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诗词篇1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中秋赏月诗词篇2
【关键词】阅读 古代诗歌 民俗
一、了解民俗可以消除我们的误解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千古传颂,但其中的“床”究竟是不是我们平日里所认为的坐具或卧具呢?非也。在古代的农村,一般是聚族而居,在打晒庄稼的禾场上,一般都有公用的水井,为了安全起见,于水井四周围以栏杆或篱笆。这水井的“栏杆或篱笆”便是诗中所谓的“床”。每到黄昏,月亮东升,如在夏季,便有老人在井边纳凉闲话。
二、了解民俗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诗歌内容
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迷蒙动人。有人曾说:“这首诗的好处,好在不讲出‘欲断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不说,且叫你去领会。然而,“欲断魂”三字到底该如何“领会”?春雨的意象一般连接着清新、愉悦,生命力,此处却分明透出“行人”的黯然神伤。这正是古代村社生活的风俗所致。福建《建阳县志》中载:“请明日宜晴恶雨,晴则麦熟棉花熟。”湖南《新天县志》中说:“是日宜晴,俗云清明晴,万物成。”又甘肃《宁州志》云:“清明前后,夜雨无麦。”可见,在农人心中,最忌讳清明下雨,认为下雨对农作物不利。若是对古代村社生活毫无了解,自然无法领会诗中唐代农人“欲断魂”的心思:诗中的“欲断魂”与“祭祖”无关,关乎民俗生活。再如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曾两度落第的孟郊看花时为何会有“春风得意”之感?依唐制,在秋季举行进士科考试,次年春天发榜,新进士有雁塔题名、宴集曲江、杏园之殊。这时牡丹正开,新进士策马赏花,自然掩饰不住心中的狂喜。
三、关注民俗还可以从诗歌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
如唐代诗人惯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诗情,因此诗中往往透露当时的市井风俗。如刘驾《上巳日》:“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此时上巳日(三月初三)已演变为市民社会中单纯踏青春游的节日,此诗不仅记录了都人上巳踊跃游春的繁华场面,而且点染出市民人格中热爱生活,肯定生命的昂扬气象。唐代以后,诗歌的描写内容逐渐平民化,由贵族阶层转到了市井生活,市井风情在诗歌领域有了更丰富的展现。明代唐寅的《阊门即事》就以赞赏的口吻歌唱苏州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热闹的集市,华丽的建筑。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构成了一幅画***难工的市井***。
四、关注民俗能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民间以天上月圆为佳节,反映了人们希望团圆的心理。人们于秋高气爽、桂子飘香的中秋时节,食月饼赏月光,以示“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之意,天文与人事相合。中秋佳节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其丰富性可能仅次于春节。古典诗词以中秋为题的作品难以胜计。而了解了这点,就能更完整地解读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时任密州刺史,中秋之***举首望月,不禁怀念起弟弟苏辙来,中秋月圆,是亲人团聚之日,可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无法聚首,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饮酒赏月之际,词人浮想连翩,挥笔写下这首传颂不衰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篇历来被推崇为中秋词的绝唱。
总之,了解诗词中的民俗能够消除我们的误解,使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从而更深入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诗词赏析应在对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1]韩烈文.古诗教学的民俗视角[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中秋赏月诗词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 鉴赏 大学语文
引言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基于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 “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 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 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基于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
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结语
对于高校语文中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和作品中所升华的精神意境之美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这是高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文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使得它能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发挥自身优势,更能够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诗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文学诗词的生命。古代诗人作诗时的心态与感受我们现代人无法确知,所以语文教师对文学诗词的情感意境与内涵应主张多元化的认知,不仅汲取了古诗营养,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感悟,还促使学生在品读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语
参考文献
[1]陆永品.诗词鉴赏新解[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2]程亚恒.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J].语文建设,2011(10).
[3]潘树广.古代文学研究导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中秋赏月诗词篇4
一、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内容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或称为表现手法。在诗词赏析中,常出现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或者表现手法等概念。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常常对这些概念含混不清。学生在概念上分不清,和很多不同资料上的叙述有相当大的关系。一些资料上把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归到艺术手法里,或把表现手法归到表达技巧中,并且对概念的叙述也较为模糊。
综合一些比较权威的资料,教学中可以将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视为相似的概念,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其实就是艺术手法。而艺术手法里面,还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几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多种概念术语。让学生掌握诗歌艺术手法的各种术语,并能够正确辨析,是赏析古诗词的关键。学生从概念上能正确认识艺术手法及包含的内容,在古诗词赏析中便有了方向。
二、命题范围较大的设问赏析思路
在平常教学或考试中,对古诗词赏析的角度,有时候命题范围较大,常常可能会问到某首诗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针对这种命题范围较大的设问方式,教学中其实很好应对。可能有的古诗词包含的艺术手法较多,有的手法比较单一。手法单一的作品很好理解,但对艺术手法运用较多的作品,教师就应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一地找出来加以赏析。
如柳永的《雨霖铃》,本词运用了渲染、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手法。诗歌一开头就以秋景“寒蝉”来渲染氛围,“寒蝉”的“凄切”之声既透示了秋意,让人感到凄凉、冷落,同时也将读者置于一个凄清感伤的氛围中。从抒情上看,上片着重写景,以哀景写哀情.从描法上来看,上片眼前景是实写,后面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由眼前景巧妙过渡到想象,而下片则纯粹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
考试和平时的鉴赏有所不同,由于受到时间和答题范围的限制,虽然设问的命题较大,直接问艺术手法,就不能面面俱到,在赏析中只能依问题抓主要的进行赏析了。
例:(201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嘲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问靖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赏析从颔联来看,“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原”指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再从意象来看,通过“落日”“鸟”“秋原”等意象,一个“闲”子点出诗人闲适的心境。问题问的是“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对内容的分析来看,可以从描法和抒情手法来入手,主要的手法显然只有动静结合和寓情于景。
古诗词鉴赏中对艺术手法的赏析,如果命题范围较大,鉴赏中应抓住主要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这便是对命题范围较大的设问方式的赏析思路。
三、命题范围较小的设问赏析思路
对古诗词赏析的角度,有时命题范围较小,这就要求在赏析别注意从分析问题入手,如何问便如何答。这也是学生在赏析诗词艺术手法中最容易迷惑的问题。不管是平常的教学还是考试,如果设问的范围比较小,就一定要把问题作为赏析的切入点。问题问的是抒情,就只能赏析抒情:问题问的是修辞,就只能赏析修辞等。当然,对主要手法的赏析中涉及到其它手法,也可以一并简略分析。古诗词鉴赏中,命题较小的设问方式,无非就是从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角度进行设问。
因此,在赏析过程中,首先就要看清问题,切忌胡乱分析,问题问什么,就答什么。
例:(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赏析:本题是对抒情手法的考查。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本诗所运用的抒情手法是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句句写景,景景关情,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中秋赏月诗词篇5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基于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 “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 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 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基于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
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中秋赏月诗词篇6
关键词:诗歌鉴赏;路径;案例
一般而言,高考考察的古典诗词基本上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这可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中学老师都不可能通读,何况课业繁重的高中学生。于是每到诗歌鉴赏题,就会发现学生浓眉不展的愁容,连带我也很着急。我常想,能不能不就诗论诗,而是教给他们一种方法去读懂诗歌。所以教学中,我尝试着从诗歌的语言、意象以及诗人自身入手,试***教给学生读诗的路径。
一.积累意象,探究意境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关键,但学生对这个概念却比较模糊,所以我淡化了概念,只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同时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并弄清它写了什么。
这其实就是一个找寻意象的过程。如马致远的《秋思》,我们需要把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些名词,而这正是意象所在。 “枯藤、老树、昏鸦”,藤干枯了;树变老了;还有黄昏中的乌鸦,再联系题目《秋思》,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在写傍晚时的秋景,一路走到黄昏,于是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又有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萧瑟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这就是意境。如此分析,学生也就不难领悟作家的情思了。
这样做,其实就在无形帮助学生积累了常见的诗歌意象的蕴意,如杨柳,多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的情思;多喻指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等等。时间一长,学生对意象就会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进而就可能梳理分类,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
二.积累方法,细致思考
诗歌常言情,诗歌鉴赏要以把握情感为要旨,但也不能盲目入手,需要一定的方法。比如抓住意象,把握情感。
其实诗歌还是是讲求炼字的。
相传,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可谓一字生辉。
所以,我们可以找出诗中(包括诗题,如《天净沙·秋思》中“思”)反映诗人心情的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孤、独等),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积累术语,全面联系
诗歌鉴赏的命题还常常涉及到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术语,如含蓄隽永、曲折委婉、含蓄隽永、曲折委婉等等用来解读诗歌的语言风格;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等常用来定位诗歌的表现手法。
除此,读诗还要读其诗,想其人,尽可能将其诗其人还原到其世去读,如此才能读“活”诗歌。
中秋赏月诗词篇7
【关键词】 意象 诗歌 灵魂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诗词犹如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卷,在那凝练的语言、整齐的节奏、丰富的意象中,描绘着自然的美丽,体验着生活的滋味,记录着人生的悲喜,感受着生命的真谛。高中生处于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培养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只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枯燥的知识灌输,特别是在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诗词多种美的意象来让学生体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诵读诗词的语言美来体会意象
诗歌的每词每句都具有精炼、含蓄、生动等特点。通过诵读,细细地品味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在眼前展开,让人顿生美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明月、松林、清泉、渔舟、浣女向人们勾勒出了秋天雨后一个寂静深幽的美景。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荒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俨如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诗中的语言风格魅力独特,意境令人神往,通过诵读感受语言的意象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在诵读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让学生把握好诵读的节奏,通过抑扬顿挫地诵读、音节间的错落,自然的融入诗词描绘的意境当中。如《蜀道难》中的“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诗的感情豪放,要读得有声势。第二,课堂当中需讲解相关的诗词鉴赏技巧,结合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来进行品味、比较诗词中的语言在听觉、视觉方面的美感,以及用词的精准、凝练。
二、通过诗歌的情境再现来体会意象
诗词中凝聚着作者丰富的体验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再现,在那客观的物象背后,或许是诗人的悲欢离合,或许是诗人治国平天下的夙愿。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诗词,体验诗人的情感意象。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饱含情感地描绘一幅清新动人的山间秋***景,学生就自然会情随意迁,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自己就会散步在秋雨洗过的山谷,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闻到扑鼻而来的松脂、竹叶及荷花香味,看到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莲叶及波光粼粼的涟漪,听到山泉潺潺的音响和浣纱女舒心欢悦的笑声,于是陶醉在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类似情感的音乐、画面等方式来引导体验。如《春江花月夜》,诗作给人展示的是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作者借助春江、江天、江流、江水、江畔、江潭、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等形与景、光与色的物象,将春、夜、花、人有机结合起来的。可以用多媒体对这些景色再现,结合思乡之情的音乐,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江夜月,体验到在那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游子的静静思乡之情。例如,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整篇意境就是比较低沉而凄切的。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选择一曲比较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进行播放,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相应的画面。秋风萧瑟的一个夜晚,诗人、明月、孤舟、江水构成了一个冷清的画面。哀伤的乐曲、凄冷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就能领会到诗歌的基本情感。
三、通过类比鉴赏来品味诗词的意象
诗词中的物象、词句通常隐含着多重的意象,在教学中通过类比思维的培训,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比如,“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常见的象征坚贞高洁,鸿雁是思乡怀亲的标志,兰花、竹子、松树、莲花、梧桐、杜鹃等也是古诗词中常采用的物象。另外,古诗词常通过谐音字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如“柳”与“留”谐音,常借“柳”来表达挽留之意,故有折柳送友的习惯,如《折杨柳》和《雨霖铃》就是例证。“莲”与“怜”谐音,和爱情有关,南朝乐府的《西洲曲》中就是借“莲”来表达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切思念和对爱情的纯洁。
中秋赏月诗词篇8
9月9日重阳节活动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 源赏秋拍摄。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著名诗词鉴赏重阳节著名诗词(唐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重阳节喝的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中秋赏月诗词篇9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赏月诗词篇10
时间如梭,季节辗转,几场秋雨瞬间浇凉了大地,那一缕秋风摇曳在太行山的深处......此时,令人目不暇接的秋菊,一朵朵,一株株,一丛丛,点缀着金秋十月。令人赏心悦目的秋菊,一棵棵,一盆盆,一片片,描绘着十月的井陉古城。
田里谷穗金黄,水里荷花吐芳香,绵河岸边的小城满是那菊花,菊花飘絮醉心房,岁月的留声机里播放着那些个老土的音乐,琴曲飞扬,我的耳边响起了秋婵的歌唱:“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谁到秋下一心愁,烟波林野意悠扬......”平淡的歌词,乡野的词藻,歌声轻轻的穿越了时光,歌声伴着满园的菊花飘絮,阵阵花香沁人心扉,穿透了我的胸怀。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篇,更让我眷恋家乡漫坡遍野的山菊花。风吹秋意诗韵绵情,满园秋色菊花香,绿叶点碎黄,枝上招摇韵,花簇点点香,清风拂过香千里,从城池到幽巷,从庭院到井台,秋风里撩着迷香,轻轻的,柔柔的散落在青石板的小路上,那石头屋檐上布满菊花,落一层,韵一片,那一抹古老太行的菊花香,在这秋色浸染的季节里,铺满了后山、池塘边、青瓦、古色的庭院、假山池,那池水里的鱼儿游着,水面上都是菊花,花香撩过水面,香水合一湿润了,秋天、秋色菊花浓,细细碎碎弥漫着,秋风瑟瑟暗自香,一袖清风,香一缕,甜甜的,香香的味道,醉了井陉,醉了你我,醉了太行。
爱在金秋,远山含黛,秋空蓝蓝,太行魏巍,长亭外,池塘边,后山路,坡道旁,那一帘的秋意浸染了流年,那一片迷人的菊花簇拥着小城,延伸至远方......“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井陉的街巷被桂花的香气浸染,那一坛满满的菊花香气袭人,那一页金黄写满了秋色的诗行,在字里行间散发着阵阵的清香,深巷幽长老菊花,沧桑醉了岁月,岁月醉了秋风,秋风一缕,一路花香,缓步在菊花飘香的日子里,花香与枫叶交染,落红遍地,猩红渲染,我的静好年华在流淌的记忆里,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我仿佛一觉醒来,在一页井陉的诗韵里,在一行斑驳的老墙上,我坐在老屋的窗前,静静的享受着,秋风歌吟,一杯菊花茶,一碟花生米、一本四季的诗词,聆听着收音机里播出的那一首首老土的乐章。
秋来菊花香,枫叶红尘片,田里谷浪成金黄,远山褐绿流泉飞乐,那一缕甜醉的菊花香飘过太行的山水,菊花高挺,入鼻留香,开满了山上人家,山下小桥流水飘絮,花香一阵醉太行,甜了姑娘的心房,醉了井陉的秋色,“人闲菊花香,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在明媚的秋天里,静静的读着唐朝诗人王维的诗,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太行山的幽静,我仿佛置身于寂静的大山中,走在空灵的山路上,嗅闻菊花香,听鸟儿在山野中歌唱,赏一方秋叶飘落的诗韵,宁静致远,我在聆听着菊花落地的声响。人们爱菊、赏菊、敬菊、赞菊,以菊喻志,咏菊抒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彰显了古人的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