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10篇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1

1.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接受者大多都是中考之后的落榜学生,这些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眼中被普遍认为是“失败者”。这种过于极端的看法和评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社会和学校中迷失自我。在学校中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缺乏自我提高完善的积极性,对自己正在学习的领域和即将从事的工作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做出合理的长远的职业规划。而且即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也会抱着一种“混口饭吃”的心态,不会将某些必须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落实到自己的职业活动之中,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行为上自由散漫,法律意识欠缺

随着国家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的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对学生过于迁就,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没有及时跟上,使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行为上普遍比较自由散漫,没有感觉到应有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致使学生法律意识逐渐模糊。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中职学校本身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手段上未能及时跟进,或者说是作用还不够明显,力度还不够大,远远没有达到匡正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程度。

二、加强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几点措施

1.创新德育教学手段,找准切入点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知道中职教育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学习信念,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要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是以熟练掌握某一门技能为目标,成为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在中职职业道德教育中也要结合这样的特点,从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尽早地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并一直坚持到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最后老师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2.加强法律教育力度,提高针对性

首先要提高法律教育课程的比重,从根本上重视法律教育。一个好的职业者前提必须是一名守法者,这样他对整个社会的作用才能为正。中职学校要加强学校的法制宣传和法制观念,以法治校,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的氛围。其次要注意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给学生提高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消除各种违法乱纪隐患,切除其对学生身心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要发挥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加强沟通和宣传,给学生灌输一种正确的法律观念,从多个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3.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必须有机融合

从教育内涵来说,职业道德教育是指通过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树立一种职业道德意识,从而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而法律教育则是指通过传授和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巧,树立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和法律意识,并养成依法办事、自觉守法的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道德角度可以服务于法律教育,而法律教育又能促进职业道德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关系。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职业道德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教育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深化。

三、结论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2

Abstrac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 is a required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iming at two problems in teaching at present, this paper ga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ing train objective.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 mathematics

中***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75-01

0引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之一,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此课程有助于中职生掌握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本文就《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及对策做一些探讨。

1教师观念没改,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大多中职学校教材选取上都具有“先进性”、“适用性”,采用的都是最新适合中职学校特色的教材,但是,教师的观念并没有明显改变,大多数教师闭门造车现象严重,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侧重于课堂满堂灌,根本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少至又少甚至没有,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因此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整节课下来教者口干舌燥,听者麻木不仁,收效甚微。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比较差,从而离《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目的相差甚远。

本人认为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由德国最先确立,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以下特点:

1.1 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行动来理解专业知识。这就在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沟通能力。在应用行动导向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也学到了方法,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

1.2 注重学习行动的合作性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由于行动导向的教学面向典型职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师生与生生之间新型的互动协调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1.3 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既有对所学技能与知识的定量分析,也有对学生所获得的能务的定性分析、所有的评价结果是开放性的、特别是在教学评价中,允许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检查自身的学习效果,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评价的“旁观者”成为评价的“主持人”评价标准的制定基础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拷贝,评价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法是职业教育一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一种指导思想,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思潮,一个改革的代名词。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地获取信息、***地制定计划、***地实施计划、***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单一

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倍受学校重视,因此多种多样,这样即能客观、真实地考察和评价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属于公共课,造成中职学校不重视本学科的考核方式,一些老师认为成绩不必要求太严格,考试时出些题目就可以了,从而也就造成中职学生对此学科不重视。

本人认为如把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运用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考核方式当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要客观、真实的考查和评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需要建立一种多样性、综合性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考察,才可能是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价。考核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所以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和思考题,组织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讨论题论文,依据学生论文和作业评定评时成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也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期末考试采取阅卷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为主,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和感受到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的价值和意义,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适应中高端技能型就业市场的高素质人才,本人认为“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同样可以运用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考核当中,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公共科目竞赛,不仅是对各类基础知识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教学成果的阶段性检测,同时也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基本素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赛代考”的考试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更是学生自信和成功的推动力量。从而彻底告别“纸上谈兵”的老一套。

总之,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研究和探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国家培养诚实信用、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3

关键词 问题教学 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是中职文化基础课程,关于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讨论,我们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问题探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教学相长,意义重大。

问题一,关于备课和上课、教书和育人的启示

我们非常清楚,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对课程的真诚和对学生的热爱,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之中,在课程中受惠更多。教师的积极备课正是这样的一种表达。

备课不局限于只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育人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探讨学生最关心的前沿不足,启发他们去深思。例如在社会公德课程中,以往教法讲什么是社会公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会厌烦。而我却是首先问“你眼中的道德是什么?”学生自己回答,不随地吐痰,上公交车给孕、残、幼让座,保护环境等。我会回应同学们所说的都是社会公德。“那什么是社会公德?请大家在课本找出。”显然后者比前者更能启发学生深思。有时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助人为乐也是社会公德,但现在组人为乐却“伤不起,更扶不起”。我会回答,“社会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可避开,但是助人为乐之风我们要提倡。”课堂、课下给学生讲大量好人好事启发他们深思,让他们从心底感悟道德之美。

问题二,关于观察社会与学习书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启示

中职学生大多都会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动力低,规范和自律能力差,自控能力较弱,缺乏耐心,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因而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时刻加强W习,紧密联系实际、时事教学。实践证明,法律基础知识课越能紧密联系实际,学生就越欢迎,受到的启发就越多,因此,法律课应当讲究策略,追求实效。法律基础知识理论和逻辑性较强,对于好奇心强烈的中职学生来说内容枯燥无味,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将显得简单呆板,毫无生趣可言。面对学生群体,作为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需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法律课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紧抓学生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关心时事、时刻留意,多方面精心搜集发生在生活中及身边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努力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提升教学课程质量。再者,法律课教学需要与现实社会紧密接轨,授课时要注重形式多样化,将教材内容予以扩展,如可给学生播放近期影响较大的《今日说法》案例,给课堂增添生动感,将报纸上贴近现实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以剪报的方式给学生传阅等等,这样可以拉近法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给学生敲响警钟,让他们能够在心底划下一道法律底线。

问题三,发掘学生自主能动性,知与行统一启示。

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实践和行动是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完成职业任务。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我们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争取注意充分尊重、理解、开发每一个学生。面对千差万别的全体学生,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师要从发号施令的位置上走下来,改变传统的授受式、填鸭式的教学,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给他们自由,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做课堂的主人呢?教师要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理解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转变被动角色,树立“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同时,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好心绪,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先做到观点正确、讲解熟练、突出重点。其次,要精心设计课程,言语要讲究艺术性,风趣幽默,使上课充满吸引力。教师可把交流、讨论、实验、合作、探究、表现、创造等机制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师生交流思想,加强与师生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问题四、注重实效。结合现实针对性教学启示

德育教师,选择案例不能只选择正面材料,应当适当选一些反面材料。现实生活中,好坏事件学生都有所接触。教学中,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选用的案例不仅要为教学服务,还最好具有实效性。如报载某市2岁女孩小悦悦(化名),几分钟内先后被两辆车碾轧,18位路人经过却见死不救,直到第19位路人看见,跑过来将小悦悦抱到路边。这个路人名叫陈贤妹,是一位58岁的拾荒阿姨。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教学,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打120求救电话,有的说不敢救,害怕别人赖上自己,有的学生说会勇敢地过去扶。学生会作出这样那样的选择肯定是有理由。对于其中做法不好的同学我没有批评,而是说害怕扶起受讹诈,打个120电话是可以做的。对于其中采取积极行为的同学,我会给予表扬,并表示支持。通过关注此事,同学们感觉还是好人多,应该发扬助人为乐之风。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关注,思想上也变得成熟理性了。教师在针对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时,可有选择性的挑选适合学生专业的案例进行授课,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个良好的心理预期打下基础。另外要注重实效,可将重点放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运用到的法律法规上,例如《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人在现实生活中时刻可能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呢?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了解基本程序、诉讼或时效等问题,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反之,教师也可以选一些反面的案例,一些青少年因为不懂法律或者一时冲动以身试法而造成抱憾终身的例子,如一青年因为抢劫数元被判刑十年的案例来给中职学生敲响警钟,避免他们以后因为无知懵懂盲目的犯下错误追悔莫及。

问题五、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主题活动启示

法律基础知识里面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法律规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相对艰深,但换一个角度看又充满了新奇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出发,努力改变学生感官中对法律基础知识枯燥死板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课堂上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提供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外,还应该因地制宜,注重实例,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如播放法制教育警示片、排练模拟法庭情景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片展览、有奖征文比赛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接收法律知识的熏陶。久之,一定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做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青年人。

问题教学,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在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探究教学的实效性和方法,努力把法律基础知识教到重点,落到实处,切实培养中职学生学习和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从而使学生成长成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公民和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4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

引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丝丝入扣,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自顾不暇,也间接地导致了人们职业道德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再加上各大高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原因,从整体上限制了这门课程的发展。

一、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呆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任课教师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无法挣脱这层思想束缚,只能依照老一套的“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使得专业知识与行业要求、企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动向相互脱节,无法根据实际发展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适当补充,也无法结合真实案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进行模拟测试。课堂之中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所传输的内容,单一式的教学法,大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2.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考核评价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文化素质,卷面考试是现代教育对学生综合评价的唯一方式。单一式的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化、主观化,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无法从整体上对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所以,也就间接地导致了学校评估结果与学生的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给企业择优录取人才带来了困难。

二、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是现展的趋向性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必然性需求。市场的日益扩大,不仅带动了经济消费,也全面推动了企业发展。然而,一些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也渐渐出现,缺斤少两、假冒伪劣,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等不良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面对这样的情形,只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加强公民意识,才能确保社会的有序发展,才能培养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既具备职业道德,又拥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三、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提高认识,增强教师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责任感

教师是知识的先驱,也是教学的实施者和培养者,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技能,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职业道德,又掌握法律知识的专业型人才。此外,教师要有时代的使命感,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的学生为终极目标。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讲述中,教师要结合真实案例,可以以话剧形式,让同学扮演法官、律师等人物,进行模拟法庭演练,甚至还可以模拟招聘会、模拟律师之间辩论会、法律知识抢答会等,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让学生明白法律在生活中的意义。此外,还可充分借助电影、视屏、***片等媒体,通过观看法律电影、职业道德人物宣传、相关***片,在富有趣味的情节发展中,曲折离奇的故事演绎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好奇与猎奇心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树立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对社会的重要性。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社会,立足现实,教师要以超前的目光,顺应时代的需求,了解社会的发展,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给这门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法律***策、社会热点、焦点新闻、真实案例与所学专业、所学知识相互融合,使教学能充分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文化修养,除了课堂教育,教师还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法制教育”“法律援助”“焦点访谈”等电视内容,此外,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观看大量法律书籍、道德书籍等多种途径、多个渠道。只有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中,立足于现实,让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离不开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充分融合,相互交织.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变革,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要立足于现实,溶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赵丽艳.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目标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段德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法律教学体系重构——以《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课程为例[J].科技信息,2011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5

作为后汶川地震时代的职业道德重构,***把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写进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老子曰:“众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善意”必须立足在契约之上,否则,善有可能成为大不善。

这是一个广义上的契约,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当事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几方参与而订立的,只有明晰行为规范后,我们所真正期待的特定行业职业道德才会滋长,才会出现教师像教师,学校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像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像学生,学生家长像学生家长的有序社会。

中国缺乏“契约即法”的传统,说到契约责任好像就是“私力救济”的代名词,认为是私人之间避开法律的内部事务。其实不然。它的确发生在私人之间,但它仍然匍匐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它的最终效力是由法律提供的。

以契约精神统揽职业道德

和静钧

西方“契约即法”的传统始于古代希伯来人,“约”往往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对“约”的尊重体现了对天神的敬畏和对诚实守信的笃志追求。到了古罗马法,“合意创立法律”逐渐成为全欧洲基本原则,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详细载明对违约行为的严厉处罚措施。法国13世纪《博韦的习俗和惯例》甚至断言“契约胜于法律”,为后来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开道,“缔约自由”一直是契约法的重要内容。

“契约即法”的传统不只体现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它甚至是解释社会组织的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根据。“企业契约论”把以人与人或人与资本相结合形成的组织或团体视为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合同网络体”,肯定了企业的根源正当性,杜绝了企业的“原罪”。卢梭更进一步,指明离开契约即法的基本点,社会将误入歧途。

对契约的尊重以及法律对契约的终极关怀会促使契约当事方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履行契约明示或暗示的义务,以诚实守信的方式承担因违约所产生的契约责任,而这样的思想基础也是滋润特定行业职业道德成长的关键所在。

以“范跑跑事件”为例。从对范先生行为后果的公众反应和***府回应足可以看出缺失“契约即法”的精神的严重性。当事学校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压力手足无措,释放出前后矛盾的信息,一会说***撤销了范的教师资格,一会说当地***门开除了范先生,一会又说范怎么在网络上乱说话等等,始终没有提及当事学校与范先生所签订的工作合同。“开除”是涉及公权力的惩罚行为,而“解聘”是契约行为。公众则陷入言论群殴的混乱之中,没有多少人警觉地提出范先生或当事学校的行为事实是否构成契约责任这一实质性问题。

范先生和当事学校之间的契约由主契约,即聘用合同,和附属契约,即学校规章制度、国家及法律强制性规范等组成。主契约则由待遇、工作年限、职责等主条款构成,附属契约则由当事学校或主管部门订立的职业道德规范、应急行为规范等组成。附属契约已经隐含了这样的条款:聘用方有培训、动员、组织受聘人学习、演练附属规范的义务,而受聘人则有遵守所接受培训的特定职业道德、应急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义务。当事学校或主管部门不能倚仗于强势地位,不顾及另一方的接受程度,只一味出台规定,而不行使培训、动员、演练之责,回避薪酬待遇等关键问题。没有契约平台的职业道德,肯定是行不通的。

教师职业道德不能承受之重

侯国跃

据报道,***日前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写入其中。根据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可以相信***试***通过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填补漏洞,作为特殊情况下谴责和制裁“范跑跑”们的理由和依据。

***此举合乎情理。最初,对于“范跑跑”们,口诛笔伐者动用的武器就是道德,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只是,由于不同的人道德观不同,故在这一回合中谁也没有取得明显优势,甚至情急之下,有人上演“郭跳跳”。失望之余,大家将目光转向了法律。不过,检索《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之后,人们“定纷止争”的梦想再次破灭,反而因为法条文义的解释而陷于又一轮的无尽争论。因为已有的法律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些不确定概念,诸如“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得“体罚学生”、不应“品行不良”等等。总之,法律条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批判和处罚“范跑跑”们的理由并未“如期而至”。

法律是社会规范,也是行为准则,因此法律必须是具体、明确而肯定的,具有可操作性与可预测性,此即法律的确定性。为此,人们总是期望法律概念内涵清楚、外延明确,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操作而适用法律。然,确定概念并不占多数。大多概念,需审判者于个案中斟酌情事、衡平利益后方可确定,此即不确定法律概念。不确定概念虽与法律的确定性目标格格不入,但恰恰正是不确定概念与法律原则的存在,法***可不断进行“价值补充”,并倚相对稳定之法律,应付不断变迁的社会经济及伦理观念,从而实现法律与时俱进的使命。因而,尽量确保法律的确定性,是立法者的梦想,但即便立法者圣明之极,也难克服和消除法律的不确定性一面。是故,我们无需因为法律没有为制裁“范跑跑”们准备一件好用的武器而指责立法者或绝望于法律。

但***绝望了,再次回到了教师职业道德。只要稍加分析道德的特性、实施方式及违反后果,即不应当对职业道德寄予此等“厚望”!道德与法律的界分,主要有三:法律通常具有确定性,道德一般呈现模糊性;法律的适用有一套完整的***、司法、法律监督体系为保障,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而道德只能通过新闻媒体、群众舆论等实施,还要取决于相对方的抵抗能力、抗压能力等,社会强制力相对较小;对法律的违反,肯定遭受明确的不利后果,且不考虑违法主体的主观感受,而违背道德的后果,主要是自我良心的谴责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一旦丧失良心,藐视舆论,道德之规范作用自然消失。“范跑跑”事件发生之后,正反两大阵营各执己见,口诛笔伐者慷慨陈词,以守为攻者头头是道,越吵越乱,即是最好的证词。

再看看,***拟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干巴巴六个条文,区区五百余字,且频频使用“保护学生安全”之类不确定术语!善良的人哪,期望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消除法律之不确定性留给人们的遗憾……试问,教师职业道德能承受如此之重任吗?

法律的不确定,并非始终不能确定,在个案中仍可借助法官能动司法而具体化。然道德之不确定,由于缺乏统一的、操国家强制力的道德裁判,最终无以确定。看来,与其寄厚望于道德,不如重返法律的轨道。

范跑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石 峰

范跑跑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如此大的“动静”,个人推测,不是因为范老师在地震险情发生的危急时刻,置一群未成年学生于不顾,率先跑离危险区域所表现出的所谓“道德瑕疵”上,很多人认为人在求生本能驱使下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宽恕的;而是因为范老师事后在网上一再高调出场,甚至搬出诸多诸如“自由”之类理论来支撑自己并不光彩的行为,进而发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会救的言论上。

范某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放厥词,其言令人反感。正如***的官员所言,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

显然,人们认为范某的言论已践踏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底线,一个守不住道德底线的人要为人师表,要对人讲师道尊严,并承担大众一致认为的崇高职业责任,怎能不受到质疑?

在感性的愤怒后,舆论也学会了思考,作为教师的范某某该对自己的言行承担什么责任?大多数的观点倾向:“范跑跑”必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也有人表态其行为涉嫌违法。其实,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虽然同属于人们的行为准则,但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却不处于同一层面,承担责任的条件也不一:道德责任受社会舆论左右,而承担法律责任需要立法依据。

“法律责任”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的概念,一般而言,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责任。范某某的言行应当承担道德责任,看起来似乎争议不大,但若说要让其承担法律责任,就有一言难尽的感叹了。

如果以法律的视角看范某言行,本人认为可以从行***责任作些有意义的讨论。范某是教师,其言其行受到《教师法》的规范调整毋庸置疑。对比《教师法》的相关条文,我们感觉范某的行为表现是有很大欠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范某在危险的第一时刻跑离现场,难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教师品行不良及影响恶劣的,学校及有关部门有权给予行***处分或者解聘。因此,如果学校或有关部门能够认定范某事后发表的言论符合“品行不良”的标准并已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追究其行***法律责任就不是没有理由和依据的。

应该说,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如果因为学校没有妥善尽到保护学生的职责,从而导致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话,学校可能因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前提条件是有过错。很多时候,学校的这种保护责任是由每个老师的具体行为完成的,根据老师的过错程度,学校来追究老师的行***责任。

***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治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教育等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疏散学生,或者采取其他必要防护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这里的执行人显然是老师。对于教师该如何应对地震之类的突发灾难,地震管理部门或***门各种地震应急手册,都明确写着类似“震时值班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在桌下避震”“任课教师则要临时承担组织指挥者的责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6

关键词: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应用

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但让学生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作用。因此,将微课与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以下将加以详细说明。

1微课的概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微课的产生对课程教授方式的改变有着十分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将所学的课程录制成视频的方式作为教学手段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课就是一种片段式的单元式教学类型,其将课本的知识、教学的相关情境设计以及教学的相关内容都录制成为视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也属于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从微课的特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视频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比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十分充分的考虑的,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只能保持一段相对来说比较短的时间,所以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应当将时间控制在一个的范围之内,将一堂课的精华都浓缩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尽量使学生们在这其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就是微课的视频从大小上来看,都比较合适,学生们可以通过***的方式存储在自己的手机中,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的进行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对于课程进行跟深层次的揣摩。再次,很多微课都具有情景化的特点,学生们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能够十分高效的进行学习,而且很多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都是根据相关主题制作而成的,一般一段微课就是一个主题,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化。最后,全民学习也是微课的一个重要特点,人们能够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而且在教师制作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制作。另一方面,微课也摒弃了传统课堂上单方面的教学的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调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转变过去学生们被动听课的尴尬情况,变成学生们自主选择,自主的进行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微课之后,还可以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互动留言,交流学***验,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最终的一点就是学生们在课下还可以对本堂微课进行点评,让教师们知道自己的微课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在过去即使学生们对老师的课程有什么意见,也大多不会主动提出来,这就导致很多老师无法发现自身课程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2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分析

为了能够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尽量的满足需要,也为了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生产需求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很多中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从而希望能有效的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从我国的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初中生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普遍都呈现出不是性格不是十分成熟的一面,对社会上一些事物的分辨能力都不是十分的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他们对相关的法律和道德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正确的观念,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开始《职业道德与法律》专门课是十分重要的。中职院校在开设这门课课程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将该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充分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多种的方式进行教学,十分重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相关的教学内容则需要学生去掌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又或者是爱岗敬业的一般内容,或者是我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刑法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一般出发,民法对于各种事项的相关规定等。

3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

3.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形式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听,老师讲这种单向文化传播方式,这可能对于一些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作用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一个弊端就是学生们的注意力无法得到百分百的集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无法有效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听课质量。而微课却不是这样,教师在使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一堂课的所有内容都融入到了一小段短片之中,借助目前先进的多媒体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从目前我国的课本上来看,理论知识过强,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可能只是对于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有效的利用他们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是十分的了解,这也是目前很多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最终导致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在一段时间都抛之脑后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微课的方式却恰恰相反,以下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详细的说明。笔者在教授合同法的相关课程的时候,发现课本上的知识比较理论化,长篇大论了下来,学生们的反应都不是十分的好,所以我就采取了微课的方式。而且我还分别制作了两个视频分别发送给不同的学生,以此产生对比。首先在A视频中,我只是从网上***了一段签订合同的过程,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寻找其中存在着哪方面的问题,在寻找视频的过程中,虽然我浏览了大部分的网站,但是都没有找到是否贴近显示的视频,所以该段视频所反应的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问题可能与书本还存在着一定出入。接着在B视频录制的过程中,我请求了其他班级的几名同学为我提供帮助,让他们扮演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完全都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的。从最后两部分同学的反应上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学习B视频的同学的掌握程度要明显好于学习A视频的同学,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视频表现的内容不同,学生们对其的理解程度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3.2明确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要迎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其进行的过程中就忽视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客体,他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工作。同时过去的教学时间较长,几乎没有学生能在全部的课堂教学时间上保持一个较高的学习效率,最终的结果就是上课溜号,学习效率的降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方面的问题深有体会。例如,在教授公民权利和义务这课时,我就选择了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在第一个班级中,我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的将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在第二个班级,我就采用了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还将书本上的主要划分为几个章节,针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录制了几段视频分发给学生们,最后分别给两个班级的学生出了一张试卷,从学生们的做答上来看,采用微课方式进行的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3.3微课的涉及内容要切实可行,适合学生学习虽然目前的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本教材经过多次的修正和改版之后,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来看,还存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的内容,这不但加大了学生们的学习难度,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住不到学习的重点,而且还极大的浪费了学生们的时间。而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讲解的话,教师在录制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一些与学生年龄不相符的内容去掉,从而节省学生们的学习时间。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相关人员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飞燕.体验式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德育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9).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7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道德 法律教育 教学模式

中***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4-01

当前,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多种多样,很多教师都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为国家培养遵纪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一些中职学校,依然存在着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重视不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缺失,法律观念淡薄。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的时效性,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

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利用每周星期一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动员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建立“以生为本”的德育观

创造各种条件和平台,使学生有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懂得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如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浅薄、日常行为失范、法律观念淡薄等问题,可以通过文艺晚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板报评比、橱窗专题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爱国主义”、“法律知识讲座”或“法律知识问答”等主题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连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采用案例教学,既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发挥实践教学的形象性,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学科,应紧跟当今法律形式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今立法发展的最新进程,将最新的法律精神和立法成果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时俱进,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毕业生。任课教师可以关注我国立法的新进展,“两会”有关法治建设的新提法,收集新案例,把它融入课堂教学中。如2015年震惊全广西的自治区***原***、南宁市原书记余远辉涉嫌受贿和钦州市原副市长陆钦华贪腐为焦点,讨论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另外,学校多参与一些社会开展的大型的法律宣传活动,拓展知识面。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法律知识问答竞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与对犯人进行的社会公开审判,对犯人罪行的判定对学生也起了警示作用,促使学生学法、懂法和守法,激发他们的正义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

3.2 角色扮演课堂的情景活动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课的时效性,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训练任务情景教学,根据每一个专业的特点,将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一个角色,并从这个角色出发,去完成各项虚拟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角色扮演是实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自己扮演教师,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幼儿,进行幼儿模拟教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顺利入职和职后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汽车专业开展的为本校老师服务的“美容洗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了实践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最后,我们应该将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教育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教育为法律教育服务的,而法律教育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用正确职业道德观念来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法律意识,用严谨的法律意识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深化。

总之,我们要从中职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探讨更多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守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婷.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研究,2015(2):72.

[2] 王晓平.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探究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2014(12).

[3] 贾志民.从法治意识培养谈学校法制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4] 苗琰.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8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资源 德育课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德育课程。为提高德育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现有的教材和教参外,还需开发其他的课程资源。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的内容

1.影视资源

影视课程资源具有内容的丰富性、鲜明的时代性、真实的情感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和吸引力,因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在讲感受道德之美一课时,教材从道德的内涵、社会公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阐述道德之美。讲这部分内容时,空泛的说教会显得苍白,教师需要借助影视资源再现一个真实的道德情境,让课堂进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又如教学恪守职业道德时,可让学生观看“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通过“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篇章生动展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让这一组组撼动人心的“英雄谱”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得学生的心灵与之共鸣。再如,教学增添我们的魅力一课时,教师可选取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部分内容,该节目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的礼仪文化,节目氛围轻松幽默,深受中职生的喜爱。也可以利用火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部分内容,这个节目中也含有丰富的礼仪内容。再如,在“法律”知识部分的教学中,好的影视资源有“今日说法”“法制***”“3.15晚会”等。

2.传统道德文化

***在讲话中曾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的延续下来,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文明中蕴涵着丰富的优秀道德资源,其中很多思想、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见,将传统道德文化引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着其他课程资源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讲塑造良好形象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走进《弟子规》,感受礼仪之美。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的仪容仪表礼仪;“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的仪态礼仪等等。在教学提升道德境界时,应引导学生去感受古人“正己”“自重”“慎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修身养德的境界。

3.师生资源

教师和学生也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重要的课程资源。师生双方的生活环境、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思想碰撞等,都能成为新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职业的灵魂”相关内容时,教师固然可以举一些“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等知名人物恪守职业道德的典型事例,但如果我们能挖掘师生自身的道德资源,这种“现身说法”的影响力则显得更为直接和震撼。当笔者学校举行“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去“点评”自己的老师,通过相互交流、相互熏陶,感同身受地领略职业道德之美。在教学依照程序维权时,笔者结合自己在当地一家知名的大型超市买到“假牛肉”的消费经历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维权的途径和具体操作步骤;教学杜绝不良行为时,不妨让学生谈谈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容易受到的各种诱惑、可能沾染的不良行为;在教学社会公德时,师生可以就“扶不扶”等一些社会热点现象交流各自的想法、观点和认识等。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生活性

构建生活化课堂是德育新课改的显著特点之一。《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三贴近”原则,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力求体现生活性。

2.典型性

案例教学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开发案例类课程资源时要体现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典型、真实。例如,“珍惜人身权利”的教学可从每年“省高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选取。

3.真实性

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选材要让学生心有所动,而心有所动的前提是真实。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具有真实性,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感,用“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奏出和谐的乐章。

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9

关键词:中职教学;案例;生活;视频

以德育为首要任务是思想***治课的学科特点,课堂气氛容易沉闷、提不起学习兴趣是***治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中职学校的思想***治课也不例外,它是一门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的学科,其科学性和思想性比较突出,趣味性相对缺乏,而中职学生又是这样的群体,他们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信心和兴趣,没有学习动力,逆反心理强且敏感。部分学生甚至对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比较粗浅模糊,自控能力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课堂上散漫自由,旷课、打架斗殴、吸烟、不学习成为普遍现象,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有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辱骂教师。面对现阶段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特点发生的新变化,以及中职生学习现状和思想***治课教学的特点,那种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原理到原理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绝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多的是要尊重和顾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会有积极性。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治课教学的关键。另外,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本身的理论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认同并形成意识,那么,如何加强中职思想***治课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谈几点看法:

一、用好案例、寓言故事,积极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职业道德与法律》每课都设计了多个案例,有的课还有寓言故事,这些案例、寓言故事精当、鲜活,很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启发学生思维。若学生能融入案例、寓言以及故事中进行分析讨论,就会把学生引向教学要传递的理论知识或道理中来。如在讲解“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理论观点时,教材设计的案例是一个企业招聘员工,条件苛刻,待遇优厚,一应聘者将一位坐在轮椅上准备上楼的老人送上楼才去面试,最后这位应聘者被录取了,聘用他的正是那位“轮椅”老人。就这一事例让学生分析说明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如果仅从理论角度阐述,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理论性较强且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结合材料我顺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年轻人是因为拥有超群的专业技能被录用的吗?学生回答“不是”,又问:那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年轻人“优良的品德”。于是引导学生明确“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道德”的道理,这就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比费大量口舌讲空洞的大道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而且更有趣。

二、联系生活,用时***“热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治课是说理课,融知识和思想为一体,德育功能特别突出。只有联系学生关注的问题和当前的“热点”才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中职学生从年龄和知识结构上说属于高中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能力。他们开始关注并思考形形的社会现象,对于社会热点和全球性的时***热点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在讲述“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时,为避免从理论上单纯的空洞说教,就将伊拉克战前战后的人民生活给学生做了对比,战前伊拉克是海湾国家中数一数二的富裕国家,医疗教育完全免费,以前伊拉克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全部学费由***府出,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而现在,伊拉克国内因教派不同和恐怖活动长期战乱不休,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随后又列举了叙利亚、利比亚、埃及以及今天的也门乱象等,由此讲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民族大团结来之不易。

三、用视频播放真实鲜活的生活实例,以触动学生心灵引发兴趣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有相当部分属于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特点在诱导,诱导的过程需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才会真正被学生转化为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心弦。在这方面视频材料具有视听兼备、感染力强的功能,是口头传播所产生的导向功能无法比拟的,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关注和理解。

总之,中职思想***治课教学面对的群体比较特殊,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治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注重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动脑、动嘴、动耳”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得到感悟,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对思想***治课的关注度,着力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和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愿学、乐学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情感得以陶冶、水平得以提高、观念得以树立、行为得以养成。

职业道德与法律篇10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当前,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如今,随着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人们逐渐进入一种快节奏的生活状况中,因此也导致人们职业道德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虽然在大多数中专教育中,人们已逐渐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程,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法律教学效果的提升,并阻碍了该课程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问题,相关教师与学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水平。下面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阐述。

1、中专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在中专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课程中,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课程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时,仍是采用单一且较为老套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对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都缺乏一定的认识,且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厌烦心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2对课程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

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质量效果。在教学模式中,学校领导存在着传统上的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注重专业课的教学,而轻德育课的学习,这便是学校对德育课程教学缺乏重视的一大体现。当前,对于学生来说,专业课的学习固然重要,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内在精神素养的体现,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应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1.3教材内容过于单调

总体上来说,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习课程,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从教材的本身内容上来看,大多数法律教材都偏重于理论上的介绍,对于实际案例的讲解则极度缺乏,且没有很好地将该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大多数中专学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教材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地更新与替换,由此导致大多数理论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且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且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教学课堂气氛,进而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可采用案例剖析法、问题教学法、体悟教学法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对相应的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思考对应的问题及总结案例要点,同时教师可在其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还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2.2加强对课程教学的重视

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学校方面应加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学,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育,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此策略上,学校方面应改善传统上的教学观念,将德育教学与专业学习置于同一层面上进行开展,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的需求。

2.3设计课程实践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与案例分析。一般来说,法律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结合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学习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质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并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哈丽丹·巴依吐尔逊 单位:伊犁州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与法律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职业道德与法律10篇

学习

幼儿诗歌朗诵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诗歌朗诵稿,内容包括幼儿园诗歌朗诵文字版,幼儿朗诵诗歌4-5岁稿件。我有一个美丽的祖国,她的名字叫中国;她坎坷多,她苦难多,可她的生命一点都不畏缩,她有我们人民的福托,她有我们***的辅佐,再多的坎坷,再多的挫折,再多

学习

法律六进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六进10篇,内容包括法律六进制对照表,法律六进还是七进。二、工作内容根据“法律六进”的对象要求,结合“五五”普法的年度学法内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学习

数字化仪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仪10篇,内容包括数字化仪价格表,服装打版数字化仪。①汽车大型覆盖件的非接触扫描测量精确而快速配备有光学/激光式非接触扫描传感器的水平臂三坐标测量机实现了对汽车大型覆盖件的快速精密检测。德国ZEISS公司和瑞典

学习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0篇,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页。二、课中积极突出主体,做好人本理念的积极凸显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发掘与培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自然

学习

法律逻辑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逻辑学10篇,内容包括法律逻辑学三段论,法律逻辑学知识点整理。1.强调逻辑自律意识,重视逻辑思维人从2岁左右就开始逻辑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逻辑自律意识淡薄却是大家的通病。有一些人,我们不能说

学习

消防法律法规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消防法律法规考试题,消防法律法规汇编大全。1、数量上偏少。据辽宁省消防部门统计,1998年至2001年3年间,全省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检查单位22.7万个,整改一般火灾隐患299624项,办理行***处罚案件21336起

学习

卫生法律法规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卫生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卫生法律法规实施特征,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要求,所有

学习

法律社会学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社会学10篇,内容包括法律社会学方法论,法律社会学课程论文怎么写。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论中国传统司法的本质法律评价社会面向的哲学思考法律惩治道德越轨者之意义探究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问题探析司法沟通的语

学习

道德与法治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与法治10篇,内容包括道德与法治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札记范文十篇。一、注重自学***思考,幽默风趣活跃气氛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们注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与法治在传承思想品德的基础上,

学习

法律文秘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文秘10篇,内容包括法律文秘专业,法律文秘文案素材。培养目标:为社会,尤其是司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一线输送掌握相当法律知识,兼备文秘业务能力的辅助型法律人才:包括法院、检察院书记员、律师助理、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文

学习

民事法律责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民事法律责任10篇,内容包括民事责任法律规则趋势,民事法律责任三大类。(一)关于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含义的不同界定1.不法行为能力说。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然人对其实施的不法行为承担民韦责任的资格或能力、违约责任能力和

学习

血透室实习生工作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血透室实习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血透室护士个人工作总结100字,血透室的实习感悟。力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1明确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订了透析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认真

学习

业务部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业务部门,内容包括业务部门案例,业务部门总结全文。一、业绩财务评价的基本程序业绩财务评价系统的基本运行程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是公司的管理层必须制订明确的公司战略,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二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来确

学习

法律事务专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事务专业10篇,内容包括法律事务专业看什么书,法律事务专业怎么样。

学习

法律六进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六进10篇,内容包括法律六进制对照表,法律六进还是七进。二、工作内容根据“法律六进”的对象要求,结合“五五”普法的年度学法内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学习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0篇,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页。二、课中积极突出主体,做好人本理念的积极凸显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发掘与培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自然

学习

法律逻辑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逻辑学10篇,内容包括法律逻辑学三段论,法律逻辑学知识点整理。1.强调逻辑自律意识,重视逻辑思维人从2岁左右就开始逻辑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逻辑自律意识淡薄却是大家的通病。有一些人,我们不能说

学习

消防法律法规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消防法律法规考试题,消防法律法规汇编大全。1、数量上偏少。据辽宁省消防部门统计,1998年至2001年3年间,全省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检查单位22.7万个,整改一般火灾隐患299624项,办理行***处罚案件21336起

学习

卫生法律法规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卫生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卫生法律法规实施特征,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要求,所有

学习

法律监督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监督10篇,内容包括法律监督指导,法律监督。这种客观困难,法律监督机关早有认识。要强化法律监督,主动寻找和腐败有关的新闻线索,势在必行。1991年7月4日,以“天天传播反腐新闻”为己任的《检察日报》创刊。自此,法律监督机关

学习

法律逻辑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逻辑10篇,内容包括法律的逻辑100条,法律逻辑案例教程。关于逻辑学的定义,以下几种观点具有代表性。1)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2)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科学;3)逻辑学是研究区别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方法与

学习

法律条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条文10篇,内容包括法律条文经典版,法律修订的典例。1、应约定清楚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2、应约定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应约定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应约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