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10篇

三公消费篇1

“三公消费”总量有多大

日前,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公布了2012年的三公经费。大幅缩减三公经费,这是民众一直以来的呼吁。全国的三公经费到底有多少,目前好像还没有权威数字公布。近日,***相关官员再次称,一些专家所说的“9000亿三公消费”,“没有可靠的出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确认”。

三公经费一年9000亿元,的确只是一个概数。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央行***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曾公布2011三公经费,北京市级三公经费为8.64亿元,上海市级三公经费为9.43亿元。如果按照这些数据估算的话,全国三公经费的总数,可能和9000亿元存在比较大的出入。

不过,正如***官员所说,“三公消费”与“三公经费”不是同一概念。现在民众心目中的“三公消费”,范围要大于***府预算、决算中的“三公经费”。以公车为例,目前的公车经费中,都看不见司机的工资奖金福利,难道公车会无人驾驶吗?一个司机一年的花费至少在3-4万元之间。公车改革重要的就是减掉司机的人力成本。所以,今后在算公车经费的时候,不应该漏掉这一块。

让民众知道现实的三公经费是多少,一方面要完善统计口径,让数据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三公消费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公开,让民众清楚地看到各级***府的三公消费情况。

2012年***通过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府应当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府已经承诺未来几年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去年中央“八项规定”推行以来,各地也屡有公款吃喝大为减少的新闻,但到底减了多少、还有多大的削减空间,都要看到具体的数据。

希望各级***府尽快“晒”清楚三公经费,并且要用“老百姓看得懂”的通俗方式。这样才能摸清全国三公经费的总量,为今后的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提供依据。

“三公消费”是“畸形经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2月份的一个例行会上介绍说,“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确实大幅度的下降。”

国家***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新年指出,像集团消费,实际上就是公款。限额以上企业可以理解为高档餐饮店。一般消费增速都是相对平稳的,现在增速下来,特别是高档餐饮消费负增长,说明公款吃喝下来了,影响了整体消费。

沈丹阳表示,虽然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相关消费有所下降,但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来看,反对奢华浪费和扩大消费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长期来看,不仅不会影响扩大消费,反而有利于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立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整治公款吃喝可能会让消费和内需受到一定影响,***府消费已经构成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如此,但我们国家的***府消费把很多钱花在了高档餐饮、高档烟酒、高档茶叶等方面。

专家普遍认为,靠公款吃喝拉动的内需,是一种畸形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如果公共财***被官员用于为自身谋福利,其调节社会财富的功能必然减弱,促进民生的能力随之变弱,整个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将会缺失,社会的良性发展活力也将不足,可持续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整治公款吃喝这种“毒内需”可能会暂时影响社会消费和总需求的增长,但这是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三公消费”关进“笼子”里

公共财***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专家表示,遏制三公消费是***府***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策。通过***府预算约束,“三公”公开等措施,狠刹三公消费,把钱花在为老百姓做事上,而不是过多地用在自身的运转上。

在“取”的阶段,如果***府有计划性地采取减税等措施,有效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实现藏富于民,将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在“用”的阶段,如果把公款吃喝节约下来的财***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让老百姓能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养得起老,增强普通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同样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并且只有这样的内需,才是实实在在没有泡沫的内需。

专家们普遍认为,实现三公消费“负增长”是大势所趋。西安交通大学发展与投资研究中心冯宗宪教授指出,遏制三公消费需构建公众参与的长效化治理机制,将三公消费与费用结算完全分离,并接受全民监督,真正把三公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看得懂”才能管得住

规范三公消费的法理,首先在于“看得见”。***的十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府运行需要一定成本,但这种成本支出如果呈现出隐蔽性、庞大性与浪费性,则显然是不合理也不正当的。公开,让支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查有所出、出有所依。对行***机关来说,这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因为不公开所造成的民众怀疑、公信力降低,会让***府付出更高成本。

这些年来,我国***府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等制度手段,使三公消费在“看得见”方面卓有成效。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实施纲要》明确了“高效便民”的依法行***原则;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三公消费的公开提供了最基本的程序依据;2012年10月施行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第一次明确要求,“各级人民***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白永秀对此评价,治理三公消费,不能止步于“看得见”,“看得懂”是接下来要实现的目标。老百姓看得懂,才能有效地监督。实践中,三公消费只是一个泛称,很多地方演化出各种不同的具体名目,让人一头雾水。不少支出账目在消费事由、消费标准、消费内容等方面比较模糊,有的地方只公布数字而不公布事由,也有的地方公布事由但未必公布了标准和依据,使得“看得见”的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看得懂”是为了管得住,如果关键信息不公布或模糊处理,容易让腐败蒙混过关,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无法遏制其中可能的腐败。过于模糊的信息表达和过于复杂的信息内容,都会给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增加负担,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制度疲倦,在不明就里中失去了解、监督的兴趣,不利于***府公信力的建设与提升。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看得懂”是确保制度产生实效的关键环节。各级***府必须学会规范化、科学化地公开三公消费信息,设计合理格式,明确具体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技术要求,更是对人民负责的***治道德与责任伦理。

记者感言

三公消费篇2

1. 财***监督的定义

关于财***监督,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财***机关对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监督。其监督范围包括预算执行、税收征管与解缴、财务会计、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财***、审计、税务、司法、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财***收支进行的监督,也可以称为财***监督,或者理解为“监督财***”。

2. 财***监督难以遏制“三公消费”的原因分析

从财***监督的定义不难看出,财***监督部门的其中之一职能,是“对行***事业经费使用的监督。”也就是说,只要财***监督部门严格依法管理,照章办事,那么,一切不合理的违规开支就会无所遁形。

财***监督既然是遏制“三公”消费非正常增长的有效手段,那么,为什么“三公”消费仍然禁而不止、愈演愈烈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财***监督起步较明,监督机制不完善。直到目前,我国关于专门的财***监督法律或法规还未出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监督制度体系。即使是《预算法》,对财***监督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2004 年***曾经颁布过《财***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但《条例》对于违法情节较重或者过重的情况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府采购法》、《财***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财***监督工作的地位、组织、职责、权力、任务、程序以及处罚手段等重要问题都没有做出准确的定位。并且,和“三公”消费密切相关的财***预算公开一直未明确立法,更多的时候,财***监督只是纸上谈兵。

2.2财***监督形式过于单一,无法做到公开透明。违规“三公”消费的源头是各个单位的财***会计不能严格照章办事,致使违规违法的财***行为畅行无阻,一些不能报销、不该报销的票据被以各种借口违规操作,造假帐、私设“小金库”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虽然有些时候***门与审计等联合采取一些专项处理或者运动式的重点突击方式进行财***检查,但只是偶尔为之,并非经常性的举措,对于财***全面过程的监控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的具体情况则监督较少或者缺失,而社会各界对机关或企业内部财***外界则是雾里看花,根本无从监督。

2.3财***监督手段缺乏强制性,处罚不力。现行的财***、审计等部门的财***监督检查一直是“检查从严、处理从宽”,侧重检查处理单位,很少追究个人责任。加之相关法律法规未对财***监督检查处罚措施提供有力保障,财***监督手段以行***方式居多,法律方式较少,缺乏“强划、封存、冻结、保全、曝光”等强有力的处罚手段,对违法违纪问题有法不依、***不严、打击不力。

2.4财务会计队伍缺少自主性,财***监督形同虚设。很多时候,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地位,其利益是依附于本单位和本单位领导人的,所谓“端谁的碗属谁的管”,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自身或小集团的利益,对会计人员施压、阻挠、甚至打击报复,从而严重挫伤了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财会人员基本是“一切听命于领导”,根本不敢对单位领导的任何财务违规违法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一些财会人员与单位领导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致使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3. 加强财***监督、遏制“三公”消费的对策

3.1健全财***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出台《财***监督法》,赋予财***监督部门无可争议的监督检查权限和高度法律权威。同时,健全相互配套、上下统一的财***监督法律体系,如《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规则》、《***门内部检查规则》等等,通过法律的程序使监督的各项职权和责任以及监督的方法、程序等得到保障和切实的执行,从根本上解决财***监督的随意性,使财***监督工作尽快步入法制化轨道。

3.2建立和完善多重财***监督体系。细化财***开支预算内容,所有***府开支均纳入财***预算,会议费、招待费、公车消费由财***在每年预算中制定具体标准,定人、定量、定金额,做到“三公”消费一次性核定、全年执行、超支不补、节约留用。***府行***部门只设一个公共帐户,规定专人负责,并使公共帐户与各***府行***部门的帐户通过计算机联网,实行集中支付,电脑联网,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使用信用卡、签单等形式进行职务消费。同时,建立完善财***监督内部审计制度,把被审计单位“三公消费”情况作为财***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审查“公款招待、公务用车、公款出国境”支出管理方面的内控制度及执行有效性,从根本上解决招待费、会议费支出界定不清,管理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

3.3全面推行“阳光财***”。一是公开***门的工作程序,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将公众财***建成真正阳光透明的财***,使相应的财******策、程序和资金使用情况都在公众的监督中运行。二是加强公众舆论监督,通过设立举报邮箱或者网上举报等方式,对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进行相应的财***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对财务违法行为给予曝光。三是确保财***监督和处罚问责并重。把财***监督检查与堵塞漏洞、建章立制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只重监督、不重处罚的做法,财***监督才能在抑制“三公”消费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公消费篇3

关键词:三公经费 现状 对策

***府部门出国出境费用、车辆购置运行费用和公务接待费用等财***性资金支出构成了“三公经费”。 我国最近几年“三公经费”消费问题十分严重, 每年高达 9000多亿元,巨额的“三公经费”消费给国家的财***带来巨大的负担。在公众的关注与推动之下,***府通过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举措,对抑制***府部门的渎职、贪污,减少***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主动让人民群众监督***府,维护***府资源使用,构建新型透明财***制度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同时,随着晒“三公经费”的不断深入,行***事业单位支出结构也变得日渐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加强,也使得公务成本大幅度降低。

一、“三公经费”消费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公费出国旅游问题

虽然名目张胆的出国旅游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已经有所收敛,但是还存在一些单位假借学习、培训、开会等名义出国旅游,并且伪造国外邀请函、会议通知等来应付审计检查或群众监督,有些只需要出国两三天的工作行程被列入了二十天左右,像这种打着学习考察的旗号出国旅游的现象仍然不胜枚举。

(二)公车消费问题突出

当前大多数部门单位购置车辆一直沿用按计划经济时代定编定标准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很多公车配备不在仅仅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显示身份和地位、摆阔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超编超标准购车,造成了公务用车违规超编、超标准配置车辆的现象严重。其次,每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在6万元以上,全国******机关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上千亿元之多,较高的维护费用也给财***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公务接待费用超标,公款吃喝现象严重

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了搭建的大到工作交往、小到私事开绿灯的平台。几乎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大宾馆、饭店大吃大喝,消费金额也让人瞠目结舌,有单位业务待费月均消费百万元。另外接待也存在公私不分的现象,而且吃喝名目多,五花八门,有的请同事、同乡吃,还有的请孩子的老师吃,甚至亲戚家人也要吃,公款招待俨然成了领导的一种福利、特权。有些不合理不合规支出也可以用餐票来报销。

二、我国三公经费消费治理的现状

(一)三公经费公开缺乏主动性

首先,一些公示单位存在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许多单位存在不够主动的情况,他们往往受自身利益驱动,自愿性披露较弱,推三阻四或者找各种借口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形式重于实质”,对公众缺乏坦诚的态度与透明的行动。绝大多数地方***府仍选择沉默应对,不愿向公众主动披露公众关注的财务信息,即使被动地向公众公开,也会出现隐形处理、数字游戏,不愿披露更多的信息。大多数行***单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是以服务大众、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前提,广大的纳税人有权利了解和质疑这些财务信息。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制和标准,有关部门对公示三公经费的基础工作准备不足,缺乏对公示单位的规制约束和问责,也使三公经费公开得不到正确的贯彻和落实。

(二)三公经费公开缺乏实效性

1、评价标准缺失。三公经费公开后,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对各部门公布的最终绝对数字进行评价、监督和认定,没有明确、详细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对媒体的质疑进行全角度的“微直播”答疑,公众也就不能清晰、明了的判定该部门经费支出是否与本部门履行职责的关联度、实际取得的成效及相关工作的优劣,因此也就很难判定这些经费的支出究竟是否合理。

2、信息反馈体系不完善。多数部门基本上对于三公经费公开后公众的质疑声未予回应,公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受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府部门到公众再到***府部门的信息循环机制尚未形成,公众无法真正参与到三公经费的监督中,三公经费公开的实效也就无法达到。

(三)三公经费公开缺乏规范性

三公经费公开不细化,各个部门三公经费报表格式、公开内容、公开事项细节未能统一标准。三公经费公示反映了国家层面对该项公示工作的重视,要提高三公经费公示的信息质量,公示单位理应严格按实归集,明确清晰。有的部门公开数据比较详尽,开销去向较为明确,但还有些部门由于有关部门基础工作准备不足,公示中要求不具体不规范,对公布的三公经费支出和数据,既缺乏具体内容,也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只是简单的列出公费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三项费用的数字,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热议。因此,如果三公经费公开格式的不规范使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社会评价和社会监督工作也就很难开展。

三、完善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

(一)促进***府观念转变

***府履行的权力来自公众,***府是公众的人,***务信息的知情权是公众所享有的,***府官员要认识到公开包括财***信息在内的***府信息是法定义务,改变公开***务信息是对公众恩赐的观念。

(二)加强对已公开三公经费的审查

应加强各级人大财***预算专门委员会的审查力度外,针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应鼓励相关民间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检查三公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对三公经费报告的信息质量进行考核。在审查的过程中,通过关注公示单位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或专项审计报告,并对不同部门不同年度的三公经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对发现三公经费支出的问题,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分析报告,将其记入诚信档案,探讨对其治理、改进的对策,督促有公示信息缺陷的单位进行整改。

(三)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首先,***府公示的信息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三公经费公开的规范化应至少应满足细化性、科学性等要求。要细化财***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标准,三公经费的公开应当解释每一笔花销的用途和数额。当公示单位和部门不主动披露和提供***府规定公示的信息甚至不作为,单凭道德的力量不能使公示单位和部门提供***府规定公示的信息时,就要通过制度层面加以约束。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修改现行法律建立起公示三公经费的制度和规范的框架,使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从而避免***府部门敷衍了事。其次,要加强三公经费信息披露的承诺制度。并由公示单位负责人及报表编制人签名盖章,并附有单位管理当局声明的承诺文件,对公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四)建立三公经费公开问责制度

三公经费公示制度实行监督问责关键还在于监督和问责及整改。只有对三公经费公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才能保障公示单位按规定的要求和期限及范围进行公示。首先,明确相关负责人,各部门财务主管为确保公开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直接责任人。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为确保公开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第一责任人。其次,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建立三公经费公开制度的长效机制,三公经费的部门和地方***府如果不依法定要求和规定期限、规定范围等公布的,不仅要对相应部门、地方***府的主要负责人问责,而且要追究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三是严格追究造假、隐形处理***府信息的行为,对拒绝公开预决算信息,公开虚假的信息同样要对相关部门严格启动责任追究。

(五)健全民主监督制度

1、要让公众敢监督,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保障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实施制度;并让公众的监督发挥实效,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追究问责制度。只有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才能确保民主监督正常有效的运行,促使监督方和被监督方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拓宽三公经费公布的载体。增设三公经费全国工作小组,并拓宽***务公开的覆盖面,使三公经费公布的载体延伸至报纸、网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处理三公经费真实数字和相关投诉等问题。

3、要重视民主监督的协同。民主监督要真正发挥其最大功效需要法律监督、行***监督等形式的协同,通过有机结合,形成覆盖广、多层面、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使民主监督的渠道更加畅通,从而全面发挥民主监督的整体效应。

(六)完善***府信息公开制度

完善***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需要制定统一的***务信息公开法,特别是完善***府重大决策内容和过程的公开制度、预算决算的公开制度等***府信息公开、***务公开制度,并建立人民法院对***务信息公开行为的司法审查和监督制度,促进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取得全面和持久的成效。

参考文献:

三公消费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扬民主、改革创新,尊重和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规范公务消费行为,进一步降低行***成本,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法治***府建设和防治腐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为我区“进***全省五强,实现城乡一体”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公开、强化监督的原则。区直各单位(部门)及所属二级机构“三公”消费情况应全部公开,不得以各种理由拒不公开或隐匿相关情况,不得为逃避监督而将“三公”消费支出列入其它财务项目。

(二)积极稳妥、逐步深化的原则。公开“三公”消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社会关注度高,要秉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兼顾各方情况,既积极作为,大力推进,又讲究方法,逐步深入。

(三)规范管理、厉行节约原则。通过公开“三公”消费加强多环节监督,遏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降低行***成本,确保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公开内容

(一)因公出国(境)情况

1.每半年、全年本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总额。

2.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时间、事由、目的地、经审批的预算及实际开支情况。

(二)公车购置及运行经费情况

1.每半年、全年本单位公车购置台数、单价、经费支出总额。

2.每半年、全年本单位公车运行经费支出总额,包括单车运行经费(油料、维修、保养、保险、过桥过路停车等费用)分项开支明细情况。

(三)公务接待费情况

1.每半年、全年本单位公务接待费支出总额。

2.分项支出情况:就餐、采购烟酒支出、接待住宿费支出、其它接待支出等。

四、工作步骤

(一)工作程序

各单位(部门)每半年、全年分别对“三公”消费开支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报区级分管领导或联点领导审核后于每年的7月15日前和第二年的1月15日前公开。并将结果报区公开三项公务消费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办公室备案,接受核查。对于干部职工存有疑虑的,要作出解释,对反映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回复。

(二)公开方式

单位内部公开可采取宣传栏、会议、文件、内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的可在***务公开网站、电子显示屏或结合***务、***务公开等形式进行。第一批公开的时间为2012年7月15日前,第二批公开的时间为2013年元月15日前,第三批公开的时间为2013年7月15日以前。确有特殊原因需缩小公开范围的,必须报送区公开三项公务消费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实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公开“三公”消费情况,规范“三公”行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此特成立区公开三项公务消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委***、区纪委书记,区委***、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协办、区机关工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财***局、区审计局、区监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由区纪委负责牵头、工作协调,由区财***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财***局,由担任办公室主任。区直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风廉***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公开“三公”消费情况作为今年***风廉***建设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分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要充分履职,狠抓落实。办公室、财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确保“三公”消费公开工作顺利推进。

三公消费篇5

这两天,茅台酒被推到了2012全国两会的前台,全国***协委员林嘉还特地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抵制不抵制茅台”,各方争议不断。其实,“抵制不抵制茅台”本就是个伪问题,推杯换盏之间,翻云覆雨的还是“公款吃喝”的大手。这一点上,争辩千万不要“跑偏”。

反对不反对茅台,就和反对不反对普拉达、LV一样,意义寥寥。合法商品,价高价低,爱买不买,又如果公共采购只买拉菲、不买茅台,还真是涉嫌品牌歧视,需要主张权利。但公众的担心显然不在于这里,而是如果一个品牌是靠公共财***养活起来的,不过是社会财富的左右手游戏,于公共利益的增益有什么裨益?2011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240多亿元,利税180多亿元,上交税费94多亿元,在贵州财***收入中占7%强,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服务业发展。要捍卫高档酒的奢侈身价,起码要回答好记者提问――“到底有多少茅台酒被各级***府采购走了?”

这个问题如果难以回答,以下现象足以从侧面令人浮想联翩:此间有关茅台降价的消息满城风雨,无论酒家如何“辟谣”,市场暴跌的反应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茅台A股的股价也开始“站不稳”,自3月1日至本周三以来,贵州茅台股价已经下跌11.33元。面对这样的结果,分析人士都将之与去年11月***法制办公开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应起来,其中明确规定“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府各部门在满足机关运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采购中低档的货物和服务,不得采购奢侈品购建豪华办公用房或者超范围超标准采购服务。被国人看做是奢侈品的高端白酒,在新***面前确实遇到不少阻力。

以53度飞天茅台酒为例,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从800元一瓶上涨到现在的近2000元一瓶,不要说普通家庭消费不了,也远远超过了一般公务接待的标准。由于公款采购,一些地方茅台酒消费毫无底线,消耗了大量的财***经费。

很明显,在公众眼里,与其说在意的是“茅台酒”,倒不如说是更在意藏在茅台酒背后的公款消费。假若是私人消费,购买多少茅台与他人无涉,而作为公款消费,则不是不喝茅台就行了的。

时下,网上网下都是一条声音:茅台不要成了“三公消费”的替罪羊。事实上,单纯鼓呼抵制“茅台”确实容易贻人口实,但限制无度的公款高端消费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代表认为,“有的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国家一定要始终贯彻勤俭节约,不倡导过度公款消费,但必要的、正常的、合适的市场消费、市场经营行为,我们是不反对的”。真正的问题是:茅台倒下,为什么站起的一定是拉菲?公款消费难道真的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茅台上的纠结,在***府采购环节恐怕很难用“市场消费”的逻辑来解释,毕竟,***府花钱和普通消费者掏钱不是一回事情,公共采购也绝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不然,***府何苦要大费周章晒账单?

“无酒不欢”在民间可以是无伤大雅的传统,但在纳税人财***的潇洒不羁里,不过是一个凌乱不堪的借口。面对“三公之辩”,茅台自然不能是替罪羊――但如果它和拉菲等一起消失在财***的账单里,又是什么罪过呢?

三公消费篇6

关键词:财*** 财务管理 “三公”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府反腐力度加大,“三公”消费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三公”消费从表面上看没有贪污受贿那么严重,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三公”消费危害更加严重这对国家的财***影响尤其重大,因此,对于三公消费的探讨有助于我国***府财***的平衡,这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公”消费

(一)三公消费的概念

三公消费指的是***府部门和公共机关为维持正常运转或维护公共利益而进行消费的行为,他们所消费的资金叫做“三公“经费,这部分资金是由国家拨发的,主要用于***府部门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公务招待及公务车购置以及运行费。

(二)目前我国的“三公”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很大浪费滥用问题,三公经费的来源是国家财***收入,源于各个纳税人,而国家***府公职人员是主要使用者,不利于人民监督。目前被曝光最为严重的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以及公车私用等一些很奢华且存在很大浪费的行为,中国三公消费在国家财***支出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下***1所示,我国某市级***府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2011年五月,国家***主持召开的***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的购置及运行费用的决算和2011年三公经费的预算。目前共有95个中央部门公开了相关的信息,这一信息的公开对财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我国整治严控三公消费的第一步.如下***我国三公消费中各部门份额情况:

二、三公消费对财***支出的影响

(一)不当使用三公经费对财***的危害

由于之前我国对“三公”消费管理比较松懈,监察力度较小,所以存在严重的浪费,经常可以见报纸新闻等曝光某某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某某官员假借考察之名公费去国外旅游、某某局领导公车当自己车用等各种不当使用“三公”经费的行为。这种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现象严重的蔓延着,也不断助长着不正之风,国家的财***收入总和是一定的,用于“三公”经费的支出多了,其他的支出自然会变少,长期这样下去,不利于教育建业,公民医疗保障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解决“三公”经费对财***影响的措施

1、***府体制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缺乏法律监督机制

当下***府官员的监督在行***权力下运行透明度低,很容易形成监督死角,造成下“下级不敢监督,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的局面,这样很难形成规范监督管理的体制和严格管理的机制。

在当前法律框架下,缺乏对使用特权、变相的“三公”消费的法律定性以及相关惩处措施的法律规范,这就导致一些领导误认为用公款吃吃喝喝没什么,只要是不拿不偷就没事,反正不吃白不吃,造成一股只要是官就要配车的不良之风,并且把公车当自己车用,随时随便用。还有甚者,外出考察学习,也算公务,也要报销,出门要吃好的用好的、住好的买好的,这些钱都由国家买单,甚至这些人感觉他们这么做事理所当然的,因为就算是违纪违规也只是收到纪律处分,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2、国家行***开始的决策缺少公众监督,并且相关的运行信息不透明

从中央到各个地方,应该对“三公消费”都有着严格的禁令和明确的约束。也有像《中国******员领导干部廉洁从***若干准则》这样的行为准则对“三公消费”作出明确的规定,各个地方也有比如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公费出国(境)、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等方面的规范和措施。虽然禁令很多、准则也很严,可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沉醉在吃喝玩乐里,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以及公款吃喝,有禁不行,有令不止现象还非常严重的存在着。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以为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没有将那些规章制度真正的落到实处。自实施《***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府信息公开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众容易知道或者本来就知道就公开,不容易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就不公开。目前而言,***府部门的文件、媒体、网站以及公开栏等所提供的信息还不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

3、官员行***成本的考核并没有纳入***绩考核的范畴

目前***员干部的迁升考核主要是以上级考核为主,包括勤、德、能、绩,但行***成本却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上级领导通常以主要***绩考核为主,淡化了或者忽略了节约行***资源的贡献。“三公消费”监督考核还未被正式纳入领导干部的***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导致一些领导随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形成“三公”控不下来,逐渐增长的恶性循环。

4、“三公”消费的公开没有和惩处相挂钩

虽然我国目前要求***府部门公开了“三公”消费的账单,但并没有对其公开后的情况作出相应对策。这样公开形式并不能真正地实现有效的监督,只是单单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并没有对不当“三公”消费的不正之风作出有效的制约作用。这使得有关部门在公开的时候去假公开、去谎报数据等,并没有起到作出警示的作用。

(三)严控“三公”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见和完善公共财物体制与细节管理

要解决“三公”经费滥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下手,应该尽快完善公共财物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实际业务发生量以及工作效绩等方面。将常规公务开支项目和明确的消费标准列出来,科学编制年度或者季度的开支计划,进而提高财***的公开度,提高***府部门效率,同时严格审批各个部门的预算并完善内部的审计制度,这样从根本上限制了“三公”消费的源头,做到每一笔支出都可以具体到人、事以及消费内容。

2、加强公众监督,***府部门的“三公消费”预算、决算应公开

加强公众监督是遏制“三公”消费不正之风的核心,这样不仅可以让群众知道财***支出在哪些方面,知道纳税人的钱花在哪,使纳税人的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从根本上监督了***府的“三公经费”的去向。我们不能单一的通过***府自身的监督,财***公开化便引入了第三方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府要下决心公开每年用于“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资金,并且要细化这些数字,要让公众知道各项费用的多少,这样公众才可以判断这些费用的合理性。

3、依法治国,建立完善“三公消费”的责任追究体制

应该以立法的方式,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务人员按情节轻重予以处分,追究其责任,有关立法部门可以学习参照国外的一些法律条例,拿我国香港做例子,香港有专门限制“三公消费”的条例,对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差)、公款接待和公务用车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旦超支就会被追究责任,这样才可以有力的保障监督可以落实到实处。

三、结束语

“三公”消费关系到***和国家的形象以及公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解决“三公”消费问题势在必行。就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而言,想要立马改变这种现象是不肯能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府要确保没一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财物制度,从而彻底根治不当的“三公”消费。

参考文献:

[1]李良敏.我国***府财务控制研究――基于“三公消费”控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

三公消费篇7

论文关键词:***府,行***支出,“三公”消费,***府经济学

一、控制***府行***支出的必要性

公共开支的合理增长并不意味着行***支出可以不受限制的膨胀,我们需要划清***府行***开支的合理增长与恶性膨胀之间的界限。“三公”消费作为***府行***支出里最大的开销项目,其恶性膨胀不仅导致***府行***成本的整体上升,还会引发公众对***府执***能力和公信力的质疑。以下笔者将从社会契约论、效率与公平的视角分析控制其恶性膨胀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

社会契约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其核心精神即每个公民出让部分的个人权利,共同缔结契约,从而获取平等的契约自由。而在公民与***府的关系中,契约思想的核心是委托—关系,即公民为了满足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以及对个人财产和权利的有效保护,共同缔结契约,让渡部分私有财产,组建并委托***府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维护公共秩序,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

公民出资委托***府提供服务,意味着***府作为人的角色应当服从委托人的意见表达,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诉求。委托人支付***府组建及运转的行***管理费用,这些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委托人的同意和授权,且资金的使用过程应当接受严密的社会监督。

从契约关系的角度看,控制***府行***支出的恶性膨胀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在良好的委托—关系中,人应当在委托人的监督和授权下,控制行***成本,严格管控经费的使用情况,维持诚信友好的契约关系。

(二)从效率的角度

追求效率最大化一直以来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府部门行***效率的研究方面,新公共管理学派的理论独树一帜,将当代***府管理引入效率时代,引发了全球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理论又被称为“企业家***府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引入***府管理中去,运用成本—效益工具,缩小***府规模,降低行***成本,创造竞争性的公共物品提供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构建一个有效率的***府。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我们可以对***府的行***效率下一个定义,行***效率即***府部门在实现公共目的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行***成本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之比。从广义上说,行***成本不仅包括公民为享受公共产品而让渡的部分私有财产,还包括整个社会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人力等资源;从狭义上说,行***成本即***府部门自身运转所耗费的人力、金钱、时间等资源。假设***府提供一项公共产品的成本=公共产品自身耗费的成本(如原材料)+***府行***成本(如官员工资),那么削减***府部门不必要的行***开支,就可以减少这项公共产品所耗费的总成本,从而达到减少财***支出、提高行***效率乃至整个社会运行效率的目的。

(三)从公平正义的角度

除了“效率”之外,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公共部门经济学还以实现“公平”为主要研究目标。硕士论文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控制***府行***开支的必要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一是从***府行***经费的来源角度,二是从***府行***经费的开支角度。

近几年各级***府部门纷纷公开了“三公”消费账单,预算外收入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了普遍质疑,人们有理由怀疑这部分收入是否与***府过度参与市场、寻租、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行为相关,而这些行为显然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

二、 “三公”消费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约束惩戒力度

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基准的财***收支制度,但关于“三公”消费这一重点内容却无明文规定,既没有对“三公”消费进行概念界定,也没有明确的关于其记录格式、公开监督、惩戒等内容规定。解决“三公”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从制度上进行规范,我国还需要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将“三公”消费真正纳入法律轨道进行控制和约束。

(二)统一口径,分类细化

从各级***府部门公布的“三公”消费账目来看,存在账目信息大而不详、记录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如大部分***府部门仅公开了“三公”开支总额,但对于详细的分类、用途等却无具体说明,这种公开记录使得各级人大以及社会公众难以了解这些开支的含义,从而难以进行约束和监督。为此,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三公”消费账目格式,对各项支出进行统一分类,并细化每项支出的具体内容和使用过程,使公众真正读懂“三公”消费报告的每项内容,便于行使监督权利。

(三)与***府部门绩效考核相挂钩

节约行***开支不应当仅仅成为一项口号,还应与***府部门绩效和官员个人绩效相挂钩,实行奖惩才能发挥实效。将预算与绩效考核相关联,首先应当衡量部门的行***成本,在保证行***效率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经费,建立适度合理、分类详细的部门预算方案。通过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对收支平衡以及厉行节约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严重超支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处。

(四)加强信息公开,内外监督相结合

***府财务信息公开是监督控制的前提,全国应当确立统一的“三公”消费公开时间,将预决算信息的公开作为预算流程的例行程序。同时,对***府预算的监督应当内外结合,从内部来说,上级***府部门应履行好对下级财***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工作;从外部来说,应由人大和审计部门主导,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辅助进行***府预算的监督和审查工作。

(五)营造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的行***氛围

提高行***人员的节约意识,创造清廉的行***氛围也是治理“三公”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基层***府纷纷转变工作作风,推行节约清廉的工作方式,借助行***和舆论的力量有效地减少了公款宴请、公车私用、公费出国等腐败浪费现象的发生,这些转变说明了良好的行***氛围对于降低行***成本、提高官员素质、提升***府形象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菲:强化我国公共财***支出的若干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三公消费篇8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公平正义

中***分类号:D9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纷纷通过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也亟需在金融消费领域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本文立足实际,通过实证的研究方***述我国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必要和可行性,并对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提出相关建议。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制度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是与私益诉讼相对的,其含义是“原告代表社会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而”。①在古罗马时期,由于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因而请求权和诉权未能明显区分,公益诉讼包含请求权和诉权双重属性。随着现代法律制度不断进步发展,特别是实体法和程序法制度的建立,公益诉讼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认为,公益诉讼是指特定机关、组织和个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公益利益以及不特定他人利益,根据法律规定,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不特定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有权法院提讼,由法院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活动。

(二)公益诉讼的特征

1.诉讼目的的公益性。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最大的区别在于诉讼目的,原告提讼目的或者说在诉讼中保护对象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不特定他人利益,通过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从而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2.诉讼原告的不确定性。主体可以是与涉诉案件无直接关系的不特定主体。凡是侵犯公益诉讼可诉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的组织及个人(适合原告)均可以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无需受到“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限制。

3.判决效力的广泛性。私益诉讼解决的是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公益诉讼涉及到的利益,一般来说具有公共性和集合性,加之受害者不确定,实际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未必全部参与到诉讼中,而是由法律授权的组织或个人代表受害人进行诉讼,法院作出的判决对未参加的诉讼的受害人产生同样的效力。

4.诉讼当事人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公益诉讼的受害者一般是欠缺专业技术知识、财力微薄公民个人,而被告一方往往是掌握着专业知识或者具有实力雄厚的组织,相对众多弱小受害者,不管是在对专业的掌握上还是物质财力方面,被告具有明显的优势,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具有不平衡性。

二、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必要性

(一)填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空白

首先,未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科学、规范界定,缺乏适用《消费者公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理论基础。现行《消法》虽然在第二条对消费者的内涵作了规定,但是购买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进行股票投资等金融消费是不是属于“生活消费”,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其次,缺乏可操作性维权规定。《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虽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了宗旨性规定,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诉性规定,导致了金融消费维权依据不足。最后,法律滞后性的特点导致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规空白不可避免。

因此,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广泛聚集社会资源参与金融消费维权,激发社会各界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思考,从而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二)弥补“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缺陷

“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促进了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也阻碍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一方面,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监管“真空”。由于监管对象业务的特点,目前只有人民银行在县级有分支机构,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分支机构只延伸到地级市,存在监管“空白”。另一方面,现行的监管模式缺乏监管协调性。部分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涉及到两个监管部门,甚至三个监督部门,目前“各司其职”分业监管模式,导致协调机制不健全、不顺畅,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

因此,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健全“一行三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填补金融领域监管的“真空”,弥补“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缺陷,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破解金融消费维权难题

金融消费维权受到“信息不对称性”、受害者人数不确定、司法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成为必然。一是金融业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而金融产品具有专业性,一般消费者不能充分认识金融产品的属性和特质,缺少风险判断能力。二是金融消费具有广泛性,消费者人数不确定,具有潜在公益的性质。金融产品消费者遍及全国,一旦侵犯了部分消费者合法权益,将可能扰乱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影响到社会稳定。三是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和降低维权成本。公益诉讼由法律授权的组织或个人代表金融消费者提讼,法院集中审理,判决效力扩张到未提讼而受到同样损害的金融消费者,节约司法资源,降低金融消费维权成本。

三、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可行性

(一)公平正义价值追求为构制度建讼奠定法理基础。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最高理想,是人类社会最终的价值追求。而保护弱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根本途径。如上述所述,由于金融领域专业性强,金融消费者与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之间不仅在专业素养存在较大的悬殊,而且金融机构不管是在财力还是诉讼技巧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必要给“弱者”适当的“救助”,才能使双方相对平衡。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公平正义价值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不断改进,为构建金融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二)现行法律制度为制度构建提供法律依据。虽然目前我国未有明文规定在金融消费领域适用公益诉讼制度,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为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制度依据。在程序方面,新修订的《民事诉讼》第五十五条明文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权机关和组织可以向法院提讼;在实体方面,新修订的《消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不管是在实体法还是在程序法,现行的法律为构建金融消费公益诉讼提供制度依据。

(三)“一行三会”金融消费保护局的成立为制度构建提供事实依据。“一行三会”相继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虽然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下“一行三会”各司其职,但保护局的主要职能和宗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基于其职能,“一行三会”可以作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公益诉讼适格原告。在日常的监管中,保护局一旦发现存在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讼,从而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一行三会”金融消费保护局的成立,为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创设了适格原告。

(四)世界各国的金融消费公益诉讼制度为制度构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纵观世界国家和地区,但凡金融发展水平比较先进,都构建了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无论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都可以进行集团诉讼;法国新修订的《消费者法典》建立金融消费者团体诉讼资格登记制度;德国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商业条款法》、《不作为之诉法》、《法律服务法》等法律中规定了消费者团体诉讼;我国台湾地区1994年颁布的《消费者保护法》和2003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体系。

四、我国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路径

根据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纠纷要进入诉讼程序,要有适格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因此,原告资格、诉讼范围、启动模式、费用承担、举证责任等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金融消费权益公益诉讼也需要具备这些要素。

(一)适格原告

1.检察机关。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监督我国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共利益职责。同时,检察机关又是我国的司法机关之一,在调查取证、法律应用、诉讼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不管是基于职能还是专业优势,检察机关都应成为我国金融领域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

2.消费者协会。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在发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当发生侵害众多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消费者协会理应对侵害众多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讼。

3.金融监管机关。这里的金融监管机关指的是“一行三会”。目前“一行三会”相继成立了金融消费保护局,可以从日常监管中全面、准确地获得侵犯金融消费者信息,有利于高效地为金融消费“定争止纷”。另一方面,“一行三会”作为适格原告也是符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宗旨。

4.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非***府组织。由于目前我国公益组织众多,为了防止“滥诉”,应该对公益组织的范围进行严格限制,在我国能够提起金融消费公益诉讼的公益组织只限于公益律师。

(二)涉诉范围。从《民事诉讼法》和《消法》来看,存在“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适格原告才能进行公益诉讼。那在金融消费公益诉讼中,如何认定一个案件侵害金融是否达到“众多”呢?笔者认为这里的“众多”不应是指受害者人数的多少,而是应该从社会生活角度去理解“众多”的含义,主要指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提供者在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侵害广大金融消费者,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出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行为,适格原告应当向有权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三)启动模式

1.主动模式。金融消费公益诉讼适合原告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金融机构存在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已经涉及到了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消费公益诉讼原告可以依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金融消费公益诉讼,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被动模式。在受到权益侵害后,不特定的金融消费者依法向适合金融消费公益诉讼适合原告提出公益诉讼申请,适合原告根据受害者的申请,以自身的名义向有管辖权法院提出公益诉讼,履行公益诉讼职能。

(四)取证责任。取证责任的分配直接影响到诉讼结果。在金融消费公益诉讼中,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提出诉讼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就该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不能履行举证责任,将承担不利后果。一方面是由于原被告之间地位不平等决定的。如果公益诉讼取证责任还是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而这对于不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原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不利于诉讼双方能够平等的抗衡。另一方面,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有利于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推进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

(五)激励机制。在金融领域公益诉讼中,调查取证、诉讼费用、办案人员办案经费等都涉及到合理的费用支出。因此,国家应对金融公益诉讼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公益诉讼各个环节费用支出,具体由各级财***进行划拨,由消费者协会统一管理。同时,国家还应对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中的公益律师进行适当奖励,这样可以有效激励公益组织参与到金融领域公益诉讼中来,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维护意识不断提高,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制度中重要一部分。我国只有构建金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制度才能为金融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有效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注释:

①《罗马法》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周吴文翰谢邦宇/编写第354页群众出版社1983年12月

参考文献:

[1]张韶华,刘萧天.我国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研究.金融与经济,2014,08.

[2]张韶华,刘萧天.我国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初探.***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1.

[3]吴俐.公益诉讼法理基础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总第184期).

[4]吴忆静.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问题研究.华东***法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2014.

三公消费篇9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益营销已经成为企业重要营销方式之一。其中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活动可谓其中的领先者。农夫的“一分钱”活动承诺消费者每购买一瓶农夫山泉天然水,就会有一分钱被捐赠给慈善机构。活动一经推出,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为农夫山泉公司带来了名与利的双丰收。

然而,近年来,农夫山泉却遭到诸多质疑,特别是连续爆出的“三重门”事件。首先,是“水源门”事件,农夫水源地之一的千岛湖被人拍到存在严重污染的照片,导致消费者纷纷转投其他生产商;其次,“捐款门”事件让消费者对于农夫开展至今的“一分钱”活动募捐资金的金额数和流向表示怀疑;第三,近期爆出的“砒霜门”事件,尽管最后化险为夷,但是不免为农夫造成了负面影响。

农夫公益营销(“一分钱”活动)是否发挥着强有效的经济效益?它对农夫产品的销售量和企业品牌的美誉度的提高到底贡献了多少?“三重门”事件对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和企业品牌的美誉度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农夫公益活动(“一分钱”活动)所产生的正面作用能对“三重门”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弥补作用吗?哪些消费者属性会增加“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的影响力?

带着以上疑问,我们调查了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二线城市如南昌、苏州,三线城市如扬州等地的消费者。调查消费者对“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事件的了解情况,以及它们对企业的影响。借助网络向全国各地消费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2份,回收率78%。

“一分钱”的影响力

从一分钱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产品影响力分布***(见***1)发现:64%的样本选择无影响,26%的样本选择“有点影响”。当涉及“一分钱活动能否增加该公司在您心中的形象”时,13%的消费者肯定能形成良好品牌形象,47%选择“会,但是增加的印象不深”(见***2)。而从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对消费者产品购买影响力和是否愿意支付额外价格分布***发现:近六成的消费者选择“不愿意”和“不太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见***3)。

由上可见:第一,“一分钱”捐赠活动对美誉度的影响力明显大于(13%选择肯定,47%选择有点影响)其对销售量的影响力(26%选有点影响);第二,“一分钱”捐赠活动对产品价格没有直接影响,当然,结合其他营销手段产生的高端形象所带来的间接价格影响不包括在内。据此,“一分钱”活动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可以为此长期投资,但是,这种活动并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提升产品销售量和价值。

从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题目3(您对农夫山泉有限公司的“一分钱”捐赠活动了解多少)与题目4(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活动对您购买农夫山泉产品的影响力大小)的相关系数为0.1368(P=0.028),可以认为“消费者对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了解程度”与“一分钱活动对消费者购买农夫瓶装水的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程度不大。可以得出结论:消费者对一分钱活动了解程度的加深对消费者产生购买农夫系列产品的想法有促进作用,只是该作用效用不明显。由此可见,公益营销不能仅停留在运行层面,将之纳入企业整体长期产品宣传体系中才能够带来一定的成效,当然,这种宣传并不能在短期内见效。

研究发现:农夫山泉公司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消费者似乎已经从心理上形成对农夫山泉瓶装水的购买意愿,然而,这种意愿并没有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在对“消费者对农夫山泉瓶装水的购买频率”分别与“您是否愿意因为一分钱活动支付额外费用”和“一分钱活动是否增加该公司在您心中的形象”关联性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关联性很弱。这说明农夫山泉公司的一分钱捐献营销活动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认知度,并没有增加消费者感知或将购买意愿转换为现实的购买力。因此农夫山泉想要从一分钱捐献活动中获益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农夫山泉公司的一分钱公益营销仅仅停留在执行阶段。公司对于整个“一分钱活动”的实施目的、长远计划、实施成果的考核似乎缺少考虑或规划。因此公益营销无法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也合乎情理。综观我国整体企业的公益营销,营销活动铺天盖地,但是其效果均不明显。农夫山泉公司公益营销问题也正是我国公益营销的软肋的体现。究其原因:我国尚处于公益营销引进阶段,未能将公益营销“内消化”以及提高到战略层面,从而导致没有显示购买力的现实。

“三重门”的影响力

关于消费者对“三重门”事件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5%的消费者没有或偶尔听说过农夫山泉的三重门事件(见***4)。当被问及农夫山泉公司对三重门事件解释的相信程度时,仅6%的消费者表示相信,其余的消费者持怀疑态度(见***5)。54%的消费者在知道三重门事件后选择视事件发展状况而决定是否转向其他品牌(见***6)。如果***声明事件的责任方在于企业,消费者将果断选择其他替代品牌。但是,即使责任方不在于企业,仍有26%消费者选择转向其他品牌(见***7),69%的消费者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存在问题(见***8)。

在假设三重门事件的责任方不在于农夫山泉,有46%的消费者对是否替换品牌持“无所谓”态度(见***7),而且如果农夫因为三重门事件而消亡,仅有11%的消费者会留恋该品牌,45%的消费者选择会遗憾,但会寻找新的品牌代替(见***9)。

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三重门”事件对品牌的影响力明显大于“一分钱”活动。面临危机的时候,企业并非不可作为,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危机事件一般持观望态度,恰当的危机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危机的影响力;第二,即使农夫山泉公司已经在瓶装水市场占据领导性地位,但是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还很低。一旦企业出现“风吹草动”,消费者会立马转向其他品牌。作为进***国际市场的大型企业,这样的市场营销、品牌营销是行不通的。

“消费者对三重门事件的了解程度”与“消费者因三重门事件而转向其他饮料品牌”的偏相关系数为0.1607(P=0.010),故可以认为随着人们对三重门事件了解程度的增加,人们会有转向其他品牌的倾向,但是波动性相对较小。这种小规模的波动性并不能说明三重门事件对消费者购买农夫系列产品的影响,也许这只能归因于市场需求的相对波动。从数据中,无法找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一分钱”与“三重门”的相互影响力

“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事件影响大小比较分布***”(见***10)显示:7%的人认为一分钱活动具有深远影响,29%的消费者选择三重门事件的负面影响远比一分钱活动正面影响大得多;7%的人认为一分钱活动的正面影响能弥补三重门事件的负面影响,而39%的消费者认为无法弥补,18%的消费者选择无法比较。

我们调查消费者心目中认为农夫山泉是不是一个

值得信任的品牌时,45%的消费者选择有待观察(见***11)。由此可见,农夫山泉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农夫山泉如何处理危机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产品的原有消费者的去留。这意味着农夫可以通过后续努力留住这部分顾客,重塑品牌形象。

从关联性角度分析,在消费者权衡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事件时,权衡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是现实购买力并没有受其影响。“消费者对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事件影响大小比较”与“消费者仍是否愿意购买农夫山泉”的偏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1563(P=0.012),从中可以发现当消费者认为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的正面影响大于三重门事件的负面影响时,消费者会选择继续购买农夫的产品,反之亦然。但是从“消费者购买农夫山泉瓶装水的频率”与“一分钱活动和三重门事件影响大”的偏相关分析发现:Pearson相关系数为-0.1338(P=0.032),即使消费者认为一分钱活动的正面影响能弥补三重门事件,但是现实购买力并不会因此得到提升。

可见,对于农夫山泉公司而言,三重门事件的负面影响比一分钱活动所营造的正面影响要大得多。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负面报道,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意愿将有所下降。即使农夫山泉已经培育成的忠实消费者在面对这两个事件时,他们选择的态度为“视事情的发展情况而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公司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态度大大决定了它已有消费群的去留。

农夫山泉公益营销总结

菲利普・科特勒早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明确提出公益营销的战略地位和方法。然而,中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后发国家,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落后,当前公益营销对提高企业实质的经济业绩的正面作用,仍然十分不明确。通过对公益营销典型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活动的实证调查,可以发现:

1 公益营销确实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这种影响力的短期价值远远小于长期价值。具体表现在公益营销对短期销售量以及当前价格的促进作用,远远小于对声誉的价值。因此,公益营销需纳入战略,在规划中长期坚持方能奏效,适用于定位较为高端的产品。

2 在众多的丑闻“洗礼”下,公众对企业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戒心,品牌忠诚度不高,任何危机都可能对企业产生致命的影响。在消费者日益理性的今天,管理公众期望,时刻保持警惕,真正为顾客提供安全感和增值的价值方为上策。

三公消费篇10

一、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实施

(一)全面自查,扩大影响

自查工作在省厅要求的自查范围基础上,扩大了范围,将全区使用财***资金行***事业和国有企业纳入自查队伍,不仅实现了全覆盖自查,便于领导掌握全盘数据,又扩大了审计的影响力,对规范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起到了一定的触动作用。

(二)综合考虑,确定单位

根据方案要求,全区一级预算单位本级审计工作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实地抽审面不少于三分之一,结合四方面因素科学确定了抽查审计的名单:一是数据分析。通过联网审计平台,将“三公经费”、培训费和会议费科目全年的支出情况进行了梳理,将有异常情况的单位纳入抽审重点;二是统筹项目。全盘考虑本年度已确定的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原则上有其他项目安排的单位不纳入抽查名单,这些单位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情况审计工作由其他审计项目实施时一并完成;三是部门沟通。在最终确定名单前,审计与***门就本次审计对象和范围的确定进行了讨论沟通,名单确定时充分参考财***提供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一些重点和要素;四是点面结合。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涉及面广、区委主要领导比较关注、部门领导对审计中揭露的问题比较敏感这一现象,在选取单位时对同一归口管理单位、同一区域单位、使用相同资金等单位做到全面选取全面审计,力争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三)统筹结合,同步推进

考虑到审计对象的重复性和项目的特殊性,在开展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时,将年度的“财***同级审”和存量资金审计项目统筹结合,交由同一个科室负责实施完成,在确保不重复审计的基础上,统筹结合,全力推进省级同步项目。

(四)分组实施,阶段汇报

现场实施审计工作任务较为艰巨,为保质保量完成省厅布置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分成了若干个审计小组,并确定了审计小组组长。在现场审计正式启动前,审计小组多次召开了会议,专门学习了工作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统一了思想认识和相关问题的认定原则及方法。现场审计开展后,根据需要阶段性召开业务会议,向领导汇报审计情况,便于掌握审计动态。

二、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取得成效

通过三年的审计实践,该区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策要求效果明显,如“三公经费”2013年决算数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2014年决算数比上年又下降46个百分点。各单位根据***策要求厉行节约、规范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抓好***策落实。

(一)源头控制、压缩经费

区***门在部门预算编制中,从源头上压缩了部门的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各5个百分点,压缩部门专项10个百分点,此项措施共计节约财***资金5000余万元。

(二)出台制度、统一标准

2012年下半年,出台了《关于印发XX市行***事业单位综合性开支标准的通知》,2014年7月重新修订明确并统一了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和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四项综合性开支标准,9月印发《XX市******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进一步从源头上规范各单位经费开支行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控制行***成本。

(三)推行月报、强化监控

2013年4月份,纪委、财***联合下发了《关于要求报送“三公经费”支出的通知》,实行“三公经费”月、季报表制,及时掌控各单位“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同时会同区委办、区府办、区财***局和区审计局等部门,对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和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开展了规范津补贴情况在内的公务支出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区范围内做出通报,严格正风肃纪。

(四)各施奇招、规范管理

部分单位在规范公务消费行为上措施有力、成效不错。如区市场监管局在公车管理上,专门出台了使用管理办法,日常车辆使用实行专人管理、专人审批出车、修理,督查室不定期抽查车辆的定点停放情况,并定期通报,严格落实责任制,全年只使用了车辆预算经费的69.93%;区住建设局建立了公务接待登记制度和接待费用每月公开公示制度,规定本单位当月发生的公务接待情况要在次月10日前以公示形式向全体干部职工公开,将公务接待透明化;区老干部局在精简会议上,以分片召开会议替代原有的局层面部署会议,同时自行消减了会议标准。

三、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思考和建议

(一)规范预算管理

一是全面实行预(决)算公开。按照***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公共财***预算制度,将各种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会议费、培训费全部纳入预算当中,并细化预算,分项列出明细,确保不重不漏。全面实施预(决)算公开,既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又主动接受监督。

二是全面推进零基预算。“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建立按年度实际需要安排预算,坚持预算的刚性原则,发挥预算约束力的功能,通过细化预算,规范“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预算执行,防止支出的随意性,同时,建立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三是加大“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预算绦械募喽健Mü人大、纪委、财***、审计等多部门多途径多手段监督,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同时对无预算、超预算列支“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和挤占、挪用其他预算支出“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坚决打击钻预算空子套取资金、捞取好处的行径。

(二)健全规章制度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中央及各级关于“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各项规定制度,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对现行的、分散在各类法规、文件中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规定整理、汇总,理顺关系,解决冲突,弥补漏洞,修订出台统一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控制规范性文件,明确公务接待费的范围、标准及因公出国(境)、推进全面公车改革的原则和框架。另一方面是“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控制办法具体化,按照中央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用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同时,针对在执行规定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适时做出修订完善,保证规章制度的实效性。最后,要明确“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职责,在各类规章制度中明确各级各类责任人的管理控制义务,以及他们管理失控应当承担的责任,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三)做好“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公开

各级***府及其部门、各财***预算单位,在公共财***公开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公开工作,做到“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的规模、使用及限额全面公开,主动接受多层面的监督,增强公开实效,同时对公开指标要规范、明确,对重要事项要做出详细说明,对质疑和质询要有专人负责。利用人大、***协等机关职能,汇集民意,通过提案、议案、视察、审议等方式,利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的意见,积极推动***府改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控制工作。

(四)强化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机关,在履行财***审计法定职能时,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环节,全面介入“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审计,要依据形势对三公经费审计形成常态化。从预算编制、追加、执行及绩效实行全过程监督,把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经济性;追加理由、规模、途径、程序等全部纳入审计;审查预算执行有否偏差、有无浪费现象;开展财***资金绩效评价,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支出效果进行追踪问责。注重揭示深层次、系统性、趋势性的问题,帮助***府和各预算单位改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经费管理。审计中,要与纪检监察、***府督查、纠风等部门加强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五)从严问责追责

三公消费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公消费10篇

学习

丁香结教案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丁香结教案,内容包括丁香结教案表格,丁香结教案。),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书馆北面的丁香

学习

重金属污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重金属污染10篇,内容包括重金属污染危害,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一位考察过重庆、山东、青海等地污染场地的中科院专家表示,很多土壤修复公司、科研机构在国内铬渣场做中试,尽管对外宣称中试很成功,但项目最终还是因为技术障碍而未

学习

消费型增值税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型增值税10篇,内容包括消费型增值税有哪些,消费型增值税扣除。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自1954年法国正式提出了增值税这一全新概念并首先实行后,由于其表现出税基宽广、征收成本较低、增加财***收入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

学习

京剧脸谱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脸谱10篇,内容包括关于京剧脸谱的资料100左右,京剧脸谱歌曲。邹加敏是湖南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2003年从新西兰学成后就一直在湖南大学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工作。业余时间他成立了高汉公司,公司旗下经营的“矢量中国”(v

学习

档案小组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小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整理档案小组情况汇报,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表。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口计生档案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表、音

学习

推荐任职报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任职报告,内容包括任职推荐报告范文,推荐任职的请示范文。一学期的期教学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紧张的中考试已经结束,回顾总结这次考试的工作得失,感受颇多。从开学到现在,我坚持抓好常规不放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勇

学习

考察探究活动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考察探究活动报告,内容包括野外考察探究活动报告范文,考察探究活动研究报告怎么写。教科版四下《油菜花开了》解剖花的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剖花》实验人花的名称实验方法:用镊子把花的

学习

个性主人寄语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个性主人寄语,内容包括主人寄语大全可爱,狗狗主人寄语。3、若你没有经历过我的旅程,就不要来批判我走的道路。4、你一出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5、夜,悠长宁静,一丝晚风吹过,荡漾起一股爽意。6、别用世故的样子来武装自己,它会

学习

债券代持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债券代持10篇,内容包括城投债券代持,债券代持最新***策。(一)债券代持与传统金融工具的差异首先,代持不同于债券线上回购业务,“代持”业务是在正常买卖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某一日期购回的协议(该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所有权发生了转

学习

绿色消费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消费10篇,内容包括绿色消费积分,绿色消费文字内容。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要认真对待环境问题,使地球不仅适合于我们自己居住,同时也要适合于我们的子孙后

学习

最低消费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最低消费10篇,内容包括移动最低消费,电话最低消费。二、最低消费与格式条款(一)格式条款概说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在现代交易中的大量使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必然

学习

不动产投资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不动产投资10篇,内容包括不动产投资新姿势,不动产投资案例大全。险资的海外投资提速还得益于***策的不断松绑。自2012年10月份以来,保监会等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策为险资海外投资提供便利。“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

学习

企业财务管理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实习周志第7篇,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合集。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由于受过去片面、陈旧的传统

学习

消费养老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养老10篇,内容包括消费养老白皮书,消费养老最新思路。上海家帝豪推出的“消费养老计划”,在养老消费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首批自愿参与人员的消费返还积分实现了“消费资本”的兑换,并将正式转入第三方权威金融信托机构(

学习

消费型增值税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型增值税10篇,内容包括消费型增值税有哪些,消费型增值税扣除。一、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自1954年法国正式提出了增值税这一全新概念并首先实行后,由于其表现出税基宽广、征收成本较低、增加财***收入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

学习

消费广场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广场10篇,内容包括消费广场,消费广场手机版。广州市从1993年12月28日地铁一号线破土动工以来,先后完成了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首期工程,三号线和四号线也正在积极地开展前期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覆盖旧城区、新城区和发展

学习

消费者心理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心理10篇,内容包括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心得,消费者从众心理。(一)按年龄划分消费者群体按年龄可划分为网络一代、夹心层一代和夕阳一代。1、中之所以称15―29岁年轻人为网络一代,是因为他们基本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可以接触

学习

消费维权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维权10篇,内容包括消费维权推文,消费维权总结。3、平等交易,阳光消费。4、与消费共舞,与维权同行。5、绿色消费,理性维权,健康生活。6、消费维权有你有我,和谐平阳同心同梦7、携手消费维权,共享健康和谐。8、消费维权人人出力

学习

卷烟消费税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卷烟消费税10篇,内容包括卷烟消费税分类标准,批发卷烟消费税。一、卷烟消费税税收***策变动过程(一)单一比例税率从价统一征收阶段1993年12月13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令[1993]135号),规定甲类卷烟

学习

消费电子产品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电子产品10篇,内容包括消费电子类产品有哪些,消费电子产品爆款。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购买方式大多为实体店购买,通过网络购买的情况很少且多集中在U盘等小物件或小金额的产品中。实体店因为其“可触摸性”的特质,用户体验和

学习

大学生消费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消费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心得,大学生在校消费的情况介绍。(一)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态消费观重视人的精神消费,而精神消费可以开拓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学习

消费者行为分析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行为分析10篇,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点总结,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分析。是利用人们的冒险和幸运心理,以巨额奖金来吸引消费者的一种特殊商品。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古罗马时代。当时皇室与商界的人用进行抽奖,成