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物的作文篇1
初中关于教师节礼物的作文范文一
天刚刚出现一点亮光,天上还有几颗星星不愿离去。慢慢地,东方出现了一道亮,这时,太阳慢慢地爬起来,越来越亮,此时,太阳完全挂在了天空上,金光照映在树档上,屋顶上………。
“咯吱”门开了,走出一位十一二岁叫小叶的小同学。她身穿粉红色的衬衣,扎着两条辩子,胸前还戴着鲜艳火红的红领巾,水灵灵的眼睛显得特别有精神。她背着书包却不急着去上学,而是直奔花园。花园里,小叶的爷爷正在专心细致地观察花朵,剪栽花朵。她指着这朵鲜艳的花让爷爷剪,指着那朵让爷爷剪。数着数着,不一会儿,一捆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花呈现在小叶的眼前。她高兴极了,抱着花说:“谢谢爷爷,我上学了。再见!”拿着花便离开了花园。
到了学校,小叶没去教室,而是去了陈老师的办公室。到了陈老师办公室的窗前,她停住了脚步。小叶往窗子里望去,写字台上放着一本语文课本和一本语文教案,上面还摆着一副老花镜,那老花镜正瞧着小叶微笑着,说:“小同学,你干什么呢?”小叶也对它眯眯笑。这时,旁边的墨水也来凑热闹,它说:“一定是来看主人呗!”“不对”笔筒里的笔抢着说:“它是给我送花来了。你们看,她手里拿着的花正朝我过来呢!”它们争辩着。只有那个地球仪静静地在旁边观看着,还有那本伴着老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繁忙之夜的台历也在老实地看着。台历摆在桌子的最前方,最上面那页是醒目的九月十日。啊!“教师节”这个不寻常的日子。
小叶眼前似乎有若隐若现的东西闪过。她心里想:肯定是陈老师又来加班了。想着想着,小叶便小心翼翼地把那一支支鲜花向笔筒里插去。“希望老师能喜欢。”她自言自语地说。看到自己的作品,心里高兴地不得了。
“陈老师,早啊!”小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转身向教室走去。
太阳露出了笑脸,它的金光照亮了校园,也照在小叶那洋溢着喜悦的脸上。
这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初中关于教师节礼物的作文范文二
教师节到了,同学们都纷纷地给老师送礼物,表达自己的祝福。我也想送一份礼物给老师,可是送什么呢?我一定要送点特别的才行啊,正在我思考时,我注意到了,老师讲桌上的一束快要凋谢的野菊花。“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呢?老师不是最喜欢那爱***的野菊花吗?我可以去野地摘呀!”我恍然大悟地想到。
下午放学后,我就背着书包朝后山飞奔。一路上,小树向我招手,花儿向我点头,鸟儿为我歌唱,我的心也不禁愉悦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野地,哇,好多,好美的野菊花呀!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采摘,然后又选呀选,挑呀挑把最还最美的花扎成了两束,抱在害里飞快地跑合学校。
到了学校,见老师的门还开着,于是我迈着轻轻的脚步来到窗前,见老师不在,这可真是个好机会啊!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将花放到老师的笔筒里,就在插花的同时,我想到了一件老师曾经帮助、关心我的事来:
那是一个冬天,我才8岁,有一天,我的父母不知为什么事儿吵了架。妈妈一生气,就独自一人回了娘家,爸爸也一气之下跑出了家门,家里也就只剩下年仅8岁的我了。我一急,就穿着单薄的睡衣跑出家门去找父母,可父母早已走远,根本找不着。我只好又回了家,由于我刚才出去时,受了风寒,回到家里就发起了高烧,就在这时,老师来家访见我一个在家,就二话不说,赶紧把我送进了医院,待我退烧了之后还把我带回她自己的家,煮了热腾腾的饭菜让我吃,还让我和她的女儿一起睡。过了几天后,老师还去我的家,把我的爸妈说好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激动,眼里一阵湿润,然后用鼻子嗅了嗅笔筒里的野菊花,啊!真香呀!
这时,一缕缕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树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似乎在祝贺我了了自己的一桩心愿。我抬头看了看树上的小鸟,会心地笑了,然后关上窗户,一蹦一跳地走回家去了。
初中关于教师节礼物的作文范文三
今天是九月十日,我在这个学校的第一个教师节,我很兴奋,因为可以给自己最爱的老师――白老师送礼物,可我又很紧张,因为我怕白老师不接受我的礼物,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该送白老师什么礼物好,因此,我是空着手进了教室。
一进教室,我就看到同学们手上都拿着五花八门的礼物,立刻无地自容,我实在没有脸见白老师了,白老师对我这么好,而我却没有为他做点什么,我真的很惭愧。
这时,白老师进来了,手里拿着昨天的考试卷,已经改好了。大家见了白老师,都蜂拥上去,送给白老师礼物,这时,白老师笑了,她笑的是那么的甜那么的美,是我心中的愧疚感更加强烈,以致不敢看白老师。可是,白老师走了过来,弯下腰,轻声对我说:“柳媚欢,你是不是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物而伤心?”我惊讶的望着白老师,又点了点头。“别伤心了,其实,你给了老师你个最大的礼物!”我望着白老师,十分疑惑,我送给白老师什么礼物了?
白老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等大家都回到位子上,白老师又说话了:“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收到了同学们的礼物,但我要说的是,礼物只是一种物质,而真正的礼物是要发自内心的,柳媚欢同学就做到了这点。”这时,同学们的目光全都从老师转移到我,我也十分惊讶,为什么会是我?接着老师拿出我的卷子,展开给大家看:“同学们,这就是柳媚欢的卷子,工工整整,字写得好,题又答得好,还得了一个99分最高分!老师看到自己教的学生有这么好的成绩,我真的十分欣慰,这也是柳媚欢打心底送给我的礼物,我真的很高兴,你们也要向他学习!”这已经是白老师第二次夸我了,我看到老师这么高兴,不知怎么的,自己也很高兴!
这时,我不经意的回了个头,看到欧阳龙紫正很生气地看着我,我不知怎么回事,又不敢问她,只好憋着心里的话埋头看书。
看了初中关于教师节礼物的作文的人还看
1.教师节作文600字初中作文6篇
2.关于教师节的礼物作文
3.教师节作文初中作文精选3篇
4.教师节作文800字初中生
5.小学生关于教师节礼物的作文
6.教师节作文800字精选5篇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送礼文化;差异
一、中国早期的送礼文化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记・曲礼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礼”原是宗教祭祀上的一种仪式,《说文解字》中记载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2]此时的“礼”是行为的准则,并没有宗法等级的意义。但是当阶级社会出现之后,作为宗教祭祀仪式的“礼”出现了社会身份的区分。有了人类社会之后,物从礼的精神内核中蜕化出来,成为人与人之间有“礼”的外在表现形式,融入到社会交往之中。于是,有了礼物即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即社会交往的仪容规范和礼意即通过礼物和礼仪传达的目的和情谊。
礼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它是指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第一个字“礼”的意思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的道德理念的仪式性表达。第二个字“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并牵扯到仪式。[3]所以,本文送礼中的“礼”强调的是不仅仅是其物质属性,而更多的是礼物的文化符码。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一)送礼的场合
首先,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亲朋好友之间赠送礼物必不可少的时机,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或者端午节的粽子都是庆祝传统节日,家人团圆时表达祝福的一个美好寄托。其次,一个人的人生的各个重要的阶段也是赠送礼物的重要时机。比如,小孩的满月、百日,年轻人的生日,日常的婚丧嫁娶等。最后,日常社会交往中的多个场合,比如邻居乔迁、领导升职、好友店铺开张等情况也是中国人赠送礼物的常见的场合。
相比中国人送礼,西方人送礼则不太频繁。一般是在生日派对、毕业典礼、订婚、圣诞节等重要的日子,这些场合基本都是客人参加主人举办的派对,同时献上自己的礼物。
(二)礼品的选择
中国人送礼十分讲究礼物的价值,认为太便宜的礼物会显得不重视对方,甚至造成误会,伤感情,破坏双方关系。所以一般选择的礼物都比较贵重。像在传统节日中,中国人给上级会选择将近上千元的月饼,春节会特意选择千元到万元不等的购物礼券。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独有的是直接拿钞票作为重大日子的礼物,即我们常说的“份子钱”。邻居乔迁、日常的婚丧嫁娶这样的场合免不了直接送钞票。还有一种直接以金钱作为礼物的日子就是春节,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即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代表着祝愿晚辈健康成长。西方人则不会直接拿钞票作为礼物相送,而且他们不太偏爱贵重的礼物。“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赠送礼物的心意,主人的喜好以及礼物的纪念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像一些有特色的礼物,包括自己制作的小点心、鲜花、贺卡、红酒等都是西方人的礼物的最佳选择。
送礼时,还应重视中西不同的禁忌。首先,要注意礼物的数量。中国人不喜欢收到单数的礼物,认为双数是吉利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双数是不吉利的,同时也不喜欢收到数字带13的礼物。其次,要注意礼物的颜色。中国人不喜欢黑色或者白色,这一点跟西方人是一样的。但中国人特别偏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富贵吉祥。最后,要注意礼物的含义。中国人一般不送手表或者钟,因为送“钟”与送“终”同音,易造成不好的联想。中国人也比较忌讳送鞋,因为它有送人走,送“邪”,给人穿小鞋的含义。而在西方,千万不能直接送钱,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
(三)送礼的方式
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甚至是拐弯抹角。当送礼人大方地送出自己的礼物时,收礼人总是表现地推脱再三,最后在双方的“争执”与推搡中,完成礼物的送达。在这一过程中,送礼人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都会称此为微薄小礼,不成敬意。受礼人则会“埋怨”,下次再买礼物就不欢迎之类的话。中国人的委婉还表现在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拆开礼物,而是在送走客人之后才一探究竟。
西方人则表现地更加直接一些。西方人送的礼物的包装一般都比中国人的礼物精美,他们会欣然接受礼物,再当面拆开礼物,然后对礼物赞不绝口,同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四)送礼的目的
中国人和西方人送礼的目的差别显著。中国人送礼一般都是应付交际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事前行为,即社交礼居多。如参加同事婚礼不得不出的“份子钱”,下级给上级送的为了巩固关系的厚礼。同时,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把送出的礼物当作自己身份的象征,“拿不出手”的礼物被认为会影响到自己的面子,而越是这种心理,越会使得收礼的人产生一种心理负担,从而下次还礼时考虑送出更贵重的礼物。[4]
西方人更在乎的是礼物的纪念价值或者象征意义,属于事后送礼,即为了答谢对方的帮助或者款待所送的感激之礼。所以,西方人不存在对比礼物是否贵重的心态,也就不会给收礼方造成心理负担。
三、中西方送礼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根源
中国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最受推崇。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5]所以,中国人从人情和伦理的角度都很重礼。通过送礼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赠受双方变成了人情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甚至实现了非平衡的链条下的持续的利益互动。其中,儒家中庸的思想强调不偏不倚,这种追随大多数的从众心理也使得赠送关乎人情的贵重礼的现象更加普遍。
西方国家中,比如美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移民文化。这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人更倾向于***和自由,这使得他们远离了固定的生活模式和繁杂的规范礼仪。[6]同时,西方人的实用主义,让他们不太接受贵重的礼物,而是接受红酒、巧克力和手工饼干等具有实用价值的礼物。
(二)
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佛教的教义讲究修行和因果业报,而道教则讲究尊道贵德。这些虔诚的信仰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于是会在送礼时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礼物之上。比如,小孩出生时送的金平安锁,男女之间相送的平安符等。
西方国家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纪念耶稣的节日,因此圣诞节、感恩节和复活节则成为西方人最看重的节日,也是送礼最常见的场合。因为在这样的节日中。西方人大多是带着虔诚的心去做礼拜或在家庭聚会中集体祈祷,所以对于节日的礼物的贵重与否并不是很看重。但是与13有关或者系成十字架的礼物包装却是他们所禁忌的。
(三)价值观
南达和沃姆斯指出:“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模式下指导人们对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做出判断,以界定正确、真实、美好的共享观念。” [7]霍夫斯泰德提出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维度。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分别属于集体主义价值维度和个人主义价值维度。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维度强调人的个性以社会网络为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中国人通过送礼的方式显示出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尊重程度,并以此来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个性以自我为基础,不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更加开放、自由。因此,西方人的送礼行为不会受到一定的群体规范的制约。西方人公私分明,不会发生私人交际的送礼行为影响公事的处理的情况,不会发生迫于群体压力而被动送礼的行为。
(四)性格表现
中国人十分讲究面子,即注重自己的声誉,认为所送的礼物的价值是身份的象征。亚瑟?史密斯曾提出送人一份丰厚的礼物算是“给面子”。但是,如果礼物是个人所送,受礼人应当只接受其中的一部分,统统拒绝是很少见的。[8]正是这种“好面子”和礼尚往来的行为,构成了现如今中国人的礼物消费和赠送的现状。同时,中国人容易拐弯抹角,收礼时常常表现出推辞之状。受礼人可能并不是秉着不接受的心态,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都要表现出谦让和客气的样子。
西方人为人处事表现地更加直截了当,不存在拐弯抹角。因此,他们真挚地感谢对方的礼物,然后当面拆开礼物,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礼物的喜爱。
四、跨文化交际中送礼的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管是***还是中西方民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赠送礼物则是增进彼此关系、拉近沟通距离的第一步。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应在入乡随俗和发扬本国特色的双轨下并行。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会形成本土所特有的送礼文化。一方面,应注意不同的国家有哪些送礼禁忌。比如对于法国人来说不能送康乃馨和;对于英国人来说不能送百合花;拜访德国家庭时,不能对女主人送玫瑰花等。另一方面,应视双方关系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礼物。初次见面,太贵重的礼物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紧张感。所以,应该选择巧克力和红酒等简单的礼物或者第一次见面不送礼物,而在第二次的见面中将送礼送出。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底蕴,形成了其独有的中华特色,将这一特色的中国式礼物送给国外友人,不仅表达了中国人对于他们的情谊,而且宣扬了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比如,201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中国送出了结合传统工艺与西洋花色的“粉彩开光上海景观玉兰壶”作为国礼。而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则选择大宋官窑钧瓷作为国礼,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清净和雅的茶文化,更加体现了中国的交友之道和对与会嘉宾的祝福。
五、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管是***还是中西方民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赠送礼物则是增进彼此关系、拉近沟通距离的第一步。在我国,礼物赠送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方式,这是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Collier和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交流成员认为自身与其他交流成员在文化因素上有所区分。[9]西方有不同于中国的送礼文化,这充分地体现在以文化为主要差异的跨文化、跨种族、跨语言的交际之中。积极认识送礼文化的差异,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运用适当的送礼对策,才能成功并融洽地与西方人乃至更多国外人士交往。
参考文献:
[1]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
[4]萧洪恩,王娟,马丹.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6.
[5]杜晶鑫.从送礼看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12,01:98.
[6]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4:47-48
[7]S. Nanda and R.L.Warms.Cultural Anthropology[M].CA:Wadsworth,1998:3.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3
〔作者简介〕刘平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四川成都 610064。
古今学者关于《礼记》的研究,大多着力于对其名物训诂、礼义制度的诠释阐发,而对于《礼记》学史则素少研究。潘斌《宋代礼记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作为首部《礼记》学断代研究新作,学术价值极高。该书分上下两编,40余万字。上编采用个案研究,共考察了宋代《礼记》学名家20余位;涉及到相关文献数十种。下篇采用专题研究,对宋代《礼记》学在宋型礼乐文化发展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专门探究。拓展了宋代《礼记》学研究的内容范围,提升了礼学研究的思辨层次,开启了礼学研究的新局面。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4
关键词:先秦;礼学;礼器;礼意;文化哲学
在具体的礼典仪式中,礼器是构成践礼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以实物的形式,既构造了礼仪活动中的神圣氛围,也呈现出了行礼主体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与之交往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神)的特定感情。礼器作为展现礼意的工具,它无疑是属于礼的形式方面。在古代器物中,礼器与非礼器有其严格的区分,这种区分,既是礼器的象征作用及其神圣性的决定的,同时,也是礼器所具有的原始性与非功用性决定的。本文试对礼器的文化意义及其哲学意义作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祭器与养器
在制礼的哲人看来,人生历程中,人的种种活动不外乎是“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礼记·礼运》),如果说养生送死处理的是人间世界现实的种种交往关系,那么,事奉鬼神上帝,人们要处理则是人与幽暗世界的关系,它代表了人与神之间的超现实关系。在与鬼神的关系中,传统礼学将它放在优先于养生的地位。人的种种活动中,首先要处理的是与鬼神的关系。《曲礼》下篇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将用于事奉祖先的宗庙放在第一位营造,厩库这种养马藏物的空间放在第二位,它既承担了为事奉祖先提供祭品的必要贮备,同时又为养生提供资源。在礼器方面,它的制造同样居有优先性,礼中明文规定“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礼记·曲礼下》)在这里,将器物区分为祭器与养器,养器是日常生活的器物,它是与作为礼器的祭器有明确界限的。
祭器与养器(或用器)的划分,是基于两重世界的理论,即生人的光明世界与鬼神的幽暗世界,它们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与这两重世界相对应,产生了人世的种种禁忌。按照宗教学的看法,禁忌是人们由面对一个权威对象时的敬畏感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限制性规定,权威对象有神圣对象和世俗对象两种,由此产生出源自世俗权威的世俗禁忌,以及源自神圣权威的宗教禁忌。祭器与养器的区分,首先是祭器的神圣性决定的。在《曲礼上》中,我们看到礼中的规定有:“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这是由于宗庙祭器作为事奉祖先的器物,其归属性是祖先,而祭服作为“交接神明”的必不可少的道具,丘木天然地归属于墓地下的死者,礼器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才出场,与日常生活处于一种隔离状态,正是保持其神圣性的前提条件。在宗教世界中,“神圣的世界是神灵、神秘力量居住或作用的地方,而世俗世界则属于日常生活常识的领域。神龛、神像、圣物、祭物、祭坛等都是神圣之物;神灵、祖先精灵等也是神圣之物;除此之外,某些活着的人,如首领、巫师、活佛等宗教领袖也属于神圣的范畴。出家修行的人由于生活在圣地,生活在神圣氛围之中,因而也变得神圣起来。”[1]礼中敬的观念与宗教禁忌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非理性的禁忌的理性表现形式。
由于宗庙的祭器属于神圣的范畴,且它与祖先神灵的生活密切相联,因而在大夫、士的现实***治生活发生变故之后,比如在诸侯国之间流动时,祭器始终只能与故国的祖先在一起。“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礼记·曲礼下》)不同等级的人将祭器寓寄在相同地位的人那里,显示了礼由禁忌向人文理性的转换。
区分祭器与养器的第二重原因,是现实的经济因素决定的。在《曲礼下》篇中,“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就是基于经济地位来确定祭器的有无的,只有大夫以上社会地位的人才有能力来准备祭器:“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不假。”(《礼记·曲礼下》)《王制》篇称:“大夫祭器不假”;《礼运》中又补充性地规定:“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这就说有田禄(即有采邑),亦即所谓“有宰、食力”的大夫可以造祭器,但不必准备齐全,还得向人借用;至于无田禄的大夫和士,不得自造祭器,只得向人借,不借是非礼 [2]。
但在礼中,理性的算计又掩盖在事神的神圣性外衣下。在事神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将事奉祖灵放在优先的地位,千方百计地维持礼器的神圣性,“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服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将它们排斥在流通领域之外,就是用神圣性原则抑制经济原则。在日常生活与宗教生活相较中,事神的优先性则表现为:“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大夫“祭器未成,不造燕器。”(《礼记·王制》)在形式的层面上,体现出了厚于事神,薄于奉己的特征,但在表现虔敬之心的另一方面,又以理性的算计压倒了神圣性原则,将礼神的神圣性规定为愈质朴的愈神圣,这样,用于交接神明的财货与现实生活的日常用度,恰为相反的两极,人们用虚拟的神圣代替现实的实利,于是,礼神的虔敬不啻为是愚神的算计:“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也。卷冕路车,可陈也而不可好也。《武》壮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同于安乐之义也。”(《礼记·郊特牲》)这样,用于事神的器用表现出了质朴、粗鄙的特性,如祭祀中进荐的食品,虽然可吃,但并不是人们爱吃的,而祭祀中衮服和冠冕、乘用的路车,也只是陈列给神看的,宗庙虽然威严,但不是人们的安居之所,还有大武舞虽然雄壮,也不是供人娱乐的,将“交于神明”与日用的安乐器具区分开来,将可用于养生的用品归之于人,将勉强可用的粗鄙之物归之于神,“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稿 之设。”(《礼记·郊特牲》)人可以喝可口的醴酒,献给神的只有清水(玄酒);作为养器的割刀便于切割,但宗庙之中只能使用作为神圣化身的鸾刀,还有莞蕈舒服,神却只能享用粗朴的稿 之席。礼中这种奇妙的倒置现象,正是社会财富匮乏的反映,因而礼的神圣性原则,在理性的算计下,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二、祭器与明器
古人依照两重世界的理论又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林?V先生在探讨先秦文献中“明器”和“祭器”的含义时指出:“我们今天使用‘明器’一词是指非实用的模型性、象征性的随葬品,但在先秦文献中的‘明器’一词,实际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广义的,而且可能是比较原始的,是泛指在墓中随葬给亡灵用的东西。在《仪礼·既夕礼》‘陈明器于乘车之西’以下,列举了苞、筲、瓮,用器(弓、矢、耒、敦、杆、盘、?F)、燕乐器、役器(甲、胄、干即盾、? 即箭筒)、燕器(杖、笠、?即扇)。根据考古发掘,这些东西都可以是实用品,并不一定是非实用品。所以郑玄在这里注:‘明器,藏器也。’是比较贴切的。第二种含义是狭义的,可以看作是儒家对“明器”一词的解说或定义。”[3]
在儒家对于明器的解说中,明器是必须和生者的用器有别的东西,亡灵不能用生者的器具。这种禁忌,既有理性的基础,即防止亡灵过分地占用生者有限的资源,也有非理性的恐惧。《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而用生者之器,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在这里,明器作为死者所备之物,体现了礼中关于丧葬原则的必要形式。之所以称之为明器,是以神明待之,而不忍心以祖先为无知觉的死者,期望明器成为沟通亡灵与生者感情的桥梁,是对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奉养的延续,它的“不可用”的特性,则将明器与奉养生者的真实性区分开来。孔子不赞成“用生者之器”充作明器,将用“生者之器”与“用殉”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生者生存状态关切的人道情怀,又反映了以为人的用器带有人的灵魂信息的原始思维所表现的恐惧。“为俑者不仁”,在后人的阐释中,则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推论:“中古为木偶人谓之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太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知末流必有以人殉葬者。”[4]明器中的俑与真人的面目相似,若任人们用俑殉葬,必然会有不仁者以人殉葬,为了遏制这种残忍的人殉,就必须堵绝“为俑”这类带有“人殉”性质的行为,从礼制上否定“为俑”的合法性。
在明器的使用上,儒家的理论在处理与死者的关系方面,既体现了人道情怀,又反映了冷静的理智。《礼记·檀弓上》有“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意思是,亲人死了就当他是死人看待,是没有仁心的错误行为;但当他是活人看待,又是愚昧的行为。“是故竹不成(盛)用,瓦不成(盛)味,木不成行。瑟张而不平,竽笙备不知,有钟磬而无??。其曰明器,神明之也。”(《礼记·檀弓上》)这是主张明器有半真半假的性质。钟磬是实用器,但没有挂钟磬的架子,就有虚拟性了。瑟可以用真的,但张了弦不调均音律,就和真用有区别了。所以,明器本身并一定是非实用物,只要下葬时弄得和实用状态有某种差别就行了。
这种将明器与生养之器通过不同方式区别开来的作法,正是基于人鬼二重世界器用的差别决定的。《礼记·檀弓上》有一段文字将明器与祭器对举,正体现了幽明二重世界的不同要求。“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亦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曾子将明器与祭器区分为两个世界的用器,但周人兼用二器,不是象仲宪所表述的那样,反映的是对死者有知还是无知的疑惑,相反,它反映的是人们对待死者在理智与情感方面的矛盾。在感情上,人们希望亲人并未死去,用人器随葬表达的是这层感情,但是,理智又使人们真切认识到死者长逝,所去的是另一重世界,因而准备明器,则反映了人们面对人死这一现实的务实态度。
在《荀子·礼论》中,祭器被称作“生器”,并将它解释为是死者的搬家行为:“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这是说在墓中放祭器反映的是人的一种良好愿望,以及对死者的不尽之哀。“以生者饰死者,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存如亡,终始一也。”(《荀子·礼论》)荀子对明器性质的描述,与《礼记·檀弓上》中是一致的,都具有“备而不用”的虚拟性:“荐器则冠有鍪而毋?,瓮庑虚而不实,有蕈席而无床笫,木器不成斫,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用,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张而不均,舆藏而马反,告而不用也。……象徙道又明不用也,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荀子·礼论》)在荀子这里,无论是祭器还是明器,都是饰哀的表现形式,他将礼中人们对死者灵魂去向的关注,转移到生者荐器的社会意义上来,表现了一种更为冷静的理性精神,这也是荀子与《礼记·檀弓》的作者不同的地方。
《檀弓》中还记载,宋哀公葬其夫人,装了一百罐醋和肉酱。对此,曾子批评道:“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陈?蝗衔??拥呐?朗腔?谒伟Ч?悦髌鞯氖褂貌缓侠裰疲骸跋睦褡ㄓ妹髌鳎??灯浒耄?槠浒耄灰笕巳?眉榔鳎?嗍灯浒耄恢苋思嬗枚?鳎?蚴等似鞫?楣砥鳌!?5]其实,实明器的行为,正是将明器与人器同等对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既破坏了人间礼的秩序,因为礼制的规定是“实人器而虚鬼器”,又混淆了人鬼二重世界的区别。
随葬的明器作为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它是某些禁忌的制度化体现,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当代学者对随葬品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随葬品是死者生前所有的器物,从死者的角度说,当他离开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以备来世之用;但从活着的人们来说,埋葬死者时要把属于他的东西全部随葬或销毁,使死者的一切全都随之而去,从而杜绝了死者灵魂再回来索取属于他的东西。[6]对亡灵的恐惧使得“所有那些在殡葬仪典上献出或者毁灭财物的人们都相信,这些东西被转为死者的灵魂所占有了。……对死者充满深情的依恋感或神灵的象征,一种对死的联想的恐惧,这种恐惧促使活着的人销毁一切引起恐惧的东西,一种要丢弃死者财物的愿望,一种漂泊的幽灵会喜欢或享用留给他的财物的观念,所有这一切是或可能是这些仪式的直接动机。”[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随葬品是生者送给死者的礼物。这种看法基于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在时间或空间中根本没有确定的界限,它扩展于自然的全部领域和人的全部历史。”[8]死者与生者之间的纽带并未中断,死者继续行使着他们的权威,并保护着家族,从而使之财源隆盛,这样,随葬品就是对亡灵的一种讨好。
无论何种解释,它们都是以承认死者的精神与生者之间存在交往为前提的,《礼记》中所记载的明器和祭器虽已超越了与死者生前用品相对应的直接恐惧,但为死者提供“备而不用”的器物,则是对灵魂恐惧的潜意识的反映。夏代人们对死者以死者待之,用明器陪葬是相信灵魂不灭的,“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正是对灵魂的恐惧,希望与亡灵相隔离的反映;而商人“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丧记》),则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自觉亲近,它们的随葬品为祭器,正是事死如事生的一种表现。而周人将明器与祭器并用,正是灵魂禁忌潜在地表现出两种矛盾的反映,他们既希望摆脱对死者的恐惧,又希望死者的灵魂以积极的方式与生者在一起,并成为生者的保护神,但这一些潜在的恐惧或希冀,被周礼改造为一种人文性的理智感情:无论明器或祭器,都不是为了调节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相反,它是为强化现实的仁爱与孝悌之心,人们对死者的所作所为,表达的是人们的哀痛之情,而不是对死者恐惧之感,因而它调节的依然是现实的人间关系。
三、“器以藏礼”的哲学意义
礼的意蕴与器具的显现构成了认识的两个层面。这就是《周易·系辞上》所指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意作为抽象的原则,它体现了形而上的道的内容,而礼器则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礼意依存于礼器的朴素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器关系的沉思。
从礼学入手探讨道器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宋儒二程那里,“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敬,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臾离也。”[9]他主张礼中的道是孕含于礼器之中的,同时礼中人伦之道也处在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各种关系中,讨论道与器的关系,是依据最现实的礼的原则与其表现形式的关系,也即是实物形态的器具与***治原则、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关系。
王夫之在阐发道依于器的现点时,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因其诚然者也。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乐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10]先有弓矢、车马和人类社会的牢醴、父子等具体、个别的形器,而后才有射箭、驾御车马的道理、规律和社会的礼乐原则、伦理道德规范等。在这里,礼乐之道是依赖牢、醴、璧、币、钟、磬、管、弦等来体现的,从这些现实生活的日常现象中,人们更容易把握道对器的依赖关系,它也便利地提供了人们思考抽象原则与具体器象之间关系的例证,相对于父子、兄弟人际关系所体现的道德伦理规范来说,礼乐之器所体现的礼乐之道更具有直观性,更容易成为抽象思维的起点。
器作为单一概念,是指具体有形可见,有声可闻,有味可嗅,可名可道的事物,如器皿。“毁其家庙,迁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重器即是代表国家存在的贵重礼器。器皿是日常或祭礼所使用物,这种因与生民息息相关之器,作为个别现象是如何引发人们对一般原则的思考呢?
在礼的具象世界中,人们总是要按照自己的希望来赋予器具以特定的性质,比如神圣性,当人们强制地赋予了器具以意义之后,器具就获得了自身的意义,并仿佛是器具的内在属性,反过来支配人们对待器具的态度。礼中对明器与祭器的区分,对礼器的不同组合的规定,都使得人们在礼器上所看到的已不再是纯粹的器具,而是人们自己的愿望和他所在的人间世界的秩序,礼器变成了某种社会制度性的符号,由此人们试***在冷冰的器物下,发掘它的内在灵魂(这正是人自身愿望的物化表现),正像鼎中有牲,豆中有羹一样,人们也试***发掘笾豆鼎俎这些实物的抽象意义,即它们形而上的意义,从而从外物身上,人们得以确证自己的信念[11]。这样,礼与器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诠释的过程,一方面,器具遮蔽了抽象的礼意,同时它又显现了礼意,没有礼器这种实物形态,虚玄的虔诚与恭敬,就无从为礼拜的对象(无论是神还是人)所理解。另一方面,礼意(由人们的自由设定到习俗式的重复)也使得某种器具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礼与器之间的关系,最终被归结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尽管这种本质是人赋予器物的,它在经过圣人制礼作乐的制度化设定后,一般君人的遵从,使得这种本质在人们的意识中变成了器物内在的性质,由此展开了人们对具体的器何以具有如此价值与意义的形而上之道的追寻:即由人赋予物以价值与意义到人赋意义与器物的合一,到人对合一于器物意义的再发掘三个认识阶段,也只有到了人们重新审礼器的意义的时候,人才有可能从个别的具体器物的限制中摆脱出来,探讨器与道的一般关系。
思维一旦跨越了具体器物限制之后,道与器无论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层面,还是“道者,器之道;器者,道之器”的合一;或者将道与器纳入体用的思维模式中,将道器看作是本体与功用的关系,即道与器谁占支配地位的问题,都体现了器以藏礼这一质朴命题的思维印记。比如谭嗣同在强调道随器变的观点时,提出“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11]器是本体、根据,道是作用、表现。道依器而存,器存道不消亡。道器之间相丽不离。“圣人之道,果非空言而已,必有所丽而后见。丽于耳目,有视听之道;丽于心思,有仁义智信之道;丽于伦纪,有忠孝友恭之道;丽于礼乐征伐,有治国平天下之道。”[12]从人自身到人类社会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和仁义智信、忠孝友恭的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依附于具体的形器而存在的。这种丽于器的道,正是藏于器的礼的抽象,因而,器以藏礼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古代哲人思考道器关系的闸门。
注释:
[1]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32页。
[2]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66页。
[3]林?V: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J],1990年第3期。
[4][元]陈?唬骸独窦羌?怠?M],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6月版,第80页。
[5][元]陈?唬骸独窦羌?怠?M],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6月版,第67页。
[6]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60页。
[7][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108页。
[9][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25页。
[10]王夫之:《周易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版,第203页。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5
关键词: 国际商务礼仪 礼物赠送 收受技巧 禁忌
一、引言
国际商务礼仪和交际礼节是各国在长期的经济和商务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商贸活动中待人接物的礼节、商务信息的沟通、商贸文书的往来、各种商务活动中的礼仪。熟悉和正确掌握这些礼仪和礼节有助于塑造商务人员的自身形象和企业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创造品牌效应,密切商务关系和推动贸易进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遵循国际商务礼仪和交际礼节是每个商务人员的必备素质。商务活动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礼节,了解它们的差异对增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使商务活动顺利展开,又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
在商务交际中免不了要馈赠或接受礼品。正是这种接受活动,传递着商人的感情和诚意,使生意上的合作得到加强,友谊得到发展。赠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讲究,绝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赠送。
二、礼物的类别
在公关交往中,尤其是国际交往中,赠送纪念品或礼物是互表心意、增进友谊的具体表现。因对象不同、场合不同,送礼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
1.纪念性礼物。这类礼物大多为艺术品、精美纪念品、土特产品等,一般赠送给外国来访客人。
2.喜庆性礼物。结婚、乔迁、生辰等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此时的礼物应有热烈祝贺的意味,同时又不乏纪念性,通常以永久性纪念品或实用礼品居多。
3.问候性礼物。一般送鲜花、食品、营养品、土特产品等,以表慰问之情。
4.鼓励性礼物。如受奖、表彰、升学等,可赠送既有纪念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文化用品。
5.答谢性礼物。一般简单而有气魄,可赠送锦旗、贺匾、框镜、装饰画、纪念画册等。
不论是外国客户远道而来,还是出访国外拜访客户,都应该适当地选送一点纪念品给客户,这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你所赠送的礼物,一般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既要考虑礼品接受者的喜好,又要考虑是否具有本地代表性。礼轻情义重在东西方都是基本赠礼原则。送礼的方式比礼物本身更具有价值。俗话说:“送人千金,不如投其所好。”一件你付出时间和心血挑选的礼物或自己制作的礼物是格外受欢迎的,所能得到的感激之情绝不是最贵重的珠宝饰物可以相比的。
三、礼物赠送和收受技巧
在进行商务赠礼时,一般要求礼物要有特色、实用,并有纪念意义,切忌送过于贵重的礼物,体积过大或过重的物品由于不便携带因而不适合作为礼品赠送。礼品通常需要用礼品纸和丝带进行包装,赠送没有外包装的礼物是不礼貌的。赠送礼品也要掌握时机,不能想送就送。可借出访之机,或是拜访主人,或节假日,或参加一些私人庆祝会等机会送礼;初次见面、生意往来不久的一般不送礼。在当今的商务赠礼中,商人将新产品的样品作为礼物送给客户公司也较常见,但应注意送这种礼物的场合多为工作地点。去主人家拜访,最好不要用自己公司的宣传物品作礼物,以免显得心不诚或对主人不恭。
送礼要讲究礼仪,接受礼物同样也要注意礼貌和分寸。中国人不习惯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还常常推辞客气一番,这与西方国家的习俗不同,应引起注意。在接受礼物时,首先应对送礼者表示感谢,因为忽略道谢是不礼貌的;其次,应在受礼时当面拆开礼物,同时对礼物表示赞赏,因为忽视礼物就是忽视送礼人,赞美礼物就是赞扬送礼人。即使有时送的礼物不合你的心意,也应该像接受你所喜欢的礼物一样,感谢别人的一片好心。拒绝受礼是不合适的,除非礼物有违文明礼貌或原则、***策问题,但拒绝时也应委婉。当接受礼物时,简单地说一声“谢谢”往往是不够的,一般欧美人的礼品包装都很讲究漂亮,故在打开礼品前,先赞美一下漂亮的包装会使对方感到很愉快。赞美礼物就是赞扬送礼人,为了避免让对方觉得你的赞扬言不由衷,赞扬礼品时应说明喜欢的具体内容,如设计很新颖、质地柔软耐用、色彩迷人、美观实用等。
四、送礼的禁忌
由于世界各国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习俗迥异,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同样也表现在国际商务活动的礼物赠送上。缺乏对这些差异的了解很可能影响到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甚至会给交往双方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和麻烦。
在中国,人们交往中的礼物赠送也有禁忌,如人们不会将“钟”作为礼物送人,送礼给夫妻、情人或恋爱中的男女也不会选择“伞”或“梨”等。
在阿拉伯国家,初次见面就送礼是不合适的,可能被认为是行贿。送礼也不能送贵重的物品,一般要送办公室使用的物品,不送酒或含酒精的礼物,最好也不要拿食物送礼,否则可能会伤害阿拉伯人的好客感,因为阿拉伯人在款待客人时强调以丰盛的食物来表示慷慨,送吃的对阿拉伯主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你认为他吝啬,好像没有你的礼品,他就不会有足够的食物。不要送带标识的礼品,更不能送这样的礼品给阿拉伯上层人物。带标识的礼品被视为令人厌恶的强行推销。另外,不能给有商务往来关系的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然而,送孩子们礼物是受到热烈欢迎的。在阿拉伯人眼里,动物暗示着厄运,因而也禁送绘有动物***案的礼品。
在欧洲,送礼应送价值较轻的物品,如葡萄酒、巧克力、鲜花等。送名酒给女主人时要谨慎,不要在其他客人面前宣扬,因为其他客人的礼物可能没有你的贵重(名酒比鲜花和巧克力贵重,尽管这并不比鲜花和巧克力更合主人心意)。如果当众将名酒送给女主人,并加以宣扬,女主人虽然心里希望留到以后喝,但是不得不立即打开,不然可能被人认为吝啬。鲜花是一种受女主人欢迎的礼物,但要注意在法国、比利时和瑞士等国多用于万灵节和万圣节,和丧礼相连,石竹花则有招致不幸的意思。在任何适于送鲜花的愉快场合,巧克力是合适的替代品。送给家庭的礼物,要在到达时马上送上,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礼貌。礼物的包装也很重要,通常用包装纸包好,在扎上丝带。不过送花束时不用包装,除非花是用透明玻璃纸包装的,否则在送给主人前应该将包装去掉。另外,不要在礼物上印有你公司醒目的、大的标记。
在拉美各国,送礼不能送手帕,因为手帕意味着痛苦而流泪;也不要送刀子,刀子意味着断绝关系;另外,也不要赠送黑色或紫色物品,这样的礼品会使人想起阴郁的大斋期季节。智力性的礼品是受欣赏的,如优秀的古典音乐唱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集。小的日常用具也是受欢迎的。
在亚洲,日本人很喜欢送礼,所以到日本去一定要带礼品。对第一次到日本的外国人,日本人并不指望他们会带什么礼物,因为日本人有这样的习惯,对第一次来访的客人,应该是由主人向他们赠送礼物。然而,在第一次访问之后,外国人若再到日本,应该带上礼物分给那些他们希望与其建立长期关系的日本人。礼物不能是4的倍数,因为在日本人眼中数字4有不健康、生病的含意。陶瓷、玻璃制品不宜作为礼品,因为日本人忌讳“破损”,他们认为这很不吉利。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乌龙茶、铁观音、碧螺春、普洱茶等茶叶,而对香味较淡的茉莉花茶不大喜欢。喜欢中国的文房四宝和字画,并对一些贴画、织花台布、织锦沙发垫、真丝织品、扎染布衣料等很欢迎。韩国人同第一次见面的客人之间交换礼品是很常见的事。他们很喜欢有中国特色的礼品。
五、结语
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更是起着联络感情的作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礼品有黏合剂的功能,它不仅能缩短两国商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对促进生意更是妙不可言。然而,礼物的赠送与收受却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加,了解商务交际礼仪知识,对提高中国商务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斌.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4]刘润清,胡壮麟,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6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更是加强往来,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
1.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礼品的选择不同。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一般宁可盒子小些,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
5.送礼的时机不同。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不提倡送商业礼物(除非是小礼物)。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三、提高送礼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游玩、谈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为我们练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会面临着如何进行更好的交流问题。当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送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送礼时就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送礼技巧。
1.别出心裁。在礼品馈赠中,最受欢迎的是富有意义的、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品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而且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装,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
2.投好避忌。选择受礼者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礼物。因此,挑选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赠送的礼品要有意义,要考虑周全,有的放矢,投其所好,然后又针对性地精心挑选合适的礼品,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花了一番心思的,是真诚的。这是许爱玉在《现代商务礼仪》中提出的观点。的确,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一些地方风俗、民族禁忌和个人禁忌等,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西方人都推崇“3”,而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
转贴于
3.掌握时机。在送礼时要坚持因时、因地、因事而宜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在确定送礼对象后,必须寻找合适的场合,时间。否则,虽有好的礼品而没有选择好时机、场所,那也会使受礼者觉得突兀甚至难堪。礼品馈赠通常是在节日以及喜庆、慰问及其他特殊的场合进行。
4.礼轻情重。中国人送礼喜欢送重的,送贵的东西,稀罕的东西。但是西方人的礼物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只要送的礼物是对方需要的并且很尊重他的文化的,哪怕是一个杯子,一付刀叉或是一件普通的t恤,他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这些很便宜,但是却包含了一层特别的含义,从小处着眼但表达的东西却很感人。
5.当面赠送。礼品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意,因此赠送时可当面说些祝辞或问候的话语。送礼时可既说明寓意、特色与用途,又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不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小意思,实在拿不出手”等,这种过谦的说法,会大大减低礼品的分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送礼时表情要自然大方,让对方不会有贿赂的感觉。
四、案例分析
送礼是讲究艺术的,请看蒂娜(deena r.levine,1982)所举实例。美国某公司高级行***经理史密斯先生,为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一份重要协议,专程前往东京以便双方进行初步商谈。史密斯了解到日本有送礼的习俗,临行前于美国著名珠宝公司“蒂法尼”珠宝公司购得几件贵重珠宝首饰,请人精心包装后(礼品包装在日本送礼文化中非常重要),准备送给总裁夫人。
史密斯知道,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之初,首次见面时相互认识了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于是与日方代表会见时,他按照日本礼仪弯腰鞠躬并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这一做法使他马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接下来双方的会谈十分顺利。然而,当商务洽谈进行到最后阶段——与日方董事会成员确认定案时,问题出现了。见面伊始,史密斯就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日方总裁并请他送交其夫人,会场气氛骤然尴尬,史密斯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送礼的大忌,但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导致他送礼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当众送礼是不适宜的。在上文场景中,礼物应当私下赠送,但如为在场各人都准备了礼物,则另当别论。其次,归于初次相交的商业合作伙伴来说,用贵重珠宝做礼物颇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尤其当受礼者不是本人而是其太太时。因此,所送礼品价格应当适中,比如一只印有公司标识的钢笔就足够了。最后,包装纸用黑白色调是忌讳的。在日本,黑色和白色是丧葬的标志。
所以,综合看来,送礼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感受,即始终以受礼人的感受为向导,送出去的礼物要使受礼者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在这里,慎重是最基本的,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本案中史密斯先生当众送礼使日方总裁感到很意外很尴尬,大大地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7
关键词: 《礼记》 本体 喻体 文化
《礼记》的作者凭借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渊博的文化素养及对社会生活新颖独到的见解,娴熟地驾驭语言文字,将深刻的礼学道理阐发得如此精妙绝伦。《礼记》的作者并没有刻意地研究修辞艺术,但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的修辞意识。在《礼记》中深邃的比喻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所选喻体十分得体,呈现了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义。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同。”[1](P75)《礼记》中比喻的本体多为“礼”,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阐释了“礼”对于修身治国、维护统治的重要作用;礼学家在喻体的选择上更是独具匠心、新颖别致。观察《礼记》中比喻修辞的本体指向和喻体选择,可以窥见《礼记》文化意蕴和礼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一、《礼记》比喻修辞的本体指向
儒家倡导仁德思想,主张用伦理、***治、社会原则约束和调和社会矛盾,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以外在的形式帮助人们和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礼记》篇章中大量使用了比喻修辞来论述礼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作为本体的礼,其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修身进德,还是治理国家、维护等级秩序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礼记》的论者娴熟地驾驭着语言文字,旁征博引论述了礼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深刻的分析,而且是对后世意味深长的训诫,也是对礼文化最有力的传承。
(一)礼本身的重要性
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组织的框架,是君王制约和约束民众的准则与规范,是教化人们修身进德的良药,更是产生仁义情感的助推器,礼本身对于修身进德、治国、平天下十分重要。因此,在《礼记》中,论者从自身长期的积累和深厚的素养着手,把贯穿整篇的礼用喻体代而述之,不但新颖得体,而且丰富了礼本身的文化底蕴。
《礼记·礼器》曰:“礼也者,犹体也。”完备的礼仪规章是君王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凭借,“设之不当,犹不备也。”[2](P315)礼作为社会组织框架的构建细胞,本身的完备十分重要,只有完备的规章制度才具有较系统的约束力、说服力。这个比喻恰当贴切,不但形象地阐述了礼本身完备的重要性,还巧妙地把人的身体联系在一起,使抽象的礼富有深刻的文化艺术气息。
《礼记·经解》:“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修筑堤坝可以防止洪水的侵扰,减少损失,使人民安居乐业,作为规章制度的礼和堤坝一样,可以用来防止祸乱产生。可见,礼本身对于治国兴邦,维护统治秩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者含蓄地把礼的作用和堤坝的作用勾连在一起,不但论述了礼本身的重要,还顺理地把礼文化深入人心,直至传承开来。
(二)礼对于治国的作用
在礼崩乐坏的年代,《礼记》的论者很不满意当时混乱的局面,幻想通过礼和仁德的提倡来恢复周朝的统治秩序。因此,主张以礼治国从而平息混乱的局面,形成有秩序的仁德思想。
《礼记·礼运》曰:“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治理国家要有固定的规章制度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儒家礼学将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视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而礼则是人外在的文饰。[3](P5-6)论者不仅仅从社会准则的角度论述了礼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还从农业文化的角度论证了礼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论者用具体的农具耕田的道理巧妙地阐述了礼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礼记·仲尼燕居》曰:“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儒家认为,礼通过尊卑、等级协调社会关系,维护宗法制度。“统治者一方面在风俗习惯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对自己有利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各种象征仪式来增加礼在人们心中的权威。”[4](P93)这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句,将“治国无礼”比作“瞽之无相”,准确地传达了礼仪文化之于君王统治社会与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意义。
《礼记》中作为本体的礼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确实对于稳固君主统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从礼本身的指向还是从礼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方面来窥视礼,都无不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文化底蕴。如:礼完备的必要性,礼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不但把本体礼和形象的喻体巧妙地勾连起来正反诉说礼对于治国经邦的重要作用,而且结合了当时的封建文化,使礼本身增添了一丝文化气息。
二、《礼记》喻体选择的文化意蕴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特别关注语言的运用,在修辞的使用上甚是严谨,尤其是对待极具表现力的比喻修辞的运用更是慎重。《礼记》中比喻的数量众多,本体和喻体的内涵丰富,不但礼本身有一定的指向,而且喻体也是《礼记》中礼的化身,甚至是代言。
《礼记》中喻体的种类非常丰富。设喻者分别以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如:蚕、蟹,松柏;农耕文化,如:圣王之田、耕种的全过程;日常生活之物,如:酒、纶等为喻体阐述了博大精深的礼文化。
(一)以自然界事物为喻体的文化意义
《礼记·檀弓下》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5](P1316)论者用自然界中的蚕、蟹、蜂儿、禅等这些动物作为喻体来反衬成人无礼之事,不但形象生动,把礼说解得浅显透彻,而且传达了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礼记·礼器》曰:“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不但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外在的形式方面约束和鞭挞人们时刻修身进德,而且作为一种内在的信念驱使人们向善,内外兼修使人达到真正和谐。论者把礼对于修身进德的意义和支撑竹子、松柏四季常青的后盾连接在一起,不但得体地阐述了礼的重要作用,而且流露出了先民们对仁德的向往。
(二)喻体呈现的农耕文化特点
《礼记·礼运》曰:“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古代礼仪制度的修改和制定都是十分严谨的,是当时人们具体行为规范的依据。该句层层设喻,以种田的步骤程序说明以礼治人的重要性,论证礼是安邦治国、安抚百姓之器的道理。这些农耕步骤作为喻体在《礼记》中出现,充分体现了农业、农耕文化在当时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记·礼运》曰:“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礼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以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该句以耕种和收获的全过程来比喻治国的道理,作者把抽象的本体“礼”通过形象的喻体“耜”委婉地表达出来,从耕田和“耜”的关系开始,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层层推进,得出礼对于治国的重要性。无论是农耕的方式过程,还是农耕的器具都富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都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渊源。这些喻体的选择都与农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从他们的相似之处生发出礼的重要性。
(三)以日常生活事物为喻体的表达功能
《礼记·缁衣》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5](P1648)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和统治者应该言须其实,以正道教育人民,以身作则才能使万民敬仰。“丝”和“纶”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了,这里论者把它与君王的言行及带来的后果生发联系,生动地阐释了语言在传递过程的变化和忠实的重要性。
《礼记·学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自品尝才知道佳肴的真正味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领略知识的奥妙。品尝美味佳肴,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举动,也是深入实践的开端,设喻者以品尝佳肴为入口推导出学习的重要性。
以上例子分别从自然界事物、农耕文化、日常生活之物三方面来论证了《礼记》比喻修辞中喻体通俗易懂但又不失雅趣的特点,把博大精深的礼文化及其礼对于经世治国的重要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正如作家秦牧说:“精辟的譬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6](P158)总之,《礼记》虽然论证的是深邃的哲理和抽象的儒家礼学思想,但论者娴熟地驾驭比喻修辞使语言表述通俗易懂,富有文化艺术气息。
综上所述,《礼记》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的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而且是研究上古汉语修辞规律与特点的珍贵文本,从语言角度研究《礼记》,对于经典文献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7.
[2]刘方元,刘松来,唐满先.礼记直解[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3]杨雅丽.《礼记》语言学与文化学阐释[M].人民出版社,2011.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6]秦牧.艺海拾贝[M].作家出版社,1998.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8
论文关键词 婚约财产 法律属性 司法应对
一、婚约财产的相关理论及其探讨
(一)婚约与婚约财产阐释
婚约,是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在我国,订立婚约的行为称为订婚,婚约当事人俗称未婚夫妻。婚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目前我国《婚姻法》没有婚约的相关规定。法院不受理以解除婚约关系为诉讼请求的案件,但对于因婚约关系引起的返还财产案件,法院则予以受理。
按照传统习俗和习惯,订婚时往往要求一方或双方给予对方一定的财物,这便是婚约财产。根据支付者与收受者的不同,可将广义的婚约财产分为两类:一类为男方彩礼指新郎或新郎家支付给新娘家的财物;另一类为女方彩礼指新娘或新娘家支付给新郎或新郎家的财物。由于我国的婚约财产从目前立法规定上来看是特指男方彩礼,即新郎或新郎家支付给新娘或新娘家的财物。在现代法律体系下,作为风俗习惯的婚约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地域性与文化性。婚约财产作为风俗习惯,仍存在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同时,各地区人文习俗不同,婚约财产的赠与形式、种类、方式、意义、金额以及返还等均有差异。
2.发生在缔结婚姻期间。婚约财产给付一般基于双方之间婚约的约定,发生在婚约缔结期间,一方赠与另一方用作稳定感情或婚后生活之用。婚约缔结期间包括订婚时与结婚时的整个时间段内。
3.目的是为了缔结婚姻。婚约财产的赠与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赠与的目的是为了男女双方最终能够缔结婚姻关系,而且该赠与涉及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些场合下往往并非完全出于自愿。
(二)婚约财产的类型解析
现今,因经济条件的改善及习俗的变化,在婚约缔结期间所给付的财物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超出了彩礼的范畴,尤其是在温州地区。这些财物已经包括了为稳定婚姻关系而给付的财物以及为婚后家庭生活而给付的财物。尤其是以前为婚后家庭生活而给付的财物往往发生在婚后,但现在很多家庭将这部分财物亦在婚前给付,而这部分明显已经超出了彩礼所规定的范围,由此导致婚约缔结时给付财物的类型及性质已呈现多样化特性。综合而论,婚姻财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因稳定婚约关系而给付的财物,本文称之为“彩礼”。如男方或男方家赠与女方或女方家的红包、定情或结婚信物、金戒指等,这些物件承载了对未来婚姻的期望,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大价值和特殊涵义,被视为爱情和婚姻的见证。另一类是为了结婚后家庭生活所需而由男方或男方家给付女方或女方家的财物,本文称之为“礼金”。比如大额的金钱、物件(如汽车)等财物,这些财物给付是男方为了男女双方将来家庭生活需要而由男方在婚约期间所展示出的物质能力,主要目的是显示男方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能保障女方将来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增强女方愿与其一同生活的信心。现实中男方或男方家往往在订婚时将这部分财物直接交由女方或过户到女方名下。
(三)彩礼与礼金的标准界定
婚约财产包括彩礼与礼金,而彩礼与礼金在给付目的、性质、返还制度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区分彩礼与礼金则显得非常重要。现实中,因订婚时男方往往没有明确讲明所给付财物是彩礼还是礼金,且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习俗、不同经济条件等均会对所给付财物的类型产生影响。立法上由于没有区分彩礼与礼金,而是将婚约财产统称为彩礼并适用彩礼的规定,所以立法规范中无处可寻。
笔者认为,区分彩礼与礼金的标准区分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两者的目的不同。彩礼是为了确立和稳定婚约关系男方赠与女方一定的财物以彰显自己对与女方将来缔结婚姻的诚意与决心;礼金是为了结婚后双方共同生活之所需而在订婚期间男方给予女方一定物质条件安全感保障。
2.两者的价值不同。一般情况下,彩礼的价值相对低些,礼金的价值则相对高些。区分价值的高低可依照当地的基本生活水平、习俗等,并以同类条件下为了结婚所要赠与的财物价值为限,明确低于该价值的可视为彩礼,明显高于该价值的可视为礼金,价值相差不大的可依个案具体情况酌情认定。
3.综合考虑个案特殊性。在具体实践中,对特别贫困的或特别富裕的家庭下所建立的婚约关系,在婚约财产性质的认定上要特殊对待。此时,要考虑到双方家庭的经济能力及赠与时的表示及态度,结合实际情况来认定所赠财产是属于彩礼或是礼金。
(四)彩礼与礼金法律属性的认定
目前对于彩礼与礼金的法律属性,在理论界与实践界往往只就彩礼的法律属性展开研究论述,而对礼金的性质往往罕有研究涉及。
1.彩礼的法律属性。对于彩礼的法律属性,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国的现行法律也未对此做出明确的界定。关于彩礼的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所有权移转说、证约定金说、从契约说、附义务赠与说、附解除条件赠与说等。依据现行我国的法律体系,作者赞同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说,认为彩礼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以婚约解除作为条件。一旦男女双方当事人婚约被解除,赠与彩礼的缘由归于消灭,受赠人则丧失了继续占有彩礼的法律依据,此时,应当将财产“恢复原状”,受赠人应当将彩礼返还给赠与人。
2.礼金的法律属性。对礼金的法律属性的研究应以给付礼金的目的为基础。从上所述,婚约缔结时,对礼金的给付往往是为了婚约男女双方婚后家庭生活的需要而在结婚前给付的,此项给付是男方为了男女双方将来家庭生活需要而由男方在婚约期间所展示出的物质能力,主要目的是显示男方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能保障女方将来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增强女方一同生活的信心。男方或男方父母对礼金的给付是希望将这些礼金作为婚约男女婚后家庭生活的共同财产来支配。而男方赠与给女方的财物往往仅限于彩礼的范围,因为彩礼赠与的本意则是一旦婚姻缔结的条件成就,财物归女方单方所有。由此而言,礼金的法律属性应属于一种附解除条件的共有关系,所附的解除条件是婚约的解除。如果婚约未解除,那么男女双方对礼金继续共有,礼金的所有权归男女双方共同所有,婚后转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旦发生纠纷按立法上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处理;如果婚约解除,给付行为失去法律效力,礼金应当恢复到订立婚约前的状态,即应当返还给付人。
二、现行婚约财产司法处理的困境及其变通做法
(一)现行法律规范对司法裁判的影响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婚约财产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依据,但规定太笼统和模糊,缺少配套细则和司法解释,导致该规定对现行司法实践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曲解。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习俗的变化,男方及其父母在婚约缔结过程中所给付女方的财物除了彩礼有时还包括礼金。给付彩礼的目的与给付礼金的目的是不同的,彩礼与礼金的性质亦为不同。目前法律规范将两者合二为一,造成严重曲解了当事人给付时的真实意思表示。
2.对解约或闪离时财产处理有失公允。在男女双方因感情不合,尤其是在婚后不久解除婚约时,依现行法律规范处理因婚约财产引发的纠纷,将导致无论是彩礼与礼金,只要不符合《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关于彩礼应当返还的规定,均不会出现返还裁判。而如此裁判,将扼杀礼金的给付本意,使得法律的天平向一方倾斜,有失公平公正。
3.助长借婚约侵占他人财产的不良风气。自《婚姻法司法解释(二)》施行以来,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司法案件表明,很多女当事人为了骗取高额的彩礼、礼金,往往伙同他人或单独行为,在结婚不久并无理由地提出离婚而占有彩礼、礼金。有些女当事人甚至转移财物后下落不明,致使彩礼或礼金无处找寻。同时,在经济越发达、给付财物金额越多的地区,此类情形越发严重。
(二)现行司法实践中的变通作法
基于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温州地区基层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有关显失公平的婚约财产的返还进行了一些变通作法。一种做法是适用过错责任。对解除婚约时如男方存有过错的,则部分支持或者不支持其财礼返还的请求;对不属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应当返还的范围内的,则不予支持。如果是女方存在过错的,则大多支持男方财礼返还的请求;对不属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应当返还的范围内的,往往也会用过错责任予以适当考虑。一种做法是扩大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中“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范围,对一些如不予以适当返还将导致明显不公的个案,扩大适用该款的规定。还有就是按双方相处时间长短,结合提出解约方是男方还是女方等情形变通确定返还比例。
上述变通作法在全国各地法院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但由于立法层面上有关婚约财产纠纷的适用只有《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而上述作法又或多或少地与现行立法规定不相吻合。另外,就适用标准而言,上述变通作法都是由法官个人决定,不同的法官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决,导致同类案件判决差异大,上诉审判决与一审判决不一致等。考虑到上述一些负面影响,法院在处理婚约财产纠纷类案件时大多采取调解优先的原则,甚至存在强迫调解、久调不判现象。
为了统一适用标准以变通《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的司法处理,一些地方法院出台了内部裁判适用标准,如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将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一(婚约返还彩礼)》,将婚约期间一方向另一方赠送的彩礼在婚约解除时如何返还进行了规范。该《指导意见》首先强调了当地善良风俗的重要作用,要求善于运用善良民俗习惯处理纠纷。同时,该《指导意见》结合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及民间婚约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彩礼返还的规定,如区分接受彩礼方或给付彩礼方提出解除婚约时按不同比例返还,又比如对不同金额的返还也进行了区分规定。豍姜堰法院出台的这个《指导意见》对温州地区如何司法处理婚约财产返还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在重视善良风俗在司法处理中的作用方面值得借鉴。
三、婚约财产纠纷司法处理困境的应对
(一)对婚约财产进行分类并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婚约财产发展到现在,其主要类型已经不再仅限于彩礼,而且还包括礼金。目前法律层面上有直接规定的仅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而该规定所调整的对象仅为彩礼,如果继续将涉及礼金返还的纠纷纳入到彩礼的规定,将显得有失公允。有鉴于此,应当地彩礼与礼金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
1.依现行规定规范彩礼问题。有关彩礼的规定,目前《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基本上已经满足了现行司法实践中对该类财物纠纷解决的需求。虽然理论界与司法界对该规定是否全面、详细等有些不同看法,但总体上应当说在司法处理的方式及结果上都比较理想,可继续依该规定处理纠纷矛盾。
2.依具体情况区别规范礼金问题。一是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因礼金的性质为附解除条件的共有,如果婚约解除,应当予以返还礼金;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和虽已结婚但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两种情形下,如果一方或双方提出离婚,可依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三种情形规定予以返还礼金;三是对男女双方已婚且已同居,后一方或双方提出离婚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加以规范。男女双方一旦结婚且同居,礼金所附解除条件不再生效,礼金在婚后便转化为男女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四是对彩礼、礼金,已经在共同生活中消费的,不在返还之列。男女双方自婚约缔结后可能会因交往、同居或其它原因对原先给付的彩礼或礼金进行消费,该消费行为也都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或者是双方均能预见到的情形。对这类财物应当明确不在返还之列。
上述规范意见仅基于有关彩礼、礼金的一般性原则规定,针对男女双方存在过错或一方利益依上述规定裁决显失公平时,司法实践中可针对具体案情予以调整。
(二)引入过错责任规范婚约财产返还制度
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可以看出,彩礼返还时不考虑过错因素,仅以是否登记结婚为判断依据。然而,导致男女双方解约或离婚的原因是多样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很多都是因一方过错而引起。不考虑导致婚姻未成的过错和受赠方的损失,仅仅以未办理结婚登记为由要求受赠方返还全部财物,有违法律的公平原则。因此,有专家尖锐地指出:“该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用判决方式强制返还彩礼,代表了一种立法倾向,即男女平等有余,保护妇女权益不足。”豎因此,在婚约财产返还上,应当引入过错责任制度。对订有婚约未能结婚的或婚后离异的,有过错方应当在对婚约财产的分配处理上承担相应的不利责任。这既有利于惩罚过错方维护婚姻的稳定性,又可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引入过错责任,关键是确定何为过错。此处的过错,可以借鉴《婚姻法》过错损害赔偿制度中的过错,即男、女一方或双方存在严重违背夫妻忠诚义务、扶助义务的行为。如实施家庭暴力,***、遗弃对方等。依据这些方面来认定男女一方或双方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程度如何,从而在处理彩礼或礼金的返还上来确定是否返还及返还多少。
(三)无过错责任下侧重保护妇女权益
在我国广大农村,仅举行民俗性质的“结婚”仪式,而未办理法定婚姻手续,并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婚姻”大量存在。这件情形下女方往往已经履行了配偶的义务,同居生活、生育子女、孝敬公婆,原先收下的彩礼或礼金或用于日常生活消耗掉,或转为共同财产购置财产。“此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继续共同生活,要求接受赠与的女方退还全部彩礼及礼金,违反《婚姻法》保护妇女权益原则。豏”在婚姻缔结过程中,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离异的妇女在面对再婚时由于年龄、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处于较不利的地位。所以对婚约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当事人而言,不仅要考虑男女双方作为普通赠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要考虑到其作为婚约或婚姻关系当事人特殊身份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司法处理上,首先应当坚持婚约财产归还的一般原则规定,依本章第一节的内容确定。其次,对一些特殊案例,如女方确实存在为家庭付出很多,或因当地特殊情况已共同生活若干年且生儿育女却未办理结婚证等,司法处理时可以结合男、女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女方为家庭支出的情况、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当地社会习俗等因素来确定返还的数额。
(四)重视善良风俗的指导作用
善良风俗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当国家法对乡土社会关系的调整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足时,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善良风俗,可以弥补国家法的适用缺陷。实践也证明,将民间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升司法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息事宁人”的司法目标。”
婚约财物的给付本身来源于民间习俗,且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文化性,各地在财物的给付类型、方式、金额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司法实践中如予以全国一刀切的作法未必能实现案结事了的效果。而且在此类纠纷的观念认识上,群众公正观与法律公正观往往出现偏差,而法官不得不考虑两类公正观的差异问题。群众公正观来源于长期存在于社会基层的并影响到其认知的社会习俗,尤其是群众对此的普遍性评价标准。此时,如果重视善良风俗在此类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将更有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
(五)重视调解作用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9
周公树立和确立了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的祭祀社会***治的组织体制,礼乐崩坏后,孔子将这种个体外在的社会***治关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关系和伦常道德精神,千百年来逐渐深入国人骨髓,从而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产生了长久而深刻的影响。这也体现在了中国文学传统建构上,《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学理论著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影响。
一、等级观念是影响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
等级思想是礼乐文化的基础,也是其影响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荀子乐记》云: 乐合同,礼别异。《礼记乐记》认为: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小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因,在礼乐文化中,不同等级之间关系应该是团结的,而不是相互敌对的,而这种团结就需要乐的作用: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学艺术对人的影响,乐使人团结,礼使人有等级差别。礼乐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主要在于乐者为同,即文学对人的影响方面。
祭祀活动在古人心中非常重要,而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严格限制不同等级的社会群体依照不同等级的礼仪规格进行祭祀,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人们进行约束。提倡中庸思想,主张人们的行为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在自己的社会等级范围内进行活动,在习惯这样的约束后,就可以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要让人们主动接受这样的等级观念,则需要通过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来实现。礼乐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主要就在于中庸思想和文学的教育作用两个大方面,下面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分析礼乐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现。
二、从《文心雕龙》看礼乐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影响
1.微言大义与社会等级观念
微言大义的写作方式,以其含蓄精妙的言语和精深切要的义理,历来为中国文学传统所推崇,而微言大义最初的写作依据就是礼乐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实际上,这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对文学艺术的渗透,或者说是其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例如,礼乐文化中关于不同社会等级人群的称谓和用词的讲究颇多,《礼记曲礼》: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礼乐文化的这些规定,为微言大义的写作传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刘勰曾说: 《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 此简言以达旨也。 《礼》以立体,据事制范《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关于孔子著书与微言大义的论述历来颇多,此处不再赘述。在《文心雕龙指瑕》中,一些前代文学作品就因用词不合乎作者和被描述者相应身份的礼仪规范,被刘勰指出措辞失当,违礼伤义:
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 尊灵永蛰。《明帝颂》云: 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胡蝶,永蛰颇疑于昆虫; 施之尊极,岂其当乎!左思《七讽》,说孝而不从,反道若斯,余不足观矣。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伦,而崔瑗之诔李公,比行于黄虞; 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 与其失也,虽宁僭无滥,然高厚之诗,不类甚矣。
不仅如此,刘勰在《诏第》《章表》《奏启》《议对》等应用文写作篇中对上级和下级公文写作的语气也有所论述,要求恭敬、委婉和正直,这是对社会等级权威的维护。
刘勰认为,写文章应当持有严肃、认真和慎重的态度,用词一定要符合礼仪,体现尊卑有别,有些文字只能用在极为尊贵的人身上,如果把它应用于描写同辈人或晚辈,则是不合乎伦理类别的,这样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这是礼乐文化和社会等级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体现的影响之一。
2.情是需要约束的人的自然特征
人类天生具有感情,且人的感情会受外界事物的触动和影响,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自然特征。文学艺术是人的情感受到触动后,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礼记乐记》中多次强调这点: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从司马迁发奋著书、陆机诗缘情,到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为众人所认同的重要原理之一。文学艺术可以表达情感,相传周代统治者就已经开始懂得从文学艺术中了解时***民情,例如《诗经》十五国风之源起,即为周代统治者派遣采诗官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间歌谣,希望可以以此来了解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古人认为: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通矣。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而治道备矣。
古人制定礼乐,就是为了防止人喜怒哀乐过于强烈,以至发生***、颠覆统治阶级。以等级思想为主导的礼乐文化,表现在文学理论中,就要求文学表达的感情平和中正,能够约束和节制人的情感: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记曲礼》曰: 敖( 傲) 不可长,欲不可从( 纵)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孔子称赞《诗经关雎》,提倡文学作品表达感情应当乐而不***,哀而不伤。刘勰同样主张文人在写作时,情感要有所抒发,也应当有所节制。《文心雕龙物色》篇,他论述了自然景色对作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情感诱导作用,不仅可以触发创作动机,更是创作的直接来源,情、物、辞三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议对》篇则以儒家经典为榜样,提倡议事要有约束和法度,才不会走错方向: 《周书》曰: 议事以制,***乃不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
3.文质相称的中庸原则
中庸原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起初《中庸》篇只为论述儒家的人性修养、讨论教育,主要讲究适当,掌握一定的度和界限,提倡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后来其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适用于更多的社会层面。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如《礼记杂记》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乐记》强调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礼减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史记礼书》也有防其***侈,救其彫敝 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之语。古人认为,最完美的礼制应当是人情与仪文形式都尽善尽美: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乐。故至备,情文俱尽。
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 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 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
这是礼乐制度对古代文学理论影响最为深刻的写作指导之一,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审美倾向逐渐演变为儒学所推崇的以温柔敦厚为代表的传统诗教观念,强调止乎礼义和怨而不怒,要把握好细微的程度变化。刘勰也很好地继承了这种中庸观念,他在《文心雕龙》中表现出了对文学作品的文采和精神内容同等重视,提倡两者并重,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要做到旷而不溢,奢而无玷,这是他心中的最高标准。刘勰认为,宗经是把握好这种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文能宗经,体有六义: 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
刘勰在《情采》篇中论述文章内容和形式( 即文采) 的关系,认为两者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言以文远,他主张以内容为基础,积极发挥形式的作用,做到情采互凝,文质并重,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 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 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 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 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这种文质并重的观念,不仅在齐梁时期具有遏制文坛浮靡文风的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4. 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
为达到约束人的情感的目的,文学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礼记乐记》: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也。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不耐( 能) 无乐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易) ,故先忘著其教焉。古人认为,礼乐可以管乎人情,文学艺术则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感情,达到教育和约束的目的。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对儒家文艺思想观念影响颇深。刘勰尤其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诗》、《书》雅言,风俗训世,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他将儒家经典作为文人写作的学习对象和文学批评的标准,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类似观点在《文心雕龙》中体现甚多,如《明诗》篇,刘勰列举了上古时期历代文学佳作,说明顺美匡恶,其来久矣,用文学作品来赞美好的、纠正坏的,是由来已久的做法。他解释诗歌,诗者,持也,持人性情,认为诗就是扶持、端正的意思,诗歌可以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从文学的教育作用方面来解释文学作品。《征圣》篇: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 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 此***化贵文之征也。
他推崇道就是因为道可以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即便是本体不雅,其流易弊的民间俚俗之作,也因部分作品带有讽谏性而受到了他在***治道德教化方面的肯定。
关于前人争议颇多的屈原,刘勰对其表达了肯定态度。他用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来褒奖屈原,认为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不论是才高者、中巧者、吟讽者,甚至是童蒙者,都能从屈原作品中得益良多,这在后代几乎成为了屈原评价的定论。
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之一,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读者,从而发挥文学的教育作用,并以此达到约束和节制人的情感的目的。
5. 其他
( 1) 雅的儒家审美标准
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古人将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使用的乐曲视为雅乐,这就使得雅乐的地位被逐渐抬高,雅正的艺术风格也为人们所崇尚。刘勰在《文心雕龙谐讔》中表现对俚俗戏谑之作不满的原因即是空戏滑稽,德音大坏。《明诗》篇云,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就是将雅润的文学风格视为正统体制文学的根本。另外,由宋代到清代,从词体走进上层文人的视野开始,就不断有词体的雅俗之争,我国古代的词论史也是伴随着词体的雅俗之辨发展的。词体雅俗之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爱词的文学家为提高词体和词人在文坛的地位而提出的,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在于,社会的大文化环境认为雅是高尚的、值得学习的。崇尚雅正、排斥俚俗,这是儒家审美标准对文学艺术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 2) 创新与复古
《礼记曲礼》告诫人们,讨论问题时,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不要抄袭别人的观点,不要与别人所说的雷同,而要效法古代正道,称引先王的教诲。拾人牙慧自古为君子所不屑,写作属文时更是如此。刘勰认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主张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可以说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
明清时期,众多文学流派为了复古与反对复古争论不休,然而古代先哲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告诫过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有所继承,积极学习前人优点,同时更要有所创新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
结语
关于礼物的作文篇10
礼品作为一个社会概念,赠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广泛地存在于东西方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的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礼品的互动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基本模式,会继续长期地存在下去。推而论之,礼品的市场也将长期存在下去,是一个日不落的产业。礼品的实质一种社会交换行为,在社会交换的理论中明确了社会交换的两个基本特征:回报性、自愿性。礼品的交换价值以实物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却是附加价值。用《礼物之谜》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礼品交换存在于所有的地方”。产品变身为礼品,企业需要给客户一个“礼由”。
产品如何成为礼品
礼品重礼,不重品。一件产品被作为礼品的时候,一定是产品的某种文化属性起到了关键作用,逆推之,如果你的产品想要变成礼品,你就要突出去可能具备的某种文化上(情感上)的稀缺性。从营销学讲,礼品的市场行为本来就是购买者与使用者的分离,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礼品经常从一个使用者流转到甚至购买者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那里,而转化为第一接受礼品者的优越感或者流转中的便利性。一个成功的营销人,会正确把握产品的本质属性,并合理地利用或者放大这些属性。
快消品如何成为礼品
礼尚往来,常来常往。我国的节日多,赠送礼品的行为和购买礼品的行为也就频繁。而在每个消费者的心中,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平级、平辈的亲属和朋友之间普通的赠礼和馈礼时,消费者在购买礼品的心理一定是首先考虑价格,这就是快消品作为礼品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快消品的价格不高,但是具备更高的使用价值,更加实惠,而其成为礼品的关键要素就是将使用价值转化为文化价值,对其理性的使用价值做最感性的礼品定位。
代表案例:脑白金。脑白金已经超越了敖东蜂王浆和红桃K,可以看做“以礼品为品类定位,以亲情为情感定位”的礼品营销的高峰。
1.社会时代背景。成功是不能复制的,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就在于: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有其时代背景作为支撑。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发端,人们的生活水平是逐年显著提高的,而相对于消费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孝道、礼数的文化形式下,礼品市场的发展是滞后的。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变化,80年代是中国家庭规模变更的一年,农村人口拥向城市,独生子女为代表的三口之家逐渐增多,上一代家族家庭分解开来,但是保留了家族聚会的传统,使得与长辈的相处从日常相处变为节假日看望。80年代至90年代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那时兴起的各种“气功”、“养生秘方(红茶菌等)”的社会现象足以证明这一点。
2.适合所有人的礼品定位。同是保健品,但是脑白金与蜂王浆针和红桃K针对单一保健问题不同,其塑造了一种全能产品――男女老幼皆宜。实际上想一想,一件产品,男女老幼皆宜,一定没有什么突出的使用价值,而辩证地看,这却成了它最大的价值,就像可口可乐,适合所有人。脑白金成为史上第一个仅以文化属性进行定位,第一个将自己明确为就是礼品的商品。每天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朗朗上口的广告虽然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脑白金的成功的核心在于它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极强的礼品概念。
3.将成功的手段做到极致。如果有一个好的细分机会,那么就把这个机会用到极致――这样你会赚取最大的利润,而对手模仿的成本就会非常大――这是一个成熟的营销人应该做的事情。
奢侈品如何成为礼品
奢侈品(含艺术品)是天生的礼品,因为其具备三高的特点:高知名度、高价格、高品牌形象。高知名度满足了作为礼品的凡勃伦效应,赠礼者与被赠礼者都会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高价格满足了作为礼品交换过程中的高回报性原则,同时在高端礼品市场尚未空白的时机,自然主动填补了空白。高品牌形象满足了高端人群的消费属性,货币是好的,但是货币不能作为礼品,那样会使礼品的性质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于高端人群,他们更看重的是礼品的文化品位。奢侈品成为礼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品牌在文化或者历史上的积淀、产品的质量高端、产品价格不菲并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代表案例:LV。LV创始人路易・威登的第一份职业是为名流贵族出游时收拾行李。他见证了蒸汽火车的发明,也目睹了汽船运输的发展,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当时收叠起圆顶皮箱的困难――基于这个原因,他创制了平顶皮衣箱,但是没想到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他名字的缩写成了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符号。
1.精准定位,传递品牌形象。LV的公关、广告、渠道的策略是以稳步见长的,因为定位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形象,一旦出现不愉快的记忆,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LV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在媒体,特别是时尚媒体上进行造势,并利用公关公司和媒体传播其品牌历史,潜移默化地将其品牌知识塑造成为时尚潮流的一部分。在渠道的管理上,LV采取垂直管理,其店内的装饰和主题活动均直接受巴黎总部的指示,选址都是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其通过高端时尚杂志,将自己的定位逐渐从奢侈品――女性奢侈品――女性宠爱自己的最佳礼物进行演绎。由此,LV成为高端女性人群、时尚年轻的女孩最希望得到的礼物。
2.沿袭自一战以来的定制服务。定制服务是奢侈品的特性,同时也是礼品市场稀缺性、独特性的满足。LV的定制服务包括:店内从一而终的一位服务人员的服务策略;LV皮箱所有者数据回传巴黎,由总部定制其名下所有LV产品的密码钥,其密码钥可以打开消费者名下所有的LV箱包(假如带锁的话);将消费者的名字重新设计,并将其绣在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上。定制服务是LV从一战时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服务,这为其成为好的礼品作了铺垫,这个产品做得越用心,越能表达赠礼者的情感。
耐用品如何成为礼品
物以稀为贵,礼以贵为重。能够引发新奇感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主动定位为礼品。所以我们也看到在渠道的培训和促销员话术的表达中,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特别是IT行业,它们已经有意地对这一阶段的市场进行培育。据不完全统计,自电子产品大兴其道以来,从摩托罗拉的手提电话到IBM的笔记本再到苹果的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上,作为礼品的购买理由要比自用的比例占得高,在80后一代进入工作岗位到IT一代的90后成长起来的今天,并且在信用卡的普及下,价格不菲的新产品作为年轻人追赶时尚、作为“给自己的礼物”的购买因素才逐渐超过礼品因素。
代表案例:智能手机、单反相机。智能手机从诞生之初就因其“物以稀为贵”而以礼品的身份大行其道,智能手机的前辈商务通当年就以商务礼品进入普通消费者和组织市场采购者的法眼。
1.定位高,跻身于礼品消费的视野。高端的电子产品的出现,特别是智能商务手机、单反相机,既具备操作性,又能体现一个人的格调。产品的品质是其成为礼品的先天优势,而渠道中的促销话术就是其以礼品名义售出的催化剂,细心的读者在光顾电子产品商场的时候,如果挑选价格在5000元左右的产品,渠道人员都会细心地问一句:您是自己用还是送人?当你表示送人的时候,你会得到很专业的礼品营销话术的范本,这说明很多经销商已经在渠道管理上针对这个问题对销售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2.匹配性,迎合一种生活方式。高端的电子产品,实际上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创造是一个甚至几个行业合力,比如电信行业的3G时代等。而消费者中的先锋***,一般都是由白领群体和高端商务人群构成,他们有相似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IT行业的高端产品或者新产品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对这部分群体很有针对性,对其生活方式很有匹配性。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者,要把握这个关键点,并将其作为耐用品可以成为礼品的关键要素。
礼品营销未来趋势分析
礼品营销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旅游地纪念品和地方特产当做礼品的阶段;第二个阶段由保健品行业率先发起的礼品营销,礼品营销进入推销时代。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程度看,礼品营销已经真正进入了营销时代――一个任何产品都能成为礼品的时代。做礼品市场以往的推销手段正在逐渐失去效用,企业如果不能发现并引导需求,那么不仅会错失这块大蛋糕,而且会像从前很多不懂得转变的老品牌一样,直接失去竞争力。想要保持产品优势,企业一定要了解趋势。
主题化
产品的主题化由文化内涵和可供赠礼者向被赠礼方讲述的故事组成,其内涵就是指产品本身具备的人文属性,而人文属性的发现就是产品自身的故事性。这种故事性可以加强被赠礼者的代入感,而这种代入感会通过赠礼者的讲述实现,这一过程是拉近“礼品”双方的方式,因此会被赠礼者认同。送礼品的最初意义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礼的经济意义会逐渐向社会意义回归,人们之间的礼品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改善和促进,是一种感情的交流而非物质的交换,因此,产品要想以礼品作为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品牌的情感内涵。
主题化营销实际上是对旅游地纪念品购买心理的一种变形和利用。很多旅游胜地的纪念品,如瑞士的“钟表、***刀、巧克力”,东北的“人参、鹿茸、貂皮”,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本身是特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旅游心理就是要体会别人的生活,购买这些纪念品的目的就是一种“移情”效应。未来礼品营销的主题化就是这个意思,人们购买礼品是在其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其人文价值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主题化营销的策略:结合历史,适宜有品牌历史的产品,深挖自己的历史,并将历史现代化,厚重化,特别要注意产品的包装与设计,使产品能够在一定角度反映所在行业或者所在地区的历史轨迹(比如水井坊);具备人文性,以人为本。能够反映一个特定的风土人情的风貌,可以利用一些大家惯常的民俗、节日文化、吉祥文化为主题去开发一些产品或者对产品定位(比如人头马、柳州的工艺小官才);多讲故事,很多特产和老字号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一点可以参照古玩行的做法。
人格化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并且人在情感情绪变化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购物行为。消费心理学中很多模式(爱达模式等),都有“注意”,这一项实际上是要产品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情绪上的共鸣。产品本身是工业生产线上生产的工业用具,但是品牌不同,品牌是对产品赋予社会化的痕迹。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如以欢乐为定位的彩虹糖,以人生的酸甜苦辣为定位的口香糖,以善居家为定位的厨具产品,以旺为定位的小食品等。
人格化趋势,其根源在于现阶段情绪的虚拟性,因为后现代社会的科层化,人际之间社会关系的薄弱化,人们缺乏表达和宣泄情绪的现实途径。礼品的人格化和情绪化会替代赠礼者帮助受赠方进行情绪的表达和宣泄。这样的礼品会更加符合中国的文化北京,更加富有人情味,也为其礼品身份进行了加分。
人格化营销的策略也有很多,比如将情绪转为购买力,品牌可以提倡正面情绪,抵制或者化解负面情绪;比如将产品本身赋予某种情绪,这适合很多公仔、玩偶或者将你品牌的吉祥物赋予不同的情绪;比如以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为依据,针对消费者可能遇到的境遇,将产品的品牌与人们的情感关联起来,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广为传播。将产品人格化,适宜于购买者对被赠礼者的一种情感表达,也是一种帮助消费者降低礼品选购成本的定位方式。
电子化
在哪里选购礼品?以往人们选购礼品会走进商场,或者观看广告,或者与身边的人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会通过网络交流,会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而各种购物平台的支付手段的成熟和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下的商业模式――只要你想开网店,只要做好宣传并与快递物流行业签到合同,是没有多余的门槛的,这里不赘述。
产品的定位,实际上就是为产品贴上标签,但是如果这个标签在网络上都不被认同,那就等于没有这个标签。产品的电子化要求礼品营销必然电子化。礼品营销电子化已经成为趋势,因为很多企业都已经着手这么做了:故宫博物馆的小纪念品网上开售,***某坚果企业在卓越推出新年礼包,武汉周黑鸭推出自己的网店,金立推出自己的网店,多种产品上了橡果国际的平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礼品营销的电子化,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企业不仅提品,更要向消费者提供赠礼过程的解决方案;二是企业的产品的设计和广告语符合网络化审美;三是企业除了要有专有的礼品页面和方案提供,更要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如淘宝体、凡客体这样的模式化广告语,是极具影响力和煽动力的。
***化
企业是否应该设立礼品营销部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要看企业所在的行业,更要看企业自身的情况。
如果企业的产品品牌就是以礼品作为定位,不论其产品是对组织市场还是对普通消费者,那么其市场部本身就是礼品营销事业部。如果企业产品的定位上,仅针对某一部分群体或者在某一个时段将其作品礼品进行定位,那么就要看市场的大小,如果市场规模够大,并且企业的产品固有产品需要做包装―设计―宣传―渠道上一系列的变化,或者是礼品营销需要常态化(规律化)进行,那么成立***事业部是必要的,反之则是不必要的。如果产品仅在节假日被其他组织团购或者大宗购买,那么大客户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企业的一部分产品是针对消费者进行定制化的礼品营销和定位,而且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协调,那么只需要成立一个协调部门而不是一个***部门。
联合化
礼品营销的联合化,实际上是异业营销的另一个思路。这是得益于大礼包的概念,消费者希望通过一站式购物或者关联的购物节省时间成本,但是这要求联合的两家企业的产品是互补产品,而其目标消费者是近似群体,这样的营销方式实际上是设定了一个市场进入的门槛,通过组合变为性价比更高的礼品组合。比较常见的如***刀、打火机和皮具的组合,可以是同一品牌,也可以是不同品牌的组合,但是他们针对的都是对其产品有需求的男性消费群体,而其针对的购买者则是男士的伴侣、恋人或者亲属。
礼品营销的联合化的要素与异业营销的要求几乎相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礼文化如何注入其产品组合,因为很多产品虽然互为互补产品,但是不一定适宜在同一个时间段或者情境下送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礼物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