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1篇
关键词: 日语 半元音声母汉字 不同点
一、引言
日语汉字音读起源于我国的中古音,吴音来自于我国江苏南部的吴方言和北部的楚方言,还有一些来自我国南北朝甚至更早的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汉音来自隋唐时期的陕西中部和中原地区,距今也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唐宋音则是来自我国宋、元、明、清时代的音。由于年代久远,我国的语音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是比较大的,而日语语音相应的变化较为少些,因此日语汉字音读就形成了和现代汉语拼音不对称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w、y等半元音声母汉字的日中主要不同点,所采用汉字基本为《常用汉字表》表内汉字。
二、半元音y及其日语相对音
《常用汉字表》中带有辅音y的汉字共有167个,它们的辅音y分别是从中古前期音韵y中古音韵i,或中古前期?Q中古音韵i,或中古前期音韵i中古音韵,或中古前期音韵e中古音韵e演变过来的;有的从中古前期音韵?耷中古音韵?耷,或中古前期音韵?Q中古音韵h演变过来的。带有辅音y、i的汉字日语读成ア行音或ヤ行音,带有辅音?Q的汉字日语读成ア行音或ガ行音,带有辅音h的汉字读成カ行音,带有辅音?耷的汉字日语读成ガ行音,由辅音yiy或?Qiy或iiy或eey演变过来的汉字日语吴音汉音都读成ア行音或ヤ行音;由辅音?耷?耷y 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汉音都读作ガ行音;由辅音?Qhy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读做ガ行音,汉音读做カ行音。
1.由辅音或韵母yiy或?Qiy或iiy或eey演变过来的的汉字日语吴音汉音都读作ア行音或ヤ行音。这类零辅音汉字和今天的汉语拼音基本一致,古音和中古音声母都是i或y,日语都读作ア行音或ヤ行音,共有127个。其中有的吴音汉音读音一致,如:[yi]医(い)、以(い)、意(い)、(い)等;[yan](えん)、延(えん)、沿(えん)、演(えん)等; [yang]羊(よう)、洋(よう)、P(よう)、(よう)等;[yao] a(やく)、S(やく)、要(よう)、腰(よう)等;[ye]夜(や)、野(や)、~(よう)等;[yin]引(いん)、印(いん)、因(いん)、姻(いん)等;[you]幽(ゆう)、悠(ゆう)等;[yu]育(いく)、宇(う)、羽(う)、雨(う)等;[yuan] F(えん)、遥àà螅;[yue]s(やく)等;[yun]\(うん)、(うん)等。“yun”也属于上列汉字,吴音汉音都读作「うん,但现代日语不用,用其惯用音「いん,如:押(おういん)、音(おんいん)、脚(きゃくいん)、字(いんじ)等。同样,汉字“幼you”也是这样,吴音汉音读作「ゆう,惯用音读作「よう,现代日语用惯用音,如:(ようじょ、幼年(ようねん)、幼稚(ようち)等。这样的汉字还有“裕yu”,吴音汉音读作「ゆ,惯用音读作「ゆう;“院yuan”,吴音汉音读作「うん,惯用音读作「いん。
有的汉字吴音汉音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它们来源于中国的不同音系,或是对中古音的处置方法不同,如:“央ng”,吴音将ya读作「あ,将ng处置为长音符号「う,两者合起来读作「あう,现代日语读作「おう;汉音则将ya读作「や,同样将ng处置为长音符号「う,合起来则成了「やう,现代日语读作「よう。这类汉字还有[ya]押(おう、よう)(前吴音后汉音,下同);[yi]|(おく、よく)、(おく、よく)、抑(おく、よく)等;[ying] (おう、よう)、英(えい、よう)、映(えい、よう)、樱ààぁよう)等;[you] n(う、ゆう)、(う、ゆう)、](う、ゆう)、友(う、ゆう)等; [yong]永(えい、よう)、泳(えい、よう)等。
有的汉字吴音为ア段音,汉音为エ段音,如:[ye] 液(やく、えき);[yi] 役(やく、えき)、***(やく、えき)、益(やく、えき)、易(やく、えき)等。有的汉字吴音为イ段音,汉音为オ段音,如:[yu]域(いき、よく)。有的汉字吴音为ウ段音,汉音为イ段音,如:[yuan]T(うん、いん)。有的汉字吴音为ウ段音,汉音为オ段音,如:[yong]勇(よう、ゆう)、用(ゆう、よう)、庸(ゆう、よう)、恚à妗よう)等。有的汉字吴音为エ段音,汉音为ア段音,如:[ya](あ、え)。有的汉字吴音为オ段音,汉音为イ段音,如:[yin] 音(おん、いん)、姻(おん、いん)、(おん、いん)、(おん、いん)等。有的汉字吴音为エ段音,汉音为イ段音,如:[yi]衣(え、い)、依(え、い)等。有的汉字吴音为オ段音,汉音为イ段音,如:[yi]乙(おつ、いつ)。有的汉字吴音为オ段音,汉音为エ段音,如:[yong]永(よう、えい)、泳(よう、えい)、[yuan]援(おん、えん)、@(おん、えん)、猿(おん、えん)、h(おん、えん)等。
有的吴音含有古代音,古代音没有长音,故形成和汉音长短音的不同,如:[you]油(ゆ、ゆう)、q(ゆ、ゆう)、由(ゆ、ゆう)、[(ゆ、ゆう)等。有的汉字是吴音汉音对入声字的读音处理不同引起的,吴音用イ段音而汉音用ウ段音来读入声韵尾,如:[yi] 一(いち、いつ)、遥àい痢いつ)、逸(いち、いつ)、翼(いき、よく)等;[ye]](おち、えつ);[yu]域(いき、よく);[yue]悦(えち、えつ)、越(えち、えつ)、(えち、えつ)等。
“zyi”吴音来源自中古音前期的“yiui”,故读作「ゆい,汉音来自于中古音后期的“i”,读作「い,这两个音都在现代日语中出现,如:z言(ゆいごん)、z唬àい扦螅┑取!Rya”为p韵尾入声字,吴音汉音均读为长音,前者读「よう,后者读「おう。现代日语吴音汉音都不用,只用其惯用音「あつ,如:R(あっさく)、R(あっさつ)、R制(あっせい)、R倒(あっとう等。
2.由半元音?耷?耷y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汉音都读作ガ行音。这类汉字吴音汉音的辅音都是来自中古音韵的“?耷”,日语都读作ガ行音,共39个,其中一些读音吴音汉音一致:[yi]宜(ぎ)、x(ぎ)、疑(ぎ)、x(ぎ)、h(ぎ);[yu]愚(ぐ)、虞(ぐ);[yue]岳(がく)、S(がく)。有的汉字虽然吴音汉音读音都一致,但现代日语不用,只用其惯用音如(前为吴音和汉音,后为惯用音):[yan]研(げん、けん/研究けんきゅう);[yu]兀à啊ご/S ごらく)、遇(ぐ、ぐう/遭遇 そうぐう)、隅(ぐ、ぐう/一隅 いちぐう)。有的汉字现代日语用其吴音汉音及惯用音:[yan]Y(Y れいげん、Y しけん)。
有些汉字吴音汉音对“ya”或“yan”、“yuan”处理不一致,吴音读为エ段音,汉音读为ア段音,如:[ya]芽(げ、が)、雅(げ、が)、涯(げ、がい);[yan]岩(げん、がん)、眼(げん、がん)、(げん、がん);[yuan]元(げん、がん)。“yan”与“yuan”吴音读为オ段音,汉音读为エ段音,如:[yan]言(ごん、げん)、(ごん、げん);[yuan]原(ごう、げん)、源(ごう、げん)。有个别汉字只用汉音和惯用音,如:月(ごち、げつ/一ヶ月 いっかげつ、がつ 一月 いちがつ)。还有个别汉字只用惯用音,如:[yuan](ごん、げん、がん/ がんしょ)。
有些汉语拼音为“ye”、“yin”、“yu”、“yang”等的汉字,吴音读为オ段音,汉音读为イ段音,如:[ye]I(ごう、ぎょう);[yin]吟(ごん、ぎん)、y(ごん、ぎん);[yu]Z(ご、ぎょ)、z(ごく、ぎょく)、玉(ごく、ぎょく)、~(ご、ぎょ)等。这类汉字中个别的现代日语用其汉音和惯用音,如:[yang]仰(ごう、ぎょう/仰望 ぎょうぼう、こう/信仰 しんこう);[yu]O(ご、ぎょ/O村 ぎょそん、りょう/O りょうし)。
个别汉字吴音为イ段音,汉音读为エ段音,如:[ying]迎(ぎょう、げい)。还有个别汉字吴音为イ段音,汉音读为オ段音,现代日语用其汉音惯用音如:[ying]硬(ぎょう、ごう、こう/硬 こうか)。个别汉字吴音汉音只是长短音的区别如:[yi]芸(げい、げ)。
3.由辅音?Qhy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读作ガ行音,汉音读作カ行音。个别汉字吴音来源自辅音“?Q”,读ガ行音,汉音来源自辅音“h”,读カ行音,如:[ying]w(ぎょう、けい)。
三、半元音W及其日语相对音
《常用汉字表》中带有半元音W的汉字共有62个,它们的半元音W分别是从中古前期音韵u中古音韵u或中古前期音韵?Q中古音韵u或中古前期音韵i中古音韵i演变过来的;还有的是从中古前期音韵k中古音韵k或中古前期音韵?耷中古音韵?耷或中古前期音韵?Q中古音韵u演变过来的;有的是从中古前期音韵m中古音韵mb演变过来的;有的是从中古前期音韵y中古音韵u演变过来的。由于它们中古音韵不同,它们在日语的读音也不同,一般说来,带有韵母u、i的汉字日语读成ア行音;带有辅音?Q的汉字日语读成ア行音或ガ行音;带有辅音k的汉字读成カ行音,带有辅音?耷的汉字日语读成ガ行音;带有辅音m的汉字读成マ行音;带有辅音mb的汉字日语读成バ行音;带有半元音y的汉字读成ヤ行音。下面具体就这些音分别进行探讨。
1.由韵母uuW、?QuW、iiW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汉音都读成ア行音或ワ行音。由辅音uuW、?QuW、iiW转化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汉音都读成ア行音或ワ行音的汉字,如:王wang,中古音读作“?Qiua?耷”,“?Qiua”日语读作「わ,“?耷”日语读作长音符号「う,「わう现代日语读作「おう。腕wan,中古音读作“wan”,日语将“wa”读作「わ,“n”读作「ん。这类汉字有24个。其中有的吴音和汉音一致:[wan]腕(わん);[wang]往(おう);[wen]L(おん)、温(おん);[wei]位(い)、欤àぃ、委(い)、威(い)等;[wu]屋(おく);[wuo]握(あく)。有的吴音和汉音不一致,主要是吴音和汉音的处理方法不同,如“湾wan”, 吴音将“wa”处理为ア行音,汉音处理为ワ行音(ワ行音除ワ外和ア行音相同),如:[wan]湾(えん、わん);[wei]l(えい、え);[weng]翁(おう、お);[wu]A(お、う)。“uwuo”吴音汉音皆来源自中古音的“ua”,读作「わ,惯用音读作「か。
2.由半元音yuu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读作ヤ行音,汉音读作ア行音。这类汉字的吴音来源自中古音的“yiui”, 读ヤ行音,汉音来源自中古音的“u?藜i”,读ア行音,如:[wei]唯(ゆい、い)、S(ゆい、い)。
3.由辅音?耷?耷u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汉音都读作ガ行音。由辅音?耷?耷W 演变过来的汉字,在中古音韵中,有时“w”读作“?耷”音,日语音读读作ガ行音,这类汉字有11个,有的吴音汉音读音一致:[wei]危à);[wo]我(が);[wu]五(ご)、午(ご)、悟(ご)。现代日语有的还有惯用音,如:[wei]危(ぎ、き)。有的吴音和汉音不一致,吴音为エ段音,汉音为ア段音,如:[wai]外(げ、がい);[wan]B(げん、がん)。有的吴音为エ段音,汉音为オ段音,如:[wu]遥à病ご)、`(げ、ご)。个别的吴音读ウ段音,汉音为オ段音,如:[wu]悟(ぐ、ご)。
4.由辅音?QhW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读作ガ行音,汉音读作カ行音。这类汉字的吴音辅音来源自中古音的“?Q”,一般读作ガ行音,汉音来自中古音的“h”,一般读作カ行音,如:[wan]丸(がん、かん)、完(がん、かん)。这类汉字《常用汉字表》中只有2个。
5.由辅音mmbW演变过来的汉字其日语吴音读作マ行音,汉音读作バ行音。这类汉字的吴音辅音来源自中古音“m”,一般读マ行音,汉音辅音来源自中古音的“mb”,一般读バ行音,这类汉字有23个,如:[wan](まん、ばん)、万(まん、ばん);[wang]亡(もう、ぼう)、W(もう、ぼう)、望(もう、ぼう)、妄(もう、ぼう)等;[wen]文(もん、ぶん)、蚊(もん、ぶん)、y(もん、ぶん)、(もん、ぶん)等;[wu]眨à唷ぶ)、F(む、ぶ)、物(もつ、ぶつ)、武(む、ぶ)等。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的零声母汉字,在中古音韵中有两种可能,一是无声母,无声母汉字日语一般读作ア行音、ヤ行音或ワ行音;二是有声母,而且许多汉字读音和声母“?耷”和“?Q”有关,因此,这部分汉字日语音读一般读作ガ行音,半元音“w”还有可能来自中古音的“m”或“mb”,日语读作マ行音和バ行音。《常用汉字表》中零声母汉字260个,占音读汉字(1905)的17%稍弱一些。其中日语读成ア行音(包括ヤ行和ワ行)165个,读为带辅音的汉字95个,各占63.4%和36.5%。
日语汉字来自中国的中古音韵,中国汉语拼音也是由中国的中古音韵一步一步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可以说它们的起源相同。但是由于时间的变迁,中国一些汉字的读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语汉字音读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就造成日语汉字音读和中国汉字对应规律产生分歧。现代汉语中的零声母和日语汉字读音的不一致,与中古音韵和现代汉语读音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现代汉语是零声母的汉字,在中古音韵中有可能是有声母的,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掌握日语汉字的音读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藤堂明保.汉和大辞典.学习研究社,1995.
[2]沼本克明.日本汉字音的历史.东京堂,1987.
[3]金田一春延.日本音韵研究.东京堂,1967.
[4]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5]李葆嘉.当代中国音韵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2篇
关键词:满源地名 汉化 译字繁简
中***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35-01
满源地名的表意功能是通过满语通名成分表现出来的。但经转写后的满源地名只记发音,不能兼顾含义。随着满语的逐渐消失,这些音节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满语含义消失所带来的这种语义空白随之被那些原本只用砑锹挤⒁舻暮鹤痔畈埂U馐怯捎诤河镏写蟛糠趾鹤侄伎梢远懒⒊纱蚀锏奖硪饽康模对那些已经脱离满语环境的使用者来说,汉字的功能更多的是表达含义。由于此时用来转写地名的汉字并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单词,于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选择音同或音近的并且有实际意义的汉字来记录地名,这种演变最直观地表现为结构上的繁简转化。
一、译字的繁简
汉字与满语文字不同,汉字的字体结构复杂,具有表意功能。汉字的繁简主要表现在书写单位的数量和书写单位的交接变化两方面。李运富在《汉字学新论》中针对汉字发展和现行简化汉字提出了一套汉字分析的方法。根据这种分析方法可将汉字分为20种类型,涵盖古今所有汉字。
李运富认为,汉字根据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独体字4种和合体字16种。其中,独体字是指“由一个构件组成,也就是零组合的汉字。构成独体字的构件主要是象形构件,也有标志构件和代号构件,还有用借形变异方法创制的独体字”[1]。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的字”[1]。而合体字又可以再细分为二合和多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从构件数量的角度说,独体字简于合体字。独体字的繁简以笔画数量为判断条件,笔画多的为繁,笔画少的为简;合体字的繁简以构件数量为判断条件,构件数量多的为繁,构件数量少的为简。由此可以对满源地名的用字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到满源地名的用字在繁简程度上有简字繁化和繁字简化两种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增加偏旁是汉字分化的一种手段。通过添加不同的偏旁可以分化汉字含义,减少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是同音字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不同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满源地名用字的繁简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对比之后产生的。这种繁简演变与意义无关,是单纯的字体上的演变。
二、简字繁化的趋势
简字繁化是指在记录同一个地名时,所用的几个汉字发音相同或相似,但是构件数量随着时间推移由少变多。其中,偏旁是汉字构件中一种特殊形式,增加偏旁本质上是增加了汉字的构件数量,从而起到使简字繁化的作用。满源地名中有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简字繁化。
例如,原约在黑龙江境内,现已消失的地名“喀萨里河”,在《舆***》和《水道提纲》上都是以“喀萨里”的形式存在的。但在其后的《盛京通志》(1779)和钦定八旗通志(1796)上被记作“喀萨哩”。“里”是义义合体字,由两个构件组成。“哩”是音义合体字,由三个构件构成。从“里”到“哩”的演变表现了满源地名用字的繁化趋势。
又如原属吉林境内,现已消失的地名“占河”(《舆***》),在《盛京通志》(1779)中记作“沾河”,在《嘉庆重修一统志》(1842)中记作“瞻河”。“占”从卜从口,是义义合体字,共两个构件,5画。“沾”从水沾声,是义音合体字,共三个构件,8画。“瞻”从目詹声,是音义合体字,共两个构件,13画。从“占”到“沾”再到“瞻”,转写同一发音选用的汉字构件和笔划由少变多,总体趋势由简入繁。
其他同属由简变繁趋势的地名有推屯河(1760)――推吞河(1779)、里河(1760)――礼河(1779)、折松厄河(1760)――哲松额河(1812)等。
三、繁字简化的趋势
繁字简化是简字繁化的逆过程,是指在记录同一个地名时,所用几个汉字发音相同或相似,但是构件数量随时间推移由多变少。
例如现流经吉林省吉林市的尼什哈河,在《舆***》上被记作“泥什哈河”。其中,“泥”从水尼音,是音义合体字,共三个构件,8画。“尼”为会代合体字,共两个构件,5画。从“泥”演变成“尼”,简省了原本的偏旁,构件和笔划数量减少。这表现出了地名用字的演化过程中也存在繁字简化的趋势。
除了简省偏旁以外,有些地名的简化是通过改用结构更简单的汉字实现的。例如《舆***》和《水道提纲》中记录的河流“穆禽河”,在《吉林通志》(1891)中记作“穆钦河”。其中“禽”字在演变过程中变成了“钦”。通过分析汉字结构可知,“禽”是代代合体字,共三个构件,12画。而演变后的“钦”字是义音合体字,共两个构件,9画。从“禽”演变到“钦”,构件数量和笔划数量都在减少,体现出用字由从复杂向简单演变的趋势。
同样表现为由繁入简的演变趋势的地名还包括:哈尔敏河(1760)――哈尔民河(1796);加牟蟾(1760)――加木禅(1779);温德狠河(1760)――温德赫恩河(1887)等。
满源地名的繁简转化是汉字构形上的变化。无论是由简变繁还是由繁入简,都是结构上的演变并未涉及意义。即使有些演变后的汉字中包含表义构件,但这些表义构件标记的意义属于汉字,与地名整体呈现出的含义无关,也就不能表现出地名含义上的发展趋势。
满源地名中的用字大多是由简向繁演变。但仍然有一部分地名中过于繁琐的汉字向字体相对简单的汉字转变。这是由地名本身的功能所决定的。地名在使用中演变并发展,使用地名的人是普通百姓。这些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并不足以识记这些过于复杂的汉字,因此,少部分字体过于复杂的汉字在使用中自然地被淘汰。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3篇
关键词:汉字理论 汉字起源 汉字性质 构形方式 演变规律
一、绪论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产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人类已经从蒙昧步入文明。几千年来,汉字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没有间断发展的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经过多次演进,成为当代一种独特的文字符号类型。
汉字研究可以追溯到周秦,汉代《说文解字》的出现表明汉语文字学的正式创立,清代以说文四大家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把传统文字学发展到巅峰。20世纪各种古文字资料的大量出土,开拓了古文字学研究的领域。西方学术文化的影响,推动了近代汉字学理论的探索和体系的构建。[1]
文字学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今后如何确定研究方向、途径、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开拓更多新的研究领域,取得超迈前贤的成就做了铺垫。本文是对近十年学术史的总结,反映了文字理论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标志着文字理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即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结构或构形方式、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2],对近十年的新成果作简略的概述。
二、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问题,历来倍受关注。近十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阐述的角度不尽相同,现列举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一)阐释《说文》中观点
陈文敏根据甲骨金文研究六书,发现六书原来竟是一个“五步相生”的造字程序,而运用六书“相生”之法创造出来的甲骨金文(古汉字)群落则是一张连环相生、纵横交错、辗转相注、交互说史的古汉字关系网络。作者在书中明确申明,他是通过“古汉字关系网络”强大而严密的“文字互释功能”来揭示华夏文明发祥史真相的。[3]
刘薇、张松竹认为,许慎《说文》把八卦归入文字萌芽范畴,并非毫无根据;肯定文字诞生之前结绳记事的存在,并推测其可能对文字起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慎不取天授汉字的神话,主张受鸟兽之迹的启示也是合理的。[4]
宋瑞卿立足于汉代班固和许慎的六书说的差异,从细目到次第,对汉字起源问题进行了一个合理、全面的认识。[5]
(二)时间角度
连登岗提到,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二是形成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6]
包和平、黄士吉从考古学角度论证了后红山文化时期(新时期时代晚期)石棚山陶文的发现,表明四五千年以前的西辽河流域已露出了文明的曙光。据考证,创始汉字的是陶工,他与传说中的仓颉均为皇帝时人。陶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7]
(三)地域角度
李立新认为,伏羲依据河***洛书而画成八卦,形成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并引发汉字的发明,最早的一批汉字应是族徽文字。从文献记载看,无论是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还是仓颉造字,都发生于中原地区。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四方远古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升华,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汉字体系,露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8]
(四)符号学原理
叶其容指出,汉字符号的形成问题,应从它的前提条件讨论起:其一,远古汉语已经存在;其二,原始思维的发展;其三,原始造型艺术的发展;其四,社会的发展需要记录语言。具备这些条件,只是有可能产生汉字符号,但并不具有必然性。[9]
(五)特殊形态
在汉字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几种特殊的形态。庄建东提到,作为皇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说是基本可信的。“仓颉”是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形态,仓颉因发明这种形态而得名。[10]
王立民认为陶文符号和***形是汉字的萌芽期,金文徽族和“集形短句”是汉字的初始期,殷商时代金文及甲骨文是汉字的成熟期。从金文中保存下来的族徽和“集形短句”看,可以推测出在陶文符号、***形与甲骨、金文之间的文字应是与族徽和“集形短句”相同的形态。[11]
(六)宏观角度
连登岗认为,汉字包含于华夏文字之中,探讨汉字的起源,应该把视野扩大到华夏文字的范围,且要考虑到关乎文字起源的诸多方面。例如文字起源于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的需要;文字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6]
(七)考古学角度
黄德宽从考古学的角度,通过对商代后期甲骨文发展水平的论证,确立探讨商代前期文字的起点。他认为甲骨文是一种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功能完备、成熟发达的文字符号体系,它不仅是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符号,也是迄今为止可以确定的汉字进入成熟阶段的体系完整的文字样本。此外,他还获得了关于商代前期文字发展情况的基本结论,如:夏商周在文化上有相当程度的共性特征,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体系;商代前期陶文可以作为考察汉字体系发展的珍贵样本,它们对衡量各阶段文字发展水平具有珍贵价值;商代前期的文字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其后各时期陶文符号的相同性大于差异性,这也进而证明当时的文字已发展到成体系的成熟阶段。[12]
对于汉字起源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寄希望于新资料所提供的新线索,汉字起源研究和考古历史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字起源的比较研究将是寻求研究突破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研究虽有了新的进展,但作为汉字研究的重大疑难问题还将长期被关注。
三、汉字的性质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争论: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的表意文字说,周有光最早提出并比较系统论证汉字的意音文字说,姚孝遂提出的表音文字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赵元任分别提出的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13]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几经高潮,近十年,有代表性的争论有以下几家:
(一)“三方面”说
张玉金对于汉字的性质是遵照“三方面”说提出的。提出“三方面”说的是王伯熙,他在《文字的分类和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可以从“文字的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的符号形式”、“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这三方面去讨论一种文字的性质。[14]张玉金由此得出结论: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是语素+形意音+***符文字,隶楷阶段的汉字是语素+意音区别+字符字。[15]
张爱萍也是从三方面对汉字性质进行了阐述: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从文字单位和语言单位的关系来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从字形层面考察汉字特点,汉字是方块字。[16]
(二)“两方面”说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提出“两方面”说。裘锡圭认为,考察文字的性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是看一种文字使用什么字符,字符包括意符、音符和记号是第二方面即看文字在所表达语言中是什么单位,裘锡圭认为汉字应称为语素――音节文字。[17]
(三)构意文字说
李剑影提到裘锡圭关于汉字性质的两个观点: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意符音符记号文字,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用***表的方式综合两个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汉字是构意文字。[18]
(四)构形原则说――表意体系文字
郑振峰认为汉字的性质只能根据它的构形原则,而不能根据文字体系中单个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确定。它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体与意义之间存在着理据性。[19]李莹也认为,汉字性质应该从汉字构形原则的角度出发,把汉字概括为具有一定表音功能的表意体系的文字。[20]
(五)共时历时说
项科旭提到,汉字的性质是表意文字,这是运用共时方法得出的正确结论之一;若从历时的角度看,汉字的性质应从汉字构形方式的演进方面进行考察。两者不应互相排斥,应合理共存。[21]
(六)语素文字说和意音文字说
寇延年对裘锡圭提出的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提出几点质疑,认为赵元任等提出的音素文字说和周有光提出的意音文字说是比较合理的。[22]
(七)符号工具说
连登岗提到文字的性质应该这样表述:文字是视觉***形符号与语音听觉符号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人工制作的以视觉***形为存在形式的主要充当语言符号、同时也兼备思维符号、物象符号、艺术符号、文化符号等功能,以系统为其结构形式的社会交际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工具。[23]
(八)批判周有光意音说
仝国斌提到,不少学者在汉字性质表意、意音甚至表音的选择上纠缠不休,皮尔士的三元符号模式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走出这一困境。事实上,表意和表音是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符号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而已。意音文字的提法不科学,因表意表音本身就处于“理据性理据性・约定性约定性”的符号链中。表意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理据性与最大限度的约定性的完美结合,表音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约定性与最小限度的理据性的完美结合。[24]
近些年,也有学者针对性质定义不一的情况作出一些思考,例如,王德寿对汉字性质研究中的一些主要的不同观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汉字性质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25]杨世铁也提出了解决汉字性质问题的五点意见;讨论汉字的性质,不能只就汉字论汉字问题;不能撇开汉字和汉语的关系;要兼顾汉字发展的几种字体;不能只就汉字构成方式之一种来认识;不适合从文字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认识。[26]
关于汉字性质认识之分歧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讨论问题所依据的材料、理论根据、研究方法等的不同造成的,在进一步研究中应注意对各种不同的意见予以合理的吸收和整合,作出更符合汉字实际和理论逻辑的阐述。
四、汉字结构或构形方式
汉字结构或构形方式的研究是中国文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六书”作为最早阐释汉字结构原理的理论,在汉字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六书”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现代学者相继提出“三书说”,动摇了“六书”的绝对权威地位。[27]随后,刘钊古文字构形学,黄德宽构建形声谱系,王宁构建汉字构形理论,李圃字素理论使汉字结构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新“三书说”
陈梦家在其《殷墟卜辞综述》的“文字”章里提出了他的新“三书说”:象形、假借和形声。裘锡圭在其《文字学概要》里也提出了“三书说”: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17]裘锡圭对汉字结构的研究全面深入,举例丰富,分析精确,材料可靠,表明汉字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刘钊古文字构形学
刘钊在《古文字构形学》中第一次把对古文字构形的研究称作“古文字构形学”。在书中,刘钊分析了甲骨文、早期铜器铭文的构形特点,介绍了西周金文中“声符”的类型、 “变形音化”、“一字分化”以及古文字中形近易混形体的区别形式等构形规律,还总结了古文字考释方法和古文字构形演变条例。“古文字基本构形构成演变谱系举例”、“秦汉篆隶资料在古文字构形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古文字考释举例”三部分则是用来检验上述理论的实践性工作。[28]
(三)黄德宽构建形声谱系
黄德宽的博士学位论文《古汉字形声结构论考》以殷商到秦汉的古汉字形声字为研究物件,比较全面地考察分析了形声结构及其发展,揭示出形声结构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等。[29]他主编的《古文字谱系疏证》对同声系内部具有亲缘关系的同源字进行考辨确认,试***比较全面地揭示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字际关系,为进一步揭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奠定基础。[30]他还提出,不同汉字构形方式构成一个互补的系统,从历史的、动态的角度可以看到这个系统内不同的构形方式此消彼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经历着内部的功能调整。[31]
(四)王宁构建汉字构形理论
王宁汉字构形学理论的核心是,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汉字,用系统的方法描写汉字,用系统比较的方法观察和总结汉字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认为汉字构形的基本元素是“形位元”。在汉字使用的每个历史时期,“形位的数量都大致在250-300个左右,它们分别或完全具有表音、表义、表形、标示四种功能”。几百个形素又可以组成上万个汉字;汉字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两种:层次结构与平面结构。汉字有五类属性:汉字的基础构件在不同汉字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汉字的基础构件有不同的组合样式;汉字构件的组合过程;结构的级层数和各级构件;汉字的构形模式。[32][33]
(五)李圃提出字素理论
李圃在《甲骨文文字学》中指出:字素问题是基于汉字与汉语语素之间的关系提出来的。字素系统由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共同构成。字素的静态系统指字素进入造字过程以前的字素系统,字素的动态系统指字素进入构字过程之中的字素系统。一个合体字结构类型的分析要以语素的音义为出发点和归着点去确定字素及其组合的上位层次,即直接显示语素的音或义的层位。[34]
由于历代汉字资料极为丰富,汉字结构的研究最有可能取得突破,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研究古文字的学者满足于依据旧说而就字论字,他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文字学理论问题;而研究语言文字学的学者对古文字资料和研究成果钻研、吸收不够,从而影响了理论的总结和深入探讨。全面研究分析历代文字尤其是古文字资料,是汉字结构理论研究获得新的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五、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35]
汉字发展演变的研究,一方面在字体形态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另一方面学者们突破长期以来只注重描述形体发展的局限,开始致力于揭示汉字内在的发展变化。例如,讹变与讹混、双声符字、饰笔、借笔、规范问题等等,将建立单个汉字发展历史档案和汉字系统发展沿革谱系、描述并揭示其发展演化轨迹和发展规律作为研究的重点。
(一)字体形态演变
1.隶变研究
刘凤山的博士论文《隶变研究》对“隶变”问题作出阐释,细致地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点。[36]张晓明对春秋金文字体的演变规律、特点以及原因作了考察。[37]杨宗兵考察了出土的秦文字材料,认为秦文字“草化”不仅完全属于自然书写状态下的“草书萌芽”,而且与“狭义草书”相距不远,对汉代草书的形成与趋于成熟具有“导源”意义和“示源”作用。[38]于丽萍阐述了汉字构形的发展和字体的演变之间的关系。而今文字阶段字体的发展演变破坏了汉字的构形理据,使构形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39]
2.字体演变总规律
王宁提到汉字字体演变总规律,字体风格的形成由微而显,两种主流字体交替必有一个过渡带。类别风格常被说成是个人的创意,言小篆则以李斯、许慎为代表,言隶书则以程邈为代表。字体形成的渐变说,对汉字学、汉字史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40]
3.古文字发展谱系
黄德宽以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谱系研究”为阵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在2005年完成最终成果《古文字谱系疏证》。它科学地揭示了汉字发展的规律,为汉字发展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疏证》的出版必将为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带来新气象。[41]
(二)讹变与讹混
文字形体讹变问题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古敬恒、李晓华从形近相混、字形的离析与粘连、误形为音三个方面探讨讹变的原因并追溯了讹变形体所折射出的文化意蕴。[42]沙宗元分析了这两类讹变在古文字各个阶段的情况。[43]魏宜辉用大量字例论证了楚系简帛文字形体中笔势变化讹变、简省讹变、增繁讹变等六种类型的讹变现象。[44]方勇细致地分析了战国楚文字中31组形近偏旁混同现象。[45]闫华梳理出“西”、“勺”、“百”等字及与之相关诸字的讹变脉络,并总结归纳了支配这些讹变现象的规律。[46]
综上来看,“讹变”与“讹混”、“变形音化”这三个概念还没有得到严格的区分。刘钊在《谈讹混》中指出:“‘讹变’既包括***的字和偏旁的讹变,也包括笔划的讹变,而发生‘讹混’的构形因素基本是指可以***的字和构形偏旁;‘讹变’一般是指构形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大都是不能逆转的单向发展,而‘讹混’则不光有单向的发展,还有两种形态之间的混用,有时是可以互换的双向互动。”[45]“变形音化”是人有意识地对一个字的形体的一部分进行改造[28],而“讹变”则是无意识的,发生讹变的形体可以是笔划、偏旁,也可以是***的字。
(三)双声符字
刘钊在其博士论文《古文字构形研究》中指出:双声符字是指一个形体的两个构形因素,对于所记录的词来说都是标音的声符,而没有形符、意符或其他别的成分。[28]陈伟武将双声符字分为两类,同时在考辨一些字例的基础上,他还阐释了双声符字的结构原理、双声符字与形声字的关系等问题。[47]许文献深入细致地考察了十二例楚文字中的双声符字。[48]宋鹏飞指出了一些殷周金文中的纯双声符字例。[49]黄丽娟也把双声符字纳入其研究范围,指出了七例双声符字及其来源。[50]黄天树指出了甲骨文中的双声符字。[51]
(四)饰笔
刘钊在其博士论文《古文字构形研究》中指出:饰笔,又称装饰笔划、羡画、赘笔,是指文字在发展演变中,从对形体美化或装饰的角度看,添加的与字音字义都无关的笔划,是文字的羡余部分,并在最后在第十四章“古文字构形演变条例”中他总结出二十一条关于“饰笔”的演变规律。[28]
张振林考察了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期间文字的发展及使用情况,认为羡符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在隶变期间还存在饰笔、羡符,只是未规范的古文字的孑遗。[52]
湛玉书将文字羡余现象分为字素、非偏旁构件、表意偏旁羡余三类,又进一步指出文字羡余现象的五种成因:为增强文字形体的区别性、为求字义表达的彰显性、因文字类化、受民族心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书写习惯等而增加羡余成分。[53]
(五)借笔
吴振武的《古文字中的借笔字》是最早的关于借笔的专题性文章。他认为古人写字用借笔,求简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有时可能也有“玩”的意思。[54]
刘钊的《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笔、借字》在理论上对“借笔”作了进一步探讨。他认为:借笔是古文字为书写简便而产生的一种变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装饰化的意味。[55]
(六)规范
龚嘉镇提到新时期的汉字规范的重点需放在现代汉语通用字种的分级定量和简繁对应上。[56]潘文国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汉字规范问题。[57]王宁指出,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过程中,对汉字简化的怀疑论也再次提出。[58]费锦昌认为现代汉字规范的两个热点问题:偏旁类推简化、“同音代替”简化。[59]黄德宽认为汉字应用中“繁、简二元并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60]王宁提出制订规范汉字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61]沙宗元认为对汉字的规范和统一既是本身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汉字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流倾向。汉字系统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在多因素制约下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62]
汉字发展历史的研究,目前已具备较为充分的条件,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汉字系统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断代研究两个方面。开展这项工作时正确确定汉字发展研究的视点也显得尤为重要。从哪些角度、依据什么标准来衡量汉字的发展,是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前提问题。
六、结语
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理论研究,是21世纪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时显著的学科之一,各个方向发展的全面性,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已发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引人注目,呈现出良好势头。但是总体来看,汉字理论研究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无论重视程度还是所取得的成果,都与汉语文字学整体的发展不相适应。世纪之交,汉字理论研究呈现出的新态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世纪的研究水平会跨入开拓创新、科学建构自身学科体系的新阶段。
注释:
[1]黄德宽:《汉语文字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页。
[2]黄德宽:《从转型到建构:世纪之交的汉字研究与汉语文字学》,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第9-12页。
[3]陈文敏:《汉字起源与原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刘薇,张松竹:《从析许慎关于汉字起源的理论》,说文解字,2008年,第8期,第308-309页。
[5]宋瑞卿:《汉字起源考略》,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6期,第34-35页。
[6]连登岗:《华夏文字与汉字的起源》,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第36-44页。
[7]包和平,黄士吉:《原始陶文――汉字的起源》,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第93-96页。
[8]李立新:《试论汉字起源于中原地区》,中州学刊,2010年,第9期,第186-189页。
[9]叶其容:《从符号学看汉字的形成》,咬文嚼字,2010年,第1期,第62-63页。
[10]庄建东:《汉字起源新说――“仓颉”: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期的记事方法》,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第105-109页。
[11]王立民:《“集形短句”――汉字形成过程中由萌芽到成熟的重要形态》,北方论丛,2005年,第5期,第60-63页。
[12]黄德宽:《殷墟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3]郑振峰:《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62-67页。
[14]王伯熙:《文字的分类和汉字的性质》,中国语文,1984年,第2期,第108-116页。
[15]张玉金:《论汉字的性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第65-68页。
[16]张爱萍:《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研究的辨正》,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第87―89页。
[1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页。
[18]李剑影:《论汉字的性质――裘锡圭之读后感》,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第44-45页。
[19]郑振峰:《“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35-39页。
[20]李莹:《浅议汉字的性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2期,第64-66页。
[21]项科旭:《汉字性质的共时和历时观》,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57―60页。
[22]寇延年:《再论汉字的性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1页。
[23]连登岗:《关于汉字的性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21页。
[24]仝国斌:《汉字性质的符号学观照》,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2-56页。
[25]王德寿:《关于汉字性质研究的一些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第110-115页。
[26]杨世铁:《有关汉字性质研究问题的几点认识》,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1期,第117-119页。
[27]张先坦:《“三书说”比较说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08-113页。
[28]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黄德宽:《古汉字形声结构论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30]黄德宽:《对古代文字发展沿革内在关系的探索与揭示――关于》,学术界,2005年,第292-295页。
[31]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第1-8页。
[32]曾昭聪:《王宁学术思想述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9-75页。
[33]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3页,第15-21页。
[34]李圃:《甲骨文文字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35]叶玉英:《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2辑)(繁体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36]刘凤山:《隶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38]杨宗兵:《秦文字“草化”论析》,《汉字研究》(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537-544页。
[39]于丽萍:《汉字构形的发展与字体的演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00-103页。
[40]王宁:《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启功先生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25-29页。
[41]***怀兴:《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中国***书评论,2007年,第80-83页。
[42]古敬恒,李晓华:《试析古文字的形体讹变》,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70页。
[43]沙宗元:《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44]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5]方勇:《战国楚文字中的偏旁形近混同现象释例》,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6]闫华:《古文字中的讹变现象举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7]陈伟武:《双声符字综论》,《中国古文字研究》(第1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339页。
[48]许文献:《战国楚系多声符字研究》,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49]宋鹏飞:《殷周金文形声字研究》,台湾成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50]黄丽娟:《战国多声字研究》,《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184页。
[51]黄天树:《殷墟甲骨文“有声字”的构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二分册),2005年版。
[52]张振林:《古文字中的羡符――与字音字义无关的笔划》,《中国文字研究》(第2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湛玉书:《论文字羡余现象》,语言研究,2005年,第64-66页。
[54]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笔字》,《古文字研究》(第20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8-337页。
[55]刘钊:《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笔、借字》,《古文字研究》(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97-410页。
[56]龚嘉镇:《关于新时期汉字规范问题的思考》,中国语文,2005年。
[57]潘文国:《从语言学角度谈汉字规范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58]王宁:《从汉字改革史看汉字规范和“简繁之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第42期。
[59]费锦昌:《现代汉字规范的两个热点问题》,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
[60]黄德宽:《论汉字规范的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1期。
[61]王宁:《再论汉字规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关于制订规范汉字表的思考与建议》,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1期。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4篇
1 扎实搞好汉语拼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基础
自1958年中国***府有关部门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在中国以至世界上都得到迅速地推广。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汉语文字法》,第十八条专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音和注音的工具。”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汉语拼音法案的地位,而汉语拼音作为初等教育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内容来讲,识字的作用是重要的,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
目前中国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多种形式结合识字等等。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学习汉语拼音。汉字的读音用拼音注得一清二楚,学生由此可以自己查字典,提高自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如果把字典当作是识字的拐棍的话,那么拼音则可称之为“制成拐棍的木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从而达到学生可以对注音课本、读物中的汉字进行识记,对已学会的汉字进行拼音标识。对于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制作色彩艳丽的汉字、拼音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在“树”字的讲解中可以制作一张卡片,用卡通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树的拼音“shu”,把h画成大树,s、u分别画成树旁的小草,这样把生活中的实景与拼音和认字相结合,附于趣味性,方便联想,利于记忆。
拼音识字法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提高识字的扎实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纠正地方方言语音,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以及普通话的推广。
2 指导学生从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学习汉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理应承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责任,通过学国文字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他们认识祖国语文的文化底蕴。方块的汉字,既是单音节,又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要素,字与字连结成词语的方法比较灵活自由。因此,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汉字形体演变,自身表意特点以及优美的外形、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质量,为学好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汉字源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学生识汉字并非要去讲字源、讲文字史、讲演变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懂一点汉字的演变历程,这有助于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它起源于***画,***画帮助人们直观形象地认识事物,汉字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用于记载历史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墟文字,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和铜器文字。今天通行的汉字便是由商代文字一脉相承地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这个渐变过程中,汉字从甲骨文向篆、隶、行、楷逐渐变化。在教学中遇到个别偏难汉字,教师也可从汉字的演变起源来讲解,以历史方法研究汉字,可增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 识字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及游戏活动
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说,课堂教学中辅之以多媒体设施的应用是很有必要和效果的。原因有二:①小学教学内容相对轻松简单,老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非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演示;②就小学生智力因素的特点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需要得到有效地集中,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很生动有趣,学生们可以在观看影音视频中,通过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趣味学习汉字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有条件的老师需要事先准备好课件,完善自己的素材,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将传统意义教学上无法展示的在多媒体中进行展示,播放一些有关汉字教学的课件展示。包括文字起源的传说、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类型、汉字的字义特点、同音字、相近字,扩展到各种词语,成语,俗语,以至在各种语境中汉字的应用。
教师可以自制教学课件资源或者查找教学短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破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演示编排一些有趣的小文字游戏,识字大赛,汉字组词接龙,汉字肢体语言展示,让每个同学都融入到课堂汉字的学习中来,让趣味性充分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效率与热情。
当然,多媒体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进行多媒体教学中不可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教学地位。时刻记住,多媒体的应用只是一中教学辅助模式,要完全地运用于全部的教学中是不实际的,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汉字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和精华,学生学汉字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汉字与文化。在识字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就不仅能从形象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从汉字中掌握更多的社会、历史的文化信息。毕淑敏在回忆小学语文教师教她认“心”字时说,在一个小锅里放几粒豆子,反复炒。有两粒豆子蹦到锅两边,一粒落入锅底,这就构成一个“心”字。这位普通的汉字传承者就这样鲜明地把汉字深深地刻在了一个幼小的心灵,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简言之,识字就是统一地掌握字的形音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讲:“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也即是使字形、字音、字义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建立牢固的联系,达到:①见字形即能读出音,明白其意思;②想到或听到音义,就可以写出字形(可连成词来写),亦即:字形、字音、字义。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识字教学凸显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
2 左民安.细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6)
3 陆俭明.苏培成.语文现代化和汉语拼音法案[Z]北京:语文出版社,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5篇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9—0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汉字起源时,它同古埃及文字、玛雅文字等一起被称作表意文字。几千年来,汉语从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氏族语言发展到比较复杂、比较发达的民族共同语;汉字也由表意字为主的原始文字逐渐演变成以象形符号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方块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其由文字画脱胎到线条过程中,它的主体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表意性就是汉字最基本的性质。
文字的表意性,指文字的形体结构能够直观的显示一定意义的属性。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所谓的***画文字阶段,就像圣书字、楔形文字,还有苏美尔文字、赫梯文字等。这说明表意性是早期文字的共同属性。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淘洗中,许多民族的文字都变成拼音文字,失去了其表意性。汉字系统是否也正在逐渐失去其表意属性,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论。 一方面,汉字的表意性为语言文字学者充分认识。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曾说:“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表意体系。(2)‘表音’体系”。高名凯在《普通语言学》中写到:“中国的文字(汉字)……自殷商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方块字为止,都脱不了表意文字的阶段。”
另一方面,曾汉字属表意体系文字的观点虽被普遍接受,但由于形声和假借结构方式的大量存在,现在提出不同看法的学者越来越多。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中:“……所谓表意文字,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名称。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字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的观念,而是代表写字人的语言的特征:所以不如叫左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对文字性质的定性中也曾表明观点:
“近代研究世界文字发展史的学者,起初把汉字、圣书字、楔形文字这种类型的文字称为表意文字。这一类型的文字都包含大量的表音成分,把它们简单的称为表意文字,显然是不妥当的。”
一时间,汉字的性质有了“表词文字”说、“词—音节文字”说、“语素文字”说、“词素文字”说和“语素—音节文字”说等等。这些说法都有它们的合理之处,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其实都包含了汉字作为表意系统文字的基本特点。下面本文就关于汉字为表意体系文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汉字字形的演变情况来看
《说文解字》叙中如此描述文字的起源: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可见,汉字脱胎于***画,并冲破***画发展成了记录语言的笔画符号系统。由包羲氏作《八卦》、神农氏结绳记事、仓颉初造书契直到甲骨文字的出现,“盖依类象形”,这里的象形,透露出文字与表意的***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古文字的表意性是不容置疑的。
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今通行楷书的确定,文字发展的轨迹源远流长。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到秦代的小篆
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字被统称为“古文字”。商周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作为契刻于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许慎总结的“六书”除转注外,在甲骨文中都已经相当发达。其次,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格局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这些都是甲骨文成熟得很好证明。但是,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有很重的象形成分在内。另外,除了象形字之外,会意、指事和形声字也都有很强的绘***性。金文主要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随着绘***性的逐渐减弱,偏旁意识逐渐增强,由于认识到六国文字不统一造成的不便,秦国便以秦系篆书为基础,统一文字为小篆。小篆线条化、减省化、定型化的特点在文字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文字演进的过程中,形体随趋于简易,笔画渐趋平直,形体结构渐渐繁复,但高度象形,随体诘诎,表意性很强却是古文字的突出特点。
(二)秦汉的隶书
文字字形的演变都是渐进的不是突变的,在以小篆为“正体”的秦代,已经出现了隶书作为“俗体”辅助书写。在秦隶的基础上,汉隶逐渐成形。小篆到隶书是汉字形体的第一次巨变,笔画的方折使得汉字在逐渐简化的基础上向符号化的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个大步。这样的变化好像使得汉字不能察其形而知其意了。但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这并没有瓦解汉字的表意性,汉字形义间约定俗成的内涵并没有随着字形的渐变而改变。在字形的演进中,汉字音义的结合也一脉相承。所以汉字的表意性并没有在隶书的出现后就戛然而止。而是随着汉字形体的演进延续着。
(三)魏晋以后的正楷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故又称作“楷隶”。其萌芽于汉,盛行于魏晋,到了唐以后,楷书一直是正宗字体。汉字发展到楷书,已经变成完全的方块字。楷书作为现代汉字对古文字“象形”的猛烈冲击,以全面的符号笔画化将“随体诘诎”的象形字彻底变成了若干笔画积累而成的抽象符号。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说“***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画演化的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这是很正确的,所以说这个猛烈的冲击只是在字形本身,每个符号化的部件背后仍旧背负着其创造时的一定意义,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汉字无论形体如何,表意的成分是弃之不去的。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6篇
关键词:古文字构造法;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六书理论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到字,从少到多,从抽象到具体的漫长历程。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就是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统一考虑。
什么是“六书”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又作《说文解字序》)中提到: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文将以六书理论为依据,结合甲骨文、金文字例分析汉字的基本构造模式。(转注和假借虽在“六书”之列,现一般认为其实为用字方法,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造字法。在此将不作列举。)
一、指事字
汉字中一小部分是由象形字和一个指事符号构成,而这个指示符号表达汉字的本义。这类汉字称为指事字。指事字中常见的基础汉字有“上”“下”“一”“十”“本”“末”等。
以“中”为例:
甲骨文和金文中()为旗形,代表两***部队,中间部件为两***中间不偏不倚中立地位的非***事地带。又作空旷地面的中央地带,由旗杆标出位置,方便部族聚集。
在讲解汉字“中”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原”(中国)、“中央”以及中国国旗等文化知识给学生予以介绍。在汉语教学课堂中,积极适量地加入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里面,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欲望,还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象形字
汉字源于物形。物,本身有其音,据此物所造之字也就被赋予了读音,由此产生的汉字便是象形字。此类汉字教学中,应该抓住象形表意的特点,用***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由于造字规律所限,常用的汉字中,象形字大概有仅两百个左右。但是这二百多个象形字对于提高汉字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常见汉字如“日”“月”均是象形字。
以“牛”字为例。
甲骨文,以牛头代表牛,突出牛角这个主要特征。文字表达牛这个物的含义。
金文,仍是以牛头为象形。因为金文是浇铸而成,浑厚的笔画使牛头的额形象更完美。
其它类似用于表动物名称的汉字有“马”“猪”“龙”“鸟”“羊”“鱼”“虎”
“象”“鹿”等。实际教学中,可以如上***所示范,结合动物***片演示汉字的出现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印象。
具体的汉字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画”汉字。每个学生选择可不同的汉字进行演示,然后根据画出的“汉字模型”在班级上跟所有师生一起分享其中的故事,故事中可以再次穿插***画把汉字作出进一步演绎。通过“画”汉字和“讲”故事,用编写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课堂展示所学汉字,表达各自的见解,对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含进一步探讨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以及汉字学习的兴趣。
三、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以其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结构模式,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成为创造汉字的主要方法,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然而,由于汉语发展历史久远,古音与现代汉语发音有说不同;古语有云“十里不同音”,区域汉语方言发音有出入,我们在看待形声字声符时,不要纠结于其在汉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
以下是汉字的声符(音符)举例。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芳、坊、纺、放、仿等。
金文常见汉字以“平”为声符的如:苹、砰、评、坪等。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俘、孵、浮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声符发声,意符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可以采用现有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视频短片,语音文件,小型话剧表演等方式演绎、诠释汉字含义。抓住汉字读音演变规律,使教学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传统上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四、会意字
由两个以上不同物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可以从中领会其意思的字,简称会意字。会意字是象形字的发展,不同的象形符号用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含义。会意造字法产生的汉字数量更多,使用更广泛。会意字造字法演变出的常用汉字用“家”“休”“朋”“友”“明”“从”
“森”“胖”“多”等。
以“福”字为例。
甲骨文中,左边“T”形部件意为祭祀用的供台;右边部件意为双手举起酒器。会意为祈福。文献记录中显示“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多钟不同但是类似的写法,归根于古人汉字书写还没有统一规范。但是,“福”字的根源和演变在上面完全可以体现。
教学中,可以将福字在现在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入,介绍春节以及春节有关的传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入书法入门课。
五、结语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于母语是表音文字的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来说在认知书写上必然是困难的。如何让汉字学习更加有趣,吸引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闻汉字色变”是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分析汉字的造字模型,探讨汉字衍变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
汉字发展至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以及近代的汉字繁简字改革,基本上已经定型。汉字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汉字教学、演示汉字演化规律过程中,适量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知识的引入也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
汉字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学习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诗词作品的重要意义。音、形、意兼备的汉字在诗词中可以传达深厚的文学意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汉字课程,融入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美,才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及文学最品种蕴藏的深厚美学。
【参考文献】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7篇
1.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完成本专题的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认识汉字的特点,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趣味性,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感受汉字的魅力。
3.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增强维护汉字纯洁性的责任感。
二、研究过程
1.资料收集:汉字起源传说,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造字法;书法作品(名家的或自己的毛笔或硬笔书法);关于汉字的故事、趣闻轶事,字谜、成语、古诗词若干;2008年奥运会徽的含义;调查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
2.资料分析:研究汉字的演变发展,分析汉字独特的发展规律;研究汉字与欧美表音文字的区别,分析汉字的奇特之处;研究如何鉴赏书法作品,分析汉字的构造美;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分析汉字在民族凝聚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分析汉字的未来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成果展示:通过PPT、实物展示、演讲、小品等方式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4.总结报告:反思本次研究性学习,撰写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组课题研究意义、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以及尚待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等。
三、分组安排
全班学生按照五个选题分成五组,每一组成员8~10人,其中(1)资料收集员两三名,负责各种资料的收集、调查、整理工作;(2)资料分析员2名,负责资料统计处理、结果分析工作;(3)成果展示员两三名,负责整个探究的组织安排和成果的展示工作;(4)总结汇报员2名,负责撰写总结报告。
四、教学流程
1.教师导入。师: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一件令所有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事情。那么奥运会徽也就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对2008年的奥运会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能否从这个会徽中看出汉字的美和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呢?我们先来欣赏一个短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边看边考虑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观看完毕,谈感受。教师从汉字美的角度进行引导,使学生从奥运会徽中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的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遨游汉字王国,走进“汉字”专题。
2.版块一:汉字之史。师: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么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着怎样的传说呢?汉字又是怎样发展演变呢?
(1)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种说法,最常见的是黄帝史官仓颉造字,所以仓颉被称为“中华文字始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演变发展:教师将不同时间段的汉字打乱顺序,让学生按从古至今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指明朝代。
师:从这个演变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在没有语言或语言还不完善时,人们常用画画交流思想,后来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逐渐改为似画非画的符号,这些符号约定俗成就成为某个地域的文字,经过漫长的多个区域的演变,才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文字。)
3.版块二:汉字之奇。师: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能使人产生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汉字是拼形文字,学了汉字能使人变得更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汉字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呢?这恐怕要从汉字的造字法中找原因。
(1)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师出示汉字,学生说出体现了哪种造字法,并阐述理由。
(2)汉字区别于欧美表音文字的特点。
①由学生自由发言,举例说说汉字和英文单词的区别。
②教师出示英文单词(ram),再出示汉字(羝),让学生比较得出汉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的特点,而英文单词只能表音。类似的字还有渔、雹、煲等。
教师出示两排汉语拼音,学生读出是两句唐诗;再出示汉字形式的唐诗,让学生与前相比,得出结论:汉字具有形象性特点,能引人联想。(从“日”字、“依”字、“山”字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红日在山头慢慢下沉的画面,从“河、入、海、流”字中,我们仿佛看到黄河奔腾咆哮着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而从拼音文字很难看出诗中表达的意境。)
4.版块三:汉字之美。师:汉字同书法、诗文、绘画、音乐乃至舞蹈都有密切联系,巧夺天工,极富艺术魅力。印度前***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准备的书法作品,欣赏一下汉字的美。希望上台的同学能进行一定的赏析性评价。
(学生展示书法作品,并评价。教师最后展示“马”字书法作品。)
5.版块四:汉字之趣。师:到现在为止,相信同学们已经领略到汉字的魅力了,如果我们继续研究汉字的趣味性,也许,你会更喜欢汉字。
(出示“藏头诗”。)
师:藏头诗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隐藏在每句的第一个字中,也就是说每句的第一个字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看出来了吗,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唐伯虎送给秋香的一首诗,意思是“我为秋香屈居童仆”。)
出示“析字联”。
师:相传在一次宴会上,一客人出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意思是说,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有两点,西边有三点。它妙就妙在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的。在座客人冥思苦想,这时,仆人送上糕点来,有一个人即景生情,对出下联,大家能猜出是什么吗?“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一语既出,满座惊叹。
6.版块五:汉字的未来。师:我们可以感觉到汉字是如此富有魅力,所以如今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那你知道汉语在世界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世界各地热情学汉语的文字资料。)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感觉到汉字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汉字的道路会越走越远。我们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学生,应该为祖国语言文字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