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的诗词佳句篇1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前言】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片重在赋菊,又暗含以菊花为精神寄托之意;下片抒写赏菊饮酒,及记述侑酒之佳人,并兼顾词题。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升庵词品》谓唐人小说《冥音录》说:“曲名有《上江虹》,即《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乐章集》、《清真集》并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格为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姜夔始改作平韵。此词系仄声韵体。
⑵刘朔斋:朱祖谋笺:《齐东野语》:“刘震孙,字长卿,号朔斋,尝为宛陵令,与吴毅夫唱酬。”梦窗词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呈朔翁》词一首。和韵:指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⑶浥:湿润,沾湿。
⑷萸:茱萸。
⑸漉:即用纱布等物滤出液体。
⑹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赏析】
“露浥”两句,扣题中“赋菊”。此言夜露湿润了刚刚开放的菊花,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重阳佳节,过了赏菊的当令时节,但是这菊花还是我行我素地傲霜斗雪而独自放香。因为菊有“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气节也。“还却笑”两句,用“茱萸”、“桂花”与菊花作一对比。此言只可笑那茱萸花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而也随即败落凋零,并且桂花也在树上纷纷地凋谢而显得毫无生色;惟有菊花宁愿在枝头上抱香而死,却不改其傲霜斗雪的本质噢。明是赞菊,暗中也含有以菊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表明自己有菊之傲骨,而无萸桂之媚俗态也。“杯面”两句,述秋景。此言杯中的酒香与园中的菊香混合在空气之中,引得群蜂四处飞舞。而篱笆下蟋蟀也正在“句句”地鸣叫着,它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已深矣。“爱玲珑”两句,再次“赋菊”。此言园中的水池边上,主人家用千枝万朵的菊花交织成一架玲珑透剔的花屏风,月光透过它照射在水池之中,就倒影出憧憧的花影来。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2
一、引导学生领悟现代文学情感意境,启发学生塑造高尚人格
初中“诵读欣赏”中的现代文作品,作家们以其独特的风韵描绘着人间世事的真谛,每一个句子都浸透着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每一层内涵都涵盖着他们特有的艺术构思。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诵读”这一语言中介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情感魅力,利用“欣赏”这一心理中介引导学生感悟微妙的情感意境,促进学生把精神和生活沟通起来,从中受到教益,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
例,诵读赏析课文《第一声喝彩》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提炼概括,把握文章情感意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首先,引导学生梳理诵读文章节奏,感受文章的情境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把诵读关,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毫无节奏地诵读,应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梳理节奏,融入感情,诵读出文章的意韵和精华,感受文章的情境气氛。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梳理阅读节奏,感受文章“喝彩对他人的重要性”这一情境。
其次,把握情感主线,研读课文精彩部分,揣摩词句,品位语言。教师要利用文章故事的情感传递作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感主线,研读课文精彩部分,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并通过揣摩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表达,分析文章情感的传递。如:“我”为女主人对女儿的温情与爱而感动,为她喝彩;同桌为“我”名落孙山的作文喝彩,使我重新振作,走向成功。通过这些小故事的潜移默化作用,让学生把握“喝彩可以给人极大的信心与勇气,使人看到生命中的闪光点”这一情感主线,进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中所呈现的“喝彩”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意境,形成自己对“喝彩”和人间大爱的理解,当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应由衷地大声喝彩。使学生受到陶冶,唤醒学生情感世界中的“真善美”,从而建立健康、高尚的人格。
二、组织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文艺风格,启发学生培养审美情趣
我国文学艺苑中,古典诗词是一朵瑰丽的奇葩,作者通过对客观物象丝丝入扣的描绘和对主旨情感虚实相济的抒发,形成我国古典诗词隽永的文艺风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诵读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古典诗词文艺风格的鉴赏,让学生在诵读优秀作品时,充分感知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以及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诗词特定的主题、韵律、情景中实现审美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培养审美情趣。
例,诵读赏析古典诗词《月夜》
教学目标:通过对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赏析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以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1)进入情境,感知诗词的韵律美。教师先进行访读,再指导把握语气、语调、语速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初步体验作者秋夜望月,思家生感的韵味和情境,实现诗词作品的初步感知。接着再次进行朗读,体会诗词清幽、清静而又幽深的韵律美。(2)词句赏析,感知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教师组织学生在诵读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或最有欣赏价值的词句进行由表及里地赏析,领略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如清新、朴实、绚丽、典雅等。如,《月夜》中一个“独”营造了一种冷冷的忧伤,而“忆”更能让情绪有一种像“画”一样的静止感,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词语营造了一种月夜思家的情绪和意境。这样通过古典诗词文艺风格中美学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3
一、高中古诗词鉴赏现状
1.教学模式僵化,有明显的功利倾向
在传统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往往只局限于一字一句的翻译,教学内容也如蜻蜓点水,不接地气,有的甚至以朗读背诵代替赏析;即使是对文字简洁、意象繁复、含义深刻的诗歌,教学也只拘泥于字面上的条分缕析,而不去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境外之象,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领悟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灵契合、心境相通,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诗词鉴赏流于功利化。
2.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古诗词鉴赏变成了一种字、词、句的简单操练,变成了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甚至是复制,剥离了诗词的灵魂,架空了诗词的生活土壤,缺失了感悟,没有了赏析,缺少了品味,古诗词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偏低,在鉴赏方法的选择上也很盲目。《中国教育报》2013年曾对某省1000份高考试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0%的学生表现良好。
二、解决当前古诗词鉴赏现状的对策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消除他们古诗词学习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自觉理解古诗词。
(1)流行歌曲激趣。流行歌曲是当今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随着网络、视频、音频和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高中生来说,流行歌曲几乎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在他们的心目中,流行就是时尚,流行就是前卫。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采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为词,谱上带有现代感的乐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清照《一剪梅》等。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流行歌曲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将流行歌曲灵活巧妙地与教学相结合,在学生熟练吟唱的基础上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思和蕴涵的感情。
(2)时令激趣。教师可根据时令或节日要求学生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教师适时点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古诗词审美情趣,引领学生逐步进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3)场景激趣。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学生心理,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如,利用高中生住校想家的心理,每当明月皎洁的时候,自然吟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契合了学生的桑梓情怀、思乡情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讨论学风。只有学生肯想、愿想,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与当堂课文相关的古典诗歌名句导入新课。课前可把它们抄在黑板上,上课时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教师作适当地讲解。这样,学生在对课文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就感受到了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从而产生学习古诗词的愿望,养成鉴赏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2.诵读涵咏,加深对诗词的感知理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可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推敲诗词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品味诗词的韵味,领会诗词的意境。
(1)朗读。古诗词讲究精炼、形象、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变换起伏的旋律,要自然有力,恰到好处,切不可拖腔拉调,矫揉造作。
(2)诵读。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在诵读中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学会根据诗歌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使声调时而上扬,时而下降,或短时停顿,或长时停顿;学会语速的选择,情绪激昂处则势如破竹、一贯而下,情绪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读出诗歌的情调,体会诗歌的抒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侧,或平淡清长,或深邃绵长,或凄楚哀婉,或空旷悠扬。诵读的方式可自由选择,可读可唱可吟咏;诵读的人数可多可少,一切均随诵读者喜好而定。
(3)美读。选用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进行朗读,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而且还能在音乐或雄浑激越或婉转悠扬或幽怨低沉的旋律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准确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情意。
3.感受鉴赏,发展思维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情况,诗歌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1)赏析诗句,体味意境。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鉴赏古诗词关键是要学会挖掘其意境,解读文本时要抓住诗眼分析。诗人总希望用最恰当、精练的字句充分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通过这些字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句中描绘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2)联系生平,知人论世。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和写作背景后,才能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比如学清照的词时,我们必须了解她的生活经历,了解她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然后再对比阅读,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3)了解特色,把握主旨。如学白的《蜀道难》时与他的其他作品如《行路难》《将进酒》进行比较,就比较容易理解此诗主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鉴赏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体验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同时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教师要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体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尽享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教师要启发学生敢于质疑,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于教材的观点及现成的说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从历史的角度和艺术的创作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性评价,悟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深刻的主旨。
4.联想拓展,迁移应用
诗歌鉴赏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最为鲜明的一种情智活动,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鉴赏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还原到原生态,透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再现繁复的生活现象,领会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典型的艺术形象;更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读出“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甚至进行一定的仿写。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使艺术形象得到扩展和再创造。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4
炼字,就是对诗中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炼字既重要,更是难以达到的佳境。如何炼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炼动词。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把这个动词炼好了,就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充当谓语的动词。因此,炼字往往就是炼动词。
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王勃的“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这两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贾岛的“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卧”字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承担的。
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更形象。
贺铸的“绿净春深好染衣”,一个“净”字,既是对暮春时节芳菲凋尽、大自然呈现出纯净绿色的客观描绘,同时结合全诗的意境主旨看,又是词人超然物外、完全没有心机的纯净的心境的自然流露。(宋《钓鱼归》)
曹伯奇的“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一个“空”字既传神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另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洪迈《容斋随笔》称:“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余字,始定为‘绿’”。这里的“绿”就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这些佳话都说明古典诗人非常注重动词的锤炼。
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有这样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周邦彦的《风入松》是一首追悼昔日情人的词,其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就是对数量词的贴切锤炼。诗人追忆昔日,那楼前小道上的履痕足印,花前柳下的笑语轻声,携手分离处的黯然神伤,都勾起词人难以消除的隐痛,数量词“一丝”和“一寸”形成的贴切暗寓,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5
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注释:
人月圆:曲牌名,属黄钟调。黄钟宫的调性,比较适合表现雍容而缠绵的感情。《人月圆》的曲牌来自词牌。北宋王诜的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句式为七五、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十一句四韵。三组四字句,多用鼎足对。
次韵:唱和诗词并依原诗用韵次序。
短亭:旧时城外于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是送行饯别的地方
译文:
纷乱的春云掩映着萋萋芳草,缕缕愁情融入残阳之中。昔日曾在小亭中饮下饯别之酒,我们一起乘坐画舫荡漾在澄澈平静的湖中,垂柳上曾经系过青骢马的缰绳。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吹来一阵东风。桃花如雨零落殆尽,美人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重门深掩,地下落满残红。
作者
张可久(1280-约1348),元代曲作家,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仕途上不是很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有《功堤渔唱》、《小山北曲联乐府》等散曲集。今存小令八百多首,内容以表现闲逸情怀为主。
【赏析】
《人月圆·春晚次韵》曲以写景见长,景语又是情语,而所写的眼前景物,多与故实相关而显得典雅工丽,倍能体现缠绵委婉的情味。《词征》评此曲“丰约中度,旋复回环”,此论颇是。在表达情感时注意分寸,描写景色时又注意前后映照,属散曲中的精品。
这首元曲的大意是:诗人在暮春傍晚路过昔日送别之地,而佳人不在,诗人触景生情,看到旧物感怀不已,表达了诗人那种离恨和惆怅的心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开头两句,就点出“春”与“晚”两个时节。芳草萋萋,春云凌乱,夕阳美景,愁绪万分,凄迷暮霭。景色的暗淡表现出作者心情的惆怅,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写法。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诗人在“萋萋”两句中,正是写眼前景物所引起的离愁。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三句,是对送别情景的回忆。诗人回想起当时:举杯送行,依依惜别,水陆分途,各奔前程,诗人颇为感慨。曲中逐一指出湖、船、柳、马,历历在目,进一步表明诗人思念之深。
“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三句,既是诗人在写眼前春晚实景,又使意境深化。啼鸟声打断了诗人的沉思,使他从迷惘中回到现实,而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在这里值得欣赏地是:诗人连续叠用三个数量词,真是对偶巧妙,韵律上让人读之会反复吟叹,回肠荡气,意境上更是独具匠心。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6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文学家之一,自幼博通诗书,晓韵律,以诗、词、散文著称,而其中词是最有成就的。前期多写悠闲生活,清新俊秀,后期多悲叹身世,苍凉沉郁,凄咽悲楚。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阙写秋凉情景。“薄雾浓云愁永昼”,写“浓云薄雾”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以香尽灰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佳节又重阳”,点明了时令,接着笔锋一转,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凉初透”的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阙“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阙写重九感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之句。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一个“暗”字则表明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几句则写见到西风卷帘,楼中的人儿比瘦削的还要憔悴,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李清照以52个字,简单的几笔,就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其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多变的艺术技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刻画了重阳佳节的孤寂与凄凉,真切感人。所以能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选意象“皆著我之色彩”。开篇“薄雾浓云愁永昼”就写了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简单明了地描绘了本该是秋高气爽的重阳日却阴郁暗淡,不见晴暖丽日。“瑞脑销金兽”通过“瑞脑青烟袅袅,长燃不熄”来直写词人入室闷坐的时间之长,刻画闺中的孤寂与无聊,为下面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和情态做了铺垫。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7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
在公认的认知中,菊以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区别于牡丹和兰竹,很多情况下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此,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在这首诗中,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将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用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今怀古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如岑参的《行***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
三、贤士的高洁坚贞
很多诗人喜欢,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的高尚气节。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
四、勇者的壮志豪情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的诗歌。第一首《题》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第二首是《》,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来渲染起义***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借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纵观历史文坛,能被文人墨客选中历代歌咏的花卉屈指可数,而这之中,无疑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8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如岑参的《行***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
三、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
四、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9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2、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地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赏月的诗词佳句篇10
王建平先生在《语言交际中的艺术》指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关于“上下文”,人们称之为内部语境,而“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是指外部语境。一般来说,外部语境既指社会性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指作者的思想、职业、处境、心情等因素。欣赏古代诗词,需要很好地把握作品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说明把握语境在欣赏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性。
例1.阅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回答问题:“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
《望月怀远》表现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41个学生中10人答错,10人中6人的答案为“情人节”。
推断彼时为中秋节,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从气象学结论看,四季都有露水,但秋季露水更多。二十四节气中有秋季的“白露”和“寒露”,这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秋季露水多。“白露”标志着天气由炎热转向凉爽,早晨的露珠晶莹闪光;而到了“寒露”时节,天气由凉爽走向寒冷,露珠已是寒光四射。《望月怀远》有“披衣觉露滋”一句,读者根据主人公“披衣”且较长时间逗留户外的行为,可推知天气已凉而未冷,从而判断时令为“白露”前后日子。其二,怀远时“光满”之景让主人公产生了掬月赠远的冲动,而读者可根据青光满屋、月华如练情景推断其时为月圆的十五日。其三,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了“祭月”习俗,到唐代中秋赏月风俗已经十分盛行,“天涯共此时”所描述的就是中秋节。
学生误“中秋节”为“情人节”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了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传统习俗日渐式微,而舶来品“情人节”倒是深入年青人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缺少整体阅读能力,班级6个学生或许见到“情人怨遥夜”一句和“情人”一词,就轻易地下结论了。
整体阅读观要求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首先建立指向全文、指向主题的“感觉系统”,而不是“词汇系统”,因为没有主题和情感统帅的词汇,如同缺少红线而散落一地的铜钱。之所以产生“情人节”的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能够细细探究作品中思妇形象,欣赏中让“情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是肢解作品的典型错误。
例2.阅读郑獬的《道旁稚子》,回答问题:“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
《道旁稚子》中“稚子”是一个瘦弱、饥寒交迫的儿童。40个学生中12人认为“稚子”是“快乐少年”。
《道旁稚子》提供了足量信息帮助读者建构“稚子”形象。在作者眼中,“稚子”身无“寸缕”而“赤立”于“床下”,“怕寒”、“苦饥”而“床下啼”。“不如凫鹜肥”的“稚子”是一个受冻挨饿、瘦弱不堪的童子形象。同时,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十分精彩,“官家桑柘连四海”、“凫鹜”和“百鸟”两种情形与“稚子”的悲惨遭遇形成极大的反差,表现了作者对“稚子”的无限同情,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公平社会的极大控诉。
阅读此诗歌时,有的学生眼里只有尾联“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武断盼望像鸟儿一样在满山冰雪之际自由飞翔的“稚子”充满了快乐。如果欣赏时只盯住局部,割裂尾联与整个作品的有机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错实属正常。
欣赏古代诗歌,要求读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上下文意识,充分利用语境,从而进入欣赏古代诗歌的佳境。
例3.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回答问题:“清代诗歌批评家沈德潜以‘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评论此诗。请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江南逢李龟年》写“落花时节”,说明了季节特点,表明朋友别离多年再相逢的日子是暮春。但是,于“正是江南好风景”别点出令人易生伤感的“落花”,正是作者感情寄寓之所在,此举深深地流露了作者年老病弱飘零、国家动荡衰微的无限感喟。
对于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江南逢李龟年》背后的未断之案,虽则命题者通过注释增加“晚年”、“安史之乱”等内容予以暗示,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手,考试得分普遍不高。注释增加“晚年”、“安史之乱”等内容,是命题者提醒学生注意作品外部语境,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作品。“落花时节”的表层在于暮春时节特点,而深层在于个人飘零、国家衰微的感喟。
在回答古代诗歌欣赏题目时,也许考虑到语文阅卷使用“采点给分”方法,有的学生就尽最大可能多答几个方面。于是,古代诗歌欣赏答题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堆砌术语的不良现象,有的甚至可无中生有、强加给作品。我们认为,堆砌名词术语、没有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的答题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没有结合语境进行欣赏而造成的。
例4.阅读吴伟业的《登缥缈峰》,回答问题:“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作者的情感,41个学生中27人在答题卷上写下了“痛恨李自成,对清统治者也没有好感”之类的话。这种回答只是机械照搬了作品后面所附的注释,没能够整体上把握作品昔盛今衰的主题,没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深入一步的挖掘,以至于先入为主,生搬硬套而出现错误。
附录(本文涉及的古代诗歌欣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⑴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2分)
【参考答案】中秋节。
⑵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参考答案】①拟物。思念情人而不得见,主人公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给远人的想法,于是月光成了可以用手捧的东西,相思之情表现得具体感人。②蕴藉含蓄。主人公发现月光虽美却不能捧起送给情人,就想到回屋睡觉,期待梦中与心上人相会。③作品刻画了一个饱含深情思念心上人、相思无以传递而无奈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道旁稚子
(宋)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赤立仍苦饥。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⑴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⑵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诗歌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稚子的深深怜惜;体现了对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一句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罔顾百姓生死行径的控诉。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浦江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此诗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当时,杜甫漂泊到长沙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⑴诗人与朋友李龟年重逢的季节是_____(春天)。(2分)
【参考答案】暮春(晚春)
⑵清代诗歌批评家沈德潜以“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评论此诗。请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追忆昔日同李龟年的频繁接触,流露了诗人眷怀开元盛世的无限深情。后两句写朋友的重逢,特别点出了“落花时节”,蕴藏了多重含意。①指出了朋友相逢的时间,在暮春时节。②概括了世运的衰颓和社会的***,昔盛今衰,时代沧桑,诗人为之深沉慨叹。③暗喻了诗人的人生巨变。当时诗人衰病漂泊,有着无限的悲哀。“落花时节”是即景书事,但是别有寓托。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兖州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登缥缈峰
(清)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⑴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第二联写景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到了山顶,还有太湖的水汽,极言太湖之广。到了山半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缥缈峰之高。
⑵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赏月的诗词佳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