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1
“上课多浪费体力与脑力,我们去吃饭吧。”苏小吉趴在课桌上,目光炯炯地望着我。
“可是下节课怎么办?”我犹犹豫豫地发问。
“逃掉!”她拉着我一路狂奔到马路对过的牛肉面馆。刚才我们所处的地方是补习班,所以她才肆无忌惮地逃课,虽然她刚才说过一节课老贵老贵了值40个冰工厂……
“老板,两碗牛肉面,要大碗哈。”她中气十足地喊。
貌似她的注意力已从天价课堂转移到廉价的牛肉面上。
“大妮儿,我知道你吃得慢,我吃完就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你在这儿等我。”
我点点头。
服务员端了两碗面过来,那姐恨不得把脸扎碗里面,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模样使我目不忍视。我把碗里的牛肉都夹给她然后低头吃面,我知道她无肉不欢。
听到“咣当”一声我才抬头,苏小吉把碗往桌上一扔,抹抹嘴巴,心满意足的样子,“大妮儿,我走了,等着我哈。”她老人家是走出店门了,但我看到坐在收银台处的老板娘,我不知道她是怕把碗摔破还是怕碗把桌子砸出个坑,总之脸色很难看。
我吃完了就去付钱,刚拿到找回的零钱就感觉肩膀被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侯皓辉,男生露出元气十足的笑容,“哎,那么巧。”
“一般小巧,你刚来吃我就要走了。”
他也不在意我的调侃,“老板娘,一碗牛肉面,一瓶七喜。”又望向我,“你要不要喝饮料?”
我忙摇头摆手,“我不喝。”
他不由分说打断我的话,“再拿一瓶果粒橙。”生怕我客气推脱,他直接拧开盖然后递给我。
我连想哭的心都有,哀怨地攥着果粒橙,内心百感交加。只好坐回餐桌,把果粒橙放在桌上,侯皓辉就挑了我附近的餐桌坐下和我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苏小吉回来了,我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来,把饮料塞给她,然后挥手跟侯皓辉说再见。
苏小吉说:“你大姨妈来了还喝凉的,不怕血崩痛经了?”
“噗。”我回头一看,侯皓辉将口中的饮料全喷出来了,脸涨得通红。我有点撑不了,扯着苏小吉让她快走。
苏小吉一步三回头,“刚才你在跟谁说话,我没戴眼镜还没看清你就把我拽走了。”
我直翻白眼,“侯皓辉啦。”
“什么?!”
她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我很不解,“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他……他……他就是我说的小红鞋。”
“什么?!”轮到我目瞪口呆了。
苏小吉喜欢上一个男生羞涩且神秘地不肯透漏他的名字,因为他穿红色运动鞋,所以一直用局部代整体叫他“小红鞋”,班上有不少穿红鞋的男生,我选择题命中率都很低更何况这事,就等她憋不住了告诉我。
没想到是侯皓辉。
玩世不恭的翩翩美少年就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柯景腾。
苏小吉紧张起来,“怎么,他不好?”
“啊?”我回过神来,咬牙切齿地说,“不啊,人真不错!大方!热情!你手里拿的饮料就是他买的。”
她捂脸,“那我刚才是不是太狂放了?!早知道是他我就不那么大声说话了!他万一不喜欢我了怎么办?”
可重点好像不在说话声音大小而在说话内容吧。我拍拍她肩膀以示安慰,“你说的话他有点撑不了而已,乖,别多想。”
②
晚上快要睡了却接到苏小吉电话。
“大妮儿,大妮儿,大事不好了!我取钱只把钱拿走了忘记拔卡,怎么办?”
“啊?那卡里还有钱没?”
“钱是没有,但那张卡是前段时间被我弄丢我爸刚补办的,如果没了的话……”她顿了顿,“我爸会不会弄死我?”
我一时内心无力,要是我是她爸,听到这消息估计会一口气上不来。她的神经简直和葛胖子的腰一样粗,她肯定不是我们地球人,八成是从外星来的。
“大妮儿?你有在听吗?”
“啊?有啊,听着呢。我先阐明我的观点,咱俩感情那么好,我不歧视你,歧视残疾人是不对的,特别是你这种脑残志坚的。”
她恼羞成怒吼了我一嗓子,“死大妮儿!”停了一下又说,“我残我快乐,明天再跟我去一趟,去找找那卡,要不是被之后取钱的人给了,就是被机器吞了,它要是吞了它得给我吐出来!”
“好好好。千金,恼也没用,先睡觉吧。”
“只能这样了,睡吧,晚安。”她泄气了,语气微弱。
“晚安。”我挂断电话。
好像每次她总是等我先挂电话,我问她原因时她说不想让我听到挂断电话后单调的“嘟嘟”声,会落寞的。于是我就被感动了,从那时起我就想和她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③
上午放学后我陪她去了昨天她取钱的地方,如我所料插卡处空空如也,我们面面相觑,苏小吉突然抬脚踢向取款机。
我拉住她,“哎,大姐,它可是无辜的就别朝它泄恨了,踢坏了是要赔的。”
“哈,你们是打算把它弄开偷钱么?那分我点吧,我很穷的。”男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又是侯皓辉。他停下单车,一只脚撑地,脚上是刺眼的红色运动鞋。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只能算我们半个同班同学,在学校是我们邻班的,在补习班和我们一个班,见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说起话来。
苏小吉掐我胳膊,耳语道:“你要是敢跟他说我取钱没拔卡的事,我就把我的袜子塞你儿子嘴里。”
我打了个冷颤,想了想才开口,“分你个头!国家机密哪能透漏给你这个平民小百姓。”
“哦哦。”侯皓辉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那我先走了,再见。”
苏小吉说,“再见。”
她突然的温柔让我受到了惊吓。她的脸庞微红,目光一直牵着侯皓辉离去的背影,我感觉得到,日光下少女情怀沸反盈天。
这一天天气晴好微风阵阵,我们被淹没在人潮车海中,但世界好像狭小地只有我、她、他。
④
刚打了下课铃苏小吉就把我往教室外面扯,“走,去看小红鞋。”兴奋、激动、羞涩的表情在她脸上就像路口的红绿灯循环变换。
“大姐,咱能不能不老在他教室门口晃悠,很奇怪诶!”我对于高频率地来回走动伸长脖子往里看的行为颇有微词。
“既然这样,那……”她拽着我往楼上跑,跑上半层楼梯趴在扶手上往侯皓辉所在的教室看,我感叹实践出真知,从上往下透过窗户观察里面的情形,可谓是一清二楚。
“唔,你们在看什么?”
还是侯皓辉。他在楼上出现走下楼梯来到我们身边,苏小吉立马全身僵化了。
我先发制人,“倒是你,去楼上干吗了?”
“英语老师找我默写单词。”男生挤出委屈的表情,“我先回教室了,拜。”三步两步下了楼梯。
苏小吉一句话也没有说,我推推她示意往下走,“怎么不说话啊?”
“姐姐我词穷!还紧张!丢死人了。”
“我感觉最近怎么老遇到他,阴魂不散么?”
“正合朕意。”苏小吉眉开眼笑牵着我打道回府。
“话说回来你什么时候告白?”
半晌没有声音,我疑惑地看向她,她无措地与我对视,轻轻地开口,“我不敢。”
⑤
我第一次撇下苏小吉。
我说我扫地让她先走不用等我了。不一会儿侯皓辉走进我们教室,他冲我挑眉,“小孩,你找我有事?”
“你有没有喜欢的人?”我很认真地问。
他惊异地瞪大了眼,“是没有,不过你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请和苏小吉在一起。”
请你和她一起,她迷糊、大大咧咧,需要很多很多的爱与照顾,我希望你能给她我所不能给她的,更重要的是她喜欢你。她有爱她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朋友们和闺蜜我,我相信她也需要一个她喜欢也喜欢她的少年。
我不希望她的喜欢要因她的不勇敢而不见天日,既然她不敢亲口跟你说,那么由我代劳。我感觉她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我想要她幸福,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丢了银行卡第一个告诉的是我而不是她的父母,我对于她有多重要那么她对于我也就有多重要。
明亮的灯光自上而下倾泄下来,少年的影子被拖长延伸至我的脚下,他的眼神飘忽不定,瞳孔里映出我坚定的样子。
我想起苏小吉在过年那天打电话给我:“大妮儿,2012我们都要幸福。”她明快的声音没有被充斥于耳边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淹没,冲破夜幕的五彩斑斓的烟花是她声音的背景,最微小的最清晰的她的声音。我露出温暖的笑容,呵出的气息将玻璃蒙上了一层薄雾,外面的一切都模糊了。我加重语气,“我们都要幸福。”
所以我要实现她的愿望。
“她喜欢你。”
“请和她在一起。”
有点意思
刻舟求剑那个人在
舟上到底刻了什么?
文/罗强
史上最著名的商人吕不韦先生,闲暇之余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后人以寓言引申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战国时代,思想自由,诸子百家万花齐放,这哥们儿,也许是个行为艺术家,绝非寓言里的愚蠢,不过,他到底当时刻的是什么呢?
教材版:他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火锅版:他刻了“海底捞”,然后就有服务生从水底钻出来,温柔地问:你丢的是金剑、银剑还是铜剑?
故事版:他刻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刻舟求剑》。
求证版:刻上了“舟求剑"三字
考证版: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遽的意思是立刻,契的意思是雕刻,很显然他刻了“其舟”。
搞笑版:刻了一个“我不会游泳大家记得提醒我”,就下去了……
综艺版:他刻的是: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伤感版:他刻了一首诗:“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古文版:昔日凤求凰,今日舟求剑。吾名为舟,伊人为剑。怎奈何,舟行剑止,水之故,艄公故?
实话版:很显然,他刻了木头。
物理版:刻公式计算船的航速、剑的阻力、水的流速,当他算出剑和船不在同一个坐标的时候,大叫一声跳到了水里。
电脑版:刻了一张盘。
国际版:凡能自河水中拾出此剑者,即为英格兰之王。
广告版:办证:13XXXXXXXXX。
歌词版: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
启事版:X年X月X日在X湖中丢失宝剑一把,如有捡到,请速与失主联系,联系电话:1XXXXXXXXX,有重谢。
遗憾版:刻了自己邮箱地址,船主好人一生平安。
啰嗦版:刻的是:我的剑到底存不存在,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把剑,如何证明确实存在或确实不存在这样一把剑,假如存在这样一把剑,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从何出来要打哪里去,它的追求又是什么?假如确实不存在这样一把剑,那么,我丢的到底是什么?
不文明版:XX到此一游。
咆哮版:剑,你为何离我而去,你是背叛,是出轨!
诗词版:你捡到或者不捡到我的剑,我的剑都掉到水里,一直在那里。
谷歌版:其实那人在宝剑落水之时,果断掏出手机进入google地***,标示当前所在位置后,在船上刻下东经XXX.XXX、北纬XXX.XXX
网络版:刻的是:该网页无法显示。
可爱版:刻了四道杠
神曲版:他刻了“啊哦啊哦黑阿塞低啊赛都阿塞蒂个叨阿塞蒂阿塞爱塞到。”
伤心版:我真傻,真的……
促销版:超奢华纯铂金镶钻宝剑,抢购价:998,998,只要998,赶紧打进电话抢购吧,拾得宝剑者凭宝剑打95折。
无聊版: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武侠版:剑魔独孤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科幻版:他并没有刻什么,只是想把这艘小船顷刻间改造成潜水艇。
西游版:曾经有一把剑,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
心情版:悲剧!
红人版:贾宝剑,你妈妈让你回家吃饭。
小说版:此处省略一万个字。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2
【用法分析】:守株待兔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来源】: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英语翻译】:wait for gains without pains
【成语声母】:SZDT
【成语分辨】: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守株待兔的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守株待兔的反义词】:通达权变
【成语故事】: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近似成语】:
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兔缺乌沉:犹兔走乌飞。
兔葵燕麦:形容景象荒凉。
兔尽狗烹: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兔角***: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成语造句】:
1、恋爱就像打喷嚏,不经意间总能打得出来,刻意要打一个却总是打不出来。爱情常常不属于那些穷追不舍的猎人,而属于那些守株待兔的人。
2、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3、守株待兔:考试要想分数提升上去,不能靠守株待兔一样只练习几条题目,要彻底熟练所有的课本题目才能真正的拿到高分数。
4、经验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5、妨碍我国教育募捐***策执行效率的高校因素表现为募捐意识不强,“守株待兔”思想严重;缺乏募捐规划;募捐物种类单一;募捐专业化程度较低、募捐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等方面。
6、也许我只是在守株待兔,从来没有主动争取过,但从自身而论,我远没有优秀到能够吸引她的程度,就算是知道了她有男朋友,却依旧固执,也许,再过一秒,再过一天,她就会来到我的身边。
7、干警们隐蔽在犯罪嫌疑人寓所周围,守株待兔,只等他出现。
8、平时学习不肯用功,考试想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守株待兔吗?
9、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而不是只会守株待兔而已。造句网
10、积极的选择就是不要守株待兔等着机会掉到你怀里,而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成语接龙】:
守株待兔 兔死狗烹 烹龙庖凤 凤舞龙飞 飞遁鸣高 高才捷足 足食丰衣
衣冠楚楚 楚雨巫云 云消雾散 散阵投巢 巢林一枝 枝附叶从 从天而降
降心顺俗 俗不可医 医时救弊 弊帚千金 金汤之固 固步自封 封己守残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3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在观看《忏悔录》的过程中,有一个贪官的家属这样说道:“其实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团聚在一起。”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在各种诱惑面前,我们面对的是金钱关、权力关、人情关的种种考验,一旦私欲膨胀,便一发不可收拾,哪里还来得及考虑自己的亲人?片中,另一个贪官说道:“我吃也没吃着,用也没用完,你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吗呢?”是啊!古人说的好:良田千顷,日食三餐;广厦万间,夜眠八尺。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因所谓的“一时糊涂”,就堕入腐败的深渊,铸成千古恨,再回首悔已晚矣。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人到滑稽小丑,只有一步之遥”。片中那些痛哭流涕的面孔,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的领导者,如今却成了追悔莫及的阶下囚。他们也曾在***旗面前,立下铮铮誓言;他们也曾高风亮节过,也曾心如止水过,其间的蜕变是何等发人深思!
与其忏悔,为何不时刻为自己长鸣警钟,高悬利剑?明朝的清官于谦当年“两袖清风朝天去”,是怎样令人崇敬的姿态啊!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廉洁奉公,做一个人民爱戴的好官呢?作为统计部门的领导者,我想发表几点自己的浅见。
首先,要守住根本,把好思想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自觉改造个人的思想境界。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处理好工作内八小时与工作外八小时的关系;在价值观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在工作生活中,只要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时时保持平和的心境,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就不会有那些蠢蠢欲动的杂念。
作为一名接受了多年***的教育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守住思想堤坝,时时以***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用制度约束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不为官位去奔波,不为金钱去推磨,不为美色而动心,真正做到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我这样说,大家也许会觉得夸张,毕竟,统计部门长期以来的形象,就是个没权没钱的“清水衙门”。想当初,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安徽省林业厅原厅长、***组书记唐怀民因被判刑,“清水衙门”里的腐败现象难道还不值得引起世人关注?世上没有绝对的腐败土壤,也没有绝对的纯净圣地;人心是一片可以随意开垦的土地,思想是播种者。正因我们不是圣人,才更应该像圣人学习,“吾日三省吾身”,不给腐败之毒滋生的温床。
其次,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一名***组书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靠两条,第一靠学习,第二靠实践。学习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学习深入了,知识丰富了,境界提高了,眼界开阔了,看问题也看得透了。只有正确判断出***治是非、理论是非,分清假丑恶、真善美,才能想明白一个人怎么活着才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要好好学习十七大精神,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天津市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规定,加强***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修养。要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展开大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持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看自己是否牢固树立了正确的领导观念;是否处处起到了带头和表率作用;是否在工作上尽职尽责;是否真正做到了用权问心无愧。不仅要和别人比,更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再次,要带好队伍,管好亲属。作为本区统计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在注重自身***性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履行好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班子和队伍的职责。对街镇乡的基层统计部门要起到指导和服务的作用,要做好表率,以自身“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带动和影响整个***员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转变。要切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使之增强***治责任感,严于律己。用案例教育他们,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统计部门虽然清贫,但决不是世外桃源。只有始终不渝的廉洁,才能换来长久幸福的快乐。要管得住亲属和身边的人。一定要做到从严治家,把好自己的家门,管好自己的家人,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做违纪违法的事情。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对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报告,绝不能袒护。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4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7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分)
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cháng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路;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值得chōng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2.默写。(10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② ,江春入旧年。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 。
④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⑥梅须逊雪三分白, 。
⑦青女素娥俱耐冷, 。
⑧潮平两岸阔, 。
⑨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3.仿照下面两个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泉。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 ? 。
(二)运用(共6分)
4. 语病诊室:找出病句,在相应的横线上修改。(2分)
为了成功地举办这次晚会,我们请来了①歌舞团的几位青年舞蹈演员,她们都是②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演员,她们的积极参与,激情演出,③将是这次晚会成败的关键。相信,这次晚会一定能圆满结束。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5.学了本册的第一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4分)
① 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等)
(1分)
② 请你再设计三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3分)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往事依依》,完成6-10题。(13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6.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可以仿照上文,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2分)
(二)阅读《寓言二则》,完成11-13题。(20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先自度其足 至之市 及返 遂不得履
遽契其舟 是吾剑 不亦惑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2.翻译下列各句。(8分)
何不试之以足?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3.这两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母亲的目光
⑴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⑵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快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⑶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⑷“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⑸“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⑹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⑺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⑻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⑼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⑽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⑾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4.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分)
15.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
⑴ 这段文字把母亲比做 、 、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4分)
⑵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6.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7.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叹:“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3分)
三、作文(共50分)
18.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你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试卷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略
2.略
3.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4.第②处“德高望重”改为“年轻有为”第③处“成败”改为“成功”
5. ①萌芽 文学之星 新视窗等(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②“我与名著”“名著简介”“文学新星”等(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
(一)6.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①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7.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8.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9.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10.略
(二)略
(三)14.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
15.⑴天空 礁石 河床 执着和深情
⑵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16.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1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的思考方向:①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②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③理解并珍惜亲情等。以上三个方面,只要答对一个方面表达流畅即可。
写作
18.
(1)评分表
条件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卷
45—50分 立意深刻
中心突出
内容丰富具体
审题准确 语言优美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严谨
层次分明
衔接自然
二类卷
39—44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审题比较准确 语言通顺连贯
大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三类卷
33—38分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审题基本准确 语言通顺
有少量语病 结构尚完整
层次较清楚
四类卷
26—32分 中心不明确
内容较空泛
偏离题意 语言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结构欠完整
层次不清楚
五类卷
25分以下 严重偏离题意 文理不通 结构层次混乱
(2)评分注意事项:
①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试卷,一律交阅卷小组处理。
②内容、语言、结构三项条件都具备,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一类卷上限的,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卷上限的,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在同类卷中,凡语言项突出的,可酌情提档评分。
③能够审清题目,突出重点即可。
④关于语言。一类卷必须无明显语病。凡明显语病较多的,不得评为一、二类卷。
⑤关于卷面。字体辨认不清,乱涂乱画的,扣3分;书写不认真,字体不端正,卷面不整洁的,扣2分;书写不够认真,字体不够端正,卷面不够整洁的,扣1分。
⑥关于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别字(重现的不计)每个扣1分,扣满3分为止;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1分。卷面、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扣分累计不超过5分。
⑦关于篇幅。不足5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少于300字的,原则上不得进入三类卷。
⑧不设基准分,按质给分。达到一类卷要求的作文,应敢于给高分甚至满分,满分作文应占全部作文的适当比例。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5
一、鉴赏诗中形象及意境
2012年高考有11道题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意境的理解。形象是构成诗歌内容的最基本元素,也是阅读理解诗歌的基础,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分为三类:人物、事物和景物,学会观察、了解、分析意象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基准,对诗的全面理解都是以此为生长点的拓展和延伸。
该类题的模式为:结合……,分析诗中描写了……的形象,体现了……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的意境,有……的作用(效果)。今年高考对物象(托物言志)类诗歌没有涉及——需要予以重点复习。
[例1]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中景象的理解,首先要找出“雨”“叶”“雁”等意象,其次要抓住“萧萧”“惊”“孤”等词了解特征,品味其中蕴涵的诗人的主观情感,从而概括出诗中描绘了一幅晚秋晓寒,月冷人寂的江南水乡画***。
答案示例:(1)描写了一幅早晨赶路,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的氛围。(2)诗人借孤舟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借孤舟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单寂寞、思乡怀归之情,表达漂泊无依之感。
启示:山东卷的命题可谓煞费苦心,两小题都以理解意象为突破口,来理解诗词本意。诗词鉴赏江苏卷第2题、安徽卷第1题等都属同类,问法如出一辙。
[例2]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析:对意境的理解体现了对考生概括、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这是提高鉴赏思维品质的重要一环。将单个意象有机地组合赏析,是同学们在脑海展开的艺术再创造,以精准的语言、有机的条理、缜密的思维表达出来则是同学们分析思辨能力的综合体现。鉴赏意境离不开对意象的提炼、整合,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品味领略,离不开我们平素的多向思维训练。
答案示例:(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容的整肃,也暗含了***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启示:在17套高考语文试题对诗词鉴赏的考查中,湖南卷的大胆创新,不落俗套令人注目,第1小题考查文学常识,第2小题***考查对意境的理解领略,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二、品味诗歌中精妙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对诗词语言的品味感受就远离了诗词美感的根本,也悖离了新课改诗词教学的目标。该类题针对的往往是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精妙传神之词句,解答这类题必须充分调动认知经验,综合联想、想象能力,克服思维定势,发挥多向思维,纵横驰骋。
该类题的模式为:诗中的……字(词、句)用得精妙,极富韵味,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例3]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解析:理解词语含意,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入手,表面上此处“软”字写光芒给人的质感,“涌”写描摩山渐渐涌现的动态,可是光的柔软又怎么能感受?静止的山峰何以又能自显?这些矛盾、疑虑之处恰是本诗的精髓所在,蕴涵了观者对自然的钟爱、陶醉之情,语似平淡实则精妙之极。
示例:作者运用通感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东山晴后在阳光的照耀下雪山的美丽景象。
亮点:四川卷、湖北卷、江苏卷的诗词鉴赏题都考查了对诗歌语言的品味理解,体现了对炼字、炼句能力的重视。
三、领略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从广义上来讲是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表达技巧内涵广泛,考生在做答时应析文会意,明确方向。鉴赏诗词可以由点到面地来领略诗词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语言组织、作品谋篇、立意升华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这类题的模式为:这首诗在……方面,独具特色(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来,结合诗句分析。综观2012年高考,对诗词表达技巧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修辞手法,诗歌结构等三个方面。
[例4]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体现了对同学们具备常规知识和科学思维习惯的重视。领略表达技巧要熟谙概念,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解读本诗第二联是关键,本联前勾后连,左右突击皆意在落叶;而末联的写松貌似突兀,实则写落叶,意味深长,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示例:(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启示:分析表达技巧,宜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诗词鉴赏广东卷第1小题,江苏卷第3小题,辽宁卷第2小题,福建卷第1小题都是针对表达技巧入手。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诗缘情而作,思想感情是诗歌根本,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是对学生鉴赏素养的综合考查,体现读者对作品的深层感悟、理解、品评和运用能力。解答该类题应联系全诗,切中文本,知人论世,不可随意拔高,不应凭经验臆测,不可以万能应之,更不宜投机取巧。
[例5] (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 李纲
江上雪,***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解析:“诗贵含蓄”,诗人的情感蕴涵在具体的细节中,如“云水”“烟”等意象和“归去”“人轻笼”等行为,抓住这些便不难做答。
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启示:该题独具匠心,综合性强,题目中的次句巧妙地提示考生联系诗句理解主旨,将抽象的情感落到实处,降低难度,也提醒考生理解诗词不应投机取巧。天津卷第3题,四川卷第2题,重庆卷第1题等都是对这一模式的变异。
在题型的设置上,2012年高考诗词鉴赏题依设置题型大都采用针对一首古诗词,设置2-3个小题的考查形式,或以主观题呈现,或以客观题表述,而浙江、江西等卷将两首诗(句)放在一起,比较异同,考查甄别评价能力的做法值得关注。
模式: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的形象,表达了……的感情,但在写作手法方面有哪些不同,试联系全诗做简要分析。
[例6] (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案示例: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不同点: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美文欣赏
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用心
布里格姆22岁那年大学毕业,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心里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进入社会。那时,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名教师。他从小就向往这个职业,觉得它很伟大,很神圣,也很有意义,受人尊重。
于是,他慕名来到剑桥市,之所以选择这个城市,是因为他觉得这座小城因剑桥大学而闻名于世,这里幽雅僻静,有文化底蕴,学术氛围浓厚,能在这个城市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那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但现实不遂人愿,他一连向几所中学发出求职简历,可没有任何回音。后来,他降低求职标准,把目光转向小学。可这个城市仿佛容纳不了他似的,他又被各个小学拒绝。
那段时间,他心情糟糕透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就在这时,布里格姆获得一个招聘信息,剑桥市***府要招一批清洁工,任务就是打扫大街,保持城市的洁净,给游客留一个好印象。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报名了。要知道,清洁工离教师这一职业有多么遥远,那不是自己的梦想所在啊!
这次很顺利,他被录用了。他的工作同中国城市的清洁工一样,就是推着垃圾车捡行人丢下的垃圾。起初他不太适应。不过没多久,他就喜欢上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他不再觉得这个职业卑微了,反而觉得很光荣,能为剑桥这个美丽的城市奉献自己的辛劳,他认为很荣耀。
清扫空隙间,他常常听街边的一些老人闲聊,聊城市的历史以及许多秘闻。剑桥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学术气息浓厚,历史名人众多,随着历史的沉积,许多东西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而这些正是游客迫切想知道的。耳濡目染,他对剑桥的了解越来越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向他问路,他不仅给游客指引了道路,还讲解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没想到他的介绍把游客迷住了,于是让他当导游。由于他本身口才不错,又有文化基础,所以讲解起来朗朗上口、绘声绘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后来许多人来剑桥旅游,指名道姓让他来导游。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6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开始积极发言,那被调动的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
一、问题导入
只要有问题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学生默默无语。学习源自于疑问,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民族地区小学生虽然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但同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活经历的丰富多彩,常常为文本的延伸拓展埋下伏笔。我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如:教学《珍珠泉》时提出为什么此泉叫珍珠泉?泉水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又如:《找骆驼》这一课,抓住一个“找”字,为什么找,最终找到了吗?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二、语言导入法
教学时,教师的语言首先应准确、精练,其次还应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我国南海之滨广东,有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那里有一株五百年的古榕,它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整个小岛,林中栖居着上万只鸟,可以说是鸟的世界,鸟的天堂。著名作家巴金游览之后便写下了《鸟的天堂》。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现了鸟的天堂的优美和情趣,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寥寥数语,就拨动了学生求知的心弦。
三、实验导入
实验最大的好处是直观性,在理科的教学中提倡多动手做实验。同样,在语文的教学中何尝不可以吸取其他科目的经验。有的时候一个有趣小的实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刻舟求剑》,先以模拟情境演示,一艘小船可以前后移动,“剑”从“船上”落到水中,在船舷上刻上记号,然后使船向前行进。演示到这,要学生说出用“刻舟”的办法“求剑”能不能求到。于是,学生凭借眼前的形象进行分析推理:剑从某处落入水中,已不能随船前行;船不断前行,离剑愈来愈远;到了对岸,与剑距离更远。从而得出“剑”是捞不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个人错在哪儿,从而认识到错就错在用不变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身是在变化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去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四、诗词导入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教学《春天来了》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境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
五、生活导入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特别是民族地区小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往往能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比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课中,我先请学生说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然后拿学生写给我的意见,自我批评还不是一个好老师,请同学和自己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告诉大家课文中的老师好在哪里。
六、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激发人体情感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七子之歌》时,教学伊始我给学生放了一段《七子之歌》的乐曲。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如泣如诉的吟唱,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七、故事导入
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民族地区小学生从小就在倾听各种喜闻乐见的家乡故事中长大,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画杨桃》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观察的故事,如藏民族文化中的智者的故事,或者是学生熟悉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或者是阿凡提的故事,都能使学生迅速引起任何观察的学习兴趣。
八、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氛围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7
我国寓言最早来源于民间的口头传说。自从原始公社瓦解到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往往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反映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或生产劳动力的经验体会,或生活中的趣闻教训,或对社会丑恶 的揭露和讽刺。这类小故事寓意深刻,它们能发人沉思,启人智慧而深受人们喜爱,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民间创作中的一部分收入诸子著作或史书保留至今。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社会大动荡,***治斗争日益尖锐,列国诸侯世卿争先养"士",要他们出谋划策,应付时局。这些士子们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和统治集团的需要出发,提出各种不同***治主张和学术观点,游说人主或著书立说:为了驳难对手,申述已是,需要高度的语言技巧,使人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于是寓言这种借生动的故事寄寓抽象道理的表达方式,由于论说的需要而被广泛采用了。可以说寓言到了战国时代,经过诸子的广泛和加工提高,也就成了"百家争鸣"的一种艺术手段,发挥了它巨大的社会作用。
先秦是中国寓言的黄金时代,不但数量多,而且大都十分精辟生动,《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战国策》等书中,都保存着许多寓言,《列子》虽成书在后,也有广传先秦的寓言。
我国古代寓言虽无***专著,只是作为论述手段散见于上述各书中,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分析它的艺术特点,我觉得主要有一下的几个方面:
一、整理与形象的结合
整理与形象的结合,是寓言的一个重要性。寓言的要义不在故事的本身而在它所寄寓的道理,它是借具体的形象来某个道理或某种用意。如《刻舟求剑》的故事,看是很简单,但它不只是为了表现求剑者的迂腐可笑,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的人,说明凡事必须根据客观形式的变化,因时、地理而异的道理,使他们发挥思想的光辉。《愚公移山》正因它说明了坚持不懈必定胜利的道理而获得长久的生命。《拔苗助长》说明主观急躁,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失败的道理而使人深受教育。因此可以说,深刻的道理,正是寓言的生命;没有它寓言便失去意义和光辉。然而寓言的深刻道理,又必须借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表明,否则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
二、寓理于短小故事中的理性美
寓言,有所寄托或比喻之言,它所寄托或比喻,就是说明某种道理,给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所以作品所叙述的不是纯故事,而是借简短的故事揭示深奥的哲理。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所以说,寓言提示的哲理,真理,其实就是揭示了美产生的前提。当然,寓言不是在空洞的说教,而是借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将道理揭示出来,真理(哲理)寓于短小的故事之中,给人以理性美。
中国古代寓言,都基本上揭示了一个道理或者多个道理。《东施效颦》,提示了不顾条件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要失败的;《涸辙之鱼》从实际出发,升斗之水就可以救活鲫鱼一条命,而不从实际出发,要去"西江引水"这显然是救不了鱼的,由此可见,从实际出发是非常重要的。《郑人买鞋》,把书本道理看成是僵固不变的教条,而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是不利于社会和生活的。《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揭示了真理的存在,真理的重要性。《困石据蒺》,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纪昌学射》揭示了基础与成绩的关系;《盲人摸象》,揭示了片面认识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论带来的危害;《井中捞月》告诉我们,办一切事情都有要从实际出发,出发点必须是现实的,而目的也必须是可能的;《空中楼阁》告诉我们,违背了事物的规律,是做不了一切的,等等。这些寓言,看起来是一则故事,一则笑话,然而更多地是看到了这些寓言理性美。
三、比拟和夸张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8
一、设疑激趣,引发思维的主动性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前提,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能达到激趣引思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时,用电脑动画展示实验过程:蒙住蝙蝠的眼睛,它能在挂满铃铛的室内自如飞翔而不碰响铃铛;蒙住蝙蝠的嘴巴,它就四处乱撞,方向不辨;蒙住蝙蝠的耳朵,它同样乱飞乱撞,不断碰响铃铛。看完这段饶有趣味的动画,让学生回答:蝙蝠飞行时依靠什么器官来导航?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被激发起来。经过思考、讨论、分析得出了“蝙蝠飞行时依靠嘴巴和耳朵来导航”的结论。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思考和推理判断,反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主动地发展。
二、着意发散。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本身就体现了创造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训练,是培养思维求异性的有效途径。如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运用动画演示:(1)用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原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还有别的推导方法吗?学生再次操作,再次动画演示:(2)把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沿着梯形的一条腰所对的顶点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4)还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以上几种剪拼方法都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操作和演示结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提供变式。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能随着问题情境发生的变化,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现实情境出发,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提供变式训练,对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电子白板投影出示:工地上有水泥150吨,水泥是黄沙的2/3,黄沙一共多少吨?请学生解答。然后将划线部分依次变换成:
(1)黄水泥多2/3:
(2)黄沙是水泥的2/3:
(3)水泥比黄沙多2/3;
(4)黄水泥少2/3:
(5)水泥比黄沙少2/3。
随着条件的依次变换,引起学生不断地思考,在解答前提的基础上。迅速作出必要的调整,从而锻炼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引导探求。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必须以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理解、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为基础。因此,锻炼思维的深刻性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引导学生探求事务的实质和内在规律。例如语文学科中教学《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时,一些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理解“捞不到剑”的原因以及故事的深刻寓意。如果采用多媒体动画将剑落水沉底静止而船继续运动的过程演示出来,“捞不到剑”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在学生理解了这个原因以后。再通过对动画演示中“变”与“不变”的讨论、分析,总结出故事的寓意: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依旧按照老办法去办事,肯定不会成功。又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形叫做三角形”这个概念,如果泛泛而谈,就不能使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清晰正确的表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白板出示一些正例和反例,如
让学生能抓住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对三角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像这样抓住事物的关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其实质,对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五、对比辨别,发展思维的批判性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9
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导入。
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刻舟求剑》导入: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的成语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旧知识导入法)生:(学生说成语故事的名字,或找一个学生说一个成语故事(讲故事导入法)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机会我们开一个成语故事会,好不好?生:好!师: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看看《刻舟求剑》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揭示文章的题意导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统摄全篇的作用。审题,就是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题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时,就紧扣“题眼”,巧妙导入。上课开始,这位老师佯装郑重地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战士。刚刚写完,全班学生一下子都嚷了起来,“老师,你写错了!”“老师,不是‘战士’,是‘壮士’。”……这时老师故作吃惊的样子说:“我写错了吗?”只见他边说边拿起课本看了又看,尔后抬起头来半真半假地说:“壮士和战士不都是当兵打仗的?一个样嘛。”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又炸开了锅,“不一样,虽然壮士也是战士,但他们不是一般的壮士,他们是勇敢顽强的,不怕牺牲的战士。”教师欣喜地说:“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壮’在哪里?”……这样破题入手,不但使学生了解这个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而且激发了阅读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课文的内容。
3.恰当渲染情感导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新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可通过创设情景直接引入。创设情景,就是通过声象或直观教具创设情景,或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设贴进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充满动力,积极参与。情感导入可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里。这种导入法是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切入点。当学生发现教材能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们就会显出更大的兴趣和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由“要我学”自然转换成为了“我要学”,实现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再用抒情的格调描述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欣赏草原一碧千里,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翔集的风景***片,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巧妙运用多媒体导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感知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让动画、影视进入课堂,使学生在声音、色彩、形象等方面获得较多的关于课文的信息,更好地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导入好比是一出戏的序幕。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古人云:“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不同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同一文章也会有多种教法。这里化用一句唐诗:文章本大成,师者巧为之。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我们老师能导演好每一出戏,尤其要作到“先声夺人”,这样才会“善始善终”,事半功倍。
5.精心设置情境导入。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篇10
作为“坐商”的典型,商(亦或经销商,门店老板)借助渠道或铺面资源,帮助企业销售产品,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可以说这种合作就是“双赢”,厂家、商,终端构成了品牌及产品打通顾客购买的“成交链”。商这类人群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变成“墙头草”,也可能成为“铁打的营盘”,关键看如何选择了,而这些选择大半也出于和厂家之间的关系处理。商是刻舟求剑,还是推波助澜,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理由和结果。
当然,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随着品牌升级、市场竞争等要素的变化,厂家经营理念、经营***策、产品定位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商、渠道终端所收到的冲击和所获得的市场空间,这两种风险是一样的,可以称作“常规风险”。
然而,如果在一帆风顺的背景下,企业突然改变经营策略、突然更换经营团队、突然改变产品风格,商遇到这种“非常规风险”的情况下,怎么办?
当变化袭来时要思考什么?
在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中,“非常规风险”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着的,而且很可能一下子改变整个链条结构,也有的被厂家作为改变市场座次、改变厂商关系的“杠杆”,这样的变化,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比如,笔者在陕西汉中下面一个县城与某豆浆机品牌经销商吴先生聊天的时候,该经销商说了这样一件事:从1998年开始,该经销商就开始经销广东佛山一家公司(KY品牌)的小家电产品,刚开始他们做电磁炉,后来看到九阳火了,就开始做豆浆机。起初做出来的产品大多都是直接模仿,针对三四级市场运作的,具有价格和山寨优势,相对成本而言,每台利润也有几十块钱。
后来,虽然KY品牌产品只是他所经销的众多品牌中的一个,但是在一件事之后,该品牌“加深”了他的印象。2008年,九阳、美的等品牌先后推出中高端产品,往高端发力。按理说这是中低端品牌的福音。但是KY品牌沉不住气了,居然更换了营销总监,挖来美的的一位区域经理,要搞“品牌升级、利润翻倍”的行动。在这个行动中,包含终端店头形象升级、广告支持等手段,但是有个要求,就是要求经销商要保证销量不能低于以前。
吴老板在接到厂家的行动通知时,反复斟酌了几天,他觉得这个事情不会有那么简单,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做再说,看品牌升级究竟能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看看品牌能否通过产品升级达到让人“刮目相看”的改变。因为吴老板也看到过许多品牌的成功升级,但是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策划手段需要非常规的突飞猛进。KY品牌能否脱胎换骨呢?和吴老板预料的一样,在新形象、新产品系列上柜后并没有获得顾客认同。在很多顾客,甚至在经销商心目中,KY品牌就是三线品牌,并没有支撑该设计、该价位的积累。
进,还是退?此时留给吴老板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字。退吧,这个品牌也做了这么多年了,于心不忍,而且万一出现市场奇迹怎么办?进吧,明摆着需要耗费至少半年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不菲的陈列及库存成本。
纠结了好几天之后,吴老板终于忍不住,直接给厂家老板孙总打了电话,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和意见。电话里头,孙总感觉也很抑郁,但是孙总还是希望吴老板能支持变革,支持公司新的变化和选择。与此同时,孙总还给吴老板讲解了未来半年公司即将采取的市场行动计划,支撑品牌升级及终端顾客的犹豫。
吴老板明白,同意KY公司的规划和变革,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虽说自己不依靠这个品牌谋生,但是出于老客户的忠诚,他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坚持和KY公司穿同一条裤子,参与变革和品牌升级。总之,他给自己下了“积极参与变革、力求双赢结果”的***令状。
问题不重要,方法是关键
吴老板在答应孙总继续合作的意愿后,对目前的情况及未来KY品牌的运作做了很多思考,他认为,自己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选择:
1)顺应变化,以不变应万变,顺应市场选择,自己不做努力;
2)主动应对变革,花力气在终端形象建设及品牌宣传上;
3)邀请厂家在自己的市场做推广活动,帮助厂家建立终端品牌宣传根据地。
同时,他心中也有几个疑点:
1)这次变革,其他市场的经销商会积极参与么?自己是否成了“傻子”?
2)厂家广告投放的资金来源充足么?品牌升级所需要的投入能否支撑到半年至一年?
3)转型期间,市场如果卖不动货,或者达不到基本的销量,怎么办?如果还没成功就已经宣告消亡,怎么办?
这期间,吴老板反复就心中所思考的几个疑点与孙总及营销总监做了详细的沟通。孙总、新营销总监和吴老板样,都在想这些问题,说明在面对困难或转型的时候,厂商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一致的。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实现转型或变革的成功,也是厂商之间的共同命题。关于第一个问题,后来孙总私下透露,确实在宣布这一变革的时候,线、二线市场反映还行,因为这类市场本身需要这种变革,但是一二线市场的推广成本也相当高,当时每个月收支很不平衡,但是咬咬牙也挺过去了。反而是三四级市场的经销商,对此变革不理解的居多,因为这类市场前期本身主要靠价格优势才好不容易立足下来,变革对短期利益影响很大。
吴老板与厂家的沟通,很快得到厂家的支持。
吴老板后来干脆去了一趟广东,和营销总监、孙老板一起把促销计划、市场推广活动的方案敲定下来。吴老板非常心急,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都算进去了,申请到折扣促销、买赠促销等支持,还申请到每月1场的户外展销活动的支持,每次活动额定费用不超过3千即可。
这样,吴老板心中已然有数,盘算了一下,自己目前有3个展柜,1个混合型店面。每月一场的户外展销活动,可以带来大约200台的增量销售,每次节假日的促销每个售点可以带来大约30台的增量销售,平常每个月可以增量销售大约为500台,成本大约需要4000元左右,厂家大多帮自己付了促销成本,自己也帮厂家提高了销售,这样的双赢在变革中也划得来。
说完这个案例时,吴老板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遇到事情的时候,感性思维是对的,但是一定要理性面对,积极选择,才能改变自我,取得双赢,因为,很多事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
感性思维的关键是理性面对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案例。2010年初,西安某商通过接触考察与某品牌签订了合作。当时最看中的是产品和理念。2010年底,厂家的老总换人(职业经理人),这样从产品开发和经营理念全都改变。西安市场经过大半年的运作,已经在周边建立起了销售网络,现在理念和产品风格一变,感觉在当地已经做不下去了。
更关键的是,该商当初选择这一品牌,可以说是“意趣相投”,该品牌的一句广告语虽然是抄袭的,但是很符合该商的审美观,因此该商花费了很大力气推广该品牌的理念。现在一切都变了,该品牌的广告语变得有点小资,产品设计偏重小巧、精致,但产品功能随着顾客需求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
该商和员工讨论了很多天,很多员工觉得转型是大势所趋,虽然现有的终端不适合,但是总有适合这种新品牌定位的渠道和顾客;也有员工认为好不容易和渠道建立稳定的关系,这样来前期的努力都打水漂了。
该商最终决定,把该品牌的权让出去,给自己公司的一位副总,自己只占有30%的股份,让他们组建团队去经营,自己则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刻舟求剑题目的意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