不当,补充水浊度过高,细微泥沙、胶状物质等带入冷却水系统,或者菌藻杀灭不及时,以及操作不慎腐蚀严重、腐蚀产物的形成,另外油污、工艺产物等泄露到冷却水系统中,这些因素都会加剧污垢的形成。当这样的水质流经换热器表面时,容易形成污垢沉积物,特别是水走壳程,流速较慢的部位污垢沉积更多。
4.2粘泥沉积的危害
由于这种污垢体积大、质地稀松,容易引起垢下腐蚀,也是某些细菌如厌氧菌生存和繁殖的温床。它们粘附在传热表面上,与水垢一样都会影响换热效率。
当防腐不当时,换热管表面常有锈镏附着,其外壳坚硬,但内部多孔且分布不均。它们常与水垢、微生物粘泥等一起沉积在换热器的传热表面,除了影响传热外,更严重的将助长某些细菌如铁细菌的繁殖,最终导致管壁腐蚀穿孔而泄露。
5、清除粘泥沉积的方法
5.1物理方法
采用高压水射流喷洗,这对于产生生物粘泥堵塞的情况效果良好。
5.2化学方法
采用次氯酸钠及季胺盐类等杀菌剂清洗剝离微生物粘泥。配合使用渗透剂等表面活性剂以促进改善清洗剥离效果.
5.3加强循环水管理工作
循环冷却水的运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三分药剂,七分管理,遇到水质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循环水管理工作,预防各种危害。
6、结论
冷却水中悬浮物多,沉积在系统内,影响换热效果(一般悬浮物导热系数不超过1.16W/(m.K),而钢材的导热系数46.4-52.2 W/(m.K))甚至造成换热设备和系统管道堵塞等,粘泥沉积也会引起垢下腐蚀。因此做好循环冷却水的浊度监测和控制对做好水处理工作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项成林,浅淡水工业的现状与展望,工业水处理, (1997)。
清浊合流篇1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机,多为痰湿瘀胶结体内,变生浊毒,留滞脉络,伤络日久而致。现就浊毒伤络病机进行初步探讨。
1 中医对浊毒的认识
浊之原意为水不清,混浊,引入中医学病因学说,主要指污秽、垢浊之邪。清·何梦瑶《医碥》曰:“气本清,滞而痰凝,血瘀则浊矣。”体内之浊,为脏腑气机功能失调之病理产物,其性黏滞,易阻滞脉络,壅塞气机,致病缠绵难愈。毒,在中医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指药物或药性;二指病症,如丹毒;三指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金匮要略心典》曰:“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根据现代毒邪络病说,痰瘀日久,毒邪则变化而生。因此,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是毒邪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毒邪致病,多有暴戾、顽固、多发、内损等特点,其症候特征表现为凶险、怪异、复杂、难治。浊与毒常因性质相似而极易相生,化为浊毒,若浊毒入络日久,耗损脏腑经络气血,导致疾病缠绵难愈,变证多起,甚至转为坏病。
2 浊毒伤络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常见病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都市化生活方式(饮食中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含量低、体力活动少)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1]。中医学认为,嗜食膏粱厚味,烟酒过度,多生痰湿,阻遏脾胃功能,致使体内积痰生饮。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对脾胃运化功能起促进作用,烦躁情绪可致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司,影响气血津液正常输布,阻遏气机。津凝则为痰浊,津聚化为水湿,气滞则血行滞涩,终致痰湿瘀互结体内,更加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机体内生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壅积体内,日渐入络,化为浊毒,更加壅滞气血。日蓄月累,而使浊毒不断胶结添加。络脉横行于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既是沟通内外,汇聚气血之处,又是毒邪侵入、传变的通道。体内浊毒入络日久,使得病邪深伏,更加耗伤气血,灼伤津液,络脉受损,经气不能正常流通,不能充分发挥充养调节作用,糖尿病之各种并发症也便日渐突显。所以说,浊毒对络脉是一种慢性损害,是长期持久的影响,具有隐匿的特点,在浊毒损伤初期,常常因临床表现缺乏或不明显而易被忽略,待到临床症状出现时,已是络伤较重,脏腑功能出现明显失调,机体损害较为严重之时。这时,病情往往虚实夹杂,顽恶难愈。若浊毒伤于肺络,肺燥失润,可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而发咳、痰、喘;浊毒伤于心络,心络失养,可见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发胸痹、心痛;浊毒伤于脑络,蒙蔽清窍,可见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而发中风偏瘫;浊毒伤于经脉,经脉失养,可见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而发肢痛、脱疽;浊毒伤于目络,目络阻滞,可见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而发视瞻昏渺、暴盲;浊毒内停,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可见糖尿病合并肾病而出现水肿、关格等;浊毒内阻,郁而化火,可发为疮疖、痈疽等。
3 现代医学研究提供的实验依据
刘树琴[2]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时,慢性高血糖激发了血管内皮氧化应激反应,在合并高血脂、肥胖、高血压时,则更加重这一反应造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产生各种黏附因子及细胞炎性因子,最终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管壁的损伤,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王冀苏等[3]研究发现,调节T细胞表达与糖尿病患者分泌趋化因子(RANTES)在大血管及微血管内皮表面表达增加,其与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后,可激活白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诱导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参与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根据现代络病学说,脉络与中小血管、包括微血管特别是微循环有同一性,脉络病变与微循环障碍具有一致性[4]。笔者认为,现代医学研究揭示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上的由各种炎性因子组成的纤维斑块,类似于中医学中的浊毒物质,其壅滞于络脉,损伤络脉功能,终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小 结
浊毒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浊毒伤络是其主要病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由于痰、湿、瘀蕴结体内日久,化为浊毒,损伤脉络,浊毒伤络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迁延、加重的关键所在。浊毒对机体的损伤是逐渐积累的,具有隐匿性。因此,在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出现之前,我们就应提早干预,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后,则更应注重浊毒伤络病机,合理用药,以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浊毒为病,源于而重于痰湿瘀,徒以祛痰、化湿、活血化瘀及一般通降之法不能及之,非搜剔不能祛除,惟需重用搜络剔浊散结消疒徵之品,搜刮剔除其久潜络脉之浊毒,才可使浊毒得祛,络脉得通,从而恢复脏腑气血之功能。水蛭为逐瘀通经、搜络破血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4];白僵蚕为熄风通络、化瘀散结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抗凝、抗血栓、促纤溶,以及降糖、降脂作用[4];全蝎为搜风通络、解毒散结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当归为补血活血通络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中阿魏酸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产生自由基酶的生成,促进清除自由基酶的生成[4];皂角刺通窍,可剔顽痰老痰;刺五加活血通络,《药性论》云“能破逐恶风血”。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糖尿病***中常用的药物,如黄芪、丹参、三七、川芎等中药中有很强的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抗氧化作用[5]。大黄有清除多种活性氧的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6]。黄连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血糖作用[7]。以上药物临床均可酌情选用。
【参考文献】
[1]张中超.内分泌科主治医生245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19.
[2]刘树琴.2型糖尿病与炎症及他汀类药物[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2):9-10.
[3]王冀苏,孙子林,金晖.RANTES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6):425-427.
[4]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6,135,148,150,132.
[5]王拥***,何士大.抗氧化中药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5):312-314.
[6]顾刘宝,万毅刚,万铭.大黄***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0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