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歌声篇1
贝多芬创作“献给爱丽丝”钢琴曲,后面有着一个非常动人美丽伤感的的爱情故事。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
贝多芬在三十岁时曾和一个贵族女儿热恋,贝多芬把“月光钢琴奏鸣曲”献给了她,但因“门不当户不对”,贝多芬只是一个平民,在女方家庭极力反对下,未能成功,贝多芬曾为此写下遗嘱准备自杀,后在好友帮助下恢复过来。
1808-1810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教过一个17岁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她清纯温柔美丽,贝多芬对她产生了好感,双方建立了忘年的真挚友情,彼此相爱,俩人时常结伴游览维也纳森林公园。贝多芬和特蕾泽的清纯真挚甜蜜的爱情生活,激发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灵感,这几年贝多芬创作了许多伟大乐曲。
1810年4月特蕾泽准备离开维也纳回到德国自己的家乡时,贝多芬在热情荡漾十分依恋的心情下,写了一首充满情感的钢琴曲送给了特蕾泽,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 贝多芬1810、4、27",这是贝多芬用音乐语言写给特蕾泽的情书。
钢琴曲流露出纯真美好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乐曲建造了贝多芬和特蕾泽游览维也纳森林公园谈情说爱的意境,俩人从远到近手拉着手互诉衷情漫步走来,主旋律淳朴亲切优美感人,体现了特蕾泽少女独有的万般的纯情温柔和贝多芬深沉奔放的爱,主旋律先后出现五次,中间有二个高调插段。第一个跳跃明朗欢快,体现了的特蕾泽的天真活泼爱喜闹,意造了男追女跑的了欢乐音乐境界,第二个高调插段多情纠缠,意造了贝多芬和特蕾泽俩人感情高潮的喜悦。
贝多芬和特蕾泽可能年龄相差太大,还有是“门不当户不对”,二百年前欧洲是非常重视“门当户对”的,特蕾泽也是贵族的女儿,因此他们爱情没有结果未能成为终生伴侣。
贝多芬从这后再没有谈论婚姻,直到1827年3月26日57岁时在维也纳辞世,终生未婚。在贝多芬遗物中有一封没有收信人姓名,充满激情洋溢的情书,这是贝多芬写给“永远的爱人”的信。经专家学者研究认为是写给特蕾泽的。
后来,特蕾泽,虽然有很多人追求她,但特蕾泽源于少女时代刻骨铭心的爱情,终生未嫁,这份“献给特蕾泽 贝多芬1810、4、27”乐谱就一直留在了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这个曲目。直到40年以后,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作贝多芬的传记,访问曾是贝多芬的学生特蕾泽家乡,这时特蕾泽已经逝世多年,在清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保存得十分完好的乐谱手稿。这首钢琴曲,见证了贝多芬和特蕾泽的永恒的爱情和友谊。
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在德国斯***加特市出版了这首钢琴曲,不知为何,出版者把原来的《献给特蕾泽》改成了《献给爱丽丝》,也许这是尊重贝多芬和特蕾泽的生前愿望,有意掩去历史实情吧。乐曲一经出版,立即传遍欧洲,如今它已经是全世界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伟大的经典的钢琴曲作品之一,爱丽丝这个名字也随之走遍世界,成为一个清纯美丽的名字。
许多电影,看过后会逐渐淡忘。而有些电影,则通过出色的主题音乐,历经岁月洗刷沉淀,却能长久沉积在人心头,成为经典,化为名曲。这首《A time for us》便是1968年奥斯卡电影《罗密欧与茱丽叶》主题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Nino Rota作曲,但是这首歌并未出现在电影中。原因是原来的配乐实在太动听,后来有人将其主题音乐填上歌词,交由当时最红的歌星Andy Williams演唱,而成了一首畅销金曲。
这首《When You Believe》为1998年梦工厂动画片《埃及王子》的主题曲。创作灵感来自于动画片主角回忆想向上帝祈祷的场景,起初,他们祈祷数夜上帝却未曾应答,最终却坚信,只要相信上帝,奇迹就一定会出现,也就是歌词中的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这也是本首歌的主题所在。歌曲的mv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拍摄,其中的埃及背景和幕布等灵感皆来自于《埃及王子》,凯利和休斯顿的幕后视频不断穿插在mv当中,整个mv场面庄重不失典雅,最后以炫目的烟火效果和宏大的合声达到高潮。凯利和休斯顿的演唱的独特气质也完美融合,这成为两人难得的合作经典。
献给我陆***四十三***一二九师司训队的战友。想念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Auld Lang Syne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诗歌,原文是苏格兰文,意思大概是逝去已久的日子。Auld Lang Syne是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这首诗后来被谱了乐曲,除了原苏格兰文外,这首歌亦被多国谱上当地语言,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人们通常可以哼出歌曲的旋律,但大部份人只可唱出歌词的一小段。在经典电影《魂断蓝桥》中,此曲被用作为主旋律。也因此流传于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学端庄,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可他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罗萨兰,当听说罗萨兰会去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后,他决定潜入宴会场。而他的朋友为了让罗密欧找一个新的女孩而放弃罗萨兰,他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进了宴会场。
于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达了[2]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这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事业有成,有妻有女的广告公司老板泰迪,偶然在停车场目睹漂亮的红衣女郎展现了一个梦露式的红裙招展姿势,登时意乱情迷。恰好这位叫查洛蒂的美女前往泰迪的公司洽谈模特儿工作,泰迪乃试***跟她约会,但与此同时仍要在家里保持好丈夫的形象。同事们知道泰迪的心意,乃千方百计玉成他的好事,不料最后却导致泰迪一丝不挂地站在大楼窗外,还有电视镜头给他现场直播。
Argentina 1986的单曲Baby Don”t You Break My Heart(请勿伤我心),这首歌的旋律对于老舞迷们来说非常熟悉,1987年国内引进的“猛士”专集2中收录过这首名曲,这个旋律,属于80年代。
当年的布兰妮,穿着淘气的学生制服,首度在MTV音乐频道中曝光,正式出道。当初没有人预见布兰妮会对现今流行音乐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略带腼腆的布兰妮,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唱着「爱的初告白…Baby One More Time,到今天布兰妮的举手投足,充满巨星魅力的唱着冠***单曲「中你的毒Toxic,这张精选辑,充分展现了布兰妮邻家女孩初长成、出落成一个成熟小女人的过程,并且布兰妮慑人的巨星风采,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的瞩目。
《The Last Waltz》是享誉全球的浪漫歌王--(英格柏·洪普汀克)的经典歌曲,曾经蝉连英国流行排行榜冠***七周,一上市便成为金唱片。英格柏的歌声中散发着专属于成熟男性的浪漫魅力,直到今天,英格柏独特的优雅浪漫的嗓音依然是吸引女性粉丝的源头。
Gareth Gates - Anyone Of Us,这是一首向女朋友解释的歌。观察整首歌可以知道,男孩是经不住诱惑而与另外一个女孩有了亲密的行为,被女朋友看见了……于是男孩清醒了,就向女朋友解释--最爱的不是另一个女孩,而是她
记忆中的歌声篇2
关键词: 音乐记忆 歌唱训练 声乐教学
音乐记忆是音乐心理的一个分支,它对歌唱的心理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好、运用好音乐记忆,对声乐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歌唱训练只有运用好音乐记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声乐教学效果。对于音乐记忆,国内有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过研究,但对于音乐记忆在歌唱中的运用研究得还不多。本文重点探索在歌唱训练中如何运用好音乐记忆,了解音乐记忆在声乐教学中的特点,对它的运用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歌唱训练。
一、音乐记忆与歌唱的关系
其一,把音乐记忆应用在歌唱实践中,便成了歌唱记忆。歌唱记忆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歌唱者的演唱实践和学习活动中,演唱实践就是对所感知过的音乐进行记忆的事实过程。感知过的发声技能技巧、思考过的歌曲思想内容、体验过的音乐情感等,在时隔很久以后仍能被再现出来,并且还可把体验融入到后来的音乐实践中去,这就很好地发挥了歌唱记忆功能。
其二,歌唱的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回忆、认知是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更清晰的印象而进行反复记忆的过程。在实际的歌唱学习中,回忆和认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做到这两点,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歌唱学习,音乐记忆的作用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二、如何运用好歌唱的识记、保持与回忆三环节
(一)歌唱的识记
歌唱识记是歌唱记忆的起端,是获得和积累歌唱经验的过程。它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在歌唱记忆中有无目的地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是良好的。例如,在上声乐课时,教师给学生提出上课要背诵歌词、旋律、节奏这些最基本的要素。那么,如果没有教师的“施压”,学生就很可能不能正确地背唱歌词、旋律、节奏。可以看出,目的明确的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的效率高。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是识记中一对不同的记忆形式。虽然无意识记学生也可能记住一部分的歌词,然而要想达到有效的记忆却需要相当大的力量,而且无意识记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例如,学生在实际的歌唱学习中,对于一首歌曲比较感兴趣,那么他对于那首歌曲就会完成得好些。而对自己不太熟悉、不太感兴趣的歌曲肯定会完成得差一些。这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目的、有明确意***地记忆,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运用好一定的方法就会记得快而牢。
在歌唱训练中,识记的内容很多。
1.教师在上课时给学生讲解的内容、分析指导和对疑难问题的讲解,还有歌词等教学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在下课后很好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认真复习,这样才不会遗忘。
2.平时上声乐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歌唱时的口型、身体姿势、手势、动作、表情要严格,要强调歌唱时的口型,身体应该如何站立,情绪激动时如何动作,还有在歌唱时的表情等。
3.歌曲的旋律、教师范唱时的声音等,这些都是学生要记住的。教师范唱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很重要,学生最初要模仿教师正确的发声状态,那么这时学生就要记住教师在上课时的范唱,从而提高自己的歌唱技能,建立起声音的正确概念。
4.学生还应记住在其歌唱训练中对于歌曲的情绪、情感的记忆。人的内心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很久以后听到一首曾经听过的歌曲,也许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难以隐藏自己的情感,这就是音乐记忆产生的效果。
5.在歌唱学习中还要对声乐概念、理论方面的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歌唱识记对于歌唱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歌唱记忆的保持
1.在歌唱学习中,音乐记忆的保持与识记同样重要。但记忆的保持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对它进行保持时首先要看自己在音乐的识记环节是否做得好,因为歌唱训练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这样就加大了对其识记的难度,从而更难保持。在实际的声乐学习中,歌唱的技能技巧、思想内容、音乐情感等都需要学生将其保持下来,并且融入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在平时的声乐学习中还要经常地、不断地重复进行,这对于音乐的保持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进行声乐学习,就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鲜明具体的音乐形象,就能够达到持久记忆。
2.在学完一首声乐作品后,学生往往能记住它的旋律、节奏、节拍,并达到教师的要求,然而下一周上声乐课时学生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一部分的遗忘。对于记忆的保持造成重大妨碍的就是遗忘,遗忘是人脑的一种本能。歌唱者在其歌唱训练中的音乐记忆总是难以持久的,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歌唱者在训练中总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面对较大数量的信息内容,从而造成了记忆信息的相互干扰,降低了识记的质量,使记忆信息难以持久。
3.在唱某首歌时,声乐教师会给学生提出几点要求,由于课堂时间较短,所有的知识学生都得靠音乐的识记把它记在脑海里。下课后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遗忘过多,学生应当及时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将其音乐保持在大脑中,才能减少遗忘对于记忆的伤害,这样就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保持规律。
(三)歌唱记忆的再现和再认
它是音乐的回忆,是大脑对其相关事物的再现,也是我们对于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的提取和恢复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回忆的方式将以前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重新认识和识别的过程。再现与再认取决于识记和保持的程度。如果识记与保持得好,那么再现与再认所花费的时间就会很短,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忆起这个过程,进而出现再现与再认。
在歌唱中再现与再认是很重要的,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实际上是让学生逐步掌握好歌唱技术。每一个歌唱者都希望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记得多而忘得少,因此再现与再认就显得很重要。如果一个歌唱者在进行歌唱训练时,很快就掌握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但不及时复习已掌握的科学发声技巧,把科学发声当作一种熟练的动作,那么再现和再认的频率就不会高,歌唱学习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运用再认与再现,这对于学生的歌唱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运用音乐的识记、保持与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具有针对性的特点,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努力排除可能会干扰音乐记忆的外在因素,提高其识记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在歌唱学习中学生要注意经常练习,使记住的音乐材料、声乐理论、技能技巧得以再现与再认,这样音乐记忆就能持久。学生只有合理地运用好音乐记忆中的再认和再现,才能使记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学习中,才能很好地帮助自己解决学习或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在整个音乐记忆过程中,更应侧重运用好音乐的识记,这是因为,识记准确和回忆及时,声乐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大量的研究表明,音乐记忆在歌唱实践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唱者通过音乐记忆获得演唱知识并将其保持下来,使之变成自己的演唱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够使自己的演唱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因此,运用好音乐记忆,并抓住其记忆的特点及规律,有助于歌唱学习。
参考文献:
[1]郭义江.论音乐记忆对歌唱过程的心理影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2):37-38.
记忆中的歌声篇3
关键词:歌唱与发声;视觉调控;视觉***像;联想
中***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歌唱与发声中的视觉调控归属于心理学范畴。声乐心理问题,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早已引起专家的重视。目前,除了传统的生理学观点外,国外已开始从心理学、物理学(声学、力学)等方面对歌唱和发声进行了研究。我国声乐艺术多以生理声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声乐艺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起步于近二十年间,研究面尚缺乏深度和广度,存在过分依赖听觉调控作用而忽视了对其他感觉调控(视觉、动觉、联觉等)的研究等现象。本文从视觉效应方面人手,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对歌唱与发声中视觉调控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在歌唱与发声中的视觉调控优势
心理学指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概念抽象、间接地进行,也可以通过意象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前者是思维,后者是想象。”歌唱与发声的过程既是思维过程,也是想象过程,视觉在歌唱与发声中的思维和相象过程中具有以下调控优势:
(一)思维过程的直观优势
首先,歌唱与发声是人的呼吸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表情与表演器官等生理动作的协调合作过程。声乐作为一门技能,观察是其重要的学习途径。歌唱时的姿势、呼吸时的胸、腹变化、以及咬字时的唇齿动作、表演时的表情等必须通过视觉进行观察,才能对歌唱状态有一个初步的视觉印象,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发声动作技能带来直观信息。其次,声乐作品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其中音乐的乐谱与文学的文字都以各自的符号方式纪录下来,也具有直观性。歌词所特有的语义性和描写性把人们引向这种中介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和对象上去,为音乐提供又一认识途径。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客观具象进行思维,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出音乐形象,产生相应的视觉意象效果,从而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可见,视觉调控在歌唱与发声思维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直观优势。
(二)想象过程的联想优势
许多学者把音乐看作听觉艺术,把绘画看作视觉艺术,这种划分只说明了音乐与绘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事实上,音乐中充满着绘画性因素,旋律线条、和声色彩以及音程距离、强弱对比等均能产生视觉效应。《音乐美学基础》认为音响“不能够展示具体的视觉形象,但可以通过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手段去表现各种画面和视觉形象。”不仅如此,声乐作品中的文学性内容通过人们的语言思维,亦可产生某些与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人物以及自然现象等视觉***像。从视觉的意义上来说,音乐的绘画性和文学性内容是抽象的,但它们作为音响出现时往往能使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引起某种联想。其中与视觉调控作用最为密切的联想是音乐所带给人们的空间感,音乐可通过特殊的音响组合象征性地体现出某种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空间。比如,《阿里山的姑娘》引子中的两句衬腔,就是运用上下八度音程空间造成强弱效果,使人们产生近景与远景的对比***像;又如,合唱作品中的主、次声部体现出一种前景与后景的前后空间关系……人们之所以能在声音与远近、前后之间设下某种对应关系,是由于构成音乐的材料(声音)要依靠人的感觉去接受,一旦某种声音和某种空间能够给予人们相类似的感觉,人们就自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歌声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都具有空间感,因此,从人们对音乐的想象基础上看,视觉调控在歌唱与发声过程中具有不可多得的联想优势。
二、视觉调控对歌唱与发声的作用
(一)利用视觉调控感知歌声
歌唱与发声是演唱者对歌声的深入感知过程,在从感性直观到抽象思维,再到演唱实践的整个心理过程中,视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一方面,演唱者通过视神经把诸如歌谱、演唱姿势、口型、表情等感性信息直接传导到大脑,大脑再把获得的信息传达给发声肌肉群。这些歌谱或歌唱状态的表象信息使演唱者对歌曲内容、发声方法形成最初的视觉概念。另一方面,演唱者通过从外部获得的听觉、视觉、动觉等表象,在内心凝聚了一个随时可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完整视象,并监督着演唱者全面策划表演的过程。把声音内视化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指挥动作,为什么演唱者可以根据动作了解指挥者的意***?这要归功于演唱者内、外视觉的共同协作。当指挥者发出手号时,演唱者依赖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把手号与某种表情、声音的运动表象联系起来,获得内心的视觉***象。在歌唱与发声中,借助视觉与其他感觉的结合而生发出的联觉作用能够帮助演唱者感知歌声。
(1)利用视觉与动觉的结合感知声音。利用视觉和动觉相联系所产生的条件反射对发声起到调控作用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观摩,即通过对歌唱的姿势、咬字、表情等进行观察和模仿。但这种模仿不能只停留在生理动作的模仿上,应该使思维参与进来,通过动觉产生视觉思维,获得视觉意象。例如,在做“打开喉咙”时,模仿仅限于面部动作,喉咙内部的状态难以窥见。但当学习者看到比作喉咙状态的拱形手势时,他(她)将通过以往对“拱形”***像的记忆与理解,似乎看到了自己喉咙的样子;又如,当唱高音时双手做一个上下拉伸动作所联想到的气息与声音反向运动等,也是视觉与动觉结合所产生的联觉结果。歌声的强弱、共鸣腔的状态、咬字的形状、气息的深浅、以及声音的方位等均可以动作表示出来,完全可以利用视觉与动觉的联系,把抽象的声音运动状态具象化。
(2)利用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理解歌曲。声乐艺术除了具有可听性,也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其所包含的文学性内容可以通过审美把更丰富的内容结合到作品中去。如果只强调“听”,就很难领悟得到许多包含在歌词里面的可“视”内容。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好声乐作品中可视、可思内容,与可听内容结合起来提高理解和表现的能力。例如,当唱到“奸***烧杀一片凄凉……”时,不仅可以通过听唱、朗读,还应该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去把握作品的情绪,并通过以往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在内心描绘“一片凄凉”的***景,对歌声起到监控作用。
视觉调控在感知声音、理解歌曲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它是感知歌唱和发声的重要途径。应该充分重视歌唱与发声的内、外视觉调控作用,一要增加更多的观摩机会,多看,多听;二要加强文学素养,通过理解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更好的想象力。
(二)利用视觉调控加强记忆
记忆是反复感知的过程,是一切认知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认知。记忆的重要形式是意象,它来自于脑中对客观事物形象的再现过程,是形象的记忆形式。形象记忆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实现的,而视觉意象正是音乐记忆的重要形式。歌 唱与发声中的记忆包括对歌谱、歌唱动作表象、声音状态、以及对演唱表情等的记忆。歌曲演唱中的记忆很多都是通过联想而获得的,联想能对以上提到的歌唱与发声有关因素的表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上,有了这些表象才有歌唱记忆。研究表明,在同等时间内,视觉记忆速度是听觉记忆的两倍;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记忆速度可达到听觉的十倍。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也兼有视觉艺术的某些特点。因此,要好好利用视觉在识记歌谱、歌词与发声动作中的作用,同时以视象联想形成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比如,对旋律的记忆可注意其音列的走向形成***形记忆;在记歌词时根据歌词描绘的画面形成画面记忆;在发声中的动作记忆中结合视觉记忆等。上文提到的“打开喉咙”例子,学习者正是通过看到了手势而“看到了”喉咙的样子,从视觉形象上加深了对“打开”动作的记忆。视觉记忆在舞台演唱上的作用也是相当突出的,能产生内心视觉的舞台演唱使思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好比在大脑中播放电影,这样的演唱最不容易出现纰漏,包括记忆上的瞬间空白。
(三)利用视觉调控丰富联想
歌唱与发声的视觉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外视觉――内视觉――歌声这样一个过程,其中的转换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感知的材料、手段越多,意象越鲜明稳定,想象才可能越丰富。视觉调控是丰富联想的手段之一。
(1)利用视觉调控联想歌曲画面。歌曲的视觉形象是由人的视觉思维创造出来的。歌唱中的视觉思维首先要创造出视觉***像来,然后再对这些***像进行综合分析,作进一步的想象。但音响形态并不能直接激发出视觉***像来,它们往往存在于人们的视觉记忆和听觉、动觉等表象中。换言之,人们在进行联想之前,从生活中看到的***景已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当歌声刺激人的感觉神经时,大脑要提取与歌曲内容相符的***景进行联想,才能获得视觉思维。例如,《在银色的月光下》,由于在生活中,人们主要依靠视觉去感受“月光下的平静”,当歌声作用于人们听觉的同时,大脑记忆库里有关“月光”的表象以视觉意象的形式被提取与歌曲内容进行综合,产生新的视象。因此,提高联想能力首先要丰富个体的视觉记忆库,必须加强生活体验,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感受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画面,体验各种人物的形象个性和情感特征,特别是要善于捕捉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以视象形式把各种景象储存于心中。只有在内心积累了丰富的视觉***像,大脑分析器才可能在对音响作深入的分析和综合时为联想提供各种所需的素材。
(2)利用视觉调控联想声音运动状态。声乐作为一种艺术行为,其生理上的运作无疑是抽象的。演唱时,如果一味强调气息要如何,共鸣腔要如何,往往导致演唱者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发声最关键的问题(声音)上。这一问题通过视觉调控是可以解决的。如在唱高音时,远视选定的某一景物,想象着把声音抛向该处。若能够做到把声音真正地抛出去,那么,歌唱的气息、声音的位置等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这样的声音。歌唱与发声的生理声学研究途径大多是通过发声方法找到声音,视觉调控强调的是先获得声音再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歌唱与发声过程就是感情运动与发声构思协调统一的过程,它是一种发声方法隐伏在发声运动中的艺术。
(四)利用视觉调控克服紧张
记忆中的歌声篇4
一、关于信息加工理论原理
当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是能动的信息加工者,人类活动的本质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信息加工是通过主体对外来输入的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生理与心理转化实现的。认知心理学家通常将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分成三个彼此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记忆,即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们从环境中接受信息,感受器将具有物理能量的信息转换为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中枢,进行感觉登记。由于选择性知觉在一瞬间只登记了有某些特点的信息,从而完成了第一次转换。被登记的信息经过编码,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各种形式的编码和复述,再一次发生关键性的转换,进而变成表象、概念、命题系统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以和新输入的信息结合组成新的知识系统,为进一步的学习开拓路径。
二、信息加工理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选择教学信息,实现有效的感觉登记
当物理信号被感觉登记时,人类的记忆系统就开始加工信息了[1]。其职能是在相当短暂的时间内保持信息,以便予以加工。由于受学生内部产生的期望、动机、目标等主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导致感觉登记的过程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它只选择与长时记忆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主体的歌唱能力、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差异因素等的制约和影响,同一起点的学生对歌唱技能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演唱风格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选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转化为学生知识的信息,实现有效的感觉登记。
其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影响感觉登记的效果。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声乐学习领域中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而一味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但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而且阻碍了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进程,更甚至于破坏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陷入混乱之中。因此,教师和学生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探讨和交流,或通过回课、课堂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感觉登记的质量。
2.合理编排知识结构,提高短时记忆效率
当人们注意到刺激时,这些刺激就进入到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处理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能局限在人们能够注意到的观念上,除非我们不断地思考或复述某些信息,否则信息很快就会从短时记忆中消失[2]。为了能够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得长久一些,我们就要对信息进行排演,包括简单的重复过程,也包括复杂的联想已知信息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编码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处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可以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去。
在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很强,教师的期望值也很高,因此上课的内容也相应地加大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该学生并没有所期望的那样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而有的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均一般,但课堂内容及进度适中,与前一位学生相比较,却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并且知识结构清晰,掌握牢固。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原理来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声乐教师没有协调好学生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有限能量与要求学生加工大量信息之间的矛盾。
声乐教师要按照声乐课的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系统编排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简洁有效地掌握系统的歌唱发声知识与技能。考虑到短时记忆加工信息能量有限,如果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应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精加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提高短时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
3.建立有效组块,提高信息加工能量
所谓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尽管我们记忆同时出现的一系列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把信息进行成有意义的组块,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摄取量,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记忆。随着组块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就会相应地扩大。人们就可以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来扩大整个短时记忆的容量,就可以记住比原来更多的信息[3]。
因此,在声乐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组块理论进行教学。尽量以组块方式进行讲解,训练学生的组块意识和技巧。组块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它可以是发声理论知识的组块、技能训练的组块、相同风格的作品演唱的组块等等。声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有利于教学的组块编排,使学生能够在加工信息的有限能量范围内最大化地加工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组块理论,构建科学的授课体系,把学习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条理清晰。通过组块,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对所学习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扩展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4.有效使用信息编码,提高学生贮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编码是一个涉及察觉信息、从信息中抽取一种或多种分类特征,并对此形成相应的记忆痕迹的过程[4]。编码是信息加工的核心,其实质是学习者通过对外界信息进行充分地感知、思考、体验,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使之条理化、有序化、意义化,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联系。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以后提取该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知觉有误,或分类特征不清,或形成的记忆痕迹与客观事物相差甚远,那么在提取信息时就会非常困难。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应根据短时记忆的特点进行信息编码,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并使编码的新信息不断嵌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从而形成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
由于歌唱训练是在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心理)支配下,通过调节体外器官的生理性能来获得符合声音发展规律的“生理感觉”,进而间接控制体内发声器官,达到改善歌声质量的目的。因此在整个歌唱发声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5]。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对发声机体的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活动的讲解、复述、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加工新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编码(包括发声知识的编码和歌唱动作技能的编码),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发声概念,构建正确的歌唱发声技能,并与原有的编码信息进行重组和归类,有利于今后使用时的提取。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言语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要做到精讲多练,力求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发生动作技能;要注意练习形式的不拘一格,举一反三,把技能动作创造性地运用到作品演唱中。
5.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产生“迁移”效应
“迁移”是指在某一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6]。换句话说,也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迁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学生能够使用已经学会的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例如,我们把通过练声掌握的歌唱发声技能运用到演唱中,虽然旋律、母音、情感发生了变化,但在相似的歌唱情境中,依然实现了技能的迁移,达到了歌唱发声的目的。
在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学生发现歌唱发声各器官的内在联系和基本原理,使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术,从而为技术的“迁移”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使“迁移”做到正常化、自然化。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找出同类歌唱技能的集合点。如练声的目的是为了在旋律相对稳定、母音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能量使歌唱者获得基本的歌唱发声技能,然后再把所获得的基本发声技能“迁移”到作品演唱中去;掌握了基本歌唱发声技能又是为了往更高一级歌唱发声技能“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同样也要确保学习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后学习的技能建立在前面已掌握技能的基础之上,前技能的学习为今后技能学习提供固定点。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够协调配合,重视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将会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迁移的发生,实现对作品的完美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应用信息加工理论,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不同阶段科学编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收信息,解决问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最大限度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5]韩勋国.歌唱教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记忆中的歌声篇5
关键词: 心理活动 歌唱发声 声乐表演 作用
声乐学习不是简单的声音模仿和节奏的重复。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心理的调控自始至终都存在并支配着技能技巧和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一个歌唱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的演唱水平和艺术表演层次。
近年来,歌唱心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掌握声乐艺术心理,更有利于我们利用心理学手段,对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和控制,更好地提高演唱技能和艺术表演。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注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它在歌唱与发声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演唱与发声全部心理活动过程中,都有注意品质伴随。最直接的例如演唱的一开始就注意伴奏、注意歌词、注意速度,等等。在声乐课堂中,学生既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又要同时注意并调整自身的发声状态,歌唱发声的全部活动都离不开“注意”这个重要的心理品质。
演唱者只有演唱中实施有效高度的注意的同时,合理地将注意有意识的分配,才能成功地演绎好演唱内容。我们在学习开车的时候,既要注意力集中看清道路上的车辆、行人,又要手脚并用,把握开车的基本要领,控制车速和车身的位置。注意既要集中在视觉上,又要将注意分配到手与脚的动作上,这就是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当老师要求在歌唱的时候保持“深呼吸”的感觉歌唱时,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记住这一个,忘了那一个,顾及到气息,忘记了喉咙,等等。解决这一点要充分利用好注意的分配和集中,将所有应该注意的问题,分层次、有步骤地合理分配,逐渐变成长久而稳定的习惯,把有意注意转化为下意识的无意注意。
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集中注意对象,让注意成为习惯。即做什么就要想什么,在舞台上表演就是注意综合能力的展示,发声训练时要注意发声技巧和声音状态,习唱作品时,合理分配注意力,兼顾声、情、作品内容,等等;将一切该注意的问题,分层次、分步骤的分配到“全身歌唱”的各个部分,最后集中到音乐表现上来。第二,保持高度注意。课堂上如果学生能保持高度注意力,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积极状态,避开其它无关的刺激,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并能清晰地维持在意识中,直到完成动作。一个歌唱者,不受演出的天气、地点和外在因素的干扰,不分散注意力或失去信心,沉着冷静,保持高度的注意到演出结束。因此,注意是获得知识和提高歌唱水平的必要前提,它能对歌唱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作用,提高心理活动水平,能使歌唱者对歌唱与发声的反应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
总之,人的注意与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在声乐艺术学习中,重视了解和培养“注意”这一心理素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意志,是人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声乐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必须强制自己坚决做什么,坚决怎样做。这就是声乐学习的基本方法,即意志行动。动作需要巩固练习,这个过程也需要意志行动,没有意志行动就不可能有目的地反复进行练习。无论是声乐爱好者还是成熟的歌唱家,都需要依靠意志行动伴随始终,依靠意志进行刻苦的学习,依靠意志进行勤奋的磨练,依靠意志行动克服种种困难。
我有这样一位朋友,老师发现他具有一定的语言天赋,鼓励他报考主持专业,朋友经过一番考虑,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下定决心报考并为自己确定了目标。为了将目标变成现实,他对中文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都比以前高很多,而且学起来很认真并且能够细心的揣摩老师的讲授要点,语言水平提高很快。其实,这就是他坚定明确的意志在支配他的行动,使他有了前进的动力。由于他的预定目标明确又崇高,激发出他坚定的意志行动。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他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专业院校。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歌唱者输入强大的力量支持。坚定的意志行动不仅可以帮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而且在学唱的始终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学唱者的坚定意志为自己明确目标,支配和调节发声动作。例如,歌唱时必须保持下巴很放松的放下,上口盖积极地抬起,还不能有多余的紧张,这个动作说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开始时歌唱者会用力张开下颚,似笑非笑地张开上颚,面部表情可想而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以坚决的意志,控制自己的多余的力量,反复练习,保持下巴垂直放下,上颚微笑打开。当然这也需要注意这一心理活动,如将打开口腔的力量转移到牙关,即注意的转移。
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应。声乐表演就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声乐演唱发于声及于情,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都自然地融入到美妙的人声中去,声与情是他们联系的纽带。成功的声乐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情趣。
歌曲的情感表现,是在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情感因素的心理变化(喜、怒、哀、乐等)。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情感的体验、传达和表现是每一位进行二度创作者必须的责任,既要准确鲜明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又要注入演唱者对作品的体验的个性特征,将内在的情感刺激与外在的情感刺激有机地融为一体。歌唱中的歌词是演唱者情感表现的基础,它与音乐共同构建了歌曲特定的情景和情感,各具生命力。歌唱者要充分表现作品的意境,就必须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通过自身的表演以优美感人的歌声来感染和影响欣赏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作为歌唱者,不仅需要自己能够领悟作品的情感内涵,而且要善于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让欣赏者同样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只有这样,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才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艺术情感是对人的一般情感的浓缩、改造和升华。
歌唱者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歌唱者独自演唱和在有观众的情形下演唱的状态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观众的存在,干扰了他的注意力,破坏了歌唱者原本的发声状态。因此,演唱者在各种不同的演出中,平静自如,对自己的歌唱器官进行谐调和控制,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加以调整,调动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中去,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同时在演唱时,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变被动为主动,激发自身的创作信念和创作热情。面对观众期待兴奋的眼神,歌唱者越唱越投入,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气氛热烈感人。这无疑能使歌唱者把自己要唱的作品唱得更加完整,更能大大地调动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表达。
实践证明,通过注意歌唱中的情感培养,歌唱者能对歌唱作品进行独特处理和细腻表现,并予以充分的激情表达,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表现中去,去创作作品的艺术形象,完成好每一首艺术作品。做到这一点要求歌唱者多想、多看、注意积累、留意生活。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断的感知事物,思考问题,体验情绪。这些心理活动的痕迹,能在人脑中保存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再现出来,作为过去的经验参加到后来的心理活动中去。
记忆在声乐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记忆,我们不仅可以把感知的声乐材料存储起来,同时也可以借助语言、词汇把思维的结果和演唱、学习研究的结果保持下来。通过记忆,我们既可以积累个人生活的直接经验,又可以学习古今中外前人的间接经验。记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发展。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动作到复杂的学习、演唱,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人曾问歌王卡鲁索:“作为一位出色的歌唱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他说:“宽阔的胸膛、大的嘴巴,九十分的记忆力,十分的才智,长期的勤学苦练。”由此可见,记忆对歌唱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学唱的每一个要领,都要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记忆中。不但是发声技巧,还有生活中积累的素材、情感,等等,通过记忆形成表象,丰富的记忆会使你的演唱更加成熟,更有味道。
注意、意志、情感、记忆四个方面绝不是单靠哪一点就能唱好的,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在注意集中的前提下,将注意根据自身的需要分配到发声器官,其中以坚定的意志品质严格控制不良习惯,指引科学的方法,最后再次统一到高度集中的演唱发声,情感贯穿于每个环节,以情带声、寓情于声,其将好的、正确的东西锁定在记忆中,不好的凭借坚强的意志将其拿掉。这一切都做好了,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协助完成真正的舞台演唱。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表演是对演唱者的综合能力的展示,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许多演唱者在台下都唱得不错,一上台就不能正常发挥,即“怯场”,很简单的歌曲却出现卡壳、忘词,甚至跑调的现象。这些都是心理因素中消极情绪的一面在起作用。演唱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1.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首先不演唱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曲目,对于所选择的演唱曲目,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熟悉乐谱,保证每个音准、节奏都要准确无误。其次,熟记歌词,找出歌曲中的难点,重点攻克。
2.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歌唱者与伴奏的配合,与伴舞的配合,与场景(灯光、音响)的配合是否默契和谐,对歌唱者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会影响到演出效果。在平时练习时经常请老师、同学听听自己的演唱,便于积累好的经验,克服不足与缺陷。公开练习的气氛轻松自由,更有助于演唱者的发挥。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
记忆中的歌声篇6
一
歌唱是听觉的艺术,歌唱的听觉,是演唱者赖以创造歌声的重要手段,也是欣赏者赖以聆听的中介。而歌唱者的内心听觉则更是听觉的深化。听觉是有声的,它是对外界音响传播的接受和反应。而内心听觉是无声的,它是歌唱者通过歌曲旋律的有声音响记忆产生的声音表象。这种声音表象正是所唱歌曲旋律的音高、音强、音色、音程等的跃动流程,也是隐藏在演唱者内心的一条旋律线。这条旋律线不仅是歌曲的听觉记忆表象,更是演唱者进行乐感处理的音乐动脉,它通过大脑神经的情感调控,使音响听觉的表象通过有声地抒发而增强它的表现力。许多成熟的音乐指挥家从不看总谱或乐谱,音响的内心听觉记忆在他们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旋律清晰的起伏跌宕的音乐流程,并通过他的手势指挥动作去调控着乐队的有声旋律。而演唱者则是用他的歌喉,通过声音演释出内心听觉记忆的表象,以此唤起听众的记忆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听众从歌曲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比如演唱《牧歌》这首壮景抒怀的内蒙民歌,由八小节的乐句组成了一首简洁的单一段曲式,通过读谱视唱,可以感觉到这首歌的曲调平稳舒缓,清新辽阔,强弱对比的力度变化不大,没有突发性的高低和抑扬起伏,音色基本保持轻柔圆润的情境。演唱者反复吟诵、背熟歌曲旋律的过程也是体验与切磋艺术处理的过程,掌握了歌曲的曲式结构及其音高变化规律,这是加强旋律记忆的基础,然后根据乐曲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快慢疾徐、顿挫连断、语气语势等处理,进一步巩固内心听觉的记忆表象。并经过反复练唱,以及录音审听来提高表现效果,使外在的音响听觉得到内心听觉的音响巩固,这样在正式的演唱中,就可以充分调控呼吸、发声等技巧来释放出娴熟于心的歌唱。同时演唱中还可以通过伴奏的提示,唤起内心听觉的记忆再现。
显然,一般简单的曲式容易记忆,而大段的咏叹调、唱段,或是多段体复杂的曲式就需要加强有意识记忆,使内心听觉得到不断的强化。比如《跳蚤之歌》,这是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的插曲,是魔鬼梅菲斯托和一群快活的朋友在小酒店里饮酒时唱的歌。他以皇帝畜养“跳蚤”来讽刺当时德国诸侯豢养宠臣的丑剧。歌中有对国王昏庸无能的讥笑;有对跳蚤装腔作势的嘲笑;有讲故事者轻蔑的冷笑;有人民大众敢于抗争,愤怒喊出“捏死它”以后痛快淋漓爽朗的大笑。对这几种笑要仔细琢磨,反复练习,准确把握,逐渐使不同的语气声调的声音表象储存在脑海的记忆中,并使之成为无声的音响。演唱者通过内心听觉的表象再现音响旋律的流程,释放出优美的歌声。因此对歌曲音响旋律变化的内心听觉越丰富,演唱者的乐感素质和艺术处理的能力和技巧就越高。所以,提高歌唱中内心听觉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情感表达的音乐性,同时还加强了音乐流程的记忆力,是歌唱中心理活动不容忽视的艺术规律。
二
歌唱的内心视觉,又称为内心视觉表象,也简称为内心视象。内心视象可分为再现的内心视象与再造的内心视象。再现的内心视象是曾经经历或看到过的映象,通过记忆重新在脑海中呈现,而再造的内心视象则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源进行想象的结果。歌唱的内心视象大都属于再造性的内心视象,即主要通过歌词的语言信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比如演唱前面提到的那首《牧歌》,歌词描绘出了辽阔草原上的一幅绮丽的风景画,那蓝天——白云——草原——羊群呈现出美丽的草原形象。演唱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草原的生活,就要通过想象创造同样“历历在目”的“内心视象”,做到进入规定情景,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切的大自然的现实。比如在演唱《我爱你,中国》时,从碧波滚滚的南疆到白雪飘飘的北国,从春苗秋果到森林山川……就像是一组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闪烁着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景色。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分析歌词时对所提供的情景进行深入的艺术想象,组织内心视象的具体***画,结合音乐旋律以及情感的变化在脑海中“播放”祖国的森林、山川、河流、田野、湖泊等无限风光。这种流动的内心视象,可以促进演唱者情感真切的自然感受,并通过歌声将这一美好画面传达给听众。
有的歌曲是通过描写人物来表达歌曲的主题思想的,如果演唱者没有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头脑中没有所唱歌曲的人物形象或情景,就要依据我们生活中的人与事、电视、***片中看到的歌词中的提示进行想象,产生对歌曲的内心视象。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表现了年轻人互相鼓励、互相竞争的精神风貌,道出“为四化、为祖国,流过多少汗”,“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主题思想,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对建设四个现代化祖国的亲身感受,已经给你一个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年轻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为祖国、为四化出汗、出力的内心视象。这样,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为唱好这首歌曲奠定了感情基础。
有的歌曲是通过情绪和气氛来表达歌曲的主题思想的,如《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者如果没有经历歌中的这种场面,就要抓住主题充分分析歌词,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在你的内心视象中假设一个场景,再来确定演唱风格和演唱情绪。根据歌词内容有层次地层开,就像我们看电影或讲故事,要有一个开头、展开、结束。过程要连贯,内心要有景的画面、景的形象,歌唱才会入境、入情,情绪和气氛才会饱满。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当我作曲时,在我的心中总有一幅画,并按照这幅画去工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演唱者。演唱者就要运用内心视象对歌曲进行想象,设计出一幅动人的画卷,并按照拟定的画卷,运用科学的发声,去获取声音的美感。再把这一美感展现给听众,使听众随着你的歌声进入歌曲的意境中去,达到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好象自己就是歌曲中所指定的对象,只有这样你的歌声才会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三
歌唱中的内心听觉与视觉在实际的演唱中是相互融合并同步进行的。歌唱的审美过程是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它是随着音乐本身的运动过程而进行思维的过程。而审美内心听觉的思维正是对歌曲旋律——乐音与语音融合音响的思维过程,是在依字(语音)行腔(乐音)中进行歌曲内容与情感表达的。语音是基础,乐音是发挥,内心听觉的记忆实际上是依字行腔的音响表象,而审美内心视觉则主要依赖于歌词语意所概括的具象特征,它以鲜明的内心视象既提示了演唱者栩栩如生的感觉,也有助于在歌唱中唤起具体形象的生动表达。因为内心听觉和内心视象在歌曲演唱中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的。正如当我们看到“广茂的田野”“黄澄澄的稻穗”“收割的人们”,就会想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当我们听到《大海故乡》这首歌曲就会联想到“大海”“沙滩”“白云”“风和日丽”这些景象,演唱者的内心听觉与内心视象越敏锐,才有可能产生美好的声音,内心听觉与内心视象若迟钝,声音也难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有了内心听觉与内心视象,演唱者还必须能够想象出种种富于表情而感人的声音效果,并能产生各种表现形象、情景和美好理想所需要的声音音响,通过它使作品的演唱得到完美的效果。
歌唱的内心听觉与视觉,前者促进了音乐性的抒发,而后者提高了形象性的显现,为使两者互为作用,关键在于演唱者对歌曲要有深入的情感体验。比如前者提到的演唱《牧歌》或《我爱你,中国》,演唱者形成了有组织有层次的内心听觉与内心视觉,还要有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才可能有真情的抒发。人们常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指只有从歌者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流进听众的心灵。
歌唱中的听觉与视觉,这种内心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情感的抒发过程,它使歌唱的审美心理进入了一种对音响的感知的特殊的审美注意状态,以及捕捉不断衍化又不断发展与消失的音响过程,使内心听觉形成了依照歌曲旋律而运动的流程。在加强了富有情感的审美联想或想象而达到了在口头演唱中的情感愉悦,从而提高了听众的审美效应。与此同时,内心视觉的思维过程与其他艺术欣赏的审美状态一样,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语音与乐音融合音响的具体感性因素。或者说通过音响的联想类比与通感,唤起演唱者的“形象”记忆,以诱导他们通过思维活动获得鲜明生动的内心视象。
歌唱中的内心听觉与视觉是演唱者的心理现象,是人们未经意识到的内在心理思维活动,而当人们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的存在并积极运用和发挥它的作用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它在歌唱的艺术感染魅力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记忆中的歌声篇7
关 键 词:声乐 兴趣 角色转变
对于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来说,练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练声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练声的时间和学业的进展时常不成比例,学生在练声过程的环节中存在着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学生的练声效率偏低,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声,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练声效率这一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 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在兴趣中引导学生建立敏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听觉分析能力。
众所周知,对美声的学习要想取得一定的水平,必须要有敏锐的耳朵。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较高的质量,必须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歌唱有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学习声乐的人首先要对各种声音敏感,尤其对各种动物的声音敏感。这里所指的动物的声音也包括人声,人声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就拿声乐呼吸技术当中的“狗哈气”来讲,如果能让学生联想到夏天狗由于天气太热将舌头伸出来的生动画面,有机会让学生再从声乐的角度对狗叫和狗喘气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就会有趣地发现狗叫的声音很具有穿透力,狗的声音的传播是没有任何阻碍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狗的声音不是从嗓子发出来的,而是从狗的躯干上发出来的。同理,对“声音的穿透力”“声音不落在嗓子上”“用气歌唱”等正是美声歌唱者所追求的一致目标。“牛的声音”与歌唱中的“哼鸣”是否有相似之处?“鸟鸣声”与声乐当中的花腔“跳音”,“母鸡下蛋时的声音”与歌唱当中的“顿音”,“驴的声音”与歌唱当中的“十几度大跳”的声音是不是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呢?当笔者带领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时,就已经在帮助学生建立敏感的听觉分析能力了。此时,学生会发现练声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有趣味的活动。在练声过程中可以获得奋进的快乐,如果学生在内心深处愿意进行这项活动,就会主动的在练声中有意识地寻找乐趣,那么,学生就不会在练声时觉得厌烦和无味。
二、 让学生明确练声的目的
让学生明确练声的目的,尽量避免盲目地一遍遍地“唱”曲子。这就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练声时的目的和曲目中的难点,然后分清是技能的训练,还是艺术素养方面的训练。如果属于技术上的问题时,则应抽出时间单独来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是次要的,关键是练声的质量和用怎样的态度去练习,二者必须正确结合,即在声音质量正确的前提下,用认真的态度进行练习。在开始练声时一定要聚精会神,牢记练声的目的,专心注意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晰和准确。歌唱机能的动作也要自始至终有意识来控制,不可随心所欲。在耳朵的监听下,要尽量减少错误的发声次数。“声音是听命于它的司令部——人的头脑”,因而练声实际上是练脑。托西在他的学生须知中写道:“歌唱需要顽强的用功,它要求学生善于心理学习,假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只好用嗓子了。”这里所说的“用功”,在笔者理解就是学生在明确自己的练声目的后,正确地练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如果盲目地练习,只能给嗓子歌唱带来错误的结果。而对于艺术素养问题,则应当在平时注意多积累多学习。需要强调的是:那些对气息控制、音阶练习、歌唱音乐会的观摩等等,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即对歌曲原作精神的一种忠实、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自身的双重角色
培养学生自身双重角色(演唱者和指导者),借助录音机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自动地形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学声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声乐比器乐难学。沈湘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声乐和学习器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声乐没有现成的乐器,它是要在声音训练过程中去制造,学习声乐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在制造中使用,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既然是在自身建立乐器,那么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就存在着主客观听觉误差的问题。主观听觉是指演唱者自身听觉,客观听觉是指教师或者听众的听觉。演唱者在唱一首歌时,演唱者和听者听到的声音效果是不同的。帕瓦罗蒂曾说他在唱歌时从来听不见自己的高音,只有在唱片中才能听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差?声音一经产生,以声波形式直接作用于听者,从而产生客观听觉。但由于发声者本身是发音体,声音发出后不能直接传到发音者这里,同时又受到自身内耳的影响,因而造成主客观的听觉差异大。当学生明白了原因之后,就要力***使自身内耳与客观外耳相统一,即内感觉与外感觉相统一。如何将这两种感觉统一起来呢?笔者认为,借助录音机是一个好方法。当声音在腔体时,录出的声音是松、活、柔、圆的,自身的感觉在唱时则是声音并不大,同时感觉声音音量小。把这种正确声音的内感觉记住,并强化成潜意识,那么当这种歌唱状态形成建立后,将会使歌唱状态具有本质的飞跃。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早期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与当时训练歌唱者的情形,彭坦皮1695年出版的《音乐史》中对他的老师维基利奥·马佐契为学生们制定的学习日程表曾有类似的描述。他曾记录说:“有时候,学生们走出学校,到安格利卡大门对着那以回声著称的墙壁唱歌,仔细听自己的回声,以便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批评与检查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录音机的效果不正是和有回声的墙壁起相同的作用吗?在监听的过程中,学生就在不自觉中建立起了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练声当中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照镜子”歌唱的习惯,通过照镜子监控自身歌唱技术的细节,抵御和防止形成坏的演唱习惯。
养成“照镜子”歌唱的习惯,目的有二。其一,在镜子当中,观察练声时的歌唱状态是否自然。它包括正确的呼吸状态;喉头下放的正确状态,特别是男声,喉(转第79页)(接第61页)头是可以看见的;同时在镜子当中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当成观众,并带有感情地进行歌唱。其二,避免学生在声乐技术学习当中出现的声音为重、技术为重的的片面的学习方式。在声乐学习中,要力求不走或少走弯路,尤其要注意防止,在不知不觉中因使用练习的方式不当而误入歧途,养成不良的习惯。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有所发现,往往也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纠正或消除。《明心鉴》说的好:“人病可用药疗之,艺病岂可不求疗治之法。引号可叹人不知自己之艺病,病根一深,则虽欲再治,但恐不易耳。”叶戈罗夫说:“不正确的方法得到巩固后,要改正过来很困难,甚至经过教师纠正后还会再犯。”在这一点上,笔者希望读者给予一定的重视。
四、 培养学生用语言记录体会的习惯
当学生在练声中有新的体会时,要立即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有利于记忆。因为练声时新的体会往往是飘忽不定的,有可能稍纵即逝,如果用语言形象地描述一遍,就会使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从第一信号系统(感知觉)进入到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实际已有牢固的物质基础。记忆中的语言可通过联想使学生再现这种感觉。语言复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在此感觉上正确地重复几遍,增加强化的次数和强度,使学生记得更牢固。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练声时新的体会也是多方面的,语言描述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声音的听觉记忆与声音的形象记忆,生理的机能记忆和感觉记忆,歌曲内在情感的记忆与歌唱语言的记忆等。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当中,记忆的方向是有选择和侧重的,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记忆一次性完成,这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进度与技术掌握问题,给予相应的注意方向和记忆选择的提示,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强化记忆,为学生提高自身练声效率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
五、调整心态,分析原因,突破解决
当学生遇上久攻不下的难题时,切记心态不要急躁。此时,笔者让学生停下心来,理性地分析,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问题出现在常不被注意的地方,就需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也可以让学生换一种方法学习,或索性放一放,过一阶段再练。放松后,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与书籍,引导学生不停地思考,反复地琢磨,还可以安排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听课或观看名家演唱的音乐会或歌剧,总有一天,学生会受到某个事物的启迪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即“顿悟”,它会使大量思考和实践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离开课堂后仍然能够有效地练声。
参考文献:
[1]薛良著《歌唱的方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记忆中的歌声篇8
关键词:智力因素;声乐学习;培养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因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另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待活动,它包括兴趣、动机、性格、意识、情感等,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等机能。在声乐学习和教学中,这两类因素都影响着高校声乐的学习和教学。本文只针对智力因素谈谈它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
1 观察力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培养
“观察力”是指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观察力对声乐的教与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观察力洞察学生的问题,学生需要观察力来学习声乐的技能技巧。只有具有良好观察力的教师,才能敏锐的觉察出学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良好的教学方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只有具有良好观察力的学生,才能快速有效的掌握声乐技巧,提高自身演唱水平。
1.1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教师观察力不仅包括对学生演唱时演唱姿势、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外部形态的观察,还包括敏锐的耳朵对学生演唱出来的声音在听觉上的辨别、及对学生演唱心理变化的观察等。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笔记和教学心得的方式,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记下来,培养自己在教学中观察的习惯。还可通过大量观摩有经验教师的声乐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细小事物的习惯,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1.2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可以通过对声乐演唱技能技巧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力两个方面培养。声乐技能技巧的观察就是对演唱时呼吸、共鸣、咬字吐字、喉头位置、表情等内容典型特征的观察。声乐学习十分抽象,学习者的学习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的演唱来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规范的讲解、示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他才会认真的观察教师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课堂笔记的方法,促使学生提高观察力,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的要求和讲解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摩其他组学生的声乐课,通过观察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既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又培养了观察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观摩各种声乐演出,通过对表演者的演唱、台风、表情、动作的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并分析他们的成功和不足,完善自己的声乐演唱和表演。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力。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可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对观察到的人和事的体会写下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
2 注意力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培养
“注意力”是指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正是有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我们才能专心的做事。注意力的集中对声乐学习和教学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在声乐课堂中学生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演唱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只有专注注意力才能认真观察学生的演唱,仔细聆听学生的声音,从而发现学生在声音技巧、演唱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在高校声乐教育中,对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培养都起着重要意义。注意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扩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形成有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将所要讲解的内容按一定的逻辑性合理安排,语言清晰,使整个课堂的内容联系成为整体,扩大学生上课时注意力的范围。(2)加强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保持或稳定在一定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在总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活动的具体对象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应明确自己在声乐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保持自己在声乐学习中注意力的稳定。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声乐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用精彩的示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和保持学生声乐学习注意力的稳定。教师也应该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保持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对象注意的稳定性。(3)培养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上。影响注意分配的主要因素就是对活动的熟悉程度。当人们在进行几项活动时,可以对熟悉度活动稍加忽略,将注意力转移到不熟悉的活动上。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勤奋刻苦练习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才能保证在声乐课中将注意力分配到自己不太熟练地技巧上,不然就会顾此失彼。如在声乐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学生演唱时要保持声音“高位置”,学生就只顾及高位置,忘记了气息“深”的支持,声音唱的浅而高。而当你提醒他气息支持要“深”时,他又容易将声音唱的十分笨重。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学生对演唱的技能技巧掌握不都熟练,所以学生应勤练声乐技巧,使学习时注意力能得到恰当地分配。教师也应勤练钢琴伴奏和歌唱技能,以便在教学中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听辨学生的声音和观察学生的问题中。(4)培养注意力的转移能力。根据新的任务,将注意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就叫注意力的转移。在教学中我们常遇到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过于注意以致紧张,如要求学生打开喉,学生由于过度注意这一问题,以致喉开得过大,造成声音撑、空、甚至漏气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转移到歌唱的其他方面,及时调整歌唱状态。教师也要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3 记忆力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培养
心理学认为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有了记忆的能力,人们才能在过去感知、思维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发展智慧。记忆对声乐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声乐学习就是记忆正确演唱感觉的过程。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启发找到的歌唱感觉要通过记忆记住才能在课后练习时找到,才能不断提高歌唱水平。在声乐实践中也离不开记忆力,如在舞台演出中我们不仅要记住声乐技能,还要记住歌曲的歌词、旋律、动作、情绪情感的处理等等,如果没有好的记忆力,我们是很难完成舞台演出的。而且在声乐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也要通过记忆来储存。记忆对教师的教学也很重要。教师要用记忆记住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度和优缺点,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示范讲解也需要良好的记忆能力。对学生记忆的培养可以从学习中记忆的过程来考虑,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1)加强记忆识记环节。在识记环节中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长期的声音演唱识记目标。因为目标越长,越能引起人更强烈、更复杂的记忆活动。还应加强声乐理论学习,实践证明有理论支持的理解记忆比简单的机械更有效长久。(2)加强记忆保持环节。记忆保持环节,就是对在识记环节记住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的保留。学生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将课堂中识记的感觉巩固下来,才能获得良好的记忆保持效果。(3)加强再认环节。在再认环节,通过回忆我们要对熟悉的歌唱技巧、歌曲等进行再认。对不熟悉的技能技巧、歌曲等我们应借助各种手段进行回忆,提高记忆的再认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笔记方法加强对每位学生优缺点的记忆,以便因材施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想象力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培养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歌唱中的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往往伴随着感觉、知觉、联想、思维、情感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声乐学习中学生需要丰富的想象去感知、体会歌唱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想象越丰富就越能体会歌唱的感觉,就越能掌握声乐的技能技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启发学生掌握演唱技巧,需要想象力来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手段、预想教学效果。所以在高校声乐学习中想象力对学生和教师都同样重要。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教师应首先注重学生表象力的培养。“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表象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演唱需要时,通过教师的启发产生丰富而准确的表象。如学生在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的视觉表象,眼前出现白雪漫天飘扬、纷纷洒洒在场景。可见表象力越强,越能投入到歌唱的情绪情感中。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想象力的差异,对想象力差的学生要多启发,多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5 思维力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规律的间接、概括反映。思维是人认知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在高校声乐学习中,学生只有积极地思维才能领会老师的教学,而思维力又促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思维力是人智力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教师也要用积极地思维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做好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性和批判性。教师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声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从各个方面多角度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再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声乐学习中教师可设计各种歌唱情景可能出现的状况,让学生迅速解决,培养他们快速反应力。还有,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教师可利用小组课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观摩演唱,并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在评价表述时,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最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声乐演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自己编排声乐练声曲、自己选取适合自己的演唱曲目、自己设计歌曲演唱时的动作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性。在培养学生思维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思维力,教师的思维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力。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要勤于思考,多观摩有经验教师的教学,多开展教学讨论会,拓展自己的思维。多写教学笔记,多总结、多进行科研活动,培养思维的创新力。从而促进自己的声乐教学能力。可见,智力因素对声乐的学习和教学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智力因素对声乐学习和教学影响的各个方面,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记忆中的歌声篇9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着一些歌声。
??那曾经听过的,唱过的,爱过的那些歌伴随着我们一步步的走来,老去。细数记忆里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感觉,都会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所爱的歌里找到。??
??喜欢听歌,静静地听歌,象大多数人一样。总是会从那些歌里找到一些共鸣。
??记忆里的歌,那些完美的歌,飘飘荡荡地进入我的生活,又走出我的生活。
??岁月流走,物是人非。只有记忆里的那些歌,如花儿的芬芳,唤醒我们跌跌撞撞的懵懂青春,唤醒心底那些彼此温暖过的人,唤醒已飘逝成过往的年华感动……??
??
??我是一个较固执的执着的人。我喜欢在固定的时期固定的听一个人的歌,单纯的欣赏,单纯的喜欢,一遍又一遍……??
??原先的时候,我听刘若英。
??奶茶的声音很容易给人以平和的感觉,像听一个大姐姐在对你诉说一些人生的细小的感悟。透过音乐的表层感受歌词,一如嗓音和乐音的纯净,一如她的昵称般醇香幼滑,却带着深邃的知性茶香。听她的时候,心痛一辈子的孤单,感慨后来的顿悟,却最是陷入原来你也在这里……??
??再往后的时候,我听王菲。
??空灵的声音慵懒的唱腔,天籁之音清冷透明的如一把尖锐的剑轻轻地划过镜般的水面,又翩然而去,只留下一份婉转飘逸,让人有一种把握不住的。。。诡异的华丽,觉得很冷,很空。很多时候,听她的音乐,就像看爱玲或者安妮的文字,一种从心底涌上来的苍凉。流年,旋木,彼岸花,开到荼蘼……??
??再后来的时候,我听戴佩妮。
??一股淡淡的忧伤娓娓道来,浅吟低唱的呢喃。我听她的窗外,听她一个人的行李,单身潜逃和怎样,听她讲我们的故事,街角的祝福。她歌里带有的些许卑微,但又有点倔强,很长时间都跟我心情很共鸣。她说我没有你想像中那么坚强,我只是擅长用微笑去伪装。她说如果该是怎样,如果会是怎样 她说人生这回事,就是坦然过一辈子,过程只是让我们更懂事……??
??最后的最后,也就是现在,我听陈琦贞。
??那个安静的女子,用她的音乐为此刻带来一丝清凉的风。她的干净清澈又略带孩子气的倾诉的声音,如水中光滑的水草,轻易地让人怦然心动,之后心甘情愿地沦陷,被它温柔地轻轻缠绕。在她的声音中寻找一些流失了的简单的情感。听她腐朽下表面的和平,华丽的冒险,听她的孩子气,听她讲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与她同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虽然还是会寂寞,已经渐渐明白了旅行的意义……??
??她们都是感性的女子,都带着点率性和自我,以固有的资态,孤寂地呢喃和倾诉。?
??只是,后来,我不知道我该听什么。
??因为慢慢的已经发现,生命中没有可以留守的人。就像谁可以在时光的洪流中保持着最初的摸样?就像我们永远也无从得知下一刻会发生一些什么。
??这个夏天的雨,将是记忆里的歌。??
记忆中的歌声篇10
岁月如歌作文高中一
辗转回首,流年已逝,一路走来,一路歌!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年初中生活转眼即逝,在这压力山大的驿站,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光华岁月,如梦如歌!
刚升入初中的我完全不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多么的严格,这不,在这个学校刚学了两个星期就犯了错,刚吃了中午饭,还是照样回宿舍,不过再回宿舍的路上我和我的一个同学打了架。我们起初都和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朋友一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可是我突然听见他说:“他怎么长得这么矮。”我顿时变得火冒三丈,到了楼梯上我打了他的头一下可我觉得还不解气就又返回来扇了他两巴掌,他开始哇哇的哭,此时的我根本不管他的感受,然后我就回到宿舍了。不一会他就和老师一起来找我了,就在这时我才知道我做的这件事是多么的愚蠢,可是已经晚了,我也哭了,我数学老师来告诉我让我向他道歉这件事就可以过去了,于是我向他道歉他也接受了。自此之后我们也变成了好朋友,这真是“不打不相识啊!”自此我也就很少犯错了!似水的流年,无悔往事尽没;如歌的岁月,旋律跌宕起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再过不久我们这个大的班集体就要各奔东西了,所以更要珍惜眼前的友谊。我们这个班集体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一起创造了不朽的业绩,这都是我们这些孩子和老师艰苦奋斗的结果。再过不久,我们这个集体将永远成为回忆,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永远埋在心底,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如梦的过往,记忆犹新;如歌的岁月,旋律宛转悠扬!
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的未来会怎么样呢?多么希望你能听见,多么盼望你能发现,我的未来你是否在等我?为了见到你,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同学们一定要像毕业歌里唱的那样:“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要知道我们的未来不是梦,让我们唱起充满未知的歌谣吧!
不要说祝福,不要说再见,最好是沉默——把梦留给夜,把泪留给海,把希望留给未来。
如水的流年,如歌的岁月,流年是一股潺潺的细流,岁月是一曲磅礴的歌谣!
岁月如歌作文高中二
岁月是天空中陨石的悄然滑落,虽说只是一瞬间,却展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时间是顽皮的精灵,带走了相伴与相随,却将最美的回忆留下 ——题记
时光飞逝,转眼间初中生活已经谢幕,伴随我们三年的故事也已经在末尾画上了一个句号,虽每当忆起,仍有些不舍,有些牵挂,但终究已经过去,不能再回首……只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时光精灵带走了三年相伴的岁月,却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回忆中那,酸、甜、苦、涩的百般滋味,依旧难以忘怀!
三年的生活,有欢声和笑语,有汗水和泪水,也有成功和失败,但这三年的时光我们都共同走过……提起笔来,回想过去,却不知该如何下笔,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故事,仿佛昨天才流逝。
闭上双眸,似乎又听到运动会场上呐喊、欢呼的声音,操场上整齐响亮的口号,仿佛又回到烈日下的***训生活,实验基地里的合作,……一幕幕都那么真切,清楚,好像发生在昨天,如不是亲身经历过,又怎能信这时间速度之快……
抬起头,仰望连天,回忆起那一张张笑脸,和那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幼稚,有些遗憾,有些甘甜,也有些苦涩,但回想起来,总感觉到一份温暖!
虽舍不得这曾经一切的一切,可谁又能左右时间,谁又能控制生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法让时光倒流,无法让百川江水向西流,只能默默的祝福每一个人都会幸福快乐!
三年生活已经谢幕,故事也已经有了结局,时光精灵将岁月带走,却懂得将记忆留下——留下最珍贵的回忆!
仰望天空三十度,不要让泪水流下……希望明天,我们每一个人会更坚强,快乐!祝福每一个人!
岁月如歌作文高中三
伸手就可触摸到地下的石炭,就像触摸到几缕星光,同时发出阵阵金属声,在辉煌中诠释了历史沉淀的回声。
岁月如歌,沾满风声的鸽子在云中飞翔。你可知有一种思念,叫作无奈;有一种美丽,叫痛苦,被时光掠走,被阳光沐浴,被思想风干。
你在深秋的风里唱着歌,远方的呼唤,在攸攸的历史长河中,诉说着无奈的记忆;迷离的目光,在暖暖的灯光下,诉说着梦一样的爱恋。
岁月如歌,有一种声音逐渐清醒后,你才把誓言扛在肩上,把承诺紧握在自己的手中。
岁月如鬓角的发丝,黑色渐渐褪去,飘然在秋风里,坠落在夕阳下,留下幽怨,默然无语。看夕阳西下,你细数着每一缕光芒,就好象苦水隐没悄悄降临的夜色之中。
岁月如一把锋利的刻刀,为生命刻下一圈圈的年轮。秋风却不解当年的风月之情,只懂得收拾残败的飘零,跌落在饱经风霜的脸上,感受岁月苍桑,感受红尘有爱,感受风情万种。
深入远古岁月的腹地,脚步匆匆,你行在走石炭季的巷道里,而青春的血性,无时不刻地激荡在你的心怀,你挥汗流雨,挖掘黑色宝藏;你挥洒青春,在这骚动火热的季节里。
岁月还原不了黑煤的颜色,只有那强劲有力的腰肢,细数着留在记忆中的年轮。
暮然回首,皱纹正悄悄爬上额头,你的青春年华,从此一去不再来。
当成熟季节来临时,岁月已经碎成了残片,心灵也苍老成一张网。当你把记忆从头至尾地过滤一遍时,时间越远,记忆就越细,行走的脚步就越沉重。从此你踏着时间的刀锋,开采出人生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